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道德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2: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網絡道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網絡道德論文

篇(1)

網絡道德缺失論文參考文獻:

[1]黃深.趨向web3.0:網絡營銷的變革及可能[D].浙江大學,2009:9.

[2]羅漢洋.B2C電子商務模式分析與策略建議[J].情報雜志,2004,23(2):10-12.

[3]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201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12年2月.

[4]艾瑞網.http://ec.iresearch.cn/17/20120112/161325.shtml.

[5]馬佳琳.淘寶開店與營銷圣經[M].北京:科學出版社,2011:2.

[6]艾瑞網.2010-2011年中國網絡購物用戶行為研究報告[R]}2012年1月.

[7]達.網絡零售—定價策略與渠道策略[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8:35.

[8]韓英.中國的網絡營銷:現狀、問題與前景[J].中州學刊,2006(2):66-68.

[9]天貓.http://tmall.com/go/chn/mall/investment-promotion.php.

[10]嚴立浩,李建強.網絡零售中介研究—以淘寶網為例[J].中國市場,2010(49):83一85.

網絡道德缺失論文參考文獻:

[1]安利平,陳增強,袁著祉.基于粗集理論的多屬性決策分析[J].控制與決策,2005,20(3):294-298.

[2]李永敏,朱善君,陳湘暉,等.基于粗糙集理論的數據挖掘模型[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1):111-114.

[3]劉清,黃兆華,劉少輝,等.帶Rough算子的決策規則及數據挖掘中的軟計算[J].計算機研究與發展,1999,36(7):33-37.

[4]張文宇,薛惠鋒,張洪才,等.粗糙集在數據挖掘分類規則中的應用研究[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2002,20(3):430-434.

[5]陶多秀,呂躍進,鄧春燕.基于粗糙集的多維關聯規則挖掘方法[J].計算機應用,2009,29(5):1405-1408.

[6]苗奪謙,李道國.粗糙集理論、算法與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7]胡清華,于達仁,謝宗霞.基于鄰域粒化和粗糙逼近的數值屬性約簡[J].軟件學報,2008,19(3):640-649.

網絡道德缺失論文參考文獻:

[1]肖虎.當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危機的表現與成因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3(10).

[2]王若水.“異化”這個譯名[J].學術界,2000(3).

[3]魏雷東.大學生網絡道德問題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11(1).

[4]王輝.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現象探析[J].繼續教育研究,2013(3).

[5]謝桂山.網絡化的道德意蘊[J].山東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9(6).

[6]李忠新.大學生網絡道德規范建設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3(8).

[7]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9.

[8]詹姆斯?麥克萊倫.教育哲學[M].北京:三聯書店,1998:34.

[9]蘭久富.社會轉型時期的價值觀念[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161.

篇(2)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的精英電子學家出于為軍事服務的考慮將幾所大學的計算機用電纜連在了一起,起名為ARPANET,這就是我們今天稱為INTERNET的鼻祖,網絡的迅速發展超出了當初它的發明者的預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我們的社會,從70年代的試點,到80年代的發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網絡這個以計算機為基礎的龐大物理實體以其不可取代的實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種漸進式的改變讓許多科學家有些措手不及,由這種改變也出現了通過網絡這一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網絡人群,構成網絡社會,網絡社會的出現不僅僅帶來了科技上的新起點,也為社會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社會問題,人類社會進人了一個雙重社會時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類社會,網絡社會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也沒有相對固定的社會人群,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最大的區別在于每個個體的人在網絡社會中都被轉化為一個符號,一串代碼,以機器的方式進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沒有什么可以驗明正身,在網絡這塊面紗的掩飾之下,網絡社會的活動準則與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之間出現了偏差。

綜觀現實社會,個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認并且遵守社會道德是一個必備條件。舉例來說,在一個健全的市場中信守承諾之類的現代商業道德法則,得到了絕大多數市場主體的廣泛奉行,因為這是他們長期立足市場并自主活動的一種必要條件。馬克思·韋伯在談到“資本主義精神”時也曾指出只要個體涉足于市場關系之中,資本主義經濟就會迫使其服從資本主義的活動準則。任何一個社會,不講信用,惡意欺詐等不道德現象,主體活動空間必將受到壓縮。然而在網絡社會中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從個體作為社會成員參與之時起,就已經開始了欺騙,作為現實存在的人在網絡社會中變成了一個代碼,一個符號,從姓名、性別到情感、心理等諸多方面的隨心所欲,都成為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的一種表現。現實社會的不道德在這里反而成為大家都認同并且都付諸實踐的一種道德行為,主體的活動空間也并不因為這種現實生活中認定的不道德行為而受到壓縮,相反,其活動空間擴大到整個世界。這種與現實社會道德相左的道德現象大致分為三類:

一、網絡社會中的無責任現象

在網絡社會中,人是一種非現實的存在,人以數字化的方式出現,因而他在現實社會中的角色及其關系在網絡社會中也會發生變化,形成與現實社會中不同的主體存在方式,“人在網絡中就是非現實的虛擬方式,其活動也是非現實的虛擬活動,由于這種虛擬特性造成網絡社會中的個體都具有“懷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傾向,自身的不真實性導致對所聯系的對象的真實性的批判,成為懷疑論者”。而這種懷疑性也就使虛擬個體認為根本不用考慮從而放棄了對其相聯系的另一個虛擬個體的責任感,同時在網絡社會中又沒有健全的社會關系、道德關系及客觀的社會道德加以要求,這種不負責任的現象成為必然。只有這種行為上升到損害現實社會中具體的某一個體或某一群體的切身利益時,行為主體才會受到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乃至法律規范的制約和審判。同時,在網絡面紗之下的非現實的虛擬個體代替現實社會中的具體存在的個體思維來批判現實社會,這種批判則作用于現實社會,對現實社會造成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而這種批判則是以無責任為前提的有感而發,只要是無損現實社會的根本利益,行為主體都不用也不會考慮到現實社會的道德譴責。

二、網絡杜會中的絕對自由現象

僅就自由這一要概念來說,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對立的。“人只有擺脫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會感到無拘無束,才會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對外在限制的擺脫”。哲學家們對于自由的這種一般含義是普遍認同的。哲學中則以積極能動的社會實踐的觀點來說明自由的本質,自由與客觀規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觀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擺脫約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絕對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網絡中卻有一種特殊情況我們不能不考慮,就是這個社會上的社會成員不是具體實在的人,而是代表具體實體的機器背后的數字符號。作為現實社會中的個體,必然是要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對客觀規律性認識得越準確,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網絡社會中,對規律認識的主體是虛擬的符號,獲得自由的主體也是虛擬的符號。網絡社會中的規律對現實社會中的個體的限制是間接的,因而作為現實社會中的個體可以相對地擺脫網絡中規律的限制,網絡社會中的大部分人群認為網絡社會是個大同社會,網絡上的東西是共享的、無限的和自由的。網絡信息是無限的,拷貝是自己的,擁有知識或信息是每一個網絡個體的權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獲取、修改、下載信息而不被限制;網絡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權力機構的制約。因為信息的共享無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對計算機網絡的訪問是無限制的、完全的,對網絡信息的修改、刪除和竊取都是正當的,是自己的一項不可質疑的權利,是絕對自由的。由于這種大多數人普遍認同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了現實社會的經濟利益,在網絡發展的初期有關版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爭論就已經開始了,慶幸的是現今已經出現了限制這種“絕對自由”的規范和法則,然而這些規范和法則只有在行為主體對現實社會利益有所觸及的時候,才能對其有所制約。

篇(3)

上世紀70年代初期,美國的精英電子學家出于為軍事服務的考慮將幾所大學的計算機用電纜連在了一起,起名為ARPANET,這就是我們今天稱為INTERNET的鼻祖,網絡的迅速發展超出了當初它的發明者的預見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占領了我們的社會,從70年代的試點,到80年代的發展,再到90年代的普及,網絡這個以計算機為基礎的龐大物理實體以其不可取代的實力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這種漸進式的改變讓許多科學家有些措手不及,由這種改變也出現了通過網絡這一共同物質條件而互相聯系起來的網絡人群,構成網絡社會,網絡社會的出現不僅僅帶來了科技上的新起點,也為社會學家們提出了全新的社會問題,人類社會進人了一個雙重社會時代。不同于以往研究的人類社會,網絡社會并不是一個具體的實在,也沒有相對固定的社會人群,人員的流動性很大,最大的區別在于每個個體的人在網絡社會中都被轉化為一個符號,一串代碼,以機器的方式進行交流,除了ID地址之外沒有什么可以驗明正身,在網絡這塊面紗的掩飾之下,網絡社會的活動準則與現實社會的道德規范之間出現了偏差。

綜觀現實社會,個人要想融人其中,接受、承認并且遵守社會道德是一個必備條件。舉例來說,在一個健全的市場中信守承諾之類的現代商業道德法則,得到了絕大多數市場主體的廣泛奉行,因為這是他們長期立足市場并自主活動的一種必要條件。馬克思·韋伯在談到“資本主義精神”時也曾指出只要個體涉足于市場關系之中,資本主義經濟就會迫使其服從資本主義的活動準則。任何一個社會,不講信用,惡意欺詐等不道德現象,主體活動空間必將受到壓縮。然而在網絡社會中的實際情況并非如此,從個體作為社會成員參與之時起,就已經開始了欺騙,作為現實存在的人在網絡社會中變成了一個代碼,一個符號,從姓名、性別到情感、心理等諸多方面的隨心所欲,都成為遵守網絡行為規則的一種表現。現實社會的不道德在這里反而成為大家都認同并且都付諸實踐的一種道德行為,主體的活動空間也并不因為這種現實生活中認定的不道德行為而受到壓縮,相反,其活動空間擴大到整個世界。這種與現實社會道德相左的道德現象大致分為三類:

一、網絡社會中的無責任現象

在網絡社會中,人是一種非現實的存在,人以數字化的方式出現,因而他在現實社會中的角色及其關系在網絡社會中也會發生變化,形成與現實社會中不同的主體存在方式,“人在網絡中就是非現實的虛擬方式,其活動也是非現實的虛擬活動,由于這種虛擬特性造成網絡社會中的個體都具有“懷疑一切”,“批判一切”的傾向,自身的不真實性導致對所聯系的對象的真實性的批判,成為懷疑論者”。而這種懷疑性也就使虛擬個體認為根本不用考慮從而放棄了對其相聯系的另一個虛擬個體的責任感,同時在網絡社會中又沒有健全的社會關系、道德關系及客觀的社會道德加以要求,這種不負責任的現象成為必然。只有這種行為上升到損害現實社會中具體的某一個體或某一群體的切身利益時,行為主體才會受到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規范乃至法律規范的制約和審判。同時,在網絡面紗之下的非現實的虛擬個體代替現實社會中的具體存在的個體思維來批判現實社會,這種批判則作用于現實社會,對現實社會造成積極或消極的影響,而這種批判則是以無責任為前提的有感而發,只要是無損現實社會的根本利益,行為主體都不用也不會考慮到現實社會的道德譴責。

二、網絡杜會中的絕對自由現象

僅就自由這一要概念來說,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對立的。“人只有擺脫了外在力量的限制才會感到無拘無束,才會感到自由,因此,自由就是對外在限制的擺脫”。哲學家們對于自由的這種一般含義是普遍認同的。哲學中則以積極能動的社會實踐的觀點來說明自由的本質,自由與客觀規律是相互依存的,人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觀必然性的限制,完全擺脫約束,不要任何限制的絕對自由是不可能存在的。然而在網絡中卻有一種特殊情況我們不能不考慮,就是這個社會上的社會成員不是具體實在的人,而是代表具體實體的機器背后的數字符號。作為現實社會中的個體,必然是要受到客觀規律的制約,對客觀規律性認識得越準確,人的自由程度越高,而在網絡社會中,對規律認識的主體是虛擬的符號,獲得自由的主體也是虛擬的符號。網絡社會中的規律對現實社會中的個體的限制是間接的,因而作為現實社會中的個體可以相對地擺脫網絡中規律的限制,網絡社會中的大部分人群認為網絡社會是個大同社會,網絡上的東西是共享的、無限的和自由的。網絡信息是無限的,拷貝是自己的,擁有知識或信息是每一個網絡個體的權利,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獲取、修改、下載信息而不被限制;網絡信息又是自由的、完全的不受到任何權力機構的制約。因為信息的共享無限和自由,所以大多數人認為對計算機網絡的訪問是無限制的、完全的,對網絡信息的修改、刪除和竊取都是正當的,是自己的一項不可質疑的權利,是絕對自由的。由于這種大多數人普遍認同的行為,直接影響到了現實社會的經濟利益,在網絡發展的初期有關版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爭論就已經開始了,慶幸的是現今已經出現了限制這種“絕對自由”的規范和法則,然而這些規范和法則只有在行為主體對現實社會利益有所觸及的時候,才能對其有所制約。

篇(4)

當網絡由最初的羞羞答答發展到現在的理直氣壯地走入尋常百姓家的時候,它在帶給人們諸多便利的同時,更作為一項新生事物,贏得了我國的新生力量——青少年的積極關注。特別是對于青少年中的高知識高智商而又相對較為自由的群體――大學生而言,網絡更是展現了其迷人的風姿。但任何事物都是一分為二的,網絡在帶給大學生新知識、新信息與新思維的同時,也會夾雜著這樣那樣的“病毒”,高校網絡道德教育問題由此產生。

一、高校網絡道德教育及其價值

從某種程度上,網絡已經成為了很多大學生生活的一部分,品德來源于生活,因此,網絡道德教育理應成為高校德育關注的重點。

(一)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內涵

研究網絡道德教育的內涵首先要弄清網絡道德的含義,所謂網絡道德,就是網絡社會中的社會公德,是指在虛擬的“網絡社會”中,專門調節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特殊利益關系的道德價值觀念和行為規范。由于道德的歷史性特點,所以網絡道德是生活于網絡社會中的人們——所有網民都應遵循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

(二)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的價值

道德作為一種價值體系和規范體系,具有調節人性與生活的使用功能。道德本身的價值即在于對人性與生活的調節與提升,高校網絡道德教育也是針對大學生網絡生活中的問題進行規范與引導,并在這個過程中彰顯其價值。

1、明晰學生網絡道德認識

很多大學生出現這樣那樣的網絡道德問題并非有意為之,而是由于對網絡道德的模糊認識造成的。而網絡道德教育恰好可以澄清大學生對網絡道德的模糊認識。有相當數量的大學生網民對一些問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如:仍有16%的人對網上的傳聞和性內容感興趣;有29%的人對網絡黑客表示崇拜,更有40%多的人表示有機會想試一下黑客行為;網絡文明工程已經在全國范圍內轟轟烈烈開展近幾年,仍有1/4左右的人對此不清楚,更有7%的人認為此舉可有可無。

2、引導學生趨利避害

網絡世界既豐富多彩又良莠不齊,既有鮮花也有毒草。網絡道德教育的價值就在于引導學生趨利避害,在豐富的信息中善于分辨、善于“批判的吸收”。“網絡社會”的誕生和發展引導著人們以更快的速度進入信息社會,面對千變萬化的信息社會,大學生是否具有較強信息修養將是大學生能否成才的關鍵要素之一。

3、拓展了高校德育內容與方法

網絡世界是相對較新而且對高校學生有著極大影響的事物,高校德育如果無視這一現象將是不完整的。認真對待學生的網絡生活并使之上升為系統的網絡道德教育將會拓展高校德育內容與方法,使高校德育能夠與時俱進。網絡技術的自由性、超地域性的傳播方式對人們的道德提出了更高的自律性要求。

二、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現狀

一直以來,人們對網絡、對大學生上網否定多于肯定,指責的聲音多于引導的聲音,造成了網絡道德教育的不良現狀。

1、教育者認識模糊

網絡社會的到來,使思想活躍,對新事物充滿好奇與幻想的大學生歡呼雀躍。同時大學生們在網絡社會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何對大學生這個龐大的網絡使用群體加強網絡道德教育,以應對網絡社會給道德帶來的諸多變化,應當引起每一位德育工作者的思考。

2、教育者的觀念老化

學校德育的最終目的在于價值的引導,在于幫助學生自主構建道德價值體系,形成完美的人格。面對網絡的挑戰,學校德育應當從德育目標出發有針對性地重新設計德育內容,徹底更新道德教育觀念,以適應全新的、變化中的教育環境。特別是在網絡環境下,網絡社會改變或影響了德育過程中各種構成因素之間的關系。

3、教育者對網絡道德教育不能準確把握

網絡為新道德的產生奠定了物質基礎,但廣大的教育者并沒有充分地認識網絡道德呈現的新特點。由于道德的歷史性的特點,所以網絡道德既不能與傳統道德徹底決裂,它應當包含著對傳統道德中的優秀部分的充分肯定和繼承,又要直面和順應社會變遷中對道德觀念的不斷“吐故納新”的現實。這就要求網絡道德教育既要體現歷史的內在邏輯聯系,又要強調現實性和歷史性的和諧統一。

三、高校網絡道德教育現狀的改進途徑

只有針對目前高校網絡道德教育不理想的現狀,采取切實有效的方法與途徑,才能真正搞好高校的網絡道德教育。

(一)教師要轉變觀念

教師要轉變傳統的思想教育觀念,充分認識青年學生接收新鮮信息的豐富性、復雜性,探討如何利用網絡平臺發揮傳統思想道德教育優勢,如何開拓新型、多樣、大學生樂于接受的網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發揮教師的指導、主導作用,以“導”代“堵”,因勢利導,幫助他們提高判斷信息和選擇信息的能力,幫助他們將在現實社會中積淀養成的優秀的道德品質展現在網絡社會,遭遇網絡道德沖突時能做出正確的判斷和選擇,采取正確的行為。

(二)提高教師網絡道德教育的能力

只有教師駕馭網絡的能力提高了,才會對網絡道德實施有效引導。首先,教師必須有積極端正的工作態度,要有很強的責任心,要善于辨析網絡上魚目混珠的各種思想潮流,能主動同錯誤的思想作不懈的斗爭;其次,必須懂得工作的方法和藝術,不是用互聯網延續傳統的說教,而是要運用網絡進行實時多向的、直接坦誠的和平等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最后,教師必須要有一定的計算機和網絡使用知識和經驗,能夠熟練地掌握網絡。

(三)對學生進行必要的約束

網絡道德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培養學生網絡道德自律的思想與行為習慣上。但同時,也不能忽視外在的必要約束。我們在強調道德主體性的自律的同時,也要根據大學生網絡道德素質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建立和完善網絡道德的外在約束機制,實現網絡道德素質教育的社會化。首先,要制定比較完備的大學生網絡行為準則,使大學生的網絡行為有章可循。這些制度包括《大學生網絡道德規范》、《校園網文明公約》和《大學生網絡違紀處理條例》等。其次,要建立和健全大學生網絡行為監督和管理機制,利用網絡監控技術對登錄校園網的大學生進行登記,建立校園網絡責任主體與其網絡行為的有跡可循的對應關系,然后由學校派專人負責對學生不良的上網情況進行批評教育或給予相應的處罰。最后,加強社會輿論引導。實踐證明:許多事情的解決并非依靠法律手段,而是借助于輿論的力量。如果我們將網絡犯罪防患于未然,這將是最為理想的效果。為此,社會媒體應該加強輿論方面的引導,用鮮活的案例教育人,使良好的網絡道德意識逐步深入人心。社會各階層人員應該主動加強自身修養,為網絡道德素質的建設添磚加瓦。

總之,網絡道德教育是在新的歷史時期出現的新的道德教育形式,我們只有增強做好這項工作的緊迫感、端正態度,提高在網絡環境下道德教育的能力,才能迅速扭轉網絡道德教育的不利局面,推動整個高校德育建設向著高效、有序的目標邁進。

參考文獻:

篇(5)

隨著我國互聯網的迅速發展和普及,網絡作為一種新的信息傳播工具,已成為當代青少年獲取知識和各種信息的重要渠道,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積極的作用。從發展趨勢上看,網絡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青少年的重要生存和生活方式,成為他們社會化的又一廣闊空間。虛擬社會化作為青少年社會化的新范式,隨著網絡的發展應運而生。我們在充分享受網絡帶給我們的便利時也不能忽略虛擬社會化進程中出.現的種種網絡道德問題。近年,越來越多的網絡道德行為失范間題,不僅直接危害著網絡的正常有序運行,對青少年健康人格的形成也產生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因此,必須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確保其虛擬社會化進程的順利進行。

一、虛擬社會化的含義及特點

在人的社會化的過程中,按照施化者的性質,我們可以將“人的社會化”分為真實社會化和虛擬社會化。真實社會化是傳統的社會化范式,是在家庭、同輩群體、學校和傳統大眾傳媒中進行的社會化,其主要特征是施化者的真實性、確定性及受化者的被動性比較明顯。虛擬社會化是在電子傳媒尤其是網絡中的社會化。從當前的發展趨勢上講,現代青年對網絡的依賴性將越來越強,虛擬社會化作為信息時代不可避免的衍生物將會對青少年的發展起到極其深刻的推動作用,而青少年作為上網群體的主力軍自然會受到更強有力的沖擊。具體而言,作為一種與傳統社會化范式(真實社會化)迥異的社會化機制,虛擬社會化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征。

首先,虛擬社會化范式中的施化者具有虛擬性,即對青少年社會化產生巨大影響的施化者由真實社會變成了虛擬的網絡社會,這就決定了施化者自身的多變性和不確定性。這一特點使得青少年在虛擬社會化進程中更加順利地實現社會化的核心內容—對社會角色的扮演。社會化的核心內容是學習扮演社會角色,即依照社會對人的要求和標準學會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實現角色期待與角色整合。作為施化者的虛擬網絡空間為青少年提供了角色扮演的極好場所。青少年在虛擬環境中以戲劇化的交往行為來體會不同角色的需求和情感,在角色預演和角色換位中正確理解角色內涵、緩解角色緊張、解決角色沖突,而這一切得以順利實施的前提便是虛擬社會化中施化者的虛擬性,是它為青少年順利實施角色轉換提供了反復實踐的機會。

其次,虛擬社會化范式中的社會互動呈現出新的面貌。與真實社會化相比,虛擬空間里的社會互動,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的社會關系,拓展社會化范圍。青少年要實現自身的社會化,必須首先使自己融人一定的既有社會關系中去,以滿足各種社會需要。網絡作為一種先進工具和更為廣泛公開的媒體,通過全方位、多層次、高速度的信息傳輸為青少年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社會交流機會,使青少年的社會化一開始便突破傳統的時空局限,從而得到空前的延伸和發展。在虛擬社會這一特殊的交往環境中,青少年會隨著網絡信息的流動以“點對面,’的交流方式將自己融會到“無線”的網絡群體之中,社會接觸范圍成倍增大,更有助于青少年建立新型社會關系,拓展自身的社會化范圍。

再次,虛擬社會化的個性化內容,使青少年自我實現的受化方式得到了增強。社會化不僅是一個把人模式化的過程,更是一個使人積極實現其個性化的過程。在虛擬社會化條件下,個體具有更多的選擇自主性。受化者可以根據自己的不同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社會化方式。這種自主選擇其實也是青少年社會化從傳統的教化向自我社會化的轉化的體現。可以說,虛擬社會化的“受化”方式,使青少年的主體能動性得到了充分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使“自我實現”的趨勢得到增強。

最后,在虛擬社會化進程中行為方式的社會化與角色規范的社會化脫節。在無強制性約束力的虛擬空間里,青少年的角色認同出現了真實社會化進程中不曾有過的巨大困難。青少年正處于情感體驗和情緒大震蕩的時期,在此過程中,他們必須將自己置于現實的人際互動中實現對自己行為方式的規范,并完成對于自己所扮演社會角色的任職。虛擬社會與現實社會中的人際互動方式、情感交流方式、角色轉換方式都存在著顯著的差異。虛擬社會化極大影響了青少年的人際互動方式,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往關系被脫離現實的人際關系所替代,久而久之便造成了現實人際交往的障礙,導致社會互動受阻,使得青少年行為方式的社會化與角色規范的社會化嚴重脫節。他們在虛擬社會中無法找到正確的行為規范和角色整合模式,無法依照社會對人的要求和標準學會承擔特定的社會角色,遵循正確的交往行為方式。

二、虛擬社會化進程中的青少年網絡道德現狀

虛擬社會化對青少年現有的道德認知、情感、意志、行為等產生了巨大的沖擊,這種沖擊的惡的一方面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一)道德觀念的淡化

在互聯網中,網民們以“虛擬身份”進行網絡交往,而不必承擔任何社會責任,這就為個人主義、無政府主義提供了繁衍的土壤。有學者稱21世紀為“道德方面采取相對主義的世紀”。其實無論是道德相對主義還是無政府主義,都是青少年網絡道德觀念淡化的體現,其實質都可以歸結為個人主義。這種網絡世界里的個人主義,隨著虛擬社會化的推進呈現出不斷蔓延的趨勢,許多青少年都受其蒙蔽、欺騙、蠱惑。

(二)道德心理的弱化

虛擬社會化在消除了人們交流、溝通的地域、時間限制的同時,疏遠了人際情感,弱化了人的道德心理,最終將有可能導致人際關系的疏遠、淡漠與緊張,造成個體對于現實社會中他人生存狀況的漠不關心。這種道德心理的弱化對于網民自己也無疑是一種“慢性自殺”。這種道德心理弱化現象在青少年身上表現得尤為突出,這對于青少年的社會化進程造成了極大的障礙。

(三)道德人格的異化

伴隨著網絡而生的“網絡成癮”、“網絡心理障礙癥”引發了青少年的人格障礙,造成了青年社會化的人格缺陷。所謂“網絡成癮”,指網民完全沉溺于數字化的在線空間中不能自拔,使得青少年不能有效實現客觀世界和虛擬世界之間的角色轉換,因而形成心理錯位和行動失調問題。正因為網絡為人提供了變換角色的機會,青少年常常會產生角色認同危機或角色混淆,造成自身的角色迷失或雙重人格。 (四)道德認知的混亂

青少年社會化的內涵包孕著他所處民族、國家特有的文化價值觀、思維方式、情緒體驗,但因特網中大量的西方文化垃圾很容易促使尚處于世界觀、道德觀認知期的青少年模糊自己對本民族文化的確認,對傳統道德觀念的認知,這就使得民族文化中有價值的主流意識形態傾向也慢慢被消解和融化,由此可能導致民族凝聚力的下降和青少年在道德認知上的混亂、沖突.、迷失。

(五)道德行為的失范

當網絡以.其方便、快捷、高效的優勢迅速普及時,網絡空間的道德現狀卻異常混亂。傳統道德在全球性、全方位、開放性的“網絡社會”面前顯出了它在某些方面的無能為力。現實倫理關系中大多為面對面的直接關系,道德規范的實施主要借助于社會輿論的監督和人們內心的道德自律來實現,因此人們的道德行為在外界制約和內在約束共同作用下自覺服從于傳統道德規范。而網絡社會中,這種外在的“道德制約”和內在的道德自覺之間的統一被自由、無序的網絡秩序所打破,網絡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體現出其間接作用性。這種情況下,道德對人的約束力越來越依賴于人內心的道德信念,直接道德輿論抨擊難以像在現實中一樣起作用。與此同時,新的網絡領域里又尚未形成新的統一的道德規范,大量的網上行為處于既不受既有道德規范的制約,又無新道德規范可依的狀態,加上青少年自身好奇心強、自控能力弱等特點,從而誘發了大量的失范行為。如侵犯他人知識產權、侵犯他人合法權益、傳播精神垃圾、網絡言行隨意放縱、網絡價值觀模糊等。

三、在虛擬社會化進程中加強網絡道德教育,推動網絡道德建設

當代.青少年網絡道德現狀不容樂觀,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提高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時效性已經成為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務。無論從網絡發展狀況還是從青少年自身特點等方面講,加強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都有其必要性。

網絡道德是現實社會中既有道德的延伸,又具備與既有道德不同的許多特點和規律,因此,我們在進行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的過程中必須針對其特點,遵循其規律,堅持一定的基本原則,使青少年能夠樹立起正確的網絡道德觀。

實施青少年網絡道德教育應采取以下方法。

首先,從社會的角度來講,應該盡量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這是一件需要大家共同努力才能完成的事業。我們應當盡力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整合傳統道德資源。從廣博的傳統道德文化中汲取營養,完善既有的道德體系,對青少年進行傳統的道德文化教育,增強青少年對于民族文化、傳統道德的認同感,確保他們即便是處在網絡空間中也能以固有的自律意識,做到遵守網絡道德規范。除此之外,還應該實施網絡道德規范化和網絡管理法律化,以有效而成熟的法律和道德規范來約束學生的網絡交往行為,形成傳統文化與當代中國實際相互兼容、行之有效的網絡道德教育體系。

篇(6)

2網絡文化下提升大學生思想道德的對策

2.1利用網絡文化拓展大學生社會道德關系

首先,應當監督與引導網絡文化下大學生建立正確的社會道德關系。大學生在處理社會關系時,往往會為其形成一種正確的道德意識與行為奠定基礎,在這種社會關系的處理過程中,大學生在心理、情感、道德等思想層次上實現與外界的交流,并受到外界的影響與啟發,對不斷充實與豐富其自身道德意識與行為具有重要作用,并逐漸擺脫一些消極的思想道德意識與行為,最終引導大學生在網絡文化下建立正確的、積極的社會社會道德關系。其次,應當監督與引導網絡文化下大學生協調好與自我的關系。大學生思想道德意識與行為在受到社會因素的影響的同時,更重要的還是受到自我本身的約束與影響,協調好網絡文化下大學生與自我的關系,是保障大學生能夠正確認識其他事物的基礎,同時能夠促進大學生自身各要素的協調發展。大學生在網絡中的一切活動,實際上也是通過別人來認識自己的一種重要方式,這種方式不需要大學生直面的去處理與他人、與自己的關系,而是為大學生認識自己提供了一定的空間,讓他們能夠在與外界的交流中不斷的反思自己,提高其認識能力。通過對網絡文化下的大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使其能夠正確認識理想與現實中自我之間的差距,并能夠在正確的道德意識指導下完善自己,改造與提升自己。

2.2促進大學生道德實踐能力的發展

首先,應當努力提升網絡文化下大學生的道德學習能力,即大學生參與網絡活動并認識與引導自我發展的一種能力,這也是信息化時代對當代大學生提出的新的要求。網絡文化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提供了新的平臺與渠道,為大學生提升其道德判斷力、思維力及注意力提供了條件,同時促進了大學生道德興趣、知識與方法的養成,這些都將有力的促進大學生道德學習能力的提升,在網絡文化下充分利用網絡提升大學生道德學習能力。其次,應當努力提升網絡文化下大學生的道德實踐能力,這也是提升大學生網絡道德素質的核心,隨著網絡文化的深入,大學生實踐的廣度與深度也在逐漸加強,這就為其提升自身的道德實踐能力提供了平臺,對大學生正確處理網絡文化中各種關系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改造網絡文化的能力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因此,教育工作者應加強對學生多方面的品質與素質的培養,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道德觀,提升其道德實踐能力。

篇(7)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根據教學質量信息管理系統的運行目的、作用和要求,對其信息元、信息點做出了改進,并提出了一種信息元能夠自動在教學實施體、教學對象與教學管理體三者之間流動的反饋型流動模式,結果表明其信息流動模式可大大增加教學質量管理系統的能動作用,提高其系統的運行效益。

1.信息元的優化設計

一、中學生上網狀況調查

為了深入了解網絡對中學生學習與生活的影響,對學校教育的影響,我們在學校不同年級、不同層次,隨機抽樣,開展較為廣泛的問卷調查及學生座談會,被抽樣調查的學生共260名,調查結果如:在260名學生中有183名占69.8%的同學家里擁有機,其中l50人占57.3%的學生經常上網,從不上網的學生有65人,占24.8%。被問及上網地點的時候,有155人占59.2%的學生在家里上網;在校內與網吧上網的學生各占17.9%和22.9%,學生上網選擇的首選文化娛樂方面占45.8%,時事新聞類只占19.8%,游戲類和聊天各占16.4%和14.l%,只有9.9%的學生選擇上校園網,許多學生很實在地說:當初上網的目的只是追逐,滿足好奇心,但是最終都幾乎被互聯網上大信息量的優點所吸引。高一有位學生在談到自己為了解決一個學科的知識問題,在網上查了大量的資料;高二有一位學生為了學好生物課上關于激素這一節,在互聯網上查了大量有關激素的資料,比較激素的作用,并且查閱了大量奧運會上運動員服用興奮劑的事例,說明激素的利弊。從調查中發現,有31.4%的學生是在互聯網上獲得時事新聞進行學科教育類的學習。學生認為,能從網上“找到所需要的資料”、“得到各種知識”、“完成研究性學習”是上網的最大目的。互聯網上獲取知識的方便、快捷和全面的特點,給學生求知帶來極大的方便,網絡是把“雙刃劍”,在看到網絡發揮積極作用時,更為擔憂其帶來的負面影響。家長、教師一談上網首先想到的是負面影響:網上原始信息良莠不分,勢必影響學生的思想道德觀念,對自已民族的自尊心、自豪感產生動搖,進而動搖傳統的思想道德觀念和行為準則;網上虛擬化的交流,弱化了學生現實交往的能力,并助長了對虛擬的成就感的追求;長時間上網易導致視力下降和神經衰弱,影響了身心健康成長;等等。網絡世界打破了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限,構成了人的第二生存空間——網絡世界。在網絡世界中,網絡主體匿名匿形,主體間的平等、遠距離的交往,具有雙重性。這種雙重性對于未成年的中學生的影響尤為重大。一方面,網絡世界不僅消除了面對面交往中性別、身份、地位等傳統倫理道德和行為規范賴以產生、提升的基礎,使行為規范、倫理道德觀念難以放到現實的實踐活動中加以認識、檢驗。也難以用傳統意義上的社會關系加以對比,網絡世界模糊了虛擬與現實之間的界限,也由此模糊了人們道德行為規范的是與非的明確界限。

二、如何加強網絡德育

道德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是人類社會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對社會成員起約束和團結作用的準則。德育是道德教育的簡稱,即“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質教育。”網絡德育,是指在局域網或廣域網上開展一系列德育活動。這種活動必須圍繞德育思想、德育目標和德育內容來開展,它與學校德育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學校德育工作的延伸和補充,也是德育現代化發展的必然趨勢。網絡德育通過德育課堂、虛擬社區、網上咨詢、在線討論、網上家長學校、網上德育基地等途徑來實現學校德育目標。學校網絡德育目標除了德育大綱規定的針對不同年齡階段學生總體的德育目標外,還有網絡特色的德育目標,包括網絡道德、信息素養、網絡倫理、自我管習、網絡人格等。網絡德育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開放性:網絡德育是一種開放性德育。未來的學校將趨于一種沒有明顯的校園界限,以數據庫為中心,通過互聯網連通學校、家庭、社會的開放式德育將形成。任何人都可以是受教育者,也可以是教育者。

②交互性:交互性是網絡德育的一大特點,人們可以通過網絡進行一對一、一對多和多對多的交流,受教育者可以在“網上論壇”或“在線指導”上發表自己的思想觀點,大家一起討論。德育管理者或教育者也可以針對某一專題預先設計好問題與答案,當受教育者訪問該專題時,實現人機對話。由于這種交互的不可見性,可以使受教育者說出自己的思想觀點,這是傳統教育無法比擬的。

③趣味性:集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和影視于一身的多媒體技術,給我們的網上課堂帶來了無窮無盡的樂趣。網絡德育使學生變得輕松起來,學生可以通過德育課件來了解德育內容,甚至可以通過游戲來體驗。

三、環境下學科教學中的德育滲透

在網絡學科教學中,教師是活動的組織者、設計者、輔導者。其教學思路貫穿在軟件的設計過程中,包括擬定教學目標,重組教學,設計啟發性提問和變式自測題等。教師在制作網絡多媒體課件時要主動考慮如何展示德育內容,使學生既學到文化知識,又受到一定的思想。如數學中的漸開曲線、對稱圖形,可點擊北京立交橋、中華世紀壇、南浦大橋等標志性建筑,用數學美激發學生崇尚的精神。教化學中的氟利昂性質、臭氧空洞、地球溫室效應,可虛擬一個災難畫面,喚起同學的環保意識。教鋼琴協奏曲《黃河》時,可以組合、香港回收、等畫面,讓學生感受人民凜然不可侵犯的氣勢。教師的主導作用除表現在軟件制作過程之中,還表現在對課堂教學的組織過程,課堂中的啟發引導以及教學進程的調控。

四、開展網上主題班團活動

傳統班隊活動,通常是班級同學、老師圍坐在一起,在黑板上寫好主題活動的名稱,節目一個接一個演,活動一個接一個按部就班地進行。班隊形式一成不變,學生很快就會厭倦,少先隊活動因此缺乏吸引力。校園進入了信息,網絡文化賦予班隊活動新的意義,信息時代特有的工具給單調的班隊活動形式帶來了勃勃生機。傳統的班隊活動,往往是由老師一手策劃,班干部按部就班,隊員在活動中的參與率很低。在這樣的活動中,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發揮,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大打折扣,活動很難達到預期的效果。傳統媒體環境中我們常常感到學生所處的現實環境和教育需要設置的情景兩者之間的脫節和斷層,這也是最棘手的教育難題。隨著信息進一步走入我們的生活,網絡文化將滲透到學校教育的各個層面,為學生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學習空間。在班會的活動中對學生進行的德育教育能夠使學生更容易的接受

網絡世界對于未成年人有極強的誘惑力,他們需要專家的指導,廣大未成年人面臨著網絡化社會所帶來的機遇和挑戰,需要良好的網絡內容,需要優秀的網絡技能培訓,需要安全的上網場所,需要優良的機器,需要體驗網絡生活,需要社會各界為他們提供網絡世界中的陽光與營養。因此,我們既要凈化網絡內容,嚴格執行網法,更要加強對青少年學生的網絡法制教育,倡導網德,高舉之劍,激濁揚清,為他們創造一個既寬松和諧又穩定健康的網絡環境。

【】

[1]王健敏道德學習論[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2

篇(8)

《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已經頒布四周年,這一綱要的出臺及其實施,對網絡道德倫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但是就現實情況來看,網絡中的道德倫理失范現象依然不容樂觀,如一些青少年受網上黃色內容的影響,進行性犯罪;輕信濫交網友;沉迷網絡游戲;道德倫理認知模糊,等等。這些都說明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相對于網絡技術本身的發展速度來說,是不相協調甚至是遠遠滯后的。

“需求驅動”和“供給驅動”通常用于遠程教育發展研究,表明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正從傳統的、被動培訓的“供給驅動式”轉變為以自身需求驅動學習愿望的“需求驅動式”教育。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是遠程教育的一個范疇,這種教育范式的轉變同樣適用。我國目前網民數量有近一億之眾,主力軍是青少年。隨著網絡技術進一步發展,這個人群將會越來越大,由此決定了網絡道德倫理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而當下的網絡道德倫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供給驅動”模式,即為了教育而教育,沿襲傳統的道德教育范式,脫離對網絡現實的充分分析,如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供給制度一樣,將傳統的道德倫理教育內容與方式,僅在表面冠以“網絡”二字的包裝,就一廂情愿地灌輸給青少年。然而網絡德育的良性發展和進行,是應該以受教育者的現實需求為依托和前提的。有了需求,才有市場。換句話說,要將網絡道德倫理教育進行到底,必需明確實施網絡德育的“需求”,然后才能施以良方,從過去低層次的“供給驅動”模式向現代教育的“需求驅動”模式轉化。

一、網絡德育:正確看待“需求”

需求是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得以進行的催化劑與助燃劑,為網絡德育提供了市場。以需求驅動網絡道德倫理教育,首先要明確“需求”,分析究竟是什么需要因素“驅動”著網絡道德倫理教育。

1.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

教育以人為本,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廣大青少年。從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來看,需要經歷一個道德倫理結構的重組期。這個重組期突出表現為道德倫理的獨立性和道德倫理的動蕩性,具體表現為因青年期所具有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選擇、自我組合為主)等基本特點而凸顯的道德的自立性和不成熟性。這說明,青少年的道德倫理認知尚未得以具備、形成,還處在一個逐步內化的過程之中。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網絡用戶,其精神世界是跟網絡信息的交換融在一起的,自然地,網絡道德就成了社會道德的在虛擬環境下的真實延伸。對于心智尚處于低級或初級發展階段的青少年來說,他們過早地感受到甚或已有了成人化的行為和思想(這在心理學中稱為“內模仿”,他們會模仿、效仿成人,而透過網絡看到的成人世界,則正成了他們一個“模仿源”,久而久之,不再是單純的心理歷程,青少年的社會道德倫理觀就隨著網絡世界的跳躍式發展而跳躍式地成長。這種“網絡早熟”與其應有的成長階段不相協調,導致他們不能成功地在網絡與現實這兩種情境中切換角色,由此產生的相應的網絡德育就顯得越發迫切。

2.時代與教育發展的需求

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是學校德育在形式上的延伸和程度上的深化。在網絡時代里,無論是新興的遠程教育還是傳統的學校教育,網絡德育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影響著教育的效果,制約著教育目的的實現。教育的模式在改變,相應的德育也應當有所改變。網絡時代的學校德育應該是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發揚傳統德育的優點,吸納和借鑒網絡的優勢,形成新時期的網絡德育體系。

3.社會和諧發展的需求

黨和國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導的社會發展和諧觀,是一個包含了多元極的完整意義上的社會和諧。網絡社會也需要和諧。道德倫理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關系的一系列行為規范。當網絡作為現代多元化社會的一個元極出現后,網絡環境中的倫理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成為社會公共倫理道德的一個組成部分,用于調整虛擬情境下,人與人乃至與社會的關系。因此,網絡道德倫理教育也就成為社會穩定和持續地和諧發展的“蓄水池”。

4.網絡技術發展的需求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將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利益,相反,會為其所累。人們把互聯網稱為一個虛擬世界,但在一定意義上講,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在看似虛擬的網絡的背后,實際上進行操作的還是活生生的實體—人。技術本身并無正負之分,所產生的影響取決于技術的使用者,而網絡道德倫理正是約束和“互聯”這些使用者的紐帶,因此,網絡技術賴以“生存”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網絡道德倫理的正確形成。

二、對癥下藥:從“供給驅動”到‘需求驅動”

當網絡技術發展為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便利與快捷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網絡道德倫理的文明與否,也是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標志之一。網絡道德的提高與發展,需要許多相關環節和要素的協同運作。網絡德育由“供給驅動”模式逐漸向“需求驅動”模式的轉變,應重視如下環節和要素:

(一)學生,“要我做”和“我要做”

無論是成人還是青少年,他們的行為都是以一定的需求為驅動的,許多孩子喜歡或沉迷于網絡游戲,都是他現實生活當中的一種反映或者他內心深處的一種需求。曾經有社科學者做過調查,發現容易有網癮的小學生是在現實生活中挫折比較多的,或成績不好,或人際問題,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但是在網絡游戲當中會獲得成功,從虛擬成功當中,他獲得一種做人的自尊。在青少年階段,道德成長是處在模仿模擬的階段,他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行為,形成對事物的認知,而成人不道德網絡行為的影響,則會造成他們對網絡的片面認識,迷失自我。他們會用在網絡環境中感受到的虛擬、失范了的道德倫理準則去衡量現實生活,甚至將其付諸于現實。這就需要讓廣大青少年認清自己的需求,明白我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

網絡是真實世界的一個部分,然而網絡環境還是不同于現實情境的,網絡德育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的基礎上,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思想觀點和道德規范,增強對復雜事物的分辨能力以解決道德價值觀問題。讓青少年學生在虛擬環境下發揮個性、彰顯自我的同時,能夠以現實的道德標準衡量網絡情境中的行為,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循社會公共道德倫理準則。所以,要啟發和強化青少年自我意識和主體觀念,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把正確的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的需要,讓他們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自覺地運用道德規范去識別網絡環境下自己的行為和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并進行正確的道德評價,這樣才能真正地履行包括網絡在內的社會道德倫理義務。這是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德育適應網絡社會的必然選擇。

(二)教師,“要我教”和“我要教”

學校是進行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是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實施者和建設者。對于德育,許多人頭腦中還存在著“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觀念,特別是網絡德育,依舊用傳統的、不合時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進行,并沒有把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切實地作為自己的一項需求。青少年在學校沒有受到良好氛圍的感染,從教師那里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網絡德育因何收效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學校方面,應該有這樣一個認識: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學校教育本身發展的需求。作為青少年邁向社會前的“練兵場”,為其構建一個規范的道德倫理教育平臺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讓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擴展學校的德育內容;更新德育的形式、手段和途徑;精心設計網絡德育活動,發展學生個性;開展網絡心理輔導,以及制定符合自己學校的網絡道德規范等。學校教育要十分重視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把這項工作擺在首當其沖的位置上,而不是為了分數增長忽略了人格成長,讓學生分不清現實和虛幻,變成網絡中的盲人和智障。

為此,在網絡德育一線的教師,要把進行網絡道德倫理教育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需求,認識到網絡道德倫理不僅是針對學生的,更是衡量現代教師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作為網絡技術使用者,教師要有先進的科技道德倫理觀,如尊重網絡知識版權,不隨意抄襲、剿竊他人著作,在網絡中與他人交往時潔身自愛等;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德育理念,在教育學生前,先要上好自己的德育課,轉變觀念,以全新的視角,正確看待網絡環境中的道德倫理關系,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作好道德表率、榜樣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進行網絡德育的最佳途徑是教師把網絡道德倫理價值內化在具體的教學中,將知識傳播與網絡道德倫理素養的培養緊密結合到學科教學中去,亦即要將作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要內容的網絡道德倫理,視為一項“知識與技能”,與其它學科知識在學習和掌握中進行整合、貫穿,并使網絡道德倫理教育“過程”化和“方法”化,從而真正地做到“我要教”。

(三)家庭,不要把需求變為障礙

家長,是要求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呼聲最高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自己孩子的成長,當前青少年網絡行為失范現象十分普遍,他們的反應也是最強烈的。但就現有狀況看,家長在這方面的教育上,是高需求低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當。家庭是進行德育的第一基地,大部分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網絡道德倫理失范時,往往采用強硬手段,殊不知德育第一原則是引導。因此,家長在進行網絡德育時:

(1)“降低”身份、調節心態,體驗在網絡環境中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需求,便于發現失范時,加以正確輸導,成為青少年正確網絡道德倫理觀念形成的“領航員”。

(2)與學校和老師保持必要的溝通,及時將孩子的心理動態進行交換,掌握詳實的信息,努力構建一個進行網絡德育的家校互動平臺。

(3)家長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老師”,大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道德觀念的養成。這就需要家長約束自我,為孩子當好模仿對象,而不是橫加干涉,并把責任推給學校和社會。

(四)社會,小需求轉換為大作為

時下,宣傳網絡道德倫理的網站、書籍屢見不鮮,并呈上升態勢。其實,道德倫理教育的渠道很多,網絡中的文化、娛樂、體育甚至游戲都可以成為道德教育的載體。但重要的不是數量的多少,應在于質量和方法的使用。這是因為,傳統德育的內容很多趨于教條化,與青少年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所以,將死板的說教德育貼近生活,德育內容與方法的形象化、生動化是十分必要的。

篇(9)

當下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網絡上各種思潮泛濫,它是一把“雙刃劍”,在給大學生帶來積極影響的同時,也產生了一些不容忽視的負面影響。在整個網絡話語系統中,由于欠缺對話和討論,導致大學生偏執地沉溺于迎合自己喜好的論述和觀點。出現倫理道德失范問題。如在“網絡炫富”現象中,一些大學生就崇拜甚至模仿網絡炫富者,推崇拜金主義,以金錢來衡量人,把人的價值等同于金錢,世俗、功利、物質性的傾向表現明顯。這就是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表現。

一、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基本內涵

網絡社會是人類為自己開拓的另一個生存空間,而所謂網絡倫理道德,是指在信息社會中,網民利用網絡進行活動和交往時以維持網絡有序運行為條件,以善惡為標準,通過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來評價和調節“網絡社會”中個體之間以及個體與社會之間的關系,規范其網上行為的道德準則和行為規范的總和,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新型倫理道德關系。

網絡倫理道德是一種高度自主的倫理模式,在網絡中人們的行為完全由自己決定,強調言論自由、不要對任何事情負責。這導致網上行為缺乏一個明確的評價與判斷的標準,理想的網絡道德規范不斷受到傳統道德規范的抗拒,造成兩種不同道德規范體系的強烈沖突,從而也就出現了“網絡炫富”等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現象。

二、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的表現

由于網絡社會交往中的虛擬性、開放性等特點,大學生作為個體的“自我”很容易出現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問題。當代大學生網絡道德失范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㈠逃避現實,沉迷網絡

在網絡世界里,人與人之間的直接交流被人對網絡的依賴關系所取代。面對困難和壓力,一些大學生學生不愿面對自己在現實中的實際困難,逃避現實世界或者不能很好地實現其在現實社會和網絡社會這樣兩個不同生活世界中的角色轉換和行動協調問題。于是,虛擬的網絡世界就成了他們逃避現實困難的最佳去處。在這樣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里,一些大學生終日沉溺于網絡世界中,在網絡上的流連忘返,讓自己沉醉其中,忘卻現實中的煩惱,以此來麻痹自己,久而久之就會迷失自我。

㈡網絡言行放縱

網絡本身具有的虛擬性、匿名性的特點,這使人們對網絡言行失去了有效監督,在網絡上呈現出來的濫用表達自由的景象。大學生在博客上隨意一些惡意的人身攻擊的帖子,隨意使用不文明語言、符號、圖片等現象在網上隨處可見;抄襲、剽竊網上文章或論文的行為比比皆是;偷看、公開他人隱私的行為也屢見不鮮;在網絡上、接受和傳播黃色信息、散布一些無中生有的消息、利用網絡欺騙感情、玩弄異性等也是比較普遍的現象。

㈢道德意識弱化,網絡倫理情感冷漠

在開放的網絡環境中,網絡行為主體具有匿名性和模糊性。在“反正沒有人認識我”的心態下,行為可以擺脫社會輿論、傳統習慣、內心信念的制約,從而表現出對他人、社會的不負責任,為所欲為。大學生的道德標準判斷能力被極大的弱化,道德虛無主義在網絡社會中泛濫。大學生沾染了網絡上的不良風氣,認為“于己有利即是道德,于己不利則是不道德”,混淆了道德與非道德的界限。主動放棄成為道德責任主體的努力,對自己采取道德放任態度,喪失自我責任心。對網絡公眾缺乏應有的道德關懷,喪失對他人的責任心。

三、應對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的對策

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不僅會影響網絡社會的正常交往,同時也會對大學生的心理和價值觀造成負面影響,其危害不可小視。因此,必須在深入分析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原因的基礎上有針對性地采取各種有效措施緩解大學生的網絡倫理道德失范現象。

㈠加強自身道德修養,樹立網絡責任意識

網絡社會中的倫理道德不像傳統道德那樣主要依靠輿論和法律來規范個體行為,要避免網絡倫理道失范行為,大學生就必須通過個人的自律來約束自己的網上行為,加強自身道德修養。大學生不僅要有理論上的堅定,更要有行動上的堅持。絕不能隨波逐流,盲目附和錯誤的潮流。在認真學習思想品德修養學方面有關知識的同時,社會實踐活動,通過其自身的倫理道德修養提高道德認知,堅定道德信念,升華道德人格。只有這樣,大學生才能從根本上提升自我,得益社會,在自律的基礎上遵守和踐行網絡倫理道德規范。

㈡建立完善的網絡監管體系和法律法規制度

建立完善的網絡監管體系和法律法規制度是當前緩解網絡倫理道德問題的一種重要手段。在這個過程中,必須結合網絡社會的本質特征,立足于現實社會道德,遵循現實與虛擬相結合的原則,發展相關的網絡技術,完善技術環境。從技術層面控制網絡倫理失范行為,加大網絡的監管力度,依靠監視技術、網絡警察、網絡跟蹤定位和網絡實名制等手段減少和清除不良行為,對不道德的網絡行為及時發現并進行清理,以維護網絡環境的健康向上。在建立完善的網絡監管體系的同時,政府及有關部門有必要通過法律、行政、技術等手段同各種網上信息犯罪作斗爭,完善網絡法律法規,加強對網絡的信息監控和信息過濾,把網絡世界中重要和基本的倫理道德規范納入到法律中、融入到管理制度中。

㈢加強高校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工作

面對日益嚴峻的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問題,高校應加強相關的網絡倫理道德教育工作,根據大學生的具體情況有針對性地制定網絡道德約束機制,系統地把正確的網絡倫理道德觀念傳授給學生。以思想政治理論課為主渠道,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網絡道德自律精神,提高其網絡倫理道德素質,形成大學生自己的評判能力,自覺趨利避害。教育大學生遵守網絡道德規范,不斷加強對大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教育, 使其倫理道德品質日益完善,并且成為大學生的穩固特征。這樣就使大學生在面對網絡上的種種不良信息時更加具有自制力和抵抗力,減少大學生網絡倫理道德失范行為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楊倬.網絡社會的道德悖論沉思[J].東南亞縱橫,2004(7).

[2]劉俊英,劉平.網絡倫理難題與傳統倫理資源的整合[J].煙臺大學學報,2004(17):14-18.

[3]馬波,楊妍.當代大學生的網絡倫理構建[J].遼寧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09(6):53-54.

篇(10)

引言

隨著計算機網絡的快速發展,網絡帶來了許多政治、法律、倫理道德和社會問題。研究探討網絡發展所帶來的倫理道德問題,已經成為國內外各界人士普遍重視的前沿性課題。道德范疇主要包含三個方面內容:道德意識、道德規范、道德行為。本文主要探討了計算機網絡發展對道德的復雜性影響。

一.道德意識方面(領域)

(一)道德相對主義盛行

后現代主義的道德相對主義(“你想怎樣就怎樣”或者“怎樣都行”),非中心主義,多元化,表面化,無終極目標等等,直接源于后工業社會生產形式、組織形式和文化格局。但是在信息高速公路的雛型lntemet網絡世界中,道德相對主義卻找到了它最適宜生長繁延的領域。這是因為:

a、Intemet沒有中心。在科學家們設計Intemet的前身AP.PANET時,軍方就要求這個網絡沒有中心。這樣做的理由是,不管網絡上的哪一個特定的點受到攻擊,它的其他部分都能夠正常工作。

b、Intemet沒有開始也沒有結束。從地理角度講,lntemet覆蓋在整個地球的表面上。而地球也是一個球體,在這個覆蓋于球體的網狀物中,既沒有開始的地方也沒有結束.意味著沒有終極。一進入這個由光纖電纜和其他設備器件構成的世界,你就變成了電子化的飛速運動的存在。這種狀態,除了使人忘記對終極目標的追求外,也會讓他不想對任何東西負責。

(二)無政府主義泛濫

Intemet當初的設計思想,是讓信息在網絡中能夠自由的傳播,這樣,當網絡的一部分遭到襲擊時其它的部分依然能夠正常運轉。當這種思想變成現在的Internet事實之后。使你在網上實施言論控制成了一種不太容易的事情。眼下的In—temet像一片藤草叢生的荒野。

(三)人際情感的疏遠

人際情感是需要人與人的社會交往來維持的。而在網上交流時,我們的言談舉止都被轉換成二進制的語言。我們的音容笑貌以數字化字符方式在屏幕上傳播,我們成了數碼化的存在:DegitalBeing。Intemet改變了人際交往的方式。使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變成了人與機器之間的交流,這與現實生活中入與人的直接交往相比,人與人之間的隔離不是減少了。而是增大了。終日與電腦終端打交道.同他人的社會交往會被削弱,使家庭成員之間,鄰居之間,同事朋友之間的感情聯系淡薄。

二.道德規范方面

(一)對傳統的道德規范形成沖擊。其約束力減弱

網絡社會是人類為自己開拓的另一個生存空間.在這個空間里對人們沒有多大的約束力,這對建立在現實社會基礎上的傳統的道德規范形成巨大的沖突。

(二)使道德規范在量的規范上不斷擴張

網絡世界的發展對形成和發展道德標準,制定新的規范開拓了新領域,產生了積極促進作用。在網絡中,同樣需要教養,網絡行為和其它的社會行為一樣,需要一定的道德規范和原則。

(三)網絡道德規范向法制化轉化

具體的道德規范在量上的積聚并不是無止境的。其結果必然導致向法律法規的轉化。

三.道德行為方面

(一)使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方式產生新特點

Intemet直接介入“交際”領域,為人類創造了獨具特色的網上空間,為現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場所:其一.網上空間具有虛擬性,可以“相識不相見”,從而免除交往者的奔波之苦;其二,網上空間具有開放性,交互性,且覆蓋廣麥。上網者可以定向抵達一點,也可以同時抵達多點,從而形成頗具規模的“交際圈”,為人們在更大的范圍內交友、擇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其三,網上交友可以“匿名進入”。在“Intemet上,沒人知道你是只狗”,交談者可以對對方的真實身分一無所知。這也便于人們以平等的身分進行交往。使交際變得更加自由和輕松。

(二)出現大量不規范行為

在網絡發展初期,新舊道德規范并存、交替、更迭,造成規范內容的沖突和銜接的脫鉤,引發了大量的失范行為。主要表現為:

1失規范的行為。

上一篇: 烹飪藝術論文 下一篇: 商業銀行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精品青青久久久久久 | 久久人人精品视频97 | 亚洲欧美综合另类自拍 | 亚洲日韩一级在线毛 | 亚洲αv在线精品糸列 |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6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