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與經濟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30 10:35:0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人口與經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人口與經濟論文

篇(1)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城鄉、地區之間人口流動性日益增強,大批外來務工人員被城市部門所雇用,到20世紀90年代,隨著政府限制人口流動政策的適當放寬,全國范圍內的人口流動規模迅速擴大。新古典增長理論認為勞動力由欠發達地區向發達地區的遷移會加快人均產出收斂的速度。但是伴隨著勞動力流動規模的擴大,我國的地區經濟差距卻并沒有因之而縮小,反而出現了收入差距的不斷擴大與勞動力流動規模不斷擴大并存的現象。本文謹從我國異質性人口流動現狀出發來分析人口遷移對我國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

一、我國人口遷移的基本特征

流動方向為向東部地區集中。從省際人口的地區流動來看,1990-1995年遷入東部地區的人口占全國各省區人口流動總量的65.09%,遠高于中西部地區的總合,而1995-2000年人口向東部地區流動的趨勢進一步加強,期間遷入東部地區的人口占總量的76.24%,較1990-1995年增加了10多個百分點。

遷移人口年齡結構偏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表明我國的流動人口中,遷移年齡高度集中在青年人口:其中遷出率最高的是20-24歲之間的人口,遷出率達到了10.21%,其次是25-29歲的人口,遷出率為6.71%,15-19歲的人口遷出率為5.98%,位列第三,呈現出年輕人口省際外遷的空間格局。

遷移人口教育程度普遍較高。根據2000年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資料,從受教育程度來看,我國遷移勞動力所受的平均教育年限為10.1年,其中67.6%的遷移勞動力所受教育程度是初中、高中和中專等中等教育水平的學校教育,接受過大專及以上教育的占遷移勞動力總量的15.5%,后者的比例明顯高于全社會勞動年齡人口中所受高等教育的平均4.8%,甚至高于城鎮的9.9%。

二、我國人口遷移對區域經濟增長的影響

選擇性是人口流動的基本屬性之一,在我國表現為年輕人、技能人口的流動性更強,這種選擇性對遷入地和遷出地的作用可能截然不同。

對遷入地區而言,人口的流入增加了遷入地區勞動力總量,為當地的經濟發展提供了大量廉價勞動力,極大的推動了遷入地區的經濟增長,且高質量的勞動力流入和集中,會使流入地區的生產力水平得到整體的提高。但大量勞動力的涌入,增加了當地的就業競爭,造成了失業率的上升,不利于社會的穩定,且遷入地人口密度的增加,也對當地的公共基礎設施、環境帶來較大壓力,也可能因社會、醫療保障等體系的不完善,產生各種社會問題。對遷出地區的經濟增長而言,人口流動的作用則是雙向的。一方面人口遷出降低了人口密度,緩解了人口對本地資源、環境的壓力;且人口從資本勞動力比率低的部門流出,流向資本勞動力比率高的部門,這種生產要素的流動最終會使地區間的資本勞動力比率趨于一致,減少了就業競爭,提高本地的工資水平,與此同時,從內陸到沿海的技術性勞動力源源不斷地向家鄉匯款,從而促進了內陸地區的收入增加。另一方面,當人口流動具有選擇性時,對于技術性的勞動力而言,跨省跨地區的流動相對比較容易,他們趨向于在沿海地區找到報酬較高的工作,這種技術人才的流出會抑制家鄉生產力的提高,遷出地因為遭受了人力資本的損失而經濟增長放緩,從而可能拉大地區差距。如果將遷移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水平對地區經濟增長的影響考慮在內的話,勞動力的遷移對地區增長的差距可能會帶來更為深刻的影響。

三、促進區域平衡發展的人口遷移政策

中國的經濟屬于典型的轉型經濟,人口流動的結構與規模具有顯著的中國特色,現階段人口區際流動對地區經濟增長差距的擴大具有一定強化作用,需要從多方面對此進行調整和引導,而不能靠政策進行人為限制,才能促進我國經濟的科學可持續發展。

篇(2)

貴州省是我國西南地區的一個重要省份。盡管如今與東、中部的省份相比還處于欠發達的水平,但自改革開放以來,在黨和國家方針政策的正確指導下,取得了較快的發展。經濟社會高速發展,綜合實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與此同時,人口與經濟的結構與規模發生了顯著變化。1.貴州省人口增長狀況分析(1)人口總量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省人口總量由1978年的2686.4萬人增長至2008年的3793萬人,絕對增加人口達1106.6萬人。而年均自然增長人數約44.05萬人,年均人口自然增長率為13.55‰。但就其本身變化走勢可知,貴州省人口總量的增速呈現遞減的趨勢,由1978年的最高增幅人數56.57萬人到2008年的年增幅人數僅為25.37萬人,而全省人口自然增長率則有1978年的最高值21.24‰減少到了2008年的6.72‰。人口的增長表現出于經濟社會的發展相協調,而這又得益于全省經濟的高速發展和人口政策的有效實施。(2)人口結構的變化。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醫療條件的改善,計劃生育國策的實施,生育率和死亡率下降,貴州人口年齡結構發生了劇烈變化,尤其是新世紀以來,以2000年至2004年短短四年時間老年人口系數(65+)就增長了1.58個百分點,年均遞增0.39個百分點,并且以后的時間里貴州省人口老齡化趨勢將不斷加強。人口性別結構是反映人口內部生態平衡的一項重要指標。貴州人口性別比偏高雖比全國來得晚,但速度快于全國,呈逐年遞增之勢。由1978年的103.27%開始,至2008年的108.19%,其中尤為突出的是2000年的最高值110.1%,該值嚴重偏離了平衡值。2.貴州省經濟發展狀況分析伴隨著改革開放以來,貴州省在政治體制和經濟體制改革方面的巨大努力,全省經濟呈現出高速發展的態勢,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產業結構發展不平衡不斷改善,但同樣也面臨著一些問題與挑戰。(1)經濟總量的變化。貴州省在改革開放后的三十余年的經濟發展過程中取得了輝煌的成績,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1978年的46.62億元增長到了2008年的3333.4億元,增幅達71.5倍,綜合實力和人們的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全省經濟呈現大好發展的趨勢。這無疑為全省科教文衛體等事業和健立覆蓋全省社會保障體系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但經濟發展在追求“量”的同時更要注意“質”的提高,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是不可能給人們帶來長久的利益的,當務之急就是要使全省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增長轉變,縮小與東部發達省份的差距,實現經濟的真正飛躍。(2)產業結構的優化。產業結構調整與優化是一個動態的行為,指對某一地區的資源配置進行調整并使其效率到達最優,目的主要是形成經濟增長的強大內在動力,獲得經濟增長和資源配置高效化。由表1可知,貴州省產業結構已經從“一二三”向“二三一”轉變,實際上當前貴州已經到了以結構調整促經濟進一步加快發展的階段,即向“三二一”型產業結構調整,這不是一般意義上的適應性調整,而是新技術革命帶動的一提高經濟的整體素質和競爭能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為目標的全面調整。

實證分析

篇(3)

 

隨著中國經濟的發展,具有中華民族傳統服裝特色的服飾文化正逐步在設計界嶄露頭角,中國傳統服飾文化源自生活,有著純樸的藝術樣式,在時尚舞臺上顯示出其獨特的生命力,是設計靈感的寶貴源泉,成為服裝設計風格中的一抹亮色。近年來,以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元素為依托的中式服裝品牌無論是在款式的多樣化、服裝的品牌化以及市場化等方面都有了長足的發展,但相比于國外品牌,國內服裝品牌在品牌意識和市場意識方面、在市場營銷手段和市場運營水平方面都顯得略遜一籌,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以終端消費需求為著眼點細分市場,充分了解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心理特征,根據消費者的消費需求設計適銷對路的產品,才是提升企業競爭力、成功運作中式服裝品牌的關鍵。

在市場競爭如此激烈的現代社會,細分市場是熟悉市場的前提。市場細分的方式和方法有很多,可以運用的變量也很多,營銷學上比較常用的重要變量有地理變量、人口統計變量、心理變量、行為變量等,不同的細分變量有著不同的細分結果,營銷人員一般要根據經驗并結合實際情況選擇細分變量。細分后的市場必須具有可衡量性、可達到性、實際價值性和行動可能性四個特征[1]。由于人口統計變量的易衡量性和其與消費者的購買欲望、使用頻率等因素有密切聯系,常用人口統計變量區分消費群體,本研究的目的是分析上海中式服裝市場,初步選擇性別、收入、年齡3個代表性人口統計變量為基礎細分市場,分析每個目標消費群體的消費行為與消費心理特征,在此基礎上,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過對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生活態度、消費方式等方面的調查,進一步找出將消費者分群的內在因子。以下分析均運用SPSS Statistics17.0進行統計分析。

1 以人口統計變量細分市場

1.1細分市場

通過設計調查問卷**,選擇性別、收入、年齡3個代表性人口統計變量初步細分市場,問卷發放400份,實際回收394份經濟論文,有效問卷394份,頻數分析結果如表1:

表1人口統計變量頻數分析表

 

性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53

38.8

38.8

38.8

241

61.2

61.2

100.0

合計

394

100.0

100.0

月收入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2000元以下

131

33.2

33.2

33.2

2001-4000元

38

9.6

9.6

42.9

4000-8000元

105

26.6

26.6

69.5

8000元以上

120

30.5

30.5

100.0

合計

394

100.0

100.0

年齡

頻率

百分比

有效百分比

累積百分比

18-25歲

34

8.6

8.6

8.6

26-35歲

111

28.2

28.2

36.8

36-45歲

184

46.7

46.7

83.5

45歲以上

65

16.5

16.5

100.0

合計

篇(4)

摘要:信息產業可以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該研究使用“一帶一路”16個國家投入產出表數據進行分析,發現信息產業已經成為各國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并通過產業關聯作用影響本國和其它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建議各國積極參與“信息絲綢之路”建設,進而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區域的經濟繁榮。

關鍵詞:信息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經濟影響信息產業

信息化對各國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于“一帶一路”建設同樣重要。在我國的《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愿景與行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提出了“信息絲綢之路”、“網上絲綢之路”,并將其作為“一帶一路”建設的重要部分。

“信息絲綢之路”和“網上絲綢之路”建設需要信息產業的支撐,這也為各國信息產業的發展與國際合作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研究信息產業對“一帶一路”各國產業經濟的影響,可以讓各國看到信息產業對本國和他國產業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有助于各國積極參與“信息絲綢之路”和“網上絲綢之路”建設,進而使“一帶一路”建設取得更大成效。

一、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影響

隨著計算機、互聯網、移動電話等的普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信息產業快速發展。同時,信息產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得以體現,最直觀的就是信息產業產值及其與GDP的關系。

本文使用WIOD投入產出表(世界范圍的投入產出表,WorldInputOutputData)數據進行分析。該投入產出表有“一帶一路”16個國家,包括了部分OECD國家和金磚國家,其中包括“一帶一路”區域內面積大、人口多、經濟好的主要國家。利用投入產出表數據,可以計算出信息產業產值、信息產業產值占國內總產值比重、信息產業對GDP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等信息(如表1所示)。

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最直接影響,主要體現在信息產業增加值對國民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上。各國信息產業在2000年—2014年間對GDP的直接貢獻率平均為2.4%—6%,平均直接貢獻率為4.6%。由于各國信息產業發展情況不同,其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差距較大(如圖1所示)。例如,印尼的電信業貢獻最大,印度以及中東歐國家的IT服務業貢獻最大且信息產業總體貢獻也較大,中國的IT制造業貢獻最大。圖1信息產業細分產業增加值對經濟增長的直接貢獻率總結這些國家信息產業的發展規律發現,各個細分產業的表現有所不同。電信業會逐漸成熟并有衰退趨勢,IT服務業屬于發展空間較大的產業,IT制造業能夠維持較強的生命力。從各國2000年到2014年間各細分產業在國民經濟總產出中的占比排名變化,或者從產業聯動效應分析中,都可以發現這一規律。對這些數據進行分析,不僅可以了解各個國家信息產業的不同地位,也可以了解不同細分產業當前所處的階段和未來的發展潛力。

二、信息產業對本國產業的影響

對于“一帶一路”沿線各國,在信息產業發展的同時,也通過產業關聯效應帶動了國民經濟各國產業部門的發展,進而促進本國的經濟增長。根據投入產出表,可以計算影響力指標反映信息產業對其后向關聯部門的拉動效應(對其他產業產品的需求),以及感應度指標反映對其前向關聯部門的推動作用(產品提供給其他產業),考察各細分產業對國民經濟影響的動力機制及其動態變化。為了同時反映細分產業部門的影響力和感應度,下面以感應度為橫坐標、影響力為縱坐標作圖,以均值(1,1)為坐標原點分為四個象限,氣泡大小代表產值占比。

在多數國家,發展電信業對推動國民經濟有重要作用(如圖2所示)。多數國家電信業的影響力小于1而感應度大于1,說明電信業對本國其它產業的拉動不算大,但推動力不小。電信業務普及程度越高,電信業對經濟的推動作用越大。在電信業產值占比較大的國家(氣泡較大),電信業對其它產業的推動作用更明顯;而在中國以及互聯網普及率較低的印度和印尼,電信業的產業聯動作用都不大。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處于相對較高水平的國家,電信業對本國各產業的推動力在減弱(箭頭走勢主要是向左)。圖2電信業的聯動作用變化示意圖總體上看,IT服務業對其他產業的關聯作用不太大(影響力和感應度多數小于1),而且,很多國家的這一作用還在減弱(箭頭走向左下方)。對于主要為西方發達國家提供IT服務的部分東歐國家和印度,雖然IT服務業的比重在下降(氣泡變小),但其影響力卻略有增加(箭頭走向左上方),說明較小的IT服務業同樣可以撬動經濟增長。印度雖然互聯網整體發展水平較低,但該國已經將IT服務業特別是軟件業作為戰略性產業,該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上升較快。相比之下,中國IT服務業部門的產出占比較低,在56個產業部門中僅排名37位,對其他產業的聯動作用也明顯下降(如圖3所示)。圖3IT服務業的聯動作用變化示意圖IT制造業產業對其他產業的推動和拉動作用都非常大(影響力和感應度都處于交叉點右上方),但其作用在減弱(很多國家的箭頭走向左下方)。多數國家IT制造業產業規模變化不大,互聯網普及率較高的國家,IT制造業比重上升較為明顯(如圖4所示)。圖4IT制造業的聯動作用變化示意圖三、信息產業對其它國家的產業影響

“一帶一路”強調國際合作,“信息絲綢之路”建設也需要沿線國家共同建設,各國信息產業發展不僅對于本國經濟有促進,對于“一帶一路”區域整體經濟也有重要推動作用。依據16國的國家間投入產出表,算出各國各個產業部門的國際影響力系數、國際感應度系數,可以了解信息產業在國際產業合作中對其他國家產業發展的聯動作用。下面作圖對比互聯網各細分產業的對國內和國外的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如圖5所示)。圖5信息產業的聯動作用對比圖多數國家的信息產業發展,對本國的影響更大。從圖中可以看出,幾乎所有國家的國內關聯都位于第一象限,國外關聯都位于第三象限,多數國家信息產業對國內的關聯作用明顯大于其對國外的關聯作用。

IT制造業在國際合作中的作用相對較大。在各產業的國外聯動中,IT制造業的國際產業鏈比較發達,需要較多的國外產業提供中間產品,所以其對國外產業的影響力明顯高于其他兩個產業。另外,產業的國外關聯度較高的國家,基本上都是本國互聯網普及率較高的國家。這可以側面說明,一國如果自身互聯網發展水平不高,該國的信息產業不容易“走出去”。

一個重要的發現是中國在國際合作中所發揮的重要作用。如果說各國更為利己,則中國既有利己,又有明顯利他。圖中,中國的IT制造業是個特例,其國外關聯度位于第二象限,且其對國外的推動作用還大于對國內的推動作用。當然,中國在推動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也拉動了本國的經濟增長(IT制造業對國內產業的影響力遠超于對國外產業的影響力)。

四、結論和建議

使用“一帶一路”16個國家投入產出表數據分析,發現信息產業已經發展為各國國民經濟的重要部分,并通過產業關聯作用影響本國和其它國家的國民經濟發展。對于這16個國家,信息產業產值占國內總產出的平均比重從2000年的3.6%增長到2014年的4.7%,對GDP的直接貢獻率為4.6%;2014年,信息產業每增加一個單位的最終需求,會拉動本國國民經濟增加1.25—2.39的總產出;國民經濟各個經濟部門平均增加一個單位的最終需求,要求信息產業供給1.25—2.29個單位的產出量。“信息絲綢之路”的建設運營在帶動各國國內信息產業發展的同時,也可以帶動其它國家的產業發展,形成國家間產業的關聯效應。除了中國的IT制造業之外,俄羅斯、波蘭、捷克斯洛伐克等國也都在國際產業合作中獲得不少收益,尤其對周邊國家發展起到了顯著推動作用。

可見,各國發展信息產業有助于推動“一帶一路”建設。“一帶一路”區域是未來世界新增網民的重要來源地,建設“信息絲綢之路”有影響全球信息產業未來格局的戰略性意義。對于各國信息產業,無論是提高國內信息化水平,還是在整個“一帶一路”區域推動互聯網經濟發展,都是在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這不僅有利于本國信息產業爭取有利的競爭地位,也有助于促進本國和區域整體經濟增長。因此,各國應積極推動信息產業發展,共同推動“一帶一路”區域走向繁榮。

信息產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基于投入產出的安徽省信息產業經濟效應論文

運用投入產出理論,將信息產業細分為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以安徽省2007年和2012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為例,揭示了信息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等指標,并對安徽省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產業關聯和產業波及效應進行比較分析,由此揭示信息產業在國民經濟發展過程中的作用和地位。

一、前言

信息化已經成為引領創新驅動發展的先導力量,信息產業作為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與諸多行業部門存在著千絲萬縷的交錯關聯。國內不少學者對信息產業的關聯效應作了相應研究,例如徐麗梅指出我國信息產業是中間投入型產業,對上下游產業具有較高的影響力和推動力;蓋建華認為信息制造業對現代服務業的影響力很強,但整個信息技術業在國民經濟中的比重還比較低;周敏認為浙江省信息產業對國民經濟各個部門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賴,但浙江省的經濟發展對信息產業的推動作用還比較小。

目前的研究成果對于我們認識信息產業的發展狀況,并為后續進一步深入研究信息產業以及促進國內信息產業發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但是現有的這些研究基本上都是應用我國或者某一個地區的單獨一張投入產出表,這并不能看出信息產業的關聯效應動態變化情況。安徽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首個新型城鎮化試點省份,其信息產業經濟關聯效應和波及效應如何?基于以上分析考慮,本文基于最新的安徽省2012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以及安徽省2007年42部門投入產出表對安徽省信息產業經濟關聯效應和波及效應進行動態比較分析。

二、研究方法和數據選取

1.投入產出分析說明。投入產出分析法是利用投入產出表對國民經濟各部門、再生產各環節之間數量依存關系進行分析的經濟數量方法,投入產出表的平衡關系是:中間需求+最終需求=總需求(總產出),中間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總投入,總需求=總投入。投入產出分析的基本工具是投入產出表,投入產出表是反映國民經濟各產業投入與產出的數據表,投入產出表的平衡關系是:中間需求+最終需求=總需求(總產出),中間投入+初始投入(增加值)=總投入,總需求=總投入。投入產出分析的主要指標有:

(1)直接消耗系數也稱作投入系數,計劃公式為,其中,是部門生產中消耗的第部門產品的數量,是部門的總投入。直接消耗系數越大,說明部門對部門的依賴程度越大。

(2)影響力系數。影響力系數越大,說明該部門對國民經濟的拉動作用越大。大于1,說明產業對社會生產的影響程度高于社會平均水平;小于1,說明產業對社會生產的影響程度低于社會平均水平;等于1,說明產業對社會生產的影響程度等同于社會平均水平。

(3)感應度系數,感應度系數越大,說明該產業受國民經濟發展的推動作用越大。某部門的感應度系數大于或者小于1,說明該部門的感應程度在全部部門中位于平均水平以上或者以下。

2.數據來源和結構調整。我國或者某地區的投入產出表每逢尾數是7和2的年份編制一次,本文所需基礎數據來源于安徽省2007年以及2012年投入產出表中的42部門表。根據2007年投入產出表與2012年投入產出表,結合國民經濟行業分類標準(GB/T4754-2011)中對信息產業的表述,本文將信息產業分為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其中信息制造業主要是指“通信設備、計算機及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信息服務業主要是指“信息傳輸、計算機服務和軟件業”。為研究需要,本文將2007和2012年投入產出表調整為包含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剔除信息制造業)、信息制造業、第三產業(剔除信息服務業)、信息服務業的5×5部門的投入產出表。

三、實證分析

1.信息產業發展狀況。為了了解安徽省信息產業整體發展水平,我們利用調整后的2張投入產出表分別計算出各產業部門的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整體而言,安徽省信息產業產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較少,遠遠落后于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的比重,且信息產業2012年的比重比2007年有所減少,說明安徽省信息產業總體規模和發展水平還較低,從信息產業內部來看,2012年信息制造業占生產總值的比重比2007年有顯著增加,反映出信息制造業發展相對較好。

2.產業關聯效應。產業關聯效應是指經濟系統中各部門間的關聯關系,其衡量指標主要有直接消耗系數。通過計算安徽省5部門各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可以得出以下結論:(1)信息制造業對第二產業、信息制造業自身以及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都大于0.1,說明信息制造業每增加1萬元的總產出,需要第二產業、信息制造業本身以及第三產業各投入1000元以上,反應了信息制造業對第二產業、信息制造業自身、第三產業的依賴度較強。信息制造業對第一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2007年和2012年均為0,說明信息制造業對第一產業的發展沒有起到任何拉動作用,且這種狀況沒有得到改善。(2)信息服務業對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都大于0.1,說明信息服務業每增加1萬元的總產出,需要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各投入1000元以上,信息服務業對第二產業、第三產業的依賴程度較大。信息服務業對第二產業的依賴度較強,這主要是因為信息服務業的發展對為其提供基礎設施服務的上游產業的拉動能力較強,但是2012年的系數要小于2007年的系數,反映出信息服務業對第二產業的拉動作用有所減弱,這種情況應該得到重視。信息服務業對剔除自身的第三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較大,說明部門內部產業性質相近、相互關聯度大的特征,這有利于服務業內部集聚經濟的形成和生產效率的提升,且2012年的系數要高于2007年的系數,說明信息服務業對其它服務業的拉動作用在增強。以上主要分析了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對其它產業的依賴程度,下面分析其它產業對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務的依賴程度。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對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直接消耗系數都低于0.01,且2012年的直接消耗系數都要比2007年有所減少,反映出這些產業對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直接關聯度和依存度本就較低,且依賴程度還在減弱,尤其是第一產業對信息產業的直接消耗系數均不大于0.001,第一產業每增加1萬元的總產出,需要信息產業投入不高于10元,反映出安徽省農業對信息化的需求較低,安徽省農業信息化水平仍處于較低的水平。

3.產業波及效應。產業波及效應指某一產業發生變化后,會引起其直接相關產業的變化,并且這些相關產業部門的變化又會導致與其直接相關的其他產業部門的變化,依次傳遞下去。反應產業波及效應的具體測度指標有影響力系數、感應度系數。(1)通過計算各產業的影響力系數,可知2007年、2012年信息制造業的影響力系數分別為1.2670、1.2351,信息制造業的影響力系數都高于1,說明信息制造業對社會生產的影響程度高于社會平均水平,信息制造業對國民經濟有較大影響,加大對信息制造的投資,將促使國民經濟健康、快速地發展。信息服務業無論是2007年還是2012年的影響力系數都小于1,但2012年的影響力系數要高于2007年系數,說明信息服務業對國民經濟的影響程度有所增加,其對國民經濟其它產業的影響、輻射能力在逐步提高。(2)信息制造業、信息服務業2007年和2012年的感應度系數都低于1,說明信息產業還沒有成為國民經濟的關鍵部門。且和2007年相比,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2012年的感應度系數有所減少,這說明其它產業的發展對信息制造和信息服務的需求在減少,但也反映出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受其它產業的制約作用有所減少,信息制造業和信息服務業的獨立性在逐步提高。

篇(5)

[1]張坤民,潘家華,崔大鵬。低碳經濟論[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8.

[2]蔡林海。低碳經濟大格局:綠色革命與全球創新競爭[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9.

B.期刊中析出的文獻

[1]郭印,王敏潔。國際低碳經濟發展現狀及趨勢[J].生態經濟,2009(11):58-61.

[2]陳志恒。日本構建低碳社會行動及其主要進展[J].現代日本經濟,2009(6):1-5.

[3]王仕軍。低碳經濟研究綜述[J].開放導報,2009(5):44-47.

[4]陳海嵩。日本新能源開發政策及立法探析[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科版),2009(4):36-39.

[5]宋德勇,盧忠寶。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工具創新[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科版),2009(3):85-91.

[6]張坤民。發展低碳經濟要有緊迫感[J].求是,2009(23):50-52.

[7]金雪梅。日本國民節能意識及借鑒[J].科技和產業,2009,9(1):99-102.

[8]杜飛輪。對我國發展低碳經濟的思考[J].中國經貿導刊,2009(10):30-31.

[9]金樂琴,劉瑞。低碳經濟與中國經濟發展模式轉型[J].經濟問題探索,2009(1):84-87.

[10]莊貴陽。中國發展低碳經濟的困難與障礙分析[J].江西社會科學,2009(7):20-26.

[11]肖歆。探尋中國低碳經濟的發展路徑[J].經濟師,2009(9):56-57.

[12]朱四海。低碳經濟發展模式與中國的選擇[J].發展研究,2009(5):10-14.

[13]田慶立。日本建設低碳社會的舉措及對中國的啟示[J].消費導刊,2009(12):23.

[14]郭萬達,鄭宇劼。低碳經濟:未來四十年我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J].開放導報,2009(4):5-9.

[15]莊貴陽。中國低碳經濟發展的途徑和潛力分析[J].國際技術經濟研究,2005,8(3):8-12.

[16]黃海。發達國家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導向及啟示[J].環境經濟,2009(11):176-179.

[17]任力。國外發展低碳經濟的政策及啟示[J].發展研究,2009(2):23-27.

[18]任奔,凌芳。國際低碳經濟發展經濟與啟示[J].上海節能,2009(4):10-14.

[19]呂耀東。日本主辦八國峰會的戰略意圖[J].了望,2008(27):55.

[20]井志忠,陳立欣。日本的節能措施、成效與啟示[J].日本學論壇,2008(4):15-22.

[21]楊杰,楊書臣。近年來日本節能新進展及其啟示[J].現代日本經濟,2008(2):26-30.

[22]國家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與環境保護司。值得關注的日本節能減排技術創新目標和技術路線[J].中國經貿導刊,2008(14):30-32.

[23]楊書臣。日本節能減排的特點舉措及存在的問題[J].日本學刊,2008(1):15-25.

[24]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牛文元。低碳經濟的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人口,2008,18(3):14-19.

[25]鮑健強,苗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經濟,2008(4):153-160.

[26]姚良軍,孫成永。意大利的低碳經濟發展政策[J].中國科技產業,2007(11):58-60.

[27]劉孟修。中日雙邊環境合作之初探[J].亞太研究通訊,2008(3):107-112.

[28]潘家華,陳迎,莊貴陽,吳向陽。英國低碳發展的激勵措施及其借鑒[J].中國經貿導刊,2006(18):51-52.

[29]李俊峰,馬玲娟。低碳經濟是規制世界發展格局的新規則[J].世界環境,2008(2):17-20.

[30]唐丁丁。日本發展低碳經濟的啟示[J].世界環境,2009(5):62-64.

[31]陳柳欽。低碳經濟:國外發展的動向及中國的選擇[J].甘肅行政學院學報,2009(6):83-89.

[32]周鵬,B.W.Ang,周德群。基于指數分解分析的宏觀能源效率評價[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7(5):5-8.

[33]王玲(摘譯)。日本減排二氧化碳的舉措[J].全球科技經濟了望,2002(4):53.

參考文獻

[1]劉思華.生態經濟學原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葉耀丹.生態自然觀對中國生態文明建設的啟示[D].成都:成都理工大學.2012

[3]陸暢.我國生態文明建設中的政府職能與責任研究[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2012

[4]俞可平.科學發展觀與生態文明[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18

[5]樸光誅等.環境法與環境執法[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23

[6]羅能生.非正式制度與中國經濟改革和發展[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19

[7]黨國英.制度、環境與人類文明一關于環境文明的觀察與思考[N].新京報.2005-2-13

[8]張婷婷.生態文明建設的科技需求及政策研究[D].錦州:渤海大學.2012

[9]秦書生.生態文明視野中的綠色技術[J].科技與經濟.2010(3):82-85

[10]陳池波.論生態經濟的持續協調發展[J].長江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97-102

[11]張首先.社會主義與生態文明[J].理論與現代化.2010(1):23-26

[12]黃光宇.陳勇.生態城市理論與規劃設計方法[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2

[13]張首先.生態文明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2010

[14]馬仁忠.地理環境對種族、民族特征的影響[J].宿州教育學院學報.2002(4):

[15]冒佩華.王寶珠.市場制度與生態邏輯[J].教學與研究.2014(8):37-43.

[16]方世南.王建潤.李安林.以生態文明的理念建設循環社會[J].研究.2009(3):64-68

[17]齊力.梅林海.環境管理正式制度與非正式制度研究[J].生態經濟.2008(12):129-131.

[18]張瑞.生態文明的制度維度探析[D].沈陽:東北大學.2009

[19]吳瑾菁.祝黃河.“五位一體”視域下的生態文明建設[J].與現實.2013(1):157-162.

參考文獻

[1]雷切爾·卡遜.寂靜的春天[M].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2]顧朝林.中國城市地理[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

[3]鄒農檢.中國農村城市化研究[M].南寧:廣西出版社.1998

[4]史作民.陳濤.城市化及其對城市生態環境影響研究進展[J].生態學雜志.1996(1):35-41

[5]劉耀彬.陳斐.周杰文.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響應度模型及其應用[J].干旱區地理.2008(1):122-128

[6]徐中民.張志強.程國棟.甘肅省1998年生態足跡計算與分析[J].地理學報.2000(5):607-616

[7]沈建法.城市化與人口管理[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9

[8]張志強.徐中民.程國棟.生態足跡的概念及計算模型[J].生態經濟.2000(10):8-10

篇(6)

摘要: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面臨著新的機遇和挑戰,要想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性,必須要結合時展開展農業經濟管理工作,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基于此,本文就針對于這一問題進行了分析與探究,找出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所面臨的問題,并提出一系列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關鍵詞: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策略

當前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我們逐漸進入到了電子商務時代,這一時代為很多行業帶來了發展機遇,縮短了買家與賣家之間的距離,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多個行業中,提升了各行各業管理的有效性。農業是我國發展的基礎產業,在這種背景下傳統的農業管理模式己經不符合時展,迫切需要對農業管理模式進行創新,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當前我國很多地區己經開始開展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建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總體來看,在實際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過程中還存在諸多問題,導致管理效果不理想,迫切需要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模式進行創新。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含義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指的是采用經濟學、管理學以及信息化等手段對農業生產發展進行科學分配與管理的過程,目的在于推動農業經濟管理水平的提升,增強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性。

在傳統模式下,我國農業經濟管理的手段較為落后,基本上都是采用面對面、手動等形式來開展管理的,對信息的獲取也較為困難,需要對各類信息進行手動對比、統計等,以了解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并且在銷售農產品的過程中,也需要采用面對面銷售等形式,整體管理效率低下。而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則可以借助于信息設備來開展農業經濟管理,比如借助于相關的大數據技術、云計算技術等對農業發展的相關信息進行統計和對比,深入了解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過程等。還可以借助于相關的平臺農業信息,對農產品進行銷售等,這有助于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效果,推動農業產業的穩定持續發展。

二、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過程中面臨的問題

(一)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意識低下

電商時代雖然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帶來諸多有利條件,提升農業經濟管理的有效性,但是當前我國很多地區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都不足,在實際發展中不注重信息化手段的運用,導致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效果不理想。因為很多農村地區的農業經濟管理都缺乏系統、科學的管理模式,整體管理制度較為單一,而且大部分都是農戶自家管理,以一家一戶為基本單位,農業產業化水平較低,不注重信息化技術的運用,所以整體信息化管理效果十分不理想,亟待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善。

(二)缺乏專業技術人員

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開展離不開專業化的技術人員,由于農業生產的主體大部分都是農民,他們的信息化技術通常較低,如果不注重對其進行培訓,無法提升其技術水平,那么就難以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效果。當前我國很多地區都缺乏農業經濟管理專業技術人員,且不注重對農民開展信息化培訓,整體農村信息服務隊伍建設滯后,無法滿足時展需求,影響了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工作的效果。

(三)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資源開發力度較低

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是一個系統化的過程,其涉及到的內容較多,包含很多細節性的內容,只有做好每一個方面的工作,才能夠真正提升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但是當前由于農業經濟管理缺乏專業技術人員,以及人們對其認識缺失,導致其信息化資源開發的力度較低,各個方面的信息難以共享,影響了整體工作的開展。

三、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策略

(一)提升相關人員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意識

要想提升電商時代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水平,必須要提升相關人員對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認識,強化這方面的意識,如此才能夠更好地將信息化手段運用到農業生產和管理中,才能夠推動整體管理效果的提升。這就要求個地區政府要加強這方面的宜傳,為農民普及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方面的知識,并加大資金投入,引進對應的設備或者系統等,為信息化管理工作的更好開展奠定良好的基礎。同時,為了確保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的順利開展,政府還可以成立專門的資金管理小組,對所撥的資金進行系統管理,確保每一筆資金都可以運用在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方面。

(二)加強人才培養

第一,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人才是行業發展的關鍵,在電商時代,各地政府應當做好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人才培養工作,可以從外部引進專業化技能水平高的人員,也可以結合自身情況將本地區信息化水平高的人員送往專業機構參加培訓,使其更好地發揮自身的技術優勢,有效服務于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中。只有培養出來一批既懂得農村經營管理、有農業生產知識又有高科技信息技術的綜合性人才,才能夠為農業經濟管理信息化開展提供充足的保障。第二,要對農民進行培訓,建立農業農村信息化服務隊伍。要重視農民培訓,積極為農民灌輸信息化知識,提升農民的整體素質,使其有更高的信息認知能力,在農業發展中更好地引入信息化技術。同時,還要充分發揮農業推廣學校學生以及農業科學技術推廣站的作用,多鼓勵其開展公益農業技術講座或者開展相關的培訓等,采用各種形式為農民傳遞技術知識,促進農民技術水平的提升。

(三)科學整合資源,提升合作力度,促進信息服務水平的提升

第一,要構建適應農業經濟發展的機制,頒布相關政策,逐步推進農業農村信息化建設,并對各方面的數據和信息進行整合,推動農業相關資源的共享和兼容。并且還要結合農民、農村、農亞的不同需求收集對應的數據和資料,確保農民對信息的需求。并提升農業信息源以及信息渠道的發覺、開拓等工作,對信息源進行全面把控,做好信息加工,去偽存真,確保所搜集的信息準確和完整。第二,要加強與社會的聯系,比如與相關媒體以及通信企業等進行合作,將農民在這方面的壓力降低,確保農民能夠在各方面得到幫助,提升信息化建設的效果。

農業經濟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鄉村振興視域下農業經濟管理的優化策略研究論文

摘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傳統的鄉村農業發展模式已經不適合現在新時代的要求,但是在我們國家進行鄉村振興的時候,遇到了一些困境,這些困境在一定程度上阻滯了我們國家新時期鄉村發展的腳步。本文結合了現如今鄉村狀況的分析,對如何更好地運用鄉村振興策略推動農業經濟發展進行了探究與分析。

關鍵詞:鄉村;振興策略;優化措施

一、我國現如今農業經濟管理現狀

我們國家現實性農亞經濟也隨著時展在不斷的改善與完善,但是我們國家農業經濟中仍然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我們國家農業經濟境界的轉變[1]。

第一個問題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大部分農業經濟管理體制較為落后。農業是我們國家基礎性產業,同時在我們國家經濟中農業占的比額也是較大的,但是也正是因為如此,對農業進行改革的工作是十分巨大且沒有辦法在短期內完成的。雖然我們國家的農業經濟管理體制在不斷地進行改革,但是現如今我們國家的經濟管理體制與歐美國家相比還是較為落后的。從改革開放到現在,我們國家部分地區農業現代化發展速度較快,這些地區逐漸了適應現代化農業的要求,同時他們的生產勞作方式也在不斷的按現代化的要求在逐漸轉變。但是在其余地區仍然采用較為傳統的小農經濟模式,在這種經濟模式下,雖然所帶來的生產產值能夠給農業勞作家庭帶來溫飽,但是這種模式卻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農業機械化水平的發展。在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中,他們缺乏支柱性產業,大多數的農戶都是按著他們過去傳統的經驗對產物進行種植,他們種植的方向也只是根據現如今他們的需求進行種植,同時,在部分地區人口流失十分嚴重,大多數人選擇進城務工以獲取更高的經濟收益,這就導致了在農村地區進行農業工作的工作者嚴重不足或者是勞動力老年化現象十分嚴重[2]。

其次,在部分地區進行農業生產的時候,當地的基礎設施嚴重不足。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就會導致大多數農業生產過程中需要人力去進行大量的勞作,這種勞作方式既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也沒有辦法帶來較高的經濟收益。而且僅僅依賴人力去進行工作,很大程度上對農產品的質量提高帶來了一定的組織。在人力的條件下,是沒有辦法給農作物帶來更好的生長條件,沒有辦法調控室外氣溫,沒有辦法對播種的時間以及澆水量進行精準控制。但是在完善基礎設施后能夠采用溫室種植等科技手段去提高農作物的產量以及節約人力資源成本,同時完善基礎設施后也能夠對農作物的質量進行一定的提高與保障。在我們國家部分地區,雖然己經率先接觸了高興去農業,同時也對農業技術進行了一定的實踐與發展,但是在我們國家大部分地區仍然沒有辦法采用高科技農業產業,不僅如此有些地區連農業工作的基礎設施也較為老套落后,連正常的農業工作都沒有辦法保障。

最后是在我們國家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部分管理者管理理念相對落后,同時在他們所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對信息化運用水平也較低。在我們國家部分地區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仍然是采用傳統的管理方法,在農業生產中沒有設立合適的競爭機制,也沒有對從事農業的工作人員進行一定素質上的篩選和能力的培養。所以在這些地區的農業生產中大多數都是靠天吃飯,不僅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同時生產產值也沒有辦法得到提高。在部分地區的農業生產過程中,沒有辦法對信息化進行很好的應用。對一些農業生產的方式與方法沒有通過網絡等途徑進行及時的推廣與宜傳,造成部分地區農業生產時節滯后,造成后期農產品滯銷的情況[3]。

二、鄉村振興策略對農業發展的展望

為了推動我們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鄉村振興策略。這一策略對我們國家農業經濟的發展提出了新目標以及新任務。因為農業是我們國家的支柱性產業之一,所以推動農業的發展,對推動我們國家經濟的發展,提升我們國家綜合實力有著莫大的幫助。在鄉村振興策略中,首先堅持的一點就是要對農業的發展進行優先的推動,這種推動需要運用現代化的技術科技對農村中的農業生產進行不斷的完善與提高。其次,在鄉村振興發展戰略中,要大量引進高素質農業生產人員回村,提高當地鄉村農業的生產質量與水平。鼓勵和推動農業工作者創新創業,著力對農民的收入進行提高,吸引城里務工的人員返鄉創業,同時,堅持把創新創業放在農業發展的第一位置,對農業的經營機制逐步的完善,并且打破過去傳統農業的局限性推動農業朝多方面發展。最后是在我們國家進行農業經濟轉變與發展的過程中,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推動可持續發展同時促進我們國家農業健康長久的發展。推動我們國家農業發展,并不是要求我們國家農業在短時間內所產生的經濟產值快速提高,而是要們國家的農業以一種綠色的,可持續的方式去逐步發展。同時,在我們國家農業生產方式的發展與轉變過程中,建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理念,而不是為了經濟產值而透支土壤的生產能力。

三、鄉村振興策略應用概述

如何在鄉村振興的背景下,對農業經濟管理進行更好的優化,首先,我們要做到的一點就是對農業經濟管理體系上的法律法規進行健全與規范。法律從來都是一個國家的立根之本,完善農村經濟管理體系中的法律法規,從一個側面來說是為農村經濟體制的改革提供了幫助。同時,在我們國家的法律法規之下,對農業經濟管理體系進行建立與完善,能夠在一定程度上確保農業工作者的根本利益,同時也能夠在農業工作中出現問題時候,能夠按照一定的法律法規進行處理。在這些法律法規完善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立足于鄉村振興的理念,并且根據當地所屬的環境與條件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與推廣。在不同地區的農業生產傳統方式不同,所以在進行法律法規制定的過程中,要避免出現一套法規應用在所有地區上面。在完善法律法規之后,要對國家提出的農業經濟發展策略進行有效的推進與落實,優化鄉村中的生產管理模式,推動農業工作者創新創亞,并且對農業工作者給予一定的規范,以及對非法勞作的農業主作者進行一定的懲處。

其次,需要對我們國家現如今的農業科學技術水平進行推廣與創新。我們可以看到,在其他歐美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是進行科技化種植的,合理的科學農業耕作技術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農業工作的質量以及節約了在農業工作過程中的人力投入。同時,國家在進行農業科學技術水平的提高的過程中,對部分地區也要完善他們的農業基礎設施。確保他們在進行農業生產的過程中所需要的水利,電力等基礎設施能夠正常運行。

篇(7)

    作者 任虎,華東理工大學法學院副教授。(上海:200237)

    “可持續發展”概念首次出現在1987年挪威首相布倫特蘭夫人領導的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所發表的研究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中,但是直到1992年里約聯合國環境和發展會議,“可持續發展”的概念作為宗旨或序言,才開始被諸多國際環境、社會及經濟相關宣言或決議普遍接受為一項全球化政策。

    可持續發展理論演變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后,隨著民族獨立運動的不斷發展,脫離殖民統治的國家開始加入聯合國,改革阻礙新生獨立國家經濟發展的國際經濟秩序的呼聲與日俱增。作為民族自決權之一的經濟自決權的保障,確認和維護各殖民地獨立國家擁有的對自然資源的永久主權是聯合國的重要工作。因此,1962年聯合國大會通過《關于自然資源永久主權的決議》,在確認“各民族和各部族對本族的自然財富和自然資源行使永久主權”的權利同時,要求“必須為各國國家的發展著想,為有關國家人民的福利著想”,但此決議并未提及資源的保護或者水、陸地或生物資源的可持續使用。此階段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初始階段,因為擺在新型獨立國家和地區面前的是如何擺脫貧困以及如何發展經濟的問題。

    進入20世紀70年代,隨著世界人口數量的急劇增長,人們開始關注經濟發展、社會發展和資源消耗、環境保護之間的相互關系和影響。1972年,來自世界各國的幾十位科學家、教育家和經濟學家組成的非正式的國際協會——羅馬俱樂部提交的一份研究報告《增長的極限》警示人們,由于世界人口增長、糧食生產、工業發展、資源消耗和環境污染等五項基本因素的運行方式為指數增長而非線性增長,世界將因為糧食短缺和環境破壞而達到增長極限,從而提出“合理的、持久的均衡發展”,為孕育可持續發展的思想萌芽提供了土壤。這一階段發展利益和環境利益實質上仍然是分開的,此階段是可持續發展理論的過渡期。

    到了80年代,人們的注意力逐漸從單純的經濟發展集中到人類應該怎樣使自己的增長與自然取得和諧一致,實現可持續的發展問題。1987年布倫特蘭報告《我們共同的未來》指出,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環境危機、發展危機以及能源危機是一體的。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只能以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的持久、穩定的支撐能力為基礎,而環境問題也只有在經濟的可持續發展中才能夠得到解決,從而呼吁世界各國政府和人民必須從現在起對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這兩個重大問題負起自己的歷史責任,制定正確的政策并付諸實施。雖然布倫特蘭報告的采納成為聯合國環境與發展會議的轉折點,但是該報告并沒有充分考慮到社會問題以及人權問題.此階段是可持續發展一資源環境階段。

    布倫特蘭報告建議聯合國制定一項關于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的普遍宣言,并呼吁聯合國將該報告的結論轉變成一項可持續發展行動綱領并予以實施。1992年巴西里約熱內盧的聯合國環境和發展大會的召開,使得可持續發展作為國際環境政策的主導概念而獲得普遍的支持。1997年在紐約舉辦的聯合國大會特別會議上,“地球峰會+5(EarthSummit+5)”回顧了里約會議之后21世紀議程的履行情況,指出資金和技術的轉讓、生產和消費模式、能源的使用和運輸、淡水的稀少等問題,并呼吁各國履行承諾。這一階段的可持續發展概念,不僅以人為中心,而且綜合考慮到發展權與環境保護、消除貧窮、健康、教育、婦女地位、技術轉讓與合作以及國際貿易等廣泛的問題,從而使可持續發展問題成為將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環境保護融為一體的概念,此階段是普遍的可持續發展概念階段。

    1992年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以來,因為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在執行里約宣言和21世紀議程方面存在的意見差距不斷擴大,所以在環境和可持續發展問題上沒有取得顯著進步,制定有效履行可持續發展綱要并實現其目標成為進入新千年之后的主要目標。聯合國2000年通過的千年發展目標涵蓋著人權、經濟發展和環境的可持續性問題。2002年南非約翰內斯堡召開的可持續發展問題世界首腦會議,全面審查和評價21世紀議程的執行情況。不難發現,進入新千年以來,可持續發展問題進入實質性實施階段。

    經過20多年的演變,可持續發展已從單純的經濟發展、(經濟論文)資源維護、消除貧窮、解除貿易屏障、環境保護問題演變為社會問題、經濟問題以及環境問題融為一體的國際社會普遍接受的政策。

    (一)國際技術轉讓制度的現狀

篇(8)

房地產業屬于高耗能、高排放量的行業,隨著近年來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要求不斷升高,這種形勢下房地產業必然會朝著低碳化的方向發展,但是因為當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時期,房地產業向低碳化發展的過程中始終有一些問題存在,因此必須加強對房地產經濟的管理,并實現管理工作的創新,從而促進房地產低碳化發展的實現。

【關鍵詞】低碳經濟;房地產;經濟管理創新

隨著近年來我國對新型經濟增長方式支持力度的不斷加大,尤其是在可持續發展觀念的引導下,低碳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實現了對科技與制度的創新,在減少廢棄物排放、降低能源消耗等方面取得了有效成果,有效推動了環境和經濟的共同發展。近年來各行各業都開始關注低碳經濟,隨著低碳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們的生存環境得到了有效保護,經濟結構也得到了有效的優化與調整。因此,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急需進一步加快我國房地產經濟管理的創新發展,這樣才能切實保證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

1我國房地產發展提倡低碳經濟

1.1制定了低碳地產發展政策

目前我國的經濟環境非常復雜,其經濟發展過程中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在這種形勢下如果不能發展低碳地產發展政策,低碳房產發展將會面臨很多問題,例如法律法規不完善,違法行為發生的幾率將會增加,在低碳房地產發展的過程中,犯罪的成本比較低,而房地產利潤較高,因此造成犯罪率非常高,還會出現房地產價格虛假的問題。因此,在目前的低碳經濟背景下,繼續加快房地產相關政策與法規的健全與完善。

1.2大力倡導綠色與環保

在目前的低碳經濟環境中,要想實現房地產業的低碳目標,就要不斷加快在技術與材料方面的創新,充分利用環保的、綠色的材料代替高能耗材料,這樣才能實現建筑材料的環保和綠色目標。在房地產業應該利用新型的保溫隔熱材料,這樣不僅可以達到良好的保溫效果,同時還能充分實現隔熱的目的,保證房屋始終處于一種良好的隔熱效果中,此外,對煤炭需求量也會相應降低,最終達到綠色環保的目的。

1.3不斷提高環保意識

在全社會范圍內加大對低碳環保的教育和宣傳力度,提高國民的環保意識,這樣人們在生產與生活中才能樹立起低碳意識,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注意節能減排,積極利用節能減排產品,積極轉變人們的思想方式與生活方式,對人們的綠色生活進行引導,這樣才能為低碳房地產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2低碳經濟對房地產經濟的影響

傳統房地產開發與經營都使用粗放型模式,然而在低碳經濟背景下,很多地產企業不能適應新的發展方式,進而出現了虧損甚至倒閉的現象。低碳經濟是保證我國房地產經濟發展的重要條件,引導房地產企業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這種情況下國家和企業應該共同努力,將房地產經濟管理創新發展工作做好,明確低碳經濟對房地產經濟帶來的影響,這樣才能使我國房地產行業更好的為我國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2.1大大增加房地產成本

當前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有限,這種情況下繼續進一步提高低碳技術,這種形勢下在房地產業中應用低碳技術,勢必會大大增加房地產成本,在技術研發過程中往往需要投入更多資金。低碳經濟實際上就是利用新能源來代替傳統能源,當時新能源的利用會大大增加成本投入,因此會極大的增加房地產企業中企業的資金投入。從目前我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大部分企業都是中小型的規模,他們沒有過多的資金投入到低碳經濟上,這無疑為低碳房地產發展造成了一些困難。

2.2低碳經濟的實行會使房價升溫

低碳經濟的目標要想得到實現,就需要再房地產發展過程中積極利用新能源和新技術,變相的增加了房地產企業在成本上的支出。當前,很多利用低碳能源的建筑,接著低碳的幌子將房價抬高,但是消費者只會認為只有房屋質量高,其價格才會提高,這在無形中使房價有了升溫的跡象。在這種情況下,一些消費能力較低的人群,根本不能承受地產升溫帶來的壓力,一些人買房的欲望大大降低,這對房地產行業的健康發展是非常不利的。

2.3阻礙房地產經濟的發展

房地產在發展過程中會使用大量煤炭與木材,能耗總量非常大,據相關研究顯示,房地產產生的碳排放量在總排放量中占到了30%左右。從當前我國的房地產發展情況來看,房地產行業要想實現健康穩步發展的目標,首先必須有大量的能源作為保障,在目前低碳經濟的發展環境中,能源支持顯然受到了限制,同時房地產行業也會受到相應限制,這不僅會嚴重影響房地產業在一定范圍內的發展,同時對房地產經濟的整體情況也會造成一定影響。

3低碳經濟背景下如何做好房地產經濟管理創新

低碳經濟主要利用產業穿行、技術與制度創新等方式,最大限度的減少能源消耗量,減少廢氣的排放量,這樣經濟發展才能與環境保護實現協同發展。發展低碳經濟不僅可以有效保護環境,同時還能對經濟結構進行調整,促進能源利用率的提升。

3.1利用法律法規控制地產業碳排放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業獲得了比較大的發展,建立了一系列法律法規來促進其發展,但是從目前我國房地產經濟管理工作中可以看出,還有很多問題存在,特別是在低碳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還缺少健全的制度監管低碳經濟下的房地產業,這種情況下急需進一步完善法律法規,對房地產業高耗能與高排放進行有效控制,超過標注的房地產企業應接受嚴厲的懲罰,這樣房地產業才能得到健康發展。

3.2對企業成本進行合理控制

低碳經濟背景下要求使用新型的環保的技術與材料,這種情況下企業的成本必然會增加,怎樣將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業成本的控制工作做好顯得非常重要。①在技術與材料選用過程中,應該結合最優化原則選擇低耗能、低排放材料與技術;②在具體施工過程中要保證采用的技術能夠達到低排放的目的;③在開發低碳房地產的過程中使用的新材料通暢價位都比較高,因此必須將材料使用情況做好統計,避免出現浪費現象。此外,還要在前期工作中將成本控制工作做好。

3.3制定長期的房地產業發展目標

隨著近年來我國體制改革的不斷加快,對房地產業經濟發展方式與經濟結構都提出了要求,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要求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做到低排放和低耗能,因此國家不僅要對當前的經濟形態進行充分考慮,同時還要在發展房地產的過程中對其進行宏觀指導,保證房地產企業可以在低碳經濟背景下穩步發展,避免因為低碳經濟影響而造成的房地產經濟萎縮。

3.4完善房地產經濟管理機制

顯然,當前我國房地產發展過程中還有很多問題存在,特別是進入低碳房地產經濟發展階段以后,市場形勢越來越復雜,這種情況下單純依靠行政政策已經很難實現對房地產經濟的有效調節,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該結合低碳經濟對房地產業的要求,針對房地產經濟進行一些干預,對當前的房地產經濟管理機制進行完善,這樣才能充分保證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業可以得到穩步發展。

3.5不斷調整房地產經濟財稅政策

在低碳經濟背景下企業要想實現發展就要增加資金投入,那些依靠銀行貸款的企業必然會面臨更大的投資風險,因此國家應該采取相應的財稅政策,對發展低碳經濟的企業提供支持,可以對于高耗能房地產企業征收污染稅,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房地產轉向低碳經濟方向發展的企業提供機遇,同時還應該利用降低稅收、增加財政補貼的方式,針對那些實施低碳經濟的企業提供支持,以不斷促進房地產企業朝著低碳經濟方向發展。

4結語

綜上所述,近年來能源緊缺的現象越來越嚴峻,低碳經濟開始成為各行各業發展的主流趨勢。在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發展可以更加快速的實現降低能源利用、減少污染的目標,同時不斷提高節能環保的意識,進一步推動房地產業朝著低碳方向發展。目前房地產行業低碳發展中還存在很多問題,必須在經濟管理工作中實現創新,不僅加快房地產經濟發展,同時還要積極改善居民生活環境質量,最終保證經濟與環境協同發展得以實現。

參考文獻

[1]鄭華,張濤,黃有亮,陳德軍.低碳經濟背景下房地產企業的發展策略[J].建筑經濟,2010(7):111~113.

[2]黃棟,胡曉岑.低碳經濟背景下的政府管理創新路徑研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4):100~104.

[3]程克群,馬友華,欒敬東.低碳經濟背景下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的創新應用以安徽為例[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0(22):52~55.

[4]盛明科,朱青青.低碳經濟發展背景下政府管理創新的必要性、內容與途徑[J].當代經濟管理,2011(7):46~51.

[5]雷宇,張.低碳經濟背景下安徽產業集群創新發展戰略研究[J].河北北方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3)54~56

關于房地產經濟論文范文二:房地產經濟與市場經濟協調發展

引言

不可否認,房地產經濟在我國經濟發展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不但使人們的住房水平有明顯提升,而且還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然而,我國土地面積雖遼闊,但人口眾多,且適用土地有限,隨著人們對房屋需求的猛增,開始出現供不應求的現象,直接導致房價上漲。長期如此發展下去,必將影響到我國經濟的穩定性,所以必須對房地產經濟加以規范,促進其與市場經濟的協調。

一、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

房價居高不下、住房難是我我國當前備受關注的社會話題。在市場經濟中,經濟發展要遵循市場規律,而我國正處于經濟轉型期,加上市場環境復雜多變,急需政府涉入,采取宏觀調控手段,合理控制房價,盡快把房價拉回與我國經濟水平相一致的軌道上,減少房地產泡沫帶來的危害。首先,政府需加強重視,并對當前房地產經濟有個明確的認識和科學的判斷,將控制和降低房地產市場風險作為重點工作來抓。其次,應加強監督管理力度,時時掌握房地產市場動向,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予以科學地引導和調控。特別是地方政府的投資行為,和房地產業負債率過高的問題,應及時解決,確保房地產商能夠理性投資,避免較大金融風險的形成。地方政府過度干預,非但解決不了問題,反而可能會出現新的問題,所以必須對地方政府加以約束。同時,在巨大經濟利益的引誘下,房地產交易中難免會出現金融詐騙行為,如有必要,政府應采取強制性手段予以制止。如果資產價值不斷增長,而實體經濟跟不上,將影響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為防止這一現象繼續惡化,政府可提高銀行存款利率,或通過征收房產稅等手段加以控制。

二、實現房地產業的科學發展

房地產業在我國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極其重要,對國家和社會的貢獻也不容小覷,然而市場環境復雜多變,隨著房地產業的進一步壯大,出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比如在銀行信貸中占據著高比例,一旦資金斷裂,銀行將首當其沖,其他行業也會受到影響。我國房價上漲的原因與實際價值并不相符,主要是開發商和炒房團引起的,價格與價值相背離,與市場經濟持續穩定發展的目標不符。所以,房地產業應盡快回歸到均衡、科學、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該行業不管是收縮還是擴張,都應尊重客觀事實,符合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并綜合考慮社會、人口、生態等多方面因素,使其在國民經濟中能夠發揮平穩支撐作用。任何行業發展,都有其底線,房地產業同樣如此,如果不加控制,任由其如此發展下去,必將會有衰退的一天,而其他許多行業也會受到影響,甚至會阻礙國民經濟的進步。所以,一方面,不管是房地產開發商,還是消費者,或是干預的地方政府,都應擺正心態,重新認識房地產業的優勢和其可能帶來的風險,減少盲目性;另一方面,應結合經濟實際水平、城鎮化水平、工業化水平和居民收入水平等條件考慮,走出一條科學均衡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三、房地產經濟需要合理轉型

經濟在發展,市場在隨時變化,新時代、新的消費需求對房地產業提出了新的要求。傳統的房地產業在擴張過程中存在明顯的盲目性,競爭方式較為粗放,且運營模式單一,不利于該行業的長遠發展。而如今,市場競爭加劇,房地產業不但要競爭產品數量和質量,還要樹立自己的形象品牌,提高產業服務水平,只有提高綜合實力,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占據優勢。運營模式也不再單一,反而傾向于綜合性配套服務運營。另外,過去的房屋產品耗能較高,污染嚴重,對人們的健康和環境都不利。當前時代提倡綠色、節能、環保,房地產業也逐漸走上了低碳環保的發展道路。隨著城鎮化水平加快,房地產也在經營理念上也應有所轉變,首先要重視產品的綜合性和多功能化,現代很多地產都兼具辦公、娛樂、居住、購物等多種功能。其次經營范疇要有一定的拓展,如在休閑度假、公共設施上增加投資。此外,相應的物業和服務水平也要跟上。低碳綠色房地產是今后的一個主要方向,綠色不僅僅是在房屋周圍種植綠樹,更多的是體現在房屋的材料上,應盡量使用環保、無毒害的材料。

四、建立起有效的相關政策

篇(9)

中圖分類號:F727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6-3544(2006)06-0034-03

一、引言

近20年來,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快速發展,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的金額急劇增長,從1990年起超越對日本出口金額,從2002年起超越對美國并成為臺灣地區最大的出口市場,中國大陸市場對臺灣地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04年臺灣地區對中國大陸(含香港)出口金額占總出口金額的36.69%,創下歷史新高。而進口市場(主要是技術與設備及原料)數十年來由日本主導,一直沒有改變(臺灣主計處,2006)。

二、文獻綜述及研究方法

王光正、邱俊榮(2004)研究的結論指出,“若臺灣地區產業的利基在中國大陸中間財市場時,兩岸三通后此類廠商利潤提高”;反之,“若臺灣地區產業的利基在第三地市場(如美國)時,開放兩岸三通后,會使中間財價格下跌,進而降低臺灣地區廠商的整體利潤”。[1]

臺灣經濟年鑒(2003)指出,2002年臺灣地區對外貿易的最大特色是對外貿易順差擴增資金呈凈流入,經常賬與金融賬同呈順差,國際收支綜合余額劇增為336.64億美元,創下歷年最大的順差紀錄。但是,這樣的順差潛藏著經濟發展的隱憂。其一是,商品貿易順差雖創新高紀錄,惟主要是來自中國大陸強勁的進口需求,致對大陸出口的依存度亦創新高,對中國大陸貿易順差為291.06億美元,占全年順差336.64億美元的86.46%,比重相當高;在“進口方面”則由于民間投資意愿仍呈低迷,資本設備進口持續減少,國內投資意愿的持續遲滯加上國外直接投資的大幅減少,不利未來的經濟成長。[2]

張傳國(2004)對中國經濟增長與兩岸貿易研究的結論:(1)臺商投資與兩岸貿易之間存在密切的互動關系與互補關系,而不是替代關系;(2)臺商投資貿易驅動性應是不平衡的,對大陸是逆差效應,這種不平衡效應并不利于兩岸貿易的深入發展與兩岸經濟的融合;(3)在兩岸貿易中,對臺出口較自臺進口具有更顯著的臺商投資傾向,更有利于推動臺商對大陸的投資。[3]

Markuson和Svensson(1985)認為,假如資本的流動非由關稅所致,而資本是流入出口部門而非進口部門,結果投資和貿易的關系就將成為一種互補關系而非替代關系。在此種條件下,資本的流動將使國際分工和專業化更深化,進一步得以擴大貿易規模。[4]

本文的研究方法:一方面是以跨國的總體經濟資料作為自變量來解釋因變量的臺灣地區內生經濟現況;另一方面是以中國的總體經濟數據與臺灣地區內生經濟數據作為自變量來解釋因變量的臺灣地區內生經濟現況,以WLS方法進行多元回歸分析。由于臺灣地區內生經濟數據有部分出現負值,以致于無法進行對數轉換分析。

1.變量的平穩性檢驗。在進行模型估計之前,先以E-views軟件對模型中每個變量做平穩性檢驗(ADF單位根檢驗),檢驗結果,這些變量(時間序列)都是平穩序列。

2.模型估計。用WLS法(本研究自變量參數多,存有異方差)分別對模型(3-2)、(3-4)的各參數進行估計,結果見表2及表3。它們分別是1987-2004年臺灣地區進口貿易模型,對每個模型均又建立了兩個模型,模型1是對所有變量進行的估計,由于存在多重共線性問題,以及包含某些未顯著影響的解釋變量,我們將其進行了剔除,得到模型2。

三、理論模型及變量數據來源

根據上述理論和現實狀況的分析,我們分別從國際經濟環境和臺灣地區內部經濟環境兩個側面對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變化的影響進行實證檢驗。

(一)在國際經濟環境下的實證考察

中國大陸及其他主要國家經濟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影響的理論模型可以構造為下面的形式:

臺灣地區進口貿易變化=f(中國大陸總體經濟,其他主要國家總體經濟)+μ

(3-1)

我們選擇臺灣地區的進口貿易值指標反映臺灣地區進口貿易狀況。各國的總體經濟以該國國內生產總值的發展速度來作為替代指標。另外我們選擇與臺灣地區經濟往來密切的主要國家和地區列入模型,這些國家和地區包括美國、日本、韓國、中國香港、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新加坡。

于是根據理論模型(3-1),可將其寫為如下形式的線性模型:

Import=β0+β1China+β2USA+β3Japan+β4Korea+β5HongKong+β6Germany+β7France+β8UK+β9Italy+β10Singapore+μ

(3-2)

(二)在臺灣地區內生經濟變量下的實證考察

中國大陸總體經濟與臺灣地區內生經濟變量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影響的理論模型可以構造為下面的形式:

臺灣地區進口貿易變化=f(中國大陸總體經濟,臺灣地區內部經濟因素)+μ (3-3)

我們從臺灣地區資本、技術、貿易、政府、人口等方面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指標作為可能影響臺灣地區國際貿易的主要因素,包括研究與開發支出占GDP比重(R&DRatio)、貿易出口額(Export)、貿易進口額(Import)、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政府支出增長率(Gov)、賦稅收入增長率(Reven)、人口出生率(BirthRate)、失業率(Unemploy)、投資率(InvRatio)以及對外投資額(OutInv)。

于是根據理論模型(3-3),可將其寫為如下形式的線性模型:

Import=β0+β1R&DRatio+β2Export+β3China+β4CPI+β5gov+β6Reven+β7BirthRate+β8Unemploy+β9InvtRatio+β10OutInv+β11IndRatio+β12ServiceRatio+μ

(3-4)

以下我們將說明上述模型中涉及的變量及其定義、變量數據的來源。選取的變量及其定義如表1。

1.變量的選取和定義

考慮與臺灣地區貿易進出口規模、亞洲四小龍、全球經貿地位等因素,選取中國大陸、臺灣地區、美國、日本、德國、法國、英國、意大利、韓國、香港、新加坡等經濟體的GDP值作為實證分析研究的變量。變量意義見表1。

2.資料來源說明

資料來源為歷年發行的臺灣地區國民經濟統計季報及統計年鑒。各主要國家GDP數據來自國際金融統計(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主要經濟指標(韓國銀行)、主要經濟指標(OECD)、金融經濟統計月報(日本)、新加坡統計月報、香港統計月刊、中國統計年鑒、主要經濟指標(臺灣地區行政院主計處)及各國官方網站等公布的數據。

四、實證分析

(一)中國及主要國家總體經濟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1987-2004)

由表2和模型2考察估計系數后,在其他國家總體經濟因素不變的條件下,1987-2004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存有正相關顯著性影響。由表2和模型2考察估計系數后,在其他國家總體經濟因素不變的條件下,1992-2004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存有正相關顯著性影響。

(二)中國經濟增長、臺灣地區內生經濟變量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影響的實證研究(1987-2004)

由表3和模型2考察彈性系數后顯示,在臺灣地區內生經濟變量不變的條件下, 1987-2004年和1992-2004年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對臺灣地區進口貿易總額都存有正相關顯著的影響。

五、結論

1.外部因素能影響臺灣地區進口貿易的規模,如: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正相關)等等;中國大陸的經濟增長,會影響臺灣地區的進口貿易規模持續擴大。“印證近20年來中國大陸經濟增長對臺灣地區的進口貿易影響是具有正面效益的”。

2.內部因素影響臺灣地區的進口貿易額,主要因素有出口貿易額、投資率、R&D占GDP比重(正相關);服務業比重、工業比重(負相關)。

3.本文的實證分析研究,adj R2值較高(接近于1),是采用WLS方法估計,在自變量多,樣本數據期間短的情況下產生的結果;由于樣本數據期間短,統計分析結果的解釋能力較不足,研究結論僅供參考及未來經濟趨勢預測。

參考文獻:

[1]王光正,邱俊榮.垂直相關市場與最適出口貿易政策[J].經濟論文(臺灣中研院經濟所),2004,32(2):360-386.

[2]經濟年鑒[M].臺灣經濟日報社,2003,123-138.

[3]張傳國.臺商投資與兩岸貿易互動效應的實證分析”[J].臺灣研究集刊,2004,(4):67.

[4]Markuson,James R. and Lars E.O. Sevensson,“Trade in Goods and Factor with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Technology”,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 1985,26(1),175-192.

[5]梁琦,施曉蘇.中國對外貿易和FDI相互關系的研究[J].經濟學(季刊),2004,3(4):839-858.

[6]張傳國.臺商投資與兩岸貿易互動效應的實證分析[J].臺灣地區研究集刊,2004,(4):67.

[7]Brander,J. & B.J. Spencer(1985),“Export Subsides and Intem-atiooal Market Share Rivalry”Joumal of lntematioml Economics,18,83-100.

[8]Eaton,J and G.M.Grossman (1986) “OptimaJ Trade and Industrial Policy under Oligoploy,”Quarterly Joumal of Economics,101,383-406.

篇(10)

摘要:地方綜合性大學在制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規范時應從自己的實際出發,明確自己的定位,遵循相應原則,形成自己的專業規范。

關鍵詞:地方綜合大學 農林經濟管理 專業規范

一、專業規范的作用

專業規范是高等院校深化專業建設與改革的基礎,它是對專業人才培養主要內容的總體規范。具體地說,專業規范是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研究與實踐的基礎上,對本專業的知識體系、課程體系等給出的定性描述和量化規定。具體包括本專業培養目標、培養規格、教育內容、教學條件等。專業規范的核心是構建本專業的知識體系、課程體系與實踐教學體系,提出多層次的規范性質量標準和教學要求。

第一,專業規范是大學本科培養的基本規則。所謂規則,或是說在一定情況下你能做什么、應該做什么或是不能做什么、不必做什么。這就是制度的核心,制度構造了人們在政治、社會或經濟方面發生交換的激勵結構,制度變遷則決定了社會演進的方式。有了專業規范,各個大學就得按照專業規范的基本要求培養學生。

第二,專業規范是高校培養大學生的基本要求。制定專業規范有利于建立相應的社會評價、監督標準和機制。制定專業規范和教學規范是保證高校本科人才培養質量的基本措施,也為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履行宏觀管理職能提供了分類指導的依據。同時,在教育國際交流與合作的背景下,專業規范是高校交流合作的共同語言。高校間往往根據專業規范、課程設置與教學大綱等基礎文件,來進行學分互認、判斷是否授予學位等。

第三,專業規范是保證大學培養質量的基礎。從發達國家的經驗教訓來看,專業規范確立了大學教育的質量標準。美國原來沒有全國統一的教育質量標準,在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階段之后,就更是五花八門,各個學校制定標準的隨意性很大,差異懸殊。對此,美國高質量教育委員會1983年發表了著名的公開信《國家處于危險之中,教育改革勢在必行》。由此引發了美國新一輪的教育教學改革,改革的核心問題是提高教育質量,而提高教育質量的一項重要措施,是制定和推行全國大致統一的質量標準。從我國的情況來看,隨著大學擴招及學校升格,國家每年又新增很多本科專業,例如2010年公布高校新設置或調整的1733個本科專業和7個醫學類專科專業,2011年公布高校新設置或調整的1887個本科專業,分別從2010年和2011年開始招生。大學擴招,尤其是新增本科院校擴招,導致大學生培養質量下降。誠然,大學培養質量下降是多種原因導致的,但缺乏專業規范,一些院校沒有達到本科培養的基本要求就開始招生,或者得到國家批準為新專業之后,由于沒有專業規范等原因,沒有很好進行專業建設。因此,制定專業規范是保證大學生培養質量的基礎。

二、制定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專業規范的基礎

1.是社會對人才需求的多樣性

從本質上講,全國專業規范對大學某一專業人才培養的共同要求,有利于保證大多數學生達到一個基本水平。但我們知道,在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多種多樣的,這就使得我們不能只用一個標準來要求來衡量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和水平,應在保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制定多樣性的培養標準。在大學的人才培養過程中,不同大學應根據自己的市場定位確定相應的專業定位,使得各校本科人才培養目標、培養類型也應有所不同。以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社會上對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的需求是有差異的,有些地區需求的重點是種植業經濟,有些地區需求的重點是草業經濟,有些需求的重點是可能是漁業經濟,有些需求的重點是可能是林業經濟管理,還有的地方需求的重點可能是海洋農業經濟管理等等。各校不可能培養具有所有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知識的人才,而只能在某一方向上體現人才的特色,這就決定了各校人才培養的多樣性。專業規范的制定就是力求人才培養目標和規格多樣性化基礎上的統一。

2.應從地方性綜合大學的專業定位出發

地方綜合性大學在思考自己本科專業定位時,應從地方綜合性大學的實際出發,如何培養農林經濟管理本科應有一個清楚的定位。我們認為,地方性綜合大學在培養農林經濟管理本科定位時,應立足于地方性、綜合性實際,讓學生具有較好的農學、林學、畜牧學、生命科學基礎,具有良好的人文素質,尤其是有較好傳統文化中經濟、經營及管理素養;學生還要具有較強的數學基礎、經濟學基礎和行為科學的基礎;掌握現代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理論,具有較強從事實際管理工作的能力。

三、制定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規范的原則

地方性綜合大學制定專業規范應遵循以下原則:

第一,本科教育的基礎性原則。樹立終身教育觀念,注重本科教育的基礎性,構建人文社會科學基礎、自然科學基礎、專業基礎及基本技能等有機結合的大基礎教育體系。

第二,通用性與地方性相結合的原則。在做一種專業規范,應具有一定的通用性,要具有地方性綜合大學的一般性,能夠滿足地方綜合大學培養學生的需要,同時也對地方性綜合大學如何培養本科生提出一般性的要求。同時,由于各個綜合性大學都具有自身的特點,都有服務地方的任務,都有自己的地方特色,因此,在制定專業規范時,應充分考慮到地方性綜合大學的特殊性和地方性。

第三,專業建設應立足于綜合性。綜合大學不同于專業性大學,具有學科齊全、學科眾多的特點,因此,人才培養應充分發揮綜合大學的優勢,真正培養寬口徑、厚基礎的大學生。

第四,課程體系整體優化原則。立足教學全過程,科學地處理好基礎理論與專業知識、主干學科與相關學科、理論與實踐、知識與能力、一般與個別的關系,加強基礎,拓寬專業口徑,增強學生適應能力,有利于學生創新精神與能力的培養。

第五,加強實踐訓練,注重理論聯系實際。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加強實踐訓練,密切教學與科學研究、社會實踐的關系。提高課程設計、畢業論文(設計)、實驗、各類實習、社會實踐的質量,增強學生發現、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第六,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把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落實到理論與實踐教學的全過程中,改革教學方法,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創新思維和創新能力。應有計劃地組織學生參加各類學術活動。一、二年級可結合課程學習寫讀書報告,鼓勵和支持學生成立各種科研興趣小組。院、系應創造條件吸納二、三年級學生,在導師指導下參加創新性實驗項目和科研活動。

四、地方性綜合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規范

1.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系統的管理科學和經濟科學的基礎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礎知識,掌握農(林)業經濟管理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能在各類農(林)業企業、教育科研單位、中介咨詢機構和各級政府部門從事經營管理、咨詢服務、科學研究等方面工作的專門人才。

2.培養要求

本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管理學和經濟科學的基本理論和相關的農(林)業科學基本知識,受到調查方法、研究方法、項目可行性分析、專業寫作、計算機應用等方面的扎實訓練,掌握企業經營管理基本原則和管理技巧,具備從事經營管理、政策研究咨詢服務等方面的基本能力。第一,具備較深厚的農學、林學、畜牧學、生命科學、數學、計算機基礎知識,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人文社會科學素質;第二,掌握經濟學、管理學的基本原理,對經濟學、管理學研究的最新成果有所了解,具備扎實的經濟學、管理理論;第三,能夠較為熟練地掌握和運用經濟研究方法、農村調查方法及分析方法,能夠熟練地撰寫各種專業文章;第四,對于會計、財務管理、統計學及項目可行性研究等應用較強的課程,不僅掌握基本原理,而且能夠熟練地運用;第五,具有獨立獲取知識、信息處理能力、較好的語言和文字表達、組織協調、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等方面的基本能力。

3.主干學科

農學,經濟學,管理學。

4.主要課程

農學概論、林學概論、畜牧學概論、人文科學概論、經濟學原理(微觀經濟學、宏觀經濟學)、實驗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制度經濟學、林業經濟學、管理學原理、企業管理學、農業經濟研究方法、農村調查方法、項目可行性研究、專業寫作與訓練、投資與理財、市場營銷學、統計學、財務管理、組織行為學。

5.主要實踐性教學環節

包括教學實習、課程設計、畢業實習、畢業論文、科研訓練、社會實踐等;專業實踐性教學環節學分比例占總學分的15-25%。

6.專業基本教學條件

(1)師資隊伍。專業教師12-15人,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4-5人,講師5-6人,助教1-2人,師生比20-25之間,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所比重應高于40%;其中60%以上的教師應具有碩士以上學位。

(2)圖書資料、教材。公共圖書館中有一定數量本專業比較典型的和本專業有關的圖書、刊物、資料、數字化資源的工具。人均圖書100冊,核心期刊應該全部訂閱,電子期刊包括CNKI、維普、人大復印資料、萬方數據庫、EBSCO全文數據庫、超星電子圖書館。要選用符合專業規范的教材,基礎課程的教材應為正式出版教材,專業課程至少應有符合本校教學大綱的講義,對于新開辦的專業,教材選用盡量用國家級教材,對于實力較強的地方綜合性大學,可以編寫自己的教材,但應由國家正規出版社出版發行,尤其是特色教材可以自己編寫。

(3)實驗室。基礎課程實驗室要達到一定的要求,每個學生擁有的實驗儀器設備要達到一定的數量。實驗設置除計算機外,還應有數碼照相機、數碼攝相機、錄音筆等。同時,還應有可供實驗用的教學實習軟件。另外,實驗室還將具備利用實驗形式講授經濟學理論的基本條件。專業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固定資產總額應達到40萬元以上,應具有可進行經濟學實驗(或者開設實驗經濟學課程)、會計模擬實習、財務管理模擬實習、投資、理財模擬實習等的基本條件。

(4)實習基地。要有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包括校外)2-5個,實習基地應要能夠滿足進行農學、林學、畜牧學、農村調查、統計、企業管理實習等課程進行教學實習的基本條件,能夠滿足學生進行畢業論文調查的基本條件。

(5)教學經費。新設本專業,開辦經費一般不低于(不包括固定資產)20萬元。每年的生均教學經費不低于金額500元。

7.主要課程教學要求

農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緒論、作物的生長發育、作物產量和產品品質的形成、作物與環境的關系、作物栽培措施和技術,等。

林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林業及林學的基本概念、掌握森林植物、林木與環境關系、森林分布、森林分類、林木育種、森林保護、造林、森林植被恢復與重建、森林可持續經營、城鎮園林綠化等。

畜牧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動物營養原理、飼料、動物遺傳基本原理、動物育種、動物繁殖、動物環境工程、動物保健、養牛生產、養豬生產、養羊生產、養禽生產、養兔生產等。

人文科學概論: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語言文學、社會學、心理學、音樂、藝術等。

微觀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需求、供給及局部均衡價格的決定、彈性理論、效用理論、消費者選擇、生產理論、成本理論、完全競爭市場、不完全競爭市場、壟斷競爭、博弈認入門、市場失靈等。

宏觀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言、國民收入的核算與循環、簡單國民收入決定模型、貨幣市場的均衡、雙重均衡的宏觀經濟模型:IS-LM模型、總需求-總供給模型:AD-AS模型、宏觀經濟政策、通貨膨脹與失業、開放的宏觀經濟模型、經濟周期和經濟增長等。

實驗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市場均衡實驗、生產與成本實驗、廠商理論實驗、要素市場實驗、博弈化實驗、制度實施實驗、市場失靈實驗等。

農業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農產品需求與供給、農產品市場與價格、農產品國際貿易、農業生產要素總論、農業自然資源:土地和水資源、農業勞動力、農業資本、農業科學技術、農業經濟的微觀組織、農業的宏觀調控、農業產業結構、農民收入與消費、現代農業與農業現代化、農業可持續發展等。

林業經濟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林業資源介紹、林業資源配置、林產品的供給與需求、林產品市場均衡、林產品貿易、林業市場失靈、林業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林業制度等。

制度經濟學: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制度經濟學的研究對象及基本假設、制度的基本理論、交易費用理論、產權的基本理論、合約理論、制度變遷與制度創新等。

管理學原理: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管理概述、道德與社會責任、信息獲取、決策、計劃、組織、領導、控制、創新等。

企業管理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企業管理概述、企業管理的領導制度與管理組織、企業管理理論、經營策略、生產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庫存管理、質量管理、資產管理、財務管理等。

農業經濟研究方法: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經濟研究、研究方法概述、規范研究方法、案例研究方法、文獻研究法、實證研究方法、實驗研究方法等。

農村調查方法: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農村經濟調查的方法概論、調查方案設計、傳統的問卷調查方法、參與式的調查方法、質的調查方法、抽樣基本原理、樣本設計、問卷設計、指標與標度、調查的組織與實施、調查資料處理等。

項目可行性研究:36-54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市場預測及建設規模、原材料及供應品、廠址選擇、方案設計、企業組織與勞動定員、項目實施進度計劃、投資估算與資金籌措、財務效益分析、國民經濟及社會效益評分析等。

財經專業寫作與訓練: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專業寫作概述、財經寫作的概念、功能、特點極其要求、經濟發展規劃、經濟發展戰略、調查報告、工作總結、預測報告、經濟活動分析報告、經濟決策報告、招標書與投標書、經濟合同、經濟論文、本科畢業論文等。

投資與理財: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投資與理財的基本知識、投資和理財的基本理論、投資和理財的環境、農業的投資和理財、工業的投資和理財、流通業和服務業的投資和理財、風險投資、銀行業的投資和理財、證券投資和理財、投資基金和基金投資、家庭(個人)投資和理財、投資理財的法律規范等。

市場營銷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營銷環境分析、市場定向、市場定位、產品決策、渠道決策、促銷決策、價格決策、營銷組織與控制、營銷哲學、營銷策劃案設計等。

統計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統計數據與統計學的概念、統計數據的類型、數據的搜集、數據的整理與顯示、數據分布特征的測度、時間序列分析、指數等。

財務管理: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籌資管理、流動資產管理、固定資產和無形資產管理、對外投資管理、成本費用管理、銷售收入和利潤管理、外幣業務管理、企業清算、財務分析等。

組織行為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組織行為學的研究對象與方法、知覺與個體決策、個體行為、態度與管理、激勵理論與應用、群體行為與溝通、領導行為與管理、組織行為與管理、組織發展與變革等。

會計學:54-72學時,主要講授內容包括導論、會計科目和賬戶、復式記賬、賬戶和復式記賬的應用、賬戶的分類、會計憑證、賬簿、會計核算形式、財產清查、會計報表、會計工作的組織等。

參考文獻:

[1]諾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績效[M].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社,1994:4

[2]徐定華,關勤,樓盛華.論高校專業規范與專業特色的內涵及關系[J].中國高等教育,2010(8):57-58

[3]蔡克勇.大眾化的質量觀:多樣性和統一性結合[J].高等教育研究,2001(4):7-9

有關農林經濟管理類論文范文二:淺談農林經濟管理

【摘 要】隨著現代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對農林經濟的重視程度也逐漸增加。農村產業結構也跟隨市場經濟的變化在不斷調整和升級,農林經濟管理在此期間也面臨著很多矛盾和沖突,因此,對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進行詳細的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我們需要建設科學的經濟管理體系,為更好地打造健康科學的農林發展環境奠定基礎。

【關鍵詞】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林經濟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現代化的農林經濟在不斷的完善和發展。但是現代的農林經濟管理模式還有待完善,發展農林經濟離不開完善的管理,需要我們從根本上研究農林經濟管理,了解國家對農林經濟實施的政策,才能解決農林經濟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通過對農林經濟管理體系建設的研究,希望能夠為農林經濟的發展做出一些貢獻。

1 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

目前我國農村人口數量眾多,農業發展雖然取得了一定的進步,但是與農業強國比較還是有一定的差距。由于我國的農業種植土地分布的比較散,而且農業種植缺少現代化的種植生產技術,農民的農業工作效率得不到有效的提高,在一些經濟發展比較慢的山區,大型的農業機械設備不能得到廣泛的應用,還是需要靠人力去進行種植,嚴重制約了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另外,我國很多農村人員選擇進城務工,導致農村人口數量急劇的減少,大量的農田荒廢、出現嚴重的土地閑置現象,這樣家中了城市發展的負擔,也拉大的城市與農村收入的差距,對城鄉一體化建設產生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如果不能建立規范的農林經濟管理體制很容易導致農林經濟走下坡路。提高農林經濟的管理,對提高農林經濟競爭實力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可以解決農村人口吃飯難,生活壓力大等諸多問題。

2 農林經濟管理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1 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

解決農林經濟管理中的問題就要堅持不懈的走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通過科學的方法對農村建設進行合理的規劃,無論是農業發展還是工業發展都應該遵循減少農村勞動力的原則。農民的工作熱情要通過不斷的鼓勵來帶動,這樣才能讓農民獲得更多的利益,才能夠促進農業的發展,保障現代化技術的實施。對農林企業運用科學的管理理念是提高資源利用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提高農林經濟發展的重要依據。

2.2 農林業現代化管理的實現

農林業要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就要緊跟時代的步伐,根據農業的發展和改造情況進行規劃,制定行之有效的農林經濟的管理方法,提高農林建設人才隊伍的整體素質,要求工作人員不僅具備農業操作的理論知識,還具備綜合的實踐能力,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現代化的管理模式,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讓先進的科學技術真正應用到農林業的工作當中。

實現農林現代化的管理還需要有完善的社會服務體系,社會服務體系的建立能夠給農林業的生產和銷售方面做出正確的指導,同時政府部門的鼓勵政策也對農林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積極的推動作用,為實現農林現代化的管理提供有力幫助。

2.3 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

農林經濟的管理問題關乎到國民經濟的發展,其正確的管理不僅能夠幫助農業企業穩定的發展,還能夠提高農林經濟的整體發展水平。而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不僅能夠提高農林經濟的管理,還能夠使我國農林經濟的科技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現在我國農村普遍存在文化程度偏低的現象,不能夠適應現代農業發展的需求。所以科技興農戰略的實施,還需要盡快從農村教育抓起,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是非常重要的任務。在農林科技體系的改革方面也要加強,無論是從技術服務管理還是科技管理方面都要實施科技興農的戰略,只有加大農林經濟管理方面的力度,才能加強農林科技機構的管理,從而提高農林經濟管理水平。

3 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與創新

農林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優秀人才的培養,因此,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和創新至關重要。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主要讓學生了解到農林經濟管理的重點內容和特色內容,以及如何協調好經濟與管理的關系,在傳統的農林經濟管理的基礎上如何進行創新。這也是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的重要任務。農林經濟管理是以服務為特色的學科,服務于農林經濟的發展是教育的使命,只有適應于農林和農村教育發展的教育才能培養出有具有綜合素質的人才。目前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正在不斷的創新和改革,是根據農村經濟的轉型所制定的。農村經濟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不斷的提高其生產水平,加強生產經營方面的管理。迫使農林經濟管理不斷的提高和完善。同時農林生產經營方式封閉的自給自足的供銷方式,需要改變為開放的生產和供銷一體化的經營方式。針對農業生產經營方式的轉型要進行深入的了解,可以通過具體的轉型案例來對農林經濟管理學科體系的建立進行指導。讓學生從資源的分配到產品的銷售進行全過程的了解。總之,農林經濟管理的教育需要建立科學的教育體系,培養出具有專業知識技能和專業管理的人才,從而為我國農林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結束語

本文對農林經濟管理的現狀及存在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措施對問題進行解決。農業經濟管理的重點內容就是農林技術的發展,需要從農林教育開始抓起,堅持走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代化道路,實施科技興農戰略。同時對農林經濟管理要建設完整的學科體系,對農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市場需求不斷的分析。在傳統農林經濟管理的方法基礎上,采用現代化的手段進行管理。不僅需要學校教育,還需要在農村開展技能培訓,提高農民的農林技術水平。相信隨著我國農林經濟管理體系的不斷完善,社會服務體系的不斷建立,以及科技興農戰略的重點實施,一定能夠使我國的農林經濟發展的更好,讓農林企業在市場具有很強的競爭能力,為我國農林經濟的發展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沈宇丹,劉宇虹. 基于能力建設的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實踐教學改革探究――以山西財經大學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例[J]. 農村經濟與科技. 2014(04)

[2] 蘇紅偉. 我國農林經濟管理專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 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14(03)

上一篇: 金融證券論文 下一篇: 物理學專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韩免费Av中文字幕五月天 | 午夜性色福利免费视频在线播放 | 香蕉网伊在线中文字青青 | 丝袜制服欧洲亚洲中文 | 性欧美老妇乱码一区二区 | 日韩中文无线码免费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