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4-01 09:51: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自我控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自我控制論文

篇(1)

一、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概述

貨幣資金的內部控制是企業內部控制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內部控制的主要目的是實現企業貨幣開支的合理、合法和貨幣回收的安全可靠,防止貪污舞弊行為,保證資產的安全,保證會計資料的正確,滿足生產和經營的需要。

1.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

所謂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環境是對單位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建立和實施有重大影響的因素的統稱。控制環境的好壞直接決定著企業內部控制能否實施或實施的效果,影響著特定控制的有效性。

2.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基本目標

企業在建立和實施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中,至少應當強化對以下關鍵環節的風險控制,并采取相應的控制措施:(1)職責分工、權限范圍和審批程序應當明確,機構設置和人員配備應當科學合理。(2)現金、銀行存款的管理應當符合法律要求,銀行賬戶的開立、審批、核對、清理應當嚴格有效,現金盤點和銀行對賬單的核對應當按規定嚴格執行。(3)與貨幣資金有關的票據的購買、保管、使用、銷毀等應應當有完整的記錄,銀行預留印鑒和有關印章的管理應當嚴格有效。

二、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

1.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表現

(1)現金和銀行存款控制實施方面。①現金管理中,企業存在不執行庫存現金限額的規定,超限額庫存額留存現金不及時送存銀行;收入不入賬,私設“小金庫”,坐收坐支,沒有很好執行,現金不定期盤點制度,現金賬面余額與庫存不符,造成“白條”抵庫公款私存挪用現金等。②銀行存款管理中,不按照企業經營管理實際需要,隨意開立賬戶或多頭開戶,套取利息,截留公款;不能嚴格遵守銀行結算辦法,應使用轉賬方式支付的款項,常常用現金支付;企業違反規定出借單位銀行賬戶,轉賬套現;使用網上交易電子方式的企業,在辦理貨幣資金支付業務時,授權批準程序不規范,無專人對交易和支付行為審核。

(2)票據及印章管理的問題。會計人員私自背書轉讓,出借支票;財務專用章和名章在實際工作中企業因貪圖工作便利,常將印鑒交由出納員一人掌管。

(3)職責分工與授權批準方面。 ①職責分工方面。企業在實施 “出納人員不得兼任稽核、會計檔案保管和收入、支出、費用、債權債務賬目的登記工作”,“錢賬分離”等方面,通常基本符合規范。但在員工臨時休假、出差和生病等意外情況下,缺乏明確的交接制度,臨時指派人員兼任,存在不相容職務由一人擔任現象;在“辦理貨幣資金業務的人員定期進行崗位輪換”,“強制休假制度”的規定方面,幾乎沒有得到落實;對出納人員不得同時從事銀行對賬單的獲取、銀行存款余額調節表的編制等工作,大部分企業都由出納人員一人完成,存在巨大風險隱患。②授權制度和審核批準制度實施方面。目前大多數企業在授權制度和審核批準制度中,并非依靠內部控制來進行授權審批,而主要依靠企業領導的“一支筆”進行審批。企業領導擁有較大的審批自,對重大資金的審批常常越過集體商議的決策程序。在實際工作中不按照授權審核程序、不在授權范圍內審批、超越審批權限辦理業務的現象比較普遍,形成不少控制漏洞。

2.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問題成因分析

企業資金內部控制存在的上述問題歸根結底有以下三個方面的原因:(1)企業沒有建立完善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體系。大多數企業缺乏健全有效內部控制框架,控制環境薄弱,組織機構與現代企業制度不相符。(2)企業忽視了對資金內部控制關鍵要點。貨幣資金的控制要點是現金收支業務和銀行存款收支業務的管理。從現金和銀行存款內部控制現狀來看,大多數企業不重視崗位分工,沒有建立有效的授權批準制度。(3)監督方面,缺乏有效的內外部監督機制。

三、企業有效實施貨幣資金內部控制規范的對策

1.充分利用各種內部控制方法

(1)不相容職務分離控制。企業在設計和建立內部控制制度時,首先應確定哪些崗位和職務是不相容的,明確規定各個機構和崗位的職責權限,使不相容崗位和職務之間能夠相互監督、相互制約,形成有效的制衡機制。

(2)授權批準控制。授權批準控制要求企業明確規定涉及會計及相關工作的授權批準的范圍、權限、程序、責任等內容,企業內部各級管理者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行使職權和承擔責任,經辦人員也必須在授權范圍內辦理業務。對于審批人超越授權范圍審批的貨幣資金業務,經辦人有權拒絕辦理,并及時向審批人的上級授權部門報告。對于重要的貨幣資金支付或金額巨大的貨幣資金應實行集體審批。

2.完善資金內部控制體系

(1)貨幣資金安全性控制。資金安全性控制主要包括賬實盤點控制、庫存限額控制、崗位分離控制、實物隔離控制四個方面的內容。賬實盤點控制是通過定期或不定期對貨幣資金進行盤點確保企業資產安全。庫存限額控制是對各企業規定一定的資金庫存限額,將超過限額的貨幣資金送存銀行,以降低貨幣資金被盜風險,統籌使用貨幣資金。崗位分離控制是將不相容的崗位由不同的人負責,以達到相互牽制、相互監督的作用。實物隔離控制主要通過采取相應措施妥善保管實物,避免他人接觸。

(2)貨幣資金合法性控制。資金合法性控制,是指貨幣資金收支業務是否合法的內部控制制度。一般都采用加大內部審計監督檢查力度的方法。對業務量少、單筆金額小的單位,記賬憑證可由一人復核;對業務量大、單筆金額大的單位,記賬憑證應由兩人復核,即增設復核會計。還可以實行嚴格的授權審批制度,重點控制大金額貨幣資金支付。另外,還可利用政府機關、社會力量對企業進行審計、監督、檢查。

3.對貨幣資金管理的關鍵點進行重點控制(1)現金收支業務控制。控制現金收支業務,必須對現金流人流出及運作的各個環節進行綜合把握。首先,要管住現金的流入點。明確資金的來源,對已取得的貨幣資金及時人賬。其次,要把好現金支出。控制非法和不合理的資金流出,嚴格審核支付過程。另外,要管好現金盤點。增加第三者參與盤點內容,并進行定期抽盤,保證現金賬面余額和實際庫存相符。

(2)銀行存款收支業務控制。第一,對銀行賬戶的開立、管理等要有具體規定。不能在同營業網點開立賬戶,或者同時跨行開戶、多頭開戶、隨意開戶,也不能將單位公款以個人名義私存。第二,要保障銀行和企業的對賬環節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確保貨幣資金支付合理,回收及時。

4.提高管理者和員工素質

首先,《內部會計控制規范―基本規范》明確指出:“單位負責人對本單位內部控制的建立、健全及有效實施負責”。企業負責人是內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有效實施的第一責任人,有責任和義務領導、組織并實施內部控制制度。要建立健全負責人內部控制責任制,將內部控制的效果和單位負責人的政績、業績考核、升遷結合起來,提高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控制的重視程度。其次要建立健全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最終需要人的有效實施才能發揮其作用。管理者和員工應當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和敬業精神,誠實守信、忠于職守、遵紀守法。單位定期對人員進行知識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業務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同時,要引入競爭機制,定期進行考評,擇優上崗。

5.加強對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指導和監督

首先,要加大對內部控制管理實施的推進力度,財政部門和行業協會要在不斷完善內部控制法規的基礎上,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大內部控制實施力度,強制企業管理著對內部控制效果作出保證,強制注冊會計師對企業內部控制體系進行評審,切實引導企業實施內部控制,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其次,加強內部審計。內部審計與內部控制是緊密相聯的,內部審計既是企業內部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監督內部控制的主要方式,要定期對企業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的健全性、符合性和有效性進行審查和評價,及時發現貨幣資金內部控制的漏洞和薄弱環節,切實完善貨幣資金內部控制制度。

參考文獻:

[1]財政部財會{2007}7號關于《企業內部控制―基本規范》.

篇(2)

1982年底,中國體育科學學會、運動訓練學委員會和中國籃球協會聯合舉辦了我國首次籃球學術論文報告會,征到論文篇與此同時,國家體委還召開了籃球國家級教練員復核、套改高級教練員技術職稱論文答辯會,這些措施對促進我國籃球理論研究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它標志著建國以來我國籃球理論研究的發展達到了一個階段。1984年,中國籃球協會、北京體育科研所,聯合召開了籃球運動科學化訓練討論會,隨之展開的科學化訓練研究將系統論、信息論和控制論引入籃球訓練和競賽之中,研究重點集中在籃球訓練原理、訓練過程的調控及提高籃球運動訓練水平的方法、途徑等方面,逐漸形成了籃球訓練的特點與規律、籃球訓練原則、籃球訓練方法、籃球訓練的組織與管理等一整套系統的訓練理論。

篇(3)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推動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企業文化中蘊含著諸多的內容,安全文化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作為企業管理者贏一局企業內外安全生產環節的實際情況,制定出符合企業安全生產的理念和價值體系,以作為企業安全生產的方針和原則。具體來說,就是圍繞企業安全生產而形成的一系列理論.

1、安全文化的概念和特征

安全文化是存在于組織和個人的素質和態度的總和, 它建立了一種超出一切之上的觀念, 即安全問題由于它的重要性, 可保證得到應有的重視。這一定義對于安全問題進行整體的闡述,及時針對態度問題又是針對組織問題;與組織和個人都有著深刻的聯系,因此說在這一企業中的組織與個人都應對其有著正確的理解與行動,將其和自己的實際工作融合在一起。由此可以看出, 安全文化的特征在于它是一種社會性的文化, 其出發點與歸宿是愛護自己、愛護他人, 愛護人類共同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安全文化不是安全行為本身, 而是用于構造安全行為和理解安全行為的知識體系。安全文化的概念、特征是對當今世界/ 大安全觀及 相關方利益維護的最佳注解。

2、企業構建安全文化的作用

2. 1 引導

企業的安全文化石一種理念,是企業員工的一種觀念和認識,通過安全文化可以幫助員工樹立正確的安全觀念、安全生產動機, 能夠最大程度地調動員工的積極性, 預防不安全行為的發生。員工以此為安全行為準則來要求自己,構建安全的價值觀,自覺遵守安全行為專責,并形成員工自覺、自信和自我實現安全生產和安全生活的內在動力。

企業在安全文化的引導下,健康有序發展,可以說企業安全文化能夠反映企業員工共同的安全價值觀、行為準則和利益,指引企業員工按既定目標開展活動。使安全價值觀在全體員工中逐步形成共識, 引導員工的思想、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 自我約束、自我控制。

2. 2 凝聚

企業中的每一個個體都有自己的價值評判標準和行為準則, 都有自己的物質和精神方面的需求, 從而表現出不同的個性特征。安全文化能使全體員工在安全觀念、目標、行為準則方面保持一致, 形成心理認同的整體力量, 表現出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2. 3 組織及協調

在安全生產管理中, 一是安全管理決策協調, 二是協調企業中各子系統的安全職能。使系統構成一個整體, 克服管理缺陷, 建立在統一的價值觀和行為基礎上。在生活及生產活動中, 每一個參與者的行為都與該項活動的安全狀況有關, 只有使每一個人都可靠, 才能保證系統處于安全生產的良性發展狀態。必須提高每一個人的安全覺悟、規范每一個人的安全行為, 在高度的安全文化環境中, 不安全的行為也會被安全氛圍所不容而糾正。通過潛移默化的安全文化滲透, 可使員工形成安全價值觀, 實現自我控制。

3、企業安全文化建設途徑

3.1 樹立正確的企業安全理念

通過對企業現有的安全理念進行歸納整理, 結合企業發展要求, 吸收國內外先進管理經驗, 并根據生產現場實際及特性進行補充完善, 確立正確的安全思想、原則、道德和觀念等。

3.2 建立現代安全管理模式

構建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系,以系統論、信息論、控制論為指導思想, 從現代控制理論的角度, 以危害因素、作業風險預知預控管理為中心, 以車間、班組安全建設為基礎, 實現對各類危險的預知預控。

3.3 企業安全制度文化建設。

企業安全制度文化建設,就是要制定科學的、有較強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企業安全管理制度、安全作業指導書和安全操作規程,做到事事有章可循,供企業員工共同遵守。安全管理制度是企業安全生產的“法”,其制定要充分識別相關安全法律法規的要求,以確保安全管理制度的合法性;安全作業指書和安全操作規程要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其制定要在充分總結企業長期積累的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借鑒兄弟單位的經驗,認真研究現有的工作流程和有關設備的使用說明書的要求。安全制度的制定是要求企業員工共同遵守的,因此,安全制度的建設除了要具備合法性、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等要求之外,還要體現廣大員工的意志。在其制定過程中要發動廣大員工積極參與,特別是一線的業務骨干的參與。這樣制定出來制度凝聚了廣大員工的智慧,容易使員工產生自覺維護和遵守的意愿。

3.4 要堅持開展豐富多彩的安全文化活動

篇(4)

森林病蟲害每年給我國造成的直接經濟損失達數十億元,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更是難以估量。由于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局限性,過去人們在控制森林病蟲災害的過程中,總存在著被動抗災的思想意識,往往在森林病蟲害暴發成災后,再籌集巨額資金救災。《森林病蟲害防治條例》中提出了"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綜合治理"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涉及到與森林病蟲害發生發展相關的諸方面因素,但其核心內容還是落實在"預防"上,怎樣預防災害?除了營造穩定的森林生態系統,提高林分的自控能力外,從森防理論角度來看,是要在森林病蟲害的增殖初期就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防御大災形成。要達到預防災害的目的,認真做好森林病蟲害的監測預報工作是關鍵,只有及時、準確地掌握森林病蟲害的發生發展動態,才能適時做出正確的防治決策,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達到治早、治小的目的。

一、森林病蟲害的監測要素分析

要做到及時、準確地監測和預報,必須把握時間、空間和人三大要素。

1、時間要素

把握好監測預報的時間有兩個層面的作用。一是直接影響測報的準確性。按照森林病蟲的生長發育規律,要在一定的時間區域和適宜的自然條件下,才表現出可視癥狀或前兆特征。如黃脊竹蝗產卵地調查,可行的時間區間在9月至次年5月,而在每年的10月左右于竹林中查找竹下盤枝條受害嚴重、地上可見到竹蝗尸骸(如頭殼、前胸背板、足后腿節等)的地段進行調查,則可以大大提高調查的準確性和效率。過早這些特征尚未出現或不顯著,而過晚這些特征又可能自然消失,使之難以分辨。二是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有很強的時效性,尤其是暴發性害蟲,如松毛蟲、竹縷舟蛾等,如果不能根據準確的調查和在當地的發生規律及時發出預報,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能造成大面積的災害。因此,掌握病蟲的生物學特性及其在當地的發生發展規律,適時進行病蟲情調查是做好測報的關鍵。

2、空間要素

從空間上來說病蟲的發生與自然環境條件密切相關。在森林害蟲防治中有一個"蟲源地"的概念,即每一個發生周期或大多數發生周期都起源于數個相對穩定的小面積地域,這些地域上害蟲種群的動態往往是監測預測的重要依據,是預報的敏感地帶。根據長期積累的調查資料和觀測經驗,找準"蟲源地",設立固定調查樣地,定期觀測調查,既能為掌握害蟲在當地的發生規律積累有用的資料,又能提高測報的準確性和工作效率,事半而功倍。現在有人從地理生態學、景觀生態學的角度來研究害蟲種群的發生發展規律,希望找出害蟲種群變動與地理景觀之間的關系。這方面的研究成果將有助于提高選擇觀測調查點的科學性和機動性。

3、人的要素

首先,社會對監測預報工作在預防森林病蟲災害中的重要作用應該有一個清楚的認識,投入足夠的資金,采取嚴格的組織管理措施,這是最重要也是目前最薄弱的一個方面。

其次,對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者的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專職測報員既要有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在昆蟲學、植物病理學、生態學、調查統計學等方面有足夠的知識儲備,又要具備良好的跨學科綜合能力,氣象學、系統控制論、仿真動力學、網絡信息技術等學科的綜合運用是森林病蟲監測預報做到"耳聰目明"的基礎。現代科學技術發展很快,為提高測報技術水平帶來了便利,要有跟蹤新技術發展并能將之應用于工作中的能力;還要有豐富的經驗積累,這是發揮創造力的平臺。既有高度的事業責任感,又有吃苦耐勞的敬業精神。

第三,林農觀測森林病蟲害的發生動態占有很大的時間和空間優勢。讓林農掌握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基本知識,建立林農報告森林病蟲情獎勵制度,充分發揮林農的積極性,就能形成一張巨大的、嚴密的、高效的實時監測網。目前,各級政府和主管部門對森林病蟲害監測預報工作對預防災害的貢獻率的認識還未達到應有程度。要轉變"災來救災"的意識,將防御災害工作的重點轉移到"預防為主"的軌道上來還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二、森林病蟲害的控制措施

近半個世紀來,森林病蟲害的防治取得了長足的進步,但也面臨著許多新問題。化學防治以產生目標生物的抗藥性、誤殺天敵生物以及污染環境等問題備受批評。

生物防治以能克服上述缺點而被寄予厚望,也取得了一些成績,不過仍有許多缺陷,如缺少人工施放的天敵生物種群持續存在的生態學動態證據,生物防治的研究者考慮更多的是食物鏈而不是食物網絡的關系等等,在森林病蟲害的生物防治方面,沒有實質性的進展,也沒有成功的事例表明在人工的或人工干預的森林生態系統中,建立了對森林病蟲害控制持續有效的天敵生物種群。

由于生物防治的步履維艱,加上相關學科發展的推動,抗病抗蟲選種、育種的研究形成了熱點。特別是隨著生物工程技術的進步,DNA(基因)重組技術突破了遠緣雜交不親和性的困難,為抗性育種開辟了新的途徑。

對于現有的、具有一定生態系統性的人工林,采取改造提高其自我調控病蟲災害的能力,運用對環境和其它有益物種的生存和發展影響較小的各種措施,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態和經濟效益可接受(或允許)的低密度,并在時空上達到持續控制的效果。對于現有的、不具有生態系統性的人工林,采取以基因工程為主的技術措施,培育適應立地生態環境的抗性樹種,逐漸取代現有弱抗性或抗性衰退、喪失的樹種。對于將有的人工林,采取生態控制的策略,從造林開始就將病蟲災害的自我控制作為和高質高產同等重要的目標,以期得到自組織的人工林生態系統,將有害生物控制在生態和經濟效益可接受(或允許)的低密度,并在時空上達到持續控制的效果。

因此,森林及樹木病蟲災害的生態控制技術和遺傳(基因)控制技術是實現我國森林保護策略轉移和扭轉被動局面的關鍵技術。

生態控制的原理在于系統生態學。一個生態系統內,物種之間協同進化,不同種的有機體或亞系統協調共生、互惠互利,和諧高效利用系統的能量,系統中的所有生物都占領著一切可利用的生態位、攝取一切可利用的能量,從而形成最佳的物流與能流狀態,使整個系統表現出高效和諧的持續發展。在這種協同進化過程中,物種常表現出抗逆性和變異性,這些抗逆性和變異性的基礎來源于物種基因的調控表達和變異。因此,自然森林生態系統中各種組分形成的各級結構具有自我協調、自我組織、自我維持的穩定機制,這種機制構造了系統的自我調節功能,從而起到對病蟲災害的可持續控制。

遺傳控制得以實施的基礎是以基因工程為主導的現代育種技術。從林木或其它動植物體內定位到抗病、抗蟲基因,并將其克隆、轉入到林木體內,表達出對特定或大多數病蟲害的持續高抗性。目前,涉及遺傳轉化的樹種已達9科19屬近30種。一些重要的樹種如楊樹、歐洲落葉松等已獲得了轉基因植株。在報導的林木基因工程的目的基因中,抗性基因的種類最為豐富,包括了抗蟲基因、抗病基因、抗鹽基因、抗寒基因以及抗除草劑基因。

對于客觀上具有或可能出現一定演替過程、形成一定自組織性而具有一定程度自我調控病蟲災害的功能的人工林生態系統,其病蟲災害生態控制的研究趨勢是:從喬、灌、草及農作物多植物種合理配置人手,提高系統內的生物多樣性,改造現有林和營造混交林,為系統的演替過程構建初始可啟動狀態,使其伴隨演替過程逐步最大程度地實現自組織性,從而形成一定程度的抗逆補償功能和自我調控病蟲災害功能。

篇(5)

體育教學方法作為體育文化傳播的橋梁,隨著教學目標、教師、學生、教學過程等因素而發生著變化。根據目前體育教學改革的情況,筆者在體育教學中運用了時空認知與程序教學相融合的教學法進行教學優化,收到了較好的效果,并進而提出運用程序教學法與時空認知相結合的體育教法進行范式構建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程序教法與時空認知的相互融合理論依據

程序教學與時空認知相結合的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理論依據是由教學思想、教學理論、學習理論、控制論、信息論、認知心理學、行為科學、自我評價理論、動機理論、運動技能形成規律所構成。程序教學以步步反饋為主線,把控制、反饋、強化貫穿于教學過程的始終,提倡學生“發現—解決—記憶”的學習活動,重在培養學生發現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時空認知教學法通過理論知識或技術動作的初步了解,形成時空感覺,訓練時空表象,進行信息反饋的強化和鞏固。因此,這兩種教學法在體育教學的師生互動中有一致性,這是兩種教法融合的內在核心。

1.體育教學思想。在學校體育教學中培養和發展學生進行終身體育學習的能動性尤為重要。主動體育教學思想強調學生是學習的主人,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積極地去體驗運動的樂趣,真正認識到體育的價值,養成自主的體育興趣、習慣與能力。所以在體育教學中采用合理有效的教學法是非常必要的。

2.體育教與學的互動理論。體育教學理論是研究體育教學一般規律的學說,它能為體育設計提供豐富的理論依據。體育教學設計是科學地解決體育教學問題,使體育教學取得良好效果的實施方案,是體育教學理論發展的需要。教師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是互動的。需要是體育學習動機的源泉,學生在不同的年齡和學習階段有著不同的體育學習目標。為了滿足個人對體育學習的需要,體育教學的設計和學生學習的互動關系就顯得尤為重要。

3.心理學基礎。(1)認知學習理論。認知學習是根據已有知識對新知識加以組織,是指與個體現有認知結構相適應并被其吸收,從而引起認知結構的改造。人的學習過程是對信息獲得貯存、加工和使用的心理過程。由于信息加工系統的能力有限,人不能同時應用一切可能的信息。人必須采用一定的行動方案、計劃或策略,從而體現出人的主動性和智慧性。(2)條件作用原理。斯金納是美國新行為主義學派,他以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和強化理論為基礎,建立了程序教學和生物反饋訓練理論,對學校教學理論和方法的改變和研究有深遠的意義。他把一門課程學習的總目標分為幾個單元,再把每個單元分成許多小步驟,學習者在完成每一步的課業后,就會知道每個學習結果,即得到強化,再按順序進入下一步驟的學習,直到學完一個單元。學習中,學生可按自己的能力和學習進度逐步達到總目標。

4.運動技能形成規律。從運動技能的形成機制來看,形成運動技能就是要在刺激反復作用下建立“運動條件反射暫時性神經聯系”形成動力定型。運動技能的形成離不開外部刺激,然而人的學習不同于動物的學習,兩者在學習機制上有著本質的區別。人在學習的過程中除了外部刺激外,其內在的心理如態度、動機、思維、情感等的作用對學習也產生重要影響,如情感在技能認知中的作用在于活動定向,意識的作用在于支配動作的執行。只有學習者在情感上接受了教師的教學信息,并能夠充分認識學習的價值,他才能在練習中表現出積極性和主動性。此時,意識控制作用才會增強,雖然在練習中經常出現錯誤動作,但由于能得到及時動作反饋,在主觀上卻始終能朝向練習的目標。隨著練習者自我控制能力的增強,形成熟練的技術動作。因此,我們將運動技能從開始學習到形成熟練技巧,全過程可以分為“泛化過程、分化過程、鞏固過程、自動化過程”四個時相,這四全時相是相互交錯、不可分割的一個完整的動作技能的形成過程。

二、體育教學中程序教法與時空認知相融合教學法的范式構建

1.程序教學與時空認知相結合的教學法的教學目標。通過教學程序與學生時空認知的時空感覺,建立、鞏固和發展時空表象,提高練習成功率,縮短教學過程,培養學生保持動態姿勢的能力,營造生動、活潑、主動的學習氛圍。

篇(6)

【中圖分類號】H0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9682(2009)02-0037-03

一、引 言

翻譯學(Translation Studies)作為學科名稱,1972年首次由美國翻譯家霍姆斯(Holmes, J.S.)提出。他的著名論文《翻譯研究的名與實》(The Name and Nature of Translation Studies)被看作是“新學科的創建宣言”(Munday,2001:4)翻譯學創建發展至今,已經成為一門與多學科聯系緊密的綜合性學科,中外學者從不同領域以各異的視角進行過翻譯研究,比如語言學、語用學、修辭學、文體學、哲學和美學等。國際傳播語言學研究的是國際傳播語言,概括而言,它是“一門由語言學、傳播學和跨文化交際學交叉滲透、協同互補而形成的學科。”(童之俠,2005:2)翻譯學與國際傳播語言學作為兩門獨立的學科,因涉及語言等要素在不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在研究的諸多領域有著不同程度的交叉。

在Mona Baker編著的《翻譯研究百科全書》(Routledge Encyclopedia of Translation Studies)一書中,編者明確指出“Indeed, the various methodologies and theoretical frameworks borrowed from different disciplines are increasingly being adapted and reassessed to meet the specific needs of translation scholars.”(Baker,2004:279)(實際上,從不同學科借用的各式的方法論和理論框架正日益被翻譯界學者所采用和再評價,以滿足其特定的需要。)(筆者譯)這表明,翻譯界在廣泛地汲取其他學科的有益養料。而大量的跨學科研究證明,學科之間的相互借鑒與交融無疑能為其自身的發展拓寬領域,開闊視野。探尋翻譯學與國際傳播語言學研究之交叉領域,更能讓我們明確兩者獨立與交叉的部分,從而有利于明確學科界限,保持各自的學科特色。

二、翻譯學與國際傳播語言學研究領域概述

1.翻譯學研究領域

在霍姆斯的翻譯學科藍圖中,翻譯學分為純翻譯學和應用翻譯學。國內翻譯研究中,曹明倫教授繪制的翻譯理論定位圖將翻譯學劃分為翻譯理論、翻譯史和翻譯批評三個學科范疇。其中內向型本體翻譯理論和外向型綜合翻譯理論是翻譯理論的兩大類型。在內向型本體翻譯理論中,純翻譯理論關注的是翻譯的本質、原理、標準、原則、目的、任務、功能和過程等;應用性翻譯理論關注的是翻譯的策略、方法、技巧、教學、文體翻譯、同聲傳譯、譯員培訓和機器翻譯等;在外向型綜合翻譯理論中,有如下四個研究方向:①運用其他學科的研究成果和理論方法對翻譯問題進行的理論研究;②對受制于各種社會環境、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翻譯現象的研究;③把翻譯作為或視為政治活動、文化活動、經濟活動等目的行為的研究;④對譯作在目標語文化中的接受、傳播、影響、變異等狀況的研究。(曹明倫,2007:188)在上述的研究領域中,很多理論和研究方法,特別是純翻譯理論和外向型綜合翻譯理論的關注面與國際傳播語言學有所交叉,下文將進一步闡述。

2.國際傳播語言學研究領域

國際傳播語言學研究國際之間跨文化的信息傳播活動中,語言使用的狀況、特點、規律和發展趨勢,涉及一個重要的學科――傳播學,“傳播學是研究人類一切傳播行為和傳播過程發生、發展的規律以及傳播與人和社會的關系的學問。”(李苓,2002:8)傳播學的研究內容包括傳播現象的產生和發展歷史研究;理論模式研究、傳播內容研究、傳播類型研究、傳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等。(同上,9-11)在上述的研究領域中,傳播內容研究關注涉及語言符號與所指對象之間的關系;傳播的功能和效果研究往往也涵蓋媒介、意識形態對傳播的影響、傳播效果的研究等,這些均是翻譯研究關注的對象。

三、翻譯學與國際傳播語言學交叉領域舉隅

1.從翻譯學和國際傳播語言學定義看交叉

自翻譯現象產生以來,人們給翻譯下了很多定義,翻譯的語言學派、文藝學派和文化學派等各有自己的闡述,其實,翻譯作為一項實踐活動而言,就是“把一套語言符號或非語言符號所負載的信息用另一套語言符號或非語言符號表達出來的創造性文化活動。它包括語際翻譯、語內翻譯和符際翻譯。”(曹明倫,2007:186)這一定義概括了翻譯的多種定義,借用了雅各布森對翻譯的三類劃分(語內、語際和符際翻譯),較為全面且接近翻譯的本質。

翻譯學的研究對象就是翻譯,籠統地講,“翻譯學就是研究翻譯的科學。”(譚載喜,2000:7-12)或曰“翻譯學正是以跨文化的語際交流與傳播為研究對象,又系統綜合語言學、文藝學、符號學、文化學、心理學和思維科學諸學科的知識而形成一個新的知識體系的學科。”(呂俊、侯向群,2001:13)

國際傳播語言學是“一個含有許多既相互獨立又相互聯系的子系統的有機整體,是以信息論、系統論、控制論為研究方法,運用語言學、傳播學、跨文化交際學等學科的理論和成果來解釋、研究國際傳播語言現象及其規律的一門涉及面廣泛的綜合性學科。”(童之俠,2005:2)而作為國際傳播語言學中重要理論來源之一的傳播學,簡言之,就是“研究人類如何運用符號進行社會信息交流的學科。”(李苓,2002:9)語言學、跨文化交際學均是國際傳播語言學的重要理論基礎,覆蓋了符號學、語義學、語用學、修辭學、文學和民族學等諸多學科。

上述對翻譯學和國際傳播語言學的定義見仁見智,各有特點。比較以上定義,我們可以看出,翻譯學是研究翻譯的,翻譯是表達信息的創造性文化活動,翻譯學在研究跨文化的語際交流和傳播過程中,勢必要涉及傳播學的諸多概念。其中翻譯定義中一些關鍵詞如“語言符號、非語言符號、信息”和翻譯學定義中“跨文化語際交流、傳播”等等都是國際傳播語言學高度關注的問題,從某種意義上講,翻譯的本質乃是信息的傳播與交流,這就說明“信息的傳播與交流”是兩門學科共同研究的對象。與此同時,二者定義反映出來相關的學科如語言學、符號學等也高度重合,這說明它們的理論來源和研究的領域在很大程度上互相交融。

2.從翻譯和傳播的過程看交叉

翻譯是一種在跨文化語境中實現的復雜活動,不考慮翻譯活動發起人和贊助商等因素影響,其過程可簡單概括如下:首先是原作者創作原作的過程,其次是讀者閱讀原作的過程,若有讀者萌發了發起翻譯活動的意愿,則完成了翻譯活動的準備階段;當讀者將自身的身份轉化為譯者,對原作帶有翻譯目的進行細讀時,譯者便開始了翻譯;譯者完成了翻譯,譯作以某種形式如書籍、影像等進入到目的語讀者的視線,直至目標語讀者閱讀譯作,如果不作翻譯效果的研究,一個不考慮“前因后果”的翻譯活動便得以完成。

再看傳播的過程,根據布雷多克對拉斯韋爾的“五W”模式進行的擴充,信息的傳播過程涉及七個方面的內容:①誰(who),②傳播什么(says what),③通過什么渠道(in which channel),④向誰傳播(to whom),⑤在何種情況下(under what circumstances)⑥傳播的目的是什么(for what purpose),⑦效果如何(with what effect)。(邵培仁,2000:47)

在傳播學的相關概念中,筆者認為,信息可以理解為“說了什么”,包括文字、聲音、影像等多種形式;信源指的是信息的傳播者;信道就是信息的傳播渠道;而信宿是信息的接收者,也就是信息到達的目的地。傳播的整個過程構成了一個系統,并非單向的信息傳遞,是可以反方向研究的,比如信息的反饋也屬于這個系統中的一部分,為信源與信宿架起一道橋梁,使其形成動態循環的模式。

從以上對翻譯和傳播的過程描述中,我們能看到兩者有著及其相似的要素:都有信息的發出者(原作者V.S.信源);都有信息的形成過程(原作創作V.S.編碼);都有信息的傳播渠道(譯作形式V.S.信道);都有信息的接受過程(目標語讀者閱讀譯作V.S.譯碼);都有信息傳送的目的地(目標語讀者V.S.信宿)。因此,相應的兩門學科在分析上述問題時完全可以相互借鑒,比如翻譯的過程為:原作者原作譯者譯作譯作讀者;借用傳播過程的要素,翻譯的過程可以擴充為:原作者編碼原作譯碼讀/譯者編碼譯作譯碼讀者。

上述過程借鑒了呂俊教授描繪的翻譯過程圖,結合傳播過程,反映出翻譯處理信息的過程與傳播過程的高度相似性。其中原作者將信息進行編碼,轉化為語言文字等符號,形成原作,原作在讀者那里被譯碼為可接受的信息,而讀者在接收到信息后又轉化為了譯者,成為了新的一輪信息的發出者。這一過程表明了兩者的模式有重合之處。我們可以將翻譯看作“是跨文化、跨語際的信息傳播。”(呂俊、侯向群,2001:3)Ian Mason 教授也指出筆譯和口譯都是傳播交流的活動(Translating and interpreting are acts of communicating.)[1]同理反觀傳播過程,信息傳播涉及跨文化和跨語際時,往往就是通過翻譯來實現交流的。國際傳播語言學中探討的語言轉換問題,其實就是翻譯問題。從這個層面我們可以說,翻譯學和國際傳播語言學各自可以從對方的研究中探尋新思路,二者并非一個是另一個的附屬或分支,而是有著交叉互補的共生關系。

3.從研究內容看交叉

翻譯學的跨學科性質決定其研究的高度綜合性,國際傳播語言學作為研究國際傳播過程中語言現象的交叉學科也具有綜合性。其他特性如系統性、科學性、實踐性等也有共同之處。而二者的研究內容在諸多方面都不謀而合,以下進行簡要的比較:

(1)皆關注信息的發出者

翻譯研究中,原始信息的發出者是原作者,而原作讀者在轉化為譯者后又成為了新信息的發出者,他們都是翻譯研究中的主體,對其進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義。對原作者的生平背景和寫作風格等有所了解,有助于翻譯其作品。而對譯者的研究也能探尋翻譯的過程、目的和策略等,從而進一步找出翻譯活動的規律。

國際傳播語言學中,信息的發出者是信源,是研究的“誰傳播”的問題,“指的是傳播者或信息來源,負責信息的采集、整理、制作和傳遞。”(李苓,2002:32)人際傳播討論人與人之間的信息交流;組織傳播討論有領導、有秩序、有目的的信息傳播活動;大眾傳播討論信息通過媒介向群體傳播的過程;而國際傳播討論跨國際的信息交流,這與翻譯聯系最為緊密,二者都致力于傳遞不同文化間各異的信息,從而達到交流的目的。

(2)皆關注信息的傳播渠道

翻譯研究中,研究傳播渠道,筆者認為,就是研究信息以何種形式所承載,比如聲音形式、文字形式、影像形式等,我們可以將口譯的研究看作是聲音形式的信息傳播,以書籍、網絡等為媒介的翻譯是筆譯的研究,而影視作品的翻譯是以影視作品為媒介的。

國際傳播語言學中,傳播渠道是指“傳受雙方借以傳遞和交流信息的各種通道。”(李苓,2002:183)在傳播學對傳播渠道的兩類劃分中,人際傳播渠道關注人的感覺器官傳遞接收信息的過程;而大眾傳播渠道傳播功能更強,能讓更廣大的受眾接收信息。通過不同傳播渠道進行的兩類信息交流各有特點,比如人際傳播可以借助肢體語言等非言語符號傳遞信息,是雙向的交流,有現場感,傳播速度慢但信息反饋較快;大眾傳播比如借助廣播、電視的傳播相對程式化,現場感不強,信息反饋較慢。以上理論可運用于如下研究中:口譯過程中譯員的語氣聲調,肢體語言等對口譯質量的影響;受眾對各種形式翻譯的接受和反饋等。

(3)皆關注信息的接收者及其反饋

信息的接收者,作為信息到達的目的地,在翻譯研究中體現為譯作讀者。可以說,他是翻譯活動的終點站,同時又是信息反饋的起點站。翻譯研究從來就沒有忽視過對這一環節的研究。早在魯迅的翻譯觀中就有所體現,他把譯作讀者分為甲、乙、丙三類:“甲,有很受了教育的;乙,有略能識字的;丙,有識字無幾的。”而甲類讀者是他定義的精英讀者,也就是韋努蒂的讀者即“受過良好教育的精英分子”[2]不同的讀者對信息的接收和反饋有所不同,因而采取的相應翻譯策略也會有所區別。在翻譯界,對受眾的分析在接受理論中頗受重視。

國際傳播語言學認為,傳播內容的接受者諸如觀眾、聽眾、讀者等身兼傳播者和受傳者雙重角色,受眾因為知識結構、生活環境、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不同對傳播內容會有不同的要求。而受眾除了被動接收信息外,還具有能動性,受眾對信息的態度也因為能動性的體現或“贊成、同意和擁護,或反對、否定和拒收。”(童之俠,2005:42)從很大程度上,受眾的反饋也在影響著傳播者對傳播內容和方式的選擇。在翻譯研究中,適當考慮受眾的需求,也能幫助譯者遴選所譯內容,調整翻譯策略,關注讀者的反應,從而達到良好的翻譯效果。了解兩門學科中相似的受眾研究,能讓各自的研究更為完整和系統化。

另外,翻譯學和國際傳播語言學皆關注信息傳播過程的噪音和控制研究,比如影響翻譯的各種干擾現象;傳播學的經濟控制研究、自我控制研究和翻譯研究中的贊助人,意識形態的研究也有異曲同工之妙;同時兩者都進行效果研究,比如探討譯作的接受和傳播效果等,研究內容在很多方面都有著多元交叉的現象,在此不再一一贅述。

四、結 語

綜上所述,翻譯學研究跨文化跨語際的翻譯活動,國際傳播語言學研究跨文化跨語際的信息傳播活動,二者在研究領域、概念闡述、研究內容、相關術語方面有著大量的相互借鑒和多元交叉的現象,建立起學科之間的緊密聯系,借鑒相互的先進研究成果,能為各自提供更為全面的研究方法,更為新穎的視角,使兩者在相互交融的領域能夠互動互補,互惠互利,更為清楚地闡述本學科的相關問題。

【注釋】

1 引自Heriot Watt 大學教授Ian Mason 于2007年6月25日在四川大學“翻譯研究:從理論到實踐”高級講習班(Workshop on “From Theory into Practice in Translating, Interpreting and Training”)之授課內容

2 此處關于魯迅和韋努蒂對受眾的分類引自中山大學王東風教授2007年5月22日在四川大學所作相關專題講座內容

參考文獻

1 曹明倫.英漢翻譯實踐與評析[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

2 李 苓.傳播學理論與實務[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2

3 呂 俊、侯向群.英漢翻譯教程[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1

4 邵培仁.傳播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 譚載喜.翻譯學[M].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0

6 童之俠.國際傳播語言學[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5

7 王 宏.對當前翻譯研究幾個熱點問題的思考[J].上海翻譯,2007(2):4

上一篇: 藝術設計論文 下一篇: 刑事審判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在线亚洲一区高清 | 呦呦婷婷视频在干 | 香蕉啪视频在线看视频久 | 亚洲国产区美女 | 中文字幕级片在线播放 | 亚洲人成未满十八禁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