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就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1: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就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就業論文

篇(1)

第一,大學生對于社會和人力資本的影響認識存在著不足,如果人力資源的存儲充足則理性的選擇范圍要大;若人力資源的儲存不充足,則大學生對于職位的選取也更難、更少。

第二,大學生在進行擇業的時候往往會選取搜索一定的人力資源,針對其所掌握的信息來進行具有目的性的選取。

第三,大學生在就業之前需要對所有控制的人力資源信息進行分析,然后根據其人力資源信息的分布情況來對自身的擇業情況進行判斷,根據其分析的信息再進行擇業之前分析,因為大學生掌握的控制信息決定其在后續行為過程中的分布狀況。

第四,大學生對于人力資源的分析在擇業過程中具有非常巨大的影響,擇業會直接影響到學生在今后很長一段時間中的職業走向。因為面對第一次擇業時,需要具有理性的認識,具有理性的選擇,否則對大學生今后很長一段時間內會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理性的擇業行為就是為了達到一定的人際關系或者是一定的社交關系。面對大學生擇業過程中所出現的問題,需要重視的是理性擇業過程中具體操作,從各個社會影響因素進行多方位的分析,不僅需要對社交關系進行分析,而且還需要對人際交往行為進行核對。只有在擇業過程中選取最優解才能夠實現最佳擇業效果。因此人們在決定尋找擇業的最優標準的時候需要針對其進行認真分析。

二、大學生就業難的主要原因第

一,城鄉、地區之間發展不平衡直接影響大學生就業。我國的經濟發展速度雖然很快,但是在發展過程中也仍然存在很多問題,城鄉分割、東西部經濟發展差距過大、兩極分化嚴重等現象都成為了影響大學生就業水平的主要因素,而這樣形成的勞動力市場對勞動力的流動是非常不利的,容易造成集中效應,也就是大部分的人才都涌向經濟發達、發展機會較多而福利明顯更好的地方,而一些經濟水平較為落后的地方嚴重缺乏人才的流通,這樣就使得大學生就業之間的競爭在經濟更加發達的地區變得更加的激烈,而經濟欠發達的地區則仍呈現人才不足的狀態。

第二,不合理的體制安排和政策措施沒有真正起到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的作用。我國政府雖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促進大學生就業,但是卻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例如國家雖然已經將大學生納入失業保險體制內,但實際起到的保障作用卻十分薄弱。另外,這些政策的安排沒有將構建公平競爭的就業市場及健全的社會保障制度作為重點。我國的社會保障制度目前仍不夠健全,地區間差異、機關事業單位和民營企業制度的社會保障水平差異等,成為了制約一部分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和擇業問題的因素。

第三,勞動力市場結構存在的缺陷增加大學生就業困難。目前我國的勞動力市場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和缺陷,例如提供的就業網絡信息不夠、給予的監督力度還不夠等,甚至嚴重的還出現了非法機構或人員會在畢業季的時候利用大學生經驗不足等特點欺騙其錢財等社會問題。另外,我國還存在一系列如戶籍、檔案限制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大學生的就業范圍,也不利于勞動力的合理流動。

第四,我國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滯后于社會發展需求。高校擴招并不是導致大學生就業難的根本原因,具有高素質的大學生未能就業在某種程度上只能體現我國當前高校的人才培養模式問題。一方面。我國高校仍帶有計劃體制的色彩,培養模式對就業市場人才的需求反應不夠靈敏,熱門專業招收的學生數量逐步膨脹,而相對冷門的專業卻陷入更加“窘迫”的境地,甚至有些專業因招生人數不夠而被迫叫停。我國的教育仍比較保守,學生的創新意識不強,缺乏實踐能力與個性的培養,導致創新型人才的匱乏。總體說來,就是我國高校培養的人才滯后于當前社會發展需要。

第五,大學生缺乏一定的創業保障。自主創業是其中一個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有效途徑。從我國的就業政策也可以發現,鼓勵大學生創業是促進大學生就業的戰略舉措。但是我國大學生的創業成功率仍然偏低,主要是由于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不足,同時政府出臺的關于大學生創業保障和扶持政策仍沒有起到明顯的效果。創業促進就業的任務依然艱巨。

三、對于我國促進大學生就業制度的建議

(一)經濟制度首先,影響大學生擇業的主要指標是就業所在地的經濟狀況、環境因素和人文因素等,因此政府應通過宏觀調控手段來縮小地區之間的收入差距,以此改善農村和城市及中、西部和邊遠地區的就業環境差距,這是矯正大學生擇業偏好的必然選擇,只有西部地區、小城市和農村發展了,地區的經濟發展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與東部和大城市差距縮小了,大學生才會在擇業時對其產生偏好。另外,通過改善經濟結構來調整大學生的就業趨向。要為高校畢業生創造良好的就業環境,政府必須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爭取在結構調整方面取得突破性進展。從所有制結構上講,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加快現代企業制度建設,提高國有企業吸收大學畢業生的就業能力,大力發展各種形式的集體經濟和各類非公有制經濟,為吸納更多的高校畢業生創造條件。從產業結構上講,要調整加工產業,更好的發展第三產業和新興產業。其次,利用利益激勵來矯正大學生擇業偏好,政府要利用利益激勵制度來對高校畢業生資源配置加以引導、調節和控制,要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逐步解決邊遠落后地區的問題,政府可通過設立一定數量的專項獎學金、行業獎學金和地區定向獎學金來引導一部分大學畢業生到重點行業、邊遠和艱苦地區工作。通過給予大學生較高的工資待遇、減免助學金貸款和享受特殊津貼等優厚條件,激勵大學畢業生到中西部地區工作。

(二)完善體系要建立就業保障體系。完善體系的構建,可以有效的促進大學畢業生就業市場的發展,使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不會因為沒能找到好的工作而出現氣餒現象。要使當前國家建立起的失業和待業保障制度,可以有效解決大學生在待業和生活中的問題。還要注意在面對高校畢業生的時候需要提供最低的保障,為學生們提供良好的救助效果,政府部門要從勞務保障上解決大學生的就業難題。構建起完善的就業指導信息服務體系,為大學生免費提供職業信息、求職指導、咨詢、職業介紹等服務。

篇(2)

在黨的于七大報告中關于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是這樣論述的:就業是民生之本。要堅持實施積極的就業政策,加強政府引導,完善市場就業機制,擴大就業規模,改善就業結構。加強就業觀念教育。這是我們黨有史以來第一次將畢業生就業眨作列人到黨的報告當中。根據教育部提供的數據,2002年全國畢業生145萬,2003年212萬,2004年239萬,2005年306萬,2006年350萬,2007年495萬,在社會需求沒有顯著增加的情況下,畢業生人數的迅速增長勢必導致大學生就業壓力的增大,在這種壓力之下,各專業畢業生的明顯增多,盡管我們就業部門做了大量工作,保證了較高的“就業率”數字。但是,我們的畢業生是不是很好的適應新的工作環境,和社會對接了呢?我的感受和思考女下。

1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內涵及意義

就業指導也可稱為“求職擇業指導”、“職業指導”或“職業輔導”。它有狹義和廣義之分。狹義的就業指導是給被指導者傳遞就業信息,幫助其求職與擇業,為其與具體職業的結合牽線搭橋,充當二者的“中介人”角色,幫助求職者擇取職業。廣義的就業指導則是以被指導者的自身特點、意愿與社會職業的需要相協調為前提,幫助和指導其樹立正確的就業意識,并為其選擇職業、準備就業,以及在職業中求發展、求進步等提供知識、經濟和技能,組織勞動力市場以及推薦介紹、組織招聘等與就業有關的綜合性社會咨詢服務活動。就業指導的目的是使無業者有業,有業者敬業,敬業者樂業,樂業者創業。大學生的就業指導是廣義卜的就業指導,是為幫助大學生根據自身特點和社會職業需要,選擇并確定有利于發揮個人刁能和實現個人理想的職業;幫助大學畢業生按照國家就業政策的導向,及時落實用人單位或自行創、并為就業后發展成才,創立事收提供幫助和指導,使其正確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和社會價值。從根本說,就業指導,就是要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畢業生適應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能力。

2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現狀探析

目前,高校真正意義的大學.就業指作尚處于起步和摸索時期,與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才市場的建立、經濟的全球化、信息的現代化及學生自身的要求尚存一定的距離,主要表現在:

1)人學生就業指導作內容形式單一,對象缺乏連貫性。日前,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隨意性大,過分強調實用性和時效性,內容形式單一,主要停留在講解就業政策、分析就業形勢、收集需求信息等表層工作,只是幫助解決大學生就業中暫時碰到的問題,忽視多種形式相結合的途徑,如就業指導課、專題講座、個別咨詢。就業指導的對象也往往只是應屆畢業生,忽視了對大學生進行全程化就業指導的過程。

2)對大學生就業指導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需不斷加強。目前,高等學校對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和重視程度還需要加強,部分高校還沒有成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缺少就業指導教師;大部分學校重招生,輕就業的觀念依然突出,就業指導工作人、財、物配備嚴重不足,很多工作還沒有走上正軌,應該引起高度重視。

3新時期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思考

1)要在整個大學階段廣泛開展就業指導教育作。大學生就業指導「作要做到全程化,即階段性和連續性的有機結合。一年級要重點開展職業生涯規劃設計教育,要通過對學生進行素質測評,幫助學生發現和了解自己的性格、興趣和專長,并結合所學專業,制定出符合自己成長與發展的目標,為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和競爭能力打下堅實的思想基礎。二、三年級要側重就業觀念的引導、就業心理素質的指導、綜合素質能力培養等教育,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就業心理素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擇業觀,以良好的心態迎接就業的挑戰和競爭;同時要開展求職技巧和方法的培訓,并要在這一階段引導學生注重創新實踐能力培養,拓寬知識面,有針一對性地提高各方面的素質與能力。讓他們不僅要掌握過硬的專收技能,而且要注重培養自己的綜合素質,多參加有意義的社會實踐活動和實踐經歷。許多用人單位更看重學生綜合素質。大部分單位招聘條件中,對專業成績已不做太高的要求,但對各種技能證書、黨員、學生干部經歷、社會實踐經歷等綜合素質能力已成為選才的重要條件之一。四年級要重點對學生加強就業形勢、就業政策的宣傳教育,為學生提供真實可靠的服務信息。

2)就業指導形式要多樣化。多樣化是指以學校為中心,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采取多種形式,提高就業指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學校可聘請社會上專業的生涯輔導機構的專家對學生進行自我測評和職業規劃、形象設計等,提高學校就業指導水平。還可以聘請成功人士、校友等為學生開設就業指導講座,提供職業咨詢服務,使學生了解社會職業特點,發現不足,明確努力方向,增強求職自信心。學校也要在開展校園文化活動時圍繞就業指導工作內容,重點開展模擬招聘會、求職洽談會、求職簡歷設計大賽等學生喜聞樂見的活動,進行常規性的就業指導教育。另外,要特別重視大學生就業網絡建設,建立大學生就業管理信息系統,為畢業生和用人單位提供高質量的就業信息服務平臺。

篇(3)

0引言

就業指導中心作為指導大學生就業的職能部門,肩負著指導學生就業、搭建學生與用人單位溝通平臺的責任,我們要本著對社會對學生負責的高度責任感千方百計服務好學生就業,力爭使每位學生在就業中能適的其所,進而達到人盡其才,為社會做H{更多更大的成績。特別是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大學生招生數量的逐年增加,我國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步人大眾化教育階段,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提升學生就業能力,將畢業生送人社會很好的就業,使我們的就業工作更好的服務于學生和社會,是需要我們高校就業指導工作者不斷研究和探索的課題。在我從事就業作的幾年中,我認為解決這一問題主要應從以下幾方面人手:

1建立健全就業工作組織機構,為學校就業工作提供組織保障

就業是民生之本,關系著每個人的生存和發展,特別對初涉社會的大學生來說,就業觀念、就業能力如何,可能會影響他們一生的發展。我們必須要站在影響學校發展全局的高度看待就業工作,把它作為學校“生命線”工程來對待。為了保證學校就業工作的有效開展,更好的服務于學生,高校首先要成立專門機構,安排專業人員負責學校的就業指導工作,并將這種設置涵蓋全校各個教學院系,形成全校齊抓共管的格局。例如我校除了學校就業指導中心作為專門負責就業指導工作的職能部門外,各個教學院系都成立了實習就業科負責本院系就業工作,我們還制定了《河套大學院系就業:作實施細則》,并對就業科長進行了系統的業務培訓,這樣從組織上保證了學校就業工作暢通高效的進行,更好的體現了就業指導工作的服務性。

2加強就業部門隊伍建設,進一步凸顯“以人為本”的服務意識

我們就業部門承擔著對學生就業政策的宣傳和實施,學生畢業報到證的辦理及檔案的郵寄,就業指導課的落實和講授,就業市場的開拓,大小型招聘會的組織等工作,是聯系畢業生和用人單位的橋梁和紐帶,全校所有的學生和社會上所有用人單位都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同時,我們還經常與上級主管部門以及兄弟院校的對口部門打交道,是學校的“窗口”單位,我們.工作人員的素質如何,服務質量怎樣,直接代表著學校的社會形象,也影響著學生的就業。所以,必須要不斷加強就業工作人員的隊伍建設,提高就業工作人員的整體素質。首先要樹立服務意識,要每一位人員都明白我們的工作就是服務,而且是具有重大責任的服務人員,不僅要細心,而且要有恒心、耐心:其次要不斷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及時了解有關就業的政策方針,充實閂己就業指導方面的知識,以便在工作中能更好服務于學生;另外要提高自己的公關能力,以便在開拓就業市場,對外進行業務交流中發揮史積極的作用。

3以市場為導向,認真做好大學生就業現狀分析

要做好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必須要緊緊圍繞市場對人才的需求,以市場為導向,將學校專業設置、招生計劃及課程設置與就業情況密切聯系,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工作思路。首先要對大學生就業現狀進行全面認真分析,根據每年的畢業生數及經濟發展情況形成對就業總體形勢的了解,另外再結合我們學校的辦學特點,對本校學生就業情況進行分析,有哪些有利因素,有哪些不利因素,我們要做到心中有數,針對情況,揚長避短,使我們在工作中能有的放矢,對癥下藥。例如,隨著經濟結構的調整,市場對人才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過去的一些專業招生困難,而一些新的專業需求量在增加,根據這種情況,我們及時調整了專業設置,使學校辦學更貼近市場;再如,近年來,與我們毗鄰的鄂爾多斯市經濟發展迅速,對人才需求量大,待遇較高,而當地又沒有大學,所以我們將就業市場重點放在該地區;有些學生在就業方面思想觀念不正確,眼高手低,好高騖遠,我們對這類學生主要是加強就業思想教育,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就業觀、擇業觀;有的學生是因為家庭困難或心理因素導致就業困難,我們就對他們進行個性化就業輔導和幫扶等。這樣,我們在就業工作中堅持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極大的促進了學生就。

4加強就業指導課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就業觀

幫助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增強學生學習的自覺性;做好就業指導,不斷提高學生就業能力。就業指導課作為提升學生就業能力、轉變就業觀念的主要途徑在大學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國家教育部明確規定從2009年新生起,就業指導課作為必修課列入高等教育教人才培養方案。為了充分發揮就業指導課的作用,我們選派專門教師參加了上級組織的一系列課程培訓,學校又對各院系的就業指導專職教師進行培訓,對就業指導課從教學內容、教學形式、教學課時及分配都作了統一要求。教學形式上我們將課堂教學與講座相結合,將參觀學習與模擬實訓相結合;教學安排上從學生人學到畢業,根據不同年級特點有側重的進行全程式就業指導;內容上包括就業形勢、就業觀念教育,職業生涯規劃,求職技巧及能力教育,創業培訓等方面教育。真正發揮了就業指導課的作用,幫助學生理性、科學、可持續的擇業、就業。例如,在思想教育方面,我們主要是引導大學生認清就業形勢,擺正自己位置,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目前大學生出現就業難和就業緊張的情況,很大程度是因為大學生就業觀念比較滯后。因此,我們就業工作部門通過入學教育的就業形勢分析,聘請專家校友及企業界人士作專題講座等形式,教育大學生要領會“市場導向、政府調控、學校推薦與用人單位雙向選擇”的就業政策。引導學生正確認識就業形勢,樹立“先就業,再擇業”的就業觀,大力倡導“行行可建功,處處能立業,勞動最光榮”的就業觀,鼓勵大學生到西部,到基層和艱苦的地方去,經受磨煉,健康成長;轉變唯外企、黨政機關、國有大中型企業就業的觀念,選擇到能夠真正發揮自己才能的各類基層用人單位中就業的思想;樹立創業思想,培養創業精神,增強創業意識,走自主創業的道路。

5發揮就業工作部門的優勢,為大學生提供就業信息,構建就業服務平臺

高校就業工作部門要發揮自身優勢,在服務大學生就業工作中,積極拓寬畢業生就業信息渠道:一是與企業進一步加強聯系,向用人單位推薦優秀畢業生,在學生與用們單位之間溝通對接的渠道;二是利用報刊、廣播、網站等宣傳手段和陣地,開辟大學生就業專欄,通報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宣傳學生求職意向,在畢業生與社會用人單位之間搭建信息平臺;三是做好優秀大學畢業生的推介工作;四是進一步做好對畢業生就業后工作情況的跟蹤調查和用人單位評價的反饋,加強與用人單位的聯系,形成長效機制。

6積極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期,捷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就業競爭能力

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是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要求。解決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從畢業生角度來講,根本的辦法是加強綜合素質,提高就業能力。高校就業作部門要堅持把服務青年成長成工作為全部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與學校教學、管理等部門通力合作,全而實施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通過職業導航設計、素質拓展訓練、建立評估體系、強化社會認同四個環節,著力培養具有相應專業技術能力、經營管理能力、知識管理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及綜合能力等符合勞動力市場需求的合格人才。要以社會對人才的需求為切入點,組織實施相血的素質拓展訓練項目,通過組織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團會、團課、報告會等提高大學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素質;通過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和社團活動,提高學生多方面能力和促進各種專長的發展;通過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提高大學生的創新能力;通過開展各種體育活動和心理咨詢服務,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通過抓好與專業相關的社團組織建設和“下鄉”社會實踐活動,促進大學生第一課堂的學習,提高大學生的專業素質。

7鼓勵和扶持大學生自主創業

創業是就業的最高形式,大學生自主創業不儀能緩解社會就業壓力,而且也有利于促進神會經濟的發展。引導畢業牛走艱苦創業、科技創業、自主創業之路,既是就業形勢的現實需要,也是大學畢業生實現自身價值的內在要求。高校應把對創業人才的培養逐步納入學校人才培養的主渠道。要通過組織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造能力,同時幫助獲獎的大學生向社會推薦優秀作品和申請專利,為大學生創業創造機會和奠定基礎;通過組織實施創業計劃大賽等活動,為具有較高的科技創新水平和自主創業條件的大學生提供創業平臺和機會;組織優秀的青年企業家對有意向、有備件的畢業生進行創業指導和輔導;同時積極探索通過廣泛吸納社會資源多層次、多渠道設立專門的風險投資基金的辦法,為大學畢業生創辦企業提供支持。:

篇(4)

在高等教育招生規模不斷擴大以及勞動力市場對人才需求的變化不斷加快的現實背景下,面對新的就業壓力,高校現行的就業指導措施能不能夠滿足當前大學生就業的需要?應該采取怎樣的措施來應對?針對這個問題,反思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探尋提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水平的路徑,顯得尤為重要。

一、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存在的問題

(一)注重應急性指導,系統性和連續性就業指導體系不健全

在職業規劃方面,據統計,有30%的學生表示從大一時就開始規劃了,有26.9%的學生從大二開始規劃,有28.9%的學生是從大三時開始規劃的,還有14.2%的學生竟然到了大四時才開始進行自己的職業規劃。面對就業指導的開始時間,有61.8%的學生希望“從大一開始,貫穿整個大學生活”,只有39.2%的學生希望“平時多進行學習指導,畢業前集中進行就業指導”。在25所大學的就業指導方案中,學校開始就業指導的時問與學生實際開始職業規劃的時間大致一致,與學生的期望存在較大的差異。這說明學生在職業規劃上存在很大的被動性,需要學校給予更多的指導。學校在就業指導的內容和形式上,都把工作的重點放在就業前的應急措施上,如‘就業的形式與政策”、“面試的技巧”、“求職中的心理調適”和“就業信息”等方面,而對大學生長期職業規劃的指導、人生規劃的指導等方面存在嚴重的不足。

(二)各高校就業指導師資力量相對薄弱,人員專業化、職業化程度有待提高

從事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的專職人員,多數都屬于行政編制,這些教師往往是從學校行政崗位轉崗而來,甚至是一批在計劃經濟下長期從事就業工作的老師,他們最大的弱點是雖然擁有一定實際經驗但缺乏就業理論基礎支持,或者雖具備一定就業理論經驗,但沒有就業實戰經驗,從而導致了高校就業指導與社會需要相脫節,很難成為高校就業指導領域中專家和專業人才,一方面這些人往往要忙于應付大量的事務性工作,很難有固定的時間和精力經常性開展有針對性的就業指導工作,因此很難為畢業生提供全面完善的服務。而兼職的輔導員老師往往工作任務重,流動比較快,同時又缺乏長期系統的業務培訓,所以難以積累工作經驗和提高專業能力。因此,隨著就業市場的變化日益復雜,加強就業指導的工作者隊伍建設,使就業指導實現專業化,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

(三)就業指導課程雖已開設,但未起到實效

雖然各院校都開設了就業指導課程,但總體而言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是教學的內容和形式比較單一,缺乏實用性;二是從課程設置本身來看,就業指導課往往屬于公選課,課時數少,并往往在大四以后才開設。具體而言:

1.教材內容比較陳舊,幾乎全是理論,缺少切合實際的應用知識,與學生的需求還有一定差距,不少高校對就業政策和就業信息的宣傳指導是就業指導最主要的內容,更有甚者只是通過發放就業須知、就業指導手冊等方式。據一份抽樣調查顯示,只有不到20%的學生認為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有用”,學生們對學校開設的就業指導課最大的不滿是與用人單位和社會缺乏交流和溝通,不少學生還認為,學校的就業指導課‘不實用”、‘信息量小”、“內容太陳舊”等。

2.很多高校就業指導的開展是從在大學四年級才開始,通過就業指導課程、就業動員會、各類就業指導講座等方式開展,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這樣的就業指導對多數畢業生而言為時過晚,除了少數人校對自己有明確職業規劃的學生外,多數畢業生在他們走上工作崗位時仍然未能從思想上、心理上做好充分的準備,而能夠在大學一年級就對學生提供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素質測評和幫助實施服務的學校寥寥無幾。

(四)就業率水分過重

在高校,“就業率”已經成了一個非常重要的關鍵詞。網上有一份關于ll6所高校的歷年就業率統計表,表上出現的ll6所高校的歷年就業率都在80%以上,最高的達到100%。其中就業率在90%以上的有96所,占總數的85.8%。然而另外一個材料卻讓人感到困惑:教育部高校學生司的一位負責人在談到2008年的高校就業率目標時卻只有70%。既然在2008年時教育部對就業率的追求目標都只有70%,為何上面那份統計表上所有的高校的就業率都超過了80%?有兩份材料道出了這個數據的秘密:造假!一所就業率統計數據為96.26%的高校,據學生估計該校的實際就業率大概在20%左右。一位參加過就業工作的高校教師在自己的博客中這樣寫道:‘學校制定了就業率指標,每個學院都要力爭達到或超過這一指標。學校自有一套相應的激勵機制:將各項經費與各學院的就業率掛鉤具體的做法是:要求畢業生在完成其設計或論文之前必須將已經簽約的協議或單位接收證明交給設計(論文)指導老師,再由指導老師交給院行政部門,否則不得允許其參加并通過畢業設計(論文)的答辯,當然學校也不發給其畢業證和學位證。這一招相當有效。”在就業率統計上普遍造假,形成‘鈹就業”的不良現象。

二、改進高校就業指導工作的對策

(一)細化教育內容,確保指導到位

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工作是否具有針對性和有效性,主要看它是否滿足了大學生的就業需要以及用人單位對人才的素質的要求。因此,全面細致地選擇就業指導與服務的內容就顯得至關重要。考慮就業市場供求雙方的需求,筆者認為,就業指導的內容應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職業道德教育。職業道德是社會道德在職業活動中的具體體現,當前加強畢業生的職業道德教育是市場經濟的必然要求,其內容包括誠信道德教育,如反對畢業生偽造成績單和獎勵證書等以達到個人目的行為等;勤奮、愛崗、敬業精神的教育,如主張‘用個人品牌塑造職場人生”等。第二,就業心理教育。主要是針對畢業生出現的一系列心理障礙,如依賴、盲從、焦慮、急躁、自卑等情緒和認知偏差,加強畢業生的心理輔導,促其以健康的心態面對就業。第三,就業政策與形勢教育。主要是幫助畢業生了解國家的就業方針、政策,以及各種就業制度,引導學生明晰就業形勢及專業市場需求變化趨勢,以利于畢業生正確擇業。第四,就業觀教育。主要是教育畢業生要針對就業市場的變化,轉變就業觀念,克服“等、靠、要”的就業態度,正確認識自我,合理定位,調整就業預期,樹立競爭就業、自主就業意識。第五,特殊群體教育。如針對女性畢業生相對于男生就業困難的現象,促其克服自卑,認識自我,主動參與就業競爭。第六,禮儀修養教育。主要是讓畢業生具備一定的禮儀知識以及交際表達能力,使其在求職過程中能夠給用人單位留下良好的印象,以獲得更多的就業機會。細化教育內容,能夠全面培養大學生綜合性的基本能力和素質,有利于大學生成功求職和就業,而且將使大學生受益終生。

(二)不斷完善課程體系建設,開展全程教育

采用有效的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方法,給大學生提供職業咨詢與指導服務,是促進大學生職業選擇科學化的關鍵。借鑒國外及國內的一些成功經驗,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人手:第一,將職業指導納入課程體系,結合職業指導專題講座,形成貫穿大學教育全過程的職業指導體系。如在一年級開設職業教育課程,著重講授職業生涯的認知和規劃,使學生初步明確專業與職業的關系,以及所屬行業的特性;在二年級著重加強學生的創新思想和實踐能力培養;在三年級開展個性化服務,有針對性地為學生規劃實現就業目標;在四年級則側重就業形式與政策的教育,以及求職技巧的指導與就業的服務等。第二,積極開展畢業生個性化職業指導。即通過人才測評,根據個體差異,客觀評價學生的能力,有針對性地為畢業生提供“一對一”或小范圍的個性化職業指導。第三,積極拓展畢業生的求職能力。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社會資源,通過校內外結合的形式開展職業指導。總之,就是要運用科學的工作方法不斷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工作的效率。

(三)加強隊伍建設,保證服務質量

篇(5)

目前,大學生在就業進程中主要存在希望一步到位、專業對口、創業太難、想干大事和尋找穩定工作等傳統的就業觀念。體育產業是一個巨大的產業鏈,正是由于它的龐大性,大學生很難一步到位找到合適的工作崗位。體育產業是新興的行業,它的發展需要不斷地探索。體育產業鏈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創造巨大的財富,也能為大學生就業提供崗位,但是那些只想干大事、不能腳踏實地,只想有穩定工作、不能置身市場調節之中的大學生,只能止步于體育產業的洪流之外了。

(二)體育產業發展對就業市場規范化的影響

從近年來大學生就業市場活動的運行狀況來看,還存在許多不規范情況。比如,合法權益得不到保護、存在各類亂收費現象和非法職業介紹機構等,這些問題嚴重干擾了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規范性,擾亂了大學生就業市場的正常運行,制約了大學生就業市場向法制化邁進的步伐。同時,體育產業發展目前沒有專門的法律和法規對其進行制約,它的發展主要取決于市場的調控,這種狀況不能為大學生在體育產業就業中提供法律保護,并且影響了大學生在體育產業就業的積極性。

(三)體育產業發展對大學生素質能力培養的影響

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僅需要攝取文化知識,更應該通過參與學生會和學生社團組織等提高個體在溝通、組織、協調和配合等方面的綜合能力。體育產業應能夠洞悉市場變化,引領產業發展,具有滿足行業需求的和較強專業背景的全方位人才,這是體育產業發展為大學生就業提出的要求。面對體育產業的發展,大學生就業不僅迎來了機遇,更是面對著挑戰,如何為自身贏得機遇,是大學生值得思考的問題。

二、體育產業發展背景下大學生就業的對策

(一)政府要建立良好輿論導向,保障就業公平原則

落實到位體育產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形式,其起步晚、發展快,民眾對體育產業不甚了解,目前還沒有得到社會的廣泛認可。政府部門應該發揮輿論導向作用,引導民眾正確認識體育產業的概念,積極轉變觀念,為大學生就業排除觀念障礙。就業公平原則是高校大學生就業工作最重要的原則,也是在大學生求職過程中最易出現問題的環節。體育產業市場尚處在發展階段,各領域的行業規范尚未明確,面對供大于求的就業市場,用人單位為了使本單位的利益最大化,通常會制定遠遠高于求職崗位要求的求職意向,令部分大學生望而卻步,這種做法既不利于用人單位選聘合適的崗位人選,也不利于人才的發展,最終會造成人才的浪費和流失。面對這種現象,政府相關部門要對就業市場和用人單位的招聘工作進行合理監管,切實保障就業公平原則落實到位。

(二)高校要提高大學生就業指導實效,發揮體育產業市場的調控作用

在大學生就業過程中,高校擔任的角色呈現出從無需負責大學生就業、到積極參與大學生就業、再到主動服務于大學生就業的變化過程,顯示出高校與大學生就業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雖然高校和大學生的關系主要是在教育范圍之內,大學生的就業并不是高校辦學的主要目標,但是隨著高校就業率對高校招生的直接影響的增大,高校對于大學生就業已經開始足夠重視。體育產業對于增加大學生就業崗位的直接效果顯而易見,高校應該抓住體育產業蓬勃發展的契機,在高校大學生就業指導過程中,引導大學生建立正確的擇業觀。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不能因循守舊,應該根據時代的需要和經濟的發展進行適時的調整。高校應面對社會的需求和大學生的渴望,提供具有實效性的就業指導,為大學生就業和創業指明方向。同時,針對體育產業市場用人單位需求信息的混雜性,進行甄別和篩選,為大學生提供屬實、合法的就業信息。

(三)大學生要樹立就業危機意識,培養就業的科學觀念

當前,隨著高校應屆畢業大學生人數的逐年增多,大學生就業形式日趨嚴峻。目前,我國對于大學生就業危機意識的培養較為欠缺,大學生對于就業危機的認識不足。作為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應該正確認識當前就業的現實情況,根據所學專業的特點和就業市場的需求,及時調整就業方向。面對國內經濟形勢的變化和體育產業發展帶來的巨大就業機會,大學生必須樹立新的符合市場需求的就業觀念。首先要解決大學生的基本生存空間、生存環境和生存地位等問題。面對高校大眾化教育時代來臨所帶來的就業壓力,大學生要發掘自身在體育產業就業的潛力,為自身就業謀求出路。職業本無高低貴賤之分,每種職業的存在都是源于社會的需要。大學生在擇業時,應該把能夠提高人生經驗和工作經驗作為考量工作好壞的標準,對所從事的體育產業行業必須有充分的認識和了解,進而熱愛體育產業工作。

篇(6)

(一)社會性別歧視與刻板印象

一些學者認為性別歧視在當今社會成為一種越發普遍的現象,甚至成為一種習慣。王麗(2012)認為傳統的“重男輕女”的偏見仍將長期存在,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大背景下,這也是女大學生就業歧視問題難以消除的一大原因。在某種意義上講,女大學生就業問題就是其遭遇性別歧視的問題,性別歧視是造成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最為直接的原因之一。還有一些學者認為,中國歷史文化因素的影響、國內經濟困境、政策缺失及女大學生自身獨立意識和因素較差是女大學生就業中遭受性別歧視的主要成因。如就業市場不完善、就業法律法規不健全、生育保險制度不健全、就業指導工作薄弱等。傅靜(2009)運用社會性別理論,分析了社會文化所塑造的固化性別角色、國家保障女性就業權的法律可操作性差、高校課程設置中缺乏性別平等內容等因素造成了社會對于女大學生的性別歧視。職業刻板印象是人們對男性和女性在專業、職業方面的期望及一般看法。如姜曉琳(2007)認為,在“女主內,男主外”等傳統性別觀念影響下形成的職業性別刻板印象影響著女大學生的擇業,限制了女大學生未來發展的選擇空間。

(二)公共政策與組織責任

主要表現為保障女大學生平等就業權利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靈,企業在承擔其對于女大學生就業時責任心的普遍下降與習慣性淡漠,高校擴招、專業設置落后于市場需求,就業服務流于形式等,這些都使女大學生就業難的形勢更為嚴峻。如學者們所指出的,性別公正缺失使得公共政策干預女大學生就業成為必要;缺乏性別意識指導而制定的就業保障政策在公平的外衣下傷害了女性的平等就業權;現行有關男女平等的公共政策操作化失靈加劇了事實上的性別不平等;高校缺乏對女生開展個性化的就業指導與服務導致了女大學生就業的困境,如涉及女生就業方面的就業技巧輔導、就業心理輔導、就業合法權益保護及就業觀教育等分類指導與系統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強(吳瓊,2012)。

(三)女大學生性別意識與心理因素

目前,從性別意識的角度探究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研究中,多把問題的矛頭指向具有傳統色彩的性別意識以及表現為“群體無意識”的女大學生群體對于傳統性別文化與分工的默認,女大學生的主體意識不強、發展定位不高、面臨性別歧視的逆來順受等因素影響了女大學生就業的質量,成為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的內因。如萬瓊華(2002)認為女大學生普遍認同傳統性別意識、主體意識薄弱,這對女大學生就業產生了負面影響。沈磊、岳永飛、董穎、顧艷艷(2013)認為,女大學生自身心理素質的不足主要表現為存在成功恐懼心理和求穩心理。部分有能力的女性不敢或不愿意從事領導性工作,畏懼女強人的稱謂,且大部分女性在擇業時普遍青睞政府部門和事業單位,這些崗位上激烈的競爭導致女大學生就業困難。進一步,學者們分析了女大學生常見的就業心理障礙,如焦慮、依賴、自卑等。就業難的現狀使得女大學畢業生承受著一定心理壓力,就業挫折使她們進一步強化不良心理,使得女大學生順利就業面臨更多阻礙,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女大學生就業問題。此外,在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下,應屆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女大學生就業率也因此受到一定影響。郭璟(2013)從經濟學角度分析,從女性生育哺乳期福利、退休金的負擔、業務培訓費的利用率等角度指出由于女性生理特征所帶來較高的勞動力成本是導致女大學生就業難的重要成因。歸結起來,形成女大學生就業問題的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一是社會。其主要有:對于女性的性別歧視泛濫;政府制定的保障女大學生就業的法規、公共政策流于理論,缺乏可操作性;企業逃避自身的社會責任,拒絕承擔女性因性別而產生的額外成本;就業市場尚未完善或成熟,人才供過于求的局面影響了女大學生就業等。二是文化。傳統性別觀念經過長期、持續的社會化歷程已經銘刻在女大學生的性格特質、價值觀念與行為模式之中,它以一種“想當然”的已有合理性控制著女大學生的工作選擇與工作狀態,建構了女大學生生活和工作于其中的文化環境,限定了社會對于女大學生的特定角色期待。三是女大學生自身。女大學生不良的個體心理反應、職業刻板印象影響下的擇業觀、社會化歷程中形成了傳統性別意識以及部分女大學生綜合素質存在的問題等因素影響了她們的就業。此外,高校傳統的專業設置與市場的需求脫節,課程上缺乏從女性學課程以啟迪女性的主體意識,高校的就業服務業相對滯后,這些因素也影響著女大學生的就業。

二、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問題對策

如何破解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目前學術界已形成政府與社會、高校及女大學生自身“三位一體”的策略體系。

(一)政府與社會

學者們普遍認為,政府與社會在解決女大學生就業難問題上應該更有所作為。一是倡導平等性別文化,創造良好社會氛圍。應不斷清除“重男輕女”的歧視婦女的傳統偏見;要強化性別意識,發揮主流媒體的作用,倡導男女平等的性別文化,努力實現性別公平、創建男女公平的氛圍。此外,要為保障女生就業公共政策的實施營造支持女性解放、倡導性別平等的良好氛圍。如社會媒體應承擔起促進性別平等的責任,強化輿論監督和社會監督的作用,營造有利于女大學生就業的良好氛圍(溫靜,2012)。二是增強反歧視法律法規的操作性,建立促進就業的獎懲機制。學者們提出要對于性別歧視的具體行為進行界定,使得法規落到實處。對于就業中侵犯女性權益的行為,應該制定懲處的條款細則;建立政策執行機制,嚴禁歧視女性的行為;應該明確用人單位的責任、健全處罰條例,政府制定的政策法規要有可操作性。強調建立激勵機制,通過稅收等優惠政策鼓勵用人單位接納女大學生就業;建立懲罰機制,制定“反歧視法”,防止和消除就業中的性別歧視(齊依南,2009)。三是完善公共政策與社會保障體系,切實保障女大學生的平等就業權。應盡快建立就業保障體系,切實保證女大學生就業權利;完善生育保險機制、擴大生育保險覆蓋范圍、促進家務勞動社會化;成立專門的就業歧視監督部門和社會監督機構,加強就業領域的執法監督。四是優化產業結構,擴大女性就業選擇空間,完善社會工作介入女大學生就業的途徑。政府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為女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崗位;應該實施嚴格的產假保護制度、女性再就業培訓規劃、發展社區服務業。郭璟(2013)指出,社會工作在促進女大學生的就業方面發揮著獨特的作用,應對女大學生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向女大學生進行就業政策輔導,與勞動就業管理部門、用人機構建立聯系,促成雙方互相了解、互相接納。

(二)高校

學者們認為高校應深化就業服務,增進人性關懷。在教育活動中注重提升女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增強她們的個人修養、實踐動手、為人處世等方面的能力;加強就業指導隊伍,要針對女生提供有效的指導和幫助;強化女大學生的就業技能培訓,完善心理咨詢、擇業技巧等就業服務。還有一些學者們認為,高校應合理專業設置、優化專業結構,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建立以市場化為導向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培養要與市場需求相銜接。同時在教育上應該引入性別意識,重視性別差異,并將其滲透在教育過程中,以增強女生的自我意識。

(三)女大學生自身

一是增強自身性別意識。女大學生要增強駕馭自我命運的意識,發揚自我優勢、正確看待兩性角色、增強自我性別意識。二是合理擇業觀念。女大學生應該奉行“合適的職業才是最好的”擇業理念,正確認識自我,更新就業觀念,結合主客觀條件做出合理的選擇。在擇業時要同時考慮自身需求和社會需求,選擇有利于發揮潛能的職業。三是強化自信力與維權意識。女性在職場上有語言出眾、易于交往、富于耐心等優勢,因此女大學生要在心理上有自信、要敢于競爭,應認識并發揮自我優勢、提高自信心,掌握擇業技巧。四是積累人力資源資本,全面提升綜合素質。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是女大學生在就業競爭中取勝的關鍵,能為女大學生創造更多社會財富創造打下良好基礎。總之,政府應在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問題上發揮核心主導作用,高校在解決女大學生就業問題上應發揮“奠基”作用,女大學生自身在解決自我就業問題上應發揮積極的主體作用。

篇(7)

3.高校就業指導要“前移”,由畢業班向低年級輻射,把職業生涯教育貫穿大學生活的始終。我國大多高校對大學生進行“職業規劃”、“職業定位”、“生涯設計”等就業輔導目前做得很不到位。每個階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職業發展任務,如果前一階段職業發展任務不能很好地完成,就會影響后一階段,導致職業選擇時發生障礙。因此從職業發展的角度講,大學的就業指導既要“前移”與中學就業指導相銜接,又要延伸連接大學后的“生涯輔導”。所以現階段高校的就業指導要滲透到學校的教育活動中,列入學校的教學計劃、培養目標和學生的發展規劃中,并具有與課程同等的地位,使大學生從一入學起就受到較為系統規范的就業教育。

4.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促進就業的服務體系和長效機制。完善的就業服務體系和長效機制是畢業生順利就業的重要保障。這包括建立校、院(系)專門的就業服務機構,為促進就業提供組織保證;要建立和完善就業服務運行的靈活機制,一切圍繞大學生就業服務;要建立和完善各項促進就業的制度,確保經費、場所、設施設備和人員到位;要加強就業指導隊伍建設,把就業指導師資建設納入學校的整體師資規劃中,從而為促進就業提供人才保證。

篇(8)

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大學生就業逐步由政府分配向市場調節轉變。通過市場解決大學生就業問題,可以調整供需關系、合理配置資源,是適應社會發展和高等教育大眾化的必然選擇。但是,目前大學生就業市場化的機制尚不完善,學生本人、用人單位、高等院校和社會自身都存在一定矛盾,并彼此構成新的矛盾,影響了大學生就業市場化的進程。

一、大學生:矛盾———自我定位不清,與社會要求錯位;對策———調整就業觀念,提高自身能力

就業市場化是指就業主體全部進入人才市場,由市場配置人才就業。各類人才均要適應人才市場的需求,遵循人才市場的規律。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如果說高校畢業生從“高檔商品”變為“大眾商品”是市場的必然選擇,那么就業層次向下延伸也成為相應的必然趨勢。2002年我國有高校畢業生145萬,2003年有高校畢業生212萬,2004年有畢業生280萬,2005年畢業生人數為340萬,2006年畢業生人數為413萬。與高等教育規模快速擴張不相適應的是,大學生就業市場尚處于培育和建設階段,難以提供充足的就業機會。2006年5月,教育部高校學生司有關負責人在回答《中國青年報》記者有關大學生就業問題的提問時指出:“大眾化時代的大學生不能再自詡為社會的精英,要懷著一個普通勞動者的心態和定位去參與就業選擇和就業競爭。這需要廣大畢業生尤其是家長更新就業觀念,調整就業期望,在正確判斷形勢的前提下適度選擇,以多種方式努力實現廣泛就業。”可見,不管大學畢業生愿不愿意做一名“普通勞動者”,愿不愿意走向平均月薪千元左右的“普通崗位”,現實都已經擺在了面前。但是,很多大學畢業生不能正確自我定位,與社會的要求錯位。他們很少考慮自己的擇業期望值是否符合實際,所選職業是否符合社會需要,能否發揮自己的才能,自己是否具有適應社會就業和創業的能力。“盲目追求高工資、高職位,擇業意向集中在大城市、好單位,同時又缺乏自謀職業、自主擇業、自主創業的能力和勇氣,結果是高不成、低不就,失去了很多就業機會。”②大學生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應采取如下對策:

1。轉變就業觀念。從一定意義上講,選擇職業就是選擇未來,就是選擇生活方式。“自主擇業、雙向選擇”為大學生創造了一個前所未有的制度環境,這個環境既蘊含著參與競爭的無限機遇,也意味著大學生將面臨越來越多的來自就業環境的挑戰;既意味著個人擁有選擇工作的主動權,也意味著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和風險。大學畢業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念,應當明白擇業的首要因素不是高收入、高地位,而是社會需求和個人發展的最佳結合。要把眼光放得長遠些,把就業當作職業發展歷程的起點,不要過分計較短期內的利益得失,不要與別人盲目攀比。

2。提升就業能力。大學生就業能力是學生能否獲得滿意職位的關鍵,它包括基礎性能力、專業性能力和差異性能力三個方面。其中,基礎能力含有人際交往能力、語言文字應用能力、應聘能力、適應能力等,相當于“產品的包裝形象”,是從事任何崗位工作都必須具備的基本素質;專業能力包括專業知識、職業崗位所需的特殊技能等,相當于“產品的質量”,是勝任本職工作的基礎所在;差異性能力包括個性化、創新性與創業性,相當于“產品的核心競爭力”,是在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績的關鍵所在。因此,大學生應當努力提升就業技能,成為“厚基礎、寬口徑、有特長、能創新”的人才。

3。勇于自主創業。聯合國教科文總部在《21世紀的高等教育:展望與行動世界宣言》中明確提出:“畢業生將愈來愈不僅僅是求職者,而首先將成為工作崗位的創造者。”如果說,由于歷史的原因,政府對年齡大的下崗困難群體,還需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的話,那么,具有年齡和知識優勢的大學畢業生,就不應當過多地依靠政府和社會的呵護,而應當積極主動地投身于市場經濟和知識經濟的洪流中去自主就業,乃至開拓創業。事實上,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已經初步給大學生提供了自主創業的社會環境,并且已有一批勇敢者親身實踐并取得了豐碩的成果。

二、高校:矛盾———自我角色不清,與社會發展不同步;對策———明確高校職能,完善就業工作機制

在畢業生就業市場體系中,高校既是生產廠家,又是銷售廠家,同時還是市場服務的主體,發揮著重要作用。大學生能否就業,表面上看是學生和用人單位之間的問題,但實質上卻是高等教育能否順利步入市場、接受市場選擇的問題。當前,相當一部分高等學校在專業設置、培養模式、教育理念諸多方面和市場脫節,和社會要求不同步,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市場需要的學生沒有人培養,培養出來的學生市場不需要”的局面。即使是專業對口的學生,也較為普遍地存在著知識面窄、心理素質差、適應性弱、缺乏創新意識和實踐精神的問題。因此,高校應當明確自身職能,樹立“就業是高等院校辦學生命線”的理念,不斷完善就業工作體制。

1。改革人才培養模式。2006年5月學校部和北京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聯合的《關于大學生求職與就業狀況的調查報告》認為:“高校應該根據社會需求和國家長期發展目標,改革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專業設置的調整。”③這就要求高校根據市場需要和選人用人的信號確定教育目標,根據社會需求確定人才培養規格。做到培養目標和用人標準相協調,專業設置和實際需求相協調,技能訓練和崗位要求相協調。在教育教學全過程中強化職業意識,全面提高大學生就業競爭力,實現教育培養和人力資源開發由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

2。加大就業指導力度。隨著就業壓力的增加,學生在步入就業市場時需要準備的就業知識和技能越來越豐富,需要高校向學生提供個性化、專業化、全程化的就業指導。個性化指導是在發現和尊重受指導者個性的基礎上,幫助畢業生對自己的能力、興趣、特長形成正確、客觀的認識,使其選定的擇業目標應當與自身狀況相符合,從而在擇業乃至從業、創業中處于優勢地位。全程化指導就是將就業指導關口前移,使指導工作覆蓋學生在校學習期間的全過程。對于低年級學生要重點講授就業形勢、就業政策,指導學生做好規劃;對高年級的大學生,主要針對擇業期的特點與困惑,進行技巧、心理調適等方面的指導。專業化就是通過建設一支具有專門知識和技能的隊伍,提高就業指導的層次和質量。

3。開拓新的就業市場。高校作為市場經濟環境下的運營實體,不僅要堅持以質取勝的市場策略,提高“產品”的層次、質量,還要注意研究人才市場規律,搞好市場行情預測,努力開拓就業市場。要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加大對“珠三角”、“長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市場開發的力度;要抓住國家對中西部地區大開發形成

廣闊就業市場這一寶貴的歷史機遇,重視開辟中西部就業基地,讓學生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業;要有寬廣的世界眼光,在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聯系日益緊密的情況下,嘗試開拓境外就業市場,建立境外就業基地。

三、社會:矛盾———缺乏良好的就業保障機制,輿論環境苛刻;對策———制定相關政策,多方用力,恰當引導

有不少研究者把大學畢業生就業的困難歸結為高校“擴招”,進而指責高等教育的“擴招”政策。但是,通過深入的分析可以發現,適齡青年無論是否進入大學,將來總要就業,勞動力供給總量并沒有增減。18歲就業和22歲就業最大的不同是勞動力自身素質有了提高,更加有利于就業。2005年,我國高校的毛入學率是19%,而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995年世界教育報告》,1994年,西方國家的高校毛入學率均已超過了30%,其中法國、加拿大、美國等國家超過了50%④。但是這些國家并沒有因為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或普及化階段而帶來大規模的大學生失業。上述情況表明,我國的大學畢業生不是真正的供大于求,而是在就業的市場化過程中出現了就業環境的系統性問題,進而制約了大學生就業的市場化進程。

國家政策和制度限制是制約大學生就業的重要因素,高校畢業生的就業價值取向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國家的教育制度、人事制度和戶籍管理制度。一些人才不適合在一些單位工作卻出不去,單位真正需要的人才卻可能因為沒有編制而進不來。人事制度這盤棋沒有走活,用人單位就無法形成正常的新陳代謝機制,整個人才市場就沒有良好的社會保障機制。非公有制企業本來提供的就業崗位是最多的,但是在不規范的就業市場環境中,受社會文化、價值觀念、傳統習慣、行為方式、思維方式等非正式規則所構成的意識形態氛圍的影響,企業的吸引力卻最小。一些用人單位在選擇大學生時存在誤區,比如過分看重工作經驗,過分關注文憑等。一些用人單位遮蔽崗位需求信息,造成人才市場上的信息嚴重不對稱。更有甚者,少數媒體不能充分把握國內外人才市場的現狀與趨勢,追求信息的故事化與娛樂性,對大學生就業不是深切的關注與細致分析,而是把個別事件描繪成整個存在情況與發展態勢,進而形成全社會的輿論壓力,造成畢業生就業環境惡化。人才的脫穎而出和人力資源的開發需要一個良性的宏觀環境,但這種宏觀環境的形成決非人才個體和市場自發趨同就可以實現的,必須依賴政府的宏觀調控和引導。因此,政府既要培育就業市場,還要調控就業市場。

篇(9)

二、企業需求視角下大學生就業能力提升的途徑

(一)強化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國內大多數高校采用的是寬松式教學,大學生對自己的學習生活有著較為自由的選擇空間。在這樣的背景下,很多大學生一心發展專業技能,而對自身的綜合素質關注較少。但現實情況是,綜合素質已經成為企業評價人才的重要標準,因為它能夠反映一個人的職業操作、協作能力和培養潛質,而員工的這些品質無疑會深刻地影響企業的發展前景。所以,大學生必須有意識地培養自己的品行,平衡自己在各方面能力培養中的精力投入,盡量做到全面發展。調查顯示,大學生綜合能力的缺乏源自對綜合能力培養的輕視,而這種輕視又源自他們對就業能力內涵的誤解以及對事業成功的錯誤認識。所以,通過思想政治教育糾正大學生的錯誤認識是發展其就業能力的第一步。同時,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學生就業能力培養中的重要性還體現在,如果沒有思想政治教育參與,大學生很難自發地意識到企業需求和就業能力對其未來職業生涯和現實生活的影響。

(二)優化課程設置,增強大學生的專業技能傳統的高等教育以培養研究型人才為重點,因此,注重對學生進行理論知識的灌輸。但隨著教育向就業市場方向轉變,各高校必須做出相應的調整,以市場需求,特別是以企業的需求為導向進行人才培養。這種調整的一個重要特征就表現在課程設置上,必須適應科技的發展和市場的變化,及時與社會需求接軌。所以,高校的課程設置應當以各專業的最新動態為指向,以引導學生了解前沿科技及其未來趨勢為重要目標,并結合這一目標綜合制定人才培養方案。具體而言,高校首先要創新教育理念,以教學質量為標準,以就業為依據,將科學的就業觀滲透到日常教學中去。其次,必須敢于正視以往教學模式的不足。一要主動挖掘學生的才華與潛能,在提升專業課質量的同時,結合大學生的興趣愛好、職業需求來充實選修課體系;二要結合企業現實需要,通過制訂教學計劃、完善知識結構、構建課程體系等方式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就業能力,始終將幫助學生順利就業視為大學生課程設置的重要導向。

篇(10)

1職業決策的理論與模型

首先是職業決策精神觀。RichardS.Sharf在其著作《應用職業發展理論到咨詢》中,把Miller-Tiedeman的畢生職業理論(LifecareerTheory)和Bloch和Richmond的相關概念結合起來,認為他們的理論代表了職業決策的精神觀。持有精神觀的研究者把工作看成一個能滋養一個人的精神和發展自己的場所。Miller-Tiedeman認為,個體應該重視來自選擇的各個方面的信息,而不是關注對與錯的答案。其次是職業決策的認知信息加工觀。Peterson及其同事將信息加工理論應用到職業決策中并提出了四種假設。他們用信息加工金字塔來說明個體職業決策中的信息加工過程,認為個體的信息加工包括三個成分:知識領域、決策技巧領域和執行加工領域。最后是職業決策的PIC模型。PIC模型中涉及7個基本概念,即職業的有關方面、可選職業的核心方面、方面對個體的相對重要性、方面內水平、方面內偏好、有結構和無結構信息、敏感性分析。

Gati等人認為,職業決策過程的本質是找到與個體的偏好和能力最兼容的可選職業。在多數情況下,廣泛嘗試所有的可選職業是不實用的。所以,他們把職業分成具有不同目標、過程和結果的三個主要階段:(1)預先篩選可選職業;(2)深度探索有希望的可選職業,該階段目標是確定一些既有希望又適合個體的職業;(3)選擇最適合的職業(ChoosingtheMostSuitableAlternative)。

2.影響職業決策困難的因素

2.1職業決策專業影響

職業決策受畢業生自身專業影響。在一般情況下,大學畢業生在校期間已經接受了大學為其規劃安排好了的課程教育,其符合相關國家標準,并為大學生走上職業崗位做好了充分準備,有利于大學生從事相關專業,并在其相關領域有所發展乃至促進相關專業的發展。不同種類、不同程度的大學專業教育直接影響大學生在走_L崗位前的實際擁有的能力。毫無疑問,擁有較高能力的大學生有更強的職業競爭能力,在職業決策上也有更廣的選擇余地,而能力較低的大學生則會因缺乏競爭力難以讓自己獲得專業對口的職業甚至要被迫選擇專業不對口的職業,繼而影響其對職業的決策。不同個體性格不同,能力不同,喜好不同,并且客觀的社會需要也更是不盡相同,比如,有些大學生所學習的專業是就業冷門,不易就業,或者同期畢業生太多,競爭壓力過大,等等。

2.2擇業心理影響

大學畢業生擇業受其擇業心理影響。大學生擇業心理是指大學生在就業過程中表現出來的一般心理特征。在一般情況下,有些大學畢業生會希望尋求一個地處經濟發達地區,待遇優握且有發展前途,讓其“有面子”的工作職業;有些大學生則是希望可以回到家鄉.或者是到西部地區.利用所學促使一方發展。總而言之,這和大學畢業生自身的職業價值觀不同有重要關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價值觀,進而影響到其職業價值觀,影響到自身的職業決策。并且,不同的人擇業要求不同。不同的人對不同的職業認識及態度不同,進而擇業要求不同;同時,即使面對同一個職業,不同的人也會因為自身的種種因素而有不同的認識或態度,繼而擇業要求不同。另外,不同的人對其自身的認識評價不同,即每個人的自我效能感不同。自我效能感最初被定義為,人對自己為獲得預期結果所需施行的行為能力的信念,之后又擴展為:“人們所具有的,對影響其生活的事件施加控制所需能力的信念。”因此,影響大學生職業決策的并不是指大學生實際擁有的能力,而是指其自身的情緒調控、學習潛力、自我調節及自律能力等。Taylor和Betz的研究結果表明:影響職業決策的因素不僅包括職業決策技能的發展,而且包括對一些具體的職業決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為重要。即個體的低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阻礙了個體的職業探索行為和職業決策技能的發展,使得低職業決策效能者無法作出有效的職業決策。一些研究還表明,職業決策自我效能還調節著職業決策中的焦慮水平,應付職業決策的自我效能水平越高,決策水平就越高,焦慮水平越低。

2.3社會環境影響

在職業決策過程中,大學生還要考慮一些外在的環境問題,比如歧視問題中的性別歧視。職業類型按性別分類,反映了社會對兩性應該從事相應工作的傳統觀點。雖然現代的性別歧視不像幾十年前那么嚴重,但不少職業本身帶有一定的性別選擇,比如多數要求重體力勞動的職業多偏向選擇男性;另外,某些用人單位在進行招聘時也會有性別選擇,這就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大學生的職業決策。又如乙肝歧視,一些用人單位或者職業拒絕患有肝病的大學生就業,甚至為大學生職業決策造成一定困難。并且,不同職業其本身的工作環境有所不同,某些職業本身的工作環境較為嚴苛,比如噴漆車間等,也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職業決策。而在職業決策的過程中,大學生難免遇到向往職業和工作環境喜好相悖的矛盾,這也會成為大學生職業決策的困難。另外,家庭或重要他人的意見、社會重大事件的影響,以及當下社會總體經濟的景氣程度,等等,都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決策。根據EliGinzberg的觀點,早期個體根據自己的實踐經驗或職業培訓,明確自己的職業選擇。也就是說,人們根據自己的不斷學習和了解,慢慢熟悉相關職業直至具體化,并縮小自己的實際選擇范圍,最終確定自己的職業。但是,如何整合已有的知識元素并幫助自己確定職業,也就是理想的實際化過程,也會給多數大學生帶來相當的困難,影響職業決策。

2.4擇業動機

人們找工作不僅僅只是為了謀生。動機分為外在動機和內在動機。很顯然,工作可以換取各種具體的獎賞,如薪水、職稱、名譽等,這些組成了影響職業決策的外在動機。在某種程度上,人們比較認可清教徒式的工作倫理,即“工作本身就很重要”的觀點。鑒于這些看法,工作被認為是一種有意義的東西,它本身就能給人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等等,這些組成了影響職業決策的內部動機。并且在某種程度上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產生一定的交互作用,同時影響著大學生的職業決策,甚至使其在其職業決策過程中產生一定的矛盾,繼而成為職業決策的阻礙。

2.5焦慮對職業決策的影響

近二十年來,焦慮對于職業決策困難的影響成為了職業決策研究的主要內容之一。Goodstein(1965)提出,作出職業選擇需要特定的信息和技能,面對所需信息和可以培養特定技能的機會時,焦慮可能會妨礙個體獲取信息以及利用這些機會來培養所需的技能,從而影響個體作出有效的職業決策。

3.職業決策困難的干預方式

職業決策困難的干預有幾種方式,概括地說,學校職業指導的主體干預方式有三種:一是職業指導課程,二是職業發展團體輔導,三是個別咨詢。叫職業指導課程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常用的職業決策干預手段,由就業輔導老師介紹當前的職業現狀與前景,讓學生們對自己的職業有一個總體的認知,但由于缺乏面對面的交流,個體的差異性無法兼顧。職業發展團體輔導則是由專門的老師對學生進行職業培訓與職業規劃的指導,對師資要求較高,只有少數高校才能做到。個別咨詢是最具個體性、獨立性的職業決策干預方式,它采取面對面的交流方式,職業指導老師要對學生個體的興趣、職業傾向、性格有比較準確的把握,能夠提出一些實際且有效的職業指導意見。這種干預方式需要占用大量的人力與財力,高校無法普及。且個別咨詢的干預方式已經市場化,如職業決策分析師、職業規劃師等職業的出現。

上一篇: 民間金融監管論文 下一篇: 企業管理溝通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观看亚洲人成影院 | 日韩情欲在线视频 | 亚洲中文一二三 | 五月天国产亚洲激情在线观看 | 正在播放国产对白孕妇作爱 | 久久精品官方网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