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理道德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30 10:35: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倫理道德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倫理道德論文

篇(1)

伊斯蘭教是兩世并重的宗教。穆斯林在謀求基本生存條件和創造良好發展環境的過程中為有效地協調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實現自身價值,滿足心靈寄托,便以《古蘭經》、“圣訓”為思想準繩形成牢固的關于家庭關系、社會交往、從業思想等一系列重要的規范性要求,總結出閃爍著伊斯蘭思想光輝的道德風范和倫理準則。這一準則在日久年深的社會實踐中日臻完善,自成體系,成為一代又一代穆斯林的重要精神支柱,對提高穆斯林精神修養、道德素質,改善穆斯林地區的社會風氣產生了積極而深遠的影響。穆斯林把建立良好的社會秩序和溫馨和睦的家庭關系,以及以積極的態度合理的開發、利用、保護自然資源,創造一定的物質財富等,視為真主賦予人類社會的神圣義務和不可推卸的責任,因而人必須以一種敬畏的心態和信仰的誠意去身體力行加以實踐,而這其中無一不蘊涵著伊斯蘭纖而美好的道德倫理因素。不難想象,脫離這種道德約束的行為,必然會對社會的穩定安寧,人際關系和諧和健康等帶來極大的破壞,而且也與人類文明進步的潮流相違背。

伊斯蘭倫理道德觀的確立,源于經訓原則,并與人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等關系十分密切,因而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和深厚的思想文化根基。中阿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伊斯蘭倫理道德的適應和影響范圍,從伊斯蘭世界向東方社會乃至人類活動的各個方面擴展和延伸,發展成為世界上大部分人們所普遍遵循的社會公德,如在中國,伊斯蘭教倡導的勤政廉潔、秉公辦事、尊師重友、尊老愛幼、扶若濟困、熱心社會公益事業等道德行為,不光在穆斯林民族中得到推崇,同時,也是穆斯林民族以外的其他兄弟民族所接受和遵從的,成為中華民族全體人民崇尚和洛守的美德就行,成為衡量一個優秀民族健康心理素質和美好精神情操及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

堅持愛國主義教育是伊斯蘭教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內容,熱愛祖國,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尊嚴,為人民的事業前赴后繼,為祖國的繁榮昌盛建功立業,是穆斯林優秀品質的精髓。在我國歷史上,每當國家,民族處于危急存亡的嚴峻時刻,穆斯林挺身而出,不怕流血犧牲,為國效命的英雄事跡不勝枚舉,這種壯舉正是他們所具有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確人生觀的最好體現。在加快現代化建設步伐,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的歷史時期,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是我國穆斯林倫理道德修養的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要求之一。

伊斯蘭精神的顯著特點舊對現實生活持積極向上的態度,并且認為營造今世是為了后世,這樣這能夠使穆斯林站在神圣信仰和遵從主命的高度去認識自己對時代、對社會、對人類應有的義務和必須承擔的歷史使命,有一位宗教思想家曾寫下這樣的銘言:“名實兼收,不獨潤身還潤屋;經營俱到,真能成己更成人。”他要求人們的作為必須具有明顯的,公眾的社會目的及相應的效益,凡做事應名實相符,有益于大眾,有益于社會和國家,在自己取得成功的時候,也要想到對他人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扶持。這一思想明顯的反映了伊斯蘭教的人世態度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它對于國家建設與富強,民族進步與振興都具有積極的意義。因此,對于國計民生與人民利益的大事,伊斯蘭教總是從各方面動員和鼓勵人們予以關注并熱情的參與,以實際行動響應政府的號召,積極主動地投身其中,努力貢獻自己的力量和才智。如在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國家實行的改革開放,經濟體制的轉型,西部大開發等許多重大的戰略決策,我國穆斯林是非常歡迎的,更何況這些重大戰略決策和舉措是與穆斯林自身的利益和長遠發展息息相關的,參與了它,也就是辦了有利于自己琢子孫后代的大事。

伊斯蘭倫理道德體系,不是短期內的應景產物,也不是只在某些特殊地域適用的生活制度,而是一種世界性的行為規范準則,它經歷了上千年的考驗和人類實踐的反復檢驗,長期不衰、歷久而彌堅,在伊斯蘭文化向世界傳播的整個過程中,始終發揮著影響和引導人們的價值取向及生活方式的作用。但是必須承認對于某一穆斯林群體或穆斯林個人而言,良好的道德意識的形成,倫理觀念的增強,不是與生俱來的。一個人從抓抓墜地到進人墳墓都需要不間斷,不停息地去學習、去汲取伊斯蘭思想文化的精華和先進的科學知識,才能跳上有倫理道德意義的人生道路,才會有提高精神修養水平的自覺行動。不論個人或民族,文化積淀愈深通能自覺的去下理性參悟功夫,也就愈會形成較高水準的道德品質。同一信仰的不同個人之間對倫理道德內容和意義的理解及其實踐上,不一定完全相同,對事物價值的衡量和判斷,也可能存在差異,這主要緣于接受教育的程度、文化涵養水平、生活環境的影響不同所致。有一位哲人說過這樣一句話“居廣居、由正路,方能保合元氣;友良友、親明師,不啻坐于春風”。所以加強學習提高教育水平,堅持守正、自潔,修行養性是養成良好的倫理道德素質的前提,而良好的道德倫理行為則應是教育與學習長期熏陶的結果。早在伊斯蘭教初創時期先知就很重視文化知識的學習,他有兩段著名圣訓“求知是每個穆斯林的天職”、“學問雖遠在中國,也應當去尋求。”先知又說:“誰踏上求學的大道,真主已經使誰走上直達樂園的途。”這是他對求知者的高度評價和贊譽。先知在阿拉伯半島傳播伊斯蘭教的成功,就在于他用伊斯蘭文明的力量凝聚了人心,改變了四分五裂的部落割據狀況,形成一個統一的穆斯林整體世界,這也可以說是伊斯蘭倫理道德之光啟迪阿拉伯民族的心靈取得的重大勝利。伊斯蘭教在向阿拉伯半島以外的其他各地的傳播中,同樣沒有忽視和放松對信仰者在倫理道德方面耐心地教化,因而才有了不受疆域之限水陸之隔的空前發展,直到今天在世界范圍內仍保持著日盛一日的強勁勢頭。伊斯蘭教傳到那里,便把作為宗教基石的精神文明和倫理道德原則帶到那里,使人們的價值觀念、宗教意識、精神面貌和為人處事的方式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促使人類文明的向前發展。

伊斯蘭倫理道德中融有的理性成份,從一個側面反映、揭示了宗教的本質功能,因為真正的宗教是崇尚理性,注重人們的道德修養,用教理教義去擦亮人們的心靈之窗,使他們對美好和善良的東西有深刻的感受,從而啟迪他們不斷追求上進,不斷完善自我,實現人生理想。而以散布和販賣低下灰色的精神垃圾為能事的所謂“宗教”,不是真正的宗教,是,其歪理邪說只能扼殺理性,給人們的精神和生命造成痛苦甚至災難。所以我們宣揚正確的宗教倫理道德,也是讓人們知道如何去識別和抵制錯誤的、虛假的,是宗教學者們的一項嚴肅而光榮的工作任務,也是宗教倫理道德建設中的大事。當前在商品經濟大潮中,伴隨著社會結構的變革和社會經濟關系的重新調整,勢必使原來傳統道德和行為規范中某些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部分受到沖擊。而一些新的道德標準為人們所認可和接受,給已有的倫理道德體系增添新的內容,從而使社會生活,人們的相互交往活動建立在更富有活力,更符合宗教教義和時代特點的良性、有序的健康運行軌道;同時,在市場經濟時代,由于受經濟利益的驅動,一些人當中也會出現倫理道德失衡,甚至道德敗壞、違法犯罪等現象,嚴重危害社會安寧,干擾破壞人們的正常生活。公民倫理道德素質的提高,可以促進國家的法制建設:而健全的法制環境,則為樹立良好的社會道德風尚能夠營造必不可少的環境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在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中,既要重視廣泛的倫理道德的宣傳教育,又必須加強社會主義法制建設,運用各種手段,多種方法,不同形式,全面提高人們的思想覺司和法制觀念。伊斯蘭倫理道德教育要在這場浩大的社會文明建設工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用道德的感召力量來喚醒人們的良知,使他們從思想深處產生震憾和道德約束力,使人們以美好的心靈,文明規范的舉止凈化社人環境,以積極主動的敬業精神建設我們生存的家園。

宗教道德規范還主張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既重視行為的動機,又強調行為的效果。教義指出:抱著愛心和奉獻精神去關心別人,幫助別人,成全別人就是一種好的動機,就是一種施舍,就會得到好的效果。若無動機,則無效果可言;效果是動機的兌現和轉化,若動機不純,其效果有可能會走向它的反面。伊斯蘭教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高尚和精神情操和誠實的敬業精神。既要勤奮工作,盡職盡責,又要為社會履行義務,為大眾謀求幸福。既享用通過勞動創造的成果,也反對揮霍浪費,暴殮天物。伊斯蘭教認為奢侈浪費是一種罪過,信仰不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既具有服務于社會的意識,又重視愛意識支配而產生實際行動。如果只有信仰而無實踐活動,則信仰的誠意得不到體現,其信仰也只能是空泛膚淺的,沒有什么意義。也無社會價值。

真主明確的啟示:“信道的人們啊:你們要敬畏真主,要和誠實的人在一起”。(9:119—)先知曾說:“你們堅持誠實的美德。因為誠實會引導你們走向正義”。中國穆斯林先哲曾用“忠厚留有余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來高度概括這一美德,它的核心內容是“忠厚”與“和平”,這是做人的基本準則,也是對道德修養起碼的要求,一個人只要作到“忠厚”、“和平”這兩點,他就是一個實踐了圣人曉諭的誠實的穆斯林,一個在行為上為人們樹立了榜樣的人。

篇(2)

1見危不救的涵義及表現形式

見危不救,泛指一切在他人處于危難時或公共利益處于危難之時而漠然處之,不予救助的行為。根據國內外的立法與實踐,見危不救主要包括以下五種情形:

1.1不報告他人危難這種情形是指:見他人處于危難狀態時,能報告治安、醫療或其他有關部門喚起救助而故意不報告的行為。

1.2不救助他人危難見他人處于危難之時,能救助而不救助的行為,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見危不救的最普遍的情形。

1.3不應公務員請求協助救難這種情形主要是指當有危險災難發生時,若負責救助的公務員發出要求,請求協助

救難時,公民不予協助救難的行為。

2對見危不救行為入刑的考證

1975年在云夢出土的《睡虎地秦墓竹簡》是我國目前所發現的最早對見危不救行為進行處罰措施:“賊人甲室,賊傷甲,甲號寇,其四鄰、典、老皆出不存,不聞號寇,問當論不當?審不存,不當論;典、老雖不存,當論。”該篇還記載:“有賊殺傷人沖術,偕旁人不援,百步中比(野),當貲二甲”。從這兩段秦簡的內容來看,秦代對見危不救的處規定十分嚴格,凡鄰里遇盜請求救助而未救者,要依法論罪;凡有盜賊在大道上殺傷人,在路旁百步以內的行人未出手援助者,罰交戰甲二件。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的情況來看,把見危不救行為人刑的過程,實質上也就是道德刑法化的過程,眾所周知,道德與法律都是人類社會重要的行為規范,二者都屬于上層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都對人們的行為進行評價。但是由于道德的規范作用主要是靠社會輿論、內心信念和傳統習慣等精神力量來維持,實際上是通過社會成員的自覺性來發揮作用的,因此,道德在發揮作用時就具有局限性,它對那些嚴重危害他人或社會利益的行為只能進行輿論的遣責而不進行實質的制裁。對于那些不知廉恥的人來說,道德的遣責在他們身上幾乎不會發揮任何作用。然而法律則不同,雖然其規定的范圍有限,但是它表現的是“國家意志”的他律,它可以規定人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它是以國家強制力——法庭、警察、監獄為后盾,它既有引導、推動、教育的作用,更有懲戒、防范的作用。較之道德,法律對人們有著更強的制約作用。

3對我國設立見危不救的可行性論證

在今天道德日漸滑坡的情況下,把見危不救排除在刑法的高速范疇之外顯然是不合時宜的。筆者建議把見危不救行為入刑,設立見危不救罪,這是因為:

3.1從我國古代社會和國外在“見危不救”問題基本上采取相同的立場來看,這種立法選擇有著超越階級和制度的文明屬性資本主義道德以個人主義、自由主義、權利至上為旨,二者有根本的矛盾但都不約而同的“強人所難”,逼人見義勇為,嚴懲見危不救的行為。這說明,法律上的這一選擇與特定的階級、制度沒有多大關系,而與各國面對的共同慶社會問題(道德滑坡相關)。我們國家既然存在著同樣的社會問題,就可以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和成果。社會主義本來就是比封建主義、資本主義更強調社會公德的社會,我們沒有理由對國民的道德要求更低,沒有理由不立法“逼”人們見義勇為。

3.2設立見危不救罪,其前提是行為人必須具有相應的刑法上的作為義務,也就是必須將原本的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換句話說,就是在法律和道德的標尺上,用指針將見危不救劃在法律義務的一側。我們認為這種劃分是符合社會發展需要的,也是必需的。這是因為:一方面,法律對道德領域的干預程度應依時而定。當道德的力量本身足以保證道德規范得以實施時,法律自不必“多管閑事”。但當道德的力量已經不足以使道德規范得到實施,而該規范對于社會來說又至關重要時,就有必要采取法律手段,以強化和鞏固該規范,否則,聽任道德規范的滑坡,直至最后成為一種普遍現象,那時再想通過立法來扭轉局面,也只怕是“法不責眾”、為時已晚了。另一方面,刑法本來就滲透一定的道德,同時又是鞏固道德的武器,而道德是刑法的重要精神支柱,如果對見危不救這種嚴懲違反傳統倫理道德的行為的處罰還只是停留在道德譴責的層面上,是難以遏制這種現象蔓延的。將見危不救規定為犯罪是社會的需要,這一點是不容忽視與否認的。所以,“將本來屬于道德層面的要求部分變成法律規范,變成人們的強制義務,這是提高國民精神文明的一種途徑。”

3.3“見危不救”行為的實質屬性決定了它應當定為刑事犯罪“見危不救”之行為,實質屬性有兩方面:一方面,能救助或能喚起救助而故意不為,實為坐視、縱容他人生命、健康等重大損害的發生,說明這種損害結果并不違背其內心意圖,這與加害人或造成危害之人的心理狀態沒有本質區別,是一種間接故意的心理狀態。另一方面,“見危不救”行為常常成為實際危害結果發生的重要條件之一,若無此一條件,若“見危而救”,損害結果大多不會發生。這就是說,這種行為與他人損害之間也有一定程度的因果關系。

基于此種實質屬性,我們能將其僅視為不道德行為嗎?刑法既然追究造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也應該追究贊成嚴懲后果的過失犯罪的責任。因為見危不救者的主觀過錯或惡意(坐視、縱容)遠比過失犯罪更嚴重、更可惡。見危不救行為直接贊成得人身、精神傷害,以及間接造成的社會影響都是十分惡劣的,將其納入刑法的調整范圍并不違反犯罪概念的構成理論,而且這樣做也符合社會效益最大化的的原則。

4設立見危不救罪應當注意的幾個問題

4.1法律所規定的道德是一種最基本的道德它是對一個公民最起碼的要求,而道德的層面卻有高低之分,低層次的道德是能為一般公眾所踐行的道德,可稱其為基本道德或普通道德(底線道德),而高層次的道德則代表一種道德的理想,只有少數人物能實現它。顯然,理想的道德是不宜法律化的,否則就是強人所難,因為一般人難以做到。

4.2我們不能隨意地將所有道德義務上升為法律義務,不能隨意將所有倫理道德刑法化如果將全部的道德義務提高為法律義務,那無疑提高了法律的標準,而這種被拔高了的標準是難以被普遍社會成員所接受的。“因此,法律義務的設定也要保持適當的度,這個度就是普遍社會成員的道德觀念所能接受的程度。能夠確立為法律的道德要求,只是公認的社會道德的一部分,有相當一部分道德要求仍需停留在道德領域。如將全部道德問題變為法律問題,那無疑使一個社會的法律變成了道德法典,法庭變成了道德法庭,這就等于用道德取代了法律,它是不符合人類創設法律的目的的。”

參考文獻

1張文顯.法理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353

篇(3)

關鍵詞:家庭倫理道德傳承家庭倫理道德標準

一、優秀的傳統家庭倫理道德闡釋

(一)父慈子孝在傳統的家庭倫理中,親子倫理是最基本的倫理關系,甚至被視為比夫妻、兄弟關系更為重要的家庭關系。“父子兄弟夫婦,人倫之大。一家之中,惟此三親而已父子尤其本也。”(張履祥《訓子語))傳統家庭倫理強調的父慈子孝.既注重子女對長輩行“孝”。也強調長輩對子女的撫養、關心和愛護。“慈”德的內涵很豐富,主要包括養子、愛子、教子等方面。“孝”的內涵主要有孝養、孝敬、孝順等。孔子說:“為人父。止于慈。(《札記·大學>)一父慈就是父對子物質上的供養、滿足,精神上關愛,呵護,對子女承擔起撫養教育的責任。父母對子女施以“慈道”,子女對父母則要盡以“孝道”。正因為“父慈”。所以“子孝”,子女要贍養父母。是理所應當的責任與義務。百善孝為先.父慈子孝是優秀的傳統家庭倫理道德在儒家家庭倫理中。父慈子孝是對父子倫理的根本要求,它是家庭道德規范的最主要方面。只有在家庭道德中修以慈孝,才能真正建立起一個有序的和諧家庭。兄友弟悌。兄友弟悌是傳統家庭倫理的又一重要內容,它體現了兄弟問的手足深情。俗話說:“家和萬事興。”主要是指兄弟間的團結友愛。兄弟團結友愛是家庭和睦、家道昌盛的重要標志。顏之推說:“夫有人民而后有夫婦.有夫婦而后有父子。有父子而后有兄弟:一家之親,此三而已矣。自茲以往,至于九族,皆本于三親焉,故于人倫為重者也,不可不篤。兄弟者,分形連氣之人也,方其幼也,父母左提右絮,前襟后裾,食則同案,衣則傳服,學則連業,游則共方,隨有悖亂之人,不能不相愛也。”(《顏氏家訓·兄弟))兄弟姐妹乃手足同胞。是家庭重要的親緣關系。悌就是處理兄弟關系的行為規范,它的具體內容是指兄友弟恭。“友”是兄對弟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兄長要愛護、關系弟;“恭”是弟對兄的道德規范。它要求弟對兄敬從、恭順、謙恭而有禮。在傳統的家庭倫理道德中.相對于親子關系、夫妻關系而言,兄弟關系具有更多的平等因素,其道德規范包含著更多的合理因素,應在現代家庭以及社會中加以發揚。

(二)夫義婦順。在我國古代社會里,人們對于夫妻之間的道德關系是十分注重的。《禮記·婚義》中說:“婚禮者,將以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后世矣。故君重之。”婚姻是家庭的基礎,沒有夫婦之間的婚姻便沒有后代的延續,夫妻關系是各種家庭關系的基礎。是家庭關系的核心。在我國古代社會的夫妻關系中,丈夫處于主導地位,妻子處于服從的地位,是~種主從關系,在現代社會對這樣的制度我們應該加以批判。當然在傳統的夫妻倫理中也有許多值得歌頌的倫理準則,比如夫妻之間互相尊重,相敬如賓,同干共苦等。這些合理的因素是值得我們肯定的。孑L子說:“父子篤,兄弟睦,夫婦和,家之肥。”(《札記·禮運》)傳統家庭倫理十分強調夫妻合義而順,男女婚配要考慮雙方的性情和修養是否般配,追求“夫婦和順,相敬如賓”,在現代社會我們更應注重夫妻雙方的互敬互愛,以求家庭和諧。

二、當代青年的家庭道德觀的特點及倫理分析

(一)當代青年家庭道德觀的特點。婚姻和家庭是密切聯系在一起的,締結了婚姻關系就意味著家庭的成立。然而作為婚姻主體對戀愛和婚姻的看法影響著家庭關系的和諧與否。當代青年人的婚戀觀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一是擇偶標準和戀愛方式多樣化。在社會轉型期前,青年擇偶一般都把家庭出身、政治面貌、經濟條件社會關系作為主要標準。明顯表現出以家庭利益為轉移的傾向。然而現在的青年男女雙方在擇偶標準上更注重個人條件。隨著民主政治建設的加強和婚姻自由理念的倡導。青年人的擇偶標準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注重個人條件,個人素質,把雙方的感情放在首位。二是性觀念較為開放。性是婚姻的自然基礎,滿足性需求是人們結成婚姻建立家庭的一個內在動因。傳統社會對性的看法是的實施目的就是為了傳宗接代,忽視其在婚姻中的地位。三是愛情是婚姻的基礎。市場經濟帶來了平等、自由觀念,反映在婚姻家庭中,夫妻要在平等的基礎上交流愿望,更加注重個性的和諧.強調愛情是婚姻的重要構成部分。青年人的家庭經濟觀主要表現在夫妻雙方在各自財產的支配權上,夫妻之間有平等的財產分配權、繼承權,注重在經濟地位上的平等。同時,在家庭消費方面,青年人主張夫妻雙方有平等的財產支配權。青年人的生育觀已經摒棄了傳統的傳宗接代觀念,大多數青年人認為生育一個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把注意力集中在下一代的教育上,當然也有青年人為了自我的個人實現以及看到了婚姻家庭中的不和諧現象選擇了不生育孩子。即“丁克家庭”。以達到實現自己理想的目的。總體上,當代青年人的家庭道德觀有其進步的因素,摒棄了傳統的一些舊思想。更加注重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愛情婚姻等合理的家庭道德觀念。

(二)當代青年家庭道德觀倫理分析。根據當代青年家庭道德觀的特點,可以看出家庭道德觀的主流是積極向上的如自由戀愛、自主婚姻等。但是也存在一些弊端,如由自由戀愛引起的婚外情,由性開放引起的婚前等。這些弊端要求青年人要樹立正確的家庭道德觀。

首先在婚戀觀上要端正戀愛態度,提倡文明交往,新時期的戀愛道德要求人們在戀愛中志同道合,共同發展。真正高尚的愛情和婚姻不僅是異性的吸引,更重要的是情操和志趣以及心里的一致與和諧。同時要求青年人要文明交往.要遵守社會公德,不要對他人的生活造成不良的影響,包括現代的戀愛不文明現象、婚外情、第三者等。

其次是在家庭經濟關系上,由于受市場經濟和外來文化的影響,一些青年人將市場經濟中的經濟準則運用到家庭中來,如婚前財產公證還有“啃老”方式等。這是對我國傳統家庭道德的一個挑戰,在新時期我們要公正和合理的處理家庭中的經濟問題,嚴格遵守“孝”的原則來處理在奉養老人的經濟問題,以正確處理家庭經濟關系。·在正確處理家庭經濟關系的同時要大力弘揚“孝”的傳統文化。最后在生育觀方面。青年人要注重對下一代的教育。運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尤其是關注下一代的道德培養,減少社會問題少年的出現。

篇(4)

《公民道德實施綱要》已經頒布四周年,這一綱要的出臺及其實施,對網絡道德倫理教育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但是就現實情況來看,網絡中的道德倫理失范現象依然不容樂觀,如一些青少年受網上黃色內容的影響,進行性犯罪;輕信濫交網友;沉迷網絡游戲;道德倫理認知模糊,等等。這些都說明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相對于網絡技術本身的發展速度來說,是不相協調甚至是遠遠滯后的。

“需求驅動”和“供給驅動”通常用于遠程教育發展研究,表明遠程教育的發展趨勢正從傳統的、被動培訓的“供給驅動式”轉變為以自身需求驅動學習愿望的“需求驅動式”教育。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是遠程教育的一個范疇,這種教育范式的轉變同樣適用。我國目前網民數量有近一億之眾,主力軍是青少年。隨著網絡技術進一步發展,這個人群將會越來越大,由此決定了網絡道德倫理的對象主要是青少年。而當下的網絡道德倫理教育仍然停留在“供給驅動”模式,即為了教育而教育,沿襲傳統的道德教育范式,脫離對網絡現實的充分分析,如同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供給制度一樣,將傳統的道德倫理教育內容與方式,僅在表面冠以“網絡”二字的包裝,就一廂情愿地灌輸給青少年。然而網絡德育的良性發展和進行,是應該以受教育者的現實需求為依托和前提的。有了需求,才有市場。換句話說,要將網絡道德倫理教育進行到底,必需明確實施網絡德育的“需求”,然后才能施以良方,從過去低層次的“供給驅動”模式向現代教育的“需求驅動”模式轉化。

一、網絡德育:正確看待“需求”

需求是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得以進行的催化劑與助燃劑,為網絡德育提供了市場。以需求驅動網絡道德倫理教育,首先要明確“需求”,分析究竟是什么需要因素“驅動”著網絡道德倫理教育。

1.青少年身心健康發展的需求

教育以人為本,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對象主要是廣大青少年。從青少年的身心發展來看,需要經歷一個道德倫理結構的重組期。這個重組期突出表現為道德倫理的獨立性和道德倫理的動蕩性,具體表現為因青年期所具有的自主性(自我教育、自我選擇、自我組合為主)等基本特點而凸顯的道德的自立性和不成熟性。這說明,青少年的道德倫理認知尚未得以具備、形成,還處在一個逐步內化的過程之中。在虛擬的網絡環境中,網絡用戶,其精神世界是跟網絡信息的交換融在一起的,自然地,網絡道德就成了社會道德的在虛擬環境下的真實延伸。對于心智尚處于低級或初級發展階段的青少年來說,他們過早地感受到甚或已有了成人化的行為和思想(這在心理學中稱為“內模仿”,他們會模仿、效仿成人,而透過網絡看到的成人世界,則正成了他們一個“模仿源”,久而久之,不再是單純的心理歷程,青少年的社會道德倫理觀就隨著網絡世界的跳躍式發展而跳躍式地成長。這種“網絡早熟”與其應有的成長階段不相協調,導致他們不能成功地在網絡與現實這兩種情境中切換角色,由此產生的相應的網絡德育就顯得越發迫切。

2.時代與教育發展的需求

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是學校德育在形式上的延伸和程度上的深化。在網絡時代里,無論是新興的遠程教育還是傳統的學校教育,網絡德育都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并影響著教育的效果,制約著教育目的的實現。教育的模式在改變,相應的德育也應當有所改變。網絡時代的學校德育應該是依據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發揚傳統德育的優點,吸納和借鑒網絡的優勢,形成新時期的網絡德育體系。

3.社會和諧發展的需求

黨和國家目前正在大力倡導的社會發展和諧觀,是一個包含了多元極的完整意義上的社會和諧。網絡社會也需要和諧。道德倫理是一種社會意識形態,調節著人與人之間、社會與個人之間關系的一系列行為規范。當網絡作為現代多元化社會的一個元極出現后,網絡環境中的倫理道德自然而然也就成為社會公共倫理道德的一個組成部分,用于調整虛擬情境下,人與人乃至與社會的關系。因此,網絡道德倫理教育也就成為社會穩定和持續地和諧發展的“蓄水池”。

4.網絡技術發展的需求

科技是一把雙刃劍,如果運用得當,將給人們帶來無窮的利益,相反,會為其所累。人們把互聯網稱為一個虛擬世界,但在一定意義上講,這種說法不是很準確。在看似虛擬的網絡的背后,實際上進行操作的還是活生生的實體—人。技術本身并無正負之分,所產生的影響取決于技術的使用者,而網絡道德倫理正是約束和“互聯”這些使用者的紐帶,因此,網絡技術賴以“生存”的一個必要條件就是網絡道德倫理的正確形成。

二、對癥下藥:從“供給驅動”到‘需求驅動”

當網絡技術發展為我們的生活與工作帶來便利與快捷時,我們也必須清楚:網絡道德倫理的文明與否,也是社會發展程度的重要衡量標志之一。網絡道德的提高與發展,需要許多相關環節和要素的協同運作。網絡德育由“供給驅動”模式逐漸向“需求驅動”模式的轉變,應重視如下環節和要素:

(一)學生,“要我做”和“我要做”

無論是成人還是青少年,他們的行為都是以一定的需求為驅動的,許多孩子喜歡或沉迷于網絡游戲,都是他現實生活當中的一種反映或者他內心深處的一種需求。曾經有社科學者做過調查,發現容易有網癮的小學生是在現實生活中挫折比較多的,或成績不好,或人際問題,經常受到家長和老師的批評,但是在網絡游戲當中會獲得成功,從虛擬成功當中,他獲得一種做人的自尊。在青少年階段,道德成長是處在模仿模擬的階段,他通過模仿來學習別人的行為,形成對事物的認知,而成人不道德網絡行為的影響,則會造成他們對網絡的片面認識,迷失自我。他們會用在網絡環境中感受到的虛擬、失范了的道德倫理準則去衡量現實生活,甚至將其付諸于現實。這就需要讓廣大青少年認清自己的需求,明白我需要什么,我要做什么。

網絡是真實世界的一個部分,然而網絡環境還是不同于現實情境的,網絡德育也不能僅僅停留在認識的基礎上,更主要的是要引導學生掌握思想觀點和道德規范,增強對復雜事物的分辨能力以解決道德價值觀問題。讓青少年學生在虛擬環境下發揮個性、彰顯自我的同時,能夠以現實的道德標準衡量網絡情境中的行為,具備明辨是非的能力,遵循社會公共道德倫理準則。所以,要啟發和強化青少年自我意識和主體觀念,培養他們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引導學生把正確的社會道德規范內化為自身的需要,讓他們從“要我做”轉變為“我要做”,自覺地運用道德規范去識別網絡環境下自己的行為和發生在身邊的事件,并進行正確的道德評價,這樣才能真正地履行包括網絡在內的社會道德倫理義務。這是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核心內容,也是德育適應網絡社會的必然選擇。

(二)教師,“要我教”和“我要教”

學校是進行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重要場所,教師是網絡道德倫理教育的實施者和建設者。對于德育,許多人頭腦中還存在著“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觀念,特別是網絡德育,依舊用傳統的、不合時宜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來進行,并沒有把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切實地作為自己的一項需求。青少年在學校沒有受到良好氛圍的感染,從教師那里沒有得到應有的教育,網絡德育因何收效不大也就不言而喻了。

從學校方面,應該有這樣一個認識: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是時代的需要,更是學校教育本身發展的需求。作為青少年邁向社會前的“練兵場”,為其構建一個規范的道德倫理教育平臺是十分必要的,比如讓互聯網豐富的資源擴展學校的德育內容;更新德育的形式、手段和途徑;精心設計網絡德育活動,發展學生個性;開展網絡心理輔導,以及制定符合自己學校的網絡道德規范等。學校教育要十分重視網絡道德倫理教育,把這項工作擺在首當其沖的位置上,而不是為了分數增長忽略了人格成長,讓學生分不清現實和虛幻,變成網絡中的盲人和智障。

為此,在網絡德育一線的教師,要把進行網絡道德倫理教育作為自己的一種自覺需求,認識到網絡道德倫理不僅是針對學生的,更是衡量現代教師合格與否的重要指標。作為網絡技術使用者,教師要有先進的科技道德倫理觀,如尊重網絡知識版權,不隨意抄襲、剿竊他人著作,在網絡中與他人交往時潔身自愛等;作為教育工作者,教師要有與時俱進的德育理念,在教育學生前,先要上好自己的德育課,轉變觀念,以全新的視角,正確看待網絡環境中的道德倫理關系,約束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學生作好道德表率、榜樣作用。需要指出的是,進行網絡德育的最佳途徑是教師把網絡道德倫理價值內化在具體的教學中,將知識傳播與網絡道德倫理素養的培養緊密結合到學科教學中去,亦即要將作為“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重要內容的網絡道德倫理,視為一項“知識與技能”,與其它學科知識在學習和掌握中進行整合、貫穿,并使網絡道德倫理教育“過程”化和“方法”化,從而真正地做到“我要教”。

(三)家庭,不要把需求變為障礙

家長,是要求網絡道德倫理教育呼聲最高的。他們無時無刻不在關心自己孩子的成長,當前青少年網絡行為失范現象十分普遍,他們的反應也是最強烈的。但就現有狀況看,家長在這方面的教育上,是高需求低效果。究其主要原因,是方法不得當。家庭是進行德育的第一基地,大部分家長面對自己的孩子網絡道德倫理失范時,往往采用強硬手段,殊不知德育第一原則是引導。因此,家長在進行網絡德育時:

(1)“降低”身份、調節心態,體驗在網絡環境中孩子行為背后的真實需求,便于發現失范時,加以正確輸導,成為青少年正確網絡道德倫理觀念形成的“領航員”。

(2)與學校和老師保持必要的溝通,及時將孩子的心理動態進行交換,掌握詳實的信息,努力構建一個進行網絡德育的家校互動平臺。

(3)家長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老師”,大人的行為會直接影響孩子道德觀念的養成。這就需要家長約束自我,為孩子當好模仿對象,而不是橫加干涉,并把責任推給學校和社會。

(四)社會,小需求轉換為大作為

時下,宣傳網絡道德倫理的網站、書籍屢見不鮮,并呈上升態勢。其實,道德倫理教育的渠道很多,網絡中的文化、娛樂、體育甚至游戲都可以成為道德教育的載體。但重要的不是數量的多少,應在于質量和方法的使用。這是因為,傳統德育的內容很多趨于教條化,與青少年的實際生活相差甚遠,吸引不了他們的注意。所以,將死板的說教德育貼近生活,德育內容與方法的形象化、生動化是十分必要的。

篇(5)

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作為文學當中的批評方法,其在理論建構、理念發展與實踐應用當中必將存在許多不同之處。下面,我們就從這三個方面出發,對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與道德批評方法進行對比。

(一)理論建構

眾所周知,文學的倫理批評方法是由聶珍釗教授提出的,因此,聶教授是文學的倫理批評方法的重要貢獻者。所以,其在倫理學批評方法的理論建構方面的貢獻也十分明顯。第一,文學倫理學批評文獻的基本理念構架是由聶教授首次提出的。2004年,在江西的學術研討仁義之上,聶教授以我國文評界存在的問題的批評作為切入點,對我國文評界對于新的文學批評方法的渴望作出了分析。聶教授運用歷時的方法,對希臘神話以及古希臘文學、中世紀等時代的著名作品進行了分析,因此而得出了文學將社會與人生作為描寫對象的特點,并提示了文學對于倫理與道德問題的依賴性,為文學的倫理學批評方法的產生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他利用作者與讀者的道德觀點與思想傾向以及文學作品與社會的關系展示了倫理學批評方法的廣大運用空間,提出了十分豐富的文學倫理學理論內涵。第二,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與道德批評方法的異同也在聶教授的理論當中有所體現。聶教授的《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的當中,對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的異同進行了詳細的分析。他認為二者的相同之處在于他們的研究對象都是文學作品當中的道德現象,都是對文學作品當中的道德現象進行分析與評判。而文學倫理批評方法與道德批評方法的不同之處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批評的出發點、采納的方法與側重的內容。文學倫理學批評全部從文學作品的藝術虛構的立場為出發點進行文學作品的評價,而道德批評則是以現實與主觀立場為出發點進行文學評價。所以說,在一定程度上來說,還原歷史當中的倫理關系事實是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的出發點,與道德批評方法的現實主觀角度相比較,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更加科學與客觀。內容的側重方面,文學倫理批評訪求是對道德現象當中的行為與結果間的諸多關系進行分析,而道德批評則是對道德現象的結果的對與錯進行評價。

(二)理論發展

文學倫理批評的理論的發展比較全面,許多學者從不同的角度進行了自己見解的發表。比如說,王寧教授,從生態批評的角度出發,以生態批評發展的意義作為例子,將生態批評比喻為文學的環境倫理學。而劉建軍教授則是從“自然人”、“社會人”、“文化人”這三個不同的人類發展歷史階段為出發瞇,進行文學倫理批評的研究,他認為現代的倫理批評方法是以“文化人”這一階段為基礎的,其目的就是從文學的角度使事物間的關系更加和諧與穩定。張杰教育從我國道德標準的特點出發,以多元性與動態性作為切入點,認為文學倫理批評方法是以這些道德標準的特點為基礎得以發展的,而以多元的道德標準作為批評依據的倫理學批評具有一定的包容性,不同于社會歷史批評,具有自己的個性。不同的學者對于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都有著不同的觀點,而其共通之處是,他們都認為在我國的文學批評領域當中,還缺乏一定的偷價值與道德價值,但是倫理學批評方法的出現會使這樣的現狀得到良好的改善。

(三)實踐應用

文學道德批評方法是傳統的文學作品評價方法,已經在文學評價領域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而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是一種新的文評法,但其也有著很大的應用空間。在聶教授在全國學術研討會當中的發言來看,古今小說、詩歌與戲劇、東西方作品都是文學倫理批評方法應用的基地,這也使我國開始了一場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應用的熱潮。因此,作為學習與研究文學的人,我們應當認識與認可文學倫理學批評的重要性與應用前景,開辟文學評價的新道路。

二、文學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的混淆之除

(一)倫理與道德概念的混淆

在倫理學界,倫理與道德這兩個詞匯一直具有爭議。隨著聶教授對于文學倫理學批評方法的提出及其應用的興起,使得倫理與道德兩個詞匯的意義的爭議加深,越加混淆。一些學者為了避免二者的混淆與糾纏,將二者進行并列使用,比如說倫理道德思想與倫理道德觀這樣的詞匯十分常見。

在西方詞源學當中進行考證,倫理與倫理學這兩個詞匯是源于希臘語,最初指人類的住所,后來有了風俗與性情、思維方式的意思。之后,倫理出現在古希臘羅馬的哲學當中,意思為穩定的性質。而后亞里斯多德將其作為人的性格、特殊氣質之意使用。而道德一詞,源于拉丁語,其意為風尚與習俗,之后逐漸出現了特點與規律、品質的意思。所以,在西方倫理與道德兩個詞語是可以互換的。所以,不論是在東方還是在本文,倫理與道德都有一定的互通之處,所指都為社會道德現象。

然而,以我國古代詞源為參考,卻發現倫理與道德存在完全不同的概念。所謂倫,指的是秩序與次序,在中國古代指的是人與人之間的長幼尊卑關系。中國古代的五倫之說正指的是五種關系,父子關系、君臣關系、夫婦關系、兄弟關系與朋友關系。而道德一詞,所謂道,指的就是規律與規則,也就是人在進行某種行為時所要遵循的規律與規則。而德則為品德之義。所以,道德之意思為人們在進行社會行為時所要遵行的規則。因此,倫理與道德并不相同。

(二)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的混淆

倫理學批評與道德批評概念的混淆是倫理學批評發展過程當中存在的一個較為嚴重的問題,也是難以解決的問題。目前,在學術界發表的一些論文當中,大量存在“倫理道德觀”之類的詞語,許多作者都在用形容道德觀的詞語進行倫理觀的描述,比如的說伸張正義、趨利避害這些詞語。這些詞語是用來形容行為結果對與錯的,也就是道德觀的形容詞,并不能表明事物間的關系與聯系,所以許多倫理批評方法的運用都存在問題,名義上是利用倫理學批評方法在進行文學評價,實際上得到了批評結論與道德批評的結論一致。

篇(6)

隨著社會發展,網絡倫理問題也呈現出新的類型和特點,由于網絡倫理自身的特性,導致其與現實社會中的道德認知存在很大的差異,出現雙重標準,引發一系列的網絡倫理問題,導致網絡道德失范。網絡環境及網絡主體對網絡道德認知有很大的影響,本文主要基于道德認知角度,對網絡倫理問題進行了研究,分析了網絡道德認知在解決網絡倫理問題、規范網絡道德建設的重要性,以期提高網絡主體的道德修養,凈化網絡環境,構建網絡倫理規范體系。

一、道德認知對網絡倫理的影響

(一)道德認知是網絡倫理形成的基礎

網絡技術、人與網絡社會、人與人間的關系是構成網絡倫理道德的三大要素,人們主動加入到網絡交往活動中,在網絡技術的作用下,這些交往活動將不同地區的人們聯系起來,從而形成網絡社會。現實倫理和網絡倫理的主體都是人,網絡只是一種載體,倫理道德的主體并不是網絡。在網絡環境中,人們通過網絡技術進行交流,網絡道德的本質就是人在網絡活動中的具備的道德規范,網絡主體道德觀念的形成、發展都建立在道德認知的基礎上形成的,只有做好道德認知培養工作,才能形成健康的網絡倫理道德觀。

(二)網絡倫理影響著道德認知的形成

網絡社會作為現實社會的延伸,管理模式比較松散,缺乏監管機制,自由性強,僅依靠道德自律來規范人們的言行,因此必須要重視人們道德認知能力的培養,提高人們的道德自律能力。在網絡社會中如果缺失道德自律能力和道德責任感,必然會導致網絡社會混亂。網絡倫理的自律性要求人們必須加強對自身道德能力的培養,根據道德自律原則來約束和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思想。

網絡虛擬社會是一個多元化的社會,在這個自由、平等的社會中,各地文化和多種道德觀相并存,多源性的網絡道德必然會引發道德沖突,改變甚至同化了傳統理論觀念,網絡社會陷入失范、混亂無序的狀態。此外還會影響人們的網絡道德觀,對道德主體認知產生種種影響而造成的矛盾沖突,導致人們的道德感受和行為產生偏差,因此必須要正確的引導人們道德認知,不要因為網絡道德多樣性而導致人們道德認識混亂,避免網絡倫理問題的出現。

二、網絡倫理問題的現實表征

(一)道德意識的沖突與裂變

1.道德虛無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

人們在網絡虛擬空間中能夠相對自由的發表言論,充分釋放內心的想法,強調自我,展現個性,人們在網絡空間的表現在更大程度上接近于真實的自己。但是由于網絡社會的自由無政府和無中心特點明顯,網絡行為主體將自己作為網絡道德行為的判斷者,不考慮其他人的感受,忽視法律和社會傳統規范,使得道德虛無主義和個人主義盛行。

2.缺失道德責任感

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認知在網絡社會中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網絡社會環境中,人們通過網絡信息技術進行一系列的虛擬交往。隱匿性、虛擬性和互動性是網絡空間最大的特點,從而使得傳統倫理對人們交往活動的約束力減弱。人們在網絡社會釋放自己在現實生活中隱藏的本性,降低對自身道德的要求,沉迷與網絡中虛擬的身份,道德認知能力下降,從而導致網絡主體喪失道德責任感。

3.主體情緒浮躁及文化霸權主義蔓延

網絡社會對多種信息的監控力度較弱,缺乏對信息者的限制,不斷產生大量的網絡信息,讓人們眼花繚亂,網絡行為主體長期受網絡資訊的影響,很容易產生精神上的焦慮、疲乏,最終使人們迷失自我,導致主體情緒浮躁。另一方面,由于發達國家在網絡信息交流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占據大多數的信息資源,西方國家的信息輸出量較大,便于向其他國家傳遞本國的意識形態及價值觀,從而導致文化擴張,形成文化霸權主義。

(二)道德行為的脫軌和失范

1.網絡犯罪現象猖獗

信息技術是網絡社會形成和發展的基礎,在社會科學技術不斷改革更新的飛速變化中網絡技術也不斷經歷著飛躍式的變化,然而網絡安全管理和防護功能的發展遠遠落后于網絡信息技術的發展步伐,進而導致網絡漏洞的出現,也給不法分子提供了不良的犯罪平臺,網絡信息安全問題頻頻出現,屢治不止。不法分子根據網絡特點和缺陷借助一定的網絡工具和先進技術對他人的網絡系統進行破壞和侵犯,諸如病毒傳播,盜取和篡改信息等,造成個人或者政府等部門重要信息的泄露和破壞,帶來不良影響和巨大的損失。還有一部分網絡犯罪組織借助網絡平臺利用論壇,貼吧,郵件等方式進行廣告宣傳、傳播電腦病毒、發送垃圾郵件破壞系統或散播謠言等舉動,由此來達到這些組織既定的商業或政治目的,給人們的生活和工作帶來巨大不便,也阻礙了社會的和諧順利的發展和繁榮,是值得重點解決的突出問題。

2.網絡言行隨意放縱

網絡社會同現實社會不同的是,其不存在真實的主體,人們的言行不會受到社會輿論和監督的影響,主體間的約束力降低,人們不必擔心是否符合傳統倫理道德的標準,使人們長期壓制的欲望、本能和沖動得到釋放,追求快樂最大。人們的外在行為規范及社會道德的不受限制,網絡行為主體就會出現為所欲為、不負責任的不道德行為。

三、解決網絡倫理問題的措施

(一)傳承和發展傳統倫理內涵,將網絡倫理和實現傳統倫理結合起來

網絡社會依靠網絡倫理制定一系列的規范措施,其在傳統理論體系的基礎上,結合現代和傳統倫理而形成了網絡倫理體系,同傳統倫理體系有著緊密的聯系。在信息化和網絡化時代,并不意味著完全摒棄傳統理論體系,其在構建網絡倫理體系的過程中仍發揮著重要的作用,人們必須恪守傳統倫理道德,在繼承中揚棄,在揚棄中發展。要基于網絡倫理的基本特征,對傳統倫理道德的傳承中要注意去其糟粕,取其精華,吸收原有的運行機制,整合傳統倫理資源,不斷探究和創新,發現新的網絡倫理元素,使網絡倫理體系的建設更加具有科學性和可行性,促進網絡社會的健康發展。

(二)側重人的全面發展,調整網絡技術和人的關系

傳統倫理道德指的是指導人們行為的觀念,是處理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過程中應遵循的準則,能夠維持社會秩序,是推動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的基礎,體現出定型化、體系化和制度化的特點。同傳統倫理不同,網絡主體的道德認知水平直接影響著網絡倫理規范的發揮,具有非定型化和非制度化的特點。解決網絡倫理問題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要以人為本,將網絡主體作為重點,重視人的全面發展,實現科技發展與人的發展的有機結合,處理好二者之間的關系,從而保證信息與網絡安全的網絡倫理規范體系的構建,有效的解決網絡倫理問題。具備了良好的道德品質和道德水平的網絡主體能夠約束自己的言行,推進網絡依法規范有序運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的網絡社會,維護網絡用戶的合法利益。

(三)堅守人文道德,體現人文情懷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信息化、網絡化時代的到來,作為網絡的主體,人們要嚴格遵守和發揚人類社會所普遍推崇的人文操守及其基本規范,傳承人文凝聚精神,提升人文道德涵養和道德認知水平,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和人文涵養,有效的避免人性在數字化和符號化的虛擬網絡社會中被扭曲和異化的情況。只有這樣人們才能客觀的評判各種道德現象,形成正確的道德態度和意識,提高道德自律能力,堅守自己的準則,抵制各種侵蝕和誘惑,鄙視不潔、不善、不義、不道德的行徑,不接觸不道德、不合理的事物,不隨波逐流,發揚人的尊嚴價值,不斷提高自覺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彰顯人文關懷。

篇(7)

在《黛爾菲娜》和《柯麗挪》兩部小說中,主人公黛爾菲娜也好,柯麗娜也好,她們都有獨立的人格和生存能力,她們不是男權社會的附屬品。黛爾菲娜可以自己負責自己的生話,也有獨立的思想和精神,她對愛情的追求以及對婚姻的理解,都具有她個人的個性特點,她的人格完善,道德判斷準確深刻。柯麗娜不僅是這樣,同時她還具備了過人的才華,她在意大利是廣受歡迎的詩人,贏得了一定的聲譽,她追求愛情,向往婚姻,卻不破壞別人的婚姻和家庭,她有獨立的思想和意識。這兩部小說的女性主人公都反應出作者斯達爾夫人的思想,即在啟蒙思想盛行的18世紀,女性再也不是男性的附屬品,她們具備獨立的人格和個性,她們可以成為獨立的人。這樣的觀念讓斯達爾夫人的小說中女性形象鮮明突出,女性在斯達爾夫人的小說中不單是審美的作用,又具備了道德倫理的功能,女性地位突出。

二、斯達爾夫人反對舊婚姻制度對人性的束縛和對愛情的桎格

斯達爾夫人反對傳統婚姻制度,反對婚姻對人性的束縛,反對無愛的婚姻,她認為真正健康和正確的婚姻是建立在愛情基礎上的,她同時也認為,無愛的婚姻是可以離散的。“現代人卻懂得男女之間的其他關系和聯系,只有他們才能表現他們最為鐘愛白各猶入戯辱生命運與愛情聯系起來前那種情懷黛爾菲歐*女主人公黛爾菲_販對無愛的婚姻,所以她拒絕她不喜歡敢坦求音的求婚她不破壞別人拍螯庭,所以感途線愛雷意她.也受供變牲s_。録爾天主教中不允許離婚的要求,認為那不過鼙讓無愛婚姻延長,補蓋了_德:賴簾之下的道德佚序。《柯麗娜》中的女主人公柯麗娜個性高貴,才華橫溢,她游ff各國;對歐洲許多民族的特點和局限都有自己深刻的認識,她追求個性獨立,追求愛情幸福,并在此基礎上追求婚姻&但是她的愛人卻終于屈服于傳統的婚姻標準,并沒有能夠勇敢地娶柯麗娜這樣的女性為妻,而是重新回到傳統妻子的標準中找到了自己婚姻的歸屬。柯麗娜最終并沒有獲得婚姻幸福。這兩篇小說中的女主人公,雖然都未能獲得幸福,但是從中透露出斯達爾夫人對傳統婚姻道德的批賴卻顯而易見。斯達爾夫人希望啟蒙思想感染下的歐洲女性有獨立的意識,追求愛情和婚姻,并讓婚姻幸福。

“現代人卻懂得男女之間的其他關系和聯系,只有他們才能表現為鐘愛齓杷人的畢生命運與愛情聯系起萊的那種情懷這種觀念推翻了1S傳統,體現了在斯達爾夫人道德曝?中砷現代性思繼《斯達爾夫人并沒有推》婚鑛度,而是不認ini前婚姻制度,希望?立新的婚姻標準,這一標準能投讓女性有真正播幸福,也能改造歐洲傳統社會中的婚姻弊端。

三、斯達爾夫人強調女性的自主和獨立

斯達爾夫人本人就是一位非常獨立的女性,她了解歐洲許多民族的特點,并希望看到民族間的融合,她追求個性的獨立,也追求愛情和婚姻的幸福。女性可以獨立存在于當時的社會中,可以有對自已的發言權,對婚姻家庭的發言權,以及對文學、藝術和政治的發言權。這種道德觀念在傳統社會中是沒有的,斯達爾夫人首次提出了女性的權利和解放。:她不再繼續認為女性屈從于男性之下,或者是跗屬品,女性應充分發揮自己的個性和特點,有獨立的人格和杈利*這種觀念直接影響到她的文學創作,在她筆下的女主人公,無論是黛爾菲娜還是柯麗娜,都有獨立的精神和自由的意志。黛爾菲娜幫助自己需要幫助的朋友,在自己的婚姻問題上大膽而堅決,柯麗娜能夠讓自己個性鮮明,才華得到發展,并追求自已所愛的人,這些都體現出女性的解放和獨立。斯達爾夫人小說中的女主人公,更具備社會倫理道德意義上的特點。

篇(8)

所謂責任,通常指人們應當履行的相關義務或要求。18世紀以前,責任主要是作為法律概念而存在的。隨著人類實踐的不斷進步,責任的內涵不斷拓展,成為囊括法律和道德在內的豐富理論體系。科技和經濟發展,在改善人們的生活水準、增進人類福利的同時,也給個人和社會帶來諸多消極后果,睜致人類價值出現困境。面對這些現代性難題的持續潔問,每個社會成員所擔當的社會角色,理應為自身行為承擔責任。在選擇某種角色行為的同時,也就不可避免地選擇了責任。

責任沖突是指在選擇責任的時候所遇到的矛盾狀態,它根褥于利益的沖突,其實質是價值觀的沖突。這種沖突,一方面可以成為社會進步的必要環節,也是責任主體完善自身的必要形式;另一方面,由于是價值的迷失也會使人陷人困惑,因而帶來的是心理的折磨。

1.圖書館的角色和責任認同

康德說過,“有兩樣東西,我們愈經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們就愈使心靈充滿日新月異、有加無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則。”川圖書館員對于國家和社會的道德義務是:具有社會感受力、判斷力、理性論辯能力;社會責任感、對圖書館事業具有一種忠誠、堅持圖書館的理想、尊重生命價值,以人的精神成長為目的;善待讀者、信任讀者平等的對待和關懷等等,這就是圖書館人應具有的道德擔當,是圖書館社會角色的責任。

角色和責任是永遠聯系在一起的,角色和責任貫穿于社會個體的始終,角色失去責任的支撐也會失去它的權利和義務。角色是個人努力付出爭取來的,也是社會賦子的。我們每個人從·出生起就被賦予了一定的角色。即為自然角色,既從來到這個世上,你就是母親的孩子、是某一國家的公民等等,這個時候你就必須承擔了屬于你責任。隨著成長,進人到社會中,各種責任愈來愈多,角色有大有小,意味著你在社會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圖書館人從成為館員的那天起,就被賦予了不僅僅是一種社會機構的一員,也是作為一種社會保障體制而存在的一員,這種體制要保障社會成員獲取信息的平等,保障公民求知權利與獲取知識的自由,從知識、信息利用的角度去維護社會的公正。經過圖書館先賢們開創及一代又一代圖書館人傳承下來,直到今天進一步奠定了圖書館:愛國、愛民、愛書、愛館;奉獻讀者、服務至上;惜時如金、甘于清貧、甘為人梯;堅持不懈、鍥而不舍、精益求精等等,可以說“圖書館員所履行的責任是一種為他責任”這種角色的責任曾經是圖書館人奮勇前進的動力。然而圖書館常常被“社會適應論”所陶醉和束縛,與生俱來的道德責任不知不覺被過分的功利追求和短期效應所沖淡甚至悄然失落,寶貴的精神財富正遠離圖書館人,被邊緣化導致了這種館員角色的認同危機。

認同(identity)即是自我身份感的確認,認同危機(crisisofidentity)則是“自我價值感、自我意義感的喪失”。認同危機包括自我認同危機和社會認同危機兩個方面。個體的自我認同危機表現為自我迷失。在充滿變遷的外部環境中,圖書館個人難免充滿對其存在的可能的風險的憂郁。

2.圖書館人擔當社會責任的角色期待

現代的責任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外在要求,而成為人類對當代實踐及其后果的深刻反思。人之所以進行選擇并承擔責任,主要是人有意志自由,這是指道德行為選擇中的自由。互聯網以及博客等新的媒體形式出現之后,報紙、書籍、期刊等紙質傳統的閱讀方式淡化,大眾評論和閱讀有了新的語境。圖書館人也自認社會角色不被重視,依附于角色中的社會責任不再擔當。那么,角色是什么,它是個體在特定社會中的坐標點,既然涉人人際關系和社會關系中,社會已經賦予了你一個與此相對應的社會角色;你無法逃避,圖書館人也不例外,就要按照社會對這個角色的要求去承擔責任和履行義務,按照圖書館人這個角色的內在要求去思考問題,同時在享受這個角色應該享受的權利的時候擔當起它的道德義務。“那么什么是誘惑?誘惑就是人生的價值取向”“人生價值的取向就是對社會的責任感”。

2.1館員作為人的道德義務

道德是人們共同生活及其行為的準則和規范。道德義務就是要求人們必須遵守社會公共道德,它是由人們在長期的共同生活中形成的并由統治階級肯定或倡導的行為規范,是調整人們之間及個人和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準則和規范的總和,它是人類社會特有的現象,是用來評價他人和自身言行的標準和尺度。

館員是一個道德主體,作為人,他具有道德義務。這與社會制度和圖書館實踐并沒有直接聯系,它不是由國家和社會及其圖書館來確定的,而是由人之為人的生活所確定的,或是由人性來確定的,首先是正義感,即有一種堅持正義的信念和實現正義的信心,具有推動正義的責任。職業的倫理道德是我們份內的首要,是我們必須承擔的行為。在社會主義制度下,人們的道德義務是必須做到愛祖國、愛人民、愛勞動、愛科學、愛社會主義。

2.2館員認知道德擔當中的人文視野

圖書館提供的文獻不同于一般的產業所生產的物質產品,而是服務于生活的精神和價值觀。幫助每一個讀者在圖書館找到一個走出自我之后觀察、認知、理解社會的途徑和窗口,并防止讀者因為圖書館人社會責任的失敗而導致對閱讀的倦怠和逆反。通過閱讀,架起讀者自我和社會,當下與未來,物質與精神的一道橋梁。社會是前進的,人的社會關系是動態的,是處于不斷生成和不斷消除狀態之中。前進中的社會也賦予圖書館角色不同的內涵和要求,也就是說圖書館人的人文關懷基本可以解釋為“善意”或“善待”。它在概念上是指一種相互容忍、相互理解、相互依賴,相互扶助,相互依存,相互發展。為了實現以生命尊嚴為前提創造情境,讓讀者感到權力、尊嚴兼得,如孔子說“博施于民眾而能濟眾”,隨時體驗讀者的需要并做出關懷的反應。體現自我和人際關系中好的一面,對這種自然關懷的珍視,激勵我們擴充對他人的需要,所做出的關懷反應,而讀者也會做出相應的向關懷行為表示認可和接納,這樣關懷才是有效的,并能維持和鞏固下去,形成良性循環,雙方都有付出,雙方也都有收獲。館員也需要得到肯定和鼓勵,而讀者不是居高臨下的施予,應盡到自己對關懷者的提供反饋責任,雙方在這樣一種平等互惠的關懷關系中體驗到人與人之間的美好情感。

2.3公共情緒宣導的責任擔當

情緒是在生理和心理某一方面的強烈感受,是人的特定的對客觀事物態度的體驗包括集體興奮、狂熱和集體沮喪的心理狀態一在社會機構中,更受人關注的是短期公共情緒和負面情緒(如消極、極度緊張、恐懼、狂熱等)。這些情緒缺乏理性因素制約,對社會規范具有相當的破壞作用,也特別容易感染和蔓延,往往具有威脅性。在劇烈轉型和變動的當代社會,公共情緒的漲縮和起伏更成為人們注目的問題。5.12漢川地震、拉薩事件、金融危機都彰顯了公共情緒的表達新特點:關注、憂郁、求真。公共情緒的宣導急切需要公共領域的支持,作為一種社會交往理性,公共領域的意義在于:以公共權力為內容,以公眾參與為形式,以批評為目的的空間。隱含著話語的共識過程,是人們彼此溝通、解釋、商討、爭鳴,從而形成某種輿論或反對意見,在公開性原則之下形成理性的交流和公共批評。圖書館責無旁貸的應該擔當起監測、梳理、宣導和撫慰的功能。人生要承載的東西太多,人性就容易變得脆弱,這時需要一種寄托,以托付這種沉重,把它轉化為輕盈。這種寄托可以是一本書和圖書館的強大的社會感染力。它們幫我們戰勝了很多凄涼、冷漠的情境,幫我們度過了苦悶仿徨的時刻,使我們保持了一種生活的朝氣、熱情和韌性,在人生之路不斷向前跋涉。

2.4道德擔當角色信任的重樹與價值的認同

作為一個圖書館員應該從社會對館員的價值愿望和價值追求的角度出發,對角色核心價值體系的認同與吸納是將構成多元環境下個體存在和發展的精神支柱成為人們行為選擇和價值追求的科學導向。這其中包括角色的精神信仰、價值追求、意義世界和行為規范的價值認同。角色價值的認同從社會層面來講,是社會共同體成員對一定信仰和情感的共有和分享。它是維系社會共同體的內在凝聚力;從個體層面來講,是個人社會行為的持久動力。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基于理性規則及普遍信任,人的行為離不開信任,沒有信任,我們認為理所當然的日常生活也是不可能的。

3圖書館角色的知性、理性和德性決定道德擔當

圖書館角色的知性,是對客觀感性世界的認知、判斷和綜合處理后顯示出的能力氣質,圖書館員的角色從商朝就出現了圖書館的萌芽,經歷了從學者到神職人員向專業圖書館員的轉變。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圖書館員這一角色始終都有一定認知能力。館員的認知能力是建立在受過良好的社會教育,有較為寬厚的社會科學知識性和自然科學知識。上古時期的國家級中央圖書館“天府”“盟府”,是世襲官吏主管者兩府。到了中日后的康有為、梁啟超為首創立的強學會、新式學堂、藏書樓都是飽讀詩書的學者或是職業青年。可見圖書館員的角色已具備了從現象到本質,由觀察到分析,由分析到聯想“以便知性可以成功地、無誤地、并盡可能地完善地認識事物。”

任何一個成熟的社會角色,都要有一定的認知能力,而這種認知能力應是建立在受過良好的教育,有較為寬厚的社會科學知識和自然科學知識基礎之上。圖書館角色的知性是圖書館事業興旺發達不竭的動力源泉,它可以激活和開發圖書館員的智能。在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圖書館事業的經驗和成果的基礎上,努力探索我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規律,發展模式和工作技術新方法,同時也是作為社會知識化、信息化主體的圖書館事業的自身發展的需要、也是讀者和用戶需求的需要、更是知識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種知性更要表現出“人無我有,人有我強”。知性,應是角色在圖書館工作、生活、學習中,為實現角色而應該具有的認知、判斷、抉擇能力和實踐能力。

圖書館員角色的理性,是科學態度和民主精神的結合。從1850年第一部公共圖書館法的誕生起就宣揚了一個最基本的圖書館精神,即通過圖書館保障民眾獲取知識與信息平等權利,當代圖書館精神還具有幾個較為鮮明的特點:第一是與時俱進、勇于開拓、和諧共進的精神;第二是優秀人文精神與時代精神的融合;第三是圖書館人淡泊名利、求真務實的精神;第四是圖書館的團隊協作精神等等。公共圖書館的社會意義就在于,它的存在使社會中的每一個成員具備了自由獲取知識或信息的權利,它代表的是一種社會用以調節知識或信息分配,以實現社會自身保障的制度。圖書館員角色只有認同了圖書館精神所追求的這個保證信息自由的理想,才具備了現代民主社會的氣質,這種角色賦予圖書館員的理性就是具有科學態度、公平正義、實事求是、獨立思考、不迷信權威,用理想指導行為。這種理性不會受到情緒、情感和直接欲望的干擾,讓圖書館員這一社會角色不迷失。

圖書館的德性,何謂德性?康德說德性就是力量。它比倫理更寬泛、包含兩個層面:一個是對道德規范和原則的認識與理解,對現實生活的體悟與道德理想,道德信念的樹立;另一層是道德原則和規范的遵循,對道德理想的踐行。德性之所以具有排除來自欲望和愛好的障礙,擔負起自己的責任,乃是因為理性本身具有這種力量。圖書館角色是以這個群體所從事的職業—圖書館事業為核心界定的,圖書館員的角色形象也有著歷史的變遷,與社會的發展和進步相關聯的,無論是歐洲中世紀圖書館還是中國的藏書樓,都是極少數知識占有者或當時非常有名的學者,享有無比崇高的地位,到今天也被賦予了信息導航員、信息專家、信息顧問等高尚的稱呼。

4歧途:圖書館角色倫理的異化

異化是主體的現有與預期的差異程度,他屬于道德問題總的否定性方面。圖書館角色的道德異化是指圖書館從業者在從事圖書館職業活動中所發生的道德現狀與道德期許的偏差,它是道德實際效果背離道德本真的過程。

在市場化的壓力下,操作方法、經營模式都出現商業化與實際存在的二元沖突中,所要求的圖書館責任和義務在實際操作中難于實現,因此館員的角色擔當經常出現有悖于圖書館職業倫理的行為,很難形成成熟的道德自律觀。在市場機制的調節下,面對各種利益的誘惑,圖書館員可能滋生功利主義的倫理觀,造成圖書館員倫理失范。其次,圖書館員道德擔當的不確定和模糊性。在社會轉型期,由于圖書館事業缺乏普適性的公共倫理體系與制度規范,容易造成倫理體系的混亂。因為人類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充當著不同的角色,不同的角色會有不同的倫理規范和評判標準,這種角色領域的倫理規范常常在特定的情景下發生沖突,即所謂的角色倫理沖突。圖書館員的角色擔當缺乏制度性的保障,無法形成強有力的拘束力,致使自己應有的生存空間只能被注人的資本不斷蠶食,從而淪為弱勢。

館員的道德擔當由于缺乏一種制度性的保障,對其倫理道德的遵守只能是一種自為的而非自覺的行為。這種行為既可以被善利用,又可以被惡所利用。在市場經濟強大的利益誘惑下,很容易產生物欲化、庸俗化、冷漠化、無責任化和虛假化等病態館員倫理觀,道德的威嚴在不道德面前變得微乎其微,高尚的道德行為就變成了一種口頭稱道的對象而非行為上仿效的范式,圖書館員角色擔當的倫理異化也由此開始。

5突圍:圖書館員角色擔當的構建

篇(9)

1.培育與人為善、樂于助人的道德情感

千百年來,中國傳統社會一直主張建立和諧友愛的人際關系,與人為善、推己及人。中國的傳統倫理思想一向推崇儒家的“仁愛”原則,崇尚“仁者愛人”,尤其要“推己及人”,關心他人。因此“仁愛”是我國千百年來的核心價值體系中的最為重要的價值,孔子強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在現代社會人和人的相處中,我們應當學會從別人的立場出發,設身處地地從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我不愿意別人強加于我的一切事情,也應當自覺地不施加于別人,傷害到他人;我希望做成實現的事情,也允許和幫助別人去實現。而“泛愛眾”、“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在我國則長期以來是百姓的生活處事哲學,今天尤其應當廣泛推廣。從構建和諧社會這個長遠目標來看,儒家的“仁愛”思想可以純潔世道人心,整合社群利益,調整人與天、地、人、物、我的關系,以和為真,以和為善,以和為美,以和為貴,這在天、地、人、物、我日益疏離和緊張的當今現實社會,尤顯獨特的意義和價值。助人為樂一直是我國的傳統美德,自古以來我國就有“君子成人之美”、“為善最樂”、“博施濟眾”等流傳久遠的格言。把幫助他人看作自己的份內之事,看作自己的人生快樂之源,這是現代社會公民應有的社會公德,是富有愛心的表現。對于我們的大學生來說,要求他們在社會生活中踐行樂于助人的精神,把助人為樂看成是一種美德、一種修養,進而養成為一種習慣,上升到精神境界,將會是他們未來人生路上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精神財富,正如有人云:“贈人玫瑰,手有余香。”

2.形成相互尊重、禮讓寬容的人際關系

中國的傳統道德一直認為,禮是人與其他動物相區別的重要標志。“凡人之所以為人者,禮義也。”(《禮記•冠義》)禮也是人的立身之本。孔子曰:“不學禮,無以立。”(《論語•季氏》)《左傳》中也曾說:“禮,人之干也。無禮,無以立。”(《左傳•昭公七年》)禮與謙敬是聯系在一起的“,恭敬之心,禮也。”(《孟子•告子上》)謙即自謙,虛以處己;敬即敬人,禮以待人。“道德者,行也,而非言也。”思想教育工作是一項周期長、成效慢的工作,文化化人、素質培養更是一項潤物細無聲、功到自然成的偉業。要真正讓學生“內化于心,外踐于行”,傳統的德育教育必須從“宏大”走向“細節”,不能停留在傳統的“老三樣”:照本宣科、樹典型、學英雄,高高在上,讓學生覺得空洞乏味。而是要改革方式方法,讓德育從課堂走向生活,使德育知識與學生生活行為融為一體,讓德育教育基于學生的生活土壤,引導學生“知行統一”,知曉“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我們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及相關人文課程的教學中,加大實踐考核力度,從規范學生的日常行為禮節開始,通過一些具體的技術性訓練改變學生的精神面貌。同時老師要做到言教與身教的結合,切實踐行“德高為師,身正為范”。細節化教育是提高德育實效性的重要前提。規范的具體,權利的明確,首先可以讓學生能夠正確地認識自己,看到自己的不足,永不自滿;其次是發現別人的長處,能寬容地看待他人的缺點,尊重他人;第三是正確對待名利,不居功,不爭名奪利,增強合作意識,正確處理分工與合作、競爭與協調的關系。傳統與現實的融合,人文的熏陶,胸襟的開闊,長此以往經過努力,營造出一種關愛他人、團結互助、維護公平、伸張正義的社會氛圍,在全社會形成知榮辱、講正氣、比奉獻、促和諧的良好風尚,提倡互諒互讓、友好協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最終建成自由平等、敬老攜幼、扶貧濟困、扶弱助殘、寬容禮讓的和諧社會。

3.踐行見利思義、顧全大局的行為準則

從國家利益和整體利益的原則出發,主張“義以為上”、“先義后利”、“見利思義”,首先“義然后取”,“重利輕義”和“見利忘義”被否定。這種倡導“先義后利”和否定“見利忘義”的思想,強調奉獻犧牲和責任擔當的傳統,不僅在中華民族的歷史發展中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而且在當前對提高我國廣大社會成員的思想道德水平仍有重要的現實意義。當今校園里,大多數大學生仍然保持著中國傳統的、樸實的與人為善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能夠友好地和諧地與人相處,但現實社會上的種種不良風氣,諸如市場經濟的逐利性及各種社會上的不正之風已經嚴重侵蝕了大學校園,影響著師生的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習慣。不少學生過分看重個人利益和個人價值,在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社會的關系時,片面偏向個人一邊,片面追求個人利益的實現,甚而為了一己私利,黑白是非不分,又或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在與他人的人際交往中,表現出明顯的功利色彩,盡量選擇對自己有益處的、有幫助的、有影響的交往對象,并以之提高充實自己。古人云:“小勝靠智,大勝靠德。”現代社會的發展越來越表明,一個人事業的成功,更多是由非智力因素特別是人的道德品行來決定的。縱觀古今中外凡是成大器者,都具有一些共同的優秀品質: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進取心、自信心,愛國、關心他人、樂于助人、勤奮上進、勇于奉獻。一個內心缺乏精神信仰、道德低下、意志品質不堅定的人,很容易在物欲泛濫的洪流中隨波逐流,墮落沉淪。欲立事,先立人。所謂“厚德載物”,就是說,想要載物必須要有厚德,即深厚的德澤育人利物。人生在世,修德第一。

篇(10)

二、青年研究的行為規則:如何道德地研究

在社會科學中,任何以“人”為對象的社會調查都需要將前述尊重個人、善行和公正等基本道德原則貫徹到研究實踐之中,這是因為研究倫理的討論如果僅停留在道德層次的認識和提倡上,一方面很容易造成“泛泛而談”,缺乏可操作性;另一方面會傾向于“約束”研究者以避免對被研究者造成傷害[6]。也就是說有關人類行為的任何思考,“探索規則”至少是一個重要的倫理維度[7]。青年研究是以青年為本的研究,研究者從事青年研究亦應以基本道德原則為根據,在具體研究情形中,綜合不同的原則和考慮來選擇“比較正確”的行為規則,如知情同意、隱私保護、利益開放等。知情同意是對尊重個人這一基本倫理原則的具體運用,也就是強調個人在知情的基礎上,通過行使自決定自己是否同意參加某項研究。

具體包括以下三個方面:

一是信息,研究者將研究的基本信息告知研究的參與者,包括項目名稱、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過程等。然而,并不是在任何情況之下都要將所有信息公開。因為有時候信息完全公開反而不利于科研的進行,而不完全公開反而有利于達到科研的目標,所以,在對實驗對象沒有隱性的危險下,可以適當讓對象了解研究的性質與結果。比如,當研究對象是青年成人時,其強烈要求了解研究的性質與結果的權利就應當得到保障,但是依據筆者在《在職青年職業持續發展研究》中的調查經驗[8],有時在質性研究中,過于正式的知情同意書的簽署反而會增加研究對象的緊張與顧慮,并觸發他們的心理防御機制(換位思考,任何人對于簽字留下筆跡向來都是比較謹慎的),進而可能會阻礙研究的順利進展。在這種情況之下,依據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的信任關系(研究對象往往是雙方相識的熟人介紹而來),非正式的口頭相告反而是最佳選擇。而當研究對象是心智發展尚未成熟的青少年時,由于他們自主決定是否同意參與研究項目的能力相對欠缺,因此,相關研究信息是否告知、告知多少及怎樣告知等都是值得研究者思考的問題。比如,筆者以教師的身份在《大學生人生態度現狀與轉化研究》的訪談調查中,就采取了事先暫不告知大學生具體的研究目的的做法,而在訪談結束后以詢問大學生對此次訪談的感受并允許大學生向筆者提出任何疑問的方式讓其獲得相關信息,與此同時,這也是一種寓教于生活情境中的策略,其目的也是貫徹善行原則,能夠讓大學生從中受益,即令大學生從積極參與到自我反思中獲得對人生問題更深刻的理解,從而促進其心智的成長與成熟。

二是理解,由于參與者的理解能力或研究者的信息表達等因素的影響,參與者對信息的理解不可能是一步列位的,所以研究者必須了解參與者的理解水平,采取恰當的方式傳遞研究信息。尤其是當研究對象是青少年時,由于其智力、經驗等尚不成熟導致其理解力欠缺,因而研究者也無法達到信息傳遞的目的。在這種情況下,是否尋求代表青少年利益的監護人來幫助決策,也是研究者必須考慮的問題。若青少年本人不管出于何種原因不愿意參與研究,研究者也必須尊重青少年的選擇。比如,筆者在《大學生人生態度現狀與轉化研究》的調查過程中就遇到大三、大四的學生以學習忙、實習找工作等理由婉拒參與或半途退出調查的真實情況。

三是自愿,不僅包括自愿決定是否參與研究,也包括自愿決定是否退出已參加的研究項目。研究者絕不允許利用誘騙、恐嚇等外部的手段或壓力來達成自己的目的,否則就是嚴重違背道德倫理。尤其是像筆者一樣以教師身份作為研究者或者其他研究者通過老師以未成年學生為研究對象時,學生出于對老師的敬畏或對拒絕之后可能的不利后果的擔憂,很可能會違心地選擇接受。在這種情況之下,研究者或作為研究者的老師應當尋求一種更為恰當的方式,讓學生在完全自愿的情況下參與研究項目。依據筆者的經驗,一般學生都會接受老師提出的調查邀約,在正式訪談調查之前老師可以通過“沒關系”、“放心”等語言來打消學生的疑慮,學生出于對良好師生關系的信任會完全自愿地參與研究。隱私保護則主要體現了善行原則的具體運用,以消除研究對被研究者可能造成的潛在傷害。最基本的保護方式是匿名與保密。匿名是指參與研究的對象的身份只能為研究者本人或指定的研究成員知曉,或者是完全隱匿,最安全的辦法則是將參與者的姓名、所在學校或工作單位等私人信息隱匿。比如,發放問卷時采取無記名方式、訪談資料處理時以代碼替代私人信息等。保密則是指研究成果無論在任何情形下面世,研究者都不應泄露“誰說了什么,做了什么”,包括既不能暴露參與者的姓名、所在學校或工作單位等私人信息,也不能讓公眾根據成果中的線索做出合理的推斷,追溯到參與者的身份。倘若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采用錄音、攝像等形式獲取資料,那么,保密還涉及到對音影資料的特殊處理與保存措施。錄音、攝像等手段通常作為研究的一部分而存在,雖然并不需要單獨地提交個人同意書,但在整個項目的知情同意書中至少應該注明,或者在口頭告知中獲得研究對象的同意。總而言之,“隱私保護關系到研究者與參與者之間的信任,而研究者與參與者之間的信任又關系到研究質量的高低,關系到參與者是否愿意按要求行事,是否愿意堅持到研究結束,是否愿意做出準確的回答”[9]。此外,當研究者所面對的被研究者是缺乏自我保護能力的未成年青少年時,保護他們隱私的行為規則不僅是研究者應盡的道德責任,也是研究者應履行的法律義務。利益開放主要體現了公正的道德原則,是指研究成果的出版和發表應遵守的規則———“研究者有義務向資助機構和更多公眾匯報研究成果……報告研究成果的義務與發表研究成果的權利是相伴相生的……研究者有署名發表研究成果的權利。發表研究成果的權利對于任何研究活動的長久有效性、研究者的可信度……和開放社會的利益來說,都是必需的”[10]。這一行為規則既是對政府或其他社會機構對于研究方向、研究內容和研究成果傳播高度控制的挑戰,也是對不同社會地位、種族、性別和文化的人群擁有共享社會文明成果的權利的保障。作為社會中地位較低的青年群體,利益開放對于他們平等地發出自己的聲音、獲得信息與權利具有相當大的民主價值。當然,除了社會民主責任這一要求之外,若受調查的青年對象主動要求研究者向其公開研究成果,研究者應當有優先配合的義務。這是因為他們不僅為該研究成果付出了辛勤的勞動,也承擔了潛在的風險。比如,在筆者所調查的在職青年和大學生中,有人會主動表達以后能看到最后研究成果的意愿,他們主要是想通過了解研究成果以促進自己的職業發展或是人生發展,當然,或許他們還有監督研究者以避免隱私泄露的自我保護目的。面對這種情況,不管被研究者是何種意圖,研究者都應積極配合。而且,對被研究者的優先配合義務也體現了善行原則的利他性,即在做到對被研究者無傷害的前提之下,能夠讓其充分享受研究成果所帶來的效益,簡言之就是受益。

綜上而言,依據筆者的研究經驗,在不同的研究情形或某個研究階段,當研究者選擇知情同意、隱私保護和利益開放等某個具體的行為規則時,所秉承的倫理原則是不同的,有時會遵循多個原則。這更進一步地說明尊重個人、善行和公平這三條倫理原則在青年研究實踐中往往是被綜合運用并考量的,同時,也充分體現了實際境遇或背景分析法在其中的靈活運用。

三、青年倫理的研究之維:研究何種倫理

青年倫理研究的理論體系建構應該以青年及青年研究的本質特點為基礎,離開了這個基礎,這個理論體系就猶如失去了根基的高樓大廈。因此,依據青年及青年研究的本質特點,青年倫理研究至少應包括如下三個研究維度。

其一,道德倫理之維。道德倫理之所以在青年倫理研究中處于首位,重要的原因有兩個:一是青年研究首要關注的研究“場域”便是青年的精神世界,而精神世界包括心理(認知、情感、意志)、認識(思維)、倫理(道德)和精神(審美、信念、信仰、理想)這四個層面的九大領域[11],其中,道德倫理是非常重要的領域之一;二是青年作為青年研究的對象,一般而言,其生理的發展先于心理發展,并創造了心理發展的條件(認識的、情感的和意志的)。同樣,心理發展先于道德和社會發展,并創造了道德和社會發展的條件[12],也就是說,青年的道德發展要遠遠落后于青年的心理和生理發展。可見,在關注青年精神世界時,尤其要重視青年的道德問題與發展,唯有如此才能促進青年的身心發展平衡。因此,青年倫理研究將道德倫理置于首要維度不僅符合青年研究的規律,而且符合青年發展的規律。

上一篇: 小學科學多媒體論文 下一篇: 安全專業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制服丝袜中文字幕自拍 | 亚洲欧美区线专区 | 亚洲第一r级在线视频 | 在线网站黄不卡 | 久久极品免费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蜜月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