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5 10:27:27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高校研究生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高校研究生論文

篇(1)

生態德育的內涵

生態德育,不是生態倫理學,也不是生態道德,而是在生態倫理學指導下的一種生態教育活動。生態德育是在橫向比較、縱向揚棄的基礎上提出的一種新德育觀和新的德育范型,它教導人們,不僅人對人的社會行為,而且人對環境的自然行為均要受到倫理評價;不僅要正確處理個人與他人、個人與集體、個人與社會的利益關系,還要恰當地對待人與自然的交往行為、利益關系、短期與長期關系,擺正人在自然中的位置。因此生態德育將以一種更為寬闊的道德視野,教育和引導人們學會熱愛自然、熱愛生活、享用自然、享用生活。這種德育觀要求學校以生態學、環境科學、教育生態學、教育社會學、教育心理學等科學原理為指導,以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文化環境對個體道德素質的影響為邏輯基點,圍繞生態平衡、珍惜資源、保護環境的觀點,發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育人資源,通過學校德育系統內部的物質循環、能量循環和信息傳遞,推動德育內容、德育方法動態良性發展,促使學生不斷提高道德素養,養成“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為主題的基本道德品質。

同時生態德育還是社會公德的重要環節,是否具有良好的生態道德意識,是現代社會衡量一個人全面素質的重要尺度,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標志。為了提高大學生的社會公德素質,要求廣大受教育者以生態道德理念去自覺維系生態平衡、環境保護和不可再生資源的可持續利用。

生態德育是“一種新德育觀”意在凸顯其在德育觀念上的革新性。它展現出一種嶄新德育視角,意識到了在人際德育視角下看不到的德育問題。在生態德育視界下重新評價人類的行為,就要引導受教育者體驗到:種群之間存在著“互惠共生”的關系,自覺養成愛護自然環境和生態系統的生態保護意識、思想覺悟和相應的道德文明行為習慣。生態德育使受教育者的思想上樹立一種嶄新的人生觀、自然觀和生存發展觀,并合理調節人與自然的關系,有意識地控制人對自然的盲目行為。

生態德育的特征

(一)生態德育具有價值取向上的超越性

生態德育的存在特性體現出適應性特征,而生態德育價值特性則是超越性的。生態德育超越“人類中心”的狹隘視域,自覺上升到自然界和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高度,站在自然界發展演變規律的高度去看待人類作為“類”而存在和發展的可能性與合理性,重新體悟人類各種行為的道德價值,把培養向自然開戰的個體勇敢性、自豪感等價值追求,自覺轉向養成受教育者與大自然和諧相處和可持續發展的人類生存品性,引導受教育者領悟人與自然的關系是人與其“家園”的關系。生態德育在理論和實踐上,都更加看重傳播和滲透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關系的道德價值,養成人的生態智慧。

(二)生態德育具有教育過程的引導性

生態德育關注的焦點是人類社會發展中具有迫切性、敏感性和棘手性而尚未被人們充分領悟的重大問題。我國古代人的生態意識停留在倫理學或道德思想成果的靜態,尚未進到德育學的范疇和相應的德育活動領域。以致在整個近現代,學校中對生態道德的傳播和對生態智慧的養成還比較貧弱,而教育學生向大自然開展的“戰天斗地”精神是其主要追求。在生活中某些破壞生態環境的行為被贊頌為高尚的道德行為,導致生態污染和生態破壞現象日益嚴重。生態德育就是要用更加理性、自覺、系統的架構,引導受教育者從小養成放眼世界、放眼未來,理解生命、關愛生命,學會關心可能影響整個人類社會、整個自然界的深層生態問題。

(三)生態德育在實踐操作中的生活性

在傳統德育知識的灌輸狀態下,個體與道德知識是處在一種對立、挑剔、陌生、疏離的狀態,無法產生相應的道德情感,當然也無法形成首先品格和相應良好行為。生態德育強調個體的道德參與和體驗,在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體驗。體驗者以放松的心態和平常心進入生態體驗,直接融入生態環境。體驗者以一種欣賞的心情,自然會產生親近感、善感、美感,體會到的是生命的多樣性,體驗到的是每一個生命與體驗者自身一樣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存在并以它自己認可的方式表現著自己的生命價值。活生生的經歷會讓生態德育體驗者產生一定的生態德育感受,使原本抽象而顯得空洞的首先規范變得形象生動起來,賦予飽滿的、真實的生活內容。

(四)生態德育具有內容傳播上的豐富性

人類每天所從事的活動大致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人與自然之間的交往活動,另一類是人與人之間的交往活動。青少年兒童既喜歡人與人之間平等友好、輕松愉快的交往,也酷愛親近自然,與自然建立和諧的關系。而且兒童之間的人與人交往,往往要以一定的自然環境為依托,譬如兒童的游戲,常常要選擇有草、樹、水、山的地方展開。當教師或父母把兒童圈在固定場所使其與大自然隔離時,兒童則表現出厭煩、焦慮的行為。人際德育相對局限在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圈里,人與自然關系圈被忽視,這就丟失了周圍自然環境中大量生動的德育資源。生態德育不僅充分利用人際德育資源,而且自覺順應人們親近大自然的天性,積極挖掘利用自然界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等富含審美價值的德育資源,使德育內容極大地豐富起來,使受教育者在欣賞自然風光、滋生保護自然環境意識的同時,獲得大自然豐厚的道德滋潤。

高校生態德育的現狀

傳統德育對生態環境的忽視或關注不夠,使得人們的生態知識缺乏,生態文明觀念淡漠,生態習慣難以養成。生態文明觀教育還沒有引起各類各級學校應有的重視。

高校的保守與封閉,忽視社會環境的影響,造成德育生態的斷裂與凝滯。高校德育不能與外界進行合理的信息交流,文化氛圍及教育理論出現凝滯現象,這是一種文化的自我封閉。長期以來,我們以割裂的方法看待德育影響,把它看成是可以脫離其他諸種德育影響而獨立存在、自成系統的存在物,由于對德育生態整體性認識不夠,德育實踐忽視了校外德育途徑的價值,家庭、學校、社會三者之間在學生品德形成方面的作用難以產生有效的合力。因此,在多元價值共生的社會轉型期,如果一味把學生封閉于校園內,企圖在一種“凈化”的環境中實施德育,是不可能的。高校德育必須由一元封閉向多元開放演進,以生態整體觀理解德育、實施德育。

高校德育強調社會期望,忽視學生內心追求,導致學生個性的喪失,背離了以人為本的核心。一直以來,高校德育強調的是過于理想化的社會期望,忽視了學生內心的追求,脫離了人的生態特性,否定了德育的人作為主體性的特點。用生態生命觀點來審視高校德育,發現高校德育是一種無人德育。所謂無人德育是指無視個體的需要和興趣,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看作是對學生施加外部道德教育的過程,施加的道德影響又主要是既定的道德規范,強調的是學生符合規范的行為習慣的養成。這種被動性、統一性是高校德育的特征,其本質是對個體生命的漠視。所以高校德育必須關注學生個體的生命和尊嚴,強調個體生命的多樣和獨特,弘揚個性的自由和發展。

德育與日常生活的疏離。高校德育重視知識傳授,忽視道德體驗,導致德育的空洞和偽善。德育作為高校教育中的一門特殊課程,僅把社會現存的道德規范和行為準則灌輸給學生,而沒有啟發和喚醒學生的生態道德自覺和生態道德良心,使學生樹立道德理想,學會做人,沒有形成一種正確的理想信念和行為方式。高校德育忽視實踐鍛煉,脫離了生態德育的生活性。嚴重脫離學生的真實生活的德育模式,造成高校德育對生活的疏離與概念化。在內容上只注重社會既定的道德規范的抽象知識,缺乏生活的情景性和生動性;在方法上強調單向的德育灌輸,是一種枯燥乏味的空洞說教,缺乏道德體驗,難以產生情感共鳴,導致德育的膚淺和偽善;在效能評定上,采用課程考試的方式或限于簡單化的學生在校綜合測評,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一些學生的“雙重人格”。

生態德育的方法與途徑

為了在高校更好地完成德育工作由“人際德育”向“生態德育”轉軌,同時提高生態德育的效果,筆者認為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實施生態德育。

結合課堂教學,喚起大學生生態意識。德育的目的是培養和發展人的德性。德性的形成和發展是道德主體的一種實踐活動過程,其實質是學生在教師幫助下,消化、吸收、實踐德育內容的過程。各個教學環節是宣傳、普及生態道德的主要途徑,通過這些途徑,使大學生獲取對環境問題的意識和敏感性,理解人類在環境中的重要責任,喚起生態良知,采取熱愛自然、保護生態環境的主動行為。

美化校園環境,形成生態德育氛圍。清新優美、內涵豐富的校園環境有助于學生形成強烈的生態環境的審美意識。美化環境就要綠化校園,讓綠樹成蔭,鮮花爭艷,碧草茵茵,實現人與自然的有機統一、情與景的和諧相融。大學生可以從中感受到人自身的主體價值和創造能力,使精神得到凈化和升華,從而增強對環境的審美觀念,形成正確的審美意識和審美情趣,為以后自覺地保護環境、美化環境奠定基礎。

立足生態文化建設,優化生態德育環境。生態文化建設不僅是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先進文化的重要體現之一。加強對學生進行生態道德教育,要大力開展生態文化建設活動。開展各種生態知識普及活動,提高大學生對生態發展的認知;完善生態道德教育體系,建立生態道德教育規范并在德育活動中加以灌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大學生良好的環保意識;建設學校良好的生態文化環境,建立起相互尊重的人倫關系、愛惜花草的良好傳統,形成良好的氛圍和德育養成環境。

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激發學生生態環境的改造意識。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使其身臨其境,通過改造環境的親身體驗形成和鞏固環境意識。比如,利用地球日、環境日、土地日、無煙日、世界環境日、世界糧食日等特殊日子,帶領學生深入農村、廠礦,開展廣泛的環境教育宣傳活動,在喚起民眾的環保意識的同時,增強自己的環保責任。

加強法律法規宣傳,提升生態法律意識。法律和道德是調整人與社會、人與自然關系的兩種最基本的力量,兩者相輔相承、相互支持。加大對環境保護法、森林法、土地法、野生動物保護法、水資源保護法等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增強人們保護環境、資源的法制意識。在生態德育的過程中,增加生態法規的教育內容,對于提高學生的生態保護意識有著積極的意義。廣大的教育工作者必須清醒地認識到,在商品經濟大潮的沖擊下,一部分人欲望急速膨脹,喪失了道德操守,這些都嚴重地影響著在校學生。因此,在高校生態德育的過程中,迫切需要一種強制性的約束力來規范學生的生態道德行為,生態法規的宣傳教育是有效的方法之一。

參考文獻:

篇(2)

對于學習美聲唱法的學生來說,練聲是一個重要的學習過程。練聲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到學生學習進度的快慢。在教學中,筆者發現學生練聲的時間和學業的進展時常不成比例,學生在練聲過程的環節中存在著各種干擾因素,從而學生的練聲效率偏低,因此,教師指導學生進行有效的練聲,在聲樂教學中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實用價值。下面,就如何提高學生聲樂學習的練聲效率這一問題,結合筆者的教學體會,分析如下,以供參考。

一、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

教師要善于激發學生學習聲樂的興趣,在興趣中引導學生建立敏感的音樂感知能力和聽覺分析能力。

眾所周知,對美聲的學習要想取得一定的水平,必須要有敏銳的耳朵。要想使學生在學習中有較高的質量,必須要使學生在學習中對歌唱有興趣。那么,在教學中應如何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呢?筆者認為,學習聲樂的人首先要對各種聲音敏感,尤其對各種動物的聲音敏感。這里所指的動物的聲音也包括人聲,人聲只是其中的一種類型。就拿聲樂呼吸技術當中的“狗哈氣”來講,如果能讓學生聯想到夏天狗由于天氣太熱將舌頭伸出來的生動畫面,有機會讓學生再從聲樂的角度對狗叫和狗喘氣進行觀察和分析,學生就會有趣地發現狗叫的聲音很具有穿透力,狗的聲音的傳播是沒有任何阻礙的。通過觀察可以發現,狗的聲音不是從嗓子發出來的,而是從狗的軀干上發出來的。同理,對“聲音的穿透力”“聲音不落在嗓子上”“用氣歌唱”等正是美聲歌唱者所追求的一致目標。“牛的聲音”與歌唱中的“哼鳴”是否有相似之處?“鳥鳴聲”與聲樂當中的花腔“跳音”,“母雞下蛋時的聲音”與歌唱當中的“頓音”,“驢的聲音”與歌唱當中的“十幾度大跳”的聲音是不是都有一定的相似之處呢?當筆者帶領學生去思考這些問題時,就已經在幫助學生建立敏感的聽覺分析能力了。此時,學生會發現練聲是一種具有吸引力的、有趣味的活動。在練聲過程中可以獲得奮進的快樂,如果學生在內心深處愿意進行這項活動,就會主動的在練聲中有意識地尋找樂趣,那么,學生就不會在練聲時覺得厭煩和無味。

二、讓學生明確練聲的目的

讓學生明確練聲的目的,盡量避免盲目地一遍遍地“唱”曲子。這就需要讓學生明確自己練聲時的目的和曲目中的難點,然后分清是技能的訓練,還是藝術素養方面的訓練。如果屬于技術上的問題時,則應抽出時間單獨來練習。練習時間的長短是次要的,關鍵是練聲的質量和用怎樣的態度去練習,二者必須正確結合,即在聲音質量正確的前提下,用認真的態度進行練習。在開始練聲時一定要聚精會神,牢記練聲的目的,專心注意每一個唱出的音,聲音力求自然、清晰和準確。歌唱機能的動作也要自始至終有意識來控制,不可隨心所欲。在耳朵的監聽下,要盡量減少錯誤的發聲次數。“聲音是聽命于它的司令部——人的頭腦”,因而練聲實際上是練腦。托西在他的學生須知中寫道:“歌唱需要頑強的用功,它要求學生善于心理學習,假如不能做到這一點,那就只好用嗓子了。”這里所說的“用功”,在筆者理解就是學生在明確自己的練聲目的后,正確地練習才能取得預期的效果,但如果盲目地練習,只能給嗓子歌唱帶來錯誤的結果。而對于藝術素養問題,則應當在平時注意多積累多學習。需要強調的是:那些對氣息控制、音階練習、歌唱音樂會的觀摩等等,最終只有一個目的,即對歌曲原作精神的一種忠實、嚴肅和認真負責的態度。

三、培養學生自身的雙重角色

培養學生自身雙重角色(演唱者和指導者),借助錄音機在角色的轉變過程中自動地形成善于思考的好習慣。

學聲樂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聲樂比器樂難學。沈湘先生曾經說過:“學習聲樂和學習器樂最大的不同之處就是聲樂沒有現成的樂器,它是要在聲音訓練過程中去制造,學習聲樂的過程,也就是制造樂器的過程,在制造中使用,在使用中不斷地完善。”既然是在自身建立樂器,那么在聲樂學習過程中,就存在著主客觀聽覺誤差的問題。主觀聽覺是指演唱者自身聽覺,客觀聽覺是指教師或者聽眾的聽覺。演唱者在唱一首歌時,演唱者和聽者聽到的聲音效果是不同的。帕瓦羅蒂曾說他在唱歌時從來聽不見自己的高音,只有在唱片中才能聽到。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誤差?聲音一經產生,以聲波形式直接作用于聽者,從而產生客觀聽覺。但由于發聲者本身是發音體,聲音發出后不能直接傳到發音者這里,同時又受到自身內耳的影響,因而造成主客觀的聽覺差異大。當學生明白了原因之后,就要力圖使自身內耳與客觀外耳相統一,即內感覺與外感覺相統一。如何將這兩種感覺統一起來呢?筆者認為,借助錄音機是一個好方法。當聲音在腔體時,錄出的聲音是松、活、柔、圓的,自身的感覺在唱時則是聲音并不大,同時感覺聲音音量小。把這種正確聲音的內感覺記住,并強化成潛意識,那么當這種歌唱狀態形成建立后,將會使歌唱狀態具有本質的飛躍。這不禁讓筆者想起早期歐洲聲樂文化的發展與當時訓練歌唱者的情形,彭坦皮1695年出版的《音樂史》中對他的老師維基利奧·馬佐契為學生們制定的學習日程表曾有類似的描述。他曾記錄說:“有時候,學生們走出學校,到安格利卡大門對著那以回聲著稱的墻壁唱歌,仔細聽自己的回聲,以便對自己的聲音進行批評與檢查以提高學生的歌唱水平……”錄音機的效果不正是和有回聲的墻壁起相同的作用嗎?在監聽的過程中,學生就在不自覺中建立起了善于思考的習慣。

在練聲當中還要培養學生養成“照鏡子”歌唱的習慣,通過照鏡子監控自身歌唱技術的細節,抵御和防止形成壞的演唱習慣。

養成“照鏡子”歌唱的習慣,目的有二。其一,在鏡子當中,觀察練聲時的歌唱狀態是否自然。它包括正確的呼吸狀態;喉頭下放的正確狀態,特別是男聲,喉(轉第79頁)(接第61頁)頭是可以看見的;同時在鏡子當中學生還可以把自己當成觀眾,并帶有感情地進行歌唱。其二,避免學生在聲樂技術學習當中出現的聲音為重、技術為重的的片面的學習方式。在聲樂學習中,要力求不走或少走彎路,尤其要注意防止,在不知不覺中因使用練習的方式不當而誤入歧途,養成不良的習慣。不良的習慣一旦養成,即使有所發現,往往也要花費很大的氣力才能糾正或消除。《明心鑒》說的好:“人病可用藥療之,藝病豈可不求療治之法。引號可嘆人不知自己之藝病,病根一深,則雖欲再治,但恐不易耳。”葉戈羅夫說:“不正確的方法得到鞏固后,要改正過來很困難,甚至經過教師糾正后還會再犯。”在這一點上,筆者希望讀者給予一定的重視。

四、培養學生用語言記錄體會的習慣

當學生在練聲中有新的體會時,要立即用語言描述出來,這樣有利于記憶。因為練聲時新的體會往往是飄忽不定的,有可能稍縱即逝,如果用語言形象地描述一遍,就會使這種飄忽不定的感覺從第一信號系統(感知覺)進入到第二信號系統(語言),實際已有牢固的物質基礎。記憶中的語言可通過聯想使學生再現這種感覺。語言復述的過程本身就是一個強化記憶的過程,在此感覺上正確地重復幾遍,增加強化的次數和強度,使學生記得更牢固。歌唱是一門綜合的藝術,這里需要強調的是,練聲時新的體會也是多方面的,語言描述的內容也是多方面的。它包括對聲音的聽覺記憶與聲音的形象記憶,生理的機能記憶和感覺記憶,歌曲內在情感的記憶與歌唱語言的記憶等。在不同階段的學習當中,記憶的方向是有選擇和側重的,并不是要將所有的記憶一次性完成,這是不現實的。因此,筆者根據學生具體的學習進度與技術掌握問題,給予相應的注意方向和記憶選擇的提示,從而讓學生更準確地強化記憶,為學生提高自身練聲效率提供一個行之有效的平臺。

五、調整心態,分析原因,突破解決

當學生遇上久攻不下的難題時,切記心態不要急躁。此時,筆者讓學生停下心來,理性地分析,尋找問題出現的原因。如果問題出現在常不被注意的地方,就需要從不同的側面進行分析,找出癥結所在;也可以讓學生換一種方法學習,或索性放一放,過一階段再練。放松后,大量閱讀相關文獻與書籍,引導學生不停地思考,反復地琢磨,還可以安排學生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聽課或觀看名家演唱的音樂會或歌劇,總有一天,學生會受到某個事物的啟迪而使問題迎刃而解,即“頓悟”,它會使大量思考和實踐的積累產生質的飛躍。

綜上所述,聲樂教學不是簡單的知識教學。作為教師,我們不能只授之以魚,更重要的是授之以漁,讓學生在離開課堂后仍然能夠有效地練聲。

參考文獻:

篇(3)

1.研究對象與方法

隨機抽取黃岡師范學院150名在校大學生,其中男生75名,女生75名,作為研究對象。根據本文研究的內容和目的,設立問卷調查表,對我院的大學生隨機發放問卷表150份,回收150份,有效問卷142份,其中男生67份,女生75份,有效率為94.700。運用SPSS16.。對回收的問卷進行統計分析。

2研究結果與分析

2.1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

從可以看出,支配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動機主要是增強體質,這說明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目的非常明顯,消費動機是健康、積極的,這與我國推行的全民健身計劃是相適應的。但體育是一門綜合性學科,僅有熱情是不夠的,在從事體育運動時必須掌握體育的知識和科學的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的效果。

同時影響我院大學生積極的體育消費動機的主要因素有娛樂休閑、審美、明星效應、從眾與攀比等等。其中娛樂休閑占的比重最大,可見我院學生體育消費動機是健康的,而且在審美的影響因素上女生明顯高于男生。但是也不乏有一些不好因素的影響,像從眾與攀比就占了15.6%,所以對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必須正確地引導。

2.2大學生體育消費的水平

體育消費水平是指按人口平均的體育實物消費資料和體育勞務或服務消費資料的數量,可用價值單位來表示。

可以看出,大學生的體育消費主要集中在100元至20。元之間,男女平均占75.400,可見仍然處于較低水平層次。其主要原因是大學生的生活費普遍來自家庭,消費能力受到影響,體育場館數量偏少也限制了大學生的消費。但調查表明,大學生的體育消費能力正逐步提高。

2.3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結構

2.3.1參與類體育消費

主要是指為了參加各種體育活動、健身訓練、體育健康醫療、體育教育培訓等所支付的各種費用。從表3看出此項消費女生要略高于男生,是由于女生比較樂于參加俱樂部的鍛煉,以求達到健身、健美的效果。

2.3.2觀賞類體育消費

主要指為了觀賞運動競賽、體育表演而購買門票的費用,統稱觀賞類體育消費。調查結果顯示此項消費的比例不是很高,這主要還是跟學生的經濟支付水平不高有關系。

2.3.3實物類體育消費

主要指大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中所消耗的實物產品,如運動服裝、鞋襪、球拍、球等小型體育用品。表3顯示,此項消費男女大學生占體育總消費的比例較大,男生占65.200,女大學生占58.700,男女生差異不大,說明男、女生都樂意花錢購買體育服裝及體育用品進行體育鍛煉與健康投資。

2.3.4精神類體育消費

主要是指大學生為了學習和掌握體育知識或獲取體育賽事、體育明星、名牌球隊等背景材料或信息所購買的體育書刊、報紙、雜志及音像制品等消費。表3顯示,此項消費男女生總體較高,男略高于女,但無顯著性差異。說明當代大學生偏重于運動實踐的鍛煉效果,在講求實惠的同時,也注重對體育知識、體育信息的獲取及知識面的拓寬。

2.4大學生體育消費方式

2.5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頻度與體育消費的關系體育消費水平與積極參與體育的意識關系十分密切。表5的調查結果表明,每周參加3-4次以上體育鍛煉的學生,體育消費的比例相對較高,其中男生占56.7,女生占50.2000說明體育鍛煉已經必不可少,同時體育消費已成為體育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2.6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

2.6.1經濟條件不允許

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主要靠家庭供給,消費承受力亦隨著家庭的供給的變化而變化。作為大學生經濟上首先滿足基本的生活和學習的需求,然后才會去考慮和承受其他各方面的消費支出。由于各自地域經濟對其體育消費能力的影響,大學生之間體育消費水平不均衡,因此經濟支付能力的大小決定著大學生體育消費行為的實現程度,從而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的水平。從表6可以看出此項對我院大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很大,這主要是跟大學生自身的經濟來源有關。

2.6.2體育設施太少

體育設施對大學生提供的體育項目、服務價格、服務環境、服務質量等,是影響大學生進行體育消費不可忽視的因素。由于現在學校學生人數大量增加,而學校場地數量有限,場館數量不能滿足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需要,造成學生參加運動的人數下降。從表6可以看出此項對我院學生體育消費水平的影響也很高,這應該引起學校的重視。:

2.6.3學習任務重

由于學校規模不斷擴大,學生就業壓力增大,他們不得不把主要精力放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和準備考研上,這樣用于參加體育鍛煉的時間就減少了。對策與建議

(1)加強對大學生進行健康教育,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消費觀念,進一步深化“花錢買健康”的消費觀念。

篇(4)

一、研究背景

法律援助,是指國家以制度化、法律化的形式,為社會弱勢群體提供免費的法律幫助。廣義上的法律援助主體并不限于政府,社會各界在現有的法律制度之下均可提供相應的法律援助。國務院于2003年7月21日公布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律援助條例》第8條規定:“國家支持和鼓勵社會團體、事業單位等社會組織利用自身資源為經濟困難的公民提供法律援助。”在經過不斷的摸索和總結后,我國已經形成了政府與社會混合型的法律援助運作模式。

我國的法律援助制度起步晚,援助力量薄弱,法律援助供求嚴重失衡,因此需要全社會的力量共同支撐。而高校法律援助組織的出現一方面對于緩解供求矛盾、補充政府法律援助發揮著重要作用;另一方面,這對于高校的法學教育也是一種有益的補充,可以提高法學專業學生的實務能力,培養他們的社會責任感。

然而,在現階段,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發展還遠不成熟,存在著諸多問題和障礙,由于缺乏制度化的機制來規范,法律援助的效果也受到影響。但可以預見的是,高校法律援助的發展潛力是巨大的,讓其最大限度地發揮作用對于我國法律援助制度的發展和完善有重大而深遠的意義。

二、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現狀

高校的法律援助活動與診所式法律教育是相伴而生、相輔相成的。診所式法律教育,發端于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民權運動,其特點在于仿效醫學院利用診所培養實習醫生的形式,由診所教師指導學生參與法律實際運用。診所式法律教育一方面讓學生參與法律援助服務,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職業責任感;另一方面,診所式法律教育的出現和普及也為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鋪平了道路。

診所式法律教育在我國的起步則相對較晚,直到21世紀初才引進這種法學教育模式。2000年9月,在美國福特基金會的大力支持下,中國人民大學、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華東政法大學、武漢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分別開設了診所法律課程,并依托其開展法律援助活動。截至2012年12月,我國已有151個高校的法學院或法學系開設了診所法律教育課程,這為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以武漢地區的高校為例,武漢大學1992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社會弱者權利保護中心”;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2000年成立了“法律援助與保護中心”;中南民族大學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診所法律教育中心,并依托該中心開展法律援助活動;華中科技大學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后與社區居委會有機結合,為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和援助活動。

(一)武漢大學的法律援助

武漢大學是我國最早一批成立法律援助機構的高校之一,其社會弱者權利保護中心自1992年成立以來,不斷加強自身發展優勢,在武漢群眾中具有相當的影響力。二十余年來,中心面向全國為社會弱者義務提供法律服務,許多自身權益受到侵害而又無法得到法律保護的社會弱勢群體在志愿者的幫助下,依法討回了公道,走出了絕望和無助的困境。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已接待咨詢約50000余人次,回復信件近21000余件,電話咨詢約38000余次,通過中心的網站提供法律意見1000余次,訴訟案件達18650余起,勝訴率達78%。現在的社會弱者權利與保護中心已經不依托于武漢大學,成為一個獨立運作的社會團體,其發展模式在我國高校學生法律援助中獨具一格,特色鮮明。

(二)中南財經政法大學的法律援助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在美國福特基金會、學校的大力支持下,于2000年5月成立了法律援助與保護中心。作為學校服務社會的窗口,中心的日常工作主要是為社會提供法律咨詢和案件。截至2012年12月,中心共接待來訪者9000余人次,回復電話、信件2000余件次,寫作法律文書3000余份,各類案件1200余件,其中包括創中國民間法律援助標的額之最的陽新縣8歲兒童石某某高壓電電擊人身損害賠償案;具有較大社會影響的湖北某船廠150余名職工房屋糾紛集團訴訟案等重大案件,受益人群遍布全國各省市。中心通過這一系列活動,實現了盡最大努力,為最需要法律服務的社會弱勢群體提供法律服務,以實現維護社會正義,促進社會穩定的目標。

(三)中南民族大學的法律援助

中南民族大學于2004年12月成立了診所法律教育中心,它與中南民族大學法律援助中心相互配合、相互協調開展法律援助活動。通過法律援助維護少數民族的權利是中南民族大學法律診所的特色之一。中心截至2012年12月已接受咨詢2000余次,承辦案件70余起,到社區服務8次,社會調查2次。其中辦理的案件以勞務糾紛、合同糾紛、相鄰權糾紛等案件居多。目前,中心已經與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洪山區人民法院一起,就“少數民族及其他少數人語言法務翻譯診所援助教學法探索”課題進行調研,并已經有了初步的研究成果。

(四)華中科技大學的法律援助

華中科技大學的法律援助中心于2010年成立,起步相對較晚,其最大的特色是依托于社區居委會開展法律服務,服務對象也僅限于該社區居民。華中科技大學法學院設立診所式法律教育課程,與華中科技大學社區居民委員會相互合作、相互配合,遴選課業優秀的本科生、研究生,以居委會為據點,為尋求法律幫助的社區居民提供法律咨詢、寫作法律文書等服務。該中心自2010年成立以來案件及接受咨詢40余次,其中20余起為家庭和財產糾紛。該校法律援助中心運作資金主要是由該校法學院與居委會共同負擔。由于資金短缺等限制,該中心遭遇了不能擴大受眾、進行更深入的法律援助的尷尬。

三、高校法律援助機構存在的問題

盡管高校學生開展法律援助在補充法律援助資源,扶助弱勢群體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其中也存在不少問題,主要表現在:

(一)高校援助機構在訴訟中存在局限性

第一,目前我國將高校法律援助機構定位為政府法律援助機構的補充,卻沒有在立法上得到確認和支持,這一狀況使得某些高校法律援助機構遭遇訴訟時身份不明的尷尬和運作不暢通等問題。

第二,高校學生在提供法律援助時并不具有律師身份,他們只能是以一般公民的身份來辦理具體案件,因此學生的調查取證權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可見,提供法律援助的學生,要想像律師一樣開展法律實踐,無論在法律規定上,還是在司法實踐中,都是不可能做到的。這種狀況勢必會影響高校法律援助機構與社會的廣泛接觸,對法律援助活動的順利開展形成巨大的障礙。

(二)對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管理機制不健全

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成立具有特殊性,其依托的是高等院校,因而其首先要受高等院校的領導。其次,由于司法行政部門統一領導全國法律援助工作,故高校法律援助機構又應受司法行政部門的領導和監督。這種雙重管理模式有可能造成因管理權限不明確而帶來的管理缺失或管理沖突。其負面效應在于,一方面使高校法律援助機構運作缺乏合理規制,導致無序發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管理和監督的不明確,會導致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缺乏社會支持,而生存艱難。

(三)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缺乏資金支持

高校法律援助機構遭遇到的最大問題便是資金不足問題。這一問題在不同的高校存在的程度有所不同。有些高校,如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武漢大學等院校可以獲得外來援助,但是相關基金會對于受資助的高校法援組識的審查非常嚴格,因而獲得資助的高校比較少。其他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經費來源主要通過以下渠道:學校團委、院、系資助(如中南民族大學獲得學校專項撥款);社團會費;商家贊助(如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通過拉外援的方式曾得商家贊助);各種基金會資助;律師事務所資助;社區組織臨時性贊助(如華中科技大學法律援助中心主要依托于社區居委會);律師贊助等等。經費不足使得高校法律援助機構負擔不起進行案件所需要的各種費用,不得已放棄了一些原本可以辦理的援助案件,這直接影響了高校法律援助事業的健康、長足發展。

四、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完善

(一)完善法律援助立法

法律援助工作的順利開展需要建立在完善的制度基礎上。就我國目前而言,法律援助缺乏系統明確的法律法規。除《法律援助條例》之外,關于法律援助的規定一般散見于《刑事訴訟法》、《律師法》以及相關的法規和行政規章中。尤其是在民間法律援助方面,我國沒有一部統一的法律對民間法律援助組織進行規范。因此,這就需要完善我國法律援助立法,為高校法律援助確立法律依據。

首先,應對高校法律援助組織的地位予以確認。像武漢大學的社會弱者權利與保護中心這樣成功注冊的案例并不多見。只有立法確認高校法律援助組織的合法主體身份,進行統一注冊登記管理,才是高校法律援助組織邁向規范化的第一步。

其次,開展法律援助的高校學生的資格問題應當明確。國家有關部門應該從法律職業化教育的角度出發,承認提供法律援助的學生的“準律師”身份,使其在真正地從事法律職業之前,充分地參與法律實踐,同時也為法律援助的高效性提供制度保障。

(二)建立高校與司法行政部門雙層管理體制

高校法律援助機構作為高校內設機構,應當在日常工作、人事安排、行政管理等方面接受本校職能部門的領導,以便正常運轉,獲得支持。作為法律援助制度的一部分,高校法律援助機構應當與司法行政部門加強溝通,在人員資格、場地、工作范圍等問題上服從其管理,接受其業務指導和監督,從而保證高校法律援助機構的服務質量,杜絕低質量的法律援助機構出現。

篇(5)

1.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

近年來,重慶市高校針對大學生心理方面存在的問題,普遍開設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大學生心理衛生、心理咨詢輔導以及情緒心理學、人格心理學等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僅進一步完善了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而且在提升學生心理素質、增進學生自我認識、加強學生情緒管理、改善學生人際交往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2.建立心理咨詢機構

為了能給大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校園適應環境,培養大學生適應能力,重慶高校普遍建立了心理健康咨詢類的組織機構,成為深入開展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3.創辦心理熱線與廣播節目

高校通過創辦心理熱線與廣播節目,向全校師生宣傳心理健康知識,由專職心理學教師解答學生提出的具有普遍性意義的心理問題,使許多內向、自卑、不善于面對面表達的學生從中受益。

4.興辦心理素質教育網站

許多高校充分利用網絡便利、隱秘以及快捷的優勢,通過興辦符合大學生普遍性心理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網站,開展師生網上咨詢和互動交流,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大學生的心理壓力,有效促進了大學生心理素質的提高。

5.成立心理素質教育的社團組織

為了使心理素質教育得到全面推廣,許多高校成立了“大學生心理健康協會”等社團組織,通過心理沙龍、心理情景劇比賽、心語講座、放映心理學電影以及進行團體心理咨詢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有針對性的活動,向大學生宣傳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培養學生應對和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心理素質的良性發展。

6.實現心理素質教育模式的轉化

為進一步了解和掌握學生心理健康狀況,有針對性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以及服務工作,許多高校運用心理學專業軟件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進行建檔,并定期進行心理健康測評,以期系統了解學生心理狀況。新時期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也從單一的課程教育模式轉化為具有“點、線、面”全面教育特點的“校—院—班”三級心理健康教育結構。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原因

(一)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對心理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影響了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

我國高校的現代心理學教育發展比較晚,且過程曲折,改革開放以后,心理學在我國才開始進入初步發展時期。當前,許多教育主管部門及高校領導對心理健康教育的認識還僅僅停留在學生心理疾病的咨詢與治療上,對學生心理素質提高以及學生心理問題預防不夠重視,存在深入研究不夠、投入經費不足、隊伍專業化程度不高等現象,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健康發展。

2.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不規范,教學質量不高,難以滿足學生的需求

目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已經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并得到了全面的普及,但是效果還是有限。一些高校只是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作為公共選修課,沒有統一科學的課程評估標準,任課教師缺少學科背景和專業能力,課程教學效果較差,課程建設和管理缺位,難以滿足學生的心理需求。

3.心理咨詢機構建設不完善,心理咨詢老師專業化程度低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涉及心理學、教育學、醫學等知識,是一項專業性特別強的工作。盡管很多高校都成立了心理咨詢機構,但從事心理咨詢的人員絕大多數由輔導員兼任,專業化程度低,具有高級心理咨詢師資格證的人員少,這極大地影響了高校心理咨詢工作的順利進行。

4.應對學生的心理危機干預缺乏有效性,輕事前預防,重事后檢討

當前,我國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中存在的最為緊迫的問題是大學生因為情感、升學、工作等壓力,自殺及心理犯罪事件頻發。目前多數高校僅僅以開展心理素質課程學習、開設心理咨詢中心等方式對大學生心理危機進行干預,但卻無法做出實效性檢驗、無法保證學生的主動參與、輕視學生心理危機預防,從而使高校心理危機干預工作的有效性大大降低。

(二)產生問題的原因

1.教育觀念落后

第一,社會教育。長期以來,社會發展在需要高知識、高技術人才的同時,忽視了人才的心理素質培養。社會在選擇人才的時候,重視重點院校或者重點學科的畢業生,認為學習好的學生能對社會做出更大貢獻,導致很多學生重視社會需求,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第二,學校教育。學校教育大都以學生的學習成績作為衡量學生能力的重要標準,學校重視學生的文化教育,人力和財力都有重大投入,獎勵措施無不從學生的學習成績來考察,很少以學生的心理素質優劣為考察標準,“重文化,輕心理”的現象較普遍。第三,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從遵循“學而優則仕”到“考個好學校,找個好工作”,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以成功人士作為孩子的學習對象,特別是有些專制的家長除了讓孩子學習應有的文化知識外,摒棄了一切與學習無關的東西。在心理素質教育上,很多家庭教育無法起到有效的正面作用。第四,個人教育。用人單位大都以學生的知識能力來招聘人才,為了贏取學校和家庭的贊譽,為了畢業能找到好工作,大學生在校期間不得不十分重視專業知識的學習,忽視自己的心理需求和心理健康發展,以至于部分大學生走上工作崗位后由于壓力過大而導致心理問題頻發。

2.體制機制不健全

第一,教育管理體制。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一般被納入學生工作管理體系,由學生工作處統一進行心理素質教育及管理。在過去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這種教育管理體制以省時省力適應大學生的需要。但是,隨著社會發展帶來的學生心理狀況的巨大變化,這種突出管理職能的體制無法對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進行整體有效推進,已經不能適應現在大學生的心理發展需要。第二,人才培養機制。高校的人才培養計劃中都會或多或少開設心理素質教育課程,但差異性明顯、實效性缺乏。文科類高校多,理工類院校少;本科教育多,研究生教育少;重課程開設,輕實踐培訓;重教學計劃完成,輕教育效果評估。第三,考核機制。高校在進行學生心理素質教育過程中,只重視課程教育以及課外咨詢,想通過課程學習等達到學校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卻缺乏有效的后期考核,這里不僅指課程結束后的課程考試,而且還包括學生心理健康狀況的考核。

3.保障條件缺乏

第一,專業支撐。與文科類高校特別是師范類高校利用心理學、教育學、思想政治教育等學科優勢相比,許多理工類院校缺乏與心理素質教育有關的學科條件支撐,僅僅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建立心理咨詢中心等對學生進行心理素質教育,較文科類院校,氛圍明顯欠缺、成效不如人意。第二,相關培訓學習。理工類院校大學生心理素質教育缺乏相關實踐培訓,不僅受教育學生缺少實際的心理訓練,教師也沒有定期開展心理知識的學習和培訓,比專業課教師的培訓機會要少得多,在應對學生心理危機干預上往往失去了先機。第三,心理素質教育整體薄弱。目前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與其他素質教育缺乏有機聯系和相互支持,難以發揮素質教育的整體效果。心理素質教育只是作為大學生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就業壓力不得不把文化知識教育放在重中之重,而把心理素質教育劃入邊緣教育范圍。缺乏對心理素質教育進行有系統、有意識、有針對性的研究,應對學生心理問題采取臨時補救方式,無法從根本上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最終影響學生身心的全面發展。

三、對策建議

1.切實發揮各級教育行政部門的領導和指導作用,提高對心理素質教育重要性的認識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關懷和心理疏導,用正確方式處理人際關系。”教育主管部門和高校要深刻認識到開展心理素質教育對人才培養的重要性,必須緊扣素質教育目標,明晰心理素質培養內涵,切實把心理素質教育納入到學校整體教育規劃中來。必須重視體制機制建設,加大經費、人員、設施等基礎建設的投入,將心理素質教育滲透到教學、管理和服務中,推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工作的順利開展。

2.建立健全高校心理素質教育教學制度,加強教學基本條件和基本環節建設

首先,必須把心理素質教育課程列為大學生的必修課,加強高校心理素質教育課程體系建設,使大學生能系統掌握心理健康知識。其次,要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心理咨詢必須是有相關學科背景和相關認證資格的教師來承擔,并定期進行專業化、系統化培訓,加大政策傾斜和經費投入。再次,要進一步促進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規范化并提高教學質量,建立和完善心理素質教育課程的考核評估機制。最后,要積極發揮心理咨詢的作用。加強對大學生在學習、生活、戀愛、職業發展等方面的心理問題的研究,加強對獨生子女、理工科、邊遠農村以及單親家庭的學生的心理干預,切實幫助廣大學子解決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心理困惑,促使他們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

3.積極拓展高校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促進心理素質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

高校心理素質教育不能單靠咨詢輔導,也不能單靠課程教學,應當積極探索、拓展心理素質教育的途徑,實現素質教育整體發展。特別要通過心理素質教育同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實現人才的優化。思想政治教育是形成良好心理素質的前提,而心理素質教育是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質的基礎。

篇(6)

二、當前我國大學生創業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政府“熱”、高校“冷”:部分高校領導決策層對創業教育的認知有誤區

在現有高校管理機制下,不少高校對培養創業型人才有認識上的誤區。“985”、“211”高校認為培養學術研究型人才是學校的主要工作目標,創業是大學生自我就業的方式,不屬于學術研究型人才培養的范疇,即創業型人才不是研究型高校的任務和目標。同樣,非“985”、“211”普通本科高校則認為“應用技能型人才”是各行各業急需的人才,而創業人才是自謀職業,不宜大力開展這類教育,否則會影響學校招生及學校發展。

(二)高職院校“熱”、研究型院校“冷”:創業教育人才培養難進入高校現行人才培養體制

高職院因為面臨著畢業生的就業壓力,所以相對本科院校而言,它們更加積極主動開展創業教育相關活動,鼓勵一部分就業困難的學生進行創業。而本科院校特別是“985”、“211”高校,它們的畢業生有品牌效應,就業機會遠遠高于高職院學生,他們的社會就業競爭力也高于高職院學生,所以,這類大學的創業教育積極性明顯低于高職院校。從目前各高校的創業教育情況綜合看,創業教育的形式大致以創業計劃大賽,創業實踐平臺創業園,創業項目及團隊活動為主,主要是有學工處、團委、相關學院,學生會組織等負責,而學校教務系統、各專業建設委員會、學校負責人、財、物的職能部門不介入創業教育工作的相關事宜,從而客觀上形成學工系統與教務系統二條線,創業教育單項活動與學校主流工作分離的現狀。

(三)學生“熱”、教師“冷”:沒有完整、成熟的創業教育工作體制

在校大學生思想活躍、興趣廣泛、對創業活動比較感興趣,而高校教師缺乏創業教育理念,他們因為自己所在的專業學科所限,再加上教學科研的工作任務重,以及高校教師考核體系的導向作用,對創業教育的興趣和參與度相對于大學生明顯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目前各高校對于創業教育缺乏一套在人才培養方案、課程體系、教師團隊、工作經費等方面的工作機制,創業教育的工作目標往往流于一種口號式的辦學形式。

篇(7)

1.2缺乏統一的共享平臺

多數高校已建設了資源平臺和教學平臺,方便了研究生的學習,但這些平臺的底層技術架構不盡相同,形成各自為政、無法集成的格局,沒有形成統一開放的資源共享庫。同時多數平臺也沒有給教師提供方便靈活的課程開發環境,這直接影響了平臺的長效運行。已有的平臺也大多是以課程或者專題為資源資質單位,沒有將校內外的資源充分展示,調查顯示67%的研究生認為當前資源獲取困難,資源服務不到位。

1.3缺乏長效的共享機制

教育信息資源建設缺乏校級標準將會導致不同教育資源建設主體之間缺乏有效溝通,難以進行信息資源的融合與共享[4]。一方面在校級層面大部分高校沒有形成符合實際的資源建設標準和建設規劃,導致各院系在資源建設方面各自為政,從而導致資源的適應性差,低水平重復建設常會發生,信息孤島也較為常見[5];另一方面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作保障,資源建設者缺乏持久的積極性和后續更新。調查顯示的以上三個問題是當前高校研究生教育信息資源應用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根據國家《教育信息化十年規劃2011-2020》的描述,將建成“人人享有優質數字教育資源的學習環境,并搭建一個各級層面的教育資源共享庫,存儲各類優質教學資源”。第四軍醫大學針對研究生教育信息資源應用中的問題,按照“提高資源質量,搭建共享平臺,創新教學應用”的思路,總結了研究生教育信息資源的質量標準—精品資源,即高水平的以輔助研究、教學為目的的數字化資源[6],不因時間的推移而貶值,不因空間的拓展而縮水,并以精品資源建設為主題,建設了研究生教育的醫學精品資源庫。

2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庫的設計方案

第四軍醫大學搭建的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庫,即醫學精品資源庫,按照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兩大類別,整合了學校校直與院系、三所附屬教學醫院的醫學資源。

2.1教育信息資源庫的資源存儲方案

根據醫學院校教育信息資源的存儲實際,學校采用“統一管理,分級存儲”的方案,建設校級資源共享庫和各附屬醫院、院系資源共享庫,各附屬醫院和院系定期向校級庫發送資源。一方面保證了校級層面的統籌規劃和統一管理,從校級層面調動各方面力量參與資源建設,并從質量和數量上保證資源建設的科學化和權威性;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基層單位建設資源的積極性,保護資源開發者的利益,減少資源開放的阻力。2.1.1校級教育資源共享庫建立校級統一管理的優質教學資源共享庫,為全校提供資源共享服務,同時也考慮未來與省級或國家級庫的對接。但是校級庫不可能完全成為全校教育實體資源的存儲空間,從目前其他高校資源的共享情況來看,因資源版權保護、校級存儲能力、激勵機制等原因[7],校級庫設計為存放三類資源:一是免費資源實體;二是付費資源標簽;三是免費資源標簽。這三類資源形式可以將學校教育信息資源充分挖掘,并部署在學校數據中心。2.1.2基層單位資源共享庫各院系、附屬醫院可以與醫藥公司、醫療器械企業等在學校信息化部門的統籌或合作下,按照教育教學資源建設標準,開發存貯資源,可以托管至學校數據中心,也可以自己獨立存儲,但需要向校級庫共享的資源必須提供資源標簽,并發送至校級資源共享庫,建立資源共享的接口。

2.2教育信息資源的多模式采集方案

為了充分實現資源共享,按照資源來源個人或組織、資源采集成本(是否付費)兩個維度,學校提出了“買、建、征、采、捐、傳、代”七種資源采集方式。付費購買:由各基層單位提出資源采集計劃和需求,由學校教學保障處與臨床管理處統一劃撥經費,購買國內外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使用權限或資源實體),統一存放在校級資源庫中,供全校用戶免費使用。學校以此方式建成了國家執業醫師考試題庫、醫學典型病案庫。專項建設:結合下撥的信息化建設經費或者專項資源建設經費,各院系及醫院組織名校名師開發,供全校參考使用的資源,資源實體作為免費實體資源存入校級教育資源庫,四醫大開發了7門國家精品課程,5門視頻公開課,120個學科專業網站,3個醫學虛擬實驗室。行政征集:可以定期舉辦資源征集活動,面向有資源貢獻愿望的師生、企業征集資源,并上交入庫,作為免費實體資源部分供全校使用。此方式主要用于征集研究生專業素質拓展方面,征集了20余項國家科技進步獎,省級教學成果獎的研究成果資料和研究素材,并以精尖成果學術匯報的形式按照三分屏課件形式存入校級庫。技術采集:通過資源采集技術,在互聯網采集網絡開放,且具有保存價值的資源,作為校級資源共享庫的免費實體資源,供全校使用。此方式主要采集醫療設備信息,以大型設備共享專題網站形式,集中展示了世界醫療設備信息。接受捐贈:各高校接受一切捐贈的資源,并組織人力或者委托單位審查資源質量,整理入校級教育資源共享庫。用戶上傳:用戶在使用過程中提供資源共享功能,實名提交資源,但必須做好質量審查,學校可委托單位做好資源審查,無問題的才可以公開。學校為每個教研室開通網絡教學平臺賬號,以資源素材的形式,允許用戶實名傳入教學平臺,經管理員審核無誤后,通過學校統一技術采集和篩選,整理存入校級庫中。推介:針對其他學校、企業或者個人等提交的需要收費的資源,在校級庫中提交資源標簽,并標明資源價格,作為資源共享庫中付費資源標簽,供用戶購買使用,允許醫療公司宣傳推介當前先進的醫療設備與器械,以精誠合作學術報告形式,將報告的三分屏課件存入校級庫中。

3教育信息資源錄入標準

對教育信息資源實施標準化有兩個最直接的目的:可控與共享[8]。對于存入校級與院系兩級資源庫中的資源,必須遵循資源標準,學校以教育部《教育資源建設元數據標準》為指導、參照《教育資源建設技術規范》(CELTS-41),提出了教育信息資源標準化模型,分別從資源的描述、分類、格式和編目對資源進行了統一界定,并將資源元數據的屬性表命名為“資源標簽”,是資源的一張身份證,錄入教育信息資源共享庫中的資源必須提交資源標簽。

3.1教育信息資源元數據標準

學校借鑒國外常用的教育資源元數據標準,采用GB/T21365-2008和國際上廣泛使用的IEEELOM(學習對象元數據)[9],在資源的描述、管理、定位、目錄的生成、檢索途徑的多樣化等方面進行資源的標準化處理,采用核心集、可選集、擴展集對教學資源庫內的資源進行描述,既定義了入庫編碼規則,規范了資源描述和資源格式,又確定了分類數據元素集。從可操作性的角度出發,規范屬性的數據類型及編寫類型,從制作素材簡便性、使用資源的方便性的角度選取了一些最為普通的元素,選取的屬性基本上是LOM模型的一個小子集[10]。教學資源元數據規范描述如表1所示。三類屬性可以明確資源的基本信息,方便在應用資源過程中的信息分類,為用戶快速檢索和個性化推薦提供了參考值。

3.2教育教學資源目錄服務標準

教育教學資源檢索主要面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海量的數據資源使其元數據信息也隨之增多,用戶難以從中迅速準確地檢索到所需的信息[11];另一方面,傳統的檢索系統偏重于集中式結構,在資源數量和用戶訪問量增加的情況下,集中式服務器的性能會成為系統整體性能的瓶頸[12]。因此,為解決上述問題,需要一種基于目錄服務的分布式跨數據庫的元數據檢索方法,建立基于空間位置劃分的分層目錄結構,為跨庫元數據目錄服務的實施提供支持。傳統資源分類通常按照資源的格式、所屬學科專業進行分類,這種分類方法可以較好地明確資源的學科歸屬,但是研究生資源大部分具有跨學科性,尤其是在教學中需要大量使用PBL(基于問題教學)和案例教學法,具有針對共同問題的屬性,僅從類型、學科歸屬劃分資源目錄不能充分發揮資源的作用,所以筆者提出了基于“類型+學科+問題”的三層資源目錄結構。為了便于在網絡中有效管理大量教學資源信息,需要對各種類型的教學資源進行編目,建立起相應的目錄樹。一般分為三層目錄結構:一級目錄是問題,針對研究生培養過程中需要研究的重大問題,由學校組織專家設定問題的種類,尤其是交叉學科問題;第二層是學科分類,按照國家的研究生學科分類標準設置學科分類目錄[13],每一個學科與研究的問題建立對應關系,可以是幾個學科共同歸屬某一個問題,可以是一對多的關系,也可以是一對一的關系;第三層是資源的類型分類,按照常見的資源類型對資源進行劃分,并與學科建立對應關系。如圖3所示,這樣可以形成按類型、學科和問題三個層次的分類目錄,實現教育教學資源的統一管理分類檢索。

篇(8)

1.德、智、體、美等諸育統一的原則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德育為先,全面育人,正確認識德、智、體、美諸育的關系是基礎,正確處理德、智、體、美諸育的關系是關鍵。因為德、智、體、美是全面育人的核心內容,是相互聯系的統一整體。因此,我們必須正確認識黨的教育方針中諸育之間的關系,充分發揮各育在相互關聯中的最大功能,充分挖掘各種課程教學中的育人功能。要使諸育融為一體,互相促進、相得益彰,決不可將他們分割開來,對立起來。歷史的經驗告訴我們,偏離任何一方,對人的全面發展都是有害的。實現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目標,不僅要求學校正確處理德、智、體、美等諸育之間的關系,把德育放在首位,而且還要求正確處理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修養與科學文化知識和職業技術學習的關系,正確對待學習、生活和科學健身等問題,高度重視高尚道德情操與健康審美情趣的培養,在注重理論知識和職業技術學習的同時,加強實踐鍛煉,在學習生活實踐中養成健康向上的文明習慣。只有這樣,才能通過學校的教育培養和學生的學習鍛煉,最終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

2.理論與實踐統一的原則。理論和實踐是描述人類社會活動的特征的一對基本范疇。人類從事任何活動,必然包括抽象的、邏輯的、思辨的、理性的、動腦的方面,也必然包括具20體的、歸納的、行動的、感性的、動手的方面。正如上和下、左和右、正和反一樣,這兩個方面相輔相成,對立統一,缺一不可。如果兩者脫離,銜接不上,就做不好事情。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基本觀點,任何正確的理論認識都需要經過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正確的唯一標準,任何教育都不能違背這一原則,音樂美育也不能例外。人類幾千年來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技能,任何人不可能事事親歷。所以,把總結好的知識和技能,以課堂講授的方式由教師直接傳遞給學生,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然而,如上所述,理論和實踐是不能脫離的。現在我們的教育領域中的問題是:實踐方面在很大的程度上被忽視了,學生只從理論的方面接受知識,而沒有親身的體驗和感受,這樣是不可能深刻地、有效地掌握知識和技能的;學到的東西只是空洞的、不實用的條條。現在大力強調加強實踐環節是非常必要的。教學中在理論教學加強學生對音樂審美能力的基礎上,更要強調學生在的實踐認知中對音樂的審美能力的提高,強調實踐環節并不是忽視理論的學習,恰恰相反,只有加強了實踐環節,才能使我們在理論的傳授和學習上得到有效的支持和保證,才能從整體上提高我們的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和素質,包括理論學習和審美的水平。實踐的觀點是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的第一的和基本的觀點:一個正確的認識,需要經過由實踐到認識,再由認識到實踐,即由物質到精神、再由精神到物質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實踐是檢驗理論是否符合客觀實際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凡教育都不能背離這一原則,音樂美育當然也不能例外。在音樂美育過程中,要堅決反對“為藝術為藝術”,反對形式主義和唯美主義,反對“純技術”的觀點。要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去開展藝術美育,強調學以致用,將認識和實踐、思想和行動統一起來,提高審美文化水平,培養完美的個性。

3.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我們知道,音樂美育作為一種情感活動,總是離不開認識活動的,情感的每一次凈化都需要認識活動參與。因此,音樂美育只有堅持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將審美認識活動融入審美情感體驗之中,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音樂美21育作為一種認識活動,不同于一般的邏輯認識,自始至終都以形象思維為主,審美心理包括感知、想象、情感、理解等因素,其中情感是其中最活躍的因素,其他心理因素都圍繞著情感運動,藝術美育的動因和目的也離不開審美主體的情感體驗,從而使整個藝術審美過程浸染上濃郁、強烈的情感色彩。因此,藝術美育只有堅持情感與認識相統一的原則,將審美認識融入審美情感的體驗之中,才能獲得理想的教育效果。

4.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即要在實施音樂美育的過程中,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二者由矛盾達到統一的原則。這是在音樂美育實施過程中把美學的特點和教育學的特點有機地結合而提出來的原則。由于音樂美育是與美感有著密切關系的一種特殊的教育,而人的美感,又是由不可缺少的兩個方面所構成:一方面,必須有客觀的審美對象的存在作為前提;另一方面,審美主體還必須有審美需要以及相應的主觀條件。因此,音樂美育同樣必須具有這兩方面的條件,即審美主體(受教育者)與審美客體(教育內容、教育手段),二者缺一不可。審美客體是不以審美主體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存在,是第一性的。堅持審美主體與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就必須按照受教育者生理、心理發展的階段性、順序性的客觀規律來開展美育活動,亦必須根據審美主體的不同年齡階段,有針對性地選擇合適的審美對象作為實施美育的內容和手段,并且采取相應的途徑和方法,才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然而,審美客體之所以能夠被欣賞,并使主體能從中受到教育,主體的主觀條件亦有著特別突出的意義。首先,主體要有審美或受教育的需求;其次,主體要有健全的、社會化(人化)的審美感覺器官,這主要指能欣賞形式美的眼睛和感受音樂美的耳朵。總之,堅持審美主體與審美客體相適應的原則,就是要在它們之間架起一座感情交流的橋梁。只有這樣,才能促使審美主體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由接觸者變為接受者,也只有這樣,審美主客體雙方才能由矛盾走向統一。二、高校音樂審美能力培養的實施內容

篇(9)

同志曾指出:“只要國家存在,就有國防,國防教育就要長期進行下去,作為公民的終身教育來抓”。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作為壘民國防教育的重要環節,不僅是培養跨世紀人才的客觀需要,也是建設強大國防過程中的重要內容。

一教育中存在的幾個問題

自200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頒布施行以來,高等院校對大學生國防教育非常重視。從人才培養、領導機制、教育模式等方面進行了許多有益的探索,逐步形成了“政府重視、社會支持、全民參與”的良好局面,國防教育成績顯著。但是,大學生國防教育仍然存在許多問題,阻礙了大學生國防教育向更深入、更廣泛、更壘面的方向發展。

一是大學生國防知識缺乏,國防觀念淡薄。大學生對國防建設的重要性有清醒的認識,基本了解國防教育的方針、原則和內容。但是,大部分學生沒有當兵從軍、獻身國防的意識,對革命光榮傳統、軍隊戰斗精神、我軍使命職能等基本知識不清楚。有的認為國防建設與己無關,國家安全應該由軍隊負全責,有的認為參加軍訓的最大意義是體驗生活,能鍛煉自己的吃苦精神,有的甚至反對和抵制軍事訓練課,不喜歡僵化死板和不人性化的軍事管理制度,認為應該把時間用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上。

二是教育手段方法少,教育效果不明顯。根據問卷調查統計.大學生接受國防知識的渠道主要有電視媒體、報刊雜志、課堂教育等3種形式,占到其知識獲取量的95%以上,反映出當前國防教育手段單一,信息渠道少的現實窘境。而作為教育主陣地的課堂教育,多采用老師主動灌輸,學生被動授受的方式教受,沒有很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熱情。老師也沒有很好地把知識進行條理分割和融匯貫通,沒有很好地找知識準切入點把學生掌握的知識升華為國防理念。

三是教育缺乏連貫性.教育成果難鞏固。大學生軍訓作為國防教育的重要一環,越來越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說,抓好了大學生軍訓,就上好了大學生國防教育的第一課。高校在這個問題上有著清醒和一致的認識,下很大功夫抓好了大學生軍訓。但是,由于不同程度地存在組織領導不力,缺乏階段性計劃,考核指標難落實等因素,后續國防教育沒有及時跟上,沒有把軍訓教育成果進一步鞏固深化,形成了“軍訓正規一陣風,訓練完后又成空”的局面。

四是成長環境安逸舒適,缺乏吃苦尚武精神。堅強的意志、崇尚軍事和武藝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陽剛之氣、進取意識和自強活力的重要標志,也是國防人力資源成長的一種基本的精神環境動力。改革開放后成長起來的大學生,大都生活在環境優越的環境中,授受過較好的知識教育,但缺乏堅強的意志品質,特別是尚武精神不足,從軍、愛軍、擁軍的意識在減弱。

二解決問題的幾點思考

做好高校大學生國防教育工作,必須認真貫徹《國防教育法》的有關規定和要求,發揮政府主導作用,爭取社會全面支持,分析教育對象特點,探索創新教育手段,抓住關鍵時段、關鍵地點全方位開展教育活動,力爭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

篇(10)

體育成績是學生在體育與健康課程學習中所取得效績的總稱。內容包括:學生在體育教學和體育鍛煉中的行為表現,身體素質和運動項目的測驗成績,學習掌握運動與健康知識、技能的水平,群體活動取得的成績等。體育落后生則指體育成績相對較差的學生,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

2.體育落后生的類型

(1)基礎性體育落后生。這類學生體育基礎較差,包括身體素質、運動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

(2)項目性體育落后生。指大學生在不同體育項目上有較大的差異性,例如有的同學立定跳遠很好,但引體向上很差。

(3)心理性體育落后生。這類落后生主要是有一定的心理方面障礙,表現在教學實際中為怕對抗、怕困難、怕難度等等。

(4)生理性體育落后生。主要是指由于生理缺陷(如眼殘、手殘、腿殘等)而形成體育落后生。

二、體育落后生的形成原因分折

造成體育落后生的形成原因很多,如智力因素、生理因素、情緒、環境因素,還有教育思想、教育體制等等,下面從5個方面分析。

1.思想觀念落后,認識偏差。受重智力輕體育思想的影響,對體育課的學習、鍛煉目的性和意義認識模糊,部分學生參加體育課只是為了混學分。

2.身體素質差。這部分學生缺乏掌握運動技能和提高運動成績必要的身體素質,到大學后對體育存在不適應和陌生感,產生害怕情緒,從而造成體育成績落后。

3.體育教育不公正待遇所致。如對體育落后生的冷遇、偏見等等消極教學因素。

4.教師的素質不高。教師的教學水平、工作態度及工作作風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生體育能力的開發。

5.意志品質薄弱,不能吃苦耐勞。在上課過程中怕臟怕累,遇到困難就退縮,不能堅持。

三、教育轉化體育落后生的方法

筆者在長期的體育教育與教學中發現,提高體育落后生的方法很多,作為體育工作者要根據學生的不同情況,有針對性地因材施教。

1.明確學習目的和意義,克服重智輕體思想

重智輕體的體育落后生,由于對體育鍛煉的目的和意義不明確,從而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淡薄。思想上嚴重地存在著重視專業文化課的學習、輕視體育鍛煉的傾向。經常利用體育課做其它事情;課堂練習消極怠慢,該類體育落后生性格比較內向,女生多于男生。

針對該類體育落后生存在的問題,體育教師必須諄諄引導,使他們明確學習體育的目的和意義。并且,進一步了解到體育鍛煉具有塑造健康體魄、促進心理健康、鍛煉敏銳知覺等獨特功能,還可以增強個人自信心、培養責任感、加強團隊精神。

2.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克服消極逆反心理

在體育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體育落后生對上課不感興趣,消極應付,甚至根本不做動作練習,有對立逆反心理,這種情況不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預防、制止,將會產生學習逆反情緒,就會影響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教學實踐表明,體育落后生的逆反心理的產生主要原因有:(1)教學難度太大,不符合教學對象的實際水平;(2)運動負荷太大,學生身體難以適應;(3)教學方法、手段不合理,不能調動學生練習的積極性;(4)教師的語言生硬、簡單,學生難以接受等等。因此,教師要善于因材施教,適當調整教學方法、手段、練習強度,以增強體育落后生的練習信心;體育教師還應激勵、指導和鼓勵體育落后生積極參加練習,以克服他們的逆反心理和消極情緒;培養他們積極向上,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3.賞識體育落后生的優點,激發學習積極性

教育學家、心理學家曾多次論證過表揚激勵法對于轉化落后生的重要作用。體育落后生雖然存在著體育能力和身體素質的差異。但是,體育教師要善于發現他們的優點,及時給予表揚,激發他們的興趣并鼓勵他們:只要積極科學地參加鍛煉,動作技術和技能一定能掌握,身體素質一定會提高。

4.重視學生集體影響在體育教育中的作用

在教育實踐中,如何教育轉化體育落后生,是廣大體育教育工作者比較棘手的問題。在實踐中人們往往從教師角度著手尋找出路,而忽視了學生集體影響的力量。學生集體影響的合作學習就是:在一個班級內的教學中,使不同性別、不同水平的學生圍繞具體目標進行實質性的交往和學習活動。它能讓體育落后生平等地參與集體的學習活動,通過集體成員鼓勵和幫助,增強了體育落后生自尊心和自信心,這也是轉化體育落后生的一條重要途徑。

5.合理調整體育成績評價比例,鼓勵他們的學習和進步

對體育落后生的學習成績評價,應重視學習效果,把學生學習進步、積極參與納入評價內容;并把改善心理狀態,克服心理障礙,養成樂觀的生活態度,體驗運動樂趣和成功感覺作為課程基本目標的心理健康指標;同時,要適當降低考試項目的難度和標準,使體育落后生在體育課中感到:課有所練,練有所獲。所以,教師在制定考核內容的標準時,要根據體育落后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制定出針對體育落后生的考核標準,以鼓勵他們的學習和進步,提高他們學習和鍛煉的興趣。

普通高校體育落后生正呈上升趨勢。如何轉化體育落后生,使之健康的成長,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只要我們正確分析體育落后生的形成原因,采取有效的教育和教學手段,調動他們練習的積極性,培養他們體育運動的興趣和愛好,提高參與運動的自覺性,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才能有效地轉化體育落后生。

參考文獻

[1]周登嵩.學校體育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

[2]何玉芳.差生教育探索[J].職教論壇,2004(2):50.

[3]陳東,吳浩.高校“體育落后生”分析[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04,20(3):190-120.

上一篇: 教育與教學論文 下一篇: 生產技術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国产午夜久久 | 亚洲色国产观看在线另类 | 亚洲国产精品高清在线电影 | 亚洲—本道中文字幕 | 色多多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午夜福利在线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