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英語教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2: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基礎英語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基礎英語教學論文

篇(1)

一、新教程的優越性:  

1、新教材的知識點帶有前瞻性,超前引入性和重復性。譬如,“a bit of”這個短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59課上才正式學習,而編者早就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下),第72課的Workbook上提前導入了,體現的“張思中英語教學法”中的超前引入規則。類似的,還有“sad”一詞,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一冊(下),第84課就出現了,而該詞卻要等到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77課,才正式學習。再例如,在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23頁第三段引入“Work must come first”(工作第一)這個句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95頁第6題,再次呈現“Work comes first”這一短語,進行復習鞏固,體現其反復呈現的思想。  

2、新教材注重口語交際和語言表達能力地培養,課文對話靈活化、多樣化,情景化。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交流和應用,加大英語口語教學力度,是培養學生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最佳手段。新教材在這方面的特點尤突出。課文對話旨在構建生生交際的形式,提供語言會話的模式或情景。譬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上)第21課,Part1要求學生看圖介紹各個單位的方位,Part2是一則針對詢問方向內容的簡單對話,課文僅僅提供了介紹方位和詢問方向的組織模式,并沒有具體要求,新版教材之所以這樣設置,不但便于學生進行自主交互式的學習,而且可使教師針對學生的不同基礎有的放矢的開展異步教學。  

3、新教材注重東西方文化的差異,適度點撥學生注意語言用語規范。英語交流中的困惑,不僅表現在詞匯量的多與寡,還表現在東西方文化的差異上。新教材注意在原教材的基礎上增加了一些跨文化交際方面的內容。除了原教材中有關中英文姓名的差異、接受禮物時的差異以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還在仲秋節這一單元增加了感恩節的內容,講仲秋節(The Mid-autumn Day)同時進行感恩節(The Thanksgiving Day)的介紹,這樣學生可以通過對比了解兩個秋天節日的相同點和不同點,既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又增強了學生的文化意識。再如在這冊書的On the farm這一單元,既介紹中國的農場,也介紹美國的農場,也是為了讓學生區別不同國度的人文風情。西方人一般重視個人的隱私,他們不愿意別人問及有關自己年齡、宗教、收入、婚姻狀況等情況。比如,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九年義務教育三年制初級中學英語教科書第二冊(下)第35課,課文注釋有關西方的忌諱話題的注解。  

篇(2)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2-7661(2016)06-218-01

當前初中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普遍偏低,英語綜合素質和英語應用能力明顯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初中英語教學存在諸多問題。隨著新課程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初中英語教學也面臨著復雜而深刻的改革形式,傳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將被打破,解決英語教學問題,提升英語教學質量,是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的一大課題。本文就上述問題進行分析探討,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一、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學生英語興趣和英語能力普遍偏低。當前初中英語教學中,學生對英語學習普遍存在一定的畏難心理。這一方面是由于學生進入初中后,接觸到一門全新的語言學科,同時英語學習難度較之前也明顯提升,學生對英語學習存在一定的不適應性;另一方面,受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教師普遍不重視對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功利化的應試傾向明顯,學生的學習壓力較大。

2、教師的教育理念滯后。雖然初中英語教學改革持續了一段時間,但依然還是有很多教師固守著傳統的教育理念與模式,以教師和教材為一切教學活動的中心,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不尊重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沒有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思想,無法適應當前素質教育的發展要求,這就導致了初中英語教學的停滯不前。此外,當前初中英語教師的綜合素質參差不齊,對于全新教育理念的貫徹執行力度有很大差距,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英語教育的發展。

3、教師教學手段落后,缺乏創新精神。結合當前初中英語教學現狀來看,很多英語教師在教學中,依然以應試為目的,采取灌輸式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不能引導學生主動、自主學習,缺乏創新精神,對學生的思維發展和英語能力提升都起不到幫助作用。此外,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中,教師往往只關注讀寫的理論教學內容,而對于學生的英語實踐應用能力則不夠重視,這也造成了當前很多初中生難以將英語知識學以致用,最終演變成具有普遍意義的“啞巴英語”問題。

二、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策略

1、轉變教育模式,更新教育理念。教師要更新自己的英語教學理念,掌握當下最新的教育思想,轉變以往灌輸式的教學模式。要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的興趣和認知水平為教學的出發點,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通過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使學生真正成為英語學習的主人,實現學生英語素養和能力的全面提升。

例如,在初二上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并沒有采取知識灌輸的模式進行教學,而是先利用多媒體視頻播放關于robots的視頻,激發學生興趣,然后讓學生自行查找相關資料,開展了一場以“Will people have robots?”為題的英語辯論賽。通過這種教學方式,把課堂的主體交還給學生,讓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充分發揮,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自身引導作用,體現了新課程的教育理念,教學效果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2、豐富并創新教育手段和方法。教師主導作用的發揮,主要體現在教學手段和方法的創新上。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需要根本教學主體及教學內容的實際情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以此來提高教學的質量與效率。這一方面要求教師有扎實的業務水平,另一方面也要求教師具有創新精神,能緊跟教育發展的實際情況做出相應調整,不斷完善自身教學。

例如,教師為了鼓勵學生多多接觸英語,平時會開展一些英語課內課外活動,一方面激發學生的英語興趣和主動性,給學生更多展現自己的機會;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學生的綜合英語能力。對于初一的學生,由于英語基礎還相對薄弱,教師的活動集中在詞匯競賽、朗讀、書寫等方面,而對于初二、初三的學生,為了提高其英語能力,教師會采用英語寫作、演講等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學校組織的英語活動等等。

3、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業務水平。教師的綜合素質及業務水平對英語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都會產生重要影響,因此必須重視初中英語教學師資隊伍的建設,從源頭處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首先,要從整體上提高初中英語教師的準入門檻,保證英語教師具備扎實的業務能力,以此來為初中英語教學質量的提升打好基礎。例如,教師的口語能力強,發音純正,就會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聽力水平。其次,要加強對初中英語教師的培訓力度,使教師掌握最新的教育理念及英語學科動態,并能將最新的教育成果應用于教學實踐中。最后,作為英語教師自身也必須樹立重身學習的觀念,要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具有與時俱進的精神,提高自身綜合素質,為學生的全面發展而服務。

4、改善教學環境,健全評價體系。學校和教師要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使學生能夠在一種輕松、自由的環境下進行英語學習。在學校方面,可以完善英語配套設施建設,如建立英語圖書館、購進英語書刊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在教師方面,應該在課堂教學中實現全英教學,并鼓勵學生在英語課堂中全程用英語交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最后,教師還要健全英語教學評價體系,改變過去以成績為唯一標準的評價弊端,建立科學全面的評價內容,如英語成績,課堂積極性,學習態度等綜合性的評價體系,同時采取多樣性的評價手段,如學生自評,學生互評,教師總評等,讓學生的學習過程與結果相統一,最終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英語教師,要及時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創新自己的教育手段和方法,發現并及時解決初中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完善英語教學過程,提升英語教學質量,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篇(3)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1008-925X(2012)11-0267-02

摘 要 激活學生要我學英語”變為“我要學英語”,為今后學業的發展扎下良好的基礎,來激活學生自主的去學習。

關鍵詞 英語教學; 溫故知新; 師生關系

隨著我國加入WTO ,改革開放的不斷發展,英語教學對于培養新一代外語水平、開展國際交往、促進交流和掌握新的科學技術知識,提高工作的水平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已得到社會的廣泛共識。作為義務教育階段的初中英語教學,更應該重視為學生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我在多年英語教學中認識到,提高初中英語教學質量,關鍵在于教師轉變教育觀念,推進教學創新,實現師生互為主體的課堂教學。而教學互動又在于教師的“善教”與學生的“樂學”。通過多年的教學,總結發現主要是老師如何激活教材,老師如何激活學生。

1 在字母教學中運用三位一體教學法,擴展新的教材內容,培養學生初步學習英語的能力,從而來激活教材,激活學生

在字母教學中,為便于學生有意義的學習字母,使字母與實際生活建立聯系,培養學生的興趣。教學中,擴展各類與現時生活密切相關的縮寫詞,特別是生活中的熱點如KFC,CCTV,PRC,Am,Pm,WTO,IC,KTV,DIY等等,學生在此過程中,,不僅練習了字母的發音,又擴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活躍了思維,課下積極搜尋自己身邊的英語縮略詞,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大為增強。

2 情感性原則

這就是要求堅持認知與情感互動的原則,既要立足認知,又要體現發展問題,解決問題的樂學的情感,使學生汲取、內滲并生發濃厚的學習興趣。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需要掌握的一是以民主性把學生看成是真正平等的伙伴、朋友和知心人,營造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二是為學生提供足夠語言對話的材料;三是給學生恰當的、有效的對話方法,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

給學生提供足夠的語言材料主要幫助學生克服無話可說的被動狀態,提高大多數學生口語的表達能力,提供充足的詞匯及句型,如初一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 for dinner ?Who cooks for you ? Do you have a dictionary ? How to use it ? … 初二句型:Do you learn English all by yourself ? Which kinds of sports are there in your school sports meeting ?…從而使學生在對話中提高了聽力和口語表達的能力。

3 溫故知新讓學生復述課文,同時引入對關鍵詞語的練習運用

在這一步中,完全用雙人活動,學生參與,只需老師發出指令;第二步,幫助學生對關鍵詞語進行運用,并運用于重點的句型中,做替換練習。在這一步中,首先由學生自己找出難點、重點,通過前面的復述,學生很容易找到重、難點。然后老師引導,創設處與學生生活實踐相關的語境。再把第二種活動形式中的(老師+學生)中的"老師"改為(學生+學生),完全由學生自己來回答,從而擴大學生的活動機率。通過自己創設豐富多彩的語境來進行語言運用,學生不僅學會了難點的肯定形式,也掌握了它的否定式和疑問式。第三步,在一定的交際場合進行綜合運用。我首先給學生設計與他們生活密切相關的小對話,讓學生在這些交際語境中進行較為容易的練習(把詞填入合適的空白),然后根據這些交際場合,進行創造性運用。交際運用場合是本節課的難點,我用分小組活動的方式。這樣首先使學生進行充分的實踐,其次遇到難點時,學生間可以互相幫助啟發,從而達到創造性運用的目的。在這一步中,為避免小組活動出現死角,我要求每個學生都必須參與小組發言,一個學生只能表達整個對話的一個部分,大家協同活動,使本小組大的發言成為連貫的表達。此后引入競爭機制,大家都想參與競爭,并想在競爭中獲勝,這就能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也有利于學生在課堂上發揮主體性。

篇(4)

二、讓信息技術成為學生詞匯學習的輔助工具

英語詞匯的教與學都離不開詞典的輔助。目前,網上已經出現了很多有影響力的詞典,如《金山詞霸》、《Roboword動態英漢詞典》等等。這些電子詞典使用起來是十分準確、快捷的,學生可以隨時將需要的資料拷貝使用。因此,教師就可以將其應用在課堂教學中,并鼓勵學生在課后自己到網上查詢有疑惑的生詞,教會學生電子詞典的正確使用方法,這樣學生就可以利用電子詞典進行記憶與練習。這樣的方法不僅可以激發出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也可以幫助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更多的單詞。

三、利用多媒體創設出適宜的教學情境,提升詞匯教學的人文性

詞匯教學并不是我們想象中的簡單的單詞教學。單詞只有成為一個完整的話語,并且處于特定的交際情境中才能夠發揮出其交際功能。因此,要學會每一個單詞包含的意義,就需要更多具體的語境與情境,而作為信息技術產物的多媒體就能夠輕松的創設出適宜的教學情景。例如,當教師講授到關于“Myschool”的內容時,就可以先將校園中的“gym,hall,office,school,library,classroom,playground,building”等場所拍攝成照片,再將其制作成多媒體課件在課堂上播放。學生在看到自己熟悉的場景時,就能夠立刻集中注意力,也會積極主動地進行表達。這樣課上涉及的詞匯量也會比教材更豐富。如果單純根據教材來開展教學,讓學生機械的來討論“Ourschool”,“Myclassroom”,則往往難以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而利用信息技術將學生熟悉的學習和生活場景制作為課件開展教學,學生就會從心底產生表達的熱情。

四、利用信息技術開展多樣化的單詞訓練,幫助學生鞏固和復習

如果將單詞比作磚頭,那么英語學習就如同蓋高樓一樣,只有確保砌好每一塊磚頭,才能保證摩天大樓有一個十分堅固的基礎。要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教師就需要幫助學生實現單詞的積累,而信息技術帶來的多媒體可以很好地完成這一工作。通過多媒體開展各種形式的單詞訓練,如看圖猜單詞,看單詞選音標,同義詞與同類詞的過家家,讀單詞音標歸納,反義詞蹺蹺板練習等等,這樣的單詞訓練有著極強的趣味性,操作也很方便,對改善學生學習英語詞匯學習有著非常大的成效。

篇(5)

二、簡筆畫導入法

利用簡筆畫導入新課,直觀、形象,有助于培培養學生觀察力、注意力、想象力、還能起到活躍課堂氣氛的作用。

三、創設情景導入法

情景導入是指利用形象、直觀的教學手段創設情景,把認知活動與其發生的實際生活情景有機結合起來。情景導入法是英語教學中最常用、最重要的一種導入新課方法。在導入階段,教師要想法創設一個饒有趣味、與學生生活有密切聯系的比較真實的活動情景,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運用好情境導入法必須與教材中的實際情況相符合,這就要求教師在分析教材及學生心理的基礎上,設計出一個饒有趣味、與學生生活密切相關的生活場景,,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四、掛圖導入法

課文掛圖的作用是增加直觀性,使學生能形象深入地理解課文內容。如在講時,筆者就把書上有祖孫三代共八個人和圖進行分解,使其變為只有兩代人的小家庭,先讓學生仔細觀察一分鐘,然后根據觀察到的內容就每幅圖介紹人物,最后教師再與學生就八個人一起歸納敘述。

五、競賽導入法

采用競賽導入法,既可創造和諧的課堂氣氛,還有利于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增強其集體榮譽感。例如筆者在教學時,就采用競賽導入法。競賽適用于課文內容與學生日常生活密切相關的文章。教師可設計一些問題,在學生閱讀課文之前讓他們以小組競賽的形式在自己題板上寫出自己的想法,然后看哪個小組完成得最迅速,且合理的觀點最多,形成一種競賽的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應用競賽法導入方法時,教師應發揮主觀能動性,設立獎品給予優勝小組。實踐證明,以競賽法導入新課,不僅可以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訓練學生的反應能力,并能提高課堂效率。

六、游戲導入法

游戲導入法就是在呈現新知識前組織生動有趣的游戲,通過游戲,學生參與導入新課,在充滿趣味的教學情景中學習,為教師的新課教學做好鋪墊。這種導入法可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參與意識,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其玩中有學,樂中有得。這也是筆者最為推崇的導入法之一,做游戲能活躍課堂氣氛,深受學生的歡迎。輕松、自由的氣氛能消除學生的緊張感,讓學生在玩中學到知識,并由被動接受知識轉化為主動探索知識。

七、猜測導入法

古人云:“學起于思,思源于疑。”疑是學習的起點,有疑才有問、有思、有究,才有所得。利用問題,產生疑惑,激發思維,是教師常用的導入方法。教師導入新課時,激發學生有疑,或向學生質疑,能迅速、有效地活躍學生思維,使之以良好的狀態進入課堂。可以說在英語教學中,疑、激疑、探究的方式導入。每篇課文都可以用設在導入階段用猜測導入新語言內容,不僅使學生處于積極、主動狀態,而且使語言輸入直接進入加工階段。

八、實物導入法

篇(6)

1.英語學習的基礎—單詞

無論是哪種教學方式,英語學習的基礎必然是單詞,因此在活動教學中也要注重單詞的學習與記憶。以初中牛津7A教材為例,在講到介詞短語時,老師以“教室內的我坐在何處”為主題開展活動,主要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切實地掌握“infrontof/from...to/between...and.../next...to”此類介詞短語。在活動中應當依照三步進行:第一,讓學生在教室中找好一個較為明顯的參照物,例如講臺、課桌等;第二,選擇兩人組成一組進行英文對話,要求學生要準確說明自己所站的位置,說明身邊最明顯的參照物;第三,教師要將互動中的學生打亂順序,再讓學生用英語表明自己現在所在的位置,要求學生準確無誤地說明這個位置上的參照物。在這樣的教學中,不但能夠鍛煉學生對單詞句式的理解能力,更能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覺參與到課堂中來。值得注意的是,在活動教學中,要保證活動的順利性,這需要教師親自去引導學生,在活動之前對單詞進行拼讀,讓學生理解單詞的真正含義。這一點如果在教學中忽視了,那么活動將會由于學生未徹底記住單詞而終止。

2.英語學習的核心—句式

在英語課堂上,活動教學法能夠得以順利開展,最為重要的就是學生要真正掌握英語的基本句式,這是活動開展的基礎所在。英語訓練基礎也是如此,都必須要鍛煉學生正確使用英語的句式。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讓學生通過活動準確地利用英語句式相互進行交流。例如:在講到一般現在時的時候,引用的句型為:Wheredothey/doeshe/doesshecomefrom?Wheredothey/doeshe/doesshelive?.....這些是教學中的重點所在,可以要求學生在這些句型的基礎上進行延伸,利用這樣的句式進行對話活動練習。這樣不僅能夠讓學生掌握相關的句式,還能鍛煉學生的口語能力,學習到真正的實用型英語。

3.英語教學的實用性體現—口語

活動教學最大的優勢就是既能幫助學生掌握英語的單詞、句式等,還能夠充分鍛煉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這也是活動教學中最為突出的一點。例如,在口語訓練中,教師可以準備一些職業介紹卡片,讓參與的學生從中隨機抽取一張,之后面對大家利用英語將卡片上的職業進行描述。主要的過程在于:教師說:Herearesomepiecesofpaper.Nowchooseoneplease.Whatisonthat?Pleasedescribethisjob.此時學生要對卡片上的職業進行描述,教師需要及時予以記錄,但是學生在敘述時可以不必強調語法、句式的正確性,目的就是要讓學生能夠以輕松的心態參與進來。等描述之后,再由教師針對其錯誤進行逐一解答,這樣能夠讓學生充分參與到口語訓練中,實現口語教學的目的。

篇(7)

作為語言教師,Penny Ur認為,我們的課堂提問的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參與到語言活動中來,因此,有效的提問技巧能使學生作出迅速的、相關的、完整的回答。相反,如果我們的提問造成學生長時間的沉默,或者只有最好的學生才能答出,或者學生只能作出十分簡短的或不正確的回答,那么一定是我們的提問出了問題。可見,探究課堂提問技巧意義重大。本文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闡述。

一、課堂問題內容設置的技巧

1.目的要明確。

即設計問題要緊緊圍繞教材的要求,以課程的教學目標和學生的需要為依據。就是要明確解決什么問題。學生通過回答問題后,不僅能理解所參與的學習內容,而且還能喚起學生深層次的思考。

2.問題要有層次性。

即應當是遞進式的、有節奏的、前后銜接、相互呼應和逐步深化的。根據Bloom的問題分類共有六個層次。

(1)認知水平的提問。要求學生說出記憶型的知識概念、原理,如教師出示所學過的單詞、短語及句型,問學生:what does this word/phrase/this mean?這類問題一般適合用于提問中、下水平的學生。

(2)理解水平的提問。要求學生對知識進行理解、對比,如教師就某一段落提問學生概括段落大意: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ragraph? Or what did you learn from this paragraph?此類問題一般適合用來提問中等水平或中上水平的學生。

(3)應用水平的提問。要求學生運用掌握的知識進行判斷或交際,比如要求每兩個同學一組就文章的內容以對話的形式表現出來,或者讓學生用自己的話復述課文:please retell the passage with your own words。這一活動一般先讓成績優秀的學生來進行。

(4)分析水平的提問。要求學生通過分析弄清事物之間的關系或事項的前因后果,最后得出結論。

(5)綜合水平的提問。這類問題可以幫助學生將所學知識用一種新的或創造性的方式組合起來,從而形成新的知識體系。

(6)評價水平的提問。這類問題幫助學生根據一定的標準作出判斷。

3.有啟迪性。

運用學生已學過的知識,利用他們的社會、生活實踐體驗,啟迪學生,使教學內容與學生已有的知識聯系起來,使新舊知識相互作用,引起學生的初步思考再層層遞進,牽引學生的好奇心及思考能力,讓學生以輕松愉快的心情從而獲取或形成新知識。

4.有適應性。

教師的提問應該面對全體學生,不能忽略任何一個。所以課堂提問應設計以中上等學生為基點,兼顧優、差生。無論哪個班組,都存在“中間大,兩頭小”的現象――中等生占絕大多數。課堂提問時,中等生回答的機會多一些。因此,要以中上等學生水平為主,使中等生經過思考后能夠回答出來,即“跳一跳,摘個桃”。為了適合優、差生的特殊需要,在此基礎上將某些問題作一些深化,將某些問題分層次,以便在課堂中向優、差生提出。有的老師將一個中等生難以回答的問題分為幾個小問題向差生提出,然后中等生總結,這是一個可行的方法。

二、提問的策略準備

1.停頓。

當學生不能給出答案時,教師采用的策略應該是耐心等待,給學生時間去思考問題。如果等待學生仍然沒有回答出問題,教師可以選用以下技巧的一種幫助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

2.鼓勵。

有時學生可能沒有作答,或只給出了部分回答,他們需要進一步的鼓勵或在老師的幫助下,給出系統完整的回答。這個鼓勵可以是一個手勢,也可以是語言暗示,或鼓勵的話語。

3.補充提問。

補充提問是一種探究形式,有時學生的回答是不全面的,模棱兩可,或僅局限于一點。進一步的提問可以幫助學生理清思路,從不同的角度審視原問題,給出更綜合的回答。

4.提供補充信息源。

因為學生缺少某些關鍵的信息,所以不能說出正確回答。教師應該認識到這個問題,提供一些造成學生回答困難的缺失信息。通過提供補充信息來幫助學生要比直接告訴他們正確答案好的多。

5.轉向。

篇(8)

(一)制定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是一切教學活動的出發點,制定準確合理的教學目標是教學設計中的首要工作。教學目標設定恰當與否直接影響教學環節的設計和課堂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只有確保教學目標的準確、科學、合理,并將其真正落到實處,才能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

1.教學目標要細化、具體

教學目標是期望學生在完成學習任務后達到的程度,是預期的教學效果,是組織、設計、實施和評價教學的基本出發點。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考慮到課標中涉及的語言基礎知識目標、語言技能目標、情感態度目標、學習策略目標和文化意識目標。課標中描述的英語教學目標不再是單純枯燥地要求學生掌握單詞、背課文,而是主張學生在語境中接觸、體驗和理解真實語言,使學生掌握語言的技巧和策略,體驗積極的情感態度。因此,教學目標的設立不宜空、大、假。針對某一課時或者某一單元,哪些知識只是做一般了解、哪些需要理解并能運用;在練習聽、說、讀、寫的能力時,哪一項技能是本課的訓練重點、應該達到什么樣的程度,這些都要在教學目標中有明確的預測。只有細化教學目標,才會使課堂教學更容易操作,更加有效。例如,在進行魯教版英語六年級上冊Unit8Doyouhaveasoccerball?的教學設計時,筆者確立的本單元的教學目標為:

(1)知識目標:熟練使用have對物品所屬進行提問和回答;學會用Let’s…句型提建議。

(2)能力目標:能夠談論自己喜歡的球類運動,并表述喜歡的原因;能夠談論怎樣和朋友度過美好的時光。

(3)文化目標:了解各種球類運動的規則以及中西方國家人們對球類運動的不同愛好。

(4)情感目標:通過談論球類運動,倡導人們熱愛運動并以此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在操練過程中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用英語表達的熱情。同時,在每一課時的教學設計中要有體現該課時教學重點的更具體的教學目標。因此,筆者將該單元第一課時的教學目標設計為:

(1)知識目標:熟練掌握soccer,basketball,tennis,ping-pongball等單詞;掌握I/We/They/Youhave…和He/She/It/Tomhas…句型;用Let’s…句型提建議。

(2)能力目標:能夠用Doyouhave…?Doeshe/shehave…?進行提問并能進行肯定和否定回答。

(3)情感目標:培養小組合作、互助學習的習慣。這樣,在單元整體教學目標的引領下,每個課時再設計具體的教學目標,就使教學重點明確突出,更有針對性,教學過程就更加順暢清晰。

2.教學目標要有層次性,指向學生的全面發展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教師在教學時要遵循學習者語言學習的規律,做到由易到難,循序漸進。學生所處年級不同,學習目標和方法也應有所不同。例如,在進行單詞教學時,低年級的教學目標是以音標指引進行教學,引導學生大膽說出自己認識的單詞,培養學習英語的興趣。而高年級的教學目標則是讓學生學會用詞綴構詞法自學課文中的新詞或由已知詞匯拓展和掌握更多新的單詞。我們常說“因材施教”,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我們還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要“因人而異”,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做到“以人為本”。教學目標要有層次性指的就是預習中的分層、教學過程中的分層和作業布置的分層等。在布置課前的預習作業時,要給不同層次的學生布置不同層次的任務,這樣才能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學目標。同時,在教學過程中還要注意預設問題的分層教學。有效的問題是啟發學生積極思考、調動學習主動性、提高課堂效率的關鍵,應盡量避免那些“是不是、好不好、行不行、對不對”之類的問題以及只需學生回答“是、好、行、對”的問題。有些過多、過小、過淺的問題,并不能真正引發學生的思維活動,學生被問題牽著走,忙于應付回答,根本就無暇思考,不利于學生的思維發展。例如,把何時(when)、何人(who)、何地(where)、何事(what)這樣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差的學生,而把為什么(why)、怎樣(how)以及類似Whatdoyouthinkof…?等開放性、有深度的問題,留給基礎較好的學生,這樣才能把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全部調動起來。教師還應研究作業布置的問題,在布置作業時也要注意分層。如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要求他們能熟練背誦本課的全部單詞、詞組、句型和課文,還要能利用句型造句、做擴展課外閱讀和練習;對于基礎中等的學生,則要求他們掌握本節課的全部單詞、詞組、句型及課文;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僅要求他們能掌握本節課的重點單詞、詞組。這樣的作業布置既能使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收獲,也能避免學生敷衍以及抄襲等不良習慣。

(二)建立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

良好的師生關系是組織教學活動的前提,是順利實施教學設計的基本條件。新課程理念強調從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強調學生的參與和體驗。新課程理念還強調英語教學要從重視語言知識的傳授轉向重視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強調學生學習外語的過程是一個不斷提高語言運用能力和人文素養的過程。因此,我們要營造良好師生關系,關注學生在每一節課上的發展。

1.教師在課堂上是組織者、領導者

教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師生之間以及學生之間相互作用的過程,這種過程本身也在不斷地創造著學習的情境和氛圍,反過來又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教師則是這個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新課程強調“以學生為中心,以學生為主體”,師生之間在課堂上的關系和作用與以前相比都發生了變化,教師在某種程度上轉變成導演、觀眾,在教學中起引導、指導以及欣賞的作用。教師不能滿足于給學生灌輸和講解教材的現成知識,而是要有效引導學生尋找相關知識并且自主處理和應用已知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具有創造意識和創新能力,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個性和創造性。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創設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使學生處于積極的情感狀態之中,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從而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同時,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發展,在教學中要注意控制情緒和言行,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盡量熱情地鼓勵,避免學生產生消極的情緒。學生克服了膽怯心理,不怕出錯,學習才能進入良性循環狀態。

2.教師在課堂上是引導者、合作者

對于英語學科而言,課堂教學搭建了師生在學習語言過程中進行心靈溝通和對話的平臺。在這個平臺上,作為課堂教學的引導者,密切關注學生是教師的首要任務。首先,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比如有的學生善于表現,顯現出積極、熱情、踴躍的狀態,教師要適時地肯定,讓他們繼續保持;有的學生則比較內向,顯示出膽小、靦腆、回避的狀態,教師要鼓勵他們勇敢地面對挑戰。教師要發揮杠桿作用,關注不同學生的狀態,關注課堂上學生的參與度。在教學過程中,要細心觀察學生的表現,耐心傾聽學生的聲音,避免視域盲區;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來設計教學,以學生的思維方式參與到學習活動中;要用自己的熱情感染學生,用智慧的語言激勵學生。以筆者參加的一次省優質課評選為例,課前筆者在與學生簡單打過招呼之后,就把時間留給學生使其能安靜地閱讀文本,預習新授課的內容。由于有了有目的的預習,該閱讀課的教學過程進行得比較順利。在語言輸出環節,學生進行語言操練的過程中,筆者不時地停留在學生的身邊,認真地參與他們的討論,及時地給予肯定、點撥、鼓勵和幫助……整節課雖然沒有慷慨激昂的言語和嘩眾取寵的游戲,但是師生關系融洽默契,學習過程自然流暢,取得了理想的教學效果。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努力營造和諧的課堂教學氣氛,除了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步驟,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堂互動,更要鼓勵學生通過觀察、體驗、探究、合作等方式學習和運用英語,引導他們學會自主學習。對學生學習過程中出現的語言錯誤,教師要采取寬容的態度,選擇恰當的時機和靈活的方法,妥善處理語言實踐中出現的錯誤,避免課堂上出現教師在“吶喊”,學生在“彷徨”的局面,使初中英語課堂真實、高效。

(三)設計有效的課堂活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教學的潛力所在,興趣的培養與教師的積極引導和教學藝術是分不開的。教師應根據英語學科的特點和學生的年齡特征,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這有利于引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從而調動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這樣,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就能從被動接受轉化為主動參與,由“要我學”轉變到“我要學”。在教授魯教版英語八年級下冊Unit5IlikemusicthatIcandanceto.時,筆者沒有直接講解定語從句的用法,而是先與學生談論音樂。在給學生播放了幾種歐美盛行的音樂形式及代表作,如爵士(jazz)、古典音樂(classicalmusic)、鄉村音樂(countrymusic)、搖滾(rock)、說唱(rap)等后,順勢詢問學生聽到不同種類音樂后的感受、他們喜歡的音樂形式以及喜歡的原因,啟發并引導他們盡量用定語從句進行表達。這樣,學生在學中用,在用中學,很快就掌握了定語從句的用法。課后作業也是讓學生搜集自己喜歡的電影、明星、音樂及歌手,并在下節課用定語從句的形式展現給大家,以便進一步夯實課上學習的內容。事實證明,用興趣激活學生的學習動機,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成為“樂學者”,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無論是在課前預習、課堂學習及課后練習方面,都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為有效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1.導課設計要基于學情

“良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為了讓學生饒有興趣地走進課堂,水到渠成地進入新課內容的學習,教師往往絞盡腦汁地進行導入環節的設計。有的教師把導課等同于活躍課堂氣氛,活動內容和形式與學習內容脫節,這直接導致了導課形同虛設,沒有任何的意義。例如,有的教師喜歡在課前做各種游戲,學生興高采烈地“熱身”之后,卻發現上課要學習的內容與之毫不相干,這就是失敗的導課設計。設計導課時首先不能脫離教材,要以教學內容為依托。比如,有位教師在講授魯教版英語九年級Unit8Loudmusicmakesmetense.時,在導課中就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各種QQ表情符號。這種在學生看來非常流行和時尚的QQ表情符號在課堂中一出現,學生就表現得異常興奮和關注,很快理解了表示情緒的英語單詞。在隨后的學習過程中,比較輕松地學習了新知,取得了很好的學習效果。

2.活動設計要有可操作性

教學過程中的活動設計要有可操作性,教師在活動中要做好活動的監督者和指導者。例如聽說課,教師經常會設計小組活動,有二人組、四人組等,使學生在小組內通過角色扮演等活動進行語言操練和練習。在這類活動中,教師要明確每個學生在活動中的任務,并在學生身邊加以指導,盡最大可能地發揮活動的效能。所以,在設計對話活動時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讓學生逐步體驗成功的喜悅,從而有信心自始至終地參與活動。在設計閱讀后的練習時,既要考慮學生的認知規律,又要考慮整體理解文章和研讀文章細節的關系,設計一些填空、連線、填表格、判斷正誤等活動。教師所設置的問題不宜太寬泛,要求要明確,指向性要強;要合理、有效,做到貫穿全文,讓學生生成有效的思維導圖,從而理解和把握文章大意。

(四)指導學習策略,積極評價學生

一個教學設計是否成功還取決于教師在教授知識的過程中,是否給學生滲透了各種學習策略,是否對學生進行了及時、積極、有效的評價。對學生進行學習策略的指導,能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對學生的課堂學習進行形成性評價,能激活英語課堂氛圍,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1.有效指導學習策略

在平時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教材內容給學生滲透有效的學習策略。《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指出,學習策略指學生為了有效地學習和使用英語而采取的各種行動和步驟以及指導這些行動和步驟的信念。英語學習策略包括認知策略、調控策略、交際策略和資源策略等(教育部,2012)。這些學習策略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任何一種都不可能孤立存在。例如,使用英漢字典、聯系現實生活學習和運用語言、認真聽課、積極回答問題、良好的書寫習慣等,都是必須具備的學習策略,尤其是在學生打基礎的起始階段,必須指導他們掌握最基本的學習策略。又如,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圈畫重點句和中心句、聯系上下文猜詞、利用英語交流、總結和歸納已有知識等,都是必備的學習策略。英語教學不能拘泥于短期教育,更重要的是為學生的終身學習奠定基礎。幫助學生有效地使用學習策略,不僅有利于他們采用科學的途徑提高學習效率,而且有助于他們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

2.及時、積極、有效地評價學生

教學評價是英語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教學評價”,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多種方法,按照教學目標,對教學活動所引起的學生的變化進行價值判斷,對所實施的教學活動進行評定。科學、合理、有效的教學評價既關注過程,又關注結果;既關注知識、能力,又關注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通過評價,能使學生在英語課程的學習過程中不斷體驗進步與成功,認識自我,增強自信心,語言運用能力得到全面的發展;教師也能及時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和調整,不斷提高教學水平。傳統的評價形式是教師在課堂上利用各種言語對學生進行肯定和表揚,如wonderful,good,great,smart,terrific等。《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2011年版)》中指出,英語課程的評價體系要體現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和評價形式的多樣化(教育部,2012)。一方面,教師要延續傳統意義的評價,對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的良好表現給予肯定,方式要比以前更多樣和開放,如使用擊掌、微笑、擁抱、獎勵小禮物等方式。另一方面,對于學生的學習態度、學習效果、合作精神等都要給予形成性評價,評價方式有調查問卷、自評、學生互評、教師評、學習小測試等。形成性評價不同于終結性評價,它更能階段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并能使教師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策略。教師在備課時設計一些評價方案,不僅能對監控教學過程起到促進作用,還能有效地評價學生的學習結果,為學生的持續進步提供反饋。

篇(9)

2利用信息技術培養學生跨文化意識

語言是一個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通過語言可以看到這個民族背后很多的故事以及這個民族身上所具有的精神品質。所以,英語學習必定要和西方的文化結合起來,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讓學生了解西方的文化背景,這是英語學習所必須的。信息技術具有圖文并茂、生動形象等特點,可以借助信息技術的這些特點為學生展示各個民族的風俗習慣,讓學生了解各個民族的文化和社會習俗,從而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和興趣,加深學生對英語知識的認識和理解,提高教學的質量水平。初中階段是學生身心發育的關鍵時期,學生往往具有很強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對于新鮮有趣的事物存在一探到底的探索欲望。初中英語教學不但要求學生掌握詞匯及語法的使用,而且對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異也有一定的要求。對于初中生來說,他們雖然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跨文化基礎知識,但是對于某些特定的文化背景與社會風俗還是不夠了解。如“dog”在漢語中帶有貶義色彩,如“喪家犬”,而是英語中往往帶有褒義色彩,如“aluckydog”。因此,在具體教學中,教師要行之有效地應用信息技術,根據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需求,適當滲透英語背景文化知識,培養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

3信息技術與英語整合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英語教學中科學、合理地應用信息技術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學生的參與興趣,優化課堂教學過程。但是任何新生事物都具有兩面性,信息技術也是如此,在具體教學中應注意以下幾個問題。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合理運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要正確處理實際教學與信息技術教學之間的關系,本著實事求是的原則,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滿足實際教學的需求和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如果只是根據個人喜好或者為了應付差事,那信息技術教學就失去了它的意義,作用也就發揮不出來,不但達不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會影響教學工作的正常開展。正確認識信息技術教學,明確信息技術教學的位置信息技術是一種輔助教學的工具和手段,但也僅僅是一種工具,要正確認識多媒體教學,把信息技術教學放在一個正確的位置上,科學、合理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更好地為課堂教學服務,避免讓多媒體技術喧賓奪主,造成適得其反的效果。所以,要以教材為主,多媒體技術為輔,推進傳統教學與多媒體教學相融合,發揮學生主體優勢,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保證教學效果并不是所有的內容都適合使用信息技術教學,還是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不能濫用,使用時間不能過長,更不能完全取代教師講解授課,還是要給師生留出交流的時間,否則不但影響教學效果,還會讓學生對信息技術失去新鮮感,產生厭煩情緒。所以,要合理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保證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篇(10)

有些學生的學習目標不明確,學習方法欠科學。他們在開始學習英語的時候興趣較濃,能夠積極地投入到學習中來,但是缺乏一定的學習目標,在遇到挫折和困難的時候容易喪失信心、知難而退,導致學習成績不斷下降,下降之后學習的信心更加不足,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英語教學中學生出現了兩極分化的現象。此外,很多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還缺乏科學有效的方法,比如,在記憶單詞的時候死記硬背,在做練習的時候不注重時態的變化,在翻譯句子的時候逐字逐句進行翻譯。這些錯誤的學習方法都嚴重影響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并加劇了兩極分化現象。

(二)教師方面

課堂是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陣地,教師的教學方法與觀念對于學生學習的有效性有著不可忽視的影響。有些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采用的一直都是單一死板的教學方法,只注重知識的灌輸,不注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只注重講解,不注重引導學生進行實踐,長此以往,學生很容易滿足于現有的知識水平,習慣于用背單詞、背課文、做習題等方式來學習英語,而忽視了聽英語、說英語、用英語等方面的訓練,從而很難實現學習能力的真正提高。此外,教師在對待學生方面,只喜歡成績好的學生,對于那些后進生總是以一種消極的態度來看待,不關注他們的學習,不為其創造表現的機會,這樣一來,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兩級分化現象也就越來越嚴重了。

二、針對初中英語教學兩極分化現象所采取的措施

(一)因材施教,關注后進生

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多關注后進生的學習,進行因材施教,減少和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學困生,學習能力的提高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每一個學生都有渴望進步與成功的想法,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于特困生,教師要幫助他們打好基礎,講解知識時要循序漸進,在課堂上要多給他們提供表現的機會,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增強他們學習的信心;對于優等生,教師要多加肯定與表揚,并提出更高的要求來激勵優等生不斷提高自己。此外,教師還可以實施“一幫一”的教學計劃,讓學生之間相互溝通,以減少兩極分化的現象。

(二)轉變觀念,轉變角色

一名優秀的初中英語教師,一定要與時俱進地轉變觀念,適時地轉變角色,讓自身的引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在課堂中,教師的任務是傳道授業解惑,但同時,教師也是一名長輩,是學生的朋友,應該深入了解和探測學生的心理,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態,促進學生學習熱情的高漲,讓學生不再害怕學習英語。首先,教師在課堂中要以和藹的微笑、溫柔的表情、燦爛的笑容面對學生,為學生創設互動的機會,如回答問題、做游戲、小組活動等,營造一種開放、平和的教學氛圍。其次,教師在課下要多與學生進行交流,積極了解學生的心理狀態,對于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教師要認真傾聽,引導和幫助他們解決困難,找到正確的學習方法。

(三)激發動機,培養學生的興趣

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有效性。初中英語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可以從創設問題情境入手,來激發他們的求知欲望。學起于思,思起于疑,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存疑、質疑到釋疑的過程中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進而增強學習的信心,以防止兩極分化現象的產生。此外,初中學生具有較強的好奇心和表現欲,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激發他們的參與熱情,讓他們在競爭的氛圍中積極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如教師可以創設單詞拼寫比賽、英語演講比賽、對話表演比賽、英語朗讀比賽等形式的競爭活動,這對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具有重要的意義。

(四)改變教學方法,促進學生主動學習

傳統的教學方式單一死板,僅僅是讓學生背單詞、聽寫和做練習,這樣的教學模式難免會讓人產生厭煩的心理。新課程標準下,教師要積極改變教學模式,創新教學方法。例如,在背誦課文的時候,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主動性,教師可以引導學生通過話劇表演的形式來背課文;可以通過聽語音的方式來聽寫單詞;可以通過分組比賽的方式來做練習;可以采取聽英文歌曲的方式來鍛煉學生的聽力;可以定期讓學生欣賞英文電影,培養學生的英語交際能力等。這樣一來,學生的學習熱情被調動起來了,學習的主動性和學習能力自然也就提高了。即使是一個比較簡單的小活動,學生也會變得分外感興趣,學習的動力得到提高,學習成績也就能夠漸漸提高了,兩極分化的現象也就能夠遏止了。

上一篇: 大學音樂鑒賞課論文 下一篇: 初中綜合實踐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福利啪爽国产片精品 | 特级黄国产片一级视频播放 | 在线中文字幕乱码免费视频 | 中出系列中文字幕在线 | 亚洲sss整片在线播放 | 一级做a爱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