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貿易與經濟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8 14:54:5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國際貿易與經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篇(1)

分工和專業化,國家競爭力 縱觀世界各國工業化的歷史,國內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對本國工業化都起到重大的促進作用,但對大國而言,似乎國內區域貿易的作用比小國更加明顯。根據Chenery.H等人的研究,在大國工業化過程中,國內貿易的擴張對輕工業增長的平均貢獻率約80%,對重工業的貢獻率約65%,而小國分別為60%和40%。簡言之,在大國經濟中,國內貿易無論對輕工業還是對重工業的最終貢獻率都大于小國。另據庫茲涅茨的研究,對大國而言,如果國內區域貿易發達,在國際貿易依存度很小的情況下也可實現經濟的增長,原因是大國的國內市場和資源條件允許其發展專業化和規模經濟。指出這些不是說我國不需要國際貿易,也不是說我國不需要繼續擴大對外貿易,而是提醒我們在發展國際貿易的同時,不要忽視了國內區域貿易對經濟發展和提升國家競爭力方面所具有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是在國內各區域存在大量貿易壁壘和國內區域貿易占GDP總額較小的情況下,各地就積極發展對外貿易,而且各個區域對國際貿易的熱衷程度遠遠大于對國內貿易,并在不同程度上形成對外貿易偏好。這種貿易格局對我國經濟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使得我國作為大國經濟所擁有的全國范圍內的比較優勢、規模經濟、分工和專業化經濟等優勢難以發揮。在經濟全球化和我國逐年兌現加入WTO承諾的背景下,探討如何協調國內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的關系已成當務之急。

1、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的相互替代關系 一般認為,國際貿易與區域貿易有共同的貿易基礎。迄今為止的貿易理論研究表明,比較優勢仍是貿易主要基礎。在比較優勢的多方面來源中,最常見的仍是要素稟賦的差異。下面就以要素稟賦為例,探討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相互替代關系。 假設A國有E和W兩個地區,生產X(勞動密集型)和Y(資本密集型)兩種產品,使用K(資本)和L(勞動)兩種要素,沒有生產要素跨國流動,K也不跨區流動,并且區域和國際貿易的基礎都是相對要素稟賦的差異,使用地區國家相對豐裕的要素生產的產品都擁有競爭優勢。再假設在開始時,E、W兩地區相對要素稟賦與世界要素稟賦相同,既無區域貿易,也無對外貿易,A國的生產量等于消費量。勞動力從W流向E,而資本不流動,導致了區域和國際相對要素稟賦差異。下面分幾種情況來討論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的替代關系。

1.1區域不完全分工時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 顯然,勞動力的流入使E成為勞動力相對豐裕的地區,生產更多的X,而W地區生產更多的Y。根據羅伯津斯基定理,E地增加的X的產量將等于W地減少的X的產量,E地減少的Y的產量將等于W地增加的Y的產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整體,A國的生產量仍然等于消費量。由于兩個地區的生產與需求偏離;貿易不可避免,E將輸出X輸入Y,W則相反;至于這種輸出和輸入是采取區域貿易,還是對貿易的形式,或者兩種貿易都發生,則稂難確定。

因為根據假設,這時對外貿易和區域貿易的價格相同,交易成本也相同,兩者沒有差異。更為一般的情況是兩種貿易并存,并且這時可以確定的是:第一,對外貿易是一種嚴格的交叉貿易,E、W兩地的對外貿易形式相反而貿易量相等,使得A國作為一個整體,同時進口和出口X與Y,并且X和Y的進口和出口量均相等;第二,由于總貿易量一定,區域貿易量增加將減少對外貿易量,對外貿易量增加將減少區域貿易量,兩種貿易之間有明顯的替代關系。

1.2區域完全分工時的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 仍然假設勞動力由W流向E,并且數量足夠大,致使W完全分工于Y后仍在繼續流動。在這種情況下,W地區不僅將減少X的產量,還將減少Y的產量,而E地區只增加X的產量;A國為了保持原來消費中X與Y的相對量,必須成為Y的凈進口國和X的凈出口國。這和E地區以前的區域貿易和國際貿易形式是相同的。兩地區的區域貿易量和對外貿易量可以有多種組合來實現上述結果:第一,E和W同時有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E輸出X輸入Y,W相反,且E的對外貿易量超出W的,以保證A國是X的凈出口國和Y的凈進口國 ;第二,E和W的貿易一部分是對外貿易,但E的對外貿易量超過w的對外貿易量,維持A國作為一個整體的貿易形式

;第三,W的貿易全部是區域貿易,E的貿易則包括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E的貿易形式就是A國作為一個整體的貿易形式。,第一種情況最為一般,并且此時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替代關系表現得更突出,一種貿易的增加將減少另一種貿易。當勞動力繼續由W移向E,致使E也完全分工于X時,其結果與上面兩種情況相同,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替代關系仍然存在。

只不過由于勞動力要素分布更為不均,A國作為一個整體;Y的產量更低,消費水平也更低。 以上分析了資本不跨區流動且勞動力區域分布不均的情況下,區域貿易與對外貿易的替代關系。在勞動力均勻分布而資本不均勻分布的情況下,這種替代關系同樣存在,只不過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的形式將相應地有所改變;這里不重復。

由于在維持貿易平衡的前提了,區域貿易量對于兩個地區而言是相同的,擁有較大貿易量的地區也就是擁有較大對外貿易量的地區,并且該地區的貿易形式決定了A國的對外貿易形式。也就是說,把A國劃分為兩個地區后,它以地區的形式參與國際分工和貿易,A國總的對外分工和貿易形式是其地區對外分工和貿易形式的加總;只要各地區的對外貿易形式不同,就存在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互相替代的可能。

1.3影響貿易量在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之間分配的因素 在各地區的貿易量和貿易形式一定的條件下,許多因素可以影響貿易量在區域貿易和對外貿易之間的分配。沒有政策干擾的自然狀態下,這種分配主要取決于這兩種貿易的貿易條件和交易成本。在交易成本相同的情況下,對于出口方而言,如果區域貿易的貿易條件優于對外貿易的貿易條件,它將努力把對外貿易轉化為區域貿易,直至兩者的貿易條件相同或對外貿易量降為零;如果對外貿易的貿易條件更優,則相反。而在兩種貿易的貿易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對外貿易的交易成本更高,它會把對外貿易轉化為區域貿易,如果區域貿易交易成本更高,則相反。由于在自然狀態下對外貿易交易成本要高于區域貿易,因此區域貿易在許多發達大國工業化進程中曾得到了先于對外貿易的大發展。

2、區域貿易與國際貿易的相互促進關系

2.1國際貿易促進國內區域貿易的發展 布羅代爾在對中世紀晚期近代初期歐洲民族國家全國性市場形成的歷史詳細考察之后得出結論:對外貿易的繁榮通常是統一的民族市場最終誕生的前奏……從地區市場發展到全國市場,把幾個范圍不廣,幾乎獨立且往往頗具個性的經濟區連為一體,不是自發完成的,統一的國內市場既是在政治意志的強制下,也是在資本主義商業擴張尤其是在遠程對外貿易的強制下才得以完成的。

2.2區域貿易量擴大促成的企業規模經濟能改變產品的國際競爭優勢 隨著國內區域貿易量的增加,國內企業的生產規模增大,企業規模經濟降低單位產出的平均成本,為提高價格競爭力提供基礎。價格競爭力提高后,在其它條件特別是非價格競爭力不變的情況下,不僅會增加別國產品進入本國市場的困難,而且一國原來即使在國內市場上難以和別國產品相競爭的產品,也有可能成為出口產品,從而獲得新的國際競爭優勢,改變競爭優勢的國際分布。

篇(2)

受各種因素的不利影響,2001年世界經濟增長速度呈緩慢趨勢。2013年直到現在,世界經濟的發展有好有壞,經濟逐漸走向復蘇。但是,世界經濟的復蘇還是存在很多擔憂,有很大的不確定,總體是尚在慢慢上升階段。影響世界經濟貿易發展的不確定因素依然存在,如美國股市波動頻繁、歐元匯率波動、東亞國家經濟復蘇、國際石油價格不穩定。

1.2我國經濟發展背景

自從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我國經濟增長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我國的經濟飛速發展產生了量大至高的運輸需求,迫使交通運輸業的急劇變革和發展,帶動了交通運輸全面融入了經濟發展中。但我國經濟發展也處在了一個不協調的狀態,城鎮與鄉村貧富差距過大,是我國現在一個很大的問題。

1.3我國公路運輸行業的地位及運輸經濟發展的現狀

運輸是我國商品流通環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物流發展的重要環節。公路、航空、航海以及鐵路是我國交通運輸的主要方式,管道運輸也是今年來發展起來的運輸方式之一。因為公路靈活性非常好,所以其在運輸中占主要地位。公路運輸這個行業很古老,也是我國物流行業中最傳統、最廣泛的業務形式,在我國現代物流業的發展中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公路貨物周轉量年平均增長率達11%,鐵路為4.3%;公路旅客周轉率年平均增長率達12%。鐵路為5.8%,因此我國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直接影響了經濟的總發展。

2國際經濟貿易對公路運輸經濟的影響

2.1國際經濟貿易的發展促進了公路運輸經濟體系的完善

公路運輸經濟在宏觀上是社會經濟發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發展快慢直接影響了社會公共運輸體系的建立。公路運輸為社會公共運輸體系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也存在很多值得深思的問題。首先,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水平也得到相應的提高,人們平均每人增加一輛車就會給公路造成堵車,給其他車輛帶來擁擠的困擾,如何合理地解決這個問題,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其次,由于國際石油價格的不穩定,汽油價格的增加,票價也隨之增加,這無疑是對公路運輸的一個挑戰。我們必須對公路經濟運輸的未來發展目標做出分析,然后進行指導,進而完善公路經濟運輸體系。社會經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部分,強調了公路經濟運輸建設的完善,而且逐步實現了公路運輸的健全發展,例如高速公路的建立,不僅縮短了城市之間的距離,而且避免了堵車、紅燈、交通事故的狀況,大大提高了出行效率。而建立綜合公路交通運輸體系,為我國交通運輸逐步進入協調、優化、提升的新階段起了巨大的推動作用。為了出行更加方便,減少堵車的現象,我國高速公路開始拓寬公路路道,提高了出行效率。這些舉措避免了物流出現的資源浪費、效率低、成本高的缺陷,而且促使公路運輸高效運輸以及便捷轉換,演變成一種銜接順暢的交通布局。

2.2經濟全球化促進了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

國際交通運輸業的發展也帶動了公路運輸的發展,不僅使得交通樞紐得以優化,而且也帶動了旅游經濟的向前發展,也使得公路運輸網絡逐漸完善。隨著新科學技術的進步及網絡的飛速發展,在這個經濟信息全球化的時代,互聯網也帶了生活的便利。例如,購買汽車票現在實行上網訂票以及實名制購票實等政策,這種辦法對公路運輸其實是一個很大的創新和突破。有效解決了排隊煩、排隊難的問題,也提高了購票的效率,對人們來說選擇汽車作為交通工具既方便又快捷。而且公路網絡的拓展使得市場流通與交換的步伐逐步加快,使得市場競爭以及市場選擇淘汰的過程加快;使得商貿流通、房地產開發、旅游經濟等新興產業的發展腳步加快,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地區產業結構的調整的步伐也加快,為公路運輸經濟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3國際經濟貿易促進了物流服務業的發展

我國自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之后,經濟全球化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越演越烈。特別是2012年,自國際金融危機之后,為了使得金融危險得以有效防范,我國加快了公路基礎設施建設的進度。近年來一些公路運輸企業,特別是較大型的運輸企業開始從單純的“車輪”公司發展為能提供多種服務的物流服務公司,增加了“物流”意識。這些企業抓住機遇,聚合倉儲、裝卸、運輸、流通加工等多項物流功能,與多家企業建立了穩定的物流服務關系,創造了很好的效益,促進了經營的快速增長。

2.4國際經濟貿易促進了我國運輸業的發展

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為我國經濟建設營造了更加有利的國際環境,從而促進我國的運輸業的發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后我國的運輸業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使得我國運輸業對于國外資金的引進越來越快,同時引進了國外的先進技術和先進的管理經驗,這樣就帶動了我國運輸業在吸取外來經驗和技術上自我發展,促使了其改革和創新。這種改革和創新又在一定程度上激發了我國運輸業的競爭意識,加強了競爭意識,有利于我國企業逐步走向國際、走向世界。國際貿易經濟的繁榮發展,使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各種物資的運輸量大大增強。國內的許多地區的交通運輸管道依然繼續完善,加快建立管理體制,加強通運能力。由此可見,我國運輸業正處于蓬勃發展階段。

篇(3)

二、國際經濟貿易中反壟斷法核心作用

當前,經濟全球化發展背景以及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信息化經濟的快速發展,令跨國企業面臨了越發激烈的競爭,一旦一個企業在一個方向上投資獲得成功,則他類企業會爭先恐后的搶占市場,贏取利潤。為有效的獲取優勢,跨國企業集團會通過更多樣豐富的手段應對,例如跨國兼并。2008年,跨國企業合并便占據了總體成交量的約百分之三十。倘若跨國企業通過直接投資進駐到本土市場中,對其原本市場競爭秩序形成了破壞影響,便需要反壟斷法進行必要的干預。國際交往過程中,基于知識產權形成的壟斷則屬于一個反壟斷法的例外,然而如果隨意應用壟斷特權,仍舊需要接受反壟斷法的制裁。

當前經濟環境下,開展的國際經濟貿易活動更加多樣,頻率更加快速,實施反壟斷法在確保國家內部經濟利益的基礎上,也會在國際經濟貿易進程中產生重要作用。具體體現在,國際經濟貿易包含較多的私人經濟發展主體的限制競爭事項,例如進行銷售市場的分割,隨意使用市場支配優勢地位,進而對國家本土市場的發展競爭秩序將形成不良影響。不同國家由維護自我經濟利益的視角入手,通過反壟斷法可針對私人之中的限制競爭事項做合理的調節,進而降低并規范整體領域中的壟斷行為。還可有效的確保國際經濟貿易發展的公平良性競爭以及自由發展。例如,2004年對微軟公司捆綁銷售軟件視窗系統的經營行為,歐盟委員會最終裁定為壟斷行為,對其實施反壟斷制裁,該有效措施對確保國際市場領域之中的公平合理競爭發揮了重要意義。

另外,國際經濟貿易發展進程中,某一類活動通常涉及到較多國家地區的利益。有關國家為了確保自身的利益會采用反壟斷法,做好限制競爭的有效管制。同樣的,對方國家如果由自身利益入手,則會形成截然相反的結論。對相同行為事項積極的支持并鼓勵。例如,國際貿易市場中,出口方為了獲取較高利潤效益,會提升出口產品價格,該類行為令商品價格大大增加,會令出口方贏得更多經濟利益,因而勢必出口國給予極大的鼓勵以及支持。相應的,該類行為卻對進口方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形成了損害,對進口國家來講,則為反競爭行為。該類經濟關系模式下,不同國家出于對本土經濟發展、政治文化建設的思考,則會編制差異化的反壟斷法。國際貿易中應用不一致的經濟標準,會令其欠缺可靠穩定的法律機制保障,進而在違規以及合理規范間無法清晰的劃分界限,較易令國際競爭發展關系陷入混亂的局面,還有可能引發違法事件,對國際貿易的有序規范運行形成了負面影響。

再者,國家制定的反壟斷法應用范疇不應局限在內部企業呈現的反競爭行為,針對外國企業也應做好制約管理,探尋反壟斷法更大的規范性,令國內以及國外企業置于公平的法律地位之上,進而良好的維護自身利益。

篇(4)

案例教學法開展的基礎和前提就是具備高質量的教學案例,而當前在國際經濟貿易專業課程開展的過程中,高質量的教學案例鳳毛麟角,很多案例不是編寫的過于簡單就是案例的完整性不足,這樣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很難讓學生通過對案例的全面分析來達到相應的教學目的。此外,一些案例在選擇的過程中缺乏真實性和針對性,其與課程的關聯程度不高,不能充分的體現一些相關的概念和理論的應用,而一些國際經貿公司為了商業保密在提供一些信息數據的時候往往會存在一定的偏頗,這樣就使得案例的真實性受到極大的影響。

(二)教師綜合素質有限

案例教學的實施需要借助于高水平的教師,而目前高等學校中從事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的教師的水平參差不齊,其教學的理念依然停留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之上,案例教學的方法和手段相對來說比較單一,在授課的過程中依舊習慣于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方式,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注重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討論,同時一些教師的教學經驗不足,尤其缺乏一些國際經濟貿易的實戰經驗,這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案例教學法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升。

(三)學生參與度不高

案例教學法在開展的過程中需要學生積極的參與到對于案例的分析與討論過程中來,進而在討論的過程中找到相關的理論知識的運用,而當前高校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很多教師還是習慣于傳統的教師講授、學生聽講的教學模式,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并沒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學生在這樣的課堂教學環境下其自身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收到了很大的制約,其自身的分析案例的能力也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這就導致了案例教學法的教學效果完全沒有實現出來。因此,在推進案例教學發展的進程中必須注重學生的參與性,進而進一步提升案例教學的質量和水平。

二、提升案例教學有效性的措施

(一)選擇高質量的教學案例

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要充分認識到高質量的案例對于提升案例教學質量和水平的重要作用。在進行案例選擇的過程中要注重案例的針對性和真實性,使其能夠與教學內容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尤其要優先選擇一些時間跨度比較小的廣為人知的案例,以此來引發學生情感上的共鳴;再者,要注重案例的難易程度的控制,使其能夠控制在學生理解能力和接受能力的范圍之內,同時還不能夠過于簡單;再者,要注重案例的教學方式,在設置相關問題時既要設置一些封閉式問題同時也要設置一些開放式的問題來供學生進行討論和交流;最后,案例的種類要進一步多樣化,不僅要有成功的案例,同時也要有失敗的案例,使得案例能夠跨越國界和時間的限制,更好地為提升案例教學的質量服務。

(二)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

作為案例教學的直接參與者和引導者,教師的教學水平和綜合素質對于案例教學的質量有著直接的影響,因此,在推動案例教學發展的進程中要進一步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首先,要更新教師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使其能夠掌握案例教學的真正內涵;其次,要對現有的教師進行有針對性的培訓,使其能夠充分認識到案例教學法在提升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教學水平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掌握案例教學的方法和手段,從而更好地開展案例教學;最后,針對當前很多從事國際經濟貿易專業教學的教師教學經驗尤其是實戰經驗不足的現狀,學校可以通過讓任課教師前往國際貿易單位或者公司實習或者是聘請國際貿易公司或者是企業的一線工作人員來校任教,進而進一步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

(三)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

在開展案例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給予充分的尊重,做好自身引導者和組織者的工作,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摒棄傳統的灌輸式的教學模式,應當在案例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學生多思考多分析,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設置必要的討論交流環節,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學生參與案例教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能夠在相互的討論與交流過程中能夠找到教學案例中運用的國際經貿專業的相關概念和理論,進而使得案例教學的質量和水平能夠得到切實的提升。

篇(5)

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以及世界經濟一體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國參與國際分工日益廣泛,我國對外貿易依存度不斷提高,我國的經濟已經與世界經濟接軌、融合,市場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強勁。一方面表現在隨著我國入世后外貿產業的蓬勃發展,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近六年來外貿總額翻了三番多;另一方面,自2005年7月1日我國貿易企業準入實施備案制,外貿業面臨全新的發展機遇,這意味著原來集中在外貿企業出口的大量業務會分散至各生產企業,由各生產企業自營出口,從事國際貿易人員將會有較大需求;同時外國企業的本土化,本國企業的國際化特征已經凸現,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也將大幅度增加,這樣就對相關的高等院校人才培養提供了機遇和挑戰,相互間的競爭亦趨激烈,進行教學改革也是適應市場變化的必然選擇。

近二、三十年來,國外職業教育界興起的以能力為本位的教育模式獲得了新的發展。該模式強調適合給定的職業、職責或任務而言的綜合能力,換言之,就是適應就業的能力。要求產業界參與職業教育的過程,由他們而不是教育部門來決定教育與培訓的內容和方式。能力本位的核心就是根據產業界需求而開發能力標準,采用完全不同于傳統教育的實踐性學習方式,它的課程開發、教學、評價和證書頒發完全是以此為基礎的。而實踐恰恰是這些職業能力形成的基本條件。實踐教學環節能夠為學生提供情境性,一方面幫助學生對所學的知識理論再認識,另一方面,幫助學生進行價值體驗和價值判斷。

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置與人才培養目標相適應的實踐教學課程,采用全過程的模擬,仿真和全真實踐訓練,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一般到特殊,逐步提升學生的外貿業務應用能力,正是我們按照市場對人才的需求所做的教學改革努力。

二、當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教學管理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學生培養標準與社會職業標準存在偏差

順應經濟全球化要求,國際經濟與貿易成為一門被系統化和理論化的專業,學校教育成為了教育的主流,現代企業需要的外貿業務人員主要來源于接受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的高校畢業生。為此,職業標準成為學生培養標準的主要參照。但由于與社會實踐在某些方面的脫節,目前我國國際經濟與貿易教育的學校培養標準與現代企業要求的職業標準存在相當程度的偏差。

(二)人才培養目標與課程設置的相互關系問題

不同的大學由于人才培養的目標不同,必然在課程設置的結構和布局上相差很大。按照現行的課程設置,學生得到的大多只是書本知識和離散的技能。不少學生對學校的課程設置感到不滿,認為有些課程內容陳舊,與現實需要嚴重脫節;教師的教學模式過分偏重基本理論的講授,而輕視或忽視應用性的東西。現代社會的人才標準更加強調人才的能力素質和創造性,要求人才具有獲取新信息的能力,具有創新能力、社交能力,還要有協同工作和組織管理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需要由系統的、合理的課程設置來完成。現行的國際經濟與貿易的課程設置一般分為國際貿易理論、實務以及外語能力的專門訓練,這對以傳授知識為主的傳統教學是合適的。但是,根據現代教育思想的要求,以訓練學生的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的標準來對照,其課程設置往往是對知識的割裂。在這種課程體系下訓練出來的學生往往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1.專業英語能力欠缺。有的學生英語八級都通過了,可一張信用證只能看個一知半解。基礎英語能力很強,專業英語能力嚴重欠缺,不能夠在實際業務中正確使用英語工具。

2.商業競爭意識不夠。有的學生畢業后只知道按部就班地完成外貿業務流程,卻很少去考慮如何討價還價,如何與競爭對手爭奪市場。也就是說所謂“商場如戰場”的意識并不能夠通過常規的教學課程傳達給學生。

(三)教學模式未能適應高等教育的快速發展

教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和方法滿堂灌知識,學生被動接受知識的局面仍未改變。而且由于不斷擴大招生,師資的缺乏,大班上課在所難免,這樣學生與教師的交流機會越來越少。

在傳統的教學活動中,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的相對滯后,學生接受信息量小,方式單一,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率低下。而實踐性課程的設置將會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這種自主學習過程有助于激發他們的學習潛能,提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改革成效與特色

由于經濟全球化,市場對國際貿易人才的需求不僅表現在量上的增加,也表現在質的方面要求更高。為了適應這種變化,我們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加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能力的培養。

《國際貿易實驗》是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設立的一門實踐性專業選修課程。在《國際貿易實驗》的實踐教學中,以學生為主體,產品出口為主線,借助網絡工具,通過一筆實際買賣展現進出口業務的全部過程與內容,將真實的交易搬進課堂,對實務課程的知識點和實訓進行了全面整合。這項教學改革先后在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多屆學生中試行,效果令人滿意。

教學內容改革。在整個模擬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我們改變了以往只注重理論教學而輕視實踐教學,只注重單項知識點的講授而輕視綜合素質能力的培養的做法。在通過網絡建立的情景模擬狀況下,把學生以往學習的國際貿易實務、外貿函電、貨物運輸與保險、商務談判、報關實務等課程進行融會貫通,變單項知識點的傳授為綜合業務能力的培養。同時我們也注重學生的動手能力的培養,為避免實務理論課程的紙上談兵,通過模擬的實際業務操作,真正讓學生參與其中,做到學以致用。全面的外貿知識的綜合實驗一方面加強了學生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另一方面又是對學生以往課程學習的檢驗,把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反饋給前置課程的教師,很好地促進了教學。

教學方法改革。根據國際貿易實驗課程的特點,教學方法的改革主要從兩個方面進行:一是教師教學的組織;二是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在組織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是置于模擬的國際商業環境之下的,設定了出口公司以及經營的特定產品,學生充當出口商,教師充當業務中的其他角色,配合學生完成整筆業務,所以在教學組織上應該說是情景式教學、互動式教學、體驗式教學等教學方法的綜合運用,與傳統的注入式教學方法相比,它的優點在于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改善學生的學習效果。另外從學生的角度來說,學生也實現了自主式學習、角色式學習和協作式學習的綜合運用,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教學組織創新。在國際貿易實驗課程教學活動的組織實施中,教師和學生都同時具有雙重身份。教師既是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實施者,又是模擬國際商業環境中的客戶方、銀行、船公司、海關、保險公司等;學生既是教學活動的的接受者,又是模擬國際商業環境中的出口商。教師與學生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是互動的,一方面是教與學的關系,另一方面又存在著業務關系。

四、小結

隨著市場經濟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外貿業務人員要考慮外貿流程中每一個環節的具體操作、與各當事方的溝通以及意外事故的處理等。而學生在校期間缺乏這方面的訓練,使許多學生畢業后不能很快適應市場經濟的沖擊和競爭壓力。為適應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溝通能力和意外事故的處理能力等素質的培養已成為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人才培養中的基本任務。

為適應現代社會對人才質量和素質的要求,必須將學生置于學習的主體地位,才能真正有效地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為將來自身的持續發展打下基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往的實踐教學中,學生作為主體地位沒有得到充分體現和發揮。教師與學生缺乏平等的溝通交流,教師以指導者的身份用灌輸的機械的方法進行教學,束縛了學生的創新思維與能力培養,學生缺乏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本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使學生目標明確、積極進取,表現出較強的獨立操作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教學過程中,還存在很多不盡人意之處。需進一步完善教學總體設計,豐富教學內容,探討有效監督控制教學質量的方法,摸索出相適應的考核形式和標準。還要進一步研究學生群體內部的結構特點以及教學過程中成員間的相互關系,以及建立有效的獎罰機制。

參考文獻:

[1]劉文廣,張曉明編著.國際貿易實訓[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1.

[2]丁繼安,吳建設.高等職業教育實踐性學習:背景與特征[J].江蘇高教,2006,(4).

[3]張英彥.論高校實踐教學目標[J].教育研究,2006,(5).

[4]王立冬,張友.研究式、滲透式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科學,2006,(3).

篇(6)

(二)回歸結果分析

在經濟增長模型中,貿易變量的定義受其模型類型影響,若為內生型,則該變量作為經濟增長的外部因素。對人均產出產生重大影響的因素有,高技術含量產品的出口,以及國際貿易。在經濟增長影響機理中,在高技術產品出口因素方面,不僅是技術的提升會對人均產出造成重要影響,人力資本也是其關鍵影響因素之一;而國際貿易則能根據各國國情不同,以及經濟制度安排的不同,而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呈現出一定的多樣性,該變量可以使資源在全球得以共享,充分實現各國在國際交流中的價值,各展其長,進而推動各國經濟的快速發展。然而從中我們還可以發現一個問題,那就是高技術產品出口在影響經濟增長渠道上,與普通產品存在一定的差異,究其原因主要是前者具有更高的附加值,其在生產及銷售的整個過程中,對人力資源的要求非常高,而前者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又會使得各國加大對人才資源的投入力度,從而使兩者出現差異[2]。在人均產出方面,其另一個重要影響因素是經濟制度安排。在所有的經濟制度變量中,金融市場自由度,對其的影響力度不大,而剩下幾個變量對其影響都很大,尤其是其中的產權保護程度,同時法律規范度是另一個對其產生重要影響的因素。在對其影響途徑的研究中發現,其主要依賴的方式有兩種,一種是人力資本,另一種是技術的提升。而資本產出比與其卻不存在十分明顯的關系,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結論:國家對產權的規定確定,同時對其保護更加強有力,那么這個國家,其在人力資本增加,以及技術提升方面就顯得越為有力,這對于促進該國的經濟增長,有著重要的作用。而法律規范度,其對經濟增長的影響,主要借助增加人力資本來達成,其與技術提升不存在較為明顯的關系,甚至是毫無聯系[3]。經濟政策也會對人均產出,造成很大的影響,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一個因素就是外資政策。外資政策不僅有利于該國人均資本的提高,還能促進其人力資本的增加,而且其政策愈發透明自由,此種情況愈發明顯,但是其弊端是為阻礙該國技術的提升。究其原因主要是,外資的大量提升,會極大的提高該國資本產出比,從技術角度來考慮,會促進該國的技術上的模仿,然而由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經驗可以發現,該政策并沒有推動外資大規模流入,而是起到負作用,這主要是因為外商投資,其考慮因素非常復雜。此外,政府干預對國家經濟的增長也起到非常關鍵的影響作用,其影響手段主要借助提升技術實現,而且政府干預對技術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決定作用,縱觀國內外技術發達國家,其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在很大程度上都離不開國家的扶持干預[4]。

篇(7)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規模不斷擴大,對外貿易已經成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2006年我國進出口總值為1.76萬億美元,進出口順差0.18萬億美元,增長74%,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貿易大國。

但我國外貿依存度保持了較高的水平,2005年高達60%,導致我國國內經濟受國際市場的影響和沖擊越來越大,且隨著國外貿易壁壘不斷加強,出現了貿易效益低下和貿易條件呈現不利趨勢等問題,已成為各方普遍關注的問題。如何保持我國對外貿易競爭力是亟待認真研究的課題。

一、出口商品結構對我國貿易條件的影響

出口商品結構是指在一定時期內一國出口的各類商品或某種商品在對外貿易中的構成,即各大類商品或某種商品出口額與整個貿易額的比,是反映一國對外貿易結構狀況的重要指標,對該產品的出口將拉動國內的生產,形成規模經濟。雖然我國工業制成品1981年首次超過初級產品的出口,但是直到1986年,出口商品結構才真正實現了從初級產品為主向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轉變完成后,出口商品結構的升級和優化則主要表現為工業制成品中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與資本及技術密集型產品分別所占出口總額的比重變化。我國出口商品結構調整主要表現為以下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1年以前。主要是出口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促進了工業制成品出口的增長。在這一階段,由過去出口初級產品為主向輕紡類半制成品、中間品轉變,特點是較低技術含量,粗加工、簡單加工。

第二階段:1992年-2003年。1991年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所占出口總額的比例達到了62.2%的頂峰后,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增速強勁,所占出口總額的比例從1990年的15%上升到2000年的47.4%。因此,這一時期是以出口輕紡產品為主向出口機電化工、高新技術產品等重化工產品轉變,其特點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出口產品附加值和技術含量,精加工、深加工程度提升。

第三階段:2004年及其以后。2004年,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品所占出口份額首次超過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產品44%的份額,達到49.4%,使其成為促進工業制成品持續穩定增長的最主要動力,順利完成了勞動和資源密集型的低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結構(輕紡產品等)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重化工、電子產品等)高附加值的出口商品結構的轉變。根據海關歷年公布的數據,從我國出口商品構成情況來看(按SITC分類),2004-2006年初級產品分別為405.5億美元、490.4億美元和475.5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16.5%、20.9%和7.8%;工業制成品分別為5528.2億美元、7129.6億美元、8274.9億美元,同比增長分別為37%、29%和28.8%。

但我國在國際分工中的位置依然是低附加值、低工資、低技術密集度、高競爭強度的產業和加工環節,基本上處于世界產業鏈的末端。我國現階段的出口產品相對集中在紡織品、服裝、鞋類、玩具和食品等,多屬價格敏感性商品,這類產品一般技術含量不高或產品開發、生產技術已經成熟,大多出口企業已具有相當規模,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主要表現為價格競爭。在貿易快速增長的前提下,表現為出口萎縮,進口增長而導致的貿易收支逆差。我國對外貿易發展的潛在危險在于:在貿易條件下降的情況下,極有可能出現經濟增長與國家凈福利增加的背離,陷入貧困化增長的困境。因為初級產品或勞動密集型產品是需求彈性小的產品,在國際價格下降的情況下,需要大量的出口來彌補損失,因而有可能出現出口規模越大,國家凈福利損失越多的現象。

二、近年來我國價格貿易條件和收入貿易條件的動態

商務部的一份研究報告指出,1993-2000年,以1995年為基期的中國整體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3%,其制成品貿易條件指數下降了14%,初級產品貿易條件指數則下降了2%。

(一)價格貿易條件。從1998年到2003年,我國出口與進口商品的相對價格下降了14.2%。造成的負面收入效應在2000-2003年相當于當年GDP的1%-1.2%,這表明我國近年來貿易條件不斷下降,必須出口更多的商品以換取同樣數量的進口商品,對我國的經濟產生負面的收入效應。

2000-2002年,我國價格貿易條件連續三年有不利的態勢,雖然總體下降程度不大,但有些商品情況已經比較嚴重,如2002年,棉花的價格貿易條件=(92.4/100.7)×100=91.76,蔬菜的價格貿易條件=(93.4/104.1)×100=89.72,蠶絲的價格貿易條件=(79.3/108.1)×100=73.36,且嚴重地影響到這些行業的貿易效益。其中,價格貿易條件不利的主要原因是:我國具有傳統比較優勢的出口農產品、礦產品及傳統大宗出口商品價格普遍下降,而進口原油(主要局部沖突和戰爭威脅導致)和進口農產品(主要是自然災害導致)價格上揚。通過表1可知,在2004-2006年期間,海關統計的18種主要進口商品中,天然橡膠等12種進口商品的價格處于上升,占到66.7%,且基本上是數量和價格同步上升,價格增幅大部分超過了2位數,特別是未鍛造的銅及銅鋁材同比價格增幅高達63.1個百分點,谷物及谷物粉等3種進口商品的價格基本穩定,只有大豆等3種進口商品的價格有所下降。

首先,隨著我國出口產品中制造業產品所占比重不斷上升,初級產品的比重有很大下降。而初級產品的國際價格近年來漲幅大大高于制造業產品價格,部分因為我國經勞動力成本調整后的勞動生產率較高,某些產品的大量出口壓低了國際價格。從進口的構成看,近兩年經濟的高速增長,特別是重化工業的生產和投資增長導致初級產品占進口的比重大幅上升。其次,最近原油價格的飆升和我國對原油進口依存度的提高,目前我國原油進口占消費的38%,使貿易條件進一步不利。第三,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我國投資的迅速擴張,導致我國進口需求上升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國際原材料價格。中國新增的鐵礦石進口量占2003年全球新增產量的51%,新增原油消費占全球新增量的35.3%。原油需求在過去的2年中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長,大大超過發達國家平均3%的增長速度。

(二)收入貿易條件。近年來,我國的收入貿易條件逐步改善,表2所示,在1995年-2004年,我國的收入貿易條件呈現良好的優化態勢,貿易條件指數出現了加速上升的趨勢。通過對近年來價格貿易條件和收入貿易條件的分析,可以發現:我國貿易條件總體形勢不容樂觀,貿易增長主要是依賴大規模的數量擴張來實現的,我國外貿已進入結構調整階段,進一步的經濟增長不能靠單純的數量擴張,只能靠結構的轉變。只有進行外貿結構的調整,尤其是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逐步由非熟練的勞動密集型產品為主向物質資本、人力資本密集型產品為主,乃至向技術與知識密集型產品為主轉化,才能進一步加大外貿對我國經濟增長的貢獻,確保我國經濟快速穩定增長。

三、調整貿易戰略、改善貿易條件的思路

國際貿易理論中的最優關稅理論指出,當一國的進口需求足以影響國際價格時,關稅的提高將有利于改善貿易條件。但是,中國需要履行對世貿組織的承諾,提高關稅顯然是不可行的。改善貿易條件最終將依靠出口產品結構的升級,即提高高附加值商品和服務的出口比重、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制定長期能源戰略,等等。

(一)近期的工作重點是抑制投資的過度增長。具體政策包括全面加息和能源產品的合理定價。第一,由于原材料國際價格的上升受我國投資需求的影響,我國經濟增速的放緩將有利于抑制貿易條件的進一步下降。從這個意義上說,目前針對經濟過熱進行宏觀調控是極為必要的。更重要的是,調控經濟過熱應從根本上抑制投資需求。第二,國內能源價格受政府管制或干預,油、電、煤、運價格的變化沒有充分反映供求關系的變化,加上近來國際原油價格的上漲,這種價格扭曲人為地降低了重化工業的投資和生產成本,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了這些部門的投資擴張。盡管經濟過熱,可電價調幅極小。而某些產品(尤其是耗電量大的產品)由于需求的上升其價格的漲幅遠遠高于電價,給這些行業帶來了暴利,加劇了投資的大幅增長。與生產者價格指數(PPI)或居民消費物價指數(CPI)相比,電價遠落后于這兩者的上漲。這意味著剔除物價上漲因素后,電的實際價格近期一直在下降。政府早就應該大幅提高電價,依靠市場和經濟的手段來篩選真正有效益的企業和調控行業間的平衡發展。對電價的控制,可以說是造成電力瓶頸的原因之一。

中國國際金融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哈繼銘指出,廉價的生產要素(包括能源)價格、勞動力價格和極低的科技含量,使中國始終背負著沉重的成本負擔,為他國提供經濟“補貼”。但中國外貿的高速增長卻帶來越來越多的貿易摩擦。因此,他提出兩個建議:一是取消高耗能、低附加值產品的稅收優惠政策,逐漸減少這類產品的加工生產出口,將重心移向高端產品;二是提高匯率靈活度,采取真正以市場為基礎的匯率體制,不排除進一步升值人民幣的可能。

(二)從長期來看,應加快國家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新興部門和行業不斷涌現,各個領域和行業的競爭水平都在不斷提高,擁有和保持競爭優勢不能單純依賴于低成本和大規模,要逐漸過渡到不斷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附加值,加快國家的產業升級和結構調整,提高其國際分工地位,促進對外貿易的發展。要改變這一局面,“科技興貿”是當前的重要工作。我國明確提出產業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即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優勢得到充分發揮的新興工業化路子。推進產業結構優化,形成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基礎產業和制造業為支撐,服務業全面發展的產業格局。必須建立一套技術引進、消化吸收、開發創新機制,引進先進的符合我國產業結構發展方向的技術,提高自主開發、設計和研制能力,打破原來重引進、輕開發的格局。在引進開發、推廣的基礎上,逐步加大高新技術、高附加值產品的出口。為提高我國產業的競爭力,必須從全球產業發展的高度部署我國的產業發展戰略:一是要制定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和升級的財政金融政策。促進產業結構的合理化,限制低水平建設,解決落后企業退出市場的障礙問題,把資源集中配置在對中國產業有帶動作用的高新技術產業上,加快這些產業的發展,促進其競爭力的提高。二是要立足于自身條件,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加快培育具有比較優勢的高新技術產業,發揮高新技術產業擴大出口的效益。三是要制定產業技術政策,通過保護知識產權、技術和專利,推動企業的技術創新和新產品的開發,增強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提高整體產業素質。四是要研究制定組織政策,促進企業組織優化,提高企業的集中度,形成必要的產業群效應,形成優勢產業與相關產業、主導產業與非主導產業的良性互動關系,樹立名牌產品和支柱產品。通過一系列的創新改革,使中國的出口企業貿易條件得以改善,維護國內的傳統市場。

參考文獻:

[1][英]沙加亞·勞爾.中國對亞洲制成品出口競爭力的影響[J].國際經濟合作,2002,(1).

[2]胡乃武,等.我國對外貿易的現狀、問題與對策[J].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2003,(2).

篇(8)

一、加入WTO我國保險業所面臨的挑戰

眾所周知,與國外幾百年的保險發展歷史相比較,我國的保險業還十分幼稚,“尚處于一個拓荒時期”,保險業的真正發展也就是改革開放至今的20年的時間。據有關統計資料表明,截至1998年底,我國的保險深度(保費收入占GDP的比重)為1.75%,居世界第55位,保險密度(人均保費)為12美元,居世界第60位;就單個保險企業而言,我國現有的13家民族保險公司中,保費收入最高的是中國人壽保險公司,1998年其保費收入為530億元人民幣,最低的公司年保費收入還不過億元。這充分說明我國當前保險業的整體水平、保險企業的整體實力尚無法與國外保險公司相抗衡。具體而言,加入WTO,我國保險業所面臨的挑戰主要表現在:

(一)現有的保險市場格局將被打破。隨著外資保險公司的搶灘登陸,中國保險市場主體的競爭將具有國際性,中國原有的市場主體格局自然會被打破。目前全球大約有300多家保險公司制訂了開發中國保險市場的計劃。符合進入條件的外國保險機構將以分公司或合資形式進入,進入的主體可能有保險公司、再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保險顧問公司等。隨著保險市場的擴容,盡管新興的內資保險公司業務規模會逐步擴大,但外資保險公司的市場份額也會逐步提高,因而國內保險公司的市場占有率會在一段時期內持續下降。

(二)現有的保險市場業務結構面臨挑戰。保險市場業務結構由直接保險業務(即原保險業務)、再保險業務和保險中介業務構成。我國原保險業務市場發育較快,但缺乏相匹配的轉移風險的再保險市場。我國現在的情況是,保險公司應該分保(即再保險)的業務分不出去,不應該自留的不得不自留,某些業務因得不到分保支持而無法提供服務,導致外幣業務過份依賴國外再保險市場。就中介業務而言,個人業務異軍突起,但由于專業化經營的保險公司、保險經紀公司尚未出現,中介業務結構單一化,從而導致整個保險市場的業務結構難以豐滿,對不規范的市場行為也未起到應有的制約作用。因此,加入WTO后,境內再保險業務容量將面臨考驗;再保險和原保險未協調發展的狀況一時難以改變;中介業務市場的結構性缺陷一定程度上會影響民族保險業中介市場的發育和拓展,影響保險資源的深度開發和優化配置,影響保險業的經營效率,從而弱化我國保險業參與國際競爭的能力。

(三)保險市場監管面臨壓力。如何建立適合我國國情且又與國際慣例接軌的保險監管體系,是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自1995年10月1日頒布實施以來,對我國保險市場的監管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法律依據,但由于與之相配套的相關法律法規尚未出臺或雖已出臺但又不完備,因而從總46體上來說,我國保險市場監管的法制建設不健全,監管手段和監管水平相當落后。與此相適應,目前我國對外資保險公司的管理仍執行1992年制定的《上海外資保險公司管理暫行條例》,但事易時移,當今上海乃至全國的保險市場發生了很大變化,《條例》的局限性顯而易見;且有些條文與《保險法》不相協調,造成對內外資保險公司監管法規的不統一。可以說,對國外保險公司進入中國保險市場的審批、監管,目前基本上無法可依。

(四)保險人才的流失將趨于頻繁。從已經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保險公司來看,除少數專業人員如核保、精算等人員外,一般都采取人才本土化策略。近幾年來,急欲叩開中國保險大門的國外保險公司采取在高校設立獎學金等多種形式為我國培養專業人才,這一方面有利于培育中國的市場,另一方面也是為其在中國的開業作鋪墊。而在外資保險公司面前,內資保險公司因體制和機制等原因對一些年輕的專業人才失去了吸引力。從整個保險市場來看,專業人才的流動屬于人才資源的合理配置,對市場的培育不無益處,但客觀上會對本來就人才不足的內資保險公司造成影響。

(五)電子商務對我國傳統保險業的挑戰。目前電子商務在美國、西歐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發展極為迅速。電子商務的廣泛普及,不僅有利于推動世界經濟的全球化進程,而且也給作為經濟重要組成部分的保險業帶來強大的沖擊,使傳統的保險服務方式正在發生深刻的變化,保險電子化已成為各家保險公司關注的熱點。據美國獨立保險人協會預測,今后10年內商業保險交易的31%和個人險種的37%將通過全球互聯網進行。由此可以看出,網上保險的市場是非常巨大的。目前世界各國的大保險公司都在采取各種積極措施,來順應這種世界性的電子商務潮流,拓展各自的電子商務,以求在不久的將來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據優勢。這一切都給我國傳統的保險業提出了嚴峻挑戰。

二、我國保險業的應對之策

(一)做好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長遠規劃。為了推動我國民族保險業的長足發展,使之以更新的姿態積極參與國際保險市場的競爭,就必須明確目標,統籌安排,制定出我國保險業發展的長遠規劃,以促使我國保險業有目標、有計劃、有步驟地健康發展。所謂“有目標”,就是從戰略的角度來考慮和制定旨在推動保險業發展的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在短期內應實施我國保險業發展的產業政策和相關的法律法規;在中期應加快培育保險市場主體,逐步建立一個市場主體多元化、地區分布合理、以民族保險業為主導的具有局部開放性的保險市場體系,并規劃出適應我國國情的保險業發展的總體目標與基本框架;在長期應堅持對外全面開放政策,既積極與國際慣例接軌,又鼓勵民族保險業走出國門,積極參與國際競爭,促使保險業向縱深發展。

所謂“有計劃”,就是要搞好保險市場主體的發展規劃,有計劃地逐步批設少量高起點、規范化的中外保險公司,寧缺勿濫,以避免各類形形的保險機構爭相成立,一哄而上,形成大起大落、畸形發展的不良局面,從而造成保險資源的巨大浪費。

所謂“有步驟”,就是根據我國保險市場目前狀況及今后走勢,對外開放應采取由點到面,逐步推進的穩妥方式,分別進行時間上的分段開放和空間上的分批開放的具體安排。

(二)完善保險法規,強化市場監管。法制建設是保證保險市場健康持續發展的前提。當前應加快制定完善的且與《保險法》相配套的行政法規和業務規章,建立償付能力、業務經營、市場準入、中介組織、從業資格、風險管理、人才培養、績效考核的評價指標以及反不正當競爭等法規體系,嚴格界定社會保險與商業保險的界限,規范保險經營行為,堅決取締違法違規經營,清理整頓保險市場秩序。要增設保險監管機構,延伸保險監管的觸角,擴大保險監管網絡的覆蓋面,及時了解各保險主體的市場動向。要建立保險信用評級制度、信息披露制度和電子信息監管網絡,快速收集和高效處理保險機構的各類經營數據,準確把握各保險主體的資產規模、業務結構、費用支出、賠償給付等情況,做到監管的全程化、動態化、持續化。

篇(9)

1引言

環境、資源和人口問題是當代人類面臨的三大社會問題。就投資與貿易領域的發展趨勢而言,無論是國際還是國內,環境指標都正在變成一個影響產品競爭力和進入市場的重要因素,環境問題日益成為國際經貿合作的重要內容。世界貿易組織(WTO)的前身關貿總協定(GATT)也非常關注環境問題,將烏拉圭回合后的下一個回合確定為討論環境與貿易關系的“綠色回合”。因此,有必要對環境與國際投資、貿易的關系及有關法律問題進行探討。

2環境與國際經濟貿易的關系

21自由貿易對環境的影響

自由貿易對環境的影響,猶如一把“雙刃劍”,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積極、有利的影響在于:(1)、通過技術貿易帶動發展中國家的技術結構調整和整體技術水平的提高;(2)要求取消補貼,可以減少那些有害于環境的經濟活動的數量。消極、不利的影響在于:(1)、通過促進經濟發展而刺激土地、礦產、森林、水等資源以及能源的消耗,形成新的環境壓力;(2)、在現行條件下,自由貿易制度同樣存在忽視環境損失的“市場失靈”問題。

22環保標準對產品競爭力和國際資本流向的影響

各國生產力發展階段,環境問題的嚴重性及重要程度、環保資金和技術水平等的差異,決定了各國環保標準的參差不齊。而環保標準對產品的生產成本、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競爭力以及國際資本流動的方向都會產生影響。可以說,各國間環保標準的不一致,會使那些投資于環境管理嚴格的國家或地區的企業的產品競爭力受到削弱,從而使工業遷移到那些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或地區,甚至出現“生態殖民”。而在發達國家,產品制造商往往要求所在國的政府對來自環保標準較低的國家或地區的產品征收“污染傾銷稅”、“綠色關稅”等,以消除因環保標準的差異給產品競爭力帶來的不同影響。

23環境標準與非關銳貿易壁壘在逐步降低、直到取消多邊貿易中的關稅壁壘的情況下,具有合法身份的環境保護逐漸成為一種服務于各國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的武器。從烏拉圭回合“最后文件”的規定看,關稅水平進一步降低,傳統非關稅壁壘的活動余地明顯減少,“自愿出口限制”等灰色區域措施將被限制使用。因此,今后國際貿易中的保護主義將更多地使用環境保護名義,通過設定種種環境等方面的障礙即“綠色壁壘”,抵制外國商品的進口,形成國際貿易中的“綠色保護主義”。

3國際條約和公約有關環境與貿易的規定

31國際環境條約、公約中的貿易條款

為了控制跨國界的污染轉移,保護候鳥、魚、海洋動物以及瀕危物種,控制危險產品和物質的危害,保護全球生態環境,許多國際環境條約、公約規定了貿易條款,把貿易措施作為保護環境的一個重要手段。

(1)、規定許可證基礎上的進出口。如《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規定:如果確認為是瀕臨滅亡物種的貿易,應全面禁止;對于有可能面臨滅亡威脅的物種,除非這些物種的貿易受到嚴格控制,應該在科學和管理當局批準承認的出口許可證的基礎上準許出口,同時規定進口國只能在出口國政府頒發許可證的前提下才允許進口。

(2)、禁止或限制進出口。如《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定書》、《控制危險物品越境轉移及其處置的巴塞爾公約》、《瀕危野生動植物物種國際貿易公約》等,不僅要求締約國限制或禁止與其它締約國之間的貿易,還要求限制或禁止與其它非締約國間的貿易。32關貿總協定(GATT)中的環境條款

GATT第20條允許國家采取“保護人類和動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措施,以及在與國內生產和消費的措施相結合的情況下,采取有效保護可能用竭的天然資源的有關措施”;烏拉圭回合《貿易技術壁壘協議》規定:“任何國家可在其認為適當的范圍內采取必要的措施保護環境,只要這些措施不致成為在具有同等條件的國家之間造成任何不合理的歧視,或成為對國際貿易產生隱蔽限制的一種手段。”但在實際上,該規定為發達國家的“綠色壁壘”提供了“依據”。

4環境問題對我國外經貿發展的影響

41環保標準差異對我國引進外資的影響

在投資方面,由于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環保標準已相當嚴格,在這些國家或地區被限制或淘汰的重污染產業正在向發展中國家轉移,而這種轉嫁污染的行為又使發展中國家的環境狀況更趨惡化,國家經濟利益受到損害,在國際貿易中的地位受到不利影響。我國在利用外資過程中也存在上述現象,而目前在對外商投資項目進行審批的過程中缺乏對環境因素的適當考慮,對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制度也沒有得到嚴格的實施。

42綠色貿易壁壘及其對我國外貿出口的影響

國際貿易中的“綠色壁壘”,以一系列的國際條約、公約和國內法律法規為根據,以保護人體健康、環境與資源為表面目的,涉及與保護人類健康、生態環境和自然資源有關的各種產品,因而具有合法性、隱蔽性、廣泛性等特點。就實施效果而言,發達國家制定的較高環保標準和相應的限制措施絕大多數對來自環保水平較低的發展中國家的產品不利。

從目前國際貿易的實踐看,常見的綠色非關稅壁壘主要有下述幾種形式:(1)單邊主義,即一國對其內部及外部的商務活動單方面制定法律、標準,并加以實施。(2)境外裁決權,即某一項法案,它有權對發生在本國之外的活動加以裁決。這方面最著名的案例就是美國與墨西哥之間的金槍魚-海豚事件。(3)國家環境管制法律法規,即根據GATT第20條的規定,國家可以采取“必要的保護人類、動植物生命與健康”的環境措施。(4)多邊環境措施,即有些國家利用國家間締結的環境條約、公約的某些條款建立新的非關稅貿易壁壘。

我國外貿出口的主要市場是香港、日本、美國、歐盟、東南亞、韓國,以及我國的臺灣省等發達或較發達的國家和地區,這些國家或地區的產口進口標準,大都包含我國產品在短期內難以達到的嚴格的標準,如防污標準、噪聲標準、電磁輻射標準等。如果這些國家、地區憑借自身在環保方面的優勢將貿易與環境緊密掛鉤,將使我國在產品出口范圍、出口速度上遭受打擊。在產品結構方面,綠色產品在國際貿易商品結構中的比重日益增大,而初級產品的比重將進一步下降,這對以初級產口出口為主的我國顯然不利。面對這一國際性趨勢,我國必須大力發展環保產業,進一步提高出口產品的技術含量,以優化我國的出口產品結構。就對出口企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而言,由于綠色壁壘的制定涉及從產品生產、銷售到報廢處理的各個環節,制造商、出口商為了達到進口國的環境標準,必須增加有關環境保護的檢驗、測試、認證、鑒定等手續及其相關費用,從而使企業生產成本進一步提高,影響到出口企業的國際競爭力。

5對策和建議

51完善環境法律和強化環境執法

應當進一步完善環境資源法律法規,特別是制定和完善環保產業專項法規,促進環保產業和環保技術的發展,并強化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在外商投資項目中的實施力度,防止發達國家通過污染轉嫁對我國進行“生態侵略”。

52利用雙邊或多邊貿易體系中的非歧視原則,抵制國際貿易中的“綠色保護主義”

如果發達國家或地區根據其環保標準對我國產品在當地的銷售采取歧視性做法,我國一方面可以根據雙邊或多邊貿易協定所確認的相互給予非歧視待遇和國民待遇的規定和有關環境保護的國際條約、公約中對發展中國家給予特殊照顧的規定,向有關國家提出抗辯,力爭通過磋商、談判解決此類貿易糾紛,同時也可以向有關國際組織提出申訴;另一方面可依據《對外貿易法》的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反報復措施,維護我國在國際貿易中的合法權益。

53盡早推廣實施ISO14000環境體系國際標準并從法律上完善有關制度

國際標準化組織制定的ISO14000系列國際標準已于1996年正式公布。該標準以改善全球環境、促進國際貿易為目標,涉及從原材料的開發生產到產品制造、使用及報廢處理的所有環節和活動。對于任何不符合該標準的產品,任何國家都可以拒絕進口。因此,為了適應國際市場對出口產品環保標準的要求,我國應制定和實施與ISO14000環境體系國際標準配套的國內法律法規以及適合我國國情的環境標志法律法規,通過立法程序把ISO14000環境體系國際標準轉化為國家標準,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實施。

54加強國際立法合作

應積極參與國際社會現在和將來環境與貿易所進行的討論和談判,表明我國在環境與貿易關系問題上的立場,為包括我國在內的廣大發展中國家爭取公正、合理的地位。

參考文獻

①曲小如,環保時代國際貿易發展的新趨勢,國際貿易問題,1996(1)。

②王瑜,中國社會標志規劃,環境,1996(3)。

③孫昌華,國際貿易與環境保護,法學評論,1996(4)。

④曲小如,論多邊環境協定的貿易條款與關貿總協定條款的相容性,國際貿易問題,1996(7)。

篇(10)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與雙語教學。 (一)高等教育國際化。 高等教育國際化是指在經濟全球化、貿易自由化的大背景下,充分利用國內和國際兩個教育市場,優化配置本國的教育資源和要素,搶占世界高等教育的制高點,培養出在國際上有競爭力的高素質的人才。可見,教育國際化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具有國際意識、國際交往能力、國際競爭能力的人才。教育國際化的深度和廣度直接影響著高等教育的質量。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二十一世紀高等教育宣言》所指出:“國際化是高等教育質量的一個有機部分”。 安徽財經大學也十分重視高等教育的國際化,并已進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探索與實踐。如引進海外留學人員回國從事教學工作、外派師資接受培訓、與國外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辦學、進行專業課程的雙語教學等。然而和高等教育比較發達的歐美國家相比,在教育水平和教學效果上仍然存在較大差距。

(二)雙語教學的界定。 通過長期的教學實踐,我們認為雙語教學是特指在專業學科教學過程中,采用外語(英語)作為教學語言開展和組織教學的活動。雙語教學應包括以下要素: 1 . 采用原版教材。授課教師應了解國外相關專業的教材使用情況。由于不同國家在政治、經濟、文化、法律、技術等宏觀環境方面存在差異,原版的教材可能存在部分章節不適用的情況,但這并不影響教學活動的組織。授課教師可同時指定多本參考教材。 2 . 使用外語授課或課堂講授以外語為主。如果只是使用原版教材,而還用漢語授課,筆者認為這不是雙語教學。教師必須使用英語完成備課、多媒體幻燈片、課堂講授、課堂活動組織才是我們所說的雙語教學。在講授過程中,必須堅持使用外語。筆者認為,對一些術語的表述可以適當使用漢語,但使用中文講授的時間不宜超過總授課時間的2 0 % 。 3 . 學生考試形式的設計和成績的評估。雙語教學課程的考試形式可以根據課程需要靈活設計,采取英語口語面試和英文筆試相結合的方式是比較理想的選擇。 二、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實踐。

(一)雙語教學課程教材的選用。 在教材的選用上,我們一直都選用國外優秀的原版教學用書。如《國際經濟學》課程的固定教材Dominick.Salvatore 的《International Economics》以及《國際市場營銷》課程的固定教材Warren J. Keegan編寫的《Global Marketing Management》。我們選擇這些教材的理由是:首先,教材的語言表達比較規范、簡單,用詞準確;其次,教材同經濟學科核心課程中的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內容聯系比較密切;第三,相比較而言,教材的內容更具有客觀性,作者能從學術的角度去研究、探討和解釋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的理論與政策,“大國主義”的思想較少;第四,教材和我國在職研究生經濟學專業的國際經濟學課程內容十分相似,可形成較好的接軌事態。當然,國外教材有它的長處,也有它的短處。如在一些內容上說明得過于詳細。因此,在備課的過程中,因此,教學中我們對教學內容進行了有效的選擇,抓住主要的內容,對于那些與國內教材重復的教學內容、章節和報道等一律刪除,或讓學生自行閱讀。

(二)雙語教學課程的設置。 各高校大學英語一般開兩年,到了大學三年級 ,相當一部分學生已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級統考,還有一些學生達到了大學英語六級的水平,學生普遍已有了較好的英語基礎,這時采用雙語教學對學生來說困難相對要小些,可避免學生一開始就產生畏難情緒。另外,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開始連續、合理地部署和安排雙語教學,可延續英語學習,使英語學習四年不間斷,對學生的英語學習可起到一定的促進和提高作用,而且可在基礎英語學習之后,將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轉移到自己的專業上來。因此,我們把雙語教學的時間安排在大學三年級,并選擇合適的專業課程連續安排雙語教學。目前國際經濟貿易專業已經開設了國際經濟學(英)、國際貿易(英)、國際市場營銷(英)、電子商務概論(英)、特許經營(英)、國際商法(英)等六門雙語教學課程。

(三)雙語教學課堂實踐。 1. 雙語教學方法的使用。 在課堂教學中,我們主要采用了英語沉浸式教學法(Englishimmersion)和參與法(Participation method)。所謂沉浸法就是完全使用英語授課,教師用簡單淺顯的語言進行教學,使學生能順利的掌握英語,掌握教學的內容和其它知識。當然,對于一些比較專業的經濟術語,教師用漢語給出其準確的含義,以使學生對術語和定義有準確的理解,但是漢語解釋十分有限。 所謂參與法就是在教學中首先提供一些分析問題的必要條件,通過引導和啟發,讓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讓學生利用已經掌握的專業知識和西方經濟學等基礎知識,自己分析、討論,找出問題的答案。以學生為中心,讓學生扮演主要角色,教師的主要任務就是組織學生討論、引導學生思維,循序漸進,由淺入深,使學生理解起來比較容易,掌握也比較牢固。比如在講解國際貿易理論中的要素價格均等化理論時,我們就讓學生按照這樣的思路進行:要素豐裕的國家——要素價格較低——具有生產和出口密集使用該要素產品的優勢——出口增加——要素使用增加——要素相對價格上升——要素價格均等,然后配以圖形予以解釋。這樣,學生積極參與,發言踴躍。

2. 多媒體在雙語教學中的應用。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還充分利用現有的多媒體教學設備,制作了豐富多彩的教學課件。課件由任課教師自行設計制作,教學課件采用全英語,這有利于進行沉浸式教學,給學生制造全英語環境。同時,用英語制作課件可以避免因教師對個別單詞發音不準帶來的不利影響,上課時我們逐條、有時甚至是逐詞顯示講授的內容,讓學生看起來更加容易方便,重點更加突出,讓學生在課件的幫助下理解的更容易、更深刻、更全面。另外,采用多媒體教室上課,節省了板書所花費的時間,從而可改善教學進度。多媒體課件可集聲音、動畫、文字、圖像為一體,因此在講課時,生動活潑、引人入勝,可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雙語教學的考核方法。 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課程雙語教學過程中,我們靈活運用多種考試形式。為適應高校素質教育的發展,我們努力改革當前高校中以百分制閉卷考試一統天下的局面,靈活運用筆試、口試、閉卷、開卷等考核方式,以考查學生的綜合能力。我們增加了雙語教學課程考試中的口試比重,采取筆試與口試相結合的方式。 學生平時在課堂上的發言次數、質量和水平也都可被計入考試成績,以此來鼓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思維水平及知識掌握程度。雙語教學的成績評定注重平時考核,使成績構成多元化,力爭改變“一次性閉卷考試”的局面,加強對學生的平時考核,避免“一考定成敗”。我們注重平時考試,并不是頻繁增加考試次數,而是由任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不同階段的教學要求,靈活運用提問、討論、作業、小測驗等方式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并通過測驗獲取 教學信息,指導教學更好地開展。對于學生成績的評定,結合課程總結性考試與平時考核進行綜合評價,并逐步加大平時考核成績在總成績中所占比例。同時對采用雙語教學課程的學習成績予以注明,從而給學生畢業后的就業提供較好的條件。 三、加強國際經濟貿易專業雙語教學的建議。

(一)制定長期的雙語教學規劃。 開展雙語教學是一項持續工作,必須有全面長期的規劃,體現在教學中就是人才培養目標、專業教學計劃的調整。在人才培養目標上,要適應W T O 要求,加快培養適應全球化的、有國際意識、有國際交往能力、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國際貿易人才。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具有專業性強和實踐要求標準高的特點,在專業教學計劃的制定上應采用同國際相關專業(國際商務)接軌的教學計劃。在課程體系設計方面,在現有的雙語課程基礎上,考慮增加一批適應于全球化的專業課程,使用雙語教學。并且要特別注意這些雙語課程之間的層次銜接,形成合理的國際經濟貿易專業雙語教學課程體系。在課時安排上要充分考慮原版教材的特點,安排足夠的學時,以保證能保質保量的完成教學計劃和教學內容。

(二)加大雙語教學師資培養力度。 雙語教學的任課教師不僅要掌握一定的授課技巧和較高的專業水平,更重要的是還需要較好的英語水平。然而,在高校的雙語教學實踐中,能流利自如地使用英語進行專業課程教學的教師比較缺乏。一方面,外語教師的專業知識不足;另一方面,專業課教師知識豐富,但英語功底不深。或者部分專業課教師的英語水平比較高,閱讀文獻與看專業雜志的能力較強,但口語和寫作能力較差,進行課堂教學困難仍然很大。因此,培養既能熟練使用英語,又具有豐富專業知識的復合型人才,是提高雙語教學水平的關鍵。 雙語教學師資的培養可以采取“走出去,請進來”兩種途徑。 一是自己培養。對于英語基礎較好的教師,可以采取短期集中培訓的方法,也還可以選送一些教師到外語院校進行進修,由外國教師任教,采取封閉式的訓練,使他們的英語水平在短期內有較大的提高。另一種方法就是引進雙語教學人才。學校可以采取特殊政策引進國外人員歸國進行教學工作,或者聘請其它外籍教師(相關專業的專家)進行教學工作。

(三)傳統和現代教學方法相結合。 雙語教學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教學內容,就可以節省板書的時間,從而提高教學的效率。同時,教師也應努力把平常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所總結與積累的教學方法,如案例分析、小論文競賽、課堂小組辯論等方法有機地結合雙語教學中,使學生真正感受到它所具有的純漢語教學所無法比擬的優越性,使它在實踐中不斷發展成長。另外,有條件的地方可以利用“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把與實際結合比較密切的專業課程直接開到實習基地,同時也可以邀請一些國外的專家或專業化人士到學校,進行學術講座等活動,使學生體會到既懂英語又懂專業的優越性和緊迫性,激發他們學習雙語教學課程的主動性。

上一篇: 化學工藝畢業論文 下一篇: 農業高級經濟師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无限国产资源好片 | 一级a爱做片观看免费国产 日韩一级精品久久久久 | 久久精品亚洲国产AV | 日韩视频中文字幕视频一区 |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日本中文字幕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