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8 14:55:3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學習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學習論文

篇(1)

學習者進行分析和研究是教學過程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方面。遠程學習者因在時空上和教師的準永久性分離特性加大了分析和研究的難度。近幾年,遠程學習環境和資源的建設取得了長足進步和發展,遠程教育工作者把更多的注意力投入到遠程學習者及其學習特征方面,其中受關注程度比較高的是遠程學習者學習動力的維持問題。傳統面授教育形式中,教師、學生和教育管理人員處在同一個時空之中,對于學生學習動力的維持或提高具有諸多有利和方便之處;而對于遠程學習者來說情形就相差很大。遠程學習者自身特性非常復雜,如年齡、知識水平、專業背景、工作背景和學習動機等方面差異明顯,不同的因素就會產生不一樣的學習動力,也就帶來了不同的學習效率和效果。未來必將是一個以傳統面授教育和遠程教育相結合的混合教育時代,要求人們必須具有自主學習的精神與能力,并且不斷維持和提高學習動力。

一、學習動力闡釋

動力,顧名思義是促使或維持運動所需要的力量。引申后可以理解為做某件事情時思想意識方面甚至行為方面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內驅力。學習動力是使學習者進行學習或者維持學習行為不間斷或者連續進行的力量。學習動力屬于人類非智力因素的范疇。研究表明,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兩者之中,對人的發展起關鍵作用的仍然是非智力因素,也可窺見學習動力的重要。學習動力的產生對于一個有機體來說需要借助于一個比較復雜的系統,也就是通常所說的學習動力系統。學習動力系統由學習者的學習需要、學習基礎、學習信心、學習動機和情緒情感等方面的支持而構成。同時遠程學習者所處的學習環境對學習動力系統也有一定的影響。

二、影響遠程學習者學習動力的幾個方面

1、遠程學習者的學習需要

我們人類之所以整天忙忙碌碌,永不停歇,主要原因是人有自身需要。在種種需要中間首當其沖的是人的生存需要。這種需要出自于人的本能。另外的含義是人只有生存問題得到解決之后才能談其它的問題。為了滿足這些需要,就必須去努力。通過不懈的努力和勤奮的工作實現特定需要。學習需要屬于最基本需要之一。因為它是實現其它需要的基礎。人們通過學習活動,掌握了一定的知識和技能,就能為實現其它的需要提供一定的幫助。

學習需要首先源于人對自然界和客觀事物的未知。人有對未知對象探索和學習的本能,正是在這種先天的本能的驅動下人會產生學習的需要。其次,當學習者對自已所從事的工作感到力不從心或者不能勝任時便也有學習需要。再次,當學習者想獲得較好的學習成績以求得到別人的贊許或者表揚時也會有學習需要。

學習需要是一種主觀體驗。其表現形式是學生的學習愿望或學習意向。這種愿望或意向是驅使學生進行學習的根本動力,它包括學習的興趣、愛好和學習的信念等。遠程學習者從學習需要來講和其他的學習者沒有過多的區別。

2、遠程學習者的學習基礎

學習者已有的知識水平對后續的進一步學習起著很大的影響。學習是學習者通過把新的認知對象和已有的認知結構聯系起來,進而積極地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的一個過程。這就說明已有的認知結構或者先前的學習基礎對繼續學習和構建新的知識是非常重要的。能否發生知識的同化和順應就決定于兩者之間的共同點有多少。根據調查和統計,遠程學習者其年齡一般界于18—40歲之間,他們的文化知識、職業背景差異很大。年齡小的學習者,基本上是剛剛走出學校不久,以前所學的知識還沒有完全忘記,接受和掌握新的知識對他們來說并不是很難。而對于年齡偏大的學習者而言情況就有著很大的不同。他們走出學校的時間相對較長,原來所學的知識基本上忘記了。因此進一步學習困難就很大。對于開設像高等數學這類課程的專業來說,真是難之又難。甚至有相當多的學習者在繼續教育階段選擇了與自己先前所學專業絲毫沒有關系的其它專業。

學習基礎薄弱,跟不上課程的設置和教學進度,又得不到成功學習所帶來的快樂體驗,學習的動力逐漸就會減退以至最后消失。如果遠程學習者能像一個旅游者,花錢了,身體累但心里又很快樂,那學習的動力就不言而喻。

3、遠程學習者的自信心

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自信心的支持。所謂自信心是人相信自己能力的一種心理狀態,即相信自己有能力實現自己既定目標的心理傾向。與其說自信心是人的一種心理狀態,更不如說它是完成特定任務的動力。對于遠程學習者來說,他們的自信心就是通過遠程學習拿到相應文憑或者學到一定知識技能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大,自信心就強,可能性小,自信心就差。學習的基礎是影響自信心的一個方面。此外,工作的特點以及單位的性質對自信心也有影響。比如工作很忙,經常還要加班的人就很難有自信心。家庭成員的支持與否也影響到學習的自信心。遠程學習看似是一個人的事情,而實際上是家庭成員大家的事情。不僅需要給予他們學習時間的支持,更重要的是要進行不斷的鼓勵和幫助。

4、遠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

所謂動機,是指引起和維持個體的活動、并使活動朝向某一目標的內在心理過程或內部動力。動機一般具有以下三種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即動機能激發人產生某種活動。二是指向功能,即在動機的支配下,個體的活動總是指向一定的目標或對象,使行動朝著預定的目標進行。三是強化功能,即當活動產生以后,個體是否維持這種活動,同樣受動機的支配和調節。學習動機和學習的關系是辯證的,學習能產生動機,而動機又推動學習,二者相互關聯。正如奧蘇貝爾所說的:“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動機可以增強行為方式促進學習,而所學到的知識反過來又可以增強學習的動機。

遠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有兩類具有明顯代表性。第一類與社會評價機制有很大關系。我們今天所處的社會仍然是一個崇尚學歷的社會,各個用人單位都把文憑標的成能否錄用的第一個門檻。為了能找到一份較為滿意的工作,提高自己的收入,改變生活質量,不得已通過遠程教育手段進行學習。具有這類動機的學習者學習動力看似強大,實則不然。他們把心思不會真正用在學習上,而是想方設法以通過課程考試為目的。第二類動機基本上是這樣的人群所擁有:他們有一個比較理想的工作,基本上沒有什么后顧之憂,通過遠程學習以求進一步提高自身的知識素養和能力水平。其目的是能夠更好的駕御工作或者尋求更好的工作狀態甚至享受工作。個人學習動機從大的方面來說源于社會需求。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目前遠程學習者的學習動機逐漸向多元化發展。

5、遠程學習者的情緒和情感因素

與學習動力有關的一個重要因素是情緒情感。所謂情緒情感,是伴隨著認識過程而產生的心理過程,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體驗,它是人對客觀事物反映的另一種形式,即人對客觀事物與人的需要之間關系的反映。表現為表情、生理以及體態方面的變化。從情緒方面來講,如果遠程學習者處于快樂的體驗狀態,其學習動力就強。反之當他處于憤怒、恐懼和悲哀的情緒中時就不可能有較強的學習動力。從情感方面來講如果他的學習與社會需要緊密相聯,學習動力也就強大。

三、遠程學習者學習動力維持策略探討

按照唯物辨證法原理,遠程學習者學習動力維持也可以歸結為兩個大的方面,即主觀和客觀方面。就主觀方面來講,主要是學習者自身因素,包括動機、學習時間、家人和單位的支持、學習基礎和條件、學習者心理狀態等;而從客觀方面來講則離不開遠程學習資源建設,交流和溝通渠道,遠程教學管理等。

1、滿足遠程學習者的學習需要是重要基礎

滿足需要最簡單的理解可能是學習者要什么就能給他什么。其基本含義如下:一是滿足不同學習者的個別需要,二是滿足同類學習者的多種需要。個別需要主要指學習時間和學習空間方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現代遠程教育環境已經能夠滿足學習者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時間來進行學習。例如,出差在外,只要學習者身邊能有一網的計算機就能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信息。工作告一段落的間歇也能如此。遠程學習者碰到的學習困難或者障礙要遠遠多于在學校接受學習的人。學校中的學習者能夠得到幫助的途徑比較多,而遠程學習者更多的是靠自己進行思考和理解。如理解某一個概念、他需要獲得大量的相關知識進行輔助,有時僅僅有一類媒體資源還不能解決問題,那么遠程教育的管理者和教師就要充分考慮到如何才能滿足他們才行。而現在的遠程學習網站建設就這方面來說還是不夠理想,基本上以文字材料和大頭像視頻為主,,不具備教育技術手段應有的、也是真正意義上的形象性和生動性特點。本來,遠程學習者的學習動力維持是個棘手的問題,要他們面臨新的枯燥環境或者不能給予更多幫助的環境只能使問題更加復雜化。

遠程學習資源是維持遠程學習者學習動力的很重要方面。因為遠程學習者花了各方面的努力,目的就是要獲得自己所需要的知識。如果學習資源有問題,形式單一,滿足不了他們的需求,學習動力就會慢慢消退。

2、學能致用是維持和提高學習動力的有效誘因

無論是持什么樣的學習動機的遠程學習者,都希望自己的所學能有所用。要達到這個目的,首先遠程學習者在接受繼續教育時需選擇和自己從事的工作有關聯的專業。這樣,不僅可以做到“學而時用之”,更為重要的是可以給自己的學習帶來很大的幫助,可以及時了解學習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盡而解決這些問題;其次,學習者工作單位的領導要為他們提供利用學到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工作的機會。一方面可以為單位創造更多的效益,另一方面也滿足了遠程學習者的心理需求。讓遠程學習者學能致用是遠程教育的目的。反之,如果僅僅是為了能拿到一張文憑而接受遠程教育的學習,既是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更違背了遠程教育的目的和初衷。

3、加強遠程教育的人性化管理是必要保證

遠程教育的管理者不僅要管自己的隊伍,而且要管理環境,更要管理學習者。管理務必做到科學、高效、準確和人性化。管理的一切內容以及行為和方式都要以保證學習者有效學習為出發點。遠程教育管理更多體現在對遠程學習者的服務方面。我們可以跟隨一個學習者決定接受遠程教育的學習開始來看一下都需要做哪些事情。首先,他要選擇一所理想的學校來實現自己的遠程學習計劃。一般來說,名牌院校比較容易被選中;遠程學習者還會考慮最終拿到學歷或文憑的難易程度。其次,他會去網上進行登記注冊。這時候,遠程教育單位提供的網絡環境就比較重要,必須是簡單、暢通和充滿人情的。接下來就要真正接受遠程教育的學習了。課程設置是遠程學習者相當關心的問題。作為一門專業,必須要考慮課程設置的科學性、合理性以及系統性。而遠程學習者的出發點和遠程教育組織者有一定差別。前者主要了解哪些課程好學,哪些又不好學,哪些更加對自己有用等等。最重要的是對遠程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管理問題。要做到課程內容豐富,媒體表現形式多樣,咨詢釋惑方便快捷。盡量把遠程學習者從嚴重的學習孤獨中解放出來,讓他們感覺到集體學習的環境和氛圍。事實上,教師或管理者通過課程學習以及一些活動建立自己和學習者、學習者和學習者彼此之間的熟悉感、親近感是非常重要的,這是維持遠程學習者學習動力不可缺少的。

綜上,我們不能說讓遠程學習者的學習動力曲線成為一次函數不斷遞增,至少也要保持在一個穩定的水平,這需要遠程教育工作者、遠程學習者和其他相關人士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楊改學.現代遠程教育(第2版)[M].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6,82-84.

[2]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31-333.

[3]董奇,周勇.關于學生學習自我監控的實驗研究[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科版),1995,(1)26-28.

[4]陳更海.論遠程開放教育中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J].中國遠程教育,2002,(10)15-17.

篇(2)

(一)注意觀察實驗。由于化學是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學習化學當然就離不開實驗,因此如何觀察實驗對于我們學習化學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應明確實驗目的,確定實驗觀察的重點。課本設置實驗的目的在與實現某一學習目的,實驗目的決定了實驗觀察的重點。只有明確重點觀察的內容,抓住本質的現象,才能有效地觀察,有效地學習。如在初中化學〈序言〉課的實驗,所設置的幾個實驗都是為學生順利理解和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而設置的。因此,觀察的重點應放在反應前后物質是否發生質的變化,從而確定該變化屬于物理變化還是化學變化。如鎂帶的燃燒實驗,觀察的重點是鎂在燃燒后的產物的性質和鎂帶有何本質的不同,確定反應是否新物質生成,從而判斷該反應是否屬于化學變化。而不能僅僅注意實驗過程中的“發出耀眼的強光,放出大量的熱”這一非本質的現象。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實驗的目的——掌握物理變化和化學變化的實質。

其次,明確觀察的要素和程序,全面、有序地進行實驗的觀察對于實驗,特別是一些過于復雜的實驗,往往存在多個實驗觀察的要素,實驗過程中必須全面、有序地進行觀察,才能實現實驗教學的目的,從而深入、全面地掌握化學知識。那么,如何有序地、全面地觀察化學實驗呢?第一階段(實驗前)——觀察要素為:1、反應物的物理性質(如反應物的顏色、狀態、氣味等);2、反應條件(如是否加熱、光照、通電等);3、反應裝置(使用哪種實驗儀器、該裝置有何特點等);4、操作順序(如何組裝實驗裝置、添加藥品先后順序如何等);5、其他(如藥品的用量、實驗注意事項等)。第二階段(實驗中)——觀察要素:反應過程中的主要現象(如是否有顏色變化、是否有氣體生成、是否有沉淀析出、是否發光、放熱等)第三階段(實驗后)——觀察要素:1、是否有新物質生成?2、新物質的顏色、狀態、氣味、溶解性等;3、儀器拆分順序;4、儀器整理等。

再次協調多種感覺器官。實驗現象的觀察,往往不僅僅依靠眼睛觀察來完成。在很多實驗中,還需要借助手、鼻等感官。如第一章關于硫燃燒的實驗中,除用眼觀察之外,還需借助鼻聞(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氣味)、用手摸(摸集氣瓶感覺熱現象)等。只要這樣,才能全面獲得感性的材料。

(二)積極動手實驗。教學大綱明確規定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因此自己動手實驗對于學生學習化學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常言到“百聞不如一見,百看不如一驗”,親自動手實驗不僅能培養自己的動手能力,而且能加深我們對所學知識的認識、理解和鞏固,激發我們學習化學的興趣,轉變以前的要我們學習為現在的我們要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從而可以成倍提高學習效率,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實驗室制氫氣的原理和操作步驟,動手實驗比只憑看老師做和自己硬記要掌握得快且牢得多。因此,我們可以在老師的安排下積極動手實驗,努力達到各次實驗的目的。

篇(3)

音樂教育中對鋼琴的學習不僅可以培育兒童良好的道德情操、提高美感促進其心理品質的發展,而且有助于兒童思維的發展。然而現實中的鋼琴教育,并不一定像我們所想象的那樣。因此,如何激發幼兒學習鋼琴的興趣,成為每一個鋼琴教育者最為關心的問題。美國著名教育家奧蘇貝爾認為:“動機與學習之間的關系是典型的相輔相成的關系,絕非一種單向性的關系。具體地說,動機是學習的先決條件。成就動機主要由三方面的驅力組成:認知內驅力,自我——增強驅力,附屬內驅力。”這一思想對我們研究、指導鋼琴教學,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有一定的借鑒意義。

一、認知內驅力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所謂認知內驅力,就是指學生渴望認知、理解和掌握知識,以及陳述和解決問題的傾向。簡言之,就是一種求知的需要,它主要發自學生好奇的傾向,以及探究、操作、理解和應付環境的心理傾向。學生的這些傾向或心理需要開始時只是潛在的,這種潛在的動機只有在不斷取得成功時才能表現出來。

幼兒期指的是年齡在三歲到六七歲的孩子。這個年齡階段的特征體現為認知內驅力較強,對任何事物都充滿了好奇與渴望,具有好學的態度。在鋼琴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幼兒對鋼琴的好奇心來教授知識。兒童在接觸、學習鋼琴之前,可以先讓他聆聽一些優美的鋼琴曲,當他觀察到彈奏鋼琴的美妙之處,產生強烈的彈奏欲望時,再讓他接觸、學習鋼琴。

二、自我——增強內驅力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成就動機的第二個組成部分是自我——增強內驅力。自我——增強內驅力反映了一個要求憑自己的才能和成就獲得相應的社會地位的愿望。隨著學生年齡的增長,這種需求日益加劇,這與社會文化的影響是密不可分的,這是一種外部動機。它與認知內驅力的不同在于,并不是直接指向學習任務本身,而是把成就看作贏得地位及自尊心的根源。

盡管這種內驅力具有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長的特征,但并不是說在幼兒時期沒有這種自我——增強內驅力。在同孩子進行交流的過程中,孩子有時會問老師一些問題,如“我現在學習鋼琴,等長大后我也可以像老師一樣教學生嗎?”或“長大后,我也能像郎朗(國際著名的鋼琴家)那樣彈得那么好嗎?”這恰恰說明在孩子的心中也是具有這種自我——增強內驅力的。盡管這種內驅力會帶有一定的功利性,但如果能夠適當地加以利用,可以取得很好的學習效果。

三、附屬內驅力在鋼琴教學中的作用

附屬內驅力指的是學生為了保持師長們對他的贊許或認可,而表現出來的把工作做好的一種需要。一般說來,這種附屬內驅力在成就動機中的比重成分,是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減少的。但不是說隨著年齡的增長,它的作用會越來越小。在教師與學生交流的過程中,教師一個關愛的眼神或一句鼓勵的話都會給學生很大的影響。尤其對初學鋼琴的幼兒來說,不論是音樂知識還是彈奏方法對他們來說都是較難理解的,因此在幼兒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和家長的態度要以鼓勵或贊揚為主。但是,學生的情況千差萬別,教師應掌握批評與表揚的分寸。上鋼琴課時,如果學生彈奏得質量不夠好,但聽得出是努力練習過的,這種情況下,就不要輕易地批評,最好先予以肯定,之后再指出缺點,并幫助學生改正。如果學生彈奏的質量還不錯,但沒用功,只是依賴個人音樂素質,這種情況就不能盲目表揚,而應當指出其缺點,加以改正。

四、有效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鋼琴

1.教師的教育觀念

一個學習鋼琴的孩子,他將來有可能在藝術的道路上發展下去,成為一名鋼琴家,也可能成為一名數學家,但不管怎樣都不能偏離鋼琴教育修身養性、陶冶情操的目的。教師的教育觀念首先要認真地盡心盡力地去教育孩子;其次,不能把鋼琴教育當作無休止的對技能、技巧的學習。當然技術是要為演奏準備的,但最終目的還是要去彈奏曲子。要讓孩子多接觸優秀的樂曲,真正讓他們體會到彈琴的樂趣,而不要給他們一種彈鋼琴就是“痛苦的練習技巧”這樣的認識。

“人是情感的動物”,情感是我們與生俱來的。心理學研究也表明:情感是影響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積極豐富的情感能促進認識過程,使學生個性品質得到全面發展,對于學生的學習,尤其是鋼琴的學習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誰要是自己還沒有發展培養自己的情感,他就不能發展和培養好別人的情感。”因此,教師應當真正去愛、去關心每一個學生的成長、學習,給學生以親切感、信任感。因此,教師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來吸引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影響學生。

2.教學方法要靈活貼切

教師的教學方法不要枯燥、單一,要讓學生在娛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娛樂。例如,兒童具有愛玩的天性,我們要尊重兒童這種愛玩的天性。在上課的過程中可適當地與他們做些游戲,但做游戲也不是漫無目的。我們可以在鋼琴上彈出不同的音,然后讓孩子來猜出音高的音名,目的是鍛煉孩子聽音的準確性,讓他們記住音高,或者,在琴鍵的上方用張紙擋住孩子的視線不讓他看到琴鍵,然后讓他在鋼琴上找出do、re、mi的位置,目的是讓他們能夠熟悉鋼琴鍵盤及每個音的位置,為以后視奏打基礎等等。這些方法能給孩子們帶來新鮮感,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此外,還可以找一些簡易的鋼琴四手聯彈曲目,讓孩子增加對鋼琴的了解,體會與人合作的樂趣。

參考文獻:

篇(4)

一份調查表明:農村初中學校語文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到30%,經常性有計劃開展活動的不到20%,學生真正參與并積極投入過活動的不到15%,新課程所設置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幾乎成了一種擺設。問其原因,絕大多數師生的回答是:農村沒條件。于是乎,農村學校條件上的弱勢成了教師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一個天然托辭和心理障礙,教師只是從中考應試的角度,抓幾種題型,如對聯、仿寫、說話、圖表解說、材料探究、名著(僅僅是提要)欣賞等,進行大量的講解與練習,以達到中考拿分的目的,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功利性和短視性成了一種常態。而這往往成為一所甚至大多數農村學校推崇的“短平快“學習方式,這無疑是與新課程的目標背道而馳的。其實,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相比,雖然有其難于克服的弱勢,如教學設施缺乏,學生見識相對狹窄,經濟文化相對落后,信息獲取與交流相對滯緩等,但農村學校自有其獨特的語文活動優勢,只要教師能去充分挖掘與利用這些優勢資源,創造性地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就一樣甚至于更有特色的實現新課程設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利用農村學生優勢資源,針對性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村初中學生,正因其見識相對狹窄,語文活動相對較少,大多數學習時間都用在課本上,因而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有著天然的愿想與興趣,這種愿想與興趣往往比城市學生來得更強烈。只是我們語文教師沒有好好的組織學生去參與活動,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這種語文心理需求,才使得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逐漸成了學生的“冷飯“,教師的“閑飯”。因此,作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強烈的語文心理需求,從教學心理上充分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從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無的“閑事”。其次,農村學生長期生活在農村,他們經常與大自然中的各種動植物與自然現象打交道,然而他們又經常無法說出這些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的名稱與特點,常常處于好奇與懵懂狀態。作為語文教師,就不能無視這種現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是生物教師的事,而應把生物學習與語文學習很好的結合起來。如在七年級上第三單元“感受大自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適時帶學生到他們熟悉的田間地頭,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認識自然,并引導他們把這種感受與認識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再如八年級下第二單元“尋覓春天的蹤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農村學生就有著參與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在家里觀察燕子的活動、花的開放、草的萌發,也可以集體組織學生去校園周邊的山林野地踏春,讓他們在活動中對自己熟悉的東西進行認識、詢問、記錄,然后教他們以自己喜愛的語文形式(如日記、童話、寓言等)表述出來,這不但提高了他們的語文興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們對春天的認識,尤其是對自己熟悉的農村的認識。再者,農村初中學生絕大多數都在農忙時參加過農事勞動,他們對農事的過程與心理的感受和認識是城市學生無法比擬的。作為語文教師,不要認為這是農村學生的劣勢,是見識狹窄的一種表現。其實這是一筆豐富的語文資源,完全可以與城市學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網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級下第一單元“獻給母親的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就可以結合他們的農事經歷,引導他們描述母親勞作的形象,體會母親勞作的情感,討論實際報答母親的方式等,這也許比從網上搜集一些描寫母愛的文學作品或觀看一部母愛電影來得更直接、更深切。再比如七年級上第五單元“我愛我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同樣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農事或農村家務勞動有針對性開展活動,讓學生說說農家的溫馨與快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有興趣有感情的投入到活動中來。

二、充分挖掘利用農村學校校本資源,特色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村學校,無論是校舍、設施還是文化信息,都與城市學校無法相比,但卻自其特色語文資源。像我市不少的農村中學,如朱坊中學、龍華中學、赤土中學、橫市中學等,都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辦過農校或掃盲學校,有的學校還保留著或多或少的農場或林場,有著城市學校沒有的農村語文資源。這些語文資源里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語言,如農村用語、農事詩、俗言俚語、農諺、《百家姓》、《三字經》、《增廣賢文》等。我們作為農村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這些資源,特色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在八年級上第六單元“怎樣搜集資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帶學生到學校資料室,從以前的農校資料中,去搜集那些還有生命力的語言,去積累現在還能用的詞語,并從語言的變化中去感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再比如,在九年級下第三單元“關注我們的社區”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走訪的形式,去調查本村當初這些上農校或掃盲校的爺爺奶奶輩的文化生活和當今農村青壯年的文化情況,尤其調查記錄他們在不同年代的不同習慣用語,如問候語、流行語等。借此讓學生感受歷史的腳步,增強對農村的認同感,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的適應能力。

三、充分挖掘利用農村文化資源,創造性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村文化,雖然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卻是人類最原生態最本真文化的因子。農村學生長期生活在農村,對此耳濡目染,卻往往缺乏正確的判斷,不能汲取其精華而剔除其糟粕,容易產生自卑或自賤的不良心理。對此,我們作為一位有責任的農村語文教師,應該從語文的角度對農村新文化建設有所作為。至少我們可以借助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幫學生明辨農村文化的優劣,提高他們對農村和農村文化的認識,讓他們學會理性的認識自己所在的農村和在農村的自己。如在七年級上第一單元“這就是我”語文綜合性學生活動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作為一個農村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如會喂豬,會種菜,會割稻,會做飯,愛勞動等,讓他們從小樹立做人的信心。而在七年級下第一單元“成長的煩惱”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就自己親情“缺失”(農村有近八成孩子是“留守孩”,雙親在外或單親在外。)的煩惱,討論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決的辦法,以書信或手機短信的形式向遠在他鄉打工的親人訴說,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自立意識,增進親子情感。再比如八年級下第四單元“到民間采風去”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農村學生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廣泛搜集自己所在農村的民俗民風,如傳統節日文化、婚喪嫁娶風俗、飲食舉止習慣、山歌“古文”“道情”(“古文”、“道情”為客家特有娛樂形式,南康市民均為客家人。)等,然后拿到課堂上就其內容與語言形式進行辯論,讓學生在辯論和教師的引導下,正確認識這些民俗民風文化,形成正確的文化審美觀。

總之,只要我們能深刻理解新課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設置的目的,創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新課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開放性語文學習載體),充分挖掘農村語文優勢資源,農村學校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不但能有所為,而且能有大作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篇(5)

畢業論文撰寫基本完成之后,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地方就是撰寫論文致謝了,那么你清楚論文致謝樣本是怎樣的嗎?下面是學術參考網小編的分享,希望可以幫到你~

在本人的寫作過程中,XXX老師給予了大力的幫助和指導,在此深表感謝!同時也感謝其他幫助和指導過我的老師和同學。

最后要感謝在整個論文寫作過程中幫助過我的每一位人。首先,也是最主要感謝的是我的指導老師,XXX老師。在整個過程中他給了我很大的幫助,在論文題目制定時,他首先肯定了我的題目大方向,但是同時又幫我具體分析使我最后選擇失地農民的養老保險這個具體目標,讓我在寫作時有了具體方向。在論文提綱制定時,我的思路不是很清晰,經過老師的幫忙,讓我具體寫作時思路頓時清晰。在完成初稿后,老師認真查看了我的文章,指出了我存在的很多問題。在此十分感謝李老師的細心指導,才能讓我順利完成畢業論文。

其次,要感謝幫我查資料的張超同學,后期因為實習的關系,不能隨時去學校的圖書館查閱資料,在此也十分感謝他能抽出時間幫我找的一些外文資料。

篇(6)

元認知策略主要是培養學生制定學習計劃和學習任務、選擇合適的學習方法、監控和管理學習過程以及評估學習結果的能力,這些能力正是學習者獨立自主管理自己的學習所需要的技能。所以元認知知識和策略能夠從宏觀上讓學習者把握自己的學習,支配自己的學習,在學習中采取主動地位,真正成為自己學習的主人。這樣看來,元認知策略與自主學習能力是息息相關的。

二.調查研究

2.1調查對象

本次實驗的對象為廣東醫學院醫學英語專業05級兩個班的學生共65人,(其中一個班31人,另一班34名),英語水平屬于中等,平均年齡為19歲。這兩個班都是筆者所任教的班級,均為剛入校不久的大學一年級新生。筆者將其中任意一班設立為實驗班,另一班為對照班。筆者于第一學期第三個月對這兩班的學生進行了一次水平測試,水平測試題目為一套大學英語四級考題。另外筆者還對兩個班的學生進行了元認知策略的問卷調查,問卷內容是筆者根據Oxford(1990)的SILL(Version7.0)、O’Malley&Chamot(2001)和文秋芳(1996)的著作中關于元認知策略調查的改編而來,包含11項策略。下面表一是是兩班學生水平測試成績和元策略調查問卷的情況。

表一:實驗班與對照班培訓前的水平測試與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對照表

班級人數平均分

(考試)t檢驗值平均分

(策略)t檢驗值

實驗班3157.10260.642.810.46

對照班3456.87102.93

從上表可以看出,第一次水平測試的t檢驗值小于t(0.10,62),這說明兩個班英語水平無顯著差異。同樣,實驗班與對照班的策略使用情況的t檢驗值說明兩班學生在元認知策略的使用上也可視為等同,無顯著差異。因此,這兩個班的學生在受訓前的情況基本上相同.

2.2實驗目標

此次實驗及培訓的目標是通過元認知策略的培訓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有意識的通過有效的學習策略管理自己的學習,使自己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

2.3實驗過程

2.3.1準備階段

培訓在學生水平測試和策略問卷調查之后立即進行,實驗班的學生將在下面的一個月中接受培訓,而對照班的學生只是和往常一樣正常上課,沒有接受任何培訓。

實驗前,筆者向實驗班的學生說明了此項培訓的目的:為了使學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學習,教師更好的了解學生,從而進一步指導學生更加有效的學習,下面的一個半月中,老師將對學生進行有關如何管理自己的學習方面的策略培訓,目的是使學生獲得獨立自主學習的能力,從而自己管理自己的學習。

2.3.2實施階段

表一上顯示的實驗班的元認知策略平均分是2.81,根據Oxford(1990),平均分為2.5-3.5之間屬于策略運用中等水平,而平均分在3.5-5之間,才說明此學習方法是學習者學習過程的一部分。因此,培訓是有必要進行的。

筆者首先給實驗班的學生每人發一份講義,這份講義簡單而明了的介紹了學習策略,元認知以及自主學習方面的情況。這份講義,一方面讓學生對即將參加的培訓有個大致的了解。另一方面給學生提供了一些相關的理論知識以增加他們對此次培訓的信心。筆者要求學生仔細閱讀及討論筆者提供的講義,如果有任何問題,筆者將在一旁作出解答。然后筆者就相關問題在課堂上作出了講解,特別強調了元認知策略中的計劃制定、自我管理、自我監控和自我評估的作用。

為了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情況有一個大致的了解,筆者將文秋芳(1996)«英語學習策略論»一書中的各種自我測試問卷給學生自測,通過這些測試問卷,學生會對自己的學習情況、學習風格及學習觀念有個大致且全面地了解。這些自我測試問卷也暗含著一些潛在的正確地學習方法,通過認真地閱讀和測試,學生會逐漸了解英語學習的真諦。

培訓的第一天,筆者要求學生能夠作出自己的學習計劃,這個學習計劃包括整個學期的長期計劃以及每一次英語課的短期計劃,長期計劃要求寫在課本的第一頁,以便自己隨時可以自我督促,關于學生如何作出長期計劃,筆者讓學生了解了04年版的課程教學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相應的計劃。對于短期計劃,筆者讓學生每一堂課,每天的課外學習都要做到心中有數,有自己設定的具體的目標,例如,今天的這個單元的第一部分的交際功能,學習計劃就是掌握相關的句型,熟練在各種情形中使用這種句型,準確的完成交際對話。為了使學生養成制定學習計劃的習慣,筆者要求學生以日記的形式記載這些學習計劃,教師隨時檢查。此外,筆者還鼓勵學生根據自身的情況作出其它可行的計劃,例如,在英語的五項技能中,選擇自己最差的一項進行訓練。

另外,在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求隨時監控自己的學習情況,自己所采用的學習方法,并將所觀察的進步與不足記載來下來,對于遇到的困難,學生要求自己尋找解決辦法,或是和同伴討論,這些過程都要求簡單記錄下來,隨著學生逐漸習慣去分析、思考、監測自己學習行為,以后可以只用大腦記錄即可,但是初期用筆記的形式記錄還是有必要的,這是對學習的自我監控元認知策略。

04年版的«大學英語課程要求»將自我評估作為大學英語教學一個重要的內容。在這次為時一個月的培訓中,筆者非常重視學生的自我評估,除了使用文秋芳(1996)書中的問卷作為自我測評學習情況外,筆者還組織了課內測評與課外測評,課內測評主要時通過教師課堂上的設計的各項任務來檢查學生的掌握情況,起初,老師會引導性的給出評價,然后筆者讓學生進行互評和自評。這是自我評估的一部分。

計算機網路和多媒體技術的高速發展使得學生很方便的使用網絡上的各種信息和資源,這同時也為老師提供了較為便利的教學資源,教師通過瀏覽互聯網尋求有用的網站,然后介紹給學生,例如

聽力網站等等。一方面,學生可以利用課余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另一方面,學生可以通過網絡上提供的信息進行自我評估,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學生的課余學習更加豐富多彩,也給學生的提供了更為豐富的自評平臺。

2.3.3培訓結果

培訓進行到期末,在培訓期間,由于老師并沒有耽誤正常的教學,學生們都能夠比較積極的配合,培訓結束后,筆者再次進行了同等難度的水平測試以及元認知策略的問卷調查,元認知策略的問卷設計和培訓前的大同小異,順序有所不同。測試結果如表二表三所示:

由表二可以看出,雖然t檢驗值小于t(620.10)=1.658,這種差異還達不到顯著標準,但是,實驗班較之與對照班成績提高的幅度要大一些,并且實驗班的標準差較之于對照班要小一些,說明實驗班的多數同學以相對來說較穩定的步伐前進。表三的數字表明實驗班對比對照班在元認知策略使用上有了顯著進步,因為t檢驗值1.717大于t(620.10)=1.658,而且實驗班的標準差也小于對照班,這說明策略培訓對大多數同學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學生在元認知策略的自我監控、自我評估以及制定計劃方面綜合水平有了顯著提高。

表二:實驗班與對照班培訓后的水平測試對照表

班級人數平均分

(考試)標準差t檢驗值

實驗班3163.00009.60291.313

對照班3459.258113.2513

表三:實驗班與對照班培訓后的元認知策略使用情況對照表

班級人數平均分

(策略)標準差.t檢驗值

實驗班313.17.53971.717

對照班342.99.6772

由以上數字來看,元認知策略的培訓對學生的英語學習有著明顯的幫助和積極的影響。

2.3.4學生反饋

篇(7)

一、學習心理學研究領域呈現的新特點

(一)學習已經成為一個跨學科研究的對象

從歷史看,有關學習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心理學的領域。但是,今天與學習科學有關的研究領域已變得十分寬泛,其中包括認知科學、神經科學、腦科學、人類學、教育學、社會學、計算機科學、管理科學等跨學科研究,同時還涉及跨文化研究、各具體學科領域的研究。目前在學習領域已經取得的很多成果在很大程度上直接來自跨學科合作研究的重大進展,這種專業分布式的合作對于進一步發展學習科學是至關重要的。

(二)基礎研究、應用研究與開發研究相結合

學習研究的新進展已將科學與實踐的關系帶入一個新時代。研究人員正在走出實驗室,去關注學習發生的真實情境。學校中教師、學生、家長、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各行各業中的從業者和專家都已成為研究中的互動對象。正式學習與非正式學習、學校中的學習與工作場所中的學習一起進入了研究者的視野。研究中對于新興的信息通訊技術的關注更使得基礎研究上的投資能通過開發研究在實際應用中得到回報。

(三)學習理論流派紛呈

由于學習研究的跨學科性,所以研究者既可以從某一專業角度解釋人是學習本質,也可以通過跨學科的合作進行理論的互補與創新。因此,在今天的學習研究領域中,涌現出很多不同的學習理論流派,可以說是流派紛呈、視角多元。這在學習理論相對短暫的歷史上是很少見的,但更引人注目的是如此眾多的理論流派在有關知識和學習的理念和方法上竟是如此的一致,它們共享著如此理論假設和共同基礎。總之,今天的研究者不僅對杜威、維果斯基、皮亞杰等的研究成國進行繼承與發揚、批判與反思,而且還十分注意在歷史傳承的基礎上依靠新的思想、新的方法、新的技術推陳出新并與時俱進地不斷創新。

二、學習心理學研究的新進展

近三四十年發生的心理研究的革命對教育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新學習理論的產生為教學提供了新的見解、新的方法和新的手段。跨學科的研究和新的科研合作形式使人們更清楚的看到了把基礎應用于教育實踐的希望。

(一)發展心理學領域學習研究進展

發展心理學的研究向我們展示,雖然有眾多的各個年齡層次的學習者,但兒童在很多方面區別于成人學習者。對幼兒的研究為我們打開了了解學習發展的一扇窗戶,這些研究還顯示學習隨著時間的推移所呈現的動態圖景。最新的對嬰兒認知和幼兒怎樣建立早期學習素質傾向的理解也提出一些讓幼兒順利過渡到正規學習情境的途徑。研究發現:(1)人具有學習特定領域知識的先天素質,幼兒主動的探究他們的世界。在特殊領域,比如生物學和物理學的因果關系、數、語言等,嬰兒和幼兒具有極強的好學易學的先天素質。這些對學習的偏愛有利于早期學習或使之成為可能,也為低齡學校教育鋪平道路。(2)學習策略很重要。事實上,兒童能夠通過純粹的意愿和努力學會任何東西,但當兒童被要求學習他并不具優勢的領域時則需要具備有目的的學習策略。兒童需要理解學習的含義、作為學習者他們本人的身份、怎樣作計劃、進行監控和復習,需要反思他們自己和別人的學習,學會自己理解問題。這些元認知技能為學習提供了策略性能力。(3)兒童既是問題解決者,又是問題制造者。他們試圖解決出現的問題,他們尋求新的挑戰。在遇到失敗時他們提煉并改進自己的問題解決策略,而在成功的基礎上建立新的策略,他們之所以能堅持下來是因為憑借自己的力量所獲得的成功和理解在激勵著他們。(4)成人在幫助兒童在新的情境與熟悉的情境之間建立聯系。兒童的好奇心和堅持性得到成人的支持和幫助,他們引導兒童的注意力、組織兒童經驗、支持兒童努力學習以及控制兒童所學信息的復雜程度和難度。所以兒童顯示出的能力是在他們與環境的經驗中和與照顧他們的成人的接觸中形成的。

(二)教育心理學領域學習研究進展

(1)學習環境設計

學習理論并沒有提供設計有效學習環境的簡單處方,但學習理論卻包含了設計原理。新的研究對學習環境設計提出了重要的問題--這些問題意味著人們需要重新考慮教什么、怎樣教以及怎樣評價學習。研究發現:第一,有效教學開始于學習者帶入教學環境的已有知識,包括文化實踐和信仰,還有學科內容知識。學習環境以學習者為中心的程度是與學習者用他們目前建構新知識的程度相一致的。第二,思維與解決問題的能力要區知識的提取和運用變得容易。強調知識中心的教學引起一些質疑,比如教學聚焦與幫助學生使用他們當前知識和技能的方法的程度。第三,評價問題也代表了看待學習環境設計的重要視角。反饋對學習來說是基本的,但是課堂上的反饋并不常見。學生的測驗和論文可能得到分數評定,但這是發生在學習結束時的終結性評價。還需要形成性評價,為學生提供機會修改和改進思維和理解的質量。第四,有關學習環境的重要視野是學生促進理解共同體意義的程度。學生、教師和其他參與者分享同樣的標準,使學習有價值、有高的標準。這樣的標準提高人們互動、接受反饋、學習的機會和動機。

(2)有效教學

各類專業知識都不僅僅是一般的問題解決技能,還要求有組織有序的概念知識和探究過程。各種各樣的學科以不同的形式和方法組織起來,都有其各自的探究方法。研究發現:有效教學的教師需要"教育教學知識"--即有關如何教好特定學科的知識,而這又區別于一般的教學方法和知識。專家型教師了解他們所教學結構,他們以這種結構作為認知路標來指導學生的作業,來評價學生的進步,在平等討論的課堂教學中向學生提出問題。教師的學科知識和教育教學知識是相互作用的。學科知識結構本身并不能引導教師。以前錯誤的觀念是教學僅僅包括一些一般性的方法,一個好的教師能夠教好任何一門學科,學科知識本身就已經足夠。(三)神經科學領域學習研究進展

神經科學發展證實了很多理論假設,包括發展過程中的早期經驗的重要作用。對于新的學習科學來說,它的新穎之處,就是它吸納了很多科學領域的重要觀點和例證。比如說發展心理學、認知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僅僅這三門科學,已經為學習科學提供了大量的例證。有關學習和發展的詳細研究匯集在一起便形成了一個關于智力發展的較為完善的圖式。神經科學對學習機智所作的貢獻是加速了非侵入性成像技術的出現,比如正電子放射X線斷層攝影術(PET)、功能性磁共振成像術(FMRI)等。這些技術使得研究者們能夠直接觀察人類學習的功能。關鍵性的發展是修正大腦結構建立心理結構的過程中經驗起著重要的作用:發展不僅僅是以前的程序化的模式展現。有些支配學習的規則已被揭示。其中一個簡單的規則是實踐增強學習。在復雜環境中經驗的多少與大腦結構改變的程度有很大的相關。研究發現:(1)學習改變大腦的生理結構;(2)結構的變化改變大腦的組織功能,換句話說,學習能夠組織和重組大腦;(3)大腦的不同區域可能在不同的時間進行學習。

(四)學習心理學研究方法和技術新進展

與學習科學有關的研究領域很廣,包括認知發展心理學、神經科學、人類學、社會心理學、跨文化研究等,學科學習領域研究有科學、數學、歷史等,有效教學方面的研究有教育學、學習環境設計。評價學習、追蹤學習的進展,需要新技術,而不僅僅是課程事實,開發有效的研究方法對這么廣泛的學科研究尤為重要。現今,學習研究領域新技術的一些特點與新的學習科學的原理是一致的。

由于新技術是互動的,現在為學生創造一種能夠在做中學,能夠及時得到反饋、不斷提升自己的理解深度、建立新的知識的環境變得更為容易。技術現在可以幫助人們把那些難以理解的概念可視化。學生能夠用類似于在學校之外環境中使用的工具的可視化建模軟件提高他們對概念的理解以及從學校環境遷移到非學校情境的可能性。新技術為我們打通了通向巨大信息源的通道,包括數字圖書館、可分析的真實世界數據以及能夠連接其他能夠提供信息反饋的人。所有這些都能加強教師、管理人員還有學生的學習。

新技術可以以多種方式幫助我們創建這樣的環境,既為教師,也為教師所教的學生。但是,在考慮如何使教師更有效地使用新技術方面又出現了很多新的問題。有關小過程教師們需要了解什么?有關教師對于技術本身需要了解什么?什么樣的培訓在幫助教師使用高質量的教學程序方面最有效?已開發出來的基于對學習原理有充分理解的好的教育軟件、教師支持工具還沒有達到標準。

三、未來學習研究的走向

篇(8)

致謝一:

非常感謝xxx老師、xxx老師在我大學的最后學習階段——畢業設計階段給自己的指導,從最初的定題,到資料收集,到寫作、修改,到論文定稿,她們給了我耐心的指導和無私的幫助。為了指導我們的畢業論文,她們放棄了自己的休息時間,她們的這種無私奉獻的敬業精神令人欽佩,在此我向她們表示我誠摯的謝意。同時,感謝所有任課老師和所有同學在這四年來給自己的指導和幫助,是他們教會了我專業知識,教會了我如何學習,教會了我如何做人。正是由于他們,我才能在各方面取得顯著的進步,在此向他們表示我由衷的謝意,并祝所有的老師培養出越來越多的優秀人才,桃李滿天下!

通過這一階段的努力,我的畢業論文《xxxxxxxxxxxxxxx》終于完成了,這意味著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在大學階段,我在學習上和思想上都受益非淺,這除了自身的努力外,與各位老師、同學和朋友的關心、支持和鼓勵是分不開的。

在本論文的寫作過程中,我的導師xxx老師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從選題到開題報告,從寫作提綱,到一遍又一遍地指出每稿中的具體問題,嚴格把關,循循善誘,在此我表示衷心感謝。同時我還要感謝在我學習期間給我極大關心和支持的各位老師以及關心我的同學和朋友。

寫作畢業論文是一次再系統學習的過程,畢業論文的完成,同樣也意味著新的學習生活的開始。我將銘記我曾是一名XX學子,在今后的工作中把XX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

感謝各位專家的批評指導

致謝二:

在校的這五年時間里很感謝老師們對我的淳淳教誨,是你們教會了我們勤奮學習,誠實做人,踏實做事,以寬容之心面對生活。指引著我們沿著正確方向前進。在點滴匯聚中使我逐漸形成正確、成熟的人生觀、價值觀。特別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陸建勝老師給予我很大的幫助。

感謝我的家人,我永遠的支持者,正是在你們殷切目光的注視下,我才一步步的完成了求學生涯。沒有你們,就不會有今天的我!我一直很感謝你們,讓我擁有一個如此溫馨的家庭,讓我所有的一切都可以在你們這里得到理解與支持,得到諒解和分擔。你們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前進的動力。

衷心感謝我的導師XXX教授。本文的研究工作是在X老師的悉心指導下完成的,從論文的選題、研究計劃的制定、技術路線的選擇到系統的開發研制,各個方面都離不開X老師熱情耐心的幫助和教導。在碩士研究階段的三年來,X老師認真的工作態度,誠信寬厚的為人處世態度,都給我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也為我今后的工作樹立了優秀的榜樣。

致謝三:

時光如影,四年的財大本科生生活進入尾聲。相遇即是緣分,懷念在學習的路上,在運動健身的路上,在與老師同學小伙伴一起的路上,幸福愉快地度過這段日光。回望這段歲月,有歡笑有失落,有煎熬有驚喜,有收獲亦有缺憾會計學畢業論文致謝范文會計學畢業論文致謝范文。論文的寫作過程中遇到瓶頸,再豁然開朗,反反復復思考和嘗試過后才有更深一步的體會。

首先,感謝我的本科生導師張紅英副教授。四年的時光里,導師不僅在生活中給予了悉心的關懷,而且在學習上和思想上更是孜孜不倦地給予指導和教誨。

在論文的表發、畢業論文的選題及寫作中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老師嚴謹的態度和治學要求、敏捷的思維、豐富的學識、樂觀的品格值得我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不斷的學習。

要感謝會計學院,金融學院,校研會的老師和同學們,給我帶來的豐富多彩的本科生生活,體會到了大家庭的溫暖和快樂。感謝各位學長學姐,特別是卜星、姚伊倫、鮑夢琦學姐和鮑江民學長。感謝我的室友李尚敏、王引晟四年來一起對學習、生活、價值觀的分享與探討,目睹了大家的進步與成長。還要感謝我的家人,感謝父母親,感謝你們對我的養育之恩,感謝你們對我學業和生活的支持,謝謝!

最后祝愿我校的老師桃李滿天下,同學們工作順利,家人身體健康。

致謝四:

一直覺得自己很幸運,幸運自己成為了浙江財經大學會計學院的一份子,更加幸運能做鄧川老師的學生,也因此認識了許多優秀的同門兄弟姐妹們。

雖然只有短短的兩年多時間,但我卻在這里收獲了很多很多,其中對我影響最大的是我的導師鄧川教授。鄧老師認真的生活態度和嚴謹的治學態度深深地感染了我并引導著我。每一次有關學習的交流,鄧老師都認真、不厭其煩地給予指導、修改,力求做到更好。特別是歷時一年多的畢業論文,讓我有極其深刻的感觸。在選題階段,鄧老師連續加班好幾晚耐心、細心地與我們討論論文的邏輯、思路等,帶我們走出迷茫;此后,在論文數據的收集、SAS軟件的學習、文獻的搜集、模型變量的確定等等方面,鄧老師給予了我極大的幫助;在每次的論文進展匯報中,與鄧老師有關論文情況的討論都讓我對論文的進行有了更加明確的方向與動力;在論文遇到瓶頸時,連續一個禮拜我就像放學后還被留在學校補作業的小學生那樣在鄧老師辦公室做相關研究,鄧老師邊工作還要一邊及時地給與我指導;因為論文初稿成稿時間比較晚,鄧老師在完成學校課程之后又非常認真、細心地幫我修改論文至深夜,之后又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幫我檢查論文。

除了在學習上,鄧老師還在為人處世、言行舉止方面不時地給與我真誠而又恰當的提點,這是我從鄧老師那得到的另一種重大收獲,讓我終身受益。鄧老師的品德、專業水平以及對我們的付出,使我對鄧老師充滿了感激,這兩年多來對鄧老師說過最多的話就是“謝謝”,也因此,我對鄧老師充滿了敬畏。真心感謝鄧老師!

另外,我還要感謝在論文開題答辯和預答辯時給與我意見和建議的于永生老師、郭華林老師、王成芳老師、張紅英老師、樸哲范老師、孫剛老師,以及論文盲審中與正式答辯中的所有老師。謝謝!

篇(9)

感謝我的導師沈玉龍老師,感謝他在這三年的學習生活中給予我的指導和幫助。沈老師知識淵博,治學嚴謹,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和高尚的品德令我由衷的敬仰并受益終生。

在此,將我深深的敬意和最誠摯的謝意獻給我的導師沈玉龍老師。特別感謝我的家人,感謝他們用辛勤的勞動,為我創造了良好和睦的家庭環境,使我能夠安心學習、充實自己。

感謝曹小坤、成亞萌等師兄師姐,同年級的屈寶、付祥優、劉靈通、張元玉、徐聞拯、侯婉婷、黃為等,以及李凱強等師弟師妹,感謝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上對我的幫助,使我充分感受到了集體生活的溫馨,從而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投入到學習和科研中去。

感謝我的朋友黨曉偉、王蕾、薛蕾、李滿、董婷,感謝她們陪我度過快樂的研究生生活。感謝研XX班的全體同學,感謝他們在平常的學習生活中給我的幫助和鼓勵。

感謝在百忙抽出寶貴時間評審該論文的專家和學者。

最后,再次向所有幫助和關心過我的人表示衷心的感謝。

論文致謝二:

三年來的碩士學習生涯,努力、付出、期望或是收獲,都是我一生難以忘卻的珍貴經歷。值此論文完成之際,我要感謝所有指導、教育、關心、支持和幫助過我的人。

首先感謝導師朱敏波教授在碩士學習期間給予的幫助與指導。朱教授嚴謹的治學態度、淵博的學識、敏銳的洞察力和高瞻遠矚的學術思想令人敬佩。學習期間朱敏波教授為作者創造了良好的學習條件及科研環境,本篇論文從剛開始的選題、研究工作的展開直至最后論文的審閱、修改,導師都給予精心的指導。

在此,謹對朱教授的辛勤培養與無微不至的關懷表達崇高的敬意與衷心的感謝。同時非常感謝整個實驗室大家庭的各位同學給予我無私的關懷和幫助,感謝與我同窗多年一起經歷風雨的馬維超、葉海洋、姜成甫和王帥同學以及我的師弟范琪、劉飛以及其他師弟師妹和學長學姐們,感謝你們在一起學習生活中給予我的極大幫助,給我留下許多美好的難以磨滅的回憶。

真誠的感謝二十多年來含辛茹苦養育我長大的父母及其他親人,你們長期的支持和鼓勵是我勇往直前的動力源泉,使我能夠一心一意地順利完成學業!我一定會在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中努力奮斗,回報你們的養育之恩。祝你們身體健康!一生平安!感謝我所有的好朋友以及關心過我的人!感謝你們在生活和學習上的幫助,你們是我最好的良師益友,在此向你們表達我最誠摯的謝意。希望和大家攜手并進,共創最美好的未來!

最后,感謝評閱本論文和出席論文答辯的各位專家、教授和學者們,感謝你們為此付出的辛勤勞動!

論文致謝三:

時光荏苒,歲月如梭,在論文止筆那一刻,我心中感慨良多。撰寫論文的這段時間緊張而充實,不管是學術能力還是自我管理方面都有很大提升。三年的研究生生活,使我徜徉知識海洋、陶醉廈大文化、領略教授風采、收獲同窗之情,回首過去點點滴滴,更多的是感激和對廈大的愛。

首先,我要向恩師童錦治教授給予我的悉心指導和諄諄教誨表示衷心感謝。童老師不僅治學嚴謹、知識淵博,在學術上一絲不茍,而且待人真誠寬厚、工作負責、關心學生,老師的學術和為人是我終身學習的榜樣,她對我的教導更是受用一生。在論文寫作過程中,老師不僅給予我許多學術上的啟迪、中肯的意見和寶貴建議,更是教會我無論做什么事要認真用心,在老師的鞭策和鼓勵下我連續兩個多星期廢寢忘食鉆研至深夜,可以說沒有老師的教導與栽培就沒有今日的成果。在生活中,童老師更是無微不至地關懷我、照顧我,一日為師,終身為母,在此謹向童錦治老師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和最崇高的敬意!

其次,我也要感謝求學期間同窗的支持與幫助,三年的朝夕相處使我們結下深厚的友誼,更使我在廈大的學習生活充實而美好,同窗如手足,這份真摯的情誼將是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還要感謝黃克瓏同學的幫助,在撰寫論文過程中他提出許多寶貴意見,論文的順利完稿與他的幫助密不可分,在此深表謝意!

還有,我非常感謝我的父母和親人。從小到大,父母給我無私的關愛、無限的寬容、無畏的支持、無盡的鼓勵,他們勤奮踏實、善良真誠,并身體力行教會我做人的道理,生活在這樣幸福溫馨的家庭我感到很幸運,他們的愛使我堅強執著并勇于接受挑戰,“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為了他們我會更加努力!

最后,還要感謝在百忙中評閱論文和參加答辯的各位專家、教授,你們提出的寶貴意見將會使論文更加完善和理想!

即將踏出校園,邁入社會這個更加廣闊的舞臺,心理忐忑的同時還充滿期待,未來的路還很長,對于初出茅廬的我來說,可謂機遇與挑戰并存。在人生的長河中,我會永遠懷揣積極進取之心,為了愛我的人和我愛的人不斷奮斗,上下求索,爭取更大進步!

論文致謝四:

篇(10)

學困生不是先天形成的。一個學生變成學困生,有他自身的因素,也存在外部因素。學困生經常遭到家長的斥責,老師的批評,使他們感到自卑,甚至絕望,從而萎靡不振,乃至不可救藥。

一、學困生的心理特征

導致學困生“學業不振”或“學力不良”最主要的因素是非智力因素,如動機、興趣、情感、意志、毅力,而不是智力因素,不是他們學不好而是他們不想學。

1.學習態度消極。由于學困生在學習上長期遭受挫折,對自己的能力失去信心,失去學習興趣。同時也易和教師、同學發生沖突。在學習過程中學習積極性不高:缺乏自覺性,注意力渙散,情緒不穩定,缺乏毅力。

2.學習動機不明確,學習態度不端正。學困生學習無目的,無興趣,沒有人檢查督促就不學習,內在動機作用不明顯。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多采取逃避或抱怨的態度,而不去主動尋求解決辦法。

3.獨立思考能力差,不能及時復習鞏固.學困生長久形成懶惰思想,認為自己就是差,上課不去獨立思考,獨立性差,學過的知識不及時地復習鞏固。由此進入“差”的惡性循環,無法很好地在群體中擺正自己的位置。

4.學習計劃性差。學困生對自己學習目的不明確,缺乏遠大的理想和抱負。由于他們不能很好地協調學習系統中各環節之間的關系,導致學習沒有計劃,經常不知道應該去做什么,怎么去做。

5.自信心不足,自卑心理嚴重。學困生學習成績差,一時無法改變刊魷門在群體中的落后位置,家長埋怨,教師指責,同學歧視,導致他們自暴自棄,不思進取,形成一種“我不如人”的心理定勢。由于長期生活在一種頹廢,抑郁的氛圍中,使他們思想包袱很重,情緒低落,意志消沉,對學習喪失了信心。

二、針對學困生心理,實施化學教學

(1)關心和愛護學困生

要轉化學困生,就得從其感情立足點著手,一般的學困生,都曾遭受心靈的創傷,因此教師從情感上熱愛他們,用溫暖去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用熾熱的愛去點燃他們心靈的“三把火’,—自信心、自尊心和上進心。這樣可消除他們的自卑、疑慮、隔閡、對抗等心理障礙,從而融合師生的感情,使他們能夠樂意去改正自己的缺點,接受教師的教育。

(2)全方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

現代心理學研究表明:興趣能引起學生的求知欲,而求知欲可以打破原有的心理平衡促進心理活動的加速。為了培養學困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可以組織他們參觀科技展覽館、實驗室、工廠,給他們講化學家發明、創造的故事,借以激發學困生的學習興趣。

(3)實行分層次教學法,因材施教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認識,將學生分為三個組,即學習困難生、中等生、尖子生,根據學生掌握的知識水平不同、學習能力特點的不同而設計不同層次的問題。

例如,原子結構與元素性質的各層教學目標是:(1)低層目標:了解原子核外電子的育豁及分布。(2)中層目標:用電子排布式表示常見元素原子外電子的排布。(3)高層目標:能說出元素電離能、電負性的涵義,能應用元素的電離能說明元素的某些性質。在課堂上,教師要根據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機會來回答學習問題,對答的對的學生及時肯定和表揚,盡可能多地表揚有進步的學困生,使他們產生“我學會了”、“我也能學會”的良好心理狀態,這樣不但能調動學習的積極性,而且還能促進形成良好的學習心態。

(4)給學生以目標激勵

目標激勵是教師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制訂目標,確立走向,從而激勵學困生消除偏頗的一種方法。

目標是一個人前進的驅動力,一個恰當的目標可以激勵人去克服困難,不斷進步。教師在引導學困生制定目標時,既不能過高,也不能過低,最優化的目標是“伸手弗得,跳之可獲”,目標要明確、醒目,又鼓舞人心。

目標制定后,教師要定期督促、檢查目標實施和完成情況。對實施、完成好的,要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使其產生成就感,使其上進心更強。對完成不夠好的,幫助他適當調節目標,引導其自我努力,進行自我教育。

(5)塑造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引導學生有效地學習

上一篇: 傳播學課程論文 下一篇: 內部審計獨立性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婷婷激情五月天在线视频 | 亚洲欧美日韩在线一区二区 | 亚洲中文国语AV | 色综合久久综合网观看 | 思思热精品在线观看 | 日韩区一区二区三区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