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30 10:35: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校教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教育裝備部門的努力方向
1.制定各級“教育裝備準入制度”通過規范產品生產標準,嚴格篩查企業資質,剔除不符合裝備條件的企業,凈化教育裝備市場。以學生桌椅為例,準入制度應對桌椅的價格、材質、形狀、功用等做出限定,保證學校不管采購哪家企業的產品都能讓學生在舒適、健康的環境中學習。具體來說,桌椅標準應因地制宜,以當地經濟條件和學生體質條件為參考,規范合理的價格區間和高度標準,保證桌椅既便宜又適用。桌椅還應兼具抑菌和矯正坐姿的作用,更要將搬動時的安全性因素考慮進去,方便學生安全使用。這些因素同樣適用于未來教室建設,未來教室就要做到無塵、無菌、無影,讓師生都能告別“職業病”,減少粉塵可以有效保護教師的嗓子,改善光源則可以保護學生的眼睛。
2.建立一支強有力的教育裝備科研隊伍教育裝備的發展還是取決于人的作用,為解決教育實際問題,提升教育質量,教育裝備部門可以組織相關教師建立起教育裝備科研隊伍,尋找和發現學校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然后將問題歸類研究,并找到解決方法,最后交由公司研制生產出相應的教育裝備產品。我校教師張士峰制作的教具曾榮獲全國優秀自制教具評選活動一等獎,他制作的教具比很多專業教具生產廠商的產品都實用,但因為制作工藝的局限,在精細度和美觀性方面還有所欠缺。如果將張士峰老師的教具制作理念介紹給教具生產商,讓兩者合作,并申請專利,投入生產,最后大規模應用,則可以在促進教育教學的同時推動企業的發展。
3.適時更新觀念經過長時間的發展,教育裝備的概念不斷擴大,從儀器到裝備,再到辦學條件,甚至擴展到辦學環境。教育裝備部門應以EducationFacility(教育設施)為工作范疇,關注更多的內容。例如,學校食堂的墻壁也是教育設施的一部分。我校將在食堂“穹頂”作畫并照相留念的機會獎勵給成績進步200名的藝術生,鼓勵他們繼續努力學習。我們還倡導成立教育建筑學學科,因為往往搞建筑人的不懂教育,搞教育的人不研究建筑,所以有些樓房外觀雖然漂亮,但很不實用。我校就自己設計了一幢樓,將閱覽室“搬到”教學樓中,開辟出2000多平方米的空間供師生閱讀使用。
4.把錢用在刀刃上,真正促進學校發展很多學校都建有錄播教室,且不止一間,但往往都閑置在那里,或者單純地利用錄播教室控制教學過程,這恰恰是錄播最不重要的功能。我校在改造時,將教室的一面墻都設計成單面玻璃,讓教師、家長可以隨時看到教室內的教學情況。
2武術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價值
武術文化在學校教育中的價值主要從武術文化對學生的道德修養、意志品質和民族精神這三個方面體現出來。
2.1對學生道德修養的培養
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儒家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代表,對武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起到很大的促進作用。武術文化作為傳統文化的一部分,受儒家學說的影響,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放在很高的地位。我國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以厚德載物、自強不息、尊師重道、謙虛禮讓、勤勞節儉、重義輕利、重信守諾、積極進取等美德為歷代習武之人遵守和傳承。為此,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在傳授武術技術的同時,重視用傳統武德教育學生,提高學生的個人修養,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提高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有利于學生自信、自立、自強品德的形成。
2.2對學生意志品質的培養
日趨激烈的競爭,帶來了巨大的壓力,由于學校教育自身存在的不足,不能及時的教會學生如何調節壓力直面競爭。我國的家庭中,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從小嬌生慣養,導致他們受挫能力差,心理素質差,面對競爭和壓力容易逃避。在學校教育的過程中,通過對武術套路的學習不僅能增強學生的體質,發展學生的協調性、靈敏性和柔韌性,而且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能磨練學生的意志,使學生學會吃苦耐勞,不懼辛苦。教師在教授學生武術文化的過程中,應多給學生講解古代俠義人士在面對苦難時所受的屈辱和痛苦,讓學生明白面對逆境要學會百折不饒,面對競爭和壓力時要保持良好的心態,從這些歷史人物身上學會如何做人如何解決困難,通過對武術和武術文化的學習,有利于提升學生的意志品質,學會助人為樂,尊重對手,嚴于律己、寬以待人,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質。
2.3對學生民族精神的培養
同志在黨的十六大報告中指出:“民族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精神支柱,一個民族沒有振奮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幾千年的歷史發展過程中,中華民族形成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一個民族的民族精神“重在弘揚、重在培育”,但在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過程中尤其要處理好繼承和創新的關系。繼承是前提,創新才是根本,是弘揚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永恒動力。中華民族精神是與時俱進的精神,是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繼承與創新的統一。它始終是發展的、前進的。中華民族精神內涵豐富多彩,在這種民族精神的指引下出現了一批具有先進思想并頑強奮斗的杰出人物,他們高揚時代精神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不斷探索。武術文化繼承了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凝聚了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中華民族精神。在學校教育過程中,向學生講述民族精神中的歷史人物和典故,對學生進行民族精神教育,提高學生的素養,有利于傳承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
3學校教育傳承武術文化的構想
3.1建立健全武術文化教學體系,轉變教學思路和教學理念
任何一種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離不開教育,武術文化的傳承和發展同樣如此。武術文化真正要傳承發揚光大,必須把武術和武術文化納入到正規的教育體系中。當今武術文化發展暫時處于落后狀態,究其原因主要是因為學校教學思路和教育理念的落后。我們必須以積極的心態面對現實,要不斷的更新自己的教育觀念、知識體系以進行及時補充和更新,并對原有知識進行整合,還需要調整自己原有的教學思路和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節奏和教學模式適應新的教育形式。不能再用單一、枯燥的教學模式讓學生機械的學習套路,而忽略武術的技擊性。在課堂中,教師應多講武術的技擊原理,攻防方法,使學生在學習武術的過程中不僅身體素質得到鍛煉,還能傳承武術文化。
3.2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
利用學校廣播、黑板報、櫥窗、文化廣場、食堂等公共場合作為媒介,對武術文化進行廣泛的宣傳,有利于在全校范圍內形成良好的校園武術文化氛圍,有利于武術文化在校園的傳播。通過多媒體讓學生觀看武俠電影,用廣播宣傳武術賽事介紹武術文化的歷史,用藝術節進行武術套路表演和宣傳,開展與武術有關的知識問答。學校運動會、課余體育活動、體育文化節、體育訓練隊、班級體育活動和各種體育競賽等這些活動的開展,都可以讓學生在校園中充分了解武術和武術文化。其中,武術協會作為武術愛好者互相學習和交流的地方,在營造良好的校園武術文化氛圍上發揮了很大的作用。武術協會定期進行武術訓練和武術表演,可以普及武術文化知識,傳授武術技術,使武術在學生尤其是對武術有興趣的學生群體中得以不斷傳播和發展。學校組織學生參加全國性質的武術比賽,不僅可以得到學習和提高,而且能加強武術運動在學校體育中的地位,促進武術在學校教育中的發展。
學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內容要充實、生動感人、形式要活、感情要真,充分運用當地現有的各種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及反映當地乃至全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的巨大成就的生動史料,讓學生看得見、感受得到,要充分發揮班隊作用,組織多種卓有成效的活動,從低層次到高層次,循序漸進,努力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在當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我們可作多方位探索,通過“系列教育”達到某一方面教育的成效,將“系列教育”的成效融會貫通,去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感。可以通過一個個為國捐軀、英雄獻身的先烈們可歌可泣的業績來激勵學生,開展踏著先烈的足跡前進的活動,還可以將一些為祖國建設事業流血流汗、無私奉獻的英雄們作為學生學習的榜樣,尤其在近年反暴力恐怖活動十分艱巨的情況下,用身邊的反恐典型事跡和先進人物教育學生,激勵學生維護祖國統一和民族團結的情感。在“學英雄、學雷鋒”的活動中,我校曾多次組織師生開展“情系我的兄弟姐妹”捐資助學活動,為本校的貧困學生獻愛心活動,以及為身邊的小伙伴分憂解難,每年五月借民族團結教育月為縣敬老院的孤寡老人送溫暖等。通過“國情系列”教育,使學生在了解基本國情以后,深入淺出地講清個人與祖國的關系,“祖國的利益高于一切”的道理,確立長大以后要報效祖國的觀念。通過“成就系列”教育組織學生進行參觀訪問,了解家鄉的發展史,特別是近幾年的新氣象,激勵學生增強努力學習、練好本領的緊迫感。學校還利用學校特有的教育素材進行教育,即開展“校史系列”教育,培養學生從小愛他人、愛集體、愛學校、愛國家的情感。由此可見,抓住有利時機,有的放矢開展各項活動,努力激發學生的愛國熱情是十分重要的。
中國傳統文化中充斥著對生命的輕視、漠然、貶低、排斥。由于受傳統文化影響,我國學校的生命教育依然缺乏,生命教育沒有真正得到學校的重視。在家庭、學校中,父母和老師或認為談論死亡不吉利,或認為年輕的學生距離死亡太過遙遠,或覺得此話題太過沉重,通常會對孩子回避死亡的話題。這樣的做法導致學生對死亡充滿神秘感,所知甚少,甚至錯誤地把死亡看得過于簡單、輕松。由于學生不懂得生與死的真正意義,也往往會導致學生中出現不珍惜生命的現象。這種漠視生命的觀念也導致學校對生命教育的宣傳和研究也相對滯后,生命教育往往只是一些心理咨詢機構、心理危機干預中心等部門在開展一些不成規模的宣傳和研究。
2.教育主管部門對學校生命教育缺乏重視
2004年,上海市頒布了生命教育的具體工作方案《上海市中小學生命教育指導綱要》,來確保生命教育在學校中的有效實施。在上海市的帶動下,國內的遼寧、湖南、云南、黑龍江等省市的教育部門也相繼出臺了學校開展生命教育的指導意見,并比較明確地在學校中開展了生命教育。不過,國內仍然還有很多省市的教育主管部門,由于沒有認識到學校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性,長期以來一直缺乏對學校生命教育的重視,沒有將生命教育正式納入到學校教育目標中來。很多學校在教育中都沒有真正去引導學生,如何去認識生命、欣賞生命、尊重生命、珍惜生命,對于學生的安全意識、生存能力的教育也談之甚少。這種教育中的目中無人和生命意識淡漠的情況,不僅使學生體驗不到生命中的樂趣,感受不到生命的意義,還導致學生出現既不尊重他人的生命,也不珍惜自己的生命,漠視他人和自己生命存在的意義和價值。
3.學校缺乏進行生命教育的操作性指導
國內對學校生命教育的研究還較多地停留在“奔走、呼吁、探討”的層面,缺乏實際可操作性。如何讓這些生命教育認知層面的構想真正轉化為可操作的實際行動,也就是說“實施生命教育,應該做什么,應該怎么做”,這才是當前學校生命教育要解決的主要問題。國內對生命教育進行的研究,大部分也只是局限于個體生命,對生命教育的社會價值研究比較少,并且對學校進行生命教育的策略研究也比較少。雖然《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中也提到了“學校要堅持全面發展,要重視生命教育,要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目前,我國大部分省市仍然沒有設立生命教育課程,生命教育的相關課程資源尚待開發,生命教育專業師資仍然匱乏。因此,學校對生命教育的指導與實施還存在一定的困難。
4.學生個性中缺失責任和包容
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學生的問題一直層出不窮,無一不引起社會的轟動,個性缺失在學生的身上表露無遺。學生處于發育期,其生理、認知、情感、意志、自我意識還處于發展中,這一時期也是最容易出現問題的階段。學生年輕氣盛,看待問題容易偏激、控制不好就會出現行為沖動,甚至出現自殺、自殘和傷害他人的情況。學生在生活中都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失敗,在經歷挫折和失敗的時候,容易出現懊惱、后悔、郁悶的情緒。現在的中小學生大部分是獨生子女,從小在父母和長輩無微不至的寵愛和呵護之下成長。學生普遍存在依賴性強,不愿意承擔責任,缺乏主動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個性缺失問題。學生個性缺失問題,是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也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在今后工作中急需解決的一道難題。5.學生存在信仰迷失的現象我國學生的生命態度總體上是積極健康的,他們對生命有比較正確的認識,對生命價值也有一定的思考。但是,還有一些學生不能夠正確認識和理解生命,沒有去積極探尋生命的意義,沒有去積極追求生命的價值。一些學生雖然生命的存在意識強烈,但是對身心健康意識和生命責任意識普遍淡薄,導致其生命價值取向呈現出信仰的迷失現象。信仰的迷失必定導致中小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模糊化和邊緣化,對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是極為不利的。信仰是民族之魂,是民族的凝聚力,學生的信仰是這一切的基石。中小學階段是學生確立信仰的基礎時期,大學階段是學生進入確立信仰的關鍵時期。學生是祖國的未來,祖國的未來信仰迷失了,絕對是個嚴重的問題。
二、學校進行生命教育的策略
1.樹立起正確的生命教育觀
生命教育不僅要引導學生珍愛生命,更要啟發學生積極創造生命的價值。每一位教師都應該以弘揚生命價值、提升生命精神品質、陶冶生命情感、養育生命態度作為自己教學的目標指向。教師要避免空洞的說教,要研究怎樣以教學為依托,有效落實生命教育。學校要努力營造生命教育的氛圍,讓每個學生都能夠體驗生命、感悟生命。生命教育既要引導學生懂得惠澤人類自身,也要啟發學生樹立起與生命的其他物種和諧共處的意識。生命教育就是要學生懂得關心今日生命的存在,同時也要計劃明日生命的發展。生命教育不但要讓學生關注自身的生命,更要啟發學生關注、尊重、熱愛他人的生命。教師要善于發現每一個學生的閃光點,激活每一個學生的生命發展因素,使學生不斷進步、生命品質不斷得到完善。
2.發揮生命教育顯性課程的作用
學校的自然、歷史、生命科學、體育與健身、品德與社會等課程,屬于生命教育顯性課程。自然課程涉及許多生命科學內容、是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重要內容。在教學中要讓學生知道合適的生活環境是生物生存的重要條件,從而讓學生懂得保護環境是保護自身生命的一項重要措施。在體育與健身教學中,要讓學生了解有關人體結構和身體保健方面的內容,讓學生學會如何強身健體。同時,還要讓學生掌握自我保護的一些方法,從而達到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目的。品德與社會涉及到學生養成良好習慣方面的內容也很多,學校應當特別關注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鼓勵學生要在生活中去體驗、感悟生命。生命教育的關鍵是教師,教師要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不同年齡段的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認知規律,以提高開展生命教育活動的質量。
3.挖掘生命教育隱性課程的作用
學校的語文、英語、音樂、美術等課程,屬于生命教育的隱性課程。學校在注重發揮顯性課程優勢的過程中,還應注重挖掘隱性課程所蘊涵的生命教育的內容。語文和英語有很多關于生命教育的生動感人材料,教師在語文和英語教學的時候,要注重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要善于從語文和英語課本中發現生命教育的素材,并及時抓住機會對學生進行教育,語文和英語課堂將充滿了生命教育的氣息和活力,生命教育的效果也就不言而喻了”。音樂、美術課程重在審美能力、人文素養的培養。在音樂教學中,優美的歌曲能夠讓學生心情愉悅,能夠從精神層面上達到熏陶學生情感和豐富學生文化生活的目的,獲得美的感受。美術可以讓學生感受到人類生存所依賴的自然環境的美麗,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陶冶學生的情操。學生還可以在人物的刻畫中,通過感受人體美來認識自己,從而喜歡自己。
4.通過愛心活動提升生命意識
生命教育的教學應該實現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充分解放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眼睛等。通過積極參與討論、思考、體驗,使得生命教育的理念真正內化到他們的思想觀念中去”。學校開展生命教育可以運用親身體驗法,從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引導學生從“關愛他人”、“關愛弱勢群體”開始。通過讓學生參加愛心活動,感受和體驗生命的意義。學校可以與貧苦地區學校建立起“手拉手”的關系,除了學校出資建設校舍外,可以動員學生捐錢、捐物來幫助那些貧苦地區的學生。學校還可以積極號召學生關注身邊的同學,動員學生把節約下的“零花錢”用來幫助身邊的同學,解決他們學習和生活上的困難。愛心教育活動可以讓學生從小就養成主動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的意識。
5.借鑒成熟地區的生命教育經驗
目前,國內學校的生命教育還處于嘗試和探索階段。在國內學校的生命教育缺乏指導的情況下,廣東省順德市采取外出取經的辦法,學習和借鑒英國、香港學校進行生命教育的做法,并結合本身的實際將“生命教育”引入課堂,取得比較好的成效。2010年順德這個隸屬于廣東省佛山市的縣級市竟然成為了廣東省唯一獲得“中華青少年生命教育特色培訓示范基地”的城市。港臺地區在生命教育方面也有很多成功的經驗,這是值得內地教育部門重視和借鑒的經驗。美國學校的生命教育起步早,比較成熟,一些成功經驗被很多國家和地區所借鑒。美國學校的生命教育并不以獨立的課程形態出現,而是滲透在死亡教育、品格教育、健康教育、個性化教育、挫折教育之中,整個學校教育呈現出明顯的生命教育特征。因此,在當前情況下,借鑒有關國家及地區成功的生命教育經驗,將有利于加快國內學校生命教育體系的構建。
6.發揮校園文化的審美教育作用
學校的校園是基礎教育培養人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學習、生活的地方。我們不能夠把校園簡單看作只是教室、花園、操場的概念,我們應該有“把校園看作是一個育人的環境、蘊涵育人文化”的理念。校園文化對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能夠產生多方面的深遠影響。學校的校園建設應當根據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和文化特點進行綜合考慮、整體規劃、合理布局,從總體上營造出有利于審美教育的氛圍。校園的美化、綠化應該根據整體要求,統籌規劃,盡可能使校園多一點綠色,多一點生命美。讓學生置身于清潔整齊、綠樹成蔭、花草芬芳、幽雅靜謐的校園環境中,產生出美的想象,得到美的體驗和感受。和諧的校園環境無疑有助于學生提高其審美情趣和能力,保持心理健康,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并且使學生可能出現的異常心理減少到最低程度。
7.建立互信、互愛的良好關系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每個人都需要得到關懷和,如果孩子在冷漠的環境中長大,他就會變成對善和美都無動于衷的人”。氛圍的和諧有利于心靈的舒展、愉悅,而學生具有了舒展、愉悅的心靈,教育便成功了一半。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起真誠友好的同學關系,既有競爭又攜手共進,既相互監督又彼此信任,使每一位學生的心靈都充滿友情和溫暖。同學之間形成了和睦相處、誠懇幫助的友愛,那種自私自利、勾心斗角、嫉妒猜忌等丑惡行為也就沒有了生存空間。學校還應該提倡并鼓勵異性同學之間正當交往,滿足青春期學生異往的心理需求。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益、有趣的集體活動。集體活動既可以調節學生的緊張學習生活,又可以增強學生的群體意識、合作精神,使學生產生集體自豪感和精神充實感。
三、學校開展生命教育的保障機制
1.生命教育的組織機構
學校要建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生命教育領導小組,整合學校各部門的力量并形成合力,共同來實施生命教育。學校行政例會要定期研究生命教育推進工作,把生命教育納入到學校整體工作中去貫徹,去落實。同時,在學校網站上要開設生命教育網頁,組織師生定期開展生命教育的學習與交流活動。學校要調動起教師的積極性,鼓勵教師多關注學生的心理問題、積極申報關于學生生命教育方面的研究課題,不斷收集資料、積累經驗。
2.生命教育的全員參與
學校要號召全體教職員工樹立起“人人都是生命教育工作者”的意識。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學校所有教職員工的人格魅力以及積極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和人生觀、價值觀,都可以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學校要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建設,把生命教育作為校本培訓的主要內容。通過培訓,讓全體教職工都能正確把握生命教育的具體內容和要求。教師要深入挖掘教學中的生命教育內涵,把生命教育有機地融入到日常教學活動之中。
3.生命教育的評價激勵機制
學校要建立開展生命教育的評價激勵機制,制定教職工在學科教學、課外活動、業務工作等方面實施生命教育的評價指標。評價指標包括組織生命教育活動的時間、內容、課程落實情況和教育實效等。學校要把開展生命教育的能力和實績作為教職工業績評定的標準之一,要定期對生命教育中涌現出的優秀項目及優秀人員進行表彰獎勵。
4.生命教育的方法和途徑
學校要認真探索適合本校的生命教育的方法,可以參考港臺學校生命教育中普遍采用的“閱讀指導法、親身體驗法、模擬想象法、角色扮演法、欣賞討論法、隨機教學法”等。臺灣的林永茂教授認為“學校生命教育課程的研究與設計,應該以教育心理學所采取的行為論取向及認知論取向為基礎,透過認知生命教育教學活動以及學習評鑒,協助學生破除一些錯誤的、非理性的自我挫敗,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同時,為了保證生命教育的貫徹落實,學校在資金、人員安排上也要給予充分的支持,以確保生命教育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二、師資危機———優秀教師的短缺與流失。
學校的有效發展無疑需要有優質的教師資源作保障,缺少了優秀的教師隊伍則很難保證教育質量的提升。當前,在學校教育中,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還遠遠不能滿足教育發展的需求。一方面是學校教育內部的原因,其一是教師職業本身的艱苦性和艱難性,教師無論是工作時間還是工作空間都大大超越了學校的時空范圍,同時,教師還要承受著巨大升學壓力的折磨,他們所有工作都是圍繞著升學率來進行的,因學生考試成績好而喜,因學生考試成績差而憂,完全失去了生活的本真意義;其二是教師評價機制的失誤甚至是失敗,長期以來,在教師評價中存在著論資排輩、吃大鍋飯現象,導致評價流于形式,做表面文章,并進而打擊了一部分優秀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因此,“只要才能杰出的教師的工作、職責與工資和具有同樣學歷和教齡的平庸的教師等同的話,學校的教育事業將繼續遭受造成的損害。”[7]另一方面則是學校教育外部的因素,即教師社會地位的低下,教師獲得的社會回報與其工作的艱苦性和艱難性極不相稱,工資水平甚至低于整個社會職業的平均水平,曾經擁有“臭老九”的“美名”。正像《世界教育危機》所言:“允許教師的工資落后于其他人員的工資是自取失敗,因為這樣做的結果必然是丟失很多最好的教師,然后補充以才能較差者。”[8]但最主要的還是教師不能夠獲得社會的充分尊重,不能獲得精神上的滿足,“教師發現越來越難以相信他們從事的是一種崇高的職業,需要勤勤懇懇地和熟練地為了提高他們的服務對象而工作。與過去相比,很容易就感覺到精疲力盡,很難感到被人賞識和滿意,而且很可能好的和有見識的人不會被吸引到這種職業或者想留在這個職業上。”
三、知識危機———知識的重組與重構。
知識的內涵隨著人類理智的發展史變化也發生了相應的變化,知識已不是游離于認識主體之外的純粹客觀的東西,從知識社會學的觀點看,知識是由認知主體與外在世界進行社會互動,即個體與社會文化價值互動的結果,知識兼具主觀性和客觀性。傳統的把知識局限于課本的觀點已經非常陳舊,課本知識固然是知識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因此,素質教育的實施和新課程改革的推進,也要求對知識要有新的理解。換言之,知識已面臨著重組和重構的要求。其一,要強調知識的經驗基礎,知識不是一堆死的、毫無意義的符號,它的意義是由經驗所構成的。如杜威所指出的“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之不斷改造”,這在某種意義上已表明了知識的經驗基礎。其二,強調知識的建構過程,經驗雖然有利于知識的形成,但知識本身并不就是經驗。建構主義認為學習是一個積極主動的建構過程,學習者不是被動地接受外在信息,而是根據先前認知結構主動地和有選擇地知覺外在的信息,建構當前事物的意義,知識是個人經驗的合理化,而不是說明世界的真理。由于出現了上述知識重組與重構的現象,無論是教師傳授知識,還是學生學習知識都需要作出新的改變,因此,“傳統教學論意義上的‘老師教,學生學’的原則被徹底否定。教師被詮釋為知識的‘媒介體’(vermittler),教師的作用只限于如何讓學生獨立地,批判反思地接收有用的知識,教師從原來居高臨下的‘師道’變成學生平等的對話人和討論問題的‘伙伴’”。
二、進步主義教育改革中的學校實驗
1890年至1920年是美國的進步主義時期,這一時期的社會變革引發了一系列經濟和社會問題。進步主義運動是為應對變革而進行的社會改良運動。進步主義者認為,當時社會面臨的貧困、暴力、種族主義等問題需要通過提供良好教育、安全環境和充足的工作來解決。正如前文所述,19世紀末20世紀初期,美國的教育并沒有與社會變革相適應,產生了諸多問題,因此,進步主義運動也延伸到教育領域。為了使教育與社會需求緊密聯系,許多教育家在教育領域進行改革。這一時期最具代表性的進步主義初等教育學校實驗是葛雷制和有機教育學校。
(一)葛雷制1907年美國教育家沃特在印第安納州葛雷市任督學時,推行了一種新的學校教育制度,被稱為葛雷制,也稱為“二部制“”雙校制”或“分學團制”。沃特吸取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把學校的課程按照社會性質劃分。沃特把學校和課程都分為四個部分,學校為:教室、工廠和商店、體育運動場、禮堂,課程則為:工藝和家政、科學、團體活動、學術工作以及體育和游戲。“葛雷制”在當時非常受學校歡迎,因為當時,葛雷地區缺少學校,但學生人數非常多,現有學校無法滿足學生入學需求,同時,公立學校中經費浪費狀況十分嚴重。沃特正是根據當時葛雷地區的現實狀況,并結合自己的教育思想,把全校學生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學生在教室上課,其余學生在學校的其他場所活動,上午和下午的活動對調,這樣不僅節約了學校經費,而且也充分利用了學校各項設施,有效解決了學生就學問題從而提高了辦學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沃特取消了學校的寒暑假以及周日,學校全天24小時開放,這一舉措延長了學生的在校時間,在更大程度上為學生接受教育提供機會。同時,學生全天在學校,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在校外沾染不良的社會習氣,也能保障學生的安全。
(二)有機教育學校美國教育家約翰遜是有機教育學校的創始人,1907年她在阿拉巴馬州創辦了費爾霍普學校,并在該校進行教育實驗,約翰遜借用亨德森書中的術語,把該校稱為“有機教育學校”。約翰遜認為學校教育的目的應該是“盡量使兒童身體健康,最好地發展智力,并保證富有感情的生活的真實和自然”[2]。因此,約翰遜的課程設置是以活動為主的,她主張激發兒童的興趣和求知欲,從而引導兒童學習讀、寫等課程。她為有機學校設置的課程為手工、體育活動、音樂、戲劇表演、自然研究、感覺教育、跳舞、野外地理和數的基本概念等。在這所學校中,不同年齡的兒童按其身心發展特點學習不同內容。
三、綜合中學的建立
美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基本完成了初等教育的普及,這一時期,工業的發展,經濟的增長,吸引了大批移民,促進了城市化的進程,同時由于城市人口就業以及升學需求不斷提升,促使人們對中等教育的需求越來越高,雖然當時中等教育也在快速發展,但是,仍然無法滿足社會需求,因此,改革中等教育極為重要。
(一)綜合中學出現的條件當時的美國中學,在學生升學和就業方面傾向十分明顯,1893年的中等學校課程計劃報告中有如下各個主要內容:第一,讓學生精學一些課程,所學課程應當能相互聯系起來;第二,學生學習的科目不應該有分量上的差異,也不能僅僅考慮學生將來要達到的目標,學校開設的全部科目都要以相同的分量教給學生;第三,課程可以分為四組:現代語組、古典學科組、拉丁語和自然科學組、英語組,學生根據自己的語言選擇課程。可以看出,該報告明顯偏重學生升入大學。1899年,全國教育協會的“十三人委員會”提出學院的入學條件應為學生中學學科的總學分,這進一步加強了中等教育的升學目的性。因此,許多當時無法升入大學的中學畢業生,在畢業后,無法適應勞動力市場的需求。同時由于進入普通學校和職業學校的不同選擇,決定了今后的職業選擇,這進一步使得人們希望中等教育不僅可以為升學做準備,還可以為就業做準備。中等教育改革勢在必行。
(二)綜合中學的確立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受美國全國教育協會委托,進行改革中等教育的事宜,該委員會通過研究中等教育職能和目的,于1918年了題為《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的報告,該報告提出,要建立把各類課程(升學所需課程、職業教育課程)全部包含在一個學校內部的綜合中學,并且,這種綜合中學應當成為中等教育的標準類型。《中等教育的基本原則》的發表表明美國綜合高中制度最終確立。綜合中學把所有課程統一在一所建筑內進行,即為升學做準備,也要為學生就業做準備,使得不同學生的需要都得到滿足。綜合中學受到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的大力推廣,逐漸成為美國中等教育普遍采用的模式。
二、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最后,在這六個孩子中,我還想來說說楊陽洋。楊陽洋是奧運冠軍楊威的孩子,作為世界冠軍的孩子,我們能夠感受到楊陽洋小小的身上背負著的那種對勝利的渴望。為什么要說“背負”,因為我覺得,對于一個這么小的孩子來說,這是個不小的包袱。好多次,楊威在游戲中表現不佳,楊陽洋會有點不高興,特別是在楊陽洋自己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時,他更是會嘟起小嘴,跟自己較勁。其實我們都明白,他太要強了,而在我看來,他給自己的壓力太大了。一個5歲的孩子,本該是自由嬉戲、玩耍的年紀,而他對于勝利的執著,讓他少了不少的歡樂。在我看來,童年是一個人一生最美好的時光,我們應該好好珍惜這段時光,在這段時光里做最真的自己,做最快樂的自己。我們一直說,要讓孩子在活動中學習,在快樂中學習,可是真正能夠做到的又有多少?在應試教育的大背景下,社會、家長追求更多的是分數,是名次。雖然已明令禁止將學生的成績進行排名,可是在家長的心里,早已默默地有了一張名次表。他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龍成鳳,這無可厚非,可是如果僅僅看分數,那就大錯特錯了。因為這樣,無疑會加重孩子的生理和心理負擔,尤其是對小學生來說,這就像是壓在心頭的一個包袱,讓他們喘不過氣來。當然,除了家長,一些教師為了追求成績,追求立竿見影的效果,也是想盡辦法,卻忘記了教育的初衷。就這樣,在本該歡笑的年齡,我們的孩子活得有點累,他們太辛苦了。有不少像楊陽洋那樣要強的孩子,他們承受的壓力可能是我們無法想象的!所以,楊威教育兒子,游戲的勝負并不那么重要。而作為教師,我們要教育我們的孩子,成績有時也并不那么重要。在小學階段,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學習,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對學習的興趣,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而并不是掌握越多的知識越好。知識是永遠也學不完的,而只有掌握了獲得知識的方法,我們才有可能探索出更多的知識。
二、教育轉型我們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我們要建立立足于校本改革方案的思維方式。當前,基礎教育變革越來越趨向于學校,而學校的改革和發展越來越依賴于自主決策和主動創新。筆者認為,我們應該注意兩點。首先,我們是具體的實踐者,設計任何方案都不能流于表面。現在是三山五岳的概念、五湖四海的觀點,我們在其中穿越,任何一種觀點對我們都可能有影響。其次,我們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知道自己該做什么,不能靠別人給我們提供標準。我們不能看新樹了誰的典型,然后就都去學習,就照著人家的模式去做。我們得從自己的實際出發去感悟、去設計。因此,我們倡導主動創新、實事求是和獨立思考的精神。外部環境變了,學校是不是就要進行脫胎換骨的改造?向別人學習,但對方的手法是不是能學得到,怎么學習?前者說的是戰略,戰略很重要,是做自己;后者講的是策略,每個學校要有自己獨特的策略,而且節奏的把握也非常重要。像一零一中學,我們并不認為所有的科目都要實行走班教學;從我們的現實出發,四萬平方米、四千學生,我們的大班額沒法走班。所以,我們既不能故步自封,也不能貪吃冒進,更不能隨波逐流。現在談論改革,我們就需要思考:學校原有的培養模式還有沒有生命力?我們有很多的經驗,但從目前來看,新的形勢顯然已經超出了我們的經驗值。現在,高中招生大幅度的名額分配和高考科目改革的現狀,需要我們掌握一點辯證法,弄清楚變與不變的關系,既要看到需要改變的地方,同時也要看到必須堅持的東西。改革是一種完善,是要改掉不好的做法和行為模式,而好的原則和目標則要保持住,要守住根本。筆者的體會是:教育改革的思路是不立不破,首先要立,不能上來先破,破了以后立什么呢?立的思路是基層真實的教育活動。教育改革是學校自己的事,不是別人的事,同時我們也要在世界的坐標中去尋找自己的定位。我們看到,教育界有很多的新舉措,那么這些舉措是進步、是發展,還是充其量僅僅是一種變化?這些舉措是不是有價值?有的時候,我們容易為一些舊問題反復折騰,而我們都知道教育是最經不起折騰的。我們必須要有獨立的思考和清醒的判斷。
1.家長會一般根據學校工作需要,每學期會安排兩次家長會。學校和班主任與家長面對面溝通,反饋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行為表現等。家長也可與老師個別交流溝通,找準適合的教育方法。
2.家長學校針對家長的教育需要,可定期舉辦家長學校,聘請教育專家進行專題講座,是提高家教水平和素質的良好途徑。
3.家訪家訪是班主任與家長的深入溝通,進行個別教育的有效手段與途徑。
4.網絡或電話交流在信息時代隨著現代通信工具的普及,老師和家長之間可以通過電話、微信和QQ等交流平臺溝通交流,省時省力,經濟高效。
5.家校聯系卡家校聯系卡是學校與家長聯系的傳統方式,教師可以詳細反饋學生近期的表現和成績,指出問題,提出家長配合的建議等。家長也可以提出自己的意見。聯系卡便于保存,是家校真誠交流的較好方式,能提高互動的成效。
二引導家長學習科學的家教方法
家庭教育內涵豐富,大多數家長沒有接受過專業教育,在實施過程中,往往教育動機良好,因為缺少教育經驗和教育技巧而效果平平,甚至是適得其反。這就需要我們教育工作者在與家長聯系時,注重對其教育方法的指導,與家長探討有效的針對性強的方法,研究具體的教育問題,提出合適的教育建議,以幫助家長在施教過程中對癥下藥。要利用好家長會的時間,針對家庭教育的共性問題進行集中指導,如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如何樹立孩子的自信心、如何培養誠實守信的孩子等。引導家長積極配合學校,抓住學生成長關鍵期,進行系統性、針對性、科學性的引導與教育。也可以邀請教育觀念先進、教育方法得當、教育效果較好的家長做經驗介紹,起到啟發及示范作用,帶動整體家教工作,促使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融合,使學校教育實現和諧發展。
三家校合作時要采取尊重原則
家長來自社會各個行業,文化素質多元化,每個家庭的教育背景和具體經歷也不一樣。學校和老師在與家長的溝通中,要持有尊重、真誠的態度,一切為孩子健康成長著眼。在此基礎上建立良好的家校關系,使家長樂于接受意見,有效配合。
2.要談談如何正確認識學生差異的問題
青少年學生的差異是客觀存在的,遺傳、環境和教育的不同都會影響著學生的發展,學生之間有生活經驗的差異、思維水平的差異、原有知識基礎的差異。既然差異是客觀存在的,我們就不能用一把尺子來衡量所有的學生,要求學生成為“千人一面”的人,顯然是違背教育規律的。那么作為教育者是否應該把學生分為優劣或其他更多的等級呢?絕對不應該。學生既有個性發展的差異性,也有個性發展的多樣性。清朝顧嗣協在他的《雜興》中說到:“堅車能載重,渡河不如舟;駿馬能歷險,耕田不如牛。舍長以就短,智者難為謀。生材貴適用,慎勿多苛求”。這句話告訴我們,不同類型的人才具有不同的才能,適合于從事不同的工作。正確地認識學生的個性差異,才能正確地對待學生個性發展,這也是教育者人本思想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