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5 10:27:20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傳承中國傳統文化論文

篇(1)

香港導演吳宇森執導的電影《赤壁》以其強大的演員陣容、壯闊的戰爭場景和恢宏的影片氣勢再現了東漢末年曹操和孫、劉聯盟赤壁廖兵的歷史事件。“歷史題材的影視作品盡管并不在影視發展史上占據主導地位,但取材于歷史事件或歷史人物的影視創作仍然數不勝數,其中,還有許多杰出的創造”。可以說電影《赤壁》就是如此,作為一部華語國際大片,它不僅取得了巨大的商業價值,而且影片在鐵馬金戈、刀光劍影的宏大敘事中以現代影視手段融入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影片在敘述歷史故事的同時也傳播了中國傳統文化。

電影作為一種大眾傳播媒介,不僅有著娛樂的功能,它也能夠起到傳承文化、教育大眾的作用。《赤壁》的編導組將中國傳統文化以藝術的形式呈現給世人,使觀眾在領略電影藝術魅力的同時,也不知不覺地為其間所蘊含的諸多傳統文化元素所熏陶。譬如影片《赤壁》中設置了周瑜和諸葛亮、關羽、張飛、魯肅等人投壺的一個場景。投壺是我國古代一種達官顯貴、文人雅士聚會游宴時采用的一種游戲娛樂方式,它的產生源遠流長,可以追溯到先秦,秦漢時期更是得到極大的發展,在士人中風靡一時。電影《赤壁》中在曹、吳兩軍劍拔弩張、大戰將至之際,展現周瑜和諸葛亮卻能夠平心靜氣地進行投壺游戲,影片中周瑜說敵人越是張狂,就更需要專注,心靜就可排除雜念,將箭投入壺中。并通過張飛的魯莽言行作為反襯,來表明一個道理,越是在危急的關頭越是要保持頭腦冷靜,惟其如此才能有補于事。影片中此一幕,既再現了投壺這一中國傳統文化形式,又使人在觀影后產生深沉的哲理思考。

跋鞠也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游戲,同時,由于這一活動可以增強體質,所以古代兵家又把它引入軍事訓練中,如影片《赤壁》中就有曹操將跳鞠運用到士卒的日常訓練里,厲兵襪馬,準備攻打東吳的場景。兩漢以降,跋鞠依然為封建王朝的統治者和下層人民所喜愛,比如眾所周知的《水滸傳》中宋徽宗就頗為喜愛鼠鞠,而高休也藉此技藝側身貴胃。現代足球追根溯源,其源頭就是中國古代的墩鞠,這一點已經得到世界足球聯合會的確認。中華文化水闊源長、博大精深,由此可見一斑。吳宇森在電影《赤壁》中將墩鞠這一古老的活動搬上銀幕,鮮活生動、淋漓盡致地將之展現出來,使后人得以穿越歷史的時空,領略這一塵封已久的運動的風貌,感受豐饒厚重的華夏文明。

劍舞也是為世人所熟悉的一種傳統文藝形式,古人把習劍與舞蹈兩種活動巧妙地結合起來,將充滿殺伐之氣的鏗鏘之技轉為摧剛為柔的婀娜樂舞,使得兩者相輔相成,相得益彰。司馬遷《史記》中“項莊舞劍,意在沛公”的典故家喻戶曉,婦孺皆知,而現代出土的漢墓中,在許多漢畫像磚上都雕刻有劍舞的圖案,顯示這一舞蹈技藝在當時已經十分興盛。漢以后劍舞進一步得到繼承和發揚。例如耳熟能詳的杜甫《觀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行》詩中描述劍舞的詩句:“耀如界射九日落,矯如群帝駱龍翔。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圈。”形象生動地描繪出舞劍者出神入化的高超技藝,說明劍舞這種文化娛樂形式在唐代日臻完善。在影片《赤壁》中,梁朝偉扮演的周瑜身形矯健、姿態優雅,時而矯如游龍、氣貫長虹,時而飄若浮云、靈巧輕盈,舞姿既英武豪健,又柔婉纏綿,剛柔相濟,將劍舞這一技法活靈活現地表現出來。舞蹈是流動的雕塑,影片中周瑜的劍舞造型就如同一個個優美的雕塑,給人以強烈的視覺美感,使觀眾在獲得審美偷悅的同時,不知不覺受到劍舞這一桂統文化的浸潤與濡染。

中國的漢字不僅能夠表情達意,具有實用功能,而且怡情悅性,具有審美功能,形成一種獨特的書注藝術,成為妮紫嫣紅的華夏文化百花園中一朵艷麗獻奇葩。在電影《赤壁》中導演也巧妙地將這一傳統文化形式置入其間,影片以張飛習書和小喬練字將之呈現出來。張飛不僅是一員曉勇善戰的猛將,而且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張飛擅長書法,這在歷代典籍中多有記載,其八分書,字體端莊剛直、遒勁有力,他為中國書法藝術的發展做出了自己獨有的貢獻。電影《赤壁》中借張飛習書一幕展現出我國書法藝術的魅力,而影片中也多次出現小喬伏案揮毫的鏡頭,還有影片中周瑜以隸書體寫下“平安”2字的特寫鏡頭,一點一劃間都向觀眾傳達出這一傳統文化的迷人神韻,在潛移默化中入人深切。電影《赤壁》中不僅展現書法藝術,也包蘊繪畫藝術。繪畫是華夏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歷千百年而光華奪目,芳馨遠播,《赤壁》電影中反復出現小喬風情萬種的人物肖像畫,在傳情達意,演繹故事的同時也觸發觀眾對這一不朽的中華文化藝術的無限遐思和神往。

電影《赤壁》中也蘊含中國的茶文化。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產茶的國度,有著悠久的歷史,茶也是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飲品。飲茶不僅可以使人延年益壽,而且它是文化的一種表征,由飲茶而衍生出具有濃郁民族特色的茶文化。人們通過煮茶、品茶或酬賓交友、談玄論道,或頤心養性、陶冶情操,歷代文人墨客都篤愛茶藝,茶藝也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蘊。影片中小喬只身獨赴曹營游說曹操,席間她談茶論藝,論茶、茶具、水質、水溫等對于煮茶的重要性,并言茶的色、味、韻等茶道,以精辟的言語闡述茶藝茶道。在屋外“山雨欲來風滿樓”的緊張氣氛中,卻于室內營造出一種“小樓明月調箏”般幽靜雅致的環境,侃侃而談,展開了一番關于茶藝的解說,雖然影片中安排這一出戲是要表現小喬為了拖延時間,有利于孫、劉聯軍的進攻,以論茶藝而與曹操周旋,但觀眾從小喬之口中也獲得了一些茶藝的基本知識,影片通過林志玲扮演的小喬的言談,用電影藝術的形式重新診釋了茶藝這一傳統文化,對于進一步傳承和弘揚華夏茶文化裨益良多。

在中國的藝術寶庫中,音樂藝術極為輝煌燦爛,也是優秀的中國傳統文化。琴是中國一種古老的樂器,歷朝歷代都涌現出許多演奏琴的名家圣手,魏晉時期稽康臨刑前彈奏的一曲《廣陵散》成為音樂殿堂的千古絕響,而《三國演義》中諸葛亮在城樓氣定神閑地彈奏古琴而嚇退司馬鼓大軍的“空城計”一幕,更是為人津津樂道。電影《赤壁》中多次出現周瑜演奏古琴以及他與諸葛亮談論琴藝的場景,周瑜彈琴的節奏時而急管繁弦,緊促迫切,如萬馬奔騰:時而又舒緩婉轉,輕柔澄澈,似小溪流水。影片中借助彈琴節奏的緩急來表露戰場態勢波詭云的變化以及人物跌宕起伏的心情。與此同時,也向觀眾展現了這一傳統樂器追魂攝魄,動人心神的優美旋律,使觀眾浮想聯翩,沉醉其中,獲得藝術的享受。周瑜練兵時校場外牧童悠揚的笛聲,不僅深深打動了在場操練的每一個士卒,也深深打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導演將緊張的軍事訓練賦予一種詩意的安排,使得電影故事情節開闔自如,張弛有度。在電影《赤壁》中音樂不僅對于情節的發展和主題的揭示起著異乎尋常的重要作用,使人對編導的運思巧妙扼腕服膺,而且影片也營造出良好的視聽效果,使廣大的觀眾為之擊節贊嘆,同時激發起對中國古典音樂濃厚的興趣,在現代音樂風靡一時,人們翁然風從的情況下,這無疑對于我國古典音樂文化的繼承弘揚頗有好處。 電影《赤壁》不僅展現了諸多的傳統文化樣式,它也將深邃的人生哲理蘊育其中,影片對于真和善給予熱情的謳歌與贊美,對于丑和惡給予無情的鞭撻與唾棄。影片高揚著正義的旗幟,在孫、劉聯軍大敗曹軍,正義最終戰勝邪惡的意蘊上進一步延伸,生發出深沉的哲理思考。盡管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人們美好的愿望得以實現,但勝利的獲得歷經坎坷艱辛,來之不易,正如在影片中周瑜望著血流成河,尸橫遍野的戰場,心情沉重地說“大家都輸了”,雖然寥寥數語,音調低沉,卻言簡意賅,振聾發績。因為殘酷的戰爭無情地剝奪了無數鮮活的生命,千百萬人遭受兵資之苦,即便是對于交戰取勝的一方,也無法體會到獲勝后的那種輕松喜悅,只是心頭升起莫名的悵惘與凄涼。影片結尾以小喬不希望萌萌成為戰馬,表達了廣大人民摒棄殺戮,呼喚和平,企慕安寧的強烈愿望。儒家宣揚“和為貴”,反對殺戮、反對殘暴、反對戰爭,今天我們構建和諧社會,和諧世界,影片《赤壁》隱寓拒絕戰爭,渴望和平的深刻思想內涵,也傳達出這一具有積極現實意義的理念,引人深思,給人啟迪。

篇(2)

一、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倫理性特點

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悠久博大的文化傳承至今沒有出現中斷,這在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是唯一的奇跡。在這深厚的歷史積淀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學特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而審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現出這一特征。

(一)以孔予為代表的儒家美學思想的倫理性

這一點在藝術還沒有完全自覺的時代表現得很突出,尤其是強調倫理綱常的儒家學說更是如此,它既是這一特征的表現,也是推動傳統審美倫理性特點形成的思想動力。《論語》中孔子關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與“善”的關系上,孔子曾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篇》)可見在孔子之時,“美”與“善”還存在著互換使用的現象,又如子張問孑L子“何謂五美”,孔子答日:“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談,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日篇》)直陳出五種德行。但這并非意味著孔子對“美”和“善”的使用是沒有分別的,比如孔子評論《韶》“盡美矣,又盡善也”,評論《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篇),足見二者不同。然而這也不能說明孔子已經具有了獨立自覺的美學標準,《韶》或《武》都是古樂舞,以藝術自覺的眼光來看,這當然是屬于藝術表演,但在那個藝術沒有獨立和自覺的時代,同樣的欣賞活動就不純然是審美活動了。故而孔子在對樂舞進行鑒賞評論時,在總體把握上就不會采取單純的美學尺度。對《韶》、《武》的評價來看,孔子無疑是認為《韶》要優于《武》的,原因就在于“盡善”與否。舜有德,堯把位置禪讓給他,《韶》樂和贊美舜有關,而《武》所贊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權,孔子對于這一點不甚認可,認為其“未盡善”,可見倫理標準在孔子對樂舞欣賞的判斷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類似于“形式”與“內容”關系的“文”“質”關系和“言”“德”關系上,孔子認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篇》),雖然看起來是將“文”“質”同等看待了,但“文質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從倫理學著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論語·憲問篇》),在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個人的言辭用必然關系相聯系,結合他“巧言令色,鮮矣仁”、“惡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語錄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還是德行。

而在對待《詩》和“樂”上,孔子首先著眼的是它們的道德教化作用。“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篇》)、“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篇》)都體現了這一點。《陽貨篇》有言:“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可見孔子認為“樂”不僅僅只是敲敲鐘鼓弄出樂音這么一個簡單的形式,而是因為它蘊含的思想能給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凈化風俗。所以孔子說:“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篇》)

(二)將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將自然萬物的美與人的美德相聯系,也是傳統審美文化的一大倫理性特點。在《詩經》中已有體現,比如《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駒”比擬隱逸林中的高潔之士。《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以玉的溫潤比擬君子品格寬和。在《論語·雍也》中則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將山之穩重不遷比仁者寬厚的胸懷安靜的性情,將水之靈動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維好動的性情。屈原的《離騷》以佩飾香草比喻個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藝:“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將暮比擬報國的衷情和焦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而他的《桔頌》則以桔樹比擬其高潔的情懷和獨立不羈的精神,“后皇嘉樹,桔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固深難徙,更壹志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如此發展下去,后世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哦賦詩、揮灑作畫的經典對象。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是“比德”影響創作的極好例證:“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三)倫理判斷影響審美判斷

傳統審美文化的倫理性特點還表現在對藝術作品進行審美判斷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倫理判斷的影響,甚至倫理判斷還會起到第一位的決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廢字”。司馬光《治通鑒》有言: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很多人認為把人品低下的書家的書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惡之氣,不僅玷污了家風,也有損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檜、嚴蒿等雖堪稱書法大家,但他們的書法作品留傳下來的卻極少。書法史上有“蘇黃米蔡”的“宋四家”之說,前三位均無疑問,唯獨“蔡”,有人認為是蔡襄,有人認為是蔡京。最早對宋四家進行解釋的應當是明初的王紱,他在《書畫傳習錄》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體”,從藝術上來看,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筆的尾鉤都異常銳利、力透紙背,體現出宋徽宗極高的藝術天賦,然而因為徽宗朝奸相輔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貪戀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體”落有“柔媚輕浮”、“鋒芒畢露”的評語。

二.傳統審美文化倫理性特點的成因

如果將“美”字進行字源考察,就會發現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從萌芽時期就與實用性有著關聯,不論是“羊大為美”還是“羊人為美”,都有著很強的實用性意味。《說文解字》云:“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宋代徐鉉補注《說文》日:“羊大則美,故從大。”也就是說羊的體肥毛密不僅體現著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覺上給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覺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邊的“羊”和下邊的“人”組成,在甲骨文中,“大”訓“人”,漢字的造字是有比類取象原則的,在羊的下部畫上“大”象,有一種促進羊繁殖生長的巫術意味。審美最初與實用相聯系并不難理解,但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現出倫理性特點的呢?筆者分析可能與以下兩點原因有關:

(一)長期處于宗法社會

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大體上都是由氏族血緣政治向文明地緣政治進化。

(二)儒家倫理思想的熏陶

篇(3)

(1)目前,中西方文化正處于大規模地交匯、碰撞與整合的新的歷史時期。西方文化中具有許多寶貴的、為中國所十分稀缺和需要的成果,諸如科學技術、市場理性、法制精神、個性發展、創新智慧等等,我們需要很好地消化吸納。同時,西方文化有一些糟粕需要防范和清除,諸如極端個人主義、悲觀主義、物質消費主義等等。而目前的中國人深受西方不良文化影響,特別是西方的物質消費主義思想。

在中國,到咖啡館喝咖啡被認為是一種時尚,在西方國家喝咖啡只是家常便飯;“哈韓”現象普遍存在,以致被認為是時尚潮流。這種影響還表現在藝術追求方面,年輕人愛尋求刺激,把一切都看作是游戲。他們喜歡美國大片,導致中國名導演也是迎合西方人的胃口來拍電影,追求宏大場面,而不追求實際內涵。酒吧搖滾樂近年特別流行,歌手邊喝酒邊唱歌,那些到酒吧喝酒的人,也是不分年齡,一律瘋狂。

由此,審美距離和心理距離消蝕,藝術變得越來越粗俗和越來越不可理解,并直接導致了兩種傾向:一是媚俗,走的是大眾趣味、時尚趣味的徹底庸俗化之路;二是孤芳自賞,走的是一味抽象化之路,使藝術成為一個個很小的圈子內的人才能理解的東西。

當社會快速發展時,很多人表現出心態失衡、浮躁。這種沒有含金量、沒有內涵的快餐文化,只是滿足了人們一時的需要。大家極端地追求物質享受以及快餐文化,缺乏理性的文化支撐。所以,在經濟快速發展、工作壓力加大的今天,人們越來越體會不到幸福的感覺。有經濟學家調查發現,在全世界,東南亞人的幸福感最低。這其中,中國人的幸福指數下降得最快。[1]精神空虛、幸福指數下降,失去了主流價值觀,一些人的道德開始滑坡。幾乎每天我們都可以從新聞中看到一些人沒有正義感,失去了同情心,在罪惡現象的面前一個又一個地扮演著看客的角色。最有害的是,一夜暴富引領著社會價值觀。“超女”、惡搞等現象是當代經濟大環境下人們價值觀畸形嬗變的突出案例。一旦主流和傳統道德被邊緣化,社會就會陷入價值失調和道德焦慮。

據了解,在美國,很多人一周都要義務工作四個小時,去小學、養老院等地方做義工。在發達國家,道德觀念、信用制度、公益事業以及民主法制之間相互補充。如果在是與非的價值判斷上沒有主流價值的導向,一個社會的道德生態就會陷入一盤散沙、一片沙漠。我們在對待宗教的態度上,大可不必將其與主流社會的取向完全對立。我們甚至還可以考慮,人們的基本道德底線教育可以由宗教來承擔。

(2)中國目前處于經濟發展、人民安居樂業的時期,要增強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和凝聚力,需要側重于對傳統文化的繼承與發揚。對西方文化,我們過多地借鑒吸收了其形式方面,模仿味道相當濃厚,但卻缺少真正的時代精神體驗;而對待民族文化傳統,我們往往在一種符號和包裝意味上認同傳統,而傳統文化的真正精神卻仍有待發揚光大。

在社會轉型和全球化背景下,傳統節日文化的復興與創新是弘揚民族文化的一個重要契機和有效方式。鑒于目前我國法定節假日體系的實際情況,保護傳統節日文化最直接、最有效的措施是給除夕、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主要傳統節日增加法定假日。[2]

我國的傳統節日文化,歷史悠久,內容豐富。這種傳統的節日文化代代相傳,在民間有著廣泛深刻的影響。這些傳統節日,也歷來被人們所看重。因為傳統節日是聚集民族情感的一個載體。民族感情彌足珍貴,將其弘揚、彰顯,對于促進民族認同、增強歸屬感,是十分有益的。“過傳統節日”,過“年味濃”的春節,則是抒發這種情感的一個機會和手段。節日里,人們沐浴在傳統節日文化的氛圍中,品嘗傳統美食,回味民族歷史,講述文化傳統,使人們的情操得到陶冶,關系更加密切,家庭愈加和睦。

以春節文化來說,其實它含有很豐富的內容,其中春節前的臘月,就有著很多的“說頭”:臘八要喝“臘八粥”、臘月二十三過小年、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七寫對子、二十八貼窗花、除夕晚上的年夜飯等等。這些“說頭”中,有傳說、有故事,蘊含體現著一定的文化知識。如習俗文化、禮儀文化、節慶文化、孝文化、餐飲文化、書法、剪紙文化等。這些文化有著豐富的內容,有著很高的品位。目前,春節放假日期一般從初一到初七,也有人提出應從大年三十開始放假,因為大年三十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全家團圓是必不可少的。

許多中國傳統節日與其本質和內涵漸行漸遠,春節成了“送禮節”、清明成了“燒紙節”、端午節成了“粽子節”、中秋節成了“月餅節”了。近年來,在城市化、現代化和全球化的影響下,在洋節日的沖擊下,中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所賴以生存的文化空間,所展示的文化內涵,以及所具有的文化和社會功能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傳統節日的商業化和同質化傾向嚴重,傳統節日的豐富內涵和社會功能也越發單一了。

不少國人對中華民族民間傳統節日及其文化持否定態度,至于民間慶祝傳統節日的“八仙過海”、“踩高蹺”、“跑旱船”等傳統習俗,也一律被歸納到“迷信、落后和愚昧”的范疇;但是,他們卻異常熱衷于慶祝洋節日,目的是為了感受洋節日的“浪漫、激情和豪放”的氣氛。總而言之,在某些人眼中,但凡來自中華民族的民間傳統節日、傳統習俗及其文化就意味著“迷信、落后和愚昧”。而來自西方的圣誕節,情人節等節日,統統被列為“浪漫、激情和豪放”的化身,屬于人類文化進步的代表。這種狀況有待國人深思。

中國傳統端午節,總被國人當“粽子節”在度過,結果被韓國人搶先申報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韓國申遺成功實際上給我們帶來了很好的啟示:他們對傳統的文化活動注入了現代的元素,成功地實現了現代轉型,并得到了國際認同,對于中國文化遺產的保護有借鑒意義。

(3)不少有識之士意識到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衰退問題的嚴峻性,紛紛發出了提倡民族文化自覺性的呼吁聲。但是,沒有消除某些國人因崇洋而產生的民族自卑感,進而產生對中華民族傳統文化持著扼殺、自毀、自滅的態度,又將如何發揮并提高保護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自覺性?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將何去何從?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會不會必須先“出口”然后才可以轉為“內銷”?

當下中國文化氛圍和品味并不比西方強,某些方面甚至更差。西方有基督教文明,這是西方的傳統文化,而且源遠流長,同時滲透在很多方面。很多人把宗教等同于迷信,這是對中世紀宗教的傳統看法。現在基督教已有了很大變化,美國大多數人把它看作傳統文化,宗教色彩已逐漸淡化。

東方文化講究精神文明,中國精神文明更是源遠流長,而現代西方人則偏重追求物質文明。可是,目前中國物質文明發展很快,而對精神文明的重視還趕不上西方及日本和新加坡。西方精神文明早已存在墮落趨勢,很多海外有識之士呼吁用東方文明來補救西方文明,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優秀部分用于西方精神文明的重新構建。當中國人對自己的傳統文化不加以重視的時候,外國人卻發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紛紛要求開辦孔子學院,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雖然說孔子并不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全部,但也包含了很豐富的傳統文化內容。

武漢電視塔(曾是江城人民引以為榮的塔)上面曾經出現的洋煙廣告讓有中華民族意識的中國人看著很不是滋味。這類廣告若出現在巴黎埃菲爾鐵塔上,必定會引起民眾公憤。可以說全世界對香煙廣告一般都有限制,何況在民族精神象征之處。不久之后,有關部門來檢查,洋煙廣告才撤了下來。

由此可見,對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我們不能采取順其自然、無所作為的態度。

從中國首個文化遺產日的正式啟動到《長城保護條例》的實施;從祭孔大會到新儒學,從漢服熱到私塾熱,孟母堂事件使得學者、教育部門和民間全被卷了進來。回歸傳統文化已成為人們的一種精神訴求。

(4)傳統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身份標識和文化記憶,在競爭激烈的全球化背景下,獨特的、多樣性的傳統文化是國家立于世界的重心。任何傳統藝術形式都會隨時代變遷而變化,但是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核心的獨特的哲學觀和審美觀,不僅沒有過時,反而對現代世界有著積極意義。[3]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主席馮驥才表示:如果我們摒棄偏見,靜下心來整理自己的文明,對中國傳統文化做內向的深入挖掘,就會認識到傳統文化是我們最大的財富之一,它對提高中國在全球影響力的作用,將不亞于經濟和科技。

1)警惕文化糟粕,營造一個清潔的文化氛圍。隨著我國社會結構的轉型,在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良現象。炒作“名人”隱私、網絡、“惡搞文化”等如今已經成為“流行文化”;除此之外,當下戲說歷史的電視劇火爆,其實也是在惡搞歷史。這些必需引起我們的警惕。這股“惡俗風”是一些精神“毒藥”。雖然一個民族需要幽默和笑聲,但必須遵守基本的道德規范和文化內涵,現在什么都可以拿來娛樂,什么都可以毫無禁忌地隨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娛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傳統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已經不復存在。如果中國人最基本的正義感和道德觀丟失了,久而久之,我們的精神世界也會被毒害。

2)使全體國人樹立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加快文化立法。一個民族的核心價值觀念必然體現為民族文化。要避免傳統文化水土流失的現象,首先應當喚起中國人對中國文化的自豪感。使中國人,尤其是年輕一代樹立文化自豪感,這是一個必須重視的問題。政府、社會、學校、新聞媒體、出版部門、文藝社團都要想方設法。

每一個民族都有自己的風俗、禮儀、飲食、建筑、服飾等,它們構成了獨具魅力的人文風景。國內外大量事實表明:保護和開發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在社會和經濟發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一是各民族的傳統文化具有了解歷史、教育后人、凝聚國民、鼓舞人心、陶冶情操、凈化靈魂的功能。二是傳統文化具有重要的經濟價值。江蘇、浙江等地于2006年已相繼立法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3)現代傳媒的決定作用與大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在德國波恩大學漢學教授顧彬評價中國當代文學是垃圾,國人對當代文學失望之際,2006年我們又經歷了傳統文化的回歸和持續升溫。由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造就的“學術明星”掀起了一輪輪中國古典文學、古代歷史和哲學的讀書熱。他們的講稿一經出版就銷售一空。女學者于丹的《于丹〈論語〉心得》首印60萬冊,首日銷售超過一萬本,刷新了易中天《品三國》首印55萬冊的紀錄。

調查發現,之前人們自覺讀《論語》《莊子》的人――特別是年輕人非常少,經過于丹的闡釋,人們的興趣提高了。學者從深居書齋到電視明星轉變的過程中完成了傳授方式的革命,電視講座因此成為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和傳播方式,是精英文化和大眾文化結合的勝利。由此引人思考如何振興中國傳統文化的問題。從前總有人空喊要振興中國傳統文化,可是效果不顯著。有人甚至由此評價如今的中國人不了解中國傳統文化,“一代不如一代”。弘揚傳統文化,有一個采取何種形式的問題。采取人們喜聞樂見的形式,接受起來就比較容易。且不論于丹等諸位學者的講演引起了學者褒貶不同的評價,傳統文化借助于現代媒體進行傳播永遠不失為一種最有效的途徑。因此現代傳媒對于人們的精神文化所起的引導作用可以說是決定性的。

4)正確對待現代化與傳統文化的關系。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之間并不存在不可逾越的鴻溝。任何一個國家在現代化建設過程中,對文化傳統大部分是保留的。日本、新加坡發展了,但它們把傳統文化保存得很好,也保存了很多中國文化,因為中國古代的傳統文化已溶合到他們的民族文化中。利用傳統文化中的有用的東西來促進現代化,這是很聰明的做法。滌蕩舊社會的污泥濁水,決不意味著與傳統文化徹底決裂。

北京本是歷史名城,但現在已被鋼筋水泥淹沒了;而巴黎、柏林的老建筑則保存得很好;法國古老的拉丁區至今風貌依舊。而中國摧枯拉朽地拆毀了老建筑,這的確是一個讓人感到遺憾的事實。

提倡精神文明重建,發揚中國固有的優良傳統,在任何時期,都要吸收西方人文主義的優秀成分,再加上今天新的創造,三點結合起來,以我為主,以今為主,就可以做得更好。由于長期以來對傳統文化的偏見,使我們不能正確繼承傳統文化的精華部分。

5)正確處理傳統文化與其他文化的關系。歷史上曾有兩種片面觀點:一種是把傳統文化當作現代文化的障礙,恨不得把傳統文化徹底消滅;另一種是對傳統文化的頂禮膜拜,把傳統文化神奇化。

在建設精神文明的過程中,應具有健康、積極的心態,發掘古今中外各種文化的精華,古為今用,洋為中用。我國是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大國,經濟、文化、科技已有舉世矚目的發展。因此,在文化上應該和在經濟、政治、外交上一樣,無需顧慮重重,要有勇氣實行“拿來主義”,把古代、近代、外國、中國的一切傳統文化中的東西,凡對我們有用的都拿來,統統為我所用,加以吐納、吸收,以重建世界上最優秀的精神文明。

參考文獻:

[1] 唐旺盛.幸福指數為什么不能取代狂熱的GDP崇拜?[N].中國經濟時報,2006-7-15.

篇(4)

[中圖分類號]J20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3115(2010)20-0059-02

隨著國際文化交流的不斷發展,中國油畫家在堅守中國傳統觀念的同時,越來越多地受西方現代繪畫觀念、思想、流派的影響,繪畫風格呈現多元化趨勢。畫家們在學習、借鑒西方現代藝術的同時,對本土傳統文化產生濃厚興趣,表現、抽象、象征成為新的藝術取向,中國油畫的寫意性特點日益突出,并最終成為一大特色。

西方油畫發展到19世紀以來,印象派畫家廣泛采用直接畫法,厚、薄、干、濕等手法均表現、豐富了油畫語言,把畫家從過去繁復的作畫程序中解放出來,使各種油畫語言得到獨立,繪畫空間得到拓展,為西方古典油畫向現代主義方向發展拓寬了道路,也使抒情性和寫意性因素得以充分體現。這一切為西方油畫技法與中國傳統寫意精神的結合提供了可能,為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中國傳統繪畫原本就具有表現意味的寫意性,使中國油畫家在理念與趣味上與西方表現主義產生了某種共鳴。”

一、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與中國繪畫理念

中國傳統美學思想以儒、道、釋的美學觀念為基本元素,特別是道家思想,體現著道法自然與超脫玩世等觀念,人與自然是協調、統一、融合的,人的生命與宇宙精神是永久合一的。老子說:“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唐朝的張b就提出“外師造化,中得心源”的繪畫理論。石濤《畫語錄》中提出的“一畫說”可謂打破了哲學與藝術的界限。“一畫”的基本內涵是融合自然與心靈為一,它既從屬于自然,“夫畫者,形天地萬物者也”,又從屬于心靈,“夫畫者,從于心者也”。因此,中國藝術在源頭上和西方繪畫意識有本質的區別,中國繪畫表現出來的是人與自然的有機結合,畫家可以借助繪畫抒發個人情感。中國人對“道”的領悟和對天地萬物的思索,在對大自然的藝術表現過程中,就如何描繪自然與表現自我找到了有機的契合點,藝術家在努力表現自我情感時,人的情感意念就直接借助對自然的描繪得到抒發。在中國傳統文化氛圍熏陶下成長起來的畫家,對這種天人合一的理念有著充分的理解。如蘇軾說:“與可畫竹時,見竹不見人。豈獨不見人,嗒然遺其身。其身與竹化,無窮出清新。”張岱年先生則說:“所謂天人合一,有二意謂:一天人本和一,二天人應歸合一。”繪畫則是處理天人關系的主要方式。

二、中國寫意繪畫語言的借鑒及繪畫理念的影響

宗白華說:“中國畫法不全是具體物象的刻畫,而趨向抽象的筆墨表達人格心情與意境,中國畫是一種建筑的行線美,音樂的節奏美,舞蹈的姿態美。”中國文化中的意象,既不是單純客觀世界的再現,也不是純主觀的表現,而是主客互滲、物我相融的意象。中國寫意畫的筆、墨、線、形,都對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發展產生了深刻影響。

首先,中國的毛筆,柔中帶剛,運動靈活,起伏節奏強,能表現不同的線面及各種質感,能運用粗細、順逆、輕重互換的筆法,來展現水墨畫線條的神韻。通過筆的盡情發揮、多方調動,成功地描繪出山石樹木、花鳥蟲魚等,達到人神合一的藝術境界。寫意畫中用筆具有形式和精神內涵的表現性特征,是油畫創作中值得借鑒的。

其次,中國畫的墨色可以替代一切原色,花鳥、山水、人物均能表現,讓人感到清雅脫俗。唐代張彥遠總結了運墨而五色具,墨色豐富,變化微妙,可分為焦、濃、重、淡、清五彩,與油畫的色彩具有相同的表現力。徐渭的水墨花卉,以勢氣狂舞筆墨,“不求形似求神韻”,抒發胸中的悲憤、哀痛,具有“推到一世之豪杰,開拓萬古之心胸”的強烈感彩,使觀者深切感受到那種抑制的憤激,孤傲以至凄絕、憂郁或沖動壯烈的激情。這種用墨抒發自己情感的方式,為許多中國油畫家所借鑒。

第三,中國畫的造型講究隨意性和個性化,中國繪畫無意于物象造型精確的研究與描繪,而重視形象意趣的考究,以抒情達意為目的,寫意之妙,全在于畫家心靈深處。畫家在作畫過程中常常隨手揮灑而不落俗套,不求形似,貴在神韻。齊白石主張“妙在似與不似之間”,他認為“太似為媚俗,不似為欺世” 。“善寫意者善言其神”,古代就有以形寫神的理論。中國油畫家潘玉良、林風眠等人的油畫不求形似,而著意表現神似,用傳統寫意精神的線形表現情感,作品中體現了國畫的神韻、氣韻和意境。

另外,中國畫注重通過“虛”和“留白”來體現畫家的情懷,主張大象無形,給觀者以更大的想象空間,以達到“天人合一”的最高境界。空白處既是實又是虛,空白處并非真空,虛中有實,實中有虛,虛實結合,構成耐人尋味的畫面,具有靈氣流動的跡象,產生氣韻生動的生命力。

三、中國寫意油畫與傳統文化精神的完美結合

中國油畫家在學習西方先進技法的過程中,逐漸融入中國傳統觀念,強調寫意性。繪畫不能作自然的奴隸,而要表現自我。隨著社會科技的進步和新繪畫材料的涌現,油畫以往所承載的敘事、再現、認識和教化功能已逐漸淡出歷史舞臺,而是通過強調作品的繪畫性、思想性和形式美,強調繪畫語言的豐富性和表現性,使中國油畫出現完全不同于西方古典繪畫的效果。中國的油畫家在學習西方傳統技法的基礎上,融入中國的傳統意念,他們的畫不拘泥于形似,而追求神似,把中國畫的線、形、構圖及對意境的表現手法,運用到油畫之中,把神韻、氣韻、意境表現得淋漓盡致。進入21世紀,中國油畫界有大批探索研究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畫家,他們以一種開放的心態重新審視西方現代形式理念、中國寫意精神、油畫語言的理性,并將這些因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油畫語言以詩性方式表達,具有鮮明的個性與多樣的形式風格,富有中國傳統的意味和情韻。

第一代探索寫意性的油畫家主要有林風眠、吳作人、倪貽德等。對發展中國油畫,林風眠主張中西結合,他的作品既是油畫又是國畫,其作品的寫意傾向非常明顯,對中國寫意性油畫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吳作人在油畫、國畫、書法等方面造詣極深,他的作品《齊白石像》,簡潔的背景,精煉的運筆,其章法、布局、設色及形象刻畫都出色地體現了中華民族的寫意精神。倪貽德的油畫粗獷有力、渾厚簡潔,直接得益于石濤、山人。他的作品有神有味,寫意性很強。

第二代探索寫意性的油畫家主要有董希文、吳冠中等。董希文以油畫《開國大典》聞名于油畫界,人們普遍認為他是寫實性油畫家。其實,董希文一生都在探索中國寫意性油畫。如他的作品《苗女趕場》、《克爾克孜牧羊女》、《春到》等,可以看出他對中國民間美術的吸收和借鑒。董希文強調線形手段,他說:“中國畫家善于運用水墨和線條,做到以簡潔的手法去描寫豐富的形象變化……中國繪畫中的線的表現力,我們何嘗不可以好好的研究,這里面的精神氣質未始不能發揚到油畫里去。”

吳冠中的油畫成功地完成了中西藝術精華的結合,擺脫了再現自然觀念的束縛,創作上達到高度自由。他的畫意境深遠、情感飽滿,體現了中國畫理論精神,成功地將中國傳統觀念、中國寫意性繪畫語言和西洋油畫技法完美地結合在一起。

[參考文獻]

[1]張岱年.中國哲學大綱[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2.

[2]游海明.寫意油畫與中國傳統文化精神[J].美術大觀,2007,(7).

篇(5)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4)02-0167-02

一、引言

跨入了二十一世紀,我們眼前仍然晃動著許許多多茫然的眼睛。沒有生活的目標,沒有目標地生活,走不上人生正確的道路,沒有正常的人生規律,這是現代人們的悲哀!雖然,人人都在走著自己的人生道路,然而在這些道路上,荊棘叢生,暗礁遍布,陷阱隱匿,法網環繞。很多人就在這個路上打圈圈、繞彎彎,直到死,也沒有走上康莊大道,也沒有弄明白這一切。這也是現代人生的悲哀!

中國有著五千年的文明史,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延續力。傳統思想文化對中國的政治、倫理、價值觀念、生活習俗、思維方式、道德規范、人生理想等,都處于支配地位。經過一代代的傳承,傳統的思想文化已經牢牢占據了中國人的思想意識。因此,中國傳統文化在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也應起到主導作用。當然,如何借鑒、吸收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挖掘其中的思想教育資源,教導學生如何做人、怎樣做事,培養高素質的人才,是學校思想政治工作面臨的重要課題之一。

二、傳統思想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所積淀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它不僅蘊含著豐富的人生哲理、道德修養等內容,還蘊涵著豐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是我們民族最為寶貴的文化遺產。優秀傳統文化的學習對完善學生人格,使學生形成良好的文化素質,豐富學生人文素養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1.是提高學生道德素養的需要

多年來由于人文主義的不被重視,加之西方一些外來思想的不斷涌人,對思想活躍的學生們思想產生很大的沖擊,良莠不齊、泥沙俱下,使他們的思想產生了很大的變化。學校教育應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培養學生的傳統文化自豪感。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強調為國家、為民族、為集體的獻身精神;以“仁、義”為本,點出儒家文化道德思想的核心和最高境界;以“百善孝為先”,傳承中華民族千百年來格守的傳統美德。學生作為傳統文化的承擔者、體現者,必須擺脫盲目的自在狀態而提升到自覺自為的水平。對于傳統文化主動去接受、舉一反三地接受、創造性地發揮;培養一種文化自覺意識、培養中華民族健康的傳統文化心態,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積極主動地將傳統文化內化為自身的知識框架、價值體系和道德信念的一部分。

2.是增強民族凝聚力的需要

隨著中國加入WTO和全球經濟一體化進一步加劇,西方發達國家利用這個機會對我們的思想進行西化的趨勢越來越嚴重。在這種潮流的影響下學生的精神境界、精神生活和道德觀念發生了新的變化。在這種情形下我們一定要掌握住思想陣地,利用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引導全學生、教化學生,激起他們深厚的民族情感和愛國熱情。?集體主義精神是中華民族的一種強大凝聚力,是中國自古以來愛國主義思想的基石。范仲淹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顧炎武的“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無不體現了中國人愛國、憂國,以天下為己任的偉大精神和對國家、民族、社會強烈的責任感、使命感。在新形勢下,思想政治教育對這一優秀傳統要進行認真研究,在大學生的教育中靈活運用,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樹立終身報效祖國的理想,為國家、為人民奉獻自己的青春和智慧。因此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一定要繼承和弘揚中國傳統文化,以增強民族凝聚力。

3.是學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是通過幾千年的歷史長河的積淀而保存下來的歷史精華,已經深深植根于我們炎黃子孫的心底,成為一種中華民族的象征和“遺傳基因”,如果缺乏對它的理解和認識,就很難有一種廣闊的境界和胸懷。創新教育內容,注重學生的品格道德完善。在中國文化傳統中,倫理道德占的成分最大。而講是非、辨善惡,更是核心之一。凡是優秀的傳統文化都是較重視人的行為自我規范的。這種態度重視人的道德價值觀念,對現代教育仍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中國古代的教育思想廣博而深遂,有很強的哲理性。以德治國,修身為本的重德精神;各族一家,協和各邦的寬容精神;“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的人道主義精神。正確的繼承和發展這些優秀的道德傳統將對學生的思想、意識、行為模式產生積極的影響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創新、要發展就必須將理論和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相結合,將二者融會貫通,形成互補,才能更好的解決新時期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問題,才能有助于學生完整人格的塑造和培養。

三、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與思想政治教育相結合的措施

1.開設中國傳統思想文化課程

完善課程設置,豐富學生知識結構。要改變現有的課程結構,強調歷史傳統、文化和藝術傳統的教育;要設置文、史、哲等人文學科,采取措施保證這些學科的學習質量。如舉行中國古典文學水平達標測試、設置雙學位制輔以多種形式的選修課;舉辦有關學術講座、書評會、辯論會等,以引導學生接觸古典原著,逐漸加深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同時,要建立一支從事人文素質教育的專業師資隊伍,以保證教學落到實處。在文化道德素質教育中,學校領導和教師應具有身教示范的人格力量。開設有關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課程,作為必修課讓學生們進行學習。了解與探究中國傳統文化的人文精神及其精華,有助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通過學生們對傳統文化的學習,使他們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和其中的辯證思維,從而提高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和他們的思辨水平。

2.創造良好的校園文化學習氛圍

良好的校園文化是一種不可忽視的教育力量,在學校內開展一系列以弘揚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為目的的校園文化活動,將對傳統文化中的傳統美德的學習、實踐列為重點并貫穿在一切活動之中,以一種潛在的作用影響著學生,對學生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發揮著重大作用。將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融入學生生活的每個場景、每個細節,讓學生從生活中的一點一滴感受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顯得尤為必要。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形式有利于學生中國優秀傳統文化教育的深入和內化。

3.開展經典傳統思想文化導讀活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傳統文化把道德教育、道德修養和道德實踐看成是一個相互聯系的完整系統,強調在樹立崇高理想、信念和道德人格的同時,最重要的是實踐。可以將有關傳統文化的書籍通俗化,使其易懂,以符合學生的閱讀水平,便于學生閱讀和接受。倡導學生讀有關經典思想的經典名著,使學生在一個比較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中國傳統文化。還可以通過各種文藝的方式把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髓的東西表現出來,以提高宣傳的效果。

四、 結束語

中國傳統思想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精髓,它的傳承與發揚是現代人的一種責任和義務,它與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是一種創新,也是一種必然,是隨著歷史的發展變化而不斷繼承、創新、發揚的過程。學生是我國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所需要的重要人才,新時期加強對學生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是提升學生人文素質水平的需要,也是社會文明發展的需要。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過程中,要全面實現我國發展的宏偉藍圖,使精神文明不斷升華發展、社會和諧進步,就需要樹立崇高的理想和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需要弘揚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培植扶正祛邪、揚善懲惡的社會風氣。我國的各院校更應該從加強人文素質的教育入手,使培養出來的學生成為具有高度思想道德修養、科學文化水平、民主法治觀念、敬業和奉獻精神等高素質的建設人才。因此,我們吸納傳統文化中的優秀成果,并把它運用于思想政治教育過程當中,就是更好地拓展和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同時把兩者結合起來也是為了更好地弘揚中國傳統文化。

參考文獻

[1] 段麗君. 淺談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華勵志網[J] 2013,6;

篇(6)

一、銘記中國傳統文化精神走來的印記

與古埃及文化、古巴比倫文化、古印度文化、古希臘文化相比,我們的中國傳統文化是比較純正的、生命力綿延悠久的。錢穆先生曾打了一個有趣的比方: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綿延就像是由一個運動員堅持的長跑,從起點不斷跑向終點。他還在《中國文化史導論》中指出“文化可以產生出文明來,文明卻不一定能產生出文化來。”【1】也就是說文化是一種精神的東西,文明是一種物質的東西。在這里,我們對文化和文明的定義沒有必要深究,但需要強調的是,我們在這里需要了解我們的文化形態,也就是文化精神的“成長”。

正是因為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卓爾不群,它在這漫長的接力賽中,才能濯淤泥而不染,屢挫不敗。在傳播中未曾中斷也未曾丟失本體。是什么鑄就了它如此頑強堅韌的性質,我認為這要從它的起源說起。而中國傳統文化的起源,它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約,如地理環境因素、人文因素、國家載體的實現等等,這些都可以歸納為它的內部因素。在探討中國傳統微博話的起源的外部自然因素和內部人文因素時,我們常常會涉及到“中國”這個詞,我們應該知道在不同的時期“中國”一詞有著不同的含義。比如在先秦時期,“中國”它有地域、民族、文化的含義,與“四方”【2】是相對的。有的時候它有指黃河中下游地區的文化發展較快地區,用來與“四夷”【3】區別。而在漢、唐、元、清時期,“中國”的含義屢有變化,民族中國與文化中國都有延伸。

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發展在王強、包曉光先生主編的《中國傳統文化精神》【4】一書中被分為四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前文化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創生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古代轉型時期、中國傳統文化的制度凝定與豐富、發展和普泛化時期。無論在哪一時期都奠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之路,鑄就了它不屈不撓的堅硬品格。

二、深刻解讀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特質和基本特征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非凡的包容精神。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這是中國傳統文化不斷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因素。它從不抱殘守缺,固步自封,它總是有這種無與倫比的會通精神來豐富自己,發展自己。這恰到好處地體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兼容并蓄的精神。正如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先生在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的著名的對話中提到的:“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上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顯示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地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5】正是因為這種包容的精神,使得中國文化有了非凡的融合力,這種融合力將億萬華夏兒女緊緊凝聚在一起,賦予中華民族這個大家庭特有的親和力。

值得我們自豪并銘記的是,中國傳統文化在與外界文化交流接觸時,既能包容借鑒,有能始終以本土自創的文化為主體。因此,在漫長歲月的磨礪下,中國傳統文化仍能保持它始終一貫的體系和特點。我們以佛教為例,自古佛教就有“源于印度,成于中國一說”。佛教傳入中國后,在中國傳統文化的豐富和充實下,經過中國人自身的發展和塑造,可以說越來越像中國人。同樣,佛教的傳入也豐富了中國的音樂、雕塑、繪畫等藝術,佛教中的禪學也使中國文學作品的精神內涵得到了發展。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自古以來,中國就有超越了宗教,對鬼神敬而遠之的基本文化傳統。正是在這種以人為本的精神的渲染下,每個人才能把自己置身于現實社會中,考慮自我的生存之道。而孔子提出的三綱五常“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有著其特定的道德規范,每個人既處于無常的關系中,又處于國家的宗法政治關系中,他們并不矛盾,每個在這個社會體系中,既履行著一定的權利,同時又承擔著一定的義務。整個社會因此會顯得井然有序,穩定和平。

中國傳統文化有著無與倫比的生命力和延續力。眾所周知中國傳統文化是世界上唯一綿延不斷發展至今的文化。事實上,在漫長的發展長河中,中國傳統文化就如萬里長江,正如張應杭先生主編的《中國傳統文化概論》一書中說到的“......中國傳統文化猶如萬里長江,是由無數高山上的涓涓細流匯合成的一條奔騰的大河,它一直向前發展,從不中斷,直到匯入大海。”【6】是的,中國傳統文化的發展是一脈相承的,它凝聚了中華各民族的智慧,形成了獨特的、具有頑強生命力的文化體系,它不僅使本民族熠熠生輝,也成為世界一道靚麗而恢宏的風景線。

三、繼承優秀的文化傳統的精髓,引領時代前進的步伐

對于本民族文化的學習,并不僅僅只是拓寬知識面,作為中國人,如果我們對自己的祖國一無所知,那是不可理喻的。當然,我們必須承認,“繼承”二字談何容易,光是一個問題就能讓年輕無知的我們這一代摸不著頭腦。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立國之道,但翻開歷史的篇章,又有幾人真正做到了這種程度?

但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我們都不能先將事情的結局定格,這樣,我們才會有努力的資本。我們在學習中國傳統文化的過程中,在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的態度上,要有一種嶄新的姿態。儒家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我們對它要有正確的態度。“五四”運動以來,復興儒家文化掀起一股熱潮。而近代以來,一些知識分子他們以儒家精神的繼承者自命,力圖恢復儒家文化的主導地位。為拯救中國人的精神,使中國走向自強提供良方。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新儒家”的價值取向引人注目。它不排斥“西學”,將“西學”引入到中國傳統文化的思想體系中。換種說法也就是說,主張“中體西用”。對于這一理論,李澤厚先生認為,無論是表層還是深層,這種理論都有難以克服的內在理論缺陷:“在‘四期說’看來,如果傳統真的死了,今日靠幾位知識分子在書齋里高抬圣賢學說,恐怕是無濟于事,救不活的。‘四期說’以為,正因為傳統還活著,還活在尚未完全進入現代化的中國億萬百姓的心里,發掘、認識這種經千年積淀的深層文化心理,將其明確化、意識化,并提升到理論高度以重釋資源,彌補缺失,也許,這才是吸取、同化上述歐風美雨進行‘轉化性的創造’的基礎。

注釋:

【1】錢穆:《中國文化史導論》弁言,1頁,北京,商務印書館,1994。

【2】《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

【3】《詩經.小雅.六月》序:“四夷交侵,中國危矣”。

【4】王強、包曉光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昆侖出版社,2004。

【5】湯因比:《歷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6頁。

【6】張應杭主編:《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浙江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第11頁。

參考文獻:

[1]張岱年:《文化論》,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

[2]王強、包曉光主編:《中國傳統文化精神》,昆侖出版社,2004.

篇(7)

中圖分類號:J0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5-5312(2010)12-0056-01

一、中國傳統審美文化的倫理性特點

中國的傳統文化發展到今天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悠久博大的文化傳承至今沒有出現中斷,這在世界幾大文明古國中是唯一的奇跡。在這深厚的歷史積淀中,中國傳統文化的倫理學特點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點,而審美文化也就不可避免地表現出這一特征。

(一)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美學思想的倫理性

這一點在藝術還沒有完全自覺的時代表現得很突出,尤其是強調倫理綱常的儒家學說更是如此,它既是這一特征的表現,也是推動傳統審美倫理性特點形成的思想動力。《論語》中孔子關于美的看法就很有代表性。

在“美”與“善”的關系上,孔子曾說:“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顏淵篇》)可見在孔子之時,“美”與“善”還存在著互換使用的現象,又如子張問孔子“何謂五美”,孔子答曰:“君子惠而不費,勞而不怨,欲而不談,泰而不驕,威而不猛。”(《論語?堯曰篇》)直陳出五種德行。但這并非意味著孔子對“美”和“善”的使用是沒有分別的,比如孔子評論《韶》 “盡美矣,又盡善也”,評論《武》“盡美矣,未盡善也”(論語?八佾篇),足見二者不同。然而這也不能說明孔子已經具有了獨立自覺的美學標準,《韶》或《武》都是古樂舞,以藝術自覺的眼光來看,這當然是屬于藝術表演,但在那個藝術沒有獨立和自覺的時代,同樣的欣賞活動就不純然是審美活動了。故而孔子在對樂舞進行鑒賞評論時,在總體把握上就不會采取單純的美學尺度。對《韶》、《武》的評價來看,孔子無疑是認為《韶》要優于《武》的,原因就在于“盡善”與否。舜有德,堯把位置禪讓給他,《韶》樂和贊美舜有關,而《武》所贊美的武王,是以武力取得了政權,孔子對于這一點不甚認可,認為其“未盡善”,可見倫理標準在孔子對樂舞欣賞的判斷中起了多大作用!

在類似于“形式”與“內容”關系的“文”“質”關系和“言”“德”關系上,孔子認為“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后君子”(《論語?雍也篇》),雖然看起來是將“文”“質”同等看待了,但“文質彬彬”所成就的是“君子”,仍然是從倫理學著眼的。又如“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論語?憲問篇》),在這一句中,孔子把德行和一個人的言辭用必然關系相聯系,結合他“巧言令色,鮮矣仁”、“惡利口之覆家邦者”等等其他語錄可以看得出,他真正看重的還是德行。

而在對待《詩》和“樂”上,孔子首先著眼的是它們的道德教化作用。“興于詩、立于禮、成于樂”(《論語?泰伯篇》)、“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于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篇》)都體現了這一點。《陽貨篇》有言:“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可見孔子認為“樂”不僅僅只是敲敲鐘鼓弄出樂音這么一個簡單的形式,而是因為它蘊含的思想能給人熏陶,能陶冶人心,凈化風俗。所以孔子說:“文之以禮樂,亦可以為成人矣。”(《論語?憲問篇》)

(二)將物比人的“比德”思想

將自然萬物的美與人的美德相聯系,也是傳統審美文化的一大倫理性特點。在《詩經》中已有體現,比如《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以“皎皎白駒”比擬隱逸林中的高潔之士。《秦風?小戎》:“言念君子,溫其如玉。”以玉的溫潤比擬君子品格寬和。在《論語?雍也》中則有“智者樂水,仁者樂山”,將山之穩重不遷比仁者寬厚的胸懷安靜的性情,將水之靈動不拘比智者敏捷的思維好動的性情。屈原的《離騷》以佩飾香草比喻個人的美德和多才多藝:“紛吾既有此內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離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以草木凋零、美人將暮比擬報國的衷情和焦慮:“日月忽其不淹兮,春與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遲暮。”而他的《桔頌》則以桔樹比擬其高潔的情懷和獨立不羈的精神,“后皇嘉樹,桔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固深難徙,更壹志兮……蘇世獨立,橫而不流兮。閉心自慎,終不失過兮。秉德無私,參天地兮”。如此發展下去,后世把梅蘭竹菊稱為“四君子”,成為歷代文人墨客吟哦賦詩、揮灑作畫的經典對象。宋代周敦頤的《愛蓮說》是“比德”影響創作的極好例證:“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

(三)倫理判斷影響審美判斷

傳統審美文化的倫理性特點還表現在對藝術作品進行審美判斷的時候,往往會受到倫理判斷的影響,甚至倫理判斷還會起到第一位的決定作用。

典型的例子就是“因人廢字”。司馬光《治通鑒》有言: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很多人認為把人品低下的書家的書法作品收藏家中,等于收藏了邪惡之氣,不僅玷污了家風,也有損于自己的人品。因此,奸臣蔡京、秦檜、嚴蒿等雖堪稱書法大家,但他們的書法作品留傳下來的卻極少。書法史上有“蘇黃米蔡”的“宋四家”之說,前三位均無疑問,唯獨“蔡”,有人認為是蔡襄,有人認為是蔡京。最早對宋四家進行解釋的應當是明初的王紱,他在《書畫傳習錄》中提到宋四家的“蔡”是指蔡京,而后人因為蔡京是宋徽宗一朝的奸臣,遂以蔡襄代之。

宋徽宗的“瘦金體”,從藝術上來看,橫畫收筆帶鉤,豎畫收筆帶點,撇如匕首,捺如切刀,每筆的尾鉤都異常銳利、力透紙背,體現出宋徽宗極高的藝術天賦,然而因為徽宗朝奸相輔政,宦官掌兵,徽宗本人又貪戀女色等等原因,竟使得“瘦金體”落有“柔媚輕浮”、“鋒芒畢露”的評語。

二.傳統審美文化倫理性特點的成因

如果將“美”字進行字源考察,就會發現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從萌芽時期就與實用性有著關聯,不論是“羊大為美”還是“羊人為美”,都有著很強的實用性意味。《說文解字》云:“美,甘也。從羊,從大。羊在六畜主給膳也。美與善同意。”宋代徐鉉補注《說文》曰:“羊大則美,故從大。”也就是說羊的體肥毛密不僅體現著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味覺上給人以肥美味甘的味覺感受。而在甲骨文和金文中“美”字都是由上邊的“羊”和下邊的“人”組成,在甲骨文中,“大”訓“人”,漢字的造字是有比類取象原則的,在羊的下部畫上“大”象,有一種促進羊繁殖生長的巫術意味。審美最初與實用相聯系并不難理解,但中國傳統審美文化又是因何逐步表現出倫理性特點的呢?筆者分析可能與以下兩點原因有關:

(一)長期處于宗法社會

人類社會的發展軌跡,大體上都是由氏族血緣政治向文明地緣政治進化。

(二)儒家倫理思想的熏陶

前邊已經提到,一種思想既是其文化土壤特征的反映,又在相當程度上推動文化特征的發展。儒家思想誕生于宗法制的文化背景下,而且又是主張維護這種文化秩序的。由于學說本身的強大生命力,在統治者的扶植下,儒家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倫常主張,“三綱五常”的秩序規則,一步步地形成深厚的文化積淀,最終形成了家國同構的社會現實和忠孝一體的倫理觀念。

孔子“歲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感嘆催化了文學創作中的“比德”理論的形成,更為后世的文人提供了經典的描摹對象。

相對于西方美學家對“美”的把握帶有彼岸性的特點,中國的傳統審美文化明顯地是此岸性的,因為比起對經驗的把握中國文化思維對彼岸世界的抽象能力是不足的,這也就導致了宗教意味的淡薄。宗教在西方社會發展中承擔的倫理功用在中國傳統社會正是由審美承擔的。儒家“詩教”“樂教”的美育思想都是看重了審美對人的塑造、教育作用。這一觀念影響深遠,到了近代,美育在席勒看來是引導人通向自由的途徑,而曾留學德國的卻秉承了儒家的傳統,主張用美來教導培育人。

篇(8)

1成本管理需要中國傳統文化的引領

對于“人”,我們可以學習易學,用幽默和諧家庭;用道家的相術知人善用;用中醫的醫術保護身體;用儒家的心態,感恩生命,深刻、謙和而又自信。

但在房產業——這個巨大的人居環境產業中,如何借鑒和應用傳統文化思想,卻通常只有一些“陽春白雪”在醞釀思考。修身、齊家、然后治天下,仿佛總是走不到普通的“下里巴人”。是不是真的只能這樣呢?

當然不是!普通的成本管理人員,同樣也可以深入地研究各種要素對企業“健康”的影響,做到“人境合一”,于“無為”中管理企業這個“家”。

2儒、釋、道的貫通

我們首先要先明白儒、釋、道的精神加以融匯貫通。儒:以人世的姿態出世。儒學是“官學”,是培養領導與高參的教材。真正的儒士,熱衷權勢,卻非為私欲,而是借助權勢實現利國、利民、利天下的理想。他們身人名利之中,心卻超越名利之外。

釋:以出世的姿態人世。佛家不承擔世俗工作,不追求世俗的名利,但他們積極介入社會,并承擔一項特殊的工作,即撫慰人的心靈。

道:以人世的姿態出世,以出世的姿態人世。道家的人世,順其自然;道家的出世,安然入夢。始終保持自由的心態,可出可入,無為無不為。

3房地產工程成本管理的“無為”

縱觀房產業,工程成本管理從業者眾多,它不僅需要豐富的工程造價、管理、財務、工程、法律、合同等方面的理論知識,還需要執行決策層資金計劃的實戰操作能力。更深層次的優秀成本管理者,還需要一種與環境(企業)融合的心態,去面對日益激烈的成本控制挑戰。量身訂做、注重實戰、學以致用,才是將傳統思想融入成本管理的佳境。

《紅樓夢》中云,“假作真時真亦假,無為有時有還無”。只有體會到了“無為”,才開始接受了周易思想。“無為”也“無不為”,每一個管理的過程就是一個順其自然的過程,都是一段“心的旅程”。以人世的姿態出世,以出世的姿態人世,是保持這種收放自如思想的基礎。

怎樣的成本管理才是最佳的成本管理呢?管“心”。讓企業的“身心”都符合自然規律,也就“無為”了。

4天人合一和大道至簡

“無為”即天人合一,既是周易的哲學基礎,又是最后要實現的終極理想,也就是佛家所說的萬本歸一、大圓滿。

周易提出太極,然后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從無到有,成本管理出現了無數種可能。我們通常在管理中,出了問題,才去尋找“最”重要的關鍵所在。可這些最重要的關鍵,往往就在初期,我們最不在意的地方——“私心”。“大道至簡”,事物的發展都有自然的規律,最初的也就是最重要的。

成本管理者要學會用這個理論來分析成本的基本要素,依照八卦卦象的基本特征,找出各系統的相互關系,將管理框架根據自然規律進行規整。

5成本管理貫穿財務金融、生產科研、紀檢安全三個領域

根據易經的八卦,我們將企業分為管理系統。乾——決策指揮系統;兌——營銷服務系統;離——企業文化系統;震——生產科研系統;巽——人事培訓系統;坎——財務金融系統;艮——紀檢安全系統;坤——群眾監督系統。

在生產科研中,成本的核算要精確科學;在紀檢安全中,成本的簽證要獎懲分明。在財務金融方面,結算付款要及時有效。

杜甫的詩形容恰到好處:“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早一點不好,晚一點也不好,恰恰在春天的雨才最好。成本管理就要做到“及時雨”。

6從易經中發現的成本管理的八種方法

1)坎卦——企業與他人的經濟往來,避開陷阱是前提,即風險意識。水代表財,象征流動多變,周流不息,隱而不現;為江河、為險、為陷阱、為恐懼,這些與財務金融的許多性質對應。

水能載舟,在于它的柔順與流動,而主動示弱、流動多變性恰好是商人的主要特點;根據坎卦的爻辭,企業成本出現危機后的管理方式應該為:懲洽,整治,外援,自救,勿貪,防御。實際成本管理操作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加強合同風險意識、對重要條款的法律、風險的慎重,這是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2)需卦一成本管理的主管必須具有識時務者為俊杰的素質。欲望(投資者的需求)本身無所謂好與壞,如果能正確對待欲望不讓它們無限膨脹,就能吉利。

需卦,象征等待。孤立無援下不得已之抉擇;時機未到之前最明智的選擇。當形勢不利,或沒有多少勝算把握之際,強行突破作戰是下下策。等待是強者的自信,成本管理者如果發現時機未到,就應該及時站出來,提出等待的建議,以防止投資者的“需求”過度膨脹。

3)節卦一象征節約,所謂節制,是審時度勢暫時的克制(休整),克制時間過長,就會失去原有的斗志,故而火候的把握非常重要。“苦節不可貞”,過份的節制或約束是不可取的。

優秀的成本管理者,要掌握火候,招標的火候,簽證的火候,結算審核的火候。適當的安排競爭,卻又不浪費過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是游刃有余的高手。這與前一卦,同樣闡述了成本控制的關鍵點:適度的節制,觀察對方的“心”,才是重點。

4)既濟卦一象征長遠策劃,即成本管理的投資預算。有運籌帷幄的決策在戰爭開始之前,才有決勝千里之外的戰爭。

商場如戰場,在項目運作前,一定要將投資預算做好。要充分考慮其潛在因素,多算則勝,少算則敗。預算一定要考慮時間因素,貨幣的時間價值,應成為評價的基本標準。

如果一個項目立即開發可獲利l億,若五年后開發,由于價格上漲可獲利1.6億。如果不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根據1.6億>1億,可以認為5年后開發更有利。但如果考慮資金的時間價值,現在獲得1億,可用于其它投資機會,平均每年獲利15%,則5年后將有資金2億,還是現在開發有利。(5年后獲利=1x(1+15%)5—2億)

5)屯卦一資金渠道要暢通。企業資金的再生產要像水渠一樣暢通。修筑水渠艱難,維護其暢通無阻、保持水質純潔也并非易事。這也印證了現在房產企業成本管理的重點,從純粹的“利潤”到保證“資金鏈”暢通的必然規律。

6)井卦一代表企業職工的薪金發放。水乃生命之必需,財為生活之源泉。井水不枯的條件是供需平衡,企業保持效益的根本是員工薪賞發放要恰到好處。

7)蹇卦——代表財務審計,避免觸礁的有效措施。航船觸礁在于不能隨時透視水下情況,企業觸礁在于不能及時檢查財務情況。成本結算的審核,是對企業生產過程的一次檢驗,優秀的成本管理者,必須從中找出企業的漏洞,并加以改進。

8)比卦一代表財務管理的財務報表,增加透明度是萬眾一心的前提。想營造一種齊心協力、眾志成城的人文環境,必須要公開資金周轉和利潤情況,增加經營透明度,做到讓員工心中有數。

綜述

篇(9)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3)02-0227-02

引言

在高校開設《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非常必要。如何進行精確的課程定位與設計、篩選精彩的課程教學內容、運用有效的教學方法與手段增強教學效果是值得我們深思的,本文通過對以上問題進行研究,開掘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達到“察古以鑒今,彰往而知來”的宗旨。

1.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現狀調查分析

有最新數據表明,高職畢業生工作首年離職率達47%。通過對企業反饋信息和高職院校在校生的調查表明,學生職業素養仍不如人意。因此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培養全面發展的應用型人才,更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職業基本素養。

本文旨在通過《中國傳統文化概論》課程改革與實踐來推動學生職業基本素養的養成。

2.課程教學設計對職業基本素養的關注

2.2.1課程的定位和性質

《中國傳統文化概論》是法律文秘專業學生必修的一門專業基礎課,也是學生必須了解和掌握的一個知識領域,對拓展學生人文視野,積累知識和文化底蘊,養成職業素養具有重要意義。

2.2.2課程的整體設計思路

為使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較、全面的了解和認識,學會理解和體驗傳統文化,拓寬文化視野,形成文化意識,在課程的設計上遵循由淺入深,分為認識、體驗與思考三個階段,將理論引導與任務驅動相結合,使學生掌握知識,提高技能,提升素養。

3.課程教學內容對職業基本素養的引導

3.1課時及選用教材

本課程共計34個課時,每節課45分鐘,分13周進行授課,其中單周2課時,雙周4課時,考查2課時,觀看《中華文明五千年》相關歷史視頻2課時。教材選用浙江大學出版社出版的《中國傳統文化概論》。

3.2課程內容整體說明

課程內容分為三個模塊。知識模塊的主要任務是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歷史演進以及各個歷史時期文化的特點,形成對傳統文化的總體認識;體驗模塊的任務是通過兩個具體項目任務近距離接觸文化,進行文化體驗,加深對文化的理解和認識,進而形成文化認同感和文化自豪感;思考模塊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中國古代經典文化典籍,從思想層面思考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培養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解讀和思考能力,進而將其內化為學生個人素質和職業素養的一部分。

3.3課程具體項目(任務)要求

結合教材及市場、學生需求,依據歷史分期及參觀體驗過程安排教學內容,具體見下表:

4.課程教學方法對職業基本素養的培養

每一個教學項目(任務)都有真實的教學情境,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室的教學道具,制作具有傳統文化特色的PPT,同時借助音頻、視頻播放來輔助教學,結合課程內容和學生特點,在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項目教學法、情景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參觀法、講授法、討論法等,幫助學生了解、學習和傳承我國傳統文化中的珍貴遺產,增強學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營造濃厚的人文情懷。

4.1師生互動式課堂

以90分鐘的課堂教學為例,每次課教師都會將課堂分為四個環節,為學生創造識記三字經、成語故事解讀、學習傳統文化、提升職業素養的課堂氛圍。

4.1.1識記三字經。利用課堂5分鐘時間由教師講解三字經。通常鈴聲響過學生還不能立即進入課堂狀態,所以教師應邊講解邊讓學生記錄在筆記本上,以便加深印象強化記憶有助學生轉換腦筋進入課堂學習狀態。在解釋“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義”時,字面意思還是很好理解的,教師引申為學生講解“和氏璧”的小故事,告訴學生璞玉要經過雕琢、打造,才能顯示出它的價值,做人也是一樣,只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才能成為一個有用的人。通過精選教學內容,引導學生提升職業基本素養。

4.1.2成語故事解讀。利用課堂5分鐘時間由學生完成。每次課教師都會指定兩名學生進行課前準備,要求學生脫稿口述成語故事,說清講明史實緣由,不僅是事實的講述,更要結合個人理解進行分析。孟母三遷的故事學生早已了解,但是細節性的知識大家并非熟知,通過課堂成語故事解讀,學生才清楚地知道孟母帶孟子從墳場搬到緊鄰屠夫的鎮子,繼而又搬到學校附近,為孟子創造了積極求學的良好環境才鑄就了孟子的卓越成就。同時學生又感慨道:“三人行,必有我師,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經典詩句,這一教學環節有助于學生增添文化素養,提高個人認識水平。

4.1.3學習傳統文化。是教師在課堂上利用75分鐘進行講授,在多媒體教師中輔以生動精彩、邏輯清晰、內容簡潔的PPT,讓學生將視-聽感受融為一體。在第一次課講到中國傳統文化發展的歷史脈絡及其地位和作用這一內容時,師生共同觀看奧運會的視頻、圖片、宣傳語、文字等相關內容,引發大家思考,鼓勵學生發言,讓學生在觀看蘊含悠久歷史、輝煌成就的奧運會開幕式素材的同時,感悟祖先勞動生息的廣袤土地,在有文字可考的4000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勤勞智慧的祖先以非凡的創造力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文化遺產,從而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

4.1.4提升職業素養。是學生在下課前5分鐘獨立完成。教師隨即點名提問,問題涉及到本次課課堂講授的所有內容,學生結合課堂知識闡述傳統文化的現代意義,并引申至改善提高個人職業素養上。在講完秦漢時期文化這一內容后,教師點名讓學生結合秦始皇兵馬俑的圖片談一談自己的感受,學生贊嘆如此浩大的陵園工程時間近40年之久,征發近80萬人修建,其中的陶武士俑面部神態、服式、發型各不相同,個個栩栩如生,形態逼真,對設計者李斯的智慧和修陵人的敬業表示極大的欽佩。當時雖然沒有現代化的設備和精密的儀器,但是依然能創造出號稱“世界奇跡”之一的秦始皇兵馬俑,留給今人眾多的遐想與崇敬。潛移默化的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4.2學生體驗式課堂

體驗式課堂是轉換師生角色,營造學生自主學習的體驗場,啟迪學生主動參與課堂,讓學生體驗學習成果的過程。本課程在體驗模塊上共安排4個學時,主要是讓學生利用課堂時間進行PPT匯報。

在本課程的第一次課上,教師就簡要介紹了首都博物館的情況并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參觀游覽,之后以小組為單位制作PPT匯報參觀感悟。首都博物館是北京悠久歷史的濃縮,其中展現當代文化、藝術和建設成就及城市未來發展,館藏中有豐富的珍貴文物,學生身處其中既可以學習歷史及科學知識,又可以了解中國傳統文化,增強愛國主義精神,無疑是課堂學習內容的有效拓展。

為保證體驗式教學能夠達到預期的效果,教師會向學生發放任務單,告訴學生體驗式式教學的具體任務和目的,學生通過參觀博物館、探訪文化古跡,對中國傳統文化進行體驗,制定參觀計劃,收集相關資料,小組協作進行參觀,制作PPT,匯報總結。在這一過程中,學生欣賞館藏陳列品,這些具有歷史、科學、藝術等價值的文物標本,是歷史的見證,是文化的傳承,學生切身的感受會引領他們進入忘我的傳統文化的多彩世界中,之后再讓學生走上講臺打造魅力課堂,讓學生樂于實踐,提高教學效果,有助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碰撞出智慧的火花。

小結:

本課程教學將對傳統文化知識的學習與傳統文化的實際體驗相結合,采用項目教學法,以任務驅動為途徑,運用多種方式進行使學生近距離接觸文化、感悟傳統、理解文化,并推動學生綜合運用多方面的能力完成項目任務,對提高學生職業素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篇(10)

傳統文化是指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和發展起來,保留在每一個民族中間具有穩定形態的文化。中國傳統文化是指以華夏民族為主流的多元文化在長期的歷史發展過程中融合、形成、發展起來,具有穩定形態的中國文化,包括思想觀念、思維方式、價值取向、道德情操、生活方式、禮儀制度、風俗習慣、、文學藝術、教育科技等諸多層面的豐富內容。近百年來,國人對待中國傳統文化的態度是冰火兩重天。上世紀兩次大的文化運動——、,使中國傳統文化遭到滅頂之災,而尤其可悲的是使中國人幾千年形成的傳統的思想觀念、價值取向、道德情操難以為繼,使新一代的中國人出現了信仰危機、價值危機、道德危機,導致民族精神的衰落。改革開放以來,隨著人們思想的解放,冷靜的反思;隨著中國國力的強盛,民族自尊心、自信心的恢復,研究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成為當下思想文化界一道眾所矚目的風景線。由政府到學界,由國內到國外,國學熱不斷升溫。如,在《百家講壇》閻崇年講清帝、劉心武講紅樓、易中天講三國、王立群講史記、于丹講論語;《光明日報》專門開設了國學版,中文搜索引擎百度開設了“國學頻道”,新浪網高調推出乾元國學博客圈,政府舉辦了“俄羅斯‘中國年’”、“德國‘中國年’”,在各個國家開設孔子學堂,等等。這一冷一熱帶給我們很多思索:我們應該如何看待中國傳統文化?應該采取怎樣的方式傳承和發展中國傳統文化?筆者簡要地探討如何對待中國傳統文化,并對傳統文化的現代傳承方式作了思考。

一、理性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一個民族如果沒有自己的科技,可能會亡國;一個民族如果喪失了自己的文化,就要亡種,而亡種比亡國更可怕。對中華民族來說,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身份證和象征,是中華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唯一標志。對于幾千年來維系中華民族精華之源泉,深蘊著我們先民追之不舍、迄今十多億中國人仍然哺之于中的豐富營養成分的中國傳統文化,一棒子打死,妄自菲薄、數典忘祖,搞是不行的;但抱殘守缺、照抄照搬、全盤吸收,大搞復古主義也違背歷史發展的規律。馮友蘭曾說:“中國人最關切的是中國文化和文明的繼續和統一。”我們的智慧或可超然于文化之外,而我們的最終命運又必然統攝于文化之中。因此,理性發展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人的不貳選擇。

對于中國文化的發展,有識之士也在不斷思索,1935年《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宣言》旗幟鮮明地提出中國應進行本位文化建設。指出對肇始于近代的民族文化危機,“我們不能任其自然推移,我們要求有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同時,“要使中國能在文化的領域中抬頭,要使中國的政治、社會和思想都具有中國的特征,必須從事于中國本位的文化建設”。1958年《為中國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建議以儒家文化為主,融會西方“民主、科學”,以達“返本開新”后的世界價值和濟世功用。2004年《甲申文化宣言》的策略落腳點:側重強調全球化背景下文化平等、多元共生的見解及中華文化對世界未來的可能性貢獻。“主張每個國家、民族都有權利和義務保存和發展自己的傳統文化;都有權利自主選擇接受、不完全接受或在某些具體領域完全不接受外來文化因素”,“不同族群的恒久信仰、行為方式和習俗,則理應受到尊重”,“主張文明對話,以減少偏見、減少敵意,消弭隔閡、消弭誤解。我們反對排斥異質文明的狹隘民族主義,更反對以優劣論文明”。近代中國的三次文化宣言,通過以文化的名義直抒當下訴求,折射出近代以來中國文化策略指向演進的歷史軌跡以及未來文化建設策略在價值取向和技術選擇上的理性趨勢。

二、加強對中國傳統文化的保護和發展

雖然中國傳統文化在中國后期的封建社會里一定程度上起著阻礙歷史進步的作用。但仍然有與現代化融合從而促進現代化成功實現的諸多營養成分存在,以儒家思想為主的“東亞價值觀”仍是亞洲各國發展的文化基礎,而且還受著那些“文明過度”的西方學者的特別青睞——認為在中國這種以倫理主義為核心的傳統文化中可以尋求到醫治由“過度文明”帶來的“文明病”的良方。

(一)重視中國傳統文化的理論研究。任何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不管是對歷史負責,還是對未來負責,都應保有自己的文化特色,保護自己的文化遺產。盡管這個“文化醬缸”在一定時期內束縛了歷史的發展,但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的特色,是中國寶貴的物質和精神財富,是五千年文化的積累,是中國文化保持長久生命力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強中國傳統文化的研究、整理,從中吸取精髓,使之發揚光大;摒棄糟粕,以史為鑒。

(二)保護中國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文化的“神”是文化的核心和靈魂;文化的“形”是文化的“神”的載體,要發揮傳統文化新的生命活力,就應實現其“神”與其“形”的現代統一。因此,一方面要致力于傳統文化固有的“形”保存、保護——經典文本、文物古跡、傳統節慶、優良的民間習俗、民間諺語等文化遺產,使之繼續發揮作為傳統文化其“神”的載體的作用;另一方面又要總結傳統文化中的“神”,對其進行現代價值再創造,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念和價值觀念,及時反映和體現出改革開放進程中涌現出的一些新思維、新觀念、新取向,使中國文化更具時代特征和時代引導能力,使有“形”的文化遺產具有現代生命力。

(三)重構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中國傳統文化的許多腐朽、落后、愚昧成分已經難以適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踐的需要,必然會被文化自身的新陳代謝所拋棄。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承與改造要有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時代意識,弘揚中華民族的主體意識,堅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古為今用、洋為中用的原則。傳統文化中“仁義禮智信”、“以和為貴”、“兼愛”、“尚賢”、“自強不息”等普適性文化元素要大膽地發揚光大,應該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方文化中包含的科學精神、民主思想、法制觀念、人權理論等文明成果,要像學習一樣,吸收、消化、使之中國化,成為中國文化中渾然天成的一部分,使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體系更加完善。

三、大力傳播中國傳統文化

保護中國傳統文化,重構中國傳統文化,最終目的就是要使中國傳統文化深入民心,并且走出國門,成為中國先進文化的一部分,成為世界文化的重要組成。最重要的兩個途徑是:學校教育和媒介傳播。

(一)學校教育活動。中國傳統文化教育是個由來已久的話題,也是國家常抓不懈的一項工作。2006年9月國務院《國家“十一五”文化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出:“重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和傳統經典、技藝的傳承。在有條件的小學開設書法、繪畫、傳統工藝等課程,在中學語文課程中適當增加傳統經典范文、詩詞的比重,中小學各學科課程都要結合學科特點融入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內容”、“高等學校要創造條件,面向全體大學生開設中國語文課”。

筆者認為,要系統地傳播中國傳統文化,還應該將其作為一門專門的課程獨立于語文、歷史等其他各科。這是向中國知識階層傳播傳統文化的重要途徑,而知識階層是發展文化的生力軍,是普及文化的傳播者。這門課程應重在介紹中國傳統思想、傳統價值觀和道德觀、傳統風俗習慣、傳統文學藝術等,讓學生在這門課程中認識到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而產生敬畏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現代中國千絲萬縷的聯系而產生歷史認同感和歸屬感;看到中國傳統文化與世界發展的聯系而產生自信心;吸收中國傳統思想而提高道德修養,學習中國傳統文學藝術而獲得美的教育。

上一篇: 項目管理專業論文 下一篇: 管理體系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精品视品在线 | 亚洲人成影院在线播放影院 | 在线人成免费视频69国产 | 亚洲中文精品a∨在线 | 亚洲欧美中文字幕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