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31:4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育公平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效率是一個完全的經濟概念,強調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公平強調教育管理的效果與教育管理的本質和最終目的的關系。企業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潤的目標,效率成了其當然的首要指標。效率作為一種手段,有利于提高辦學效益,它與私營企業的區別就在于效益在私營企業看來是一種目標,而就公共事業而言,只能是一種手段,是服務于公平的手段,最終必須服務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這是公共教育事業管理的特性所決定的:
從本質上講,教育事業是關系到社會大眾基本生活質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會公眾事務。從理論上分析,公共教育事業管理,涉及到兩個理論:一個公共事務理論,一個是公共產品理論。當然由于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也說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純與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義務的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個人,私人產品性也很突出,產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為主要,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強制義務教育,以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為主要目標,社會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外部性最高,因此決定了這類教育產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傾向于純公共產品的準公共產品,甚至某種意義上就是純公共產品。產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無償地向消費者提供,實行免費教育,滿足社會的公共消費需要。
二、問題:目前義務教育的非公平問題
目前教育最受詬病的就是教育公平問題。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由于牽涉到社會大眾的共同利益而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對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人人公平接受高質量的敦育。但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背離公平原則的傾向,主要體現在校際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由于政府實行義務教育的政策,基礎教育是公共性很強的準公共產品。既然是公共產品,每個人的享用應當是公平公正的,不應該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由于提倡提高辦學效益,教育提出重點發展個別高質量的小學、中學的主張,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師資源配置、學生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這樣的結果是優質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數學校手中。重點學校制度使國家有限的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來說,資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學校間的差距造成了公眾享受教育資源的不公平,重點學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養尖子生為目標,與義務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離的。就近入學制度是保證義務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資源配置現狀的不合理,學校間明顯差距的存在使這一政策無法體現它的公平原則。就近入學意味著你沒有選擇好學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學校做鄰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學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學校,這本身就是帶有偶然性的,有人稱之為是“家庭居所決定是否享有優質資源”。
擇校意愿的產生和擇校制度,就是因為伴隨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化而派生出來的。從理論上看,擇校是“家長們放棄了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按學區免費就近入學的優惠政策,主動選擇其他學校就讀”,是個人選擇性的行為,并沒有違背“人人享有教育機會”的教育公平。而且從理論上講,擇校給予受教育者選擇自己心儀學校的權利,擇校有助于構筑學校間的競爭機制,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從現實上看,擇校與高收費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許多名校通過留出一定比例的擇校名額而獲得額外的經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教育優質資源的稀缺,為了能得到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義務教育階段就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對家境富裕的家庭來說,擇校制度能使他們通過交納高額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好的教育資源是公共資源的一部分,但是當它一旦與高收費聯系在一起時,就意味著部分的人占有了本應是大家共有的資源,這對于弱勢群體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如果說民辦學校因為其民辦性質,是有滿足個體(下轉第151頁)(上接第147頁)受教需要,提高辦學質量、效率的話,無須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采取擇校高收費無可厚非,那么,通過將公辦學校的優質初中部轉化為民辦途徑而使擇校高收費合法化,這就是說把本來屬于公共的物品變成了部門和教育實體的私人物品,而使公眾失去平等享受優質公共資源,這就是從理論上和道德上完全說不過去的。盡管從理論上說擇校可以幫助你通過交費或考試的方式,重新選擇,但這是不是又是對交不起高學費的人來說是不公平呢?而實際上對負得起高額學費的家庭來說,也并不意味著公平,因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學的人人機會平等外,還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質量的教育”,但是高質量的教育卻必須花費高額的費用。目前各項制度推出的結果并不能實現對公平的維護,而恰恰相反是對公平的損害,以“精英教育”為導向,以分數為取向的重點學校制度成為了推廣普及素質教育的障礙,損害的正是大多數人享受義務教育階段高質量教育的利益,這是對義務教育普及素質教育的宗旨的背離。對此楊東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認為,就事實而言,世界各國在教育質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機會不公平嚴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仍然是20世紀末的重大挑戰之一”。
三、對策: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政策
為了切實轉變應試教育,實現素質教育的良性運作,有必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將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是義務教育維護公平原則和公平目標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應試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著優質教育不均衡。由于重點學校制度和選拔精英的教育主導,就必然會有應試教育和擇校高收費,就必然會有學校與學校間進一步的差距。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需要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取消重點小學、重點初級中學;將原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的師資進行重組,調配到原薄弱中小學去,加強薄弱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以強帶弱,實現義務教育水平均衡發展。在各校資源均衡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就近免費、就近免試入學的政策,才能夠真正實現,水平相當的基礎上的競爭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沒有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各校均衡水平發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為子女避免進入差學校而四處擇校,學生也不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為考上一所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奔忙于各種輔導班而失去了本應快樂輕松的童年。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取代應試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如此中國的教育才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地解放我們的孩子。為保證義務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就有必要加強政府對教育經費的均衡投入和加強政府對教育的宏觀調控上。因為教育的相當部分,提供的屬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特別是義務教育,提供的是公共產品,政府為保證社會的大部分成員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資源,需要承擔經費投入和監管調控的職責,以此保證教育公益性。
【參考文獻】
[1]崔運武.公共事業管理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2]楊東平.教育公平的理論和在中國的實踐[J].東方文化,2000,(6).
[3]義務教育法[M].1986.
教育與人民的幸福安康息息相關,是民族振興的基石。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促進教育公平、辦人民更加滿意的教育上積極思考、與時俱進。
一、什么是真正的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絕對公平、完全劃一的嗎?均衡教育不能有優質教育嗎?實現教育公平就得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嗎?自提出公平教育以來,人們都在討論這些話題,爭論的實質就是什么樣的教育才是真正公平、均衡的教育。由于社會的發展,不同階層對教育有著不同的需求,教育公平就是要滿足不同階層人的需要,讓所有人都有受教育的平等權。但教育公平絕對不是平均教育,均衡教育也是指受教育的機會和基本條件的均衡。絕對的平均教育不是科學的教育公平,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筆者認為在科學發展觀指導下的教育公平(均衡教育)絕對不是平均教育,更不是整齊劃一的教育,也不可能是所有學生都享受絕對完全一樣的教育。絕對平均或絕對公平、削峰填谷或限峰填谷本身就是違背唯物主義、不實事求是的,也不符合科學發展觀的真正要義。科學發展觀下的教育公平或均衡教育是指真正能滿足各階層學生的教育需求,著力扶植和提升農村或弱勢群體的教育,提供更多的優質教育機會,保證人人有受教育的權利和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
經過多年的努力,沙區教育已經形成從學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職教與普教共同發展的完備體系,擁有各級各類各種層次的學校,教育教學水平在重慶乃至全國都居于前列。我們只有在現有的基礎上著力扶植、提升農村和相對落后的學校,以“雙高普九”為契機從最落后的學校入手建設標準化學校,提高相對落后學校的檔次的同時鼓勵七中、鳳中、青中、樹人小學、實驗一小、蓮光小學等優質教育自主繼續發展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優質教育資源以滿足人民對優質教育的需求,才是以人為本的符合科學發展觀的教育公平或均衡教育。
二、怎樣實現教育公平
實現教育公平首先要求全社會樹立正確的教育觀。正確的教育觀應該是人人學有所教,人人都能受到自己所需要的教育,人人都能得到全面的可持續的發展,人人都能在不同的階段接受到以滿足自身和社會需要的教育。
實現教育公平政府部門就要力爭辦好每所學校。政府要不斷改善每個學校的辦學條件,主要是增加對薄弱學校的各種硬件投入和經費支持,關鍵是配齊配好每所學校的教師、校長隊伍,保障學校在軟硬件的大體均衡,為每個孩子能享受基本均衡的教育提供各種條件。
實現教育公平學校應積極有所為。(1)學校要為每個孩子提供相等的教育機會,讓所有學齡兒童都有書可讀、有學可上,不讓一個孩子因為貧困而失學,不能因交不起學費或智力差點拒絕孩子入學,保證入學機會公平。(2)學校要不斷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讓每個學生能享受大體均衡的教師資源。只有實現師資的均衡,教育公平才能真正實現,均衡教育才有其真實的意義。(3)學校要千方百計提高辦學質量。十七大提出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同時也提出要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實施素質教育,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如果每所學校都能更新教育教學觀念,深化教學內容方式,革新課堂教學,提高教學質量,讓所有人民滿意了,也就達到了教育公平的目標。(4)學校要關注弱勢群體學生的教育。學校對弱勢群體學生應該傾注更多的關注和關愛,幫助他們樹立信心、規范行為、填補家庭教育的缺失和缺少的家庭溫情,增長知識。根據“水桶理論”,弱勢群體學生發展了、進步了,教育公平也就基本實現了。(5)注意教育結果的公平。“我常常想一位山區的孩子和一位城市的孩子同時考取重慶南開中學,能說明他們的教育結果是公平的嗎?”重慶市人民小學校長的話引起我的沉思。是啊,農村的孩子僅僅就學習語文和數學、外語考上南開,而城市的孩子不僅學習語文、數學、外語,還學習美術、音樂、體育等其他的。從對人一生的影響看,能說教育結果是公平的嗎?答案肯定是否定的。所以教育結果的公平應該從對孩子一生的發展的影響來看。
三、實現城鄉教育統籌
目前階段,我國高校教育模式其中的主要缺陷是沒有根據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實質需要,重視書本知識忽略實際行動。如今的教育制度只是表面指出學生在大學學習階段的任務是死板的掌握各個學科的理論知識,課程的排版缺乏讓學生實踐社會,培養對社會做出全面、正確的判斷能力。各個高校對體育教學的重視程度也是層次不齊,特別還有一些學校已經放棄了體育教學的這個課程,無法形成正確的體育價值觀念。
1.2學習因素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1)學習動機影響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所有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有一定的動機來激發的,學生學習的動機是加強學生學習的內部因素,也是鼓勵學生積極進行學習活動的主觀因素。開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才能成功的調動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責任性。在于生活基礎和教育模式以及個人因素、思維方式和人性特點的不同,同一個學生在學習才中往往受多類的動機影響,年齡的變化、環境的改變,對學習動機發生變化起到關鍵性的作用。學生如果受到錯誤的思想動機或者間接的思想動機的影響時,學生自然就不會對體育教學產生濃厚的興趣。
2)學習效率影響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當今教育重點推行的是素質教育,在很多學校以學習成績為最終目的,以分數判高低,嚴重忽略體育活動,這樣反而是降低了學習效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腦部活動非常激烈,消耗大量的體力。在平常的學習過程中,學習成績好的學生,受到體力消耗的影響導致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下降。根據研究發現,高校學生的學習成績與身體健康、人際關系、焦慮、恐懼、敵對、偏激、抑郁、精神病化等因素有很大的關系,所以心理健康直接影響學生的有效學習。
1.3身體素質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在身體素質上存在著各種制約因素:諸如身體過度肥胖、先天發育不良造成的身材矮小,由于先天和后天原因造成的運動能力缺乏的學生群體
1.4心理因素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1)感情受到打擊
很多高校學生逐步進入了愛情的世界,無論是情趣相投,還是感情寄托,大學時代的愛情成功率不超過20%。大學生大部分缺乏獨立生活的意識,缺乏穩重的性格和冷靜的思考,感情失敗,心理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產生絕望和孤獨的心理,嚴重者直接走向極端。
2)獨生子女心理問題
獨生子女的大學生弱點大部分表現在獨特的個性和意識品質上,會在不同程度上出現任性、孤獨、意志薄弱等情況。這類學生不懂得與別人進行良好的心理交流,另外還有個通病怕吃苦、懶惰、受不了打擊、經不起挫折等等。
3)競爭壓力太大
改革開放的速度加快,生活節奏緊湊,工作壓力變大,高校學生開始擔心自己的前途問題。各類競爭壓力,學生如果失敗或者沒有達到自己想要的效果就產生自卑、消極的情緒。
1.5經濟因素制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發展
1)經濟困難影響體育項目的發展
新興時代的學生對體育項目的要求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他們已經對學習傳統的體育項目和教學內容產生了厭倦的心理,他們更多的是愿意挑戰有冒險性、時尚性、生活化的體育項目。比如,街舞、攀登、網球、跑酷、輪滑等項目,學校提供的體育場所和器械都非常有限,部分喜歡鍛煉的學生都去校外的健身俱樂部或者野外集訓營等收費的場所,貧困學生很少有機會能參加這些活動。
2)經濟困難影響學生業余時間的支配
部分高校比較注重貧困生的問題,為這類學生提供了勤工儉學的機會。校內勤工儉學只能解決少部分學生的貧困,而且這類機會有限,所以很多學生進入社會,在社會上做家政服務、家教、或者運用自己專業的知識在公司兼職,做產品的推銷等腦力型的工作來尋求更多的機會。這樣在某些方面確實提高了學生的能力,但是也基本上占用完了學生所有的業余時間,所以這些貧困生沒有更多的時間去參加體育鍛煉。
2維護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權益做好體育教學的研究對策
2.1采用“成功體育”的教學方式來幫助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成功體育的教學方式要做到對學生負責,為學生積極開創條件,使每一個人在參加體育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成功體育關鍵就是提高學生學習體育的熱情,增強學生學習體育的自尊心和自信心,使學生通過自己的努力不斷的獲得自我超越的成就感,讓身心得到健康穩定的發展。通過體育教學,讓學生敢于超越自我、敢于挑戰新目標,不斷的積累如何獲得成功的過程和成功的感受,逐漸提高他們參與體育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增強他們敢于掌握運動技術的自信心。
2.2針對先天性因素不合適參加運動的弱勢群體進行康復式的體育教學課程
在眾多學生中有病痛、殘疾、肥胖、體質瘦弱的學生情況,針對這類學生開創康復式教學課程,促進學生在參加恢復健康的體育活動的同時,享受運動的樂趣、培養頑強的意志、客服自卑的心理、勇于挑戰困難的人生目標。在了解這類學生的基本情況后,可以開設比較輕靈的體育運動,如遠足、太極拳、五禽戲等傳統養生運動項目,同時多灌輸一些有關運動保健健康知識,讓這類學生慢慢掌握到簡單的急救措施和方法,針對心理上對體育課程存在抵觸的弱勢群體,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實施多元化的教學方式和創設良好的學習氣氛。
2.3在教育公平下維護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當今社會教育公平下,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權利作為學生群體的組成部分學校重視不夠,應該對此部分學生加強關愛,以他們的權益為主體,制定專門的教學規章制度,設置獨立的檢測體系。
2.3.1構建完善的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問題教學管理體系
針對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問題,制定專門的教學大綱和豐富可行的教學課程安排;開創獨立的弱勢群體學生檢測體系,針對弱勢群體學生定期給予體質健康檢測、指導,幫助學生量身打造符合科學的個人體育鍛煉方案;加強體育保健課的教學。
2.3.2大學人文教育下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生命呵護
當今大學現狀都注重校園文化的建設,一般都是關注正常學生,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沒有給與生命的關懷,教育是以育人為主,提升人的本質靈魂的傳授過程,在體育教學中學生之間學會相互關心,尤其是普通學生對于弱勢群體學生的關懷,懂得照顧他人,學會欣賞生命,鼓勵生命和完善生命。在教育公平下,沒有人文關的大學教育是非常失敗的教育,從根本上忽視了對人的生命的呵護和完善,無法對生命給與價值的提升。呼吁全校師生共同營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生存的溫馨環境,提高對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認識,加強校園內宣傳報道、播放有關弱勢群體的電暈,促使正常學生與體育弱勢群體學生的心理交流,充分考慮到弱勢群體的需要,體現大學教育下的人文關懷。
2.4和諧社會下維護高校體育弱勢群體學生
2農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歸因分析
2.1農村生活傳統中教育意識和觀念的先天性不足
家長的教育意識和觀念是形成家庭教育力的前提性因素。受經濟、文化、環境和歷史等因素影響,農村大多數父母家庭教育意識淡薄,沒有認識到自己對孩子的成長、發展和教育所負有的不可替代的責任,父母認為自己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把孩子“教育成人”自然就是學校和老師的事,因而當前我國的農村家庭教育出現一種“養教失衡”的狀態。這直接導致父母先天性缺失對孩子進行有意識、有目的的教育能力。
2.2農村家長受教育水平較低
通常來說,家長的文化素養與家庭教育質量是成正比的。家長的文化素養越高,掌握的科學教育理念與知識就越多,更加重視子女的家庭教育,就越有利于幫助家長選擇正確、合理、科學的教育方法,教育能力就越強。這也正如馬克思與恩格斯曾指出的那樣:“子女的發展能力取決于父母的發展”。農村家長受教育程度普遍較低,自身文化素質有限,缺乏基本的教育知識和文化知識,沒有能力很好地對孩子進行教育和引導,沒有認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一生發展的重要作用。從而導致家庭教育力的缺失。
2.3農村家庭經濟條件相對落后
我國農村家庭的經濟條件普遍比較落后。在大多數農村家庭里,家長必須為生計和改善家庭條件而奔波,根本沒精力和時間來教育子女,家庭教育力也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農村家庭的父母也沒有多余的資金去購買相關的教育書籍開展自我學習或者參加家長培訓班來提升自身修養,提高自己的教育力。也沒有多余的金錢來給子女創造良好的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家長不能給子女購買必要的課外書籍來滿足孩子對課外知識的需求與渴望,也沒有足夠的經濟實力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圍。
2.4農村家庭結構不利于教育力發揮
在農村,大多數都是以大家庭的模式生活,例如同宗家庭、主干家庭等。在這些大家庭里,父母對孩子進行教育活動的時候,由于祖父母過于疼愛孩子,直接導致父母在教育過程中對孩子的教育力受阻。同時大量的農民涌進城市,很多進城務工的父母把孩子托付給子女的祖父母、其他親戚,或者父母單方一個人來撫育,甚至有些把子女單獨留在農村,這都導致了農村家庭結構的改變。在這些特殊家庭里,直接限制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父母長期不在孩子身邊,教育主體缺失,也有些祖父母教育力匱乏,對孩子沒有基本的管教能力。留守兒童家庭教育力的缺失是農村家庭教育中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也是整個社會的一個大問題。
2.5社會轉型導致農村家庭教育力弱化
改革開放以來,農村家長的觀念也朝多元化方向發展。父母不同的價值觀、人生觀,在家庭教育的過程中,對孩子產生的教育影響力會有不同的效果與作用。父母觀念、觀點不一致,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能形成統一的意見,這就會出現父母雙方教育力相互沖突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父母雙方對孩子的教育影響力不僅會大打折扣,甚至不同的教育力會相互抵消,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起不了積極的作用,相反有的孩子會在兩種相對的教育力的作用下,感到迷茫,無所適從,迷失自我。著名的德國社會學家韋伯認為,不同地位群體之間通過長期的權力關系,在各種不同的領域形成了特定的社會資源與機會的分配原則。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社會分層也出現多元化趨勢,不同社會階層的家庭,所擁有的社會資源與機會也不同。農村家長大多從事體力勞動,處于社會底層,因而他們所掌握的社會資源與機會都比較少,缺少足夠的資源與機會來提升自身的教育力。
2.6農村社區文化的稀缺
我國幾千年來傳統的、相對狹隘的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生產方式對農村社區的文化發展產生了一定的消極影響,無法給孩子的成長提供良好的外部文化環境。農村家長由于農村枯燥、單一的文化環境,其娛樂方式也受到很大的限制。很多農村家長的娛樂方式主要就是看電視、打牌,那么他們的子女受其父母的影響,回到家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視。有些家長喜歡打牌,其子女也會在潛移默化中迷戀上賭博,同時由于父母喜歡打牌,無暇顧及孩子,孩子想干什么就讓他們干什么,甚至為了不讓孩子影響自己打牌,就讓孩子沒有節制地看電視、玩手機或者上網。
3提升農村家庭教育力的策略
改善農村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現狀,首先得提升農村家長的教育能力與素質,也需要改善農村環境,為農村家庭教育力的提高提供保障和支持,從而真正地提升農村家庭教育力,為農村孩子創造能夠全面、健康成長和發展的大環境。
3.1提升家長素質,更新教育觀念21世紀人類已經進入學習型社會。農村家長由于先天與后天的雙重不足,更加迫切地需要學習新的文化知識,不斷提升自身的素質與文化涵養。家長在學習新知識的同時,思想觀念和教育觀念都會得到改進。家長只有樹立科學、正確的教育觀念,意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方法,有意識地去培養教育孩子,從根本上改變家庭教育力缺失的現狀,為子女提供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促進子女各方面健康發展。
3.2學校加強指導,增進家校聯系
孩子的教育只有學校與家庭良好合作,才能發揮最佳的教育效果。學校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與聯系,讓家長了解到學校教育的內容與責任,并向家長宣傳當前最新的教育理念,給家長提供教育孩子的技巧和方法。學校和老師應定期和家長保持各種形式的聯系,讓家長隨時了解子女的在校情況,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共同解決孩子在學習和生活上遇到的問題。而家長也可以及時向學校和老師溝通交流孩子在家的日常表現,遇到孩子教育上的問題,可以和學校、老師共同探討。通過家校合作,讓家長意識到家庭教育力的重要性,并在學校的指導幫助下提高家庭教育力。
3.3加大農村資源投入,增強物質推動力
政府應當進一步落實各種惠農政策,加大農村義務教育的投入力度,切實改善農村學校的教學環境,加大農村教育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各級政府要為農村的家庭教育提供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彌補農村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外在環境、物質推動力的不足。當地政府可在農村建設小型圖書館,滿足孩子對課外書籍的需求,同時也可以減輕農村父母在這方面的經濟負擔。另外,農村不像城市里有那么多的教育資源可供父母選擇,因此當地政府可以和學校共同開辦各類免費興趣班,滿足孩子的全面發展,同時彌補父母在這方面教育能力的不足。
義務教育,是指我國適齡兒童和少年必須接受的,國家、社會、學校、家庭必須予以保證的國民基礎教育。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1986年國家制訂《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義務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提高教育質量,使兒童、少年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國家、社會、學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適齡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的權利。”這就強調了確保每個適齡兒童、少年享受公平合理、高質量的基礎教育的權利是義務教育的任務,強調了滿足人民群眾基本受教育需求的公平性是義務教育的出發點。為了從理論上闡明義務教育必須以教育公平為目標,筆者引入公共事業管理的理論,并通過分析我國目標義務教育存在的非公平現狀,提出確保義務教育公平推進的對策。
一、理論:教育公平是基礎教育的終極目標
作為公共事業,教育管理通過提供優質足量的教育產品來保證公眾的個性發展需求和社會發展需求。優質足量涉及效率,保證公眾的個性發展和促進社會公共利益涉及公平。公共事業的發展涉及到效率和公平的問題。
效率是一個完全的經濟概念,強調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公平強調教育管理的效果與教育管理的本質和最終目的的關系。企業基于其生存和追求利潤的目標,效率成了其當然的首要指標。效率作為一種手段,有利于提高辦學效益,它與私營企業的區別就在于效益在私營企業看來是一種目標,而就公共事業而言,只能是一種手段,是服務于公平的手段,最終必須服務于公平的需要,教育不能本末倒置,這是公共教育事業管理的特性所決定的:
從本質上講,教育事業是關系到社會大眾基本生活質量和公共利益的特定的社會公眾事務。從理論上分析,公共教育事業管理,涉及到兩個理論:一個公共事務理論,一個是公共產品理論。當然由于教育的準公共產品性,也說明教育既有公共性又有私人性,教育的不同部分,其純與私的程度是完全不同的:非義務的高中階段和高等教育的受益,很大程度主要體現在教育者個人,私人產品性也很突出,產品提供的方式以混合提供為主要,實行成本分擔機制。基礎教育階段,實行強制義務教育,以滿足社會的共同需要為主要目標,社會受益面最大,教育的非排他性和非競爭性、外部性最高,因此決定了這類教育產品公共性程度非常高,已是傾向于純公共產品的準公共產品,甚至某種意義上就是純公共產品。產品的提供方式以政府的公共提供為主要形式,即由政府無償地向消費者提供,實行免費教育,滿足社會的公共消費需要。
二、問題:目前義務教育的非公平問題
目前教育最受詬病的就是教育公平問題。特別是義務教育階段,由于牽涉到社會大眾的共同利益而成為影響社會穩定的重要因素。社會大眾對教育公平的基本要求是:人人享有受教育的機會,人人公平接受高質量的敦育。但是基礎教育階段存在背離公平原則的傾向,主要體現在校際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和教育政策制定上的不合理。1986年國家頒布的《義務教育法》明確規定: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合理設置小學、初級中等學校,使兒童、少年就近入學。對于基礎教育來說,由于政府實行義務教育的政策,基礎教育是公共性很強的準公共產品。既然是公共產品,每個人的享用應當是公平公正的,不應該存在不公平的現象。
由于提倡提高辦學效益,教育提出重點發展個別高質量的小學、中學的主張,政府在教育投入、教師資源配置、學生資源配置上給予傾斜,這樣的結果是優質教育基本上集中在少數學校手中。重點學校制度使國家有限的教育資源配置失衡。對于義務教育階段來說,資源的非均衡分配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學校間的差距造成了公眾享受教育資源的不公平,重點學校制度以精英教育培養尖子生為目標,與義務教育使人人享用平等教育的宗旨是背離的。就近入學制度是保證義務教育的主要手段,但是教育資源配置現狀的不合理,學校間明顯差距的存在使這一政策無法體現它的公平原則。就近入學意味著你沒有選擇好學校的余地,碰巧跟好學校做鄰居,那么你就可以上好學校,碰不巧就只能上差學校,這本身就是帶有偶然性的,有人稱之為是“家庭居所決定是否享有優質資源”。
擇校意愿的產生和擇校制度,就是因為伴隨優質教育資源集中化而派生出來的。從理論上看,擇校是“家長們放棄了義務教育階段適齡兒童按學區免費就近入學的優惠政策,主動選擇其他學校就讀”,是個人選擇性的行為,并沒有違背“人人享有教育機會”的教育公平。而且從理論上講,擇校給予受教育者選擇自己心儀學校的權利,擇校有助于構筑學校間的競爭機制,推動教育質量的提高。但是從現實上看,擇校與高收費往往是聯系在一起的,許多名校通過留出一定比例的擇校名額而獲得額外的經費,已經是一個不爭的事實。由于教育優質資源的稀缺,為了能得到較好的教育,老百姓不得不在義務教育階段就為孩子的受教育付出高昂的教育成本。對家境富裕的家庭來說,擇校制度能使他們通過交納高額的費用就可以享受到好的教育資源,好的教育資源是公共資源的一部分,但是當它一旦與高收費聯系在一起時,就意味著部分的人占有了本應是大家共有的資源,這對于弱勢群體來說是極其不公平的。如果說民辦學校因為其民辦性質,是有滿足個體(下轉第151頁)(上接第147頁)受教需要,提高辦學質量、效率的話,無須承擔義務教育的責任,采取擇校高收費無可厚非,那么,通過將公辦學校的優質初中部轉化為民辦途徑而使擇校高收費合法化,這就是說把本來屬于公共的物品變成了部門和教育實體的私人物品,而使公眾失去平等享受優質公共資源,這就是從理論上和道德上完全說不過去的。盡管從理論上說擇校可以幫助你通過交費或考試的方式,重新選擇,但這是不是又是對交不起高學費的人來說是不公平呢?而實際上對負得起高額學費的家庭來說,也并不意味著公平,因為教育的公平除了基本的要求是上學的人人機會平等外,還包含“人人公平享受高質量的教育”,但是高質量的教育卻必須花費高額的費用。目前各項制度推出的結果并不能實現對公平的維護,而恰恰相反是對公平的損害,以“精英教育”為導向,以分數為取向的重點學校制度成為了推廣普及素質教育的障礙,損害的正是大多數人享受義務教育階段高質量教育的利益,這是對義務教育普及素質教育的宗旨的背離。對此楊東平教授深刻地指出:一般認為,就事實而言,世界各國在教育質量上的不公平比教育機會不公平嚴重得多。“人人享受高質量的基礎教育仍然是20世紀末的重大挑戰之一”。
三、對策: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政策
為了切實轉變應試教育,實現素質教育的良性運作,有必要在基礎教育階段將教育資源均衡配置作為一項重要的公共政策。教育資源的均衡配置是義務教育維護公平原則和公平目標的手段和重要保障。目前應試教育之所以仍然是基礎教育的主要內容,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存在著優質教育不均衡。由于重點學校制度和選拔精英的教育主導,就必然會有應試教育和擇校高收費,就必然會有學校與學校間進一步的差距。推行義務教育資源均衡配置,需要考慮采取相應的措施:取消重點小學、重點初級中學;將原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的師資進行重組,調配到原薄弱中小學去,加強薄弱中小學的師資力量和硬件設施,以強帶弱,實現義務教育水平均衡發展。在各校資源均衡的背景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的就近免費、就近免試入學的政策,才能夠真正實現,水平相當的基礎上的競爭才是有效和合理的。沒有了重點小學、重點初中,各校均衡水平發展,老百姓也就不需要為子女避免進入差學校而四處擇校,學生也不需要在基礎教育階段為考上一所重點小學、重點中學奔忙于各種輔導班而失去了本應快樂輕松的童年。只有這樣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取代應試教育,而不是只停留在口頭上,如此中國的教育才能發生根本性的變化,真正地解放我們的孩子。為保證義務教育公平目標的實現,就有必要加強政府對教育經費的均衡投入和加強政府對教育的宏觀調控上。因為教育的相當部分,提供的屬于公共產品或準公共產品,特別是義務教育,提供的是公共產品,政府為保證社會的大部分成員合理享用到公共教育資源,需要承擔經費投入和監管調控的職責,以此保證教育公益性。
【參考文獻】
[1]崔運武.公共事業管理概論[M].高等教育出版社.
學校作為義務教育的主要承擔人,可以為農民工子女提供更多的工具性支持。例如,設立農民工子女獎助金制度,每年給予一定額度的學雜費減免等。筆者所在的學校,針對一部分農民工子女在家庭教育監護方面存在缺失,一些孩子不按時完成家庭作業的現象,就特別建立了“農民工子女之家”,不僅有專職輪崗教師指導孩子們的學習,更為他們提供文藝課程教育,創造了豐富多彩的學校環境。這種方式在實踐操作中廣受好評。教師作為義務教育的主要執行人,為農民工子女提供直接幫扶。教師應在課堂上鼓勵他們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參與課堂活動,及時為他們釋疑解難,以達到感染、培養的教育目的;課后對各班學生實行“包保制度”,建立成長檔案,將學生完成學業、社會實踐、遵守紀律的情況填寫到“學生成長卡”,每周交由學生帶給家長,及時讓家長了解情況,也便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育補償活動。
2制定補償政策,維護教育結果公平
教育結果公平是教育質量優劣的集中體現,取決于政府無差別地配置教育資源和教師對受教育者的無差別教育。羅爾斯在《正義論》中談及教育結果公平時指出:“為了實現教育結果的真正公平,社會必須更多地關注那些天賦不足和社會身份較低的人們”。因此,在解決農民工子女教育問題時,還應充分發揮政府及教育工作者的能動性。在我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階段,政府已制定和實施了多項政策,如2003年頒布的《關于進一步做好進城務工就業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工作的意見》規定由農民工流入地政府負責農民工子女的教育工作,不斷規范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收費標準。此《意見》給農民工子女流入地政府提供義務教育給予政策引導,但部分地區也存在將問題推給地方政府的嫌疑,在地方教育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如何無差別地接納農民工子女,這無疑需要政府更多的補償政策來實現。
教育工作者對學生無差別教育的實施,首先需要提升教師隊伍的素質,教育主管部門在選聘時要嚴格把關,全面推進教師的聘任和考核淘汰制,激發教師工作熱情和積極性;其次,不斷鼓勵教師深入農村偏遠地區任教,拓寬農村教師來源渠道,不斷縮小農村與城市教育質量差異。
隨著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教育民主進程日益加快,教育公平問題成了當今世界教育界共同探討的中心課題。長期以來,世界各國為之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是,人類要真正地實現這一崇高的目標,距離還很遙遠。教育公平的實踐追求有待于教育理論研究的深入,本文試圖從理論上對這一問題進行深入的探討。
一、教育公平的涵義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一個側面,具有社會公平的一般涵義。所謂公平,就是表示人與人之間的利益關系及處理人與人利益關系的原則、制度、做法、行為等等應合理之義。所謂合理,從最抽象、最一般的意義上講,就是要合乎社會發展的需要,其中最根本的是合乎生產力發展的需要。教育公平是一個歷史范疇,不同的生產力條件下,教育公平觀是不同的。人類歷史上關于教育公平觀的思想源遠流長,社會變革將教育公平思想一次又一次推向新高度,使教育公平思想不斷豐富與完善。在現代教育公平理論中,美國的科爾曼(Jamescole一一man)和瑞典的胡森(TomtenHusen)對教育公平概念的界定最具有代表性。
科爾曼把“教育機會均等”這一概念歸納為四種涵義:
(1)在前工業社會中,家庭是生產單位,并承擔社會福利和教育的職責。教育面前機會均等,在當時絕不是一個目標。(2)在工業社會中,教育機會均等發展到創辦面向人民群眾子女的、基礎的、服務的和公款資助的教育。(3)歐洲的自由主義者和社會主義者著眼于建立能夠為所有兒童提供同樣機會的教育系統。也就是說,不論社會與其出身,人人都能夠不受限制地根據機會均等的原則受到教育。(4)在自由主義的理論中,教育機會均等被解釋為受教育結果或學業成績的均等。科爾曼還指出:教育機會均等,“只可能是一種接近,永遠也不可能實現”。
胡森則分別對教育中的“平等”和“機會”進行界說,他認為“平等”有三種涵義:(1)指每個人都不受任何歧視地開始其學習生涯的機會。(2)以平等為基礎對待不同人種和社會出身的人。(3)促進學業成就的機會均等。“機會”則是指幾組變量:1)學校外部的各種物質因素。2)學校的各種物質沒施。3)家庭環境中某些心理因素。4)學習環境中某些心理因素。5)學習機會。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第十一屆會議通過的《反對教育歧視公約》(巴黎,1960)中對“教育機會”提到了四條具體的原則:(1)使初等教育免費并成為義務性質;使各種形式的中等教育普遍設立,并對一切人開放;使高等教育根據個人成績,對一切人平等開放;保證人人遵守法定的入學義務。(2)保證同一級的所有公立學校的教育標準都相等,并保證與所提供的教育的有關條件也都相等。(3)對那些未受到或未完成初級教育的人的教育以及他們根據個人成績繼續接受教育,以適當方法加以鼓勵和推進。
在我國,對教育公平的研究涉及到教育公平的四個層面。
第一,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人的發展。人受教育的最終目的是使其自身得到自由和諧的發展,只有尊重每一個個體的基本人權和自由的發展,這樣的教育才符合教育公平的原則。第二,教育權利平等原則,這里所謂的教育權利,指的是“受教育”權利,是相對于政治上、經濟上的平等權利而講的“教育上”的平等權利;第三,教育機會均等原則。良好的教育制度,乃是使每個人有均等的人學機會,在教育過程中有均等的對待,有均等的學業成功機會。第四,差別性對待的原則,由于教育的效果會因受教育者個人的天賦、機會與機遇而不同,機會均等不可能機械式地實現,故要實現教育平等必然需對每一個個體予以不同的教育待遇。差別性原則的基本前提是使社會中處于最不利地位的人獲得最大利益。
二、教育公平的社會基礎
教育公平作為社會公平的一個側面,它的實現需要社會條件作保障。科爾曼是較早分析教育不公平產生的社會根源的教育家之一。他認為教育不公平的產生與教育的社會背景有關。例如,他認為形成學生學業成就的差異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學生的教育背景的差異。教育背景主要指社區環境。父母所受的教育及所屬階層。
胡森則更加明確地指出:根據教育機會均等這一現代的和更加激進的概念,為實現在生涯中和在生活質量上更大的公平這一長遠目標,應當在一個含有學校但比學校更加寬廣的背景中,即在整個社會中采取行動。教育改革并不能取代社會改革。
新者的主要代表人物鮑爾斯(S.Bowles)和金蒂斯(H.Gintis)以更加敏銳的眼光揭示了在資本主義制度下不可能實現教育公平。他們強調,學校教育是階級沖突的產物,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教育產生的實際作用是維護社會階級之間的不平等,而不是造就平等。人們不可指望僅僅通過改革學校制度本身便實現教育公平。他們認為,迄今為止許多教育改革之所以失敗,其原因就在于未能從根本上觸及資本主義的其它各項制度。在《不平等的教育和社會分工的再生產》一文中,鮑爾斯批判了“資本主義教育能夠帶來更大的社會平等”的觀點。他指出:“資本主義教育決不是作為追求平等的一部分;而是為滿足資本主義雇主對有紀律、有技能的勞動力的需要,為了提供一種控制社會的途徑以利于政治上的穩定而發展起來的。而且隨著有技能的、受過良好教育的勞動力在經濟上的地位日趨重要,學校制度中的種種不平等現象,在一代又一代地再生產,原階級結構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雖然鮑爾斯和金蒂斯并不完全否認普及公共教育在美國歷史上所起的作用,但他們認為由于資本主義社會階級統治和階級從屬關系的存在,這種進步作用不是被淹沒便是遭到削弱。因而,他們提出,可供選擇的辦法是實行社會的民主,其最簡單的形式是:通過把經濟義務管理上的民主從生產單位擴大到國家經濟政策和計劃的制定,來消滅階級統治和物質上的從屬關系。只有在這種革命的框架內,教育才有可能實現我們所認定的三重目標,即發揚社會平等、促進青年創造力的充分發揮和使新的一代自覺遵守社會秩序。
馬克思和恩格斯認為:在封建社會不存在教育權利和機會的平等,在資本主義社會也不可能實現教育權利和機會的真正民主和平等。只有消除政治上的壓迫和經濟上的剝削才是實現教育公平的社會前提。只有在沒有剝削的社會中,人們在教育上才有可能實現平等。恩格斯指出:“只要掌握在資產階級手中,工人就不可能受到真正平等的教育。”只有建立無產階級領導下的嶄新的教育制度,工人階級受教育的權利才得到根本解決。
從上述教育公平思想的論述中可知,教育公平的社會基礎主要來自兩個方面:政治和經濟。只有政治上的平等,才能保證教育權利的平等,而只有經濟上的平等,才能為教育機會平等提供物質保障。只有在社會主義社會,實行社會主義民主,廣大人民才能獲得了最廣泛的民利,才有可能實現教育的公平。社會經濟基礎作為教育公平的物質保障,在實現教育公平的過程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在經濟并沒有發展到一定高度的時候,實行絕對的教育平等,這無疑為時過早。
三、教育公平的基本結構
(一)宏觀層面的教育公平。
宏觀層面的教育公平又包括教育權利的公平和教育機會的公平,教育權利的公平最為重要,它是一切教育公平的基礎。宏觀層面的教育公平更多是外在的、形式的教育公平。
1、教育權利的公平。
教育權利的公平又稱受教育權利的公平,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內容。只有受教育者權利得以切實的保證,才能夠從最本質的意義上實現教育發展的基本宗旨,亦即以人為本位發展的基本理念,也才能夠從最實效的意義上為教育的健康發展確立起必要條件。
什么是受教育權?簡單地說就是接受教育的權利。從法律規范的意義上說,受教育權是憲法賦予公民的基本權利。為保障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在我國自1986年《義務教育法》頒布以來,初步形成了以憲法為總綱,《教育法》為基本,相關法律為依據,教育行政法規、條例為補充的法律保障制度體系。在一定的程度上為公民受教育權利的實現提供了法律保障。另外,受教育權作為人的最基本的人權,也是受國際性公約所確認和保障的基本權利。如《世界人權宣言》(1948)、《兒童權利宣言》(1959)等。
受教育者的不同,也就是受教育權利的主體不同,其受教育的權利也往往不同。就學校教育階段而言,我們認為受教育者的受教育權利主要包括三個方面:第一,受教育的自由權。表現為:有選擇教育形式的自由權;有選擇學校的自由權;有選擇適合其發展的教育自由權等等。第二,受教育的要求權。表現為:有要求相同的就學機會、教育條件等的權利;有要求受到不同的教育,即受到合適其發展的教育的權利。第三,受教育的福利權。簡言之,便是受教育者有從國家、家庭、學校、社會組織和個人那里接受法律規定的,包含自身所要求的諸項“教育幫助”的權利。這種“教育幫助”即教育福利權的享有依賴于義務主體對法定義務,甚至道德義務的充分履行。
2、教育機會的公平。
教育機會的不同將導致受教育者未來發展可能結果的不同,因而不應低估教育機會問題對于整個教育公平體系的重要意義,它是在為每個受教育者的具體發展提供一種統一的規則。教育機會平等有二層含義:一是共享教育機會,即從總體上來說每個受教育者都應該有大致相同的基本教育機會二是差別機會,即受教育者之間的教育機會不可能是完全相等的,有著程度不同的差別。
根據平等的理念,每個受教育者應當具有相同的發展權利,因而在教育機會面前,也應是人人平等。從現實的角度來看,就受教育者所面對的最一般的學習機會而言,受教育者有著相似的發展潛能,其基本的學習技能能夠大致具備。例如在義務教育階段,應注意起點平等,政府必須確保每個適齡兒童都接受一定程度和質量的義務教育。保證每個人平等地接受基本的“保底教育”。
但從另一方面看,如果只堅持共享教育機會的平等,將之推至極端,而否認差別教育機會的合理性,則難免失之偏頗教育機會的絕對平均主義必會壓抑、損害教育的活力。種種復雜的現實使絕對的教育機會平等在實際的教育情境中成為不可能。第一,教育機會作為一種資源而言是有限的,無法充分滿足受教育者對于教育機會的各種需要。第二,迄今為止,人類社會尚缺乏一種嚴密而周全的機制對于教育機會進行均等化的分配,除非將整個社會“標準化”,以喪失教育發展的活力為代價。第三,看上去是同樣的教育機會而對于不同的受教育者來說,有著不同的甚至是很不相同的意義。第四,受教育者在先天性因素如自然稟賦、發展潛力等方面的差異很大,所獲得的“代際轉讓機會”不同,后天所處的環境亦不一致。
(二)微觀層面的教育公平。
微觀層面的教育公平包括課程中的公平、教學中的公平和教育評價中的公平。微觀層面中的教育公平是宏觀教育公平的具體化,是內在的、實質的教育公平,體現了整個教育公平體系的教育學特征。
l、課程中的公平。
學生應該學習哪些類型的課程?獲得哪些性質的知識?如何向學生傳達這些類型和性質的知識?這涉及教育本身內在的權利和機會問題。
課程是關于學生素質發展的藍圖,學生學習不同的課程,他們的潛能就會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學校課程設計.應保證課程的最大價值,即為學生的發展設計最有價值的課程。由此來看,學校課程都蘊含著特定教育機會。科爾曼在他關于教育機會平等問題的研究報告中明確指出:教育“機會寓于某種特定課程的接觸之中。機會的多少視兒童學習的課程的水平高低而定。對某些兒童來說,所達到的課程水平越高,所獲得的機會就越多。”課程所蘊含的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是實質的,內在的。學生是否就學,反映的只是形式上的,外在的教育權利和教育機會問題。
從課程實施的角度上來看,課程價值實現的程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學生發展的程度。對每個學生來說,盡管學習的課程是相同的,但學生所獲得的知識體驗是不同的,每個學生對課程內容都有自己特定的理解。因而,他們從課程中獲得的實際發展機會和發展程度是不同的。再有,對于教師來講,由于價值觀,專業水平等因素的影響,對課程的理解也會存在著差異,這種差異必然會影響教師對課程的實施。
2、教學中的公平。
教學活動是教師和學生在特定的教育情景中,圍繞一定的內容進行的特殊的交往活動。在這種交往活動中,教師對待學生的方式,表現出復雜的教育公平。教學中的公平主要是對待的公平,具體表現在下面幾個方面。
第一、對待學生個性差異的公平。現代班級教學組織形式強調教學的標準化、同步化、統一化,忽視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及其個性發展的需要,明顯地不符合教育公平的要求。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盡量避免這種同步劃一的情況發生,因材施教,盡可能滿足學生發展的需要,這才能更充分地體現教育公平。
第二、學生受關注的程度。教師由于各種原因對某些學生有更高的期望,或者更多的積極的關注往往會促使這些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課堂教學中學生所受教師的關注機會應該是平等的,而不應分優、良、中、合格、差的等級,給予不同的關注,更不應對有某些缺陷甚至缺點的學生有嫌棄之意。教師對學生的關注可以體現在課堂提問、作業評語、課間交流等活動之中。教師對學生的關注還應體現性別平等上,不應對男女學生的任何一方偏愛。
3、教育評價的公平。
二、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失衡的原因
1.忽視體育教育的作用
造成小學體育被忽視的最關鍵原因,是應試教育大背景,所以不僅在小學體育教育中會出現這種現象,包括高等教育,都存在對體育教育的忽視。與城市的體育教育相比,鄉鎮對體育的忽視度更高,一方面是由于鄉鎮學生家長與城市家長相比,在教育觀念上的差距,一方面是因為鄉鎮客觀經濟條件不允許。但無論出于何種原因,將體育教育放在邊緣位置,不給予應有的重視,其不僅對鄉鎮小學的教育發展造成危害,更影響學生的身心發展。小學生還出于長身體的關鍵期,經常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是整個人生發展的基本前提和保障。
2.體育教育資源匱乏
(1)體育設施。
城鄉小學體育資源不均衡的主要因素是體育經費,城市對于體育的經費投入較多,而農村的經費投入卻幾乎為零,這個差距大家可想而知。體育設施是進行體育教育的物質條件,必不可少,如果一個學校連體育設施都匱乏的話,又何談體育教育的發展?體育設施又可分為體育場地、體育器材。不難發現,教學樓越來越多,體育場地卻越來越小了。
(2)體育師資。
體育教育師資,包括教師的量與質。與城市學校相比,鄉鎮學校在這兩方面相都十分薄弱。影響“量”的原因主要是鄉鎮教育的工作壞境與生活環境較為艱苦,與城市相比相距甚遠,這就導致大量師范畢業生選擇去城市工作,優秀的鄉鎮教師選擇去城市上班。影響“質”的主要原因和影響“量”的原因如出一轍。“質”好的教師都流失了,那么“量”自然就少了。教育公平在包括教育資源,教育資源又包括了師資,教育資源不公平,就自然無法使得教育公平。
三、城鄉小學體育教育均衡發展的措施
1.提升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度
體育教育促進學生的身體、心理健康,還擔負著培養優秀接班人的重擔。雖然不少人已經意識到其重要性,但相關政府并沒有起到督導、發揚的作用。要想提升對體育教育的重視度,要讓領導、教育工作者真正認識到它的重要性,并由相關部門進行監督。
2.提升鄉鎮體育教育的師資水平
提高鄉鎮體育教育的生活條件、福利待遇等,避免在校教師的流失,吸引優秀的師范畢業生到鄉鎮學校工作。加強城鎮體育教師的交流,定期舉行交流會、培訓會,不斷提高鄉鎮教師的職業素質。
3.提高鄉鎮經濟發展水平
經濟是社會活動進行和發展的前提,這點馬克思就詳細論述過。城鎮體育教育失衡的最根本原因就是兩者經濟發展水平的失衡,隨之就導致了教育經費的失衡。政府要加大對鄉鎮體育教育事業的扶持,增加教育投入,提高鄉鎮整體的經濟發展水平。
1.公民的平等權利方面
中國的公共圖書館提供免費的館藏資源,所有公民都有平等的接受教育的權利。然而人們并沒有真正享有公平的教育,這主要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第一,中國圖書館人均圖書占有率和流通量均落后于世界其他國家。據統計,英國有約58%的人口擁有圖書館借書證。63%的美國成年人是公共圖書館的持卡讀者,美國圖書館的流通量自1990年以來多年保持增長勢頭。而在中國持有縣以上公共圖書館讀者證的人僅占總人口4.8%。雖然公共圖書館已多年免費向全民開放,但是需要知識的老百姓,特別是弱勢群體還不了解這個信息,即使進入圖書館也不知道如何獲取所需知識。這就導致他們沒有充分接受到平等的教育,享受不到應有的圖書館服務,仍然承受著不公平的待遇。第二,公共圖書館的免費機制存在諸多不公平因素。一方面,由于知識貧困者利用圖書館資源的機會較少,所以知識階層、高收入人群這些常去者占有了他們的資源;另一方面,讀者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存在差距,導致他們獲取相同知識與信息出現不公平。正如蔣永福教授所說:機會平等并不是消除不平等的“靈丹妙藥”,其原因在于機會平等對那些沒有能力利用機會的人來說等于是一種“無機會”。要想真正實現信息公平,必須在信息權利平等的基礎上實現信息能力平等。第三,圖書館在人口覆蓋率和地域輻射度方面設置不合理。一些歐美國家規定建設一個圖書館應在1.5km半徑內,人們從住地最遠出行10~15分鐘應能找到一個圖書館。而中國以方便全民閱讀為目的的近距離社區圖書館的規模還滿足不了公眾需求。學生、教師、學者等知識需求大的人群往往是省、市級大型公共圖書館的主流讀者,占當地人口比重大的其他人群因地域限制、距離遠、時間長等原因,對圖書館資源的利用率不高,享受不到公平的待遇,從而造成圖書資源閑置、大量讀者流失。
2.圖書館自身建設方面
圖書館建設包括館舍、藏書、設施、人員等方面,都需要大量資金持續投入。各地區圖書館由于多年在城市和農村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政策導向以及歷史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巨大差異,致使自身建設的投入各不相同,造成了迥異的發展結果。有些圖書館規模宏大,造型獨特,投資巨大,已成為現代城市的地標式建筑;有些圖書館規模很小,發展前景慘淡,因得不到有關部門重視面臨關門;有的圖書館資金充足,每年有高達千萬的巨額購書經費,而有的圖書館由于經費緊張,只能訂購幾種常用報刊,致使館藏資源不斷減少;更有偏遠的西部圖書館“一年只訂了一份廣播電視報,一年未買一本書”。此外,各地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資待遇也因種種原因差距頗大,處于不公平狀態。
二、圖書館教育公平缺失對構建和諧社會的影響
在和諧社會里人們應具有和諧地處理各種復雜關系的能力,這樣才能保證社會始終處于和諧的狀態之中。人們的受教育水平往往是這種能力的決定因素之一,所以圖書館作為社會教育的中心,其教育公平的缺失必然會對和諧社會的構建產生不良影響。第一,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形成知識、信息獲取的“馬太效應”,從而加大了社會群體的兩極分化。雖然隨著國家對于教育的重視,我國大部分人受教育的狀況在不斷改善,但為了自身更好地發展人們仍需繼續接受不同形式的“再教育”。比如,為了獲得更好的工作,人們不斷地提高學歷以及專業技能水平。為了跟上時代的腳步,人們不斷更新原有的觀念和知識、技能等。這些都離不開充足的知識和信息的獲取。圖書館是這些知識和信息的主要來源。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使得人們獲取知識和信息的數量和質量產生了差距,形成了兩極分化的局面。在知識就是力量、信息就是財富的今天,知識量和信息量獲得越多的人則會在事業上有長足的發展,擁有豐厚的收入,具有較高的社會地位和良好的生活品質等,獲得少者則處于相反的境況,這就直接導致個人發展出現差距,逐漸形成社會群體的兩極分化。第二,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加重教育資源配置的失衡,產生教育不公平的現象。圖書館擁有不同形式的海量知識,具有與時俱進地更新知識的能力。人們受教育離不開獲得新鮮又充足的知識,所以圖書館就是除校園之外的另一個全民受教育陣地。在這里每個公民都有平等的分享館藏資源的權利,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無限度地獲取知識。然而,各地圖書館由于種種原因不能滿足讀者平等地獲取館藏資源的要求,這使得民眾享受不到應有的教育資源,圖書館的教育職能得不到充分發揮,逐漸形成了教育資源配置失衡的局面,加劇了國民再教育的不公平。第三,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擴大貧富差別,加劇權力傾斜,進而影響社會安定團結和穩定發展。圖書館是一個信息源,大量資金的投入以及高素質人員的配備等決定了它會源源不斷地積累更多的信息。隨著社會日新月異地發展,人們對擁有信息量的要求不斷提高,會選擇從圖書館獲得更多的信息以謀求事業的長足發展。信息富有者會不斷地提高能力,獲得可觀的收入,因逐漸地成為各行各業的佼佼者而位居要職。信息貧困者的命運則恰恰相反。這使得原來同一起跑線的人逐漸產生貧富差距及權力差距。信息貧困者容易產生不滿和怨恨,進而危及社會的安定團結及發展的穩定性。第四,圖書館教育公平的缺失阻礙國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英國科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聰慧,學習數學使人精密,物理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高尚,邏輯修辭使人善辯。”圖書館的海量資源決定了其天生就被賦予了一種教育職能,是改善國民素質的最佳教育陣地。我國的實際情況是全體國民的素質參差不齊,與其他國家相比還存在差距,所以圖書館就發揮了提高國民素質的作用。圖書館公平的缺失剝奪了一些人受教育的機會,他們的素質也喪失了再次大幅提高的可能性,從而影響了國民整體素質的提升。
一、社會轉型與教育公平的凸顯
公平是一個相對的政治哲學范疇,意為平等與公正。胡森(Husen T.)把教育平等分為教育起點的平等、教育過程的平等和教育結果的平等。教育公平是全民教育的靈魂。沒有教育機會的均等,就談不上社會公平。馬維娜認為,教育公平不是一個簡單的理念或實踐問題,而是一個各種復雜因素交織在一起的特殊問題。不同的歷史語境賦予教育公平不同的歷史使命,包括資源配置的權力運作、階層分化的新元素介入、公共政策的權威性配置等等。戰飚認為,“教育公平是動態的相對的教育平等。其基本內容就是實現教育利益分配的公平。這種利益分配體現為三個階段:發展權利與發展機會的分配階段、發展條件的分配階段、發展水平和資格的認定階段。
中國社會轉型過程中,不同利益群體圍繞著現行教育資源分配制度而對有限教育資源的爭奪,已經形成了教育有失公平的局面。周金燕依照指標體系的構建方法,并使用不平等的測算工具——基尼系數作為教育公平的基本測算工具,首次建立了適合于我國整體評價和省區比較的教育公平綜合指標體系。張估算了1978~2004年間我國歷年教育公平程度。結果表明,我國總體教育公平程度較改革開放初期已有顯著提高,然而與國際水平相比仍然較低。而且由于存在著顯著的區域教育不平等與城鄉教育不平等,教育水平提高對于經濟增長與社會發展的促進作用受到顯著影響。
90年代中期以來的教育產業化,主要是以效率的標準來看待發展,發展同時忽視公平,可以說發展大于改革。與發展教育產業化的正路——更大程度地利用市場機制配置教育資源,培育和擴大教育市場,積極發展民辦教育,引導全社會的資源共同參與舉辦教育不同,目前我們采取的是一種“宏觀壟斷、微觀放開”的“產業化”思路。“效率優先”、不擇手段“做大蛋糕”成為“教育產業化”思潮的基本價值。然而,這種單純“市場—效率”導向的公共政策的最大問題,是淡化、模糊了政府提供教育服務的特定職責,混淆了政府和市場、公辦教育和民辦教育的不同功能,架空了弱勢階層和人群享受公共服務的機會和權利。楊東平認為,精英主義與大眾主義兩種不同的教育發展模式、轉型期新的利益格局和“教育產業化”的發展路徑等,造成教育機會均等的深刻影響。
當前,教育領域的不公平表現在城鄉、區域、學校和不同群體之中,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很多。如政策偏差導致資源配置失衡、“城市取向”加劇城鄉鴻溝、精英教育觀念根深蒂固、市場機制的介入挑戰教育公平、扭曲的價值觀成為追求教育公平的桎梏。對于教育不公平問題,大多數學者從加大教育投入、強化政府責任、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等方面提出了建議。也有學者發出了不同的聲音,汪柱旺認為,作為教育財政資源配置的一種有效方式,教育券對弱勢群體的保護,對弱勢學校的扶持,對教育資源的充分利用等等,具有它獨到的優點,根據我國的國情,推行科學、合理的教育券政策,對促進我國基礎教育的均衡發展,實現受教育者的公平和教育主體-學校的公平,具有良好的導向和促進作用。
二、教育公平問題的制度基礎
教育公平問題的產生和我國的體制轉型有著內在、密切的聯系。按柯武剛、史漫飛在《制度經濟學:社會秩序與公共政策》中的說法,轉型是從一種國家或政體被轉變為另一種國家和政體。當前,該詞指這樣一種制度變革,即從以生產資源集體所有制和黨政機關控制生產資源的運用為主轉變為以私人所有制以及按個人和私人團體的分散決策運用生產資源為主。這種說法可以說代表了國外新制度經濟學家和大部分主流學者對轉型的認識和看法。
從制度經濟學的角度看,我國在向市場經濟轉型的社會變遷過程中,教育的外部環境發生了巨大變化,在實現國家主義的發展目標與追求經濟利益的雙重驅動下,舊有的制度性障礙在市場環境中的演化,產生轉型社會特殊的教育問題。我國的改革走的是一條漸近式的道路,舊的制度被打破,但新的制度還沒有建立起來和得到有效的實施。在努力把“餡餅”做大的同時,不能很好地兼顧公平。在不均衡的發展道路中,各種各樣的問題相繼出現,但讓人擔憂的是,制度轉型不一定會向著有利于全體老百姓的最大利益或者說總體福利最大化的方向發展。
在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過程中,所有權改革的作用很大程度上減少政府對經濟的直接干預,增強對經濟主體的激勵,同時,政府應該更好地承擔起提供社會公共服務的職能。相對于成熟的自由化市場經濟而言,在轉型過程中政府對市場、對企業的干預都存在,而且其方式和范圍都不同。但隨著改革的推進,政府干預的方式和范圍在變化,干預的總體水平也在弱化。但轉型過程并不能等同對政府干預強度的降低過程,如斯蒂格利茨所說的“向市場經濟過渡并不是弱化而是要重新界定政府的作用”。但是政府也是一個“經濟人”,其在干預經濟和社會事務的同時,利益取向也很明顯。政府干預可能會偏離制度優化的方向,政府可能會通過加強對經濟社會的管制獲取利益,相應的社會上就會出現很多利益集團和尋租活動。利益集團能夠通過政治的或其他渠道左右改革,他們可能通過非法的和私下交易對政府政策形成施加影響,這種既得利益集團對政府的控制被稱為“政府被控”(state capture)。政府被控的國家經濟改革進展緩慢甚至停滯,嚴重阻礙了制度的發展。更為糟糕的是,這樣一種尋租的社會會不斷地得到加強和促進,從而進入一種鎖定狀態,要打破這種鎖定狀態,就需要建立一種有效的治理機制,通過立法和賦予各種行為主體維護自身的權力來協調各方面的利益。
三、我國教育不公平問題的解決:公共治理與制度安排
要有效地解決教育公平問題,建立相關的治理制度是至關重要的。通過正確處理政府、市場與學校的關系,確立教育的公益性、公共性、公證性等基本價值,確立政府提供公共服務、公共產品、維護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等基本職責,規范政府在市場經濟環境中的行為。
第一,要改變傳統的單一政府選擇的教育政策活動的范式,建立教育公共治理的社會參與制度。為了使各類教育利益相關者特別是弱勢人群充分自由地表達他們的利益訴求,除了重大教育決策實施聽證制度和咨詢制度以外,應在各級教育決策系統特別是學校管理的決策活動中建立教育行政聽證制度、咨詢制度和監督制度,保證教師、家長、學生、社區人員等所有的教育利益相關者能夠有機會參與教育的公共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