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風險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9 09:18:3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基金風險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基金風險論文

篇(1)

自從2001年9月,我國的第一支開放式基金華安創立以來,我國的開放式積極的發展相當迅猛,無論是從數量、規模還是質量上其增長速度都相當快。開放式基金的快速發展為我過的證券投資基金業的進一步發展注入了新的血液,并且為我過的基金產品的進一步創新開拓出了相當廣闊的空間。雖然我國對于基金的管理還難以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但是現在已經有了很大程度上的提高,并且在很多方面都在積極的吸取國外的先進經驗。如今已經初步的建立起了相對較為完善的監管體系,但是發展時間上的不足使得自身所具有的經驗過少,在面對開放式經濟管理時,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特別是在自身管理和外部環境方面。同時開放式基金能夠進一步的發揮出證券投資基金所具有的服務優勢。在費用模式上,我國很多開放式基金都已經推出了后端收費模式。同時在申購贖回上,現在已經有很多基金都推出了網上委托、電話委托多種交易的方式,很多較為成熟的服務項目都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基金管理公司所采納。

(二)研究意義

開放式基金的出現雖然使得投資者的投資渠道變得更多,但是在開放式基金快速發展的同時還必須要面對的一個問題便是:開放式基金的快速發展也使得證券市場所需要面臨的風險增多,并且這些風險會間接的傳導給開放式基金的本身。從開放式基金自身的本質上來看,開放式基金所擁有的功能中并不包含穩定證券市場、降低系統性風險這些作用,反而具有助漲助跌的功能,容易使得證券市場的波動變得更加的劇烈。從開放式基金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如果市場不健全,那么就需要合理的避險工具來規避風險。但是在我國,這一領域中卻是空白。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開放式基金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以期找出合理的治理措施。

通過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夠在具體的實踐中發揮出一定的作用,希望能夠通過自身所學習的財務管理專業知識運用到實際中去,對開放式基金當前所面臨的風險進行分析,從中找出有效的控制相關風險的方法,能夠快速的識別、衡量和控制風險。希望能夠通過研究,學以致用,這對自己也是一種提高,同時也希望能夠通過研究使得人們能夠對開放式基金所面臨的風險有一個清楚的認識,以便于以后能夠更好的對風險進行治理。

(三)研究方法

文中主要以規范研究為主,案例分析為輔。在眾多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對案例的分析,進而系統、全面、深入的考察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當前所存在的風險,并在風險分析的基礎上對治理方法進行思考、研究。

二、相關概念界定

(一)開放式基金的概念、特點

1.開放式基金的概念

在我國,開放式基金指的是基金的一種運行方式,在這種方式中基金的發行份額并不固定,并且基金的份額能夠在基金合同所約定的時間以及場所內進行申購或者是贖回。

2.開放式基金所具有的特點

集合理財,專業管理。開放式基金是將眾多投資者的資金集中起來,委托基金管理人進行共同投資,表現出一種集合理財的特點。通過匯集眾多投資者的資金,積少成多,有利于發揮資金的規模優勢,降低投資成本。基金由基金管理人進行投資管理和運作。

組合投資,分散風險。為了降低投資風險,一些國家的法律通常規定基金必須以組合投資的方式進行基金的投資運作,從而使“組合投資,分散風險”成為基金的一大特色。

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我國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是基金的所有者。基金投資收益在扣除基金承擔的費用后的盈余全部歸投資者所有,并依據各投資者所持有的基金份額比例進行分配。為基金提供服務的基金托管人、基金管理人只能按規定收取一定比例的托管費、管理費,并不參與基金收益的剩余分配。

易于變現,流動性強。由于開放式基金的份額總額不固定,基金份額持有人可以按基金合同的約定進行份額的申購和贖回。因此,基金管理人需要保有一定的現金流資產,以滿足基金份額持有人隨時進行贖回份額的需要。

運營成本及交易費用低廉。由于大量開放式基金投資者的資金以開放式基金的名義來管理,其基金運營成本及傭金可以平均分攤給每位投資者,使得基金的運營成本及傭金較低,降低投資者個人的基金投資費用。

(二)開放式基金所面臨的風險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市場風險是指開放式基金在市場運行中面臨的所有不確定性。狹義的市場風險是指由于一個或多個市場價格因素的變化所導致的開放式基金凈值偏離預期收益的可能性。如:股票價格、利率、匯率等因素導致的基金凈值變化。開放式基金的市場風險主要體現在基金資產價值面臨的所有不確定性。市場風險是最常見、普遍的風險,它屬于系統性風險。

2.流動性風險

眾所周知,任何一種投資工具都存在流動性風險。所謂流動性風險就是投資者在需要賣出所投資的投資對象時面臨的變現困難和不能在合適的價格上變現的風險。與股票和封閉式基金相比較,對于開放式基金的流動性風險有所不同。由于基金管理人在正常情況下,必須以基金資產凈值為基準承擔贖回義務,投資者不存在由于在合適價位找不到買家的流動性風險,但當基金面臨巨額贖回壓力或暫停贖回的極端情況時,其基金投資者有可能以當日基金單位凈值全額贖回。如果投資者選擇延遲贖回,則要承擔后續贖回基金單位凈值下跌的風險,這就是開放式基金的流動性風險

3.申購、贖回價格未知的風險

由于我國采用未知價法,開放式基金的申購和贖回以基金交易日的單位資產凈值加減有關費用計算。投資者無法知道申購或贖回當日的基金份額凈值是多少,以什么價格成交,這種風險就是開放式基金的申購或贖回價格未知風險。

4.基金投資風險

這種風險包括股票和債券的投資風險。基金的投資目標不同,其投資承受的風險也不同。

5.機構運作風險

(1)、系統運作風險:當基金運作各當事人的運行系統發生故障時,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2)、管理風險:基金運作當事人的管理水平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3)、經營風險:各基金運作當事人因不能履行義務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6.不可抗力風險

指戰爭、自然災害等不可抗力因素發生時給投資者帶來的風險。

7.道德風險

開放式基金的道德風險是指基金的管理人或托管人等為了自身的利益或其股東的利益而做出損害基金持有人利益的行為。基金作為一種“受人之托、專家理財”的投資方式,是以信任為其存在基礎的。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將資金委托給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之后,由基金托管人負責保管基金資產并監督基金管理人的投資運作。基金管理人與托管人作為受托人,對基金投資人負有信賴義務。但由于存在委托-關系,受到信息不對稱因素影響,會出現“內部人”控制問題,導致違背基金宗旨、妨礙基金業健康發展的道德風險的發生。

8.信息披露風險

開放式基金信息披露要求較嚴,單位資產凈值基本上是每個交易日連續性公布,保證在一定時間內按此凈價出售或贖回基金份額。對比封閉式基金單位資產凈值一般半年公布一次,較長時間的信息對基金管理人運作基金有較大的自由空間,只要在半年公布的業績令投資者滿意就可以了,不必在意每個交易日是否有令人滿意的表現。而較短時間的信息披露有利于投資者監督基金經理人的行為,對基金管理人的要求更嚴,基金管理人必須關注和考慮每次信息披露會否影響到投資者信心,導致大規模的申購與贖回行為發生產生的風險。

三、開放式基金實例分析

本章主要以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為例對開放式基金的市場風險和流動性風險進行分析。

(一)公司簡介

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是由廣發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等機構發起、經中國證監會批準設立的專業基金管理公司,總部設在廣州,公司注冊資本金1.2億元人民幣。公司秉持“專業創造價值、客戶利益為上”的經營思想,致力成為誠信、專業的基金管理公司,為投資者謀求長期穩定的收益。公司目前管理廣發聚富、廣發穩健增長、廣發小盤、廣發貨幣、廣發聚豐、廣發優選、廣發大盤、廣發核心、廣發強債九只開放式基金。截至2007年12月31日,公司管理資產總規模達1377.4億元。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擁有強大的資源優勢、嚴謹科學的管理體系、高素質的人才隊伍,堅持“簡單、透明、務實、高效”的經營理念,致力成為品牌突出、信譽優良、特色鮮明的基金管理公司,為投資者謀求長期穩定的收益。廣發基金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面向海內外公開招聘吸收了一批優秀的專業人才。公司員工具有豐富的證券從業經驗,平均從業年限4.5年,其中投資管理人員的平均從業年限都在8年以上。

(二)市場風險案例

通過對開放式基金市場風險規范的研究,分析出運用衍生金融工具和資產配置可以規避系統風險和化解非系統風險。而開放式基金風險管理又是實務操作很強,需要與理論緊密聯系在一起,下面就從資產配置的視角對廣發基金公司非系統風險進行案例分析。

1.基金持倉資產配置分析

(l)基金持倉比重的計算

根據基金季末的數據,股票持倉比率二股票市值/基金凈資產值*100%,債券及貨幣持倉比率=債券及貨幣市值/基金凈資產值*100%。

(2)進行基金間比較,基金內部趨勢和投資策略的分析,如廣發優選、廣發聚富.

從表3.1能夠看出廣發基金公司旗下的這兩種基金在2008年年初、年末的平均股票持倉均在60%左右,隨著深滬股市大盤指數下跌,股票持倉減少(其中第四季度略漲),與深滬股市大盤指數下跌形成同向走勢,而同期債券持倉比例增加,與深滬股市大盤指數下跌形成很好的反向走勢,及時增加債券持有量,減少股票持有量,從而減少受深滬股市大盤的影響,從而相對跑贏大盤。但是由于二者的股票持倉比例都較高,對于股票減倉的調整都不四、對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進行治理的對策分析。及時,因而全年下跌幅度都較大,都超過同期業績比較基準。

從表3.2能夠看出從絕對收益看,只要是涉及到股票方向投資的基金,都會出現虧損的情況;但是從相對收益看,總體上看基金的收益還是以微略的優勢跑贏了大盤,它們跌幅都小于上證指數的跌幅)。而相對于廣發聚富(平衡型基金)來講,廣發優選跌幅要高點,這與基金的投資策略有很大關系,廣發優選作為成長型基金投資目標是長期資本增值,而成長型基金往往有很強的投機性,因而波動也比較大。

2.基金投資行業資產配置分析

(l)基金投資行業集中度的計算

根據基金季末公布的數據,前三行業股票市值/基金的股票市值*100%

(2)廣發優選的行業集中度從兩個期間的考察來看,均較集中。

從表3.3能夠看出,對廣發優選兩個時期的行業集中度比較可以看出制造業為投資行亞集中度最高的一個行業,持籌比例較穩定,但趨勢略增。2008年6月末,廣發優選行業集中度極為明顯,重倉在制造業、房地產、金融保險、采掘業,且周期性行業比重較高,在國內經濟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這種操作策略將會冒相當大的風險,事實也證明,2008年廣發優選上半年錯判經濟形勢,資產配置方向出現較大失誤,基金凈值下跌較大;而在下半年,廣發優選對采掘業、金融保險業的持籌比例下降,相對于6月底,分別下降了60.90%、52.11%,對房地產行業投資比重也下降,對醫藥行業和有技術特點及發展空間的中小板公司進行增持,說明廣發優選下半年適度優化持倉結構,謹慎操作,配置具有具有較好的安全邊際、下跌空間不是很大的行業,從而避免了全年更大的損失。

3.基金公司集中持股資產配置分析

從表3.4中能夠看出,我國上市公司質量整體不是很高,優質藍籌股稀缺,基金管理人難以進行各種不同類型的股票投資組合,其結果是多家開放式基金管理公司重倉持有一只股票或幾個相同的股票。

在2000年到2008年度的證券市場,為規避風險,基金管理公司紛紛集中持股,行業高度集中,投資風格、投資策略雷同。在2008年第4季度,受4萬億政府刺檄計劃、家電下鄉、醫改等投資主題的影響,基金公司對機械設備、醫藥生物、房地產、建筑和公用事業等投資都有所增持,但是投資均顯示出一個規律:即多只基金重倉持有同樣幾只股票。過于集中的投資組合,雖然可以分散非系統風險,但卻使投資品種的流動性下降,基金的流動性也隨之下降,并可能加劇市場的動蕩。少數基金重倉股的表現極大地影響了大盤的漲跌波動,非系統風險被人為放大,另外投資理念的趨同,使投資行為趨同,影響投資風險的規避,也放大了非系統性風險,只有理性的、差異化的投資才是投資取得較好回報的保障。

(三)流動性風險案例

由于我國特殊的市場環境及基金份額持有人投機心理,若基金公司所持有的資產流動性不強,那么這些很容易引發贖回危機。下面就從開放式基金公司流動性資產持有對廣發基金管理公司進行案例分析。

流動性資產比重=(現金+國債)/總資產*100%。流動性資產的比重這個指標體現開放式基金的特性,這個比例越高,說明基金的資產流動性越強,應對贖回壓力的能力也越強從表3.5中能夠看出廣發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不同基金,其流動性資產在基金凈值中的比重也不同,而且具有較明顯的差異,廣發聚豐、廣發優選、廣發大盤、廣發小盤、廣發核心流動性資產比重均在15%左右,而廣發穩健流動性資產比重較低僅為8.7%,廣發聚富與廣發強債卻高達30%以上。

總的來說廣發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8個開放式基金流動性資產比重較高,8只基金平均水平為19%,這說明各基金贖回壓力比較大,基金管理人對投資者的贖回行為都保持了較高的警惕,因而都保持了較高的流動性資產比重。

對于基金管理人而言,為避免基金贖回對現金需求的增加,基金經理要做好基金的持有人結構分析,增加流動性高的股票持有比例;合理配置流動性高的債券及現金的比例等。

四、開放式基金風險治理對此分析

(一)構建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預警體系

從近兩年我國證券市場的走勢來看,我國的股市一直都沒有擺脫政府政策性干擾的影響,這也從一個側面表明我國資本市場在許多方面還不夠成熟,各方面亟待完善。要想構建一個透明度高、結構合理、運行高效、功能完善的資本市場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開放式基金作一支重要的投資力量,在我國復雜的資本市場環境中運行也步履蹣跚,但它的出現卻極大地調動了投資者的投資熱情,它的存在能夠吸引儲蓄資金進入資本市場,改善投資者結構,起到穩定和發展資本市場的作用。我國開放式基金要想健康穩定的發展,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需要有效地管理和防范基金各類風險,另一方面基金管理人還需要更深刻地認識到基金風險之間的聯系和傳導。為此,開放式基金管理人需要建立一個相對完整的風險預警體系,來監控基金在運行過程中的潛在風險,并對重大風險做出預警。

風險預警體系主要適用于可度量風險的識別與評估。從開放式基金管理人的角度來說,可度量風險的指標體系可以分為二個層次:一是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層作為一級指標,度量基金管理公司整體的風險情況,對基金總體風險進行預警,根據風險狀況制定公司整體的風險管理政策;二是風險管理部門作為二級指標,對其所管理的各只基金進行具體的風險預警。基金管理公司的風險預警體系要由上及下的方向進行構建。兩個層次之間相互配合、協調運作。另外,從監管角度來講,開放式基金管理公司的管理層要設立總體的風險預警指標,制定一套完整的風險預警體系,對各部門的風險進行監管,風險管理部門對基金所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實時監控、及時預警并有效管理。

(二)加強外部監管

針對我國目前的市場發展狀況,應加快完善證券投資基金的監管法律體系。在現有的法律、法規的基礎上,應嚴格按照公開、公正、公平的原則執法。一是加強對基金產品誠信責任的監督,使風險收益關系相對固定,避免無法引導大規模資金入市情況的發生。二是完善基金公司的法人治理結構,要明確法人治理結構中權利、責任的劃分,公司董事會要保證公司業務平穩進行,獨立董事能真正發揮監督作用,避免違法違規現象發生。三是完善基金公司的信息披露情況,這對于保護基金投資者的合法利益、促進投資者理性決策、強化基金監管等均有重要作用。四是完善并強化基金自律監管體系。行業自律組織是各國基金監管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發揮著政府監管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國也應盡快完善類似的自律組織,在基金行業內形成一個比較規范的自我協調、相互制約的自律機制作為國家監管的補充和完善。可借鑒國外經驗,由中國證監會授予其某些監管權,以提高其權威性,發揮行業自律、自我管理的作用,提高基金管理水平,減少道德風險的發生。

(三)加強基金管理人內部控制

內部控制是指公司為防范和化解風險,保證經營運作符合公司的發展規劃,在充分考慮內外部競爭環境的基礎上,通過建立公司組織機制、運作管理方法、實施操作程序與控制措施而形成的系統。內部控制是為維持基金管理公司正常有序地運行而制定出來的制度規定。近年來,我國開放式基金風險管理的實踐充分表明,一個基金管理公司,若沒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就不可能健康持續地發展。沒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基金管理人的風險管理就是紙上談兵。只有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才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幫助基金管理公司提升風險管理的水平,從而有效防范基金的各類風險。為了加強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促進公司誠信、合法、有效的經營,保障基金持有人的利益,2002年12月,中國證監會依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制定了《證券投資基金管理公司內部控制指導意見》。基金管理人應結合自身的具體情況,依據國家的法律法規來建立科學合理、控制嚴密、運行獨立而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基金管理人想要加強內部控制,還需要培養公司文化、價值觀與員工職業道德,同時公司的組織結構要相互制衡,明確公司內部權責的劃分和管理層的職權范圍,從制度上來構建基金管理人的內部控制體系。基金管理人應建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其內部監管職權與管理層之間要相互獨立,形成相互制衡、運行高效的內部控制體系。

(四)加強投資者的理性投資教育

我國基金管理人應加強對投資者的理性投資教育。由于我國開放式基金的發展時間較短,投資者對開放式基金的了解程度十分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還存在著認識誤區和錯誤觀念。例如:把開放式基金作為存款或保險,或把開放式基金當成是股票進行頻繁買賣,認為基金越便宜越好,只關注基金的過往風險,卻忽略基金的投資風險,喜歡頻繁分紅的基金等。為了加強開放式基金的投資者教育,基金管理人應當通過管理人網站、座談會、柜臺現場的講解等方式,開展多種形式的開放式基金投資者教育活動。進行教育的目的是使投資者充分了解開放式基金、了解基金風險、了解基金管理人,改變投資者以往存在的誤區,根據自己的投資偏好和風險承受能力,在適當的時機,選擇合適的開放式基金進行投資。

總之,通過對投資者的理性投資教育,向投資者普及開放式基金知識,充分揭示基金投資的風險,使投資者充分理解基金長期投資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充分認識不同類型開放式基金的風險特征,及其風險對金融穩定的負面影響。引導投資者根據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自主決策,自主投資,自擔風險,避免盲目跟風。培養投資者的理性投資行為,使投資者隊伍與開放式基金市場的發展同步成熟。

五、結語

中國股市的持續走強使得我國開放式基金的銷售火爆,發行數量和發行數額持續增加。這使得對我國開放式基金的風險管理的研究越來越重要。近幾年來,我國開放式基金高速地發展,在證券市場上己是最大的機構投資者。而隨著規模的擴張和市場的規范,基金經理們面臨的競爭和風險也越來越大,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來強化基金的風險管理,盡可能地規避風險。近兩年,我國開放式基金以幾何增長的速度高速發展,在證券市場上占有越來越重要的位置。而隨著規模的擴張和市場的規范,基金管理公司面臨的風險也越來越大,迫切需要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來強化基金的風險管理,盡可能地規避風險。本文在遵循風險管理基本原理和一般程序的前提下,對開放式基金管理公司所面臨的風險進行了研究。在研究中發現還需要注意以下問題:

篇(2)

1.會計隊伍整體素質不高

企業會計風險的第一個把關口就是會計人員,倘若他們清晰認識到自身對企業風險的影響,那一定要端正態度,嚴格要求自己,但是從實際情況來看,部分企業會計人員卻成了金融風險的成因。一些未經專業訓練、缺乏會計基本知識和技能的人員在會計崗位上就會因降低企業機制的制約作用。會計隊伍的素質的高低決定了金融會計風險的大小,因此,加強會計隊伍建設,對金融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2.會計制度不完善

隨著企業業務發展的不斷擴大,企業會計人員所承擔的工作也逐漸增加,這使得會計人員原本工作的工作效率降低。企業的規章制度逐漸完善,但是會計制度沒有跟上步伐,這就在中間產生了分歧,此時的會計風險最容易出現。會計制度的不完善,必然導致有不良心思的人乘虛而入。

二、金融會計風險的防范與化解

1.構建完善的金融監督體系

金融監督體系是金融會計風險防范與化解的一個大平臺,主要分為社會監督和國家監督。社會監督具有權威性、中立性和公正性,是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客觀評價。國家監督是政府部門的職責范圍,具有強制性。我國建立的金融監督體系對我國金融市場的蓬勃、穩定發展有巨大作用,使各類經營機構業務更加專業化,這利于內部管理,有助于企業及時發現問題,進而提高機構管理的效率,降低金融風險。但對于金融會計監督體系來說,在企業內部加強監督是最有效的方式,但目前會計監督頻頻出現問題,這就需要監督體系的進一步完善。構建完善的監督體系,需要決策者和所有工作人員的參與,只有決策者參與,勢必會提出片面的、不完善的方案,各部門的相互督促和支持,才能使會計風險減小,即便出現風險,也利于找到原因,迅速化解。

2.強化內控制

實行集中核算內控制度是內控目標得以實現的充分必要條件。實現內控目標的重要保證是建立相關的內控制度和健全有效的內控運行機制。企業結合自身經營的規模和業務特點,制定適應自身發展的內控制度,并把內控制度實施細則制定出來,使內控制度形成一個體系。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實際上是金融機構從決策到實施,再從實施到管理、監督的一個完善的運行機制,其中核算體制是其基本要求之一。從業務方面來說,金融會計人員只接受會計主管的領導,從賬務處理來說,會計人員進行賬務處理的唯一依據是有效的會計憑征。為了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會計資產負債表、財務報表由系統自動生成匯總上報,防止和杜絕造假信息出現。至于其他有關會計信息報表,應當由專業會計人員獨立編制,任何人無權任意調整。銀行各種會計業務經辦人員在辦理每筆業務及核算的全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各項會計核算、結算制度,資金清算等安全控制制度,此外,還要注重重要業務審批制度和計算機操作安全控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杜絕任何條件下違章、違紀行為的發生,使潛在的防范會計風險機制變為現實的、有效的防范措施。

3.加強企業會計隊伍業務水平

只有在會計分析、現金管理、考試制度同時嚴格實施,才能在充分了解企業的存在問題,才能對未來的變化作出有針對性的、積極的反映。企業中盡職的、專業的會計人員是企業風險預警機制的第一道門檻,發揮會計職能作用、提高會計人員的業務水平才是企業防范和化解金融會計風險的首要任務。企業在會計隊伍建設中務必要做到全面了解會計人員業務知識水平,只有這樣,企業才能打造出一批業務水平高的會計從業人員。

4.廣泛使用計算機

實現現代化廣泛運用計算機,跟上現代化腳步,是防范金融會計風險的有效手段,因為現代化的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會更加準確地整理出各類報表,在遇到各類賬目時,只要進入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就會得到想要的結果,加快了企業或銀行的賬目效率,減小了出錯率。所以,要提供及時有效、信息完整的會計信息,就必須建立最新的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發展方向是從業務數據處理系統到業務處理與管理型、決策型并重系統。隨著計算機會計核算系統的開發和運用日益進步,現有的銀行會計管理核算體系得到完善,核算水平和會計核算質量也在逐步提高。

篇(3)

在金融審計中,金融機構的財務數據和其他電子或書面原始資料是審計工作的主要信息來源。由于存在信息不對稱,了解被審計單位的環境和基本情況對重大錯報風險的識別和評估,達到的效果是有限的。部分金融機構通過會計估計、會計判斷等方法粉飾報表,使財務報告不能公允的反映金融機構的財務狀況和經濟實質。

(二)審計人員金融工作經驗不足

金融企業風險高,審計人員首先要了解金融領域的專業知識及業務結構。審計人員普遍無金融工作經歷,對審計的重要業務事項查證不實、漏查,或是判斷失誤、定性不準,無法合理預判風險,會影響到審計結果。

(三)缺乏質量控制標準

目前,盡管我國審計發展速度較快,但總體依然落后。法律法規、注冊會計師行為準則等,一定程度上規范了審計人員的行為,但是還不夠成熟和完善。注冊會計師協會的準則,多是理論和定性的指導意見,少有定量的標準和嚴格的質量控制程序。內部審計屬于金融機構內部控制和內部自查的范疇,內審標準制定存在人為因素。

(四)審計結論定性問題

匯總審計發現的問題時,審計人員職業判斷水平差異會為金融審計帶來風險,每個審計人員對同一事項的定性會有差異,這對金融機構的發展產生不利影響。例如小金庫問題,定性為賬外資金或少計收入,處罰的結果是不同的。審計結論是對金融機構存在問題的總結,如果結論定性過輕,金融機構的問題不能充分披露,會起不到金融監督的作用;相反,結論定性過重,金融機構因此蒙受損失,會加大經營風險。

二、金融審計風險防范的對策

(一)實現全過程的風險導向的審計

金融審計風險受到金融機構固有風險因素的影響,如管理人員的品行和能力、金融行業所處環境、業務性質、容易產生錯報的會計報表項目、容易遭受損失或被挪用的資產等風險。金融審計風險又受到內部控制因素的影響,即賬戶余額或各類交易存在錯報,內部控制未能防止、發現或糾正的風險,這需要金融審計實現全過程風險導向審計。風險導向審計能避免在審計中抽樣審計的隨意性,考慮審計資源的分配問題,將審計資源分配到最容易導致會計報表出現重大錯報的領域。

(二)加強事前、事中監督

目前審計主要采用事后審計,事前和事中的監督并不完善,發現問題滯后。目前事中監督有一定的效果,比如專項審計,能及時發現問題。作為連續審計的事務所,事前監督對金融審計有一定作用。在金融業務開展之前,了解業務的特征、風險點,有利于在事前防范風險。

(三)增強風險意識,加強審計人員培訓

審計人員的素質包括業務素質、政治素質、道德素質等,審計人員素質越高,審計風險越小,反之則審計風險就越大。一方面,審計人員要樹立風險觀念,增強風險意識。另一方面,應注意對現有注冊會計師不斷地進行后續教育提高執業水平,加強審計人員的培訓。同時,審計人員還要遵守職業道德,避免與被審計單位不正當的關系導致審計失敗。

(四)依法對金融審計違法現象進行處理、處罰

盡管外部審計沒有對金融違法事件處罰的權利,但外部審計的審計報告結論具有借鑒意義。國家審計,可以有限借鑒外部審計,依靠中介機構的獨立意見,對違法事件進行處理和處罰,使金融機構合法合規的開展經營。

篇(4)

2.企業內部管理不完善。在我國的進出口企業當中大部分都是中小企業,依據當前的發展形勢這些企業都沒有形成科學嚴謹的內部管理制度。管理人員素質較低,工作人員職業道德缺失并且不進行相關職業培訓,造成有章不循,違規操作現象普遍存在,在企業生產中形成一定的金融風險。還有,很多企業都沒有信用監管和合同監管,進行交易過程中不重視收集進口商的信息,不了解進口商的實際情況,不認真審核合同細則,因此常常造成自食惡果,給企業帶來嚴重的經濟損失。

3.政治及經濟環境的影響。國家對外貿易政策發生改變、國內出現重大事件、社會環境出現重大變化等都會嚴重影響金融風險。還有如歐美等國為了保護本國利益對我國實行商品反傾銷,對我國的對外貿易造成了巨大影響。再有,戰亂和經濟危機等都會直接影響金融風險的產生。

二、金融風險對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的影響

1.金融風險使得企業資金面臨困境。在金融風險影響期間,會引起國內金融環境的不穩定,出現較大變化情況,如國內信貸收縮,企業無從得到貸款,同時壓縮出口退稅,此時國外進口商也會遭遇極大困境不能再繼續按照合同提品,因此很多中小外貿企業的運行資金出現嚴重問題。為了防止金融風險的進一步惡化,此時銀行部門采取的辦法就是緊縮銀根,銀行部門不再推行“還舊帳,貸新款”的辦法,實行“只進不出,只還不貸”的措施,不再對企業提供融資,所以我國很多外貿企業遭受重大影響,大量產品委托外貿公司出口工廠意識到危機的來臨,都會向外貿公司催要以前的貨款,但此時外貿公司無力支付只能以房產抵債,有的只能宣布倒閉。因為銀行部門不提供貸款,為了實現融資目的,很多中小外貿企業只能面向社會融資,公司的運行重心出現了偏移,對企業的正常運行造成了嚴重影響。

2.匯率存在風險對外貿企業的銷售產生不良影響。為了防止出現金融風險,國家會推行金融政策,也就是利用調節貨幣供應數量和貨幣匯率的辦法,國家貨幣政策重點調節貨幣供給和需求情況,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社會資金來源與運用。而這些對中小外貿企業來說,貨幣政策不但可以控制信用,對企業的財務狀況造成直接影響;而且可以利用貨幣的投入與回收,影響社會需求和投資需求,對企業的市場銷售造成不利影響。出現通貨膨脹和需求不足就會導致企業產品積壓,進一步使企業的生產原料和流動資金不能如期到位,生產出來的產品又不能順利出售,陷入進退兩難境地。企業生產和銷售出現問題,一定會嚴重影響中小外貿企業的經濟效益。

3.金融風險的存在降低企業的信用。發生金融危機期間,大部分中小外貿企業和外國進口商都會缺乏流動資金,原來制訂的生產經營計劃不能完成,因此這些企業一定要考慮另謀出路,希望能夠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有的中小外貿企業為了減少金融風險的影響,獲得一定程度的發展只能節約各項支出,裁減內部員工,但同時也會使企業內部人員關系緊張,不利于企業提高工作效率,再由于企業所需的生產原料和流動資金不能如期到位,因此這些中小外貿企業的生產任務不能按期完成,造成這些外貿中小企業的信用不斷下降。

三、我國企業在國際貿易中防范金融風險的措施

1.提高企業的金融風險防范意識。我國當前的外貿企業都將工作重點放在擴展業務、增加生產規模、提高經營利潤等方面,都沒有深入研究金融市場,更沒有意識到金融風險的重要性。要想使外貿企業做到積極防范金融風險,首先應該樹立風險防范意識,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掌握科學管理與科學決策,密切注意各國基本經濟因素、金融因素,政治因素和傳媒因素,以及不同國家的央行政策,心理因素和市場預測因素,各種重大事件因素等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才能準確及時應對各種金融風險。為了充分發揮外資作用大力發展我國經濟,就是積極宣傳國際金融知識,不斷增強員工的金融風險意識,在我國外貿企業中不斷強化金融風險認識,在企業開展的各項業務中積極應對可能出現的各種情況。

2.提高對外匯風險的敏感度。

第一,有效應對交易風險,對于中小外貿企業而言要掌握利用遠期外匯市場和貨幣市場、期權市場進行貨幣保值。在實際操作中又可以進行事前防范和事后防范。事前就是在企業制訂經營決策時,簽訂合同前就要利用各種方法防范外匯風險,如可以選擇應用有利的計價貨幣、合理調整商品價格、在合同條款中添加保值內容、以及增加匯率風險分攤條款等;事后就是指已經利用軟貨幣簽訂了出口合同或用硬貨幣簽訂了進口合同,不能再繼續利用合同條款進行補救,可以利用外匯市場從事遠期外匯交易和外匯期權交易等辦法來積極應對外匯風險。

篇(5)

1.2金融會計行為風險行為風險的產生主要還是管理層和金融會計對財務信息的虛假處理,導致金融通過計算無法得出正確結果,因此這種情況得出的預算是無法正確預測出金融風險。在我國金融會計師的在金融業中扮演這兩種角色,一種代表著國家的利益,一種代表著個人利益。在這種時候,如果自身利益與國家利益出現矛盾時,金融會計就會出現人為的干擾賬目的真實性,進行虛假報賬,這時產生的金融計算會增加一定金融風險,而且這種情況下的金融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很難預測的。

1.3金融會計人員風險金融會計人員風險從某種意義上說這種風險就是金融會計自己認為的干預金融計算。這種風險不同于金融會計行為風險,行為風險的發生,主要是管理者對賬目進行了更改的,導致會計師的風險計算定程度發生了偏差。而會計師人員風險的產生是有些會計師不僅存在對賬務的虛報,甚至在金融風險計算都進行非正規的計算,導致計算出來的結果完全無法正確的預測金融風險。對于一些正規的大型公司,雖然個別會計師的虛假報賬,無法影響整個公司的金融風險計算,但是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會增加一定金融風險。這對于一些大型公司而言是不允許出現的。這種情況很容易導致一個金融機構的資金受損,這樣的案例在我國有很多。

1.4其他潛在風險除了以上三種人為的金融危險外,還有存在很多其他的金融風險。不如說市場競爭帶來的金融風險。投資者在進行市場投資時,如果不結合實際的市場需求進行盲目的投資,即使有一個強大的金融團隊在背后支撐,在市場上也是存在很大的金融風險。會計師的責任是去計算和預測金融風險,而前提也是需要投資者,在計算風險的范圍內進行恰當的資金投資,在這種情況下的投資風險還是可以計算的。而對于一些突發的市場變化,經濟大勢的影響,這種情況這是很難預測。

2、產生金融會計風險的原因

2.1對金融會計的管理不善金融風險產生的客觀原因從理論上說有兩類,一是管理者對金融會計的管理問題,二是管理者自身問題。對于第一類情況,主要是管理者對金融會計的督查不嚴,或者說是對金融會計的管理制度不夠完善。金融會計是一個金融機構中除了管理者之外,最直接接觸金融機構賬目的人員,因此如果管理人員對公司的賬目的管理不認真,那么很容易讓那些心存邪念的會計師有機可乘。其實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大一部分可以歸結為管理員的不當經營造成的。對于第二類情況,也有兩種情況,一是管理員主動進行制造虛假賬目,二是管理員對賬目管理不善。這里的第二種情況就不說了,與前面的第一類情況類似。這里的第一種情況,主要是管理員為了自身利益,進行虛假報賬,導致金融會計師在計算金融風險無法使用正確的數據進行計算,因而通過計算分析出的金融風險存在較大的誤差,最終導致金融風險的預防出現不準。

2.2市場經濟形成的金融會計風險市場經濟形成的金融會計風險是主觀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外界環境的影響對金融機構的某種投資造成金融風險,因此對于這種風險的預測,不僅是依靠單純的數字計算,還要結合當前的市場形勢進行綜合分析,就可能將金融風險降到最低。

3、金融會計風險的預防對策

3.1提高對金融會計的監管力度對于金融會計的管理,不能只是限于規章制度上的管理。因為金融會計在一個企業中處于一個特殊的職位,他們的金融計算,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一個公司下一步的投資計劃,以及投入資金的多少。從會計計算的結果,正在結合實際情況的分析,可以較為準確的預測金融風險的大小。因此對于金融會計的管理必須嚴格,而且對金融會計的計算數據必須進行保密。因此對于他們管理必須在每次進行某種計算前,與其簽訂相關的保密協議,以及做好計算數據泄密后的應急處理方案。因此對于金融會計的管理,必須要建立良好的數據保密措施,以及數據泄密后的應急處理方案,這樣在很多突況出現時,可以有效的降低對企業的利益損失。

3.2完善金融核算程序加強風險預防措施在加強對金融會計的管理之后,還有進行完善必要的金融核算程序,只要完善了這種程序,在進行風險預防時,才能做好有效的風險預防措施。完善金融核算程序,有利于提高對金融風險的預測,可以為金融機構提供較好的風險預測數據,以此來做應急措施來減少金融風險帶來的不利影響,還利于減少金融機構在金融風險中帶來的損失。

篇(6)

在具體的運作過程中,現代金融機構控制風險的基本措施是:分散化、交易限額、信貸限額,即通過對其產品、交易伙伴、業務活動領域的分散化降低風險;通過為每種產品、每一交易單位設置交易限額,為每一交易伙伴制定信貸限額以規避各種風險。金融機構根據各項業務的獲利能力、市場機會、公司的長期戰略定期調整各業務、各部門間的資本配置,力圖使獲取給定收益的風險最小化。

一董事會對總體風險管理理念和基本風險管戰略的確定

總體上說,董事會對金融機構承受的風險承擔最終責任和義務,因此應負起監控職能。公司整體的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應由董事會審批,為保證戰略和政策得到遵守并保持適應性,決策機構應通過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和獨立的內部審計部門進行實施和評估。

(一)風險管理基本原則的確定

一般來說,金融機構的董事會首先要根據自身的市場定位確定風險管理的基本理念和原則,并要求風險管理委員會和相應的風險管理部門積極予以落實。

我們可以簡要地比較美林和摩根等公司的風險管理原則。

1美林公司的風險管理原則

在美林公司,盡管風險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一變再變,但以下述6個原則為基礎的基本理念卻幾乎沒變。這主要包括:任何風險規避方案中,最重要的工具是經驗、判斷和不斷的溝通;必須不斷地在整個公司內部強化紀律和風險意識;管理人員必須以清晰和簡潔的語句告誡下屬:在資本運營中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風險管理必須考慮非預期的事件,探索潛在的問題,檢測不足之處,協助識別可能的損失;風險管理策略必須具備靈活性,以適應不斷變化的環境;風險管理的主要目標必須是減少難以承受的損失的可能性。這樣的損失通常源自無法預計的事件,大部分的統計和模型式的風險管理方法無法預計。

在過去幾年,用數學模型來測量市場風險已成為世界范圍內眾多風險管理的要點,風險管理幾乎成了風險測量的同義詞。美林公司認為,數學風險模型的使用只能增加可靠性,但不能提供保證,因此,對這些數學模型的依賴是有限的。

事實上,由于數學風險模型不能精確地量化重大的金融事件,所以,美林公司只將其作為其他風險管理工作的補充。

總的來講,美林公司認為,一個產品的主要風險不是產品本身,而是產品管理的方式。違反紀律或在監管上的失誤可導致損失,而不論產品為何或使用何種數學模型。

2摩根公司的風險管理原則

摩根斯坦利則認為,風險是金融機構業務固有特性,與金融機構相伴而生。金融機構在經營活動中會涉及各種各樣的風險,如何恰當而有效地識別、評價、檢測和控制每一種風險,對其經營業績和長期發展關系重大。公司的風險管理是一個多方面的問題,是一個與有關的專業產品和市場不斷地進行信息交流,并作出評價的獨立監管過程。

應當說,這些基本的風險管理原則既是其長期進行風險管理的經驗的總結,也是其實施風險管理的基本知指導原則,在整個風險管理體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確定風險管理的基本程序

董事會制定風險管理及控制戰略的第一步是,根據預定的風險管理原則,并根據風險對資本比例情況,對公司業務活動及其帶來的風險進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礎上,要規定每一種主要業務或產品的風險數量限額,批準業務的具體范圍,并應有充足的資本加以支持。此后,應對業務和風險不斷進行常規檢查,并根據業務和市場的變化對戰略進行定期重新評估,并將結論應直接報告決策層。

在識別風險和確定了抵御風險的總體戰略后,公司就可以制定用于日常和長期業務操作的詳細而具體的指引。為此,風險管理的政策和程序中應包括,風險管理及控制過程中的權力及遵守風險政策的責任,有效的內部會計控制,內部和外部審計等。如果公司較大較復雜,則需要建立集中、自主的風險管理部門。就風險管理和控制部門而言,最重要的是配備適當的專業人員、并獨立于產生風險的部門。

因為控制結構的有效性取決于運用它的人,因此,有效控制的前提是機構內所有員工都具有高度的責任。在確定風險管理及控制過程的權力和責任時,一個重要的因素應是將風險的衡量、監督和控制與產生風險的交易部門分開。高級管理層應保證職責適當分開,員工的責任不應互相沖突。

二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架構的比較

(一)金融機構風險管理的基本架構

現代金融機構因其業務的偏重點不同而具有不同的風險管理體系,但其基本構架都大同小異。一般來說,金融機構設有"風險管理委員會"集中統一管理和控制公司的總體風險及其結構。"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隸屬于公司董事會,其成員包括:執行總裁、全球股票部主任、全球固定收入證券部主任、各地區高級經理、財務總監、信貸部主任、全球風險經理以及一些熟悉、精通風險管理的專家等,下面直屬不同形式的風險管理部門來實施風險管理委員會的戰略和要求。

同時,金融機構應具備風險管理及控制的報告和評估程序,包括檢查現行政策和程序執行報告和發現例外情況的制度。一般來說,風險暴露以及盈虧情況應每日向負責監控風險的管理層報告,后者應簡要向負責公司日常業務的高級管理層匯報。另外,金融機構要對風險戰略、政策和程序的評估應該定期開展,評估應考慮到現行政策的結果、業務以及市場的變化。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的方法、模型和假設的變更應由決策層審核。政策和程序應要求風險管理及控制部門參與對新產品和業務的考察。

"風險管理委員會"的主要職責是:設計或修正公司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簽發風險管理準則;規劃各部門的風險限額,審批限額豁免;評估并監控各種風險暴露,使總體風險水平、結構與公司總體方針相一致;在必要時調整公司的總體風險管理目標。"風險管理委員會"直接向董事會報告,它每周開一次例會(需要時可隨時召集)討論主要市場的風險暴露、信貸暴露與其它各種頭寸,研究潛在的新交易、新頭寸以及風險豁免等問題。

"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不同形式的、分離或者整合的風險管理部門(如分別設立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等,或者整合為一個完整的風險管理部),他們均獨立于公司的其它業務部門。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負責監管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市場風險結構(包括各地區、各部門、各產品的市場風險);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負責監管公司在全球范圍內的各業務伙伴的暴露額度;審計部通過定期檢查公司有關業務和經營狀況,評估公司的經營和控制環境。

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采用多層制,除了"風險管理委員會"及其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審計部外,其它如融資部、財務部、信息技術部以及各業務部的部門風險經理均參與風險的確認、評估和控制,并接受風險管理部的監督和評估、考核。這些部門的經理及代表每隔一周開一次例會(需要時可隨時召集)以求溝通信息、交流經驗、正確評估風險、調險管理政策。

以下是對美林等幾家公司的比較。

(一)美林公司的風險管理架構

為了在基層交易部門強化風險管理機制,美林公司制定了公司風險控制策略和操作規程,要求相關的區域機構和單位在識別、評價和控制風險時予以遵循。

這些策略和操作規程的實施涉及許多部門,包括全球風險管理部、公司信貸部和其他的控制部門(比如財務、審計、經營以及法律和協調部門)。為了協調上述風險管理部門的工作,公司還成立了由風險管理部、公司信貸部和控制部門高級管理人員組成的風險控制和儲備委員會,該委員會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監督作用。

風險控制委員會和風險管理部對所有的機構交易活動進行總的風險監督。風險控制委員會獨立于美林的交易部門,定期向公司董事會下屬的審計和財務委員會匯報風險管理的狀況。

儲備委員會監測與資產和負債有關的價值和風險。美林公司針對那些可能導致現存資產價值損失或帶來新的負債的事件,確定在目前形勢下使公司資產和負債保持平衡的儲備水平。儲備委員會通常由主要的財務官員任主席,主要負責考察和批準整個公司的儲備水平和儲備方法的變化。儲備委員會每月開會一次,考察當時的市場狀況,并對某些問題采取行動。美林公司在決定儲備水平時會考慮管理層在下述方面的意見(Ⅰ)風險和暴露的識別;(Ⅱ)風險管理原則;(Ⅲ)時效、集中度和流動性。

(二)摩根斯坦利的風險管理架構

摩根公司的高級管理人員在風險管理過程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并通過制定相應的風險管理策略和規程予以保障,以便在對各種各樣的風險進行識別、評估和控制過程中,提供管理和業務方面的支持。隨著對不斷變化的和復雜化的全球金融服務業務認識的提高,公司不斷地檢討風險管理策略和操作規程,以使其不斷完善。

公司的風險管理委員會,由公司大部分高級管理人員組成,負責制定整個公司風險管理的策略及考察與這些策略相關的公司業績。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幾個專門風險管理委員會,以幫助其實施對公司風險活動的檢測和考察。除此之外,這些風險管理委員會還考察與公司的市場和信用風險狀況、總的銷售策略、消費貸款定價、儲備充足度和合法實施能力以及經營和系統風險有關的總體框架、層次和檢測規程。會計主任、司庫、法律、協調和政府事務部門及市場風險部門,都獨立于公司業務部門,協助高級管理人員和風險管理委員會對公司風險狀況進行檢測和控制。另外,公司的內部審計部門也向高級管理人員匯報,并通過對業務運營領域的考察,對公司的經營和控制環境進行評價。公司經常在每一個管理和業務領域,聘用具有適當經驗的專家,以有效地實施公司的風險管理監測系統和操作規程。

三對主要類型的風險的管理戰略

金融機構風險管理主要涉及市場風險、信用風險和其他風險的管理,同時針對不同的風險的特點,確定不同的實施方案和管理戰略。

(一)主要的風險類型

1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指因市場波動而使得投資者不能獲得預期收益的風險,包括價格或利率、匯率因經濟原因而產生的不利波動。除股票、利率、匯率和商品價格的波動帶來的不利影響外,市場風險還包括融券成本風險、股息風險和關聯風險。

美國奧蘭治縣(ORANGECOUNTRY)的破產突出說明了市場風險的危害。該縣司庫將"奧蘭治縣投資組合"大量投資于所謂"結構性債券"和"逆浮動利率產品"等衍生性證券,在利率上升時,衍生產品的收益和這些證券的市場價值隨之下降,從而導致奧蘭治縣投資組合出現17億美元的虧損。GIBSON公司由于預計利率下降,購買了大量利率衍生產品而面臨類似的市場風險。當利率上浮時,該公司因此損失了2000萬美元。同樣,寶潔公司(Procter&Gamble)參與了與德國和美國利率相連的利率衍生工具交易,當兩國的利率上升高于合約規定的跨欄利率時(要求寶潔公司按高于商業票據利率1412基點的利率支付),這些杠桿式衍生工具成為公司承重的負擔。在沖抵這些合約后,該公司虧損1.57億美元。

2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指合同的一方不履行義務的可能性,包括貸款、掉期、期權及在結算過程中的交易對手違約帶來損失的風險。金融機構簽定貸款協議、場外交易合同和授信時,將面臨信用風險。通過風險管理控制以及要求對手保持足夠的抵押品、支付保證金和在合同中規定凈額結算條款等程序,可以最大限度降低信用風險。

近來,信用風險問題在許多美國銀行中開始突出起來,根據1998年1月的報告,其季度財務狀況已因環太平洋地區的經濟危機而受影響。例如,由于亞洲金融風暴,JP摩根(JPMORGEN)將其約6億美元的貸款劃為不良貸款,該行97年第四季度的每股盈利為1.33美元,比上年的2.04美元下降35%,低于市場預期的每股收益1.57美元。

3操作風險

操作風險是指因交易或管理系統操作不當引致損失的風險,包括因公司內部失控而產生的風險。公司內部失控的表現包括,超過風險限額而未經察覺、越權交易、交易或后臺部門的欺詐(包括帳簿和交易記錄不完整,缺乏基本的內部會計控制)、職員的不熟練以及不穩定并易于進入的電腦系統等。

1995年2月巴林銀行的倒閉突出說明了操作風險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英國銀行監管委員會認為,巴林銀行倒閉的原因是新加坡巴林期貨公司的一名職員越權、隱瞞的衍生工具交易帶來的巨額虧損,而管理層對此卻無絲毫察覺。該交易員同時兼任不受監督的期貨交易、結算負責人的雙重角色。巴林銀行未能對該交易員的業務進行獨立監督,以及未將前臺和后臺職能分離等,正是這些操作風險導致了巨大損失并最終毀滅了巴林銀行。

類似的管理不善導致日本大和銀行在債券市場上遭受了更大損失。1995年人們發現,大和銀行的一名債券交易員因能接觸公司會計帳簿而隱瞞了約1億美元的虧損。與巴林銀行一樣,大和的這名交易員同時負責交易和會計。這兩家銀行都均違背了風險管理的一條基本準則,即將交易職能和支持性職能分開。

操作風險的另一案例是Kidder,Peabody公司的虛假利潤案。1994年春,KIDDER確認,該公司一名交易員買賣政府債券獲得的約3.5億美元"利潤"源于對公司交易和會計系統的操縱,是根本不存在的。這一事件迫使Kidder公司將資產售予競爭對手并最終清盤。

操作風險可以通過正確的管理程序得到控制,如:完整的帳簿和交易記錄,基本的內部控制和獨立的風險管理,強有力的內部審計部門(獨立于交易和收益產生部門〕,清晰的人事限制和風險管理及控制政策。如果管理層監控得當,并采取分離后臺和交易職能的基本風險控制措施,巴林和大和銀行的損失也許不會發生,至少損失可以大大減少。這些財務失敗說明了維持適當風險管理及控制的重要性。

(二)對市場風險的管理策略

金融機構維持合適的頭寸,利用利率敏感性金融工具進行交易,都要面對利率風險(比如:利率水平或波動率的變化、抵押貸款預付期長短和公司債券和新興市場資信差異都可帶來風險);在外匯和外匯期權市場做市商或維持一定外匯頭寸,要面對外匯風險,等等。在整個風險管理框架中,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作為風險管理委員會下屬的一個執行部門,全面負責整個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及控制并直接向執行總裁報告工作。該部在重點業務地區設有多個國際辦公室,這些辦公室均實行矩陣負責制。它們除了向全球風險經理報告工作外,還要向當地上一級非交易管理部門報告工作。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負責撰寫和報送風險報告,制定和實施全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大綱。風險管理大綱向各業務單位、交易柜臺經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批的風險限額,并以此為參照對執行狀況進行評估、監督和管理;同時報告風險限制例外的特殊豁免,確認和公布管理當局的有關監管規定。這一風險管理大綱為金融機構的風險管理決策提供了一個清晰的框架。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定期對各業務單位進行風險評估。整個風險評估的過程是在全球風險經理領導下由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各業務單位的高級交易員和風險經理共同合作完成的。由于其他高級交易員的參與,風險評估本身為公司的風險管理模式和方法提供了指引方向。

為了正確評估各種市場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部門需要確認和計量各種市場風險暴露。金融機構的市場風險測量是從確認相關市場風險因素開始的,這些風險因素隨不同地區、不同市場而異。例如,在固定收入證券市場,風險因素包括利率、收益曲線斜率、信貸差和利率波動;在股票市場,風險因素則包括股票指數暴露、股價波動和股票指數差;在外匯市場,風險因素主要是匯率和匯率波動;對于商品市場,風險因素則包括價格水平、價格差和價格波動。金融機構既需要確認某一具體交易的風險因素,也要確定其作為一個整體的有關風險因素。

市場風險管理部門不僅負責對各種市場風險暴露進行計量和評估,而且要負責制定風險確認、評估的標準和方法并報全球風險經理審批。確認和計量風險的方法有:VAR分析法、應力分析法、場景分析法。

根據所確認和計量的風險暴露,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分別為其制定風險限額,該風險限額隨交易水平變化而變化。同時,市場風險管理部門與財務部合作為各業務單位制定適量的限額。通過與高級風險經理協商交流,市場風險管理部門力求使這些限額與公司總體風險管理目標一致。

1美林公司的市場風險管理策略

美林公司市場風險管理過程包含了下述三個要素:(i)溝通;(ii)控制和指導;(iii)風險技術。

風險管理按地理區域和產品線組織,以確保某一特定的區域或某一產品交易范圍內的風險管理人員能進行經常和直接的溝通。同時,風險管理部門應與高級的交易經理進行定期和正式的風險研討。

為了彌補基層交易部門風險規避技術的不足,公司風險管理部門制定了一些規范和準則,包括交易限額,超過限額必須提前得到批準。另外,作為新的金融產品檢測過程的一部分,新的金融產品交易要由風險管理部門和來自其他控制單位的代表批準。某些業務,比如高收益證券和新興市場的證券承銷、不動產融資、臨時貸款等,在向客戶作出承諾前,需要事先得到風險管理和其他控制部門的批準。風險管理部門有權要求減少某一特定的柜臺交易風險暴露頭寸或取消計劃的交易。

風險管理使用幾種風險技術工具,包括風險數據庫、交易限額監視系統、交易系統通道和敏感性模擬系統。風險數據庫每日按產品、資信度和國別等提供庫存證券風險暴露頭寸的合計數和總數。交易限額檢測系統使風險管理部門能及時檢查交易行為是否符合已建立的交易限額。交易系統通道允許風險管理部門去檢測交易頭寸,并進行計算機分析。

敏感性模擬系統用來估算市場波動不大和劇烈波動兩種情形下的損益。每一次測算時僅考慮一個重要風險因素,比如利率、匯率、證券和商品價格、信貸利差等,同時假設其他因素不變。以此為基礎,風險管理部門可以檢測到整個公司的市場風險,并根據需要調整投資組合。

2摩根斯坦利的市場風險管理策略

公司利用各種各樣的風險規避方法來管理它的頭寸,包括風險暴露頭寸分散化、對有關證券和金融工具頭寸的買賣、種類繁多的金融衍生品(包括互換、期貨、期權和遠期交易)的運用。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按交易部門和產品單位來管理與整個公司交易活動有關的市場風險。公司按如下方式管理和檢測其市場風險:建立一個交易組合,使其足以將市場風險因素分散;整個公司和每一個交易部門均有交易指南和限額,并按交易區域分配到該區域交易部門和交易柜臺;交易部門風險經理、柜臺風險經理和市場風險部門都檢測市場風險相對于限額的大小,并將主要的市場和頭寸變化報告給高級管理人員。

市場風險部門使用Value-at-Risk和其他定量和定性測量和分析工具,根據市場風險規律,獨立地檢查公司的交易組合。公司使用利率敏感性、波動率和時間滯后測量等工具,來估測市場風險,評估頭寸對市場形勢變化的敏感性。交易部門風險經理、柜臺風險經理和市場風險部門定期地使用敏感性模擬系統,檢測某一市場因素變化對現存的產品組合值的影響。

(三)信用風險的管理策略

信用風險管理是金融機構整體風險管理構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它由風險管理委員會下設的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全面負責。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直接向全球風險經理負責,全球風險經理再依次向執行總裁報告。信用風險管理部門通過專業化的評估、限額審批、監督等在全球范圍內實施信貸調節和管理。在考察信用風險時,信用風險管理部門要對風險和收益間的關系進行平衡,對實際和潛在的信貸暴露進行預測。為了在全球范圍內對信用風險進行優化管理,信用風險管理部門建立有各種信用風險管理政策和控制程序,這些政策和程序包括:

(1)對最主要的潛在信貸暴露建立內部指引,由信用風險管理部門總經理監督。

(2)實行初始信貸審批制,不合規定的交易要由信用風險管理部門指定成員審批才能執行。

(3)實行信貸限額制,每天對各種交易進行監控以免超過限額。

(4)針對抵押、交叉違約、抵消權、擔保、突發事件風險合約等訂立特定的協議條款。

(5)為融資活動和擔保合約承諾建立抵押標準。

(6)對潛在暴露(尤其是衍生品交易的)進行定期分析。

(7)對各種信貸組合進行場景分析以評估市場變量的靈敏性。

(8)通過經濟、政治發展的有關分析對風險進行定期評估。

(9)和全球風險經理一起對儲存時間較長、規模龐大的庫存頭寸進行專門評估和監督。

美林公司通過制定策略和操作規程以避免信用風險損失,包括確立和檢測信用風險暴露限額及與某一訂約方或客戶交易額限額、在信用危機中取得收繳和保留抵押品或終止交易以及對訂約另一方和客戶不斷地進行信用評價的權利。業務部門有責任與公司制定的策略和操作規程保持一致,并受到公司信貸部門的監督。公司信貸部門實行集中分區管理。信貸負責人分析和確定訂約另一方或客戶的資信狀況,按訂約方或客戶設立初始或當前的信貸限額,提議信用儲備,管理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和參與新的金融產品的檢測過程。

許多類型交易包括衍生品和辛迪加貸款要提前報請公司信貸部門批準。公司信貸部門所能審批的交易數量是有限的,限額視該項交易的風險程度和相關客戶的資信度確定,超過此限額,須上報公司信貸委員會批準。

借助信用系統手工和自動記錄的信息,公司信貸部門能檢測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在訂約另一方/客戶、產品和國別的集中度。這一系統能按訂約另一方或客戶累計信用風險暴露頭寸,維持整個訂約方/客戶和某一產品的風險暴露限額,并按訂約另一方或客戶識別限額檢測數據。整個公司庫存頭寸和已執行交易的詳細信息,包括現在和潛在的信用風險暴露頭寸信息會不斷地更新,并不斷地與限額相比較。如果需要,可增加抵押貸款數額,以減少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并記錄在信用系統中。

公司信貸部門與業務部門一起設計和完善信用風險測度模型,并且分析復雜的衍生品交易的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公司信貸部門還檢測與公司零售客戶業務有關的信用風險暴露頭寸,包括抵押品和住宅證券化額度、客戶保證金帳戶資金數額等。

集中度風險可以視為信用風險中的一個重要類型。集中度風險,即金融機構業務對單一收入、產品和市場的依賴風險。美林公司定期檢測集中度風險,并通過實施其分散化的經營戰略和計劃來減少此風險。最近,美林公司已將其全球的收入來源分散化,從而減少了公司收入對單一金融產品、客戶群或市場的依賴。

雷曼兄弟公司通過產品、客戶分散化和交易活動在地區分布的分散化,以圖實現減少風險的目標。為此,公司合理地分配每類業務資金的使用額,為每類產品和交易者制定交易限額,并對上述額度做地域上的合理分配。公司根據每一類業務的風險特性,尋求相應的回報。根據與公司指南相一致的收益獲得能力、市場機會和公司的長期戰略,公司定期地重新分配每一業務的資金用量。

(四)操作風險的管理策略

作為金融服務的中介機構,金融機構直接面臨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暴露,它們均產生于正常的活動過程中。除市場風險和信用風險外,金融機構還將面臨非直接的與營運、事務、后勤有關的風險,這些風險可歸于操作風險。

在一個飛速發展和愈來愈全球化的環境中,當市場中的交易量、產品數目擴大、復雜程度提高時,發生這種風險的可能性呈上升趨勢。這些風險包括:經營/結算風險、技術風險、法律/文件風險、財務控制風險等。它們大多是彼此相關的,所以金融機構監控這些風險的行動、措施也是綜合性的。金融機構一般由行政總監負責監察公司的全球性操作和技術風險。行政總監通過優化全球信息系統和數據庫實施各種長期性的戰略措施以加強操作風險的監控。一般的防范措施包括:支持公司業務向多實體化、多貨幣化、多時區化發展;改善復雜的跨實體交易的控制。促進技術、操作程序的標準化,提高資源的替代性利用;消除多余的地區請求原則;降低技術、操作成本,有效地滿足市場和監管變動的需要,使公司總體操作風險控制在最合適的范圍。

美林公司采取多種方式管理它的操作風險,包括一個維持支持系統、使用相關技術和雇傭有經驗的專家。美林公司借助信息系統提供的對主要市場操作風險的評價信息,能對世界范圍內不斷變化的市場環境立即作出反應。內部管理信息報告使得高級管理人員能有效地識別潛在的風險,控制風險暴露頭寸,并促使眾多的內部管理策略和規章彼此相協調。有經驗的業務人員應對交易、結算和清算業務提供支持和控制,對客戶及其資產行使監管,并且單獨向高級管理人員報告。

因此,在現代金融市場的競爭中,西方主要的金融機構之所以能夠獲得良好的經營成果,其相對完善的風險管理體系的有效有效運行是一個關鍵性的因素,這主要包括:董事會確立了恰當的風險管理原則和戰略;具有獨立有效的風險管理框架;擁有全面系統、嚴格而又靈活的風險管理政策和程序,并積極開發強調的風險管理技術工具,而且培養了一大批高素質的專業人才隊伍,這既是一個良好的風險管理體系的主要環節,也是值得當前我國的金融機構借鑒的重要內容。

主要參考文獻

AnthonySaunders,CreditRiskMeasurement,JohnWileyandSons,1999.

許建華,《國外金融機構風險管理模式和方法》,載《證券市場導報》2000年。

篇(7)

企業年金基金,是指根據依法制定的企業年金計劃籌集的資金及其投資運營收益形成的企業補充養老保險基金。它在保障雇員退休待遇、解決社會老齡化問題、減輕政府財政負擔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2004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企業年金基金管理機構資格認定暫行辦法》等規定的陸續出臺,企業年金投資證券市場的規模將越來越大,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的度量與控制成為年金計劃發起人、年金計劃受益人、年金基金管理人、及政府監管機構等多個主體日益重視的現實問題。本文對此問題進行初步的探索。

一.企業年金的分類與年金基金的財務風險。

企業年金計劃分為兩種:受益確定型年金(definedbenefit,簡記為DB)和繳費確定型年金(definedcontribution,簡記為DC)。兩者在繳費及待遇支付等方面的管理模式不同,其形成的年金基金所面臨的投資風險也有所區別。受益確定型年金(DB)是指企業根據員工的工資水平、工作年限、為企業貢獻程度等因素來約定其員工未來退休后所獲得的養老金標準,即企業所需支付的養老金;企業據此確定所需要的各年繳費,并全部承擔年金資產管理的投資風險。繳費確定型年金(DC)是指通過建立個人賬戶的方式,由雇主和雇員定期按照一定比例繳納保險費,雇員的退休金水平取決于帳戶中資金積累規模及其投資收益。退休金可以由員工一次性支取,也可以分期支取,直至其個人賬戶余額為零。對于標準的繳費確定型年金,雇員自已進行投資決策,并承擔其個人賬戶資金的投資風險。但在實際運作中,往往將年金賬戶具體的資產管理交由專業機構負責,年金賬戶所有人只是擁有選擇資產管理機構或選擇具有某種風險回報特征的資產組合品種的權力。例如,美國的401(k)年金計劃是繳費確定型年金(DC)最主要的類型。401(k)計劃既可采取企業集中投資也可采取個人分散投資的方式。在前一種方式下,通常由企業指派專人或設立專門的投資委員會負責401(k)資金的投資并對這部分資金的增值保值承擔較大的責任。在采取后一種方式的情況下,企業通常經過一定的篩選程序,聘請投資咨詢公司從眾多投資銀行、商業銀行、信托公司和保險公司等針對企業年金設計的一系列債券基金、貨幣市場基金、不同風格的股票基金等產品中選出候選基金,供參與計劃的職工自行選擇,企業職工有權決定自己賬戶資金的投資方向同時也承擔投資的風險。法律規定,計劃發起人至少向職工提供三種風險——回報特征存在明顯差異的投資產品,投資目錄每三個月應更新一次等。而香港實行的養老公積金制度,即所謂的“強積金”制度,則由投資管理人設計出若干種基金投資品種,其中有保守型基金,如:保本基金、保證基金、債券基金等;有穩健型投資,如:均衡基金、平穩基金;也有勇于承擔風險型的基金,如:股票基金等;任參與年金計劃的職工自選作出投資決定。有關法規將我國的企業年金規定為繳費確定型年金,年金所需費用由企業和職工個人共同繳納;但年金投資運作統一由企業委托給受托人,由受托人選擇投資管理人運營所有的資金,負責年金資產的保值增值,職工個人沒有投資決策的權利。

受益確定型年金(DB)與繳費確定型年金(DC)的主要區別是DB年金基金具有事先確定的、因承諾支付職工退休金所形成的負債支出。支出的金額與未來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退休職工的在職工作年限、退休職工領取退休金的時間(即退休后的生存時間)等因素有關。要通過對DB年金基金進行合理的資產配置及繳費,來滿足這一事先約定的支付承諾,即所謂的“以支定收”。因此,受益確定型年金(DB)基金在運作過程中,除了都要面臨傳統的風險,如政治風險、經濟政策風險、經濟周期風險、利率風險等之外,更重要的是DB年金約定的負債支出可能會超過DB年金基金的資產價值,使DB年金基金無法滿足事先承諾的退休金支出,即發生財務風險,又稱之為基金化不足風險(underfundrisk)。例如:醫療水平的提高使退休職工壽命、進而領取退休金的時間延長;經濟增長及物價水平上漲使退休時的社會平均工資水平提高;這些因素都會造成年金基金未來的償付支出增加,如果年金基金的資產管理收益及繳費累積沒有相應的增長,則可能會沒有足夠的資產來償付負債,進而影響參與年金計劃的職工的正常生活,甚至影響到社會的安定。因此對于受益確定型年金基金的管理必須要考慮負債因素的變化。對于繳費確定型年金(DC)而言,DC年金計劃則屬于“以收定支”,沒有事先約定的償債支出,而是根據年金基金投資及繳費形成的積累額,多收多支、少收少支。盡管DC年金基金的管理人沒有類似于DB年金基金情況下存在事先確定的、剛性的負債約束,但如果DC年金帳戶通過繳費及資產投資而在退休時積累的資產總額過低,也將影響退休員工的生活水平。因此從某種意義上講,繳費確定型年金基金的運作也需要考慮未來工資水平變化對基金資產管理的要求。

二.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的度量指標。

受益確定型年金基金的資產管理要考慮負債變化引起的基金化不足風險。其衡量指標主要有兩種。一是用基金化比率來表示,計算方法是:

t時點的基金化比率(Fundingratio)=年金基金在t時點的資產價值(A)/年金負債現值(L)

其中,年金負債現值(L)是考慮未來經濟和工資增長情況、職工壽命、年金計劃規定的退休金給付水平等因素,在一定精算假設的基礎上,計算出年金計劃未來的償債支出流,并根據設定的貼現率水平,折算成t時的現值。

另一個指標是盈余值(Surplus),計算方法是:

年金基金在t時點的盈余值=年金基金資產價值(A)—年金負債現值(L)。

例如:美國通用汽車(GM)公司受益確定型年金計劃(DB)的運行狀況如下表:

年份年金基金資產的

市場價值(A)

(單位:10億美元)精算負債現值(L)

(單位:10億美元)基金化比率

(Fundingratio)盈余(Surplus)

(單位:10億美元)

199346.95063.0250.74-16.075

199450.40857.5740.88-7.166

199567.43667.8600.99-0.424

199671.29570.2781.011.017

199771.29572.5010.98-1.206

199872.28073.5700.98-1.290

199975.00776.9630.97-1.956

200080.46273.2691.107.193

200177.86676.1311.021.735

200267.32276.3830.88-9.061

200360.86079.6170.76-18.757

200486.16987.2850.99-1.116

來源:“ModernizingtheDefined-BenefitPensionSystem”,ByMulveyetc.JournalofPortfolioManagement,winter2005

受益確定型年金基金在運作過程中,其基金資產價值與精算負債現值都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因此基金化比率和盈余值這兩個指標是不斷變化的。為此,在度量受益確定型年金基金的財務風險時,往往更多地關心指標實際值偏離事先設定目標值或目標區間的幅度或概率。例如英國的《社會保障法》將目標基金化比率的波動范圍設定為90%~105%,如果實際基金化比率低于90%,即看作是償付能力不足,存在財務風險,年金計劃的管理者必須在3年內將資產價值增加到負債的90%,在未來7年內將資產價值增加到負債的100%。

對于繳費確定型年金(DC)而言,盡管不約定未來的償付金額,資產管理的風險更多地轉嫁到參與年金計劃的職工身上;但為了保證年金參與人的年金帳戶在退休時積累的資產價值在一定程度上滿足退休后的生活需要,許多發達國家將繳費確定型年金(DC)退休時的年金資產價值與當時的收入(finalsalary)之比(稱之為替代比率,replacementratio)做為衡量繳費確定型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的重要指標。

三.企業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的監管

企業年金計劃是退休職工老年收入的重要來源之一,但由于年金基金的資產管理采取市場化的方式,一旦年金基金發生財務風險,償付能力不足,將影響到退休職工老年收入保障的穩定性,甚至是社會的穩定性。因此,必須加強對企業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的監管,以保障年金計劃參與人的權益。

對于事先明確設定退休金支付水平的受益確定性年金(DB),年金基金管理人有剛性的負債約束,因而發生財務風險的可能性較大。為此,許多國家是通過建立第三方擔保的方式為年金計劃受益人設置一道安全屏障。如美國由政府設立養老金受益擔保公司(thePensionBenefitGuarantyCorporation,簡記為PBGC),通過向所有設立年金計劃的公司收取保險費并進行投資,用積累資金對發生財務危機的年金計劃提供擔保或理賠。PBGC收取的保險費有兩部分,一是固定比例的保險費,如1991年1月1日以后,每個年金計劃每年向PBGC按每個受保人19美元的比例繳納保險費;另一部分是可變比例的保險費,主要是PBGC針對基金化比率不足(即存在一定財務風險)的年金計劃,加收額外的保險費,以督促年金計劃提高償付能力,降低財務風險。至2002年4月,PBGC累計向35000個受益確定型年金計劃中的大約4400萬受益人提供了受益保護。

對于繳費確定型年金(DC),年金基金管理人對年金受益人沒有事先設定的、剛性的償付承諾,因此更需要加強對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的監管,以防止年金計劃受益人的基本利益因年金基金管理人的投資不善或違法行為而遭受損失。在這方面,許多國家對繳費確定型年金(DC)建立了擔保或補償機制。其基本制度是設立擔保的最低收益率水平,如果年金基金的實際投資收益率低于擔保收益率,由年金基金管理人用自有的儲備金或自有資產彌補缺口;如果仍然無法彌補,則由政府基金給與一定補償,但年金基金管理公司將會被清算。在這一制度設計中,關鍵是擔保最低收益率水平如何確定。與我國同樣作為新興市場的智利、阿根廷、波蘭三國的經驗值得我們借鑒。智利以過去36個月的所有企業年金的平均收益率R作為基礎,其擔保的最低收益率是平均收益率R的50%和R-2%這兩個數值中的較小值。企業年金實際收益率低于這一水平,則基金管理人要有自有儲備基金彌補缺口。而如果某個企業年金的實際收益率比所有年金的平均收益率R高50%或超過平均收益率R達到2個百分點之上,則超額收益部分充實為儲備基金,不計入年金帳戶的實際收益。阿根廷設定的擔保最低收益率為平均收益率R的70%和R-2%這兩個數值中的較小值。能夠計入個人年金帳戶的最大收益率是超過平均收益率R的30%以內或超過平均收益率的2%以內,超額部分轉入儲備基金。通過這些機制,實際上是在一定程度上“熨平”了因不同年金基金管理人投資收益的差別,導致職工從年金帳戶中所獲得的退休金收入存在過度的差異。特別某些低收入職工和文化程度較低的職工在選擇年金基金管理人方面的能力較差,與其它收入及文化程度較高的職工相比,前者所獲得的收益率可能會非常低,建立擔保最低收益率機制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平衡職工之間的收益差異,更多地體現企業年金作為促進社會公平、防止貧富差距過大的社會保障機制,而不是演化為獲得最大化投資收益的手段。

我國目前在企業年金基金財務風險監管和年金最低收益保障方面還有待進一步完善。我國《企業年金基金管理試行辦法》只在第五十八條規定:“投資管理人從當期收取的管理費中,提取20%作為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彌補企業年金基金投資虧損。企業年金基金投資管理風險準備金在托管銀行專戶存儲,余額達到投資管理企業年金基金財產凈值的10%時可不再提取”。僅從管理費中計提20%作為投資風險管理準備金是否充足?是否應建立政府主導的年金收益擔保機構?考慮職工工資收入增長及通貨膨脹等因素,年金投資資收益保障是否不應只限于彌補虧損而應該保持一定的正收益率?這些問題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

[參考文獻]

1.ArunS.Muralidhar著,沈國華譯:《養老基金管理創新》,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

篇(8)

對于銀行這種金融機構而言,顧客在銀行的存款就是銀行可持續發展的經濟基礎,也是銀行的根源動力,銀行存款的多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銀行的存在價值和自身品牌影響力。在國內外銀行林立的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大環境下,各大銀行爭相競爭市場份額,以此來奠定銀行可持續發展的需求。不能忽略的是銀行在以存款為衡量實力的同時也需要支出作為參考依據,存款和支出相互緊密聯系,協同運作維持銀行的運轉。大多數中小企業資金實力過于單薄,集資能力略顯不足,所以銀行成為中小企業最大的投資。但是,銀行也需要大量資金流動維持運轉,銀行不會對某一企業長期的進行借貸,這在一定程度上是為了確保銀行的資金安全和回收,與此同時導致了中小企業資金鏈斷裂,企業將面臨大量的債務風險糾紛。從另一個角度上來分析,如果銀行對所占有的大量資本未加以利用,充分的使其發揮存在價值,就會導致資金堆積,銀行內部財務成本增加,不利于銀行的利益平衡。

(二)會計支付結算風險

在以往金融體系中,會計核算是衡量其運營情況的重要方式,雖然會計體系經過了漫長的演變過程逐步適應了新時代的變化,但是其中還是存在著些許不足,需要完善和改進。比如銀行在為客戶辦理大額資金體現業務之時,由于銀行職員風險防范能力較弱,對大額的資金業務越權辦理,導致了資金遲遲得不到審批,影響了辦公效率和顧客的時間。隨著金融行業的發展,大量的偽造單據進入市場,這些偽造的單據對于銀行在審查核對之時造成了極大的影響,假票據的大范圍流通,主要原因是銀行內部職員和領導階層對于票據的真偽認識能力不足,對于風險的發生沒有提前的預防,難以做到有效的分辨真假。

(三)審查核算風險

審查核算風險主要是指在一定時期,對于處理各項業務的存根,票據,根據所記錄的信息進行統一分析整理。而由于職員對于票據的保存和賬目的留存意識不夠,核算技能不夠專業,導致賬目出現差異。也是由于偽造票據的廣泛流通,導致了不法分子有機可乘,用其進行資金詐騙,來獲取利益,這種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加深了核算的難度和任務量。金融體系內部資金不明確往往是因為員工在辦理業務時標注不明確,會計在工作時的不認真,票據隨意擺放,最終導致了問題發生后難以找到相關負責人。

(四)會計人員風險

金融行業中,會計人員是通過詳細的數據來記錄下企業或者金融機構的經濟活動,以此展現企業的效益情況。在當今社會信息失真的大量事例中可以看出,會計人員為了謀求自身私利,在企業經濟活動賬目中做出改動,使其賬目失去了原有的真實性,導致無法在數據上反映企業或金融機構的運營情況。會計人員所做出的掩蓋真實信息,謀求私利的一切活動,都違背了道德原則,甚至有的會計人員并沒有意識到自己所做的事情可能造成的后果和影響,因此所做的大量有損真實會計信息的活動都可能影響到企業或者金融機構在決策上的正確方向,制定不符合企業自身真實情況的戰略部署,從而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二、造成金融會計風險的原因

金融會計所引發的風險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金融機構或企業內部制度不夠完善,而因為管理模式導致的金融會計風向的原因是最主要的影響因素。

(一)會計自身素質較低

會計是掌握企業經濟活動命脈的關鍵人員,而金融機構或企業對于會計風險的防范和化解首要是針對會計人員的考核。由于會計人員在工作之中并沒有認識到微小的失職將會為企業或金融機構帶來巨大的損失,嚴重的情況下,企業會損失大量資金,從而導致難以維持正常企業運轉,最終結果自然是宣告破產解體。

(二)內部會計制度存在缺陷

在跟隨時代腳步發展的同時,企業在管理制度上相應進行創新改革,會計這一工作崗位所需要承擔的責任也越來越重要。但是,在實際生活中還有部分企業會計制度的建設沒有緊跟時代步伐,管理模式依舊是以往的制度方法。這樣在一定程度上也就促進了會計風險的產生,制度的不完善必然造成企業或金融機構蒙受巨大的損失。

三、會計風險的防范化解

(一)改善會計整體素質

在企業的市場經濟活動中,會計的突出作用顯而易見。在一些企業中往往存在著企業會計失真的情況,會計人員基本素質不夠專業,難以勝任會計的工作需要,由此看來對于會計素質的提升是推動企業發展刻不容緩的必然選擇。

(二)完善會計監督制度

在企業的經濟發展中,隨著時代的進步相應的會計制度也需要推陳出新,以嶄新的姿態來滿足企業的會計需求,建立相應的會計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對會計人員的行為有一定的約束力,促使會計人員對會計工作有明確的認知。同時在對會計制度的完善改進過程中,還應該加強對會計的監督工作,對于金融會計監督過程中屢次2015年第3期下旬刊(總第583期)Times出現的不良影響,這就需要在上層領導階級的帶領下,員工和領導階級共同來建立完善監督體系,合作建立的監督體系體現了內部的凝聚力,從根本上有效的規避風險,同時在風險來臨之時找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

篇(9)

關鍵詞:銀行風險會計防范

隨著銀行經營環境的不斷變化和銀行間競爭的日益激烈,我國銀行業面臨的風險日趨多樣化,特別是會計風險問題,受到銀行業內高度重視。近幾年金融系統案件頻繁發生,大多源于會計監督乏力。因此,加強銀行會計風險的防范是我國當前金融風險防范的重中之重。

一、銀行業會計風險產生的原因分析

(一)外部政策環境不完善

實行新會計制度后,銀行記賬原則由“收付實現制”變成“權責發生制”,權責發生制未將會計謹慎性原則貫穿于業務發展的始終。謹慎性原則作為企業對不確定事項采取穩妥謹慎態度的一種必要的反映,是企業在市場經濟環境下,為應付復雜多變的外界環境,將風險損失盡量減少到最低限度的一項會計政策,是風險控制在會計核算上的具體運用。它體現了會計實踐的一般規律。在銀行會計的核算中,采用符合謹慎性原則的會計處理與報告方法,可以有效地防范與抵御銀行風險,而不采用會計謹慎原則來指導銀行經營行為,小則事關銀行自身的厲害得失,大則事關整個金融業的安危和整個社會經濟的穩定與否。所以,只重視權責發生制而忽略謹慎性原則對防范經營風險極為不利,甚至直接導致風險。另外國家對金融機構監管缺少經驗,監控力度不夠,措施沒有及時到位,因而很難在風險處于萌芽狀態時進行有效的防范和控制。再則,金融改革后,對金融會計在金融機構中的作用認識不夠,有關法規不夠健全,管理制度滯后,直接制約著會計職能的發揮,會計僅限于記賬、算賬、報賬,而忽略了事前預測、事中參與決策、事后分析評價的管理功能。

(二)內部稽核不力

雖然近幾年來我國銀行界對內控制度的建設空前關注,然而各銀行卻沒有根據經營環境的變化對內控制度資源進行合理的配置,使之系統化、程序化。一方面,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目前仍作為一個個被分解的單元分散在各項管理制度之中,如會計內控制度規定了不同崗位的職責,不相容業務的分離,業務程序的先后制約,卻未形成一套生產流水線式的防范風險程序(一般應由目標系統、決策系統、執行系統和監督系統組成),難以及時發現和處理存在的問題;另一方面,相互制約機制不健全,一些重要職責和崗位沒有嚴格分離,混崗或集多職于一身的現象時有發生,一些銀行分支機構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部門,對主要負責人和決策管理層的權力缺乏必要的監督制約措施,常常出現“控下不控上”的局面,使內控制度形同虛設,留下事故隱患。

(三)銀行從業人員素質偏低

近年來,國有獨資銀行在快速商業化的變革中,為搶占市場份額,實行外延式急速擴張的策略,真正精通銀行會計業務的專門人才嚴重不足,一些新手未經崗位培訓,對于各項規章制度,操作規程沒有很好的掌握,缺乏風險防范意識和能力,致使會計核算的隨意性較大;另外,在會計隊伍趨向年輕化的同時,也容易受社會上拜金主義思潮的影響,從而在會計業務操作中違規甚至違法。

二、防范銀行業會計風險的對策建議

(一)健全適應銀行經營要求的會計監管體制

加強銀行業的會計監管,不僅需要規范監管標準、統一監管規則、完善監管政策,而且要求銀行業與銀行監管部門的分工進一步明確,使銀行業把更多的精力投身于風險管理工作。

銀行業的監管應該保證透明化和市場化。監管項目應該以銀行業最基本的指標,如:資本充足率、股權結構、儲戶的資金安全性等為準繩,監管標準對任何銀行都應該一視同仁。就目前來看,銀監會正致力于不斷提高監管水平,把精力主要放在具體政策和規定的制定上,這與當前國內銀行業的發展階段與管理水平直接相關。但從長遠來看,有些具體的規定可以交給銀行自己來做,不需要強求統一。因為銀行業的發展水平不同,有些銀行可以把規則制定得更細一些,而有些銀行可以把規定做得相對簡單一些,這有利于大幅度提升銀行業在金融市場上運作的獨立性,強化其風險意識,增強國內銀行業的整體抗風險能力。

銀行業的研發分工需要進一步優化。目前,我國的銀行業除本行工作以外,還作了一些宏觀金融研究。在國外,這些研究往往不是由銀行來做的,而是通過國家宏觀經濟監管部門來提供數據,由其他各種學術性或非學術性機構來進行宏觀研究,銀行所關注的只是在這種宏觀背景之下,如何提升自身的風險管理能力的問題。因此,優化國內銀行業與宏觀監管部門的分工,使銀行業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放在風險管理上,這對提高兩個部門的工作效率,提升銀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都大有裨益。

(二)構建防范銀行風險的監督保障系統全會計內部控制制度,重點應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真實性原則。內控制度建立應該從銀行的實際情況出發,根據機構規模和業務特點,制訂切實可行、便于實施的會計內控制度,以保證會計核算和結算的準確及時,防范銀行經營風險;規范性原則。各項會計業務流程按照會計內控要求予以規范,加強重要環節的控制,做到會計核算、財務核算、會計處理方法和會計信息的規范化,提高操作透明度;謹慎性原則。謹慎性原則是處理會計業務的基本原則,也是深化內控機制應嚴格遵循的準則。對會計業務處理必須實行交易授權,不得私自處理未經授權的事務。對重大會計事項實行審批制度,防止發生舞弊行為。

建立科學合理的內控機制,包括三個相對獨立的控制層次。第一個層次是在一線會計核算全過程中融入相互牽制、相互制約作用的制度,建立雙人、雙職、雙責為基礎的以防為主的監控防線。會計人員處理業務必須事前建立授權分責的記錄,以明確業務處理權限和應承擔的責任,對一般業務或直接接觸客戶的業務,均要經過復核,重要業務必須實行雙簽有效的制度,禁止一個人獨立處理業務的全過程。第二個層次是設立事后監督,事后監督是指通過完善各種現場、非現場的財務檢查制度,對會計部門各個崗位、各項業務進行日常性、周期性核查,建立以堵為主的監控防線。事后監督可以根據業務量狀況,設置相應的機構,組織一批業務素質高、思想品德好的人員,在規定時間內將全部會計業務重新進行一次復核性操作,以便及時發現和消除潛在的風險隱患。同時,對監督的過程和結果以及反饋要納入程序化、規范化管理。第三個層次是以現有的稽核審計為基礎,通過內部常規稽核、離崗審計、落實舉報等方法和手段,對會計部門實施內部最后控制。以上三個層次構筑的內控體系,對于及時發現問題,防范和化解會計風險,將具有基礎性的作用。

(三)加強銀行會計信息的披露與揭示

離開了來自銀行內部及時、可靠、完整的會計信息,金融風險的防范與控制就根本無從談起。為此,對來自銀行外部借款單位的會計信息應就其真實性、全面性和相關性提出相應要求。首先,考慮到目前我國企業虛假會計報表滿天飛、會計信息嚴重失真的現實情況,銀行在接受貸款申請時,應強制要求其報送經由注冊會計師審計驗證后的會計報表,并要求出具審計報告的會計師事務所承擔無限連帶責任。其次,銀行在接受企業貸款申請時,應要求所有的貸款企業必須提供現金流量表,并應將原先著重對企業利潤指標和靜態財務比率的考核,轉變為對現金流量指標以及與現金流量表有關的財務比率的考核上來。第三,鑒于我國企業編制與提供的會計報表過于簡化、信息含量低的情況,銀行在接受企業超過一定數額的貸款申請時,除要求企業報送主要會計報表以外,還應要求企業提供能詳細披露其償債能力的補充會計信息。

從銀行內部來看,要進一步修訂現行銀行定期編制的會計報表,要充分反映銀行表內業務的會計信息,同時要充分反映披露與銀行風險有關的會計信息,如風險資產總額及資本充足率、逾期貸款平額及資本風險比率、備付金及備付金比率、貸款風險集中度、貸款結構及不良貸款資產狀況以及對外投資可能發生的損失等。要全面推行現金流量表,以彌補目前報表難以反映的相關信息,即能夠向使用者提供銀行在會計期間內現金流量的情況,特別是能充分披露銀行在實行權責發生制時,收入、利潤中含有的應收未收部分所造成的收入與支出在實際收付上不對稱的有關信息。要充分披露表外業務信息,改變表外業務僅以會計報表附注的形式予以反映的現狀,應要求銀行編制一張表外業務情況表,增強表外業務的透明度,以全面反映表外業務的潛在風險。2006年公布的新會計準則對此已有所完善,這對防止行業風險,提升社會誠信度,促進行業的健康發展,提高與國外金融企業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都將發揮重要作用。

(四)創建重視知識和人才的機制

當今社會,知識是創新的必備條件,人才是創新的主體。德才兼備的人才不僅是現代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根基,而且是構建企業管理體系,推動企業管理創新的中間力量。因此,重視知識和人才,造就優秀的人才,創建重視知識和人才的機制,是當前銀行業所面臨的一項迫在眉睫的、勢在必行的戰略任務。

首先,改革企業用人制度。在引入競爭機制,實行平等、公開的競聘上崗的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企業人才等級制度。管理者要知人善任,創造讓優秀創新人才脫穎而出人才機制,讓相應才能的人才處于相應的能級崗位,注意發現和使用那些具有信息意識、競爭意識、風險意識、創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公關能力的一批人,要揚長避短,量才為用,使人才配備盡量合理化,這是留住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優化人才配置,提高銀行業風險防范水平的必備條件。

篇(10)

一、市場經濟條件下金融創新的涵義

20世紀20年代美籍奧地利經濟學家約瑟夫·熊彼特在其名著《經濟發展理論》中認為創新是新的生產函數的建立,包括新產品的開發、新生產方式或者技術的采用、新市場的開拓、新資源的開發和新的管理方法或者組織形式的推行。熊彼特的創新理論研究的對象是廣義的經濟發展中的創新。對于金融創新,本文的界定為:金融業各種要素的重新組合,具體是指金融管理當局或金融機構為追求宏觀效益或微觀利益而對其機構設置、業務品種、市場結構及制度安排等方面進行的創造性變革和開發活動。金融創新的具體內涵包括:金融業務創新、金融市場創新和金融制度創新。

二、金融創新風險的形成原因

1.金融創新通過影響貨幣供應量而使通貨膨脹成為可能。商業銀行的新型負債賬戶、可轉讓存單、證券化貸款等金融創新創造了新的貨幣供給。而現代金融業電子化的進程加快,電子技術的應用大大提高了金融交易效率,從而提高了貨幣流通速度。另外,金融創新通過電子化交易、創新的工具等擴大了貨幣乘數。以上都增加了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調控信貸規模的難度。

2.金融創新弱化了金融監管的有效性。金融創新,一方面,導致金融監管的領域擴大,對象增多。除了對于傳統機構的監管,監管機構需要對投資公司、基金公司等新型的金融和準金融機構監管;另一方面,由于表外業務規模的擴大,表外風險隨時都能轉化為真實的風險,對于表外業務的監管難度也在增加。

3.金融創新降低了金融體系的穩定性。金融創新使得各種金融機構原有的分工界限日益模糊,降低了金融機構的穩定性。大量的金融創新工具為投機活動提供了諸多“沖擊市場”的手段。金融創新推動了金融市場、資本流動的國際化,使局部的金融風險能夠迅速轉化為全局的金融風險。三、防范金融創新風險的配套措施

1.完善和加強金融監管體系,構建符合國際慣例的監管模式,積極防范金融風險。監管當局在加強監管的同時,應積極支持和引導金融創新。

(1)創新監管理念。監管當局應變合規性監管為合規性和風險監管并重,在鼓勵法人內部風險監控的同時,建立風險預警機制,提高系統性風險的防范和化解水平。借鑒發達國家成功的監管經驗,積極構建市場化、國際化的金融監管模式。將金融監管的重心放在構建各金融機構規范經營、公平競爭、穩健發展的外部環境上來,更多地運用新的電子及通訊技術進行非現場的金融監管,對金融機構的資本充足率、備付金率、呆壞賬比例等指標實行實時監控,以此來提高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的快速反應能力。

(2)金融創新方式應以原創型為主。目前,國有商業銀行已有的金融創新多為引進吸納型創新,技術原創型創新不夠,致使已有的創新科技含量低,運用效果差。在確定面向新世紀的金融創新主攻方向時,我們應選擇技術原創型創新為突破口。其依據是:第一,技術原創型創新代表著當今國際主流,以此為突破口,可以發揮我國作為發展中國家的趕超優勢,保持金融技術上的高起點。如果總是跟在別國后面亦步亦趨,模仿仿制,就會失去先機、受制于人,而且失去金融創新產品先期投放市場的巨大效益,造成虧損風險。第二,在我國還存在比較嚴格的金融管制的情況下,技術原創型創新受金融管制的程度相對較小,因此比較可行。

2.進一步完善金融創新的環境。健全金融法律法規體系。法制與監管狀況構成國有商業銀行金融創新的主要外部環境,金融創新同法制與監管有著密切的關系。首先,國有商業銀行只能在法律和規章許可的范圍內,通過各種要素和條件的分解與組合,創造出新穎的、更富有效率的金融工具、交易種類、服務項目和金融管理方式,決不能把違法違規行為與金融創新混為一談。其次,國有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必須服從金融監管,同時金融監管也應有明確的邊界,不應存在較大的隨意性和不確定性。只要商業銀行沒有違反管理條例和法律條文,其創新活動就要受法律保護。

金融創新在前,而金融創新的風險管理在后,在此期間有一個時間差,為了保證管理的有效性,一是要加大對已經出臺法律的執法力度,做到依法辦事、違法必糾。二是對目前尚缺、配套條件難以一步到位的個別條款,要通過補充條款予以過渡,規定一定時間必須到位,同時要對金融創新之后所涉及的法律條文適時進行修訂,以適應金融創新有序發展的需要。

3.充實監管人員,提高綜合素質。一是將政治素質高、懂法律、精通金融業務的員工充實到監管崗位上;二是加大培訓力度,培養出一大批懂得國際金融、了解金融風險、洞悉金融創新業務的復合型金融監管人才;三是落實監管責任,明確監管人員對于金融創新業務的風險監測、風險處置過程中的監管權力和責任,并改進監管手段、鼓勵金融監管手段的創新,以金融監管手段的創新應對金融業務的創新。

4.加強金融監管的國際合作。隨著金融市場的全球一體化,金融創新具有國際化特征,一國金融監管部門在進行監管時通常是鞭長莫及,這就要求各通過金融監管的國際協作,各國監管機構與國際性金融組織的合作與協調,能夠有效的降低金融創新風險。金融創新監管的國際監管可以從國與國之間的協作監管;二是國際性組織對其成員國所進行的風險監管出發,加強各國金融監管部門的合作,對國際性的金融創新實行統一的監管標準,確保金融創新既有效率,又安全可靠。

參考文獻:

上一篇: 三農保險論文 下一篇: 無線通信技術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中文字幕有码中文 | 综合在线精品专区 | 香蕉免费人成视频在线观看 | 久热精品视频在线 | 亚州国产精品一线北 | 午夜中文乱码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