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商務英語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2: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商務英語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生商務英語論文

篇(1)

商務英語專業的選題方向是什么?在畢業論文開題意見和成績評定表中往往會有這么一條:是否符合專業培養目標。對于培養目標《商務英語國家標準》規定,商務英語專業旨在培養英語基本功扎實,具有國際視野和人文素養,掌握語言學、經濟學、管理學、國際商法等相關基礎理論與知識,熟悉國際商務的規則和慣例,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能從事國際商務工作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從培養定位來看,商務英語專業學生以文學、語言學作為選題對象肯定是不怡當的,選題的核心還應是商務英語。對于地方性本科院校來說,由于教育部已經將這類院校定義為應用型高校,選題的重點還應放在商務英語在相關領域的應用上。

二、商務英語專業畢業論文選題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學生甚至是指導老師都不清楚什么是商務英語,商務英語到底該研究什么。無法明確這一點,就會導致論文選題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籠統空泛、與社會實踐脫節等問題。

(一)選題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

要符合專業培養方案,除了熟悉教育部的商務英語專業介紹外,還一定要明確什么是商務英語。對于商務英語的定義,Hutchinson和Waters稱:商務英語是ESP的一個分支,是以英語作為語言媒介、以商務知識為核心的一種ESP。從其定義可以看出,商務英語可以根據實際用途來界定,其范圍涉及到許多不同行業和領域,所以商務英語涵蓋了各個相關領域的專業英語,如經貿英語、金融英語、會計英語、法律英語、物流英語、廣告英語等。因此,商務英語的一般定義是一切與商業相關領域的英語。

這樣看來,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的選題范圍相當廣泛,只要涉及與商務相關的專業英語領域即可,例如“合同英語中贅述現象的語用分析’、“物流英語語篇的語法銜接研究”、“從張家界景點的翻譯看旅游英語的翻譯策略”等均是相當不錯的商務英語選題。但是,脫離了商務界定的選題就很可能不符合專業培養方案,例如“文化因素對電影片名翻譯的影響”、《快樂大本營》中漢英語碼轉換現象探析’、“從英漢句法差異看長難句的翻譯”等選題就明顯不符合商務英語專業培養方案。

(二)選題籠統、空乏、單一陳舊

由于缺乏對商務英語研究領域的系統了解,學生的選題往往籠統空乏,很多同學感覺無題可選,紛紛借助網絡,從而產生選題陳舊、雷同等問題。在對幾所地方性本科院校商務英語畢業論文選題的調查發現,畢業設計的形式比較單一,全部是采用傳統的學術研究性畢業論文模式,居然沒有學生采用調查報告或策劃方案。就畢業論文選題的領域而言,寫商標和廣告的占40%以上;寫商務英語語言特點的也占到30%以上;只有一到兩篇涉及到新聞、法律方面;研究金融、管理、保險、物流等方面的基本沒有。

(三)選題與社會實踐脫節,無實際價值

理論結合實際一直是需要解決的基本社會問題,也是課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然而很多商務英語選題脫離社會實踐,缺乏新意,無實際意義。有些選題不像是研究論文,更像是教課書里的內容,例如像“商務英語信函的語言特點”和“國際商務談判的語言特點”這樣的選題可以在相關教課書上發現完全一樣的內容。另外,有些研究是已經沒有必要進行的,例如,隨著高等教育的全民化,進出口行業從業人員一般都已具備直接閱讀和撰寫外貿函電的能力。因此,沒必要研究類似“英漢外貿函電翻譯”和“論商務函電翻譯”的選題,而且之前這方面的研究成果也非常豐富。

三、原因分析

(一)商務英語研究氛圍

根據葉興國教授對中國商務英語研究現狀與趨勢的研究,發表過的商務英語論文從研究領域看,籠統地研究商務英語的論文多,研究英語廣告和商標的論文多,深入研究國際商務具體領域專門用途英語的論文少。另外,據統計,過去30年總共發表了約5000篇商務英語論文,其中,研究廣告英語和英語商標、品牌的論文約占總數的31%。由于學生寫作畢業論文的主要文獻來源是中國期刊網,這一現狀無疑對學生的選題具有巨大的導向作用。

(二)往屆學生論文選題傾向

由于絕大多數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選題的時候都沒有進行過相關的實踐調查,因而很多同學就直接上網搜索現成的選題,似乎寫起來有更多資料可查。這樣一來,往屆學生論文的選題,尤其是其他院校上傳到網上的選題就成為很多畢業生使用“拿來主義”的對象,這也是學生選題單一的原因。

(三)管理和指導理念落后

造成學生畢業論文諸多問題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老師指導理念落后、學生英語水平不高、學生專業知識不扎實、管理過程不規范等造成的。現在地方本科院校學生的畢業設計仍然堅持按照傳統的學術論文模式進行,基本脫離社會生產實踐。論文指導的管理機制也不合理,例如寫作指導的時間安排不妥當,往往與找工作、考研時間相沖突;選擇指導教師的機制不科學、不合理,根本沒有根據教師的研究方向進行選擇,常常出現研究文學或教學法的教師指導商務英語選題學生的情況;指導老師的指導理念落后,單一要求用理論解釋現實問題,忽視了商務英語的社會調查和商務英語的實證性研究。

四、解決方案

(一)熟悉商務英語研究理論

理論聯系實際是論文寫作最常見的模式,要想寫好這類論文,首先要熟悉相關領域的理論。在進行論文寫作前,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應系統地學習商務英語理論,并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例如,王立非教授針對商務英語語言理論體系,提出了商務英語詞匯學、商務語用學、商務話語分析、商務翻譯學、商務對比語言學、商務社會語言學、英語經濟學等十二種研究理論和商務英語研究方法。

(二)擴大商務英語研究范圍

掌握好了商務英語理論,接下來就是明確要指導的實際問題。由于商務英語涵蓋了與商務有關的各個領域,商務英語研究的范圍也隨之非常廣泛。研究內容可涉及商務英語語言、廣告、商標、函電、經貿、談判、合同、標識語、公示語、法律、外宣、司名、旅游等,還可包括金融、會計、會展、物流、涉外禮儀、電影、產品說明、公司宣傳、證券、電子商務等領域所使用的英語語言特點及翻譯技巧。

(三)畢業論文形式多樣化

根據《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畢業論文(設計)要求選題有價值、思路清晰、內容充實、文字通順,并有一定的獨立見解。商務英語專業應鼓勵學生采用市場調研報告、商業計劃書、營銷方案等多種形式,長度與畢業論文長度大體相等,用英語寫作。評分時除了考慮語言質量和格式外,還應把創新思維和應用價值作為重要依據。因而,除理論聯系實際的學術型論文寫作外,還可以采用實踐性畢業論文形式。論文的內容可圍繞商務英語專業相關崗位進行選題,以解決具體職業崗位的具體問題。例如,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習經歷,針對工作過程,用英語寫一份完整的工作程序匯報;或者是為某項促銷活動寫一份詳細的策劃案;也可以就某個行業的一個突出問題進行深入調查,完成市場調查報告;還可以根據自己的市場調查,寫一份創業計劃書等等。

篇(2)

本文作者:鄭艷工作單位:海南經貿職業技術學院

(一)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時展的要求隨著國際貿易、國際商務活動的頻繁開展,商務英語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作用越來越突出,具有較強商務英語能力、素質較全面的人才越來越成為社會迫切需求的人才。這就要求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要精通英語語言、擁有常規的商務知識外,還要具有靈敏的商務意識、良好的人際溝通能力、自我表達能力等。因此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以促進精神文明與物質文明的同步發展,建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正是這一時展的要求。(二)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履行大學使命的需要高校作為知識的集中地,是保存、傳承、傳播和創造先進文化的重要場所。高校文化建設對弘揚和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起著重要的作用。文化素質教育薄弱是目前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方面最為突出的現實,在這特定時期提出并實施文化素質教育,不僅符合高等教育改革的要求,而且有助于推動教育思想和教育觀念的轉變與更新,也有助于推動各高校教學改革不斷深化。大學越發展,文化在管理中的主導地位必定越來越強,越是優秀的大學,其自身的優秀文化傳統對學校建設發展的意義越重大。當大學發展到一定階段,必然要求從文化的層面來整體思考學校的建設和發展。(三)加強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培養優秀人才的保證當今社會科學技術高速發展,知識和信息傳播技術日新月異,這更加促進了世界各國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合作。因此21世紀的商務英語專業人才應該具有扎實的基本功,寬廣的知識面,一定的專業知識,較強的能力和較好的素質。其中,思想道德素質是根本,文化素質是基礎。對于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來說,應該更加注重對他們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的教育,注重訓練他們批判地吸收世界文化精髓和弘揚中國優秀文化傳統的能力。跨進高等學府的每個學生都渴望自己成才,但如果只具備一定的專業素質,而欠缺文化素質,最終只能成為人們所說的“機器人”或者“工具人”。因此,一定要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只有這樣,才能在知識經濟時代的今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培養出優秀的人才。

(一)理清教育觀念,加強文化素質教育與德育相結合商務英語專業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首先要理清教育觀念,強調“以學生為中心”,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強調學生的特點和需要,以學生發展為本位,發展學生個性,挖掘學習和運用英語及商務知識的內在潛能,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術素質和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教育是一個綜合性的系統工程,涉及到學校的各個方面,需要全校各部門的協作與配合。學校可以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成立“文化素質教育指導委員會”等類似機構,由相關校領導掛帥,教務處、學工處、團委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及有關教授、專家參加,負責規劃、實施、指導、協調、評價全校的文化素質教育工作,并組織力量開展文化素質教育理論研究。各職能部門和各院系要有明確的工作職責和具體措施,將文化素質教育和德育在課程安排及相關第二課堂活動中有效合理地結合在一起,并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始終。(二)設置合理的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發揮教師的積極引導作用在開設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時,一定要加大對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重視程度。在以選修課為主要課程開設形式的學校中,應加大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比例。在一些有條件的學校中,也可采用必修公共課的方式開設一些文化素質教育課程。另外,各高校還應該設置規范的課程開設標準,合理安排課程比例。對于文化素質教育課程的開設應遵循一定模式,即文化素質教育課程應分類開設。根據學生們所學專業有針對性地培養學生們的文化素質。這樣可以使課程設置合理、規范,隨意開設現象得以遏制。比如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是以提高學生實際語言表達為目的的課程,建議開設例如:《演講與口才》、《實用口才訓練》、《人際交流》等課程。在實施文化素質教育過程中,教師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文化素質教育的成效與否。教師即是專業領域的標桿,也是學生如何做人的標榜。因此,學校應該把提高教師群體文化素養作為師資隊伍建設工作的核心和根本,采取選派進修、培訓等多種措施提高教師群體的文化素養,引導教師不斷提高自身文化素養,充分發揮教師在文化素質教育過程中的積極引導作用。(三)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建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和氣氛。文化素質的提高,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努力和環境的熏陶。一個良好的校園文化環境,對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每所高校都要有自己特有的校園文化氛圍,要大力開展各種形式的校園文體活動,讓文化素質教育滲透到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中去。如舉行專題講座、學術報告、影視評論、演講比賽、文體活動等,使學生獲得知識,促進情商、智商的發展。針對商務英語專業的素質教育要充分利用第二課堂。在第二課堂上,學生能夠進一步消化課堂所學知識,并擴大知識面,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延續。例如,開展商務知識競賽、商務英語論文比賽、模擬市場活動,假期社會實踐等第二課堂的活動,不僅能夠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理論知識,通過查閱文獻了解學科發展前沿,還能夠促使學生在積極思考和共同探討中提高創新能力與團隊協作能力。因此第二課堂活動對于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動手能力、道德品質、人文素質、創新等方面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四)完善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相關評價體系在文化素質教育的實踐過程中,各高校要重視對文化素質教育實施效果的評價和檢驗。首先是要堅持“以生為本”的原則,加強對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實踐過程和結果的評價和監控,確保高校文化素質教育的實施效果,要明晰評價體系檢查的目的不僅包括對教育效果的評價和總結,更重要的在于對教育過程的檢查、監督、總結、反饋及改正和完善。其次,要建立健全相關組織機構,明確權責分工,責任到實處。再次,要明確評價目標和理念,在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過程中還要注意加強對評價體系自身的檢查和監督力度,及時發現評價體系自身及其在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及時改正,以保障高校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相關評價體系能夠不斷地完善。

篇(3)

(一)社會經濟發展對于英語人才需求的變化

近年來,許多英語教育專家指出中國社會對商務英語人才的需求已經從單純的對外貿易型人才轉向能適應中國經濟國際化需求的高層次復合型英語人才(王立非,2011;葉興國,2014)。隨著我國企業“走出去”步伐的加快,亟需熟悉企業營運模式,能在營銷、生產、管理、金融等崗位上發揮作用的商務人才。對于這類人才而言,熟練掌握英語交流技能是入職的必要條件。然而根據調查,目前我國在海外工作的人員雖然已超過300萬,但在各行業內能熟練運用外語與國外客戶洽談業務、簽訂合同的人才非常稀缺(蔡基剛,2015)。

(二)商務英語專業的發展和課程體系的轉變

商務英語起源于20世紀50年代的經貿英語,其核心課程是外貿英語函電、外貿英語會話、進出口實務等,其任務是為對外貿易事業培養專門的外貿人才(葉興國,2014)。進入90年代以后,隨著越來越多的外資企業來到中國,對人才的需求逐步轉向兼具商務知識和英語能力的復合型人才。商務英語逐漸從一門課程轉變為一個培養方向,并成長為一個本科專業。在這個過程中,其課程設置、教學模式、人才培養目標在不斷更新和完善。

黃偉新(2005)提出從商務英語(Business English)到英語商務(Business in English)逐步過渡的本科教學模式,即:在第四學期開始以英語教授商務課程,并在第八學期用英語撰寫商務題目的畢業論文。這種模式將英語作為專業課程的“載體”,發揮英語的“工具性”作用,培養“英語能力和商務專業知識技能均強的復合型人才”。2006年教育部批準目錄外試辦商務英語本科專業,2007年中國國際貿易協會商務英語研究會提出商務英語本科的課程體系應該由基礎英語、商務英語技能、商務專業三大模塊構成(葉興國,2014),管理學、經濟學等商務課程首次被明確列入課程體系。2009年出版的《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要求》(試行)進一步提出,商務英語專業高年級階段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商務專業知識的提高上,要選擇性地學習經濟學、管理學、國際商法、營銷等課程,商務知識課程在四年的總學時中應占有20%~30%的比例(陳準民等,2009)。2012年,商務英語專業被正式列入教育部本科專業基本目錄。教育部最新制定的 《高等學校商務英語專業本科教學質量國家標準》 (以下簡稱《商英國標》) 更是將商務知識與技能模塊的比例提高到了25%~35%。由此可見,商務知識類課程在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已被正式確認。商務知識課程是打造該專業的跨學科特性、培養優秀的英語商務人才的重要保障。

二、當前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與《商英國標》要求的差距

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畢業論文(設計)是非常重要的環節。《商英國標》指出,畢業論文應重點考察學生商務英語和專業知識的綜合應用,以及實踐與創新能力。畢業論文可采取實踐類或學術類,其中實踐類包含商業計劃、營銷方案等項目報告和行業、企業、市場分析等調研報告。

然而,根植于英語語言文學專業應用語言學學科的商務英語專業在學生畢業論文的指導上要突破傳統語言學的窠臼,應用商務知識研究商務類實踐課題無疑是一巨大挑戰,目前在這方面的教學研究很少。陸道夫(2010)《在英語專業學士論文寫作教程》中提出應將語言學、交際學、機構研究等理論應用到商務英語研究中,采用修辭分析法、機構話語法、語料庫等方法來研究商務交際事件中商務話語的特點、其文化背景及對相關群體或個體的影響。這意味著本科生畢業論文的研究對象仍是語言現象而不是商務現象。筆者在2015年一次全國性的商務英語教學研討會上對參會的50余所院校進行的問卷調查也證實了這一現狀的存在。對于“貴校商務英語論文選題的方向包括哪些”這個問題,選擇市場營銷、國際貿易等商務課題的不到30%,而選擇各類商務文本翻譯、商務信函、商務話語分析的占60%以上。由此可見,當前雖然少數條件較好的大學,如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和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已經開展了用英語撰寫商務題材論文的實踐,對于大多數院校,由于受到教師學術背景的影響,商務英語專業的論文仍然是經院式的,英語依舊主要是研究對象而不是研究的載體。

畢業論文是培養本科生創新思維能力和研究型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畢業論文的研究和寫作過程是對學生在本科階段所學習的知識、技能、方法的綜合應用能力的檢驗。作為商務英語專業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等學科知識如果在畢業論文中得不到體現,顯然不符合課程體系設計理念和人才培養目標。因此,引導和幫助學生從所學的商務知識出發、應用商務研究方法、用英文撰寫具有實踐意義的商務題材的畢業論文,是商務英語專業培養跨學科、應用型人才的不可或缺的環節,也是商務英語專業教師必須面對的挑戰。

三、商務題材論文與傳統語言學題材論文的區別

(一)研究對象和研究目的的區別

商務題材的論文其研究對象為商務領域中的各種活動和事件,如生產管理、市場營銷、人力資源、競爭優勢等。從研究目的來看,商務研究主要分為探索性研究(exploratory research), 描述性研究(descriptive research)和因果關系研究(causal research)(Zikmumd et al 2010:54-61;Saunders et al 2010:137-140)。探索性研究發現和評估企業經營管理中潛在的機會和威脅,從而幫助決策者抓住機遇或化解威脅;描述性研究的目的是對某種商務現象,如目標市場、客戶滿意度、營銷活動等進行細致的描述,從而讓決策者深入了解該現象,為正確評估經營效果提供依據;因果關系研究旨在發現某個商務現象,如員工流動率過高、銷售額下降等現象產生的原因,從而提出針對性的解決方案。因此,商務研究的目的是為企業的經營活動提供實證數據,幫助企業決策者做出理性的決策,其研究對象涵蓋商務活動的方方面面,因而它不同于以商務語言(如:談判、信函、廣告)為研究對象,以提高商務溝通技能和效率為目的的傳統語言學題材論文。

(二)研究方法的區別

商務題材論文通常采用實證研究。由于各個企業關注的信息不同,商務研究通常需要采集第一手數據。受到研究的時效性、資金投入等限制因素,數據采集通常采用問卷調查、觀察、專題小組和深度訪談的形式。在研究設計上,商務研究最常見的設計是案例分析。商務研究極少采用修辭分析、話語分析、語料庫、文本比較、實驗等傳統語言學的研究方法。

(三)理論基礎的區別

商務題材論文研究的基礎是商務專業知識而非翻譯、語言學知識。根據學校開設的課程,商務題材論文應以管理學、營銷學、經濟學、國際商法等領域的一個或多個理論做研究框架,在深入了解該理論的內容、發展演變、意義和局限的基礎上,將它應用于當今社會的商務實踐中,提高學生的理論研究能力、實踐應用能力和批評性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或讀研深造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適合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商務研究模式

本科生在進行論文寫作和研究的時候往往受到很多客觀條件的限制,如時間、經費、經驗、知識面、社會資源等。因此,很多商務研究設計,如行動研究、縱向追蹤研究并不適合學生操作。筆者通過多年的商務英語本科論文指導實踐,參考Brown(2006)對于商務研究的分類,提煉出四種適合商務英語專業本科生的、具有較強可操作性的商務研究模式。

(一)理論應用型研究

檢驗學生對理論的理解是否到位,最佳的方法就是看他們能否正確地應用理論去分析商務領域里的實際問題。如學生在市場營銷課程中可能會接觸到多種定價理論,結合當今市場的熱點,如蘋果系列產品的熱銷,學生可能會覺得蘋果的熱銷和它的高價策略之間或許有一定的關系。在這種情況下,學生可以搜集并詳細研讀關于高價策略的文獻資料,將相關的理論用于對蘋果系列產品定價策略的分析以解釋蘋果公司是如何通過高價策略樹立品牌形象、贏得客戶青睞的。

理論應用型研究通常選取業內頗有影響力的成功案例為研究對象,用相關理論去解釋這種成功,從而將樸素的經驗上升到理論的高度,以期為同類企業提供參考。當然,學生也可以選擇對知名企業失敗的案例進行分析,從中總結教訓。理論應用型研究的選題范圍廣,與社會熱點結合緊密,有很強的現實意義。此外,因為這類研究主要依靠文獻資料和二手數據,因此很容易操作,往往是學生的首選類型。

(二)解決問題型研究

解決問題型研究是從實際問題出發,通過對問題所表現出的現象進行調查和分析,初步診斷出問題產生的原因,再運用所學的商務知識,找出能解決問題的理論和方法。解決問題型研究的選題通常來源于學生的實習經歷。如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發現該企業的銷售人員滿意度低,流動率高。通過觀察和交流,學生可能會把這一問題歸咎為績效考核系統中激勵機制的缺失。于是,通過對激勵理論和案例的研究,該學生能夠針對這個企業提出一套有效的激勵方案來解決當前存在的問題。

解決問題型的研究不僅對企業具有實際意義,而且能夠極大提高學生創造性地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進而可以鍛煉學生為解決實際問題而進行研究性學習的能力。對于有條件的學生,教師應當積極引導他們采取這種方式學以致用,以用促學。

(三)檢驗模型型研究

“檢驗模型型研究”是另一種類型的“理論應用型研究”,其研究基礎雖然也是商務理論或模型,但由于商業世界變化萬千,現有的理論和模型未必適合新出現的商務現象或特定的市場、產品或企業實踐,因此“檢驗模型型研究”的目的是檢驗現有的理論或模型在新的情況下的適用性,并且根據實際狀況提出對模型的修正。

如激烈的市場競爭促使新的營銷理論層出不窮。代表信息技術時代營銷革命的體驗式營銷很快風靡全球,學者們為此建立了模型。但是,發源于IT行業的這種新型營銷模式是否適合傳統行業,或者當今更新潮的互聯網行業呢?對于這類問題的研究就是“檢驗模型型”的研究。學生可以從一個或多個體驗式營銷模型出發,設計問卷或采訪提綱,然后以某個傳統企業或新型互聯網企業為研究對象,收集一手收據,再通過數據分析驗證現有模型是否適用于這個特定的企業實踐,哪些方面需要做出調整。“檢驗模型型研究”不僅是對理論的應用,更是對理論的發展,是對學生批判性思維能力的鍛煉。

(四)評估效果型研究

企業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勝出,會不斷推出新的產品、營銷手段、管理措施等。然而這些新舉措的效果如何、是否達到預期目標、存在哪些問題是企業決策者最為關心的。“評估效果型”研究通過數據采集,獲得相關人群對于這些新事物的態度,從而評估其實施的效果,為決策者下一步的決策提供依據。

“評估效果型”研究的選題可以來源于學生自身的經歷, 也可以來源于學生感興趣的商業世界的熱點現象和熱門話題,如“從大學生消費心理探究天貓雙十一狂歡活動促銷手段的效果”、“網購沖擊下實體書店體驗式營銷策略實施效果研究及發展建議―以XX書店為例”、“O2O模式下汽車售后服務市場的發展前景研究”等。

“評估效果型研究”的成果往往是對所研究課題的經驗或教訓的總結、提出改進意見,為決策者或同類企業的類似活動提供借鑒。由于我們所處的商業世界變化劇烈,新的話題、熱點層出不窮,為此類研究的選題提供了無限的空間;同時,通過這類選題,學生能夠主動關注和學習新生事物,有利于擴展他們的眼界,與時俱進。

五、商務題材論文在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培養中的價值

《商英國標》中明確提出,商務英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為“具備英語應用能力、商務實踐能力、跨文化交流能力、思辨與創新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的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用英語撰寫商務題材的論文能夠從以下四個方面促進這個目標的達成。

(一)促進高級英語技能的提高,突出英語專業特色

用英語撰寫學術論文對母語非英語的所有人都是一巨大挑戰。除了寫論文必須經歷的選題、構思、研究設計、數據采集、數據分析、結論提煉等挑戰外,語言本身也構成巨大障礙。在這一過程中,學生需要大量閱讀英語文獻,閱讀量和文獻難度遠遠超過平時課程作業和考核的要求。在閱讀中,學生不僅僅要完成對所研究的課題理論知識的積累,而且要有意識地學習和積累專業術語的英文表達,體會和模仿學術語言的句型風格。

在寫作中,學生需要大量用到釋義、總結、描述、分析等英語專業著力培養的高級語言技能,同時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思維能力、邏輯能力也會得到鍛練和提高。這些高層次的能力能夠為學生未來在職場和學術領域拓寬上升的空間,正是商務英語專業畢業生區別于取得了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的商科畢業生的重要方面。

(二)促進商務學習與英語學習的結合,鍛煉用英語獲取新知識的學習能力

撰寫畢業論文僅僅靠課堂上教師傳授的知識顯然不夠。完成任何一個課題的論文,都必須對該課題所涉及的領域、相關的理論、所選擇的案例有較為深入的了解。要做到這點,學生必須通過網絡、圖書館、學術數據庫等方式查閱大量資料,這一過程鍛煉了文獻檢索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更重要的是,在理解和掌握這些文獻資料的過程中,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得以提升。如果所閱讀的資料是英文的,則實現了商務知識和英語語言能力的無縫對接,深度訓練了學生用英語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三)促進學科知識的應用,打造商務實踐能力和思辨能力

如前文所述,《商英國標》中明確提出了商務知識(包括經濟學、管理學、國際營銷、國際金融等) 是商務英語專業知識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不過“紙上得來終覺淺”,采取本文推薦的四種商務研究模式設計研究方案、寫作商務題材的論文時,學生可以選取自己最感興趣商務學科知識進行深度鉆研,并且將這些知識應用于對社會經濟中發生的熱點事件、典型案例、企業實踐的解讀和分析,結合實證研究數據,提出自己的觀點和主張,從而批判性地建構屬于個人的知識體系。

(四)促進思維方式與國際接軌,為未來的職場晉升打下堅實基礎

篇(4)

關鍵詞:實用英語;寫作課程;大學英語四級

中圖分類號:G64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4107(2012)12-0053-04

實用英語寫作技能是大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也是社會要求的適應性人才所具備的基本交際能力。然而,目前,大多數高校的大學英語教學尚未開設基礎寫作課,只有少數學校在四級后將實用英語寫作作為選修或是后續課程開設。探討如何以實用英語寫作教學為切入點,培養非英語專業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和交際能力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課題。

在國內大學英語寫作研究中,寫作教學一直是研究者關注的焦點(黃建濱,于書林[1],秦朝霞[2],王文宇,王立非[3],姚蘭,程驪妮[4],趙俊峰等[5])。大多數文章是“以具體教學實踐為研究基點”,“具體探討各類教學方法在實踐中的應用”[6],而關于實用英語寫作課程的整體研究比較匱乏。楊俊、賈國棟通過介紹華南理工大學實用英語寫作教學的課程設計與具體實踐[7],探討將實用英語寫作納入大學英語精讀課堂的新模式;黃東花以英語專業二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進行一次采用體裁教學法進行實用英語寫作教學的實證研究[8];羅立勝等介紹清華大學自1997年以來以實用性英語教學為基點開展的大學英語教學改革[9],其主要目的是為了加強學習者的語言產出技能,即口語和寫作,其改革的主要對象是英語整體水平達到大綱要求的非英語專業本科生。而對于如何在大學英語后續階段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尤其是實用英語寫作技能的研究比較少見。本文將在問卷調查的基礎上,分析四級后A層學生對實用英語寫作教學的認識和需求,以期為大學英語后續階段實用英語寫作課程的開設提供參考和借鑒。

一、調查對象及方法

(一)研究對象

華中農業大學2009級非英語專業本科生,其中A層學生(新生在入學英語分級考試后,被分為A、B兩個層次, 分別進入二、一級學習),1―3學期完成基礎階段的英語學習,參加全國大學英語四級考試,第四學期選修指定后續課程。這些學生的英語整體水平良好,具備了較強的英語讀寫能力。本次調查在六個選修并完成了實用英語寫作課程的班級中進行,參加人數合計213人,收回有效問卷178份。

(二)調查工具和方法

采用問卷調查法和學生訪談方式。調查問卷共有13道選擇題,主要涉及學習動機、學習需求和學習效果、教學方法、教學模式、教材和教學設置等教與學兩方面的問題。完成問卷后,隨機挑選不同專業的8名學生進行面談,對訪談進行錄音和文字轉寫。面談主要問及學生完成問卷時的主觀認識、態度及原因。結合轉寫錄音材料和問卷所得數據進行定性和定量綜合分析。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一)關于學

1.學習動機

表1 希望進一步提高 表2 是否對今后的學業和

的英語應用能力中 職業發展有幫助

表1顯示:在“希望通過大學英語后續階段的學習進一步提高的英語應用能力中”,近一半的學生將口語能力排在首位,僅19.1%的學生選擇寫作能力。雖然兩個比例懸殊,但在五項能力中,寫作能力僅次于口語能力。參與訪談的學生普遍認為,口語是使用最頻繁、最薄弱的環節。口語和寫作都是主觀性強的語言輸出能力,是學生最薄弱的兩項。然而,在目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對寫作教學的重視程度卻遠不及口語教學。因此,絕大部分學生希望通過選修實用英語寫作課程提高寫作能力。

表2顯示:超過九成(92.1%)的學生認為實用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對其“今后的學業和職業發展有幫助”或是“非常有幫助”。具體說來,71.3%的學生認為寫作課有助于他們“參加國家英語六級考試、碩士研究生入學英語考試”;66.3%的學生認為實用英語寫作能力的培養有利于將來“從事涉外交際的日常活動和業務往來中的書面交流”。接近一半(48.3%)的學生認識到寫作課對其“進行學術英語論文的閱讀與寫作”有幫助。僅有36.5%的學生認為較強的實用英語寫作能力可以助其“出國尋找更好的受教育和工作的機會”。被調查者均是大二學生,一方面尚未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對學業發展的認識仍局限于通過各種考試;另一方面尚未開始專業課的學習,對學術論文的閱讀和寫作接觸甚少。此外, 農林院校大學生出國謀發展的比例不及其他綜合性大學。

2.學習需求

表3 本學期開設的寫作課的哪些模塊吸引你(多項選

擇)

篇(5)

關鍵詞: 專門用途英語;學習需求分析;理工科研究生

Key words: ESP;learning need analysis;postgraduate students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中圖分類號:G6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311(2016)20-0165-03

0 引言

隨著全球化的進程,作為中介語的英語的使用率越來越高,并且成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學術語言之一。全球主要數據庫(如SCI,SSCI,ISTP等)收錄的期刊絕 大部分都是英文出版的,絕大多數的世界性學術會議也用英語進行交流。羅娜(2014)認為英語在學術交流中的霸權地位決定了即便是在以英語為外語的國家和地區,研究生業需要使用英語進行學術交流。普遍認為理工科研究生比文科研究生更需要使用英語,因為語言的選擇受到目標讀者群的影響,由于硬科學(理工科類)地域差異小,研究者通常會盡量用英語寫作,增加其影響范圍,而研究與本地域關系密切軟科學(即人文社會科學)的學者一般會選擇用本族語發表成果,因此,理科研究生對英語讀和寫的需求都比文科生多(Flowerdew&Li,2009)。

專門用途英語(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這種英語改變了以教師為主導的教學模式,明確以學生需求為中心來開展教學。如根據學生需求教授醫學英語、學術英語、商務英語、英語論文寫作等(蔡基剛)。根據英語語言教學樹形圖的描述,專門用途英語(ESP)和通用英語(EGP)同屬于作為外語的英語(教學)(EFL)范疇。其中ESP還包括EST(科技英語),EBE(經濟/商貿英語),和ESS(社科英語)。ESP教學希望網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和公共英語的同時,學習并提高本專業的相關英語詞匯和表達,培養學生在一定工作環境中運用專業英語開展工作的交際能力,并力爭達到終身學習和使用英語的目標(Hutchinson&Waters,1987)。《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中國教育部高教司,2007)指出:“大學生應該首先完成初級階段的英語學習,然后進入高級階段學習專門用途英語和高級英語”。為滿足高校英語課程的要求,我國許多大學都在嘗試專門用途英語教學,尤其是研究生階段專門用途英語教學。

ESP與需求分析有著密切的聯系。自上世紀70年代以來,外語教學的需求分析受到了學者持續的關注,國內外許多學者都對其進行過研究,如Richterich, Munby等。Hutchinson和Waters(1987)認為“沒有需求分析就沒有語言教學,如果完全沒有需求,學習者為什么要把時間、金錢和精力浪費在英語課堂上?”隨著對需求分析的不斷深入,研究的重點也發生了變化。其研究領域從最初的職業英語逐漸轉變到學術英語,隨后需求分析又被應用到了通用英語領域,最近,其研究重點又回到了專門用途英語上。

本文以昆明理工大學100名理工科研究生為例,通過定量的研究方式來分析理工科研究生對專門用途英語的需求,以便幫助學生更好的進行ESP學習,促進其學術發展。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兩個研究問題:

①理工科研究生對于自己目前的ESP水平是否滿意?

②理工科研究生的ESP學習動機更傾向于工具性還是融合性?

③理工科研究生對于教材和教學方法的態度如何?

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最早起源于20世紀20年代的印度,印度人Micheal West將這一概念創造性地運用在中學的公共英語學習者上。20世紀60年代,專門用途英語這一概念出現并與需求分析聯系在一起。20世紀70年代,歐洲委員會在專門用途英語領域正式推出了“需求分析”這一概念。許多學者都曾對其發表過自己的理解。如Munby(1978)認為需求分析的目的是調整語言課程以滿足不同國家、不同水平、具有不同目標的學生群體的需求。Richard,Platt&Weber(1985)認為需求分析就是了解并確認語言學習者的需求并按照其重要性安排學習需求的過程。Hutchinson&Waters(1987)認為需求分析包含兩個方面:①目標需求,及學習者在目標情境中需要做什么;②學習需求,即學習者為了學習需要做什么。West(1994)認為需求分析指在目標情境中學習者對外語的需求程度以及學習者如何才能在學習期間掌握目標語言并達到最佳效果。Iwai et al.(1999)認為需求分析就是收集各種信息,而這些信息則是制定滿足特定學生群體需求的教學大綱基礎。

Widdowson(1981)認為需求包括兩個層次,即:①以目標為導向的目標需求;②以學習過程為導向的學習需求。Hutchinson&Waters(1987)在Widdowson的基礎上將需求劃分為目標需求和學習需求兩大類。其中,目標需求有包括必備需求,缺失和主觀需球。“必備需求”是學習者在目標語言環境虹履行職責時所必備的英語語言技能;“缺失”是學習者個人現有水平與“必備需求”之間的差距;“主觀需求”是學習者自我感知的需求,這種需求和教師或雇主等人所認為的需求之間可能會有出入,但如果在需求分析和課程設計時不理會學生的自我感知需求,其學習動機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羅娜,2013)。Berwick(1989)強需求分為自覺需求和感知需求。自覺需求的主體是學生自己,即學生自我感知的需求。相反,感知需求的主體是其他人(教師、行業專家等),其內容為教師和語言學家經過分析所定位的學生需求。在這些匪類中,Hutchinson&Waters的定義得到了相對廣泛的認可。

2 研究內容

2.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的研究對象為昆明理工大學2013、2014、2015級全日制理工科碩士研究生,其專業為機械工程。采用整體抽樣方法針對ESP課程學習需求進行問卷調查。

2.2 研究工具和方法

本研究采用定量研究方法,即采用問卷調查學生的學習需求。研究過程分為三個步驟:

第一,設計問卷。首先,在查閱文獻的基礎上,設計ESP學習需求的調查問卷,問卷設計基于Hutchinson和Waters的需求分析理論。問卷采取半封閉式問題,分為兩個部分,共涉及六個方面:學習者的基本信息、學習者現有的ESP水平、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態度、學習者學習目標、ESP教材選用以及ESP教師和教學方法。其中,第一部分為學習者基本信息,即1-10題。第二部分中,1-4題為學習者現有的ESP水平,5-8題為學習者的學習動機和態度,9-12題為學習者的學習目標,13-17為ESP教材的選用,18-20題為教師和教學方法。問題由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

第二,問卷發放。共發放問卷100份,回收有效問卷76份,回收率為76%。

第三,問卷調查結果分析。研究者采用SPSS11.5對文件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得出理工科研究生對ESP學習需求較強的因素。

3 數據統計與分析

學習者現有的公共英語水平:在有效的76個被研究者中,未過四級者人數為6人,占百分比為8%,過四級者人數為39人,占百分比為51%,過六級者人數為31,占百分比為41%。在被研究者中,僅有2人認為其總體英語能力很好,占百分比為3%。24人認為自己英語水平偏低,占百分比為31%,50人認為自己英語水平較高,占百分比為66%。詞匯量也是評估學生英語水平的一個標準,其中32人(42%)認為自己詞匯量較低,34人(44%)中等,10人(13%)較高。

學習者現有的ESP水平:就ESP聽力來說,29人(38%)認為自己聽力水平偏低,33人(43%)中等,14(19%)人較高。對于ESP口語“說”,34人(44%)認為自己口語水平偏低,22人(29%)中等,20人(26%)較高。讀的能力:32人(42%)偏低,29人(38%)中等,15人(20%)較高。寫的能力:37人(49%)較低,25人(33%)中等,14人(18%)較高。

從數據中看出,大部分的學生ESP處于初級水平,被研究者自認為自身寫的能力最差,說和讀的能力相對較好。

ESP學習興趣和態度:62%的學生對ESP學習感興趣,38%不感興趣。根據數據,69人(91%)學生都表達了自己想要提高ESP的愿望。并且認為自己英語水平一般的學生最有提高自身英語的愿望,占到總比例的34%,水平較高的學生占29%,而較差的學生占18%。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英語水平較高和中等水平的學生愿意不斷學習英語提高自己,而英語較差的學生缺乏學習動力。

ESP學習動機:根據數據,29人(38%)學習ESP的最主要動機是未來工作的需要,21人(28%)為了拿學分,13人(17%)為了通過相關考試,13人(17%)單純對ESP感興趣。同時,在“ESP能夠使我閱讀專業文獻”,“ESP能夠使我了解本專業發展”,“ESP能夠幫助我寫專業論文”和“ESP是使我參加學術會議”這四個選項中,“ESP能夠幫助我寫專業論文”這個選項獲得了最高的認同,占百分比為34%,而“ESP使我了解本專業發展”這個選項的選擇率僅占17%。

從統計數據中可以看出,ESP學習的工具性動機明顯高于融合性動機。

ESP學習目標:對于學習目標來說,被調查者對于ESP水平期望各不相同。在聽力方面,59%的學生希望能聽懂大部分專門用途英語,能聽懂一般ESP的占20%,希望能完全聽懂專業英語的學生為15%,剩下的6%的學生認為能小部分聽懂專門用途英語就足夠了。口語方面,38%的學生希望能夠用ESP就專業話題展開一般的討論,25%的學生希望能和外國人進行專業英語交流,追求能夠自如的運用ESP進行交流溝通的學生占20%,17%的學生指要求能用簡單的ESP表達自己的思想。閱讀方面,62%的學生希望自己能夠閱讀絕大部分的專業文章。寫作方面,82%的學生都希望能夠用ESP進行專業論文的撰寫。

從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學生對于ESP的期望較高,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希望能夠在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全面發展。

ESP教材選用:對于現行教材,57%的學生認為正好合適,30%的學生認為較難,而13%的學生覺得容易。但是對于教材的掌握情況來說,雖然認為教材難度適中的居多,但是能夠完全掌握教材內容的學生僅占10%。63%的學生認為自己基本掌握了教材的內容,19%的學生認為自己掌握的不太滿意,而8%的學生認為自己的掌握情況很不好。對于教材的形式而言,43%的學生希望教材是英文原版教材,39%的學生認為中文引進教材較好,而剩余的18%的學生表示無所謂。同時,有65%的學生支持推行網絡版教材。就教材內容而言,54%的學生認為教材內容應該更加豐富,30%支持保持不變,而16%的學生認為無所謂。根據數據可以看出,大部分學生還是希望教材能有所改進。

ESP教師和教學方法:相對于單獨將語言知識和專業知識作為教學重點而言,學習者更偏愛英語和專業知識相結合,占百分比的62%。在教學模式方面,25%的學生喜歡以講授為主,23%喜歡以學生的自主學習為主,32%的學生喜歡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剩下的10%喜歡綜合教學模式。希望“老師在課堂上完全用英語講授”和“老師英漢結合講授”的學生人數相差不多,分別為29人(38%)和32人(42%)。

根據調查結果,得出以下結論:①大部分學生對于自身現有的ESP水平并不滿意,并表達了自己想要全面提高的意愿。②學生的工具性動機大于融合性動機。③學生希望教材和教學方法能夠有所改進。

所以,現階段大學英語教學改革應將重點轉移到課程內容設置的問題上來。從師資建設,教學對象和教學內容和方法上進行全面的改革。

具體措施如下:①英語教師應該增強自身的英語知識技能,對ESP專業知識具有一定的了解,并且對專業發展具有敏感性。②教學對象應該對ESP感興趣,并且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這是ESP教學能夠順利進行的保障。③關于教學內容和方法,一方面,教學內容要與學習者的專業領域有關;另一方面,教學內容也要考慮難易度的問題,不能造成學習者過大的負擔。由于當前“一學習者為中心”的教育理念深入人心。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應建立在學習者的需求上,并根據學習者需求決定學習的側重點。

4 結論

本文通過實證研究發現目前理工科大學生對ESP學習存在者水平不高、興趣不足以及對教材和教法不滿意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三點解決措施。希望通過改進能夠幫助理工科學生提高ESP學習水平,增進學習興趣,最終達到學術能力發展的目的。

參考文獻:

[1]Chambers F. A re-evaluation of needs analysis in ESP [J]. The ESP Journal, 1980(1): 25-33.

[2]Gardner R C, Lambert W E.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 [M]. Rowley, M A: Newbury House, 1972.

[3]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A learning-centered approach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4]Hutchinson T, Waters A.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

[5]Iwai T, Kondo K, Limm S J D, Ray E G, Shimizu H, Brown J D. 1999. Japanese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OL]. http: // nflrc. hawaii. edu/ Networks/ NW 13/ NW 13.pdf.

[6]Long M H. Second language needs analysis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5.

[7]Munby J. Communicative syllabus design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8.

[8]Richterich R. Model for the definition of language needs of adults learning a modern language [M]. Strasbourg: Council of Europe, 1972.

[9]Robinson P C.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 [M]. Oxford: Pergamon Press Ltd., 1980.

[10]West R. Needs analysis in language teaching [J]. Language Teaching, 1994(3): 1-19.

[11]Strevens P. ESP: An analysis and a survey [J]. Language Learning, 1977.

[12]Widdowson H G. Aspects of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9.

[13]Xiao L. What can we learn from a learning needs analysis of Chinese English majors in a university context?[J] Asian EFL Journal, 2006(8):74-99.

[14]陳冰冰.國外需求分析研究述評[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9(2):125-130.

[15]陳冰冰.大學英語需求分析模型的理論構建[J].外語學刊,2010(2):120-123.

[16]陳勤.基于需求分析的護理專業碩士研究生ESP教學模式研究.中國ESP研究,2012(1):71-77.

[17]教育部高教司.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S].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7.

[18]羅娜.理工科學術型碩士研究生學術英語需求分析研究――武漢科技大學為例[J].中國ESP研究,2014(1):24-32.

[19]沈憶文,仵勝奇,蘇樂舟.外語院校英語雙學位高年級ESP教學研究[J].中國ESP研究,2014(1):44-50.

[20]王蓓蕾.同濟大學ESP教學情況調查[J].外語界,2004(1):35-42.

[21]文秋芳.應用語言學研究方法與寫作[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

篇(6)

隨著世界茶葉貿易的發展和茶葉外貿活動的增多,茶葉專業對外英語的重要性與日俱增,茶葉專業急需一大批專業英語對外人才。茶葉專業英語人才不僅要熟練掌握一系列茶葉常用英文知識,還要能掌握常用的英文對外交流語言和詞匯,更要聽說讀寫樣樣俱全,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很好展示國家形象。

1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作用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培養具有多方面能力的茶葉對外英語人才,首先是閱讀對外英文文獻的能力,對外英語人才要能夠熟練的翻譯茶葉英文文獻;其次是書寫文獻和論文的能力,這對茶學專業秘書的培養至關重要;最后是對外交流能力,茶學專業的對外交流需要掌握一般性的英文交流術語,便于商業談判和文件的簽訂。茶葉專業對外貿易涉及到對外貿易各個方面的內容,例如:商務英語、生物英語、醫學英語、科技英語和營銷英語等。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有以下幾方面特點:(1)茶葉專業英語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對象;(2)茶葉專業英語針對不同的行業,有不同的服務內容和任務要求;(3)茶葉專業英語詞匯,根據不同行業的常用英語和句法,有不同的專用句式和詞匯,也有著不同的活動內容和方式;(4)茶葉專業英語的對外使用上,無論是從語法單詞和句式的復雜性,還是談判和交易的靈活性,都大大的難于普通英語教學。《茶葉專業英語》主要任務是運用英文的詞匯語法和句式,進行茶葉專業的教學。通過茶葉專業英語知識、語法和句式的講授,讓同學們掌握茶葉專業英語詞匯,能夠看懂茶葉英文資料和文獻,并能進行簡單的茶葉專業英文交流,最終能夠書寫茶葉專業英文論文和進行茶葉專業英文資料的統計整理。這不僅僅要求茶葉專業英文授課教師能夠順利的完成相關課程,也需要教師能夠緊跟時代潮流,與時俱進開拓創新。通過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的改革,引入和時展有密切聯系的茶葉專業對外英語相關知識,引導學生書寫茶葉專業英語論文,進行理論與實踐教學的結合,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實力。茶葉專業的教學,不僅是對學生專業知識網絡的構建,更是對學生知識面的拓展,最重要的是聯系實際,講解和目前行業擇業就業相關的內容,使學生能夠真正理解行業要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我國茶葉產量提高依賴于茶葉科技的發展,茶葉科技的發展又為茶葉教育提供相關教學資金。近年來茶葉教育教學體制的改革,培養大批的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他們具有優秀的英文文獻閱讀和書寫能力,也有著良好的對外英文表達能力,為我國對外茶葉貿易發展做出巨大貢獻。

2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目標

茶葉專業既是我國傳統的農業教學專業,也是隨著時代不斷發展改進的新型教學專業。茶葉專業融合農業專業、工業專業、商貿專業、醫學專業和英文專業等多個學科的專業內容,對各個行業的發展具有極大促進作用。改革開放使我國經濟發展迸發出蓬勃的生命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又使我國經濟持續快速發展,連續多年保持10%的發展勢頭。茶葉商業貿易也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逐漸發展起來,沿海地區的茶葉貿易在全球市場上有廣泛的知名度和強勁的競爭力。因此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缺少,成為我國對外貿易最主要的短柄之一。茶葉專業對外英語人才的培養,不僅要求相關人才有著專業的茶葉知識和對外英語知識,也要能夠了解用人單位專業發展需求。根據自我所學專業和用人單位的崗位要求進行有效調整,最大限度發揮自身實力,創造可觀的企業經濟效益,并在對外貿易的談判和協議簽訂中熟練進行交流,提升企業形象。

3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改革與實踐

3.1優化授課內容

茶葉專業英語有很多不同的方向,和不同方面的課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茶樹病蟲防治學、茶葉生物化學、茶史與茶文化、茶葉審評與檢驗、制茶工程與茶葉機械和茶葉營養與保健等等。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一般選用國家編寫教材和學校自助編寫教材進行教學,國家指定教材主要為學生專業知識打基礎,自編教材為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和增強學生能力編寫。教學內容也不僅限于教材和課本,通過目前行業熱點的深度挖掘,找到行業的發展方向,進行學生能力培養。通過教材結合課外知識講解,學生分組討論,自主發言提出問題和課外口語鍛煉,書寫鍛煉等多種形式提高學生能力。專業的研究不僅僅要緊跟行業潮流,還要把握時代的發展方向,特別是國際茶業對外英語的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因此我們要提倡學生閱讀相關茶葉英文期刊和雜志,探討國際前沿茶葉英語問題,提高學生專業認知力,掌握最新茶葉科研成果。

3.2改進教學方式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停滯不前的主要原因,是英語老師舊的教學思想。講授的內容仍舊老套,毫無新意。這樣不僅制約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也使教師思想和教學內容陷入停滯不前的境地,使教學目標和企業要求發生一定程度的偏移,取得的教學效果很差。茶葉英語的教學和其他專業的教學一樣,都要做到活學活用,不僅要以教材內容和教師教授為主要授課方式,還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講求學生與老師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教材與課外知識之間,理論與實踐之間的互動交流。只有交流互動,才能加快信息傳播和知識傳遞,才能緊跟時代前沿技術和行業發展要求,才能使教學內部達到弄懂弄會、活學活用的目標。教學不僅要培養專業知識過硬的人才,同時也要培養聽、說、讀、寫能力全方位發展的人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講授不能僅限于教材的內容講解,更要深挖教材內容的具體含義,教材和現實關聯的密切程度以及教材對行業職業的指導意義;教學方式要多元化。教學要以學生為主體,以學生知識掌握為主要目標,以學生專業實踐能力發展為次要目標進行教學。教學方式可以運用課件講解、實物介紹、學生講解和學生自主討論、網絡講解和網絡作業任務布置等多種形式,促使學生掌握專業的茶葉英語知識,通過課外的反復練習和企業實地的操作演練,達到企業崗位職業要求。

3.3重視教材選取

教學活動是圍繞教材進行展開和規劃,目前茶葉英語教學活動展開是依據國家規定的《茶葉英語》為主要教材,茶葉英語教材內容涉及英語專業的知識較多,與茶葉專業相關的內容較少,因此對茶葉專業英語發展會產生一定影響。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的宗旨為:在茶葉專業基礎知識的掌握上,進行相關英語知識的學習,過多的茶葉英語內容講授會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降低學生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所以茶葉專業英語教材的選擇,成為茶葉主頁英語學習最主要的問題之一。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應該結合市場相關專業的發展情況,企業單位的用人需求以及對外交流英語口語要求等等,進行專業教材的選取工作。教材編寫首先要注重格式、語言的規范化;其次根據茶葉英語專業的教學方向和知識特征,進行教材的選擇。同時要綜合多本教材和期刊來編寫茶葉英語專業教材,盡量做到結構合理,內容合理和教學方式的合理。結構合理指的是教材編寫的整體框架和課程的整體要求符合,能夠反映當前茶葉英語教學的發展趨勢;內容合理指的是教學的內容要足夠的全面和具體,涉及的知識面要廣,細節突出主次分明,能夠完整的講授專業的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合理指的是教學方式要靈活多樣,要能夠把握茶葉專業英語教學的重難點,重點進行講解。結合茶葉專業英語領域的基礎知識和閱讀理解兩方面內容,進行茶葉英語的教學。綜合以上多方面的教材編寫要求,我們編寫出新的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課本《茶葉英語》,《茶葉英語》將基本茶葉英語知識、課外茶葉英語拓展、對外茶葉英語研究和企業茶葉英語專業職位要求幾方面結合起來,具有注重基礎和實際操作,緊扣時展特征,反映當前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效果等多方面的優點,是不可多得的優秀茶葉專業英語教學課本。

3.4完善考核方式

茶葉專業英語教學效果考核方式具有以下改革:改變以成績作為主要考核結果的考核方式,更加注重學生出勤率、課堂發言、作業完成情況等的考核,期末成績只作為學習考核的參考條件之一。考核的目的不在于對比學生成績好壞,而在于讓學生發現自身學習存在的問題,根據問題找出解決的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成績;也為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在課堂和課外努力完成老師和教材規定的學習任務。學習任務的順利完成有利于學生未來的發展,特別是就業知識技能的掌握。教學效果考核方式有以下幾種:課堂回答問題情況、課堂作業完成情況、課外預習復習情況、實地實踐操作情況、銷售演講和期末成績考核情況。只有多方面考核,才能給予學生公平公正的評價。

4結語

通過對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中課程體系、教學方法、師資隊伍、教材建設等改革,基本建構茶葉專業英語教學體系。茶葉專業英語教學不僅要發揮教師的能動作用,更重要的是發揮學生學習積極性,不僅要掌握基本茶葉專業基礎知識,還要能夠熟練運用英語進行茶葉課題的書寫以及對外茶葉商貿的交流。學生的自學應該成為茶葉專業英語學習的主要方式,老師提供相關的資料和適當的講解,幫助學生完成自學,使其適應行業的發展要求。

參考文獻

[1]馮延燕.中西方文化中動物詞匯的象征意義[J].青年文學家.2011(15):206-206

上一篇: 微營銷論文 下一篇: 維護與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亚洲A级情欲片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不卡一本 | 亚洲欧美日韩愉拍自拍 | 天天天天香蕉线视频国产 | 亚洲最大AV免费专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