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8 14:55: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西建筑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中圖分類號:J5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1)15-0067-01
建筑不僅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實用生活設施,更是人類表達思想概念的重要介質,在一定程度上承載了人類文明發展的足跡。傳統的西方建筑長期以石頭為主體;而傳統的東方建筑則一直是以木頭為構架的。建筑是文化最具實體的組成部分,而材料是建筑的基本素質,中國人用“土木”工程表達出建筑的概念,西方人則用石頭堆砌他們的家園。中西古典建筑在材料選擇上的不同反映了中西的深層次的文化群體心態、宗教感情與倫理道德、審美趣味存在著差異,都是對各自文化的闡釋,中國古典建筑以實用為主,在乎的是事物的有常,西方古典建筑追求的是永恒,通過與西方古典建筑的比較,我們可以認識到不同的材料選擇折射出不同的文化之光。
一、深層次的文化群體心態的差異
了解建筑首先得從人與自然的關系入手,建筑是人與自然之間的一個介質,它使人能夠以一種方式去觀察自然、理解自然。
老子的《道德經》就代表著中國人根本的自然觀,老子將天、地、人、道并稱為宇宙間的“四大”,而這四者恰好介于人與自然之間,構成了五個不同的層次,分別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中國人特別重視與自然的和諧之道。古代很早就出現了一種專門研究人與自然的學科,這便是堪輿風水學,漢代的許慎在《說文解字》中說:“堪,天道;輿,地道。”實際上指的就是自然。《左傳?襄公二十七年》說:“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廢一不可”,這五材即是金、木、水、火、土,石頭被排除在五材之外。中國的古建筑用的最多是土和木,為了近土,建筑就貼著地面層層鋪開,不考慮向高處發展,而屋面的瓦和圍護用的磚是由土和水加火燒成,用石蓋屋是不吉利的,這與風水學中的陰陽五行說有很大影響,陰陽五行說認為石屬陰,一般不用做陽宅,而只用于陰宅,而木屬陽,是用于建筑陽宅的最佳材料,因此磚石拱券結構只能有限的使用,到了明清時期,長期的采伐致使中原地區的森林消失殆盡,連修繕宮廷也缺乏用作柱梁的大料了,然而就是用以小料以鐵箍拼合,也不屑以石代木,中國人對木的感情可謂深矣。
在西方,很長一段時間處于以狩獵方式為主的原始經濟,造就出西方重物的原始心態。從西方人對石材的肯定,可以看出西方人求智求真的理性精神,在人與自然的關系中強調人是世界的主人,人的力量和智慧能夠戰勝一切。西方人在自然面前有種開拓進取的精神,他們不像中國人對自然懷著敬畏之情,西方建筑的目標是彰表人的力量,建筑效果就會以凌駕一切的姿態從環境中突出,發揮著一種超自然的力量,而石頭堅固、永久、挺拔的特性成為這些超自然建筑的最佳材料。比如雅典的衛城、中世紀歐洲的哥特式教堂以及英國SALISBURY的巨石陣,無一不表現著西方人對石頭的偏愛。相對于配合自然的中國傳統木建筑,西方的石建筑就帶有一種開拓色彩。
二、宗教感情與倫理思想的差異
建筑是對同時期文化的反映,往往帶有時代的烙印,而宗教感情與倫理思想會對同時期的建筑風格產生不可估計的影響,不同的宗教感情與倫理思想導致建筑材料的選擇存在著差異。
中國的文化原本就是以人本主義為基本精神的,世俗化的傾向特別嚴重,反映今世生活的居住空間與環境造就了中國建筑文化的主體,中國人似乎并不追求外在器物的永久性象征內在永久的精神,或者說中國的文化對實在器物往往抱著順其自然的心態,其最高境界是“無為”,追求著萬物有常的精神,如梁思成先生所言:“中國建筑既以木材為主,宮室之壽命固乃限于木質結構之未能耐久,但更深究其故,實源于不著意于原物長存之觀念,蓋中國自始即未有如古埃及刻意求永久不滅之工程,欲以人工與自然體竟久存之實,且既安于新陳代謝之理,以自然生滅為定律;視建筑且如被服輿馬,時得而更換之;未嘗患原物之久暫,無使其永不殘破之野心”,一直在中國占據重要地位的儒家思想也主張不追求事物的永恒性,儒家思想中,不僅重當世的世俗主義反對興建宏大建筑,更重要的還有“仁政”思想,即認為統治者不能只顧私欲,濫用民力,建造享樂或裝點門面的的宮殿樓閣。所謂“使民以時”、“勿奪民時”,就是出于這種目的。這雖然不能真正約束帝王們的享樂欲望,但也確實壓制了以宏偉工程紀念功業的思想苗頭。所以,中國的古建筑,多注重實用性,少追究永恒性,根本沒有產生西方那種在建筑中體現歷史價值的觀念。
與中國不同的是西方追求永恒,西方文明濫觴自古希臘,古希臘文化又多受古埃及影響。古埃及是神權與王權合一的政治體制,法老既是世俗的最高統治者,又是最高太陽神的化身和塵世人,為了體現這種至高無上的地位,古王國時期的法老們都為自己營建了巨大的陵墓――金字塔,并用巨石為自己的家族成員雕刻了巨大的立像、坐像。這些宏偉的石頭建筑很多至今尚存。西方重視宗教觀念,任何宗教都以追求靈魂不朽與超越為主要特征,石頭構造的建筑正好滿足了這一要求,石頭的永恒與完美,與人生的短暫、缺憾形成鮮明對比,同時,西方人認為要想得到神靈的保佑,就必須獻媚于神靈,以免自己受害,在石構建筑中,建筑的實用功能和宗教功能就融為一體,人的靈與肉就通過石構建筑實現了高度和諧統一,西方的建筑充滿著宗教神秘主義的情緒。不同的語言表達不同的思想,流露出不同的情感,不同的建筑承載著不同的文化,體現不同的宗教信念。
三、審美趣味差異
各種建筑創造中的所謂“美”,不論以何種表現形態和方法,其內容都有相通之處,即美的內核――精神是共同的,但因各有其特異的審美追求而別具風采。
中國建筑強調實用性,以“羊大為美”,認為建筑只要滿足避潮濕擋風寒與避風雪等基本要求便行了,相對于石構建筑的挖掘與開采,中國人更傾向于配合。自然,中國人熱衷木構建筑一方面和中國的林木資源豐富存在著一定的關系,若以秦嶺淮河為界,南方平原、丘陵地帶遍布著闊葉常青樹,山區并大量生長著云杉、冷杉等針葉樹,北方則以闊葉落葉林、針葉林為主。這些樹木資源為中國古代建筑體系的形成,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輕便的木材加上標準化的的技術,令每一代都可以建成華麗的建筑群,明代造園家計成在他的《園冶》中說:“固作千年事,寧知百歲人,足矣樂閑,悠然護宅。”與其為千年大興土木,毋寧為匆匆人生而求安樂,這代表著中國人對建筑的審美態度。
西方的傳統建筑長期以石頭為主體。古希臘的大量神廟是用石造的,古羅馬的大量神廟及廣場等世俗類建筑是石造的,一直到文藝復興、17世紀古典主義建筑、18世紀的宮殿及宗教建筑,其主要形式也都是石構的,以石為材的西方古典建筑質地堅硬、沉重而可塑性強,在質地上陽剛十足。早在2000多年前古羅馬奧古斯都時期的建筑理論家維特魯威就在他的著名《建筑十書》中提出了“適用、堅固、美觀”,這一經典性的建筑三要素觀點,被后人奉為圭臬,17世紀初英國建筑師亨利?伍登提出優秀建筑物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堅固、實用、歡愉。西方人把堅固作為評論優秀建筑物的原則之一,因而當中國古老的建筑物隨著時間流逝而被煙消云散的時候,西方的石構建筑依然完好的保存著,用實物形象演繹自己的變化。
參考文獻:
[1]梁思成.中國建筑史[M].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2005.
關鍵詞:賴特;有機建筑;中國傳統建筑文化
Abstract: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theory and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in some aspects of Chinese modern architecture has a similar enlightenment. Such as Wright advocate natural building view and Chinese farming culture; Wright-phillips live organic theory and China's kanyu theory; Wright-phillips proposed building form following function and China region climate around the influence of the culture of the residence.
Keywords: Wright; Organic architecture; Chines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al culture
中圖分類號:E22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1.引言
在四位現在建筑大師中,格羅皮烏斯、柯布西耶、密斯凡德羅都在建筑從古典走向現代的道路上有著劃時代的意義,尤其是格羅皮烏斯,可以說是時代造就的建筑英雄。而賴特的建筑和思想,長久以來都自顧自的美在那。他的草原式住宅、有機建筑理論,與當時轟轟烈烈的機械化大生產沒有緊密的聯系。
隨著經濟的全球化,建筑發展到今天,現代建筑已經從萌發走到成熟,再到人們開始反思批判。中國文化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中唯一一支沒有中斷的古老文化,但是中國的的傳統建筑與現代建筑之間卻有著一道鴻溝。自之后,中國人將西方先進的東西拿來照抄學習,不僅在建筑形式功能上采用國際風格,我們甚至用西方人的觀點去評價中國的傳統建筑、傳統文化。
建筑功能與形式之間的關系,這個永恒的話題在CCTV大樓、國家大劇院在北京拔地而起之后,又一次引起我們新深深的思考。建筑在滿足物質需求的同時在精神層面我們到底該有怎樣的追求?什么才是符合這個時代的中國的建筑?賴特崇尚自然的建筑觀、他活的有機建筑理論和中國的傳統建筑文化,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又一次給我們以啟示。
1.賴特的建筑理論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的聯系
在人類發展史上,不同的地域出現相似的文化史屢見不鮮的,賴特的有機理論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在一些方面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1.1崇尚自然的建筑觀(有機理論)與農耕文化(堪輿學說)
賴特出生于1867年。從小他的叔叔們教育他如何在農場工作。在這個過程中賴特學會了預測天氣,學會了跟自然打交道。賴特后來總是對他的學生說:“你們應當了解大自然、熱愛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他永遠都不會虧待你的。”這種理念也深深地影響了他的作品。在賴特的書本、文章、講話中有多種多樣的表述:有機就是自然(Nature),他還說:“一切事物的外部形式和發展都是由‘內部自然’所決定,自然這個詞是指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的原理,它賦予生命以形式和特征,并使之活著”。賴特的有機理論強調的是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是建筑與其使用者人的和諧統一。
中國是個以農耕為主的民族,這種生產方式決定了中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內容之一,即以人與自然為核心的天人合一,早在先秦,中國傳統文化即強調天、人是自然界的法則。如中國的農學思想“三才”理論,即是“天人合一”的總結,大千世界皆由天、地、人三大要素組成,天人相參,天人相輔,是其中的靈魂和精髓。 具體到建筑,就要說到中國古代的堪輿理論,以今天的視角來看,一部分風水學就是分析建筑、環境、人三者如何和諧相處的學說。把這些哲學思想運用到建筑中去,可使建筑理論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構造的居住環境在本質上與自然相順應。
1.2建筑功能追隨形式
賴特的有機理論中講到形式追隨功能(Form Follows Function),以及建筑的統一性(entity)、整體性(integral)。這是現代建筑與古典建筑根本的不同。賴特曾表示過建筑應該是由內而外建造的整體,從功能需求發展出建筑形式。賴特一直強調有機建筑觀念是“活”的觀念,這種“活”觀念能使建筑師擺脫固有的形式的束縛,注意按使用者、地形特征、氣候條件、文化背景、技術條件材料特性的不同情況而采取相應的對策,最終取得跟自然的結合,而并非是任意武斷的強加固定僵死的形式。
在中國這片幅員遼闊的土地上,在各種地形氣候、風土人情之下,人們“有機”的結合了當地的地理風貌、民族文化,創造出各式各樣的建筑形式。例如客家的土樓,客家民居形式是在客家人遷徙流離的過程中逐步發展、并經社會與自然環境的長期選擇而最終形成的。云南一顆印是四合院在在南方天氣以及山地空間不充裕的情況下的變體。陜西窯洞、北京四合院等等都在不同文化氣候等條件下根據生活的需要誕生的形式。
2當代建筑的反思
在現代主義這種統一的建筑語言席卷了世界之后,我們都期待建筑能有所突破,尤其是具有中華民族的特色。放眼中國近幾年的建筑,很多都背離了建筑的初衷,建筑不再是環境與時代的產物。有為了現代而現代的,也有為了仿古而仿古的。那么怎樣才是中國的,當代的,適宜的呢?賴特的活動有機,在今天中國的建筑中有多少體現?中國傳統的建筑文化如何在新時代中延續,如何在世界面前展現出民族的風采?
庫哈斯設計的CCTV大樓,附樓在被燒毀的情況下,為了維持主樓的結構,仍然不能拆除,這看起來多少有些荒唐。,站在北京人戲稱為“水煮蛋”,的國家大劇院面前,我不得不承認這個建筑是美的,可是從它與周圍的環境、歷史文脈的關系來看,它甚至會讓人感覺到,它與故宮相對而建是不真實的,它跟這里毫不相干。為什么當年貝聿銘先生面對這樣一塊基地的時候決定另選一處,并最后設計了香山飯店,由此我們可以體會到貝老深厚的中國傳統文化的內涵,他深知這塊基地的意義是非同一般的。
這些年,為了體現城市的歷史文化背景,在文化遺址上建起的名目繁多的“一條街”。無論是仿照明清、唐宋還是秦漢,都用斗拱、彩畫、欞格窗、描紅貼金。傳統是針對歷史而言,在這個過程中建筑師只對地域歷史文化進行了一成不變的永恒延續,卻忽略了昨天是今天的傳統,今天的創新將是明天的傳統,是不斷發展的一個過程。如果傳統固定不變,停滯不前,則歐洲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巴洛克式就不可能發展成今天西方現代國際式和后現代主義建筑。
當然,與此相對也有一些成功的例子值得借鑒。
建筑大師貝聿銘先生,于2007年為家鄉良身定做的蘇州博物館。在設計中闡述了他的設計理念:“中而新,蘇而新”。這個作品展現給大家的既是蘇州的,也是世界的;既是傳統的,又是現代的建筑奇葩。這是貝聿銘在設計中對蘇州博物館新館的定位。在設計中貝聿銘尊重了蘇州建筑園林的歷史文脈,更重要的是在設計中它勇于在傳統中創新,雖然他強調博物館只屬于蘇州,強調的是它和蘇州的關系,和藏品的關系。但是站在世界的角度,它是時代的,在材料和形式的運用上都留下了不可掩飾的時代濃墨。
齊康先生的武夷山莊,是一個注重本國傳統和地域特點的并令人振奮的作品。齊康先生一方面借鑒了中國傳統古典建筑遺留下來的形式語言,通過重新的創造反映了武夷山悠久的文化。張毓峰先生主持設計的杭州歷史博物館主樓也是一個很好的將歷史、現代、地域、自然有機結合的的作品。
結語
建筑從古典走到現代,又從現代走向后現代。人們在這個過程中不斷地反思以求進步。在當今科技發達的時代,人們受到物質上的約束越來越少,文化上的界限越來越模糊,不同地域的建筑只有找到自己的有機根源才可能成為有生命力的建筑,那么賴特的有機理論和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對于當代建筑無疑是有著指導意義的,并且,對于現代建筑來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內容本身就是建筑最需要有機結合的元素之一。
注釋:
1. 項秉仁《賴特》1992年03月第一版 第31、32頁
語言交際中的跨文化因素是一個不容回避的現實問題。我國很多學生學習英語多年,仍無法用英語進行得體交際的主要原因是忽略了目的語國家的背景文化知識的學習。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者意識到語言的文化內涵,“文化意識”也首次作為獨立的內容被納入到高中課程標準中,并把它作為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這就要求新形勢下的高中英語教學在注重對學生傳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應更注意對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而建構主義理論無疑為高中英語跨文化意識的建構和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指導。
一、從語言與文化的關系及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看跨文化意識培養的必要性
1.語言與文化的關系。美國當代著名人類學家H. Goodenough在《文化人類學與語言學》中寫道:“一個社會的語言是該社會的文化的一個方面,語言和文化是部分和整體的關系。語言作為文化的組成部分,其特殊性表現在:它是學習文化的主要工具,人在學習和運用語言的過程中獲得整個文化。”他的觀點十分精辟地論述了語言和文化不可分離的關系,即:兩者既密切聯系,又相互區別。首先,語言是一種文化,而且是一種基本的文化,但它只是文化的組成部分,而并非它的全部。其次,文化是語言的一大特點,如果把語言看成是一種社會實踐活動的話,文化就是語言教學中的重心。
正因為語言和文化有這樣一種特殊緊密的關系,杜道明在語言與文化新論中指出:“語言是文化的凝聚體。”因為語言系統中凝聚著幾乎所有的文化成果和文化信息,這就促使語言成為文化總體中最基本、最核心的部分,具有原文化的性質。而且,語言客觀地反映了人類歷史上不同時期的認識水平和每個民族特殊的認識方式,因此,語言不僅是一種文化現象,而且還是一種特殊的、綜合性的文化凝聚體。掌握一門語言,實質上就是掌握該語言所承載的文化,語言只有通過豐富、深廣的社會歷史文化才能呈現出全部的意義。這種基于文化的語言觀提示我們:要學習一門語言,就必須了解其文化。
2.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高中英語課程總目標的其中一項就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形成建立在語言技能、語言知識、情感態度、學習策略和文化意識等素養整合發展的基礎上。總目標指出: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障。高中英語課程目標結構如下圖所示:
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課程目標結構中,“文化意識”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涉及文化知識、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等內容。在目標結構的“情感態度”和其他項目中,對“文化意識”也有相關的要求。“標準”指出:語言知識和語言技能是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基礎,文化意識是得體運用語言的保證;“接觸和了解英語國家文化,有益于對英語的理解與使用,有益于培養世界意識,有益于加深對本國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在教學中,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和認識能力,逐步擴展文化知識的內容和范圍。”
二、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建構主義(constructivism)又稱作結構主義,是認知理論的一個分支,是學習理論中行為主義發展到認知主義以后的進一步發展,它最早是由認知發展領域最有影響的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于20世紀六十年代提出的教學思想。該理論興起于20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強調意義不是獨立于我們存在的,個體的知識是由個人建構起來的,對事物的理解也不是簡單的由事物本身決定的,人是以原有的知識經驗為基礎來建構自己對現實世界的理解。教學并不是把知識經驗從外部裝到學生的頭腦中,而是要引導學生從原有的經驗出發,以建構起新的經驗,而這一認知建構的過程常常通過參與共同體的社會互動而得以完成。
這一理論對于我們認清跨文化交際能力的本質和建構跨文化交際意識具有重要的啟示。培養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是多維度的,跨文化交際能力是一個綜合的、多向度的概念,除了知識向度外,還有思維向度、行為向度乃至情感向度。因此,這種意識和能力的培養需要教師引導學生去主觀感受現實的事物,去“親自經歷”各種跨文化情景,并做出自己對文化現象的解釋和判斷。簡言之,就是要“構建”自己的跨文化意識和能力。
三、以建構主義理論為指導,在離中英語教學中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跨文化意識
建構主義理論之所以被廣為接受和推廣,關鍵在于它提出了一種全新的知識觀、學習觀和學生觀,重新解釋了知識的本質和學習發生的機制。下面,筆者將從學生觀和學習觀這兩個方面闡述建構主義理論對高中跨文化教學的指導作用。
建構主義認為,學習者并不是空著腦袋進人學習情境中的,在日常生活和以往各種形式的學習中,他們已經形成了有關的知識經驗,對任何事情都有自己的看法。學習不是信息簡單地從外到內單項輸入,而是通過新信息與學習者原有的知識經驗雙向的相互作用來實現的,也就是學習者與學習環境之間互動的過程。在對高中生跨文化意識的培養中,學生已經形成了與母語文化相適應的認知圖式,如果用這一認知圖示去預測和判斷與母語文化有較大差異的目的語文化,就必然會導致交流障礙,這就需要把新的文化整合到學生已經形成的認知結構中。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單是知識的呈現者,還應該重視學生對各種現象的理解,傾聽他們現在的想法,洞察他們這些想法的由來,并以此為依據,引導學生豐富或調整自己的理解。這不是簡單的“告訴”就能奏效的,而需要與學生共同針對某些問題進行探索,并在此過程中相互交流和質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做出某些調整。如教師在講解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陜西專用)第四冊第六單元CULTURAL CORNER中TheUniversal Dragon的時候,就可以先讓幾個同學談談龍在他們心中的形象。這樣,學生自然會談到龍是如何的神圣和尊貴,教師可以很快地判斷這種想法來源于他們的母語文化。在學生的母語文化中,龍是炎黃子孫的化身,是吉祥的象征,中國人自稱為龍的傳人,可見對龍至深的崇拜。隨后,師生最后總結龍在中國人的心中是圣潔權威的。接下來,老師再引導學生仔細去回憶所看過的有關龍的國外影片,并談談龍在影片中的形象,學生就會想起《侏羅紀公園》里的兇殘的恐龍形象,《指環王.2》中的“戒靈”,類似冀龍的怪獸形象。最后,師生共同總結得出龍在英美國家是邪惡的象征。在這一過程中,教師不是直接地呈現西方人對龍的認識,而是通過有效的師生交流,在教學中有意識地對本國文化與英語國家文化進行對比,由此,英美人眼里的“龍”作為新信息和學習者對龍原有的認識經驗相互作用,加深了學生對中外文化的理解與認識,并形成了對龍在東西方文化中的差異性的認識。
〔中圖分類號〕 K8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8-2689(2013)01-0079-05
0 引言
《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一書四冊,以建筑功能分類為公共建筑與居住建筑各兩冊,涵蓋了天津本土存在50年以上并能夠反映時代特色與地域特征的各類建筑。“2005年的《天津市歷史風貌建筑保護條例》實施后,依法確定了5批746幢、114萬平方米的歷史風貌建筑” [1]。《天津歷史風貌建筑》系列叢書是對其中的158處歷史風貌建筑的歷史人文背景和建筑特色進行了詳細解讀[2],從書中可以讀出天津市歷史風貌保護工作的點點滴滴,現存的保護建筑就是對保護工作成果的最好證明。從書中列舉的建筑來看,天津的歷史風貌建筑大多還是近代西洋建筑風格為主,論文選取書中租界建筑為研究對象,透過其保存現狀及歷史資料的記載,探尋天津獨具特色的近代租界建筑所體現出的地域文化及地域色彩。
一、中西文化碰撞下的天津租界
建筑的風格形成
文化交流是推動人類社會前進的動力之一。兩種文化之間接觸時會產生相互交流滲透的現象,無法在維持其原有的文化形態,彼此之間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歷史上的中國文化與西方文化幾乎是在各自封閉的環境條件下逐漸產生發展起來的,形成兩種迥然不同的發展模式并一同為人類文明的進步做出貢獻。近代中西文化的碰撞實際上就是由文化沖突過渡到文化交流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對中西雙方的文化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
在中西文化交流的歷史中,有“東學西傳”和“西學東漸”兩種模式,發生在近代天津以“被迫接受”帶來的中西文化碰撞與交流明顯屬于后者。就近代中西文化之間的關系來講,本土文化在接觸到異域文化的最初形式是暴力而非和平的,近代的文化交流是在歐洲帝國主義列強入侵中國和中國反侵略的動蕩政治背景下進行的交流過程,清王朝被西方列強以武力逼迫開始的通商開埠,西方文化的傳入是以經濟侵略為后盾,帶來了文化交流的平臺:開埠通商、設立租界、公派留學、接納傳教和建立近代報業等形式,實現了中西文化的碰撞、沖突與融合。
建筑是文化的重要構成,李允先生在《華夏意匠》中提到:“某一時代整個社會傾全力去建造的有代表性的一些重大建筑物,必然反映出當時最高的科學技術、文化藝術水平” [3](17)。不同的文化造就了不同的建筑風格,中西文化的碰撞、融合產生了獨具一格的近代租界建筑,外來文化賦予了建筑豐富的形式特點和設計理念,成就了中國土地上衍生出的中西文化交融思想下創造出的近代租界建筑,突破了中國傳統思想和傳統建筑一統天下的局面,促進了中國建筑文化發展。
中國傳統建筑隨著封閉的長時間發展,到封建社會末期已經形成了一套獨特完整的傳統建筑體系,建筑形式、建筑技術和建筑類型與西方建筑文化截然不同,成為兩種相對獨立的建筑體系。從中國進入近代時期開始,這種單純的文化環境最終被打破。隨著通商開埠和各國租界地的設立,大量西方文化涌入天津,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這其中也包括近代社會形成過程中大量涌現的西方建筑。租界地的建設,使得天津近代城市建設的各個領域受到租界文化的影響,這也是天津接觸西方文化的直接途徑,也比內地其他城市更早更多的認識西方文化的先進性。各個租界里出現了一些西式建筑,其建筑風格和形式與天津舊城區傳統建筑大相徑庭,也打破了天津原有的中國北方傳統建筑風格的格局。近代天津城市中出現的西洋建筑,是當時西方建筑設計中流行的各種建筑形式,各國租界在營建過程中實施建造的建筑,能夠體現出租界所屬國家的建筑文化特點、民族傳統、風俗習慣等,在與天津地方文化、氣候特點、材料運用、施工工藝等因素交織在一起,從而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獨有的建筑風貌。
(一)租界中的西式建筑特色群落
從到20世紀初,天津先后建立了九國租界,各租界都是自行管理的“國中之國”,彼此之間不考慮協調配合,各自營建,以本國的利益為基點進行建設,有獨立的管理機構,這樣的建設雖然對天津城市的發展有所推進,但各租界各成系統,沒有統一的管理和規劃,城市建筑物雜亂無章。例如英租界在一些地區內“嚴格規定必須是外國式建筑,營造計劃必須先送工部局批準,對房屋的取暖、采光、衛生、安全及與街道環境的協調綠化也有詳細的明文規
定” [4](361-362)。意租界地區規定凡臨街建筑物形式不準雷同等等建設要求,各租界基本以本國風格建筑為基準,為適應天津的氣候和風土,多少做出一些改變,再加上建筑工人均為中國人,可以理解為租界地建筑是使用中國本土的建材和工匠,來建造西式房屋。
租界地建設期間,各租界內都陸續營建了先進體面的大型建筑,銀行、洋行和商場等建筑林立,風格各異;英、意、法租界都規劃有高級別墅住宅和新式里弄住宅,借鑒了當時西方流行的多種布局方式,且中高級民宅中衛生取暖設施一應俱全,建筑周圍還有花園綠地;租界內街道密度大,四通八達,道路鋪設柏油或混凝土路面,主要街道設有路燈、通夜長明,一派西方近代城市景象。
(二)介于中西風格之間的天津城市建筑形象
租界區在不斷建設擴張,而天津老城區卻在1900年后元氣大傷逐漸衰落,加上1902年接管天津后開辟的河北新區,與老城區和租界區三者共同構成一段時間的城市平衡發展格局。開埠后的天津城市形象,已不再是原先的“令人驚嘆的南北物資交流樞紐” [5](18)、“京師的儲運中心,也是整個河北地區的倉儲中心” [6](124)。因歷史原因由諸多移民組成的傳統天津城市,其本身的城市文化就呈現多元性,導致天津人民的文化具有包容性強且本土文化底蘊不深的特點,在因租界開發建設接觸到西方文化影響后,本土文化自然趨向對西方文化的好奇、觸碰、交融和互相滲透,從而形成了近代天津城市建筑介于中西風格之間的形象特征。例如少數幾座近代新增老城廂建筑――天津家之一“益德王”王奎章家宅在主體中國傳統式建筑中,局部裝飾采用了中西合璧式的廊柱(圖1),以及大門上方的橢圓拱券石材雕花(圖2)。作為典型的中西合璧式建筑――英租界的慶王府,其建筑外觀采用西洋風格,與中國傳統琉璃欄桿交相輝映,建筑內部的房間安排按周邊式設計,采用明三暗五對稱式排列,這其實是一種四合院模式的變體;為適應當時的西化生活,室內設有寬敞的共享大廳;門窗玻璃采用的是以比利時工藝雕琢的中式傳統花鳥紋樣(圖3);庭院花園的布局、太湖石和涼亭(圖4)這些也都是中國傳統園林設計手法。
二、租界區建筑外立面材質中體現的地域文化與城市色彩
天津城市從明朝天津建衛至開埠之前,一直以傳統建筑的模式平穩發展,材料的選擇也是遵循了中國北方的傳統建材,以磚、石材、木為主要的材料進行建筑活動。“天津衛城初建為由土筑,因而不能持久。大約到了弘治初年以頹圮不堪,弘治六至七年,委都指揮使陳達用磚包砌,并在四門之上構筑城樓” [7](53),如今的鼓樓建筑依循了舊建筑的形式為青磚砌墻,灰瓦頂,門窗等建筑構件則為木材質刷紅褐色漆;一般的民居為四合院形式的平房建筑,以樸素簡潔的清水磚為墻面或灰磚砌墻,屋頂為灰陶瓦,門、窗、柱等構件則為木材質涂褐色或黑色漆(圖5),是典型的北方民間色彩,集合這些材質,共同塑造了天津舊城整體呈一片樸素的灰色調。清末民初建成的通慶里(現天津文化街內),建筑裝飾融入了西洋建筑符號,因為靠近老城區,建筑依然保持中國傳統民居建筑的青磚外墻,灰瓦坡屋頂,這點也可看作是環境色彩輻射作用的體現。
相比天津舊城區的單一灰色調,租界區內的歷史保護建筑的色彩要豐富許多,這與西方建筑思想帶來的各種建筑材料及其運用方式密切相關。租界建筑是由各租界自行營建,風格各異,規模較大的租界區內還形成了商業區、金融區和居住區等西方城市規劃的雛形,例如英租界內的五大道地區成為高檔住宅區,區內建筑紅磚使用普及,形成了和諧統一建筑色彩(圖6);英法租界區內的中街(現解放北路)開設了各類銀行、洋行等,形成了金融一條街[8],街道兩旁高大的銀行建筑選材考究,多以花崗巖、大理石等天然石材裝飾墻面或柱子,精美奢華,天然石材的自然色彩與混凝土的灰色也成了該區的主要色彩。另外,清水紅磚墻搭配灰色石材或淺色水泥墻面的搭配也是租界建筑的用色主流,如原天津工商學院、南開學校范孫樓、原天津公學等不勝枚舉。在對近代歷史保護建筑調研的過程中發現,從立面材質的色彩可以看出與周邊當代建筑明艷的涂料墻面或光滑的飾面磚相比色調淡雅清新,即便是清水紅磚的色彩也是柔和的暗磚紅色;混水墻或水刷石等立面材質粗糙,建筑色彩為淺灰色系的材質原色,整體感覺樸素大方,散發著歷史的沉淀感和時光印記,同時也體現了天津的地域文化與城市色彩。
三、西洋風格建筑中的天津傳統文化元素
天津傳統建筑中,很多大戶豪門喜愛將磚雕、木雕和石雕作為裝飾運用到住宅中,以顯示身家富有。富商豪門在打造住宅時也是不吝錢財的,怎樣舒適華麗怎樣營建,從庭院到大門,從廳堂到內房,雕刻藝術可以運用在各式建筑構件上,如照壁、屋脊、柱礎、挑檐梁柱等等,在圖案方面還廣源吸收南北方各地的藝術特色,建筑的裝飾紋樣十分豐富。隨著時間的推移,天津的磚雕石刻藝術逐漸形成了自己的風格。
天津近代租界建筑以極其豐富的樣式風格和建筑空間展現西方建筑文化,在查閱文獻和現狀調研過程中,作者發現很多租界建筑,會將天津傳統文化表現之一的磚雕石刻技藝作為建筑的裝飾細節部分融入其中,這樣做的結果不但豐富了建筑的立面造型,也表現出具有天津地域特色的建筑情趣。形成這一特點的原因也并非有意為之,而是由于在建造近代租界建筑過程中,所雇用的建筑工人是當地的工匠,這些工匠并沒有接受過西方建筑教育,建材運用的也是本土材料,因此在建筑的裝飾細節上,工匠們透過自己的想象,創造出許多帶有天津地方文化元素的西洋建筑裝飾,習慣性的將天津傳統建筑特色中精美的磚雕和石刻藝術運用其中,“無論是紫竹林教堂上的石刻還是哥德式的望海樓的磚雕花紋,都表現了中國佛教的蓮花、珠寶和傳統的萬字圖案主題。精美的雕工手藝是天津舊城遺韻中天津手工藝術在洋教堂上的發揮” [9](153)。這些磚雕石刻裝飾使得西洋建筑上或多或少的刻上了天津的地方文化印記,這種天津地方建筑文化特征與外來建筑文化的交相輝映正是近代天津建筑的獨特風格所在。
四、結 語
《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一書展現了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工作的卓越成果,并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對天津租界建筑的歷史背景和建筑特色進行解讀,選取的案例也是能夠反映出天津城市文化特色的代表建筑。隨著時間的流逝,近代時期的建筑距今已經過去了一個半世紀之久,近代租界建筑的風格也打破了天津傳統城市風貌,其文化影響作用甚至延續至今并成為了天津的城市特色,如今當代新建筑中可見遍街的歐風線腳、坡頂窗套,無不是對西式風格建筑元素的現代演繹。現存的一些被列為“歷史風貌建筑”被保存下來進行修復,也依然不能避免現代化的沾染,有的歷史保護建筑采取原有材質的基礎上覆蓋現代材料使之看起來“煥然一新”,磨滅了近代建筑表皮在歷史長河中產生的滄桑感。論文希望透過對中西方文化碰撞下產生的天津近代租界建筑研究,探尋其中所蘊涵的天津地域文化特色,及透過建筑材料的選擇運用所體現出的地域色彩,找出其中值得現今建筑從業人員追溯和繼承的建筑文化內涵,了解近代天津的“歷史情感”,希望為未來天津建筑活動中地域性特征的形式體現做出文化探究和理論研究總結。
〔參考文獻〕
[1] 吳延龍主編.天津歷史風貌建筑 公共建筑卷一 [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10.
[2] 冬雷.天津歷史風貌建筑保護在制度與管理層面的經驗探析[J] .建筑與環境,2010(04):114-116.
[3] 李允.華夏意匠[M].天津:天津大學出版社,2005.
[4] 羅澍偉主編.近代天津城市史[M] . 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3.
[5] 戴學艷.中外文化碰撞中的天津形象――以近代租界為中心[D] .福建師范大學,2010.
[6] [美]丁匙良,沈弘譯.花甲記憶 [M].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
二、數學對稱原理在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應用
文化符號在構建過程所基于的數學原理與理論分類很多,就數學對稱原理而言,可追溯到人類的史前文化。綜觀人類的藝術史,根據現已被考古發現的大量的記錄在巖石上的原始文明、新石器時代的手工陶藝、夏商周的青銅制品、古希臘文明、以及埃及和瑪雅文明中,均有發現文化符號基于數學對稱思維的例證。本文著重介紹和分析了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所蘊含的數學對稱原理。數學意義上的對稱在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應用相當常見,在中西方傳統建筑和圣殿的建造過程中都能找到與數學對稱有某種關聯。在文化和藝術中,對稱常與和諧以及形式美感等含義相關聯,其根本的原因是,數學對稱的靈感源于對宇宙和自然以及人類自身的探索和發現,同時這種數學的生命力完全根植于養育她的文明社會生活之中,對稱與中國的文化和哲學思想以及所崇尚的“天地交而萬物通”、“天人合一”的哲學精神是吻合一致的。在這種哲學思想的影響下,傳統建筑在文化特征、美學追求、建筑風格、形式結構等因素受到影響是必然的。“天人合一”的建筑環境是中國傳統建筑文化所推崇的理想境界,把人和天地萬物緊密地聯系在一起,并視為不可分割的共同體。文化意義上的對稱,通常與中庸、秩序、和諧、典雅、莊嚴以及權威等含義相關聯,中國傳統建筑十分講究對稱的文化。中國古代帝王的宮殿以及宗教寺廟在建筑布局和結抅中,一般都按照均衡對稱的方式,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布局及設計。例如北京的故宮就以中軸線為中心軸,圖2是北京故宮鳥瞰圖,其沿著縱軸線與橫軸線進行布局設計。宮殿的布局,一般都以主宮殿位于中軸線上。以宮室為主體,次要建筑位于兩側,左右對稱布局,所謂“前朝后市”、“左祖右社”等。這種布局體現了封建社會中簡明的組織規律,同時與其宗法和禮教制度密不可分。它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更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又是一種跨國界和文化的橋梁。因此,常見于人類的建筑、文化和藝術之中。對稱在東西方傳統建筑文化符號中的表現十分常見。圖3是法國的蘭斯大教堂,哥特式建筑風格的結構和裝飾中到處都能發現基于對稱思考的裝飾。圖4是婆羅浮屠佛塔鳥瞰圖,這是世界上最大的佛教遺址——瓜哇島的佛塔群。其基底尺寸為114×14m、高46m,塔結構基于中心及軸的反射對稱原理而構筑。人類由于生活在不同的區域和民族文化,雖然在生活與實踐過程中都發現和應用對稱原理,然而,由于文化背景及所處的民族和區域以及生活環境的不同,顯然對對稱的理解與應用是有區別的,這種差異體現在文化特征、美學追求以及文化符號的表現、傳播、及審美等各層面。例如早期的摩爾人和阿拉伯人,他們在對稱圖案的裝飾風格方面卻有著獨特的審美觀和表現,他們對復雜的數學幾何的研究與應用給后人留下深刻印象,如圖5,這是分別基于中心及旋轉(120及60)對稱以及反射軸對稱而構成的圖案裝飾,圖6為對稱結構示意圖,許多穆斯林和伊斯蘭教的建筑結構、裝飾風格和圖案的文化特征給人們留下了深刻印象。可見,對稱已不僅僅對建筑師有吸引力,數學家、物理學家、畫家、心理學家、考古乃至音樂家都在思考和研究它的意義和影響力。事實證明,數學一直伴隨和見證了人類的文明歷程,始終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隨著中國國門的打開,經濟模式的逐漸變化,中國本土原有的封建建筑文化受到了嚴重的沖擊,原有的一些建筑手法已經不適合新時期的資本主義工業化、商業化要求,這迫切要求中國的建筑出現新的變化,這個時期出現了新舊兩大建筑體系并存的局面。新建筑體系是和近代我國的工業化、近代化、城市化密切聯系在一起的,它的形成主要有兩大途徑,一是從西方國家直接的傳入和引進;二是中國原有的建筑主動的去適應這個要求進行變化、改造、轉型的。我國的新建筑體系主要是通過第一種模式建立起來的,經過了一系列發展加上大批的中國留學生在國外的學習并回國參與中國建筑的構件,并大量運用新的建筑技術和新材料,中西建筑文化的大幅度交流沖破了封建時代的阻隔,建筑業成為國民經濟的重要行業,新建筑體系也成為中國近代建筑的活動主流。,中國靈魂。
一、 西方近現代建筑樣式在中國的運用
( 1)西方近代折衷主義樣式
這類建筑中的代表作就是建于 1921-1923年的上海匯豐銀行新樓。從平面上看類似一個正方形,大樓主體采用最新的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的外立面模仿磚石結構,處理成嚴謹的新古典主義形式。從橫向的角度看全樓有5段,中間的部分有貫穿3層高的仿羅馬科林斯式雙柱,底層的營業大廳的內部裝潢有拱形玻璃天棚和整根意大利大理石雕琢的愛奧尼式柱廊。其它比較有代表性的建筑還有建于 1924年的北京大陸銀行;建于 1911年的清華大學校門和清華學堂等。這類建筑的裝飾性和功能性基本上適應了當時中國部分城市的需求,因此得以大量涌入給中國的建筑格局帶了巨大的變化。
( 2)中西混合式建筑
隨著城市部分地區的建筑西方化在這些地區的邊緣或者相近地區也受到了影響,但是由于諸多因素的存在,它們只可能把西方建筑的一些表現手法和要素揉入中式建筑的主體或者把西方建筑的主體中注入中式建筑的要素。這類建筑在一些舊式消費場所和清末一些新建的政府部門中得到了很大的運用。
為了適應顧客人流增多和商品陳列的要求,舊式的消費場所等修改門面成為了一種必然趨勢,采用新材料玻璃開柜,突出招牌等手段,同時為了商業競爭的目的而形成追求“洋氣”門面的風氣。這些改造主要是模仿西方建筑的一些手法,但是由于模仿的個體本身以出現折衷主義的趨勢,再加上輾轉套搬,結果造成了很復雜的變體。這些店面的改進是近代中國商業在比較低的條件下追求商業廣告效果的產物,對中小城鎮和其它類型的建筑造型也有很明顯的影響。
( 3)裝飾藝術和現代式
20 世紀 30年代初,歐美新興的摩登風格——裝飾藝術樣式和西方功能主義的現代主義風格也慢慢開始在中國登陸。裝飾藝術樣式是一種向國際式過度的樣式,他的主要特點是體形簡潔、明快,喜歡使用階梯型的體塊組合,流線型的圓弧轉角,橫豎線條的墻面劃分和幾何圖案的浮雕裝飾。中國建筑師在當時把這兩類設計樣式統稱為“現代式”,許多設計師熱心參與了現代式的新潮設計,不過當中以裝飾藝術樣式為主題,少數已是準“國際式”和地道的現代派建筑。,中國靈魂。
二、 中西方建筑文化交流中的中國傳統建筑的發展
從 20世紀 20年代開始,新一代的中國建筑師根據中國傳統建筑文化進行了“中國固有樣式”的探索。隨著中外建筑文化的碰撞,除了將本土建筑“洋化”外,還有著另一類趨向就是盡力將外來建筑“本土化”,這類趨向經過由外國建筑師發起,后由中國建筑師引向了后形成了在 20世紀 30年代在全國推廣的“中國固有樣式”的建筑風格。
早在 19世紀時期,為了適應中國習俗,迎合中國人心理,西方傳教士在中國興建教會學校和教堂時,就開始嘗試使用中國傳統建筑樣式來修建校園或者教堂。在前期,在屋身保持西方建筑的多體量組合,頂部揉入以南方樣式為摹本的中國屋頂形象。在后期主要特點是關注屋身和屋頂的整合,把以南方民間樣式為摹本轉變以北方官式樣式為摹本,整體形象走向了宮殿式的仿古追求。
以 1925年中山陵設計競賽為標志,中國建筑師開始了傳統建筑復興的設計活動。這股傳統復興建筑,在“中國化”的處理上差別很大,當時針對這些建筑的不同形式,大體上把它們概括成三種設計模式:第一種是被視為仿古做法的“宮殿式”;第二種是被視為折中做法的“混合式”;第三種是被視為新潮做法的“以裝飾為特征的現代式”。這三類處理手法不僅僅為中國近代復興傳統建筑提供了不同的道路,也為中國現代建筑發展做了必要的演示。實際上中國現代建筑的探索道路也基本上沿著這樣的道路前進。“中國固有樣式”的探索在中國的建筑歷史上是偉大的一頁,它留給了我們一些成功的建筑和可以借鑒的處理方法,更激勵著后來的建筑師更好的去中國式建筑的發展。,中國靈魂。,中國靈魂。
處于一個新舊時代交替的歷史階段,中國的建筑基本上在堅持自己獨立的發展軌道,許多西方建筑元素只是起到了襯托和完善的作用,換句簡單的話來說中國本土的建筑文化吸收西方的積極因素取得了新時期的發展。
中國近代建筑特別是 20世紀早期的建筑在我國建筑的發展中起到了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它們是中國建筑由古典向現代轉化的一個緩沖期,所以在這個過程出現了形形的建筑造型,有些建筑在今天看來可能是不成熟的,但是他們那種偉大的嘗試確實給后來的建筑提供了很多可以借鑒的道路和方法。
三、 當代建筑的啟示
在當今世界,建筑的發展在功能要求的趨勢下造型趨向單一模式,國際主義的建筑充斥了世界各個大小城市,中國建筑未來發展的趨勢是很多人所深深關心的,在這里僅就個人觀點對中國建筑的未來發展提一些設想:
( 1)重塑中國建筑的靈魂
一些古典的建筑樣式和構件可以成為建筑的細部裝飾或者點綴,而不應該成為建筑的主體來支配建筑本身。在本文中,也多次提到了中外建筑師大多數時候走的折衷路線,廣集百家之長根據建筑自身的情況具體處理,很多很古典的中式建筑為了裝飾和功能的需要也大膽的采用西方的建筑構件和裝飾手法,但是在建筑本身卻不依附任何的風格或者樣式。實際上支撐建筑的不是磚瓦門窗,而是文化和思想。
( 2)平衡中國建筑形式和功能之間的關系
在平衡功能和形式的過程中,要靈活掌握。在日常的生活中以功能為主體的建筑考慮到經濟因素,視情況來處理裝飾,即使是成本低的也要作到少而精。而在一些大型建筑或者公共活動場所就不應該只把功能放在第一位了,用科學的態度有效的使用好裝飾效果,做出中國的特色。
結語
1傳統民宅建筑中的倫理文化
建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載體之一,它以“文化紀念碑”的形式成為文化的象征,記載著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文化,尤其是倫理文化的演變歷程。沒有哪個國家的建筑在功能認識和處理上能夠具有像中國傳統建筑那樣強烈的倫理性。在中國傳統文化觀念中,建筑從來都不只是單純為了居住、使用,而是秩序、權力、禮儀、道德的體現。
1.1天人合一的倫理觀念
“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富康安逸。”無論在晉中,還是在皖南,傳統村落大多三面環山、一面臨水,形成所謂“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的格局。這些講究對于村民的實際生活未必會起到多少實際的作用,但在人們的心目中,山環水繞、藏風聚氣則是天地保佑的象征,同時也體現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天人合一”的建筑學意義就在于建筑物要適應當地的地理氣候特點,順應自然規律,從而實現“回歸自然、回歸環境、回歸人性”的建筑設計思想。
1.2以“禮”為核心的倫理秩序、
古代宗法制度下,封建禮教倫理的教化功能實質上超過了建筑的實用價值,傳統庭院式住宅嚴格的格局布置實為社會禮儀、等級秩序等禮制文化的深刻體現。以華北地區傳統住宅建筑的典型北京四合院為例,主要建筑物如廳、堂、長輩住房等,排列于中心主軸線上,附屬房則位居次軸,軸線上的房屋布局一般以“前公后私”、“前下后上”、“正高側低”為原則,其方位設置并不是出于考慮朝向與通風,其用途安排也完全不必顧及動靜、潔污、主輔分離的功能結構,甚至其名稱也與實際的使用無關。一切秩序只恪守一個唯一的標準,那就是嚴格的倫理分區,其特點就是明確體現尊卑、長幼有序,男女、內外有別的人文倫理秩序。
1.3美輪美奐的倫理意境
中國傳統的倫理與美學思想強調“形神兼備”、“氣韻神動”,以“意境”作為各種藝術作品(包括民宅建筑作品)追求的目標。中國傳統建筑的藝術構思,尤其注重將建筑的客觀功能與人的審美心理相融合,借助建筑的形式暢神達意,抒懷。我國傳統民居以其千姿百態的造型,意味深長的情境給人以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獨特印象。她的魅力,既表現在個體外部形象的構造形式、也表現在變幻萬千的整體組合氣勢,以及生動絢麗的色彩、裝飾和細部構件的巧妙精美,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進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韻味的美學風格。
2缺失的又化
在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居住模式國際化已成潮流,世界各國以戶為單元的普通住宅樓已無本質上的差異,僅是建造標準因經濟狀況而不同。又由于大部分住宅建設項目給出的設計條件大同小異,尤其是量大面廣的多層和小高層住宅,有些設計者不作深入的項目研究,不去挖掘項目的特點,而是盲目地照抄照搬相似的工程設計,導致住宅千樓一面,缺乏個性和本土特點,失去了地域性的標志,失去了幾千年來形成的地方建筑風格,也淡化了我國豐富多彩的建筑藝術。這其中西風盛行,尤其是中高層和高層住宅似乎非洋不可,甚至連名稱都洋了起來,這在受外來建筑文化影響較深的城市尚有情可原,但在中國傳統建筑文化璀璨的歷史名城卻難以讓人接受。還應該指出的是,一些項目的盲目抄襲不僅失去了應有的特色,也背離了建筑項目應有的內涵,更無建筑文.化可言。
由于傳統和現代之間的矛盾,因而提出了如何將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同現代建筑結合起來的課題。梁思成先生等老一輩建筑家將中國建筑史引向了系統的科學研究,但這個課題還不曾解決。經歷了30年代的“中國固有形式”、50年代的“民族形式”和后來的“民族風格、地方特色、時代精神”等建筑文化的探索,其前景仍舊不明朗。而近來,住宅樓市強勁的歐陸風更是虎虎吹來,一時間,美式洋房、北歐風情、法式設計紛紛登場,大有席卷整個樓市之勢。這使得復興傳統建筑文化的道路更加漫長而艱巨。建筑是屬于社會的.屬于人民大眾的。因而,要建造出有中國特色的建筑,需要建筑師、工程師、業主、開發商的共同努力和協調合作。梁思成先生曾對建筑系畢業生說過:“非得社會對于建筑和建筑師有了認識,建筑不會得到最高的發達。……如社會破除(對建筑的)誤解,然后才能有真正的建設,然后才能發揮你們的創造力。”
3傳統倫理文化在當前住宅設計中的傳承與創新
雖然將傳統建筑文化與當前規模化生產的住宅相結合的理論還不充裕,但通過透析蘊含在傳統民宅中的倫理功能,加之大量的創作實踐,我們還是可以探索出許多有價值的經驗可供參考。
3.1可持續發展的現代倫理觀
像古村落這種山水田園般的人聚空間和生活場景所蘊含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觀,大大提升了人居環境的景觀層次和生存品質,在今天,這仍然是都市人的理想王國。而隨著經濟全球化的影響,這一觀念已逐步被世界各國所接納,并發展成為可持續發展觀——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在住宅設計中,要體現可持續發展主題,就必須推行可持續傳承的文化主題,綠色建筑、綠色文化、綠色思想等都是我們應積極思考的新課題。住宅不僅是生活中的購物大件,更是人類文化主題中極其重要的創造地及承載區,只有在挖掘先人文化瑰寶的同時,融入與現代科技相結合的主題思想,實現可持續發展,才是當前及未來住宅發展的新趨勢。
比如.在房地產開發過程中盡量保持生態環境不被破壞,盡量靠近生態公園、山坡,充分利用項目的地理優勢及景觀資源。為居住者打造一個自然、綠色、環保、生態的居住環境在建筑設計上將綠色引入庭院、引人住宅,比如將多層住宅的門廳擴大而布置成空中花園,把傳統的庭院由室外地面移至室內和空中。不但可以很好地實現庭園綠化從室外到室內的延伸,還有利于客廳和餐廳通風換氣、采光和降溫等室內微氣候的調節,改善了居室的居住環境或者將花草叢中帶有微型水景的小品引入廳堂,既方便實用,給居住者帶來了綠色,又經濟實惠,避免了因制造庭園綠化而帶來的建筑面積。
3.2以“禮”還“理”的倫理秩序
如果說尊卑有序、男女有別的倫理秩序是封建禮制的產物,是古代民居建筑布局設置的宗法體現,那么,在今天,傳統的“禮”應順應時代要求,剔除不合理的家族倫理觀念,取而代之的應是以人文本、合理有序的“理”性秩序,變“禮”為“理”。在住宅建筑的格局、平面空間中,這個“理”字主要體現為——尺度要適當合理,功能分區要清晰合理,交通路線要便捷合理。
3.2.1尺度適當合理
住宅是居住休養生息的安樂窩,其尺度應小而宜人,富有人性化和親和感,不宜尺度過大,尺度過大形成的大面積、大空間不僅加大各項開支,造成個人經濟和社會資源的浪費,而且也失去了家庭應有的溫馨感。普通標準的家庭住房面積在120平方米左右.如設計合理就已很舒適了。住宅的進深與開間應根據住房面積的大小測算出最佳合理值:進深太大,內部空間采光通風條件差,進深太小出房率低,結構浪費,不宜保溫隔熱,室內空間也不好劃分:開間以大為好,可靈活布置各功能空間,大的程度要符合結構上經濟性的要求,開間過小室內空間窄長使用不便。各功能房間的面積分配要均衡合理:各功能空間除確保最低使用面積之外,還應使房間平面的長寬比例合理、房間形狀方正,以方便使用。層高則應根據戶均住宅面積和套內最大功能空間面積來確定。
3.2.2功能分區清晰合理
公共活動區、私密休息區、輔助區要分區清楚、位置得當,避免使用中的交叉干擾、視線干擾、噪音干擾、氣味污染。要爭取臥室、起居室、廚房和衛生間的“四明”,保持良好的采光和通風條件,保證住宅的衛生質量。而隨著時代的發展,住宅功能空間將進一步細化。比如,隨著家庭辦公的出現,要求住宅中增加相應的工作室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豐富,專用的家務室已成必須隨著社會老齡化時代的到來,家庭中設置陽光室供老年人休閑已成時尚如此等等。
3.2.3交通路線便捷合理
合理地安排各功能空間的位置,可縮短戶內的交通路線,減少交通所占的套內面積。交通路線的長短還與住宅的進深與開間的尺度比例有直接關系,當比例得當時交通路線最短。
3.3富有地域特色的倫理風格
中圖分類號: G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 巷與城市的起源
城市是人類文化的長期積淀,并以一定的物質空間形式表達其文化特征。我國古代城市是從傳統的市坊制度開始的。坊(居民區)與‘防’同義,最初是和市(商業區)嚴格分開的,并用圍墻各自封閉起來,白天開放、黃昏關閉。孔穎達疏據《毛詩正意》曰:“文公乃徙居楚丘之邑,始建城,使民得安好處,始建市,使民得交易。”
史學專家認為街巷與市坊有一種傳承延續的關系,市坊應可視為街巷的前身。坊中民房之間必然留有走道,此即最初的街巷,隨著人口增加,經濟發展,市坊已不能適應城市發展的需要。宋元以來,市坊已發生裂變,坊中出現了市場、店鋪,街巷的作用不再是單純的居民走道,而有了促進商品流通,方便商品交易功能。街多為商業性街道,巷則純粹為居住性是半私密性空間。說文解字:“街,四通道也,巷,里中道路”。
2. 古城泉州的街巷空間
任何一個城市都有自身的文脈和傳統。我國的城市在千百年的發展演變過程中,形成了獨特的城市結構形態――中心結構和大量的街道組成的城市網格。泉州于唐久視元年(公元700年)左右在今市區建城,城區為南北朝向。城市建筑群多為南北朝向,常常按照南北軸線布置,城市住宅區的道路則大多東西向設置。古城儒、釋、道三教并盛,互為融合,又是中國古代對外貿易的四大港口之一,世界各大宗教隨著經濟、文化的交流都在泉州留有豐富的遺跡,并對泉州街巷格局產生了重大影響。
2.1 城南(泉南蕃坊)
泉州城南歷史街區的興盛依托于港口的發達。這里為外國人集中僑居地區,中西建筑文化在這里交融,留下了豐富的民居建筑遺產。內有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天后宮,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來遠驛遺址、富美宮等,另外涂門街的清凈寺,車站的蕃佛坊(即婆羅門的回教寺等),都是外國人常聚之處。這就是《蒲壽庚考》書中所稱的“泉南蕃坊”。
城南歷史街區內有保存較為完整的聚寶街、萬壽路、青龍巷等歷史街巷。街區內的主要建筑功能是居住,萬壽路與聚寶街在住宅基礎上沿街開店,是居住街區內的地方服務商業街。而青龍巷、橫街等街道依然保存著傳統居住街坊的職能。
街區現有道路空間格局較為良好。商業性街道寬都在6―10米之間,相當于現代住宅小區級道路標準。居住性街巷寬度略窄,為3-5米不等,雖略顯局促,但卻為居民的居住提供了親切的氣氛。
在街區豐富的民居建筑遺產中,典型的傳統名居類型有:傳統院落式民居官式大厝、手巾寮(手巾寮內部含中西合璧式樣)和從南洋傳入的中西合璧式洋樓建筑。洋樓俗稱‘番仔樓’,其平面布局為傳統四合院,但建筑夠造及裝飾卻吸引了不少西洋建筑的處理方式。首先洋樓為外廊樣式,外廊指在建筑周圍圍上廊子,即指建筑物外墻前附加的自由空間,是一種生活空間。另如西式山頭的做法和文樣、窗楣等一些裝飾性構件都明顯來源于西方建筑。除受西方建筑影響外,伊斯蘭建筑也在這里留下了重要的一筆,位于涂門街的清凈寺(圖1)始建于1009年(北宋大中祥符二年,回歷400年)。創建和重修者皆為阿拉伯伊斯蘭教徙。建筑采用西亞形式,是中國現存最古老、具有阿拉伯伊斯蘭建筑風格的清真寺。在涂門街上,它與閩南傳統建筑關帝廟已經和諧相處了數百年,這正是古城泉州街巷融中外文化的魅力。
2.2 城西(傳統風格)
西街地區是泉州最早繁榮地帶,在城市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西街地區一直保持著傳統城市‘魚骨狀’的街道坊巷布局。西街是泉州唐子城十字街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都是傳統商業街和交通道路。從西街進入兩側的支巷,人們立刻可以感受道環境氣氛的突變,瞬間擺脫了街道的喧鬧進入了平和安靜的天地中。巷中兩側的民居建筑及巷道豐富的空間散發著濃厚的歷史人文信息,正如傳統城市街巷的功能劃分,“街是商業性街道,巷純粹為居住性,是聯絡各住居的入口”。
西街地區與城南略有不同,在留存下來的民居建筑遺產中,中國傳統建筑所占比重較大,其中有些內容至今仍對城市生活中的宗教民俗有很深的影響。
開元寺位于泉州西街,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始建于唐垂拱二年(公元686年),是古代大型公共性建筑群,其大型院落空間是城市整體空間形態中的重點。高大雄偉的東西雙塔(圖2)(東塔高48米,西塔高45米,是全國最高的石塔)與平鋪式的城市布局形成強烈的對比,極大豐富了城市的天際輪廓線 ,是泉州的標志。
開元寺在歷代修建、擴建中也不斷融合和吸收外來文化,其中包括印度教寺廟構件的使用和其他宗教建筑的作法。這使其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在中國傳統城市中,大的廟宇道觀周圍往往容易形成商業集中的繁華地段。近寺地區擁有豐富的社會層次,是多文化交流融合的場所。
2.3 中山路(僑鄉特色)
中山路自唐建城以來就一直作為泉州的主要商業街存在。騎樓是中山路的重要特征,作為一種商業建筑形式,它是當時華僑回鄉投資建設時由東南亞殖民地帶回來的,其特點在于中西合璧的建筑風格與華麗的裝飾及色彩。
中山路沿街均為騎樓,騎樓英文名為‘Arcade’,是指被覆蓋的通道,特指一側或兩側有商店帶拱廊的建筑,可擋日照,避風雨。由于沿街手巾寮進深都很大,不易通風,設騎樓可適當減少進深,改善通風。當人們行走于騎樓之下時,其視線必然聚于店鋪內。同時從騎樓向外看,一個個連續的列柱將街道立面劃分為一個個框景,就有如觀看一幕幕長長的卷軸畫。這有利于緩解購物者的疲勞,延長其購物時間,從而刺激消費。
中山路平面上的一些細小曲折,讓人們在運動中可捕捉一串串連續的畫面,它使得空間不容易被望穿,轉折處的空間有承與轉的作用,是前一段空間的收束,也是下一段空間的序幕。中山路直線型道路易形成空間視廊。鐘樓位于中山路、西街與東街的交匯處,當我們考慮一條以上的道路時,道路交叉點就變得十分突出。因此鐘樓自然成為中山路的空間視廊中心,是標志性建筑。不僅強化空間印象也是打破中山路總體輪廓的焦點。
古城泉州不同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街巷往往曲折,形成連續畫面。常運用空間的收放來變化場景 ,運用空間的藏與露求得細微的趣味,運用點、線、面等空間形態的對比,在若干處形成。最后運用標志性的建筑作為整個連續畫面的收尾。
3. 古城泉州的城市文化
泉州的特殊地理位置,使其城市文化呈獻多元化形式,包括中原文化、海洋文化、僑鄉文化。從整體上看,其核心是中原文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奠定了泉州文化的思想基礎。泉州長期遠離政治中心,建筑、方言、民俗、戲曲等都具有古樸的特征。又由于長期與海外的交往,泉州擁有強烈的海洋文化。與泉州通商的國家多達70個以上。泉州作為僑鄉,具有顯著的僑鄉文化,特別是在近現代,華僑帶來了洋樓、騎樓等豐富的建筑行式,對泉州的城市建設作出了重大貢獻。
泉州城市文化具有廣泛的包容性,中外各種宗教、文化都在這里得到融洽發展。帶有各種宗教特色建筑成為城市的主要空間節點,也使泉州的街巷空間變得饒有趣味。
4 結語
步行是人類最基本的空間易地方式,城市街巷最初的服務對象主要是徒步行走的人。街巷空間自古就是“步行者的天堂”,可惜現在街巷大多已被機動車輛占有,街巷文化也正變得淡薄,人們除了購物,正在遠離街巷,我們需要把建筑傳統繼承,也需要把街巷的文化氛圍繼承下來,創作出符合當代居民生活居住環境,讓孩子們玩耍的身影依然留在街巷。
參考書目:
1. 吳正旺《泉州小商業步行街的地域性研究》 華僑大學碩士論文
2. 林翔《城市化進程中居住性歷史街區保護與更新研究》華僑大學碩士論文
3. 謝鴻權《泉州近代洋樓民居初探》 華僑大學碩士論文
4. 鄭妙豐《泉州西街地區小規模動態更新與保護設計模式初探》華僑大學碩士論文
建筑學是一門科學、技術與藝術相結合的學科,其中的建筑史論研究也是一個需要多學科交叉研究的專業,是從建筑的角度研究人類社會,服務于人類與社會的發展。在人文社會建設過程中,建筑史論研究更應以人文關懷為前提,結合地理、環境、生態、哲學、藝術、民俗、歷史、土木、心理、社會、經濟與交通等多學科知識與研究方法,形成一個開放的研究系統。其中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
1.1建筑史論研究生涉及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
人文科學與社會科學是兩個大的、相互獨立的學科群。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人文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人類學研究,而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主要來自于社會學研究,因為這兩門學科與建筑學研究最為緊密。如前文所述,人類學與社會學在西方社會中分屬人文與社會兩個學科類型,但在我國,二者關系緊密,研究對象、研究內容與研究方式互有借鑒。一般來說,人類學以定性研究為主,社會學以定量研究為主。在建筑史論研究中,主要應用的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分為定性研究與定量研究兩類。在建筑史論研究中應用的定量研究方法主要為調查問卷,研究過程包括問卷設計、方法與數據統計等。問卷調查首先要做問卷設計,針對研究對象及研究內容,對問卷的內容、用詞做合理的布置,并進行信度與效度的考證。散發問卷可以是隨機抽樣,也可以做全樣本的調查,可根據研究條件做具體調整。回收問卷后對問卷進行統計,剔除不可信的問卷結果,最后對統計數據進行分析,總結研究結論。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定性研究包括參與觀察、深度訪談與田野筆記等,這是進行田野調查工作的一般程序。這一研究工作開始于“進入田野”,它不只是指進入所要研究的場地之中,而且需要與當地社區建立起良好的社會關系,從而進行進一步的考察。參與觀察強調與當地社區處于相同的情境下,參與到他們的活動當中,在活動之中觀察建筑與人的關系,多用于對建筑文化的研究。深度訪談是對參與觀察的補充與深化,對個別的、重要的社區人物進行訪談,挖掘研究對象(一般為歷史建筑或建筑遺產)的歷史及其與當地社區的聯系,多用于建筑遺產保護研究之中。田野筆記分為速記、日記、日志和筆記四種類型,建筑史論研究中的建筑速寫、草圖也是筆記重要的組成部分。
1.2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的應用
建筑史論研究中時常需要應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如對特定建筑歷史、聚落建成史、建筑文化與建筑遺產保護的研究等。總結如下:建筑與城市的歷史發展研究。對相關社區人群的走訪,更廣泛地掌握歷史信息,尤其在缺乏文獻資料的地區,如少數民族地區。這種研究方式在民居研究中應用最多,通過居民訪談了解民居的發展歷程、各部分功能用途,推測未來可能的發展趨勢。建筑與城市的文化表達研究。通過參與觀察與深度訪談,理解文化內部人群對建筑、城市空間的理解,對他們的文化闡釋進行二次闡釋。也可應用定量研究方法,對當地居民進行問卷調查,對居民行為與觀念有一個定量的數據統計,支撐研究論證。建筑與城市遺產價值闡釋與保護對策研究。在文化遺產保護研究中,通過田野考察與問卷調查,更廣泛地理解不同遺產社區對遺產價值的理解,分析遺產發展趨勢與保護策略。通過廣泛接觸,了解居民對于遺產發展的需求,制定適當的遺產保護、管理與遺產地發展策略。
2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必要性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是建筑史論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研究手段,在建筑史論教學中,尤其是研究生課程的教學之中,講授這些研究方法是十分必要且可行的。
2.1多學科綜合研究的要求
我國高等教育日益走向普及化,學科之間的交叉研究與專業研究并重。建筑史論研究作為人居環境科學的組成部分,更需要具備多科學的知識背景與研究方法,向綜合研究的方向發展,滿足我國目前的學科建設與人才培養要求。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在建筑史論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位置,因此在教學環節中需要加強對這些研究方法的傳達。
2.2建筑史論研究生的學科背景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生大多具備建筑學本科的學歷與知識體系,具備基本的建筑設計、建筑表現與建筑技術等建筑學基本能力,研究生階段主要著重培養他們在獨立研究方面的能力,研究方法是教學的重要內容。目前我國高等院校均以綜合性大學為主,但不少建筑院校仍以工學學科為主,在人文、社會、藝術、歷史等學科建設方面有所欠缺,相應的,建筑學本科畢業生在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很難滿足研究生階段綜合研究的需要。因此在研究生基礎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對培養他們的研究能力十分必要。
2.3綜合性大學建設的需求
建筑學本身即一門綜合性學科,涉及歷史、藝術、社會、技術等不同的學科專業,將建筑院校建設為綜合性大學也是順應學科發展與滿足社會需求的途徑。尤其在以理工科為主的高等院校中,社會科學與人文科學的師資力量、課程設置在現階段難以滿足建筑學,尤其是建筑史論研究的培養需要。那么在沒有相應的人文、社會院系的條件下,在建筑學學科內部設置相應的教學內容,成為彌補這一缺憾的手段。在建筑史論課程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也是在現有教學條件下的現實需求。
3建筑史論教學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的可行性
從現實條件來看,在建筑史論教學環節中講授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具備基本的教學基礎,同時研究選題多樣、學生實踐便利,因此具有很高的可行性。
3.1滿足基本教學條件
建筑史論研究工作多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法,相關教師具備應用這些研究手段的能力,能夠很好地在教學中傳授這些研究方法,指導學生從事相關研究。同時,人文、社會科學在國內外發展較為成熟,已有很多基礎的教學參考書目與教材,能夠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與一些涉及新技術的教學內容相比,對基礎研究方法的講授不涉及教學設備問題,現有教學條件能夠滿足講授、學習需求。
3.2研究選題多樣
建筑歷史與理論研究是綜合性研究,涉及內容廣泛,與人文、社會科學聯系密切。因此在課程選題與研究生論文選題中,或多或少均會涉及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內容,應用這些研究方法。在課程教學環節中學習到的研究方法能夠迅速、及時而有效地應用于科學研究與專業實踐之中,具有教研聯系密切、理論結合實際的特征。
3.3學生實踐便利
任何建筑必然存在與特定的時代與社會環境之中,因此任何建筑實踐必然與社會人文環境發生關系。學生在教學環節中習得的研究方法能夠很好地應用于專業實踐中,如城市社會調查、建筑遺產考察、建筑修復設計、舊城區改造等,有很多便利的實踐方式。
一、符號概述
早在中國古代就已有了關于“符號”思想的記述,在《易傳·系辭》中提及“圣人有以見天下之賾,而擬諸形容,象其物宜,是救謂之象。象也者,像也。”在古羅馬時期,哲學家圣奧古斯丁對符號下了這樣的定義:“符號是這樣一種東西,它使我們想到在這個事物加諸感覺的印象之外的某種事物”。創造與運用符號能充分體現設計師的藝術功底與素養。
歷史上每一個民族的文化都產生了它自己的獨特建筑,其建筑隨著文化而興盛衰亡。從符號學的角度來考察,我國的建筑遺產是一份豐厚的,獨特的建筑符號遺產。當今如何發掘和保護中國傳統建筑文化并且使傳統建筑符號文化在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發展,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二、建筑與符號的內在聯系
符號學作為形式語言的—種表現形式,在中西建筑中卻早已存在。
從對符號理論的研究中可以發現,符號是傳遞信息的媒介,建筑的視覺信息正是以符號為載體傳達的。建筑符號是一種藝術符號,也是一種表現性符號,它們都有一定的文化內涵,必須圍繞著一個特定的主題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符號如同人類的語言,沒有語言人們無法表達感情、交流思想。沒有符號,建筑也難以顯現其隱喻與象征。因此,應在現代科技不斷發展的支持下,結合未來世界文明的發展趨勢,重視吸收地域環境文化的優秀傳統,努力尋求傳統文化與現代生活方式的結合點,不斷地探索傳統審美意識與現代審美意識的結合方式的形式語言,更好地服務于人民大眾。
三、傳統符號的分類及其應用
根據符號本身的抽象性及其涵義的復雜性,美國哲學家皮爾斯把符號劃分為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三類,運用他界定符號的原則傳統符號也可分為“圖像符號”、“指示符號”和“象征符號”三大類。
1.圖像符號
圖像,即用線條、顏色顯示出來事物的形象。
在傳統建筑中一些具象的彩畫、紋飾石雕、木雕、琉璃飾件及門式、窗式等,都屬于圖像符號或它的復合體。傳統建筑的圖像符號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其一是對自然現象的描繪和概括(如來自水波形象的水紋,來自云彩形象的云紋);其二是對動植物的描繪與概括(例如山魚或飛鳥的形象簡化而形成的幾何紋樣、植物、動物紋樣、傳統吉祥圖案以及歷史題材典故等。傳統的圖像符號最主要特點就是它的直觀性。
2.指示符號
指示符號是指表現形式與內容涵義之間存在著內在因果關系的符號。指示符號在建筑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是傳統建筑符號的主干。傳統建筑的構件形象和空間形象,大多數都是指示性符號及其復合體。 轉貼于 指示符號在建筑中又可分為兩類。
一類指示符號所表達的內容就是它自身,是—種“本體形態”的符號,實質上反映著作為符號載體的構建自身的內容與形式的統一關系,如窗戶的形象表達采光、通風、眺望的功能意義,門的形象表達著出入交通開啟閉合的功能意義;另一類指示性符號是與它所表達的內容相分離的“標志形態”的符號。在一些建筑細部上也時常可以見到指示性符號的實例,如表示方向的標志、箭頭;表示工作狀態的燈光。
3.象征符號
象征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殊的意義。象征符號是指表現形式與內容涵義之間存在約定俗成聯系的符號。
五千年的中華歷史,培育了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每個地區、民族在他們的建筑中都應用了獨具特色的象征符號,它們的研究對于建筑設計是十分必要的。例如北京香山飯店是現代建筑藝術與中國傳統建筑特色相結合的經典之作,飯店的外墻上有規律地排列著中國傳統的如意等圖案,象征事事如意,傳達著濃濃的中國文化。
四、三種符號在建筑設計中內在聯系性
在中國傳統符號之中,圖像、指示與象征之間并非有著嚴格的界限,傳統建筑符號呈現著多種多樣的復合形態和變叉方式,有時一種符號既具有圖像性,同時又具有指示性、象征性。
建筑符號內容層面的復雜性和內涵層次的多意性,以及認識主體本身的文化背景和意識形態的不同,都會帶來對符號認識的不確定性。建筑符號的意義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它是以當地文化作為基礎,與建筑所處的地理環境、使用者的生活方式、生活經歷以及人們的觀念有密切聯系的。三種建筑符號的組合運用,是對于符號和符號之間的制約關系的處理,要在實踐中逐漸了解符號同的相同、相似、相反關系,通過恰當組合達到不同的效果。
五、結 語
傳統符號是歷史文化的濃縮精華,在一定時期和地域內產生,是人們生活方式、生活環境、生活文化的反映,具有較大的穩定性。但傳統符號的意義并非一成不變,而是隨著時間、地點、社會背景的變化而有所不同。傳統符號具有豐富的多義性,我們可以根據表達需求靈活地運用圖像性、指示性和象征性的手法,應該在理解的基礎上取其“形”,延其“意”,從而傳其“神”,充分挖掘我國傳統符號文化的豐富內涵,以使其現代設計中得以延伸與發展。
參考文獻:
[1][英]羅賓·喬治·科林伍德,藝術哲學新論,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8
[2]張書鴻:《室內設計概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7,9
[3][英]G·勃羅德彭特:符號、象征與建筑,北京: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