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7 16:31:1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中職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研究一:某市中職生心理健康問題調查
1.研究方法
用SCL-90對該市三所中職學校不同專業和年級的460名學生進行分批團體施測。最后回收得到有效問卷403份。并將測量結果與劉恒等人(2004)制作的SCL-90中國中學生常模進行比較,并進行t檢驗。
2.研究結果量表的得分高于全國的中學常模
但是,考慮到常模里面包含了一半的初中生,而有文獻證明,高中生的SCL-90量表的得分高于初中生;將這個結果與林東等人對廣西的普高生研究比較可以發現:某市的中職生在敵對方面得分顯著高于廣西普高生,但是在人際關系和恐懼方面得分低于廣西的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沒有統計上的差異;而與康延海等人對海口的普高生的研究比較發現,某市中職生在軀體化、抑郁、焦慮、敵對方面得分顯著高于海口的普高生,而在人際關系方面得分顯著低于海口的普高生。排除敵對方面的得分,其它分項某市中職生的SCL-90得分與文獻中提到的高中生互有短長,所以,除了中職生有更強的敵對性,可以認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與普高生在其余方面沒有本質區別,這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同齡學生中不具有特殊性。
三、研究二:良好的人格對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有積極作用
1.研究方法
對研究一中的被試,進行大五人格簡化版(NEO-FFI)測驗。并將測驗到的各維度與SCL-90各分項作相關。
2.研究結果
大五人格中神經質、外傾性、宜人性、嚴謹性與中職生心理健康水平有密切的關系,換個角度也可以看出,良好的人格可以提高中職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中,通過培養的中職生的積極人格,可以對他們心理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這個結果與康延海等人的研究結果是一致的。
四、討論與分析
1.對研究方法與工具的討論
資料表明SCL-90一共有10個維度,本研究只用了9個維度,還有一個表示睡眠和飲食的“其它”維度沒有使用,原因是,為了方便與劉恒等人2004年制作的SCL-90中國中學生常模進行比較,而這個常模里面不包括“其它”這一維度,查文獻發現,中學生的SCL-90量表中,缺少有關“其它”維度的常模數據。本研究采用被試內研究,對同一批被試的兩種參數作出相關。這種做法有利于更一進步的了解影響心理健康水平的人格因素。為了更直接的說明,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在中學生中屬于正常存在,本應該選擇一批某市的普高被試與本研究的被試比較,然而,由于諸多原沒有選擇普高被試。這是本研究進一步完善這個研究的增長點。
2.對研究結果的分析與討論
前人研究中職生心理問題時,多懷著病理假設。本研究,放棄了傳統的病理假設,轉用了積極心理學視角。在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問題上,積極心理學也為我們提供了很多啟示,也引起了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積極心理學興起的價值不在于其提出的任何特定的假設和規則,而在于在于它為心理學、為人類、為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思維方式和認識的視閾,拉開了心理學為人類命運和社會發展服務的大幕,其內在的意義在于詮釋了從社會、人性等角度出發,以穩定、始終不變的追求正向價值的立場作為其真正主題和趨向,引領和幫助人類從問題假設病理假設的深淵中擺脫出來,使更多人能夠過上相對幸福、有尊嚴、有意義和高貴的生活。本研究也并未在中職生心理健康上有什么新發現,和其它研究一樣,也發現中職生在心理健康方面有一些問題,甚至相對于同年齡的普高生,中職生的在SCL-90中的敵對維度表現出更強的陽性。然而我們應該怎么去看待和解決中職生的心理健康問題呢?
二、運用榜樣示范法,培養學生自信的優良品質
社會的變遷使得傳統的婚姻家庭觀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沖擊,現在家庭離婚率大幅度上升,父母無暇顧及孩子的教育,由此生活在單親家庭中的孩子往往是學校中的雙差生,父母離婚給孩子的心靈造成了巨大的創傷,打破了他們的心理上和感情上的平衡,因而也容易帶來他們行為上的偏差。走進中職學校后,學生往往表現為對環境缺乏安全感,對老師和同學不信任,對自已沒有正確評價,對前途喪失信心。那么做為一名中職德育教師,如何培養學生自信的優良品質呢?首先從點滴小事做起,給學生樹立榜樣。2010年8月新生入學之際,了解到班級中有11人來自單親家庭。我當時的心情特別沉重,一直在不停的思考著如何給學生上好入學的第一堂課,正好入學第一周是封閉軍訓,我想這應該是個好機會。軍訓的第一天,僅有兩名同學沒有叫苦請假,其他同學都有偷懶現象。我抓住時機利用晚上總結軍訓情況時,大肆表揚了這兩位同學,并獎勵給他們一人一個蘋果。第二天,情況有了變化,整個一天都沒有一個人跟我請假休息。一周下來,成為全校唯一沒有學生掉隊的班級,在軍訓總結大會上受到了表彰。記得當時學生都高興的歡呼起來,我又抓住時機,對他們說,這是咱們班級得到的第一項榮譽,是大家努力的結果,以后在我們班級就是整個學校的榜樣,你們都是優秀的。由此可見,通過榜樣示范法建立學生自信,使學生熱愛生活。
三、運用優化情境法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單親中職生缺少父母的照顧,不僅生活習慣差,學習習慣也存在問題,因此走進校門后在學習和生活中往往表現為懶惰,散漫。他們往往沒有理想,沒有報負,得過且過。試想不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我們的教育將會是失敗的。在幾年的教育教學經驗中,我發現優化情境法能較有效的解決這類問題。德育教師要充分利用學校各項活動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如學校開展技能標兵比賽,生活禮儀比賽等。德育教師還要充分利用班集體創設良好的教育情境,如禮儀誠信主題班會,文明寢室評比等,積極主動實施心理引導,你會發現在潛移默化中,他們變得陽光了,有自信了。記得在2011年9月校運動會中,班級中的劉某就來自一個單親家庭,他私自做主,找來了體校的學生替跑,結果班級成績被取消,同學們都認為我會大發雷霆,可我沒有提及此事,我在尋找一個合適的機會。到了主題班會時間,我提前找來團支書擬定班會題目《誠實守信———從我做起》,在班會中沒有直接批評學生的錯誤,而是讓他們自已去發現,大家爭先恐后表達自已的看法,班會結束做總結時,看著學生的眼神我感到這次班會是成功的。由此可見,運用優化情境法可以較有成效的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
2研究的內容
第一,對農類在校中職生和農類用人企業進行職業意識和職業道德狀況的問卷調查,探究當前農類職業素養缺乏的因素;第二,加強與學生管理及教務部門的溝通與交流,探究多種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探討更適合現代農類中職生教育教學方法;第三,加強校企合作工作進程,確切了解企業需要怎樣的人才,從而制定適合農類中職生成長的培養方案,同時為班級管理及相關課程(如《擇業指導》)提供相關的教育教學方案。
3研究的思路與方法
3.1研究思路
課題研究主要以廣西柳州畜牧獸醫學校為例。首先,通過農類中職生及用人企業的調查問卷,分析和研究當前中職生的職業道德和職業意識缺乏的原因,力爭以國家提出的環境育人和文化育人理念為指導思想,從中職生心理學和教育學的角度找到解決該問題的方案,制訂相關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并加以實踐來驗證,最后認真總結以得到更可行的解決方案。
3.2研究方法
3.2.1資料研究法在萬方、維普網等數據庫查閱關于職業道德修養和職業意識培養的相關文獻,了解職業院校學生,特別是中職生的職業道德與職業意識現狀,為該課題研究提供參考。3.2.2調查分析法對廣西廣西貴港揚翔飼料公司、廣西大北農飼料公司、廣西農墾永新集團新興公司、廣西康佳龍飼料公司、廣西正康種豬場、廣西金陵農牧集團等29家農類大型企業進行調查研究,了解企業崗位特點、就崗應具備的職業素養標準以及當今農類中職生到崗后的具體表現,為提高農類中職生的職業素養與意識的探索提供有力依據。3.2.3討論法對廣西金陵農牧集團等29家農類大型企業企業崗位特點及中職生就崗后職業道德與職業意思狀況的調查結果進行討論,并從中職生成長環境、心理、在校教育教育、管理等方面討論與分析其職業道德與職業意識現狀及原因,然后得出相應方案。3.2.4實踐論證法以2011級頂崗實習生為討論方案實踐對象進行實踐,以檢驗其在崗積極性、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協作、等職業道德和意識培養的結果。
4研究的過程
4.1準備階段(2012年7月-2012年9月)
第一,論證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及目的意義;第二,查閱并搜集、整理相關資料;第三,形成全面、系統、可行的研究方案。
4.2實施階段(2012年10月-2013年10月)
第一,制定課題研究實施計劃;第二,選擇合適的課題實施對象,進行具體研究;第三,開展相關調查、調研;第四,搜集整理相關資料,撰寫論文及經驗總結。
4.3總結階段(2013年10月-2014年6月)
第一,整理相關數據與資料,撰寫課題結題報告,遞交課題驗收申請書;第二,向相關學校推廣成功經驗。
2引導中職學生悟出職業道德真諦的途徑
2.1課程開悟
職業道德教育的最基本途徑是依托職業道德教育課程,在專業課程教學中滲透職業道德教育,通過系統講授,讓學生把握職業道德的意義及體系。因此,要專門開設職業道德課程,增加教學課時,真正夯實學生的職業道德基礎。同時,要改革教學方法,以學生為中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例如推行案例教學,增強學生對職業道德的認識,培養其職業道德情感;推行情景教學,通過職業環境模擬、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等,營造準職業教育氛圍,讓學生更直觀、更有效地接受職業道德教育;推行角色扮演教學,設計一系列教學活動,通過場景設置、角色扮演等環節,引導學生進入角色,感悟職業道德,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2實踐體悟
經常組織開展參觀訪問、義務服務、青年志愿者活動等,有組織、有計劃地讓中職學生走向社會,進行社會實踐,讓學生感悟“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真諦,培養學生自立、自信、自重的品德及健全的人格,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發展學生的道德知識遷移和應用能力、行為選擇能力、理解他人的能力和創造能力等,最終樹立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的觀念。特別是在頂崗實習階段,要切實把職業道德教育放在首位,落到實處。學校要與實習單位團結合作,共同研究和探討職業道德教育的目標、內容、辦法和措施,明確分工和職責,讓每位學生在實習中都能受到良好的職業道德教育和熏陶。
2.3閱讀感悟
引導學生通過讀書來感悟職業道德的真諦。現在市面上勵志類的書籍特別多,有很多故事既簡短又意味深長,很適合中職學生閱讀。筆者在教學中經常讓學生閱讀勵志類文章,讓學生在輕松的閱讀中陶冶情操,同時還經常組織讀書交流活動,讓學生分享感悟,共同成長。
2.4反思省悟
古人云“:吾日三省吾身”“、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方面,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經歷,思考自己對他人職業道德的要求;另一方面,讓學生換位思考,如果是自己,在從事此工作時會怎么做。通過反思,使學生不斷內化職業道德,提高道德品質。
2.5懲戒頓悟
抓住關鍵時間,找準關節點,進行必要的懲戒教育,這是培養中職學生職業道德意識的重要途徑。在學生成長中,往往一些很小的事情也會影響甚至改變其一生。對于學生成長中關鍵時刻的一次批評或一次懲罰會矯正其人生坐標。所以,抓住這些關鍵時間、關節點對中職生進行懲戒教育,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現在有的人不主張進行懲戒,實際上只要把握好度,懲戒會是一種很有效的教育手段。
2.6環境引悟
一個人的行為是其內在素質和外在環境共同作用的結果,環境對人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要根據學校歷史與定位,突出特色,加強基礎性建設,優化校園環境,形成優良的校風、學風,開展形式多樣的學術活動,發展積極健康、催人奮進的校園文化。
2.7心理導悟
心理咨詢與指導是學校德育的重要途徑,寓德育于心理健康教育之中,是眾多學校德育成功的經驗之一。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為學校開展職業道德教育的有益途徑來對待,把學生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統一于職業道德教育過程中,以提高職業道德教育的實效。
二、中職學校德育的課程性教學和生活化實踐的有機結合
1.在學校德育教育課程性上,既要突出德育課程主渠道作用,又要發揮其他課程的德育滲透功能
德育課是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主渠道,這是由德育課的地位與性質決定的。德育課是職業學校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的專門課程和主要課程,是學校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內容,關系到職業教育的培養方向和學校的辦學方向,關系到職業教育的質量和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它在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方面發揮著學校其他課程和其他工作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德育課的主渠道作用,就是通過德育課教學,提高學生的道德認知水平,讓學生掌握基本的道德知識。所以在德育課教學中,必須全面落實國家德育課程教學大綱,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理想信念教育、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道德法制教育、就業創業教育、職業生涯發展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以及開展以生命教育、安全教育、預防艾滋病教育、預防教育、環境教育和廉潔教育為重點內容的專題教育。另一方面,要挖掘其他公共基礎課和專業技能課的德育內容,發揮其德育滲透作用。全面挖掘其他課程中蘊涵的德育因素,將內隱的、零散的德育內容顯性化、系列化,發揮其他課程的育人功能。例如,在文化課教學中既注重提高學生對文化知識的認知能力和對知識的掌握,以提高學生的文化素養,又要挖掘文化課的德育因素,發揮德育的滲透功能,教師在把膾炙人口的名言佳句講精彩的過程中,還要用德育因素自然而然地潤澤學生的心靈,真正實現教學的教育性。筆者學校是涉農職業學校,在專業教學中教師不但要幫助學生樹立專業意識,增強學好專業的信心,了解專業發展的前景和人才需求,而且還應根據學校涉農專業特點,在專業教學中向學生介紹中職畢業生在農業現代化、農村城鎮化、農民居民化進程中的重要作用,介紹學好涉農職業技能對改變三農現狀、提升三農水平、推進大連全域城市化的重要意義,這些都是德育滲透的內容。
(2)進行自我意識教育,提高學生的自我調節能力
要使學生的心理狀況健康發展,首先要讓學生充分、全面地認識自己,并通過別人對自己的評價來了解自己的優點和不足,使他們在積極發展過程中不斷完善自我,正確認識自我,并在感受到壓力時能進行自我調節。教師要對學生調節情緒和壓力的方法進行指導,使他們通過調節,能更積極地面對學習和生活。學生在不斷感受自我和完善自我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起自信心,真正從內心接受自己,形成良好的品質。
(3)進行克服挫折教育,培養學生挫折承受力和頑強的意志品質
中職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會遇到很多挫折,如戀愛失意、考試失利、職場失敗等,如果處理不當,可能就會發生自殺等惡性事件。因此,學校應該重點加強這方面的教育,教師可以列舉世界知名人士、優秀校友的受挫經歷,或者由學生身邊的一些優秀學生作事跡報告,教育學生要具有挫折承受力和頑強的意志品質。心理健康教育是中職學生掌握文化科學知識的重要保證,是全面提高中職學生整體素質的內在要求。因此,大力加強中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既是對國家“以人為本”的執政理念的執行,也是生態社會目標在中職實現的具體體現。
(4)關心鼓勵,培養學生對學習的主動性
一些中職學生學習基礎較差,學習能力較弱,長期受到成績差陰影的籠罩,對學習缺乏信心。對于這部分學生,學校可以設立心理咨詢室,由專門的心理咨詢教師對他們進行個別輔導,幫助他們恢復對學習的信心,讓他們重新找回對學習的興趣。一些有效的心理咨詢技術也可以被采用。
(5)輔助學生正確選擇專業,重視培養學生職業能力
中職學校和普通中學的教育不同,普通中學面臨著升學壓力,而在中職學校主要是培養社會專門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中職學生在畢業時面臨著就業壓力,在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掌握專業知識和能力,使他們通過實踐對知識進行深刻掌握,不斷提高實際動手能力。所以,在中職學生剛入學時,學校要對學生進行職業意向的調查,幫助學生根據興趣選擇專業。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對自己的專業知識能進行積極探索,并在實踐過程中提高對專業知識的領悟和鞏固,提高他們的職業技術能力,為走向社會步入工作崗位打好基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加強自身素質,通過人格魅力來調動學生在專業學習中的積極性,使他們消除厭學情緒,始終對專業知識保持高度的興趣和探索欲望。
1、忽略年齡偏低、新生難以認識到后果的嚴重性
由于我國當前大多數家庭均為獨生子女。入學新生往往因其獨自成長的家庭環境,在理解能力、自理能力、交往能力方面存在一定缺失,身心發展不夠完善。由于新生在以往生活中主要任務是學習知識,故接觸外界社會較少,思想普遍也較為幼稚,更缺乏對自身行為所造成后果的必要認識。并且新生入學所學習的安全知識教材內容與教師口述案例也有一定的局限性,學生對安全事故所造成慘痛后果理解不夠深刻、不夠震撼。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在新生入學安全教育中,應適度加重事故案例慘痛后果展示的教學內容,以震撼學生心靈、糾正幼稚莽撞的行為。并且還應適度增加對國家相關法律法規及量刑原則的說明,以使學生樹立對自己行為負責的自律意識。
2、忽略實踐育人,新生難以運用知識應對險情
新生在初入校園時,往往存在一個心理過渡期。他們剛剛離開升學壓力的中學課堂,獲得了更多生活與行為的自,父母對其學習督促也大多寬松了一些。大多數新生都會渡過一個從無所適從,到自我調整、自理自律的短暫時期。那么這段時間內,如果教師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只停留在照本宣科、機械灌輸的講授形式上。新生們在學習思維的慣性中,很難將安全教育與之前接受的中學理論知識教育區分開來,將會形成以下的印象:安全知識教育=父母說教=中學式的課堂學習。解決方案:筆者認為新生在入學身心過渡期內,產生該思維慣性是不堪設想的,成學生因就是教師沒有在安全知識的講授過程中,沒有充分體現職業教育實踐育人的指導思想,使孩子們在心理上沒有將安全教育作為一門實踐指導課程與不久前接受的文化課程單獨區分開來。這種情況將導致新生在安全知識的學習與安全實踐之間的轉變進展緩慢,甚至走入學習誤區、面對險情手足無措。我們應創新安全知識的課堂實踐內容,多設計安全教育的活動形式,在“實踐育人”這個主題上做功夫。
3、忽略非智力因素,新生難以養成安全意識與習慣
筆者在與廣大同仁的交流中,安保人員、任課教師、班主任提到中職院校安全教育工作都深感焦慮與無奈。新生無論在校園生活、宿舍生活中的行為舉止整體上較為隨意、懶散、幼稚,對于一些違背安全常識的行為甚至出于方便自己的目的明知故犯,如:宿舍中電氣設備與易燃物隨意堆放、教學樓內在樓梯上追跑打斗、卡住住電閘保留余電等等。解決方案:筆者認為孩子們這些非智力因素造成的問題環節,往往卻是最難解決的。這也說明,我們在以往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忽略了新生自身固有的素質與能力。新生的安全教育工作是一個持續漸進的過程,比起單純的安全知識傳授來說,它更應是一個培養學生逐漸養成良好習慣的過程。我們不應單純將其視為一次性的知識講授。我們可嘗試將培養過程,分為三步:先懂法(法律是怎樣規定的,校規校紀是怎么規定的,違法違紀后會承擔怎么的責任)———后懂理(為什么不該這么做,這么做會造成怎樣的后果)———再懂事(自身以后要如何處理問題,解決問題)。該過程將是系統化的培養過程,投入時間與精力要遠大于課堂知識教育,更需不斷地進行引導與督促。
二、產生心理問題的主要原因
1.社會原因
社會日新月異的快速發展,社會中一些不良思潮與矛盾對青年學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社會競爭加劇、高校擴招、就業狀況與學初預期心理差距較大等,使中職學生無所適從,形成心理壓力。
2.學校原因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矛盾緩解較慢,甚至停滯不前。中職學生在學習中大多是習慣缺失、方法缺失、成績較差,大多數人是在輕視、埋怨、斥責聲中過來的,加之中考殘酷競爭的失利、失敗,使其原有的自卑心理更是雪上加霜。而中職學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弊端,以及部分教師忽略中職學生的心理狀況與特點、教育教學方法失當,致使學生沒能在中職學校這一新環境中重樹信心,損傷了學生的自尊心,使中職學生極其容易出現心理問題。諸如偏激、人際關系敏感、失望、自卑、憂慮、孤獨的現象尤為普遍。
3.家庭原因
家庭教育是學生成長中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而有的家長文化素質較低、自身行為不夠檢點、家庭結構的破碎與重組、父母不和等等,致使家庭教育方法不當、不持久,缺少溫暖與愛,使學生性格出現扭曲現象。而且,家庭條件的好與壞、寵愛與粗暴,均會對學生心理產生不良影響。
4.中職學生自身原因
由于自身行為失當、自控能力較弱,加之學習習慣缺失、方法缺失,學習缺乏主動性、自覺性,進而不斷誘發學生心理問題的產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幾點做法
1.以關心關愛為前提
善于發掘學生的閃光點與點滴進步,助其消除自卑心理。可以說,中職生大多是在批評聲、埋怨聲、指責聲中“成長”起來的,由于習慣受批評、受斥責,使其慢慢地覺得什么都不如別人、自己很難發現自身有什么長處與優點,使自卑心理逐步產生并“扎根”,致使嚴重缺乏一種內在的自我價值感,喪失信心、缺乏勇氣,很難抓住接受中職教育初期環境轉變的機遇,心理需求中自尊的需要很難得到滿足,逐步產生自卑、逆反、戒備、對抗、自暴、自欺等心理。而關心關愛、發掘其閃光點與點滴進步是助其解除自卑心理的一條有效途徑,也是優化教育效果的重要方法與手段。同時,組織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社團、競賽等活動,讓有不同興趣、愛好、特長的學生都有展示自身陽光、健康一面的機會,從而培樹其在其他方面向上、進步的信心與勇氣。
2.注重關懷、鼓勵
抓好批評教育這一環節,助其逐步消除戒備、逆反心理。中職學生大多成績較差,使其無論如何也是經常得到家長、教師的指責、批評,甚至人格侮辱,即使有進步、做好事,也不能及時得到肯定和表揚,受表揚成為自身遙不可及的奢望。日積月累,學生對家長、教師的幫助教育產生猜疑、不信任的態度,其心理經常受畏懼、敵對情緒的支配,“你說東、我偏西”的逆反心理逐步產生、越來越嚴重。雖說戒備、逆反心理在一定程度上是青春期孩子思想活躍、自主自立意識增強的表現,但絕非健康心理狀態。在此,我們十分注重充分運用關懷、鼓勵的方式方法,更多的幫助其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對其在各方面的點滴進步給予及時的表揚與肯定,即使批評教育,也是更加注意方式方法與途徑,力求做好批評教育的善后工作,使其排除戒備、逆反心理,進而提升教育的可操作性、可接受性與實效。
3.建立較為完善的心理健康檔案
增強中職學校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針對性、實效性、延續性。心理健康檔案主要包括成長記錄、考核記錄、班主任工作記錄、心理輔導記錄、體檢表等。完善、客觀的心理健康檔案,在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在建立心理健康檔案工作中,吸納學生的參與、評價,一方面強化其心理素質與道德意識,另一方面增強其自我教育和自省自勵的意識與能力。心理健康檔案的建立與使用,促進了學生、教師、家長三位一體機制的完善,不斷增強家校教育合力。良好心理品質的培育源于個體自尊的呼喚與激發,通過心理健康檔案的正面激勵、“閃光點”擴充與裂變,增強了學生的心理素質,增強了其進取的信心與動力源。在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既重視教育結果的評價,更注重教育過程的導向功能、強化功能、激勵功能與調節功能。
不遵學校紀律,經常遲到或曠課、抽煙、喝酒、爬墻跳窗等我行我素;盲目追求時髦,穿著打扮不得體,說粗話、臟話;不尊重師長,隨意打擾他人學習和休息,對他人的相貌、體態、衣著評頭論足,給同學起帶有欺辱性的綽號,相互打罵、嘲笑同學的生理缺陷;故意拖欠課本費,向家人騙取費用,隨意說謊;亂扔紙屑、果皮、隨地吐痰、亂倒垃圾;不愛護公物,亂踢、亂涂、亂刻、亂畫、亂挖公共設施。這些不良現象在中職生中廣泛存在,更為嚴重的是部分學生對這些不良行為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視為“有個性”,這問題歸根到底是中職生群體中的禮儀價值觀錯位問題。
(二)禮儀知識和技能嚴重不足
與同齡人相比,中職生在禮儀知識和技能上的缺失更為嚴重,由于缺乏符合自身年齡和身份特征的禮儀知識和技能,中職生在與同齡人競爭中處于明顯的不利境地,致使中職生難以適應公共場合的溝通需求,表現為高度的不自信,影響了中職生的對外學習和交往。同時,與在自己熟悉的場合的放肆無視相比,在陌生場合的自卑進一步降低了社會對中職生群體的正面評估,強化了部分中職生對現代禮儀的反感和抵觸。
(三)不良禮儀習慣積弊嚴重
如上所述的眾多不良禮儀行為表現中,很多都是中職生長期形成的行為習慣,這些行為雖然與現代社會提倡的禮儀格格不入,但許多陳規陋習要改變也不是容易的事。甚至在地方性的社會公眾的傳統觀念中,仍然有一些與時代和國際接軌的禮儀還不為普遍社會成員所接受,甚至還遭受否定和貶斥,這些積弊在中職生身上也較為頑固地存在著,對中職禮儀教育是一個重要的挑戰。
(四)缺乏相應的禮儀行為自我評價能力
禮儀行為自我評價能力是禮儀自我學習和提升的重要推動因素。一個人如果能夠對自身的禮儀行為正確、如實地認識和評價,就能正確地對待和自理個人在禮儀學習、運用和提升上的得和失,有利于自我糾正和提高。從現有研究和實踐中發現,中職生在自身禮儀行為上缺乏相應的自我評價能力,難以實事求是地評價自己的禮儀行為,自滿或自卑的自我評價較為常見。這問題的存在,與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要求格格不入,需要深入研究,找到這些問題的根源,進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應對措施。
二、中職生禮儀素養問題的成因
(一)家庭教育的缺失
中職生與普通高中學生有著相同的中小學學習過程,在實際操作中,普通高中也并不比中職學校更重視禮儀教育,家庭教育是青少年學生禮儀教育的最大變量。當前,中職生基本來自農村家庭,迫于生計,相當部分學生的父母一方或者雙方長期外出務工,許多中職生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親戚生活,“留守”現象普遍,他們與父輩長之間長期缺乏情感和行為交往,相關教育缺失,加上祖輩自身缺乏現代禮儀觀念和素養,決定了中職生的家庭在禮儀教育上非常“不給力”。調查發現,中職生群體的家長教育觀念普遍存在不足,相當多的家長缺乏教育意識和責任感,放棄自身所應承擔的教育角色和責任,對孩子的禮儀修養自然重視不夠,部分家長更是成為中職生不良禮儀行為的榜樣。總體說來,家庭教育的缺失是造成當前中職生禮儀缺失的重要原因。
(二)學校教育的不足
學校是學生接受系統禮儀教育的主要場所,小學、初中是學生禮儀修養養成的重要階段,但在我國現有的教育體制下,和地方政府、社會、家庭一樣,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往往忽視對學生文明禮儀的培育,對學生的評價主要看考試分數的高低。因此,當前的中職生大多是來自初中階段甚至是小學階段就被學校教育“邊緣化”了的群體,他們就是中小學所謂的“問題生”、“難管生”和“不管生”。再加上很多中職學校長期以來對禮儀教育重視不夠,禮儀教育缺乏專職專業教師,禮儀教育價值目標嚴重功利化,內容單一化、方法簡單化,重理論、輕實踐,致使中職生的禮儀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一些中職學校辦學定位錯誤,不思進取,得過且過,部分教職工行為散漫無序,違背現代禮儀規范的行為時有發生,也對中職生文明禮儀的學習及養成造成了消極的影響。
(三)社會禮儀環境的缺失
當前,我國正處于社會轉型的關鍵時期,市場經濟的高速發展、網絡的迅速普及,國際交流的愈發頻繁,人們的思想觀念正在從保守轉向改革、從封閉轉向開放、從依賴轉向自主、從安貧轉向求富,發生了許多積極變化。同時,一些傳統的思想觀念也正受到形形“新事物”、“新思潮”的挑戰,傳統的道德觀念不再受到尊崇,現代道德體系建設和禮儀教育滯后,社會尚未形成良好的禮儀氛圍,倫理、道德領域出現了某些紊亂和迷茫,社會上仍然較多的不道德、不文明、有失禮儀的現象,一時尚未得到及時的應對和糾正。社會上各種拜金主義、個人主義、享樂主義、功利主義等腐朽的價值觀念,更是對青少年正確禮儀價值觀念的塑造帶來消極影響。
三、新時期中職生禮儀教育的改進對策
學校在中職生禮儀教育系統工程中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應主動承擔起相關職責,積極組織協調各方面力量共同推動中職生禮儀教育邁向新的臺階。
(一)建立健全現代禮儀教育體制機制
長期以來,禮儀教育只是作為一項自主開設的課程,一般學校僅作為一門無足輕重的補充課程,在實施方式上有較大的隨意性。要提高中職禮儀教育的成效,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禮儀課程規范,把禮儀教育納入學校常規課程體系,建立科學合理的禮儀教育目標,編制禮儀校本教材,豐富禮儀教育內容,保障禮儀教育的基礎設施及人員配備。完善專業和職業素質教育內容,在專業課程教學中融入職業禮儀教育。制定禮儀素質評價標準,將文明禮儀教育納入校園素質教育活動體系,加強監督和管理。完善日常行為管理制度,將文明禮儀內容融入中職生日常行為規范,將禮儀知識潛移默化地滲透到學校的各項管理和教育教學活動中。如此,中職禮儀教育才能從無序走向有序,從隨意性走向規范性,從經驗性走向科學民主性。
(二)推進學校禮儀課程教學改革
禮儀教育需要有一整套符合各地中職生實際需求的禮儀教材,這一整套教材既包括適應現代社會生活禮儀的普適性材料,也包括與學生具體專業和地方社會環境相適應的校本教材。在教學方式方法上,
(1)要創造條件大力提倡情景式的教學方法,通過案例分析、同伴示范、角色扮演、視頻觀看等情景式的教學模式,把禮儀教育內容以更加貼近學生、貼近實際和生活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寓教于樂,使課堂成為學生的精神家園;
(2)要結合實際加強禮儀實踐訓練,把實踐鍛煉作為中職生禮儀教育的重要載體,通過開展禮儀知識競賽、校園日常行為禮儀規范檢查評比、到政府社區和企事業窗口部門參觀見習、頂崗實習等方式加強禮儀實踐鍛煉,促進禮儀教育從思想認識向實踐能力轉化,克服原有粗俗不雅的行為習慣,把學習到的禮儀知識內化為自身的內在素養。
二、中職德育的有效對策
首先,根據中職學生的專業特殊性,與專業社會實踐相結合,加強職業道德教育。中學生有著很強的技術專業,從他們一進入職校的第一天起,就有針對性的去學習某一“專業”,而這一“專業”又和學生畢業后所從事的工作崗位有著很大的關聯,因此,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中,要以具體的職業道德規范為切入點,一方面在專業課堂知識及實際鍛煉中引導學生了解社會對該人才的道德需求;同時加強社會實踐基地的建設也尤為重要,在具體職業環境下,進行思想道德教育,開展有針對性的德育教育,使中職學校的德育教育更具實效性。
其次,加強學校對中職教育的重視程度,優化德育教育課程,做到以人為本,人人學習德育知識,人人傳授德育理念。爭取做到在學校的德育全員化,這樣不僅能夠給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德育環境,同時也能升華教師的德育素養。在教學的過程中以專業知識傳授為主體,德育教育為重點,德育教育與專業教育相結合。二者做到相輔相成,德育教育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幫助學生對自己充滿信心,為學習提供動力。進而讓學生也成為德育教育的主體,讓學生參與到德育教育的行列中,親身體驗,經常開展一些適合學生的個性化活動。也請同學們進行相互監督,形成激勵性的測評體系,最大限度的為學生德育教育提供資源,使學生盡早的樹立自己的德育價值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