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09:52: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地理地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重新認識了地理課程資源的概念,對地理課程資源的認識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反復學習,科研教師對以往“課程資源就是教材”的錯誤認識有了可喜的轉變———“課程資源分為校內課程資源和校外課程資源”:凡是學校范圍內的課程資源就是校內課程資源;校外課程資源主要包括鄉土資源、校外圖書館、博物館、科技館以及網絡資源。其中鄉土資源主要指學校所在地的自然生態和文化生態兩方面的資源(鄉土地理、民風習俗、傳統文化、生產和生活經驗等)。根據地理學科的特點,校外課程資源主要是對校內課程資源的補充和拓展,我們在地方課程、校本課程乃至國家課程的實施過程中適當地選擇鄉土資源,共同構建師生的知識平臺,幫助學生養成科學的地理觀、環境觀和正確的可持續發展理念,并豐富充實了學校地理資源庫的材料積累。
2.認識了地理知識既有靜態的特點也有動態的特點,進行教學時必須與時俱進。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發現,靜態的地理知識就是比較穩定、較少變動的基礎知識,而動態的地理知識一般具有時代感,因其具備了當前的社會價值而受到社會的普遍關注,比如說人口問題、城市化過程、環境生態保護等,往往在講述這些知識的時候要列舉數據、資料和圖片等,以達到增強教材的說服力和實證性的目的。一般來說,授課內容往往是以靜態的知識為主,動態的知識為輔,并要不斷地更新陳舊過時的動態學科內容,廣泛吸納地理科學的新知識和技術。
3.資料的搜集整理增加了地理教師的知識底蘊。一位優秀教師之所以吸引學生,不僅僅在于他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出眾的教學技藝,更在于他的博學多才、知識淵博。地理問題如果能夠用相關的知識來描述,加以渲染、烘托、分析,可以讓地理教學更加生動、充實、豐滿。通過訪談和收集、整理資料,研究課題的教師變得更博學多才了,更知道如何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比以往任何時候更受到學生的歡迎。
二提高了教師的專業能力
經過差不多兩年的課題研究與實驗,教師自身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專業能力有了顯著的提高,逐步由教學型教師向研究型教師轉變,成為教學—研究復合型教師。
1.課堂滲透整合能力得到提高??梢愿鶕n程標準和教材內容,在課堂教學中適時地拋出鄉土地理知識,然后充分發揮好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讓學生暢談自己對這些問題的看法和見解,逐漸培養學生的分析探究能力、科學素養和社會責任感。
2.實現了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整合與創新。參加課題研究的教師,學會了使用現代信息技術手段,實現信息技術與地理教學的整合與創新,充分發揮了計算機對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視頻、音頻等媒體的綜合處理能力的優勢,制作資源包,設計出精彩的課件,把高效、優質的課堂奉獻給學生,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參與性,提高了教學效率和效果,有效地使學生由信息的被動接受者變成主動尋求者,使學生的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得到提高,讓學生真正成為了學習的主體。
3.摸索出豐富多樣的課堂教學模式。舉行以鄉土地理知識為主題的專題活動,通過競賽活動、詩歌朗誦會、演講賽、辯論賽等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使學生不斷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變得會問、敢問、愛問,從而獲得認識社會和創新實踐的方法,成為適應社會發展的創新型人才。
例1.國土資源是指一個國家的:A、領土上的全部土地資源 B、主權管轄下的領土、領海和領空 C、自然 資源和社會資源 D、全部自然資源 (BC)
例2.下列概念中,屬于地質構造的是:A、褶曲 B、地震 C、斷層 D、地殼運動
(AC)
二、成因類:針對地理事象的形成原因設置選項。要求對自然地理各要素(地形、氣候、河湖水文、植被等 )和人文地理各要素(資源、能源、工業、農業、人口、城市等)的形成過程掌握準確,并能分析判斷。
例3.城市地面大面積下沉的主要原因是:
A、植被遭破壞,水土流失加重 B、酸雨侵蝕地表 C、全球增溫使海平面上升D 、過量抽取地下水
(D)
例4.北印度洋海區,洋流形成季風洋流,原因是:A、夏季受東南季風影響 B、夏季受西南季風影響 C、 冬季盛行東北風 D、冬季受西風影響(BC)
三、分布類:這類題要求考生掌握各地理事物的時空分布,要求學生能結合地圖掌握并理解其空間聯系。
例5.關于我國能源資源分布的正確敘述:
A、天然氣資源和水能源資源以西南最為集中 B、內蒙古擁有霍林河、伊敏河、元寶山、準格爾、平朔等 大型露天煤礦 C、湘、浙、贛、甘四省的有色金屬資源相當豐富 D、我國工業生產力布局與能源地域分布基 本一致(A)
例6.位于世界火山地震帶的山脈是:
A、昆侖山脈、阿爾泰山脈 B、岡底斯山脈、落基山脈 C、阿特拉斯山脈、興都庫什山脈 D、唐古拉山 脈、臺灣山脈 (BC)
四、特征類:針對地理規律和特征中的關鍵詞而編制,要求考生正確理解地理基本規律、原理和主要特征 ,并運用其對地理區域知識進行分析,它包括形成特征、分布特征及其它特征。
例7.下列關于降水的正確敘述是:
A、赤道低壓帶的降水主要是對流雨 B、常年受下沉氣流控制的地區降雨稀少 C、信風影響下的地區必然 少雨 D、面對海岸的山坡都是多雨區 (AB)
例8.下列湖泊:A、里海──世界最大的咸水湖 B、貝加爾湖──世界最深的咸水湖 C、死海──世界海 拔最低的咸水湖 D、紅海──世界鹽度最高的咸水湖
(AC)
五、計算類:它包括地理數據的記憶,地理各種計算(比例尺、區時、晝夜長短、氣溫、太陽高度角等) 的演算技巧,要求原理明晰,換算準確迅速。設問或文字或圖形。
例9.下面各圖,中心是極點,箭頭指示地球自轉方向。當斜線區為3月21日,北京為3月22日晨6時,正確的 是
(附圖 {圖})
例10.大同附近的恒山海拔2017米,海拔1000米的山麓某地氣溫為-5℃,該地有一礦井深700米,其常溫層 溫度為3℃,該礦井底部與山頂的溫差為:A、31.2℃ B、26.2℃ C、18.1℃ D、34.2℃
(D)
六、推理類:這類題要求考生在給定的時間內,完成各種邏輯推理過程,能區分出考生反應速度、應變能 力、判斷推理能力。它要求考生掌握知識扎實、熟練、規范。
例11.某人從赤道以北40千米處出發,依次向正南、正東、正北、正西各走100千米,最后它位于:A、出發 點 B、出發點以西 C、出發點東北 D、出發點以東
(D)
例12.在世界等溫線分布圖上等溫線向南凸出,可能在下列哪些情況下出現:
二、在課堂開展研究性與合作性學習
在地理的課堂上開展研究性、合作性的學習,要讓學生成為地理課堂上的主體,在課堂中能夠讓學生鍛煉實踐能力和操作能力,主要是讓學生能夠主動積極的參與地理課堂教學中,努力加強學生的實踐和探究能力。學生在地理教學的過程中能夠很好的與同學之間進行合作學習,在合作學習和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中能夠分享彼此的思想成果,并在討論的過程中能夠提升自己的探究知識的能力,感受生活化的地理知識。團隊之間一起進行研究,比自己單獨學習的效果更好,在對地理知識進行生活化學習的時候,也能夠對初中地理知識進行生活化的運用。
三、充分的利用各種地理資源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不斷的培養學生對身邊日常生活中事物的觀察,通過最自己親身感受地理在生活中的運用。例如初中地理教材中關于氣候多樣的一節中,主要是讓學生學習不同地區的天氣氣候類型,老師就可以摒棄之前老師講、學生聽的課堂模式,可以根據我們生活的地區來進行教課,海南三亞和哈爾濱這兩個地方的氣候比較,這樣能夠加深學生對氣候類型的理解。之后再進一步的去拓展,比如與農業的聯系、對生活的干預情況,讓學生能夠真正的了解因地制宜的利害關系,更好的掌握這一章節的地理教學知識。
二、結合理論與實踐,學習生活地理
地理教學的生活化現象,決定生活現象在地理教學中的作用,決定地理教學必不可少的實踐性,也就決定教學并不能只教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對生活問題的認識。如八年級上冊“水資源”內容很貼近學生生活,可將課文學習和走向生活以及提高思想認識結合起來,分三個步驟學習:一是讓學生閱讀課本,弄懂水對人類的作用;人類所需淡水資源占地球水總量的比重及其來源;我國水資源問題;解決水資源問題的對策等問題。二是在解決以上問題后,布置學生回家調查:周邊生活環境水污染情況;自己及家人、同學有否浪費水;做到、看到或聽到的節水措施。三是學生經過調查掌握一定生活現象和問題后,可適時召開討論會,讓學生把收集的材料以組為單位進行交流,如停車場內洗車浪費水現象嚴重;福州內河白馬河、晉安河污染嚴重,水質渾濁,臭味熏人;學校洗手間水龍頭經常開著或沒擰緊,浪費嚴重;家里的節水方法,如把洗米、洗菜的水用來沖洗廁所、澆花等。在討論中,有的學生還對水污染問題及浪費現象及節水方法談了看法,雖然還不夠成熟,但畢竟體現了他們對這些問題的認識。很明顯,這節課的教學思路是教師提示并使學生明確知識要點后,讓學生走出課堂,在接觸生活現象的過程中去形成對知識問題(亦是生活問題)的認識,而后再帶著生活現象又回到課堂,去探討地理知識、討論生活現象、形成自己的認識??梢哉f整個學習過程中生活現象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
三、結合生活事例,理解抽象概念
地理學科和其它學科一樣存在專業術語。有的理論性較強,對于生活閱歷有限的初中生來說,有的理解起來的確有一定難度。但地理內容的生活化現象,又為學習地理、理解地理知識提供了很大方便。因此,如何使地理生活化,讓生活走進地理課堂,是當前地理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課題。實踐證明,地理教學生活化不但可激發學生地理學習興趣,拓展學生學習空間,更重要能培養學生地理實踐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思維方法。例如,教授八年級“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時,初二學生閱歷有限,對于交通對經濟發展的先行作用和重要性一時難以理解??上扔棉r村改革流行語做導引:“要致富,應什么?”學生立即回答:“先修路。”這句流行語本是對改革開放以來交通先行作用的最好概括。為讓學生更好理解這個問題,可以本校門前福州西二環路為例進行講解,二環路還未開通前學校周圍還有大片農田,較為僻靜,人流車流都很少,屬于城郊;開通后,車越來越多,路兩邊的房子也多起來,還建起寶龍和萬象城兩座大商場,面貌煥然一新??梢?,交通對經濟發展作用很大,由此加深學生對“經濟發展的先行官———交通”概念的理解。
人類對地理的認識和理解,從來都離不開媒介的幫助;任何媒介形態的生成、發展和嬗變,也必然在一定的地理空間中展開。媒介與地理之間不可分割的緊密聯系,決定了媒介地理現象的廣泛存在,以及媒介地理學研究視野的學術必要性。作為交叉性的學術空間,媒介地理學是“一個曾被長期忽視的學術領域和審視窗口”①,需要綜合傳播學與地理學的研究方法,展開深入的探討。
在通論的意義上,地理學一般有自然地理學與人文地理學兩大基本分支,前者研究地球的自然特征,后者研究人類活動和地理環境相互關系。媒介地理學視野中的地理概念,主要在人文地理環境的意義上展開。人類的文明史,從一定意義上說,就是人類適應、改造和保護自然環境,同時又不斷發展和創造人文環境的歷史。這決定了媒介地理學的兩種基本的研究路向,其一是歷史性的回溯研究,其二是當代性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動態的前瞻研究?;厮菔菫榱饲謇砗涂偨Y既有的知識以及方法積累,前瞻是為了進一步開拓新的理論空間與思維。面對日新月異的現代傳媒與不斷更新的人文環境,當代性的前瞻研究無疑更具有理論的實踐意義。
媒介地理學的研究對象是“人類同媒介、地理的相互關系及其互動規律”②。規律的總結需要以關系的辨析為前提和基礎。關系有兩種基本形態,一是影響關系,二是差別關系。從根本上說,媒介地理學展開的就是一種關系研究與比較研究,即以人為焦點,一方面透視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一方面比較相同、相似、相關媒介中地理形象景觀的差別特征。本文試圖立足本土中國的當代視角,對此展開初步的思考。
一、地理中的媒介:整合與分層
人文地理環境的特定性主要表現為傳統與現代兩個方面。文化的現展以趨同為大勢,在當代中國,由于政治意識較統一、市場經濟的整體開放以及人口的跨區大規模流動,文化區域的傳統差異已經變得非常微弱。但是,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客觀地理狀況的不同等一系列原因,也在形成著新的人文地理環境的分化。長三角和珠三角作為當下中國的經濟龍頭區域和信息高地,當地在媒介發展戰略上顯示出整合利用區位優勢的明確意識。廣東衛視和浙江衛視都以財富為基本定位,以地方經濟強勢為基礎發展特色媒介傳播。上海東方衛視則成為唯一一個“以新聞見長”、敢于用資訊打新聞牌的省級衛視,在國內外的重大新聞直播報道中,初步形成與央視、鳳凰衛視三分天下的態勢。但需要指出的是,這些媒介品牌的樹立固然以區域地理優勢為基礎,但其傳播輻射的根本指向卻是追求跨區域的全面覆蓋,無論財富還是資訊,都無法用單純的地方性來解釋。廣東、浙江、上海的省級衛視都是以本土優勢為基點來實現超地方化的發展策略,它們走的是最大化的受眾路線,即通過捕捉觀眾群的最大化,來爭取市場份額的最大化。
市場的開放性,決定了其地域邊界特征的模糊性。通常認為,“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但更關鍵的是要看這民族性、地方性是否有人類的共通性,否則就無法走出地方、走向世界?,F代媒體,尤其是電子、虛擬信號成為主導性傳播介質以后,時效性和覆蓋面成為市場競爭的核心力量,傳統意義上的地理區域必然被打破。事實上,廣東等地省級衛視的發展策略,與江蘇衛視的情感定位、湖南衛視的娛樂旗幟、安徽衛視的電視劇集中營、重慶衛視的電視版故事會,并無本質差別。因此,我們在研究特定人文地理環境對于特定媒介形態的影響關系時,必需改變傳統的平面化地理思維,而應樹立跨域界交融的整體宏觀視野。
與整合相聯系,現代文化地理版圖的另一個重要發展維度是立體分層。區域文化的歷史積淀不可能根本消泯。在當代社會,它往往向兩個方向流動分化,一方面是區域性雅文化傳統轉化為小眾文化的精英風尚,另一方面是區域性俗文化傳統轉化為大眾文化的市民趣味。流動分化的結果不是走向截然對立,而是交融互滲,從而構成了現代文化地理的多元性。這種多元性不再體現在傳統地域的平面差別上,而是表現為空間層次上的立體并生。在多層次的現代空間人文地理版圖中,媒介的發展也必然分層化,特定的媒介形態針對特定層次的人文空間而生成,并由此形成媒介傳播功能的層級體系。以吳文化的代表蘇州地區為例,當地電視節目的兩個特色欄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一個是以“姑蘇繁華圖”為名的文史掌故節目,一個是吳方言演繹的電視欄目劇“都市故事會”。前者取名來源于清代畫家徐揚的同名書畫作品,該畫長達三十米,大氣淋漓又精細入微地再現了乾隆盛世姑蘇城的百里風景和街市繁華,可稱之為蘇州版的清明上河圖。電視臺頗有創意的每天選取畫卷的一個片斷加以評介,創作了一個頗有書卷氣息的人文電視欄目。而“都市故事會”則以方言短劇的形式,講述都市生活和情感,日常性、時尚性和傳奇性兼具,并以“民星”選秀的方式吸收普通市民參與演出,頗受普通市民階層歡迎。兩檔節目一雅一俗,篇幅短小,分別針對不同的受眾群體,有效地利用當地的地域文化資源,取得了較好的收視效果。這種立足地方的傳播定位,由于受眾目標明確,以及短平快的低成本運作,有效而且穩定地實現了特定區域市場的占有?,F代人文地理環境不是平面的而是立體的,現代媒介的傳播功能指向也是綜合的而非單一的,無論影視、報刊還是網絡,都無一例外。只有在人文地理與媒介形態這兩個立體空間的接合中實現準確定位與合理布局,現代媒體方能建設通達的信息傳播渠道。
二、媒介中的地理:想象與虛擬
媒介與人文地理環境之間的關系,是雙向互動的。地理影響改造媒介傳播形態和方式的同時,也必然成為媒介書寫和塑造的對象。媒介中的地理,固然具有客觀性一面,但也不可避免地成為一種想象性和虛擬性的存在。現代傳媒的高科技手段,使人對生存空間的認識得到了最大限度的拓展。電腦與網絡、影視與報刊,讓人足不出戶就可以遍知天下、游歷四海。在信息地球村的當代,每一個具體的人,大都會從現代媒體的虛擬地理和想象地理中,在一定程度上如同數百年前的歐洲人那樣,獲得馬可·波羅游記式的閱讀。媒介中地理形象或曰地理景觀,寄托著特定地理空間的人對于身外世界的復雜訴求和期待,大到政治經濟文化,小到個人的情感心理,無所不包。對此的分析和研究,是一項龐大的跨學科系統工程。
就當下中國的具體社會現實和媒介發展的最新形態來說,有兩個具有廣泛覆蓋面和深度輻射力的媒介地理樣本尤其值得重視。
首先是媒介中的城市與鄉村?,F代文明的基本進程是由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過渡,在這樣的文明進程中,城市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城市和鄉村成為了現代人最基本的兩種生存地理空間結構。城市是主流和強勢的文化代表和象征。以上海這個中國最大的國際化都市為例,《文匯報》側重從主流意識形態的方向描寫上海,《新民晚報》主要從平民階層的視角看上海,而《上海一周》、《申報》則著力營造年輕都市白領所陶醉的小資上海。上海是一個多元復雜的文化地理空間,需要通過媒體的分工定位來展開多維透視。但在這些紛繁的維度中,敞開與掩蓋、強調與忽略、導向與回避、放大與縮小常常彼此交織滲透,都需要從媒介地理學的視域進行深入的清理。鄉村往往成為城市人的自我撫慰的想象性建構,各類媒體發現和關注古村古鎮的持續熱情就是一個明證。這種熱情的背后,文化生態的保護意識、都市人疲憊心靈的精神想象、商業利益的消費驅動已經攪拌混合為一體。在中國當下的社會轉型時期,城市化進程全方位的展開,帶來了社會生活的深刻變化。城與鄉,成為當代中國媒介地形圖中重要的兩大板塊。媒介學視域中的城鄉地理研究需要深入探討一系列重要問題:第一,媒介如何成為確定當代城市主流文化地位的重要力量;第二,媒介作為塑造并跨域界傳播現代都市文化想象的重要手段,其表現形式具有哪些重要特點;第三,媒介在城鄉文化關系的建構與調試中起到了哪些正面或負面的作用;第四,媒介對于城市、鄉村的虛擬和想象是否會造成一種真實性的遮蔽,是否有悖于媒介社會責任。
其次是互聯網絡所建構的虛擬地理空間。網絡虛擬地理是現代高端科技與現代人復雜心理世界互相合謀的產物,其表現形式基本有網絡論壇、網絡通訊工具、即時聊天室、電子網絡游戲等等。虛擬不等同于虛構,其實也是一種實在,即“虛擬實在”③。對于參與者來說,這種后工業時代人們通過計算機創造出來的電子表象具有主觀心理的真實性,它既可以是對實在世界的一種模擬,也可以是一個想象的世界。在網絡虛擬地理環境中,主體是相對性的,身份是面具化的,空間是流動性的,信息是隨機性的,形式是變幻的,真實與假象、責任與戲謔、高尚與卑下……都混雜莫辨。這就好像一條決了堤卻又流淌不盡的大河,裹挾著泥沙和魚龍洶涌而來。強制性的阻塞肯定是無效的,任意性的放縱也不可取,唯一的辦法就是有規劃地疏導。媒介地理學的重要責任之一,就在于為實踐網絡虛擬地理的規劃疏導提供理論的依據,這需要展開診斷式的批評和反思。
三、思維的創新:立體的空間
現代性的重要標志之一,是線性發展的時間——歷史觀念的逐漸確定,人類社會由此進入所謂的時間社會時代:“空間在以往被當作僵死的、刻板的、非辨正的和靜止的。相反,時間卻是豐富的多產的、有生命力的,也是辨正的?!雹艿?,21世紀的今天,人類已經開始全面步入空間化的時代。空間化的時代需要空間化的思維方式和研究視野,這在當代物質語境和思想語境中越來越凸現出其重大的理論與實踐意義?,F代人文地理版圖與現代媒介多元形態,都已經在對平面的超越中向立體轉型。
立足于當代語境的媒介地理學建構,必需完成的就是視野的轉換和思維的創新。人們歷來認為,媒介的傳播是線性的過程,是從信息的發送、接收到反饋的環型結構。但是在空間化的時代,多層次立體的地理空間和媒介形態,已經初步形成了信息傳播的球型系統。時間性的歷時觀察,將難以全面地應答現代傳播課題,必需以空間性的、共時性的、并置式的思維方式和研究方法予以補充。當代媒介與當代地理的結合,帶來的就是對線性過程思維框架的突破。這種結合將帶來兩個方面的深層次變化。
首先是媒介書寫、傳達方式和戰略的變革?!盀榱颂峁┈F有情況的一個代表圖景,地理學切過時間量度的斷面具有一定的厚度(期間)”⑤,這種地理學的空間取樣方法,也正是現代媒介傳播的重要方式。它的優勢在于最大限度地實現快捷的時效性和信息含量的擴容,擴容后,非同質性的各種信息又進一步在互相參照比較中發生增殖,從而實現深度傳播的效能。例如,2006年7月中央電視臺對德國世界杯報道冠名為“豪門盛宴”,對比賽進行奇觀式的敘述。尤其在決賽時,中央電視臺派出記者分別在德國柏林、意大利羅馬、法國巴黎以及在北京意國和法國球迷觀賽的酒吧中進行同步報道。四地報道來回切換,勝者歡呼,敗者失意。央視的報道意圖非常鮮明,就是要展示世界杯這一全球化狂歡節所帶來的全球性感受的深廣度。實現這一意圖的方式,就是通過現代化的傳媒手段,拓展媒介覆蓋的地理空間,通過典型性的媒介地理取樣,以共時并置的方式加以呈現:光榮與失落、輝煌與黯淡、歡呼與哭泣、喧囂與沉靜……畫面的不斷切換,帶來的是跨域界、超地理的深度心靈、情感的對比,而以他者身份參與觀看的中國觀眾,則獲得一種多樣化的感同身受的體驗。這一例證,反映出共時性并置思維運用于媒介傳播所帶來的奇觀效應。再如,好萊塢大片全球同時公映也體現了空間化的傳播戰略。早期影片公映總是先在大城市開始,然后根據票房情況逐漸向小城市、縣、鄉推進?,F今網絡媒體使得公映過程的傳播速度大大縮短,甚至降到零,這就使得大片公映常常實行同步化策略,以追求最佳的票房回報。
第二是媒介研究方法的更新?!皩ⅰ臻g分析’引入媒介研究當中,對‘媒介空間’的分布與建構進行研究,這將有望建立起媒介地理學研究的‘媒介空間分析理論’”⑥。媒介空間分析有四個基本層面,一是相近或相同地理區域中不同媒介的分工布局分析,二是某一媒介內部的傳播內容與傳播形式的規劃定位,三是目標性的受眾階層分析,四是針對性的人文地理層次分析。四種分析的整合起來,就是“媒介——人——地理”的互動和融合。如,合肥晚報報業集團和安徽日報報業集團都地處省會,為了避免資源浪費,避免市報與省報同在一個城市而造成地位尷尬的局面,合肥晚報的定位是具有晚報色彩的黨報,這在全國范圍都是一個特例。雖同在一地,因為資源合理配置,各有不同的受眾群,形成了一個合理的媒介空間布局。在當代文化地理環境中,媒介空間分析作為一種具有實踐意義的科學方法,有助于深刻地把握媒介發展的動向與趨勢,對于構建合理健康有序的媒介生態系統,具有重大的理論價值。
①邵培仁:作為最新研究視野的媒介地理學[J].媒介方法,2006年第1期。
②邵培仁:媒介地理學:行走和耕耘在媒介與地理之間[J].中國傳媒報告,2005年第3期。
③參見王治河主編:后現代主義詞典[M].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4年版,第681頁。
二、生活解釋教材,提高學生學習有效性
地理學科的學習是枯燥的,再加上高中地理知識的復雜性,要求教師運用多種教學手段進行教學,教師可以利用生活中的詞語、諺語、歇后語、生活例子等來對地理教材中的專業術語進行解釋,不僅活躍了課堂氣氛,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學習的有效性。例如,在學習傳統工業區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倫敦這個例子為學生講解工業區地理位置的選址因素,讓學生嘗試著分析倫敦的區位因素,區位因素中很多抽象的術語就能夠具體起來,學生能夠對工業區知識更加了解,也就自然而然地懂得地理知識,也能夠學以致用起來。再如,在學習氣候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早穿棉襖晚穿紗,抱著火爐吃西瓜”這一諺語來為學生分析西北氣候晝夜溫差大的氣候特點,此外還有“春城昆明”“避暑之都貴陽”等,通過這些形象的比喻,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了,教師再帶領學生利用專業的地理知識分析諺語中的科學合理性,課堂學習的有效性也提高了。
(1)優點方面
人教版從自然環境、城市環境以及人類活動的角度三個方面來分析,而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又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方面進行。湘教版從自然地理環境和人文地理環境兩個角度闡述來,包括了正負兩個方面,同時也有側重點,重點介紹了城市環境問題。魯教版分析了有利和不利影響,重點放在不利影響方面,包括了環境、資源生態和社會經濟問題等,同時也介紹了城市熱島效應,內容分析得比較全面。中圖版從環境、交通、住宅、社會問題等方面進行分析,內容較全面,同時也分析了理想城市模型,拓展了學生的課外知識。
(2)缺點方面
人教版僅從圈層的角度進行分析并沒有考慮到生態環境、氣候等因素,也沒考慮到對文化觀念、人口等的影響。湘教版和人教版一樣沒有考慮到對地形、氣候等的影響。同時也沒考慮到對交通、社會秩序等方面的影響,不夠全面。魯教版僅從有利和不利影響兩個方面進行闡述,沒有考慮到對自然環境方面的影響同時缺乏人文環境方面的分析。中圖版將住宅、社會、交通單獨進行分析,并沒有放入人文環境的角度進行分析,同時對自然環境方面僅從氣候、河流等方面進行分析而沒有很系統地從圈層等角度進行分析。
2.四個版本教材關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知識體系建構
從四套版本教材對“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分析的優缺點的比較可以看出,雖然各版本都嚴格按照課程標準來編排,但是仍有各自的側重點,相對來說并不完整。那對于四套教材都使用的省份(如江蘇?。?,無論是教師還是學生都會無形中加重負擔。本文基于四套版本教材中“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知識點分析,結合課程標準的要求,對“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的知識體系進行重新建構,主要從有利影響和不利影響兩個角度進行分析,其中有利影響從對人文地理環境的影響、城市與生活以及人類改善環境,降低對環境的壓力的措施這三個角度來闡述。不利影響則是從自然地理環境、社會問題、環境問題及資源、生態問題四個角度進行闡述,自然地理環境又包括生物圈、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四大圈層。社會問題方面主要從就業,住宅,交通等角度進行闡述。環境問題方面主要是解釋了幾大污染。而資源、生態問題則是從土地的利用和地下水的開采兩個角度來進行的。
二、結論與建議
通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知識體系重新建構,能較全面系統地體現“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內容。
1.注意及時引導
對于城市化對地理環境的影響這一內容來說,在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內容比較繁瑣,因此要注意引導學生使用知識建構圖,這樣可以減輕學生不必要的負擔,加深學生的理解。
地理課外活動是在教育大綱范圍以內的,學生自愿參加,旨在培養學生智能和特長的,具有吸引力的校內 各外種教育活動。
在地理教育系統中,地理課外活動是與課內教學相互滲透,各有側重的子系統。從信息時代對人才需要, 從當前教改的高度看,特別是從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過程中地理課外活動就有其十分重要地位和作用。
一、理論依據
1.培養目標和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需要
我們培養的目標是:對學生進行德、智、體、美、勞諸方面的教育,使他們成為有良好思想品德素質,文 化科學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和勞動技能素質,個性得到健康發展的適應社會主義事業需要的公民“四有”人才 。
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不但要通過課堂去貫徹,而且還要通過課外活動去貫徹。只有把兩者有機結合 起來,才能切實有效地貫徹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才能培養出適應時代需要的一代新人。
課外活動的全過程就是運用知識,開發智力的過程,也就是德智體美勞同時發揮作用同時進展的過程。因 此對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和培養目標起著明顯的不可取代的作用。
教育的著眼點在于培養人,培養一代新時期社會主義的接班人,只有在活動中把德智體美勞統一起來,才 能造就大批德才兼備的人才。
2.課堂教學改革的需要
開展課外活動與學校的課堂教學兩者是相輔相成的。課堂教學是開展課外活動的基礎,課外活動則是課堂 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能獲得課堂中口授筆述所不能達到的效果,同時對推進教改和發現培養熱愛科學的人才 幼苗都具有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課堂教學和課外活動,是教育和教學過程中統一的不可分割的兩方面,是不可相互代替的兩個方面,它們 相互滲透,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前者是課堂小天地,具有偏重理性(書本),有系統性、穩定性和間接性的 特點,是知識的基礎。而后者是社會自然大天地,具有偏重感性(實踐),有適應性,靈活性和直接性的特點 ,是知識的深化。前者對學生強調統一,后者強調個性。
課堂教學是為學生參加課外活動打下基礎,課外活動對課堂教學起著鞏固、補充等輔助作用;也起著擴展 、深化、強化的作用。因此,越來越多的專家和學者特別關注這種課外活動的作用。所以有人說“課堂打基礎 ,課外出人才”。
我縣氣象臺和水利局的幾位專業人員都在中學時代參加過地理課外活動小組,都喜歡地理課??梢?,地理 課外活動對學生今后專業方向的選擇起著巨大作用。
3.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需要
中學生正處在長身體長知識的旺盛時期,組織他們參加一些活動,可以使他們的身心得到正常發育,課外 活動以感性認識為主,這正適合青少年學生認識事物偏重感性的特點。經常為他們開展形象化的課外活動、并 加以啟發引導,就是提高他們的認識能力。
中學生具有好動、好奇、喜歡新鮮事物的心理特點。經常為他們開設豐富多彩的活動,正符合他們這一心 理愿望。
中學生還具有興趣廣泛,喜歡模仿和探索的心理特點。讓他們參加各種課外活動,他們的興趣愛好得以培 養和發展,就能漸漸形成技能和特長,為快出人才,多出人才打下基礎。
4.變封閉式教育為開放式教育的需要
教改重要目標就是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從單純傳授知識向知識能力并重轉變;變封閉式教學向開放式 教學轉變;從教師單向傳遞向師生間多向交流轉變;從單一目標向多層次(全面發展與注重個性發展)轉變, 有效地開發學生的智力和發展學生的能力是這種轉變的核心。而目前教學上存在讀死書(死記硬背),集中思 維模式不利于人才培養。課外活動在實現這些轉變中可發揮重要作用。我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年就指出:要 解放學生的空間,讓他們去接觸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晨以及大社會中士農工商,三教九流 ,自由地對宇宙發問,與萬物為友。他認為:課內獲得的知識是“聞知”“說知”,課外實踐獲得的知識是“ 親知”,“親知”是根本,“聞知”“說知”要結合在“親知”上,才能成為“真知”。因此,課外活動小組 ,不應把它們看成學科的附屬物,或者作為提高及效率的手段。它是智力生活的策源地。這也說明了課外教育 實踐對發展智能的重要性,而地理課外活動正是使學生成為“真知”的“親知”場地和智力生活的策源地。
在課堂教學中、無論教學內容的選擇和組織,還是教學方法的設計和實施,都只能以中等水平的學生為標 準。不能顧及學生客觀存在的能力差異,抑制了學生個性發展。而地理課外活動的教學則不然。它可以根據學 生不同年齡、不同程度,不同智力等心理特征實行因材施教。選擇適宜的課外活動方式、類型和內容,分別組 織他們參加不同的活動,使全體學生都能在自己的起點上得到發展,從而促進了學生各方面發展。
二、開展原則
1.積極引導與堅持自愿相結合
由于中學生年齡、知識、能力、經驗等方面的局限,完全自發地,獨立地開展地理課外活動有許多困難, 因而中學一般采取新學期開始,由學校領導動員,學生自愿報名參加,然后組織學生開展專門的某項活動;也 可組織全校性或班級性的地理課外活動。前者一般為長時間定期,后者為短期不定期的活動。前者為地理課外 科技活動;后者為地理課外教學活動。一般前者為10多人的小型活動;后者人數可達數百人。因此,無論什么 類型的課外活動,應尊重學生選擇,貫徹自愿參加的原則。這是搞好各類地理課外活動的基礎和保證,也是學 生自己動手,調動積極性和自主性,從而激發學生活動興趣的可靠保證。
2.學生為主與教師指導相結合
對任何地理課外活動,教師都要加強領導,要有目的,有計劃的開展活動,發揮好主導作用。但在具體的 活動過程中,則應以學生為主體,大膽讓他們去親自動手動腦,去探索,去創造;不要怕出錯,不要怕反復, 讓他們在不斷總結經驗教訓的過程中增長才智,不斷進取。教師要耐心加以啟發指導;而不要包辦太多,更不 能包辦代替。在指導過程中多一些耐心、表場和鼓勵;少一些急躁、批評和責怪,以免損害學生的積極性。要 使活動真正體現學生為主、還必須在組織活動中一切從實際出發,解決好可能出現的問題、方能調動學生的主 觀能動性。
3.精心組織與形式多樣相結合
組織開展地理課外活動的形式是豐富多樣的,應根據學校所在地區環境條件和可能提供的條件,選擇開展 適當形式的地理課外活動,按活動范圍可分為校內和校外兩大類。
校內活動主要有:氣象觀測與天氣預報、地震觀測與預報、天文觀測、教具制作、地理課外閱讀、地理墻 報、地理競賽、地理專題講座或報告會,地理游戲等等。
校外活動有野外觀測、鄉土地理調查(包括自然、經濟、人文、環保等)地理旅行、地理參觀,測量與地 形圖繪制采集標本(包括巖礦、動植物,土壤等)。
活動可以是大型的(全?;虬嗉壭缘模部梢允切⌒偷模ㄕn外活動少數人)。可以是長期的如氣象觀測 ,地震預報等,也可是短期的如:地理展覽、地理調查、地理報告會,主題班會等。
活動可以是綜合性的,也可以是單項內容的等等。無論那一種形式的活動,都要力求內容豐富多彩,都要 求教師做到每一過程步驟方法妥當和所達到的目標明確。這是確保課外活動勝利完成的重要環節。我校開展10 多年地理課外活動形式達16種,結合本縣實際,小型課外活動常年堅持,如氣象小組,教具制作(10~20人) ,全校大型課外活動如野外考察(佘山、淀山湖),各種地理專題報告等吸引了無數學生。
4.內容有趣與富有吸引力相結合
地理課外活動應生動有趣、豐富多彩、富有吸引力、這是搞好地理課外活動成敗的關鍵。
選擇活動內容時,要力求知識性、思想性、趣味性三者很好結合起來,活動內容的思想性要寓于知識性之 中,要用趣味性帶動知識性;同時還應考慮中學生年齡特征、個性特征,以及活動內容與課內知識的聯系。
內容的選擇宜與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相適應。經過老師的點拔,或學生動腦后,只要稍為跳一跳就可做到。 其中老師的自身素質和能力的示范作用,往往能起到吸引同學全心投入,勇于克服困難的信心。這是組織好活 動、擴大地理課外活動影響,使地理課外活動深深扎根在同學之中的關鍵。
三、實施的步驟
1.列出計劃表
制訂學期地理課外活動計劃表(活動序列表)。每一次活動前由指導老師布置工作任務,提出目的要求方 法。有材料,物品工具的準備工作。及時解決活動中出現的問題。每次活動后要及時加以總結,要找出成功原 因及失敗的地方。當然有的活動內容應有老師作出必要的示范。因此,無論是短期的或長期的地理課外活動, 都必須列出計劃表,包括目的、任務、方法及所需的場地材料等等。活動計劃是活動順利進行的基本條件。
2.組織與確定活動量
地理課外活動組織,一般由學生自愿報名、學校、班主任與指導老師商量同意而確定,每周安排1到2課時 的活動量。小型活動人數一般10到20人為宜,大型活動可視情況而定,分若干小組,選出組長,以后在活動中 由各組長實際負責工作。師生共同配合有利活動開展。
3.活動過程中督促與指導
可持續發展原則在地理生態課堂上的體現就是讓課堂充滿活力與激情,讓學生在課堂中處于主體探究地位,得到地理學習能力的提高,并且與教師關系融洽,積極與教師探討問題。例如:在學習經緯線的時候,就可以讓學生自主探究,為后面學習晨昏線做好準備。這種可持續發展原則既讓學生掌握了應該掌握的知識,又讓學生為后面知識的學習做好了準備,掌握了更多的學習方法。
2.整體性原則
地理教學中最重要的是讓學生掌握地理知識之間的連貫性,讓學生認識到地理知識是一個整體。地理教學的過程就是生態課堂的運作過程,只有讓地理的知識處于一個整體中,才有益于生態課堂的運行。例如:在學習《常見的天氣系統》時,告訴學生,這一章的知識是相互聯系的,學不好哪一章的內容,到后面都無法做習題。鋒面系統跟天氣的形成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教導學生樹立地理知識的大局觀,掌握地理知識之間的聯系性,將地理知識串成一個整體。這樣才有利于生態課堂中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
3.平衡性原則
生態系統中有平衡性這一原則,地理生態課堂當然也有這一原則。地理生態課堂追求的平衡,則是學生之間的知識接受方面的平衡,讓學生平衡接受知識,才是地理生態課堂所追求的目標。學生在地理生態課堂中,學習能力得到提高,學習水平都得到提高,這將是地理生態課堂所追求的最高效的目標。地理生態課堂要求教學中的各個因素之間相互制約、相互促進,共同構建地理生態課堂的平衡性。例如:學習《大氣環境保護》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先知道環境中的平衡性原則,進而進一步理解地理生態課堂中的平衡性原則。平衡性原則能夠讓每個學生在地理課堂中都得到發展,提高成績和學習能力。
2.地理美育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大千世界,無奇不有。而地理集聚精華,展示特色,現其原理,誰不向往聞名中外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跡?誰不好奇神秘奧妙的宇宙天空、海洋大漠?當學生有了強烈的向往欲時,教師隨即指出,你怎樣去了解?又怎樣去欣賞、評價呢?地理知識可以告訴你!這樣既能激發學生對美的向往,也能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3.地理美育能使學生受到藝術教育。人類生產生活離不開環境,身邊的美好事物常被我們忽略,當我們仔細觀察時,就會發現這些地理事物是那么美好。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結合身邊的地理事物,比如,帶學生去參觀學校附近一處古跡,或者看一座古建筑,或游覽一處風景區,讓學生親身去感受平常中的美,學生就能受到美的熏陶和教育。
4.地理美育能激發追求美的良好愿望。自然環境美、人為環境美、教師的形象美、舉止美、語言美、板書美、繪圖美和心靈美等等,都能夠激發學生向往和追求美的良好愿望。久而久之,就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在地理教育中如何使美育得到滲透和實施,還需要從以下諸方面做起:
1.以地理教師自身的美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俗話說:“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教師應以自身美的素質、美的教學藝術來感染學生,使學生在美的活動中,在美的環境和氣氛中,學會審美,提高美的鑒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