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經濟學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2:2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生經濟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一)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現狀

受社會轉型的影響,當代“90后”大學生的經濟價值觀念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種變化對“90后”大學生今后的生活、學習既有積極又有消極的影響,根據整理的調查結果,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其進行分析。1.經濟價值觀取向功利化,理想模糊化在對待金錢和理想、實現自我價值、社會地位的問題上,分別有51.56%、69.41%、58.81%的大學生反對“一切向錢看,理想是次要的”“改善經濟狀況是實現自我價值的方式”“經濟條件的優劣是社會地位的體現”這些觀點,這說明大部分“90后”大學生有自己的理想,有自己的追求,他們希望在實現理想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同時不斷通過自己的努力改善自己的經濟狀況。分別有48.44%、30.59%、41.19%的大學生贊同或基本贊同這些觀點。說明當代“90后”大學生充分認識到必須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才能實現自己的經濟目標。2.誠信觀念深入人心對“誠信是一切價值的根基”“言必信,行必果”“寧可失錢,不可失信”問題的回答中,有89.36%、93.78%、88.29%的大學生給予了贊同或者基本贊同的回答,有10.64%、6.22%、11.71%的大學生給予了否定回答。說明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將誠實守信作為自己的行為準則,絕大多數“90后”大學生認識到誠信在學習、生活中的重要性。3.競爭觀念不斷增強在對“在競爭中求生存”“實現經濟目標的最好方式就是競爭”問題的回答中,有98.33%、77.75%的大學生給出了贊同或基本贊同的答案,充分說明大多數學生有較強的競爭意識。但仍有1.67%、22.25%的學生對這些問題持否定態度。在回答“公平是競爭的必要條件”這一問題時,99.03%學生持贊同或基本贊同的態度,0.97%的學生持否定態度。說明“90后”大學生認識到公平是競爭得以順利開展的先決條件,只有公平的競爭環境,才能挖掘自身的潛力,才能充分實現自我價值。4.金錢觀趨于理性對“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行的”的回答上,有96.07%的學生給出了贊同或基本贊同的答案,只有3.93%的學生持不贊同的觀點。說明“90后”大學生已經認識到物質基礎的重要性,這對于其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處理好物質和精神的關系有著重要影響。對“努力尋找各種賺錢的方法”這一問題的回答,77.87%的學生持有贊同或基本贊同的看法,22.13%的學生持不贊同觀點,說明在如何采用合理和合法的途徑和方法獲取經濟利益,很多學生認識不清。在“收入水平體現個人能力”這一問題的回答中,84.23%的學生給出了贊同和基本贊同的觀點,15.77%持不贊同的觀點。說明絕大多數“90后”大學生把收入看成了衡量自身能力的重要標準,這可能導致大學生能力培養的不平衡。5.消費觀念多元化在“只要有錢,想買什么就買什么”“追求時尚和名牌消費”問題的回答中,72.34%和84.76%的學生持有贊同或基本贊同的觀點,27.66%和15.24%的學生持不贊同的觀點。說明絕大多數“90后”大學生勤儉節約意識淡薄,攀比、享樂思想嚴重。在對“畢業后考慮貸款買車、買房”這一問題的回答中,84.76%的學生給出了贊同或基本贊同的答案,15.24%的學生給出了不贊同的答案。說明絕大多數“90后”大學生已經充分的認識了社會現實,并做好了適應社會發展需要的準備。

(二)“90后”大學生經濟價值觀出現這些特點的原因

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90后”大學生經濟價值觀產生了雙重影響市場經濟本質上是效率經濟、競爭經濟、法制經濟,但是市場經濟也有盲目性、自發性和逐利性的特點。所以市場經濟的建立和完善對“90后”大學生經濟價值觀產生了雙重影響。(1)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積極影響從微觀角度看,市場經濟強調每一個經濟主體的價值和獨立性,這就為大學生追求自我價值創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市場經濟的這種要求能夠充分調動大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在重視自我、追求自我的過程中完成社會所賦予的責任。從宏觀角度講,市場經濟是競爭經濟,這種競爭已經存在于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從調查結果來看,“90后”已經明白“適者生存”的道理,他們通過學習不斷提升自身的能力,積極參與競爭,在競爭中求得更深、更廣的發展?!?0后”大學生的公平意識在不斷增強。市場經濟是公平經濟,它為每一個經濟主體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平臺,每一個經濟主體根據自身經濟利益進行自主經營、自負盈虧,這就能夠使經濟主體的效率盡可能發揮到最大。正是市場經濟的這種本質要求為“90后”大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社會條件,使得每個人平等的享有抓住機遇的權利。(2)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帶來的消極影響在新舊體制轉型過程中,傳統的經濟體制模式存在很多限制自由競爭的因素,比如原有的國有企業壟斷帶來的行業間的資源占有、員工收入差距等問題,在社會中產生了不良影響。這些現象使“90后”大學生的競爭觀念發生了扭曲。導致很多學生在入黨、評獎過程中尋找各種捷徑。2.高校教育方式、方法的影響學校教育是大學生經濟價值觀教育的主陣地。高校教學中,教學內容要根據實際變化不斷調整,如我國當前經濟發展中的企業失信問題、國有企業改革問題、反腐敗問題、就業問題等等。學生能夠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公平、競爭等相關內容,幫助其樹立正確的經濟價值觀。教學方法上,仍然以傳統的灌輸方式為主,缺乏增加師生的互動,實踐教學模式陳舊,學生僅限于課堂學習,不能真正將理論應用于實踐,學生不能夠獨立的運用相關知識去分析各種社會現象,不能將書本知識轉化為自覺的意識。考核方法上,大多數學生都可以通過突擊的方式過關,影響學生平時學習的積極性,達不到應有的教學效果,使得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3.“90后”大學生自身的特點從人的成長角度來看,“90后”大學生價值觀體系正處于形成的關鍵時期,思維較為活躍,敢于創新,對新鮮事物的接受能力較強,所以成長環境的不同和個性化差異都會導致其產生多元化的價值觀念,如不同的消費觀念、不同的金錢觀等等。從青少年思想形成過程來看,“90后”大學生的主體意識比較強烈,他們注重學習生活的獨立性、追求自我、要求公平競爭,這是他們思想逐漸成熟的表現,但是崇尚獨立、追求自我容易形成以我為中心的個人主義,這與社會主義價值觀體系背道而馳,只有不斷加以正確引導,才能真正形成適應社會需要的德才兼備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在現行的高考體制下,中學階段的學習模式,讓他們在經濟價值觀的形成上存在很多弱點。進入大學校園,各種環境都發生了變化,他們在價值觀念方面的弱點暴露無遺,顯示出與社會現實的不協調。這也是很多大學生已有的價值觀體系和社會現實格格不入的一個重要原因。

二、“90后”大學生樹立正確經濟價值觀的對策

從總體上來看,我國“90后”大學生經濟價值觀是比較健康成熟的,但也存在著官本位至上、拜金主義等不良風氣。因此,應加強對大學生的經濟價值教育,幫助大學生形成正確的金錢觀,正確處理好金錢、權力與理想的關系。幫助大學生分析社會經濟活動中出現的各種經濟現象,樹立正確的經濟價值評價標準。幫助他們培養經濟自控能力,強調獲得財富的合理化和合法化,形成正確的經濟價值手段。

(一)加強信仰教育

針對“90后”大學生理想模糊的現狀,高校應加強信仰教育,幫助大學生樹立社會主義遠大理想。教育他們將個人理想和社會需要相統一,在實現自身價值的同時,服務社會。對“90后”大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使他們能夠適應未來社會的需要。同時,以社會主義榮辱觀為基礎,充分利用高校各種校園文化形式、網絡等手段提升他們的道德水準,以滿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對經濟主體的需要。

(二)轉變經濟價值觀教育的方式、方法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經濟價值觀形成的主要途徑,改革開放的深入和社會的轉型,社會的方方面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而思想政治理論課的任務就是將這些變化通過課堂傳達給學生,并轉化為學生的思想意識。因此,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要根據實際變化不斷調整,使學生能夠理解什么是適度消費,什么是正確的金錢觀,如何正確處理公平和競爭的關系等等,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經濟價值觀體系。從教學方法上來看,改變傳統的灌輸式教學方法,加強師生的互動,探索創新實踐教學模式,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如河北大學開展的微電影實踐教學模式。考核是對教學效果的檢驗,可以將考核和實踐教學緊密聯系起來,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并掌握知識。

(三)拓寬高校進行經濟價值觀教育的渠道

加強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借助于宿舍文化建設、學校網絡平臺等多種途徑開展經濟價值觀教育,加強經濟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積極開展各種文體活動,提升學生的競爭意識和集體主義精神。采用“引進來”“走出去”的方法,“引進來”即采用報告和講座的形式,將學者、知名企業家請入校園,以親身經歷講述市場經濟為企業帶來的機遇和挑戰,幫助學生加強市場經濟意識?!白叱鋈ァ奔醋叱鲂@,深入企事業單位,親身體驗市場經濟條件下,各經濟主體的決策過程,感受各經濟主體之間的經濟關系,正確認識市場經濟的運行機制。

篇(2)

2“二貨網”交易平臺的運維

“二貨網”交易平臺的運維由專業老師指導下的課題組成員及其他有興趣的志愿者承擔。運維主要包括兩大塊工作:一是交易平臺的網站系統的運維;二是交易平臺的宣傳推廣。在交易平臺的網站系統的運維方面,主要工作包括: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參與系統方案設計,提出運維建議,完成運維方案的制定及應急故障演練等相關工作;負責網絡交易平臺的日常運維工作,對網絡交易平臺系統的性能、狀況等進行監控和報警;對交易業務數據及其它重要數據進行備份和保管;負責金融交易系統日常運行檢查、應急操作、系統和網絡監控及相關操作文檔確定工作等。在交易平臺的宣傳推廣上,平臺以紹興市某外語院校為基礎,在穩定運營后在紹興各大高校推廣,然后進一步從紹興各大高校推廣至全浙江省各大高校,利用本平臺為大學生商品交易以及信息交流提供方便。宣傳推廣上我們采用了品牌推廣、口碑營銷和新媒體推廣三種方式。

(1)品牌推廣。即在校園內通過海報宣傳、座談宣傳等方式,讓更多的人知道“二貨網”這一校園交易平臺,讓更多的人去使用它。網絡交易平臺以最優質的服務和最優惠的價格,迅速打開市場,建立校園交易平有的品牌。

(2)口碑營銷。校園平臺可以通過以個人賬號前一個月免費上傳自己的二手物品和新物品的方式,讓大學生進行網上交易,讓他們體會到創業的樂趣,使物品得到更好的利用。體驗過后的消費者會相互轉告傳播,從而使我們的校園交易平臺有一個良好的口碑。

3)新媒體推廣。在日趨網絡化的時代,微信等新媒體的出現使人們的距離更加接近,可以足不出戶了解世間百態。網絡的力量是巨大的,我們可以通過會、微博、微信等新媒體進行推廣,能夠增加效益。而且,已經構建了二貨網的手機app軟件和微信公眾平臺,所以推廣起來更加方便、快捷、高效。

篇(3)

1、簡歷造假

簡歷是用人單位了解應聘人員情況的重要途徑,是應聘者的“第一印象”,也是獲得筆試、面試機會,進入下一輪競爭的門檻。由于在簡歷的投遞與篩選過程中,用人單位很難對簡歷中的信息進行核對,其真實程度往往取決于大學生本身的誠信水平。不少大學生會不同程度的在簡歷、自薦信中“添加水分”以求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和關注。有些學校也因為就業率的壓力參與學生信息造假,使得用人單位在獲取信息上完全處于被動地位。這就直接導致了用人單位對于簡歷中社會實踐經歷、工作經歷、所獲榮譽等方面信息的不信任。

2、筆試、面試造假

如果說簡歷是給用人單位的第一印象,那么筆試、面試的結果很大程度上決定了你是否能取得這份工作。這個階段的誠信問題主要體現為在面試時夸大個人的知識和能力,隱瞞真實想法,在筆試時舞弊,找人代考等行為。由于招聘成本有限,在招聘過程中用人單位很難再去花精力分辨真偽,加上缺乏懲處警告的手段,使得招聘質量難以保證。這就導致了很多企業一方面不得不簡化招聘流程,加大招聘成本,采取多種手段防范舞弊,保證招聘質量;另一方面,采取延長實習期、簽訂短期合同等手段,彌補招聘過程中的缺漏。

3、簽訂就業協議后隨意違約

由于社會上用人單位的招聘時間跨度較大,一般從畢業前一年的9月到來年的7月,加上用人單位的種類較多,有些優秀的人才可以有多個單位的工作,也有不少學生出于“保底”心理,出現了“騎驢找馬”的情況,這樣的違約行為給用人單位造成巨大的損失,直接影響了用人單位招聘計劃的實施。針對這種現象用人單位往往也采取多錄用幾個人,隨后再解約,亦或是提高違約金等行為來規避風險。

4、畢業生就業后頻繁跳槽,不敬崗愛業

學校與社會的差異導致不少畢業生難以適應,而大量與所學專業無關的基礎性工作也讓不少大學生產生了心理落差,加上對于自身定位的不明確,不少畢業生在就業后頻繁跳槽,給用人單位造成了巨大的損失。由于心理落差,許多大學生難以適應工作崗位,很快就喪失了工作的激情,無法做到敬業愛崗,難以勝任工作。

二、大學生就業誠信問題的成因

1、高等教育與社會需求的脫軌

作為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力量,高等教育應該肩負起提升整體公民素質的任務。由于高等教育改革的滯后性使得很多畢業生在面對市場上大量基礎性工作崗位時無所適從,出現了專業不對口、技術不達標、心理落差大等狀況,導致畢業生頻繁跳槽?,F在的大學畢業生大多為獨生子女,普遍存在著眼高手低,怕吃苦,缺乏決心、毅力等弊病,加上大學的精英式教育使得大學畢業生難以適應社會、得到社會的認可,再由于缺乏科學的自身定位,在就業時局限于心目中的大城市、好崗位,又缺乏相應的道德法律意識,從而引發惡性競爭,出現舞弊、造假等應聘虛假行為。

2、缺乏制度約束,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年來,受到就業率壓力的影響,不少學校放任畢業生信息作假行為,這就潛移默化地縱容了學生的不誠信行為。另外,部分高校雖然制定了誠信檔案,但是實際操作難度較大,多流于形式?;蚴菍W校監管不嚴,有的為了學生的“前途”著想或是出于人情,對不良行為記錄也是輕描淡寫。使得誠信監督體制無法有效、公平公正的實施下去。有的學校為了提高就業率,對于《就業協議書》的管理也相對較松,學生手上有多份《就業協議書》,導致與多家用人單位簽訂就業協議。

3、缺乏相關就業指導,畢業實習效果不明顯

據調查顯示,不少學校的就業指導中心還僅僅停留在辦理就業手續、就業信息這一層面。對于改善大學生就業觀念,幫助大學生找準自身定位,提升大學生工作技能方面還鮮有涉及。這就使得不少大學生在選擇崗位的時候把目光局限于專業所學,盲目追求大城市、好工作,或是對于工作崗位并不了解的情況下就簽下協議。畢業實習也往往流于形式,實習崗位與就業方向嚴重脫節。這些因素也使得本來就缺乏社會實踐經驗的大學生更加難以適應工作。

4、用人單位方面的原因

目前一些用人單位參加招聘會只是做做宣傳,或者礙于主辦方的面子去湊數,本身就缺乏誠信,加上用人單位提高招聘門檻,畢業生為了找到一份好工作,不得不使出種種手段,以爭取就業機會。有些用人單位在招聘時對本單位的實際情況作夸大的宣傳,許諾一些不可能兌現的待遇,在這種情況下畢業生會因為待遇問題而選擇違約。此外,一些用人單位在招人時強調要碩士、博士、MBA,原本用人要求比較低的企業也往往緊隨其后,本來??粕梢詣偃蔚膷徫粎s提出要本科生,本科生能勝任的工作卻要求招碩士。這種缺乏針對性的盲目用人標準,導致畢業生難盡其才,造成了人才的浪費和??粕瞬刨Y源的相對過剩,加劇了畢業生的就業難度和人才市場的惡性競爭,這將直接導致人力資本投資的失效,并加重“腦體倒掛”現象。

三、解決大學生就業中誠信問題的對策

1、高校解決大學生就業中誠信問題的有效途徑

(1)加強大學生誠信教育,培養大學生的誠信意識。高校對誠信教育承擔著重要的責任,通過誠信觀念的教育,使廣大學生樹立誠信意識,從而產生自覺的誠信行為。同時學校要把誠信行為作為基本準則,各部門要按章辦事,教師要加強自身修養,以身作則,給學生以榜樣。這樣通過良好的誠信教育和良好的校園誠信環境,促使大學生在法律和道德的范圍內通過自身的努力和真才實學去追求利益。特別要讓大學生認識到就業過程中能力和信譽才是真正的競爭力,就業過程中出現的不誠信行為不僅有損于學校的信譽和形象,更有損于大學生自身的形象。

(2)加強大學生的就業管理工作,完善誠信監督機制。目前,在畢業生求職過程中,學生最易于在簡歷上弄虛作假,高??蓪W生的獎懲、各科成績、社會活動情況、政治面貌及各類證書,及時錄入計算機管理系統,建立大學生的個人信息檔案,并盡可能在網上公布。在進行雙向選擇的時候,學??梢栽O立“誠信窗口”,專門向用人單位提供查詢、驗證相關信息。這樣,既可取信于用人單位,又可約束學生,規范其求職行為。同時建立學生的簽約管理系統,對大學畢業生的簽約、毀約次數進行紀錄,并教育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充分發揮自的同時,一定要在綜合分析、考慮之后再決定是否簽約,克服簽約的盲目性。

(3)加強就業指導,嚴格簽約、解約流程。學校要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指導教育,將就業指導課納入學校統一的教學計劃,課程開設貫穿學生在學校的全過程,就業指導課要針對性地加強畢業生誠信教育,增加個性化指導,加強對畢業生的就業心理輔導,結合畢業生思想和生活實際,使學生增強就業信心,轉變就業觀念,積極引導、鼓勵畢業生到基層去工作。在為畢業生提供好服務的同時,學校也要嚴把就業推薦表與就業協議書的管理工作,防止一人多簽、隨意毀約、“騎驢找馬”等現象的發生。

2、社會各界解決大學生就業中誠信問題的有效途徑

(1)政府部門要為畢業生消除政策性壁壘,為畢業生拓展就業渠道。政策性壁壘存在的根源在于地方保護主義和制度體系的不健全,如戶籍制度、醫療和社會保障制度對于大學生就業的阻礙。政府要進一步推進促進大學生就業的各項舉措,從根本上解決高校畢業生就業的誠信問題。

(2)勞動力市場需要進一步加強就業信息平臺建設,消除畢業生信息不對等狀況。建立就業信息平臺一方面可以大幅度地減少大學生的就業成本,解決就業信息不對等的情況;另一方面可以保證畢業生信息的真實可信,促進用人單位與畢業生之間的雙向選擇,幫助大學畢業生合理就業,幫助企業擇優錄取。

(3)家庭、社會也需要給大學生提供一個公正、誠信的社會環境。處于學校和社會交接點的畢業生極易受到不良風氣的侵害,這就需要社會各界、家庭在畢業生就業的時候進行正確的引導,幫助畢業生建立、健全職業道德,樹立正確的就業觀。

3、對大學生就業過程中的誠信問題的防范和疏通

(1)防范措施。一是加強與學校之間的溝通與交流,加強對畢業生就業信息的核對工作。大學生畢業過程中的種種不誠信問題源于學校與企業之間的信息不對等。通過積極的溝通,企業一方面可以從學校了解到畢業生的真實信息,便于企業擇優錄??;另一方面可以將企業的需求反饋給學校,使學校能夠進行針對性的培養,提高輸送人才的質量。

二是增加考核手段,通過考核來認定大學畢業生的能力及畢業信息的真偽。學校之間教學質量與輸送人才素質的差異性是客觀存在的,企業需要對畢業生的信息和基本素質進行再次考核來保證招聘的質量。

三是嚴肅考核紀律,對畢業生信息造假的情況進行嚴肅處理,起到警示作用。大學生就業虛假行為屢禁不止,一方面由于用人單位沒有良好懲罰措施和手段,對于欺騙行為無可奈何;另一方面學校對于畢業生舞弊、信息造假等欺騙行為也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缺乏誠信的物質保障。針對這種情況,企業可以通過與學校的交流,要求學校采取懲罰措施,也可與畢業生簽訂誠信協議,加強誠信就業的物質保障。

四是完善畢業生就業協議管理,一方面謹慎簽約,在簽約之前向學校確認學生的就業狀態,簽約之后也要及時告訴學校,避免畢業生同時簽訂多份協議;另一方面也可以通過增加畢業生毀約成本,避免大學生隨意簽約、毀約。

五是加強畢業生實習期的考核工作,嚴格執行畢業生的進出管理制度,將淘汰機制列入畢業生的考核過程之中。同時企業還需要完善人才危機意識,建立健全人才儲備機制,保障人才安全,增強企業抵御風險的能力。

(2)疏通措施。一是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用人觀念。要從實際工作崗位需求出發,避免人才的高消費行為,維護勞動力市場秩序。同時應完善企業的班組建設、團隊建設,培養員工的職業意識,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使命感。

篇(4)

2知識經濟時代下,社會對于人才的衡量標準發生了深刻的轉變,以就讀于名?;蛞詫W習成績作為人才選拔尺度的時代,一去不返。

而綜合素養則是在新時代下更被看中的,關乎著人生價值的實現,其中藝術修養是綜合素養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由于當代高等教育更多的強調專業教育,忽視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免培養出智商高而情商低的“高分低能”的學生。而此類學生走入社會和工作崗位后,或是不善與人交流、彷徨不知所措,或是身穿西裝、腳蹬球鞋,亦或有穿休閑服裝接待客戶的不適宜之舉如此種種,不僅使他們深感懷才不遇、前途迷茫,還影響了企業形象。對于“90后”大學生而言,未來面臨的知識經濟時代中,社會只會青睞那些既擁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又有良好的綜合素養的高素質人才。

篇(5)

【中圖分類號】G【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3)03C-0008-03

一、新制度經濟學派相關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一)制度的存在:大學生就業得以順利進行的根本保障

制度是新制度經濟學派最根本的研究對象。諾思把制度看做一系列被制定出來的規則、守法秩序和行為道德、倫理規范,它旨在約束主體福利或效應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舒爾茨在1968年對制度的功能進行了概括,認為制度具有五大功能:提供便利、降低交易費用、提供信息、共擔風險和提供公共物品。袁慶明在其《新制度經濟學》中概括前人的基礎上提出了自己的見解,認為制度最核心的功能是“給市場經濟活動中的主體提供激勵與約束”。以上學者都在強調制度的功能在于約束人們的行為,顯然在他們看來,制度的存在是一種“不得已而為之”的制度,人們在制度面前,更多的是一種消極應對和防備的心理或行為。但對于制度所具有的功能,他們卻持積極態度,一致認為其具有降低交易費用和激勵的功能。

制度的存在是社會關系得以進行的前提,沒有相應的制度,社會將處于一種無序的狀態,沒有約束,更沒有激勵。同樣,合理的制度能夠對高校就業相關部門或大學生本人產生激勵和約束。在大學生就業形勢日益嚴峻的前提下,必須建立相應的能夠促進和激勵大學生就業的制度,才能有力推動國家培養大學生人才目標的實現。更甚者,當前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存在,根本在于制度上的缺陷。在根本制度環境之下,必須建立一系列相應的制度安排,才能規范和激勵人們的行為,保證大學生就業的正常秩序。

(二)制度變遷理論:大學生就業制度安排的依據

制度分為根本制度、具體制度和規則以及非正式制度等幾大類。根本制度在一段長時期內是不變的,如憲法等;而具體制度,是在根本制度環境下會根據實際的需求與供給的矛盾而發生改變,這一層面就是本文所要討論的制度安排。制度安排是可以發生變遷的,其前提就是制度的供給與需求發生非均衡,從而引發新的制度安排的變遷。在新制度經濟學領域里,最先研究制度變遷的是舒爾茨,他指出,“制度是某些服務的供給者……對每一種這類服務都有需求……當這些制度所提供的服務與其它服務所顯示的報酬率相等時,既實現制度的均衡”。而現實的情況往往是報酬率并不相等,于是引發了制度變遷,以適應新的制度需求。此后,戴維斯、諾思、拉坦、戴維-菲尼、林毅夫等人都對制度變遷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推動了制度變遷理論的發展。其中,戴維?菲尼建立了關于制度安排的需求和供給的分析框架,把制度安排看做制度的內生變量,也就是說,引起制度變遷的主要變量在于制度安排。這正符合本文所闡述的有關建立新的關于大學生就業制度安排的理念。

制度安排的建立是必要的,是解決原有制度非均衡矛盾的根本切入點。但是要建立新的制度安排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制度變遷理論闡述了制度供給與需求能夠發生變動的條件。在特定的環境下,制度供給和制度需求會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制約,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制度安排的難度。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制度安排也是如此,建立新的制度安排必將考慮到其實行的成本與收益,尤其要考慮對原有制度的相關利益者的傷害程度,才能減少制度安排的阻力。

(三)交易費用理論:信息不對稱是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原因

交易費用理論可以說是新制度經濟學的核心理論。交易存在的前提在于資源的“轉移”,這里說的資源可以是有形資源,也包括無形資源,人力資源即包括其中。交易之所以會產生費用,達爾曼認為,交易費用包括了解和信息成本、討價還價和決策成本以及執行和控制成本。張五常則從一般意義上定義了交易費用,他認為:“在最廣泛的意義上,交易成本包括所有那些不可能存在于沒有產權、沒有交易、沒有任何一種經濟組織的魯濱遜-克魯索經濟中的成本。交易成本的定義這么寬廣很有必要,因為各種類型的成本經常無法區分”。從根本上來說,新制度經濟學派在交易費用產生共同的認識,認為是由于人的有限理性、資產的專用性和信息不對稱等因素造成的。

大學生就業,尋找工作,也必然會產生交易費用。當其欲把自身的人力資本做交易,換取職業的報酬時,交易費用必將發生。這些交易費用在沒有交易之前和交易之后都認為是其費用組成部分。由于自身的有限理性和信息搜集的困難,增加了尋找工作的費用。而在交易費用中很大比例在于信息搜尋所產生的費用。信息不對稱根源在于制度的不透明和不完善。這也為我們提出了要建立新的就業信息透明的制度安排。

二、人力資本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一)人力資本理論

關于人力資本的概念與界定始于20世紀60年代。舒爾茨于1968年認為,人力資本(huinan capital)是“人民作為生產者和消費者的能力”,“人力資本是一種嚴格的經濟學概念……它之所以是一種資本是因為它是未來收入或滿足、或未來收入與滿足的來源”??偟恼f來,人力資本是一種依附在勞動者身上的資本,這種依附在人身上的包括勞動者的知識、技能以及體力等。

一般來說人力資本具有以下幾個特點:一是人力資本的載體是人。二是人力資本是后天產生的,是需要經過投資才能夠形成的,投資的主要方式是教育和培訓。三是人力資本能夠帶來收益。而一般說來,人力資本收益率要大于物資資本收益率,因此,在同等條件下,人們更熱衷于人力資本的投資。四是人力資本分為一般人力資本和專用人力資本兩種類別。一般人力資本是指人力資本在各行業各部門都能夠適用并創造財富的資本。而專用人力資本是在某一特定行業適用的資本,具有很強的排他性質。專用人力資本是使得人力資本具有差異性的根本所在,一般說來,產生專用人力資本是通過教育實現的,尤其是通過高等教育。

(二)人力資本理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1 對人力資本投資的盲目性,導致結構性失業。人們投資人力資本往往帶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跟風性質。以就業為例,哪個專業當前就業形勢好就選該專業,這就使得某些專業過于熱門,培養的人力資源過多,從而增加就業難度,而部分冷門專業無人問津,使得這些專業就業崗位供給大于需求。教育部門也是根據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來進行專業設置,尤其在擴招形勢下,某些專業增加的人數與社會需求量不匹配,出現過?,F象。這些因素的影響導致結構性失業的出現。

2 人力資本的專用性過強,影響其就業范圍。大學生所具有的人力資本可以說是專用性的人力資本。專用性的人力資本雖然說在就業上有很大的優勢,可以排斥其他沒有此專用性的人才的競爭。但是,也正由于人力資本的專用性,使他們擇業的范圍相當狹小。一般大學生選擇的領域為中大城市的單位,而這些單位所能提供的就業崗位是有限的,從而影響大學生的就業機會。此外,大學生所擁有的人力資本帶有很大的局限性,我國鄉村就業市場所需要的大學生這類人力資源比較少,提供的福利和環境條件也比較惡劣,限制了大學生往鄉村一級就業的機會。

三、篩選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一)篩選理論

篩選理論是教育經濟學的基本理論之一,是20世紀70年代興起的旨在抨擊人力資本理論強調教育具有提高勞動增長率的理論。篩選理論認為,勞動力市場信息是不完全,雇主需要通過一定的信號來甄別勞動者能力的高低。而教育能夠提供求職者的學歷和工作能力等信號,雇主通過這些信號對求職者進行甄別和篩選,最后決定是否錄用。在此,文憑和學歷變成了提供篩選的主要信號。并且,篩選理論認為教育不一定能提高個人的勞動生產率,勞動生產率是個人的內在能力。教育只是把個人內在的勞動生產率外在標識,以便雇主識別勞動生產率較高者。同時,篩選理論認為教育成本與個人能力呈負相關。也就意味著,一個人的能力越高,支付的教育成本越低。在同等條件下,能力高的人在支付較低的教育成本下可以獲得更高的教育,而能力低的人需支付較高的成本才能獲得更高的教育。在考慮成本與收益之比例的情況下,很多能力低的人會因為較高的教育成本可能帶來較低的收益而放棄接受更高教育的機會。因此,篩選理論認為,最后進入較高的教育等級者具有較高的能力。

(二)篩選理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1 教育過度現象出現。在以教育為信號的前提下,人們熱衷于追求更高層次的教育,以獲得比其他勞動更有優勢的教育信號,從而為求職積累資本。國內近年來出現的考研熱現象足以證明人們在就業壓力下,選擇一種認為對就業更強有力的教育信號。研究生的數量猛增,而在一定的經濟社會結構里,其就業崗位的提供有限,勢必影響到研究生的就業環境。

2 能力低者混入其中,導致雇主在篩選信號上不予認可。大學的擴招,使得許多沒有達到相應水平的人進入大學的門檻。不僅在理論專業知識和研究能力較薄弱,在實踐操作層面也不如職校學生,讓人們不得不重新認識大學生的能力水平。在勞動力市場上,由于入職前是一個弱篩選,入職后的工作能力表現是強篩選,而許多大學生入職后在強篩選下只傳遞了低能力的信號,從而影響其人職后的發展。隨著社會對大學生能力的認可程度降低,其求職信號也逐漸失去優勢。篩選信號一旦失真,勢必影響有能力的大學生的就業狀況。

3 考證熱。教育信號里不僅包括學歷,也包括各類資格證書等。在篩選理論前提下,大學生也逐漸意識到光靠學歷一個信號是不夠的。因此,在日益嚴峻的就業形勢下,更多的人把目光投向考證。于是在各高校,大學生考證熱也不是新鮮事,有的甚至整個專業的人一窩蜂去考證??甲C所花的時間和精力以及金錢,必然影響到大學生在專業領域的投入程度,很可能得不償失。很多證的考試都是流于形式,并未能真正掌握專業技術,而專業知識又不過硬,找專業對口的工作崗位比較困難。

四、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與大學生就業

(一)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

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是美國經濟學家彼得?多林格爾(P.B.Doeringer)和邁克爾?皮奧里(M.J.Piore)于20世紀60年代提出的。多林格爾和皮奧里(Doeringer&Piore)認為勞動力市場由分割的主要勞動力市場和次要勞動力市場兩個部分組成,其一級市場具有工資高、工作條件好、就業穩定、安全性好、管理過程規范、升遷機會多等特征;二級市場工資低、工作條件較差、就業不穩定、管理粗暴、沒有升遷機會。

(二)勞動力市場分割理論對大學生就業的影響

1 自愿性失業。由于存在勞動力市場的分割,大學生在尋找工作時,會根據個,人的教育信號和社會公眾認可的能力等級,一般只限定在一級勞動力市場,而不會到二級勞動力市場,從而存在自愿性失業的現象。

2 城鄉分割,專業不對口。我國勞動力市場除了分一二級市場,還存在城市與農村兩級市場。一般情況下。大學生只在城市勞動力市場尋找工作,而且是努力往經濟發展較好的、較開放的大城市工作。這就使得農村勞動力市場吸收不到高素質人才,即使有合適大學生就業的崗位,他們也寧愿待在大城市選擇暫時性失業。

篇(6)

古代文學教學與人文精神培養有著十分緊密的聯系,作為古代文學的教師,應當注意把控好古代文學的日常教學活動,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來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

(一)專業知識與時代內涵結合

顧炎武說“學以致用”,這意味著任何專業課知識都需要在實際生活中發揮作用才能夠算得上是有意義的。而現階段的人文精神,與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以及人民富裕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此教師在進行古代文學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當有意識地將專業知識與時代內涵結合起來,使得從古而來的人文精神能夠更具時代性,能夠在現有階段的日常生活中發揮效用。為了達到這種效果,教師在進行古代文學日常課程教學時,可以將現代新聞以及熱點作為課程導入來進行有關課程的教學,并且在日常的知識點串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獨立思考,讓學生通過相關文學作品,體悟到中華民族傳統精神文化中艱苦奮斗和甘于奉獻的精神,并將其與現代生活的實際例子結合起來,讓學生體悟到人文精神內涵的魅力。

(二)以學生為本進行人文素養提升

在傳統的古代文學教學中,很多教師往往將自身當作課堂的主導進行課程教學,教學進度與教學方式往往不以學生的意志為轉移,因此學生在日常的課程學習中,可能無法獲得更好的學習體驗。這種教學方法是不利于學生進行人文精神培養以及人文素養提升的。實際上人文社科類的課程學習,其目標并不單單是希望學生通過課程學習對相關知識進行記憶,而是希望學生能夠通過相關課程學習對課程知識點的深刻含義進行挖掘,通過自身的閱讀經驗期待來感悟到更多的人生哲理。因此,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教學并不能單純地被看作是課程知識的傳遞,它本身是生動靈活的,需要學生通過不斷的思索來賦予相關文學作品新的內涵,通過對相關文學作品的理解來對自身的精神世界進行洗滌與重塑,使得自身的人文精神得到培養與提升。

二、不斷提高古代文學教師的教學水平

在高校的古代文學課程教學中,學生雖然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但倘若教學活動缺少了教師的引領,學生也無法在古代文學的課程教學中學習到更多的專業知識。因此想要在古代文學課程中有意識地進行人文精神培養,就需要不斷完善古代文學教師的教學水平。

(一)提高教師素質,提升教學水平

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因此,教師的教學素養以及教學水平在課堂教學質量中占有重要的比重。如果一名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不達標,那么即使他能夠以較為嚴謹的態度進行教學,也無法達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但需要說明的是,一名教師的專業教學素養不單單指的是他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所展現出的知識積累,還包括他在日新月異的社會發展中,將本專業課程與時展相結合的能力。隨著時代的不斷變化,學生的學習目標也隨之發生了不同的變化。一名合格的教師有洞悉時展趨向的能力,并且將專業知識課程與時展相結合,使得學生在進行日常課程學習的同時,其成長發育仍然與社會發展保持一致。只有如此教師才能夠培養出具有新時代精神品質的棟梁之材。也正因為如此,提高教師素養,提升教學水平才顯得格外重要。為此,相關部門應當有意識地定時引導教師進行業務培訓。通過培訓,教師應當對現階段的時展趨勢有一個較為詳細的認知,并且通過合適的教學方式來進行切合時展的人才培養。

(二)不斷深入進行專業研究

倘若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師想要有意識地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那么教師必須本身就具有良好的鉆研精神與科研能力。不過,相關教師本身并不具備豐富的理論知識,并且無法掌握本學科較為創新的研究成果,也就無法在日常的課堂中啟迪學生,引導學生進行思維訓練,通過對作品的認知深化來進行人文素養提升。相比較傳統時代的教學對象而言,現階段的學生生活在信息時代,擁有得天獨厚的信息儲存以及接收條件。因此與以前的學生相比,現階段的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教學質量會明顯有更高的期待。他們不僅僅希望從相關課程中獲得知識積累,還希望能夠從相關課程的學習中提升自己的思維能力、開拓視野、提升人文素養。因此倘若現階段教師疏于進行專業課程研究,無法以廣博的知識積累以及深邃地道的專業性見解來引導學生進行中國古代文學課程的學習,就無法使得學生對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抱有一以貫之的期待,學生很可能會有明顯的興趣消退,這樣一來,學生就無法在中國古代文學的課程中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因此對于中國古代文學的教師而言,不斷地進行專業課程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三)尊重學生,努力實現因材施教

在傳統的高校課程設置中,打破了義務教學中一直存在的班級制,諸如中國古代文學課程之類的教學活動,通常都需要面對較為寬泛的教學對象進行教學。這給教師實現因材施教帶來了一定的難度。但倘若教師想要在日常的課程教學中有意識地引導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培養,那么就務必要深入到學生的內心世界當中,了解學生現階段的人文素養水平,以便有的放矢地進行人文精神培養。為此教師應當改變傳統的教學方式,將課堂的引導權交到學生手中,在課程教學推進過程中站在引導者與觀察者的站位上,通過對典型作品與典型思潮的引導思考與討論,挖掘現今環境中學生的集體記憶與集體價值觀。對符合當今社會發展潮流與中國優秀傳統道德觀念的集體價值觀予以肯定。并借由對典型作品與典型思潮的分析,來引導學生進行人文精神的提升。當然在日常的課程學習中,學生由于家庭氛圍以及成長經歷的殊異,在人文素養的呈現上,或許會產生極大的不同。

三、充分利用現代教育資源進行人文精神培養

時代在不斷地發展,因此相比較傳統的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而言,源源不斷的現代教育資源能夠為人文精神培養所運用。

首先,使用互聯網教育資源進行人文精神培養。在信息時代,很多專業課程教育都能夠在互聯網平臺中搜集到大量的課程教學資源。這些課程教學資源多半以較為生動的視頻音頻以及圖片形式呈現出來,在活躍課堂教學氛圍的同時,也能夠較好地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人文精神的培養本身是一個較為抽象的教學內容,倘若以完全抽象的語言文字來進行引導,學生或許無法對人文精神培育產生認同感。為此相關教師可以在日常的中國古代文學教學課程中,將課本知識點與互聯網中的網絡教育資源結合起來,使得學生在較為生動活潑的教學方式中,不自覺地接受人文精神的培育。這種培育方式能夠起到較好的教學效果,也能夠引導學生發自內心地認同相關人文精神培育內容。

篇(7)

德國有著久遠的職業主義傳統,人們對于從事的職業精益求精,恪守職業精神。職業教育也是德國的特色,國家對初中和高中畢業生從事一定職業所必需的知識和技能給予訓練,而不是一味鼓勵中學生進入大學。值得注意的是,德國已經坐上了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船頭,成為新產業革命的弄潮兒。第四次產業革命既需要高科技領域的尖端型人才,也需要各行各業的職業人才:發展現代農業,需要造就一支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高素質職業農民隊伍;現代制造業既需要高科技引領,也需要高素質的技術工人;現代服務業要激活市場需求,也要提升服務人員的職業技能。職業教育正是德國成功的秘密之一。據統計,2014年12月德國的失業率為6.5%,青年失業率為7.4%,在整個歐元區最低。德國總理默克爾認為:“大學教育和職業教育的雙軌制度為德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福音。美國諾貝爾經濟獎得主德魯克說德國的工程技術的精湛堪稱世界一流,但是德國的勞動力成本自然在世界上居高不下。”

俄羅斯是一個在文化和教育方面積淀深厚的國家,高等教育也相當普及。2013年,俄羅斯公共教育支出占GDP的比重為4.3%,與中國大致相當。在金磚五國中,中國和俄羅斯公共教育支出高于印度。2013年,俄羅斯人均國內生產總值14604美元。俄羅斯大學生對于就業問題高度重視,關心畢業和未來的職業選擇。在俄羅斯,大學生活僅僅是個人成人生活的開始。大約在大學二年級學生就開始四處尋找工作機會,包括實習的機會。

俄羅斯大學生對于社會活動和實習看得很開,盡管希望和自己的專業掛鉤,但對改行也習以為常。調查表明,俄羅斯大學生對于畢業后的職業選擇是比較理性的,他們認為教育只是提供職業培訓的場所和提高個人素質的機構,所以,畢業后很多人改行,或者出于掙錢的目的,或者考慮工作地點,或者考慮個人興趣,選擇的動機多種多樣。2013年9月1日,俄羅斯總統普京在遠東聯邦大學師生座談會上說道:“允許大學創辦創新性的企業,之所以這樣做,至少有兩個出發點:讓教學過程與人才市場對接,這就能夠讓人們找到工作、知道市場上需要什么樣的人才,這也能幫助未來的用人單位獲得最優秀的人才,此為一。第二,也為將來的工作進行多種多樣的實習和實踐。”

普京主張不要限制學生在學期間的工作時間,要創造條件使學生和企業之間形成對接機制。建立這樣的機制既是學校的任務,也是學生自己的任務。由于各種原因,俄羅斯大學生非常樂意參與各種社會活動和實習,有研究表明,50%的俄羅斯大學生在校期間都曾有過一定的實習經歷。針對俄羅斯的教育改革,普京指出:“我們有的教育單位向勞動服務市場提供的大學生很不符合要求,坦率地說,教育質量很差。某些虛假的高等院校有時甚至不知能否滿足預算部門的崗位要求。必須在今年年底(指2012年底,筆者注)以前找出那些效率不高的國立大學,在2013年5月以前制定出充足這些大學(包括把它們合并到更有實力的教學機構)的計劃?!?/p>

日本是人口大國,也是技術大國和經濟強國。為了就業,日本大學生從大學入學后就開始參與各種各樣的就業輔導和就業指導,包括通過專家分析個人的長處和短處,適合何種職業,如何進行職業選擇。隨著科學技術革命和經濟的發展,一些用人機構的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他們更喜歡創新、活潑、獨立、適應、拼搏性的人才。隨著金融創新、新媒體和網絡發展,風險投資、風險創業急需金融人才。2013年日本大學生的就業狀況有所好轉,主要是大學生們放低身段,再就是雇主開放一些層次較低的就業崗位。

以多元政策組合激勵大學生創新創業

鼓勵大學生創業。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是各國的普遍做法,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出現正在催生新一輪的創業潮。2010年印度尼西亞政府為促進大學生就業發起了創業發展計劃,政府每年撥款1000萬美元鼓勵和支持大學畢業生創業。政府支持大學生創業的程序主要有:首先,大學畢業生拿出一份創業計劃書,一份類似于可行性研究報告的東西,根據計劃書,政府考核學生的綜合能力。之后,對符合要求的學生進行一定的培訓,培訓內容包括市場營銷技術、市場分析、溝通與交往、心理素質等。經過培訓,政府會選擇那些他們認為具備創業條件的大學畢業生進入創業支持序列,給他們提供一定的資金,此后的半年中,政府有關機構會對大學生的創業進行跟蹤和輔導。

可以把創新和創造性作為倡導創業的競爭性手段以解決青年失業的問題,也就是說,青年人可以創建自己的企業,從而找到工作。根據經合組織(OECD)國家的研究,中小企業是當今主要的雇主,創造了過去10年33%的就業崗位,大企業不再成為就業的蓄水池,所以有必要發展中小企業,尤其是通過創業,來實現就業目標,讓青年自己來掌握自己的命運,這意味著要教他們成為創業者所具有的領導力和管理能力,包括溝通、團隊工作、決策、組織能力以及自信。這個解決方案與勞動力市場和法規的支持密切相關,需要很多改革來實現。市場能夠靈活激勵青年人去創造自己的事業,目標稅收和經營刺激最為關鍵。

在荷蘭等國家,高等院校專門搭建了以學校為依托的創業平臺,幫助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有的大學建立“創業孵化器”等組織形式,把學生提出的創業計劃在仿真環境中加以模擬,組織學生、老師和實務界人士一道討論、實踐。

瑞典政府積極支持大學畢業生的創業活動。國家工業部、高教局、創新局、教育部、創業中心、學生商務機遇中心等多個部門和機構合作,以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工業部每年拿出約500萬瑞典克朗(約合461萬元人民幣)資助在創新研發中取得突出成就、并樂于通過自主創業將研發成果轉化成商品的大學生創業項目。各部門和機構聯合舉辦與學生面對面交流活動,對學生自主創業者在創業活動中遇到的挑戰,給予幫助和支持。

談到日本經濟發展,辜朝明認為:“那種資質均一、擁有相同知識結構和世界觀的所謂主流型人才在今天的世界已經不再適用,因為不可能指望這類人才擁有太多創新思維。日本現在真正需要的是那種非均一資質,但是敢于挑戰權威,創造新產品、開拓市場的人才。”

設立就業輔導中心。在政府的鼓勵和支持下,印度尼西亞愈來愈多的大學與企業、社會機構合作設立大學生就業輔導中心,幫助學生提高職業技術,為學生進入社會做準備。

在美國,大學都設有畢業生就業指導中心等機構,為學生提供各種各樣的職業訓練和職業生涯規劃,內容涵蓋職業規劃、入學專業選擇、擇業技巧、就業咨詢以及就業信息等全面服務。為了提高學生適應市場的能力,美國許多著名院校設立各項專項資金,設立跨越學科的教學研究中心,使各類邊緣學科納入學校的教學和研究體系,拓寬學生的視野,為學生進入社會提供更加雄厚的知識基礎。通常的情況是:大學一年級,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就開始有計劃地幫助學生了解市場和就業狀況,對學生進行職業教育,幫助學生接觸和了解就業狀況;大學二年級,幫助學生了解和發現自己,包括自己的興趣、特長、性格、專業,在此基礎上幫助學生選擇專業;大學三年級,幫助學生了解就業市場和有關雇主的情況,參加一些社會實踐和就業招聘活動,這個階段,學生開始介入就業市場和職業生涯;大學四年級,指導學生練習求職。

新西蘭為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在大學設立學生就業服務中心,為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咨詢、就業培訓、心理輔導,以此來提高學生的溝通能力和適應社會的能力。隨著大數據的廣泛應用,也有大學開始借助信息技術對學生的專業選擇和就業選擇提供數量化的意見建議。荷蘭高等院校除正常提供職業訓練外,還邀請校外的專業人士來學校舉辦講座,介紹經驗。荷蘭大學生在校期間也有機會到校外開展實習和社會活動。大學也鼓勵和支持學生在業余時間開展社會實踐和職業訓練。

發展職業教育。職業教育是針對技能危機提出的。一些國家,如瑞士、荷蘭、新加坡、奧地利、挪威和德國等已經在職業教育上取得了顯著的成功,比OECD國家降低了一半的青年失業率。一是職業教育項目可以降低青年失業率和增加工資。二是職業教育增加了雇主的生產率。三是職業教育的社會效益明顯:改善收入不平等,促進社會融合,降低犯罪率,改善健康狀況和福祉。就職業教育減少失業的程度而言,它的社會效益與高就業率密切關聯。四是基本技能是實現從學校到工作崗位轉換的關鍵因素,其中職業教育至關重要。

德國有自己的教育傳統。與很多國家不同,德國的年輕人并非都“削尖腦袋”往大學里擠,相反,60%的初中畢業生選擇接受職業培訓,每周有一兩天在學校上課,其余時間到企業實習并領取報酬(每月約680歐元)。3年后,大多數合格畢業生正式進入實習企業工作。這種企業、學校聯合開展職業教育的方式被稱為雙元制。德國現有45萬多家企業參與職業培訓,每年培養的學生約60萬人,從事近350種技術工作,比如汽車修理工、泥瓦匠、理發師等工作。

德國的教育傳統緣于其悠久的歷史。職業培訓在德國有著長遠歷史,從19世紀開始,手工業企業便有意識地對學徒開展職業培訓。1869年,《北德意志聯邦工商條例》規定,不足18歲的幫工和學徒有義務接受職業補習教育。1884年,德國通過法律成立“雙軌制”公司管理框架,董事會需向監事會匯報,監事會則由銀行家和科學家組成。這種管理結構為普及職業教育奠定了基礎。二戰后,德國經濟進入飛速發展期,雙元制職業教育則為企業源源不斷地輸送成熟的技術工人。年輕人獲得了穩定的工作,收入并不比大學生低多少。德國前總理科爾認為:“經過良好職業培訓的青年,是我國的最大資本,是經濟穩定的保障?!?/p>

培育新的就業觀。在美國人的理念和文化傳統中,頂級名校、理工科和美國國籍,至少擁有美國永久居民身份是在美國就業的三大基本條件。隨著就業問題越來越突出,美國大學畢業生及其家長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包括更看重專業而不論是否名校,就業未必一步到位,先就業后工作,等等。當然,這僅僅是從一般意義上來講的,實際上,美國的一些非技術類專業,諸如教育、衛生專業的畢業生的就業率也不低。在美國,工程類專業的學生就業率一般較高,但是民用工程和機械工程兩個細分專業的失業率相對較高,其中的因素非常復雜,包括行業狀況、畢業生專業的競爭人數等。

面對社會變遷,人們心態淡定,積極對待生活和工作。美國文化的核心就是崇尚個人主義,在他們看來,就業是自己的事情,即使不能馬上就業也是自己必須承受的,而不是社會的責任,至少主要不是社會的責任,這樣的擔當也容易淡化個人與社會之間的關系緊張。根據有關調查,至少80%的被訪者是這樣認為的。這就為美國社會從整體上造就了一個平穩、淡定的社會環境和心態。

日本大學畢業生從大學一年級就開始接受職業規劃,首先是認清自己的特點、性格、優勢和劣勢,在此基礎上接受就業指導和職業訓練。日本大學機構從職業訓練到指導學生寫就業申請書等各個方面幫助學生,例如,他們教學生如何在求職書中推銷自己,如何在面試時回答雇主或面試者提出的問題,而這些都要大學生在平時學習和生活中鍛煉自己。

伴隨著經濟下行壓力和勞動力市場波動,巴西大學生也逐步接受了“先就業后擇業”的價值觀和擇業觀。大學生們認為,先就業再擇業也不失為一種現實的選擇。先就業,在工作過程中逐步積累經驗,在干中學,在學中干,即便是對現在的工作不滿意,也可以在積累經驗的基礎上,再作進一步選擇,直到找到自己喜歡的工作。有趣的是,里約熱內盧市政招聘500名街道清潔工,居然有13萬人參加崗位競聘,擁有大學學歷者或應屆畢業大學生參加競爭的也不乏其人。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大學生參與實踐活動非常重視,對大學生的就業問題也極為關心。由于學校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俄羅斯大學生對于未來的就業選擇非常關注,通常在大學二年級就積極尋求鍛煉和實習機會。俄羅斯大學生還有一個特點,就是畢業以后學非所用現象也比較突出,很多人都選擇改行,許多大學生在實習過程中也不刻意追求專業與實踐的結合。這一方面說明,俄羅斯的教育體制、教學模式、課程設置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和市場需求之間存在脫節現象,另一方面也說明,大學教育不僅僅是為了就業,也是為了提高人力資源的素質,它為大學生提供能力和素質的訓練,這為他們進入社會提供了幫助,對于一個國家長期持續發展來說,人力資源素質是極為重要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承擔著眼下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本,也承擔著為未來發展提供人力資源的責任。

完善社會支持體系。美國勞工部就業統計局會定期在全國采集數據,分析各行各業的需求形勢和不同職業對知識和技能的要求,預測經濟發展對未來就業的影響、未來10年的就業環境等,并出版成冊,供美國大學生就業參考。美國實行畢業生自主擇業制度,政府不直接干預和限制,而是由勞工部、學校、中介機構和用人單位協同進行。高校生在畢業前從多方渠道了解就業行情及用人單位信息。

英國政府于2004年創立了大學生創業促進委員會,旨在培養大學生企業家。隨著影響的擴大,這個委員會已升級為創業教育中心,為英國百余所高校提供創業輔導,為畢業生創業項目提供貸款支持,為高校和企業牽線搭橋等。金融危機后,英國政府資助并大力推行全國學徒服務計劃,為青年特別是大學畢業生提供過渡性就業崗位,積累工作經驗和相關技能。

日本有完善的就業機制:一是網絡信息準確。日本是一個網絡無處不在的社會,在求職方面,網絡作用十分明顯,日本公司網上都有自己的主頁,公司招聘都在網上公布,求職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寄去報名申請即可。二是報紙刊登廣告。這樣既公布了招聘信息,又為公司做了宣傳,一舉兩得。所以,一些報紙經常會整版刊登招聘廣告,學生按報紙提供的聯絡方式,可直接與公司聯絡。三是用人單位舉辦各種各樣的說明會。四是日本有各種就職支援中心和俱樂部。它們都有自己的網址,提供各種信息,只要交少量費用,就可享受各種優惠。五是政府提供預算支持。日本近來經濟不見好轉,失業率不斷上升,如果情況繼續惡化,影響社會穩定。因此,政府決定在2003年度補充預算中拿出資金安排高中和大學生就業,對有實績的民間職業介紹機構給予獎勵。

在國際比較中探索中國大學生的創新創業

篇(8)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2549(2017)05-0007-03

從1999年開始,我國高校連年擴招,高等教育進入快速發展階段,到2013年,全國毛入學率達到34.5%,浙江省毛入學率首次突破50%達到51.7%,緊隨北京、上海、天津之后,在全國各省中率先進入到普及化階段。高等教育的逐步普及化使更多學生有機會進入高校學習,但隨之而來的是大學生群體的極大分化,大學生的學業問題頻頻見諸報端。有數據顯示,因學業問題而自殺的學生占全年大學生自殺總數的18.9%,學業問題已成為大學生自殺的兩大直接誘因之一。

學生學習困難是一個世界各國在教育發展中普遍存在的問題。1963年美國教育心理學家柯克(samuelA.Kirk)首次提出了“學習障礙”(LeamingDisabilities)概念,在中國被譯為“學習困難”。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在美國備受關注,是美國特殊教育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隨著學習困難大學生人數的增加,各高校和不少研究者都高度關注這一群體的教育需要,并為其提供特殊教育幫助。國內直到20世紀末大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才開始進入公眾視線。以“學習困難大學生”、“大學生學習困難”、“高校學困生”和“高校學習困難生”為檢索詞,從中國知網搜索2000-2015年的資料發現,十六年共發表各類文章98篇,研究成果稀少。從研究內容看,以學習困難大學生心理實驗分析和日常教學、管理實踐探討為主;從研究方法來看,以相關研究為特征的定量研究居多,深入的質性研究還處于空白。

本研究旨在運用質性研究方法一扎根理論研究(GroundedTheory,GT),對我國大學生的學習困難問題作初步探究。研究的主要目聳牽旱諞唬探查大學生學習困難的現狀及其對學習的看法,分析造成學習困難的因素;第二,描述大學生學習困難的初步范例模式和學業轉化基本原理;第三,提出相應的干預和幫扶舉措。

一、研究方法和過程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扎根理論(groundedtheory)是一種運用歸納方法對現象加以分析整理所得的結果,經由系統化資料搜集與分析而構建某一理論的質化研究方法。扎根理論的宗旨是在分析資料的基礎上建構理論,通過資料編碼和歸類實現。根據逐漸抽象的程度把編碼分為三個不同的層次:一級編碼―開放式登錄;二級編碼――關聯式登錄(又稱軸心登錄);三級編碼―核心式登錄(又稱選擇式登錄)。扎根理論的研究流程見圖1。

(二)研究過程

1.被試選擇

綜合現有研究資料,目前國內學習困難生主要是指感官和智力水平正常,但學習成績明顯低于同級學生,不能按學校人才培養方案、教學要求正常完成學業,并因此受到退學、跟班試讀、延長學習時間、不能授予學位、不能按期畢業等學籍處理的群體。本研究的標準為:學習成績經過補考仍然有4門次以上不及格,或者連續2學期獲得學分低于12學分。

按照上述標準,本研究選取了28名浙江省某高校學習困難大學生為訪談對象。其中男生23名,女生5名,從大一到大四依次為2、9、11、6人。所有訪談對象的年齡在18-22歲之間,分別來自金融學、財務管理、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能源與環境系統工程、包裝工程、土木工程、自動化、通信工程、計算機、生物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英語、法學、工業設計等14個專業。研究第1階段采用隨機訪談,第2-4階段的訪談對象通過理論抽樣選取(尤其選擇了不能如期畢業的大四學生)。

2.訪談內容

本研究訪談的主要內容如下:

(1)請您描述下您目前的學習狀態?

(2)您對自己的學習有目標和要求嗎?您如何處理各類學習任務?

(3)您覺得目前的學習成績反映了您真實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嗎?

(4)您覺得是什么原因讓您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什么?

(5)您覺得您身邊類似于您這樣學習狀態的同學多嗎?為什么?

(6)學習上有困難時,您最想找誰幫助?

(7)您覺得在大學里什么事情對您來說最重要?

(8)您覺得高中學習與大學學習有什么不同?

(9)您的興趣愛好是什么?

(10)您認為學校在教育管理方面做哪些工作會更有利于幫助學習困難大學生?

3.研究步驟

研究分為四個階段,各階段的研究情況見表1。

階段一數據采集分別以個別訪談和小組訪談的方式進行,共訪談19人,創建大學生學習困難的表現、原因和調控策略等三個初始類屬的一系列代碼。其中11人在4-5人組成的小組中訪談,8名學生個別訪談。

階段二采用半結構化個別訪談,被訪談者回答預設的10個問題(與階段1同)。在訪談過程中,研究者圍繞問題,每次只對一個類屬進行深度分析,并圍繞著這一類屬尋找關聯關系,并尋找出每一個類屬在概念層次上是否存在潛在相關。通過關聯式登錄,最終梳理出大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的四大類屬,即學生個體因素分為學習基礎、學習態度、學習動機、學習興趣、自控能力、個性性格6個次類屬;學校因素分為教育教學、學生管理、課余文化3個次類屬;家庭因素分為家長觀念、家庭經濟狀況、家庭結構和家庭成員間關系3個次類屬;社會因素分為社會風氣、生源地教育水平差異2個次類屬。

階段三采用核心式登錄,即選擇大學生學習困難的核心類屬,建立核心類屬與其他類屬之間的聯接關系,構建學習困難成因的初步范例模式。隨后,繼續采用階段2的半結構化訪談方式,深度采訪3人,進一步檢驗在前兩個階段中確認的重要類屬和屬性,更為詳盡地探尋每個類屬內部諸次類屬間的關系;讓被訪談者討論范例模式中的四大類屬彼此間如何關聯;組建一條故事線,描述大學生學習困難形成過程。階段三類屬、次類屬和概念類屬如圖2所示。

階段四目標在于理論飽和度檢驗,檢驗和解釋已建立的范例模式,對2位預留學生訪談驗證。結果顯示,構建的范例模式中的類屬已發展得足夠豐富,對于大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的四大類屬均沒有發現新的次類屬和關系,核心類屬內部也沒有形成新的構成因子,理論上達到飽和。

二、結果分析

(一)大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的范例模式

根據前3個階段的研究資料及分析,形成大學生學習困難成因的范例模式(圖3),并在階段四中進行了驗證。

從圖3中可看出,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相脫節導致部分大學生從一入學就難以適應大學生活,可將其界定為前置因素;學生個體因素是內因,直接導致了學業困難;學校、家庭和社會三個因素是驅動強化因素,影響大學生學習困難的方向和強度。具體分析如下:

個體原因是大學生學習困難的直接因素。高等教育的普及化,讓更多的學生有機會進入大學,但是有些學生學習能力和學習基礎欠缺,難以適應大學學習生活;一些同學對高考所報學校和專業知之甚少,不習慣也不能適應大學的專業學習,無法順利完成學業;隨著教育高收費和就業壓力的不斷增大,學生的學習目的越來越功利,大學學習旨在獲取文憑,學習動機弱化;大學學習與中學學習存有很大不同,大學的學習形式不再局限于課堂教學,部分學生自我管理能力較差,不能自主安排學習生活等。

學校是影響大學生學習困難的重要間接因素。部分課程學習比較枯燥,學生學習興趣不高;部分教師仍習慣于“滿堂灌”教W方法,導致學生“需”與“求”之間的矛盾;學校學生管理仍較為粗放,不能及時掌握每個學生的狀況和變化,學業指導不夠“精準”;學習氛圍影響巨大,班風好的班級學習氛圍就好,一個舍風好的宿舍,基本不會出現學習困難生;學生的校園生活仍不夠豐富,部分學生沉浸在游戲和聊天中不能自拔。

家庭和社會因素也是造成大學生學習困難的間接相關因素。多數家長認為學生進入大學就等于進了保險箱,放松了對學生學習的關注,有些家長更是不聞不問;一些大學生因家庭經濟困難,產生自卑心理和抑郁情緒,影響學業;一些家境優越的學生,自我感覺良好,認為學好學差無所謂;一些成長在單親家庭或不和諧家庭的學生,在性格上受到影響;還有些來自偏遠地區的學生學習基礎薄弱,個別課程學習難度較大;社會上的一些不良風氣和社會弊端,也嚴重影響了學習困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二)學習困難大學生學業轉化的原理

目前,學習困難大學生的存在是一個較為普遍的現象,要想完全消除是不可能的,但根據不同學生學習困難的成因,對癥下藥,逐步預防和轉化是完全有可能的,關鍵在于激發、形成學生自我學習、自我教育的內部動力機制。為此,根據上述范例模式,本研究提出如圖4所示的學習困難大學生學業轉化原理。

我們認為,學生學業轉化需要內、外部系統的聯合作用。學生本人認真評估自身學習基礎和學習能力、嘗試改變學習狀態,逐步增強學習動力并付諸行動、努力學習,學校積極創造環境、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加強引導和過程監控,再結合家庭―社會一學?;拥确绞?,是可以達到減少學習困難大學生數量的目的的。

同時,對學業轉化成敗的調控和分析策略會影響大學生個體對學習困難各形成因素的評價。根據學生的內外歸因,幫助其逐步消解消極歸因,增強積極歸因,通過改變困難大學生的自我認識,影響其后繼的學習行為。

篇(9)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0845(2012)02-0149-04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指出,“我國學生適應社會和就業創業的能力不強,創新型、實用型、復合型人才緊缺”,在第七章“高等教育”部分明確提出,要“提高人才培養質量……推進創業教育”??梢?,加強大學生創業教育,既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時代要求,也是推進我國高等教育科學發展的迫切需要。大學生的任何創業活動都是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進行的,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是大學生創業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影響大學生開展創業活動的重要因素。從校園文化視角分析大學生創業環境及其優化路徑,對于改進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具有較強的現實意義。

一、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內涵

1.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概念辨析

對于創業環境概念的界定,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其進行了探討,按不同觀點可將其歸結為三類:“平臺論”,即把創業環境看成是政府和社會為創業者創辦新企業所搭建的一個公共平臺;“因素論”,即把創業環境理解為影響創業行為的各種因素的組合;“系統論”,即把創業環境看作是融入各種創業環境要素的一個復雜系統,認為,創業環境就是指創業者周圍的境況,是創業者及其企業產生、生存和發展的基礎,由創業文化、政策、經濟和技術等要素構成,是多層面的有機整體。當然,由于創業環境的內涵和外延都很豐富,因而很難準確界定其概念。借鑒“因素論”和“系統論”的觀點,筆者認為,大學生創業環境是指對大學生及其創新事業的產生、生存和發展具有促進或制約作用的一系列外部綜合因素的有機整體。

創業文化環境是大學生創業環境的子環境。近年來,國內學者的研究成果很少涉及該領域。綜合國內外關于創業環境、創業文化的研究成果,筆者認為,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是指家庭、大學及社會對大學生的創業行為和價值所持有的態度,以及形成創業文化氛圍的各要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本文主要是研究校園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的創業文化環境,即一所大學在長期實施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對大學生創業行為和價值所持的態度,以及形成“崇尚創業、鼓勵創業、寬容失敗”的創業文化氛圍的各要素所構成的有機整體。正如復旦大學副校長桂永浩所言,“大學的創業文化,應該為學生的創業提供一種思維的可能。我們很難說一個比賽、一節課、一場講座就能夠構建起高校的創業氛圍,這應該是一個整體”。

在校園文化視閾下,理性分析大學生創業的文化環境,我們不難發現,其在特征上具有鮮明的“二元”屬性。其一,作為校園文化環境的子環境,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具有整體性、復雜性、主導性和包容性等校園文化環境的共性特征。其二,作為以創業為主題的校園文化環境,其又具有與創業實踐和創業理念密切聯系的時代性、開放性與實踐性等個性特征,這也是其區別于校園文化環境中其他子環境的顯著特征。

2.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基本結構

從文化形態學的角度,可將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分為精神文化環境、制度文化環境、物質文化環境和行為文化環境等四個子環境。校園文化視閾下的大學生創業精神文化環境是指一所大學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影響,長期形成的由創業精神、創業哲學和創業價值觀念等構成的精神成果的有機整體,既包括富含創業內涵的大學校訓等傳承傳統文化的物質成果,也包括當代校園文化中所蘊涵的創業光榮的導向、創業教育研究的學術思想及主張等精神成果。大學生創業制度文化環境是指由大學生創業教育制度體系、大學生創業實體組織管理機制以及各級各類社會制度中有關大學生創業教育、大學生創業實踐內容等所構成的有機整體。大學生創業物質文化環境是由大學為鼓勵和推進大學生開展創業教育、創業實踐所提供的場所、資金、設備以及大學生創業實體等物質資源構成的有機整體。大學生創業行為文化環境是由大學創業教育活動、大學生創業實踐活動及教師創業研究活動等行為構成的有機整體。在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內部,各子環境在自成一體的同時,又相互聯系和相互影響著。精神文化環境規定和制約著其他三個子環境,而制度文化環境、物質文化環境和行為文化環境則是精神文化環境的保障和體現,對精神文化環境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影響作用,四個子環境構成了有機的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系統。該有機整體各要素間的綜合效應、協同作用或多或少地影響著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維習慣和行為方式,是大學生及其創新事業存在、發展的基本條件,也是促進或制約大學生開展有序、有效、有度的創業活動的精神力量。

二、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個

創業教育的關鍵在于培養人的創新能力和創造能力,而這種創新和創造的能力必須通過專業知識的熏陶和人文精神的激發才能生成。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一種生機勃勃、穩定和諧、健康向上的環境氛圍,本身就具有廣泛的教育功能。”因此,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不僅是大學校園文化環境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推動大學生創業教育發展的重要載體,其在創業型人才培養過程中所具有的目標導向、品質優化、能力提升等功能是不容忽視的。

1.目標導向功能

良好的創業文化環境是培養創業型人才必備的土壤。也是促使大學生萌發創業意識的必要條件。在不具備客觀創業條件的情況下,可充分發揮創業文化環境的目標導向功能,包括人生價值導向、行為目標導向、職業發展導向等,使大學生樹立創業意識,端正創業動機,培養他們的創業興趣。如果學校對在校大學生的創業行為能夠給予經常性的支持,積極宣傳成功校友的創業事跡,并鼓勵大學生開展創業主題活動,則易使大學生形成“創業光榮”、“創業不可畏”等意識,使他們能夠積極參加創業教育實踐活動。2010年,在滬教育部直屬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協作組圍繞“大學生創業環境”這一主題,面向全國高校、大學生及已創業大學生群體進行了專題調查(下文簡稱“創業環境調查”)。在10 674名受訪在校大學生中,創業意識較弱的占64.9%,沒有創業計劃的占80.8%。受訪高校、大學生和已創業大學生中認為“目前自主創業大學生的數量少”的比例分別為73.9%、47.6%和46.2%。與美國、英國、日本等創業教育發達國家相比,我國創業意識較薄弱的在校大學生所占比例高得驚人。在已創業大學生“走上創業之路的最直接因素”調查中,選擇“崇拜企業家和創業成功人士”、“追求個人價值的實現”的分別占45%和44.6%,而選擇“學校的鼓勵和引導”的僅占25.2%,這說明創業文化環境具有較強的目標導向功能,同時也反映出我國高校的創業文化環境相對

落后的現實。

2.品質優化功能

良好的創業文化環境有助于大學生形成“開拓創新、與時俱進、兼容并蓄、果敢堅韌、合作共生”的文化精神,更有助于大學生發現自我、完善自我和發展自我,促進其主動圍繞創業選擇,設計自己的價值目標、職業追求、學習形式和生活方式,從而塑造兼具創新性、獨立性、敢為性、適應性、外向性、合作性的個性心理品質。這些既是大學生創業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創業取得成功的重要影響因素。在“創業環境調查”中,受訪的在校大學生中,認為創業應該具有“強烈的創新和挑戰的精神”和“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兩項素質的比例分別為68.4%和54.4%,略高于其他非個性心理品質的素質選項。而受訪的已創業大學生中,認為創業應該具有“強烈的創新和挑戰的精神”和“較強的風險承受能力”兩項素質的比例則分別為58.6%和49.3%,雖然與在校大學生的看法略有不同,但明顯高于其他非個性心理品質的素質選項。受訪的已創業大學生中,認為“良好的心態”、“堅強的信念和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創業成敗的主要影響因素的比例分別為33.3%和24.1%。

3.能力提升功能

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既是創業文化環境的校園表現形態,也是構成大學生創業環境的校園文化要素,從形式到內容均具有較強的創業屬性。校園內開展的與創業有關的理論學習活動、創業文化活動、創業實踐活動等,既為大學生學習創業基本理論知識創造了條件,也為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能力提供了空間。在“創業環境調查”中,有59.8%的已創業大學生認為“自身能力”是“影響大學生創業成敗的主要因素”,而絕大多數已創業大學生則認為大學階段的社會實踐、擔任學生干部職務、各類社會兼職、專業見習實習、模擬創業活動等經歷,能較好地幫助他們提高創業能力。

與廣義的校園文化環境相比,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雖具有校園文化環境的共,但其所具有的約束、凝聚、娛樂、社會、審美等功能的體現不甚明顯。創業文化環境還具有鮮明的個,如目標導向、品質優化、能力提升等,當上述功能被賦予了創業內涵后則顯得更為具體、更為生動、更具特色,主要體現在創業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和大學生創業素質的提升兩個方面。

三、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整體優化路徑

目前,我國的基礎教育教學中存在著重整體輕個性、重紀律輕膽識、重道德輕財富等現象,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意識、創業精神、創業素質等的形成缺乏孕育的土壤。由于歷史的原因,使人們養成了“等、靠、要”的依賴思想,扼殺了創業所必需的創新意識和創造意識;害怕失敗、嘲笑失敗的文化氛圍使許多大學生安于平穩,不思進取。這些文化上的負累,對于特別需要協作精神、創造精神和進取精神的大學生創業者而言,自然會產生相當大的負面影響。在“創業環境調查”中,受訪的已創業大學生對“支持、鼓勵創業的文化環境”表示“不滿意”、“一般”的比例分別為27%和47.7%,認為“高校針對大學生進行的創業教育和創業實踐活動還不夠”、“關注創業、鼓勵創業的氛圍尚未形成”是“目前創業環境存在的主要問題”的大學生所占的比例分別為51.7%和39.8%。由此可見,大學生創業的文化環境已成為影響大學生的創業熱情和創業成效的重要因素,在客觀上弱化了創業教育的效果。筆者認為,高校可通過明晰創業教育理念、完善創業教育機制、更新創業文化設施、豐富創業主題活動等路徑,整體優化大學生創業的文化環境,使之更加有利于創業教育的開展。

1.明晰創業教育理念,優化精神文化環境

創業教育理念是校園創業文化環境的靈魂,也是優化創業文化環境的核心內容。在黨和國家大力倡導創業教育的背景下,高校在大學精神的培育過程中,要特別注重培養大學生的創業觀念和創業精神,使其成為辦學的新理念和新思想。在“培養職業型與創業型公民――中英高等教育就業與創業論壇”上,英國諾丁漢特倫特大學副校長PeterJones曾表示,“培養大學生的創業精神,這是大學的責任”;英國國家大學生創業促進委員會研究與教育部主任Paul D Hannon則認為,“創業精神無處不在,如果不具備創業精神,就不可能為學生提供就業的機會,我們必須對大學生進行投資,創業精神是年輕人在人生中必需具備的素質”。創業教育要由“培養學生的適應能力和求職能力”轉向“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和創業能力”。為此,高??山梃b百森商學院的“為未來幾代人設定‘創業遺傳代碼’,以造就最具革命性的創業一代”的創業教育理念,明確開展創業教育的價值取向,把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創業精神、創業能力作為教育的指導思想乃至辦學宗旨,把創業型人才作為高校的培養目標,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業能力和獨立工作能力。

理念僅是形而上的東西,理念的核心內核必須外化為師生的共同行動,即在實踐中應更新創業教育理念,完善人才培養方案,推進校企間的合作,使開展“創業教育、培養創業人才”的思想深入人心,從而最大限度地調動師生員工開展優化創業文化環境活動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同時,還要充分利用廣播、校報、校園網、櫥窗等輿論陣地,大力宣傳創業教育的意義、措施及目標,及時宣傳體現創業精神。創業意識及創業能力的校風、校訓和典型的人物及事件,努力在校園里形成“推崇創新、尊重創業、支持冒險、寬容失敗”的精神文化環境。

2.完善創業教育機制。優化制度文化環境

完善創業教育機制,優化創業文化環境的制度文化子環境,有助于克服傳統教育機制中存在的不足,從而推動創業教育的發展,實現提高創業型人才培養質量的目的。在學校制度層面上,高校要按照現代大學制度的要求,圍繞創業型人才培養的目標,從教學組織、創業文化、創業實踐、資金保障、質量監控、教師選聘等方面出臺相關政策,從而健全創業教育制度,努力形成有利于創業教育開展的科學機制。在辦學理念方面,許多高校都把“創業型人才”納入人才培養的目標中。在教學管理方面,許多高校設立了創業實踐學分和創業課程學分,成立了大學生創業指導委員會和創業教育研究所,具體指導、統籌學校的創業教育。高校還應改革學籍管理制度,允許大學生休學保留學籍、推遲畢業或修滿學分提前畢業,方便其抓住時機進行自主創業,以增強其創業意識,培養其實踐能力。在學生管理方面,應主動適應創業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從內容、形式和方法上改進學生管理工作,讓學生在相當自由的時間和空間里,圍繞自己確立的創業目標自主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營造有利于培養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的育人環境。具體措施包括:實行年級輔導員制和“導師制”、加強和改進班主任工作、選拔優秀的高年級學生兼任低年級的輔導員助理、提高他們的組織管理能力等。此外,還可建立創業獎學金、創業種子基金、創業學分等激勵機制,調動學生接受創業教育、從事創業活動的積極性,促使學生的創業行為由自發走向自覺。

同時,高校應積極引導和鼓勵科研人員將成果迅速轉

化為生產力,促進更多的人投身創業,增強高??蒲腥藛T的創業意識,改進現行科研評價制度,進一步優化高校的創業文化環境。此外,要通過開放辦學的方式,整合各種資源,積極搭建產學研合作平臺,促進科研成果向創業項目的轉化,增加創業項目的科技含量,從而有效提高大學生機會型創業的比率。

3.更新創業文化設施,優化物質文化環境

物質文化環境是實現創業教育思想的有形載體,也是優化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基礎。當前,高校應建立科學的創業教育理念,加強物質文化建設,尤其是能夠體現創業精神的學校標志和文化設施等物質文化環境的建設,及時更新創業成功人士宣傳畫廊、創業教育主題網站、創業教育標語條幅等,重視大學生創業孵化園、咨詢中心、創業主題雕塑等創業教育場所和文化景觀的建設。有條件的高校還可組織編寫學校創業教育史和校友創業的成功案例集,創建學校創業教育陳列窒,通過資料記載和實物展示等方式,反映學校創業教育的歷程,記錄大學生的創業事跡,進一步豐富創業文化的物質載體,利用創業文化物質環境激發大學生內心深處的創新意識和創業意識。

4.開展創業主題活動,優化行為文化環境

豐富的創業主題活動既是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載體,也是培養大學生創業意識、個性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的重要渠道,具有加深創業文化積淀、濃厚創業文化氛圍、豐富創業文化內容的重要作用。開展創業主題活動,優化行為文化環境,是優化大學生創業文化環境的關鍵所在。

開展豐富多彩的創業文化活動。高校應在校園文化活動中滲透創業教育的內容,積極組織大學生開展一系列有特色的創業文化活動,調動受創業文化環境浸潤的大學生參與優化行為文化環境建設的積極性,自覺培養大學生的創業意識、個性心理品質和創業能力。如南京大學經常邀請校內外專家和商界精英為學生開展創業講座、創業沙龍、財富故事會等活動,還舉辦了創業文化節、創業事跡報告會、創業演講賽、創業計劃大賽、創業培訓班等活動,并結合專業特點開展模擬股市競賽、商務談判大賽、廣告策劃大賽、公關大賽等與創業教育密切相關的專業比賽活動,促使創業教育的第一、二課堂聯系更為緊密,有目的地培養了學生的組織能力、表達能力、動手能力、交際能力和協作能力,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創業能力。條件成熟時,高校還可通過打造創業文化品牌、傳唱創業歌曲、統一創業標志等途徑,提高大學生對創業精神的認同感。

篇(10)

關鍵詞: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途徑;評價體系;構建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7)21-0058-02

文化素質教育對于人才的培養有著重要的意義,是促進人才全面發展的一個重要內容。國與國之間的競爭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高校作為人才培養的主要陣地,加強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并建立一個有效的評價體系,將有助于高素質人才的培養,從而促進社會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

一、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重要意義

隨著社會的發展和人才需求的多元化,素質教育成為了主流[1]。在素質教育中,文化素質教育又是重要的一部分。在高校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是創新型社會的一個需要。因為大學生是人才的主要力量,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大學生的培育狀況將直接影響國家的競爭力狀況,影響著國家發展的方方面面。當前的社會是一個創新型的社會,文化素質教育有利于提高人才自身的創新能力,因此從社會的發展角度來說,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是必要的。此外,從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角度來說,加強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教育也是必須的。

二、加強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途徑

(一)促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效結合

文化素質教育的本身是一種教育,因此它同樣具備普通教育的課堂性,會有第一課堂這個主要的陣地。從大學生的特點和社會發展的角度出發,文化素質教育必須要拓展第二課堂,并且推進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的有效結合,全方位、多層次地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

(二)促進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相結合

文化素質教育的最終目的使培養高素質、全方面發展的人才。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社會對人才的需求不僅僅注重知識的儲備,同樣也注重人才的實踐能力狀況。因此,高校應該系統、客觀地對當代大學生的文化素質方面應該具備的一些主要素質進行一個分析,然后根據市場的情況和高校文化素質教育開展的狀況進行調整[2]。

(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文化素質教育需要通過教師去實施,因此師資隊伍的狀況尤為重要,教師自身的言行舉止都會對學生的素質養成起到影響。在高校,從事文化素質教育的教師很少,很多高校沒有建立專門的隊伍,而是由輔導員、團干擔任這部分的工作。非專業化的一個隊伍從知識層面上就不能更好地保障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

三、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的原則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推進還需要有一個客觀、科學的評價體系,用以對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狀況進行評價和反饋,促進教育地更好進行。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構建方面,應該遵循如下三個方面的原則:

(一)科學性和導向性

科學性是評價體系的一個重要原則,如果評價的體系不夠科學,那么評價的結果就會失真,不能更好地指導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導向性則是要求這個評價的體系應該有明確的引導方向,能夠圍繞文化素質教育開展的目的進行引導,從而使得評價的結果能夠對文化素質教育起到引領作用,有助于培養高素質的人才。

(二)實效性和可操作性

實效性和可操作性都是評價體系的一個存在價值性原則。如果評價的體系不具備實效性和可操作性,那么就會失去評價的意義,所得到的結果也不能更好地為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提供參考。有的評價體系過于追求形式化,使得實效性不明顯,操作起來也不切實際,最終的苦果只能由大學生來承擔[3]。

(三)基礎性和全面性

文化素質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基礎性的教育,是促進全面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環節。文化素質教育的評價體系應該凸顯基礎性和全面性,保障基礎性的東西能夠得到良好的運行,同時又確保文化素質教育開展的全面性,能夠跟得上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如果評價的體系失去了基礎性,那么學生的成長就是根基不穩的。

四、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體系構建的路徑

(一)樹立文化素質教育觀念,完善評價體系

素質教育是進入21實際以來,尤其是新課程改革之后聽到的頻率最高的詞匯。素質教育和過去的應試教育是相反的,它打破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注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但是受到傳統教學方式和觀念的影響,高校在素質教育的開展中存在著不夠重視的情況。不少的教師認為不管是什么樣的教育,只要能完成教學任務就可以。這樣的一種錯誤的觀念使得高校的素質教育舉步維艱。文化素質教育作為素質教育的一部分,試想,素質教育都得不到重視,那么文化素質教育的推行可想而知也不會樂觀。

(二)構建全面科學的評價內容

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應該注重內容的科學性。從社會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角度來說,評價體系的科學性是十分重要的,這是決定這個評價體系可用性的一個重要指標。如果評價體系科學性缺乏,那么就不能對文化素質教育做出客觀且有效的評價,從而也會影響人才的培養和社會的發展。

(三)采用公平、公正、公開的評價方式

評價方式的公平、公證、公開性將決定文化素質教育開展的有效性。我們不可否認作為一個評級方式,自然不可避免地受到一些主觀的因素的影響。但是在評價的過程中,建立一些科學的工作流程和規范能夠較好地促進評價方式的公平、公正、公開進行。如果評價方式缺乏了公平性,那么就會破壞了教育的平等性;如果評價方式缺乏了公正性,那么所得的結果就會失去參考價值和現實的意義,不利于文化素質教育的開展和人才的培養,甚至影響了社會的發展。

(四)建立評價的反饋機制

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評價目的不是在于對學生的狀況進行一個評價和衡量,分出高低,而是讓學生通過評價的結果對個人的情況進行一個了解,分析自己的優缺點,從而更好地進行鞏固和提高,增強自己的綜合能力。

五、結語

文化素質教育在高校的開展是必然的,也是應該結合實際情況進行調整的。在此基礎上,建立一個科學的評價體系將有助于學生更好地認清自我,進行不斷的提高,同時也為高校文化素質教育工作的開展提供改革的方向。

參考文獻:

[1]黃增瑞,商闖.淺析大學生素質教育評價體系的構建[J].管理觀察,2011,(08).

[2]李\慶.淺析當前我國高校文化素質教育評價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呂梁教育學院學報,2011,(04).

[3]趙燕.大學生人文素質評價體系的構建與實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4).

[4]劉韻鳳,敖鵬翔.淺談構建高職學生文化素質評價體系的意義和目的[J].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4,(06).

上一篇: 土木工程自考論文 下一篇: 醫師職稱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二三区中文字幕在线 | 一区三区四区国产 | 亚洲国产精品悠悠久久琪琪 | 永久免费在线观看全网站 | 一本大道在线播放欧美 | 亚洲综合日韩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