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音樂欣賞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2:4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流行音樂欣賞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流行音樂欣賞論文

篇(1)

關鍵詞:音樂欣賞;教學;教材

ABSTRACT

This thesis makes a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features of the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 for senior schools from its concepts, contents, music factors, artistic images and so on. The author proposes a personal point: Person who compiling th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 for senior schools should take the students interests and developments into consideration. Suggestions for compiling the music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 for senior schools: Pay attention to combining the scientificalness, feasibility, openness, diversity, aesthetics, multiplicity, nationality and creativity.

篇(2)

目前高職院校的音樂教學存在兩種形式,一種是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一種是非音樂專業的音樂教學。筆者所在的院校屬于后一種情況,所以主要針對后一種情況進行論述。

1 豐富音樂教學形式

對于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的學生來說,如果音樂課能安排課堂教學,那就要發揮課堂教學的優勢,讓每個學生充分地進入到音樂中,享受音樂;如果不能安排課堂教學,那么課外音樂生活要豐富多彩,提高他們的音樂實踐能力。

1.1 音樂欣賞

音樂欣賞課是音樂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欣賞教學是學生自主地感知音樂形象、理解音樂語匯、通過想象對樂曲進行再創造的一種活動,對激發學生音樂創造力、想象力具有重要的作用。音樂欣賞課程是高職非音樂專業學生的公共選修課程,是培養大學生藝術修養和藝術鑒賞力的一門重要課程。音樂欣賞課不僅要有高雅音樂,還要加入適合大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傳統的教學內容不太受學生歡迎,而流行音樂則以其貼近生活、通俗易懂、引領時代潮流而占據學生音樂生活空間。

最近的幾年里,大大小小的演唱會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電視屏幕上,音樂排行榜、演唱會、歌友會等與音樂有關的名詞對于大多學生來說并不陌生,陳慧琳、周杰倫等歌手以及音樂團體更是耳熟能詳,而對于古典音樂喜愛的人就越來越少了。但是在大學的音樂欣賞課中對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的欣賞卻還是占有大部分。筆者曾經對學生做過一次調查:“在音樂欣賞內容的選擇上,喜歡高雅還是流行?”調查結果顯示,大多數學生選擇流行歌曲,而選擇交響樂、藝術歌曲和民族音樂等欣賞內容的學生則較少。翻開所使用的教材,幾乎沒有流行歌曲的位置,因為教師認為只有高雅音樂才能陶冶學生的情操,提高他們的素質,一提到流行歌曲,大多還是聯想到情啊、愛啊,認為不利于學生的發展。其實不然,很多流行歌曲內容也很健康,對學生思想教育上的幫助不亞于高雅音樂。筆者曾經有意識地在課堂上進行比較欣賞,先欣賞《我愛你,塞北的雪》《我愛你中國》,結果學生反映比較平淡,根本看不出那種熱愛的感情,而且因為唱法比較專業,他們只能聽而不能跟著唱。但是在放水木年華的《一生有你》、范瑋琪的《最初的夢想》等時則表現得比較充滿激情,而且能夠跟著音樂唱上幾句,誰又能說這幾首歌所表達的意義不好呢?

其實,在流行歌手以及他們所唱的歌曲中,有很多意義都是非常好的。比如韓紅的《天亮了》,從側面表現了父母無私的愛,所以要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張韶涵的《隱形的翅膀》表達了不能放棄夢想,要堅持到底;等等。對于這些歌曲,學生表現得非常熱情,下課時仍然意猶未盡,甚至課間10分鐘都要求繼續欣賞,而且對樂理知識的講解也非常有幫助。很多教師都頭疼樂理的講解,因為學生是非專業的,感覺很難對他們講清楚音符、節奏等,但是因為學生喜歡流行音樂,可以借助旋律進行講解,這樣可以讓他們唱得更好。可見,對于流行音樂不能一概而論,要有選擇地進行欣賞,這比只欣賞高雅音樂,但是一節課下來學生反映平淡要好得多。

1.2 音樂社團

為了更好地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對音樂的理解能力,單單課堂教學是遠遠不夠的,必須鼓勵學生多參加課外的各種音樂社團活動。開展社團活動是一種很好的高職音樂教育形式,是對音樂課堂教學的一個非常有益的補充。

調查發現,大多數高職院校都比較重視學生社團活動,如濰坊科技學院、日照職業技術學院有專門的大學生藝術團,在藝術團中又按不同的藝術形式分成不同的小社團,并且有專門的教師進行指導,教學效果比較好。在所調查的學校中,開設音樂課的學校把社團活動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而沒有開設音樂課的學校則把社團活動作為主要的音樂教學形式。高職音樂教學的課內時間是有限的,而諸如合唱團、舞蹈隊、器樂團等學生社團,活動形式多樣,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即使對于愛好者較少的戲曲、曲藝等在課堂上出現較少的藝術形式,學生社團也可以發揮積極的補充作用。另外,學生社團通過組織排練、參加演出、舉辦校園藝術節等一系列活動,不但發展了學生的個性與特長,也為學生交往能力的提高和協作精神的培養提供了良好的途徑。不能簡單地把學生社團活動看成是學生課外的娛樂活動,而是要充分重視社團活動的作用和意義,正確引導,大力支持,使課外社團活動成為課堂教學的良好補充。

高職院校社團活動應該圍繞積極健康的主題開展,正確定位社團的活動導向,建立明確的社團管理制度,安排固定的分管、指導教師。為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還應該制定配套的監督、激勵制度,對于出色的團體和個人,進行獎勵;對于不良的團體和個人,進行批評教育和指導。高職院校社團活動應該體現尊重學生主體的原則,教師應當尊重學生個人的選擇,針對不同學生的優點和弱點,給他們提供盡可能多的發展機會。

1.3 舉辦晚會

晚會是學生比較樂于接受和參與的音樂教學形式,特別是小范圍內的晚會,比如一個班或者一個系部的晚會,基本上每個學生都能夠參與,每個學生都可以在晚會中得到不同程度的學習和鍛煉。晚會的整個過程,從籌備、進行一直到結束都需要學生的參與,而學生不管是籌備晚會的,還是參與演出的,整個過程都被音樂感染著。就是作為現場的觀眾,也能在晚會進行時通過觀看同學的演出強烈地感受音樂,感受藝術。相對于其他音樂教學形式,舉辦晚會更能激發每個學生的熱情,增強班級和系部的凝聚力。

2 合理設置課程

2.1 根據學生興趣安排選修

目前,在高職院校中,音樂課主要還是采用公選課的方式,大部分學生還是憑著對音樂的興趣來選課。但是目前各高校在音樂方面開設的公選課基本上還是采用音樂鑒賞的形式,只有少數學校根據教師和學生的實際開設其他類型的音樂公選課,比如葫蘆絲、吉他、合唱等,這類公選課就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動性,而不是單純的教師講、學生聽。

在進行公選課的設置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興趣,通過調查和上課情況來看,學生對技能性的東西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聲樂方面,比如合唱可以作為音樂公選課考慮的對象;在合唱課中,學生不僅要唱好自己聲部的旋律,還要做到與其他聲部協調好,并且能夠學到指揮,這對當今社會中要求的團隊精神能夠起到積極的作用;器樂方面,可以將選修的學生組成小的樂隊,同樣能夠鍛煉學生的合作精神。

2.2 根據教學實際安排選修

在設置音樂選修課時,要根據整個學校的教學實際情況來確定。一是針對不同的專業開設選修課。以筆者所在單位為例,如外語專業可以開設外語作品賞析、外語歌曲演唱等,計算機專業可以開設電腦音樂制作等。二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愛好開設選修課。比如對戲曲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戲曲選修課;對某類樂器感興趣的學生,開設樂器選修課。三是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開設選修課,可以分為有基礎的和無基礎的。四是根據學生的需要開設選修課。這種選課方式充分考慮學生的自主性,采用的是“學生聘老師”,只有學生對任課教師的教學能力認可了,教師才可以上這個課,這樣也有助于教師教學水平的提高。

2.3 建立課程考核體系

在各個高校中,運用最多的課程考核方式是學分制。高職教育作為一種新的辦學類型,辦學時間較短,辦學經驗較少,這種現狀對學分制改革的實施產生雙重影響:一方面,由于辦學時間較短,一些舊有的制度框架和觀念束縛相對較少,這在某種程度上為學分制改革的推行減少了障礙;另一方面,由于辦學時間較短,管理基礎較薄弱,教學改革的經驗不足,因而在學分制的推行過程中會遇到一些困難。高職院校的音樂課程考核,可以根據課程的具體內容采用不同的方式。如音樂欣賞課,可以探求一種以學生為主體,去欣賞、感受、討論、表現音樂的欣賞途徑,因而建議教師多組織學生對授課的內容進行思考、發言,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可以作為學生的平時成績,考試時可采取開卷的形式,這樣可以培養學生學習音樂的主動性、能動性和創造性;樂理課采取筆試答卷的形式;實踐課可采取面試的形式,由學生唱奏或表演幾個本學期所學的作品,并接受教師的現場提問,由教師當場打分;參加社團的學生,考核合格可取得相應的學分。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校素質教育蓬勃發展的今天,音樂教學已經不僅僅局限于聽聽音樂、放松身心,而是通過欣賞不同類型的優秀的音樂作品,體會美妙生動的音樂語言,用形象的思維方式來達到作品內涵與學生內心情感的共鳴,進而提高自身素養和審美鑒賞能力,同時還要開展豐富多彩的音樂活動滿足他們對音樂的愛好。大學生普遍具有較高的科學文化水平,情感世界比較豐富,興趣也很廣泛。教育者要準確把握高職學生音樂學習心理,不斷提高自身修養,在講課過程中把原則性和靈活性有效結合,不斷探尋最佳方法,充實教學內容,大膽創新,注重師生的互動交流,構建順暢的溝通平臺,才能使每一堂音樂課都充滿生趣,使學生真正走進音樂的殿堂,感受音樂的美好。

參考文獻

[1]高雁南.高職的音樂教育初探[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01(8)

[2]王靖怡.讓葫蘆絲走進理工類高職院校學生的課堂[J].現代經濟信息,2009(4)

[3]張文.高職非藝術專業音樂欣賞課教學思考[J].職業時空,2009(9)

篇(3)

一、職業高中學生特點分析

職業高中的學生素質和特點決定職業高中音樂教育的特色。對于職高的學生來說,單純的從分數上來比較,他們進校時與普通高中的學生相差一大截。因此,不得不承認,整體素質還是相差較遠。學生好動、調皮,音樂基礎普遍較差,再加上教材都以對古典音樂、傳統音樂和近現代音樂的欣賞為主,其中涉及到較多深奧的音樂理論知識,所以,對于職業高中的學生來講長期單純的接受嚴肅音樂的熏陶和教育,會使他們慢慢失去音樂課的激情。但是,職業高中專業課程的多元化,促使學生也有著較強的接受新事物能力,同時他們對流行音樂卻有著濃厚的興趣。因此,在音樂課堂中接受嚴肅音樂教育的同時,適當引進流行音樂能在一定程度上調動和激發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

二、搖滾樂發展基本的特點

搖滾樂興起于上世紀40、50年代,從黑人音樂、白人的鄉村音樂和流行音樂等多種美國音樂流派演變而來。它是流行音樂藝術的一個重要分支,其影響力越來越大。搖滾樂以其高分貝的音量,激昂的旋律,恬噪的配樂、充滿意義的歌詞而流行于廣大青少年中,以其與生俱來的叛逆個性與自由理想的精神訴求的特點在青少年的審美上引起共鳴。但搖滾樂隊青少年的吸引并不是它的對抗性、反叛性和煽動性。它的吸引力關鍵還是來自于它對人類內心的真實的追求、爭取人性的解放的愿望。搖滾樂注重突出音效的表現,對向來側重旋律的音樂傳統是一個較大的沖擊,尤其對傳統的注重旋律美感的老一輩中國聽眾來說,接受搖滾樂更需要一個過程。因此,在相當一部分家長的眼中,搖滾樂是一種怪誕的音樂,孩子接觸之后就很容易誤入歧途,對學習失去興趣。那么,在當今社會快速進步,音樂多元化發展的時代,搖滾樂真的是這樣一種令人頹廢和萎靡的音樂嗎?它是否能走進職業高中的音樂教育呢?

三、搖滾樂的藝術價值與可聽性

搖滾樂中注重追求內心的真實性、突出自我個性的宣泄,是歷來久遠的情感美學的突出表現。從古希臘時期,文藝復興時期,巴洛克時期,浪漫主義時期直至當今的各大音樂流派,情感的表達始終被置于音樂藝術的首要地位。

那么,搖滾到底樂具不具有可聽性呢?大家都知道,傳統的音樂作品更注重的是追求音樂給人們帶來愉悅的享受,對于音樂給人們的審美體驗是建立在我們聽覺的美感上的,而搖滾樂作為當今流行音樂的一種,打破了原有一貫的作曲方法和創作手法,更加追求人性的真實,給人以強大的震撼力,使人們在一定程度改變了固有的審美原則。這也就是搖滾樂在在目前只受到青少年喜愛的根本原因。其實,我們應該根本上從創作思想與藝術特點兩個方面去聆聽和欣賞搖滾樂。所以說,我們首先應該理解搖滾樂的創作思想,這樣才能更好地去聆聽并欣賞它。再這基礎上,應該充分挖掘搖滾樂的藝術特征。總之,在理解搖滾樂產生的思想根源的同時,應當結合它的藝術特征,從客觀的角度去歌詞所要表達的思想內容,抓住其中內在一種精神性,用內心去感受它的節奏和韻律帶給人的精神上的釋放和享受。

四、職業高中音樂教育存在一定的單面性

由于長期受到國內傳統音樂教育的影響和束縛,中小學音樂教育課的開設主要以嚴肅音樂類的教育為主,對于流行音樂的引進和欣賞極少,職高音樂教育也是如此。這令職高里許多具有熱情和創造力的學生得不到更好地學習和接受流行音樂的機會。因此,在接受嚴肅音樂教育的同時,如果適當添加一些積極的流行音樂的欣賞和教學內容,可以拓寬學生的音樂欣賞的視野,激發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更好的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的正確認識。因而,將流行音樂納入職業高中音樂教育的課程范圍,這樣更助于藝術教育的多元化發展。

五、搖滾樂進入職業高中音樂教育存在一定的必要性

職業高中是培養社會各種技能型人才的地方,而人才最終還是要走入社會。在競爭如此激烈的當今社會,年輕人生活節奏緊張,學生們學習壓力之大,造成現在的青少年身心疲憊。他們需要用搖滾樂來釋放自己,從中獲得輕松和愉悅。我始終認為:“學生的學習動力和興趣,教師的引導在其中發揮很大的作用”。所以,如果,作為教師的我們,也仍然一再將搖滾樂看作萎靡之音,那么,搖滾樂將被看的越被來越俗,更加得不到社會大眾群體對這種音樂價值的認可,從而導致當代真正喜愛搖滾樂的青少年的素質急劇下滑。相反,如果教師們將搖滾樂作為當下流行音樂中一種新的音樂形式來添加到職高音樂教育中,引導學生用客觀的眼光去審視、欣賞這種音樂文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使學生能在多元化的世界發展中享受多元化音樂帶來的熏陶,從而達到陶冶其情操的美育效果。

六、職業高中音樂教育中引入搖滾樂應當避免出現的一些負面影響

我們都知道,任何一種新事物的引進在帶來正面效應的同時,也會隨之帶來一定的負面影響,但是,只要我們能把握好其中的度,就可以正確的引導學生更好地去欣賞它。大家都知道,人民教師在教書的同時還擔負著育人的使命,因此,教師應當在客觀的學習的同時,不斷挖掘搖滾樂產生的社會背景和發展歷史,引導學生深入的欣賞。不要從表面上去模仿搖滾歌手外在的服裝、發型和舞臺動作,更要避免出現搖滾樂的反叛性影響到學生生活和學習中去。應當抓住搖滾樂給人帶來精神上積極的一面,最大程度的發揮它給我們帶來的正面的效應和影響。

綜上所述,我們能清晰的看到搖滾樂作為現代流行音樂的一種音樂形式走進我們職業高中音樂教育的課堂是有一定可行性的,它不僅是社會音樂多元化發展的需求,更是學生心理和精神的需求。相信成為主流音樂的搖滾樂,會有越來越多的聽眾和愛好者,會發展的更加積極與健康。

篇(4)

流行音樂融入教學之中,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活躍教學氛圍。以往的初中音樂教學中多涉及的是一些較為有名的世界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這些音樂脫離了學生這個年齡階段興趣的所在,忽視了學生是教學中的主體,學生沒有學習興趣就會使教學更加困難。流行音樂能夠將教學氣氛帶動起來,這樣學生就會提高音樂學習興趣,通過這種創新的教學方式,使流行音樂更好地融入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一、營造活躍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要以學生為教學的中心,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知識,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創造良好的教學氛圍可以幫助學生提高音樂學習的積極性,這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興趣是學生學習的動力,學生有良好的學習興趣就會提高音樂學習積極性,就能夠更加積極地學習音樂知識,有利于提高學習能力。

1.教師可以在音樂課導入時先為學生播放一段有關教學內容的流行音樂,這樣會在教學的一開始就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就會更加喜愛學習音樂課。例如:在課程剛開始,教師可以播放一段流行音樂讓學生欣賞,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集中學生學習的注意力,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對于一開始就創造良好的教學環境有促進作用。

2.教師要鼓勵學生加強與教師之間的互動,在學習新的音樂教學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先唱一些自己喜歡的流行音樂的歌曲,這樣能夠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表現得更加積極活躍,在課堂中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有利于促進學生的發展,將樂趣帶入學習之中,更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教師可以結合多媒體進行教學,可以通過多媒體將學生喜歡的流行音樂播放出來,不僅如此,教師也可以為學生播放一些有意義的流行音樂視頻,例如:課堂上,教師可以借助相關多媒體進行一定的教學,有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所要表達的感情,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教學。

二、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提升學生的欣賞水平

由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在學習上的主動性與積極性,以往學生對于音樂教材的設置有一定的反感,因此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將流行音樂深入到教學之中,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一般來說,教師要更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就需要創新教學方式,更加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更加適合學生學習的教學方式,不斷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

1.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可以通過一些小測驗,了解學生到底在哪一方面學得比較好,哪一方面學得不是很好,這樣就會使教師根據這些調整流行音樂的選擇。例如:在課堂上進行一些有關音樂小知識的測驗,不僅如此,教師要讓學生通過唱辨別學生音樂學習的綜合能力,能夠更加了解學生的能力,選擇合適的流行音樂,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

2.教師要將學生分為幾個不同的學習層次,這樣有利于教師對學生的教學管理。教師是學生學習的指導者,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通過創新教學方式優化音樂教學。例如:將學生分為三個層次,分別根據學生的唱功,對音樂的辨別能力和協調能力,還有對音樂知識的掌握,因材施教,促進每位學生音樂學習能力的提高。

3.教師要加強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是在教學中必不可少的,尤其是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時,要與學生之間有良好的交流,努力樹立在班級中的威信,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三、合理選擇流行音樂,注重提高學生能力

教師要通過流行音樂優化初中音樂教學,就需要在挑選流行音樂時慎重一些,所選的流行音樂的歌曲一定要符合所學內容的中心,同時能夠給學生一些正能量,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這種教學方式能夠促進學生在音樂學習上的不斷提升。

1.教師在選擇合適的音樂時,要根據音樂的風格、節奏和旋律,從音樂本身所要表達的感情入手,這樣能夠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一些正能量,幫助學生快樂成長。教師要選擇一些更加能夠表達青春期陽光向上的流行音樂,提高學生在學習中的正能量。

2.教師在引入流行音樂的過程中要重視選擇一些具有良好思想深度的流行音樂,這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相關音樂知識,尤其是在音樂教學中,初中生正處于學習與發展的高速階段,思維能力與邏輯能力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教師要更加重視流行音樂引入的合理性。

為了促進學生的學習與發展,響應國家教育改革的號召,教師就要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在音樂教學中更加應該注重對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好奇心。初中生的音樂教學更要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和邏輯能力的開發,這樣能夠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快速發展,將流行音樂應用到教學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進音樂教學事業的不斷發展,對于我國教學事業也有一定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篇(5)

【中圖分類號】G633.95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4)22-0137-01

1.初中音樂教學概述

作為成長的過渡時期,初中生的身心發展有其一定的規律性,既有自身的特性,又容易受周圍環境的影響,任何教育的開展都應該充分了解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因材施教才能起到理想的效果。由于初中生的特殊性,音樂教育應該融音樂性、娛樂性、知識型與技能型于一體,既要關注學生音樂技能與知識的培養,又要遵循學生的發展規律,促進全面發展,為音樂素養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初中音樂教育具有以下特點:(1)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因而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就應該注意教學方式,使學生在音樂中領悟美的內涵,在音樂課堂上獲得審美體驗;(2)音樂教育是一種全面性教育,這就要求教師將音樂性與知識性結合起來,既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素養,又要關注學生音樂基本技能的培養;(3)音樂教育是一種開放性教育,應該遵從學生的個性化發展,音樂教育不應該拘泥于條條框框,而應該給予學生更多主動性。

2.流行音樂引入的意義

2.1流行音樂的特點

流行音樂一出現就以其風格多樣,形態豐富吸引著廣大的年輕聽眾。其通俗易懂、大眾時尚、娛樂獵奇的特點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認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樂在青少年間受歡迎程度極高。然而由于流行音樂的商品性,它并不像古典音樂,以藝術性為追求,而是以迎合市場需求為主要目標,因而流行音樂包含的內容良莠不齊,而青少年大多缺乏篩選的能力,這也是許多家長和老師反對學生接觸流行音樂的原因。因而將流行音樂引入課堂必須要考慮到這一點,在音樂篩選上給學生一定的指導。

2.2流行音樂引入的意義

初中音樂教育既是學生終身發展的需要,也是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的需要,而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是初中音樂教育的一種創新,更對初中生的音樂素養培養和身心健康發展意義重大。具體來說,將流行音樂引入初中音樂課堂主要有以下幾點意義:(1)從藝術性的角度篩選流行音樂,有利于引導學生進行音樂篩選,培養學生健康的音樂賞析態度。針對初中學生的特點,初中音樂教育內容應該積極向上、健康活潑,而流行音樂的良莠不齊可以通過引入到課堂來引導學生吸收其中的積極部分。(2)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審美情趣,培養學生的藝術意識。初中音樂教育本就是一種審美教育,可以使學生在課堂上獲得“發現美的眼睛”。(3)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開闊學生視野,音樂教育不只是單純的音樂教育,而是一種融自然、社會、情感于一體的全面性教育,初中生對流行音樂的熱情普遍較高,引入流行音樂的元素有助于激發其學習興趣。

3.流行音樂引入的策略分析

3.1明確初中音樂教學目標,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流行音樂引入是初中音樂教育的一大創新,也必須加以重視。首先要明確要提高初中音樂教育的目標,同時要加強音樂教育的師資水平建設,首先必須配備專業的音樂教師,音樂教師自身還要注意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引入流行音樂對音樂教師的要求較高,不僅要求教師見多識廣,篩選出既符合教學目標又迎合中學生心理的流行音樂作品,還要求教師在課堂設計上加入流行元素,而不是簡單的音樂欣賞。這就要求教師要不斷學習,與時俱進。

3.2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因材施教

要引入流行音樂更要求學生的參與和互動,音樂教師應該充分了解初中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和初中音樂教育的基本原則,深入學生當中了解每一個學生,針對每個學生的差異性,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其主體性,使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鼓勵其大膽表現,從而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3設計多元靈活的流行音樂教學活動,啟發審美體驗

流行音樂的引入并不是簡單的流行音樂添加,而是應該在教學形式和教學活動上添加流行的元素,使初中音樂教學更具有娛樂性,吸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歡樂的氛圍中學到相應的音樂知識與技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審美情趣和音樂素養,進而培養學生積極陽光的生活態度。作為初中階段的學生,對外界的接觸主要表現在直觀感受上,所以要啟發學生的審美體驗,就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采用多種教學形式,積極運用電教媒,通過樂器的演奏、音樂的欣賞、電影片段賞析、錄音的評析等等手段開展多種教學活動,使學生不只是簡單的從耳朵的來評判流行音樂,而是從身心的感受、音樂的背景、音樂傳達的主體等多角度來欣賞流行音樂,在體驗中真正獲得音樂知識和審美體驗。例如,可以利用音頻播放器開展音樂賞析、多媒體進行短片鑒賞,給學生播放一些流行歌手的訪談錄等,讓學生不僅可以從歌曲本身了解音樂,還可以透過歌曲看到比歌詞和曲調更有內涵的東西。

3.4認真篩選流行音樂作品

篩選流行音樂作品是引入流行音樂的關鍵環節,教師的篩選行為不僅關系到課堂的教學效果,更影響到學生的審美取向,既要在內容上嚴格把關,做到所選作品必須積極向上、富有內涵,還要注意作品的藝術性和多樣性,保證作品能夠傳達一定的文化內涵。例如,為了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可以選擇王力宏的《落葉歸根》,讓學生們在熟悉的歌曲中獲得不一樣的感受;為了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對自然的向往,可以選擇騰格爾的《天堂》等等。

4.總結

流行音樂通俗易懂、大眾時尚、娛樂獵奇,這正迎合了初中生的追求新意、渴望認可的心理,因而流行音樂在青少年間受歡迎程度極高,但如何引導青少年篩選流行音樂作品一直是老師和家長們頭疼的問題。在初中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課堂興趣,更將引導學生不只是簡單的從耳朵的來評判流行音樂,而是從身心的感受、音樂的背景、音樂傳達的主體等多角度來欣賞流行音樂。

參考文獻

[1] 劉丹,論中小學實施流行音樂教育的可行性,[D],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2007(04)

篇(6)

論文摘要:在當今這個開放、多元的時代,中學音樂課堂不可避免地受到包括流行音樂在內的外界沖擊,能否正確對待這一現象,將流行音樂中的某些元素引入到中學音樂教育中來,是一個值得廣大音樂教育工作者探討的問題。

是否應該將流行音樂引入到中學音樂課堂中來,一直是一個頗有爭議的問題。筆者認為,在當今這個開放、多元的時代,如果完全將流行音樂摒棄在中學音樂教育的高墻之外,無異于采取“堙堵”之法治水,其結果必定不如人意。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因勢利導”,要正視流行音樂對中學音樂教育的沖擊,將其中具有積極意義的元素巧妙地引入到中學音樂課堂中來,使之成為中學音樂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提高中學生音樂素養貢獻力量。

1 中學音樂教學發展及流行音樂的教學意義

中學生處于生理和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他們對一切都充滿好奇和探究,同時也會嘗試著用并未健全的人生觀、世界觀審視各種社會現象。音樂教育是一種審美教育,對于學生的身心發展都有著重要的作用,學校是實施音樂教育的重要載體,要重視各階段學校音樂教育對學生的培養。“流行音樂” (Pop Music),是指那些結構短小、內容通俗、形式活潑、情感真摯,并被廣大群眾所喜愛,廣泛傳唱或欣賞,流行一時的甚至流傳后世的器樂曲和歌曲。流行音樂的特性決定了它的對象是平民階層,特別是在校學生。它不像少兒歌曲那樣單純,流行音樂具有很濃的時代氣息,貼近生活,語言通俗易懂,旋律通俗上口,結構短小精練、易學易記,節奏時而歡快激烈、熱情四射,時而低沉婉轉、如泣如訴,加上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運用迷笛、電聲樂器做出奇特的音效更容易吸引中學生的注意;而那些表現歡樂、憧憬友誼愛情、苦悶、傷感等情緒的作品特別能引起中學生情感的交融與共鳴。因此,如果能夠將流行音樂中的一些積極元素巧妙地運用在中學音樂課堂中來,將會有助于更好的實施音樂教學,促進學生知、情、意、行等方面的綜合發展。

2 流行音樂進入中學音樂課堂的原則

將流行音樂引入到中學音樂課堂,要注重對流行音樂的甄別和選擇,一定要把握以下原則,使流行音樂更好地為中學音樂教育服務。

2.1 甄選原則

流行音樂作為一種與大眾文化生活密切相關的復雜的音樂類型,其內容積極消極兼而有之,必然有不適合在中學音樂課堂上進行宣揚的部分,例如,那些過分渲染孤獨、憂傷、失落情緒、表現游戲人生態度、描述情愛的流行歌曲等。同時,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開始建立但不成熟的階段,對于一些社會現象還不能夠進行正確判斷。因此,教師在音樂課堂中引用流行音樂,排斥和拒絕的是那些內容消極、格調不高的流行音樂作品,選擇一些內容積極向上、風格清新別致、格調較高、具有鮮明時代感的作品。

2.2 適量原則

中學音樂教育使用固定的教材,是經過教學實踐驗證了的具有一定科學行的體系。流行音樂元素作為其有益的補充,將會對中學音樂教育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但如果教師一味偏好流行音樂,忽略原有的音樂課程內容的講授,將不利于音樂教學的實施和教學目標的實現,是一種典型的本末倒置;當然,如果教師忽略中學生對流行音樂的喜好和熱愛,完全將其排除在音樂課堂之外,置中學音樂教育現實情況于不顧,則將流于“閉門造車”的境地,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將流行音樂引入到中學音樂課堂中來,教師要把握適量原則,促使流行音樂中積極上進的一部分元素更好地為中學音樂教育服務。

2.3 恰當原則

在將流行音樂引入到中學音樂教育課堂中時,教師要重視對教育契機的把握,要充分利用流行音樂中對音樂教育有益的因素,促使流行音樂為教育教學目標的生成和實現所用,為學生審美素養的提高和音樂技能的獲得所用。這需要教師對中學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學生的心理實際和當前的音樂流行趨勢有全面的把握,從而能夠將這三者進行有機的結合,最終形成以中學音樂課程為主、流行音樂為輔,促進中學生心理發展的良好局面。

3 發揮流行音樂積極作用的有效策略

如果能夠把握好甄別、適量、恰當的原則,對于中學音樂教育來說,在音樂課堂中引入流行音樂,是十分有益的。教師也可以采取一些有效策略,促進流行音樂進入中學音樂課堂中來,發揮其積極有效的一面。

3.1 組織學生進行流行音樂“采風”活動

教師作為學生音樂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雖然可以盡量的進行換位思考,但也未必能夠真正的做到“思學生所思”。因此,教師可以將學生組織起來進行流行音樂“采風”活動,這種“采風”并不是傳統意義的采風,而是教師對學生所喜愛的流行歌曲進行調查,評選出最受學生歡迎的曲目。教師在尊重學生的興趣與愛好前提下,正確評價流行歌曲的審美價值,引導、幫助學生進行辨別,使其自覺摒棄其中的負面因素,最終確立正確的審美觀。同時,教師還可以在恰當的時機可以教授或引用這些流行歌曲,更好的豐富自己的音樂教學。

3.2 引導學生對流行音樂進行辨析和理解

中學生處于感性認識階段,他們中的很多人雖然喜愛流行歌曲,但可能只是一種單純的喜好,對于流行歌曲本身及其所代表的一些具體內容并不理解。當然,這并不排除因為流行歌曲因其本身的大眾化、通俗化,所呈現出來的淺俗性。學生喜愛流行歌曲,教師應當充分挖掘其中的教育意義,幫助學生分析和理解流行音樂,引導他們感受到某些流行音樂中積極向上的思想情感,就應該能夠達到音樂教育的目的,例如,偶像歌星周杰倫的《聽媽媽的話》,歌詞簡單卻深情:“聽媽媽的話,別讓她受傷。想快快長大,才能保護她。美麗的白發,幸福中發芽。天使的魔法,溫暖中慈祥……”學生們大多十分喜歡周杰倫,這首歌曲必然會對學生思想教育起到積極作用。

4 結語

流行音樂大多以歌曲形式出現,與社會發展的脈絡息息相關,是一種以消遣娛樂為主的大眾文化現象。中學音樂教學其目標就是在于培養學生有表情地歌唱和對音樂的感覺能力。通過音樂形象培養學生的理想,陶冶學生高尚情操,啟迪他們的智慧,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地發展。由于流行歌曲都是學生日常所思所想所見所感而又存貯與心靈深處的東西,所以一旦用歌聲表達,很容易就會在歌唱者與傾聽者之間產生強烈的共鳴。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流行音樂中積極的音樂元素,使學生更加充分地了解人類音樂文化的豐厚與博大,引導學生正確對待和接受流行音樂,提高和豐富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為培養具有高尚音樂審美情趣的人才做出貢獻。

篇(7)

一、音樂欣賞在高等音樂教學中的重要性

1、音樂欣賞課可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濃厚興趣,改變他們學的驅動力。只有當學生能從學習中獲得快樂與成就感,他們才會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愿意深入學習。音樂欣賞課可以讓同學們在感知音樂的過程中,體會音樂的美妙及其帶給人的感官享受,這樣學生會帶著興趣主動學習,能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

2、音樂具有陶冶學生情操、升華學生道德的作用,音樂帶給同學的情感共鳴,可以讓學生渾然忘我,與音樂驀然契合,給同學們帶來情感的震撼與交響。樂曲中的感情,全部轉化為聽眾的體驗,使聽眾完全隨音樂的流動而沉醉,得到高度的審美享受。它帶給人們的絕對不在一個狹小的范疇之內,它會使人們在廣闊的天地里飛騰、翱翔,從而情感上得到陶冶,理智上得到升華。

3、音樂欣賞課程可以培養并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音樂鑒賞能力。音樂欣賞者的生活背景、文化背景及閱歷的差異,會帶來他們在音樂欣賞上的差異,這些因素也會導致他們的鑒賞能力參差不齊。具有音樂鑒賞能力的人,應該能聽優雅的古典音樂,也能接受現代音樂、流行音樂,甚至能夠記憶經典樂章的樂譜。最終達到能分析音樂基本要素與音樂作品獨創性、表現力之間的關系。通過音樂欣賞,可使學生在不斷的聆聽、感受、總結中提高自己的音樂鑒賞能力。

二、音樂欣賞教學的現狀分析

1、音樂欣賞課在各高等院校還未得到足夠的重視。音樂欣賞課程作為提高學生審美能力、陶冶學生情操的一大重要途徑,理應受到高等師范院校的重視,但是開設音樂欣賞課的高校極少。而且大部分的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都只是流于形式,教學設施落后,資金投入不足,造成音樂欣賞課教學質量普遍不高。部分音樂教師的教學也僅僅局限于看懂五線譜,學唱幾首歌曲,欣賞一些音樂作品。

2、音樂欣賞課內容古板、陳舊,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很多高校的音樂教材選取缺乏特色,課程主要是對中外的古典音樂作品加以欣賞,授課方式模式化,課堂氣氛沉悶,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目標,大多數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并沒有實質性的提高,老師將欣賞的作品先做簡單介紹,然后放音樂,學生聽,學生始終處于被動狀態,不能從音樂中獲得深刻的情感體驗,更談不上從音樂中獲得啟迪和思想的升華。

3、教學理念與教學時間的矛盾。貫穿音樂教學的核心理念應該是對音樂的審美化欣賞,在音樂教學的過程中使學生的情操得到潛移默化的提高,形成健全的人格。在未實施音樂課程改革方案之前,音樂教師和音樂教育機構也十分重視音樂教學的建設與發展,人民音樂出版社和人民教育出版社發行了不同版本、不停內容的音樂教材,更有甚者,將音樂教材分為“沿海版”和“鄉土版”,目的是想尋求一種更完善的途徑,達到育人的效果。在教學上,除借鑒世界各國優秀的教法外,側重于“愉快教學”和“寓教于樂”的理念。以上狀況無論優劣,究其一點,始終未將“審美”放在第一位;此外,音樂課本里有連貫的知識系統,但基于以上的教育理念,學生通過幾年的音樂課程學習,仍難以真正掌握某一知識性內容。

三、如何在音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1、為音樂欣賞課程的發展營造良好的環境氛圍。當下的音樂教學改革所推出的音樂課程新標準給老師們提出了新的要求,老師們要以興趣為動力,以音樂審美為核心,激發全體同學對音樂的喜愛之情,讓同學們積極主動的參與到音樂欣賞活動中。這需要營造良好的音樂欣賞氛圍,使同學們潛移默化的提高音樂鑒賞水平。這就要求音樂欣賞的環境:一要物質環境美。一個優雅、整齊、美觀的環境會給師生帶來一種健康向上的心理影響。心理學認為,良好環境的營造,使人們的言行在心理上起著很重要的演化引導作用,學生進入的是接受音樂熏陶的音樂課堂,環境整潔安靜,才會帶著好的心境去接受教育。二要心理氛圍輕松、和諧。教師的行為、語言、氣質要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教師的教態應該做到“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首先教師應熱愛音樂教育事業,熱愛學生,才能讓學生感到親切。其次,教師要全身心的投入課堂,以自己良好的音樂素養、扎實的音樂功底來帶動學生積極參與到音樂鑒賞能力的培養中,讓學生自覺提高音樂審美意識。

2、為學生提供適合的欣賞內容。隨著時代的發展,音樂作品也不斷地創新、更新換代,學生更容易接受時代氣息濃厚的音樂作品。因此,音樂教學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年齡、知識背景、興趣愛好等因素,選擇那些既優美,能陶冶學生情操,又平實易懂,容易被學生接受的音樂作品。在音樂欣賞美的過程中,讓學生在自己喜愛的音樂作品將自己的內心體驗投射到聽覺活動中,自由地表現自我。在表現和創造中提高自我認識和評價能力。

3、采用靈活的授課方式,博引各國各時代的經典音樂作品。學生已形成一定的知識結構,擁有了自己的人生觀世界觀,所以音樂教材要靈活多變,因材施教,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觀能動性。教師在進行音樂教學時,應該注意積極在音樂欣賞的內容和境界上作出更深的探索,既能上升到音樂文化的高度上來引導學生對音樂作品進行欣賞,又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與人文色彩充分融合,使學生在進行音樂欣賞時能夠與相關的歷史、文學等方面知識相聯系,從而促進學生主動參與進對音樂作品的感受和體驗中去,激發學生進行欣賞的興趣。在授課過程中,老師不能局限于教材所提供的篇目,老師要旁征博引,讓學生廣泛接觸各國、各時代的經典音樂作品。拓寬學生欣賞視野。

篇(8)

目前,音樂欣賞已成為小學音樂教學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在開發學生智力、陶冶學生情操和培養學生氣質修養等方面起著不可忽視的積極作用。然而,當前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效率低,音樂欣賞僅僅是放放磁帶、聽聽歌而已,教師教學方法陳腐,模式單調,學生呈現出沒興趣、不想學的狀態。怎樣改變這種呆板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我們有必要深入思考小學音樂欣賞課的相關教學方法,提高教師教學效率,讓學生參與到音樂之中,愉快、主動地學習。

一、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課現狀

長期以來,在小學音樂欣賞課中以老師的講、學生聽為主,師生互動的機會則很少,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集中,

(一)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教師過分強調音樂的背景知識和歷史意義,將音樂放在次要地位。音樂欣賞課形成了一種標準模式:介紹作者及生平、介紹作品的背景、介紹作品的結構、完整的欣賞全曲。教師過多的將自己對音樂的理解和主觀映像灌輸給學生,但不作有意義的引導和拓展,忽視學生主動參的過程。另外,教學過程中缺乏有趣、高效的教學方法,按照傳統的欣賞教學的程序上課,一節課下來感覺枯燥,課堂氣氛呆板。導致學生對音樂的感知還是一無所知,沒達到上欣賞課的目的。

(二)學生對音樂課的重視不夠,學生在課堂上不認真聆聽音樂,有的交頭接耳,有的昏昏欲睡,有的做其它學科的作業,有的偷偷聽流行音樂,根本談不上靜下心來感受、欣賞與理解音樂。出現了學生喜歡聽音樂,但不愿認真上音樂欣賞課的現象。

二、我國小學音樂欣賞課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童年期,是兒童長身體、學知識的重要時期

這個時期的學生在音樂學習中能夠逐漸形成自己見解,對喜歡的、有趣的音樂學習內容可以保持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但是,童年期的孩子情緒不穩定,情感帶有短促和爆發性的特點。他們的自控能力較弱,隨意性較強,不善于分配自己的注意力,容易受外界干擾而分散注意力,有一定的逆反心理,音樂興趣還不穩定。加之有些學生存在功利思想,對音樂學習重視不夠,在欣賞不熟悉的音樂作品時,會覺得迷茫,對音樂產生厭倦。

(二)在傳統教育的模式下,教師的角色表現為是理性的塑造者,還沒有真正由傳統的知識壟斷者轉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在音樂教學當中,教師強調傳授書本知識、重視技能訓練,表現為教師講,學生聽,教師教唱,學生跟唱。在這種傳統的口傳心授式、講解式、模仿式的教學方式影響下,音樂課堂缺失了音樂所特有的聆聽、體驗、表現與創造的特質。被動接受的學習方式使得使學生喪失了學習的主體性,制約著學生音樂審美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鍛煉和培養。

三、小學音樂欣賞課教學策略

(一)以聽為主,創設情境,強調情感體驗

音樂欣賞教學的中心點是“聽”,而圍繞“聽”開展的多種多樣的教學活動則是欣賞者情感體驗的過程。在欣賞時泛聽和精聽、細聽相結合,讓學生分析音樂的特點,分享自身的感受。同時,教師要通過巧妙的教學設計,創設以情育人的課堂情境,引起學生的情感共鳴,積極地感受音樂的特點和情緒,體驗和把握了音樂的基本內涵。

(二)恰當采用直觀教學,結合經驗欣賞音樂,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在音樂欣賞教學中,僅僅用聽覺是不夠的,還必須恰當地采用直觀的教學方法。例如,借用影視畫面的感覺,發揮聽覺與視覺的聯覺作用,有助于學生更深入地理解和體會音樂。同時,在欣賞教學是還要結合音樂的各種要素,采用唱歌、演奏、律動等方式,引導學生充分調動各種感官,全身心地參與到音樂當中。

(三)適當的講解和分析,培養邏輯思維能力

音樂欣賞中的邏輯思維主要表現在對作品的理解認識與分析方面,它不僅包括音樂內容在通過形象思維感受后的理性定位,而且要從各種音樂表現手段(如旋律、節奏、調式、調性、和聲、曲式等)方面進行分析。一直以來,教師對于音樂作品的分析都只是講解某一部作品反映了什么,并沒有教會學生怎樣去欣賞音樂。所以,老師的講解要力求精煉、生動、多啟發學生積極思考和主動表達,并注意講解的時機,多采用簡要提示后傾聽音樂,引導學生進行探索,經過討論、思考、探索后教師作出必要的講解和提示。

(四)引發學生想象和聯想,激發學生的創造能力

音樂欣賞教學應啟發學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通過開展多種多樣的音樂實踐活動來培養和提高學生感知音樂創造能力。例如利用生動形象的圖畫、故事、詩歌等啟發學生進行豐富的聯想,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也可以結合音樂進行律動創造表演,隨音樂拍手、跺腳、捻指、做即興音樂表演或誤舞蹈動作。這些活動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自覺地把學到的音樂知識和技能技巧運用到表演創作等時間活動中去。

有效的音樂欣賞教學,不僅影響著學生學習質量的提高,還將影響其潛在素質和能力的發揮,使學生在音樂藝術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只有充分考慮其學科特點、深入挖掘教材并和學生實際情況相結合,巧妙設計教學方法,才能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陳主丹.音樂教學論 [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2]沈睿.議小學音樂欣賞教學現狀與對策 [J].在線學科教學,2008(5).

篇(9)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5727(2013)05-0032-03

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得到了快速發展。2011年具有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資格的高等職業學校數量達到了1 276所,占普通高等學校總數的60%。2011年招生數為325萬人,占普通高等學校招生總數的47.7%。從全日制學生數量統計來看,2011年全國高等職業學校畢業生329萬人,在校生總數達960萬。從學校分布的城市類型來看,66.1%的高職院校坐落在地級城市或縣級區域。高等職業教育在使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普及化并深入至地市一級地區等方面發揮著主導作用,也對所在地域及其社區的文明建設做出了較大貢獻。

音樂教育歷來是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關乎素質教育、人的修養、人與社會的關系等。作為公共課或者說是通識課程,音樂課在普通高校早已開設,并且成為學生喜愛的課程之一,幫助大學生提高了音樂欣賞水平和藝術修養,豐富了業余生活,有的大學生還從此與音樂結下了不解之緣。那么在我國高職院校中,公共音樂課的情況怎樣呢,高職院校是否開設了公共音樂課,開設課程的指導思想是什么,教師講授什么樣的內容,采用什么樣的教學方法,學生的學習情況怎樣?帶著這些問題,筆者通過搜索中國期刊網(鍵入關鍵詞“高職院校”+“音樂教育”),閱讀了2008年以來的相關論文近百篇,2005年以來碩士畢業論文4篇。在閱讀與學習的過程中,對近幾年高職院校公共音樂課的教學及研究有了初步的了解,又因尚未看到這方面的綜述性文章,在查閱與統計后,在此,從已有研究的內容及研究方法等方面予以歸納與梳理,并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尚且存在的問題提出一些愚見。

高職公共音樂

課教學與研究現狀

(一)目前研究中的內容

近年來,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研究文獻主要包含以下內容。

音樂教育作用研究 音樂教育在學校中的作用毋庸置疑。約有40%的文章涉及這方面的內容,普遍認為音樂教育作用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對學生的身心健康具有有益的影響;二是有利于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和人文素養;三是與校園文化建設密不可分。如王周秀的《淺議音樂藝術教育對高職學生能力素質的影響》,陳穎的《試論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素養與素質教育》,楊秀云的《談談高職生音樂審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新舉措》和孟展的《從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藝術教育課程現狀透析河南普通高職高專公共音樂教育》等。

音樂教育現狀研究 約有35%的文章對目前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現狀進行了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課程體系不完善,課程定位模糊,得不到相關教學管理部門應有的重視。如汪靚的《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與重點》一文,論述了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在學生學習、課程設置、教材選編、師資建設、機制保障等方面存在的問題;王愛峰的《江蘇省高職院校公共音樂教育的調查與研究》認為,音樂課程在教育體系內定位模糊、課程設置及地位邊緣化,公共音樂教育是從屬地位等。二是教學目標過高,教材選擇隨意性大,應確立適合職業院校學生特點的教學目標,編選適合職業院校學生使用的音樂教材,相關文章如金云霞的《對農業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王靖怡的《論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管理》等。三是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四是當前的現狀研究側重理論研究,缺少調查形式的研究等。

“音樂欣賞課”教學研究 從現有文獻來看,音樂欣賞課是高職院校的主要音樂教育模式,約有25%的文章論述了音樂欣賞課教學。這些文章一方面,提出了音樂欣賞課教學的不足。如劉昂的《淺議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認為音樂欣賞教學現狀是模式單一、互動不足,教學設備投入不足,創新不足、質量不高等;王敏靖的《高等職業學院音樂欣賞課程開發的研究》分析了音樂欣賞課程的教材、教學模式、教學評價的不足。另一方面,提出音樂欣賞課應該通過教學實踐予以改進。如蔣玲玲的《高職“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探索》和王敏靖的前述論文等。

教學方法研究 一些研究者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進行了教學改革與探索,總結了有效的教學方法。一是比較法。如蔡朝霞在《比較法在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運用》中談到運用比較法進行音樂欣賞教學,將中國傳統古典音樂作品與西方古典音樂作品做比較,將中國各地民歌風格做比較。二是研究性學習方法。如王敏靖在《中國民族音樂——民歌欣賞》一課中,采用研究性學習方法,變“被動”為“主動”,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激勵學生主動查閱各種資料,深刻分析研究中國民族音樂與流行、搖滾音樂的聯系與區別,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三是“聆聽、體驗、實踐”三位一體的教學方法。如鄭莉的《關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問題與改革》認為,音樂實踐本身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也能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通過對音樂技能的訓練,通過學生自己動手作詞、配樂朗誦、設計舞臺背景等,切身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美。

(二)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 汪海在論文《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音樂教學實踐探索——以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中回顧了近10年來國家教育部關于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的相關政策與文件,分析了國家近年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

分析比較法 陸小燕的《高職非音樂專業音樂鑒賞教材編寫的思考》,運用分析比較法,對五本音樂鑒賞教材(類別包括國家教育部重點教材、高等學校音樂教育學會推薦教材和21世紀高等院校素質教育教材等)進行了初步的比較研究,進而對高職音樂欣賞教育和教材展開了積極的思考。王敏靖的《高等職業院校音樂欣賞課程開發的研究》一文,分析了國內外關于音樂欣賞課程開發的相關文獻資料,認為西方發達國家學校(包括職業大學)都非常重視音樂教育,十分注重音樂課程的設計。

調查法 王愛峰、汪海、王敏靖、孟展等都在自己的學位論文中廣泛使用了問卷調查法和訪談調查法,調查了學生喜歡的音樂情況,學生的音樂素養,學生對音樂教學的期望以及師資情況,調查學生接受音樂教育的情況、音樂基本知識掌握情況等,及學校開設音樂選修課的情況。朱振玉在《廣州市高職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狀況調查》一文中采用抽樣調查法和問卷調查法,抽取廣州市六所高職院校為樣本,對廣州市高職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狀況做了調查。

個案研究法 孫晶晶、汪海和孟展運用個案研究法,對自己所在院校的音樂教育進行了較為全面的研究。

教學實踐法 汪海、王敏靖、蔡朝霞等以自己的工作單位和工作崗位為立足點,在課堂上實踐音樂教學,探索了新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如比較法、創設音樂情景法、研究性學習法、多媒體教學法,等等。

由現狀引起的思考

通過對已有研究文獻的閱讀與梳理,筆者了解到,許多高職音樂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付出了大量的勞動,取得了凝聚著辛勞與智慧的成果,尤其是個案研究和通過廣泛調查的研究,給同行的教學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和指導,啟示著后來者的教學與研究。但是從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看,筆者以為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還存在一些不足和有待探索的問題。

(一)對教學內容的思考

僅有6%的文章論及傳統音樂的教學。這些文章指出了民族音樂教育的重要性,并對在高職院校音樂教育中引入傳統音樂文化教育提出了建議和策略。如陸小燕的《對高職學生加強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教育的分析》,朱振玉的《廣州市高職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狀況調查》,孫晶晶的《論普通高職公共音樂教育引入本地傳統音樂的價值——以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為例》,蔡朝霞的《比較法在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運用》等。由此可見,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傳統音樂的教學內容是有的,只是很少,對傳統音樂教學的認識嚴重不到位。

1995年12月在廣州召開的“全國第六屆國民音樂教育研討會”提出了“以中華音樂文化為母語的音樂教育”口號。音樂學者、音樂家、音樂教育工作者疾呼至今,但在大學生課堂上卻還是較少聽到傳統音樂的聲音。通過這次文獻研究,筆者看到所有調查“學生喜歡的音樂類型”的結果,都是學生更喜歡流行音樂而較少喜歡我國傳統音樂,對傳統音樂的關注和對傳統音樂品種的了解遠遠少于對流行音樂歌曲的關注與了解。中國傳統音樂是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世代勞動人民的精神財富,承載、凝聚了勞動人民音樂生活的記憶。中華民族擁有數量眾多的民族音樂珍品,可學生卻唱不出幾首民歌,認不得幾件民族樂器,聽不進戲曲和曲藝,傳統文化在學生的心中地位堪憂,民族音樂的未來堪憂。

我們的學生從小就受愛國主義教育,而不了解自己民族傳統文化的人、不認同自己民族傳統文化價值的人何以愛國?筆者認為,高職院校的音樂課堂應該為廣大青年學子開一扇傳統音樂文化之門,讓學生學習傳統音樂,了解傳統文化,加深對中華民族的情感,為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創設良好的人文生態環境。

(二)對教學方法的思考

聽得多,實踐少 音樂欣賞課是當前高職院校開設的主要音樂課程,但是,在音樂欣賞課上強調了聆聽,忽視了學生的實踐。正如鄭莉所說,聆聽不完全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美,只有通過音樂實踐,才能讓學生感受到音樂的魅力。唱可以感受旋律的美、跳可以感受節奏的律動、奏可以體驗到親手撫弄出音樂的樂趣。怎樣在教學中加強學生對音樂的作品的實踐,從而讓學生更“近距離”地學習音樂,是我們今后教學中應該要探索的問題。

課上多,課下少 音樂課每周一次,學生在課堂上學習之后,大都不會在課下再去關注,而音樂的學習恰恰是在于平時的積累。教師在課堂上的講授,其實只是一種引導或者說是引領,課堂上接觸到的音樂作品不過是音樂海洋中的幾朵小小的浪花。怎樣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下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比如網絡、電視、廣播等,拓寬自己的音樂知識面,將課堂上的學習延伸到課下,延伸到生活中,使學生對音樂的學習不止步于課堂,是我們教學中要探索的第二個問題。

聲音多,文化少 音樂是有聲的藝術,但這聲音不是孤立產生的,它是一種文化,是產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目前的音樂課堂上,我們以聆聽為主,間或有唱或奏,這些聽得見的聲音的背后是什么?我們引導學生感受音樂帶來的委婉、抒情,高亢、明亮,憂郁、哀傷或者震撼,作者又是在什么樣的環境下、怎樣創作出這些作品的?這些問題,只有音樂的“聲音”是解決不了的。音樂與生活、情感、語言的關系,音樂與民族、國家的關系,音樂產生的地理環境、傳播方法等,都是需要在課堂上學習的,只有這樣的學習才能對音樂作品有較全面的了解,只有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認識到它的價值,只有真正認識它的價值,才算得上達到了學習的目的。

筆者以為,在高職院校的音樂教育中,怎樣將有聲的音樂與無聲的背景文化結合起來,引導學生加強對音樂文化的了解和學習,是我們要探索的第三個問題。

高等職業教育業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職院校的學生教育不僅是對專業技術的學習掌握,還有音樂教育這一“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這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是對人文傳統的繼承教育。

參考文獻:

[1]上海市教育科學研究院,麥可思研究院.2012中國高等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年度報告[R].中國教育報,2012-10-17(5).

[2]王周秀.淺議音樂藝術教育對高職學生能力素質的影響[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1):80-82.

[3]陳穎.試論高職院校學生的音樂素養與素質教育[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3):48-49.

[4]楊秀云.談談高職生音樂審美素質教育的重要性和新舉措[J].浙江工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3):65-69.

[5]孟展.從洛陽工業高等專科學校藝術教育課程現狀透析河南普通高職高專院校公共音樂教育[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7.

[6]汪靚.高職院校音樂教育課程體系改革的方向與重點[J].大學教育科學,2009(6):27-31.

[7]王愛峰.江蘇省高職院校公共音樂教育的調查與研究[D].南京:南京藝術學院,2008.

[8]金云霞.對農業高職院校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實踐研究[J].鄭州牧業工程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10(2):65-69.

[9]王靖怡.論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管理[J].管理科學文獻,2008(3):168-169.

[10]陸小燕.對高職學生加強民族民間音樂文化教育的分析[J].職業時空,2009(7):58-59.

[11]劉昂.淺議高職院校音樂欣賞教學[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3):154-155.

[12]王敏靖.高等職業學院音樂欣賞課程開發的研究[D].北京:首都師范大學,2005.

[13]蔣玲玲.高職“音樂欣賞”課程的教學探索[J].科教文匯,2010(2上):182-183.

[14]蔡朝霞.比較法在高職院校非音樂專業音樂欣賞教學中的運用[J].黃河之聲,2008(2):73-75.

[15]鄭莉.關于高職院校音樂教育的問題與改革[J].職業教育研究,2010(3):25-26.

[16]汪海.高等職業技術學院音樂教學實踐探索——以日照職業技術學院為例[D].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2006.

[17]陸小燕.高職非音樂專業音樂鑒賞教材編寫的思考[J].科技信息(學術研究),2008(2):274-275.

[18]朱振玉.廣州市高職生中國傳統文化素養狀況調查[J].包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9(1):39-41.

篇(10)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2)11C-0166-02

中職音樂教育是實施美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徑,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培養和提高中職生音樂審美素質和能力,促進中職生全面發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目前中職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不容樂觀,非藝術類中職學校的音樂教育得不到重視,音樂教育沒能真正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如何改變這一狀態,使音樂教育回歸本位,是我們音樂教育工作者值得思考與探索的問題。本文從中職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入手,著重分析中職學校音樂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并提出改變中職學校音樂教育現狀的對策。

一、中職學校音樂教育的現狀分析

中職學校的音樂教育狀況令人擔憂,一些中職學校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明顯不夠,除藝術類中職學校或專業開設有音樂課程外,其他普通中職學校的音樂教育幾乎是空白,絕大多數學校沒有開設音樂課,不重視音樂活動的開展,認為音樂教育可有可無,將音樂課排除在課程體系之外。即使開設音樂課,在常規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往往存在著諸多問題:很多學校音樂教學基礎設施投入不足,教學設備短缺。例如,只有一兩臺老式的錄音機,缺乏教學所需的音樂器材。專業教師缺乏,甚至是由其他學科教師兼課的,音樂課的地位顯然是末等的,往往是課時不足時才會安排音樂課補救。有的學校為了高考或技能競賽,臨時突擊培養少數音樂特長學生,只是為了追求短期效果和擴大影響,受益的也只是極少數學生,一旦任務完成,又恢復沒有音樂教學的狀態。

(二)中職學校的音樂教材更新速度緩慢,教學形式單一

大部分中職學校使用的音樂教材是高中階段一些舊版本,在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往往跟不上時代潮流,對于喜歡追求時尚而文化基礎較差的中職生而言,這樣的教材明顯沒有吸引力,自然無法激發起學生的學習熱情,上起課來學生感覺索然無味,不是各自玩手機就是昏昏欲睡;甚至有的中職學校干脆不訂音樂教材,由教師自己準備教材;再加上有的教師音樂教學走入了誤區,只為了上課而上課,音樂課缺少了趣味性,只剩下了老師講,學生聽;老師彈唱,學生學唱,教學形式單一,師生之間不能建立起民主平等的關系,沒有關注學生,仍然是傳統教學中“灌輸式”的課堂,學生沒能參與音樂活動,體驗不到音樂的樂趣,自然不喜歡上音樂課。設備短缺、師資缺乏、地位低下,教材落后,教學形式單一,導致音樂教育在中職學校形同虛設,逐漸形成惡性循環。

(三)中職生音樂素養普遍低下

現在的中職生,大多處于16~18歲,這個年齡段的青少年,處于青春發育后期和青年前期,他們的思維活躍,精力旺盛,喜歡變化,好奇心強,但容易沖動,意志容易動搖。由于被重點高中拒之門外,學生的自信心普遍不足,學習的動力明顯缺乏,在學習上表現較為懶散。進入中職學校后,由于沒有升學的壓力,課余時間相對充足,他們需要音樂來表達和宣泄自己的喜怒哀樂,在學校教育沒有音樂,他們就從其他方面用自己的方式去追求。其結果是:他們的耳朵整天戴著耳麥,欣賞著他們眼里所謂的流行音樂:今天是“雙節棍”,明天是“傷不起”,網上流行什么,他們都蜂擁追逐。相反,《十面埋伏》、《梅花三弄》等傳統民族音樂的意境他們無法體會,《c小調第九交響曲》、《第五(命運)交響曲》等歐洲音樂的高雅他們無法領悟,大部分中職學生的基礎樂理知識是一問三不知,連簡單的簡譜也不能完整視唱,音樂知識也模棱兩可。在欣賞音樂過程中,對節奏、音色、和聲、調式等音樂要素也是霧里看花、不知所云;在演唱歌曲時,吐字不清、不懂控制氣息等,表現力差、沒有美感,當然就更談不上音樂修養素質。

二、對策分析

(一)加大對中職校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凸顯中職特色與專業特色

中職校應加大對音樂教育的重視程度,加大音樂教學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加強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根據專業特色開設音樂課程,并列入教學計劃,與其他專業課程一樣嚴格實施,認真考核,確保實效。根據中職生的心理特征,充分發揮音樂教學以美感人、以情育人等多重功能,幫助中職學生減輕就業、學業方面的思想壓力,依靠音樂教育的特性直接觸動學生的情感中樞,震撼學生的心靈,滲透正確的思想道德觀念,培養高尚的情操,從而促進中職生的身心健康發展。另外,音樂教學可以體現專業特色,將音樂知識與學生所選擇的專業領域結合起來,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面對學前教育專業的學生時,教師可以與幼兒園音樂活動設計課相結合,根據幼兒“玩中學”的特點,指導學生把創作、表演、欣賞融合在幼兒音樂活動中,在教學形式上要歌、舞、樂融合或交替進行,以順應幼兒園游戲性的音樂活動特點;在面對旅游專業的學生時,教師可以教會學生一些具有濃郁地方色彩的民歌,讓學生搜集相關資料,進行講解等;在面對計算機專業的學生時,教師可指導學生搜集音像教材素材、編輯音樂和音像節目等。

(二)及時更新音樂教材,豐富教學形式,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中職校音樂教材的教學內容要及時更新,好的選材在教學效果上將是事半功倍。在選材方面,除結合課本外,音樂教師要重視學生的學習興趣,并適當地加入時尚因素,保持與時俱進的品質。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針對中職生音樂基礎差的特點,教師應不斷創新教學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關注學生,引導學生掌握學習的主動權,積極參與音樂活動。同時,應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來活躍課堂氣氛,使學生身心處于最佳活躍狀態,心情舒暢地投入課堂,樂于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果。此外,還應讓學生在學習音樂的過程中以樂輔德,陶冶情操,啟迪智慧,提高審美趣味,全面提升音樂素養。

(三)加強音樂的實踐教學,豐富中職學生的音樂文化生活

中職校的音樂教師應當重視音樂實踐教學,把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教師可以嘗試在每堂課中設計有5分鐘左右的“達人秀”小舞臺,模仿流行的綜藝節目,讓學生PK,每周選出周冠軍,再每月選出月冠軍,鼓勵每一位學生展現自己的藝術才華;可以組建健美操隊、舞蹈隊、街舞隊等,通過歡快的節奏,愉悅學生身心,增強學生體質;還可以組建班級合唱隊或學校合唱團,通過優美的歌聲,凈化學生的心靈,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等。諸如此類的實踐形式將成為挖掘學生潛能的平臺,并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同時,利用重大節日,比如“五四”青年節、國慶節、元旦等,學校可每年舉辦一兩次大型文藝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音樂才華。針對這樣的活動,音樂教師可以制定相關的教學內容融入到班級里去。例如,進行班級卡拉OK,把聲樂教學融入課堂,規范學生的發聲方法及相關技巧,教會各班不同的合唱歌曲等。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音樂教師可有意識地教學生一些簡單的舞蹈動作,講解幾個有代表性的民族舞蹈的特點。這樣不僅讓學生接觸和了解舞蹈,還可以幫助他們在今后文藝匯演的選材上有較明確的方向。針對以男生為主的班級,可設計小品、相聲等表演,這樣一來,可做到既有不同的美妙歌聲,也有不同風采的舞蹈,還有不同的相聲小品等,豐富晚會的表演形式。

(四)注重音樂欣賞教學,發揮音樂教學的審美、啟迪功能

音樂能陶冶人的性情,豐富感情體驗。好的音樂作品具有強大的感染力,它能陶冶人的情操,鼓舞人的斗志,提高人的思想境界。因此,中職校音樂教育應充分重視音樂欣賞教學,把音樂理論學習、實踐教學與音樂欣賞教學貫穿起來,形成一個音樂教學的完整體系,將其作為培養學生審美情緒、啟迪心靈的一扇窗口。在音樂欣賞教學中,教師要注意培養和提高學生欣賞交響曲、古典音樂和民族音樂等高雅音樂的能力和興趣,提高音樂欣賞的品位。對于較難理解的音樂作品,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通過內容豐富而恰到好處的課件,對音樂作品的背景、內容作介紹,幫助學生理解音樂作品的主題思想、風格特點、情緒變化等,開拓學生的視野、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如欣賞小提琴協奏曲《梁山伯與祝英臺》時,呈示部中,獨奏的小提琴在豎琴的襯托下,奏出了甜美、明朗、詩意般的愛情主題,學生們會被這優美的旋律和強烈的藝術感染力所深深地吸引、打動。又如欣賞二胡獨奏曲《二泉映月》時,學生隨著音樂主題的變奏和發展,會產生痛苦、哀傷、渴望等不同的情緒變化,體會到作者阿炳在舊社會飽嘗的辛酸以及倔強的性格,被作者追求光明、樂觀向上的可貴精神感染。這些健康的音樂作品能夠觸及學生的心靈深處,陶冶學生的情操,使學生的素質得到更全面的提高。另外,也可在現代流行音樂中擷取精華,把格調清新、積極向上、內容健康的音樂作品介紹給學生,教師加以正確引導,提高學生對現代音樂的鑒賞、審美能力。

對于處于青春期的中職校學生來說,音樂能夠幫助其排遣不良情緒,樹立正確的審美觀,由美而求真向善,起到陶冶情操,啟迪智慧的作用,長期的音樂教育還能擴大他們的文化視野,促進個性和諧發展,培養創新精神。因此,中職校要高度重視音樂教育教學工作,學校各級領導和全體音樂教師要統一認識,把學校的音樂教育與德、智、體、美、勞的發展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各中職校要高度重視音樂教育教學工作,進一步完善教學設施,加強音樂師資隊伍建設,注重音樂理論與實踐教學,發揮音樂學科素質教育的功能,并通過多種教學形式豐富中職學生的音樂文化生活,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素養,促進中職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為每名中職學生提供更廣闊的人生發展空間,從而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的需要。

【參考文獻】

[1]郭聲健.音樂教育論[M].長沙:湖南文藝出版社,2004

[2]屠蘭蘭,羅迎春.中小學音樂教育課題研究與論文寫作[M].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

上一篇: 英語本科專業論文 下一篇: 工業分析與檢驗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日韩 | 中文字幕永久在线中文免费 | 最新国产极品高清在线看 | 日本免费一级a一片 | 在线看欧美十八禁网站 | 亚洲成在人天堂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