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4-01 09:52: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醫傳統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1中醫藥傳統科學文化中蘊涵著大量現代科學思想
1.1系統論思想盡管近代的系統方法是從20世紀40年展起來的,但一些樸素的系統思想卻早在二三千年前就在東方出現了。中國古代存在著典型的有機整體觀念,早在公元前一千多年前就形成了樸素的整體系統觀。如在我國最早的著作《易經》和“洪范”中就提出了“八卦”(天、地、雷、火、風、澤、水、山)、“五行”(金、木、水、火、土)說。八卦說把世界看作為一個由基本要素組成的系統整體,以代表天地的乾坤二卦作為起始形成八卦,八卦重疊形成六十四卦,從而形成了概括天地間萬事萬物的世界體系。而且《易經》還把世界看作由基本矛盾關系所規定的層次系統整體,是一個動態的循環演化的系統整體。同樣五行說也是將世界看作是由五種基本要素金木水火土組成的系統整體,這五種要素彼此相生相克形成不同層次的系統結構,從而構成一個復雜的大系統。所以這些理論基本上都是將最基本的物質元素看作是組成世界萬物的基本元素,而整個世界無非是由這些元素組成的整體系統,它們之間相生相克,使得整個世界不斷循環演化,形成不同層次不同內容的系統整體。公元前五百多年,以老子為創始人的道家對系統提出了精辟的看法,在其經典著作《老子》、《荀子》等著作中提出的“有無”“陰陽”學說用一些更抽象的范疇,如有與無、一與二、始與終、陰與陽等對立統一的關系來表達自然界的統一性。它們認為“道”是事物之本源,又是事物的法則。天、地、人都是道的產物,它們具有統一性。道是天、地、人的主體,也是天地人運動必須遵守的規律和行動法則,認為世界的起源于“無生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無窮”。
植根于中國古代文化土壤中的中國古代醫學思想同樣包含有豐富的系統觀念。《黃帝內經》中人體被看作一個和諧的有機整體,并進一步被看作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因此人的養生規律是與外界自然環境密切相關的,故有“天人相應”的醫療原則,主張把生理現象與自然現象相聯系,提倡整體辨證施治的觀點。
中醫藥學的這種觀點受到國際上系統科學家的高度重視。當代著名系統科學家,耗散結構理論的創始人普利高津(Prigaogine)曾說:“我們正是站在一個新的綜合、新的自然觀的起點上。也許我們最終有可能把強調定量描述的西方傳統和著限于自發組織世界的中國傳統結合起來”[1]。
中醫的診斷方法中依然蘊涵著大量的系統論思想,中醫的診斷包括四診和辨證,四診除通過望、聞、問、切外,還包括參考病人的社會心理狀況、體質狀況以及自然環境狀況等信息,對病因、病位和病機做出明確判斷。辨證是以一定的經驗(包括理論)為基礎的信息加工、分析和處理的過程,辨證既是對四診資料的處理,又反作用于四診技術的運用,同時還受治療結果的反饋,并不斷完善和更新。中醫藥學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非藥物治療兩種,藥物治療的方法是針對證候組方遣藥,非藥物治療也同時針對證候或病因,選擇針灸、推拿或心理、音樂等來治療。其治療思路整理如圖1。
1.2演化論思想中國古代演化觀主要表現在陰陽學說、五行說、太極圖等學說之中。大多都是將萬物的演化描述成為一個相生相克、連鎖輪回的變化鏈條,其變化在一個閉合的回圈中進行,而始點最后又變成了終點。中醫藥學思維活動是動態的過程,通過人的機體在自然狀態下的動態描述,去反映出癥狀或生理現象的表現,如臨床中獲得的脈象、病人的面色、舌體形狀。中醫藥理論認為人的復雜性在于它自身和環境的相互聯系及相互作用的動態變化,元氣學說闡明了“形”與“氣”相互轉化的發展觀,強調“從其氣則和,違其氣則病”,注重人的生命活動統一過程狀態演化,如中醫理論中健康概念實質上體現的是陰陽之間交互作用,形成自和的最佳狀態,醫療的任務就是調整這種狀態的非平衡或非最佳狀態。中醫學對生理過程的認識角度是從氣化的結構和氣化的活動這一“耗散”系統出發的。
2中醫藥學傳統方法論對現代科學研究的啟發
2.1中醫藥整體認知論的科學思想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一種新的天人觀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特征之一是注重天人關系,即人與自然的關系,主張人與自然存在著不可分割的關系,相互影響,相至制約,因而人應順應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這種天人觀在古代曾表現為“天命論”“天人感應論”的思想和“天人合一”的觀念,其中有不少秘化、不科學的內容。但在西方工業化進程帶來的諸如環境污染、生態失衡、資源和能源浪費等社會問題日益加重的今天,注重天人和諧的中國古老天人觀有助于在現代科學基礎上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系,以保持與自然的和諧持續發展。
從實踐角度看,現代生態農業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中國傳統科學思想的影響。日本哲學家和農學家福岡正信先生依據老子的“道法自然”的思想,提出要以“自然農法”取代建立在工業文明基礎上的“科學農法”,并親身實踐,取得了顯著成功[2]。世界著名建筑大師賴特(F.L.Wright)受老子“崇尚自然”思想的影響,主張“有機建筑”的理論,充分注意建筑物與自然環境的有機統一,體現了人與自然有機協調的特點。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思想,還影響到現代技術的發展,這就是強調技術程序應有益于人的身心愉悅和健康,強調技術的功能是解放人,現代的人體工程學、人-機系統工程學和技術美學研究,正是適應這種需求的體現[3]。
2.2中醫藥直覺、體驗的方法論為現代科學發展提供了創造性的思維模式日本物理學家、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湯川秀樹從小就對中國傳統文化有濃厚的興趣。在他看來中國傳統文化中某種不同于西方的藝術特性——既有原則,又能進行靈活調整;不僅有科學思想,而且有駕馭科學的智慧。他說:“中國人和日本人所擅長的并以他們的擅長而自豪的,就是直覺的領域——日語叫做‘勘’(がん),這就是一種敏感或機伶。”[4]老莊的思想在湯川秀樹的物理學研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受莊子的倏和忽為渾沌鑿七竅的故事的啟發,聯想到萬物中最基本的東西并沒有固定的形式,而且和我們今天所知的任何基本粒子都不對應。它雖未分化,卻有著分化為一切種類基本粒子的可能性,這就是“渾沌”。湯川秀樹還受李白《春夜宴桃李園序》中“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這句話的啟發,提出了時空量子的空域概念。
中醫藥學思維中的直覺和理性總是互補存在,這種直覺賦予了科學家以新的頓悟使其有所創造。正如美國物理學家卡普拉所說:“量子力學迫使我們認識到,宇宙并不是物體的集合,而是統一體中各部分相互關系的復雜網絡。但這正是東方神秘主義體驗世界的方式。”[5]卡普拉相當重視“體驗”的作用,他通過中醫和《易經》來體驗事物的對立統一和動態平衡,通過《華嚴經》來體驗事物的相互依賴和時空的相互滲透,通過中國哲學中道與氣的學說體驗“空”與“形”的關系,并將這些體驗同現代物理學研究緊密聯系起來,從而獲得了對基本粒子結構和關系、量子場論和宇宙自洽性的深刻理解。
西方思維模式的嚴密邏輯性決定了其強調“非此即彼”的刻板和局限性,這限制了創造力的有效發揮,而中國傳統文化中體驗的模式認識成果恰恰能夠啟發和激勵科學家的創造和想象力的發揮。
3中醫藥學協調思想為現代科學關于有機事物的研究提供了有益啟示
李約瑟將中國傳統科學思想成為“有機自然主義”[6],因為中國傳統科學思想主要是針對存在有機聯系的事物加以整體的認識和體驗,其典型的科學成果應該就是中醫藥學。這是傳統科技體系中至今仍有現代價值的為數不多的成果之一。中醫藥學在不破壞生命有機體的內外聯系的前提下,通過觀察、體驗和辨證施治,調節人體內在機能,達到內外平衡,抗病祛邪的治療特點,以其舉世公認的療效說明了中國傳統思想在認識生命有機體方面獨有的方法論意義。
管理科學是現代科學體系中體現科學文化與人文文化相互滲透的新興學科,其研究對象是具備社會有機體特點的組織或群體。早期的管理科學理論重物不重人,西方的“泰羅制”實際上把工人看作從屬于機器生產工具,用機械論觀點看待生產活動中的人與人、人與機器的關系。現代管理科學中的Z型理論改變了這種傾向,開始強調以人為中心,注重人際的有機協調。提出Z型理論的美籍日本管理學家威廉。大內主張經濟組織中每個人和每個團體正好象人體中的器官,管理的機能主要不是控制而是協調,這種觀點顯然帶有東方文化的特征。日本管理學家伊藤肇進一步指出,日本企業家能夠使戰后日本經濟迅速復興,中國經典的影響應居首功[7]。
從分子到細胞再深入基因,希望能找到針對功能的遺傳學早有定論:基因產物必須在細胞內環境中發揮功能,細胞必須與其他細胞相互作用,機體必須在多變化的環境中生存,因此基因表達及作為結果產生的表型常是通過個體基因型與內外環境相互作用而被修飾和改變[8]。最新文獻也認為,很多人類常見病代表著我們的基因組與環境畢生相互作用的一種積累,預測基因在復雜疾病過程中與環境的相互作用是一種令人氣餒的任務[9]。由上可見,基因型與表型不總是一一對應。因此單純以基因表達譜作為“證”的實質或作為“證”“病”的連結點似欠全面。
正如李政道教授指出的,“僅是基因并不能解開生命之謎,生命是宏觀的”[10]。美國《科學》雜志19990402出版復雜系統專刊,其編輯部導言“超越還原論(BeyondReductionism)”就直截了當指出現代基因組學還原論方法的不足,指出:“還原論的缺點越來越明顯,主要是信息過載和過分簡單化,從而可能需要把整合性提上議事日程(integrativeagenda)以補充占支配地位的還原論方法”[11]。
中醫藥學中蘊涵著現代系統科學的基因,復雜性科學的興起和發展為中醫藥學特色和優勢的深入挖掘和理解提供了可能。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在科技發展呼喚中國傳統科學觀啟迪的今天,中醫藥現代化步伐會進一步加快,其科學內涵將會得到充分揭示和發展,中醫藥學一定能全面走向世界,對人類健康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綻放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中醫藥學對生命活動的認識,提供了人類認識和把握人體復雜體系的有效途徑;中醫藥學研究人體生命活動規律的認知方法及其個體化診療體系反映了整體醫學的特征;中醫藥豐富的治療手段和靈活的方法,符合人體生理病理多樣性的特點;中醫藥浩瀚的古典醫籍,是人類生物信息的巨大寶庫;中醫藥學充分體現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有機結合,展示了現代科學一體化的新趨勢。從以上的優勢和特色可以看到中醫藥學不但具有極強的科學性,而且在許多方面提示和反映了現代人體科學、現代生物學、現代醫學以至現代科學發展的方向和研究的前沿。科學進入后現代時代,正在從分析的科學嬗變為整合科學,中醫藥學中所蘊涵的文化優勢、思維優勢將對現代科學文化的發展發揮重要的啟發作用。
【參考文獻】
[1]伊·普利高津.從混沌到有序[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7:12.
[2]葛榮晉.道家文化與現代文明[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1.
[3]張相輪,凌繼堯.科學技術之光[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4]湯川秀樹.創造力和直覺——一個物理學家對于東西方的考察[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89.
[5]灌耕.現代物理學與東方神秘主義[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3.
[6]李約瑟.中國科學技術史(第2卷)·科學思想史[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7]林德宏,張相輪.東方的智慧[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8]KlugWs,CummingsMR.ConceptsofGenetics,Columbus:CEMerrillpubl,1983:81.
中圖分類號:J52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4115(2014)03-183-2引言
傳統木雕藝術作為展現和傳承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重要民間藝術形式,其將忠義思想、愛國情懷、孝悌觀念以及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都淋漓盡致的表達出來,使當下充斥在各種高科技產品中的我們依舊能夠受到洗禮,提升個人的道德水平。所以,將滲透著我國傳統道德文化的傳統木雕藝術一直傳承下去是當下國人的責任和義務。
一、 傳統木雕藝術
傳統的木雕藝術是一種以裝飾紋樣以及動植物等為主要表現內容,并以木構件作為載體傳達給民眾道德內涵和審美思想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民間道德文化現象。我國傳統木雕發展到今天已經有幾千年的歷史了,在這悠久的歷史長河中,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通過木雕這種形式將自然狀態下的動植物雕刻出來,促使自然狀態下的動植物精神層次的意義,表達古代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許。我國傳統木雕藝術具有顯而易見的教化作用,絕大多數的木雕作品都滲透了儒家的思想和價值觀念,而儒家思想的滲透主要是雕刻木雕的勞動人民借鑒小說、戲曲、歷史人物以及神話故事等來完成木雕作品,其不僅滲透了儒家思想和學說,更寄托人們對安定、美滿、幸福生活的向往。例如,傳統木雕藝術善于運用神作為保佑人們生活幸福,“福滿人間”(圖一)這個木雕作品中的彌勒佛是個樂天派長耳垂肩,彎眉笑眼,面相豐潤飽滿寓意為幸福灑滿人間;彌勒佛手執佛珠,寓意為以慈悲為懷,寬恕人們的過錯,拯救處于水深火熱的人們,給他們以幸福,美滿的生活;彌勒佛又腳踏金元寶,象征招財納福,金元寶更是象征財富和榮華富貴寓意招財進寶。這充分地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通過雕刻“福滿人間”將所有對美好生活的期許寄托在彌勒佛祖的身上。可見,傳統木雕藝術所傳達的意義真實地展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的思想和精神。
傳統木雕藝術也是歌頌歷史人物的一種方式,通過雕刻古代歷史人物,將他們或大義凌然、傲骨清風、堅強不屈的精神淋漓盡致的體現出來,以此來祭奠歷史人物。例如“李白”(圖二)木雕藝術品中李白雙手背在身后,頭高高地揚起,相似在深思、亦相似大義凜然,充分的體現了李白不為權貴折腰的形象。相信木雕藝人是懷著敬佩和感激的心情執起雕具將李白的淡然、從容、脫俗一點一點地雕刻出來。所以說,傳統木雕藝術能夠成為我國藝術瑰寶是有原因的,將我國古代歷史人物所具有的高風亮節、堅強不屈、不同流合污等精神充分的展現出來,以此來無聲的教導人們要學習歷史人物所具有的精神。
圖一“福滿人間”傳統木雕藝術品(作者:鄭煌章)
圖二“李白”傳統木雕藝術品(作者:鄭煌章)
二、 傳統木雕藝術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
傳統木雕藝術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蘊含著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行為準則與價值觀念。簡單來說,傳統木雕藝術與中國傳統道德藝術息息相關。傳統木雕藝術不僅在形式上展現中國傳統道德意識,還在內涵上反映中國道德思想,這使得傳統木雕藝術與傳統道德文化一直緊密相連。如若要具體說明傳統木雕藝術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的關系,筆者認為從傳統木雕藝術對愛國傳統和傳統美德的展現來說明,會更加的適合。更加真切,更加具有說服力。
(一) 傳統木雕藝術對愛國傳統的展現
“愛國”在我國古代是仁人志士一生所追求的。當然,作為戰亂犧牲者的廣大勞動人民的愛國情懷也是非常值得人們敬佩的,他們的愛國情懷與愛國將士的表達方式不同,他們是通過木雕作品的創作來展現的。
1、 以戲曲人物為題材,展現忠義思想。
在我國古代,通過木雕來表達人民群眾對國家的熱愛是非常盛行的,尤其是在我國處于封建社會時期。無論是臣子、將士還是廣大的勞動人民對君主的忠義都是深入骨髓的。將士以戰死沙場的決心來表示對國家的忠誠,為人臣子的學士大夫等是通過舉薦對策來捍衛國家,而廣大的人民群眾則是通過雕刻各種戲曲中的英雄人物來表達愛國之心,像古代人民所雕刻的“桃園三結義”就是將自己的愛國思想通過木雕作品所體現出來的代表作品之一。這說明傳統木雕藝術能夠將人們心中忠義思想表達出來,而這也正是表達我國傳統道德文化中忠義思想的良好方式。
2、 以山水花鳥為題材,表達愛國思想
古人有通過詩詞歌賦描寫山水花鳥來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當然,也有木雕藝人借山水素材來一展心中的愛國思想的行為。是的,我國古代的傳統木雕藝術善用山水素材來體現愛國思想。看似簡單的山水雕刻藝術其實是雕刻藝人在歌頌祖國的大好河山,表達自己愛國思想,這種借山水花鳥來抒情的雕刻方式充分的將我國道德文化中的愛國思想展現出來。
(二) 傳統木雕藝術對傳統美德的展現
傳統木雕藝術除了表達古人的愛國情懷外,還充分地展現了我國的傳統美德。運用傳統木雕藝術展現傳統美德的方式有雕刻吉祥圖案、雕刻風俗民情等等。
1、 雕刻吉祥圖案,寄托美好的愿望
我國古代勞動人民長期處在戰亂中,對于平安、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特別強烈。雕刻作為古代勞動人們生活的一部分,人們將對美好生活的期許雕刻在木雕上,它因此成為人們寄托情懷的一種手段,這使得各種不同類型吉祥圖案的木雕出現。傳統木雕藝術中對于美好祝愿的傳達是通過將各種動物、植物等雕刻在木雕上,通過動植物的諧音來構造吉祥圖案,像比較常見的“魚”的諧音為“余”,人們將其寓為年年有余之一。所以說,傳統木雕藝術也是人們寄托美好愿望的一種方式。
2、 雕刻風俗民情,表達孝悌觀念
“孝”是儒家思想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傳統木雕藝術通過風俗民情來體現孝悌的觀念。正所謂“百善孝為先”,盡孝是中國傳統美德文化內容之一,其中包括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等。在我國傳統木雕藝術中以各種風俗民情為素材,將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等孝道充分地表達出來,促使人們在欣賞傳統木雕藝術時能夠更加深刻地意識到盡孝這一美德。所以,傳統木雕藝術將孝悌觀念表達出來,就相當于間接地傳頌我國傳統道德文化。
結束語
傳承至今,傳統木雕已經有千百年的歷史了,它所具有的藝術魅力一直在深深地吸引人們,使人們致力于木雕事業,更加注重傳統木雕藝術的傳承和發揚。要說傳統木雕藝術的魅力,筆者認為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是分不開的,傳統木雕作品的內容和內涵充分地展現了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比如愛國思想、傳統美德。不管怎樣,中國傳統道德文化滲透在傳統木雕作品中,促使傳統木雕藝術更具魅力。
參考文獻:
[1]徐偉.談傳統木雕花板藝術與中國傳統道德文化[J].成功(教育),2009,(02).
[2]李建華,馮丕紅.論中國傳統道德文化理念的分疏遞進[J].武陵學刊,2011,(04).
[3]孫文營.對社會主義榮辱觀與中華民族精神關系問題的思考[A].“社會發展與民族精神”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
[4]段小青.花腰傣傳統民居的文化功能與生態意義――對新平南堿村“傣卡”的田野考察[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樣性[C],2010.
[5]建平.中國傳統文化與文化創新關系之我見[A].傳統文化與先進文化構建[C],2004.
關鍵詞:年畫種類;藝術特點;傳統設計意識
中圖分類號:J528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2)09-0200-01
一、論文的研究背景
年畫起源于“門神”,關于門神的傳說有很多,據說唐太宗生病時常夢到鬼哭神嚎,大將秦叔寶、尉遲恭便身披鎧甲守衛在旁,這才安然成眠。后命畫工將二人威武形象畫在宮門上,才有了門神,并在民間流行起來。到宋代演變為木板年畫,漸漸的形成了自己的獨特風格和形式內容。張道一提出中國古代美術歷史發展的三條主線中民間美術工藝表現出的質樸純真,反映了勞動者健康的情感。
木板年畫藝術風格獨特,地域性及民俗特點突出,不僅是民族文化的基礎之一也是中國民間美術中的一筆巨大遺產,本文對古人傳統設計思維方式進行探索找出中國設計的傳統意識對中國年畫的影響。
二、年畫的種類及藝術特點
年畫的種類多種多樣,極具藝術風格。在這選取幾種獨具特點的年畫種類進行簡單的介紹:蘇州桃花塢年畫始于明代,其制作工藝精美,色彩多樣,有桃紅、大紅、藍、紫、綠、淡墨、檸檬黃等多種。畫面構圖豐富,色調艷麗,極具裝飾性,富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具有樸實、稚拙、簡練和豐富的民間美術特色。天津楊柳青年畫在清代雍正、乾隆、光緒年間很是流行,內容大多是傳統戲曲、人物等。其線條工整,色彩艷麗,畫面構圖豐富。對人物頭部、臉部等重要部位,多以金色暈染,獨具特色。山東濰坊楊家埠年畫盛于清代,其風格重用原色,想象豐富,線條粗獷而對比有力具有北方特色。四川綿竹年畫的雕版藝術十分精湛,有很高的藝術情調。造型質樸簡練,色彩鮮艷悅目。朱仙鎮木版年畫在明、清時期暢銷各地,影響深遠。畫面中人物形象夸張,構圖飽滿,左右對稱;色彩艷麗,而且門神題材多,嚴肅端莊。
三、年畫的社會意義及價值
(一)年畫的社會意義
年畫從最初的神祗信仰的表達逐漸發展為具有承載人們的愿望――驅邪納祥、祈福禳災和歡樂喜慶及裝飾美化環境的工藝品,表達了民眾的思想情感和向往美好生活的愿望。年畫的題材內容、刻印技術及藝術風格,都具有自己鮮明的特色。不僅對民間美術的其他門類曾產生深遠的影響,而且與其他繪畫形式相互融合成為一種成熟的畫種,具有雅俗共賞的特點,深受人們的喜愛。
(二)年畫的價值
1、年畫的收藏價值
首先將年畫視為一種獨特文化和藝術并進行收藏和研究的是西方學者。他們從異文化的視角,比較容易看到年畫的形態具有強烈的中國特征。歷史上最早進行年畫研究的是俄羅斯漢學泰斗阿理克謝耶夫院士。他在我國北方一些產地廣泛地收集年畫,繼而從事研究,著書立說,逐漸成為一位中國年畫的專家。蘇州桃花塢年畫在歐洲許多國家的博物館及藝術館都有收藏。鐘敬文先生創立的民俗學為我們這種文化上的自覺奠定了理論基礎。現而今人們越來越意識到年畫的文化底蘊和收藏價值,年畫也成為收藏家的藏品之一。
2、年畫的人文價值
年畫的題材里邊有避邪的內容,也有祈福的含義。木版年畫往往是在廣大民間進行道德倫理規范、生活知識教育、文化藝術傳播的重要工具。木版年畫所涉及的歷史、宗教、神話、傳說、小說、生產、建筑、風光、戲曲、自然、游戲、節慶和社會生活之廣闊,可謂無所不包,對了解和研究人文有非常大的幫助。
3、年畫的藝術價值
年畫的藝術特色鮮明,具有藝術性和獨創性。為了滿足殷實與豐足的年心理的需要,年畫的畫面基本不留空白,畫面飽滿和內容的紅火。色彩基調是相互對比的,使畫面強烈又明快,明艷奪目,簡潔又豐富,具有很強的沖擊力。這正是木版年畫獨到的色彩表達。年畫的表現手法又與吉祥喜慶的文字諧音有關。利用與字同音的形象,將美好的寓意和詞句通過視覺形式展現出來。如出現蝙蝠寓意“福”也諧音;露出許多籽兒的石榴寓意“多子”;一匹馬、一只蜜蜂和一只猴子的組合表達著“馬上封侯”的愿望等。不諧音的吉祥圖像大多源于歷史典故,具有象征與寓意的性質。這些只有在年畫中才能見到。
4、年畫的經濟價值
木版年畫在表達美好愿望辟邪納祥時也會改變當地民眾生活、增加農民收入,現而今已悄然成為禮品、紀念品,或收藏品,而不僅僅是年貨,特別是盒子裝、禮品裝以及清代版的木版年畫尤為受人青睞。收藏年畫更多的是一種懷舊情結,或出于對藝術學習及欣賞的需要。
四、年畫與傳統設計意識
中國傳統設計思維方式在古人的千萬次造物設計實踐中不斷積淀并日趨穩定、明確,成為古人對造物設計認識的定勢和進行設計思維活動的樣式。年畫的設計從色彩、構圖及寓意上具有一定的潛科學的特質,既能反映出當時人們所處的社會環境也能從側面了解到古人的思維方式,以及古人對天、地、人之間關系的思考。年畫的演變特點受傳統設計意識的影響,表現為應時而動、因人而異及和出于適。
(一)應時而動
“天”對應的是時間。不同時代社會結構、生活內容的變化必然在年畫的題材和表現技法上有所反映。一開始年畫用于佛教的傳播,發展到后來就成為普通老百姓表達美好愿望、驅邪納祥的載體了。它的題材和表現技法在不同的朝代和地域有不同的展現方式并受到政治經濟等方面的影響。同樣是孩童,有的年畫中孩童的刻畫是簡單的線描,干練簡潔,有的是豐富的色彩填充和紛繁的裝飾。
(二)因人而異
年畫因為地域和人的性情的不同表現出不同的特色。“地”對應的是空間。北方地區的年畫粗獷豪放色彩艷麗,南方年畫線條細膩色彩柔媚。就北方各個產地的畫風也不盡相同。比如山東楊家埠受地域影響具有強烈的鄉土氣息;天津楊柳青顯示著都市大戶人家的審美要求,精雅華美。在清代中晚期,木版年畫帶有都市文人性質的繪畫傾向,在構圖和技法上受到西方繪畫的影響,華貴富麗,達到了另一種極致。這些北方木版年畫產地雖然同屬北方的鄉間美術,因制作者的不同技法和購買者的審美要求影響彼此又都是獨樹一幟的,而且不同的購買者貼不同內容的門神這使得年畫的題材廣泛豐富。
(三)和出于適
中國傳統設計思維以“和諧”作為價值結構模式,將“適”置于“和”的范疇上。年畫中無論是吉祥圖案還是具有象征和寓意性質的形象組合都是在適應自身資源和外在環境下發展演變的。在有限的時間、人力和資源技術等有限條件下生存,傳播。年畫在適應了“天時”――時間、氣候,“地利”――地域環境、資源,“人和”――使用者三者的情況下擁有了自己獨特的發展歷史和文化特色。
五、結語
1、環境藝術設計中的中國傳統文化
(1)思想元素
古代老子提出了動靜觀,認為萬物以靜為根本,進而生成主靜為無,寧靜致遠的思想。隨著動靜觀念在哲學上不斷發展,形成了相互依存、相互包容、相互轉化的動靜關系。正是這些“主靜”“動靜合一”等學說,不僅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也成為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價值和審美主導,進而形成了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動靜相生”。在我國園林的整體布局,間架結構、景物分布、空間陳設等,“動靜相生”觀念在環境藝術設計中得到廣泛應用。
(2)書法元素
傳統的書法作品直接應用于室內裝飾中,能引申哲理,突破室內的有限空間,它能指引鑒賞者從心里的角度產生人生的,歷史的,宇宙的哲學感悟。“屏刻”和“夾沙字畫”在室內空間的應用,是文字融入室內環境的一種很高雅的方式。
不同的線條組合成的字體就不一樣。字體與環境相配合是慎重考慮的問題,不同的字體在相同的環境,相同的字體在不同的環境中所呈現的景象是不一樣的。古典的亭臺樓閣壯觀雄偉,那里的店家、柱廊、所有的牌匾,都有書寫蒼勁秀美的書法。古老的建筑群,配著端莊神逸的書法,多么地協調、相得益彰。書法在這里起著畫龍點睛的作用。試設想,如果這里寫的都是歪七豎八,不成體統的字,再加上錯別字,那會是一種什么后果?又如北京的故宮,象征著皇權、雄偉、莊嚴、肅穆。那里面的字都是規規矩矩的,從沒有隨意性的字出現。那些規范嚴整的書體正好村托著周圍的一群宮殿式古建筑,有機地形成了一個統一體。假設其中夾雜著飛龍走鳳或雞飛蛋打式的字,再摻以錯別字比比皆是,那將是多么地一塌糊涂,像在漂亮的臉蛋上抹上黑墨一樣難看。
2、傳統文化要素與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可持續性發展思想
我國傳統文化具有儒、釋、道相補充的文化特征。中國人一直把自己視為自然環境的一部分,與環境息息相通,這種自然觀構成了中國傳統環境藝術設計及室內設計的基本思想,如中國園林就是一種把自然之美與人工之美高度結合起來的環境空間,人工環境與自然融為一體,相得益彰。正確處理技術與傳統文化、技術與環境等各種矛盾關系,走可持續發展的新型的設計道路,因地制宜地確立技術和生態在環境藝術設計中的地位,并適當地調整它們之間的關系,探索其發展趨勢。人們應正確對待發展與環境的關系,悉心愛護民族的文化傳統和藝術精神,用藝術設計的方式,走我們自己的發展之路,創造新的生存環境,這就是現代環境藝術設計的指導思想,這種自然景觀構成了中國傳統工藝的發展。中國園林就是一種使人工美與自然之美高度結合起來的環境空間,人工環境與自然相得益彰,融為一體,可以清楚地看到在人與環境的關系在不同的發展時期處于不同的層面上。人們潛意識被動地改造了自然生存的環境。科技的進步給人類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存的物質財富。人與環境要有良好的方向發展,“可持續發展”理論被人們普遍認同,“把自然還給人,把人還給自己”,這成為當代的主題。
3、加強中國傳統元素在現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運用
將傳統的中國元素完美的融入進室內設計當中去是一門必修的課題。將現代元素導入其中,結合實用主義和功能主義,形成具有特色的現代中式設計。
(1)對傳統建筑文化進行發揚和轉化
將傳統建筑完全功能型、自發式的形式上升為概念化的,融入審美取向的和形式結構的藝術與功能并重,主動形式的形式語言。使當代建筑既含有傳統建筑的某些特征,又要保持與其距離,表現出創造性。吸收傳統建筑的就地取材的特點,盡量采集運輸便利的材料作為建筑和營造環境的原料和裝飾元素。包括使設計能充分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和氣候因素完成建筑的實用功能,減少資源的浪費,做到環保、節能、循環利用與可持續發展。具有傳統文化印記的設計更容易讓人接受,產生共鳴。在當前追求高效、簡潔、快速生活節奏的生存方式中,在傳統積留的生存經驗記憶中選取與之對應的設計元素,是人們在忙碌的生活中,不失時尚感的情況下追溯記憶,幻想與回歸久違的自然,完成一種感覺上的精神釋放與安逸。
(2)推陳出新
設計應具有強烈時代感環境藝術設計的目的旨在提供生存場所的合理創意和環境的適性整合,創造出一個即合乎自然發展規律,又合乎人文歷史發展規律的,具有較高品質的生存空間。
在現階段創新的前提應當是:我們設計的東西,首先是現代的,同時是中國的,如果是在某一個地區,還應體現那里的地區特點,這才是扎根于時代和充滿鄉土氣息的有血有肉的好作品。對人的人文關懷是當代環境藝術設計中的重點,這促使環境藝術的審美重心從審美客體轉向審美主體(人),同時也促使研究審美的注意力從“美”轉到“美感”上,在以人為主體的當代環境觀下,人的生理、心理需求的滿足構成了環境藝術審美的美感。相對于其它類別的藝術,生理上的舒適是環境藝術審美美感的一大特點。這是其它藝術所難以比擬的,因而生理需求的滿足在環境藝術審美中具有遠遠超出其它藝術審美中重要價值。任何藝術總是滿足心理、精神的需求為最高目的,人們審美意識不斷提高,人們已不滿足于環境藝術中的生理舒適。而將審美熱情更多地傾注于在環境藝術中獲得心理上的“幸福感”,更看重環境藝術中所蘊含的文化意韻,情感深度等等,從中獲得更感慰人心的精神享受。
4、結語
在眾多設計元素中,中式風格占著舉足輕重的位置,隨著時代的發展,國際設計界開始越來越重視中式元素和符號的使用。我國的環境藝術設計發展更要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設計體系中展示出民族的精髓和中國傳統文化特色,創作適合和展現中國本土的民族性的作品。在傳統元素使用和結合的過程中要通過結合其精髓進行相應的設計流程和設計措施。所以設計的傳統文化靈感更主要的是契合居住者內心深處的深層次心理需求,是通過對民族文化的感情流露方式表現其內心活動的過程。
參考文獻:
企業文化是企業精神的象征,優秀的企業文化能夠塑造企業良好的形象,協調和統一企業內各工作人員的工作,增強企業內部的凝聚力,促進企業的健康發展。加強企業的文化建設,必須與企業所在地的文化相適應。我國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我國加強對企業的文化建設,離不開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我國傳統文化對企業文化維度激勵的導向力、滲透力和約束力有著顯著的影響。本文著重探討了傳統文化在我國企業文化建設中的重要借鑒意義。
1.傳統文化以人為本,重視人的積極作用
中國傳統文化具有強烈的以人為本的傾向,在“人”和“物”的關系上,中國傳統文化往往表現出“重人輕物”的價值取向。正如孔子所言“天地之性人為貴”,中國傳統文化重視人的生命和價值,將人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并認為其他一切的活動和創造只有在為了人的時候才具有價值和意義。受到這一觀念的影響,中國的統治者歷來重視人才,而且也經常提倡民本思想。現在企業文化管理的核心也是人,建設企業文化的最終目的,就是調動企業員工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價值,這與傳統文化的人本思想極其吻合。我國企業在文化建設的過程中,應充分發掘傳統文化在這一方面有價值的東西,為企業文化建設服務。
2.傳統文化強調“天人合一”,重視和諧
中國傳統文化講求中和中庸,重視人與自然之間的統一和人與人之間的和諧。中國人追求人際和諧、家庭和諧以及國家和民族和諧。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和諧是最崇高的理想和最美好的境界。和諧的價值取向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發展過程的始終。這一理念,與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所追求的和諧共存思想不謀而合。因此,我國企業在加強自身文化建設過程中,要充分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中相應的有益部分,在企業文化建設過程中,灌輸以和為貴的思想,并將這一理念納入企業管理中,創造一種和諧的環境和氛圍。要求企業加強企業內部員工之間的和諧,提倡互幫互助,坦誠相待,團結協作,親密無間的關系,讓企業內部產生榮辱與共的協作精神,做到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從而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中國傳統文化重視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
正如《周易》中所言“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我國傳統文化重視自強不息、積極進取的精神。《論語》中也強調“志士仁人,不可以不弘毅”。這種剛健有為、積極進取的精神,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奮發圖強,不斷取得新的成就。企業作為一種以盈利為目的的市場主體,要想在激勵的市場競爭中獲取有利地位,必須積極進取,增強自身競爭力。我國企業在進行企業文化建設的過程中,理應以這種自強不息的精神來鞭策自己,以增強企業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只有具備了這種精神,企業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有利地位和競爭優勢,才能逐漸發展壯大并獲得越來越多的利潤。
4.中國傳統文化提倡重義輕利的思想
中國傳統文化存在著重義輕利的思想,這一思想倡導人們不能一味追求物質利益,而且重視仁義和道德,而且強調仁義道德比物質利益更重要。中國傳統文化強調人們在追求物質財富的過程中,不能忘掉“義”和“道”。運用這一思想對企業進行文化激勵,會產生積極的效果,這會促使員工在追求個人利益的時候,不見利忘利,不擇手段的謀取私利,這有利于企業建立和諧的企業氛圍,同時也有利于實現企業利益的最大化和員工價值的最大化。這也啟示我國的企業領導者要適當地采用道義激勵,而不能一味地用物質激勵員工,否則會讓員工形成重利輕義的不良思想。
5.中國傳統文化重視誠信
誠信是市場經濟并不相違背,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企業更應該講誠信。中國傳統文化歷來重視誠信,一諾千金、君子一言駟馬難追等典故源遠流長,儒家認為:“在心為德,施之為行”。無德即無行。孔子認為“德”的基本內容是仁義,“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遜以出之,信以誠之。”從短期看,企業遵守誠信未必能給其帶來實際利益,然而從長遠看,只有嚴守商業道德,在經營活動中講求誠信的企業才能獲得贏得別人的信賴,占領更有利的市場優勢,獲得更好的發展。建立一種誠信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生存與發展產生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一個企業不講誠信,不僅不能長久發展下去,而且還會給他人、社會和國家帶來嚴重的危害。
6.中國傳統文化提倡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
《周易》中講過:“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說的是人要有大地一般寬廣的胸襟,以承載萬物,兼收并蓄。中華民族在漫長的五千年的文明歷程中,逐漸形成這一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養成了包容萬物、落落大方的氣魄。我們在建設傳統文化的過程中,也要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中這一厚德載物的精神,對傳統文化要厚德載物,對社會要厚德載物,對企業員工要厚德載物。這樣才能形成一種和諧的企業文化氛圍,讓廣大員工更加熱愛這個集體,更加能夠全身心投入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
7.總結
在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如果忽視了本地本民族的文化,勢必難以形成適合自身的企業文化。我國歷史悠久,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充分吸收和借鑒傳統文化中的積極成分,對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會產生極大的促進作用。我國傳統文化以人為本,重視人的積極作用,強調天人合一,重視和諧,重視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提倡重義輕利的思想,重視誠信,提倡厚德載物的兼容精神。這些都能夠為我國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有益借鑒。當然我國傳統文化的內涵極其豐富,能夠吸收和借鑒的東西還遠非如此,廣大企業要在實踐中積極探索,不斷創新,努力發掘傳統文化的價值。
中圖分類號:J607 文獻標識碼:A
中國傳統聲樂是中國人秉持本民族固有文化觀念,運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征的聲樂。它不僅包括著歷史上產生、世代相傳至今和在歷史長河中湮滅了的古代聲樂作品,也包括著今人運用本民族固有形式創造的,具有本民族固有形態特征的現代聲樂作品。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孕育了燦爛的民族傳統聲樂,其作品之豐富,形式之多樣,風格之獨特,在世界聲樂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成為世界聲樂史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中國傳統聲樂源遠流長,早在四、五千年前的原始社會,就產生了最初的歌曲,到了春秋戰國時期,聲樂文化已經相當發達。《詩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聲樂作品之集大成者,盡管其曲譜已經失傳,僅留存歌詞,但仍能從中領略當年歌詠的風采。其后傳統聲樂一路發展,曾多次出現過繁榮昌盛的時期。傳統聲樂的藝術形式呈現了多樣性特點,尤其值得稱道的是以綜合藝術為主,以民歌、說唱、戲曲為代表的民間聲樂。中國國土遼闊,民族眾多,民風民俗千姿百態,孕育了品種繁多的民間聲樂。僅是民歌,就達30萬首之多,這還不包括散落于各少數民族地區的民間歌謠,不少至今還呈現原生態;戲劇曲藝亦是一朵傳統聲樂奇葩,據粗略統計,僅曲藝就有200多種,戲曲更超過360種,至于其中豐富多彩的曲目、劇目、聲腔、曲牌等等更是無法計數。
中國傳統聲樂植根于中華民族這塊豐沃的土壤之中,有著深厚的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文化內涵。深入地了解傳統聲樂的文化背景,認真地探究傳統聲樂的文化內涵,正確地認識傳統聲樂的文化精髓,對于民族聲樂的繼承和創新,促進中國聲樂事業的改革和發展意義重大。本文擬就中國傳統聲樂藝術的本體觀、功能觀和技能觀作一探討,以期有助于厘清民族聲樂的文化內涵。
一、“心為樂之本”
聲樂是什么?它的本源又在哪里?關于聲樂本體的種種追問歷來一直是有志于聲樂研究的人們共同關注的重大理論問題。“所謂本體,指終極存在,也就是表示事物內部根本屬性、質的規定性和本源,與現象相對。”聲樂本體,與聲樂現象相對,即聲樂之所以被稱之為聲樂的質的規定性及其本源。然而,對于聲樂本體的認識,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國度有著相異甚至完全對立的理解,形成了形形式式的聲樂本體觀。
西方,特別是歐美,他們雖然未給聲樂進行明確的界定,但卻對其上位概念“音樂”(包括聲樂和器樂)作出了如下的判斷:音樂是樂音運動的形式。由此推論聲樂則是利用人體器官發出的嗓音(樂音)有規則的運動方式。在他們看來,聲樂藝術僅僅是一種物質(樂音)運動,這是從經典物理學的角度給聲樂作出的科學解釋,然而卻忽略了人在聲樂過程中的意義和價值。正如李曙明先生尖銳指出的那樣:“縱觀古希臘至近現代西方音樂美學中的音樂定義大都為‘樂音運動’之審美客體定義,即實體音樂定義”,“人(主體的)現實的審美心靈活動完全被排斥在‘樂音運動’之外”。
而在我國,傳統聲樂不僅注意到審美客體,而且更注重審美主體:“樂之所由來者遠矣,生于度量,本于太一。”不僅承認樂“生于度量”,須要符合科學規律,而且更強調它的本源卻在“太一”,須要符合人文精神,“達天地之和而與人之氣相接。”既崇仰創造萬物的大自然,又重視人的內心體驗,體現了中國“天人合一”、“天人感應”的傳統哲學。由此,傳統聲樂從人本的角度對聲樂藝術作出自己的闡釋,認為“心為樂之本”。心靈,不僅是思維的器官,更是情感的器官,心為樂之本,即人的情感才是聲樂的本源,聲樂是人們情感表達最直接最有效的形式。“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我國古代音樂著作《樂記》中有過許多這樣的概括,揭示了傳統聲樂的本體觀。
人的情感是如何“形之于聲”的呢?《詩序》中有一段精彩的論述:“情動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嘆之,嗟嘆之不足故永歌之。”言、嗟嘆、永歌,其含義如同我們今天所說的言語、吟誦、歌詠(唱)。論述顯然包含著兩層意思:其一,鑒于中國語言文字的獨特性,使語言向音樂的轉化具備了基礎條件。楊蔭瀏先生指出:“由語言而吟誦,由吟誦而歌唱,其間有著一貫的關系。吟誦調之用五音,可能是由于語言之有五音,而南曲之用五音,也可能是由于吟誦調之用五音。”“五音”相同或接近,使得言語與歌唱在音韻上得以整合,為從言――嗟嘆――永歌的轉化提供了條件。其二,從言――嗟嘆――永歌的轉化須要動因。動因是什么呢?是人的情感,是人情感抒發和表達的欲望。“邏輯語言,由于情感之推動,產生飛躍,成為音樂的語言,”“情不自禁,就要說出,普通的語言不夠表達,就要‘長言之’和‘嗟嘆之’(入腔和行腔)”,最終到達了“歌唱的境界”。所以聲樂“能夠以特殊的力量和準確性揭示語言表現所不能達到的最隱秘的情感運動、委婉的感情以及不可捉摸的流動的情緒。”因之,聲樂在抒發和表達情感方面是比語言更直接更有效的方式。而這種源自人類本能的獨一無二的情感表達方式,不僅具有無可比擬的力量,抒發和傳遞難以名狀的喜怒哀樂之情,而且也最容易激活聽眾的情感共鳴,使之達到單靠語言永遠無法達到的程度和水平,最終發展成為一種人類相互傳承、共同追求的精神生活方式。
傳統聲樂不僅認定情感是聲樂的本體,還進一步認定情感與聲樂有著對應的關系。這種“音心對映”的關系在《樂記》中就有明確的表述:“樂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是故其哀心感者,其聲噍以殺;其樂心感者,其聲嘩以緩;其喜心感者,其聲發以散;其怒心感者,其聲粗以厲;其敬心感者,其聲直以廉;其愛心感者,其聲和以柔。”哀、樂、喜、怒、敬、愛,是人在經歷心理體驗過后產生的情感,而“噍以殺”、“咩以緩”、“發以散”、“粗以厲”、“直以廉”、“和以柔”則是經歷過心理體驗后產生的情感在聲樂中的表現形態。可見,中國傳統聲樂強調的是心聲相合或心物相合,而不是像西方那樣實行心聲兩分或心物兩分。傳統聲樂正是從中國辯證哲學的高度概括了聲樂藝術之主體心靈與客體聲響之間的相互協同作用。
心為樂之本,這便是傳統聲樂藝術的本體觀。
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在古今中外各種各樣關于聲樂運用的描述中,聲樂藝術被賦予了不同的作用和價值,形成了不同的聲樂功能觀。具體說來,有的從調節生活的角度,強調了聲樂藝術娛樂消遣的功能;有的從藝術欣賞的角度,強調了聲樂藝術審美的功能; 有的從精神薰陶的角度,強調了聲樂藝術塑造人格的功能;有的從移風易俗的角度,強調了聲樂藝術治國安邦的功能;還有的則從情感傳遞的角度,強調了聲樂藝術人際溝通的功能……音樂人類學家梅里亞姆就曾列舉出10種音樂(聲樂)的社會功能。
在中國傳統聲樂看來,聲樂藝術具有重要的社會教化作用。所謂“移風易俗,莫善于樂”,聲樂在改造社會不良風氣、改造社會陳規陋習方面具有獨特的作用,尤其是對人們道德的影響,更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對聲樂的社會教化功能有著深刻的認識,《論語?陽貨》集中反映了孔子的這一思想。他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近之事父,遠之事君。”在這里,“詩”指的是《詩經》中的詩歌(歌曲),即聲樂作品。“可以興”。即用起興的方法,詩歌(歌曲)可以感發意志,抒發感情,啟動想象;“可以觀”,即通過詩歌(歌曲),可以觀察風俗之盛衰,觀察道德之優劣,以了解社情民意;“可以群”,即通過詩歌(歌曲),可以讓人流思想和情感,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從而保持社會的和諧安定;“可以怨”,即通過詩歌(歌曲)可以鞭笞不合社會道德規范的h惡和卑劣,引導人們加以鄙棄。質言之,詩歌(歌曲)可以塑造人格,可以安邦治世。這便是儒家的聲樂功能觀。由于儒家在長達三千年的中國社會歷史中始終被奉為正統,因而這也就自然成為中國傳統聲樂的功能觀。曾遂今先生在分析傳統聲樂功能觀的社會特質時,還特別提及音樂(聲樂)的雙向作用,一方面“通過音樂,使人們體察到社會風氣,道德情操的健康向上或頹廢腐敗……”另一方面“音樂有可能影響到社會的精神狀態。”儒家不僅充分肯定聲樂藝術的社會教化功能,而且將樂教視作實現政治理想的重要方法和手段。禮,是孔子畢生追求的政治理想,“夫禮,辨貴賤,序親疏,裁群物,制庶事,非名不著,非器不形;名以命之,器以別之,然后上下粲然有倫,此禮之大經也。”可見,禮強調的是社會群體必須有一定的結構和秩序,形成一定的倫理道德,不同等級的人都應在自己階層的特定準則下,依據倫理道德生活,不能超出范圍,社會才能治而不亂。而要實現這一政治理想,除了禮教外,還需要樂教。禮教與樂教的社會作用和功能是相輔相成的。儒家的這一思想在《樂記》中充分體現出來。《樂記》是我國古代一部杰出的音樂美學著作,它將孔子以來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加以系統化,“禮樂相濟”便是其論述的核心:“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禮義立,則貴賤等矣;樂文同,則上下和矣。……樂正則元怨,禮至則不爭。揖讓而治天下者,禮樂之謂也。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如此則樂達矣。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如此則禮行矣。”禮的作用是把不同等級的人區分開來,樂的作用是使不同等級或同一等級的人之間保持一種和諧的關系。禮教內容暢行,則“合父子之親,明長幼之序,以敬四海之內天子”;樂教目標達成,則“暴民不作,諸侯賓服,兵革不試,五刑不用,百姓無患,天子不怒。”禮行樂達,給我們描繪了一幅多么和諧穩定而又繁榮昌盛的治世、盛世的景象。《樂記》不僅認識到“樂”和“禮”的作用是相互滲透相互補充的,還進一步認識到樂教在實現治世、盛世中的特殊作用,因為禮教是通過外在的行為規范來實施的,而樂教則是通過藝術手段對內在的情感感化來實現的,“故樂也者,動于內者也;禮也者,動于外者也”,外部的行為規范只屬強制約束性質,而內在的情感感化必定使人心悅誠服地接受社會倫理道德的規范,因而樂教具有比禮教更好的效果。所以,孔子說實現“治世”的政治思想,“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
“移風易俗,莫善于樂”,這便是傳統聲樂藝術的功能觀。
三、“有韻則生”
聲樂技能觀反映了一個民族在聲樂創作中的審美情趣和美學理想,有什么樣的審美情趣和美學理想,就會有什么樣的聲樂技能觀。西洋聲樂,“唯美”是他們的美學理想,反映到技能觀上就在于追求華美之聲,要求用一種統一、華麗、完美的聲音藝術達到感染聽眾之目的。
中國傳統聲樂藝術如同其他藝術樣式一樣,“寫意”、“神似”是共同的美學理想,追求韻味就成為傳統聲樂藝術的技能觀,比之西方來,更多的是要求用一種變化、獨特、有個性的聲音藝術和真情去征服聽眾。事實上,“韻味”是中國聲樂藝術的生命,無韻味即無聲樂藝術可言。明人陸時雍說過:“有韻則生,無韻則死;有韻則雅,無韻則俗;有韻則響,無韻則沉;有韻則遠,無韻則局。”可見,“韻味”對于中國傳統聲樂而言是何等重要。
什么是“韻昧”呢?“韻味”實質上就是歌唱中所含蓄的意味和情趣。它是歌唱者把內心最豐富、最真摯、最細膩的情感和藝術美感揉進歌聲和表演所呈現出來的一種聽覺感受。“余音繞梁”就是這樣的一種聽覺感受。“余音繞梁,三日不絕”,實際上并非指物理的聲音三日不息,而是指“歌聲中的那種生命狀態對聽者的生命狀態所產生的塑造過程既深且久,逾i日而仍未結束”,所以,“意韻蕭然,得于聲外。”這聲外,就是生命,就是對內在生命律動的深入體驗、感受、捉摸和表現。這當是中國傳統聲樂所竭力追求的最高境界。要唱出“韻味”,首先歌唱者就需要長期深入生活,扎根文化之中,認真體驗、感受和琢磨,非此是難以感悟的。其次,歌唱者還須錘煉自己的聲樂技巧,概括起來便是八個大字――“字正腔圓,聲情并茂。”它有三個要點。
一要“字正”。字正是指歌唱中要講究語言的清晰、準確和純凈。以字帶聲,以字傳神,以字傳韻,字不正則這一切都無從說起。首先,字不正,則意義難明。聲樂藝術是時間的藝術,聲音稍縱即逝,它不可能給聽眾留下許多思考的時間。歌唱者吐字明晰,讓聽眾一聽就懂,方能實現雙方語義與情感的交流。倘若咬字不正,聽眾對語義不明,甚至產生歧義,語言與情感的交流就是一句空話。其次,字不正,則聲音難聽。藝術總是要讓人產生美感的,聲樂藝術同樣如此,它要講究聲音悅耳動聽,讓聽眾獲得審美享受。倘若咬字不正,聽眾就會覺得十分別扭,從而徹底破壞了藝術美感,產生厭惡情緒。
二是“腔圓”。腔圓是指歌唱中要講究行腔的順暢、圓通和完整。清代王德暉等人在《顧誤錄》中指出:“由字頭輕輕發音,漸轉字腹,徐歸字尾。其間運化,既貴輕圓,猶須熨貼。”“輕圓”、“熨貼”之說即是這層意義,惟其如此,才能構成聲腔的美感。而這一切關鍵在于氣息的拿捏和把握,輕重、強弱、疾徐、長短、直曲,必使得語調、語氣、語勢與歌曲作品的內容吻合,恰到好處地表現其意義和情感。
三要“情真”。情真是指歌唱中要講究情感的自然、真摯和貼切。字正,腔圓,并不能保證歌唱確有韻味,因為韻味的核心是一個“情”字。郭建民先生指出,歌唱中,咬字、行腔“只有通過情感的推動,將歌唱技巧與感情抒發融為一體,才能最終產生飛躍,使歌唱進入化境,成為有韻味的演唱。”這即是說歌唱者不能機械地按照聲樂作品的文字、曲譜進行演唱,而必須揣摩聲樂作品的情感基礎,同時融人自身的真情實感,對聲樂作品進行再度創作,才能使咬字、行腔情感化,才能唱出韻味,達至化境。清代徐大椿在《樂府傳聲》中說:“唱曲之法,不但聲宜講,而得曲之情尤為重。”聲情并茂,其實情是重于聲的。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3)26-0103-01
一、前言
中國傳統聲樂主要繼承了本民族的傳統文化觀念,并且在此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形成具有本民族特色的聲樂。中國傳統聲樂不僅包括在歷史上產生的、世代相傳下來的古代聲樂作品,而且也包括具有本民族特色的現代聲樂作品。中國傳統文化具有五千年的歷史,并且在歷史的沉淀下孕育出具有中國民族特色的聲樂文化。中國傳統聲樂作品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形式也是多種多樣。中國傳統聲樂在世界聲樂史上具有至關重要的地位,從而能夠在世界聲樂史上立于不敗之地。
二、中國傳統聲樂藝術的文化觀
(一)“心為樂之本”
在我國,傳統聲樂不僅關注審美客體,而且也關注審美主體。在中國傳統聲樂中要尊重科學的規律,并且更加注重傳統文化的本源。除此之外,中國傳統聲樂也注重人文精神,在中國傳統聲樂不僅能夠反映人的內心體驗,而且也能夠體現中國“天人合一”以及“天人感應”的哲學思想。所以,從人本的角度來分析傳統聲樂,心靈不僅是思維的器官,而且也是情感的器官,通過聲樂可以將人的情感反映出來。在中國古代音樂著作《樂記》中曾經這樣敘述過:“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動,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動,故形于聲”,這就深刻的將中國傳統聲樂的本體觀表現出來。怎么將人的情感滲透到中國傳統聲樂中呢?這主要是由于:第一,中國語言文字具有一定的獨特性,所以就為語言向著音樂轉化提供了一個堅實的基礎。第二,中國傳統聲樂的動機就是能夠將人的情感表現出來,從而能夠實現歌唱的最高境界。通過中國傳統聲樂可以將人類的感情抒發出來,并且在表達情感這一方面聲樂比語言更直接更有效果。在中國傳統聲樂中通過旋律的不同,可以將喜怒哀樂之情抒發出來,最終能夠引起觀眾的共鳴,從而使得中國傳統聲樂發展成為人們相互傳承以及共同追求的凈勝生活方式。
中國傳統聲樂不僅認為情感是聲樂的本體,而且認為情感與聲樂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樂記》中曾將“音心對映”的關系進行明確的闡述,音樂是通過聲音表現出來,但是音樂的本質來源于內心。如果內心是悲哀的,那么音樂的聲音也是悲哀的;如果內心是歡快的,那么音樂的聲音也是歡快的。人的內心感受不同表現出不同的聲音。所以中國傳統聲樂更加注重心聲的相結合,使得聲樂能夠將人的情感表現出來。
(二)移風易俗,莫善于樂
聲樂在發展的過程中被賦予了不同的價值以及作用,從而具有不同的聲樂功能觀。從調節生活的角度來說,聲樂藝術更加注重娛樂消遣的功能;從藝術欣賞的角度來說,聲樂藝術更加注重審美功能;從精神熏陶的角度來說,聲樂藝術更加注重塑造人格的功能;從移風易俗的角度來說,聲樂藝術更加注重治國安邦的功能;從傳遞情感的角度來說,聲樂藝術更加注重人際溝通的功能。
從中國傳統聲樂角度來說,聲樂藝術具有一定的社會教化價值。“移風易俗,莫善于樂”主要是指在改造社會不良風氣以及改造社會陋習方面,聲樂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并且在道德這一方面,聲樂具有潛移默化的作用。在春秋戰國時期,孔子就表明了聲樂在社會教化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論語?陽貨》中,孔子指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其中的“詩”主要是指《詩經》中的歌曲,“可以興”就是通過使用比興的方法,可以通過歌曲將感情抒發出來;“可以觀”主要是指通過歌曲,可以了解到當時的社情民意以及當時的道德觀念以及社會價值;“可以群”主要是指通過歌曲可以使得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得到交流,最終能夠保證社會的安定;“可以怨”主要是指通過歌曲可以將內心的憤懣以及不滿表現出來,并且將社會中不公平的現象表現出來,引導人們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儒家思想不僅注重聲樂的社會教化功能,而且認為聲樂能夠很好的實現政治思想。通過聲樂能夠使得社會秩序達到穩定,而且也能夠幫助人們形成一定的倫理道德,最終能夠使得社會和諧發展。樂教與禮教的社會作用以及功能是相輔相成的。樂教在古代社會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并且在實現治世以及盛世中發揮著特殊的作用。
(三)有韻則生
在聲樂創造的過程中,審美情趣以及審美理想影響著聲樂技能觀。聲樂技能觀更加注重對華美之聲的追求,而且通過統一、華麗以及完美的聲音藝術來吸引觀眾。
與其他藝術相比較,中國傳統聲樂藝術具有一定的審美理想,并且中國傳統聲樂更加注重“韻味”,有韻味的音樂可以感染聽眾。有韻味的聲樂是指能夠將內心最豐富、最真摯以及最細膩的情感以及藝術美感滲透到歌聲里,從而使得歌聲具有一定的意境。在中國傳統聲樂中要注重把握以下幾個要點:第一,“字正”。字正主要是指在聲樂中要注重語言的清晰、準確以及純凈。語言的清晰以及準確,可以使得聽眾一聽就懂,并且能夠毫無障礙的了解到其中的感情,最終能夠產生一種美感。第二,“腔圓”。腔圓主要是在聲樂中要講究行腔的順暢、圓通以及完整。在聲樂中要將語調、語氣、語勢與聲樂作品的內容進行結合,從而能夠將聲樂的感情充分的表現出來。第三,“情真”。情真主要是在聲樂作品要講究情感的自然以及真摯,從而能夠使得聲樂作品能夠吸取越來越多的聽眾。情真能夠真正通過聲樂打動聽眾,最終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三、結束語
中國傳統聲樂具有悠久的歷史,并且在不斷的發展。在我國現存的最早的聲樂作品就是《詩經》,在《詩經》中將聲樂的重要性闡述出來,并且表現中國傳統聲樂的文化觀。中國傳統聲樂在繼承了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進行創新,從而使得中國傳統聲樂藝術更加具有時代性。
參考文獻:
[1]李純.論中國傳統聲樂藝術的文化觀[J].藝術百家,2011,2(20):17-19.
1引言
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一套自己的生死觀,他們把養生與送死等量齊觀,甚至重視送死的程度超過了養生。因為有時只要是活著就好,無關質量,于是就有了“好死不如賴活著”。相應的人們對于徹底離開這個世界的最后一次儀式—喪葬儀式就有了較為繁瑣的規定。當然,這些喪葬儀式的背后,也深深隱藏著中國傳統的法律文化。
2中國傳統喪葬儀式的主要過程
本人長期生活在北方,所以我對中國傳統的喪葬儀式的了解主要是針對于北方。通過本人親身的經驗以及查閱一些資料,中國傳統喪葬儀式的主要過程有:
小鹼:為尸體凈身整容,穿上壽衣。這個步驟要盡早,甚至有時在斷氣之前就進行。因為過幾個小時,由于肌肉細胞死亡,會出現稱為尸僵的四肢僵硬現象,影響穿壽衣。壽衣不能用皮質,因傳統認為這樣死者會轉世成動物。
報喪:正式通知遠近各處的親友死亡時間、情況和葬禮安排.經常有嚴格的形勢和順序規定.
奔喪:親友攜帶禮品、禮金、挽聯、花圈等從外地來參加葬豐。
停靈:即將尸體在靈堂停放若干天,等待前來奔喪的親友;同時有助于確定死亡而不是昏迷假死。靈堂可為家中房間、臨時搭制的靈棚、或殯儀館的專用房間。靈堂內設悼念條幅、死者遺像、供奉死者的食品(供品)、香、蠟燭、紙錢等。另外,在暫時不能正式安葬死者的情況下,將棺材寄放在寺廟等地,等待未來下葬,也可稱作停靈。
守靈:停靈期間,已在場的親友,特別是死者的晚輩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接受奔喪者的吊唁。在整個葬禮期間,死者親近的晚輩(稱為孝子/孝女)穿不縫邊的白色粗麻布衣服或褂子,腰系草繩或麻繩,腳穿草鞋,稱為孝服。
大鹼:當著家屬的面,將死者移人鋪有褥子的棺材,蓋上被子,釘上釘子封棺.富裕的人家可能用內棺和放置隨葬品的外棺兩層。
出殯和下葬:把棺材送到墓地埋葬。出殯開始的標志是孝子將一個瓦盆摔碎,稱為“摔盆兒”.由孝子執“引魂播”帶隊,有樂隊吹打,沿途散發紙錢到墓地。下葬儀式有風水師協助。
燒七:下葬后,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還有類似的叫魂、燒紙錢等活動,稱為“做七”。第四十九天的儀式稱為“斷七”,為正式葬禮部分的結束。
守孝:按儒教的傳統,孝子應該守護在父母墓的周圍三年,期間避免娛樂、飲酒食肉、夫妻同房等.
牌位:家人用香燭祭品供奉寫有死者名字的牌位。
掃墓:親友于清明節期間修理、打掃墓地.
以上這些是具體的程序,但是從這些程序中的一些細節中可以看出一些傳統的法律文化。
3喪葬儀式背后的法律文化
3. 1懊孟追遠的儒家孝道觀
孝道觀念是中國法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數千年以來,中國人無論貴賤貧富,都深深地受到這種禮教的熏陶和影響。儒家孝道觀十分重視死,把送死看成是盡孝的主要標志之一。《中庸》說:事死如生、事亡如存,仁智備矣。《孝經》里面說;“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優,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五者備矣,然后能事親。《論語》曰: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儒家的孝道觀在宗教觀上表現為尊祖,在倫理觀上表現為孝祖,在喪葬觀上表現為厚葬。孔子在回答弟子樊遲時說:生,事之以札;死,葬之以禮,祭之以禮(《倫語為政》)。當弟子宰我認為三年之喪太久時,孔子批評日: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有三年之愛于其父母乎!(《論語陽貿》)。在喪葬上,孔子雖然不主張厚葬,主張崇尚精神性的悼念,但他倡導的孝道觀,客觀上對后世的厚葬之風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故《淮南子祀論訓》曰:厚葬久喪以送死,孔子之立也。死者斷氣之前,要由其近親屬親自為其凈身整容,穿上壽衣;在葬禮上,死者的晚輩要在靈堂輪流守護死者,無論白天或是黑夜,尤其是晚上不能斷了人;下葬后,親友每七天去墓地看望并燒紙錢,一共去七次共四十九天;以及以后的守孝和掃墓等活動。
“孝”是一種血緣倫理觀念。先秦儒家認為,悲哀之情是人的孝梯道德本性在喪禮中的外顯形式,是真情的流露,正如《禮記正義》孔穎達疏說的:“本謂心也……孝子親喪,痛由心發,故啼號哭泣,不待外告而哀自至,是反本還其孝性之本心也。”儒家把孝道從此岸世界運用到了彼岸世界,喪葬儀式作為孝道在彼岸世界運用的載體,維系著以血緣為紐帶的家族關系。
3. 2禮制下的宗法等級觀念
傳統等級觀念脫胎于奴隸社會,完善于封建社會,反映等級制度,并為思想家所論證、為法律所強化,因而成為一種傳統法律文化。中國古代歷來重視以“禮”為基礎的宗法等級觀念。儒家學說不僅強調外在儀禮的種種規則,而且更為重視其表現的思想和觀念,并且把他們上升到了社會秩序的層次,強調等級觀念。這一點也深深地表現在了喪葬儀式中。其中在喪服上就很有講究。按照《儀禮·喪服》的規定,喪服分為斬衰、齊衰、大功、小功、紹麻五種,從表面上看,守喪是一個純血緣親情問題,其實五個不同的等級都表現出君臣、父子、夫婦之間的差異,是等級觀念的體現。比如,喪葬禮儀中反映出男女社會地位的等級差異,據《儀禮·喪服》中記載,兒子給父親服斬衰,為母親只服齊衰,若父親已去世,服齊衰三年,未去世只服一年。妻子為丈夫服斬衰三年,丈夫則只為妻子服齊衰一年。其次,墓葬制度反映出社會等級的差別。陵墓的大小、高低、形制反映出死者生前的地位、權力和財富。比如西漢時代對各種不同身份地位人的墳丘的高低大小有較明確的禮制規定,墳丘禮制趨于完備。
孔子所謂的“禮”的主要作用是為了區分貴賤等級,維護社會秩序,是適應統治者的需要而提出的。由于中國古代的國家是在戰爭中氏族族長權力的不斷擴大而建立起來的,是一只家國一體的國家制度。相應的國家的各個機構和權力分配基本上是由氏族的血緣關系決定的,所以封建統治者正式通過“孝”來維系宗法血緣的紐帶,從而達到“以孝治天下”的政治目的,為鞏固“家天下”的統治而服務。
3. 3以“和”為墓礎的法律文化觀念
中圖分類號:J211.2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09)24-0011-01
中國古典傳統山水畫的形成起始于脫離人物畫而獨立,是在晉室東遷以后,當時的文人、學士、畫家受中國傳統文化哲學思想的影響,以天、地、人的關系為基礎,提出了全方位認識人與自然的方法,諸如周易及老莊哲學中,老子“無狀之狀,無物之象”的天道觀和魏晉玄學家的“盡意莫若象,盡象莫若言”。莊子“天地與我并生,而萬物與我合一”的天人合一的思想給中國傳統山水畫中人和自然、主觀和客觀、審美主體與審美對象、表現和再現、具象和抽象之間架起了橋梁。使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在觀察自然萬物時不僅注意外在的表象,同時也注意內在的體會,這種審美意識的思維方法使古代山水畫家重視繪畫作品的內涵,強調繪畫作品“空靈”、“神韻”的藝術境界,形成了中國山水畫獨有的審美意識與藝術表現風格。如東晉畫家顧愷之的“以形寫神”、“遷想妙得”,唐畫家張璨的“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宋代畫家郭熙的“景外意”、“意外妙”,清畫家笪重光的“神無可繪,真景逼而神境生”等等審美理論。都是受中國傳統文化哲學影響的體現。
再有中國禪宗佛學的“色空”思想,給中國古典文化的發展帶來更深層次的影響,加深了古代山水畫家對人與自然的認識。佛學的“色空”理念是:凡有形的物質皆稱為“色”,看不到的或非物質的皆稱為“空”。色空本一體,因此。色不異空、空不異色。沒有“色”就無所謂“空”,沒有“空”也無所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在中國山水畫中,墨色可謂“色”,留白可謂“空”。以“色空”觀的“空中有色”、“色中有空”之理,巧妙地處理水墨山水藝術的表現形式,會使水墨山水產生即有又無,即實又虛;有中見無,無中見有;實中見虛,虛中見實的藝術效果。禪是動中的極靜,也是靜中的極動,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動靜不二,直探生命的本原。禪是中國人接觸佛教大乘義后體認到自己心靈的深處而燦爛地發揮到中國山水畫的藝術境界之中,將中國山水畫藝術推向了一個講究內涵、講究深度、超曠空靈的藝術境界,形成并完善了中國畫獨有的創作理念與藝術風格。
中國古代山水畫家在禪、道傳統哲學的特定中國文化背景影響下,使審美意識的藝術思維于有限中見到無限,又于無限中回歸有限。唐代大畫家、詩人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寫出了“目既往返,心亦吐納,情往似贈,興來如答”的精神意趣。中國人撫愛萬物,與萬物同其節奏;靜而與陰同德,動而與陽同波。其宇宙觀是“一陰一陽之謂道”,道是虛靈的,是出沒太虛自成文理的節奏與和諧。中國山水畫家由紛紜萬象的觀察、凝思、摹寫以證悟到“大象無形”,用太空、太虛、無、混茫,來暗示或象征這虛靈的道,這永恒創化著的原理。
一、現代招貼藝術概述
招貼的發展已經有一百年左右的歷史。滄桑百年,世界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遷,招貼也隨著歷史的變遷幾經盛衰,如同一個人從幼年剛剛步入盛年。
為什么說招貼是隨著歷史的變遷而變遷的呢?因為它不是那種可以由創作者自由的宣泄,來表達自己情感和意念的純繪畫藝術,它的發展始終和社會文化、經濟、政治緊密地相連在一起。隨著印刷機的完善、攝影和照相排序技術的發明、電腦輔助設計的推廣,這些硬件設施的應用以及十月革命,第一次、第二次世界大戰、六十年代席卷歐美大地的學生運動及后現代的各種文化潮流等諸多因素的出現,都對現代招貼的發展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
招貼是平面設計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在由圖形、文字和編排等要素構成的設計語言方面,探索空間大,形式變化多。至今,他的表現形式除了部分用直觀形象本身外,多數采用比喻、替換和象征的手法,要求創意新穎,設計簡潔,信息傳達準確,還追求圖形的“以少勝多”即高度的凝練。招貼設計不是抽象繪畫,它不同于架上油畫或版畫,更不是字謎,它是無聲的語言,必須求得觀者的共鳴,絕不是作者強加的“給予”,而應是觀者自由地“獲取”,是在圖形誘導下的“意合”。它要求一目了然,簡潔明確,使人在一瞬之間,一定距離外能看清楚所要宣傳的事物。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招貼往往采取一系列假定手法,突出重點,刪去次要的細節、細部,甚至背景,并可以把各個不同的比例,把在不同時間,空間發生的活動組合在一起。并經常運用象征手法,啟發人們的聯想。因此,它的構思要能超載現實,構圖要概括集中,形象要簡練夸張,要以強烈鮮明的色彩為手法,突出醒目地表達所要宣傳的事物,表現物與物之間的內在聯系,賦予畫面更廣泛的含義并使人們在有限的廁面中能聯想到更廣闊的生活,感受到新的意義。在這些方面,中國傳統的美學觀,能夠為設計者提供大量的營養。
好的招貼要做到既要讓人“一目了然”,還要做到讓人“一見傾心”,為它所吸引,顧盼之余,留下較深的印象。這就要求招貼具有精湛的構思。招貼畫這種特殊的藝術形式,在有限的時空條件下,能使人過目難忘,回味無窮,那就需要做到“以少勝多”、“以一當十”。盡管構圖簡單,卻要求表現出一定的、能吸引人的意境。在“意境”中,客觀事物精粹部分得到了集中處理,達到了情景交融,能牽動人的某種情思,某種體驗,某種聯想。清代一位學者說過,一幅畫“與其令人愛,不如使人思”。好的招貼畫要能引人人勝,喚起人的聯想,引起人的美好愿望。
招貼藝術發展至今已步人國際化,眾多設計家都力圖使設計語言成為一種跨越民族、國家界限的世界語言。一方面是由于世界貿易的發展,信息傳播媒介的溢滋,另一方面是國際主義風格以其高功能性和理性化的特征形成的國際主義風格在視覺傳達上的刻板和單調消弱了民族性的影響,導致設計日趨相似。現在很多的設計家為了在世界性的信息大交流中體現自己的個性,不得不從自己民族的文化遺產中找尋創作的源泉。說明設計家們開始關注設計的個性和民族特征。也就是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中國招貼藝術也在這股藝術的潮流中尋找自己發展的道路。平面設計大師——靳埭強先生就是民族風格的代言人,他很早就在招貼設計中探索自己民族傳統風格,在他的設計中大量采用中國的傳統視覺要素,特別是借鑒水墨和書法的表現方法。在1985年設計的“水墨的年代”展覽招貼,1990年設計的《香港著名畫家十三人展》的招貼都是這方面的代表作。他主張把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融入到現代設計的理念中去,同時強調這種相融并不是簡單相加,而是在對中國文化深刻理解上的融合。
二、傳統文化在招貼藝術的導向意義
從新石器時代的彩陶到殷商時期的青銅,從戰國時期的器皿、帛畫到漢代的雕塑畫像石,從唐宋的繪畫到明清的瓷器,以及民間廣為流傳的剪紙、木版年畫、建筑、紋飾、戲裝、面具等等,充分體現了或恢弘靈巧,或簡約或精致,或工整或粗放或熱烈或娟秀,或質樸或奢華等多種手法。無論是逸筆草草的國畫筆墨還是板刻結圓的裝飾圖案;無論是造型夸張的民間剪紙還是色彩強烈的木版年畫,這一切無不為現代招貼設計提供著豐富的表現形式和圖式語言。中國傳統文化的因素在招貼發展方面有著得天獨厚的優勢,它為我們今天的平面設計提供了豐富的借鑒元素。平面設計中的圖形小至一個標志,大到高速公路旁的廣告,其應用非常之廣,所傳達的信息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力,為中國招貼藝術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遺產,國畫、書法、篆刻、印章、中國結、京戲臉譜、皮影、剪紙刺繡等數不勝數。另外還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我們把這些元素運用到招貼設計中去,用現代的語言把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表達出來,借助科學上的發明和科學語言,對其理論體系進行細致地表述。
比如說中國獨有的一種繪畫形式——中國傳統水墨畫。水墨藝術獨特的表現形式首先體現在水墨藝術有的簡潔的形式語言,即“計白當黑”的樸素形象。水墨藝術簡約的畫面不等于簡單,而是形象簡捷,寓意豐富,妙在以、極少的要素表達最多的信息。世界設計大師靳埭強先生,一直在自己的作品中探索中國水墨畫語言與設計語言的交融,追求構圖的簡略與傳達的豐富性的融合。靳埭強先生的招貼作品,創造性地變化運筆速度與技巧,勾、皺、點、潑等綜合交或單獨運用,能取得層層漬點,復合會美的筆墨意象。
快慢、枯濃、燥潤,猶如一碧清潭,無風則表面澄靜如鑒,水底深流暗涌,有風則表面起波,水底波瀾相助。淡墨與濃墨的和諧組合,畫面純粹簡潔而又豐富,磅礴大氣而又飄逸非凡,大面積的白與或干或濕、或濃或淡不同層次的黑制造出脫俗靈動的意境,將中國畫筆墨的靈性發揮得淋漓盡致,在視覺上給人以強烈的沖擊感。在文化交流日益豐富的今天,現代中國畫的水墨追求決不是簡單地呈現為個性化的藝術操作,它的種種行為必然在發展中代表了現代中國文化的人文思維本質而具有先進性。該先進性表現在運用獨特的認識手段和品格標識作為基礎,在現實文化的發展中展現出現代中國人豐富的思想深度與人文水準,從而使現代的水墨藝術努力走出中國人自己應有的藝術之路,成為時代文化的旗幟。于是,面對中國文化的歷史和現實語境,為了中國現代文化水墨畫藝術發展的認識和表現所進行的任何人文努力,最終都以其文化境界的高度顯示其存在價值。
再比如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元素——剪紙藝術,它是中國民間美術中最具代表性的藝術形式,是民間美術的基礎,是現代平面設計研究的重要課題。剪紙藝術造型體現了人類的豐富設計思想,既有直觀的圖形,又有內涵豐富的特定文化,它和設計水融,難舍難分,是物化了的藝術符號,表達了一系列的社會意義,是民族的思維群體同化的藝術符號。我們面對如此豐厚的民族文化資源,可以多層次、多角度地進行再認識、再發掘,準確把握中華民族文化底蘊和中國審美精神的內涵。還有中國書法,它是一門古老的藝術,伴隨著中華文明的發展而發展。從甲骨文、金文演變為大篆、小篆、隸書。到了東漢,魏晉南北朝時期,草書、楷書、行書、諸體基本定型,書法時刻散發著古老藝術的魅力。書法藝術應用廣告招貼設計已經有歷史了,也創作出了不少成功的民族性的作品。一些書法,美術展覽的海報設計,特別是傳統文化份量較重的展覽往往都由書法家題寫書名,再加上少許美化,很具有典雅、內涵豐富的品質。許多招貼畫,比如舞蹈演出,往往是一個狂草的“舞”字,且把最后一豎拉得特長,以表現舞蹈的動感、張力,這是都充分應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裝飾美而取得的很好效果。由于書體應用得合體,許多招貼設計都恰如其分的傳達了設計內容的特點。運用具有厚重、并富含古韻的字體,給人一種對古典藝術生活所向往的感受,運用豪放的筆觸體現不拘小格的大氣和不張揚的個性。中國書法旋律的美、形體的美、意境的美已經越來越被現代設計家所采用,并賦予了現代設計的獨特的民族風格和時代氣息。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傳統美學中的審美追求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現代招貼設計思想,而招貼設計思想反過來又影響著傳統民族審美觀念。招貼作為一種宣傳媒介和人們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在現代社會生活中起著重要的作用。有中華五千多年文化做鋪墊,放眼世界,無論從圖形設計上吸取營養,還是在設計意識及設計形式上(如文字和排列,構圖的安排等)都能使自己與世界性的設計節奏合拍。
三、結束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