時間:2023-04-03 09:44: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倫理學思想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倫理學興起于20世紀初,是針對生態環境惡化產生的一門新興理論。生態文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主張,人類不僅對社會有責任,人類對自然也具有責任和義務。倫理學由于受到綠色浪潮的沖擊,把道德問題納人到人與自然的關系中,于是就產生了生態倫理學。生態倫理學的提出者法國的史懷澤倡導尊重生命,他認為生態倫理學的核心是崇拜生命、敬畏生命。生態倫理學認為自然也需要人的道德關懷,人和自然的關系可以用道德的手段來協調。生態倫理學的最終目標就是改善人類的環境。這種生態倫理學觀念在遼寧生態文學作品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
生態文學中的倫理道德思想是文學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和飛躍。從原始社會到生態文學產生以前,人和自然的關系一直是對立的、異己的,其文化觀是人文與自然的二元對立的文化觀。人類的文明發展是以自然的被破壞和逐漸退隱為代價的。原始社會的文學是以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為理想的,這一點在原始神話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封建社會的文學是以宗法血緣關系為基礎的,自然仍然是人類征服戰勝的對象。中世紀的宗教神學的自然觀否定了人的主體性,也否定了自然的獨立性,上帝具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新文藝復興時期,人凌駕于自然萬物之上,人自居為天地的精華,萬物的靈長,自然仍是被征服的對象。尤其是到了工業社會,天地萬物都成為工業技術加工的原料和資源。長期以來,人類歷史往往就是人和自然斗爭的歷史。人們一直忽略了人與自然的同質同源,相容共生,相互依存的關系。直到生態文學的出現,從觀念上改變了人與自然的關系,而且把倫理關系延伸到人與自然的關系當中,這是以往歷史上沒有的倫理思想,因此,生態文學中的生態倫理思想是文學思想史上的一次革命。
1.生物的道德倫理
生態倫理學認為人類應該確定新的倫理道德尺度,人類應該尊重其他生命和自然界,其他生命不僅包括有意識的生命,還包括無意識的生命,如一棵小草等。生態倫理學拓寬了道德研究范圍,把傳統倫理學只研究人與人的關系拓寬到人與自然的關系。生態倫理學認為自然物同樣具有道德地位,倫理尊嚴。梭羅在《瓦爾登湖》中寫道:“太陽、風雨、夏天、冬天—大自然的不可描寫的純潔和恩惠,他們永遠提供這么多的健康,這么多的快樂!對我們人類這樣地同情,如果有人為了正當的原因悲痛,那大自然也會受到感動,太陽黯淡了,像人一樣悲嘆,云端里落下淚雨,樹木到仲夏脫下葉子,披上喪服。難道我們不該與土地息息相通嗎?我自己不也是一部分綠葉與青菜的泥土嗎?”梭羅為我們描述了一個充滿道德情懷的自然界。在遼寧生態文學中,道德倫理研究涉及到了自然界,人對自然物具有了人文關懷。鮑爾吉·原野在《人看動物》中主張人文主義的關懷應該加人自然和動物的內容。他在《風吹哪頁讀哪頁》重申人的愛應該擴大到環境、植物、動物:“一個人把愛兼及他人與環境,包括植物、動物。佛法稱此為‘慈’。如果目睹苦寒之中的貧兒老婦,心里生出一點點同情心,則是另一種大善。這種情懷,即所謂‘悲’。慈悲二字,聽起來有些蒼老。有人甚至會覺得它陳腐,實際它穿越時代,是凝注蒼生的大境界。”在《蟲鳥侶》中,當“我”看到有人捉毛毛蟲時:“心說,毛蟲你快爬吧,這么顯眼。那人近了,我趕緊找草棍把它挑到樹叢里……這回我救了你一命,下輩子若你為人我為蟲,你也想法救我,拜托。后來想,啥呀,就這么一挑,沒準閃斷人家腰呢,真是。”作者關愛毛毛蟲,自覺地擔當了毛毛蟲的保護神。
在遼寧的生態文學中,動植物也具有了自身的道德倫理。在王秀杰的筆下,松鶴、蘆葦也有道德倫理,人文關懷。在《盤錦松鶴,我對你說》中,松鶴是有道德倫理的靈物。松鶴愛盤錦這片蘆蕩,眷戀盤錦,松鶴充滿了愛心,從不計較人類對它的冒犯,松鶴每年都要結伴飛回日夜思念的故鄉—盤錦。在《野鶴歸來》中,松鶴媽媽教小鶴唱歌跳舞,松鶴爸爸教小鶴起飛降落,小鶴還穿著小鴨子一樣的黃褐色花衣裳,這分明是充滿倫理關懷的三口之家。在《<松鶴圖>遐思》中,王秀杰認為蘆葦充滿了悲情,是蘆葦隱蔽保護了、滋養哺育了丹頂鶴。作者為蘆葦打抱不平,哀嘆蘆葦命運之不幸,作者熾熱地熱愛蘆葦。在《蘆葦》詩情中,蘆葦蕩是鶴的家園,蘆葦是鶴的衛護者。在《鶴鄉秋蘆花秋》中,蘆葦充滿了對鹽堿貧痔的土地不嫌不棄的崇高道德品格。在《蘆花秋韻》中,“蘆花叢是鳥兒們最好的庇護地。當鳥兒們南飛后,蘆花把孤獨留給了自己。那時,蘆花像一只只舉起的手,搖擺著、搖擺著,像是在歡送,又像是在企盼。蘆花是在陸地上最艱苦條件下綻放的花。沼澤濕地,鹽堿海灘,大漠沙荒,它都能扎根、展葉、開花。無論腳下的土地怎樣的貧痔,也無論生存的條件如何惡劣,蘆花都挺直了腰桿,昂著頭去接受”。可見蘆花具有它自己獨特的處事方式,而且它的處事方式已經蘊含了人的道德倫理。鮑爾吉·原野筆下的草和人相處的原則是草懂得尊敬人。草“全家都要穿上綠綢子衣裳,不穿就不許出門,然后,謙卑地伸出雙臂,像獻哈達一樣,表達對太陽和人群的敬意……草沒有存款,它們原本想買一些貴重的禮物送給太陽、春天和土地上的人們’’。在李松濤的《貧血敗血并發癥》中,水養育天地萬物,是“多義之物”。在李松濤《凋零的蔥籠》中,樹是仁者的化身,樹奮力掩護人類的后代,保護生命的種子,對人有救命之恩。
2.自然物的權利
生態倫理學認為自然物有自己的權利,自然物不是專門為人類而生存。當人類被生態危機逼到了生存的險境的時候,人類不得不重新思考大自然,審視大自然。羅爾斯頓認為:“舊倫理學僅強調一個物種即人的福利;新倫理學必須關注構成地球進化著的生命的幾百萬物種的福利。”在王秀杰的作品中,人不是唯一的價值主體,自然物都有自己的價值和權利。王秀杰在她的作品中痛斥了毒殺仙鶴的野蠻行徑。在鮑爾吉·原野的散文《羊的樣子》中,眾生平等,羊也有生的權利,但羊似乎天生就是“別人的大衣”,人類的蛋白質資源。羊的一生都小心、溫馴、哀傷、悲戚。羊為自己生的權利祈求過掙扎過:“我見過的一次是在太原街北面的一家餐館前。幾只羊被人從卡車上卸下來,其中一只,碎步走到健壯的廚工面前,前腿一彎跪了下來。羊給人下跪,這是我親眼見到的一幕。另兩只羊也隨之跪下。廚工飛腳踢在羊肋上,罵了一句。羊哀哀叫喚,聲音拖得很長,極其凄槍。”人如此粗暴而丑陋地剝奪羊的生的權利,人都比不上其他自然物,因為泉水會捧著羊的嘴唇,泉水尚且知道呵護羊的生命,給羊以溫情。在鮑爾吉·原野散文看來,眾生是平等的,眾生不僅指鳥獸魚蟲與人類,也指草木稼蔬,還包括無法用肉眼看見的小生靈。“墻角的草每一株都挺拔翠綠,青蛙鼓腹而鳴,小膩蟲背剪淡綠的雙翅,滿心歡喜地向樹枝高處攀登,這是因為‘眾生皆有佛性’。即知,‘佛性’是一種共生的權利,而‘不化’乃是不懂得與眾生平等。”
崇拜生命、敬畏生命成為遼寧生態文學的重要創作思想。人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自然,善待自然,而不是僅僅保護人類自身。生態倫理學認為大自然和任何生命形式都有價值和尊嚴,人類應敬畏自然,關愛生命,讓人類的良知覺醒。生態文學的倫理觀對自然物的敬畏和關愛,使得作家和自然有了一種血緣感,.作家對待自然物就像對待自己的親人。保持和諧的生態環境的前提是敬畏生命,愛護自然物。鮑爾吉·原野在《門大爺》中寫道:“我景仰昆蟲如蜜蜂,如旦旦勾,如蝗螂。我尤心儀蝗螂王者的氣度,希望它率天下眾蟲演藝。"鮑爾吉·原野在《一粒米重如山》中認為:“事實上,每一種宗教包括民間禁忌產生的原始動因,都包括了這樣的考慮:人的生存與使其生存的環境之間的共生關系。如果一個人不敬畏糧食,那么天地間還有什么其它可以敬畏的東西嗎?如果一個人不愛護環境,那么他到底要愛什么呢?”
王秀杰在她的作品中體現了一種新的倫理道德價值觀,即尊重、敬畏、善待其他物種的生命。在王秀杰的作品中,人和自然具有了倫理關系。從傳統的倫理學來看,本來自然和人是沒有倫理關系的,但在她的筆下,自然物和她具有了一種倫理關系,她把對人的關懷擴大到所有生命,她把自然物看成是她的朋友、她的親人、她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放棄了人類的中心主義,對所有的生命形式進行了一種倫理關懷。她曾經明確地告訴別人仙鶴比她重要。正如她所寫的那樣:“對野鳥們的那份情感,則已經溶進了我的血液中。”鮑爾吉·原野寫到:“我走近時,蝴蝶把雙翼小心合攏,仿佛是為了讓我捉。我把手縮回,更不好意思把它們用大頭針釘到墻上,盡管它是一條蛆,但它有更多的神性。”在鮑爾吉·原野的散文筆下,一切自然物都具有了靈性和生命:樹枝下懸藏的密密麻麻的雨滴成了上帝的伏兵。雨后地面上的小小的玻璃碎片成了開探照燈的水手。雨滴落在地面上形成的水泡成了金氈房。屋檐下的簇簇青草成了一個家族。最高的草是草媽媽,草芽是草媽媽的孩子圍著母親探頭探腦。如果不是把大自然看成是有靈性的生命,是不可能這樣寫作的。
3.大自然的家庭
自然界是個平等的大家庭,中國自古就有萬物平等的生態倫理思想。從道家的法天貴真,道法自然,萬物平等自化,如老子的“天地不仁,以萬物為當狗”,莊子的“號物之數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到儒家的天人合一,仁民愛物,到佛家的眾生平等,都有著生態倫理學的觀點。
在自然這個大家庭中,人類毀滅了自然,也就等于毀滅了人類自己。按照的觀點,人直接是自然存在物,人類在毀滅自然物的同時,就是在毀滅自己。人不是自然的局外人,人與自然休戚與共。“自然異化即自然被壓迫后生出一種反對人類,同時也反對自然的力量。所以生態危機不僅是自然問題,也是政治、經濟問題,也是人的本能的危機的集中表現。”
在大自然的家庭中,人和其他自然物是平等的關系。自然不是可供人們選擇的對象,“人直接地是自然存在物”。
鮑爾吉·原野散文在《吃猴就是吃人》中,嚴厲地批判了人把野生動物變成了自己的盤中餐。“我覺得沒有比這個更惡心的事了。晰蝎、青蛙、蛇、穿山甲、羊羔、乳豬,全體傾人人的嘴里腹中,天下沒什么不能吃的東西了。”他勇敢地宣稱:吃猴就是吃人。作者把人視為處于一種和動物平等的地位,他清醒地認識到,傷害了動物,就等于傷害了人類自己。王秀杰在她的作品揭示出,人類在肆意地破壞大自然的同時,就是在毀滅人類自己。人只有善待自然,揚棄異化,與自然和諧相處,人才能拯救自己。
生態倫理思想打破了人文與自然分裂的二元文化觀。強調人與自然的整體性、共生共榮性,不可分離性。在大自然的家庭中,人和自然萬物應該和諧地相處。人既不是自然的主人也不是自然的奴隸,人和自然是平等的伙伴關系。生態倫理思想建立了人文與自然的一元文化觀。李松濤在《sos—緊急呼救》中明確指出:“耍慣了派頭的人類,/不知明目張膽地栽害大自然,/恰是在暗算自己。”王秀杰在《葦海日出》中指出:“蘆蕩日出竟是這樣美妙而短暫。但這一瞬間卻啟示我們要尊重自然界,無論是靜止的植物,還是可移動的動物,都是生命力的顯示,都有著千絲萬縷的自然連接。在每時每刻,自然物們都有著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親和方式。”在王秀杰的筆下,大自然是一個和諧的大家庭。
2.堅持創造性地開展教育教學工作
思想品德教育重視對人的思想和行為的影響,應借助各種形式、方法和途徑,讓人們接受崇高理想和信念。在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時候教師要重視要以生活中的材料作情境,引出問題,開展探究活動,然后再學習正文。做到觀念創新、機制創新、內容創新、手法創新。教學應準確把握本課程的綜合性,以學生在成長中需要處理的主要關系為線索,將道德、心理健康、法律、國情等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和科學設計,避免將這些內容割裂開來,分塊進行教學。教師教學要形成讓學生自主發展和自主運行的機制,而不是主宰課堂。例如,上課時,要讓學生學進去,講出來,還可以讓學生成立測評小組,評定學生的思想品質和平時成績,評價學生自我發展的成績等。滿足學生自我發展和自我實現的需要。教師可以讓學生輪流當思想品德背誦組長或學。實行創新的帶領機制和紀律制度,讓學生干部規范、穩定地管理學生,提高學生學習思想品德的積極性。讓學生和教師一起評價學生,激勵學生,鼓勵學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關心學生中的熱點話題和難點問題,開啟學生的心智。
在政治觀念、思想提升、道德約束、文化熏陶等方面,教師必須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從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中,去開發和利用初中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選取學生關注的話題組織教學,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學、合作學、質疑學、講出來、教別人”的學習方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參與度。開展案例分析活動,引導學生在社會大背景下思考和規劃人生,在聯系自身實際、思考人生的過程中關注社會和世界。培養學生觀察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堅持提高業務水平,增強師生互動
要做學習型的教師,不斷更新自己的教學理念,轉變自己的教學方式,改變自己的教學行為,落實學生的自主地位。教師要創造性地組織教學內容,并設計合理的教學結構,讓學生通過同伴互助的“做、講、練、教”方式,達到強化所學知識,發展自身素質的目的。教師要注重學習策略和學習方法的指導,要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充分掌握學情的基礎上設計生生互動、師生互動的教學活動,根據學習基礎,對學生提出不同層次的學習要求,根據課程目標和學情,深加工教材,使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變得更有實效,更具教育和生活的意義。
2.教學方式多樣性。從前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過于重視課堂理論教學,只是對學生進行簡單的理論說教和對學生的思想進行機械的教化和啟蒙,導致學生思維方式固化、單一,學習效率低,學生個性得不到發展。現在的實踐教學則能實現書本理論思維和實踐感性經驗的結合,從而讓學生真正獲益。今天的世界瞬息萬變,大學生獲取信息的渠道多而且速度快,這就要求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密切聯系社會現實,針對社會熱點問題有效的展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則應根據學生的思想、行為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針對教學內容恰當選取教學資源,靈活地選擇各種教學方法,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實踐教學可運用演講、辯論、討論、研討、視頻資料賞析、讀原著、校內專題活動、校外調查、撰寫實踐報告和論文等多種形式達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3.教學環境靈活性。過去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理論教學只在教室中進行,而當前提倡的實踐教學開展的范圍就寬泛的多了,既可以是課堂上又可以是課外,而課外的實踐教學既可以在校內也可以在校外,校外實踐教學還可以與社會現實密切聯系。在這種方式中,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時間和空間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教學環境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在課堂、班級、校園、團隊、家庭、組織、家鄉、國家以及社會中都可以進行教學活動。廣泛的實踐教學能滿足學生的不同需要,能拓寬思想政治教育途徑,特別是在豐富多彩的社會中,感受事物的多樣、變化和聯系,有利于學生加深對課堂理論的理解。
4.教學效果持久性。實踐教學不同于傳統的接受學習,而更多地體現在為學生學習創造結構性的學習情境中,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自主發現,學生在探索中發現的正誤答案具有反饋性質,這也有利于實踐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自行改正,此過程所產生的強化作用比外在的獎勵具有的價值要大得多。這更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開發學生的智力潛能,促進學生掌握方法和技巧,對學習材料的記憶也更長久、更牢固,因此這種教學效果更具有持久性。
二、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應注意的問題
關于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研究,目前教育界、學術界尚無成型探索。而部分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已初步形成,教學效果良好,獲得領導、教學專家、學生的認可和較好評價,并在實踐教學活動中產生了大量的實踐教學成果,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影響,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亟待從理論上加以梳理、總結和研究,力求通過改革與創新獲得更大水平的提高。應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密切結合相關教育教學的科學理論,立足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實際,堅持走特色化發展道路,以大膽創新的精神、銳意進取的勇氣,積極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為提高獨立學院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水平、強化學生學習效果、提升教學境界、形成教學品牌、擴大社會影響而進行積極地探索與鉆研。及時總結經驗、查找問題,深化理論研究,加深對獨立學院實踐教學規律的理解,以科研促實踐,為獨立學院整體教學質量的提升和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貢獻力量。
1.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應解決的關鍵問題。①在改革與創新中,進一步完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體系,更加科學合理地安排實踐教學環節,注重各教學環節間的銜接性與連貫性,形成整體合力,提升實踐教學水平。②在深入研究、廣泛借鑒、自主創新的基礎上,進一步探索靈活多樣、適應性強、富有創新價值、符合獨立學院學生特點的實踐教學形式,不斷地提高實踐教學的趣味性、針對性與實效性。③在改革與創新中,不斷探索實踐教學新機制,力圖解決如何在學生間更加合理地分配實踐教學資源的問題,既要使全體學生普遍受益,又能夠充分調動起先進分子的學習積極性。④在改革與創新中不斷提高學生參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積極性,提高實踐教學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全面提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育教學效果。⑤強化教師的責任意識,明確教師的職責定位,充分調動教師指導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進而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效果。⑥在改革與創新的過程中,不斷積累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成果,探索提高實踐教學成果質量的新路徑,更加科學、規范、合理地管理實踐教學成果,對個別優秀地實踐教學成果要充分挖掘其潛在的社會價值,及時推廣,擴大其社會影響。⑦建立更加合理有效的學生成績考評機制,將學生的理論考試成績與實踐教學考核成績及平時課堂表現成績有機地結合起來,用科學的考核機制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進行全面考查,同時也對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產生有效激勵。⑧在現有基礎上不斷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水平,開拓新的境界,堅持走特色化建設道路,及時總結經驗,發表科研成果,抓牢宣傳陣地,擴大社會影響,力求形成具有獨立學院特色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品牌。
2.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應制訂的計劃。①對獨立學院已開展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具體實踐過程進行梳理和分析,總結經驗,查找不足。②結合獨立學院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實際對獨立學院的實踐教學規律加以理論研究。③在上述基礎上形成“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實施方案。④在實踐中落實并不斷調整整改方案,切實推進獨立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模式創新的步伐,最終完成既定目標。
在唐代文學研究中,歷史傳統和唐代文士的關系已經得到人們的關注,但有些問題還有深入討論的必要,李白與史學傳統的關系就是一例。不少相關的論文實際上已涉及這一問題,如李白詩歌中的歷史人物及其人格范式、李白與六朝詩人及其文化傳承等。本文則從李白使用“實錄”一詞的意義,進而探討李白寫實的文學思想及其在創作中的運用。 劉知幾《史通》多次提到“實錄”,《采撰》云:“至如江東‘五俊’,始自《會稽典錄》,穎川‘八龍’出于《荀氏家傳》,而修晉、漢史者,皆征彼虛譽,定為實錄。茍不別加研核,何以詳其是非?”[2](卷5,P117)《邑里》云:“欲求實錄,不亦難乎!”[2](卷5,P114)《浮詞》云:“夫文以害意,自古而然,擬非其倫,由來尚矣。必以庾、周所作,皆為實錄,則其所褒貶,非止一人,咸宜取其指歸,何止采其四句而已?”[2](卷6,P160)《敘事》、《直書》、《鑒識》、《序傳》都用到“實錄”一詞,大致是真實記載歷史事跡和人物的意思。
2.符合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實際21世紀的大學生,普遍的思想特征是政治敏銳度不高(甚至有學者認為是政治淡漠)、個性張揚、思維活躍、自我意識強,反感說教,反感“大道理”。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具有理論性和系統性的特點,看似簡單易懂,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內容還是從中學時就開始學習的內容,但學起來理論性極強、并且十分抽象,很多學生會感到“沒意思”、“很枯燥”“全是大道理”“脫離現實”。案例教學通過校園里、社會上鮮活的事例,通過大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使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更充實,解答學生疑問更真實。給學生以運用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認清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示范,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
3.符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實效性的要求現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堂被戲稱為“兩苦”課堂,教師講臺上講得辛苦,學生講臺下睡得辛苦,很多學生為了拿學分不得不來上課,但“身在曹營心在漢”,看課外書、玩手機微信、打手機游戲、聽音樂、做作業甚至趴桌上睡覺,以此消磨時間。學生如此厭學,究其原因,學生們的回答是專業課可以學到知識和技能,將來工作用得著;而思想政治理論課講的都是大道理,太空洞。這種尷尬的課堂現狀提醒我們從事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教師,必須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性,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改革的根本目的。案例教學通過對社會熱點問題的討論、分析,使學生切身體會到理論的確是解決社會問題的理論武器,是解決思想問題的良方妙藥。當學生把理論作為人生不可或缺的需要,而不是死記硬背教條時,學生就會主動、自覺地學習,真正成為學習理論的主人,思想政治理論課也才會不辜負黨和國家的重托,成為學生思想、政治、品德發展的加油站和充電房。
二、案例教學法運用到思想政治理論課的現實操作
1.課前準備——案例要善于選取案例教學法的核心和關鍵在于“案例”,案例選取是否準確、恰當,直接關系到教學目的能否達到,教學效果能否實現。首先案例選取,要注重思想性和政治性,這是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性質所決定的。教師在案例選擇中可從“焦點訪談”“新聞30分”“今日說法”“道德觀察”“感動中國年度人物”等節目中選取,也可從網絡上或者校園中發生的事件中選擇,但一定要以弘揚主旋律、宣傳正能量為選取標準。其次,案例選取要注重時間性。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基本上年年有改動,吸收和反映了相關學科最新的研究成果,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案例的選擇也應體現出“與時俱進”的特點,教師要不斷更新與補充,選取最近的典型事例進行案例分析討論。比如年度道德人物、年度法治事件,要隨著年份改變不斷替換。學生對案例中展示的事件有所聞,不陌生,教師能將精力集中在對案例的分析、理論的講解上,而避免花費過多時間解釋事件本身,淡化了教學重點。第三,案例要有普遍性。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避免偶發性的案例,以免誤導學生。紛繁復雜的事物背后自有其規律。第四,案例選取要盡可能貼近學生。案例離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越近,學生越感興趣。比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的緒論部分,教學目的就是引導學生適應新生活,克服對新環境的不適應,樹立新的學習理念。而這些,大學老生都經歷過,拿本校老生的學習、生活為例來講解,分析他們成功與失敗的原因,學生對本校學長心理認同感強,自然也就能接受教師的講解與分析。
2.課堂運用——案例要精于組織用案例教學法,教師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筆者以一次案例教學為例,來具體說明案例教學的組織實施過程。“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中刑法部分,要學習正當防衛制度,其中正當防衛的構成條件是教學的重點也是難點,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對此存在誤區,司法實踐上也是個頗有爭議的問題。筆者選取的是“長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來實施案例教學。在案例教學的前一堂課,教師講解了刑法中關于正當防衛的基本規定,印發了“長沙被劫的哥撞死劫匪案”的基本案情資料給學生,讓學生能課下學習、熟悉案情,了解爭議焦點,獨立思考案件中的法律問題。上課后,教師根據學生所持觀點,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是持構成正當防衛觀點的;一組是持反對觀點的。兩組可以選派代表進行發言,圍繞爭議焦點——是否構成正當防衛進行辯論,其余同學可以補充發言。辯論中可能出現偏離主題的情況,教師要及時提醒學生回歸正題;同時,教師還要引導學生針對法律適用和事實認定去進行辯論,而不是從道德觀念和常人的樸素認識出發去爭論。教師要把握原則和方向,保證辯論有序進行。在辯論結束后,教師要對案例討論情況加以總結和評價,鞏固案例教學的效果。總結中,教師要重申案例所反映的主要問題——正當防衛的目的、時間、對象及必要限度等問題,重點闡述學生認識不到位的難點問題——“假想防衛”“防衛不適時”以及“防衛過當”等,指出學生忽略的問題——犯罪嫌疑人的正當權益,使學生能全面把握案例及與此有關的法律知識。帶領缺乏法律常識的非法律專業學生完成這樣一次案例分析,教師要付出的辛苦遠遠大過傳統的講授式教學。
因此,本質上不是一個開放性的發展過程,而是封閉性的恢復過程。這樣,人的心理兩者之間并不是動態發展的辯證統一過程,而是封閉性的恢復過程。人的發展被簡單地理解為純心理發展,被認為是在克服人的感性生理欲求的過程中完成的。如此一來,理學德育思想就如同中世紀基督教教育一樣輕視甚至貶低個體生理發展的必要性。即使持有唯物主義“氣”一元論的張載也持有這種看法:“醫書雖圣人存此,亦不須大段學,不會亦不害事,會得不過惠及骨肉間,延得傾刻之生,決無長生之理,若窮理盡性則自會得。”重視心理發展無可厚非,但心理發展只有在生理健康的前提下才有可能正常進行,忽視生理的發展是理學德育思想的重大失足之處。在明清之際顏李學派的軍體教育思想就是對前者的批判與改正。第四,道德實踐對社會實踐的僭越。實踐是人存在的根本方式,只有在實踐中,人才有可能顯示自己的本質,人才能成其為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實踐是人的本質。在理學德育思想中,人并不是孤立靜止的,他是在日常生活中踐履封建道德規范的社會的人,是道德實踐的主體,王陽明甚至提出了道德實踐本體的思想,讓人在道德實踐中顯露自身的本質,這是理學德育思想的深刻之處。但它根本上屬于“內圣”之學。在這里,個體的道德實踐有了獨立自主的價值和意義,它專門追求經世致用的社會實踐便是不必要且不應該的,這從朱熹對陳亮的“義利雙修王霸并用”的批判中表現得很清楚。這樣,理學德育思想以個體道德實踐排斥經世致用的社會實踐,只能阻礙個體積極參與各種社會活動來改造社會、改造自然,而在片面的實踐中人的本質力量只能有片面的發揮,人只能是片面的人。
以上是就理學德育思想中人格發展論的消極意義而言的。而其積極意義,大致有以下兩個方面。第一,表現人的道德主體性,肯定了人的生存價值和意義。理學德育思想繼承先秦儒家“為仁由己”的主體能動精神,通過抽象的哲學思辯,使道德品格成為個體先天主導心理構成,個體自身成為道德認識和道德實踐的主體。如果說在程朱理學中,天理的權威化使得人的道德行為帶有被迫為善的性質從而主體性還不太明顯的話,那么在陸王心學中人的道德主體性便高揚起來,主體道德行為不僅是克己,更為重要的是成己,是主體先天道德本性的自然流露,這無疑在更深的層面上體現了對自我的關注,自我的“良知”成為準則。“他人文字議論,但漫做公案事實,我卻自出精神與他披判,不要與他牽判,我卻會斡旋運用得他,方始是自己胸襟,”“只致良知,雖千經萬典,異端曲學,如執權衡,天下輕重莫逃焉。”這種自做主宰的精神顯示了他們不同凡響的主體性傾向。此外,在理學德育思想中人的存在具有恒定和普遍的價值,它不是在對每個人的經驗真實(行為)的歸納總結中判定其存在的價值與意義的,而是從先驗唯心的角度演繹出“人本善”即每個人先天地具有存在價值的命題。在這個關切人類安身立命的終極關懷的唯心主義命題中包含著深刻的真理。我們知道人作為道德存在是在人類已攀上自身本質的高度后表現出來的,雖然理學德育思想把人抽象化為道德人而失于片面化,但道德作為人的本質存在的一個方面甚至是其主要方面,則是毫無疑問的。理學德育思想用片面化、極端化的形式揭示出人人為道德性存在這一絕對真理。第二,注重培養知、情、意、行完善的品德心理結構。理學德育思想繼承了先秦儒家注重完善的品德心理結構的傳統。理學家大都認為個體的品德心理結構包含知、情、意、行四個方面。但由于他們的本體論、認識論、知行觀以及時代背景存在一定差別,因此知、情、意、行在德育中的次序和地位有所不同,大致要分為三類:其一是以朱熹為代表的“知先行后”德育模式。先進行道德知識的傳授,最終、最重要的是道德實踐,要在整體上保持知行并進,而情、意貫穿其中,但由于情有善與不善,必須加以約束和控制。其二為陸九淵強調先立大志與“知先行后”的德育模式。
由于他堅持性情合一,“性、情、心、才、都只是一般事物”,情既為道德情感,也是道德理性,是性的自然流露,故為善,它貫穿于整個德育過程中。其三為王陽明“知行合一”的德育模式。真知必行,不行不可謂知。王陽明也是性情合一論者,但他把二者看成體用關系,性必有情,情也有過與不及,所以重視性對情的自我調停。至于道德意志,王陽明同其他理學家有很大的不同:他認為主體的道德意志具有“無規定”的特征,是自發的,也是自由的,是“不器”,即不“執一”、不“意必”,也就是不執于形而下的一事一物,使主體意志超越于一切現實目的性,隨感而應,率性而為,以至無為無不為,“隨心所欲而不逾矩”,因此,王陽明的意志便是無意志,是超意志。總的來說,理學德育思想注重培養知、情、意、行統一的道德心理結構,基本上符合現代教育心理學,對我們當代德育有一定借鑒價值。其次,從人與社會的關系系統看。理學德育思想的最終目的不在于個體,而在于社會;不在于個體心性修養,而在于處理人與社會的關系。而當時社會主要包括:人類整體;封建等級制度;家族;作為人類整體一部分的集體等幾方面。
一
孔子禮樂思想源遠流長。據《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史記》等史書記載,中國的禮樂傳統可以追溯到上古。上古樂舞都為原始巫術活動。樂舞是在祭祀活動中舉行的,其目的是娛神,期求神靈賜福,以使五谷豐登,家畜成群。這里依約可見禮的因素,也依約見出審美的因素。
禮樂的形成應是在夏商周三代,其中周代最為重要。禮樂的形成應以區別于巫術為標志。巫術以娛神為主要功能;禮樂則以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功能。前者主要為宗教(原始的宗教),后者主要為人文。《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可見在商代,神先于禮,重于禮。周代則有所不同。“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禮記·表記》)禮顯然重于神。據《儀禮》載:天子、諸侯、大夫、士日常所踐行的禮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士喪禮、喪服、既夕禮、士虞禮、特性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等等,《周禮》將其概括成“吉、兇、軍、賓、嘉”五禮。五禮將原始宗教擴大到社會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尚書·蔡仲之命》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皇天無私,惟德是依。”這一思想成為周代意識形態的基礎。周禮與周樂都筑基于其上。
周代禮樂的完成主要是周公的貢獻。孔子頂禮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孔子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他所要復的禮即為周禮。周禮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基礎。周禮的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禮必然是講等級制的。作為等級制,它以分為前提。分,有縱向系列的分與橫向系列的分。無論縱向系列的分還是橫向系列的分,都以血緣關系為重要(不是唯一)依據。孔子建立其理論體系時,之所以將孝悌放在基礎層面,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孔子以孝作為處理縱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而以悌作為處理橫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
周代的樂已具規摸,特性明顯。一,樂、舞、詩為構成樂舞的三大因素,然它們又相對獨立。據《周禮·春官·樂師》舞分為六類,“有@①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樂分為九類,有“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械夏、驁夏”(《周禮·春官·磬師》)。舞與樂根據不同的內容與詩相配。二,周禮以人文為主要內容。也就是說,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神,而是歌頌帝王,協和關系,愉悅人情。《周頌》是周代表性的樂舞。鄭玄說:“周頌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詩,其作在周公攝政,成王即位之初。”(《周頌譜》)此樂雖為郊廟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美盛德之形容”有兩個含義,一是贊頌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為禮的主要內容;二是形式上宏大華美,已具審美的意義。
禮樂制度是中國自上古時就開始萌芽在周公手里得以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孔子是非常敬仰這種制度的。周公是他的崇拜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這樣的人,他一生的事業,就他的主觀愿望來說就是復周禮。孔子的全部學說,在某種意義上也服務于此,因此,探討孔子的禮樂觀,不能不追溯到周公。不過,孔子畢竟是有獨立思維的大思想家,他生活的時代也不是周公的時代,因此,他的思想,絕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聯系他的生平,孔子不只是繼承,還是大大發展了周公的禮樂思想。他的復禮,不能簡單地看成復古或者說倒退。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中有許多內容是具有創造性的,它不是為社會的倒退,而是為其后幾千年中國的封建社會奠定了基本的美學原則。
二
“禮”在孔子的學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術界對于孔子學說到底是以仁為中心還是以禮為中心有所爭論。這種爭論至少說明禮在孔子學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是主仁為中心說。
孔子仁學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突破血親關系的普遍人道主義。關于仁,孔子說過很多話,側重點不完全一樣。但核心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對人的生命給予最大的關懷。《論語·鄉黨》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的“愛人”不只是愛有血親關系的人,還愛別人。他將血親關系的愛推到整個社會。第二,仁與禮聯系起來,一方面是克己復禮為仁,另一方面是踐仁為禮。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又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是仁的重要內容。這就是說,孔子既以仁來釋禮,又以禮來釋仁。
禮雖然以仁為內容,但禮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觀念,禮重在制度。如果說,禮以仁為內容,那么,仁以禮為形式。換句話說,禮是仁的外在化,物態化,形式化。對于禮來說,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為固有的程式,特別是重要的祭祀活動、政治活動。這種程序化了的禮為禮儀。禮儀無疑具有一定的審美性。
孔子的仁,本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具有濃郁的情感意味,如孔子與林放談禮,孔子說:“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奢與儉都是形式。這樣說來,仁的形式化中也包含有情的形式化,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人文化的禮不只是具有善(倫理的與政治的)的價值,還具有美的價值。《論語·鄉黨》記孔子在朝廷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具有鮮明的形式感與情感性。
孔子的樂,也是建立在仁學的基礎之上的。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孔子看來,禮與樂都是仁的物態化。只是禮的物態化體現在政治制度與倫理規范方面,樂的物態化體現在藝術與審美的方面。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層面,后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層面。
禮與樂,都具有形式的因素,因而都可以稱之為“文”。文,在中國文化中,不只具文明化的意義,也含審美化的意義。《周易》中的《賁卦》說的就是“文”。賁為修飾,從外在的修飾進而到內在的修養。賁卦上為艮,艮為山;下為離,離為火。其卦象為山下有火。高山之下篝火熊熊,何等壯觀的景象!這就是“文明”。《賁卦·彖傳》云:“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文”化而前進的。顯然,中國的文,明顯地具有審美的基因。孔子談禮樂,就用到了“文”。他說:“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人矣。”(《論語·顏淵》)這里,他強調禮樂的作用是“文”。文者,雅也,美也!
三
孔子曾談到人們對待仁的幾種態度。一是“欲仁”,二為“好仁”,三是“樂仁”。“欲”,含有明確的目的,是知性的,功利性的,欲的背后為意志。“好”,喜好,表現為對事物攫取的態度,如人之好色、好食。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論語·里仁》)“樂仁”是對仁的最高態度。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仁”不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何謂“樂仁”?樂,首先,它是情感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喜悅的情感。這種喜悅,不同于“好”,“好”主要是生理性的貪求,如好色,它含有情,但此情為情的低級層面。樂是心理性的喜好,屬情的高級層面。生理性的“好”,雖有喜,主要是自然性的傾向,不含理性的內含。心理性的“樂”,則是社會性的傾向,含有理性的內含。這理性的內含,就是對“仁”的認識。與一般的對仁的自覺認識之不同,這種“樂”的認識已溶解在“樂”的情感之中。它不以邏輯的形態出現而以感性的形態出現,通常表現為直覺。
三種對仁的態度,分別見出知性、物性、情性的區別。知性,自覺的;物性與情性往往是非自覺的。物性與情性都具情的色彩,但前者,筑基于自然性,后者筑基于社會性。這種區別頗類似于康德說的人的三種不同的。知性的“欲仁”,類于“和利益結合著的”“善的愉快”;物性的“好仁”類于“在感覺里面使諸官能滿意”的“快適”;而情性的“樂仁”是“對于美的欣賞的愉快”。概而言之,即為“尊重”、“偏愛”和“惠愛”。情性的“樂仁”,雖不同于知性的“欲仁”與物性的“好仁”,但含有二者在內。它將“欲”與“好”都轉化為“樂”。
禮與樂作為人文化的仁,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在審美化的程度上有區別。禮雖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這形式主要在于傳達仁的內容,其審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為仁的內容服務,其獨立的審美意味不是很強。在很多情況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規則出現,主要訴諸人的知性與意志,對人們的行為有所約束。孔子談到禮時說:“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乎?”(《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學而》)又說:“非禮勿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約”、“齊”有約束,規范義;“勿”表示不許。顯然,禮對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強迫的方式讓人就范。這樣,對禮的遵循,就必須以“欲仁”為前提,而“欲仁”,又必須知仁。禮,從本質上看,它還不能說是審美的,只能說具有審美的因素。
樂則不同。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情感再深入到人的理性。這種傳達的途徑與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人是理性的動物,但人首先是感性的動物。人有社會性,但人首先有自然性。人,是群體的存在,但首先是個體的存在。審美充分體現了人的這種本性。它是自然性中寓于社會性,感性中寓于理性,個體性中寓于群體性。樂最大的特點是給人帶來快樂,然這種快樂不是知性的善的愉快,也不是官能的快適,而是美的惠愛。應該說,樂比較地切合“樂仁”。
孔子講“立于禮,成于樂”,立禮為了立仁,而仁的升華則為樂,故曰“成于樂”。樂是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還比較過人們對“道”、“德”與“藝”的接受態度。他說:“志于道,據于德,游于藝。”(《論語·述而》)“道”、“德”在這里,應是“仁”及“禮”的另一種表述;人們對它們的態度是“志”與“據”。“志”與“據”明顯地是以理性為指導的,對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藝”是“樂”的另種表述,或者說是樂之一,人們對它的態度是“游”。“游”是愉快的,自由的。可見欣賞“藝”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將志道、據德、游藝與以上說的對待仁的三種態度對應起來,大體是:志道、據德相當于欲仁和好仁,而游藝相當于樂仁。
《論語·述而》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這也許有點夸張,但給我們很多啟示。第一,他說欣賞《韶》樂的快樂遠遠超過了吃肉的快樂,可見孔子將“樂”的快樂定位在超生理上;第二,孔子只是說他對《韶》樂如醉如癡,沒有說它對《武》樂如此,這是因為,《武》樂只是盡美而沒能盡善,而《韶》樂則盡善盡美。可見令他如醉如癡的不只是美,還有善。這里,隱約見出“樂仁”。
四
禮與樂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這種相通,除了它們都是仁的外化外,它們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系。《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段話,耐人尋味: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里討論的是如何讀《詩經》的問題,但涉及“禮”與“樂”的關系。“巧笑倩兮”等三句,是《詩經·衛風·碩人》中描繪一位美麗少女的詩句。這里關鍵的一句是“素以為絢兮”。“素”為什么能產生“絢”的效果?按筆者的理解,在孔子看來,這位少女的美其實就美在她的本色上。巧笑、美目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裝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她的巧笑與美目才這樣動人。由此談到繪畫,當時的繪畫是畫在絹上的,絹的質地如何,對于繪畫影響很大。孔子以之為喻,說明底色也就是本色對于美的創造非常重要。子夏沒有接著孔子的思路去討論畫,而是與老師討論起禮的問題來。子夏從孔子的話中獲得的啟發是:“禮后乎?”“禮后乎”按楊伯峻的看法是禮后于仁義,即產生在仁義之后。我認為,這“禮后乎”不是說“禮后于什么”,而是“禮在后嗎?”的意思。這個“后”不是時間先后的后,而是基礎的意思。如果這個理解能成立,那么,子夏理解禮是詩的底子。也就是說,《詩經》是合乎禮的。禮是詩的基礎,推而廣之,禮是樂的基礎。注意,孔子與子夏在這里談了三個底子:天生麗質是動人笑靨的底子,白絹是畫的底子,禮是詩的底子。
既然“禮”先“樂”后,禮是樂的基礎,那么,其必然是,樂為禮定,樂為禮用。不僅選用樂,要按禮的規定。評價樂,也要以禮為標準。孔子重雅樂,因為它合禮;他放鄭聲,就是因為它背禮。孔子刪詩,其去留標準就是禮,最后編成的《詩經》都合禮,用他的話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樂是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但快樂不能不加以節制。孔子贊成快樂,但也不主張放縱快樂。孔子不是禁欲主義者,也不是主義者。他說:“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論語·季氏》)驕樂、佚游、晏樂,都是,其必然的結果,不是益而是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不僅說對“樂”要有所節制,就是“禮”也不是越多越好,他說“樂節禮樂”節的不只是“樂”,還包括“禮”。
五
禮與樂雖然都是仁的外化,但它們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方式及其效應是不同的。孔子從兩個維度來談它們的作用:
一、從社會生活維度來看,禮是仁的最為直接的外化,它將仁的內容具體化為道德規范、政治制度、祭祀方式。這三個方面成為社會的上層建筑,就對社會的意義來看,它的作用顯然大于樂。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這些都是講的治國的大政。禮可以直接用上去,樂在這方面則不行。
二、從人性的完善的維度來看,不是禮而是樂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層次。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孔子將“樂”的內含之一“詩”獨立出來了,“詩”在這里,是獨立的藝術。詩尚情,禮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詩的作用主要為“興”即啟動人的情興,為接受禮的教化做準備心理,或者說提供一個心理基礎。為何要以詩為接受的禮的心理基礎呢?這與詩是用語言表達的有很大關系。語言是用詞構成的,語詞是概念的形式。語詞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情感,也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思想。也就是說,它既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理智的形式。詩是用語言作為傳達方式的,主要取語詞表情的功能,但是由于語詞畢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然具有理性的內容。正是這理性的意義方面,使得詩直接地達于禮。禮主要從理念與行動相統一的意義上談人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包括家庭中與長輩、平輩、下輩的關系,在國家內與君王的關系,在祭祀中與神靈的關系,等等。因而它對于人格的塑造,處于關鍵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人得以在社會生存的基本原則,故說“立于禮”。“樂”的形式為樂音,它不同于語言,純是情感的符號,表意很困難,雖然樂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為經過理性的過濾,溶解了理性的內容,這理性的內容,就是上面講到的仁。由于理性的內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對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處,因而收效是更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這樣,樂就從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結構。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于禮。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它們的關系可以這樣簡單地表示:詩(主要為感性,但有理性成分)——禮(基本上為理性,但也有感性成分)——樂(感性,但溶解了理性)。這種從感性經理性再到感性的過程,是人格建造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必須指出的是,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作為人格建構的三個階段,只具邏輯順序的意義,不表現為時間的過程。它們可以從平面展開,而且實際上也從平面上展開,即同時接受詩教,又接受禮教、樂教。只是在人格心理的作用上,它有個從片面到全面、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一
孔子禮樂思想源遠流長。據《尚書》、《周禮》、《呂氏春秋》、《史記》等史書記載,中國的禮樂傳統可以追溯到上古。上古樂舞都為原始巫術活動。樂舞是在祭祀活動中舉行的,其目的是娛神,期求神靈賜福,以使五谷豐登,家畜成群。這里依約可見禮的因素,也依約見出審美的因素。
禮樂的形成應是在夏商周三代,其中周代最為重要。禮樂的形成應以區別于巫術為標志。巫術以娛神為主要功能;禮樂則以協調社會關系促進社會和諧為主要功能。前者主要為宗教(原始的宗教),后者主要為人文。《禮記·表記》云:“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禮。”可見在商代,神先于禮,重于禮。周代則有所不同。“周人尊禮尚施,事鬼敬神而遠之。”(《禮記·表記》)禮顯然重于神。據《儀禮》載:天子、諸侯、大夫、士日常所踐行的禮有:士冠禮、士昏禮、士相見禮、鄉飲酒禮、鄉射禮、燕禮、大射禮、聘禮、公食大夫禮、覲禮、士喪禮、喪服、既夕禮、士虞禮、特性饋食禮、少牢饋食禮、有司等等,《周禮》將其概括成“吉、兇、軍、賓、嘉”五禮。五禮將原始宗教擴大到社會人文。
宗教重神,人文重德。《尚書·蔡仲之命》云:“皇天無親,惟德是輔。皇天無私,惟德是依。”這一思想成為周代意識形態的基礎。周禮與周樂都筑基于其上。
周代禮樂的完成主要是周公的貢獻。孔子頂禮膜拜的人物就是周公。孔子以克己復禮為己任,他所要復的禮即為周禮。周禮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上層建筑的基礎。周禮的核心是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長子繼承制。禮必然是講等級制的。作為等級制,它以分為前提。分,有縱向系列的分與橫向系列的分。無論縱向系列的分還是橫向系列的分,都以血緣關系為重要(不是唯一)依據。孔子建立其理論體系時,之所以將孝悌放在基礎層面,根本原因就在這里。孔子以孝作為處理縱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而以悌作為處理橫向系列人倫關系的邏輯起點。
周代的樂已具規摸,特性明顯。一,樂、舞、詩為構成樂舞的三大因素,然它們又相對獨立。據《周禮·春官·樂師》舞分為六類,“有@①舞、有羽舞、有皇舞、有旄舞,有干舞、有人舞”。樂分為九類,有“王夏、肆夏、昭夏、納夏、章夏、齊夏、族夏、械夏、驁夏”(《周禮·春官·磬師》)。舞與樂根據不同的內容與詩相配。二,周禮以人文為主要內容。也就是說,它主要的功能不是祭神,而是歌頌帝王,協和關系,愉悅人情。《周頌》是周代表性的樂舞。鄭玄說:“周頌者,周室成功致太平德洽之詩,其作在周公攝政,成王即位之初。”(《周頌譜》)此樂雖為郊廟祭祀歌舞,但宗教意味不多,主要是“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美盛德之形容”有兩個含義,一是贊頌帝王功德,政治的因素成為禮的主要內容;二是形式上宏大華美,已具審美的意義。
禮樂制度是中國自上古時就開始萌芽在周公手里得以建立的國家根本制度。孔子是非常敬仰這種制度的。周公是他的崇拜者,他的人生理想就是做周公這樣的人,他一生的事業,就他的主觀愿望來說就是復周禮。孔子的全部學說,在某種意義上也服務于此,因此,探討孔子的禮樂觀,不能不追溯到周公。不過,孔子畢竟是有獨立思維的大思想家,他生活的時代也不是周公的時代,因此,他的思想,絕不能簡單地看成是周公思想的照搬,聯系他的生平,孔子不只是繼承,還是大大發展了周公的禮樂思想。他的復禮,不能簡單地看成復古或者說倒退。孔子的禮樂美學思想中有許多內容是具有創造性的,它不是為社會的倒退,而是為其后幾千年中國的封建社會奠定了基本的美學原則。
二
“禮”在孔子的學說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學術界對于孔子學說到底是以仁為中心還是以禮為中心有所爭論。這種爭論至少說明禮在孔子學說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筆者是主仁為中心說。
孔子仁學有兩個特點,第一是突破血親關系的普遍人道主義。關于仁,孔子說過很多話,側重點不完全一樣。但核心是“愛人”。“樊遲問仁,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孔子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他對人的生命給予最大的關懷。《論語·鄉黨》記載:“廄焚,子退朝,曰:傷人乎?不問馬。”孔子的“愛人”不只是愛有血親關系的人,還愛別人。他將血親關系的愛推到整個社會。第二,仁與禮聯系起來,一方面是克己復禮為仁,另一方面是踐仁為禮。孔子說:“人而不仁如禮何?”(《論語·八佾》)又說:“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和”是仁的重要內容。這就是說,孔子既以仁來釋禮,又以禮來釋仁。
禮雖然以仁為內容,但禮不完全等同于仁,仁重在觀念,禮重在制度。如果說,禮以仁為內容,那么,仁以禮為形式。換句話說,禮是仁的外在化,物態化,形式化。對于禮來說,形式非常重要,它往往成為固有的程式,特別是重要的祭祀活動、政治活動。這種程序化了的禮為禮儀。禮儀無疑具有一定的審美性。
孔子的仁,本不是抽象的理念,而具有濃郁的情感意味,如孔子與林放談禮,孔子說:“大哉問,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也,寧戚。”(《論語·八佾》)奢與儉都是形式。這樣說來,仁的形式化中也包含有情的形式化,正是因為這一點,使得人文化的禮不只是具有善(倫理的與政治的)的價值,還具有美的價值。《論語·鄉黨》記孔子在朝廷的一些活動,這些活動都具有鮮明的形式感與情感性。
孔子的樂,也是建立在仁學的基礎之上的。他說:“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在孔子看來,禮與樂都是仁的物態化。只是禮的物態化體現在政治制度與倫理規范方面,樂的物態化體現在藝術與審美的方面。前者主要作用于人的理智層面,后者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層面。
禮與樂,都具有形式的因素,因而都可以稱之為“文”。文,在中國文化中,不只具文明化的意義,也含審美化的意義。《周易》中的《賁卦》說的就是“文”。賁為修飾,從外在的修飾進而到內在的修養。賁卦上為艮,艮為山;下為離,離為火。其卦象為山下有火。高山之下篝火熊熊,何等壯觀的景象!這就是“文明”。《賁卦·彖傳》云:“賁,亨,柔來而文剛,故亨。分剛上而文柔,故小利有攸往。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人類社會就是這樣“文”化而前進的。顯然,中國的文,明顯地具有審美的基因。孔子談禮樂,就用到了“文”。他說:“若臧武仲之知,公綽之不欲,卞莊子之勇,冉求之藝,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人矣。”(《論語·顏淵》)這里,他強調禮樂的作用是“文”。文者,雅也,美也!
三
孔子曾談到人們對待仁的幾種態度。一是“欲仁”,二為“好仁”,三是“樂仁”。“欲”,含有明確的目的,是知性的,功利性的,欲的背后為意志。“好”,喜好,表現為對事物攫取的態度,如人之好色、好食。孔子說:“吾未見好德如好色者也。”(《論語·子罕》)“我未見好仁者,惡不仁者。”(《論語·里仁》)“樂仁”是對仁的最高態度。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可見“樂仁”不僅高于“欲仁”,也高于“好仁”。何謂“樂仁”?樂,首先,它是情感性的,不是一般的情感,而是喜悅的情感。這種喜悅,不同于“好”,“好”主要是生理性的貪求,如好色,它含有情,但此情為情的低級層面。樂是心理性的喜好,屬情的高級層面。生理性的“好”,雖有喜,主要是自然性的傾向,不含理性的內含。心理性的“樂”,則是社會性的傾向,含有理性的內含。這理性的內含,就是對“仁”的認識。與一般的對仁的自覺認識之不同,這種“樂”的認識已溶解在“樂”的情感之中。它不以邏輯的形態出現而以感性的形態出現,通常表現為直覺。
三種對仁的態度,分別見出知性、物性、情性的區別。知性,自覺的;物性與情性往往是非自覺的。物性與情性都具情的色彩,但前者,筑基于自然性,后者筑基于社會性。這種區別頗類似于康德說的人的三種不同的。知性的“欲仁”,類于“和利益結合著的”“善的愉快”;物性的“好仁”類于“在感覺里面使諸官能滿意”的“快適”;而情性的“樂仁”是“對于美的欣賞的愉快”。概而言之,即為“尊重”、“偏愛”和“惠愛”。情性的“樂仁”,雖不同于知性的“欲仁”與物性的“好仁”,但含有二者在內。它將“欲”與“好”都轉化為“樂”。
禮與樂作為人文化的仁,都含有一定的審美因素,但在審美化的程度上有區別。禮雖然具有一定的形式,但這形式主要在于傳達仁的內容,其審美性主要起工具的作用,即為仁的內容服務,其獨立的審美意味不是很強。在很多情況下,它甚至以抽象的概念的規則出現,主要訴諸人的知性與意志,對人們的行為有所約束。孔子談到禮時說:“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乎?”(《論語·雍也》)“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學而》)又說:“非禮勿說,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約”、“齊”有約束,規范義;“勿”表示不許。顯然,禮對人是有所限制的。它以外在的強迫的方式讓人就范。這樣,對禮的遵循,就必須以“欲仁”為前提,而“欲仁”,又必須知仁。禮,從本質上看,它還不能說是審美的,只能說具有審美的因素。
樂則不同。它直接作用于人的感覺、情感再深入到人的理性。這種傳達的途徑與方式,是最切合人的本性的。人是理性的動物,但人首先是感性的動物。人有社會性,但人首先有自然性。人,是群體的存在,但首先是個體的存在。審美充分體現了人的這種本性。它是自然性中寓于社會性,感性中寓于理性,個體性中寓于群體性。樂最大的特點是給人帶來快樂,然這種快樂不是知性的善的愉快,也不是官能的快適,而是美的惠愛。應該說,樂比較地切合“樂仁”。
孔子講“立于禮,成于樂”,立禮為了立仁,而仁的升華則為樂,故曰“成于樂”。樂是人的最高境界。
孔子還比較過人們對“道”、“德”與“藝”的接受態度。他說:“志于道,據于德,游于藝。”(《論語·述而》)“道”、“德”在這里,應是“仁”及“禮”的另一種表述;人們對它們的態度是“志”與“據”。“志”與“據”明顯地是以理性為指導的,對人的行為具有一定的強制性。“藝”是“樂”的另種表述,或者說是樂之一,人們對它的態度是“游”。“游”是愉快的,自由的。可見欣賞“藝”的愉快是自由的愉快。將志道、據德、游藝與以上說的對待仁的三種態度對應起來,大體是:志道、據德相當于欲仁和好仁,而游藝相當于樂仁。
《論語·述而》載:“子在齊聞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圖為樂之至于斯也。”這也許有點夸張,但給我們很多啟示。第一,他說欣賞《韶》樂的快樂遠遠超過了吃肉的快樂,可見孔子將“樂”的快樂定位在超生理上;第二,孔子只是說他對《韶》樂如醉如癡,沒有說它對《武》樂如此,這是因為,《武》樂只是盡美而沒能盡善,而《韶》樂則盡善盡美。可見令他如醉如癡的不只是美,還有善。這里,隱約見出“樂仁”。
四
禮與樂在本質上是相通的。這種相通,除了它們都是仁的外化外,它們之間也存在密切的聯系。《論語·八佾》中有這樣一段話,耐人尋味:
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后素。”
曰:“禮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
這里討論的是如何讀《詩經》的問題,但涉及“禮”與“樂”的關系。“巧笑倩兮”等三句,是《詩經·衛風·碩人》中描繪一位美麗少女的詩句。這里關鍵的一句是“素以為絢兮”。“素”為什么能產生“絢”的效果?按筆者的理解,在孔子看來,這位少女的美其實就美在她的本色上。巧笑、美目都是自然而然的,不是裝出來的。正因為如此,她的巧笑與美目才這樣動人。由此談到繪畫,當時的繪畫是畫在絹上的,絹的質地如何,對于繪畫影響很大。孔子以之為喻,說明底色也就是本色對于美的創造非常重要。子夏沒有接著孔子的思路去討論畫,而是與老師討論起禮的問題來。子夏從孔子的話中獲得的啟發是:“禮后乎?”“禮后乎”按楊伯峻的看法是禮后于仁義,即產生在仁義之后。我認為,這“禮后乎”不是說“禮后于什么”,而是“禮在后嗎?”的意思。這個“后”不是時間先后的后,而是基礎的意思。如果這個理解能成立,那么,子夏理解禮是詩的底子。也就是說,《詩經》是合乎禮的。禮是詩的基礎,推而廣之,禮是樂的基礎。注意,孔子與子夏在這里談了三個底子:天生麗質是動人笑靨的底子,白絹是畫的底子,禮是詩的底子。
既然“禮”先“樂”后,禮是樂的基礎,那么,其必然是,樂為禮定,樂為禮用。不僅選用樂,要按禮的規定。評價樂,也要以禮為標準。孔子重雅樂,因為它合禮;他放鄭聲,就是因為它背禮。孔子刪詩,其去留標準就是禮,最后編成的《詩經》都合禮,用他的話說:“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思無邪。”
樂是能給人帶來快樂的,但快樂不能不加以節制。孔子贊成快樂,但也不主張放縱快樂。孔子不是禁欲主義者,也不是主義者。他說:“樂節禮樂,樂道人之善,樂多賢友,益矣。樂驕樂,樂佚游,樂晏樂,損矣。”(《論語·季氏》)驕樂、佚游、晏樂,都是,其必然的結果,不是益而是損。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孔子不僅說對“樂”要有所節制,就是“禮”也不是越多越好,他說“樂節禮樂”節的不只是“樂”,還包括“禮”。
五
禮與樂雖然都是仁的外化,但它們在社會生活中發揮作用的方式及其效應是不同的。孔子從兩個維度來談它們的作用:
一、從社會生活維度來看,禮是仁的最為直接的外化,它將仁的內容具體化為道德規范、政治制度、祭祀方式。這三個方面成為社會的上層建筑,就對社會的意義來看,它的作用顯然大于樂。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論語·為政》)“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論語·里仁》)這些都是講的治國的大政。禮可以直接用上去,樂在這方面則不行。
二、從人性的完善的維度來看,不是禮而是樂是人性完善的最高層次。孔子說:“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孔子將“樂”的內含之一“詩”獨立出來了,“詩”在這里,是獨立的藝術。詩尚情,禮尚理。在人格的建造上,詩的作用主要為“興”即啟動人的情興,為接受禮的教化做準備心理,或者說提供一個心理基礎。為何要以詩為接受的禮的心理基礎呢?這與詩是用語言表達的有很大關系。語言是用詞構成的,語詞是概念的形式。語詞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情感,也可以用來表達人的思想。也就是說,它既是情感的形式也是理智的形式。詩是用語言作為傳達方式的,主要取語詞表情的功能,但是由于語詞畢竟是概念的形式,它也必然具有理性的內容。正是這理性的意義方面,使得詩直接地達于禮。禮主要從理念與行動相統一的意義上談人如何處理個人與社會關系,包括家庭中與長輩、平輩、下輩的關系,在國家內與君王的關系,在祭祀中與神靈的關系,等等。因而它對于人格的塑造,處于關鍵的地位,它是人的主心骨,是人處世的基本原則,是人得以在社會生存的基本原則,故說“立于禮”。“樂”的形式為樂音,它不同于語言,純是情感的符號,表意很困難,雖然樂是抒情的,但是此情因為經過理性的過濾,溶解了理性的內容,這理性的內容,就是上面講到的仁。由于理性的內容完全溶解在情感之中,它對人格的薰陶深入到心理的深處,因而收效是更為持久的,作用是全方位的,這樣,樂就從根本上改善了人格結構。所以在人格的成就上它高于禮。
“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它們的關系可以這樣簡單地表示:詩(主要為感性,但有理性成分)——禮(基本上為理性,但也有感性成分)——樂(感性,但溶解了理性)。這種從感性經理性再到感性的過程,是人格建造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否定到否定之否定的過程。
必須指出的是,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作為人格建構的三個階段,只具邏輯順序的意義,不表現為時間的過程。它們可以從平面展開,而且實際上也從平面上展開,即同時接受詩教,又接受禮教、樂教。只是在人格心理的作用上,它有個從片面到全面、從量變到質變的過程。
二、情境模擬教學在體育院校思政課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
我國現階段高等院校開設的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主要包括:馬克思基本原理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等,這些課程開設的目的是著眼于引導和幫助學生掌握的立場、觀點和方法,確立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宗旨是樹立大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道德觀和法制觀,因此可以這樣認為,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所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由一系列觀念教育組成,不只是一般的知識教育,其核心是培養學生在對思想政治理論的認知、情感和意志。因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不僅僅要求學生掌握理論知識,更需要大學生獲得某種感同身受的直接體驗,從而獲得個體信念上的一種認同,由此才會導致相應的行動,從而達到我國高校開設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初衷。這是培養創新型人才的客觀需要,是改革傳統教學模式的必然要求,也是適應“十二五”期間實施“本科教學工程”的必然之舉。而當今時代,體育院校的學生大多性格比較外向、熱情直率、樂于表現,參與意識強,樂于嘗試新鮮事物,個性鮮明思維活躍,同時,體育院校學生文化層次參差不齊,政治理論水平有高有低,對理論性學習內容常有枯燥無趣之感,對政治學習的興趣也日趨下降。針對體院學生的特點和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的特點,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應引入情境模擬教學法來增強課堂教學效果,情境教學直觀形象、情真意切、理寓于境的特點有助于使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學“活”起來,有助于讓學生關注生活、強調課程實踐性和開放性的課程理念落到實處,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參與其中,與案例情境中的人或事產生互動,并根據就具體情境中具體問題的不同選擇,導致案例發展有不同過程和不同結果。通過對不同過程和不同結果的不同體驗和反思,引導、啟發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體悟和理解,并提高學生在特定情境中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直接關系到學生政治素養的切實提高和體育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實效。
三、思想政治理論課程中情境模擬教學模式探析
情境模擬教學模式中,對教師提出了比以往更高的要求,教師的課前準備、活動的精心布置與安排以及活動結果的總結與反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更加明顯,尤其體現在情景模擬教學的內容、程序及考核的設計方面。
(一)教學內容設計
對于哪些教學內容采取情境教學這是開展教學活動的起端,也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教師可以根據學生所學專業或方向,緊抓學生特點,改變課本章節,預設若干專題,在內容的選擇上要關注當前熱點、焦點事件,情境的創設要貼近生活,具有真實性,并且具有一定的實踐意義,同時重視聽取學生的意見及合理采納,這樣學生在參與過程中,主動性更高,對于課本中的理論理解得更透徹。比如《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課程,嶄新的大學生活、樹立正確的婚戀觀、就業觀都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聯系。
(二)教學程序設計
情境教學程序大致包括以下環節:1.情境模擬活動的確定。教師根據課時安排和學生人數確定所要進行的情境模擬活動以及活動的具體時間。2.編制活動方案。根據所確定的情景模擬活動主題,由教師和學生根據學生的人數和現有的教學資源共同來編制活動細化方案。3.設計模擬活動場景。在現有的教學資源之中,通過學生著裝的變化等手段盡量模擬大學生求職活動場景。如組織學生參加畢業年級的就業招聘會,能夠讓學生真切感受到就業的壓力與用人單位的需求,從而在低年級就樹立正確的擇業觀和就業觀。4.設計角色,進行任務分工。5.先期知識準備。學生根據自己的角色和任務分工,利用網絡、圖書館資源了解相關背景,進行先期準備活動。6.活動進行和總結評定。教師作為情境模擬活動進程的控制者和學生情境模擬行為的評價者參與情境模擬活動,并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情境教學體驗結束后,教師應在課堂上及時對該過程尤其是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進行總結,并提出意見和建議,幫助學生認識自己的不足,并在未來的其他思政課實踐模擬活動中予以改善。這一總結的過程一定要避免教師的個人主觀意見,盡量多角度地看問題。在教學程序設計中,最重要的環節就是情境的創設,情境創設最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角色扮演創設情境。此種方式的采用主要是為了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學生在親自扮演角色體驗角色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對課程內容進行領會和理解。2.利用社會實踐活動創設情境。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學生的體驗都是真實的,例如法律基礎中關于掌握法律的尊嚴性以及我國司法程序的內容,如果把課堂搬到法庭上,使學生有機會參與一次真實案例的旁聽,對學生而言更具沖擊力與說服力,可以增強學生對教材理論與知識的理解,打破課堂與社會的界限,能更具實效性的完成教學目的。3.利用新媒體技術創設虛擬情境。互聯網以及移動終端技術的普及可以使政治理論課程的教學內容更為豐富,教學互動更為便捷,學生也更容易被帶入利用新媒體技術所常設的虛擬情境。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網絡技術將任務以文本、音頻或視頻的形式呈現給學生。
(三)教學考核設計
政治理論課程的考核方式不能采取傳統單一的考試方式來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情境模式教學需要采取豐富且靈活的考核方式,重點考核學生對知識理論的融會貫通、能力與素養的提升。在考核方式的選擇上,可以在情境的創設中、角色的扮演中、小組的討論中以及案例的分析等各個環節中,根據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以及運用來靈活打分。
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是吸引教育的最重要因素,要想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教學內容必須與時代同步,適應時展的要求,否則它是沒有生命力的。教學內容作為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從實踐中來,到實踐中去,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始終處于發展的動態中。當代世界經濟、政治、文化、科技等領域都發展得很快,為了跟上時代的步伐,為了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國進行了一系列的各個領域的深刻變革,經過這三十多年的改革,我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各方面都得到了快速的發展,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問題、新情況,面臨一些新任務。在機遇與風險并存的大好時期,思想政治理論課必須要突出思想政治理論的優勢,體現時代的特征,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時效性。理論來源于實踐又指導實踐,歸根結底是要得到客體的認可和接受,所以對教學內容的選擇必須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根據學生所處不同的學習階段和成長階段以及成長的不同環境,有針對性地選擇教育內容,教學內容更充實,解答學生疑問更真實,給學生帶來切切實實的幫助,才能得到學生的認可和接受。通過這門課程的學習,學生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都得到提高,對社會的一些現實問題學會辯證地去看待和分析,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對樹立正確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提供有價值的指導,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如何做事。這樣的教學內容當然會對學生產生極大的吸引力,也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則就會適得其反。除了以上總的方向,另外還要針對學生的不同層次選擇不同的教育內容。對于大一新生和大二、大三、大四的學生,選擇的教學內容應該不同,因為他們所處的學習階段不同,學習任務、學習情況和面臨的問題都不同,心智也處于不同的成熟階段,只有根據不斷變化著的實際情況選擇教育內容,才能達到我們的教學目的,實現教學目標,取得教學實效。還要時時關注大學生感興趣的社會熱點問題,社會熱點是社會現實矛盾的焦點,也是大學生產生思想問題的根源,教學內容要有解答社會熱點問題和解除學生的疑問的功能,另一方面還要給學生以正確的立場、觀點、方法去認識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從心底里感到學理論有用、管用,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理論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