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09:52: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價值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累積效應不僅使區位內(邊緣地或中心地)的經濟與生態矛盾增強,也使區位之間,特別是邊緣地與中心地之間的經濟與生態矛盾擴大、加劇。萊斯特·布朗指出,大自然也是依賴于平衡的,“經濟赤字是我們彼此之間的借貸,生態赤字卻是我們取自子孫后代”。因此,我們的經濟“一定要遵循生態學的基本原理:如果違背這個原理,就一定會由盛轉衰,江河日下,終致崩潰。我國政府多次強調“要完善生態補償政策,盡快建立生態補償機制。……建立遺傳資源惠益共享機制”,“建立和完善環境保護的長效機制”。通過生態補償機制,可以提高生態補償接受者—地方政府、企業和居民的生態保護積極性,把生態保護內化為各個人的持續行為;同時也使支付者承擔了成本,養成資源有價、使用付費的觀念和習慣,形成生態保護的長效機制。這是邊緣地分享全國經濟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利益和效應的有效機制或途徑。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來看,資源價值與價格理論是生態補償及其價格決定的理論基礎之一。
一、價值及其源泉新探
“價值”既是哲學領域的重要范疇,又是經濟學領域的基本范疇,更是日常用語中使用頻率頗高的一個詞匯,其詞義可以從三個方面考察:1.日常含義是指事物的用途或積極作用。2.哲學含義是指客體對于主體的意義。當客體對主體有積極意義時就有正價值,反之則為負價值。3.專指商品價值,即“商品的交換關系或交換價值中表現出來的共同東西。它就是凝結在商品中的一般的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其大小取決于生產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因此,可以說“價值就是勞動”,就是在商品生產’中的勞動耗費,即支付的勞動成本。勞動成本越低即價值量越小,說明勞動生產率越高,人類的生產能力越強。由于“人與自然是共存、共生、共榮的關系。”因而自然本身既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外在“工具性價值”,又有滿足人類需要的內在“生態價值”,“善待、保護自然就是關愛、保護人類自己,建設自然就是造福人類;傷害自然必定傷害人類,破壞自然就是毀滅人類自己。”霍爾姆斯·羅爾斯頓把自然的這種價值分為:經濟價值,生命支撐價值,科學價值,審美價值,生命價值,多樣性和統一性價值,穩定性和自發性價值,辯證的(矛盾斗爭的)價值,以及宗教象征價值等并強調,“人們不可能對生命大加贊嘆而對生命的創造母體卻不屑一顧,大自然是生命的源泉,這整個源泉—而非只有誕生于其中的生命—都是有價值的,大自然是萬物的真正創造者。這個價值的源泉是什么呢?有人認為,自然資源的這種價值除了來自于其本身屬性能夠滿足人類需求之外,還受其數量有限性和稀缺性的制約。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由其內在的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和外在的數量有限性與稀缺性決定。
的確,作為存在物,大自然及其相應的自然資源必然對人有用,從而形成價值(哲學意義上的價值)。也就是說,從哲學意義上來說,價值是屬人的,“就是客體對主體需要的滿足關系。我們說某一事物具有價值,就是也只是因為它能滿足主體的需要、符合人的利益。離開人類的利益和需要,我們并不否認自然界的各種事物(如占據特定生態位的生物)對于維持生態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但絕不能說它們具有什么與人類的需要和利益毫不相干的‘內在價值夕!這些自然事物能夠起到維持生態平衡的作用,因而被人們認為是有價值的,恰恰是因為生態平衡符合人類的利益和需要。倘若地球上根本不曾有人類,那么,即使生態系統再完整、穩定、平衡,又有什么意義呢?或者即使整個生態系統都徹底崩潰了,又有什么關系呢?但是,這種滿足關系是果而不是因,大自然是一個客觀的存在,其滿足人類需要的屬性、方式、方法、程度等等,都要依賴于人的發掘、賦予和實踐,也就是說,沒有人的勞動,自然的效應是盲目的、間接的,甚至無效的。自然資源的價值還是要回到勞動價值論中來認識。
二、自然資源的勞動價值源泉
自然資源作為人類生存、發展和享受的物質條件,包括兩種情況:一是經人類勞動加工的人化自然資源,二是未經人類勞動加工開發的原生自然資源。由于自然資源本身的效用—存在價值或意義,使人類無法離開自然而獨立存在,馬克思認為,“土地(在經濟學上也包括水)最初以食料,現成的生活資料供給人類,它未經人的協助,就作為人類勞動的一般對象而存在。所有那些通過勞動只是同土地脫離直接聯系的東西,都是天然存在的勞動對象。例如從魚的生活要素即水中,分離出來的即捕獲的魚,在原始森林中砍伐的樹木,從地下礦藏中開采的礦石……土地是他的原始的食物倉,也是他的原始的勞動資料庫。例如,他用來投、磨、壓、切等等的石塊就是土地供給的……土地本身又是這類一般的勞動資料,因為它給勞動者提供立足之地,給他的過程提供活動場所。所以,必須維持自然資源的存在,那么,如何維持其存在呢?是勞動。“整個所謂世界歷史不外是人通過人的勞動而誕生的過程,是自然界對人說來的生成過程,……因為人和自然界的實在性,即人對人說來作為自然界的存在以及自然界對人說來作為人的存在,已經變成實踐的、可以通過感覺直觀的。一方面,通過勞動開發自然資源,使其滿足人或人類社會的需要,另一方面,還是要通過勞動重置這些被消耗了的資源,以延續其存在,才能保證人類的可持續利用和人本身的持續發展。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和價格不是來自于其本身的價值或價格,而是來自于人的勞動的結果。馬克思曾說“土地不是勞動的產品,從而沒有任何價值”;瀑布和土地一樣,和一切自然力一樣,沒有價值,因為它本身中沒有任何物化勞動,因而也沒有價格…。
從勞動價值論的視角看,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直接的勞動耗費。商品價值取決于人的勞動耗費,沒有人的勞動耗費,或說人的勞動支出,就沒有滿足人類需要的物品,也就沒有商品的價值,這是勞動價值論的真諦。“由于加進價值而保存價值,這是發揮作用的勞動力即活勞動的自然恩惠”。“一切商品(包含勞動在內)的價值(實際交換價值),決定于它的生產費用,換句話說,決定于制造它們所需要的勞動時間。那么,勞動是怎樣創造了商品的價值呢?“勞動被使用,被推動,因而工人的一定量體力等等被耗費了,結果是工人筋疲力盡。但是勞動不僅被消費,而且同時從活動形式轉變為對象形式,靜止形式,在對象形式中被固定,被物化。這就是勞動的價值創造過程,也就是勞動的消耗過程,正是人類勞動的耗費,一方面在具體的有形的形式下支出,把生產要素轉化為有形的商品或服務,創造了商品的使用價值;另一方面,作為勞動的耗費、凝結或物化,作為同質的人類勞動耗費形成了商品的價值。西斯蒙第就曾說:“不管自然恩惠如何大,也不能白白送給人們任何東西;……大凡不是通過直接或間接的勞動而產生或獲得價值的東西,不論對人類生活怎樣有利、怎樣重要,絕不是財富。馬克思也指出:“機器和自然因素能大大增加一國的財富……但是……它們不能給這種財富的價值增加任何東西。
二是對自然資源的重置勞動耗費。由于自然資源的獨特性質,使其必須不斷地得到重置,即被再生產出來。“無論是可再生資源還是可耗竭資源,在一定時期和一定范圍內,都是有限的。為了維持社會生產的持續進行,消耗掉的自然資源也應該得到補償或替代。其中,可再生資源只有在其利用速度超過再生速度時,才需要人力資本的投人進行強制性恢復;而可耗竭資源則只能依靠替代品的研發來滿足人類社會的需要。因此,重置可再生資源(復原型重置,即把資源恢復到原來的狀態或水平,更新型重置,即重置后的資源強于重置前資源的規模、功能、狀態或水平)和可耗竭資源(替代型重置,即用新的資源代替已消耗的資源)的勞動耗費及其相應的各種投入必然是該資源價值構成的重要組成部分。
因此,一切商品,包括自然資源的價值源泉不僅是其直接勞動耗費的結果,更重要的是其重置勞動耗費的結果。馬克思指出:“價值不是取決于它所包含的勞動或它的生產所使用的勞動時間,而是取決于它能夠被生產的那段勞動時間或者說再生產所必須的勞動時間。“每一種商品(因而也包括構成資本的那些商品)的價值,都不是由這種商品本身包含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而是由它的再生產所需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這種再生產可以在和原有生產條件不同的、更困難和更有利的條件下進行。如果改變了條件再生產同一物質資本一般需要加倍的時間,或者相反,只需要一半的時間,那末貨幣價值不變時,物質資本價值及利潤加倍或減半。因此,自然資源的價值“是在現有生產條件下,再生產資源而消耗的人類勞動決定的。原始自然資源的價值是按照再生產該資源所預期耗費的勞動時間決定的價值決定的。
三、創造自然資源價值的勞動形式
(一)環境會計是會計的一個分支,由宏觀和微觀兩個層次構成
宏觀環境會計主要是指國民經濟環境核算,微觀環境會計則是指企業等微觀主體所從事的與環境有關的業務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于微觀環境會計,StefanSchalteggerandRogerBurritt(2004)將其分為環境傳統會計與生態會計。其中,環境傳統會計包括環境管理會計、環境財務會計、環境其他會計三種。環境管理會計要解決“什么是環境成本,如何跟蹤和追溯環境成本”的難題;環境財務會計涉及“是否經環境導致的支出資本化或費用化”“,什么是環境資產,如何計量環境資產”等問題;環境其他會計如稅務會計可能會涉及“垃圾填埋修復成本如何抵稅”問題。生態會計包括內部生態會計、對外生態會計、其他生態會計三部分。內部生態會計的目的在于收集以實物單元表示的供管理當局內部使用的有關生態系統的信息;對外生態會計收集和披露有關外部利益關系人關心的環境問題的數據;其他生態會計也以實物單位計量數據,是管理部門控制規定執行情況的一種方法。我國對微觀環境會計的研究以孟凡利、肖序、許家林等為代表,主要集中在環境傳統會計方面,基本上與西方學者保持一致。但在生態會計方面的研究,國內出現了兩種局面。一種是沿用StefanSchaltegger等的概念,如耿建新(2007)、王中堅(2007)、張亞連(2011)、杜殿明(2012)、闕嘯嘯(2014)等;另一種雖然沿用了“生態會計”這一專業名詞,但含義卻有本質區別,脫離了生態會計實物計量的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說是對生態價值的會計核算,如楊宗昌(2002)、溫作民(2008)等。
(二)生態效益外部性會計以張長江的研究為代表
張長江的《生態效益外部性會計》(2013)一書將生態效益外部性價值定義為“生態效益外部性價值=生態效益價值凈額-生態收益”、生態效益外部性價值應確認為一項債權(應收生態款)、以“歷史成本+公允價值”作為計量屬性、以價值法和事項法相結合的披露模式。可見,生態效益外部性會計只是對本期生態價值尚未實現的部分進行會計核算,要以生態價值會計核算為基礎。只有正確的生態價值會計核算,才有正確的生態效益外部性會計核算。
(三)生態環境補償會計以秦格的研究為代表
秦格(2011)對生態環境補償會計的基本假設、核算基礎、反映的內容、主要特征、會計科目、賬務處理、會計報告、分析體系等作了詳細的論述。他將生態環境補償會計定義為“反映民眾生態權益,計量生態資產,從社會效益的角度出發,對社會補償成本的發生情況進行控制和計量,反映社會成本發生的范圍額度、分配去向的一種現代化專項會計核算制度”。作為規范指導生態補償實踐的工具,生態環境補償會計的首要內容為發映生態資金的籌集和運用。而這一點在生態價值會計核算中是生態收入與支出所要反映的內容。可以得出結論,生態效益外部性會計與生態環境補償會計是生態價值會計的發展和細化,而生態價值會計在微觀環境會計體系中是與傳統環境會計、生態會計并行的環境會計的一個新發展。
二、生態價值會計核算框架構建
本部分主要從生態價值會計核算的基本假設、會計確認與計量、會計科目設置與賬務處理、會計報告等方面闡述該框架的構建。
(一)基本假設
生態價值會計的基本假設包含一般性假設和特殊性假設。一般性假設是對傳統會計中四項基本假設的繼承和發展;特殊性假設是生態價值會計的特有假設,是生態價值會計核算不可或缺的。
1.一般性假設包含會計主體假設、持續經營假設、會計分期假設、多元計量假設
(1)會計主體假設。理論上,生態價值會計主體應與我國的會計體系相一致,分為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和企業兩種。一方面,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保護和建設的生態系統,不以盈利為目的,其存在就是追求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最大化;另一方面,現階段對生態價值的計量,在實踐運用中還不成熟,專業服務機構成本高昂,生態補償的收入卻有限,將企業作為生態價值會計核算的主體不符合成本效益原則。所以現階段應以相關行政事業單位作為會計主體,待條件成熟,再過渡到雙主體。
(2)持續經營假設。生態價值會計的持續經營假設與傳統會計相同,即會計主體的經濟業務活動將無限期地持續下去。
(3)會計分期假設。考慮到生態系統的恢復與再生周期較長,生態價值會計核算的周期可分為短周期和長周期。短周期與傳統的會計分期假設相同,可以年、季、月為劃分標準;長周期可結合生態建設保護工程,以每一期工程項目為一個長周期。在長周期下的各個短周期內,采用相同的會計核算方法,以提高信息的可比性。同時,如果長周期之間有更合理的會計核算辦法,在對其作出改變后,為保證信息可比,要進行追溯調整。
(4)多元計量假設。部分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在現階段可采用生態經濟學的方法進行計量。對于這部分要采用貨幣計量,并反映在報表中。但另一部分生態系統服務目前尚找不到合理的方法進行評估,如果忽視它們,將會人為地降低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不利于生態系統的建設與保護,所以這部分要以非貨幣形式在附表中報告。
2.特殊性假設包含生態系統服務有價、生態系統服務可持續、生態系統服務有所有權歸屬三項假設
(1)生態系統服務有價。生態系統服務有價可以從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與西方的效用價值論兩方面認識。按照馬克思的勞動價值論,商品的價值來源于無差別的社會必要勞動。生態系統被破壞后,治理與恢復過程必然要耗費人類勞動,凝結著勞動的生態系統成為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實體。按照效用價值論,物品的效用和稀缺性是價值的源泉,毋庸置疑,生態系統服務對人類有效用。在現代社會,環境污染日益嚴重,良好的生態系統服務越來越稀缺,正如美國經濟學家塞尼卡所言:“經濟增長和不斷發展的工業,向環境排放污染物日益增長,使潔凈的水、新鮮的空氣成為稀缺的環境物品。”
(2)生態系統服務可持續。這一假設是可持續發展在生態價值會計的具體運用。可持續發展要求當代人不能以犧牲后代人的利益滿足自己的需求,強調了代際之間的公平。生態系統服務可持續假設認為,除非有相反的證據,生態系統會一直存在,并提供維持社會、經濟發展必需的服務。這一假設保證了生態價值會計核算對象的持續性。
(3)生態系統服務有所有權歸屬。生態建設保護單位雖然不能控制部分生態系統為誰服務,但卻能通過自己的行為影響其產生主體———生態系統。他們的盡職守則,會改善生態系統,從而提高生態服務的質量;他們的不作為,會損害生態系統,從而降低生態系統服務的質量。從這一角度分析,生態系統服務歸生態建設保護單位控制。按照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這些單位可以把生態系統服務作為自己的一項資產,納入會計核算體系中。
(二)會計確認
狹義的會計確認包含“如何確認”與“何時確認”兩個問題。“如何確認”要以確認標準為依據,“何時確認”要以確認基礎為準繩。
1.確認標準
我國《企業會計準則———基本準則》第二十一條規定:“符合資產定義的資源,在同時滿足以下條件時,確認為資產:與資源有關的經濟利益很可能流入企業;該資源的成本或價值能夠可靠的計量。”生態系統服務是否可以確認為一項資產,關鍵看能否滿足資產的定義與確認條件。生態系統服務是一項資源。所謂資源是指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一種可以創造物質財富和精神財富的具有一定量的積累的客觀存在形態,包括自然資源與社會資源。生態系統服務來源于生態系統,具有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可以斷定,生態系統服務是一項資源。生態系統服務由生態建設保護單位擁有或控制。這一點與生態價值會計的特殊性假設之生態系統服務有所有權歸屬相一致。生態系統服務能給生態建設保護單位帶來經濟利益。首先,在不影響生態系統可持續性下,收獲的一些有形產品如木材、藥材等會帶來經濟利益的流入。其次,生態系統服務中的一些無形效益如涵養水源、固碳釋氧在現階段沒有公開交易市場的情況下,政府往往會對生態建設保護單位給予補償。同時,隨著以后生態系統服務市場的完善,這些服務給生態建設保護單位帶來經濟利益是毫無疑問的。另外,良好的生態系統服務帶來的游憩收入也是一項經濟利益的流入。生態系統服務能可靠地計量。自Constanza等1997年對全球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評估以來,生態價值評估的理論與方法越來越豐富與完善,無論是區域生態系統還是單個生態系統,國內外都有眾多的生態價值評估案例。所以,現階段對生態價值進行可靠的計量已不是問題。通過以上的分析可以得知,生態系統服務可以確認為一項資產。同時,這項資產要素不同于傳統資產,它既不能歸為有形資產的一種,也不能劃分為無形資產,以包含有形產出和無形效益的生態資產命名或許是最好的辦法。
2.確認基礎
公認的會計確認基礎有權責發生制與收付實現制。生態價值會計要素的確認基礎因會計要素的不同而不同。因為現階段生態價值會計主體是政府與非盈利組織,所以與生態價值相關的收入與支出科目要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這符合我國的慣例,也有利于主體的預算與決算,但對生態資產的確認,要以權責發生制為基礎。生態資產實際上是會計主體對社會的貢獻,也是獲得收入補償的依據。由于生態價值的數額通常很大,而政府給予的生態補償有限和生態服務市場的不完備,導致現階段生態價值全額收回是不可能的。所以,如果對生態資產的確認也以收付實現制為基礎,那么生態資產確認數額有限,則不能充分反映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也與生態價值會計核算的目的相悖。同時,堅持收付實現制與權責發生制的雙重會計確認基礎,也不違背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的會計核算,體現了收付實現制不排斥權責發生制的宗旨。
(三)會計計量
生態價值的會計計量要特別注意對計量屬性與計量方法的選擇。《企業會計準則第5號———生物資產》指出,應優先選擇歷史成本對生物資產進行初始和后續計量,公允價值作為輔助的計量屬性。生態資產中有形產品部分與準則所指的生物資產相似。一方面,生態系統中有形產品部分如林木、草地等,大多數是自然形成的,具有自然生長與不斷增值的自然屬性,歷史成本很小或者無從考證,既使有一些林木、草地是通過人工培育出來,也可能會存在歷史成本極低與公允價值嚴重偏離的情況;另一方面,生態系統中的一些無形服務是依賴于生態系統中的林木、草地等實體自然產生的,成本可以視為零,同時這部分無形服務往往會發揮巨大的生態效益,如果有生態系統保護與建設的支出,這部分成本也不能完全反映這部分服務的真正價值。所以,歷史成本這一計量屬性不適合生態價值會計。在沒有歷史成本或者歷史成本無法確定的情況下,公允價值是可靠的選擇。盡管現階段生態系統服務沒有完備的市場,但這并不構成其采用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不可逾越的障礙。因為“活躍的市場并不是形成公允價值的必要條件;當不存在活躍的市場時,可以采用包括未來現金流量現值在內的各種估價技術來提供對公允價值的良好估計”。所以可以通過評估手段獲取生態價值的公允價值,以評估促進生態價值的會計核算。公允價值的選擇要遵循既定的程序,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為活躍市場上的公開報價;第二層次為不存在活躍市場,但存在類似商品的活躍市場,以類似商品的公開報價作調整而得;第三層次為相同和類似商品的活躍市場均不存在時,使用估價技術。生態價值的評估方法主要來源于生態經濟學,現階段比較成熟的有基于市場價格的評估方法和模擬市場價格評估方法。同時,每種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也有不同的評估方法可供選擇。所以,為保證公允價值的可靠性,有一個選擇的先后順序問題。在確定生態系統服務的公允價值時,應優先采用基于市場價格的評估方法。因為無論是公開的或者替代的市場價格,都是大家所接受的,從而也是相對最公允的。只有當無法獲取公開或替代的市場價格時,才可以選擇模擬市場價格評估方法確定生態系統服務的公允價值。
(四)會計科目與賬務處理
因為現階段生態價值會計主體是政府與非營利組織,所以它的會計要素基本上與傳統政府與非營利組織相同,都為資產、負債、收入、支出、凈資產五類。在沿用原有的會計科目時,還要在相關要素下增設一些科目,以保證與生態價值相關的業務能納入會計核算系統。資產類要素下增設“生態資產”科目;收入類要素下增設“生態收入”科目;支出類要素下增設“生態支出”科目;凈資產類要素下增設“公眾生態權益”科目。作為登記入賬、編制報表的理論依據,這些要素之間必須滿足的會計等式為:(1)資產+支出=負債+凈資產+收入;(2)生態資產=公眾生態權益。需要解釋的是,等式(1)中的資產與凈資產不包括生態資產與公眾生態權益,要單列在等式(2)中,這與生態資產的報告方式有關。
1.“生態資產”與“公眾生態權益”科目
生態資產科目用以核算生態系統服務的價值,既包括有形產品又包括無形的效益,可按區域內的子生態系統設立二級科目,如森林、草地等。在二級科目下,按照聯合國千年生態系統評估報告對生態系統服務的分類,設立“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支持服務”等三級科目。初次登記入賬時,借方按所屬的生態系統的服務類型登記相關數額;同時按照復式記賬原理,貸方記入公眾生態權益科目。該科目下設“已收”、“未收”兩個二級科目,并在二級科目下設置與生態資產相同的三級科目。“已收”表示已實現的生態收入,“未收”表示生態系統服務外部性,數額等于生態資產減去“已收”部分。后續評估增值時,按增加的數額做相同分類;評估減值時,按減少的數額做相反的分錄。
2.“生態收入”科目
該科目用以核算會計主體提供生態系統服務而取得的各種收入,包含政府補償收入、生態服務市場交易收入、其他如捐贈等。所以可以按收入來源設置二級科目,同時按“供給服務”“、調節服務”“、文化服務”“、支持服務”設立三級科目。在實際運用中,會計主體取得的收入有時可能分不清歸屬于哪類服務,這時,可按公允價值作為分配標準,分攤屬于各個服務的收入。同時按收入數額把公眾生態權益從“未收”轉到“已收”科目。
3.“生態支出”科目
該科目用以核算會計主體和生態建設與保護相關的支出。可按所進行的工程項目設立二級科目,如退耕還林工程。
生態倫理對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指導作用,表現在我們能夠運用它的道德規范對我們的生產生活行為進行價值判斷、價值評價和價值選擇。生態倫理的價值目標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具體表現就是追求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環境保護的有機協調和統一。生態倫理的指導作用對于我們當今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非常重要。生態倫理正確價值目標的建立能將我們的生態價值觀高度統一起來,讓我們認識到傳統生產生活方式對生態系統的嚴重危害,從而放棄這種傳統方式,選擇生態文明時代的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產、生活方式,朝著生態文明建設這個明確的、共同的價值目標前進。生態倫理在生態文明建設中的理論指導作用就是要突出人們選擇生產、生活方式的思想和行為的善惡、榮辱、對錯的價值追求,以特有的感召力和驅動力引導人們趨善避惡、趨榮避辱、趨對避錯。我們中華民族通往生態文明的道路是非常獨特的,在這個演變過程中,滲透著許多古樸而神秘但又非常深刻的生態倫理學知識。儒家關于“天人合一,天人合其德”思想、道家的關于“萬物平等自化”、“體驗真實生命”、“法天貴真、道法自然”和“節制物欲”的思想在現代世界中也仍然具有一種獨特的精神號召力量,對于我們恢復生態平衡、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以及生態文明建設具有理論指導意義,是我們建設社會主義生態文明的精神支柱。
二、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調節和規范作用
生態倫理從道德層面調節經濟利益矛盾、規范人類生產生活行為的效力就是它的調節和規范作用。生態倫理的調節和規范作用是生態倫理發揮理論指導作用的必然結果,因為生態倫理的理論指導作用的根本目的是為了把人們的生產和生活行為納入有利于生態平衡發展軌道上來。生態倫理能夠對社會活動中的所有主體發揮調節作用。個人、企業、政府在開發利用自然、發展生產的過程中與自然之間存在著環境利益矛盾。根據生態倫理的觀點,任何個人或者社會組織都不應該把自己開發利用自然的活動變成一個破壞自然生態平衡的過程,應該自覺尊重、愛護自然,維護生態平衡,生態倫理就是以這個原則協調好社會主體之間的環境利益關系的。生態倫理對社會主體與自然之間關系調節方式屬于“軟調控”,它對人與自然之間矛盾關系的協調是靠社會輿論、教化引導、鼓勵敦促等方式來喚醒我們意識深處的生態倫理責任和義務意識,引導我們自覺進行生態文明建設實踐。同時也應看到生態倫理“軟調控”的局限性。首先,生態倫理調節對對抗性環境利益矛盾的調節無法奏效;其次,生態倫理調節作用的發揮要以社會成員生態倫理知識水平的普遍提高為基礎。雖然生態倫理的調節具有局限性,但是它具有廣泛性、經常性、靈活性、持久性、深刻性等優勢,因而在協調環境利益矛盾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三、生態倫理對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具有教育和激勵作用
對公眾進行生態倫理知識的教育與培訓是使公眾從認識到參與生態文明建設的中介,是使生態文明從理念到行動的關鍵步驟。生態倫理的教育和激勵作用突出體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有助于提高人們的生態道德意識,加強人們對經濟社會發展與環境關系的認識,這是建設生態文明的基礎;第二,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的重要手段。它能夠幫助我們豐富生態知識、提高生態保護意識從而實現我們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的轉變;第三,加強生態倫理教育,提高公眾的生態保護意識,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題中應有之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需求也是生產力發展的目標之一;第四,加強生態倫理教育,能夠讓我們從道德精神層面擁護和執行有關生態保護的各項法規、政策、方針、制度。
生態科技促進生態文明建設
1.生態科技對于生態文明具有強大的支撐性充分發揮“科技就是第一生產力”的積極作用,才能為我國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更加有效的科技支持。“科技支撐”和“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含義如一,生態科技是以現代技術為基礎,將生產生活中的廢棄物轉化為再生資源再利用,從而降低能源和資源的消耗以解決生產與消費尤其是生產與環境矛盾為目的,以創建生態文明為目標的動態的創造過程及其結果,進而將科技發展的方向與維護生態文明的方向統一起來,保證科技向著有利于人和自然和諧的方向發展。科技從本質來說是以人為中心的,是由人發明創造、為人類服務的;“科技的形成和發展是人有意識的改變原有的自然物,使之成為屬于人的結果”。[3]科學是一種真理性的知識體系,技術是一種改造自然的理性工具,依靠科技的力量去改善自然生態環境,才能達到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最終目的。生態科技恰到好處地體現了科技作為社會進步和大自然協調發展推動力的合理性,生態科技的出現,人類在“環境困境”的艱難形勢下,才有了保證社會向前發展的物質智力技術基礎。生態科技的推廣與應用,為我國的環境污染整治工作提供科學的依據,也將為我國今后繼續改善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隨著經濟和社會形勢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解決重大環境問題的科技需求越來越迫切,對環境保護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生態科技體系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基礎和保障越來越突出。生態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在提高人們生態意識和文明素質的基礎上,自覺遵循自然、生態系統和社會系統原理,運用高科技積極改善與優化人與自然的關系。諸如,信息技術可以在幾乎不利用或較少利用不可再生自然資源的情況下,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生物技術可以獲得并利用人類發展需要的多種基因和信息儲備,為未來人類和生物的發展創造更多的方式,同時還可以利用有限的生物資源,通過社會生產活動提供包括生物質能源和其他自然資源,滿足社會生產生活系統的需要;海洋技術和空間技術還將極大地擴展社會再生產的空間,獲得更多的資源。環保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術,包括太陽能、風能、生物能、海洋能、地熱能等,都是包括我國在內的許多國家都在利用科技能力開發并使用的。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核能將是各國著力研發的新型能源,核聚變和核裂變能夠產生源源不斷的能源,足夠滿足現在乃至未來人類對能源的需求和利用。2.生態科技體系的多重性支撐生態文明首先,生態科技具有綜合性。其發展不僅以生態學原理和生態經濟規律為基礎,而且依靠其他所有自然科技的支持,包括基礎科學,應用科學和產業技術的支撐。不僅依靠自然科學的支撐,而且需要軟科學、人文社會科學和生態文化的支持,而生態文化的繁榮發展也將為建設生態文明做出應有的貢獻。其有助于形成全社會節約資源、循環利用資源的科學消費觀,形成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管理科學為生態經濟的相關資源配置、規劃和調控提供有力保障。其次,生態科技具有效益性。很多污水處理設備,閑置不用,是因為治理污水的成本甚至比工廠產品的成本還高,因而造成企業效益下降。解決這一問題,只能靠發展生態科技,降低使用污水處理的成本,才能使企業使用生態技術和設備,兼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企業對生態技術和設備的需求,促進生態科技的可持續發展。再次,生態科技的概念具有相對性。其在發展的過程中,每個時期對其的界定是不同的,而且不同的國家對其要求也在隨著生態危機的危害程度不斷提高,生態科技的內涵和外延也與時俱進。最后,生態科技具有高度的戰略性。[4]要求未雨綢繆、統籌兼顧,發揮科技、經濟與社會協同創新的作用。環境與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但不能把環境問題完全歸結于經濟發展。因為,離開經濟發展不但不能解決環境問題,而且人類將失去生存的根基,社會將失去前進的動力。首先,建設生態文明,需要在繼承工業文明科技的基礎上來進一步提高勞動生產率,創造出更多的財富,而這又離不開工業文明所創造的科技,科技是現代工業文明的基石。人類正是運用不斷發展的科技改造自然,改造社會,才創造并實現了今天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認識和改造自然界生態文明所依靠的技術也只能是從工業技術延續而來的,支撐它的生態技術也產生于工業文明之中(如清潔生產技術、環保技術、人性化技術等)。當前,社會財富的增多在很大程度上是得益于科技進步、勞動生產率提高,使得產品日益豐富,人民生活水平與日俱進。生態文明是在生態危機背景下對工業文明的超越,是人類文明形態自我演進到人與自然和諧的高級階段。尤其在我國這樣的發展中國家,新型工業化道路與生態文明是統一的,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才能建成一個生態文明社會。工業文明引起的生態危機問題,說到底,是科技進步不夠和科技不夠發達的問題。馬克思恩格斯認為,“現代自然科學和現代工業一起變革了整個自然界,結束了人們對于自然界的幼稚態度和其他的幼稚行為。”[5]伴隨生態科技的發展,應將環境問題遏止在一個良性循環或有限的空間內、并逐漸化解,以便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的。
生態科技水平提高的途徑
生態科技發展的前提是改革科技體制,健全市場體制、確保市場對生態科技資源配置的基礎性作用,從而實現如下六大轉變:1.公益性院所向非營利組織轉變[6]按照社會效益的大小,科研院所(包括科研型大學,下同)可分為公益性與應用性二類。公益性院所應從事業單位向非營利性、自治性的組織轉變。與“市場失靈”、“政府失靈”理論相比,漢斯曼用企業所有權理論解釋非營利組織的理論(contractfailuretheory),產生的影響較大。他認為,當與某類客戶相聯系的交易成本和所有權成本都非常高的時候,最有效率的安排可能是不讓任何人取得企業的所有權,而是把企業塑造成一個無所有人的或非營利性的機構。[7]薩拉蒙認為,通過第三方機構來實施政府功能,政府與第三方分享在公共基金支出和公共權威運用上的處理權。政府更多的是充任福利項目管理者,而把相當程度的處理權留給非政府部門。政府既為公共福利提供更多的資金;又避免出現龐大的政府官僚機構。在薩拉蒙看來,在政府失靈和市場失靈理論中,非盈利組織往往被視為在政府和市場失靈之后的輔衍生物,是由于政府局限而產生的公共物品生產的替代物(品)。美國學者伯頓•韋斯布羅德提出,政府、市場和社會組織在滿足個人的需求方面存在相互替代性。政府和市場在提供公共物品方面的局限性,引起對社會組織的功能需求,這是社會組織存在的主要原因。他的邏輯是:個人的需求是異質性的,而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是滿足多數選民的偏好,這就必然導致一部分人對公共物品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對這些不滿意的個人一般可以有如下幾種替代性選擇:一是移民;二是形成較低層次的政府;三是訴助于市場;四是求助于社會組織。由于遷移成本的不確定性、政府的有限福利責任以及由于公共物品的供給連帶性和排除他人消費的不可能性而導致市場的無效率,這些替代性選擇都不足以完全滿足不同消費者的需求。這就意味著社會組織作為政府以外的公共物品的提供者有存在的必然性,其提供公共物品的數量取決于公共部門能夠滿足選民多樣性需求的程度,以及選民需求的差異性程度。政府與非盈利院所的分工:政府提供資金,后者供給服務。合作模式有兩種:一種是“合作賣者”模式,后者僅僅是政府項目管理的人,擁有較少的處理權或討價還價權。另一種是“合作伙伴關系”模式,后者擁有大量的自治和決策權,在項目管理上發言權更大。科技商品或服務由非營利組織來提供,生產者的欺詐行為就會少得多。這是因為非營利組織受到“非分配約束”,在提供存在信息不對稱的商品和服務時,雖有能力提高價格或降低產品質量,而且不用擔心消費者的報復,但他們仍然不會去損害消費者的利益,因為他們所獲得的利潤不能參與分配。這在很大程度上抑制生產者實施機會主義行為的動機,從而維護消費者利益。發展非盈利院所,以提高生態科技產品的質量,提高政府科技投資的效率。我國非盈利院所發展的目標是混合模式,在這種混合模式中,其功能是提高政府科技服務的質量。我國政府和非盈利院所的目標一致性,使二者將互相支持,協調發展。科技非政府組織大致可分為五類:①專業性學會、研究會;②行業科協和綜合性科協;③教育、科研等非營利性大學、科研院所;④生產力促進中心等中介機構;⑤自然科學基金和社會科學基金等。非盈利院所的原則:維護社會公平;“不以營利為目的”。按照國際非盈利組織的發展趨勢,非盈利院所要有合理利潤,要按科技工作者的貢獻分配,多勞多得,以引進和留住人才。但要限制股金分紅額度。民主管理,發揮本院所優勢,院所之間結成相互需求、互為市場的功能性聯系,促進協同創新。把非盈利院所的資金籌集和使用分開,按照專業化分工進行專業化協作,以便形成理想的機制結構。通過國內外、省市內外的院所合作,優化配置科技資源,提高科研競爭力和效益。引入合理、有效的課題全成本核算機制。資助方、受助方和科研人員都要按照最小成本和最大效益原則,加強研發成本的控制。非盈利院所轉變為非盈利組織的配套條件:加大財政投入。由于我國捐資助研的體制不完善,缺乏專門為非營利院所服務的籌資組織,使得一些組織或個人的捐款愿望無從實施,導致非營利院所資金不足。要增加財政投入,政府從非營利院所那里購買公共服務。建立生態科技基金會,籌集資金。生態科技基金會要具有三個特性:一是在資金運用上不受來自任何部門的強制干預;二是通過自身公正、透明、高效的工作,樹立可信度,培育穩定的資金來源;三是著重提高科技產品質量,贏得社會認可;四是接受法律和輿論的嚴格監督。非盈利院所經費來源必須以國家投入為主,以募集資金為輔。在院所初創時期,政府應給予更多的投入;資金使用以政府監督、公眾和輿論監督為主,內部自律為輔。要向主管部門或單位和科技行政管理部門報送年度工作報告,接受業績考核。法制能夠揚善抑惡,使更多的人投入慈善事業。制定《遺產法》和《捐贈法》,后者規定,當捐款人經濟條件惡化時,財政和社會按捐款的規模,給予回報性補助,維護捐款人的基本生存條件,誘導人們更多地捐款;《國有資產法》使國有資產不流失,鼓勵人們向國有的非盈利院所捐款。2.應用性院所從政院(校)合一向現代院所制度轉變應用性院所從事業單位向現代院所制度轉變,建立“產權清晰,責權明確,政企分開,管理科學”的現代院校制度。現代院所制度,雖然設定發展科技等社會目標,履行其公共責任,但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事業單位,也不再是政府及其部門的附屬物。現代科研院所法人治理的基礎是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政府、社會組織、企業、知識產權所有者,作為科研院所的出資者,擁有所有權。由出資方代表、專家代表組成的董事會或理事會是院所的最高決策機構,面向社會選聘院(所)長。院(所)長負責科技業務和日常管理工作,對董事會負責;院(所)學術委員會決定學科和課題設置、科技人員組成和科技計劃及其實施。第一,建立一整套科學的組織制度安排規范院所領導行為,股東大會、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依法行使職權,相互依存,相互制衡,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完善獨立董事制度。第二,建立一整套規范的激勵、監督、制衡機制,調動人和廣大職工的積極性,同時使公司內部的監督、制衡機制與院所的監督、制衡機制相結合,形成有序運作。對企業高層管理者與技術創新者的激勵,主要采取與績效掛鉤的薪酬制度,其薪酬應包括基薪、崗位工資、年終獎、期權期股、職務消費以及福利補貼等。提高科技人員的待遇,吸引國內外優秀人才從事生態科技。調動科研人員的積極性,出精品、出重要成果,提高生態科技的水平。按照成果和課題的完成質量和社會效益、創新程度對科技人員實行激勵措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第三,實施合同聘任制,能者上、庸者下,優勝劣汰,形成開放流動、競爭高效、鼓勵創新的研究氛圍,使科技機構多快好省地出成果。第四,健全監事會,強化監督機制;建立和完善對公司董事會和經理層的監督評價體系;實行公司會計由股東單位委派與輪崗制度;實行嚴格的內部審計制度;建立科研院所安全預警評價體系。3.人事管理從傳統制度向人才資源管理制度轉變制訂適應生態文明發展的人才規劃,調動各種教育力量,培養造就一支由生態人才、技術推廣人才、企業家和科技骨干組成的高素質的生態科技隊伍。從招商引資向招商引智轉變,加強科技機構與國外科技機構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對一些重大科技項目的共同研發,解決資金不足、人才不足和創新不足的問題。進一步提高科技人員的待遇,增加生態科技人員野外、住房、福利等方面的工資津貼。從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獎勵成績突出的生態科技人才,按照成果和課題的完成質量和社會效益、科技創新程度對科技人員實行激勵措施,充分發揮他們的積極性,吸引優秀人才從事生態科技。制定實施合同聘任制,優勝劣汰,形成開放流動、競爭高效、自由探索、鼓勵創新的研究氛圍,使科技機構始終保持活力,多快好省地出成果。鼓勵科技機構以自己的科研成果通過股份制或利用信貸資金等形式,興辦科技企業,促進生態科技成果產業化,走自我發展之路。大學擴招以來,我國的人才總量迅速增加,學歷層次有所提高,但是相對于生態文明對科技的迫切需求來說,人才培養質量不高,科技領域普遍缺乏尖端人才和學科帶頭人,導致高新技術研究乏力,成為影響我國生態科技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必須把人才資源作為生態文明發展的第一資源來規劃、培養和開發。要實行政策傾斜,投入支持,改善條件,投入一流師資和一流設備,創新培養方式,以學生主動學習替代教師講授灌輸為中心,提高學生的創新思維能力,培養生態科技領軍人才和一流人才,創造一流的生態科技成果。4.宏觀科技管理從九龍治水向國家科技委員會統籌轉變重建的國家科委,按照有利于資源優化配置、人才培養與使用、突出特色、發揮優勢的原則,解決國有科技力量分散、課題小、重復、生態科技資源浪費的問題,逐步建立以重點生態科技機構為主體、力量集中、機構精干、結構優化、布局合理、功能互補、競爭合作、官研學產中(介)聯系緊密、相互配套、相互促進、社會參與、共同發展、效益提高的生態科技體系。必須統籌創新服務體系建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技術擴散與利用的市場環境,促進技術市場、人才市場和資本市場的發展與繁榮,消除技術資源開發與利用的體制,為生態文明和社會發展提供科技保障。以制度創新和創新環境建設為重點,強化科技發展規劃對科技工作的指導,逐步建立健全促進科技創新的產業政策、收入分配政策、社會保障政策和就業政策等,形成科技政策與經濟政策相互協調的政策體系。加大對創新成果轉化、技術交流與技術交易信息平臺的建設,對技術服務推廣活動的扶持力度。充分發揮生態科研院所的積極性,凡是能夠放下的權利,政府都要還給院所;對院校的管理從直接轉向間接,從過多干涉的指令性、分配性行政轉向指導性、服務性行政。在轉變政府職能的過程中,逐步建立政府指導生態科技市場,市場引導科研院所的體制。實施有限行政、依法行政和依法管理,不是用行政審批來決定院校的設置,而是用“院校設置法”來規范院校的生死存亡;不是批課題撥經費,而是依據“科研法”來分配項目和獎勵科研成果;不是壟斷學科評價和質量評估,而是依據“科技質量法”,通過教授會等中介組織開展社會評估和市場評估。通過稅收優惠和財政補貼,引導先進齊全的設備等資源配置傾斜于優勢學科;鼓勵生態科技創新各主體相互聯姻,走共同開發、共享科技成果之路,以縮減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的周期,促進院所之間學術交流,優勢互補,促進先進系統、高效設備、大型科學儀器設備、信息、數據文獻等科技資源共享和成果共享,提高科技資源利用率。創新生態科技信息服務模式,推進生態信息化,促進生態文明建設。從計劃導向轉向政府導向與生態需求相結合的創新機制,采取多種措施促使生態主體開發出供需對路的實用技術。一是對于基礎性、公益性的生態項目和中試項目實行財政重點投入;對于有實用價值的生態技術實行有償使用,以鼓勵研發。二是改革傳統的“立項—研究—成果—再立項”的科研模式,建立“市場—立項—研究—成果—市場”的研究模式,提供更多的符合生態發展需求的新技術。三是構建有效的生態科技需求動力機制,以使用者收入提高和素質提高促進生態科技需求增加。5.資源配置從小而散向重點項目、核心生態技術支持轉變生態科技發展,以提高生態科技質量效益為主,以為社會資源、環境和經濟發展全面服務為主,以為國內、國際兩個市場提供技術保障為主,以堅持自我發展、自主創新、自我推進為主;財政支持以“重點與集中”和“大而精”、“精而準”的項目為主,以公共性強,社會效益好,風險比較大的共性技術、關鍵技術研究為主。生態科技發展以原創性研究、基礎性研究,提高原始創新能力、集成創新能力、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能力、儲備能力和轉化能力為主;以研發核心生態技術、瓶頸技術或配套技術為主;從引進生態科技為主轉向堅持自主創新、自我推進為主。知識創新、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結合,以“跟蹤、趕超和跨越”、搶占世界生態科技發展的制高點與開發簡便可用的“傻瓜型”技術結合為主;以提高生態產品質量為主,以節地、節水等稀缺資源的節本增效技術為主,以高附加值產品和出口導向型商品為主。要實行政策傾斜,從對科技的全面財政補貼和稅收優惠向重點和瓶頸的生態科技的優惠轉變。設備、人才等優質資源配置傾斜于優勢學科、重點院校和重點課題。每個院所都應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結構優化思路,瞄準自身優勢和當地資源所決定的發展需求,集中力量,對一批或一二個生態主導產業產品的重大技術進行科技攻關,盡快獲得突破,做到突破一批關鍵技術,獲得一批專利,形成一批技術標準,提升做大做強一項或幾項生態產業的能力,實現產品創新、工藝創新和設施創新等一系列供給創新,培養一批生態科技研發人才,改造傳統產業,培育新產業,創造新的消費需求,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拓展農村發展空間,優化產業結構,發揮當地生態的比較優勢,進而在產品與技術、原材料和勞動力等方面密切城鄉關系,并形成良性互動。加速良種培育、生物工程、電子信息、新生態設施材料、高效節能節水與環保等高新技術領域的產業化,促進有需求和發展有前景的新興產業崛起以及傳統產業的升級,推進資源節約和生態科技研發,培育一批資源節約和生態環保產業,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跟蹤生態生產的各個環節,推進生態科技成果的轉化應用,延長生態產業鏈。圍繞品種調優、品質調優、產業產品結構調優,發展生態文明。生態文明推廣體制從計劃調節為主向充分發揮市場和政府各自的積極作用轉變。發揮市場經濟的作用,利用稅收優惠、財政補貼和獎勵等經濟杠桿,調動企業生態科技推廣的積極性,促進生態科技推廣機制市場化,生態科技推廣隊伍多元化,推廣形式多樣化。財政生態科技投入從國有生態科技院所獨享向生態文明創新的各種經濟成份轉變。對各種所有制的企業和研發機構一視同仁,發揮財政資金的種子和杠桿作用,帶動社會資金,尤其是非公有制的資源投入生態科技研發和推廣。建立公開透明競爭的經費管理機制,根據研究主體的實力,特別是企業生態科技的業績來選擇資助對象和進行生態科技獎勵。生態科技激勵從政府孤軍奮戰向政府獎勵與民間獎勵結合轉變。如美國科技獎勵的顯著特點:一是其權威性不取決于設獎機構行政級別,如“阿切斯科學獎”為美國的“諾貝爾獎”,它比美國政府設立的總統科技獎榮譽更高;二是其以學術團體、研究機構、基金會和企業等民間團體、機構設立或資助科技獎為主體。生態科技激勵要從偏重科技成果數量轉向注重質量和國際影響,從偏重理論研究轉向注重科技成果的市場競爭力、經濟效益、社會效益。與時俱進,不斷根據外部條件的變化來調整評審指標體系和權重,加強科技獎勵的管理與監督,完善科技獎勵中的公開、公示、異議和有獎舉報制度,擴大評審過程的公開透明度,延長國家科技獎勵的異議期和完善異議處理機制,加強社會對科技獎勵評審工作的監督,提高科技獎勵評審的客觀公正性,提高科技獎勵的效率。科技創新從單個企業孤軍奮戰向與其他企業、科研院所合作轉變。隨著科技不斷發展及競爭加劇,合作創新能夠推進外部技術資源的內部化,使科研機構、個人與廠商結成利益共同體,形成多渠道聚集社會資金用于生態科技協同創新,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可持續行為。按照合作的松緊度和合作范圍,合作創新的模式一般可分為三個層次:第一層次是戰略合作層。企業與高校、科研機構通過項目或人員交流,相互了解、相互信任,在此基礎上選擇戰略合作者,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或組成校(院、所)企合作委員會、科研院所董事會等形式,建立長期的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促使企業擴大知識和技術的視野,增強搜尋、識別技術的能力。第二層次是機構合作層。根據主業所屬的技術領域,選擇學科力量強的高校、科研機構共建技術中心或研發機構,還可將研究所設在高校或科研機構內,讓其提供科研設備,再讓企業提供資金,雙方技術人員共同研發生態技術,共建技術中心和研發機構,形成企業的組織學習行為,提高企業技術創新能力。從關注生態科技供給轉向增加生態科技需求。生態科技發展與使用者增收是相互促進的。使用者增收,就會提高使用者對生態科技產品的購買力。使用者從分散轉向組織起來,能夠擴大使用者的科技產品購買欲,提高生態科技的購買力。培訓重點要從知識轉向技能,培訓形式則從傳統轉向現代,提高生態科技使用者的科技素質,從而擴大生態科技的需求。6.項目分配從“小范圍”向“大市場”和“大社會”轉變政府通過項目配置引導院所服務于國家的戰略目標,學科設置突出前瞻性、交叉性、高起點,根據學科發展進行動態調整。堅持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最大化原則,構建切實可行、公開公平、清晰規范、客觀公正、招標競標、擇優委托的評審項目制度,構建非政府的社會評估、市場評估等中介評估評審制度,構建與國際評價方法和標準一致的項目分配、評審和人才績效考核指標體系。重大項目實行首席專家負責制,將更多的控制權給予科技產出影響最大而又最難監督的專家和研究團隊,要其承擔相應風險(即成功的榮譽和失敗的懲罰)。適當使用“集體懲罰”機制和問責制度,可以迫使組織內部的精英成員更多地采取合作態度。從項目經費制向項目前部分劃撥與項目中、項目后獎勵結合的經費投入制度轉變,根據具體情況,把部分項目經費改變為獎勵基金。此外,修訂或制訂有關法律法規的實施細則,加強其可操作性,發展生態科技。一是增加財政生態科技投入,實施財政補貼、稅收優惠和信貸傾斜,確保生態科技的基礎研究供給充分。建立《生態科技進步法》,規定財政生態科技投入占GDP的比重要快于財政收入的增長。依法確保生態科技的基礎研發等投入必須與財政收入同步增加。二是實施世界最嚴厲的知識產權保護措施,以保護發明者、持有者的權益,保護國有科技財產不受侵犯。
本文作者:周志太工作單位:淮北師范大學
隨著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的深入貫徹和實施,為了有效發揮體育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中的重要作用,全國各省市體育機構和組織掀起了一場轟轟烈烈的體育文化熱潮。歷史悠久、博大精深的傳統武術不僅蘊涵著我國豐富的傳統文化,而且也體現著我國當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中原是少林拳和陳式太極拳等眾多傳統拳種的發祥地,武術文化根基牢固,傳統文化底蘊深厚。“中原武術文化與其它地域文化相比,具有成熟早的特點,是中華武術文化的主體形態。”〔1〕可以說,中原傳統武術文化是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核心。因此,進一步挖掘和汲取中原傳統武術文化的價值便成為保護和弘揚我國傳統武術文化的一項重要內容。本研究通過對中原傳統武術文化生態價值的挖掘和分析,期望能有利于人們全面認識中原傳統武術文化和我國傳統文化的內在價值,為傳統文化的保護和傳承奠定思想基礎。
1彰顯人與天和的生態價值
“傳統武術是在中國農耕文明背景下,在中華民族長期的技擊活動中,受中國傳統文化的滋潤,以攻防技擊動作為主要內容,以套路、格斗和功法練習為運動形式,以家傳、師徒傳承或軍事訓練為主要途徑,以提高攻防技擊能力為主要目的,注重內外兼修,融文化教育、技擊、健身、修心、醫療、養生于一體,各種自成體系的拳種的總稱。”〔2〕我國傳統武術產生的社會背景和表現形式表明了自身所具有的廣博生態價值和生活智慧。中原傳統武術文化表現出的濃厚生活氣息和自然色彩不僅體現了其受“道法自然”“、天人合一”、“陰陽學說”等中國傳統哲學思想影響,而且具有較強的哲理性;從其養、練方式注重順應自然規律到其功法機理強調把人的運動與周圍環境合而為一,無不體現了其獨特的生態價值;同時中原傳統武術在表現形式上還具有較強的仿生性,其主要體現在動物仿生、生活仿生和自然仿生等方面。如:動物仿生方面在“形意拳”和“少林五拳”中得到充分的展現等;生活仿生方面從“雙手摘桃”、“旱地栽花”和“織女耍剪”等拳法術語中可見一斑;自然仿生方面主要反映在“風卷霹靂”、“風掃梅花”和“撥云迎日”等習語中。總之,從融合導引和吐納的太極文化到柔和儒釋道思想精髓的少林武術都表明:中原傳統武術文化崇尚生命與自然,追求將自然環境和事物與習練者融為一體。正如拳師孫祿堂在《拳意述真》所言:“人為一小天地,無不與天地之理相結合”。其謀求自然萬物與人類的統一與和諧的內在本質彰顯出了中原傳統武術文化具有的深厚生態價值和生命智慧。
2體現人與人和的社會本位
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和農耕文化的日益邊緣化使得我國的傳統武術存在和發展所需的社會文化生態逐漸被消解,同時其以宗族為傳承平臺的傳承方式也遭到破壞,其也為中原傳統武術文化的傳承和弘揚帶來了巨大的阻礙。事實上,“對傳統武術自我維系,來源于我們自身對本民族傳統文化的高度自信心,來源于我們對于民族傳統文化的文化認同與文化自覺。”〔3〕我國傳統武術文化具有的特殊約束作用和教化功能理應獲得更多關注和重視。就中原傳統武術文化而言,其不僅追求“仁、義、禮、信、勇”等人倫精神,而且還倡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重義輕利”、“濟貧助弱”、“公平競賽”的社會規范和“未曾習武先習德”、“武以德立”、“德以技先”的社會價值。加之,從“武”字構成來看,“止”“戈”為“武”,化解干戈,消除暴力,旨在強調習武之人應講武德、重人和。以少林武術文化為例,凡習練者都應該具有心懷天下、圖存社稷、精忠為國的崇高人生理想和不驕不傲、虛懷若谷、尊師重道的博懷,同時還應該具有除暴安良、匡扶正義的俠肝義膽。正如少林寺戒約規定:“須和順溫良、誠信勿欺,傳授門徒宜慎重選擇,如確系樸厚忠義之士,始可以技術相傳”。〔4〕這種“文以評心,武以觀德”、“未曾學藝先學禮、未曾習武先明德”的道德觀不僅約束和調節著習武者與他人之間的關系,而且也是習武者力求實現的最高道德境界。正如拳師孫祿堂所言:智勇皆有“和”生。其在于強調“拳打人不知,出手不傷人”,表明我國傳統武術旨在教化育人和化解矛盾。
3追求身與心和的個體境界
中原傳統武術強調“天人合一”和“內外合一”,不僅追求習練者與外在自然融為一體,而且還要求習練者本身應該達到內在與外在協調一致。換言之,通過強調“調心練意”和“練意調神”的肢體運動進而實現“心”與“意”的緊密結合,最終達到身心康健。正如傳統武術謀求“形神兼備”和“性命雙修”,中原傳統武術也是通過“調形”、“調息”、“調心”的肢體活動和動靜結合、練養結合的方式來實現人體的陰陽平衡,進而實現防病、祛病的目的。進一步講,中原傳統武術注重身心雙修和自身體悟,進而保持良好的心態和健全的個性。以太極拳為例,“太極十年不出門”的說法就是要求習練者應該內求諸己,強化自我各項素質的提高,最終達到以柔克剛。習練傳統武術,在外表舒緩的運動形式下,其實是對內心高層次的修煉。太極拳推手中要遵循“守仁”、“守和”、“守節”、“守弱”等傳統思想,要求練拳先從心至身,再由身至心,通過練武與修身、習藝與立人、品德與技藝的統一,把修心養身看作立身處世、實現自我價值的根本;通過身心兼修,達到心靈的覺悟,完成身心和諧,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習練者自我身心的和諧,大都體現在武術的技術范疇里。如:習武者應該秉持“心者神之主,身者心之軀”,重視心、神、意的主導作用,突出精、氣、神,確立形神兼修、內外合一作為練功原則。〔5〕此外,用于規范習武之人外在行為和內在精神的武德也是習武之人社會生活的道德準繩,尤其是人際關系的調解器,利于協調習武者與他人之間的人際關系。
4小結
“當代是西方文化主導的時代,西方的思維方式以及價值理念逐漸影響著國人對事物的判斷,現代人對時尚的炫耀,以及‘休閑’、‘簡潔’理念占據人們主流思想,使原以復雜、豐富而著稱的武術等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走入人們視野的邊緣。”〔6〕從武術的發展歷程看,不論從地域上還是從內容上都與中原文化休戚相關。中原武術文化歷史悠久,內容也博大精深。作為我國體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原傳統武術文化的發展同樣面臨著被邊緣化的難題。而對于中原傳統武術文化的保護不僅體現在技術層面,對其生態功能和倫理價值的挖掘和宣傳也是開展保護工作的關鍵一環。通過對其功能的宣傳和價值的引導,中原傳統武術固有的獨特技術和文化魅力將成為中原文化的重要名片,也將在建設中原經濟區和打造文化強省的過程中產生不可替代的深遠影響力。
參考文獻
〔1〕郭德兵.中原武術文化發展研究〔J〕.山東體育學院學報,26(5):48-51.
〔2〕段廷進.傳統武術的概念界定和多元價值論〔J〕.搏擊?武術科學,2007(2):27.
〔3〕王亞慧,代凌江.傳承與變革———論傳統武術的自我維系〔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1,27(3):138-140.
“生態”一詞源于希臘,泛指我們的居住環境,具體來說,生態環境就是指一切生物存在的狀態,以及它們之間和它與環境之間環環相扣的關系。生態這個詞涉及面十分寬廣,所能表達的范疇也越來越大,人們常常用生態形容很多美好令人向往的事物,例如健康、美麗、和諧的事物,都可以用生態修飾。
1.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態價值觀的原因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生態系統具有平衡性、整體性和生態性的特點,中學語文的生態構建應該以生活為源頭,以平等對話為手段構建起主體生態,從校園語文教學環境、班級語文課教學環境、家庭語文教學環境、社會語文教學環境出發構建生態價值環境。從生態系統的整體出發,將生態系統內部要素相聯系,建立一個和諧的語文教學網絡。
教育的最終目的是將學生培養成熱愛生活、關注社會、關愛他人和關愛大自然的人,只有具有了這些特質的學生才可以說是身心健康具備生態價值觀念的人。
初中教學是學生進入高等學習階段的過渡時期,選擇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價值觀培養的原因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三點:
1.1中學語文教學是九年義務教育中的基礎課程教學,是學生學習更多知識的墊腳石,它是學生培養生態價值觀的根本,只有在開始階段打好基礎,才可以更好地培養生態價值觀。
1.2根據新課標編制的中學語文教學,涉及生態文化,其內容豐富多彩,為生態價值觀的培養提供了多樣化的教學資源。
1.3中學生的好奇心強,學習能力強,在校參加課或者活動課時思維活躍,并且帶有許多新鮮思想,能夠很好地與培養生態價值觀的實踐課相融合,從而達到很好的效果。
現代的中學語文教學已經不是以往的生硬地照本宣科了,強調在學科中感受到自然、人文、社會的力量,讓學生在自然中學習人文環境,愛護生態系統,了解怎樣運用自己的力量促進生態的可持續發展,了解怎樣保護一切美好的生態環境,培養生態價值觀。
2.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的生態價值觀的必要性與好處
生態價值觀是指人們對自然萬物以關懷的態度理性地處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時所反映出來的價值意識和價值訴求。它要求人們在謀取自身的利益中,以不損害他人利益的基本前提下,以關懷的方式生活和從事社會生產勞動,實現自身與他人、社會和自然互生互助的生存方式。
2.1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生態價值觀的必要性
2.1.1中學階段是一個人思想觀念和意識形態從形成到成熟的重要階段,初中教學與生態問題有很多內在的聯系,尤其是語文教學,在初中語文課程中滲透生態價值的培養,可以讓學生們對生態高度重視,了解生態價值觀的重要性。
2.1.2初中課堂實踐教學性強,在競爭壓力還沒有那么大的情況下,學校可以多開展生態互動教學,讓同學們通過語文課的學習更加親近社會,親近自然,從而培養生態價值觀意識。
2.1.3初中生思想活躍,學習能力強,語文學習由于貼近社會和生活,容易被學生們接受,在語文學習中滲透生態價值觀的培養,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語文學科的喜愛之情,更可以使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潛移默化地培養生態價值觀。
2.2培養生態價值觀的好處
現代社會信息化和科技化不斷加劇,經濟日益發達,造成了社會價值觀的冷漠,生態價值觀的薄弱和人文觀念的缺乏,相當一部分人甚至不了解什么是生態,什么是生態價值觀。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生態價值觀的好處不言而喻,概括來說可分為以下幾個部分:
2.2.1由于小學生對于概念性的東西只有淺顯的了解,甚至只能說是知道,卻沒有深入了解其意義。由于小學生的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而進入中學以后,會在學習和理解能力上有長足的進步,吸收知識極快,所以在中學培養生態價值觀是最佳選擇。
2.2.2初中生的科學實踐性強,也就是說他們更加喜歡身體力行地去實踐。學校通過語文教學開展的生態活動較多,每年節假日,更會組織學生親近社會,親近自然,親近周圍的人們,從生活和實踐中接受生態知識。
2.2.3初中階段是學生打好人生基礎的重要階段,由于高中學習壓力較大,大學面臨就業問題的壓力,所以選擇初中培養生態價值觀,不但可以利用有限的時間灌輸一定的理念,更可以讓他們從活動中了解生態,樹立生態價值觀。
生態價值觀的培養在現代社會中,對于學生來說是十分有必要的,從小學到中學直到大學,教師培訓中都會有培養學生生態價值觀這一項。在語文教學中滲透生態價值觀的培養,不僅可以帶動學生快速思考,讓他們感受生態的美好和不足,從而得到啟發,學會思考,培養生態價值觀,而且可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貴紅.生態課堂教師需具備的三種心態[J].科學教育,2010(05).
理論關于社會的發展提出以尊重自然與生態的發展規律為前提,實現人類社會的建設與發展。這就要求人類通過科學的發展方案,在實現社會進步的同時,也保持生態建設的同步發展,使人類社會必然要依靠的生態環境能夠為人類提供可持續性的發展支持。這就是對資本主義工業生產環境下進行一味的經濟利益追求所提出的反對與批判,指出以建設生態文明的發展理論為基礎,實現人類社會的全面發展。
二、生態文明理論的當代價值
(一)深化生態文明思想
以的的理論來看待當今社會的國家生態建設,具有非常顯著的理論參考意義。由于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理論已經形成了一定的體系,并且具有非常科學與完善的特點。因此通過對理論中有關生態文明建設的部分進行學習與認識,可以為國家的生態文明建設提供重要的思想和理論支持。
(二)對全球生態建筑發展的價值
國際上生態文明城市建設已經形成了一定的理論體系,根據理論的生態文明建設觀點,通過生態建筑來體現城市的生態建設是非常直接的形式。目前在全球生態文明建筑的建立及建設過程中,已經較廣泛地應用了關于生態建設的理論,這就為全球化的生態環境優化提供了最直觀形式的支持。
(三)對我國生態建筑建設的價值
我國對于生態文明建設的起步相對世界范圍來說處于較晚的狀態,但是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的國家全面建設速度卻在進行著突飛猛進地發展狀態。面對我國堅持自身特色的社會主義建設事業,要實現國家的長遠發展還需要進行生態建設方面的不斷努力,以適應國家發展所帶來的生態環境破壞與影響,并且以保持生態穩定發展為前提,進行國家的生態化建筑建設。
三、 生態文明理論下我國城市建筑現狀
(一)粗放式建設模式尚在
雖然在市場經濟水平發達的當今社會,我國的城市建設已經進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階段,并且隨著建設技術水平與先進建筑材料的研發,為建筑的建設模式提供了越來越多變的發展環境。但目前我國城市建設模式仍然是以粗放式運作方式來實行的,并沒有將有效的建筑技術與先進的建筑材料普遍的應用,為城市生態發展造成了很大的阻礙。
(二)生態城市建設片面追求整齊
目前我國關于生態城市建設的設想是為了在社會主義發展道路上,保持國家與社會良好的發展方向而進行的正確理論設想,但是在具體的城市化建設進程中,對于生態化建筑的專業性因素關注較少,因此常常將注重表面的整齊外觀而進行城市建筑的設計,缺乏關于生態城市目標的具體化措施,目前我國在生態城市建設的工作上還處于理論階段,并沒有真正的將生態建設落實到城市建筑的設計上來。
(三)生態建筑缺乏公民參與性
由于生態化發展目標是與全國人民切實相關的發展戰略,因此需要針對城市的生態建設征求大眾的意見,使生態化城市建筑的設計和實施增加大眾的參與性。由于生態建筑的最終目的在于建立起可持續發展的城市與國家,因此全民參與對生態建設的實施是非常重要的,僅僅依靠國家與政府的努力來建設生態化城市建筑,無法滿足社會發展對生態環境維護和改善的要求。
(四)生態建筑缺乏地方特色
所謂生態建筑就是要求根據本地區或城市具體的生態環境需求,進行建筑規劃與建設,為保證生態環境的良好發展方向,及促進生態環境向更好的方向轉變而提供支持。目前我國在生態城市的建設上存在的問題,其造成的主要因素是以統一的生態建筑標準來實施城市建設規劃,因此需要加強對城市化生態建筑根據自身需求進行相應調整,建立以自身特點為基礎的城市生態建筑。
(五)沿海地區“鬼樓”偏多
沿海地區作為重要的經濟發展城市,在取得可觀的經濟建設成果之后,其生態城市建設的要求也是極其明顯的。不過目前我國沿海城市在生態建設的規劃上存在著許多不符合自身城市建設標準和需求的現象,導致規劃不合理,出現了普遍的“鬼樓”現象,即盲目的開發與生態建筑的規劃,使建筑成為空有其表的擺設,實用性價值偏低。
四、 生態文明理論下生態建筑展望
(一)以人為本,實現建筑生態化
要建立生態化的建筑就應當本著以人為本的基本原則,由于生態環境的保護工作最終目的還是為了保持人類生存環境的優化發展,使生態能夠有更良好的發展和運行狀態,因此在實行生態建筑的設計和規劃時,必須要首先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從建筑的設計理念到功能效應,從城市的規劃設計到建筑資源的利用開發,都應當時刻秉承以人為本的生態發展原則,為創建生態化城市及更加文明與和諧的環境提供保障。
(二)加強人與自然的和諧,提高公民參與度
在進行生態城市建設工作開展的過程中,除了要遵從自然的發展規律外,還應當正確的對待公眾對生態城市建設的參與程度。生態城市建設從建筑方面來說,主要要求其建筑設計、材料、工藝、建筑功能等符合生態化和自然化的標準,要實現生態化建筑建設,還要加強公眾對生態城市建設的參與,一方面通過建筑的生態化特點保持生態環境,另一方面通過人文參與使生態環境能夠有良好的發展方向。
(三)加強生態建筑的國內外合作
生態化建筑的意義不僅在于建設生態化城市或者國家,更是一個與全球居民生存與發展密切相關的復雜事物,生態環境的全球化特點決定了要實現生態城市建設就要加強與國外其它國家的合作,通過國際范圍的生態建筑規劃意見及生態環境建設目標的統一,來實現國內外共同合作,來創造生態化城市。
(四)盡量杜絕“鬼樓”出現
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位于阿爾泰山的主峰——海拔4374m的友誼峰南坡中山帶,行政上屬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伊犁哈薩克自治州阿勒泰地區布爾津縣,面積2500km2,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蒙古國三國接壤,西與新疆哈巴河縣毗鄰,東與阿爾泰市相鄰,南與吉木乃縣相連。地理坐標48o43′00″-54′00″N,87o00′00″-10′00″E。
地質公園所屬類型
地質公園類型劃分目前還是一個待研究的問題,本文根據不同的劃分原則(等級、面積、功能和地質地貌),對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類型進行了劃分。
資源的地質成因
喀納斯地質公園所屬的阿爾泰山,在橫向上呈逐層升高的階梯狀,明顯地劃分為四個帶狀排列的單元:額爾齊斯河谷平緩起伏的山麓平原,稠密細谷切割的低山帶,河流強烈切割的中山帶以及冰川強烈作用的高山帶。在構造上,阿爾泰山系屬于一條褶皺斷塊山,由古生代為底基的古準平原斷裂隆起而形成的。古阿爾泰山基本輪廓形成于二疊紀末,三疊紀再度隆起,以后經老第三紀的漫長剝蝕時期,山勢降低,趨于準平原化。古準平原地形在現代阿爾泰山,特別是中山帶有廣泛分布。新第三紀和第四紀的喜馬拉雅運動,使已被夷平的阿爾泰山斷塊隆起,成為現代高峻的山脈。
喀納斯地質公園的湖泊按其成因可分為:冰蝕湖、冰川阻塞湖、冰川終磧湖、冰斗湖、冰川熱融湖、以及復合成因的冰川湖泊。冰川槽谷是阿爾泰山常見的冰川侵蝕地貌之一,是一種長大而幽深的冰川槽谷,第四紀冰期后,隨著全球性氣候轉暖,冰川不斷退縮,冰川槽谷遺留下來的終磧壟堵塞了冰川融水而形成了以喀納斯湖為主的湖泊。冰川湖泊除了受到一般湖泊所具有的波浪作用、地表徑流作用、塊體運動、坡面水流作用以外,還存在凍脹作用和熱力作用等影響。
阿爾泰山在構造上系褶皺斷塊山,經過幾次剝蝕和隆升,海拔增高,加之第四紀以來的冰川和河流強烈侵蝕作用,使山地更加破碎,改變了氣流運行方向,并使地形遮蔽度增大,減少太陽輻射收入,從而有利于冰川的發育。同時,阿爾泰山氣候主要受西風氣團的影響和支配,使夏季多云,并帶來大量的降水;冬季處于強大的西伯利亞反氣旋影響之下,以晴朗而嚴寒的天氣為主。來自北冰洋的極地氣團,沿額爾齊斯河谷入境,帶來了低溫和降雪天氣。在上述氣團影響下,阿爾泰山區氣候有氣溫低、年較差大、降水豐富、年內分配較均勻等特點,是現代冰川發育的天然條件。
生態旅游開發現狀及存在問題
生態旅游資源類型
資源的分類有利于對資源的更好評價和認識,筆者在對喀納斯地質公園的實際考察的基礎上,根據國家旅游局資源開發司和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編制的《中國旅游資源普查規范》標準,得出該區旅游資源有7個主類,18個亞類,31個基本類型,分別占標準的各級資源類型的87.5%、61.3%和20.0%。從中可以看出,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旅游資源單體數量最多的是水域風光類,占景區資源單體數量的30.16%,地文景觀與生物景觀也占相當比例。
生態旅游開發現狀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就有科技工作者對這一地區進行科學考察;至90年代中期,還基本沒有進行旅游開發;進人90年代末期,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進入實質性開發階段,被列為《中國21世紀議程》在新疆的兩個優選項目之一,由新西蘭專家進行生態旅游開發方面的技術援助,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也將其旅游開發列為“九五”重點開發旅游區。
總之,隨著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知名度的提高,以及新疆社會經濟文化日益繁榮,到喀納斯地質公園游覽觀光、科考研究的人數不斷迅猛增加,事實上已經成為新疆的自然生態旅游的龍頭景區之一。大大地促進了當地經濟的發展,給當地人民帶來了切實的利益。
存在的問題
生態環境惡化目前,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生態環境問題突出,主要表現為草場嚴重退化,植被種群減少,其“植被減少,種群退化,昔日草甸植物一人多高如今小草只能‘沒馬蹄’”,有些山麓地帶出現裸地,甚至出現沙化。主要歸結為如下兩點:旅游季節性強,環境承載力負荷重。與城市旅游地相比,類似的這種生態旅游地都存在客流量年內分布不均的現象,加之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的氣候特點和地理位置,每年只能在5月初到10月中旬才可以開展旅游活動,而且這期間旅游淡、旺季差異又特別明顯,5月、6月和10月為旅游淡季,7月、8月和9月為旅游旺季(如圖1所示)。這樣一來,每年幾十萬的游客大都集中在三個月內,這勢必加大景區的資源空間、生態環境、交通設施、供點設施、住宿設施等承載力,以及當地社區居民和旅游者的心理壓力。游客的時空分布規律具有一致性。景區內客流的時空分布規律的一致性對景區的生態環境破壞也較為嚴重。目前,游客進入景區后的游覽空間大多為:住所—碼頭—觀魚亭;觀魚亭—碼頭—住所,而且游覽時間也大致相同。這種景區旅游線路的單一不僅造成客流量在空間上也形成一定分布規律,在時間上集中程度也較高,它們給景區的生態環境造成較大破壞,也給旅游管理者的工作帶來一定難度。
旅游設施不合理目前,喀納斯湖面的數十艘機動快艇已全面開放,違反了自然保護區管理條例。快艇活動的浪頭己對湖邊沼生植物產生影響,噪聲破壞了原始景區的寧靜,也使兩岸的珍稀野生動物紛紛逃逸,己影響到湖周邊自然生態環境。同時,快艇每天所排放的廢氣、廢物及未完全燃燒的汽油對湖水的水質都有潛在的污染危險。而且,大量快艇在湖面上行駛,己迫使大紅魚不能出露水面,不但嚴重影響到大紅魚正常生存環境條件,也影響和降低了喀納斯湖的生態環境和旅游價值。
社區居民參與機會有限喀納斯國家地質公園內的社區居民主要是蒙古族圖瓦人,通過實地調查發現,當地圖瓦人參與旅游開發的機會有限。主要表現為圖瓦居民居住地理環境局限性和教育程度有限性,他們往往不懂或不能勝任許多旅游開發中的許多工作,即便是圖瓦居民參與了旅游企業里工作,他們所從事的多為簡單的體力勞動和地位較低的基礎工作,這必然會限制他們生活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圖瓦人往往選擇逃避旅游開發,將自己房屋、帳篷和馬匹出租給外來的哈薩克族、部分蒙古族人和少數漢族人后,去離景區較遠的牧場放牧,到10月初旅游淡季時再回到居住點。在這種社區居民參與旅游開發的模式下,往往給樸實的圖瓦人帶來許多民事糾紛等問題,如在教育的有限性下,簽定出租協議時往往被承租人欺騙,租金到期時也很難收回,致使圖瓦人蒙受重大的經濟損失。
生態旅游開發的對策
資源與環境承載力的時空調控
宏觀調控隨著景區旅游的快速發展,目前的風景區已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游客需要,客觀上需要開發一批新的旅游景點,以緩解喀納斯風景區的壓力。在2003年編制的景區規劃報告中,將喀納斯風景區劃分為5個功能區域及景區外3個綜合旅游服務配套區,新增、新設了許多景點,這在時空上分流游客的效果是顯著而必要的。2004年建成的禾木鄉風景區對緩解喀納斯風景區的超載起到很大作用。在旅游旺季,依據新建的景點可以對游客進行分流,譬如,8月中旬持續高峰期,可安排一部分游客先去禾木鄉,然后再去喀納斯湖;另外,隨著哈巴河縣旅游接待基地的建成,也可先安排一部分游客先去哈巴河縣,然后再去喀納斯;加之由嘉登峪自接到達喀納斯的游客,這三批游客在實現空間分流的同時也實現時間的分流。
微觀調控在旅游旺季適當的調高景區門票的價格,這樣可以適當地起到阻礙阿爾泰地區游客的進入,對景區資源環境的承載力具有一定的緩解作用;同時,在核心旅游區增加旅游觀賞線路,如在居住地—碼頭—觀魚亭的老線的基礎上,繼續新建多個不同角度的、不同方位的觀魚亭,同時新增一些居住地—羊背石—巖畫—喀納斯湖邊木棧道,居住地—圖瓦老村—千湖—黑湖等旅游線路。
限制湖面游覽面積
為使大紅魚出露水面,保護湖區寧靜的原始自然風貌。要嚴格執行湖北段2/3水域為緩沖區不能進行旅游的條例規定。建議只開放湖南段約8km長的東岸湖面,西部2/3湖面是大紅魚出露呼吸空氣的湖區,應嚴格禁止船只游覽,以供游人在觀魚亭能見到大紅魚而提高喀納斯的旅游價值和吸引力。應將快艇全部換為電動和天然氣動力,噪聲小且速度慢的船,以便利游人觀賞湖岸風景。
提供居民旅游參與機會
針對景區內圖瓦人由于房屋出租、新宅搬遷、牧場使用權等引發的經濟利益糾紛問題,必須由縣政府協調盡快解決。在確保喀納斯湖景區旅游資源合理開發的前提下,制定相應的政策和措施,維護圖瓦人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同時,引導圖瓦人以不同的形式積極參與旅游服務,只有當地圖瓦居民參與旅游活動,才能不斷提高其對旅游開發的認識,才能給旅游發展注入新的活力,同時也讓圖瓦牧民得到經濟實惠,逐步使他們富裕起來。
建立培訓制度
通過多種方式對主管部門領導、保護區工作人員、導游、圖瓦居民及廣大公眾進行培訓,例如,提供書籍、宣傳資料、廣播電視、廣告、培訓班、專題講座和研討會等,特別是培訓出一支較高專業水平和環保意識的導游隊伍,包括培訓本土導游人員,即可以從當地圖瓦人中選拔導游人員,進而對其進行培訓,這樣既可以使游客在觀光自然風景的同時又可以潛移默化的領略到圖瓦風情,還可以提高圖瓦人的整體素質和經濟水平。同時,也要通過問卷、專題調查、座談會和研討會等不同方式,廣泛征求和搜集公眾意見,隨時對培訓班和管理工作進行必要的調整,確保景區可持續旅游不斷向更高的水平發展。
加強湖區生態環境保護建設
景區旅游開發后,隨著游客的增多以及商家經濟利益的驅動,環境衛生的保護與處理、動植物的保護、山體草甸森林的保護等均是景區面臨的大問題。要制定相關法律手段實行有效保護;借鑒國內外著名景區生態旅游區發展經驗,盡可能減少旅游對生態環境保護核心區的侵擾;認真執行各項管理措施,加強旅游廢棄物的處理水平,嚴、細、準地監測旅游地自然生態環境變化,保持生態環境的原始性。
參考文獻:
1.張廣瑞.生態旅游理論辨析與案例研究[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
2.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旅游資源專題報告[R].2002
3.袁國映.阿爾泰山西部地區的垂直自然帶[R].地理學報,1986,41(1)
4.牛達奎.新構造運動對阿爾泰山及薩吾山山前地下水的控制[R].新疆地質,1990,8(1)
2結果與分析
2.1寧州街道土地利用變化土地利用變化率計算模型。式(1)中:K為土地利用年變化率;Ua和Ub分別表示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某一種土地利用類型的數量;T表示研究時段長(年)[5]。根據研究需要,本文將寧州街道的土地劃分為耕地、園地、林地、草地、水域、建設用地和未利用地(包括其他農用地和自然保留地)7種類型,根據土地利用變化情況的相關公式,得到各種類型土地利用變化情況(表1)。表1看出,寧州街道2009-2012年補充耕地速度小于規劃預期目標;園地的減少速度大于規劃預期目標;林地的減少速度大于規劃預期目標;草地未發生變化;水域的減少速度大于規劃預期目標;建設用地的擴張速度大于規劃預期目標;未利用地的減少速度小于規劃預期目標。故除草地和未利用地外,其他地類的變化均未達到預期目標。
2.2土地利用程度變化為掌握寧州街道土地利用的深度和廣度,對其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進行研究。根據劉紀遠等[3]提出的土地利用程度綜合分析方法,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計算。為了更直觀地對比分析規劃實施以來寧州街道的土地利用程度是否控制在預期范圍內,以土地利用程度變化量和土地利用程度年均變化率來進行說明。根據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及其變化量與年均變化率計算方法,得出寧州街道2009,2012,2020年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結果如表3所示。經測算,寧州街道2009-2012年土地利用程度綜合指數年均變化量為0.18%,而2009-2020年規劃年均變化量為0.17%,即至評估時點,寧州街道對土地的開發利用速度快于規劃預期。
2.3生態系統服務價值分析根據謝高地等[4]方法,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模型。式(5)中:ESV表示生態系統服務價值;Ak表示研究區k種土地利用類型的面積;VCk表示k種土地利用類型的生態系統價值系數[6-8]。根據謝高地等[4]提出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計算方法,生態系統價值系數與研究區農田自然糧食產量的經濟價值有關。表示研究區在研究期限內平均糧食播種面積(hm2)[5]。采用謝高地等[4]提出的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單位面積生態服務價值當量,以寧州街道各年的耕地面積作為糧食播種面積進行計算,2009,2012,2020年寧州街道年均糧食播種面積為11540.17hm2。根據寧州街道歷年統計年鑒數據,2008-2013年寧州街道糧食總產量的年均變化率為-5.75%,考慮到耕地數量的增加以及農業耕種技術的提高,將2008-2020年寧州街道的糧食總產量年均變化率設為-4%,由此可大致估算得到2020年寧州街道的糧食總產量為1349.70萬kg,則2009,2012,2020年寧州街道的年均糧食總產量為1705.30萬kg。為使各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結果更具有可比性,以2010年全國糧食平均單價2.29元•kg-1作為整個研究期限內的糧食參考單價,由此可以相應計算得出2009,2012,2020年研究區內的平均糧食總價值為39051370元。根據公式(7),得出寧州街道2009-2020年農田自然糧食產量的經濟價值為483.42元•hm-2。根據計算得出的寧州街道農田自然糧食產量的經濟價值,參考謝高地等[4]提出的研究方法,得出寧州街道各種地類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系數,結合公式(5),計算得出寧州街道2009,2012,2020年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由表4可知,2009年寧州街道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為228.11×106元,2012年為227.46×106元,2020年規劃為227.98×106元,下降幅度超出2020年規劃目標。
2.4變差貢獻率分析變差貢獻率可以用于判斷各種土地利用類型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變化的影響程度[9],用ESVcc表示,在本研究中用于確定寧州街道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下降的原因。式(8)中:ESVcc為生態系統服務變差貢獻率,ESVia,ESVib分別為第i種土地利用類型在研究初期和研究末期的生態系統服務價值[9]。由此計算得出2009-2012年以及2009-2020年各地類變化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影響程度(表4)。由表4可知,區域生態系統是逐漸減少的,耕地和水域對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是正貢獻,而園地、林地和未利用地對區域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是負貢獻。各地類中,貢獻率最大的是耕地和林地,寧州街道2009-2012年生態系統服務價值持續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林地的減少,耕地的補充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寧州街道生態系統服務價值的減少,但不能完全起到避免生態系統服務價值下降的效果。
一、近年來,發展民族文化對貴州省旅游業發展的制約
濃郁的民族風情和獨有的民族文化是發展貴州省旅游業的基礎。現代都市人對貴州省的民族文化以及少數民族人們另類的生活方式的追求,表現出民族文化的商業價值,是貴州省區域旅游業生存和發展的前提條件,就使得旅游地區有意識地挖掘和開發旅游相關的文化性資源。刻意追求滿足游客們的需求而使得本民族文化商品化發展,必然會加快當地社會文化向淺表性變遷,與此同時,大量的外來文化對原生文化系統的擾動,導致弱勢文化向強勢文化的趨同。在系統內部刻意地迎合與系統外部文化的沖擊雙重作用下,傳統文化會不斷萎縮、失真;傳承會中斷;最終將喪失。期間可能會使旅游地社會文化出現不協調發展,導致人們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改變,擾亂社會穩定,這些問題在某種程度上會影響旅游業的發展,需要通過相應機構對其做出調整。地方民族特色的消失是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可持續發展的最大障礙:一是旅游資源質量的下降降低了其吸引力,并喪失應有客源市場。二是漸漸失去原生態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也就漸漸地失去民族文化競爭力優勢,由旅游業帶動的地區經濟發展也就受到了嚴重的沖擊。旅游業的發展,雖然可以改善旅游地區的基礎設施建設,能使傳統的少數民族文化的某些方面得到了復興與加強,也能增強少數民族文化的自豪感。但不能忽視因為旅游業的發展,其他文化對少數民族文化所帶來的沖擊。一方面旅游開發中各種外來旅游產品為迎合旅游者心理,使民族文化趨向商品化和低俗化,這類旅游產品不僅易被復制、降低其吸引力,過分注重文化的迎合性和表演性,還會造成對文化深層次內涵的忽視和丟失。很多古跡遺址的重修重建不僅沒有恢復原貌,更沒有體現原本文化的內涵,如果任由這種偽文化形態的產品充斥市場,不僅會降低民族文化固有的價值,對旅游業的發展也會造成負面影響。這是現代社會強勢文化的經營理念在少數民族心態中的一種表現。另一方面旅游地居民生活方式、風俗習慣的變遷。旅游使文化出現近距離比較。民族文化作為較弱勢的文化對外來文化的羨慕和盲從會導致旅游地居民行為式從模仿到追求,對本民族文化傳統從懷疑,輕視到放棄。旅游地原有的社會文化傳承機制出現裂痕,特別是從旅游發展中獲得利益的人群對強勢文化的趨同心理,引導了從言談舉止、衣著服飾到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精神風貌等一系列轉變。當前,貴州少數民族旅游區這類現象已越來越明顯。當我們在探究貴州省的人文生態旅游發展時,不得不將保護少數民族傳統文化放在第一個位置。
二、貴州省生態旅游發展中旅游資源開發的價值思考
貴州少數民族地區旅游業的發展,首先會對少數民族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生活和生產方式產生影響,使之產生更新和變更,這是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旅游業發展對社會經濟和文化的促進,與地方特色及民族文化的消失伴隨出現,進而制約旅游業的持續發展。發展旅游業是貴州區域擺脫貧困的最佳出路,但是外來文化不加限制地導入,事實上剝奪了少數民族文化自由選擇的權利,也使得旅游業難以持續發展。從貴州區域的社會性質和旅游產業特征出發:一是要尊重少數民族對文化的判斷和對文化自由選擇的權利;二是將自然環境保護觀念應用于社會人文環境中,考慮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共同發展;三是轉變旅游開發意識,即貴州區域無須用現有景區開發標準進行資源開發。四是轉換經營理念,不再為追求短期經濟效益而被外來文化所侵蝕,將自己民族文化商品化,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保護貴州民族文化的傳承,建立貴州人文生態旅游區。人文生態旅游首先在于要有真實性,要讓游客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這種旅游項目必須特別重視保持其真實性,在一切細節上都要力求突出本民族的特點,力戒矯揉造作。民俗不能拋離其原生的文化生存語境,被置于戲劇化、儀式化的場景之中,成為觀賞和被觀賞的對象,會威脅著民俗文化的豐富個性與創造性,變成一種同質化的大眾文化。對于旅游地文化尤其民俗文化來說,易遭到異地文化的沖擊和同化,導致地方文化的獨特性被削弱。從現在各地舉辦民俗節慶活動的實踐看,要成功舉辦一次民俗節慶活動,首先是要保持和弘揚原生態的民族文化,不宜人為地加以現代化或隨意進行附加,把一個很有特色的民俗活動,搞成一個農民歌舞調演、農貿集市。對旅游地要相對封閉措施、堅持民俗旅游民眾辦,這是一種抑制同化的有效方法。這樣保持以地方習俗為主要旅游對象、當地群眾參加經營的相對封閉性,既能防止民俗文化被同化,體現民俗旅游真正的民族味、樸實感、親切感,又能造成文化、經濟以及社會諸方面的相對神秘性,來刺激區域旅游動機的產生,帶來更多的客源;其次,旅游資源的開發,關鍵在于要提高游客參與和體驗性,人文活動類旅游資可以通過實物展示,但更重要的是依托一定的文化活動過程,向游客展示生動、獨特、新奇、神秘、有趣的文化內涵。增強旅游的觀賞性、趣味性和刺激性,提高游客的參與性,主動性,變靜態旅游為動態旅游,能夠使游客充分感受豐富又深厚的文化內涵,由此提高旅游產品的附加值,不斷壯大產業規模。作為人文活動類旅游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的傳統節慶活動,對游客往往具有極大的吸引力。每個民族在舉辦節慶期間,都要舉行一些民俗活動,如歌舞表演,祈福迎祥等。這些別開生面的活動會給旅游者帶來無窮樂趣,并且由于旅游者參與活動,與當地人溝通交流,延長了參觀停留的時間,感受了異族風情。
三、結語
貴州是旅游大省,人文旅游資源極其豐富,大力發展以民族文化和社會風情為主的少數民族風情游吸引力極強,因為此種旅游對游客具有很大的吸引力。寶貴的旅游資源為旅游者深層次觸摸提供了條件,貴州少數民族在長期的發展演變中,都已形成有各民族的歷史文化特色和社會風俗習慣,從物質文化到精神文化,這些都可以促進貴州的旅游業向更高層次發展,發揮出更大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曉輝著,貴州民間美術傳承與民展[M].貴陽:貴州人民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