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9 09:18:0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孝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從精神層面分析,孝文化是關于“孝”的觀念體系,即“孝德”
“孝”字最早發現于殷商甲骨文中,這表明在公元前十一世紀人們就有了“孝”的觀念。西周以后,出現了大量關于孝的文獻記載。《爾雅•釋訓》對孝的解釋是“善事父母者為孝”。“善事父母者。從老省,從子。子承老也。”“孝”字的象形意是指年輕人背著老年人,象征著和諧的親子代際關系,因而孝被看作是子女對父母的一種尊重和愛戴的美德。總之,“孝”是孝敬長輩、贍養父母、善待老人的一系列觀念。孝文化歷來受到中國普通百姓和帝王將相的極力推崇。在古代,孝敬父母、光宗耀祖、效忠君國成為當時人們的崇高的價值追求。當民眾將孝行從個人行為和家庭行為擴展到社會行為,上升到國家層面,并形成統一觀念時,孝道及孝行就演化成了一種特定的文化,深刻地融入到了民族的觀念系統。
(二)從行為層面分析,孝文化是關于踐行“孝”的具體活動,即“孝行”
第一,最基本的“孝行”包括養老、敬老、送老、祭老。《禮記•祭統》:“是故孝子之事親也有三道焉:生則養,沒則喪,喪畢則祭。養則觀其順也,喪則觀其哀也,祭則觀其敬而時也。盡此三道者,孝子之行也。”養老就是照料老人生活起居,使老人吃飽穿暖。敬老就是精神上尊老愛老。送老就是老人過世之后,按照本民族本地方禮節風俗為其送葬、盡孝。祭老則是清明或老人的祭日,子女舉行祭祀儀式對老人寄托哀思。第二,家庭孝敬,包括夫妻和睦、父慈子孝、家庭成員間的和諧友愛。家庭中夫妻之間要平等和睦,創造良好的家庭氣氛;父母對子女要關心、照顧,要盡心盡責養育子女,教育子女要相互幫助,共同進步,還要教導子女成為有益于國家和社會的人。第三,要建功立業,光宗耀祖,效忠國家。孔子曰:“立身行道,揚名于后世,以顯父母,孝之終也。”“夫孝,始于事親,中于事君,終于立身。”即一個人最大和最理想的孝行就是建立功業、揚名于世、顯赫父母。這里的孝除了指家庭中子女對父母的孝順,還指在社會上小輩對長輩的尊敬、禮讓。孝的最終衍伸是效忠國家,就是人們要聽命于國家的最高統治者。封建社會君、國一體,孝就表現為愛國。一個人的成長、立業、處世,始終都貫穿了“孝”。在漫長的封建社會,“孝”是社會穩定的前提和基礎。
(三)從制度層面分析,孝文化是關于“孝”的倫理準則,即“孝道”
以血緣關系為鈕帶的“孝道”宗法制度早在周朝初期已經制定,使孝成為一種正式的人倫規范和禮儀制度。孔孟儒學則提出了孝的具體倫理道德規范。“三綱五常”說,使“孝”最終成為封建社會的倫理綱常和政治制度,統治者標舉“以孝治天下”。宋明時期,統治者更是大力宣揚孝義、倡導孝行,在選拔和考核官吏時把是否孝敬父母作為首要標準。至此,孝的本義從家庭倫理延伸到社會道德規范,從人際關系擴展到政治法律關系。
(四)從物質層面分析,孝文化還包括關于“孝”的物質載體和活動載體,即“孝形”
孝文化在中國綿延數千年,孝文化的價值理念、制度規范的傳承和弘揚都需要一定的物質和活動載體,包括與“孝”相關的人物、傳說、典籍、民俗、禮節、碑文、建筑等方面。對“孝”論述的論著如《孝經》《禮記》《女兒經》等文化典籍;有以孝命名的城鎮,如孝感;有豐富多彩的孝的故事傳說、孝的代表人物;有眾多的關于孝的遺跡碑刻等。余家山頭村的“女兒節”這一民俗活動歷經六百余年從未間斷,就是典型的孝的活動載體。這些物質和活動載體都是當前傳承和弘揚孝文化的寶貴財富。
二、社會主義新農村孝文化的時代內涵
(一)強調精神贍養
自覺善事父母是新農村孝文化的基本內涵,兒女要自覺奉養父母,使雙親頤養天年。善事父母包括物質供給和精神贍養兩方面。物質供給是善事父母的較低層次和基本要求,指盡己所能,從物質上為父母提供基本生活保障。精神贍養則是較高層次的奉養,在滿足老人物質需要基礎上關注其精神需求。當前新農村的孝文化則應更多關注“精神贍養”。(二)強調“生命價值”《孝經•開宗明義》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要踐行孝道,首先要保證行孝者和被行孝者生命的健在。為人子女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才能行孝,即珍愛自己的身體和生命,也是孝行的體現。當今社會的生存壓力大,個別人在工作生活中遇到點困難挫折就輕生,留下年老孤獨的父母。這是一種非常不孝的行為。
(三)建立“平等原則”的新型孝道
舊的孝道強調子輩對父輩的絕對順從,是條“單行線”。新型孝道則是“雙行線”,核心在于子輩與父輩的平等對話,而不是對父輩權威的盲目順從,更不是父輩對子輩過分縱容。新型孝道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的平等交流和理性之愛。
(四)及時行孝,厚生薄死
現在年輕人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很大,有很多人認為,等自己的生活條件好了再來孝順父母。然而,“子欲孝而親不在”,“子欲養而親不待”,父母可能會突然離世,行孝已晚。有人為了彌補缺憾,并受封建迷信的影響,花費大量金錢和精力辦豪華葬禮。社會主義新農村新孝道應破除舊時代的喪葬陋俗,大力提倡趁父母健在時做到物質和精神贍養,并建立社會主義的文明喪葬新風。
三、余家山頭村“女兒節”及其特征
(一)余家山頭村“女兒節”的來歷及所體現的精神內涵與文化內涵
衢州市作為“南孔圣地,孝賢故里”,近年大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樹立了儒家文化發展的典型。農歷正月十八為衢州市余家山頭村的“女兒節”。相傳余氏始祖守益公(明洪武年間)有一女兒,守益公非常疼愛該女。在女兒出嫁后,因思女心切。守益公在每年正月十八都叫其女回家盡孝。余家山頭村的“女兒節”由此得名,歷經二十二代子孫的傳承,已有六百多年的歷史,甚至在時期也不曾中斷。每年正月十八,出嫁的女兒都會回到娘家團聚。在過去,女兒上午回家孝敬父母,下午到余氏祠堂祭拜祖宗,參加村里的民俗活動。“女兒節”當天的主要活動有:請佛賜福、祭祖、走馬燈、舞龍燈、唱戲等。而今的“女兒節”與古時不同的是,它擴大了活動范圍,女兒們會帶上親戚朋友到娘家聚聚,并與同村的“女兒”交流工作和致富信息。余家山頭村的“女兒節”是村民自發組織的。代代相傳不間斷,是因為它有著廣泛的群眾基礎;活動形式簡單而隆重,是因為它過濾了繁文縟節,遺留了文化的精髓;活動內容豐富而務實,是因為它真正體現了孝、德、倫、禮等這些最博大的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價值觀的精神內涵。“十八十八,女兒回家。”這個專為女兒而產生的習俗,在古代是破除男尊女卑傳統的表現,在現代是孝文化、和諧社會的最好體現。2011年余家山頭村的“女兒節”已列入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并且確立了“尊重女性、崇尚孝道”這一宏大的文化主旨。正是從那一天起,余家山頭村的“女兒節”被賦予了新的生命力,走向了更高的文化層次,注入了更豐富的文化內涵。
(二)余家山頭村“女兒節”的特征
1.濃郁的地方性。
女兒節民俗活動內容有著濃郁的地方色彩,請佛賜福、祭拜祖先、走馬燈、舞龍燈、唱大戲等都是地方上流傳甚廣的習俗,體現了地方民俗節慶特點和鮮明的地方性文化特色。
2.悠久的歷史性。
余家山頭村“女兒節”孝文化作為傳統文化,歷經六百余年、二十二代子孫傳承,至今從未間斷過,在當地形成了一道獨特的民俗文化景觀。
3.獨特的超前性。
在古代重男輕女的思想根深蒂固,女性地位低下,根本就沒有發展個人才能的機會,因此不可能會以女性的名義來設立一個節日,而余家山頭村卻恰恰相反,傳承著尊重女性的“女兒節”。這符合現代社會所提倡的男女平等與和諧社會的宗旨。
四、社會主義新農村孝文化建設的基本路徑
(一)加強學術研究,把握新農村新型孝文化的時代內涵
余家山頭村已經開了兩次較大規模的有衢州市文化局負責人、文聯、作家協會、民俗專家、大學教師參與的孝文化研討會。對當代新農村孝文化展開了深度研究:認真理清社會主義新農村條件下孝的當代涵義、當代特征及當代價值;結合當前農村實際情況,了解老年人的物質和精神需求;針對當前新農村養老資源匱乏的現實問題展開系列研究,為新農村孝文化建設提供理論支撐及方法建議。
(二)孝文化教育常態化
孝文化教育包括兩方面,一是對青少年的孝文化教育。對農村青少年進行新孝道理念教育,使青少年懂得尊重、愛戴、孝順自己的父母。這也是愛黨愛國的基礎和前提。要把孝文化教育納入學校教育范疇,學校要開展各種活動對青少年進行孝道教育。二是對全體村民開展孝文化教育。無論何時,家庭永遠是農村老年人的第一生活場所。家庭的和睦及家庭成員對孝文化認知和踐行狀況,直接決定著老年人的生活品質。從當前農村家庭養老的需求者增加,而養老資源的供給者減少的現實困難出發,政府要對村民展開各種形式的孝文化教育,使每個人對“孝”都能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設立專門機構落實農村孝德制度,建立孝德管理長效機制
要落實好農村孝德制度,使孝德管理工作日常化就必須設立專門機構。在村委會建立孝道獎懲機制,樹立孝德典型進行表彰,促使村民孝德觀念的養成。余家山頭村每年“女兒節”都評選并表彰“好女兒”“好媳婦”。2011年評選出了“好女兒”26名、“好媳婦”46名并予以表彰,還建立了“孝慈善”基金。該基金針對本村生活困難家庭的老人予以幫助,為該村的孝文化建設作出了貢獻。2011年9月,該村好媳婦邵玉仙被評為柯城區第一屆“十佳道德模范”———孝老愛親模范。
(四)要強化法制監督,建立健全老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法規
與輿論壓力和道德約束力相比,運用法律規范人們的孝德行為、強化人們的孝德意識是很有必要的。政府要完善對農村老年人的法律援助機制,做到每個鄉、鎮都有法律援助工作站,每個村都有法律援助聯絡員和調解員,不斷把援助的觸角延伸到農村的每個角落,使農村養老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有部分農村家庭嘗試簽訂了《家庭贍養協議書》和《繼承財產辦法協議書》等,減少了多子女農村家庭中的贍養糾紛,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農村老年人的合法權益。政府可以對這些有益探索進行宣傳和推廣,對解決當前農村龐大的老年人群的養老問題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所謂“茶文化”云云,活像江湖鬧劇一場。雖則紛紛揚揚,蔚為大觀,然欲尋其中之真誠有度者,真鮮乎哉。“茶文化”者,茶界之饕餮大餐耳。
“文化”二字,是高堂雅閣,玉食錦衣,茶也有幸,生而有之。而這還要歸功于往圣古賢愛茶事茶之真心實意,為后人留下了豐贍多姿的古意盎然。然而姑且先不談古人所闡發所營構的“茶文化”,究竟是什么立心,什么形態,端看時下茶界所流行的這樣的論調,卻不免要替古人心寒:
“茶文化是中國具有代表性的傳統文化。茶文化是中國文化內涵的一種具體表現,談茶文化必須結合中國漢文化而論之。”
“茶文化的精神內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技藝而結合中華文化內涵和禮儀而形成的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
“中國是茶的故鄉,也是茶文化的發源地。中國茶的發現和利用,已有四五千年歷史,且長盛不衰,傳遍全球。茶是中華民族的舉國之飲,發乎神農氏,聞于魯周公,興于唐,始于宋。中國茶文化糅合儒、釋、道諸派思想,獨成一體,是中國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茶文化是指以茶作為媒介而創造的一切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統稱為茶文化。”
話是講得不錯的,政治上尤其永遠正確、漂亮。然而這樣的斷語,已然舉國常識,又何勞諸位到處宣揚說了又說?如果民眾已經愚鈍到連這樣的認知都需要諸位去“辛勤工作”后再來告知,那我們的所謂“五千年文明古國”,“茶文化源遠流長”又從何談起?遠的是什么樣的“源”,長的又是什么樣的“流”?
其實,現在使用的“文化”一詞,是來自近代對于英文的翻譯,為我們“締造”了茶文化的古人們,恰恰并沒有開口閉口“文化”云云。而西方人的民族性是偏向于外馳的,注重的是物理的實用性。他們是發現了一個新東西,就創造出一個名詞以稱之,在沒有這個名詞之前,就說明他們還沒有這個東西。就像“電燈”、“輪船”這樣的名詞出現之前。他們還沒有電燈、輪船一樣。在發現了應該有“文化”這樣一個東西以后,他們就從希臘文中化出“文化(Civilization)”一詞。因此,英文的“文化(Civilization)”,是純然指向于物質而言的。如何發現、創造、編排擺弄甚或臆想物質。便是他們之所謂“文化”的大體意涵。
西方人面對自然的思維出發點。是使用工具的發現、占有,享受——而后有其“文化”、“文明”。在西方人的意識里,人和自然是對立的。故而要“以人為本”地“改造征服”。自然只是他們活躍的舞臺,是上帝對于他們這些“子民”的欽賜厚賞,是靜止不動的“物”而已,完全可以無畏無懼地攫取和享受之。而也因此之故,在西方的“發展史”上,就有前仆后繼不斷涌現的發現、發明、侵略和殖民。
然而西方人的這種向外的、追求實用的思維,其實在根上就是與東方精神背道而馳的。諸如中國傳統之“謙卑敬天”、“道法自然”、“內觀自省”等理念。對于西人而言,無異于天方夜譚。據說像“道”與“禪”這類的詞語,西方至今尚無恰當而得其意的翻譯——因為這類“東西”,看起來除了有點“東方的神秘兮兮”以外,實在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東西方之根本區別就在于:一個內求,一個外征。東方人的思維出發點是謙卑的,在大自然面前視己以小,認為生命本身是盲目的、機械的,故而要向內反省己身以修正,逐步達到與自然的和諧。
在東方人的意識里,自然和人,是互動的、一體的,是生命得以回歸的家。人并沒有高于自然,但也不是自然的奴仆,而是平等參透的關系(平等參透既是一體)。因此,東方的中國和印度的傳統,都重視智慧、重視人的內在修為,亦即人格的完善——以不違背自然為宗旨。而把這個認知引申到人群,每個人都能有謙卑的自覺,更多地要求自己,就會為家庭的和睦、社會的和諧拓展出無限的空間。是故,我國一直以來講究的是“和”,是“禮”,是“讓”,是“靜”,是“道”,是“修”,等等諸如此類,全部都是個人反求己身,去了解自己而不是專看外界并與人爭競。
可惜的是,現在我們是全部采用西方的思維,所以看古人的那一套,都說是“壓抑個性”、“束縛思想”。以及不利于科技的發展,等等。這實在是很大的一個誤會。
時下,常見有老外到中國來,感嘆中國發展之蓬勃。贊美中國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進步在哪里?都是指道路、交通、建筑和生產之類的物質構建。而這些在中國古人的傳統理念中,都稱之為“象”,即現象,是表現在外面,人所共見的東西,只不過是“形而下”而已。估計若是古人看到我們現代的物質繁榮,反而會警告我們貪欲過剩,向自然索要過多。
因為人既然是萬物之長,就“長”在有更高級的感知。若是拘囿于此類紛繁而盲然荒廢一生,那所謂人生的意義又從何說起?
總之,中西方的思維,確然兩套背道而馳的出發點。有了這個認識,就幾乎可以看清中西方一切學問之大不同。諸如科學與玄學、西醫和中醫、物理和心學、基督教和儒釋道,“文化傳播”和“大道之行”。
而至于“茶文化”,誰都知道,這是我國韻傳千年的傳統。但是只有我們厘清了“文化”一詞的內涵意義及其來龍去脈,才不至于糊里糊涂,也才好意思坐下來,好好談論一下我們的“茶文化”。究竟是什么樣的一個“源遠”,什么樣的一種“流長”。
我們至少應該謙卑的是,所謂“茶文化”,全然由古人們所締造、所倡導,而古人的生活環境及其學問內心,都與今人已自大不同。我們要“弘揚和繼承”茶文化無可厚非,但至少應該放下身段,丟棄現代人的眼光,走進古人的世界,去體察、去體會,想想茶身上究竟有什么獨具的品性而為一代又一代的智者們所稱道宣說。
否則。泛泛而談“茶文化”。大概開口既是糊涂!
順便值得一提的是,“文化”一詞,既然來自對英文的翻譯。那么當初為什么要用這兩個字來組合呢?其實這個來由卻正彰顯最原汁原味的中國傳統的“文化觀”。
典出《易經·賁卦》的彖辭:
中國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2)02-0107-05
收稿日期:2012-2-6
作者簡介:張楚廷(1937-),男,湖北天門人,湖南涉外經濟學院名譽校長,湖南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從事教育哲學、高等教育學等領域的研究
明德中學曾請我講“文化立校”。我想,這個講話本身就應當有文化含量。講話有一個特殊的開場白,我提到了香港大學的校訓:明德惟志,格物惟勤。做人、做事都說了,又恰與明德中學的校名完全吻合。這樣,我自然地靠近明德中學,并由衷贊揚“文化立校”的思想有深度,有廣度。這對于大學亦必是很有意義的。
我首先對“文化”一詞釋義。
對“文化”可作淺層的理解。如父母送子女上學,就是讓他們去學文化。文化被等同于知識。
也可做深層的廣義的理解。源于拉丁文的文化即cultura,現代英語則是culture,有耕耘、栽培之意。
一、再細說那個“文”字
在我們說天時,雅稱天文;說水時,稱水文;說人時,有人文之說。人文一詞在中國古代早已有之。為何要一個“文”字呢?不完全是雅的問題,不完全是修辭問題。文是著重于精神、思想、觀念一類無形的內容。天文既是指天,尤指與天相關的情意、意蘊等。水文亦如此。人文更是指人的精神、情感、情操、學識。文是一個很高雅的字眼。
“文”字作為修飾詞時,構詞十分豐富,文采,文筆,文章,文雅,文靜,文物,文明,文人……文身即在人體身上繪圖案。從現代漢語詞典上看,由“文”字構成的詞即達96種,顯示出極強的構詞力。文含有美麗、雅致、珍貴之類的眾多含義。
墳,右旁是“文”字。它不只是墳墓的墳,它還是指水邊的高地、平原上的高地,古代則指大著作,三文五典。墓被說成墳墓時,也包含了對人逝后安放之地的紀念之意。
“咬文嚼字”通常是作為一個貶義詞使用。我這里,對“文”這個字也在咬和嚼。不過,它確實很有味道,很有嚼頭。文人,文人聚集的學校,能不對“文”字仔細咀嚼嗎?所以,在力主文化立校的明德中學這樣的學校里也咬文嚼字了一番。
接著,我從多角度對文化分類,并通過分類進一步了解文化一詞的豐富內容。
按大的類別分,有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問題立即來了,文化不是主要指精神面、思想面嗎?物質也談得上文化?有物質文化嗎?事實上,當我們說物質文化時,著重是指附著于物質上的觀念、意蘊、思想及其所體現的精神。一座建筑物,它是物質,但建筑物可體現或反映許多精神的東西,通過它甚至可看到民族風格、時代特征等。一座橋梁、一輛汽車、一個門樓……都不只是純物質的東西了。對于一塊普通的石頭,一坨泥巴,人們不會使用文化這樣的大字眼。
按地域分,有湖湘文化、湘楚文化、齊魯文化、嶺南文化以及中國文化、歐洲文化、南美文化、北美文化……全世界現存語言還有6 000多種,每種語言都負載著文化。各民族有各民族的文化,漢文化、藏文化……50多個民族,又有相應的50多種文化。
按內容分,有觀念文化、思想文化、科學文化、藝術文化……它們又各自包含許多種文化。
按性質分,還有儒家文化、法家文化、道家文化……甚至,還有法西斯文化、武士道文化。文化中,有精華,有糟粕;有古典,有現代;有民間,有上層。
還有一種分法,從有形和無形來分,或從顯性和隱性來分,這就是顯性文化和隱性文化。
上課時,老師所講的、所寫的,這是顯性的。但他在講課中體現的態度、熱忱、認真以及對學生的關愛是隱性的。課堂上那唰唰作響的粉筆書寫聲,是顯性的。那一片責任心、事業心是隱性的。無論好與差,都包含著兩個方面而又形成一個整體的課堂文化。這是校園文化里最重要的一塊,校園文化還包含著更廣泛的內容。
這種更廣泛的內容需要學生更豐富的心理活動才能習得。聽講、看書,靠認知心理;而對學校隱性文化的習得,則主要靠非認知心理,靠學生的直覺、感悟、體驗,靠“第六感官”,不只是靠聽覺、視覺、觸覺、嗅覺和味覺之類。因而,這也就需要學生更積極更主動的心理活動。一方面,學校努力去創造豐富的顯性和隱性文化;另一方面,學校的各種條件也應能讓學生更有效地展開自由而全面的活動。
在學校里,文化就是課程;課程是文化,但文化就只是課程嗎?這就有一個對課程的理解問題。
關于什么是課程,有數十種說法。其中,有一種更具代表性的說法是:課程乃學生在學校里習得的文化之總和。這種說法或理解就把課程歸結為文化了。這種文化就既含顯性文化,又含隱性文化。在這種理解下,學校隱性文化也納入課程了。于是,學校課程也可分為顯性課程和隱性課程。這種觀點之下,顯然擴大了課程的視野。
這樣,學校文化建設也可歸結為課程建設。而文化立校,也就是課程立校了。
華中科技大學要把自己辦成有國際水平的大學。校方認為,國際水平的大學就應當有國際水平的課程來體現。這是很先進的大學教育思想,他們就明白課程的地位。于是,校方就要求下屬的各二級學院都要開出國際水平的課程來。國際水平的課程是由本校教授還是外校教授開,是由本國教授還是外國教授開,這無關緊要。
華中科技大學下屬的教育科學研究院也要開出國際水平的課程來。于是請了我去,共計十講組成這一課程,每一講的內容都很充實。教育科學研究院的教授劉獻君、沈紅、周光禮等來聽了講座,周光禮還是該講座的主持人。行間,武漢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也有人來聽了。
像這樣重視課程地位的大學,在中國并不多見。在中學,也許課程的門類并不是一個特別的問題,但課程建設的其他方向依然有很豐富的內容。而像明德這樣重視文化與課程的中學,也不多見。
比較自覺地重視學校隱性文化或隱性課程建設的大學校長更不多見。有一些,可能無意地做過,有一些可能還做得相當有成效,還有少數的人是有意地自覺地去做的。
這一建設的重要性從這樣一個事實可以看出:兩所同樣的大學,所開設的顯性課程在名目上可能是一樣的。但隱性的東西就可大不一樣了。劍橋大學開設《微積分》,長沙大學也開設《微積分》,就因為是在不同的文化中開設的,從而作為不同的文化存在,其效果可能就大不一樣了。它們的區別主要在隱性文化上。也可以說,學校與學校間的差別主要表現在觀念文化、精神文化上及相應的課程上,尤其是隱性課程上。
校長應是學校課程建設的主導者、親歷者。他對課程建設負有最大的責任。如果一位校長的工作沒有做到課程上來,這位校長真是白當了的。凡著名的校長,大都在課程上有特別的建樹,有先進的理念并影響至深。、博克、赫欽斯即是。
校長對隱性課程或隱性文化的建設負有更大的責任。學校能否讓自己的建筑物也成為教師?能否讓墻壁也成為教師?讓校園里的花草樹木、校園里的羊腸小道也成為教師?校園能否讓學生更親近自然、熱愛生活?這都是校長需要作為的方面。
隱性文化可以簡單地用一個“風”字來描述。學校里的學風、教風、校風怎樣?這個校園所刮的是東南風,還是西北風?“風”是無形的旗幟,因而,換句話說,就要看學校里是否飄揚著那種無形的旗幟?飄揚著怎樣的旗幟?而所謂旗幟,即無形的引路者、照耀者。它引導學生去崇敬什么、鄙視什么,指引學生去追求什么、拒絕什么。還有什么比這更重要、更珍貴的呢?還有什么是更值得校長去關注的呢?
二、具體地講講文化建設
學校的一切本已是文化,為何還要建設呢?所謂建設,就是要使之更充實、更豐富,有更大的發展。
學科建設就是文化建設,課程建設是文化建設,這是非物質文化建設。實驗室建設,教學樓、圖書館、體育館和博物館的建設又何嘗不是文化建設呢?雖然與物有關,但可謂物質文化建設。當然,一個更根本的建設是師資建設。
以上,大體上是有形的。還有無形的文化,如觀念文化,精神文化,相關的是無形文化的建設。電腦分硬件和軟件,大智大慧更表現在軟件建設方面。我們可以把學校里無形文化的建設比喻為電腦的軟件建設。當然軟件常常與某種硬件相關聯。無形文化有時也附著于一定的有形之物上。
圖書館、天象館、天文館的建設當然在有形之列。既然它們都是文化,所以我在其建設之中也增加了許多考慮。湖南師范大學(下稱師大)圖書館的土木工程設計是由湖南大學的黃善言教授主持的。我不可能去直接參與土木結構設計,但我參與了結構理念、布局設計、風格設計的討論。黃教授也十分愿意跟我一起討論。這種討論一直持續到施工過程之中。無疑,我們這座圖書館與眾不同的極其豐富的文化含量是與我當年的構思有關的。
在圖書館的正前方道路兩側的四座雕像是我提議修建的。紀念的是四位中國古代文人,屈原、孔子、司馬遷、祖沖之,雕像基座上分別刻有這些人的一段名言,而這些名言又分別由我校的四位名教授書寫,他們是劉筠、李盛華、馬積高、尹世杰。這就是文化。中國的文化史在我們校園中,在我們心中。
在文學院大樓前方,我們修建了楊樹達先生的雕像,他是我們學校歷史上最有學問的人。雕像上的文字是請李維琦教授書寫的。
顯然,我們崇敬的是學人、文化人、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而無任何政治家。真正推動了社會進步的政治家也是值得紀念的。但這不是學校的事,我們依據自身對“大學是什么”的理解紀念相關的人物。大學研究政治學,但不從政;大學與政治學有關,與政治無關。就像大學研究商學卻并不從商那樣,就像大學也可能研究軍事學卻并不從軍那樣。
這些雕像的制作,用了優質的石料,它們將永久聳立于我們的校園。
我還有修建幾位外國的,世界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哲學家、科學家的雕像的計劃,如亞里士多德、笛卡兒、牛頓等人的雕像。但是,這隨著我卸任而再沒能實現。也怪我見事遲,為什么沒在18年的任期中的早些時候去做呢?
我想,所附著于這些建筑物、這些雕像上的文化將永在,所體現的精神將永在。
我還提出了四維綠化的概念,讓校園成為學生貼近自然、親近自然并由此而更熱愛生活的佳境。首先是全覆蓋地面的綠草,再是由灌木自然生成的籬笆,第三、四層就是兩種不同高度的樹木了。我還提出了整個校園除必要的水泥路面外,不要有任何的地面。
此外,我還希望校園里有百種花卉,四季皆有。最終究竟有多少種,我沒再仔細過問了。
事實上,我和劉志輝、戴海以及后來的學校負責人羅維治、陳鈞、龔維忠等,都很重視學校的“風”。戴海還寫過專門的文章來論述“風”及其建設的意義。
學校的“風”,不只是包括工作作風、生活作風,更特別更寶貴的是學風、教風和由此而生成的校風。
1992年春,大學刮起創收潮、下海潮、經商潮。那時,我們在校園最核心地帶掛出了兩條巨幅標語:學術是學者的生命,學習是學生的天職。很震撼,很聞名。這就是當時師大的特立獨行。
鄰近的大學,外地來參觀的大學,都能看到,師大的學生竟不為潮流所動而那樣專注地學習。
我們是師范大學,學生未來大都是教中學的,教教中學,還需要那么多知識嗎?還需要高深學問嗎?還需要講究學術水平嗎?但所有這些,對于我們這所師范大學都不是問題。我們有著無止境的追求。
“風”,實際上是無形的旗幟。在師大,飄揚著兩面無形的旗幟:真理至上,民族至上。
真理至上是第一位的。真理常常是超民族的,然而,一個民族需要意識到保障真理的至上地位才是在根本上有利于民族的。從這個意義上說,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民族至上是相對于社會政治的,民族的利益是超政治的,并且,只有當政治不損害民族根本利益時,政治才獲得應有的地位。從這個意義上說,政治是從屬的。
誰擁有真理,這與“誰”的性別、種族、權位、錢財等等毫無關系。
有一次,一個關于文學評論的國際學術會議在我們學校舉行。這個會議有一個簡短的開幕式,由我致歡迎詞。因是國際性的學術會議,我想用英語講。我的英語很差很差,寫了一個稿子,還預念過幾次。我擔心發音不準,請來白解紅,讓她聽聽我發音有什么毛病。她聽后很高興,說“太好了”。我說:“不會沒有毛病吧?”她說只要注意一下兩處需有一點停頓。
平時,我是決不會用英語跟外國友人談話的,一則,我沒有這個能力;二則,就說那么一兩句,讓別人還真以為你懂英語,這樣反而更尷尬了。從根本上說,我在學問面前,是決不會裝模作樣的。真理至上,首先是我自己在真理面前無條件的虔誠。
在學校里,我本人對待真理的態度是至關重要的。至少,在一般人看來,我是學校里有權有勢的人。故而,我對真理的虔誠與尊重格外重要,比權勢重要得多。
羅××是那次國際學術會議的主要組織者之一,他為此請來了一位副省長。事先,我對他說:“有必要嗎?”他答:“有,這體現了會議的檔次。”我實在不能不說了:“這與檔次有關嗎?”雖然說過了,但無濟于事。由此,我深知,“官本位”已深入學校,已感染到了年輕一代學者身上。羅××當時40歲才剛出頭啊。
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更加重了我的使命感,我得為改變這種現狀而不懈努力。大學需要官員有投資的自覺,但決不希望他們來捧場。他們是從政的,我們是從教的,兩回事。況且,學術,學問,靠捧場也是毫無意義的。
這種觀念上的問題,與體制本身存在的問題是相關聯的。所以,我在校內不僅從觀念上“去行政化”,而且還必須從制度上“去行政化”。唯有如此,真理至上的旗幟才可能在我們這里高高飄揚。
為什么省府多次想幫我們建一個像樣的辦公樓而我始終未予采納?這座辦公樓既小又舊,小到不足千平米,舊到在所有建筑物中它年歲最大。然而,不是說要“小政府,大社會”嗎?學校里,為何不可以是“小行政,大學校”呢?大學應當比社會更有覺悟,難道它需要一座雄偉的辦公樓來表明自己的身份嗎?
真理至上,就是我們不僅崇尚真理,還要探求真理,發展真理,維護真理,讓真理成為我們心中最宏偉的大廈。如果真理至上的旗幟在大學里還飄揚不起來,在哪里還可能飄揚起來?
為什么在我們學校,在教職員工中地位最高的,最受尊敬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教授呢?原因還不簡單嗎?他們可以最好地體現真理的含義,他們以探求真理為己任。
我任職時的師大,教授擁有令人羨慕的地位,比別的學校更有地位,更受尊敬。對此,有的學校不以為然,有的學校將信將疑。山東大學的一位校領導(黨委負責人,女性)專程就此來考察。考察前,她心中的問題是:“真這樣嗎?”考察后,她得出結論:“真這樣。”顯然,她是認真的。我相信,她決不會只是看看的。
車隊長輝常為劉筠院士開車。有一次,我乘他的車時對他說:“給院士開車你是特別小心的吧?”他答:“當然。”我進一步說:“給我開車問題不大。校長乘車撞死了,今天死,明天就可再任命一個。院士出事了,多少年出不了一個啊。”他聽后,覺得我講得不對,于是回應道:“像你這樣的校長,多少年也出不了一個啊!”我很欣慰――我們學校的工人也懂得教授的價值和教授的地位。
始終讓真理至上的旗幟飄揚在師生員工心中,這就是極珍貴的學校文化。建設這種文化,需要真正的本領。
On School Established by Culture
一、結合學校實際,打造校本精神文化
《__縣中小學實施文化育人中長期規劃》中,明確提出“一校一特色”、 “一校一強項”的文化育人理念。因此,在實施文化育人過程中,我們必須根據學校實際,構建特色校園文化。如和平中學、陽明一小等辦學歷史悠久、辦學成績顯著的學校,可以做好校史文化建設,切實做好校史的編纂、先進人物事跡的收集與成冊等校史文化建設工作,盡可能使校史文化傳承、發展下去,它是一筆無形資產,可以較好地起到熏陶和激勵作用,從而使校本精神文化代代傳播及傳遞,生生不息;四聯中學是一所具有優良革命傳統的學校,可以充分發揮其紅色文化的作用,激勵青少年一代奮發向上、積極進取;而__中學、實驗初級中學等新辦學校,則可以充分利用其環境優勢,做到建筑與自然和諧統一、人文與環境巧妙相融,深化環境人文內涵,美化校園文化環境,增添人文氛圍,提升學校品位;職業技術學校的辦學性質與普通中學完全不同,其校園文化建設應突出職業文化,強化職業精神,比如,在宣傳教育上可以廣泛宣傳富有職業精神的名言警句、典型事跡;在課室、實訓室的布置上,可以參照工廠或企業模式;在管理上,也可以參照企業管理模式,努力營造出職業氛圍,建設具有職業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總之,校園文化是一所學校靈魂所在,各學校務必結合學校實際,打造校本精神文化,以發揮其目標引領、價值引導、觀念統一、情感激勵和規范調節的積極作用,促進良好校風、教風和學風的形成。
二、結合學生實際,舉辦豐富而又獨具特色的校園文化活動
現在,校園文化活動已引起了學校的普遍重視,大部分學校都能夠通過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來塑造學生健康的人格,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但很多學校的校園文化活動也存在著層次不高、管理不到位、形式單一、特色不突出等問題,甚至是純粹為活動而活動,不能真正取得實效。校園文化活動要想真正取得實效,必須結合學生實際,注重活動特色,努力實現校園文化活動從單一的文體娛樂功能向導向功能、熏陶功能、教學功能和育人功能的根本性轉變。如和平中學、福和中學、實驗初級中學等學校,學生素質普遍較高,學習興趣比較濃厚,可以組織學習興趣小組、文學社、科技創新、演講比賽、征文比賽、辯論賽等活動來開拓學生視野,發展學生個性;陽明中學作為特色學校,學生普遍在體育、藝術等方面有一定的特長,可以舉辦各項體育運動競賽、藝術節等活動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發揮學生特長;職業技術學校學生活動能力相對較為突出,可以通過豐富多彩、而且能夠突出職業性和技能性的校園文化活動,來發揮學生潛能,發揮學生個性,增長技能,增進合作,如技能競賽活動,暑假“三下鄉”、青年志愿者以及各類社團組織等活動。總之,學校應根據學生實際,明確目標,保證實效,大力抓好特色活動,打造校本活動品牌。
三、結合辦學目標,彰顯特色校園辦學理念
第二,把握方向、打造特色
在校園文化建設上,學校要把握兩點,一是必須要堅持建設先進的文化。要注重把握校園文化活動的政治導向、思想導向和價值導向,用優秀的文化加強對學生的正面教育,用健康向上的思想作為校園文化主流,確保校園文化沿著積極健康的軌道發展。二是依據并打造學校特色。一所學校與其它學校鮮明的區別就是學校的辦學特色。校園文化建設要體現學校的特色,根據自身條件,揚長避短,在校園文化的特色上下功夫。
第三,增加投入,優化環境
校園文化建設要外顯于形,內化于心。育人環境建設非常重要,完備的校園文化設施是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必要前提。近幾年來,我縣做了許多工作,但總的看來,仍與發展的形勢不相適應,與學校的發展、師生員工的要求不相適應。現在學校的經費撥付是按照學生數進行撥付,辦學規模較大的學校還好一些。一些辦學規模小的學校就在資金方面顯得比較困難。像長興學校、亮兵中小學、福興學校等必須給予資金支持,方能更好的把文化建設做好。
校園文化中包含的價值目標要符合學校所確定的教育目標,能對學校教職員工及全體學生的行為取向和價值取向起導向作用。高校校園文化一旦形成,就會建立其自身的價值體系,校園文化對學校群體成員在價值取向和行為取向上起導向作用,這種導向作用是通過各種文化儀式來引導校園文化的導向作用,主要體現在校園文化能以各種文化活動、文化習慣默默引導師生的價值取向、行為心理,使其在校園的工作、學習、生活中逐漸形成共同的價值觀,最終使個人的追求同步于高校的目標。對于剛剛建立的高等院校,亟需建設良好的文化氛圍來引導師生的價值和行為取向,獲得師生內心的認同。
2.校園文化具有激勵作用。
校園文化是校園精神的主動體現,不僅能弘揚正氣、優化校風、培養校園精神,而且能促使師生員工從內心深處產生一種奮發進取的效應。對于新建高校來講,可以通過塑造校園文化,讓每位師生成員都能自覺地產生一種為學校拼搏進取的奉獻精神。因此,新建高校要充分發揮校園文化的激勵作用,能激發教師的工作熱情和學生的學習熱情,升華學校的凝聚力。
3.校園文化具有凝聚作用。
校園文化是使生活在校園中的多數個體有著類似的行為習慣和思想追求,是作為一種價值觀念和意識形態存在的。新建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時,要把這種凝聚力推進到教學工作當中,這樣不僅能和諧人際關系,美化生活,還能促進廣大教職工團結一心,把注意力集中到培養優秀的、滿足社會需要的人才上,同時這種凝聚力還能促使學生更加的刻苦努力,為母校爭光,為社會添彩。
二、新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新建高校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中,雖然在校園物質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問題。
1.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還不夠到位。
部分新建高校在追求其自身發展過程中,對校園文化的作用和內涵的理解不夠深入,不能系統的把握校園文化建設機制。學校管理者對校園文化本身的認識是導致校園文化存在諸多問題的重要原因。首先,新建高校在很多方面都存在一定的探索性和不確定性,比如發展定位、辦學特色、人才培養模式等,這些就導致短時間內很難形成相對合理的辦學理念,阻礙了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發展。其次,我國大部分新建高校發展時間并不長,學校領導優先會把有限的物力、財力和人力都投入到校園基礎設施建設上,即使有些領導能意識到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性,但考慮到有限的辦學條件,就會感到力不從心。畢竟校園精神文化環境,特別是高校精神文化,它是需要通過長期的積累和沉淀才能形成的。因此,大部分新建高校都存在著重物質文化建設,輕校園精神文化建設的問題。
2.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素質不高。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主體即校園文化的創建者,主要包括教師、學生、學校管理人員等。從教師主體來看,新建高校因其自身原因,缺乏雄厚的師資隊伍,教師結構不合理,教學和科研水平還存在一些局限性,不利于校園文化的建設。另外,新建高校對教師要求很高,教學任務很繁重,很難投入時間和精力參與到學生的文化活動中,教師的主體作用就難以發揮,進而不能很好地將教書與育人結合起來。從學生主體來看,大學生是校園文化建設的主力軍。與其他高水平的高校相比,新建高校在發展前景和社會地位等方面都不容樂觀,特別是其生源質量一般都比較低,培養出來的學生缺乏主動性和能動性,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建設高品質的校園文化。
3.校園文化個性不突出,特色不明顯。
“高等教育系統一方面受外界環境的制約和影響,另一方面又對環境施加影響,兩者之間存在著物質、能量、信息的交換,這決定了高等教育管理的開放性。”對于新建高校來說,辦學特色應作為其立足之本、寶貴的資源和財富,更是其賴以生存和發展的生命線。然而,我國很多新建高校在其校園文化發展當中,往往存在種種急功近利的思想,甚至出現盲目攀附、效仿更高層次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模式,沒有形成自身的辦學特色。因此,新建高校面臨的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如何突出自身的優勢,辦出自己的特色,持續、快速、健康的成長,并能全面提高自身的辦學水平和綜合實力,以求在激烈的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三、新建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路徑
校園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且復雜的系統工程。對于新建高校而言,在最短的時間內建設較為完善的校園文化,對其辦學目標和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具有重要意義。那么,面對這一工程,筆者認為應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培育良好人文環境,構建優良校園文化氛圍。
新建高校在規劃好基礎教學設施建設的同時,還要做好校園人文環境建設。通過建設完善校園文化活動場地、設施、平臺、制度等方式,滿足高校師生員工文化生活和高校人才培養的需求。充分利用好大學生文化活動中心、校刊校報、廣播臺、宣傳展板、網絡、微博等新舊媒體、文化陣地,結合現代大學生的特點、愛好,組織開展各類校園文化活動,構建良好的人文環境,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2.創新高校學術文化,激發校園文化發展潛力。
學術文化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它體現著一個學校的學術特色,反映著一個學校的學術水平。新建高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首先,要凸顯科學文化,突出學術創新,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豐富學生的課外閱讀知識,開拓思路,激發創新意識,培養實踐動手能力。其次,作為新建高校,還要積極推進教育創新,優化教育結構,改變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質量。第三,青年教師占新建高校教師隊伍的半壁江山,因此要積極鼓勵青年教師做好教學和科研,支持師生共同搞科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動手能力,逐步形成濃郁的校園學術文化氛圍。最后,新建高校應建立和完善學生評價機制,建立健全公開、公平、公正的學術評價制度。
網絡文化是互聯網出現后產生的一種新的文化形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分地域、全球共享、時代性強。而高校校園網絡文化是受社會網絡文化的影響,以教師的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活動為載體,通過校園網在校園里傳播的一種獨特的網絡文化。它是由高校教職工和學生共同創造的,是校園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高校網絡文化是網絡文化的重要分支,一方面網絡文化通過校園網絡文化在校園內折射,另一方面校園網絡文化又對網絡文化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校園網絡文化作為校園文化的補充,既反映出新時期大學的精神面貌,又體現大學的凝聚力、感召力和生命力。
1.2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特點
高校校園網絡文化既繼承網絡文化的特點,同時又有自己的特殊性,校園網絡文化的特殊性[3]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師生共建。校園網絡文化的創造者和參與者都是師生,網絡讓學生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使得學習可以發生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同時,網絡也極大的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和辦公手段,各種功能強大的軟件系統,不但可以協助教學,還可以充分調動學生的創造性。校園網絡文化就是在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這一過程中形成的,已經成為校園內一種不可或缺的資源。(2)引領網絡文化前沿。大學生具有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強,思想活躍,創新性突出的特點,所以高校一直是前沿文化的發祥地,而高校校園網絡文化也是新型網絡文化的搖籃之一。(3)學術性較強。高校教師和大學生具有較高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素養。他們是科技進步的重要推動者,各種先進的研究成果和技術通過校園網絡傳播和擴散,所以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內容表現出極強的學術性,是理論性、技術性和知識性的結合。(4)服務社會。高校校園網絡文化雖然產生于高校校園,但它會輻射到社會,影響社會網絡文化的發展。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很大程度上是服務于社會,最終轉化為社會網絡文化的一部分。
1.3校園網絡文化的作用
校園網絡文化是校園文化傳播的重要途徑,它對高校的作用體現在積極和消極兩方面。(1)積極作用。校園網絡文化是校風校貌的體現,通過網絡傳播可以潛移默化的影響師生的價值觀。校園網絡文化蘊含豐富的知識,有利于師生開拓視野,拓寬獲取知識的渠道。校園網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展示的平臺,通過網絡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獲取信息,發表自己的意見,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2)消極作用。首先,校園網絡文化離不開網絡,需要從網絡上收集和傳播信息,而網絡上的信息良莠不齊,真實性受到質疑,容易對大學生的思想產生不良影響。其次,網絡上的誘惑太多,致使一部分學生沉迷于網絡不能自拔,輕者造成學習成績下滑,重者帶來嚴重的心理疾病。最后,虛擬的網絡改變了交流模式,隱藏了師生的真實個性,網絡交流雖然方便,但是難以判斷信息的真偽。
2、燕山大學網絡文化建設現狀
近幾年,燕山大學的校園網建設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校園網絡文化也逐漸活躍起來,校園網絡文化建設的情況如下:
2.1學校高度重視校園網絡文化建設
在網絡時代,教師的教學和科研工作以及學生的學習都離不開網絡,燕山大學高度重視校園網絡文化的發展。在網絡建設方面,無論是從硬件還是軟件上都投入了大量的資金用以改善學校的網絡環境。建成了中國教育和科研計算機網秦皇島地區節點單位,光纖骨干網基本覆蓋整個校園的教學區和辦公區。在人才引進方面,吸收和培養高水平人才做網絡技術支持,鼓勵教工學歷進修,并選派人員參加各種交流會。在網絡文化建設方面,學校引導校園網成為傳播正確、積極和健康思想的重要途徑,規劃網絡文化傳播平臺,制定校園網用戶管理辦法,采用學校統一開發結合師生自主開發的形式搭建校園網站。
2.2校園網絡文化初步形成
校園網絡文化已經成為校園文化傳播的新陣地。由于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普及,教師的教學以及師生之間的溝通都有網絡途徑作為支持。學校各職能部門都設有網站支持辦公,有的部門還擁有自己的服務器和網站管理員。同時,各類學生社團也紛紛開發網站,豐富學生的業余生活。目前,燕山大學主要的網站有:學校及各學院門戶網站、校園新聞網、校園通知網、圖書館網絡平臺、教務處信息化管理平臺、科技信息和科技成果管理平臺、就業服務信息網、海韻山嵐文化網等,形成了以通知、新聞、服務和學術為主的網絡陣地。
2.3提供豐富的資源和健全的功能
燕山大學校園網的資源豐富,從教學、科研到辦公,各類資源應有盡有,師生已經習慣使用校園網,甚至是依賴校園網。從校園網的功能上看,主要有查找資料、瀏覽信息、網上聊天、電子郵件和網絡游戲等。因此,師生所處網絡環境比較健康,接觸的資源類型比較單一。
3、燕山大學網絡文化建設中存在的問題
3.1網站突出功能性缺少
教育性一方面,校園網站數量不少,但是大多是用于信息和網上辦公等功能,沒有突出的特點。有一些網站更新速度慢,缺少真正的有用信息。所以,雖然建立了網站但是形同虛設,這些網站對教師和學生沒有多大的吸引力。另一方面,大部分網站缺少教育性。建設校園網絡文化就是要提高教師和大學生的網絡道德水平、增強網絡自律意識、展示校園優秀文化成果,但是目前的情況是,校園網很難完成這一任務,僅僅充當的是通信途徑、搜索工具而已,偏離了網絡文化的初衷。
3.2網站建設重技術輕管理
學校更重視網站開發的技術,從人才配給上看,從事網站建設和維護的教工學歷層次較高,都是計算機專業碩士畢業及以上。從技術標準上看,網站多采用JSP和ASP兩種主流網站開發語言。相比于穩定的技術,網站的管理制度不夠健全,網站管理也不夠規范。目前,燕山大學的網站上線由宣傳部進行內容審核,再由信息化處進行技術審核。對于網站的管理,學院的門戶網站和職能部門網站管理大多設有專門人員,主要負責更新網站內容,至于網站管理應該怎么做沒有清晰的概念。而學生社團網站的管理更不規范,大多是由學生進行更新,學生又具有流動性,導致網站的管理員不固定,而學校不設專門的人員去管理這些網站的。
3.3校內缺少有效的監管機制
網站管理和網站監管不同,網站管理是,確保網站的運行,更新網站內容,即網站維護。網站監管是監控不良信息,以最快的速度做出處理。網絡文化的特點之一就是不容易監管,網絡上的信息來源不確定,很多信息缺少審核。而大學生思維活躍、好奇心強,特別容易受到網絡不良言論的影響,所以,校園網能否及時、有效的監管是非常重要的。網絡監管的難度非常大,需要制度、技術和人才的全面配合。目前,燕山大學網絡監管機制不夠完善,在制度上沒有詳細的監管條例,網絡監控主要用于保證校園網正常運行,對于學生的上網行為,學校缺乏有效的監管。有的學生陷入網絡游戲不能自拔,無法完成學業,學校通過降級、開除等手段處理,有的學生網上網下兩種性格,在現實中迷失方向,學校通過心理輔導、導員疏導等形式處理,而此類事件的預防學校并無有效措施。
3.4社會導向功能差
良好的校園網絡文化應該具有很好的社會延伸性能,能夠影響社會大眾的價值觀,能夠規范社會大眾的行為,并且能將先進的文化價值觀滲透至社會。目前,校園網絡文化傳播區域大多為校園內部,對社會影響較小。
4、建設高校校園網絡文化的對策
4.1加強校園網絡平臺建設
網絡文化依靠網絡平臺,這就需要學校能夠提供一個安全、可靠的校園網,讓師生可以暢游在一個健康的網絡環境中。還要提供積極向上、豐富多彩的網絡資源。校園網除了要滿足功能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要具有教育性和宣傳性,能夠有自己的特點以吸引師生訪問,還要提供途徑讓師生參與進來,這樣的網絡資源才是師生需要的。首先,學校應該繼續投入校園網建設,要有整體的規劃,明確校園網建設的方向和目標。其次,積極引導現有主要網站在設計風格和內容建設不斷完善,比如在校園新聞網、校報和海韻山嵐文化網上大力宣傳先進的文化,將高水平的校園文化在網上形成傳播陣地,讓校園網在先鋒文化的傳播過程中發揮積極的作用。
4.2加強和完善相關政策
學校要在政策和制度上保證校園網絡文化的建設和傳播。要完善校園網的各項管理制度和規章制度,并將這些政策落在實處,而不僅僅是掛在墻上,以此約束和規范師生的上網行為。制定相關內容加強師生的網絡道德意識,幫助師生辨別網絡信息,有意識有能力自覺地去防御不良信息的影響。制定網站管理員培訓制度,讓他們熟悉網站管理的政策,規范網站管理流程。
4.3完善監管機制
完善校園網絡文化的監管機制可以從兩個層面進行。一是從學校層面上,首先,在制定政策時要明確監管范圍和監管責任等。其次,網絡監控最終需要的是技術和人才,信息化處要利用各種技術手段監控網上的信息,防止不良信息擴散和傳播,從人才配給上也要有一名熟悉網絡技術、富有責任心的專人去負責網絡監控,使校園網可以第一時間截獲不良信息,而不是被動的在出了事后去查當事人。二是從校園網用戶層面上,如今,上網猶如吃飯睡覺一樣已經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內容,要保證上網的質量需要增強師生的自我防范和自我控制能力,而技術監控只是為了抑制不良信息的影響,治標不治本。當校園網用戶具有分辨能力后,虛假信息就會不攻自破,師生才能以更健康的心智從校園網汲取源源不斷的養分。
4.4加強窗口網站和特色網站建設,擴大社會影響窗口
網站要適當增加校園文化內容的鏈接,突出校園特色,將優秀的文化資源搬上網絡進行宣傳。燕山大學有很多優秀的文化產品,如“燕鳴論壇”緊跟時代腳步適時推出各類講座,既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又開闊了師生眼界,可以將講座使用的幻燈片或者講座將內容到網上,甚至可以制作成視頻供大家學習。要適當將科研和教學成果推到網上展示,就像今年燕山大學對田永君教授在極硬材料合成研究領域取得重大突破進行了報道,在校內起到了很好的帶動作用。若要擴大影響,可以通過視頻、Flash、演示幻燈片等技術手段將成果形象化,讓更多的師生了解成果的價值,也讓社會更加關注校園網動態。要適當增加社會服務項目,將優秀的教育資源共享。校內有豐富的圖書資源、電子資源和數據庫,可以制定相應借閱和下載辦法以滿足社會需求。燕山大學還有教育部科技查新工作站和CALIS河北省文獻信息中心,都可以面向社會開發更多服務項目。相對于窗口網站,社團網站更具有文化表現能力,它們往往都具備一定的特色,有較強的娛樂性和知識性,所以社團網站要突出新穎性、趣味性以吸引更高的點擊率,同時,讓學生參與網站管理,提供更多信息源以充實網站內容,讓社會大眾了解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
校園體育文化汲取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有效整合了人在生物、心理和社會方面的發展,構建出一個人與自然共同生存發展的體育文化環境。
1.2時代性
由于文化是時代的產物,在某種程度上直觀地反映著時代特征,然而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也在不斷演化自身的形態。學校與時空環境緊密相連,小學校園文化的產生、發展和成熟依賴于學校和社會一同構建的背景。
1.3人文性
小學生的個性化特征是校園文化的切入點,滿足了學生的發展需求。全面分析校園文化的發展過程可知,體育文化一直都代表著一種人文精神,蘊藏著一種文化目標和彰顯著人文價值理念。
1.4發展性
校園體育文化的發展主要體現在體育的生態哲學,旨在通過對生態哲學內容的研究,使全校師生樹立人與自然共同生存發展的觀念和與之相符的生活方式,滿足道德標準的生產方式以及改造自然的方式。
2小學校園體育文化的作用
2.1身體作用
體育運動能夠強健學生體質,促進學生的健康發育。小學體育文化是一種特殊的體育文化形態,存在于校園中。教師依據學生的不同情況,因材施教,采用分層教學模式,這較好地滿足了學生的不同需求,激發體育學習興趣,使其全面、健康發展。
2.2娛樂作用
體育游戲和競賽具有一定的趣味性和娛樂性,能夠滿足處于小學階段學生的愛動特征和強烈的表現欲望,幫助學生展現體育能力,也為學生營造一個和諧、輕松、愉快的體育活動氛圍,增強了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
2.3教育作用
21世紀更加注重全面素質的綜合能力,人的全面素質主要包含思想品質、文化素質、身體素質等的教育。通過體育教學除了能強健學生的體質外,還能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集體主義精神,養成敢于拼搏創造、不怕苦累的優良品質。
3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
校園體育文化在強健學生體質、提升綜合素質和磨練意志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然而現階段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現狀不是很理想。目前,青少年耐力素質的下降和競技體育在奧運會上屢創佳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通過多年來對大量學校學生的身體體質的調查可知,學生的身體體質呈現逐漸下降的趨勢,而缺少鍛煉是產生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校園體育文化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的主要內容之一,學校領導均認為其在強健體質、促進個性發展和教育管理工作中發揮著積極的作用,他們一致主張應大力倡導和發展校園體育文化,而實際的落實效果不是很好,這主要是因為部分家長和教育主管部門將升學率作為評判學校實力的主要標準,導致學校不得不偏重智育,學校中普遍存在體育教學投入不足,體育課程被占用,體育活動無法正常開展的問題。雖然,近年來國家教育部對體育活動進行了相應的調整,但是,由于國家調撥的教育經費短缺和沉重的課業負擔,仍然制約著體育活動的開展。
4小學校園體育文化建設路徑
4.1樹立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
在開展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價值觀念是發展的根本,應樹立全面發展與和諧發展觀念,學習西方國家的人本主義教育思想,注重學生的全面發展,統一發展學生的身體、精神、情感和智力。借助體育實現自身價值,通過多彩的體育活動緩解學習壓力,實現體育價值。
4.2營造良好的體育文化氛圍
一方面教育主管部門應結合新課改大綱、升學考試制度等,降低學生的課業量,改變重視智育忽略體育的教學局面;另一方面應明確體育代表著一種文化,充分發揮體育文化在教學工作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小學校園體育文化氛圍。在校園的宣傳欄、校園網和廣播站等關鍵位置,設立富含校園文化氣息、典型的、具有體育象征意義的雕塑等,增加體育知識的普及度,大力宣傳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重要性,拓寬學生的體育視野,擴充校園體育文化內容,培養學生的體育意識,增強學生體育鍛煉欲望,正確指導體育行為,以此來營造積極向上、健康和諧的體育環境。
4.3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文化活動
在健康體育理念的作用下,體育的健身功能與娛樂性更加凸顯。另外,為滿足學生日益增長的體育需求,應將具有一定特色的體育項目引入到課內外教學活動中,豐富體育文化活動形式,培養獨具魅力的校園體育文化,促進小學校園的精神文明建設,創造良好的體育文化育人氛圍。學校可以將時尚體育、休閑娛樂體育和民族傳統體育項目引入到校園中,雖然這些體育活動由于受到多種因素的制約無法在體育課堂上開展,但是可以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依據每個學校自身實際情況合理開展。這不但能夠提升學校的辦學特色,還能增強校園體育文化。
4.4加強校園體育文化的制度建設
校園體育文化制度是校園體育文化建設的基礎保障,因此,應構建并不斷完善校園體育文化制度,使其具有一定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從而規范學生的體育行為。有效解決體育教師資源和投入資金短缺的問題,合理配置體育教師。將小學體育衛生經費劃入財政撥款項目,保證專款專用,不得隨意占用。另外,加快校園體育設施的建設,增加在校園體育設施方面的投入力度,將體育設施建設劃入學校物質文化建設計劃中。
1.2傳播內容不夠豐富當前高校媒體的宣傳內容主要集中在高校管理者的活動、各種學校會務信息以及國家相關政策等,而缺乏對高校基礎信息的宣傳,尤其是與學生個人相關的信息更是非常少,這樣的傳播內容很難引起學生的關注,而且高校媒體宣傳的內容也缺乏時效性,不能及時對最新發生的信息進行傳播,在信息化時代背景下,學生了解信息的渠道非常廣泛,一旦高校媒體宣傳的內容超過了它的新鮮實效,就不足產生其宣傳功效。
1.3媒體資源缺乏整合分析高校媒體資源可以說形式多樣、種類繁多,既有學校層次的學報、高校網站以及高校廣播站,還有各個院系組建的系報、系信息宣傳欄等等,這些高校媒體之間相對獨立,缺乏有效的內部溝通,結果導致宣傳的內容出現重復現象,造成資源的浪費,沒有產生造勢增值的新聞傳播效果。
2發揮校園媒體的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功能的有效途
2.1重視校園媒體作用,營造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高校媒體是高校信息傳播的主要載體,也是推動校園文化發展的重要工具,因此校園媒體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發揮著主渠道作用,因此高校媒體要切實履行其功能,發揮把關人作用,抵制不良文化。高校媒體要對進行宣傳的信息進行仔細地甄別,防止將一些錯誤的思想意識灌輸給學生;校園媒體要發揮其引導、宣傳教育作用,積極將一些良好的社會風氣融入到校園文化的構建體系當中,比如高校媒體可以利用學校廣播站積極宣傳高校內所發生的的好人好事,加強對良好校園風氣的宣傳,從而帶動整個校園內的風氣朝著健康、積極的方向發展。
2.2高校要提高對校園媒體的支持力度校園媒體要發揮對校園文化功能的建設作用,需要高校加強對校園媒體的支持力度,只有這樣才能為校園文化提供先進的載體,加強對校園媒體的支持:第一,高校管理者要高度重視媒體的硬件建設,高校要增加對采購先進媒體設備的資金投入,及時購置先進的媒體設備,同時也要加強對設備的維護保養,制定科學的設備使用規范,以此延長媒體設備的使用年限;第二,提高媒體工作者的業務素質,從事校園媒體工作的學生由于其沒有專業的媒體設備使用技能,因此需要高校加強對學生的技能培訓,提高他們應用媒體設備的技能,同時還要增強學生的職業道德,本著事實求是的態度從事新聞媒體工作;第三,高校要建立切實可行的運作模式,在不影響學生學習的情況下,激發學生的參與激情。
2.3整合校園媒體資源,豐富校園文化素材整合高校媒體資源,充分發揮各自的宣傳優勢,是豐富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措施,通過整合媒體資源可以多方面的拓展校園文化宣傳素材,為學生提供各式各樣的校園文化建設信息,有助于構建具有高校區域特色的媒體宣傳體系,實現資源的共享,避免了媒體宣傳內容的同質化現象。整合校園媒體資源:一方面要完善媒體管理體制,完善的媒體管理機制是保證媒體資源優化配置的基礎,就如同清華大學、同濟大學設立的新聞中心,就是通過統一的管理部門實現對高校媒體工作者的集中管理,并且根據新聞工作的實際需要開展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另一方面高校要加強不同媒體之間的協作,形成合理輿論引導。不同的媒體具有不同的宣傳側重點,比如學院的學報主要是宣傳高校的教育教學理論研究、高校網站則側重對高校整體發展的宣傳,而二級院系的刊物,則主要集中在本院系的日常活動或者好人好事等,因此通過加強它們之間的協作,可以加快信息傳播、擴大信息接受層面。
2.4拓展校園文化活動,提高媒體工作者的素質校園文化的內涵是隨著高校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而不斷豐富與發展的,校園文化的豐富需要借助媒體的宣傳功能,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得以實現:第一,高校媒體欄目要開始互動活動。高校媒體通過開始互動活動,可以增加學生的參與積極性,從而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接受先進的校園文化;第二,在校園內開展豐富多彩的專題活動,提高校園文化活動的層次。高校要廣泛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比圖組織演講比賽、辯論賽等,通過媒體對這些活動的宣傳,帶動周圍學生的參與激情;第三,在校園媒體工作者內部開展各種校園文化活動。通過在媒體工作者內部開展技能比賽,可以提升工作者的思想意識,進而帶動整個高校媒體工作的發展。
(一)缺少系統性的長遠規劃
校園文化是一個系統的、長期的育人工程,每個細節都要環環相扣、學校的一人一事、一情一景無不成為校園文化的名片、符號和展臺,都是校園文化的承載者。在建設的過程中,無論是領導層的管理者還是實施層的組織者,都很少站在全局上整體規劃統籌,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點孤立地存在,未形成合力。一是在校園文化建設中,過分注重對校園文化活動,但開展活動形式單一,內涵空泛,把活動的開展等同于校園文化的弘揚,活動僅僅體現在娛樂層面,很少系統地統籌各個活動。二是學校領導者缺乏對校園文化建設的科學、合理、系統、深入的研究。
(二)精神文化建設特色缺乏
在學校精神的培育上,許多學校沒有自己的特色和發展目標。校訓往往是凝聚幾代校園人思想和學校特色的一種理念,是學校辦學發展和特色追求的目標和方向,需要幾任領導甚至幾代人的探索研究,才能形成穩定的、內涵豐富的、具有特色的校訓。目前,我們中小學的辦學理念盲從現象嚴重,缺少自己辦學理念上的文化思考。許多學校的辦學模式有太多的雷同,學校領導抓校園基本建設多、抓升學率、抓學科競賽多、抓校園環境整治多,惟獨抓學校文化整體建設少。
(三)物質文化建設過于形式化、隨意化
物質文化是校園文化的物質載體,它是整個校園文化外在標志,但其核心內涵是校園文化中的精神文化因素。建設校園物質文化的目的應該是使它成為承載精神文化的載體,建設物質文化不是目的,而是手段。目前較多的中小學校園文化建設的現狀卻背離了這一宗旨。具體表現在:一是有些學校只熱衷于建設物化的環境文化,搞形象工程,甚至于為了督導達標的參數去盲目建設物質文化。二是布局零亂,沒有整體規劃。許多校園建設無序、凌亂、布局不合理,沒有文化、藝術特色,不夠美觀和諧。三是設施短缺或使用率低。有部分學校設施不完備,操場過小,甚至沒有操場。四是管理水平較低,沒有綜合管理的能力和意識。
(四)校園文化建設缺少人文精神
校園文化建設的每一個方面,都要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以學生發展的需要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學生是教育、管理、服務的中心和主體。然而,許多學校在校園文化建設上缺乏人文精神,過分強調適應和服從社會規范,忽視積極發展個體素質,忽視幫助學生超越自我和社會消極因素的影響。只規定義務,不明確權利,這就偏離了校園文化建設和素質教育的方向,從而使學生失去了追求美好目標的積極性和成功的喜悅。
(五)教師文化建設重視程度不夠
教師文化的關鍵要素是教師的專業智慧和人格魅力。一個沒有生活激情的教師,很難贏得學生的歡迎。教師的專業智慧,比如“上課的技巧”、“與學生溝通的技巧”等是可以學習的。但教師的人格魅力幾乎無法學習,只能理解、激發和感染。現在一些學校不重視教師的文化建設。表現在:第一,人事工作管理粗放,缺乏教師成長促進計劃。第二,缺乏與教師促膝談心并引導其明確個人專業發展目標。第三,不關注教師個體的學校生存狀況,不能發揮情感溝通的作用。
2.構建中小學校園文化的策略
(一)加強精神文化建設
深化育人思想,升華校園文化的功能———思想上明確加強學校精神文化建設,對于實現學校的辦學目標和價值理想,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激發凝聚師生的積極性,促進學校發展具有重要意義。首先,師德建設是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核心。教師的師德建設不能依賴個人的自覺自愿,需要有適當的外界壓力和合理的激勵機制來推動,即管理。學校管理應該是基于人本的、科學的、發展的、和諧的管理。其次,人文環境是學校精神文化建設的保障。人文環境文化建設最需要的是:充分尊重每個人的存在價值,營造民主科學的校園氛圍,來引導和調整師生的價值取向、精神風貌、心理狀態和人際關系,為師生提供一個能充分展示其能力和價值的競爭平臺。在教師培養中我們注重以目標鼓舞人,調動教師自主參與的積極性,努力為教師的成才創造條件。對青年教師,多為他們創設各種平臺,結合學科特點開展教學基本功訓練、比賽。通過各種形式讓我們教師在學校的發展中體驗成功,并在成功中享受快樂。
(二)物質文化建設
美化校園環境,提升校園文化品位———物質上承載物質文化是一種直觀的文化,物質文化的建設及管理直接地反映出學校的辦學水平。要以倡導的精神理念為主題,構建豐富的校園文化,使這一精神理念固著和承載于形象的物質上。一是校園規劃要遵循整齊、便利、美觀的原則。將不同功能的建筑集中在一起既可以方便師生的學習生活工作,又可以根據不同區域的特點進行相應地裝飾。二是校園建筑裝飾要體現實用性和審美性原則。三是校園環境要體現衛生、整潔的原則。四是教學設施要體現齊備與適應性原則。完善現代的教學設施有助于多種方法教學的實現,便于獲得和傳遞更多的信息,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制度文化建設
強化管理機制,保障校園文化和諧健康發展———制度上保障校園制度文化是指校園文化的組織機構及其規章、規則確定的制度環境,它對師生的言行習慣及模式具有約束和定性的作用。要以一種精神理念指導學校的全面工作,使之貫穿到學校工作的各個層面,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來。這樣,團體成員便會在制度的引導下,長期重復實踐這種精神理念,逐漸形成習慣,形成風氣,形成自覺的行為。
(四)加強教師文化建設
培養高素質教師———群體上實施教師文化是學校文化的核心部分,是教師在長期的教育實踐過程中所形成的、代表教師群體共性的價值取向和職業行為特征,并成為維系教師團體的一種精神力量,它甚至于決定著學校及其師生的發展走向。應從以下幾方面努力:一是端正教師對工作的態度;二是要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三是教師應該具備更高、更嚴格的職業道德修養;四是教師既要有廣博的專業知識,又要通曉基本的社會學科、自然學科的知識,做到博學多才;五是教師要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和研究能力;六是應具備較強的現代信息技術整合能力。
(五)加強行為文化建設
通過具體的活動來浸潤文化———行為上踐行行為文化建設,最終致力于學生的成長,規范養成不能是空洞的說教、簡單的懲罰,應是指導行為。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是教育的載體,活動中滲透的養成教育如涓涓溪流在孩子們心田中匯聚。學校要組織與學校文化傳統、文化理念相適應的傳統活動,甚至可以創建相應的活動儀式。如以“中華傳統優秀文化”為主題的校園文化建設,就應以傳統節日為契機加強傳統文化教育;以崇尚運動為學校的文化理念,那就要有豐富多彩的各種運動(活動)和傳統賽事,甚至能夠將這種賽事在社會上叫響,引起社會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