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物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5 10:27:3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校物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物理論文

篇(1)

二、把生活引入課堂,增加感性認識

民辦高校學生一般理科知識較為薄弱,如果在物理教學過程中采取純知識灌輸模式,過于重視嚴密的理論推導,一方面會讓學生產生難學、甚至厭學的抵制情緒;另一方面由于嚴密的邏輯推導占據大量的課堂時間,使得教師不得不舍棄一些教學內容而沒辦法將一幅完整的物理圖像呈現給學生。物理學的根源的是現象,而現象來源于生活。“生活即教育”也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根據學生認知習慣和方式,避免一些枯燥的數學推導過程,多舉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見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多一些感性的認識,對物理產生認同感。另外教師還應該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手段,在課堂上播放一些小視頻進行現象展示,提高學習的趣味性??偠灾?,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淡化數學推導過程,重視物理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這樣不僅能使物理教學內容變得豐富多彩,還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培養學生觀察生活的能力,同時有助于學生形成一幅比較完整的物理圖像和知識框架。

三、分階段考核評價,重進步而非結果

目前,各個高校對學生物理成績的考核,一般分為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我院期末成績占比重為70%,以試卷形式呈現。這種考卷的考核方式過于單一,導致一部分同學抱著60分萬歲的心理,平時根本不學習,到考試之前抱一抱佛腳,也照樣能夠通過考試,這有悖于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因此我們可以采用分階段考核的方式,增加考核次數,豐富考核內容。總而言之,考核方式要注意階段性和多樣性。我院近兩年也在進行考核制度的改革和探索,選取部分專業進行階段性考核試點,實踐證明分階段考核的專業對學習的投入度更大,學習效果也比較好。當前,高校的學生評價存在的主要問題是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忽視評價的激勵和促進功能;且評價標準機械、單一,過于強調共性和一般,忽視個性發展和差異性。因此,發展性評價和鼓勵性評價更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處于主動、積極的學習狀態。發展性評價是指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綜合發揮教育評價的多種功能,運用多種評價手段,通過系統地搜集評價信息和進行分析,診斷學生的學習結果和存在的問題,激勵評價者與被評價者發現問題,對照問題改善自己、完善自己,然后求得發展。一方面教師應該采取發展性評價,能適應人才發展多樣化的要求。另一方面由于民辦高校學生基礎較其他本科院校相對薄弱,教師應該包容、承認學生的這種差異性,不過分關注學生某一次課堂上的表現或者某次考核的成績,而應該縱向比較,關注學生的進步,對學生的進步予以肯定和鼓勵,樹立學生的信心和自我學習意識。

四、科研與教學相結合,提高學生科學思維和創新能力

現在教學與科研已成為大學的兩大職能,教學和科研是相互促進,相輔相成,共同發展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將自己的科研工作和教學相結合,把物理科研的內容、方法和科研成果融入到課堂教學,讓學生更加了解物理學的學科特點,了解物理的前沿發展,包括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可以讓學生從物理科研中體會到科學研究的方法和魅力,提高學生的科學思維能力,有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有利于實現民辦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如,筆者在講到光的干涉這一章中的減反膜時,會結合“溶膠凝膠法制備二氧化硅減反膜”這一科研課題,指出將減反膜鍍在太陽能熱水器光接收板上,可以減少光的反射,增大太陽能的利用效率。接著結合教學內容提出問題,這個減反膜的厚度理論上要達到多少,而在實驗上又應該如何控制?實踐證明這些問題跟實際應用聯系緊密,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

五、實驗教學和理論教學相結合

整個物理學的發展史是人類不斷深刻了解自然、認識自然的過程。實驗物理和理論物理是物理學的兩大支柱,實驗事實是檢驗物理模型和確立物理規律的終審裁判。物理理論則是對實驗觀測結果的歸納和總結,并在此基礎上去解釋新的實驗結果和預測新的實驗現象。兩者相輔相成,缺一不可。因此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將理論和實驗相結合,使學生構建完整的物理知識體系。

1.將演示實驗帶入理論課堂:由于物理學是建立在實驗基礎上的學科,教學呈現方式的合理性與多樣性,對“大學物理”教學尤其顯得重要。

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引入演示實驗,可以使抽象的物理概念具體化、形象化,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理解,也可以大大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達國家在物理教學上演示實驗的普及與多媒體教學手段的輔助值得我們學習借鑒,其中德國大學的物理講授無演示不成課,每次課都會安排2~3個演示實驗,物理概念的引入都有實驗的配合,整個大學物理課程演示實驗的配置次數達到120~150之多。我院近年來在這方面也做出了嘗試,建立了演示實驗室,一些小儀器如:弦駐波、陀螺回轉儀、音叉等都帶入了理論課堂,課堂氣氛活躍,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和效果有了明顯的提高。

2.組織實驗競賽,理論教學為實驗服務:在傳統實驗教學中,主要以驗證型實驗為主,形式呆板,步驟單一,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思維的形成。

目前,一些高校提出了一些新的實驗模式,例如:探索型實驗、研究型實驗、設計性實驗等。我院也每年組織學生參加物理實驗競賽,由物理教研室提出實驗的主題和基本要求,每三個學生一組通過各種途徑查找資料,大膽設計實驗方案;然后師生共同論證方案的可行性;接著選取實驗器材進行實驗操作,在實驗過程中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最后進行實驗總結,包括實驗原理、器材、步驟、數據分析、實驗過程出現的問題分析、實驗的改進分析等。在此過程中,實驗方案的設計并非憑空捏造,一定是以物理理論知識為基礎提出的,實驗過程中,理論教學時刻為實驗提供依據。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在物理教學過程中時刻要注意理論和實驗的緊密結合,切忌純理論或者純實驗式的教學。

六、加強物理模型的教學

在物理學中,大到物理理論的建立,小到求解一個物理習題,都有一個建模的過程。物理模型方法是物理學家研究自然界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在物理教學中,學生往往對定律、原理和公式記得較熟,但是卻不會將這些定律公式運用到實際的物理問題上。究其原因,在于學生不會簡化物理問題,不會對問題進行抽象概括和建模。物理學中的概念、原理、定律等都是借助于一定的物理模型抽象和推導出來的。因此,加強物理模型教學,對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能力的提高息息相關。例如牛奶皇冠問題,面對看似復雜的物理現象,我們可以引導學生抽取出最基本的自由落體碰撞模型進行估算。同時供選擇的近似條件。這一開放性的物理模型的解決方案并不唯一,可以把更多的思考留給學生課后完成,是學生在該過程中學會把復雜現象的模型簡單化、簡單模型的條件復雜化,從而學會思考,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

篇(2)

2.實驗教學是物理教學的核心。物理是一門以實驗為主的學科,物理規律是對實驗現象的總結同時又通過實驗來進行驗證。實驗教學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培養他們的實踐能力,但是由于課時緊張、多媒體教學的普及等原因,高中物理實驗課越來越少。筆者認為,實驗是物理教學的核心,實驗必須要有。鑒于課時緊張等原因,可以靈活進行實驗教學。對于一些物理規律老師可以進行演示實驗教學,讓學生加深印象,加強理解,如在學習滑動摩擦力時,老師可以將小車放在斜板上,斜板表面放上不同的材料,讓同學們先猜測放哪個材料小車滑得最快,斜板表面是什么材料時小車滑得最慢。通過小車直觀的速度對比給學生一個摩擦力的概念。對于教材中要求的或者一些比較重要又易于操作的實驗必須讓學生自己動手進行,老師則負責方法性的指導工作。

3.合作討論教學法的應用。合作討論教學是粵教版的一大亮點,在粵教版教材的活動中有一半都是合作討論活動。討論教學一般是按照座位或者學生觀點的不同進行分組,老師為學生選擇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具有趣味性且難度適中的討論題。討論教學一般需要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防止學生在課堂上亂抓一氣,可以對學生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集中討論,也可以由老師拋出問題進行梯度式的討論。筆者認為,針對高中學生的特點,在初步學習時適合采用探究式教學、實驗教學以及情境教學,在每一章節學習完后可以采用討論教學對每一章的內容進行總結回顧。如機械能的章節學完之后,老師可以組織同學們對機械功、機械能的概念、動能和勢能的計算公式等與其他知識點的聯系進行一個大討論,幫助同學們把知識點進行回顧歸類,同時實現知識之間的融匯貫通。

4.及時合理的教學評價。構建高效課堂的最后一步是及時合理的教學評價,課堂評價是師生互動的一種主要形式,是對學生學習的肯定。對于學生的評價要盡量正面積極,當然有錯誤一定要指出來,但是不可以嚴厲批評,因為嚴厲批評不僅打擊學生的積極性還可能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對于學生在課堂上的閃光點要給予肯定,對于他們一點一滴的進步要及時表揚。同時對學生的評價也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策略,針對成績中下和那些信心不足的學生要以激勵為主,針對成績較好又有些驕傲的學生則要嚴格要求。

二、對學生學習方式的有效指導

1.對學生課前預習的指導。預習對于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學生一節課的效率不僅取決于聽講的認真程度,也取決于預習的效果。通過預習可以知道大概要學習什么內容,哪里有攔路虎,哪些知識點需要深入思考。老師要教給學生正確的預習方法,在預習時就可以和以前學習的知識相聯系,培養學生課前預習的良好習慣。

2.對學生課堂聽講的指導。聽課首先要聽知識的重難點;其次要聽自己在預習中沒有弄懂的部分;第三要聽各個知識點之間的聯系;第四要聽老師對一節課知識點的梳理和總結;最后要聽其他同學的發言中有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對于重點的知識不僅要用耳朵聽,還要用筆記,用心理解。只有學生認真聽、有策略地聽,一節課才能真正達到高效。

3.對學生課后作業的指導。課后作業是對一節課學習成果的檢測,老師可以針對當天的教學內容設計一份作業題,題量不需要太大,難度也不需要太高,但是必須要覆蓋當天所講解的知識點,包含比較??嫉念}目類型,讓學生使用盡量多的解題方法進行解答。所有的題目都要求學生獨立閉卷完成,所有的答題過程都要求規范作答,這樣不僅能檢測他們的知識掌握情況,也訓練了他們的答題規范。

篇(3)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雖然比較迅速,但是看其發展的背后不難發現,很多高職院校基本都是由原來的中專學校升格而來的。這些學校的財務管理環境并未隨著學校的升級而徹底發生轉變,財務人員的基本素質、業務素質、職業素養等都未得到提升,導致很多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理念跟不上形勢發展,還停留在中?;蛑新殞W校的簡單的管理理念上。傳統的集中核算的“報賬式”的財務管理模式已經無法再適應高職院校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的要求,也不能再適應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的需要。由于長期以來財務管理模式上存在著中核算、輕管理、輕風險意識的陳舊理念,高職院校同社會、企業之間的主動對接意識不足。

(二)財務預算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在財務預算方面也不同程度的存在著問題。據不完全統計數據顯示,大部分高職院校缺乏對財務預算管理的重視,由于長期以來傳統的集中管理模式過渡集權,導致高職院校的財務預算管理被弱化的現象明顯。有的高職院校雖然建立了預算管理制度,但是實施的效果并不明顯,存在有章不循的問題。另外,由于預算指標編制時間與指標的下達比較滯后,導致高職院校財務管理無法實現對經濟事項的事前控制,更談不上對預算的執行情況進行詳盡的分析、評價、規范、控制等。很多高職院校的財務部門并不了解下屬各部門預算的執行情況,無法準確的判斷各部門資金的使用效率,缺乏嚴格的監管。例如:目前,在各高職院校中學生頂崗實習的教學管理經費預算不足,這也是困擾高職院校正常發展的一大難題,究其原因有一大部分高職院校在編制預算中,長期以來對于定崗實習的專項經費的預算處于邊緣化的狀態造成的。

(三)財務內部控制與風險管理方面存在的問題

我國傳統的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模式的核心是對財務集權與財務分權的選擇,不論是哪種管理模式,內部控制都是極為重要的內容,應該將內部控制的思想逐步滲透到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高職院校的日常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中。但是,就目前我國高職院校財務管理工作的各環節現狀來看,產生的財務風險與內部控制環節的薄弱密切相關。而引發這一問題的主要因素是由于財務管理模式在構建中存在的缺陷造成的。因此,各高職院校必須認識到內部控制在財務管理及整個高職院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性,不斷完善財務管理的內部控制、抵御財務風險的發生。例如:有的高職院校內部控制滯后,極可能導致會計信息失真、資產流失、小金庫現象泛濫、預算外收入被隱藏、稅款繳納不清、收入申報不準確等眾多違法亂紀問題的發生。再例如:隨著近年來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進一步擴大高職院校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學校文化內涵等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國家財政撥款不足的情況下,很多高職院校選擇銀行貸款作為解決基礎設施建設資金不足的局面,使得銀行成為高職院校的最大債權人。如果對這些債務問題解決不當,必定會是高職院校陷入重重財務危機中。

二、高職院校財務管理模式的改革與創新

(一)充分發揮財務管理模式對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的改革

高職院校的主要目標是為社會經濟發展培養高技能型人才。因此,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決定了財務管理的模式。財務管理模式一定要為人才培養模式而服務。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應具有實踐性、系統性、多樣性、穩定性、示范性、時代性等特征??梢?,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模式應以高職人才培養模式為基礎,適應社會的發展,培養出真正適合社會發展的人才。今后,高職院校的財務管理工作要切實實現科學化、規范化、有效化,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必須創新財務管理理念,樹立成本與效益并重的理念、貨幣時間價值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有效的協調高職教育投入與產出之間的關系,實現高職院校擴招后的科學發展。

(二)建立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財務預算體系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主要采取的是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這一人才培養模式決定了高職院校要采取統一的模式,這也是高職院校為了實現既定的人才培養目標編制的財務預算,是財務工作的重要執行依據,它將始終貫穿于整個財務活動的全過程中。高職院校在建立與其人才培養模式相適應的財務預算體系時,首先必須在院校內部設立全員預算的管理理念,將目標管理方式下的預算轉變為過程管理預算,在全院做到全員參與。同時還必須結合本院的實際需要建立健全預算管理制度,這是進行有效財務管理的基本保障與約束。例如:要將學生實習、實訓、頂崗實習等在實踐項目中的各項收支流入到高職院校的財務預算中,如:有的高職院校聘請了企業的高級技師到學校內授課、高職院校的教師帶領學生下企業的掛職經費、學生定崗實習的專項費用、學生實習費等。一定要做到預算向實習環節傾斜即:將財務預算真正的與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有機的融合,并站在長遠發展的角度為高職院校的預算提供指導方向。

篇(4)

一、確定技能型物流人才培養方向

確定人才培養方向是物流管理專業建設的首要任務,是提高物流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高校的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要面向物流業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培養應用型人才,突出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工作技能的培養。同時還應關注新物流技能和新技術手段的出現,動態調整人才培養方案與專業建設的方向,不斷為學生提供新的技能訓練,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物流管理人才。1.分析物流企業運作流程,確定職業崗位。現代物流包括企業物流和第三方物流,高校物流專業面向物流行業的教育目標主要包括:物流公司、企事業單位內部物流部門、電子商務企業、儲運公司、大型配貨中心、貨運企業等,其職業崗位有:物料計劃、采購、運輸組織、車輛調度、倉儲管理、配送、商品分揀和包裝、物流設施設備的作業和管理、跟單、攬貨、物流信息處理、報關、報檢等。高校物流管理專業在制定專業培養方案時,要對物流企業的職業崗位展開調查和分析,從而為制定合理的教學計劃提供導向。2.分解崗位技能,制定職業標準。根據物流企業對應用型物流人才的技能要求,確立物流管理專業的職業標準如下:①專業技能。專業技能是指對應用專業知識的能力,要求物流人才不僅要掌握物流專業知識,更要掌握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以適應職業崗位的要求。因為物流企業具有跨行業、跨部門、跨地域運營的特點,并且物流企業當前的工作重點是降低物流運營成本、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就要求物流人才應掌握豐富的知識面,并具有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從而滿足物流企業發展的需求。專業基本技能要求是物流人才從事物流活動必備的基本操作能力,也是高校人才培養的核心任務。采購、倉儲管理、配送管理運輸管理、運輸管理、國際貨運、物流信息管理、和物流成本核算與分析構成了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基本技能標準。②職業適應能力。職業適應能力是指勞動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社會責任心、群體意識、積極的人生態度、自我管理與控制、行為的規范性和社會適應性,要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心理承受等相關能力,以適應物流企業的要求。物流作業是一個具有連續性和傳遞性的多環節鏈狀操作過程,其中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影響整個物流作業的效率。因此,要求物流人才應當具備強烈的責任心和組織管理能力,除了做好本崗位的工作,還要協調相關崗位的任務,有效利用企業的設備和技術,及時與客戶協商溝通,使整個物流作業環節高效地實現無縫化操作。③職業發展能力。物流業的迅猛發展使行業內的專業化分工越來越細,從而提供給物流人才的崗位越來越多,職業素養的外延也在動態的變化,工作的遷移性日益凸顯。這就要求物流管理畢業生在職業生涯應中具備一定的創新能力、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保持職業生涯的可持續發展,從而適應多變的現代物流社會。3.將職業要求轉換成學習內容。針對高校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與市場需求之間的差異,圍繞職業崗位的需求,構建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基本思路是:根據物流管理職業崗位的工作任務和職業成長規律進行教學設計。首先確定物流行業的職業崗位;按照物流企業運作流程,分析每個職業崗位所對應的技能要求,對知識和技能性分析,從而確定學習內容。

二、構建創新性應用型物流人才培養的課程體系

在物流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方面,要按照“加強基礎,拓寬口徑,增強能力,提高素質”的原則優化物流專業課程體系,培養基礎知識扎實、知識面廣、綜合能力強的專門人才。以物流企業工作環境為教學情景的課程設置需要考慮學科、學生、社會的相互關系。要讓物流管理專業畢業生能夠對口就業,并勝任自己的職業崗位,就要求課程的設置必須將物流企業有效納入其關注范圍,以實現課程與崗位之間吻合。如果高等院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專業課程設置與實際的工作崗位高度配合,那么企業用來崗位培訓的成本將大大降低。1.設置全程職業指導課程。應從學生在學校學習的整個階段全程定期進行職業指導和創業教育,包括職業生涯規劃、職業道德教育、行業規范學習、職業實踐和就業指導等,從而使學生早早確立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職業方向,制定發展規劃和學習計劃,使其具有對職業機遇的預測能力。2.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目標,構建“寬基礎,活模塊”的課程體系。隨著現代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和物流產業技術進步的迫切需求,“以人為本”的觀念越來越受到物流企業的重視。技術和經濟的迅猛發展使從業人員的職業崗位更新周期加快。物流管理人才要適應轉崗需要,就必須有扎實的基礎知識和很強的職業適應能力。在此可借鑒臨沂大學物流管理專業的“平臺+模塊”式人才培養模式,強調基礎專業教育,夯實專業基礎,拓寬知識面,擴大自主學習空間,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應用及職業崗位實踐能力的培養。物流管理專業平臺課程以現代物流理論和基本職業技能為主,目標是打好物流管理專業的基礎,專業模塊課程以強化物流職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為目標,緊跟社會需求變化開設創新性和設計性的實訓,保證職業能力訓練,提高物流管理人才培養質量。①“寬基礎”的課程結構。物流管理專業課程體系的構建要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本著為學生終身學習打基礎的原則,著眼于創新能力、職業技能訓練和崗位更新能力的培養,對基礎理論知識和技能開設課程,強調理論知識與職業素質的全面性。“寬基礎”的課程結構由物流理論課程和職業技能兩部分組成,其課程設置的擴展性強,通過此部分課程的學習,高校的物流管理專業學生應具備扎實的現代物流理論、管理理論,能系統地掌握與物流相關的基礎知識和職業技能,全面熟知倉儲知識、財務知識、市場營銷、商務貿易、供應鏈管理和物流管理等知識,從而使其具備物流系統規劃的能力。②“活模塊”的課程結構。在構建扎實的物流管理基礎理論課程的基礎上,還應構建加強專業技能實踐模塊的課程。針對每一個職業崗位的需求,設計出知識部分和技能部分,科學整合設置課程,以專業的職業訓練為主,改變以往學科式的課程結構,促進職業崗位素養的提高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盎钅K”課程結構主要包括職業技能訓練領域和技能拓展領域,課程的設置具有較強的動態性和前瞻性?!盎钅K”的課程結構要根據現代物流發展的趨勢和物流技術變革的發展,不斷補充新的可能內容和實習實訓,聯系本地區物流業發展的實際、職業實際及物流企業運營管理活動中的典型案例,及時擴充課程模塊的容量,及時改進實訓環境,縮短教學與物流崗位需求的距離。比如,在實訓中,讓學生用學過的物流知識和技能對物流企業進行模擬的物流運作;同時與相關物流公司合作,讓學生在公司實習,進行實際物流運作。這樣的實踐課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和創新能力?!盎钅K”的課程結構還可通過設置選修課程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興趣愛好學習不同的課程模塊內容,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在課程模塊內,要按照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根據物流知識的內在邏輯聯系安排課程順序,打破原有的學科體式教學模式,其最終的成果就是制定以培養創新性應用型物流管理人才為導向的物流管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

作者:李信利盧中華單位:臨沂大學

篇(5)

二、攻克易錯題———觸類旁通

不少學生本身基礎掌握不牢固,加上審題時粗心大意,導致審題不清,概念模糊,往往出現雷同性錯誤,因此,教師引導學生對易錯題進行歸類,將有利于學生避免重復犯錯。例題3:有一物體A,在F=75牛的力作用下在斜面上作勻速向上運動時,計算出物體與斜面之間的摩擦力是多少?分析:有些學生一拿到題目往往不假思索解題,他們錯誤的認為物體都在做勻速運動,摩擦力與拉力一定是一對平衡力,所以很容易因此得出f=75牛。然而,由于物體在斜面上運動時,摩擦力與拉力不再滿足構成平衡力的所需條件,所以不是平衡力。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用正確的思路進行高效解題,應從做功的角度入手:由W總=W有+W額和W額=fL可得出f=15牛。

三、運用比例法解題———立竿見影

目前使用的初中物理新教材中的物理概念和規律一般反映二三個物理量之間的一次函數關系,而這些物理量之間又是正比和反比的關系。因此,靈活運用比例法解題能既達到解題過程清晰、簡潔的目的,又能讓學生加深對物理公式及物理規律的理解和掌握。嘗試運用比例法解題,一般要完成三大步驟:第一,寫出表達式;第二,列出比例關系并化簡;第三,代入數據運算。

四、注重總結引導———命中率高

不少教師認為,提高學生的高效解題能力關鍵是多做習題,殊不知,這很容易抹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甚至使學生產生厭學的不良后果,從而導致學生的學習成績徘徊不前,這與新一輪課程改革要求降低學生的課業負擔相悖。其實,學生考試成績的不理想雖然有很多因素,但學生沒有真正掌握相應的物理知識,沒有掌握正確的解題技巧是根本原因。因此,我們在講解習題的時候,務必要求學生做好課堂筆記,引導他們利用科學正確的方法進行高效解題。譬如:我在執教“復雜電路的計算方法”之時,首先要引導學生在仔細審題的基礎上,嚴格按照題目的要求,簡要畫出對應的電路圖,并將題中所描述的數據標好,使復雜的問題梳理簡單化,從而讓學生真正理解物理量之間的復雜關系,解題思路更加明朗,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和的能力穩步提高。

篇(6)

1.小政府理論。這一理論的主要代表人物是弗里德曼和哈耶克,他們認為政府在社會公共管理活動中要盡可能少地干預市場,政府的主要職能只是為社會公眾提供市場提供不了的公共服務和產品。

2“.流程再造”理論。這一理論由哈默和錢皮提出,它源于企業經營管理理論和方法。流程再造理論認為企業要適應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必須要圍繞顧客的需求對現有業務流程進行重新思考和改革,使企業在成本、質量、服務、效率方面得到大的提升。后來這一理論被逐步引入到社會公共管理和政府行政管理中,用來改造傳統力量強大的官僚制體系。

3“.重塑政府”理論。該理論的代表人物是奧斯本和蓋布勒,他們在《改革政府———企業精神如何改革著公營部門》一書中全面闡述了這一理論。奧斯本和蓋布勒認為要解決當前政府部門的弊端,就要重新定位政府職能,用企業家精神去重塑一個“企業化政府”,用企業經營管理的成功方法指導政府機構的運行,提高政府部門工作效率。該理論的核心要素是以顧客為中心,強調政府部門應對他們的顧客———社會公眾負責,聆聽他們的呼聲,并把社會資源放在顧客手里讓他們挑選。上述不同的管理理論雖然側重點不同,但是他們“共同的主題就是對市場機制和市場術語的運用”。從源頭上講,新公共管理理論就是將企業管理的一些原理、技術和方法應用于公共管理部門,通過引進私營部門成功的市場經驗,實現在公共部門的良好管理。在新公共管理理論中,“公共管理者集中地關注責任和高績效,試圖重構官僚機構、重新界定組織使命、使機構程序合理化并分散決策權”,可見,新公共管理理論的根本價值取向在于效益和效率。隨著我國高校辦學規模的不斷擴大、辦學層次的不斷提升、辦學水平的不斷提高以及內部管理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行政管理的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工作任務日漸繁重和復雜。但是,由于歷史和現實的原因,我國高校行政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與高校的教學科研機構屬性不相適應,對外屈從政府和社會壓力,不能維護高校自主辦學和學術自由,對內干預學術事務、侵犯學術權力,行政管理的低效率越來越成為高校發展的阻礙。因此,亟須要對當前高校管理進行改革,尋找一種新的管理模式以適應高校的快速發展。而新公共管理理論在管理效益和效率上的價值取向正可以為此提供理論支撐。

二、新公共服務理論與高校行政管理

新公共服務理論是歐美一些公共管理學者在對新公共管理理論進行反思和批判基礎上建立的一種新的公共管理理論。這一理論代表人物是羅伯特•B•丹哈特和珍妮特•V•丹哈特,他們在《新公共服務:服務而非掌舵》一書中對新公共服務理論進行了系統闡述,提出了新公共服務的七大原則:服務而非掌舵;公共利益是目標而非副產品;戰略地思考,民主地行動;服務于公民而非顧客;責任并不是單一的;重視人而不是生產率;超越企業家身份,重視公民權和公共事務。新公共服務理論認為,公共管理者在管理公共組織和實施公共政策時要把重點放在如何為公眾服務上,而不是依仗手中的權力為政府航船掌舵和劃槳;要向公眾放權,由公眾來決定航船的方向;公共管理者的職責只是建立具有高度響應力和高效執行力的行政機構來為公眾服務。新公共服務理論是在對新公共管理理論批判繼承的基礎上發展而來的,它肯定了新公共管理理論對推動當代公共管理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同時摒棄了作為新公共管理理論核心的“企業家政府理論”。新公共服務理論關注的重點在于民主價值和公共利益,主張把效率和生產力置于民主、社區、公共利益等更廣泛的框架體系中,力求建立一種以公共協商對話和公共利益為基礎的公共服務行政??梢姟?,新公共服務理論的價值取向是民主,高度重視公民權利、公民意識、公民身份和公民價值,追求最大程度的公平、民主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毙鹿卜绽碚摰暮诵木褪前衙裰鳌⒐胶凸醋魇枪残姓氖滓獌r值取向,把公共利益的獲取放在首位,并時刻強調行政部門的服務性。根據這一理論,高校行政管理就是要建立以服務為核心的行政管理模式,把為師生服務作為高校行政管理部門的根本宗旨,把為師生服務作為學校管理的出發點和歸宿。在具體的管理實踐中,高校的管理部門應倡導實踐民主、公平、公正的價值觀念,努力使行政管理者、教師、學生之間形成一種互相尊重、彼此平等的和諧關系,要充分考慮并積極維護師生員工的合法權益,尊重他們的意愿,努力使全體師生平等地享有學校的發展成果。

三、服務行政理論與高校行政管理

“服務行政”概念來源于“公共服務”,1913年,法國著名法學家萊昂•狄驥在《公法的變遷》一書中,最早論述了“公共服務”的概念和意義。1938年,德國行政法學家厄斯特•福斯多夫在其代表作《當成是服務主體的行政》一文中,第一次明確提出了“服務行政”概念。20世紀90年代中期,我國學者開始了“服務行政”理論的系統探討研究,“服務行政概念逐步被引入到行政模式的構建中來,成為直接思考行政改革目標模式的理論探索”。服務行政理論涵蓋有多個方面的內容,我國學者普遍認為為人民服務、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服務行政最根本的主題。在服務行政模式中“,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不僅是一種行政觀念,而且是通過立法的形式被確定下來的一種制度”;服務成為了“一種基本理念和價值追求,政府定位于服務者的角色上,把為社會、為公眾服務作為政府存在、運行和發展的基本宗旨”;“政府以人的全面發展為目標,就可以實現對個體目標和社會整體目標的系統整合”。服務行政促進人的全面發展這一主題,與我國高等教育目的是一致的。教育理論家阿弗烈•諾夫•懷海德(英)在《教育的目的》一書中指出:學生是有血有肉的人,教育的目的是為了激發和引導他們的自我發展之路。我國《高等教育法》規定:高等教育必須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與生產勞動相結合,使受教育者成為德、智、體等方面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等教育專題規劃》中也明確:高等教育堅持育人為本,把促進學生健康成長作為高等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把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和適應社會需要作為衡量人才培養水平的根本標準。當然,這種一致性需要一套科學的行政運行機制做保障,這是高等教育理論研究者與實踐管理者所面對和要解決的重要課題。

篇(7)

許多普通高校的教師在給學生上課時,過于注重講解書本上的理論知識,不是特別注重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而這些書本知識對學生來說是特別枯燥乏味的,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導致學習效率下降。

(二)授課教師專業性不強

許多高校教師對物流管理的了解不全面,在給學生上課時,都是教師擅長哪方面就教給學生哪方面使學生學到的知識不完整,這樣,在實踐中就特別容易出現問題。目前,多數學校對物流管理專業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特別關注對任課老師專業知識的測評,在這種體制下,這些學校物流管理專業的很多教師只是對物流感興趣,或平時對該專業有些了解而已,并不具備真正的物流專業知識。

(三)課程沒有注重實踐的重要性

在物流管理專業中,實踐和操作占很大比重,許多高?,F行課程體系中這部分課程設置薄弱;即使有高校注意到了實踐課程的設置,但在管理方面還是存在很大問題。例如:上實踐課時對學生的管理的不夠嚴格,導致學生在實踐時不夠專心,根本就沒有認真將實踐環節落實。

二、物流管理專業的課程設置

(一)壯大專業授課教師的隊伍

可以組織學校里物流專業的老師到一些物流教學課程比較完善的學校去了解一下他們的課程設置,汲取好的地方為我們的課程設置做鋪墊;或者請外校、外企的老師來學校為學生們上幾節課,本校教師旁聽,這樣既可以提高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也可以讓本校的老師學習其他老師的優點并運用到自己的教學中。

(二)將實踐充分融入到物流專業課程中

物流專業本來就是實踐性相當強的專業,所以學校就更應該把實踐放在第一位,將它好好融入到教學課程中。如果只是一味地教學生學習理論知識,而不強調他們的動手能力的話,那么就會嚴重影響學生的專業水平。實踐可以分為幾部分,像實驗、實訓、實習等等。學??梢詫iT為物流專業的學生安排做實驗或實訓課程,這有助于他們更好地理解這門學科;另外學校也可以安排學生到校外的一些比較好的物流公司去實習,畢竟走上崗位做與物流相關的工作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很好的積累經驗的方式。

(三)物流課程設置應多元化

物流專業課程中除了物流基礎知識之外,還包含幾大部分。比如說物流數學、物流英語、物流信息技術、采購、供應、運輸管理等等,這些知識也是需要學生了解和掌握的。因為學生在物流的實踐中不可能碰到的全是物流理論上的東西,因為物流本身就是多元化的,如果你連基本的專業物流英語名詞都看不懂,基本的物流信息系統和網絡都不了解,不知道怎么去操作,那你還能怎么解決問題呢?所以學校在設置物流專業課程的時候應該考慮到這一點。

(四)調整課程安排

目前我國普通高校物流管理專業都是前三年半用于講授物流方面的理論知識,然后在最后半年安排學生實習。這樣的安排低估了實踐的重要性,讓學生沒有充足的時間來鍛煉自己的實踐能力??梢宰寣W生前三年在學校學習和實踐,第四年自己尋找單位實習。

篇(8)

(二)高校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基礎設施的完善

在信息化背景下,高校財務檔案管理要實現信息化建設,就有必要對與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相關的基礎設施做出完善,這些設施包括數據存儲器、服務器、數據庫管理系統、操作系統、安全系統、交換機、路由器等。只有在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具有一些具備較強信息處理能力、較大存儲功能的存儲器與服務器、配備必要的路由器與交換機、使用具有較高安全性特點的操作系統、搭建能夠覆蓋高校的信息網絡系統,才能夠讓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工作具備硬件平臺。同時,高校要重視完善安全管理系統以及數據庫系統等軟件平臺,其中包括財務檔案數據處理軟件、數據存儲系統、數據庫管理與操作程序、計算機以及數據庫監控程序、電子檔案管理程序等。在硬件平臺以及軟件平臺的搭建中,高校要重視實現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中軟硬件的匹配,同時要以高校財務檔案管理工作需求為依據來對軟硬件做出不斷調整以適應高校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的開展,這是推動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工作有序開展的基本保障。

(三)高校財務檔案數據的數字化與網絡化

高校財務檔案信息數據要實現數字化,必須要求檔案信息能夠完整準確,并且在收集與歸檔過程中做到及時與規范。在對高校財務檔案信息數據開展數字化處理的過程中,首先要對電子檔案進行歸類整理;其次需要對具有利用價值的紙質檔案開展數字化轉換。在此階段,需要通過提高數字化轉換工作質量來實現檔案信息資料的規范化與標準化,在做好財務檔案信息數據編研工作的基礎上為檔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打下良好基礎。在高校財務檔案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財務檔案信息資料的網絡化是十分關鍵的環節,同時也是實現信息數據共享的主要渠道。在此階段,建設檔案信息數據庫是實現檔案信息資料網絡化第一步驟,這要求財務檔案管理工作者將電子檔案以及做好數字化轉換的紙質檔案錄入檔案數據庫中,并確保其中信息數據被檔案數據庫識別與存儲。同時有必要對高校檔案管理網站做出構建與完善,發揮出檔案管理網站在傳遞檔案信息中的重要作用,以便在實現高校網站與高校財務檔案管理工作結合的基礎上提高高校財務檔案信息數據的利用效率。也正因為如此,在高校開發財務檔案數據庫以及其他管理系統的過程中,需要以高校中各個單位的財務檔案信息需求為依據,通過協調高校財務管理部門、職能部門以及檔案管理部門來構建一種具有暢通的檔案信息收集渠道、協調運轉、高效服務且具備合理結構的財務檔案管理模式,同時為財務檔案信息需求者提供資料下載以及信息檢索等服務,并利用現代通訊技術來為財務檔案信息的需求者提供咨詢服務,從而確保高校財務檔案信息在推動高校發展與建設中作用的充分發揮。

篇(9)

一、樹立具有風險意識的全方位理財、融資觀念

為適應管理由計劃體制向市場體制的轉變,高校財務管理應盡快轉變理財和籌資觀念。首先,轉變理財觀念。高等學校財務管理要摒棄過去那種辦學經費完全依賴政府、財務工作重點就是把好用錢關的舊觀念,按照市場經濟規律糾正和強化理財觀念,堅持科學、效益的理財觀念,依法理財,重視資產的時間價值。其次,轉變籌資觀念。高等學校辦學資金籌集不再單一依靠政府撥款,而應充分發揮高校優勢,通過辦學廣開財源,樹立以開源為主體,開源與節流并舉的思想增加學校財力。籌資觀念的轉變,表現為由注重支出管理向注重收入管理轉變。高校財務一方面要積極爭取上級主管部門的支持,另一方面應積極主動地開拓新的資金來源,形成多渠道籌資辦學的新格局。第三,利用融資工具支持高校發展高校經費不足制約了教育事業的發展。

因此,除向國家積極爭取財政撥款等多渠道籌資外,高校還應積極利用金融工具進行融資。首先,合理利用銀行信貸資金。高校可以根據資金需求,預計未來償還能力來確定貸款額度,以籌集學校在基本建設、教學科研、人才引進等各項事業發展中所需要的資金。但須量力而行,高校一旦背上沉重債務包袱,直接削弱高校發展潛力。因此,如果高校欲大量利用銀行信貸資金,則需要對未來幾年高校學費收入進行很好預測,對風險進行很好把握。其次,善于利用項目融資。項目融資是利用項目的未來收益來融資,以項目資產為融資抵押,對高校其它財務沒有影響,實現了風險隔離。對高校來講,學生公寓、食堂、招待所等后勤資產項目往往具有穩定的收益,可以采取向高校職員或社會其他主體進行融資的方式進行。高校職工持有高校的一些項目融資債可以降低資金成本,而且項目一旦贏利良好,職工可以享受到高校發展的好處,調動職工關心高校發展的積極性。

二、樹立內部控制的觀念

當前,高校正在深化體制改革,財經工作多層次、經濟利益多元化、財務關系復雜化,給高校經營管理體制提出了新的要求。舊財務管理體制與高校資金來源迅速擴展現狀發生碰撞,產生了許多新的問題,其主要表現為:一是教育資源嚴重浪費,經費使用不講效益。二是財務管理體制未理順,財務分散。高校深化改革,經費來源渠道在迅速發展變化,而財務管理體制卻未理順,學校內部財務機構五花八門,財務主管只注重會計核算,忽視財務管理。財務管理制度不健全,呈現無法可依、有法難依、有法不依的局面。校內各部門爭占學校資源,用錢找公家,收入歸自家,學校用錢求大家,學校財政嚴重失控,造成財務分散,削弱了學校資金的使用效益。三是經濟責任不落實,缺乏有效的監督機制。

針對目前高校存在的管理上的問題,我們高校財務應該牢固樹立內部控制觀念,只有觀念樹立起來了,才能把財務工作抓好、抓實。

(一)實行目標管理,建立多層次的經濟責任制體制。學校的各項事業活動得到順利進行,單強調校長負責制是不夠的。事業活動的廣泛性和復雜性,必須實行分工協作,建立層層管理、層層負責的制度,各層次、各級領導應分別承擔起與其職能相應的經濟責任,使權利與責任結合。同時,學校各職能部門建立目標管理制度,將目標分解到人頭,使學校各項經濟工作得到落實,內部審計進行經常性檢查,對各類經濟工作的有效性、效益性進行評估,

才能使內部審計工作有效。

(二)建立和完善學校內部控制程序。完善的內部控制程序,是學校目標順利實現的保證。因此要在交易授權、責任劃分、獨立稽核等方面建立起完善的內部控制程序,以確保各項規章制度的有效執行。如:在材料、物資、設備的采購上,由有關部門提出采購控制程序,由使用單位做出預算,學校授權專門部門實行公開招標、集中采購,內部審計在此基礎上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內控制度測評,評議內控制度的合規、合理及有效性,以便提出審計意見,促進提高管理水平。

(三)強化和規范票據管理和國有資產管理。首先,強化和規范票據管理,從源頭上控制資金,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私自購買收款收據。從源頭上控制貨幣資金的流向,確保集中統一管理。其次,加強國有資產管理,建立國有資產使用管理制度。為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各單位除教學、辦公用房外,統一收取一定比例的占用費;對儀器設備的收費部分提取一定比例折舊費。這樣一方面可以發揮宏觀調控制度,集中這部分財力進行大規模投資;另一方面可有效遏制爭占學校資源,促使各部門投入時計算成本,講求經濟效益。

(四)內部審計人員要轉變思想觀念,增強服務意識?,F代審計對審計人員業務素質有了更高的要求,內審人員要在努力提高素質的基礎上增強宏觀意識,拓寬審計視野,講究審計效益,要轉變傳統的為查賬而查賬的狹隘觀念,樹立內部審計以測試內部控制為基礎的抽樣審計的現代審計意識。內部審計工作既要到位但又不能越位。內審人員必須增強服務意識,將審計監督寓于服務之中。只有努力營造良好的內部審計環境,內部審計才能被接受,才能在學校內部管理中發揮優勢,才能對整個管理系統進行分析評價,促進完善內控制度。

綜上而述:我們的高校財務只有這樣,才能與時俱進,服務于高校改革發展的實際,保證財務管理創新的順利實施。

篇(10)

民辦高校有著一定的特殊性,教務管理制度的建立在不斷地摸索當中,存在教務管理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的現象。例如,新生入校學生轉專業、換專業出現,因管理規范性差,導致教務、學工等部門銜接不到位,學生辦理業務流程不明確,容易產生多次辦理都為成功等情況。制度執行過程中,實際情況與制度經常發生不吻合,實際情況對制度提出了挑戰,教學秩序難以保證。

1.2教務管理隊伍業務水平不熟練

目前,民辦高校教務管理人員的專業水平存在差距,存在教學管理專業人員,也存在其他崗位的人員轉崗到教務管理。因個人的專業知識水平不同,教務管理工作的思維方式及工作方式均有不同,導致教務管理過程中時常發生意見分歧,使教務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1.3組織結構不合理

部分教學管理人員對學校辦學理念認識不夠,思想不明晰,導致教學管理內容不明確,工作流程混亂,權、責、利落實不到位,部門與部門之間出現相互推諉責任,誰承擔就是誰的工作等現象。部分教務管理人員還需負責行政工作,工作面廣,工作量大,經常顧此失彼,工作銜接缺少規范化。

2民辦高校教務管理規范化建設的措施

教務管理規范化主要是指在圍繞學校辦學理念建立規范化管理框架,形成統一、規范和相對穩定的管理體系,并在管理過程中按照組織框架和流程實施,使民辦高校教務管理工作能夠井然有序的開展。規范化簡單地說就是“五化”:制度化、流程化、標準化、表單化、數據化。針對民辦高校教務管理來說,也需要遵循“五化”原則,提高民辦高校教務管理規范化主要措施如下:

2.1明確學校辦學理念和發展戰略

學校教務管理人員在明確的辦學理念及發展戰略的指導下,能夠對學校有統一、清晰的認識。因此,學校必須將學校定位、學生定位、教師定位梳理清楚,使得教務管理人員在開展工作時隨時有章可循。

2.2制定完善的教務管理運行流程

學校教務管理工作涉及教務處、學工處、招生就業處、分院等部門,部門之間銜接不順暢需要建立明確的管理流程,將各部門納入到流程當中,成為學校教務管理流程的一個結點。例如,教務管理系統中學生學籍管理工作需要學工處處理完畢后,由分院進行安排課程、安排考試,這樣才能按照人數做好教學相關安排,如果分院教務人員進行統計人數可能出現學生數不準確現象。

2.3建立合理的學校組織結構

學校組織結構是學校在運行過程中涉及的目標、任務、權利操作以及相互關系的系統。學校各部門之間的結構、崗位設置、崗位職責及崗位秒速一定要明確,在崗摸其職。教務管理崗位人員需要明確負責課程安排、考試安排還是負責實踐課程、實驗室、調串課等工作職責。崗位設置需要考慮工作發生的時間段、工作量等問題,避免大量工作扎堆出現,是教學管理人員手忙腳亂。

2.4建立健全教務管理規章制度

教務管理制度是規范化的有效工具,它對各個部門、崗位及工作人員的行為規范進行很好的界定。因此,建立規范化的管理體系,規范化的行為準則界定,規范化的績效考核標準,規范化的違規行為處罰是教務管理規章制度的主要內容。

2.5建立規范化的教務資料信息體系

民辦高校教務管理人員應該出臺統一格式模板、統一填寫標準、資料歸檔統一要求等規范,建立統一的教務管理系統,實現課程安排、排課、考試安排,學生人數變動的情況通過一個系統即可一目了然。

3民辦高校教務管理規范化的意義

實行教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對于民辦高校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一方面保證教學質量;另一方面可推動民辦高校發展,提升學校知名度。

3.1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

加強教務管理工作規范化建設是提高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的保障。在尊重教學規律基礎上的規范化教務管理,建立規范化管理規章制度,能夠做到職責明確,有章可循,條理清楚,獎懲分明,有利于穩定教學秩序和規范教學行為,提高教學質量。

3.2提高教務管理工作效率

教務管理規范化可以使繁重的教務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化、科學化,可以把教務管理人員從繁雜瑣碎的日常重復性工作中解放出來,有利于教務管理工作的科學化,避免重復勞動帶來的錯誤,提高工作效率。

3.3有利于資源整合與共享

通過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可以整合不同單位教務管理資源,建立功能教務系統,明確人力物力統籌安排,避免了教務管理工作的盲目性,減少資源浪費。例如,教務管理規范化后,原有冗余的機構及人員可以調整到其他部門,一方面明確在崗人員職責;另一方面減少錯誤。

上一篇: 環保建設論文 下一篇: 智慧課堂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中文字幕久久网站 | 日本国产欧美在线观看 | 线观看国产精品视频 | 久久精品免费观看全 | 在线观看AV永久免费网址 | 亚洲天堂网5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