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18:2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鎮化建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城中村存在價值
有的學者或一些地方政府認為城中村是“社會毒瘤”[6],會給城市發展帶來負面的影響。但隨著對城中村認識的加深,城中村存在的合理性被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因此,城中村給城市帶來的影響應該是雙面性的,應該客觀公正的認識和評價城中村的存在。
(一)城中村舒緩了激增的外來人口與緊張的城市住房之間的矛盾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快速推進,大量的外來人口被吸引并涌入較好的城鎮就業或者創業,但是商品房的居住成本較高,同時廉租房數量較少,難以獲得租房資格,并且廉租房所在位置大多比較偏僻,交通不便;城中村恰恰相反,交通一般比較方便,租金也只比廉租房稍高,生活設施也比較齊全,雖然不及商品房,但和很多農村房子相比,算是很理想的住所了,所以外來人口大多數很青睞城中村的住房。城中村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廉租房”的作用[7],是廉租房的輔助。同時部分剛畢業的大學生在畢業后,通常無力承擔租金較高的商品房,很多大學生畢業后都選擇居住在交通方便、租金較低的城中村,尤其是緊鄰高校的城中村。進城務工人員在城市中一般從事臟、累工作者較多,他們工資較低,多數屬于生活在城市邊緣的人,因此一般也喜歡選擇租金較便宜的城中村生活,城中村成了大學畢業生和進城務工人員的“安身之所”,也成為了他們與城市生活近距離接觸的第一站。以貴陽市花溪區新朝陽村為例,在貴陽市租住一間房屋需要600~1200元,而在花溪區新朝陽村租住一間房屋需要100~300元就可以解決居住問題。因此城中村對于高校畢業生和進城務工人員來說,有助于他們融入城市社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了他們的住房需求,有利于實現住房公平和維護社會穩定。
(二)城中村出租房是城中村村民的生活保障在中國大多數農村,土地是農民賴以生存的生產生活資料。當他們的耕地被城市征用,城中村的村民基本上都不再從事農業生產,這讓城中村的村民脫離了第一產業,但他們不能享受城市的社會保障。因為他們大部分文化素質較低,少部分人只具有高中文化程度,并且大多數人都只具有初中甚至小學文化程度,還不具備任何專業技術,因此他們很難融入城市的社會分工當中去。城中村出租房的出現使他們找到了獲取收入的途徑,同時部分居民也靠著優越的地理位置做生意,這就使得城中村村民的生活有了保障,這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村民與政府之間的矛盾,起到了維護社會穩定的作用[2],出租屋經濟就成為城中村居民生活保障的來源。
(三)城中村讓城市生活方式更加多元化城市生活具有復雜的社會分層、社會分工以及職業結構的特點。城市生活的人際關系也由最簡單的血緣地緣關系向復雜的業緣關系轉化,社會流動性很大,個人地位和角色變化也較快,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高,消費方式多種多樣,空閑時間多,個人社會化程度高。城市生活節奏較快,緊張壓迫感強,文化生活絢麗多姿。這種生活方式從社會的發展歷程與現狀來看,依舊存在諸多的弊端和問題。而城中村那種城鄉交融的“血緣地緣聯系緊密、低消費、慢節奏和高可入性”[9]的生活方式讓城市生活多元化的同時,對城市生活也是一個有益補充。比如近幾年全國的很多地方夏天的高溫天氣時間長,而貴陽以“爽爽的貴陽,避暑的圣地”而聞名遐邇,吸引了很多夏天炎熱地方的老人、小孩到此避暑。美麗的花溪是人們避暑的首選。許多避暑的人結伴選擇居住在花溪新朝陽村這一座城中村里,新朝陽村有短期房出租,房租相對便宜,同時這里也有大量的小旅館,價格也比酒店低很多,因此新朝陽村是來貴陽花溪避暑的理想居住點。
(四)城中村里有諸多的創業機會房租便宜,交通便利,城中村里的人際關系已有業緣關系的出現,但是還保留著一定的血緣地緣關系,同時很多的城中村鄰近工業園區,或是連接著高校,因此吸引外來務工人員和畢業大學生們來此居住。城中村里房屋密集,因而居住的人員多,同時他們本身就是大量的消費群體。這里飯店、超市、發廊、酒吧、休閑吧、游戲廳、旅館等比比皆是且應有盡有,大多生意紅火,這給許多想創業的人們提供了商機,并且相對于其他商品房區的門面房租也低許多,因此創業門檻也隨之降低。
三、城中村存在的主要問題
城中村有其存在的社會價值,但也不可忽略它給城市發展、城市生活質量等帶來的阻礙和壞的影響。大多數學者從經濟、社會、文化、景觀、環境等多個領域對城中村的弊病進行了概括,本文主要對城中村存在的以下幾個問題進行了列舉。
(一)人口密度較大,社會秩序紊亂由于在空間上多與工廠、高校相鄰,出租屋90%都是租給外來務工人員和高校學生。在房屋結構上多為單間或者一室一廳,屋內設施簡單,房屋租賃價格遠遠低于周邊的商品房,因此吸引了大量的外來務工人員和高校學生,出租屋常年供不應求。流動人口大,暫住人口多,外來人口大大多于原住人口,人口密度大。城中村房屋大多為第一層商用,從第二層開始出租居住。飯店、酒吧、網吧、游戲廳、精武館、小旅館、發廊等一個接著一個,極大地增加了出入人員的復雜性,同時城中村沒有物業和保安,房屋建筑的防盜設施也不足,偷盜事件時常發生。
(二)建筑密度過大,布局混亂村民建造房屋時,只考慮個人出租利益最大化,盡最大可能地占用土地面積,隨意搭建增建房屋,因此城中村建筑樓高而密,再加上監督管理措施缺位,整個村落的房屋建筑形狀各異、空間布局混亂、高矮不齊。“室內現代化,室外臟亂差”[6]是城中村形象的寫照。此外,比如貴陽花溪新朝陽村曾經兩個傳言讓城中村的面貌幾度改變,一是傳言高校和工業園區要占用該村土地擴建校園和工業園區,村民們就平面擴建或者向高空加高;隨后又聽說五年后有房開商要開發此處,村民們又開始忙碌起來了,只要能夠修的地方都會種上房子。如今低的房子在4~5層,高的有7~8層,建筑密度也非常大,村子里只有一條2~3m的通道通向外界。走在村莊里,眼前呈現的全是鋼筋水泥,整個村子看不到一棵大樹,一個草坪,“一線天”、“握手樓”[5]是村子里的建筑現象。這些房屋的通風性、采光性遠不能達到健康標準,在這里也就沒有愜意的生活環境。同時村內的居住環境和建筑群落與旁邊小區和城鎮很不協調,從而影響了城鎮的整體面貌。
(三)市政設施缺乏,公共服務設施欠缺,環境衛生條件臟亂差城中村村民為了出租牟利,村內的建筑密度非常高,間距小。以新朝陽村為例,村子僅有一條2~3m的狹窄道路通向外界,同時路邊的小攤林立,根本不能滿足消防、急救、環衛車輛的通行,同時,水、電管線混亂,整個村莊更是沒有一所公廁。此外,公共服務也非常欠缺,文、體、醫、衛設施缺失。雖然該村建了一個垃圾站,請了一對夫婦打掃道路衛生,于缺乏統一的規劃和管理的缺失,排水排污、垃圾處理等市政設施不足,洗衣店、發廊、飯店等的生活污水就會隨意排到路上,個別村民將固體廢棄物隨意堆放在路邊,使周圍環境惡氣熏天、蒼蠅滿天飛,嚴重影響了居住環境。
四、對城中村改造的幾點思考
1.2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現狀簡析近年我國城鎮化發展呈上升趨勢。如圖1所示,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7.9%增長到2013年的53.7%,年均每年增加1%左右。簡新華(2010)認為這種較快發展的趨勢還會持續下去,今后將會以年均提高1個百分點左右的速度繼續推進,并在2020年達到60%左右。按城鎮化率同比增加值的大小可劃分為3個階段:第1階段(1978年~1995年),這一時期除1979年(1.1%)和1984年(1.4%)外,城鎮化率同比增長均低于一個百分點,屬于初始發展階段;第2階段(1996年~2005年),前8年內,城鎮化率增長值保持在1.5%和1.4%之間,較為穩定,2004年和2005年則有所放緩,分別為1.3%和1.2%,但總體處于較高的增長階段;第3階段(2006年~至今),城鎮化率增長處于波動較大的狀態,2010年同比增加3.1%,創歷年最高。我國城鎮化的較快發展是由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共同推進的。人口城鎮化是顯性的動力,土地城鎮化則起輔作用。土地城鎮化推動著人口城鎮化的發展,間接性地體現在城鎮化率波動中。陳鳳桂(2010)通過對城鎮化率的分解,分析得出在2002年以后我國土地城鎮化速度大于人口城鎮化速度,并在2007年土地城鎮化指數超過人口城鎮化指數[7],這種超前的土地城鎮化并不符合我國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內涵,有悖于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宗旨。但隨著我國對城鎮化發展質量要求的提升,內涵、高效、綠色的城鎮化必將成為未來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主旋律。
2關于土地城鎮化與鄉土文化傳承的思考
新型城鎮化建設可以歸結為土地城鎮化和人口城鎮化。人是新型城鎮化建設的主體,而土地是客體,同時土地與人又都是文化傳承的載體。在我國提出新型城鎮化這一概念之前,以往的城鎮化建設主要以土地城鎮化為主,即以城市擴張、農民進城為主要特征,強調的是量,追求是的高城鎮化率.屬于粗放型城鎮化發展。在土地城鎮化的過程中,村莊被整體規劃、農戶集體遷居新住所,有些地方出現“千城一面”、“規劃混亂”、“好大喜功”、“偽造古董”等四大怪現狀[8],即所謂的“統一規劃”局面。不同地區、民族通過城鎮化最終走向了大一統,卻失去了象征區域特點的精神文脈。土地城鎮化的推進不應是簡單地造城運動,城鎮化不僅要有具體形態,還要有文化內涵。應該根據不同的地理位置、民族風情等打造具有地方比較優勢的特色城鎮品牌。尤其是古文化氣息濃厚的地方,要在充分保留鄉土文化載體的基礎上進行優秀鄉土文化的傳承與創新,并在城鎮化的進程中嵌入旅游、商業化的思想。但商業化的深度要吻合地區文化的真實性,避免過度地商業化而導致鄉土文化傳承走向相反的方向。總之,土地城鎮化要秉承“擇其善者而從之,擇其不善者而改之”的原則,有保留的推進村莊整治,用科學的文化觀指引新型城鎮化建設。
3關于人口城鎮化與鄉土文化傳承的思考
總理指出新型城鎮化建設是人的城鎮化,而不僅僅是土地城鎮化。隨著我國新型城鎮化的不斷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由農村走向城市。2013年我國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分別為26955和8896元,同比去年分別增長9.7%和12.4%,人們的經濟生活水平在穩步提高,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在不斷推進。在2030年之前,我國城鎮化率將要達到70%,再次增加2億農村人口的轉移,實現更多的農民市民化。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我國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存在不可逆轉的趨勢,但被市民化的人口是否真正融入到市民群體中,市民化的質量究竟如何,是否存在“偽城市化”等問題都值得商榷。人的城市化本質就是文化重構,長期形成的價值觀、財富觀、職業觀和生產、生活方式,往往使農民在現代化進程中面臨著更大的阻力與障礙[2],尤其是少數民族或經濟、文化相對落后的地區。由于受本土文化根深蒂固的影響,部分農民由農村轉移到城市后可能會面臨本土文化與城市文化的沖突。一方面這種沖突會帶來生活上的不適與心理上的落差,阻礙其生活質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可能會導致社會不和諧因素的出現,引發民族或城鄉沖突。這會使城鎮化的質量大打折扣。即使鄉土文化能夠融入到現代文化之中,隨著時間的推移,脫離農村土壤的鄉土文化仍然面臨著被主流文化同化、傳承與發展的載體消失等危機。因此,在鄉土文化融入到現代文化的過程中,一方面要搭建兩種文化融合的平臺,促進農民市民化角色的轉換;另一方面,要積極營造鄉土文化特有的載體,使二者既有交叉又各具特色,避免彼重此輕。
二、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利用中存在的問題
(一)集體建設用地流轉受到嚴格限制,集體建設用地產權不完整
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的流轉被政府所掌控,忽略農民集體作為農村土地所有權主體對其產權的收益與處置權利。
1.以征收為主的利用方式,忽視農民的土地財產權。
首先,法律未對公共利益作出明確界定《土地管理法》第43條又模糊了土地征收的公益性,為政府擴大征收權提供了法律上的支持,政府可以合法的濫用土地征收權,任意擴大征地范圍,為城鎮化發展提供建設用地,以致強征強拆等違法、違規現象層出不窮,侵害失地農民的合法權益。其次,集體土地所有權主體虛位,集體建設用地產權不完整,弱化了農民集體處分和流轉土地的權利,集體土地的經營管理權基本集中在村委會,村長和村委會成員成為實際的所有者,致使土地征收中職務犯罪頻發,侵占、挪用、截留征地補償款的現象時有發生,農民無法抵制這些侵害。最后,土地征收補償機制不完善,征地程序缺乏透明度和協商機制,政府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對失地農民采取一次性的貨幣形式補償,農民沒有話語權。政府通過低征高賣所得的增值收益基本與農民無關,農民群體所得的征地補償費僅相當于土地征收之后增值收益的1/50,集體土地所有者的權利被否定,土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喪失。政府成為土地征收的最大受益者,不僅催生了土地財政,透支了未來的土地收益,更為嚴重的是農民集體基本被排除在土地增值的受益群體之外,忽視了農民的土地權利,導致政府、開發商和農民群體三方利益分享嚴重失衡,與農民的預期收益發生沖突,在利益訴求缺少救濟途徑的情形下,征地過程中的矛盾不斷激化。今年10月13日和14日發生于河南駐馬和昆明富有村的暴力沖突事件都源于征地拆遷事件,特別是富有村沖突出現致8人死亡的嚴重后果,社會影響極壞。
2.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違背了農民的意愿。
為克服集體土地征收的固有頑疾,創新集體建設用地的利用方式,推行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提高了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效率,改善了農村面貌,一定程度上緩解了城鎮建設用地供需矛盾。但在增減掛鉤過程中為了獲得更多的城鎮建設用地指標,擅自擴大試點范圍和掛鉤周轉指標規模,大規模開展拆村并居,強制村民搬遷,增減掛鉤變成了讓農民“上樓”的行動。實踐中對安置樓房的標準、樓層、樓間距等問題都沒規定,安置房的建設并沒有考慮農民生活的實際狀況,引起部分農民的不滿。農民宅基地轉化為城鎮建設用地的增值收益的絕大部分都歸屬于政府,跟農民無關。增減掛鉤并沒有突破城鄉二元化的土地格局,未從根本上解決我國土地二元制所帶來的矛盾,農民的話語權有限,缺乏表達自己意見的意愿和機會,仍處于弱勢地位。2010年底國務院發文要求對增減掛鉤進行清理。農民集體在土地使用權流轉中享有的權益難以得到保障,現行集體建設用地制度犧牲了農村和農民的利益。
(二)缺乏科學的建設用地規劃,土地利用效率低
在城鎮化過程中,由于法律對集體土地流轉的限制,加之相關制度的缺失,出現城鎮和農村建設用地同時擴張,耕地面枳不斷減少,導致建設用地緊張與浪費并存的局面。
1.規劃的缺失,使集體建設用地利用粗放。
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沒有規劃或者對規劃執行不力,導致農房建設無序,布局分散零亂,農村居民點呈條狀分布且以庭院式結構為主。缺乏必要的監督和指導,亂圈亂占宅基地的現象時有發生,一戶多宅現象普遍存在,難以治理。農村建設用地基本處于自發狀態、缺乏有效的約束與管理機制,布局散、用地亂、環境差是當前農村建設用地的顯著特點。規劃、土地、城管等部門在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進行管理中工作有交叉,政出多門,形成管理漏洞,存在一定的“扯皮”現象。大部分農村地區的集體建設用地規劃建設實際上處于放任自流的狀態,造成無序管理的局面。
2.集體建設用地利用率低,閑置或低效利用問題突出。
隨著城鎮化的推進,大量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原宅基地被閑置或廢棄。另有大量兩棲居民的存在,因宅基地無償取得且缺失監督和制約,回村又重選址建房,原有的宅基地閑置,出現一戶多宅的現象,同時在城鎮也擠占建設用地,出現了城市和農村兩頭擠占耕地的現象,導致農村建設用地的增加和耕地的減少,農村空閑住宅達到10%至15%。法律禁止宅基地使用權的自由轉讓、抵押和出租,宅基地的交換價值不能實現,大量閑置宅基地不能盤活利用,降低了農村土地的利用效率。雖有一戶一宅的規定,但沒有相應的配套措施。重新選址和進城的村民都保留宅基地,由于缺乏積極的土地回收、復墾機制,宅基地退出機制不健全,各地農村均存在人均建設用地超標、空心村、用地粗放的問題。農村人口在減少,但農村居民點面積卻有增無減,出現大量的閑置用地,閑置規模相當于現有城鎮用地的1/4到1/3,進城人口占用的宅基地并沒有退出。既增加了城市建設用地的緊張狀態,又在農村形成事實上的耕地緊缺與宅基地浪費并存的局面。
(三)集體建設用地自發流轉無序,沖擊了國家土地制度和土地交易市場
法律限制集體土地使用權的流轉,集體土地的價值難以體現,隨著城鎮建設用地的需求越來越大,集體建設用地的價值逐漸凸顯,為集體建設用地交易提供了機會。由于集體建設用地的管理空白和流轉成本低,潛在收益導致集體建設用地隱形交易市場大量存在。集體建設用地突破了原有的使用范圍,通過私下交易進行自發流轉,從自建自用轉變為出租、抵押、轉讓、入股等方式進行流轉。農民個人非法占用集體土地建小產權房和私下轉讓宅基地,導致不受法律保護的小產權房大量地存在,并且蓬勃發展,屢禁不止,如北京的“畫家村”、深圳的“城中村”等;農村集體將集體土地使用權進入地下交易市場,通過聯營、股份制、出售、出租等各種形式變相轉讓土地使用權;而政府也鼓勵利用集體建設用地興辦工業園區,大力招商引資以加快經濟的發展,這與現行的法律法規相背離。但在利益的驅使下人們大肆進行“灰色”交易,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頻繁地進入“黑市”流轉,給土地法律制度帶來重大挑戰,導致集體建設用地隱形市場活躍,沖擊了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的有效實施和國有土地交易市場,造成土地利用混亂和交易秩序混亂。缺少法律的保護和制約,易引發糾紛,給流轉雙方交易安全帶來隱患,也不利于保證交易安全。但法律限制了集體土地的流轉,禁止集體土地入市,集體建設用地的使用權能和處置權能得不到有效保障,阻塞了農村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渠道。
三、完善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利用的對策
弱化農村集體土地所有權制度,實現集體建設用地所有權與使用權相分離的制度,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入市,通過統一的土地市場實現對集體建設用地資源配置的優化。
(一)科學制定并嚴格執行土地利用規劃,促進農村建設用地合理布局
1.完善土地利用規劃,堅持以規劃控制為前提。
加強土地規劃用途管制,編制鄉鎮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村鎮建設規劃、村級土地利用規劃和村莊整治規劃,發揮土地利用規劃的調控功能。按照控制總量、合理布局、節約用地的要求,加大對農村宅基地的管理,嚴格劃定農村居民點,合理確定宅基地數量、布局和用地規模,引導農村居民點由零亂分散變為集中有序、促進自然村落適度撤并,穩步推進居住點向小城鎮、中心村集中,禁止散點建房,確保農民新建住宅按照規劃、計劃使用土地。重新開發和利用廢棄、閑置的土地,推行占一補一工程,拆除廢棄房屋,杜絕一戶多宅情況的發生,逐步清理空心村。統籌生產生活設施、公共服務設施,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造村莊環境的整治,整治村容村貌,突出鄉村特色,實現農村居民點建設用地的有效整合與規范,保證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村鎮建設規劃的實施。目前農村建設用地有2.84億畝,承載著7.4億人,而城鎮建成區面積只有5700萬畝,卻承載著5.7億人,農村人均占用建設用地是城市人口的3.8倍。充分挖掘集體建設用地的潛力,對集體建設用地進行規劃和整合,可以避免農村集體建設用地無序和混亂流轉,實行土地利用規劃法制化,節約大量的集體建設用地。
2.嚴格執行宅基地使用權面積標準,建立宅基地有償使用制度。
可效仿海口市《農村宅基地管理辦法》,建立宅基地使用權收回、退回和置換機制,采取經濟措施對退出宅基地的農戶給予補償和獎勵,引導和規范農村閑置宅基地的合理流轉,對地上農房依法給予合理的經濟補償,對積極復墾宅基地的農戶給以土地復墾、整理補助費,以解決一戶多宅、超標準占地等問題。推進村鎮規劃的實施和空閑宅基地的盤活和復墾,提高農村宅基地的利用效率。嚴格執行宅基地使用權面積標準,引導農民依法按程序申請和使用宅基地,在面積標準范圍內,農民無償使用,對超出標準的部分實行有償使用,其有償使用價格由市場的供求關系決定。堅持一戶一宅和面積限制的原則,賦予農民對宅基地享有占有、使用、收益等完整的權能,允許出租、抵押、轉讓、置換、繼承等方式流轉宅基地,促進宅基地的商品化。農民一旦將宅基地流轉,不能再無償從集體取得宅基地,只能依轉讓、出租的方式取得宅基地,對于一戶多宅和面積超標的農民住宅,征收宅基地使用費,每年向集體經濟組織繳納多宅或超標部分的宅基地使用費。弱化宅基地的社會保障功能,將農民的社會保障與宅基地分離,實現城鄉一體化的社會保障體系,減少農民對土地的依賴。賦予宅基地使用權人繼承人合法的繼承權,給予不符合條件的繼承人適當的經濟補償,將宅基地使用權收回。
(二)允許集體建設用地入市,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1.對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
賦予集體建設用地與國有建設用地平等的地位和相同的權能,修改土地管理法、擔保法、物權法等法律法規,推進相關法律法規的修改和完善。建立農村集體建設用地、宅基地和農村房屋的確權登記發證制度。成立專門的登記機構,開展集體所有權和使用權確權登記,在確權的基礎上,頒發具有法律效力的集體土地使用權證、宅基地使用權證及房屋所有權證,享有與國有土地同等的權利。通過產權制度保障集體土地同權參與城市開發。集體建設用地確權、登記、發證工作是集體土地流轉管理的基礎,為集體建設用地流轉提供條件,切實保障農民長期分享土地增值收益。
二、遵循生態文明理念,加強城鎮化建設
(一)實行生態文明經濟發展模式
在加強新型城鎮化中,生態文明經濟呈現“三低一高”(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發展特點,生態文明經濟由生態化技術體系支撐,生態化技術體系從技術研發開始就考慮維持“自然—人—社會”復合生態系統的持續、協調、全面發展。生態化技術體系在應用時不僅考慮其對自然的開發能力,而且充分考慮對生態系統的修復能力,重視提高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以既滿足人的需要又有益于生態平衡為尺度,力圖兼顧當代人的利益、子孫后代的利益以及地球生命系統的整體利益。在加強新型城鎮化中,低碳經濟和生態文明消費型經濟都是經濟與生態的協調發展,使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相協調,在比較宏觀的方面,較少關注社會因素;側重生態環境的承載力。綠色經濟有宏觀與微觀之分,宏觀上的綠色經濟是指立足于“自然—人—社會”復合生態系統的持續、協調發展,以人類健康和保護自然為目標,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相統一與最優化的經濟發展形態;微觀上的綠色經濟是指工業產品、農業產品、服務產品在生產、加工、營銷和消費等環節,無污染的、不損害人類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的、符合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的生產和消費范式;側重自然、人、社會的健康與發展。在生態文明經濟思想的指導下,繼承傳統經濟中發達的水平維和強大的力量維,擯棄傳統經濟發展中對自然資源、生態環境、人類健康和人的全面發展產生的負效益和負價值,應用現代生態化技術體系武裝改造傳統產業,在建設新型城鎮化道路上,把傳統經濟的改造、提升融入到生態文明經濟的發展當中,能夠使它們有機聯系、協同發展,相輔相成,既互相補充又互相促進,構成一個系統,形成生態文明經濟體系,具有更強大的功能。
(二)建立健全生態保護法律法規
隨著我國環境的日益惡化,體系較完備的法律系統,對城鄉環境自然資源的開發利用顯得越來越重要。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能夠將引導環境指導思想從環境末端治理向環境的防治改善轉變。我們亟需填補有關環保領域法律、法規的空白,出臺必要的支持實施措施,使環境工作法律監控無死角。現提出以下幾點措施:第一,以法律的形式明晰企業關于環境治理的權利和義務,采取守法激勵政策切實發揮企業的主觀能動性,提高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第二,完善法律法規,加強執法的規范化和可操作性。以美國為例,美國環境執法的主要行政機構是美國環境保護局(簡稱USEPA),在USEPA的推動下,美國已經建立起一個高度完備、嚴密法律制度體系。有《清潔空氣法》、《清潔水法》、《瀕危動物保護法》等,涉及到各個領域和各個環節各個細則,凡構成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污染源都在法律的嚴密監控下。第三,應制定嚴格的處罰條例,加大環境違法行為的查處力度,明確環保部門環保責任制度,對環境違法行為,既要處罰環境違法單位,又要處罰環境違法行為所在環保部門的相關責任人,確保執行讓法律不再成為一紙空文。第四,應該制定針對農村環境治理的法規及具體實施的細則,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問題比城市的環境治理更加復雜,需要進行大量的研究考證制定嚴密、科學的法律規范。雖然相繼出臺了《土壤環境質量標準》、《農用污泥中污染物控制標準》等農業環境制度性標準。
城鎮用地粗放低效,“攤大餅”式的城鎮擴張方式,使得城鎮建成區面積增長遠高于城鎮人口增長速度;農村居民點用地增加速度高于農村人口減少速度。一些地方過度依賴土地出讓收入和土地抵押融資推進城鎮建設,加劇了土地粗放利用,浪費了大量耕地資源,威脅到國家糧食安全和生態安全。
(二)城鎮空間分布與資源環境承載力不匹配
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霧霾等“城市病”問題日益突出,城市服務管理水平不高,在東部地區,部分城鎮密集地區資源環境問題日益凸顯,在中西部地區資源環境承載能力較強地區,城鎮化水平較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發展不平衡。一些城市空間無序開發、人口過度集聚,重經濟發展、輕環境保護,不注重公共服務,公共安全事件頻發,城市管理運行效率低,公共服務供給能力不強,增加了經濟社會和生態環境成本。
(三)不健全的城鎮化進程中機制體制,也阻礙了城鎮化發展
目前實行的城鄉分割戶籍管理、土地管理、社會保障制度,以及財稅金融、行政管理等各項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固化著已經形成的城鄉利益失衡格局,制約著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阻礙著城鄉發展一體化。
二、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對策和建議中國正處在新型城鎮化建設進程中的經濟轉型和體制
轉型時期,把握好人的發展和城鎮化的關系,堅持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發展理念,不僅要以城鎮居民為本,更要以農村居民為本,要把統籌城鄉發展、縮短城鄉差距、逐步實現城鄉一體化的新格局,以及提高農村居民的生活質量、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推進城鎮化建設的根本目標。
(一)堅持把以人為核心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始終,就必須堅持以人口城鎮化為首要任務
建設新型城鎮化的過程,是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在城鎮化工作中的必然要求和具體體現,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提高人口城鎮化水平,切實維護好農業轉移人口的合法權益。我國是一個擁有13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在這樣一個發展中大國實現數以億計人口城鎮化的深刻社會變革,就必須把以人為核心擺在首位,強調提高人口城鎮化水平和質量,維護好農業轉移人口的合法權益。歷史上世界城市化浪潮衍生的人口膨脹、交通擁堵、環境惡化、資源短缺、住房緊張、就業困難等“城市病”,也為我們城鎮化建成敲響了警鐘;我國過去幾十年傾向以物為主的城鎮化實踐,只講土地城鎮化,不重人口城鎮化,城鎮規模結構不合理,城鄉差距日益拉大,城鄉生態環境日趨惡化,使各式各樣拼土地、拼資源、拼成本的圈地造城運動愈演愈烈,造成資源和環境的壓力等時刻提醒我們要堅持把以人為本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始終。
(二)堅持把以人為核心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始終,必須堅持以多元并行為主要路徑
我國人口眾多、地域廣大、東西部區域發展不均、城鄉差距明顯等特點,決定了我國的城鎮化進程無法簡單遵循一種模式進行,必須選擇多元并行的發展模式。首先,布局應多元化。按照國家“兩橫三縱”宏觀戰略布局,要在我國的中西部和東北等有條件的地方,依靠國家規劃引導和市場的力量,逐步發展形成若干的城市群,使其成為帶動中西部和東北地區發展的重要增長極。從各地區位優勢、現實大勢和未來趨勢出發,因地制宜,上下銜接,抓緊編制各地區域性城鎮化規劃。其次,推進模式應多元化。實現數以億計人口的城鎮化,發達國家單一型、集中式的大城市發展老路肯定走不通,必須按照以人為核心的要求,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重點發展中小城市的新路,必須推進建立開發區、新區、新城、舊城改造、鄉鎮產業化等多種模式的結合。再次,主體應多元化。堅持政府主導、市場主體、社會參與的思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共同推進城市化進程,努力培育和壯大城鎮化發展的市場化、多元化主體。
(三)堅持把以人為核心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始終,必須堅持以產業發展為重要支撐
推動新型城鎮化的發展需要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和相應的產業作為支撐,否則,新型城鎮化建設就只能是空中樓閣。城鎮化的本質是一個自然的歷史過程,是與經濟發展相伴而生的客觀現象,在新型城鎮化戰略思想的指導下,全國各地產業發展均面臨著依據自身條件和外部環境進行產業更替、產業挖掘、產業優化、產業培育和產業升級等單一策略和組合策略的選擇。從另一方面講,堅持以產業發展為支撐,也是推進以人為核心的城鎮化的題中應有之義,因為就業是民生之本,只有讓進城農民穩定、充分就業,才能正真的使農民市民化,優先發展基礎產業,大力發展主導產業,適當保護弱質產業,積極調整衰退產業,形成工業、農業、服務產業、文化旅游產業等不同的城鎮產業帶動類型。
(四)堅持把以人為核心貫穿于新型城鎮化始終,必須堅持以生態集約為基本原則
隨著新型城鎮化的逐步推進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顯著提高,人們對城鎮化過程中的生態環境和生存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在新型城鎮化的進程中,人口向城鎮的大規模集聚,必然導致自然資源和生態環境面臨更加嚴峻的挑戰。人多地少的基本國情,中期工業化的階段性特征,以及面臨的巨大城鎮化歷史任務,要求我們必須走綠色、低碳、循環、集約、智能的城鎮化發展新路,不可能再走過渡依賴資源開發和投資拉動的發展老路,要求我們要注重生態保護,注重資源集約,同時要彰顯城鎮自身的人文歷史,突出城鎮歷史文化傳承和創新,協調環境,資源和人口之間的關系,打造新型宜居城鎮。
二、影響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能源問題
自中國2011年超過美國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能源問題已成為中國城鎮化進一步發展的瓶頸。目前國內能源主要受三方面約束:化石能源國內供應有限,能源效率較低;石油、天然氣對外依存度高;高強度能源開發對生態環境造成巨大壓力;產能和用能中心在地理上布局不均衡。能源是支撐一個國家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物質基礎,,更是中國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和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中國當前面臨的常規能源有限供應能力挑戰和嚴重的生態環境危機,亦是當前世界各國需要共同面對和解決的能源問題。
1.能源效率低。
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目前能源的效率比較低。每生產1000美元GDP,中國需要消耗273千克油當量,而美國僅需要171千克,韓國為184千克,日本則為125千克。國際經驗表明,一個國家或地區的城鎮化率在30%~60%之間時,是這個國家城鎮化加快階段,而城鎮化發展速度和城市能源需求兩者關聯密切。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3年,中國石油、天然氣、煤炭、核能、水力發電、可再生能源等一次性能源消費所占比例分別為17.8%、5.1%、67.5%、0.9%、7.2%、1.5%。中國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大國,煤炭能源在中國能源結構中仍舊處于主導的地位。2013年中國能源總體消費情況,總能耗是34.2億噸標煤(電熱當量計算法),能源集中生產和供應中上述標煤41.7%用于發電、4.7%用于供熱、14.9%用于煉油,其他用途9.1%、損失29.6%,而發電使用效率34.6%、供熱使用效率74.5%煉油使用效率97.9%。煤炭作為主要的化石能源,通過火車、汽車、船運送到城市去,其中在運輸過程中所產生的能耗就占到了總能耗的20%以上,能源的集中式生產以發電、供熱、煉油為主,但集中式發電、供熱效率非常低。如熱電廠,要劃分一個供熱半徑,以供熱半徑內的最高負荷來建熱電站,但是供熱范圍內的用戶不可能同時開啟所有的用能設備,所以其整體的供電供熱效益在40%左右,而且終端用戶在建筑、工業的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國際先進水平至少20%左右。
2.廢水、垃圾處理難和空氣污染重。
廢水、垃圾處理和空氣污染是城鎮化建設中與能源問題密切相關的另外兩方面。中國目前城市環境矛盾凸顯,600多座大中小城市中,有70%被廢水、垃圾所包圍,一些重點流域、海域水污染嚴重,部分區域和城市大氣灰霾現象突出,形成“垃圾包圍城市”的局面,許多城市和地區的主要污染物排放量超過環境容量。2012年城市生活垃圾清運量1.7億噸,比2011年增加4.2%;城鎮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億噸,比2011年增加8.1%,占全國廢水排放總量的67.6%。預測到2030年,中國城市垃圾年產總量將達到4.09億噸,城市廢水、垃圾總量增速堪比當前國家GDP增長速度。而城市空氣污染問題,根據國家統計年鑒顯示的31個主要城市2012年主要廢氣污染物排放統計數據,這些城市年均二氧化硫排放11.19萬噸,氧氮化物14.36萬噸,煙塵5.28萬噸。而同年北京的上述三種廢棄污染物排放分別為9.38萬噸、17.75萬噸和6.68萬噸,PM10年均值每立方109微克,2013年北京PM2.5年均值是每立方90微克。根據2012年國家頒布的空氣質量新標準,PM2.5年均值達到每立方米35微克以下才算二級良好水平。在全球化、信息化的今天,中國如何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解決上述影響城市發展的能源問題,如何優化能源結構、提高能源效率、充分利用可再生能源,能源互聯網是未來能源生產和利用模式方展方向,是解決未來可再生能源大規模有效利用的重要基礎設施。
三、利用能源互聯網,提高能源消費結構和效率
能源互聯網是美國學者杰里米•里夫金在《第三次工業革命:新經濟模式如何改變世界》中提出的愿景。他的書中提出了第三次工業革命,十九世紀蒸汽產生動力帶動第一次工業革命,內燃機產生電力帶動第二次工業革命,到了二十一世紀進入互聯網時代,是否利用互聯網形成新的一次工業和產業革命?2008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NSF)項目未來可再生電力能源傳輸與管理系統中明確提出了能源互聯網這一學術概念。
1.能源互聯網定義界定。
能源互聯網是一種構建在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電,通過分布式能源采集和儲存等裝置,運用先進的電力電子技術、信息技術和智能能源管理技術,將多能源網絡和信息互聯網結合起來新型電網結構,實現能源和信息雙向流動的交換與共享網絡。以可再生能源發電為基礎,常規化石能源為重要補充對能源互聯網絡進行構建,通過云計算智能網管理系統實現實時、高速、雙向的電力數據讀取和可再生能源的接入。該網絡具有能源種類多樣化、能源來源的區域分布廣、多種類能源互聯、能源網絡共享、系統自愈功能、運行高效、綠色環保等特點。
2.能源互聯網核心技術構成。
能源互聯網由若干個能源局域網相互連接構成。能源局域網由能源路由器、發電設備、儲能設備、交直流負載組成,可并網工作,也可脫網獨立運行。能源路由器由固態變壓器和智能能源控制系統組成;智能能源控制系統根據收集的能源局域網中發電設備,儲能設備和負載等信息做出能量控制決策,然后將控制指令發送給固態變壓器執行,即智能能源控制系統管理信息流,固態變壓器控制能源流。為保證能源互聯網的可靠安全工作,能源局域網的上一級干線具有智能故障管理功能,提供能源互聯網故障的實時檢測,快速隔離等自愈功能。
3.能源互聯網面臨的技術挑戰。
發展能源互聯網需要技術跟進,現有技術面臨更大的挑戰。首先,能源互聯網系統中的多能源網絡架構和云計算信息融合機制。能源路由器是能源互聯網實現的核心,但能源的路由比信息要復雜得多,如何對多種能源收集、儲存和控制管理;其次,要實現能源互聯網控制,電力電子技術是主要手段,根據居民用能的實際需求以指定電壓和頻率控制電力的傳輸是技術關鍵和難點,電力電子變壓器比傳統變壓器效率高,但其容量和安全可靠性等方面是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最后是分散協同式的能源控制管理,傳統的能源管理系統和可再生能源管理最終在能源互聯網的平臺上通過云計算智能網實現統一的多種類能源生產、收集、儲存和傳輸等信息實時采集、處理、分析與決策的產能用能,國家和企業對如何促使電網的智能化和信息化結合,信息能源基礎設施的一體化發展,是互聯網時代能源基礎設施進行變革的新挑戰。
四、能源互聯網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實踐
《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中提出,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城鎮清潔可再生能源消費比重由2012年的8.7%提高到2020年的13%,能源種類多樣化、安全化、高效使用,推進新能源示范城鎮建設以及智能微電網示范工程建設,支持分布式能源的接入,提高居民和企業用能的智能管理。
1.平衡能源結構及供應。
目前,化石能源,比如天然氣,其供應穩定、存儲方便,但其使用將會產生碳排放,同時化石能源的存儲量在急劇的減少;而可再生能源,具有清潔及低運營成本的優勢,但其斷續和生產的不確定性又將影響能源供應的可靠性和穩定性,比如光伏到了晚上就不能發電,影響供能可靠性。采用兩者優勢互補的原則來綜合的利用。同時,生產生活過程中會產生的廢棄物垃圾、污水、污泥、廢熱和生物質廢料充分的回收利用并轉化成能源作為補充,利用循環的理念來減少化石能源的需求。
2.技術實踐體系。
同時利用傳統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使用集中式能源供應和分布式能源系統兩種能源結構。具體做法:多元能源結構,優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化石能源為支撐;供應模式:分布式為主,集中式為輔;最后實現能源供需互動,有序配置,節約高效的平衡用能方式。首先,在應用端,每個客戶在用能的過程中同時也是產能者,利用節能技術在不斷降低能源消耗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的基礎上,充分回收不同用能單元在用能過程中所產生的余能、廢能。其次,采用集中式和分布式能源生產結合的方式,利用以分布式發電機組為核心的分布式能源站,因地制宜利用可再生能源,不足部分再由集中式能源補充,貼近用戶,根據用戶對能量的品質和數量的不同需求,提供相匹配的能源和能量。在控制層面,以智能能量管理作為核心形成分布式能源控制網絡,充分借助人的智慧對能源系統進行整體的優化和控制,進一步提升整體系統的能源效率。最后,以云服務平臺為核心的多種能源運營管理系統,將能源的生產商、服務商、運營商、用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通過對多能源的協同調度、監管、交易和智能化服務,形成真正意義上的能源互聯網的交換和多方共贏。
3.物理布局在區域內如何實現。
從物理布局上來看,在一個小型區域內,以四環節循環生產形成區域分布式能源系統,終端用戶盡量利用節能技術,減少能源需求,再利用分布式能源站來匹配他們的冷、熱、電、氣、生活用水等多能源需求,同時利用不同能源的存儲,回收垃圾、余熱、廢熱、廢氣及終端用戶的工業余能,可實現季節、晝夜能源峰谷的調節,來降低能源的投資和運營費用。以一個小型的區域為示例,實踐中在主干網上會有多個區域,它們都掛在主干網絡之下,由現有的國家電網、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來負責主干網的運營,通過這多各區域之間進行多能源的互補和匹配供應,來減少能源的主干網絡晝夜、季節的峰谷壓力,降低能源峰谷之間的差距(夏季供冷所需的電負荷非常大,而燃氣在夏天基本只是用來做飯做菜,但冬季則相反,燃氣供暖消耗的負荷急速增長,國家電網或者是中石油中石化等作為單一的運營商只能提供單一的電或者是單一的燃氣是無法解決多能源季節峰谷調節問題)。
2、城鎮化建設與土地使用之間存在矛盾一方面,由于農村城鎮化建設的需要,必然會造成耕地面積的減少,從而對我國的農業可持續發展以及農業產業化經營造成負面影響;另一方面,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規定,農民只擁有對土地的使用權、收益權及轉讓權,使土地只能用于農業用途,大大限制了土地的資產功能。尤其在城鎮化的過程中,農民只能處在被動的地位,很難在土地價值上受益。再加上征地現象的出現,使得農民的利益更加難以保證。根據國土部的相關資料顯示,我國2012年全國耕地面積13515.85萬公頃,而到2013年全國耕地總面積減少至13507.83萬公頃,相較于2012年凈減少8.02萬公頃。由此可見,保護耕地,刻不容緩。
3、城鎮化建設的資金投入不足農村城鎮化建設離不開大量資金的投入。但由于缺少合理的投融資機制等原因,使得各地的城鎮化建設多是依靠政府主導和包辦。尤其是在資金的投入方面,往往是由財政墊支,再尋找開發商進行開發,最后通過建筑、設備的轉賣和租賃回收資金。這不僅給地方財政增加了困難,也使得資金難以盡快回籠。進而造成投入資金不足,限制了城鎮化建設的發展速度。
4、認識不足,片面追求城鎮規模的擴大由于我國農村城鎮化建設起步相對較晚,所以部分地區在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中存在一些認識上的誤區。例如部分地區片面的將城鎮化建設理解為擴大城鎮規模,只是通過調整行政區域等措施擴大城鎮區域面積,對地區內的二、三產業的發展不夠重視。這不僅會造成城鎮的融合力和吸引力的下降,還會在一定程度上消減就業能力。
二、加快農村城鎮化建設的建議和對策
1、建立完善的配套政策,提高對失地農民的保障對于失地農民,政府應通過建立完善的配套措施,從多個方面保障他們的生活水平。一方面,由于大部分農民的技能缺失,在失去土地后難以保證經濟收入,政府應有針對性的給予一定的技能培訓,使失地農民能夠憑借一技之長尋找工作。對于不愿意離開本地的失地農民,政府應鼓勵他們從事二、三產業或尋求創業,并給予一定的政策支持。另一方面,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保障政策。尤其是對于年事已高的農民,很難再從事其他產業,醫療保障及生活保障對他們而言極為重要。
2、提高土地使用率,協調建設用地和耕地的關系耕地面積的急劇減少已經嚴重威脅到我國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所以,在進行農村城鎮化建設過程中,一定要避免出現大肆征用耕地、耕地分散的情況。政府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對土地進行統一規劃。不僅要根據土質的優劣將土地分為耕地使用和建設使用,還要避免出現大面積的耕地分散的情況。并做到嚴格保護耕地,對于非法強占耕地的行為進行嚴懲。另外,還要號召農民節約用地,盡量使零散土地形成規模,提高土地利用率。
3、建立多元化融資機制,加大城鎮化建設資金投入資金短缺是限制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想要加大城鎮化建設資金的投入,不僅要依靠地方財政的努力,更重要的是建立完善的多元化融資機制。政府投入應起到導向作用,爭取引入更多的社會資金投入。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提高城鎮內涵,增加城鎮對企業、個人、外資等社會資金的吸引力。并通過不斷強化財政來提高城鎮化建設中的聚財、生財能力,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農村城鎮化建設當中來。
4、提高對二、三產業的重視,增強城鎮化的綜合功能農村城鎮化并不單純的意味著城鎮規模的擴大,還必須增強城鎮的綜合功能。只有城鎮的綜合功能增強,才能對社會資金有更大的吸引力,才能為農村剩余勞動力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所以,為提高城鎮的綜合功能,必須提高對二、三產業及龍頭企業的重視。不同的地區應因地制宜,根據自身的資源或地理位置的優勢,結合自身發展規模選擇適合自身的產業類型。并根據選擇產業類型的不同有針對性的制訂相應的招商引資策略,先建立一批要求高、規模大、綜合能力強的龍頭企業進行重點發展。
(二)財政投入不足,導致職業學校實訓設備、設施缺口嚴重。盡管近年國家加大了對職業教育的投入,但與實際所需依然差距巨大。沒有充足的財政保障,職業學校就無法及時購置、更新實習實訓設備、建立實訓基地,這直接導致大多數職業學校的實訓條件落后,學生技能培訓滯后。
(三)培訓成效不明顯,就業不對口,就業率不高。選擇職業教育,家長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職業學校能夠學到真才實學,掌握一技之長,畢業后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然而,接受職業教育的畢業生缺乏吸引力,就業率低,工作選擇面窄,導致部分人對職業教育信心不足。
二、如何讓職業教育適應新型城鎮化的發展。
(一)打破現有辦學模式,課程設置要緊密聯系地方經濟發展和市場需求。職業教育要堅持學歷教育與技能培訓相結合、在校學習與短期培訓相結合的辦學模式。人才培養結構必須與人力資源需求的結構相適應,以培養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需要的實用性人才和勞動力轉移為目標,而以勞動力轉移技能性人才為主要目標,真正使職業教育成為農村人力資源開發、農村勞動力轉移培訓、技術培訓與推廣、扶貧開發的重要基地。以市場為導向,適時調整職業教育的課程設置。為此,職業教育應該緊密結合地方的實際,既要適應當前經濟的發展,還是積極創造條件,開設與新城鎮化進程中快速發展的第三產業有關的新專業,培養第三產業發展所需要的熟練勞動力與專業人才,以滿足和促進第三產業發展和勞動力就業的需要。同時,職業教育還要面向社會開放,為在職人員和廣大農民工的繼續教育、轉業轉崗培訓提供服務。以市場為導向深化職業教育教學的改革,全面提高職業教育的辦學水平和整體效益已經成為職業教育發展的當務之急。
(二)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很多職業學校由于財政投入不足造成實訓設備、設施不足,針對這一現象,可以采取校企合作,共建實訓基地的策略加以解決。職業學校一方面要積極開展校企聯合辦學,進行資源整合,另一方面還要廣泛開展“訂單式”培養模式,按需培養。學生實習階段就直接到用人單位實習,畢業后直接到該企業工作。企業也可以根據自身的實際需要自主培訓,依托企業先進的操作設備和熟練工人的經驗,培養出適合自己企業需要的專門性人才。從而實現企業與學校雙方共同完成對學徒的培訓工作,這樣不僅優化了職業教育資源的配置、節約了社會資源、提高綜合辦學水平,還能緩解職業學校培訓出來的學生和農民工就業難的問題,維護社會的穩定。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各界要把職業培訓作為人生不斷學習提高的重要途徑,建立多元化的辦學體系,形成發展職業教育的合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解決職業教育的經費、師資、實習基地等一系列問題。
2黑龍江農墾城鎮化建設發展狀況
黑龍江農墾轄區總面積5.76萬km2,占黑龍江全省土地面積的12.6%。其下轄寶泉嶺分局、紅興隆分局、建三江分局、牡丹江分局、九三分局、北安分局、齊齊哈爾分局、綏化分局和哈爾濱分局9個分局,114個農牧場。根據墾區實情和農墾區域布局特點,提出構建“四五”城鎮化體系,以5個分局規劃建設5個中心城,并確定城市發展產業定位。如寶泉嶺分局打造成食品工業產業城;建三江分局打造成中國綠色米都;紅興隆分局打造成現代農業示范窗口;牡丹江分局打造成生態旅游城;九三分局打造成北方生態園林城。以農場級別并結合農場發展規模,建設50個重點鎮、50個一般鎮,以農場生產作業區建設500個規范化管理區,3個級別定位貫穿于農墾城鎮化發展,分別承擔起大、中、小城鎮職能。小城鎮建立完善基礎設施和人居必要生活設施;中等城鎮發展商貿服務業,為墾區小城鎮的物資流通提供中轉站;大城鎮集聚人才與資源,發展特色產業,帶動區域發展。這一發展定位已經初見成效,農墾城鎮初具規模,形成獨具特色、宜居、宜業、生活幸福的農墾城鎮,逐步實現“耕作在廣袤的田野上,居住在現代化城鎮中”的夢想。黑龍江墾區是我國現代化農業的代表,是我國農業開發形成的以農為主多種行業組成的經濟社會系統。近年來,墾區采取“撤并生產隊,建設管理區,發展小城鎮”發展思路,快速推進了墾區城鎮化建設,也增加了墾區的耕地面積。由于體制、機制的優越性和農墾的經濟實力做保障,黑龍江農墾城鎮化走在全省前列,引領黑龍江省農村城鎮化的發展方向。農墾小城鎮景觀已經成為黑龍江省城鎮建設的靚麗風景,吸引各界人士參觀學習,也為推進黑龍江省城鎮化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3黑龍江農墾區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3.1黑龍江農墾城鎮化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黑龍江農墾小城鎮建設已經初具規模,各個農場都需要建設城鎮綠化養護的專業隊伍。根據黑龍江省墾區2011—2014年人才需求計劃(見表1),2011—2014年墾區的園林相關人才有所增加。從園林專業相關需求方向看,主要需求園林綠化養護、園林規劃設計、城鎮規劃、林業、旅游、園區規劃管理等專業人才,其中園林綠化和養護需要的人數和旅游方向需要的人數增加較大。
3.2農墾農場對園林專業人才的需求
2012年暑期,園林專業教師組成調研小組行程6000km,對黑龍江農墾部分農場的小城鎮建設情況、園林綠化隊伍建設及人才需求情況進行調查。結果發現,有的農場小城鎮建設已經基本完成,如嫩江農場、鶴山農場、云山農場、八五七農場、七星農場、前進農場、洪河農場、紅旗嶺農場、八五二農場,這些農場園林綠化已經完成,急需建設一支高水平的綠化養護隊伍;一些農場小城鎮建設正在進行中,如尖山農場、大西江農場、海林農場、八五三農場、濃江農場、創新農場,一些住宅小區和農場公園、廣場及主干道附屬綠地都需要建設,他們也急需園林專業人才。未來幾年,海林農場將利用周邊旅游資源開發農業休閑旅游,七星農場擬建三江綠色米業和現代化大農業開展現代農業觀光旅游,八五三農場利用燕窩島景觀開展農墾文化旅游資源,這些農墾產業發展的新亮點都需要引進園林相關人才。另外,農場很重視農業園區建設,農業園區具有現代農業展示、科技示范、休閑觀光的功能,如尖山農場農業園區、鶴山農場的萬畝大豆田、七星農場的國家級農業園區、洪河農場的農機展示區等,這些平臺也需要園林專業相關人才。
4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新模式
由上文分析可知,黑龍江農墾城鎮化建設中需要大量的園林專業人才。通過與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2007級園林專業學生座談發現,基本沒有學生打算去農場就業,都希望留在城市發展。究其原因:一是學生對農場不了解———園林專業課程中沒有與墾區建設和發展相關的內容,園林專業實踐中沒有到墾區調研實踐,導致學生對墾區的了解少,有的學生想去墾區又有所猶豫,導致農場招不到合適的人才。二是園林專業課程設置、人才培養與墾區發展不對接———墾區城鎮化進程中以小城鎮建設為主,要兼顧考慮農業生產與居民生活的功能。同時墾區近年來建設各種科技園區、示范區及觀光農業區,需要的人才不僅要懂得園林規劃、設計、施工、養護管理,還要懂得一些農業栽培、宏觀管理的相關知識。一方面企業需要園林人才,一方面畢業生工作難找。為了推動學生到墾區就業,逐步實現園林專業人才培養與墾區園林專業人才需求的良性對接,提高大學生的就業能力,我們在園林專業人才培養方面進行了改革,提出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即結合實際進行教學改革實踐,為黑龍江農墾城鎮化提供合格的園林專業人才。第一,進行課程體系調整,增加有關墾區小城鎮建設、新農村建設與規劃、農墾科技園區規劃與管理的相關課程,讓學生初步了解墾區的綠化建設。第二,調整實踐教學環節,組織學生到墾區進行實踐鍛煉,了解墾區的城鎮化進展。黑龍江八一農墾大學農學院已與墾區100多個農場建立聯系,先了解農場每年的人才需求計劃,然后根據農場需求情況,從園林2008級、2009級、2010級的學生中選派2~3名學生到農場實習。這種做法既使學生的工作能力得到提升,又使農場根據需要選留到合適的人才。截至目前,到農場就業的大學生2007級有1人、2008級有4人、2009級和2010級各有6人。第三,培養學生到墾區、到基層就業的意識和情感。以走下去(學生主動到墾區實踐鍛煉)、請進來(墾區的專家領導到學校報告、交流)的模式,培養學生到墾區、到基層發展的意識。第四,建立墾區城鎮化建設、新農村發展、人才需求與農墾大學園林專業教學實踐信息互動平臺。教師和學生積極參與墾區的城鎮化建設、園林施工養護的方案,鍛煉教師的專業素質,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擴大學生的就業領域。園林專業教師積極參與農場園區規劃項目、居住區景觀規劃等社會服務,在這一過程中,增加了相互了解,學生得到了鍛煉。
2中原經濟區的鄉土景觀元素和造景符號的挖掘
人類學家L.A.懷特曾經說過:“自從人類誕生以來,人類種族的每一個成員從他降臨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氣候、地形、動植物群地帶的自然環境之中;同時也要進入一個由一定的信仰、習俗、工具、藝術表達形式等所組成的文化環境。”此話表明了鄉土文化是某區域內獨特的自然環境與鄉土人文環境的綜合表現。由此可見,只有對能夠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號進行挖掘,才能營造出獨具特色的鄉土景觀。
2.1自然環境元素的發掘
鄉土自然景觀是鄉土景觀物質形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影響著鄉土生活生產景觀以及鄉土精神文化景觀的形成。下面將中原經濟區自然環境要素歸納為天、地、木、水四部分進行挖掘與提煉,進而分析中原經濟區鄉土自然景觀的氣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環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氣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鄉土材料等其他景觀要素,氣候是一個抽象的概念,但它在鄉土文化的形成過程中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中國劃分南北氣候的“秦嶺—淮河”帶穿過河南南部地區。線以北約占全省總面積的70%,屬于暖溫帶半濕潤半干旱地區;線以南約占全省面積的30%,為亞熱帶濕潤半濕潤地區。由此可見差異性顯著的氣候,造成農作物品種的差異,也形成了不同的農業景觀。線以北主要種植小麥玉米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農村便隨處可見房前屋后黃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線以南種植水稻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圍繞水稻產生的鄉土景觀。除此以外,人們還會采取一些措施去適應氣候,營造出宜居的生活環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風為主,夏季炎熱多雨,以東南風為主,因此在對建筑周圍綠化時,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種植物以擋冬季的西北寒風,南側適當種植以局部遮陽防曬,東南側留有空隙以便通風與采光之需。總而言之,雖然氣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們無法直接利用,但我們可以利用氣候對鄉土景觀要素的影響,因地制宜地進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師柯里亞所說,讓“形式服從氣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現出的各種各樣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態。河南境內有平原、山地、丘陵、黃土高原、盆地、臺地等多種地貌類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異的鄉土景觀外貌和空間格局,不同的地貌還影響到鄉土民居建筑的類型、外觀以及內部結構。整體來說,河南以平原為主,民居則多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較規整,院落大多為一進或多進,也有帶側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鄰陡峭的太行山南段東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勢,形成臺階式院落;位于黃土高原地區的豫西部分又以窯洞式民居建筑獨具特色。此外,鄉土建筑是人們適應當地地理環境生活的產物,當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異。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鄉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顯地域特征的三個片區,即:濟源山地地區以生土材料為基材的夯土墻坡屋頂民居片區;焦作修武山地地區夯土墻平屋頂民居片區;安陽林州山地地區石板巖式坡屋頂民居片區。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還是可降解的生態建筑材料。還有,不同地貌決定了人們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類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產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鄉土植物
河南省內植物資源豐富,使用鄉土樹種,不僅符合適地適樹、因地制宜的原則,還能夠節約成本,更重要的是人們對鄉土植物表達地域特征效果的認可。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鄉土植物的廣泛合理的運用本身就是鄉土景觀設計中一項重要的原則。以中原地區的鄭州市為例,列舉其城市中常用的鄉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橫跨海河、黃河、淮河、長江四大水系,境內1500多條河流縱橫交織,流域面積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條。河南整體上水資源豐富,農業發達,田間水渠四通八達。豫西的黃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儲水的水缸,或者用來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見,水資源的分布情況直接影響著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環境,也影響著鄉土景觀的外形特征和空間格局。對于水元素的提取豐富多彩,山間清泉、林間小溪、村口古井、水邊濕地、田間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為以“水”元素為主題的鄉土景觀的臨摹母本。
2.2人文環境元素的挖掘
從人文大環境來看,包括歷史、名人、典故傳說等方面的歷史文化元素;包括鄉村聚落、鄉土民居、鄉土生活小品、民間傳統工藝等方面的物質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風、圖騰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觀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區(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重要發源地,歷史悠久,擁有大量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通過對具有中原地域性的鄉土景觀元素進行提取、模仿、再生、創新,并應用在環境的營造中,無形中展現了中原經濟區強大的文化軟實力。本著能夠從鄉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將中原地域的文化歸納為農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歷史文化以及戲曲文化。
3鄉土景觀元素在新型城鎮環境中的表達與營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樣性決定了鄉土景觀元素的豐富性,這些源自于當地鄉土生活,帶有濃郁地方特色的符號和元素,其表達手法和營建形式也是多種多樣和不拘一格的。在鄉土景觀營造過程中,通常將提取出的鄉土元素通過陳列與集聚、引借與提煉、夸張與變異、融合與創新等手法,結合現代景觀造景的特點,以建筑裝飾、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質鋪裝和實物展示等形式表達出來。在新型城鎮環境中與人們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區、街道、公園、城市河流等綠地,不論哪種綠地形式,要做到能給人帶來不同的空間體驗與心理認知的鄉土文化,它們都有著相同的基礎和目標,即結合本土文化特征,營造出喚起鄉風鄉情的情景圖式或記憶片斷,追求一種“保留自然質樸的鄉村風貌,營造物種生態和文化生態良性循環的人居環境”。以下試著從鄉土景觀設計的角度出發,系統化地提出幾點方法或注意事項:(1)最小限度地改變自然土地,營造順應自然規律的景觀;(2)靈活運用地域的歷史性和時間的沉淀性,營造具有年代記憶的景觀;(3)人性化空間尺度,設計有親切感的人性化空間;(4)營造能夠感受廣闊感和深遠感的場景;(5)以綠色和土為主體的柔和風景;(6)以當地材料為主體;(7)能夠體驗大地的豐收;(8)設置交流場所;(9)使用鄉土樹種,種植方式盡可能多樣化;(10)豐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樣的生物可以生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