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7 16:31:1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大學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文化論文

篇(1)

二、數學文化融入大學數學教學的必要性

數學文化具有普遍的區域性和人文性雙重特征。自從20世紀70年代末我國恢復高考制度以來,全國逐漸形成了教材、教學形式基本統一的數學教學格局,造就了數學教學的繁榮。但如果審視數學教學的文化屬性,就會發現我國幅員遼闊的國土上,教育發展不均衡,加之國內各民族聚居區域有別、人口不一造成了全國各地人文文化的巨大差異。以數學文化的視角,顯而易見,上述的兩個統一是不滿足協調關系的,基于此,數學教學組織的頂層設計是不合理的,故需倡導大學數學教學的層次性,滿足數學教學的基本文化屬性。通過數學教學的文化屬性組織教學,通過區域性融入民族文化的教學,通過協調區域差異和文化差異的多模式存在,實現匹配的針對性數學文化教學實踐。同時,也要注意數學文化作為文化范疇需要匹配東部地區、西部地區以及發達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社會文化背景,不能盲目追求數學文化的文化屬性,必須要將數學文化作為教學實踐工具應用形式緊密結合抽象理性思維模式,必須清楚地認識到數學文化思想具有廣泛的應用實踐性和純粹理論的抽象邏輯性的雙重特征。

篇(2)

(二)企業文化企業文化是企業經過較長時間的成長、建設、發展而形成的一系列有關管理理念、管理方式、經營理念、服務理念、群體觀念、團隊意識,以及與之相吻合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規范的總稱。它是企業成長、建設、發展過程中的精神積累與價值觀的升華,并且被全體職工所認可、認同并自覺遵守的一套行為方式。亦即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優秀的企業文化融入大學文化與工程文化之中,凸顯其精華形態,即培育塑造員工的規范、誠信和責任意識,以及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奉獻社會和實踐與創新精神,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

(三)三者的相互關系大學文化是卓越人才培養的積淀,是大學在長期辦學歷史過程中形成的非物質資源優勢,是大學發展不可或缺的戰略性資源之一。因此,應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大力傳承與發揚,形成品牌優勢,不斷輻射到人才培養的各個方面去。工程文化是卓越人才培養的策略,是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創新意識的先進理念與基礎,并與大學自身的特色文化相融合,共同促進文化育人策略的完善與提高。企業文化是卓越人才培養的途徑,學生經過在企業真刀真槍的實踐與鍛煉,既提高了自身的實踐動手操作能力,了解了相關技術發展前沿,又受到了優秀企業文化的熏陶,培養了高尚的道德情操與責任感。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工程文化應融入大學文化,而大學文化也應涵容工程文化,企業文化又浸潤在工程文化之中,三者是相互融合、相互交叉、相互促進的關系,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應是三者的交集(如圖1所示)。三者不斷融入、滲透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共同促進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并在無形中影響與培育著工程實踐人才。圖1大學文化、工程文化與企業文化的交集

二、大學文化之傳承———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基礎與積淀

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的講話中明確提出了大學的第四大職能———文化傳承創新職能。大學不僅承擔著人才培養、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的任務,而且還承擔著文化傳承創新的重任,這是新時代賦予大學的新任務、新使命。大學自身在長期的歷史積淀與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文化特征,如大學理念、大學環境與物質、大學制度、大學行為等。那么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也應繼承和發揚大學自身文化特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并使其成為人才培養的積淀與基礎。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卓越工程師教育理念的協同與引領目前,我國實施“卓越計劃”的目的是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各類工程技術人才。其階段性目標是借鑒世界先進國家高等工程教育的成功經驗,創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教育模式,通過教育和行業、高校和企業的密切合作,以實際工程為背景,以工程技術為主線,著力提高學生的工程意識、工程素質和工程實踐能力,培養大批的各類型工程師。同時,將CDIO工程教育模式融入其中,作為卓越工程師培養的重要手段。在實施“卓越計劃”的過程中,其教育理念與教育思想應與大學自身特色文化相融合。大學特色文化始終貫穿于其中,起著協同與引領的作用。即大學文化既要與“卓越計劃”的教育理念相互融合、相互協同,又要引領其教育思想、教育理念,使其凸顯大學特色文化特征、文化本質,彰顯大學特色,傳承大學歷史傳統,使大學文化真正成為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基礎與積淀。

(二)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與融合經過長期歷史積淀形成的大學文化是大學發展的特色與基礎,并不斷融入各項工作之中,一切工作都圍繞其特色文化展開。同時,也是對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的統一與融合。從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目標中,我們可以看出,知識、能力與素質三者的辯證統一,就是在人才培養過程中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與素質提高為一體。知識是學生進行理論研究與實踐探索的基礎,是學生能力與素質提高的根基;能力是學生知識與素質的外在表現,豐富的知識與較高的素質可以提高其能力水平,而較強的能力可以促進知識的獲取與素質的提高;素質是更高、更深層次的品質,需要有深厚的知識基礎與較強的能力作為后盾。而大學文化始終貫穿在知識、能力、素質的培養與提高過程中,其各個環節都體現出大學的特色文化,并起到統一與融合的作用。

(三)各學科知識的整合與協調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人類社會科學技術的不斷推進,大量交叉學科、邊緣學科的出現,理工文管醫等學科的緊密結合、相互融合與相互促進,共同構成大學學科發展與建設的基礎。大學文化在各學科知識的整合與協調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第一,各校可建立具有大學自身文化特色的、學科內容融會貫通的教育體系,將相近或相關學科進行重組與整合,組成新的學科系列模塊;第二,各學科知識的整合與協調應體現出大學文化的實質,立足于大學自身特色文化,用發展的眼光來構建符合實際需要、滿足學生需求的學科知識體系;第三,大學文化應始終貫穿在各學科知識的整合與構建過程中,引導學生用科學的文化觀來看待其在各學科融合過程中的凝聚作用和意義。

三、工程文化之培育———卓越工程師培養策略構建的支持與保障

工程文化本身是一種理念文化、制度文化、特色文化與價值判斷文化。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高校創造良好的工程文化育人氛圍,打造特色工程文化,是新時期卓越人才培養策略的需要,是提高我國工程人才創新、創造能力的必然選擇。對于高等院校本身而言,在實施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尤其應該強調工程文化的培育,注重工程文化育人策略的建構。因此,工程文化育人策略在構建過程中主要包括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學科專業、課程體系、實踐環節等五大方面,并且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一)工程教育理念———人才培養的指導工程教育理念是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指導,并不斷滲入其中,與當今時代要求遙相呼應,真正體現出教育理念是高等教育育人之根本。首先,我們應強調做人與做事的辯證統一。“卓越計劃”是要將人培養成為理論基礎扎實、實踐動手能力強的新型現代工程師,那么高校在傳授知識、培養能力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高尚道德、品質和責任感的培養,使其做人與做事相統一,注重能力訓練與品德養成。真正培養出綜合素質高的卓越工程師,為我國工業化、現代化建設提供人才保障。其次,我們要突出工程教育的特性,即綜合性、實踐性與創新性。綜合性是指工程教育不僅僅包含工程技術、實踐等因素,還包括了多種要素。這就要求我們在主體專業的主導下,運用綜合思維、綜合能力,把各種不同專業、不同學科共通的主旨與精髓融入主體專業、學科之中,這樣才能高屋建瓴、事半功倍;實踐性是工程教育的突出特性,強調的是學生實踐動手能力,并且工程教育也要在人與大自然的交往中加以實踐、磨煉,才能夠真正檢驗、分析出其利弊所在;創新性是指工程教育要有所創新,即在原有基礎上進行知識與技術的創新。因為只有創新,才可以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才能不斷進步,才能走在世界前列。任何技術與科研成果的出現無不是以創新作為其中堅力量的。第三,人才培養要突出產學研結合、各主體共擔責任的主旋律。產學研結合培養人才,是人才培養最行之有效的途徑。特別是在卓越人才培養過程中,校企全程合作培養工程師,企業參與高校人才培養的全過程,而高校師生參與企業生產技術的研究與學習,二者有機結合,互融共長,是產學研結合的最好例證。同時,各主體應相互協調、相互配合,提供政策保障、加強立法,共同承擔起人才培養的重任。

(二)人才培養目標———工程文化育人的精髓人才培養目標是各級各類高校卓越工程師培養的具體化,它是由特定社會領域和特定社會層次的需要所決定的,也隨著受教育對象所處的學校類型、級別而變化。因此,培養目標是高校辦學的立足點,也是學校特色與個性發展的載體,它決定著學校未來人才培養發展的方向,同時也是文化育人的精髓。[7]因此,各高校在人才培養過程中對人才培養目標的選擇、構建與實現應根據實際,突出自身文化與學科發展特色,進一步彰顯大學特色文化、工程文化,為構筑具有中國特色的工程人才培養目標奠定基礎。

(三)學科專業———工程文化發展的特色學科專業是大學發展的基本要素,是大學實現其科學研究、人才培養、服務社會及文化傳承創新等職能的基礎與保障。而學科專業的發展水平是大學辦學水平、特色文化與發展聲譽的主要標志,也是大學核心競爭力之所在。因此,無論是工程類學科專業還是其他學科專業,都應時刻體現出大學自身工程文化的發展特色與內涵,并不時在學生思想、專業教育、實踐教學及教師言傳身教中滲透,通過個性培養、文化活動、學科競賽等輔活動,進一步推進工程文化的建設與發展。

(四)課程體系———工程能力培養的核心工程教育的目標是培養和造就合格的現代工程師,因而其課程體系的設置是工程能力培養的核心,也是人才培養的載體。高校應緊緊圍繞這一核心,結合自身特色進行課程體系的設計與組織,使其更好地為實現人才培養目標服務。隨著現代科技的迅猛發展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我們需要學習與掌握的知識逐漸增多,既需要掌握扎實的理論基礎知識,又需要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既需要學術型、研究型人才,也需要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因此,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學校結合工程文化發展特色,在公共理論基礎課的基礎上,可適當增加應用性、實踐性課程,增加工程選修課的比例,突出工程文化、人文文化課程及文化內涵建設在工程能力培養過程中的作用。即在建立公共基礎課平臺的基礎上,建立專業基礎課與文化活動兩個平臺,在專業基礎課平成專業課與專業方向課的相關知識與技能,而在文化活動平臺通過輔修專業、科技活動與課程選修等環節進行人文素質教育課程、文化課程的滲透與熏陶,并將這兩個平臺的內容有機結合,進而達到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即提高理論基礎知識、實踐動手能力與人文素質修養的目的,真正體現出課程體系是工程能力培養的核心的作用。

(五)實踐環節———工程能力培養的基礎實踐環節是為配合理論教學,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專業訓練和鍛煉學生實踐能力所設置的教學環節。而工程實踐是工程能力培養的基礎與保障,應強調“知行合一”,實行“做中學”,并在教學過程中加強以培養專業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為核心的工程實踐教學體系建設。這可通過以下幾方面來具體實施。一是在教學過程中,加強工程實踐教學理念與實踐精神的滲透與熏陶、實踐能力的培養與提高,注重創新精神與創業能力的相互銜接與實踐,進而形成三實二創的工程文化教學理念,為形成滿足工程實踐需求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奠定基礎。二是改革實踐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加大實驗教學、實習實踐、設計實踐與社會實踐的力度,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將工程文化、大學文化與地域文化相結合,鼓勵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索,將所學的知識在實踐中得以驗證,最終實現自身的多層次發展。三是實踐環節進行過程中,要建立理論基礎、工程實踐基礎、工程文化基礎、人文素質基礎等模塊,并將工程文化貫穿在其過程中,實現工程教育的文化育人作用。同時,把工程文化從無形資源變為有形資源,建立工程文化教育基地與人文素質教育基地,使學生養成工程觀意識。這對提高學生工程素質教育質量能起到重要作用。

四、企業文化之期待———卓越工程師培養途徑實現的動力與源泉

企業文化是企業成長、建設與發展過程中的精神積累與物質升華,極具感召力與凝聚力,代表著企業的目標方向、發展動力與人文情懷,并在培育企業精神、提高員工思想道德,以及促進其競爭力提高的過程中發揮重要作用。而高校在卓越工程師培養過程中,特別是在校企全程合作共同培養過程中,企業文化與大學文化、工程文化相互融合,能共同構筑卓越工程師培養之道,從而最終實現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校企合作的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淺層合作階段、中層合作階段、深層合作階段。不同層面的合作中,企業文化的融入、參與和指導的程度是由淺入深、逐漸滲透的,學生對企業文化的認識是由陌生到熟悉、從浮淺到深入的,從而實現企業文化的融合與熏陶,步入卓越工程師的培養途徑。1.淺層合作階段。在此階段,學校設置專業、構建課程體系都按照企業需要確定,在企業建立生產實習基地,并簽訂專業教學與實習協議,聘請行業企業專家,逐步形成產學合作體。校企配合式、學工交替式為合作主體,使學生掌握初步的工程基礎知識和工程實踐能力。在此過程中,學校對企業文化的滲透與熏陶處于認識、期待階段。學校初步了解企業的各項規章、制度,企業的運行效率、企業精神,以及員工所反映出來的道德風貌、工作作風、責任意識后,逐步對企業文化有所了解,為進一步促進校企文化的融合奠定基礎。2.中層合作階段。學校能夠為企業提供咨詢、培訓等服務,并能夠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研發過程,建立人才培養聯合體,制訂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需要進行人才培養,主要以訂單培養式、頂崗實習式為主體,具有工程設計、咨詢與服務的能力。在此階段,學校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處于研究、探索階段,研究企業文化中的管理理念、經營方式、群體觀念與群體意識、團隊意識與團結協作精神等,思考大學文化、校園文化與之相吻合、相適應的思維方式與行為規范,為使企業文化更好地融合、服務于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全過程打下基礎。3.深層合作階段。企業與學校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學校以企業的發展需要、科研攻關、技術前沿制訂教學與科研的發展方向,將研究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以提高其整體效益。同時,企業也主動投資,共同研發科技成果,建立利益共享關系,并應用于教學、人才培養與生產全過程,具有一定的創新、創造能力。主要以項目合作式、多專業聯合式為主體,校企相融。在此階段,學校對企業文化的認識處于相互融合、相互發展階段,將企業文化有機融入大學文化、工程文化之中,融合于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過程之中,使大學文化、工程文化與企業文化協同共筑卓越工程師培養之堅強基礎與后盾。

五、大學文化、工程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之社會理想———卓越工程師培養的支持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到,大學文化是育人的基礎與積淀,工程文化是育人策略構建的支持與保障,企業文化是人才培養途徑實現的動力與源泉。三者融合,是完成卓越工程師人才培養這一使命的理想與支持。那么如何實現三者的有效融合呢?

(一)增強學校管理制度創新,為實現三者之融合營造良好、寬松的文化氛圍要實現三者的有效融合,學校須進行管理制度的創新,創造良好、寬松的文化氛圍。這樣可以突破各種陳規戒律與學科專業界限,學生可在寬松、濃厚的文化環境下積極進行學習思考、發現探索,并對三者的內涵進行更加深入地理解與研究,激發學習興趣、好奇心,提高獨立思考、創新思維、發現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更好地實現三者的交融。同時,學校鼓勵學生以本專業為主體,在本專業發展特點與培養目標的基礎上,深入理解三者的內涵與融合的意義、作用,并進一步鼓勵學生跨學科、跨專業學習,積極參與課外活動,參加各種創新實踐活動,以豐富其知識、開拓視野,提高對邊緣學科、交叉學科的研究與探索能力,培養其勇于創新、追求卓越的精神。

篇(3)

(一)大學文化核心層———引導與凝聚力大學與人一樣,都需要有精神才能有所區別,大學精神文化就是大學的精神,是不同大學異質的根源。其主要包括大學使命、大學辦學理念、大學人體現出的治學風氣、校風等,同時還能從校訓、校歌中展現出大學的傳統精神。大學精神文化是抽象的,但也是具體的,其體現在大學的講臺上,大學人言行舉止之中,存在于大學校園的每一個角落,更是諳熟于每一個大學人的靈魂中。由于大學精神文化在大學文化結構中處于最頂層,這就決定了大學文化具有引導和凝聚功能。大學文化的引導功能指大學文化能夠在潛移默化中促使大學文化主體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同時也促使其健康成長與發展。凝聚功能是指大學文化能促使主體形成一種向心力,也同時促使大學和大學文化得到更好的發展。大學精神文化是大學文化精神主體的共同發展目標和價值追求,是引導與凝聚功能的本源,也是其思想基礎和精神動力。

(二)大學文化骨架層———約束與協調力大學制度文化是大學組織內的管理者制定的價值取向、道德標準、利益觀念等一系列規范,也包括由此產生的制度體系和大學人對制度的理解與的態度。其主要包括國家制定的高等教育法律、法規政策、地方教育法規、學校內部的各項規章制度、觀念體系等。大學制度文化是大學在長期實踐中形成的規范和規則,能約束大學的辦學和師生的治學、工作行為,而且也能為大學的正常運行、發展提供制度保障。大學制度文化處于大學文化結構的中間層面,因此決定了大學制度文化的約束功能和協調功能。大學文化的約束功能體現在大學文化對大學人的規范作用,指運用精神、制度、輿論等手段來規范大學文化主體的行為方式。這種規范作用是以大學制度文化為主,以個人責任為基礎的自我約束為輔。協調功能也來源于大學的制度文化,大學處于社會系統中,因此不僅要處理好大學內部組織之間的關系,也要處理好大學與社會各方面的關系,更要處理好大學現代文化和傳統文化之間的關系。大學制度文化有助于解決大學組織內外的矛盾沖突,使得大學文化在不斷協調中得到發展。而沖突孕育著大學的創新精神,衍生出大學文化的創新功能,不僅對于學生和大學未來發展起到主導作用,也是社會不斷進步的源動力。

(三)大學文化外顯層———育人功能大學行為文化是大學文化的外顯形式,也是一種與社會群體行為文化異質的特殊行為文化,包括大學行為主體(教師和學生)在教學課堂、知識學習與科研、社會服務等行為中所表現出的思維方式和慣習模式。大學行為文化在大學中主要體現在大學文化主體的治學和生活兩個方面。治學方面指的是大學教師在教育教學、科學研究中秉持的嚴謹風氣,以及學生學習中堅持的認真態度。生活方面是大學教師、學生和行政管理人員在日常學習工作中與他人交往的行為方式。大學文化結構中的每個層面都是為育人而服務的,但是大學行為文化是育人功能的核心體現而且是一種外在的行為表現。大學文化育人功能源于大學是人才培養組織,其不僅要提高學生的文化知識水平,而且更能影響或是改變學生思想意識。大學中形成的文化由其主體創造,反過來對大學文化主體行為產生影響,大學文化通過整合教育資源、拓展大學主體知識,培養出在人格上獨立、心靈上健康、頭腦上豐富、道德上高尚的大學生,他們會將大學文化的烙印帶入社會中,對社會文化發揮著引領、超越和輻射作用。

(四)大學文化物化層———依托性大學環境文化是大學文化的物化形態,是大學人生活所依賴的物質環境,也是大學和大學精神存在的物質基礎。大學環境文化以外顯方式影射著大學文化長期積淀下的精神,也是其他層面文化形態存在和作用的基礎及前提。環境文化主要指大學以外的環境和大學內部環境。大學以外的環境是大學所處的地理環境或者說是地域環境對大學文化產生的影響;大學內部環境是指校園內建筑布置、人文景觀、科研教學設施和各種辦學所需的物質條件,也包括大學設置的課程和學科,教師隊伍和校園網等有形無形的物質基礎滲透出的文化氣息。大學環境文化雖然不能直接決定大學文化的功能,但它是大學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為文化的基礎,也是它們的外在表現,在整個大學文化結構中占據重要的地位。

二、大學文化結構層對城市文化建設的啟示

當今的大學已經不是中世紀所說的“象牙塔”了,其職能逐漸拓寬,從最初的傳授知識到學術研究,再到今天的社會服務,大學與社會的聯系越來越密切。大學是社會上文化水平較高的一群人的聚集地,是社會精神文明也是城市文化精神的根源,大學文化反映出的是社會發展的方向和時代的新氣象,因此大學文化對城市文化的影響效果毋庸置疑。大學文化是從屬于社會文化的一種亞文化形態,成為城市文化的一個組成因子,更是每座城市文化與眾不同的重要原因之一。解構大學文化,細致剖析其各個層面賦予大學文化的功能,進而明晰大學文化對城市文化產生的影響,通過吸收時代特征突顯的大學文化,能夠提升城市文化競爭力。

(一)大學精神文化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大學精神文化的引導和凝聚功能是引領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航標。大學精神文化的核心在于其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當代大學職能逐漸拓展,然而其對真理嚴謹的態度、對學術的自由及獨立人格的精神追求是亙古不變的,這就促使大學精神文化成為城市尋找其精神文明建設的源泉。目前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成為政府和社會普遍關注的議題,城市形象、城市標識的開發在各大城市競相展開,以大學精神做為城市精神文明建設的參照并且擔當城市精神發展風向標是現實可行的方案。

(二)大學制度文化推動城市創新發展大學制度文化層面產生了大學文化的約束、協調功能,而協調功能衍生出大學文化的創新功能,這對城市文化建設影響深遠。大學制度文化約束主體行為、協調大學組織中的沖突,但更重要的是其推動了大學創新的誕生。大學文化創新能夠推動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是大學文化結構中制度文化對城市文化的重要影響。大學是社會精英的聚集地,是思想和文化不斷碰撞激起創意浪花的場所,因此他們身處城市文化競爭力研究的頂端層次,他們擁有著高深知識,同時也是城市文化創意的主體決策者,具有一般人并不具備的文化視野和文化自覺性,根據城市文化發展規劃,以超凡的文化經營運作的能力,在知識創新領域的各個方向為每座城市尋求發展方向,對城市文化創意產業繁榮發展起到重要作用。

篇(4)

二、在課堂中融入中國文化

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主要陣地,為了加深學生對中西方文化差異的理解,需要教師在課堂中融入中國文化。首先,英語教師應該具有把中國文化融入課堂的教學理念,課堂上教師的任務不僅僅是教授學生英語知識,還應該向學生傳授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知識。這就需要有關部門加強對英語教師的培養,尤其注重培養英語教師漢語文化功底。其次,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學生才是英語課堂的主體,課堂上教師與學生之間不僅是教與學的關系,更應該是合作伙伴的關系,教師應該利用情景教學,活躍課堂氛圍。最后,教師在講授完課堂內容以后,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內容進行延伸,如學習完“西方近年來科學經濟發展”這篇文章,教師可以要求學生用英語簡單介紹我國五千年的科學經濟發展,介紹過程中,學生會不由自主地聯想到我國古代四大發明等世界領先的科學技術,有效增加學生對我國優秀文化的認同,增加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信心。此外,由于大學生在思想價值觀上已經有了一定的認知能力,如果教師只單純地講解中國文化的優秀,不舉實例加以證明,學生必然會產生厭倦,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多拿事實說話,使學生的價值觀更加成熟。在學習英語詞匯的過程中,教師不應該只是把字典對詞匯的解釋翻譯給學生,而要引經據典,為學生講解單詞與東方文化的聯系。英語中有很多能夠反映中國文化的單詞,例如教師講解“China”這個單詞時,針對其“中國”和“陶瓷”的兩個含義,結合中國文化,系統地介紹中國陶瓷在古代的興盛發展以及西方對中國陶瓷的喜愛程度,激發學生對我國陶瓷的興趣,通過課下查閱資料,產生強烈的自豪感和榮辱觀。再比如,學生做聽力練習時,英語教師除播放閱讀錄音原音外,還可以采用把聽力錄音的內容朗誦給學生的方式,使學生加深對聽力內容的印象,同時準確掌握英語發音技巧。

篇(5)

2.大學精神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大學精神文化是大學文化的靈魂,是一所大學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和源泉,體現了大學人的理想信念、價值取向的追求,反映著一所大學的整體精神風貌。大學精神文化對道德具有隱性導向功能。大學精神引導大學生們的思想和行為朝著符合學校培養目標的方向發展。這種觀念形態的東西不具有強制性,卻能使學生產生感情上的共鳴與認同,進而形成一種自覺的、內在的驅動力和強大的感召力,使他們去主動地完善自己,適應并改造社會。大學精神文化對個性的影響力和約束力具有持久性的特點。大學精神文化所具有的強大的隱性導向功能,主要融合在學校各種優秀的報刊所倡導的理念、校園物質條件到精神活動所營造的文化氛圍、學校各種制度以及領導工作方式中,給每個校園人心理上以一定的暗示,使他們自覺或不自覺地認可學校所倡導的人生觀、價值觀和道德觀。大學精神文化對道德具有激勵和凝聚功能。大學精神文化本身具有—種“內驅力”,能對大學師生產生激勵作用。大學精神文化使一所大學成為一個共同體,成為一個由理想、價值、榮譽等凝聚起來的教育機構,作為人類精神家園,使人形成一種比較強烈的認同感、歸屬感、責任感和榮譽感,產生一種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3.大學制度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概括地說,大學制度文化是高校所制定的各種大學規章管理制度和行為規范的總和,制度文化反映大學與社會、大學與政府、大學內部機構各要素的相互關系,是促進大學物質環境文化和精神文化協調發展并將其轉化為高效有序行動的保證。從大學本身來說,大學制度對大學生道德養成的規制作用更為明顯,而“文化化”的制度或者說制度文化,對學生道德養成的功能作用同樣明顯。首先,表現在規范和約束功能層面。我們知道,一個人的思想方式、倫理道德、技術能力、行為規范和知識水平都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并且是環境的產物。學校要培養學生良好的集體理念,離不開一定的組織和制度的調控,制度是學生最好的導師,良好的人文環境必須要依靠制度文化來保駕護航。制度文化隱藏在學校的儀式、教育觀念、學校管理結構、教育目標乃至心理氛圍中。科學合理的制度一旦形成,就具有權威性,就會成為集體價值理念,師生員工就要自主地接受它,并認識到這種校園物質文化的價值、功能,防止人為破壞。制度文化具有組織性和規范性。例如,教學制度、培養目標、校規、校紀等都是師生應嚴格遵守執行的。制度文化是大學教育得以順利進行的保證。其次,表現在積淀功能層面。大學治理從表現上看是制度本身,但其本質卻是大學制度的“靈魂”即大學制度的文化屬性。大學制度區別于一般的社會組織制度,區別于政治、經濟乃至一般的文化制度,它是一種文化的積淀,體現著大學之所以為大學的精髓。

4.大學活動文化與行為文化的道德養成功能

篇(6)

(1)大學文化建設必須是先進的,目前我國的基本情況是國家人民基本達到了溫飽狀態,人們對新的文化的要求越來越高,很多新事物應運而生,迫切要求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滿足人們的需要,而大學的文化建設卻是國家建設中最先進文化的源頭,他應該最先進行文化建設,進行各種先進文化的多方交流、辯論、融合,最后將這種文化影響整個社會的文化建設。

(2)大學文化建設要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一個大學是一個大學的文化,大學的目的就是精神上育人,行動上育人,管理上育人、教育上育人,歸根結底是一種文化上的育人,大學集中了最好的科研、最好傳統文明基礎、最佳的文化成為新知識、新文化、新思想的傳播搖籃。大學將本著這樣的理念將一批批人才輸送到社會當中,成為社會先進生產力和文化當中。

(3)大學也要加強文化交流。優秀的大學文化必然是開放的文化。如今,全球化正在成為一種趨勢。大學文化的特殊性,在于它要求要有對文化共存的認識,并從其他文化中汲取有益的營養,為自身的發展構筑豐厚的基礎。發展自己首先就要開放自己,實現學校文化與社會文化互動,最終實現雙方的共贏。

(4)大學要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共建。一切為了學生,一切為了教師,是大學的工作目標。文化是一個大學生存的基礎,沒有了文化特色一個大學就沒有發展,是一個大學的命脈,每一個大學的校訓就是這個學校的名片,是這個學校的根基,精神文化的傳播需要建立在物質文化的基礎上的,校園物質環境是大學文化的重要載體。

2關于加強大學文化建設的思考

在當前,努力建設既有深厚底蘊,又充滿生機活力的科學民主、健康向上、豐富多彩、特色鮮明的大學文化,是大學實現自身發展的需要。

(1)加強校風建設。要在充分挖掘歷史傳統寶貴資源的基礎上,將大學的學生培養成追求科學、嚴謹務實、用于創造、與時代同步,教師要積極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加強學術道德,愛崗敬業,為人師表,整個學校要營造一種積極向上的氛圍:學生好好學習;教師積極科研、育人。

篇(7)

2.大學圖書館是體現和傳承大學文化獨一無二的載體。圖書館內典藏著大量的文獻資源,能為大學信息化和社會信息化建設提供寶貴的資源基礎,它是學校進行科學教研項目的基地,直接反映著一所大學的教育水平。圖書館是大學文化的核心和精髓所在。圖書館固有的教育和服務功能影響并改變著一代代學子,它是體現和傳承大學文化最重要的載體。它是一所大學獨一無二最神圣的象征。

3.大學圖書館是大力發展大學文化建設工作的重要基地。當你身處于大學的圖書館內,你會被它濃郁的文化氛圍所包圍感染,這里是知識的海洋,是學習的天堂。每一所大學都應當與時俱進,不斷傳承發展其獨一無二的大學文化,與此同時,還要保證大學圖書館文化與大學文化相輔相成,和諧發展。大學圖書館具備兩個重要的作用:其一是不斷傳承文化,影響著人們的行為習慣;其二是提供豐富的教學資源,答疑解惑,改變著人們的行為思想。

4.圖書館平等自由的學習氛圍體現了大學教育平等的理念。人們常說,圖書館是沒有圍墻的大學,這表明所有的學生都能在圖書館內平等自由地學習,不分身份高低,不論貧富貴賤。圖書館會為每個熱愛學習的學生提供豐富的知識資源,并以此來不斷磨煉他們的意志,培養他們追求科學真理的勇氣和精神。圖書館內濃郁的學習氛圍有助于學生盡快融入學習的環境中,為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創新人才提供了扎實的基礎。

二、簡述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地位

1.圖書館是建設校園文化工作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圖書館是校園文化的核心,校園文化的建設離不開圖書館文化的大力支持。從物質的角度來講,校園物質文化應當包括校園內的文化設施、環境建設、綠化程度等,圖書館屬于文化設施,也屬于校園文化的組成部分。

2.圖書館文化集中體現了校園精神文明與文化。高校圖書館在校園文化建設中不論是從物質方面來說,還是從精神方面來講都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從校園文化建設的精神層面來分析,圖書館主要是利用其本身能營造一種良好的學習文化的氛圍的優勢,并且以此來達到影響學生行為習慣的目的。如果只說它在精神方面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未免有失偏頗,其實縱觀圖書館文化在大學文化中的作用來看,它是將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相結合后產生的一種積極向上的產物。它是校園精神文明和文化的一種神圣的象征。

三、關于加強高校圖書館校園文化建設的幾項措施

1.優化圖書館環境建設,營造高校文化的校園文化氛圍。眾所周知,環境會影響一個人的情緒,圖書館內良好的閱讀環境也會影響讀者的閱讀情緒,寬敞的閱讀空間、明亮的閱讀環境再增添一些人性化的配置會提高讀者的閱讀熱情,激發讀者的探索欲望。人性化的配置有助于讀者放松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閱讀中,享受閱讀的樂趣,這樣的環境能使學生們感到一種強烈的歸屬感,能培養學生們熱愛學習、熱愛閱讀、熱愛學校的情感。另一方面,學校可以鼓勵學生們開展一些類似書畫展覽會等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既能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又能陶冶情操,促進大學文化的發展。圖書館的配置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它也應當與時俱進,不斷滿足讀者的變化要求來調整館舍的布局、配置等。圖書館可以創新一種信息共享的閱讀模式來將信息資源與更多的人實時共享,這種模式不僅打破了傳統紙質閱讀的局限性,而且更有利于讀者快速進行閱讀,這也將大大提高圖書館的工作效率。

2.注重館內文獻資源的全面建設工作,為校園文化提供優質的物質保障。豐富的書籍資源是圖書館建設校園文化不可或缺的物質條件,是影響整個校園文化發展水平的重要因素。種類齊全的書籍是師生進行科學研究的資源基礎,因此高校校園圖書館可以根據不同的專業設置不同種類的圖書來滿足每個師生的閱讀需求。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應當注重文獻資源建設的工作,從培養素質人才的目的出發,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引進積極向上的書籍資源來滿足當今學生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

篇(8)

文學、哲學、史學作為人文學科的主干對大學治校理念、育人模式產生的影響不可估量。從治校理念說,人文學科影響大學的核心價值觀。大學核心價值觀是一所學校長期運行過程中自然形成的,是學校師生的群體意識,是師生群體實踐活動的產物。人文學者的反思和批判活動構成了這一群體實踐的主要部分,他們高度關注人及其尊嚴和價值,從人道主義和審美需要的角度審視社會、批判現實。這種學科共同體形成的一系列觀點、判斷通過先后影響學生的學習、教師的研究和校長的行為,從而主導和規范著大學辦學治校的理念。從育人模式說,人文學科通過課程教學、經典閱讀、賢者示范、終極追求等雕刻著師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對大學師生的思維方法和價值取向產生滲透性。英國哲學家培根說:“史鑒使人明智;詩歌使人巧慧;數學使人精細;博物使人深沉;倫理之學使人莊重;邏輯與修辭使人善辯。”這句話形象地說明了“學問變化氣質”。人文學科的這種滲透看似不明顯,其實在社會轉型時期就會體現出來。20世紀初葉,北京大學在中的貢獻實際上是和它的學科文化、學科體系密不可分的。中強調立人、個體精神自由和人格自主以及思想解放,是當時北大引進和支持的新哲學、新文學等學科的主要觀點和主張。第二,社會科學規范大學制度文化。相對于人文學科關注人的精神而言,社會科學關注的更多的是社會制度及其規則。法國社會學家迪爾凱姆曾經把社會這種極其特殊的存在方式近似地稱之為“制度”,相應地把社會學或社會科學近似地稱之為關于制度及其產生與功能的科學。例如經濟學要研究如何建設能夠促進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經濟制度,政治學要探討如何建立既代表經濟利益又符合公平正義原則的政治制度,社會學關注的是怎樣構建和諧、健康的社會制度。對一系列規范、規則乃至形成良好有序的制度文化的訴求,成為社會科學共同體一致的聲音。這種聲音一定會回響在大學之內。也就是說,社會科學理論往往能夠直接轉化為現實政策和師生行動規則,直至改變社會生活過程。正如英國當代社會理論家安東尼•吉登斯所言:“社會學理論以及其他社會科學的概念、理論和發現,不斷地‘循環穿梭’于它們所研究的對象之中。這些話語、概念、理論和發現反思性地重新建構著自己的研究對象,研究對象自身也學會了用社會學方式思考。”

例如,教師必然會將社會科學研究中養成的制度意識、規則觀念運用到大學教師管理中來,以至形成和學校的互動局面,推動大學教師管理的制度化。學生也會運用從社會科學得到的武器評判學校有關學生管理、社團管理的是非得失。從此點講,我國現代大學制度建設既為國家和社會的外因所推動,也是不斷滿足師生科學治理學校這一主觀訴求的需要。第三,自然科學引領大學創新文化。一個大學乃至一個國家的文化,同科技創新有著相互促進、相互激蕩的密切關系。自從工業革命以來,科技創新成為社會進步、經濟發展的發動機,主要工業國家的崛起無一例外都是從科技進步而來。而大學容納科學、技術等學科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以英國古典大學為例,長久以來,英國古典大學都奉行的是博雅教育和紳士教育,有關科技方面的學科只是蓬勃于民間的手工工場、工廠和實驗室,并沒有登上牛津、劍橋的“高雅殿堂”,這種對科學技術學科的漠視和拒斥,使得英國古典大學對英國工業革命的貢獻甚小,從而因為不能適應社會發展潮流、代表社會先進文化而在17、18世紀走向了沒落。相反的,同時代的德國大學卻能高揚科學研究的旗幟,積極發展有關學科,進而走在了時代前列,代表了當時先進文化的要求。正反兩面的歷史經驗證明,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對大學的發展和文化傳承創新作用是重要的。無論人文學科還是自然科學都屬于基礎學科,從整體上看,基礎學科奠定了大學文化的主色調,這一主色調既表現在顯性的校園文化生活、校園生態文化、師生行為方式甚至言談舉止之上,也表現在隱性的思想構架和價值選擇上。此外,應用學科隨著社會變遷在大學文化的建構上也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說基礎學科是一種主色調之中的暖色調的話,那么應用學科就是一種冷色調,二者共同描繪出大學文化景觀。應用學科對大學文化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大學和社會的關系上。例如斯坦福大學之所以能對硅谷企業的生長發揮如此巨大的作用,根源在于斯坦福大學始終保持研究和教學方面的卓越,發揮應用學科的優勢,不斷創新技術成果。當然,應用學科在影響大學文化的過程中,大學要將其在社會服務過程中必然產生的功利性甚至庸俗性控制在一定的范圍之內,使其既能發揮應用價值又不沾染社會的商業氣味。

二、在學科建設中提升和鞏固大學文化

篇(9)

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功能在大學文化建設中的引領

1.學風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關鍵。十七大報告提出“要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前進方向,興起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新,激發全民族文化創造活力,提高國家文化軟實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權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會文化生活更加豐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風貌更加昂揚向上”,大學的文化建設和引領必須以先進文化為指導,而學風建設是大學文化建設的關鍵,是一種無形的資源以強有力的力量教育和感染著人。加強學風建設,努力創建優良學風,是促進高校各項工作的前提,更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重要保證,也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和競爭力的具體表現。作為社會主義中國的精神旗幟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以強大的導向凝聚功能、激勵功能、規范整合功能,在大學文化建設中對高校學風建設起著積極的引領作用。

篇(10)

中圖分類號:G6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0717(2014)05-0054-05

“彰顯大學生精神風貌、蘊含大學生行為方式的大學班級文化本質在于文以載道、以文化人。”[1]然而,當前大學班級文化在充分發揮釋放自由、滲透主流價值、促進對話交往、提升精神品質等功能的同時,也廣泛存在著深度異化的問題。因此,探求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思想政治教育價值,追問大學班級文化建設方式是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必經之路。

一、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內涵及功能

學界對“班級文化”理論的闡釋不斷深化,諸如,亞文化視角認為,“班級文化是一個班級的大多數成員在學校環境中基于相互交往而產生的生活式樣。”[2]文化綜合體視角認為,“高校班級文化是經過反復實踐而創造的對班級成員的行為模式起導向和約束作用的文化綜合體。”[3]雖然學界研究的視角不同,但我們仍然可以從中發現其最基本的內涵,主要包含從社會文化、大學文化、青年文化三個維度對大學班級文化進行剖析。首先,從社會文化維度,大學班級文化在繼承、發揚傳統文化,傳播、借鑒先進外來文化,培育并創新新型文化的同時,將自身與社會文化有機結合,是社會文化發展最為牢固的根基;其次,從大學文化維度,大學文化通過促進、提升班級文化,對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價值尺度等產生積極影響,輻射到大學的各個領域,推動班級文化與大學文化的共同發展;最后,從青年文化維度,“青年文化是得到青年基本認同的獨特的價值體系、行為規范以及生活方式的總和”[4]。大學班級文化的主體是青年人,它是凝聚青年人的精神紐帶,體現著青年人的思維以及對大學班級文化的認同感。雖然不同時期大學班級文化會產生變化,但大學班級文化中始終彰顯著青年人特有的氣質和精神的價值觀。

明確“大學班級文化”的基本內涵是探討大學班級文化建設功能的重要前提。在此基礎上,對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問題進行分析則是有效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要求。大學班級文化建設就是指在社會文化、大學文化、青年文化的浸染和影響下,發揮其釋放、滲透、促進、提升等特有功能,并通過擴寬渠道、凝聚共識、聯結生活、選擇高雅文化,從而實現班級文化主體的認同和內化。

(一)釋放自由功能

“班級文化建設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每個學生獲得自我教育的自覺意識與能力”[5]。釋放自由功能是指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將班級學生追求內心自由、生命自由,成為實現理想、促進班級學生全面發展的真實要義,并讓班級文化成為學生陶冶、鍛煉、反省、培養的精神搖籃。大學班級文化為學生綻放自由、釋放生命的原始能量提供一個自由的生態環境。“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6]大學班級文化建設釋放自由的功能主要是通過營造寬松環境、搭建實踐平臺等方面不斷發揮作用。釋放班級學生自由主要體現為兩個優勢:其一,激發班級文化主體的創新能力。自由使創造綿延,班級學生按照新的方式對原有的信息進行重新組合和聯想,從而形成獨有的個性特征,進而成為具有創新個性的班級主體。其二,喚醒班級文化主體的自我意識。倡導彰顯學生個性、重視學生個人意愿表達的班級目標與正確價值觀,使其成為班級學生認同的深層次的行為準則,喚醒班級學生的主體意識。

(二)滲透主流價值功能

“高校班級文化建設就是要千方百計、不遺余力地使這些主導文化進入班級,并被班級文化主體認同和內化。”[7]班級文化建設具有把社會主導文化滲透到學生中并被學生吸收、內化的功能。所謂滲透主流價值功能,是指通過班級文化環境、活動等間接的文化形式將正確的價值觀進行滲透性引導,潛移默化地幫助學生在吸收、整合、內化的過程中提升其思想品質和素養的功能。一是通過主題滲透。通過理論知識研討、名師座談等渠道,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滲透到教育內容的問題與觀點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二是通過實踐滲透。利用班級文化活動、社會實踐等平臺,幫助學生靈活運用理論知識引導行動,在行動中滲透知識;三是通過環境滲透。通過硬件環境、制度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網絡環境的滲透,使其發揮潛在的導向作用。

(三)促進對話交往功能

“大學班級文化的移情、承載和凝聚的功能,會通過各種形式和傳播載體,對大學生的精神面貌產生直接或間接的影響。”[3]促進對話交往功能是指利用班級活動、班級網站等載體,以提升班級學生的對話意識與創造對話情境為前提,借助適宜的主題與時機,促進輔導員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精神交流與自由對話,并實現班級文化與校園文化、社會文化的相互聯系。首先,提升班級學生對話交往意識,創造良好的對話交往情境。輔導員以“激發者”的身份,鼓勵學生彰顯個性,尊重學生的心靈世界,從幫助與關懷的視角喚起學生對話興趣。其次,找準對話交往的主題與時機。選擇貼近學生生活、具有正確引導性的主題開展班級文化活動,正是激發學生思維與言語能力的重要環節。最后,促進精神交流與自由對話。“對話的深層蘊意就是精神交往,其目的是促進人內心世界的豐盈,實現人心靈的陶冶和充實”[8]。大學班級文化建設就是以人性為出發點,重視學生獨立思考與表達思想的能力,通過知識傳授、生命領悟、行為規范等方面,激發班級學生心靈碰撞,產生共鳴。

(四)提升精神品質功能

提升精神品質功能是著眼于教育者有意識指導和受教育者潛意識接受,主要以生動有趣、貼近學生生活的教育方式引領學生的價值選擇、精神品質和理想追求,促使班級學生追求高層次、高品位的精神生活。“正確的輿論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對班級每個成員都有約束、感染、熏陶和激勵的作用。”[9]為此,運用好班級文化形態中的提升精神品質功能是開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路徑。一是培養班級學生的理性自覺,這種獨特的理性自覺不僅將學生的生活意義、價值實現與美好生活的普世價值相聯系,與校園、社會發展相聯系,而且將自己的幸福生活與班級成員的幸福生活相聯系;二是培養班級學生追求卓越、優秀的精神動力,幫助班級學生在反思中成長,在成長中建立良好的精神世界;三是培養班級學生審思明辨的能力,引導學生明智地處理社會、班級以及個人事務。

二、大學班級文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大學班級文化建設,雖有其獨特的優勢,但在開展的過程中,依然面臨著一定的困境和問題。

(一)在順應中逃離自由

在當前的大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大學管理者遵循著馬克思所說的“形成真正集體的前提條件是個人自由,集體不應該成為個人自由的束縛和絆腳石,而應該成為個人自由的重要條件。”然而,在開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在順應中逃離自由”的問題十分突出,究其深層原因就是對“自由”本質內涵的錯誤解讀,以及在追求自由的過程中,行動上發生了偏差。其具體表現為:一是一味地追求物質主義、實用主義。在充滿種種利益誘惑的市場社會,存在著在順應中媚俗的大學班級文化,正如錢理群先生哀嘆的“我們在培養極端的利己主義者。”二是將自由等同于絕對自由,也就是無任何限制的自由。在大學班級文化建設中,部分班級學生認為“隨心所欲”最重要。然而,“自由和約束是不可分開的統一體,沒有絕對的自由,也沒有絕對的約束,二者互補互滲。”[10]因此,長期地不能正確地認識自由、理解自由,將導致班級學生認識問題發生偏差、對待事情極端化。

(二)在功利中逃離價值

在開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大學班級文化異化為犬儒文化,一種順應主義的文化。受網絡媒體錯誤引導的影響,班級學生在功利中逃離價值的問題表現得最為突出。“辨不清個人理想與他人理想之間的關系,導致個人主義滋長;重視追求物質生活之夢,輕視對精神生活之夢的追求”[11]。究其深層原因,就是對主流價值的錯誤認知。其具體表現為:一是功利主義成為衡量價值的唯一標準,使學生往往從自身利益出發,很少關注集體利益。學生在參與活動之前首先考慮的是能否對自己的專業能力、人文素養有幫助,自己的投入與回報是否成正比。“較強的目的性導致部分同學對自己目標以外的其它事情不聞不問,認為參加活動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因而拒絕參與班級活動”[12]。二是功利主義使班級文化建設活動形式化。學生認為班級開展班級文化活動完全是在做表面功夫,追求形式。三是功利主義使價值取向個人化。學生一味地追求顯性的、即時的效益,并不考慮對自己長遠的影響。因此,學生在功利中逃離價值問題將直接影響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開展。

(三)在形式中逃離對話交往

班級文化活動是開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最直接、最有效的表現形式。但目前大學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著班級文化活動形式化的問題。其主要表現在:一是缺乏深入、持續性。班級活動只是停留在“活動”表面,沉醉于只有概念沒有多少實際內涵的“空中樓閣”式的班級文化,把大學生的真實生命丟得干干凈凈,脫離了學生真實的“生活世界”[13];二是缺乏創新性。班級文化活動主要以傳統的娛樂形式開展,未能實現開展活動的真正意義,“并未為人們提供一種充分體現尊嚴和生命價值的理念信仰,使之成為生命意義新的蔭庇所。”[14]而且,開展的活動過于重視數量而缺少對質量的關注,導致學生在思想上、行動上的倦怠,以及對班級的集體榮譽感削弱。“對待班級文化建設,不能只停留在一般性的號召上,也不應‘大呼隆’運動式地開展,必須重在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給學生一個思維創新的空間,一個實踐的舞臺”[15]。因此,班級文化活動是否具有持續性、創新性、主導性將會影響開展的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功能發揮。

(四)在追求外在時尚中喪失精神品味

“人的精神品味是對人的內在精神世界的開掘,是人的全面發展的重要支柱。”[1]從當前大學班級文化建設來看,班級學生存在著在追求時尚中喪失精神品味的問題。一是班級學生主體選擇具有盲目性,素質具有差異性,認識具有封閉性;二是功利化問題日趨嚴重,對思想政治教育定位存在偏差。其具體表現為:首先,盲目追求時尚。班級學生呼吁舉行以時髦的節目、話語為主題的班級活動,但在活動中卻“忽視精神、情感、態度、價值觀念在班級塑造中獨特的地位,并沒有將行為、物質、制度、精神等層面的班級文化深層融合”[16]。其次,缺乏精神自律。在行動中,大學生往往處于“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人的獨立性”的階段,他們的精神生活并沒有因為物質生活的滿足而自動地獲得相應的補充。因此,在追求時髦中喪失精神品味將直接影響班級文化建設價值的體現。

三、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現實路徑

開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首先是要在保證學生與教師有一個正確定位的前提下,積極擴寬教育渠道,搭建實踐平臺,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和健康成才,這樣才能切實增強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實效性。

(一)擴寬渠道,讓大學生思想自由釋放

大學生思想自由釋放將直接影響著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整體定位與實施效果。因此,在原有的思想政治教育基礎上擴寬班級文化建設的渠道,釋放大學生思想自由是開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環節。首先,擴寬教育渠道。通過利用主題研討的形式,以“國家夢?社會夢?我的夢”為主要內容,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熱點進行每周固定的研究討論,以增強學生的理想信念、道德修養教育;其次,擴寬宣傳渠道。通過利用班級宣傳欄、海報、編排話劇等喜聞樂見的方式將正確的思想傳遞給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最后,擴寬網絡渠道。“調查顯示,新媒體成為大學生獲取信息、了解社會的重要渠道和方式。”[17]由此可見,網絡渠道成為大學生最典型、最重要的教育途徑,并起到促進教育渠道、宣傳渠道的作用。網絡渠道主要通過利用班級網站設立“班級文化建設,從我做起”為主題的討論專欄,為班級學生創造溝通、交流、相互學習的機會,并建立專欄維護、監督小組,以保證討論專欄的持續性、話題的準確性以及班級成員的參與性。

(二)凝聚共識,在尊重價值取向多元化的基礎上,回歸社會主流價值

“文化多元化使整個社會不再有至高無上的文化權威,人們的道德行為也失去了解釋標準,造成了價值選擇的迷茫、價值尺度的失衡,大學生也只能跟著感覺走”[18]。因此,如何在文化多元化的基礎上,回歸社會主流價值至關重要。“尋找主流價值取向歸位的途徑和方法,要在充分認識大學生價值取向多樣性、差異性和超前性的基礎上,側重大學生價值取向本身合理性的增強及其與社會主導價值取向的整合。”[1]從班級這一獨特的基本組織出發,凝聚班級學生思想共識,回歸社會的主流價值是社會、國家發展的重要路徑。凝聚班級學生思想共識的內容主要包括三個方面:一是要將幸福觀教育與日常情感熏陶相結合。在日常管理中將正確幸福觀傳遞給班級學生,解決班級學生實際問題。其二是要將人文精神、科學精神教育與推進生涯規劃與發展的針對性活動相結合。班級組織“職業生涯規劃分析會、就業技能培訓會”等,針對不同階段,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三是要將培養批判能力與案例分析活動相結合。“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同樣須經歷日常生活世界的批判與重建”[19]。班級文化建設亦是如此,班級學生更應具有批判能力,班級舉辦案例分析活動,對社會的話題、行為進行分析,培養學生的選擇、判斷能力,并不斷增強學生做人做事的自治能力與自律精神。

(三)聯結生活,讓大學生有交往對話空間

大學生有交流對話空間是推動大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核心要素,要從聯結學生實際生活出發,拓展主題教育空間,提升大學生交往對話能力。班級是“組織動員大學生圍繞教育主題開展教育活動,形成的以依托空間為基礎的特定社會場域”[20]。由于創設地點、發展形態不同,班級將拓展班內與班外主題教育空間。首先,班內主題教育空間。班級組建班級文化建設研討組,對班級文化建設的發展、特點、趨勢進行探討與分析,增強班級存在感。其次,班外主題教育空間,以“班級夢,志愿行”為主題,開展“三化”志愿服務活動。基地化。班級在偏遠山區學校成立志愿服務基地,幫助貧困學生實現學習夢;團隊化。走進社區建立班級志愿服務站,讓學生在行動中回饋社會;常態化。以內在建設和外在宣傳兩種途徑打造班級志愿服務文化。通過建立志愿服務制度,結合班歌、班訓等文化要素,吸引更多的班級學生參與到志愿服務中;同時以內部建設為核心,班級將志愿服務時刻體現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組建班級一幫一互助小組,實現班級學生共同成長。

(四)選擇高雅文化,提升大學生精神品味

精神品味凝聚了文化創造的智慧和理想,內涵著人本質的全部意義,將對人的情感、價值取向、思維方式產生巨大的影響。因此,大學班級文化建設應將提升大學生精神品味作為核心,全面促進大學生成長成才。首先,要引導班級學生選擇具有道德感、使命感、責任感的高雅內容,“以理想信念教育為核心,深入進行正確價值觀教育,確立的堅定信仰”[21],讓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融入班級文化建設,提升大學生的人文素養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其次,班級文化建設要注重對大學生精神品質的培養。大學生是班級文化建設的主體,因此開展班級文化建設,先要了解和培養大學生的精神需要,了解他們的興趣與追求,進入他們的精神世界,使其個性聯結關系,聯結世界,以提升大學生個人的精神品質。最后,要引導班級學生選擇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相結合的高雅內容,使學生在社會實踐過程中發揮個人創造性的同時,不盲目地追求“自我利益”,應拒絕現世社會的各種誘惑,不能失去自己的靈魂而淪為現實的附庸,從而在幫助學生處理好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的關系的基礎上,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品味。

參考文獻

[1] 黃正夫,易連云.意蘊、境遇及訴求:大學班級文化的德性審視[J].大學文化研究,2013(1):109.

[2] 初曉磊.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研究[D].大連:大連理工大學碩士論文,2008.

[3] 馬麗華.高校班級文化建設芻議[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3(9):79.

[4] 萬美容.論青年文化及其功能[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0(5):17.

[5] 張桂生.高校班級建設中的“人格本位”教育理念[J].思想教育研究,2010(8):105.

[6] 馬克思,恩格斯.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507-508.

[7] 楊騫,蔣洪波.大學生自我管理系統模型研究[J].西南交通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3):10.

[8] 成雁瑛.論大學教育的對話機制[D].長沙:湖南大學碩士論文,2012.

[9] 海國華.積極建設班級文化 構建學生精神家園[J].中國教育學刊,2008(8):25.

[10] 馬海花.追求自由與逃避自由[D].長春:東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12.

[11] 駱郁廷,史姍姍.中國夢教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課題[J].思想教育研究,2008(8):38.

[12] 陳志剛,孫長清,趙永吉.探析當前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有效措施[J].當代教育論壇,2009(1):117.

[13] 王泓.大學生文化的俗化傾向原因分析[J].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4(1):189.

[14] 葉薇芳.班級文化建設的實踐與反思[J].思想理論教育,2012(8):57.

[15] 李堂.思想政治教育視域下大學生精神家園建設研究[D].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博士論文,2012.

[16] 李合亮,王輝.新媒體與大學生形勢與政策教育[J].思想教育研究,2012(10):49.

[17] 蘇旭東: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大學生主流價值取向的理性回歸[J].教育探索,2012(10):124.

[18] 李琰,易連云.基于道德精神的班級文化建設研究[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2(10):4.

上一篇: 中學法制教育論文 下一篇: 暖通空調系統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阿v免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午夜福利免费体检区 | 日本乱辈伦视频 | 日韩a级片视频中文字幕 | 日韩AV在线永久免费观看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