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繪工程專業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5 10:27:1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測繪工程專業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測繪工程專業論文

篇(1)

隨著全球經濟的不斷發展,必將充滿各種競爭,無論是政治、軍事的競爭,還是經濟、科技的競爭,歸根結底都是人才的競爭。高等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別是要培養適應社會、經濟和科技發展的人才,是普通高等學校肩負的重要使命。目前各高校都在深入開展專業教學改革工作,探索具有現代觀念的人才培養模式,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本文對高等院校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模式進行了探討,并為應用型測繪人才的培養提供參考意見。

一、現代測繪的內涵

從現代信息論的觀點看,測繪學是一門關于地球空間信息的學科。傳統的測繪受地面測量技術、時空尺度和精度水平以及投入的局限,其產品主要是單一的地形圖和在地形圖基礎上編繪的專用地圖;它不能及時反映地球表面形態的變化,特別是大范圍或全球變化;其產品制作周期長,已不能滿足地區經濟和全球經濟高速發展的多種需要。信息技術加快了人類社會的運行速度。測繪學是提供人類生存空間、自然環境及其變化信息的學科,它的學科內涵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因此,如何界定測繪學的含義,已是世界各國測繪工作者所關注的問題。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國際上將測繪學(SurveyingandMapping)更改為一個新詞,以準確反映學科實質,Geomatics一詞由此應運而生。隨后,有關Geomatics的提法在我國學術界主要是地學界成為熱門話題,由于對其含義理解不同,其中文譯名將它譯成。地球空間信息學。,已基本得到認同。不管人們對Geomatics的含義如何理解,根據ISO的標準定義和國際測繪聯合會(IUSM)對。測繪學。的定義,兩者的含義是基本類同的,只不過Geomatics所涉及的地球空間信息的范圍更寬一些。Geomatics更準確地描述了測繪學在現代信息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適應了現代社會對地球空間信息的大量需求的特點,因而發展和提高了測繪學的研究和工作領域,符合現代測繪學發展的實際。現代測繪工程的核心技術是空間技術,包括GPS、衛星遙感和航測,測繪的范圍從地面擴展到整個近地空間,加之通訊、計算機網絡等信息技術,使地球空間信息學科的理論和技術體系比傳統的測繪學有了很大的發展和更新,由此,Geomatics適合于納入數字地球的理論和技術框架。隨著數字地球構想的實施,測繪學面臨一個歷史性的發展新機遇,傳統的或現代測繪學將以地球空間信息學的新面目立于地球科學分支學科之林,以更強的活力向前發展。

二、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出現的問題

當前測繪工程專業在課程設置及目標定位中還存在著不容忽視的問題和矛盾。主要表現為:在課程內容整體設置上具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不重視研究社會的需求,因人設廟、因人保廟的現象時有發生。在課程結構安排上表現出重技術課程、輕管理課程,從而導致學生畢業后適應能力較差,尤其是到建筑施工、路橋施工一線的畢業生。沒有很好地緊貼市場,國家經濟發展迅速與測繪學科專業結構、人才培養模式等方面反應相對遲緩的矛盾仍然存在,適應社會需求的大量面向市場經濟建設主戰場的技術應用型、復合型測繪人才沒有得到充分的培育。人才培養模式多樣化和目前專業框架、格局相對單一的矛盾。在中國市場經濟不斷完善的情況下,測繪作為國家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的一項先行性、基礎性工作,具有很強的科學性、技術性。面向21世紀,中國可持續發展戰略的提出、北京申辦2008奧運成功、數字地球、數字中國、數字省區、數碼城市的建立、中國成功加入WTO、注冊測量師制度的逐步建立和測繪主體體制及運行機制的改革完善等都對測繪市場及測繪教育帶來了空前發展的機遇,也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具體來說,現代社會對測繪工程專業人才培養要求上,正從過去的技術型向市場技術應用管理型轉變。主要表現為:三個高技術的綜合運用(GPS、GIS、RS),三大能力的提高(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公關能力、職業遷移的能力)、三大意識的形成(市場經濟主體意識、工程質量管理意識、國際競爭合作意識)。因此重視和加強對測繪工程專業應用性、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研究,提高測繪工程專業學生的社會競爭能力和適應能力更具有現實和長遠意義。

三、測繪專業人才培養措施在線

1.測繪學科研究的方向

測繪學科是采用各種方法和手段研究空間對象的定位、描述和表達,動態變化與監測,并將所獲得的各種空間信息進行加工、存儲與處理,使之綜合應用于經濟建設、國防建設、科學研究、社會發展等各個領域中所形成的一門學科。測繪科學既是地球學科的重要分支,又是一門工程應用學科,她服務于各種工程建設,包括地面、空中、地下、水下各種民用工程、礦山工程、海洋工程、軍事工程、環境工程、生態工程等領域。

隨著空間和信息科學技術的發展,測繪學科正在經歷著一場深刻的革命,并將成為一個重要的信息產業。面向二十一世紀,測繪學科的發展趨勢和方向是:測量數據采集和處理自動化、實時化、數字化、智能化;測量數據管理科學化、標準化、信息化、一體化;測量數據傳播與應用網絡化、多樣化、社會化、廣泛化。GPS技術、GIS技術、RS技術及其集成是測繪學科的前沿領域,也是未來數字地球的基礎。

2.注重課程設置

現代測繪科學研究的主要對象是空間信息,而以空間信息理論為核心的測繪學科,與地學、生態、環境、城建土地管理等相關學科都有密切的聯系。現代測繪高新技術,往往是多種專業技術的綜合系統,只有將各類知識融匯貫通,構成有機的知識網絡,才能適應現代科技相互交叉、滲透、移植的特點。而傳統的測繪工程專業的課程設置,專業性過強,學科領域單一,知識結構面太窄,特別缺乏相鄰的專業知識,這種知識結構顯然滿足不了現代社會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應用型測繪專業人才,我們認為課程設置應根據目前的國情、市場經濟的要求,既要考慮測繪知識的系統性,又要兼顧學科的綜合發展趨勢具體應設置的主要課程如下:基礎及公共課:包括數學、物理、政治、外語、大學語文、文獻檢索、計算機基礎、計算機高級語言、計算機圖形學、數字圖像處理、技術數據庫技術、網絡技術、法律基礎、體育等。測繪專業課:包括測量學、數字測圖原理與方法、大地測量學基礎測量平差基礎、攝影測量與遙感、工程測量、測量原理及應用、地理信息系統原理與應用、地籍測量與土地管理等。相關專業課:包括城鎮規劃、自然地理學、采礦學工程與工業攝影測量、土建概論、數據通訊與模式識別。

3.注重工程意識和應用能力的培養

與精英化高等教育或研究型大學的人才培養模式相比較,。應用型人才。培養途徑具有以下4個主要的特點:應用型人才的知識結構是圍繞著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加以設計的,在課程設置和教材建設等基本工作環節上,特別強調基礎、成熟和實用的知識,而相對忽略對學科體系的強烈追求和對前沿性未知領域的高度關注;應用型人才的能力體系也是以一線生產的實際需要為核心目標,以大工程為背景,在能力培養別突出對基本知識的熟練掌握和靈活應用,比較而言,對于科研開發能力就沒有更高的要求;應用型人才的培養過程更加強調與一線生產實際的結合,更加重視生產實習這個教學環節,通常將此作為學生貫通有關專業知識和集合有關專業技能的重要教學活動,而對于研究型人才培養中在理論上給予特別重視的畢業設計與學位論文,則更重視與工程實踐地結合,或者用綜合實踐代替。應用型人才要注重工程意識(求真務實、嚴謹規范拼搏進取)和工程文化(求善求美、以人為本、協調發展)地培養,建立科學的發展觀,能夠妥善處理人與自然的關系;科學活動是認識世界地活動,工程活動是改造世界地活動,在工程活動中能夠協調人與自然的關系尤為重要。要注重培養應用型人才的創新精神、增強其創新意識、激發其創新愿望、提高其創新能力,以便他們更好地與各自的專業相結合而創造地學習,即在學習中進行創造,在創造中深入學習,把自己培養成為富有創新意識的應用型人才。

4.完善實踐教學體系

測繪工程專業同其它專業相比尤其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動手能力,大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人們的重視,因為實踐是創新的基礎。應該徹底改變傳統教育模式下實踐教學處于從屬地位的狀況,構建科學合理培養方案的一個重要任務是必須為學生構筑一個合理的實踐能力體系,并從整體上策劃每個實踐教學環節。這種實踐教學體系是與理論教學平行而又相互協調、相輔相成的。科學合理的實踐教學體系包含三個方面。第一,受實驗學時的限制,很多實驗不能保證每一位學生都能夠有充分的時間親自動手,因此,應增加實驗室的開放時間,讓每個大學生都能經過多個這種實踐環節的培養和訓練,這不僅能培養學生扎實的基本技能與實踐能力,而且對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很有好處。第二,應盡可能為學生提供綜合性、設計性、創造性比較強的實踐環境,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自我探究能力,這也是素質教育的根本要求。第三,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實踐環節應盡量與測繪單位的生產實際相接合。測繪教育的最終目的是為生產服務,因此,實踐環節必須要面向實際的生產應用,當然要做到這一點還需要教育部門與生產單位共同努力去創建一個良好的互動機制。

總之,探索對于測繪人才的一種合理的培養模式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測繪專業教育者應該從多個角度探索測繪人才的培養,為我國的測繪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新洲對21世紀測繪教育的初步思考[J]測繪通報,1999

篇(2)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795(2013)06(b)-0000-00

*基金項目:華北水利水電學院2011年教育教學改革項目(47)

作者簡介:胡青峰(1980-),男,河南省汝南縣人,博士,講師。

1引言

畢業論文或畢業設計是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人才培養計劃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個綜合性教學環節[1],通過完成畢業論文,學生既能夠很好的對自己四年來的學習與實踐成果進行全面的總結,也能夠培養自己的獨立思考能力和科學工作方法,是一個學習深化和升華的重要過程。但不同的學科由于其學科性質不同,要想更好的體現以上觀點,其畢業論文或設計模式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異。測繪工程是一門應用性較強的科學,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著重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特別是在現階段測繪新技術形勢下,如何更好的使學生達到“厚基礎、寬專業、強素質、重實踐和有創新”的培養目標,探討測繪新技術形勢下本科畢業論文(設計)模式的研究是非常必要和意義重大的。

2測繪新技術特點分析

隨著現代科技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為了彌補傳統測繪技術的不足和滿足現代測繪的要求,測繪科學涌現出了新的測量技術,主要有GPS技術、GIS技術、RS技術、攝影測量技術以及三維激光掃描技術等。其測量呈現如下新特點:

(1)作業模式數字化

測繪部門傳統的生產作業模式正被數字化技術所取代,如:地圖數字化、數字攝影測量、掃描數字化等。計算機的智能化與自動化正逐步出現在測繪生產作業流程中的各個關鍵部分,傳統測繪生產工序正被簡化,新型測繪生產作業以及管理模式正逐步形成,這要求學生對計算機軟件要有較好的運用。

(2)測繪技術一體化與復合化

隨著計算機新技術的發展,測繪技術也出現了一體化發展的趨勢,如內外業數據處理一體化、數字攝影測量系統一體化、“3S”技術集成等等,這種一體化與復合化的特點將有利于網絡化觀測體系的形成,必將會大大提高測量作業速度和測量數據處理效率,并提高測量數據的精度。測繪技術的一體化要求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具備一定的專業綜合能力。

(3)測繪設備的兩極化

新技術測繪設備的生產正向兩極分化的趨勢發展,一方面向小型化、微型化和可攜帶化的方向發展,另一方面其功能和性能也更可靠。這一變化對我們的啟示是,在教授學生傳統測繪儀器使用的同時,必須加以強調和落實學生掌握和運用新理論和新儀器的能力。

(4)測繪信息的網絡共享化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速發展,網絡也飛速普及全球,這一工程不僅實現了資源共享和生產過程管理的網絡化,而且促進了網絡化由生產部門一直延伸到用戶。這種發展導致了測繪生產組織結構必須加大信息服務能力,基礎地理信息服務在生產組織結構中趨于專門化,這也就加強了學校和測繪單位和外界建立新的合作關系的必要性,以便空間數據資源的互補。

3建議

在測繪新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針對如何利用測繪新技術開展測繪工程專業本科畢業論文(設計),以達到我校“厚基礎、寬專業、強素質、重實踐和有創新”的人才培養目標,結合前面分析本研究給出以下建議:

(1) 走“產、學、研”結合的道路,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能力和創新能力

學生到企事業單位實習,將畢業論文(設計)與生產聯系起來,一方面有助于學生了解相關行業特點、現狀和發展前景,清楚社會對各種類型人才的需要,從而更加明確自己的努力方向和社會定位,進一步激發其刻苦學習與立志成才的積極性[2],另一方面,在這個過程中可以利用一些測繪新技術解決生產實踐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其解決實際生產實踐問題的能力。

將學生的畢業論文(設計)與導師的科研項目相結合,可以引導學生對測繪新技術理論的學習、探索、創新和應用,提高學生的科學研究與工程設計能力,為以后學生繼續深造從事科研活動打下基礎。

(2) 與學生興趣愛好相結合,發揮其主觀能動性

我校培養人才的目標是“厚基礎、寬專業、強素質、重實踐和有創新”。與其它專業相比,測繪工程專業所涉及的知識面專業性強、專業面較窄。因此,在開展畢業論文(設計)選題時考慮到教學大綱的同時,兼顧到學生的興趣愛好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利用所學到的各種基本理論和技術,選擇與本專業相關的題目特別是與本專業相關的邊緣學科,且難度達到畢業論文(設計)要求,應該是被允許和鼓勵的。這樣可以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開展畢業論文(設計)的興趣,有利于獲取創新性的成果。

(3) 與學生就業方向相結合,為學生以后就業打基礎

對于有意向到科研院所或高校工作或繼續深造的學生,根據科研院所的具體情況,指導老師可以重點考慮為該類學生選擇與測繪新理論相結合的論文形式的相關課題,對于有意向到生產性企事業單位工作的學生,指導老師可以重點考慮為其選擇與測繪新技術或方法相結合的設計形式的相關課題。條件允許的話可以直接讓學生到意向單位實習,結合意向單位課題完成畢業論文(設計),為學生快速轉變角色、適應單位的工作模式打下基礎。

(4) 注重交叉學科的選題,全面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

隨著測繪新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社會對復合型人才的需求,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在選題時,還應注重交叉學科的選題,具體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在測繪科學與技術大的學科框架下選題,即可以適當與新發展的相關專業相結合,這樣有助于增強學生對整個測繪科學與技術知識的全面掌握和運用;二是與學校特色相結合[3],多與相關水利專業相結合,一方面能夠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增加了學生對學校辦學強項的了解,另一方面,也為學校特色專業引進了新的先進的測繪技術,促進了學校特色專業學科發展。

4結束語

畢業論文(設計)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一個綜合運用過程,是檢驗學生在實踐的基礎上運用所學專業理論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途徑,是對畢業生基礎知識、學習能力、自學專研能力以及各種綜合能力的檢驗和提高,是學生畢業前最后一次重要的綜合實踐機會,是衡量高等學校教育質量的重要評價內容。針對測繪新技術迅速發展的今天,為真正把測繪工程專業學生培養成厚基礎、寬口徑、復合型的高素質創新型人才,其畢業論文(設計)模式仍有待于進一步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篇(3)

2本組畢業設計工作總結

我在本屆測繪工程專業畢業設計工作中主要完成了對Studentguan,Studentyu,Studentsong和Studentyue四位同學的畢業設計指導,對本組畢業設計指導工作總結如下。

2.1確定合適的畢業設計題目至關重要

畢業設計選題要符合本專業培養方向,與本行業的實際生產緊密結合,能夠綜合運用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實際工作能力,使學生能夠學有所用。2013屆測繪工程專業畢業生是我校測繪與地理信息學院的首屆畢業生,學院領導對首屆畢業生的畢業設計尤為重視,要求畢業設計應一生一題,且從學院成立就積極聯系蘭州市測繪地理信息行業的兄弟單位以收集測繪生產中急需研究的課題,以便我們學生的畢業設計能夠緊密聯系測繪生產實際。在制定畢業設計題目時,按照學校、學院的要求,結合測繪專業的培養方向和我主講的工程測量學課程及其在工程中的應用,我擬定了CASS7.0軟件在工程測量中的應用研究、高速鐵路無砟軌道基樁控制網測量方法研究、客運專線無砟軌道施工工藝及安裝測量方法研究、GPS-RTK工程放樣的方法及精度分析和城市隱蔽地區地物點的采集方法及精度分析等五個畢業設計題目,供學生選擇。經過畢業設計動員及選題會,Studentguan等四名同學根據自己的研究方向、愛好及就業去向選擇了其中的四個選題,后因生產單位的需求,Studentyu,Studentsong兩位同學到中鐵十七局“蘭渝項目岷縣工區”去進行生產實習及畢業設計,結合生產實際,兩位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隨后進行了調整。四位同學的畢業設計題目及變更情況見表2。

2.2制定適合學生的設計任務是畢業設計按期完成的前提

由于個人智商的差異和十幾年知識積淀的不同使畢業生在基礎、能力方面存在著一定的差異,指導教師在安排設計任務時,既要考慮學生的整體水平又要考慮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與學生基礎、能力相適宜的畢業設計任務,使每位學生都能在個人能力范圍內,積極有效地展開畢業設計工作,這是我們的畢業設計工作得以完成的前提。我指導的四位學生中,Studentguan是各方面比較優秀的學生,Studentsong可以說是班上綜合能力比較差的一位,Studentyue,Studentyu居中。根據四位學生的畢業設計選題,結合四位同學的整體水平和個體差異,我在安排設計任務時要求Studentguan要熟悉無砟軌道施工工藝,掌握無砟軌道施工測量方法,分析安裝測量的主要方法自由設站法的精度,由于高速鐵路施工方面的課程并未學習,Studentguan要在補充相關知識的基礎上進行畢業設計工作,任務比較重;要求Studentyue掌握GPS-RTK工程放樣的主要方法及步驟,分析GPS-RTK工程放樣的精度及影響因素,總結RTK進行工程放樣的精度保障措施及注意事項,任務適中;而yu,song兩位同學結合自己生產實習的中鐵十七局蘭渝項目二工區的實際工作,分別對蘭渝鐵路LYS-3標路基工程及路基附屬設施的施工測量方法進行總結,并分析其測量精度,設計任務相對比較小。這樣,三位同學都能綜合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按期完成設計任務。

2.3答疑與檢查是畢業設計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

作為測繪工程專業的必修重要實踐環節,畢業設計主要是對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的綜合運用和訓練過程。學生在畢業設計中可能要用到以前學過的多門課程的知識,有些知識學生可能印象已經不是很深,有些甚至已經忘記,指導教師要在畢業設計開題時安排好設計的內容和進程,學生在必要的知識準備的前提下按照設計任務書的進程開展設計工作。在設計的每個階段,指導教師應對本階段的工作任務、要求、擬完成的工作、設計方法做以部署,并隨時與學生溝通,做到及時解決學生在設計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保證設計的正常進行。在設計過程中,教師應隨時對學生設計工作的進展情況進行了解、檢查,督促畢業設計工作進程。

2.4撰寫畢業論文是畢業設計的重要環節

畢業設計的主要目的是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展開設計工作,以期在知識運用、程序開發、文獻檢索、論文撰寫等各個方面有一定的提高。畢業設計的成果常以書面的形式表現,這就是論文部分。畢業論文應該結構合理、觀點正確、語句通順、格式及文整符合規范要求,這些方面指導教師應嚴格把關,保證畢業論文的質量。

2.5答辯是檢驗學生畢業設計的重要手段

畢業答辯是畢業設計的最后一個環節,也是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答辯可以有效地檢驗學生畢業設計的成效,因此,指導教師和學生都應充分重視答辯環節,做到:1)指導教師在答辯前就答辯要求、技巧及注意事項對學生進行相應的指導,如論文陳述時間的控制、答辯PPT的制作及重點內容的總結與陳述等;2)學生應按答辯要求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包括:熟悉個人畢業設計的內容、畢業設計主要內容的提煉、設計與制作具有個性風格的答辯PPT、論文答辯PPT的放映操作、陳述內容及時間的合理控制;3)通過預答辯發現問題并進行完善與總結,既可使陳述內容與時間控制更合理,又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感。如此,只有學生在答辯前做到胸有成竹,才能保證答辯時的萬無一失。本組四位同學答辯現場發揮正常,對畢業設計的陳述條理清楚,能抓住論文的重點,能夠正確地回答答辯組老師及專家提出的問題。通過答辯組老師與專家評議,本組四位同學都順利通過答辯,Studentguan畢業設計成績為優秀。

2.6發現問題與不足

本屆畢業設計工作中發現,在生產單位進行畢業設計能夠緊密結合測繪生產實際,但由于生產單位的工作任務安排比較飽滿的原因,學生的畢業設計時間比較難保證,這對畢業設計的按期完成不利。因此,若要在生產單位進行畢業設計,應該提前返校進行論文的撰寫,這對有效地完成畢業設計任務是必要的。

篇(4)

[中圖分類號] G423.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893X(2012)03?0054?04

針對當前工程人才培養存在重理論、輕實踐,重論文、輕設計等問題,2010年教育部推出了“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以下簡稱卓越計劃)。卓越計劃是為了貫徹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戰略部署的要求而提出的一項高等教育重大改革計劃。其目的是提高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設計能力和創新能力,培養造就一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卓越工程師后備人才[1]。目前我國有61所高校被批準為卓越計劃高校,其中部分高校開設了測繪工程專業(中南大學與黑龍江工程學院的測繪工程專業已被批準為“卓越計劃”的試點專業)[2]。測繪工程專業是地學領域中實踐性較強的專業之一,它涵蓋了舊專業目錄中的大地測量、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部分)和地圖學等四個本科專業[3],這使得當前測繪工程專業培養要求具有更全面的專業基礎知識。由于“3S”(GPS、RS、GIS)技術在測繪領域的應用和普及,使測繪工作從工具到理論都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專業整合、測繪新技術的發展及測繪學科內涵的不斷擴展,使得測繪工程專業教育與教學必須跟上時代的步伐,“卓越計劃”正符合測繪工程專業教育與教學改革的方向。“卓越計劃”實施的關鍵之一是制定與之相適應的專業培養方案,它是從專業培養角度對卓越工程師培養提出的具體要求和措施,主要包括培養標準、課程體系及校企聯合培養方案制定與實施方面的內容。本文針對信息化測繪系統下測繪工程專業的特點,分析制定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的制定原則,具體研究培養標準、課程體系及校企聯合培養方案三個方面的內容,為制定和實施“卓越計劃”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提供借鑒和參考。

一、制定原則

“卓越計劃”培養方案的制定首先應對人才培養的層次定好位,然后根據專業特點,突出行業背景,注重創新能力、人文素養及生產管理能力的培養。

1. 人才培養層次的定位

行業和社會對工程人才的需求具有多樣性,從工程師的類型來說,有服務型、生產型、設計型和研發型[4]。筆者認為卓越測繪工程人才的培養至少應該分兩個層次,即生產設計型和生產研發型。他們的區別只是側重點不同,前一層次應強調設計創新能力的培養,后一層則應多一些技術創新能力的培養。我國高校具有多種類型,主要可分為研究型和教學型兩大類。我國不同類型高校的人才培養層次有明顯的不同,本次參與“卓越計劃”的高校包含這兩大類型的高校,卓越工程師的培養也應根據學校的類型在培養層次上定好位。同時,在制定培養方案或具體措施時,還要考慮同一學校中學生的個體差異。

2. 測繪工程專業的特點

每個專業人才培養都應符合其專業的特點,制定培養方案時,必須根據專業特點設置課程體系并制定相應的教學方式。測繪工程專業的特點主要有:①實踐性強。從工程設計、數據采集、數據處理到測繪產品制作,都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主干課程都應安排較多的實驗課程以及相對應的實踐類課程,課程設置時,其占的總學時數應在30%以上。②專業涵蓋面寬。從內容上來說,它涵蓋了舊專業目錄中的大地測量、測量工程、攝影測量與遙感(部分)和地圖學等四個本科專業。因此,制定方案時要融合四個舊專業的主要內容,并以大地測量與測量工程的內容為重點。從專業服務來說,測繪工程技術可以應用于廣泛的工作領域,如國土、礦業、城市規劃、工程建設、國防等,這就需要開設相關專業領域的課程,如土木工程概論、地質學基礎、城市規劃原理等課程。③依賴工具。測繪科學是隨著測繪工具發展而發展的,現代測繪基本上就是依托電子信息技術,包括體現測繪學科特色的“3S”技術。根據該特點,方案中應設置計算機技術與測繪專業結合緊密的課程,加強計算機應用技術能力的培養。

3. 行業背景不同

雖然許多高校都在向綜合性大學發展,但大部分高校仍具有行業特色。各高校在測繪工程專業上一般也結合其行業特色進行人才培養,如:中南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山東科技大學、長安大學、河南理工等具有地礦特色,同濟大學具有土木特色,西南交大具有鐵路特色,河海大學具有水利特色等。課程設置時應考慮增加一些與行業特色相關的專業基礎類課程,并在專業課程的課程內容中體現出行業特色。“卓越計劃”將行業企業的參與作為實施該計劃的前提,其中的校企聯合培養階段的培養方案可以更充分地體現行業特色。

4. 注重創新能力、人文素養及管理能力的培養

從培養學生的能力上講,“卓越計劃”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工程實踐能力、生產管理與企業經營能力及人文素養。實踐是創新的基礎,在創新能力培養方面,我校以教師科研項目和科研實驗室向學生發為手段,聯通教學和科研,采用案例、啟迪、學科交叉、科研訓練、自主設計實驗等方式,打造學生創新能力鍛造平臺,并設置相應考核辦法以及必須達到的學分要求。在工程專業的教育過程中除了專業的知識,還需要哲學、經濟、法律等人文社會科學方面的知識[5],人文社科的知識素養往往決定了學生的創新視野和創新思維,培養方案中應加強人文素質方面的課程,我校結合“卓越計劃”的培養特點,在全校開設了相應的課程。從培養人才層次來說,“卓越計劃”培養的學生應該是今后本行業領域的領軍人才,這就需要加強培養其領導管理能力,培養方案中除設置相應的管理類課程外,在課外研學中也應有所加強。

二、培養標準

培養標準是指學校層面制定的本校加入“卓越計劃”的各個專業卓越工程師的培養標準。它是專業培養方案的核心內容,是參與高校制定的本校實施“卓越計劃”的綱領性文件,一般在通用標準和專業標準的基礎進行深化,強調實踐創新能力、良好的人文素養及企業管理能力的培養。測繪工程專業總體應達到的標準是:具有扎實的自然科學基礎和測繪工程理論知識、掌握測繪工程專業技能、具備空間信息綜合處理能力、較強的測繪工程實踐能力,具有良好的人文素養,知識更新與自我完善能力、良好的溝通與組織管理能力和國際視野的測繪工程專業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學生可從事測繪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從事空間信息的采集、分析、整合、評價、決策等測繪工程領域的科技工作,也可承擔企業管理、生產技術管理及企業市場經營等工作。能達到工程測量師技術能力要求時,可獲得工程測量員的技術資格,并具有在畢業4年后能獲得國家注冊測繪師的能力。對應國家標準又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具備良好的人文素養和職業道德、了解相應的法律法規,擁有對職業、社會、環境的責任感。

第二,掌握測繪工程專業所需的相應自然科學知識,具備扎實的測繪工程基礎、專業理論基礎和相關學科的基本理論知識,了解本專業的發展現狀和趨勢。①具備從事測繪工程學科所需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包括高等數學、概率統計、大學物理等。②掌握測繪工程技術所需的工程科學基礎知識,包括工程力學、電工電子學、計算機技術、實用數據處理、數字圖像處理、土建工程、工程地質等相關學科的知識。具有應用工程基礎知識解決實際測繪工程問題的能力。③掌握測繪工程專業基礎理論與技術知識。包括空間信息數據采集、處理、表達與利用的基礎理論、方法與技術,各種工程的勘測設計、施工及運營監測各階段的測繪工作的理論方法與技術。具體包括大地測量、工程測量、攝影測量與遙感、地圖編制與地理信息系統工程、地籍與房產測繪的理論與技術。

第三,具有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較強的工程創新意識,能從事測繪工程設計與施工工作。

第四,能參與測繪工程生產過程和工程項目管理與實施,具有較好的組織管理和經營能力。

第五,善于溝通,能適應環境,不斷學習,初步具有競爭和合作的能力。

三、課程體系與能力矩陣設計

培養標準細化后,就要建立相應的課程體系與“標準實現矩陣”,把相應的知識能力落實到具體的課程和教學環節。本方案的課程體系可以分為六類:

①基礎課程。包括微積分、線性代數、概率論、數理統計、大學物理、計算機程序設計基礎(C++)、測繪學概論、大學計算機基礎、工程制圖等。

②專業主干課程。包括測量學基礎、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控制測量學、攝影測量學、遙感原理與技術、工程測量、地理信息系統原理及應用、GPS測量與數據處理、測繪程序設計基礎、地圖學概論。

③“卓越計劃”人文與管理特色課程。包括人際傳播與溝通、文學與創意、經濟法、領導學、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企業管理、公共關系學。

④校企聯合培養專業課程。包括變形監測與數據處理、測繪工程監理、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

⑤行業特色課程。包括地下工程測量、地質學基礎、土建工程概論。

⑥校企聯合實踐課程。包括測繪基本技能訓練、測量學實習(含設計)、控制測量生產實習(含設計)、工程測量實習、企業綜合實習、畢業設計(論文)。

其中,實踐類課程可以全部或部分安排在企業進行。校企聯合培養的課程也可以部分在企業進行或者由企業實踐經驗豐富的工程師進行專題講座。課程體系建立后,應對照培養標準中知識能力大綱所列的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的要素,與用于實現這些要素要求的每一門具體課程和教學環節一一對應起來,即建立起 “標準實現矩陣”(見表1)。在此基礎上,擬定教學計劃和各門課程的教學大綱,課程大綱的制定應對照知識能力大綱中各要素的要求對課程內容進行調整和更新。

四、校企聯合培養方案

實踐是工程人才培養的關鍵環節,“卓越計劃”創立了高校與企業進行產學研結合的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目的是通過此方式解決工程人才培養中校企脫節的問題。依據“卓越計劃”的要求,學生在4年的學習中,有一年時間是校企聯合培養。我校測繪工程專業卓越培養方案分時段先后進入優秀測繪企業完成36周的工程實踐,有5門課程校企聯合授課。通過具體工程實踐,參預測繪項目策劃、技術設計、實施、技術總結、成果檢查驗收,使學生掌握測繪工程項目生產與管理的一般流程和方法。企業階段的培養計劃主要包括課程內容、基本要求及指導與考核方式等。

1. 校企聯合培養的課程內容

主要包括:①測繪基本技能訓練3周。要求了解測繪基礎知識,掌握測繪儀器的基本操作方法,掌握距離、角度、高差測量以及方位角、坐標、高程確定的基本原理與方法。②測量學實習5周。掌握圖根控制測量、小地區大比例尺數字測圖的基本原理與方法,了解測繪成果檢查驗收的基本要求。③控制測量實習4周。掌握平面及高程控制網布設、觀測及數據處理的基本原理與方法,并對控制測量成果進行二級檢查、一級驗收。④工程測量實習3周。深入實踐,廣泛接觸各種工程項目,掌握工程測量、變形監測的技術與方法。⑤部分專業課程學習5周。主要包括測繪工程監理1周,企業實務1周,測繪管理與法律法規1周,變形監測與數據處理2周。⑥企業綜合實習4周。到所在企業的總經辦、總工辦、生產部、綜合部、法律部、財務部、市場部、質檢部、后勤部、安全部等部門,學習測繪企業經營管理方法、測繪項目生產、技術管理過程。⑦畢業設計17周。在優秀測繪企業,綜合應用所學理論知識和實踐方法,完成綜合性較強的測繪項目的技術設計、生產、檢查驗收和總結工作,其成果作為畢業設計提交學校。具體內容和計劃由學校和相應的大型測繪企業結合實際企業生產情況、崗位需求、學生特點綜合制定。

2. 校企聯合培養階段學體要求

①學生在企業學習期間,應根據各階段實踐的主要內容和校企聯合培養計劃,制定自身學習、工作計劃。②掌握多種測繪儀器的操作及檢校技能,掌握常規測量技術及現代測繪技術。③參加測繪項目的生產與管理,理論聯系實際,驗證鞏固、深化所學理論知識,初步培養運用理論知識分析、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努力提高測繪工程專業素養。④了解測繪企業及測繪項目管理和經營體制。⑤做好企業學習日志、學結和實踐報告或論文。

3. 校企聯合培養階段的指導和成績考核方式

校企聯合培養階段,學生的學習由在校教師和企業技術專家聯合指導,并實行導師制。中南大學在實施“卓越計劃”時,要求全面實行雙導師制,即校內校外各有一位導師。校企聯合培養首先根據企業實際需要由校企聯合制訂階段培養計劃和預期培養目標,學生在校企聯合培養期間要隨時向企業指導教師匯報學習進展,在校指導教師也會定期前往企業對學生進行現場考核和指導,督促學生按進度完成學習任務。

在校企聯合培養期間,學生除了需要獲得上述課程的各科學習成績以外,還需要獲得企業綜合學習成績,該成績由三部分組成:①企業指導教師對學生的綜合評價,包括學習態度、實踐能力、綜合素養等,該部分成績占校企聯合培養總成績的40%。②學生撰寫的畢業設計(論文),該部分成績占總成績的40%。③學生的論文答辯(答辯委員會由校企聯合組成),該部分成績占企業學成績的20%。

五、結語

為推進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2011年教育部與國家測繪局決定聯合實施測繪領域的“卓越計劃”,并成立了工作組和專家組。以推進測繪領域的卓越計劃的實施,協調相關政策措施,制定專業標準和實施方案,論證高校專業培養方案等工作。在此背景下,我校制定了“卓越計劃”測繪工程專業培養方案。由于“卓越計劃”剛開始實施,其標準體系和培養方案還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并探索完善之。

參考文獻:

[1] 張文生,宋克茹.“回歸工程”教育理念下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思考[J].西北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31(1):77-92.

[2] 田青.教育部國家測繪局聯合實施測繪領域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啟動[N].中國測繪報,2011-04-08(1).

篇(5)

中圖分類號: P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一、前言

在進行測繪項目管理過程中,要充分利用多方面的知識和技能,使用先進的工具和方法,在充分利用現有資源的基礎上,同多設計或者施工能夠滿足工程的需要,能夠達到客戶需要的測繪效果,如此,方可以實現測繪單位和客戶的雙贏。在測繪行業競爭日漸激烈的今天,加強對測繪項目的管理,將會是測繪單位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強大競爭力的主要途徑之一。加強對測繪項目管理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社會經濟意義。

二、測繪項目管理的方法探討

1.設備管理

儀器設備是實現工作目標的主要工具,能否使得設備發揮應有的效力也直接關系到企業的經濟效益。隨著技術的更新,新型設備的購置價格也在不斷攀升,任何因使用不當而造成的損壞都會給企業造成重大損失。而良好的保養和使用習慣,又會為企業節省大筆的設備更新費用,但想要做好這項工作僅僅依賴某一部門又是無法實現的,因此設備管理工作無論在企業管理層面還是在項目運作層面都需要提起高度重視。相信每一個測繪企業都有自己的設備倉庫和專業的技術支持人員,但設備管理工作除了要做好設備的出入庫以及在庫階段的存放、保養之外,設備管理人員更要走出辦公室,深入到測繪項目現場,為基層的管理和技術人員提供專業的服務和建議。因為設備的最終使用者往往不具有專業的保養知識,這就需要企業設備管理部門通過提供良好的技術支持來解決這一矛盾。做為項目團隊的領導者,測量隊長應使自己的組員深刻認識到保護好測繪儀器并使之時刻處于良好的狀態的重要性,并根據企業規章制度制定適宜的儀器管理責任制,使得每一名技術人員都能對自己的“工作伙伴”以必要的尊重和愛護。

2.實施信息化測繪項目成本管理

成本領先原則是測繪單位在市場競爭中取勝的關鍵戰略之一,同時也是所有測繪單位都必須面對的一個重要管理課題。企業無論采取何種改革、激勵措施都代替不了強化成本管理、降低成本這一工作,有效的成本控制管理是每個測繪單位都必須重視的問題,抓住它就可以帶動全局。在進行測繪成本管理過程中,可以推進信息化管理戰略。

比如,在行使預算管理職能時,測繪項目管理人員可以依據類似工程的測繪成本數據,結合項目特點及項目所在地的、用工單價、機械臺班費等因素,對測繪項目成本做出較合理的成本預算。因此,實施測繪項目成本管理控制信息化是非常必要的。

(一)在設計計算機程序之前,企業要先進行設計說明書的編制,實施單位要先明確系統模型、各模塊的功能及管理流程等等。測繪成本管理系統的意圖及管理的思路都應該體現在設計說明書中。

(二)編制完成后,可以通過專業的計算機系統設計單位來完成計算機管理系統的設計。測繪設計人員會通過與施工單位的交流和自身對設計的理解來使系統變的完善。當然,其設計還要經過初步設計階段、模塊程序設計階段、系統集成階段和系統完成這四個階段。

(三)當系統的設計完成后,實施單位還要按照一定的步驟來進行運作。做好運行前的準備工作,例如管理制度建立、梳理管理流程,對操作人員進行培訓等;其次要做項目試運行,施工方可以新建一個項目來完成項目的試運行工作,因為試運行要伴隨著整個項目的實施,也就是說:系統的實施必須在項目一開始就開始進行;再次要完成運行的評估、系統的優化;最后,系統就可以全面運行了。

3.質量管理

測繪項目的實施,應堅持先設計后生產的原則,禁止沒有設計進行生產。在進行項目設計時,應充分考慮適用規范、設計約定、客戶要求等方面的因素,對各道工序的作業方法、精度限制進行詳細論述。對于測繪行業而言,絕大部分企業都經過ISO質量管理體系的認證,因此質量管理工作也應以ISO質量管理體系為主線,對生產的整個過程進行控制。企業質量管理部門應按照“二級檢驗,一級驗收”機制,對測繪產品的生產進行監督。除了嚴格產品的逐級審核制度外,還應加強對產品過程檢驗的管理、指導工作。

測量項目組織也應充分重視質量控制意識,把完成質量目標變成團隊的自覺行動。依靠整個團隊的力量來保證產品質量,而不能將質量僅僅依賴于項目領導或個別技術能手。

4.測繪資料管理

在筆者多年的測繪項目管理過程中,發現很多的測繪單位不會編制測繪項目的竣工資料或者是編制的資料不全面,不規范,比如測繪資料記錄格式不符合相應的標準,對一些測繪項目的記載中缺乏關鍵的信息,比如沒有記錄人,沒有檢查人,沒有規范的進行時間日期的記載等,對整個測繪項目的管理都有著很消極的影響,。筆者認為,要在遵守《測繪技術設計規定》和《測繪技術總結編寫規定》相關規定的基礎上,進行測繪資料的管理。

(一)要指定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員負責測繪項目資料的管理和對工程檢測資料及質保資料逐項跟蹤收集,現場的施工竣工人員還要將當天施工項目及各單項的工作內容完成后的測繪資料及時做出來,不能堆積到一起,如果等工程驗收時或有專項檢查時再做,這樣就會容易造成資料遺漏或者錯誤。

(二)針對測繪項目測繪過程中的各種原始記錄,建立專項檔案,使資料的整理與工程形象進度同步,施工內容同步。不會出現項目測繪資料短缺、漏作的情況。項目部有條件的話,要指定專人每個月將各方的資料統一收集,即使有露項缺項的情況,也能及時加以補充,也能及時發現資料中存在的問題和錯誤,及時得以糾正。

(三)最好能實現計算機軟件管理,在電腦上能及時查找到每一個測繪工程項目的時間,每一份資料的存放位置,要用的時候能立即調出來。要建立相應的全宗卷、卷內目錄和備考表,不僅檔案盒內有手工版的,在計算機中還有備份的電子版方便查閱。

(四)資料的保管也很重要,現在很多測繪工程項目都有單獨的檔案室,有專職檔案員,我們要有健全的測繪資料保管制度和借閱制度,檔案柜內要存放防蟲、防霉等物品,要有放塵、防潮、防高溫的措施。特別是在溫州沿海地區臺風暴雨較多,工地現場很容易積水,因此測繪資料檔案室的位置不可在低洼處,測繪資料要放置在較高的位置。

三、結語

測繪項目對整個項目的施工都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是一項大型工程設計施工的基礎性工作,將會直接關系到項目的進度和質量。在進行測繪項目管理中,要深刻理解項目管理對測繪提出的具體要求,要深刻理解測繪項目管理的實質和內涵,并在此過程中,不斷采用先進測繪技術,加強對測繪人員,機械設備的管理,加強對測繪成本的管理,加強對測繪資料的管理,并在監理單位等多方面的配合下,實現測繪項目管理的規范化和制度化。如此可以更好的促進測繪行業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范明華,5W方法在海事測繪項目管理中的應用及項目管理體系的建立[會議論文] 2010 - 全國第二十二屆海洋測繪綜合性學術研討會

[2]丁浩然,測繪企業項目管理初探[會議論文] 2009 - 全國地理信息產業峰會

[3]陸向明,數據庫技術在測繪工程項目管理中的應用[會議論文] 2009 - 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23次學術信息交流會

篇(6)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經濟全球化發展,推動了工程技術職業全球化和工程專業人才跨國流動,相應地推動了高等工程教育適應全球化發展趨勢。由于不同國家、地區工程教育的體制和辦學條件不同,如何界定和評價其辦學水平、人才培養質量,實施各國工程教育專業可比性和等效性的專業認證,是工程專業教育界和工程技術界共同關注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國高等院校工科專業培養出的工程科技人才總量居世界前列,但存在著一系列問題。究其原因,一是進入新世紀以來,我國高等教育已從精英教育擴展為大眾教育,與精英階段培養出的“杰出工程師”相比,目前教育質量落差較大,越來越引起公眾的不滿;二是我國工程教育面向工程實際的工程技術教育相當欠缺,迫切需要尋求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管理、評估體系。本文結合專業認證,探討如何設置測繪工程專業課程體系,以提高測繪專業教育質量,培養學生對采礦行業發展的適應性、促進專業國際互認,提升專業國際競爭力。

目前國際上,工程教育的學位互認協議有《華盛頓協議》、《悉尼協議》、《都柏林協議》和《首爾協議》等4個,其中《華盛頓協議》被普遍認為是最具權威性、國際化程度最高、體系較為完整的工程教育專業互認協議。《華盛頓協議》是一個有關工程學士學位專業鑒定國際相互承認的協議,1989年簽約之初,這個協議覆蓋了3大洲的6個國家,即美國、加拿大、英國、愛爾蘭、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目前《華盛頓協議》已經在世界范圍內享有聲譽,吸引了覆蓋27國的歐洲國家工程協會聯合會前來談判入盟問題。我國在2005年、2007年、2009年作為華盛頓協議體系的觀察員參加,2013年11月在韓國首爾召開的國際工程聯盟大會上,《華盛頓協議》全會一致通過接納我國為該協議簽約成員,我國成為該協議組織第二十一個成員,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我國工程教育規模取得高速發展,位居世界第一的同時,質量也得到了國際社會的認可。中國礦業大學測繪學科于2013年5月接受并通過了中國工程教育認證協會的專業認證。筆者有幸參與組織、實施了本次專業認證工作。以下是筆者作為專業認證全程準備工作主要參與者的一些認識和體會,以供其他院校參考。

1 專業認證標準

認證標準分為通用標準和專業補充標準兩部分。通用標準是各工程教育專業應該達到的基本要求;專業補充標準是在通用標準基礎之上根據本專業特點提出的特有的具體要求。

1.1 通用標準

通用標準共包含7個方面的內容:(1)學生,包括專業吸引優秀生源、學生指導、學生表現跟蹤與評估、轉專業、轉學等制度;(2)培養目標,包括畢業要求、培養目標修訂;(3)畢業要求,包括專業知識、基礎知識、職業道德、人文科學素養、創新和團隊精神、國際視野、終身學習等;(4)持續改進,包括教學過程質量監控機制、畢業生跟蹤反饋機制、社會評價機制等;(5)課程體系,包括數學與自然科學、工程基礎、專業基礎、專業課、工程實踐、畢業設計(論文)、人文社會科學類等課程;(6)師資隊伍,包括教師人數、教師結構、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教師工程背景、教師教學時間等;(7)支持條件,包括教室、實驗室及設備實習基地、計算機和網絡以及圖書資料資源、教學經費、教師隊伍建設、教學管理與服務規范等。在上述通用標準中,課程體系方面的內容很模糊,只給出了工程教育專業應在哪些方面開設課程,并沒具體的課程名稱。

1.2 專業補充標準

專業必須滿足相應的專業補充標準。專業補充標準規定了相應專業在課程體系、師資隊伍和支持條件方面的特殊要求。測繪專業補充標準包括3個方面:

課程體系,分為理論課程、實踐環節和畢業設計(論文)。理論課程包括:(1)數學、物理類課程,其中數學類課程應包括高等數學、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及線性代數等基本知識。物理類課程應包括力學、振動、狹義相對論力學基礎、光學、分子物理學和熱力學、電磁學等基礎知識;(2)工程基礎類課程,主要包括工程力學、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工程制圖及電工與電子技術等;(3)專業基礎類課,教學內容為:測量學、誤差理論與測量數據處理等;(4)專業類課程,作為煤炭行業特色高校,除大地測量學基礎、攝影測量基礎、GPS現代定位技術等核心知識需要掌握外,必須掌握的核心內容還應該包括礦山開采及沉陷控制工程、礦山測量學及土地復墾工程等。實踐環節包括:(1)課程設計:大地測量學課程設計、工程測量課程設計等;(2)現場實習:認識實習、生產實習及畢業實習,建立相對穩定的實習基地,密切產學研合作,使學生認識和參與生產實踐;(3)科技創新等多種形式的實踐活動。在畢業設計(論文)一項,要求選題應符合本專業的培養目標并且以工程設計為主,需有明確的應用背景。

師資隊伍。有兩點要求,一是從事本專業主干課程教學工作的教師其本科、碩士和博士學位中,必須有畢業于采礦工程專業,部分教師具有相關專業學習經歷,二是要求專業教師具有工程背景,即從事本專業教學(含實驗教學)工作的80%以上的教師至少要有6個月以上的廠礦企業或工程實踐經歷。

支持條件,包括專業資料、實驗條件和實踐基地。一是專業資料,要求配備各種高質量的(含最新的)、充足的教材、參考書和相關的中外文圖書、期刊、工具手冊、電子資源等各類資料,其中包括國內外典型測繪工程案例;二是實驗條件,一是要求實驗設備完備、充足、性能優良,滿足各類課程教學實驗的需要,且實驗室布置合理、安全,二是要求實驗技術人員數量充足,指導學生進行專業課程等方面的實驗;三是實踐基地,需擁有校內外實習基地、產學研合作基地和以校外礦山企業為主的實踐基地。

從上述通用標準和測繪工程專業補充標準可看出,課程體系是培養目標細化的基礎,師資隊伍是教學質量監控體系和保障體系,可保證課程目標的實現,而支撐條件是課程教學的配套體系,對培養目標、師資隊伍建設等方面產生促進作用。因此,要使學生畢業時達到培養目標要求,最基礎的是要加強課程體系的建設。

2 課程體系建設

2.1 以培養目標為細化標準,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測繪工程專業的目標是“培養掌握空間信息采集、表達、處理與利用知識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要求學生畢業后能通過運用全站儀、陀螺經緯儀、計算機、遙感、衛星定位、地理信息系統等現代化儀器手段或常規測繪方法,在城建、土地、房地產、礦山、交通、水利等部門從事各種工程的測量制圖、勘測設計、資源環境信息分析處理及相關的設計管理和科學研究工作,如城市與廠礦工程測量、測量數據處理與計算機制圖。地理與土地信息系統開發、地籍測量與房地產管理、變形與沉陷觀測及其控制、國土資源評價與管理等。

衡量培養目標實現的標準是看學生是否掌握了空間信息采集、表達與處理等方面的基本能力和知識,即學生應掌握:(1)測繪學科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2)測繪工程的設計及實施方法;(3)基礎測繪、礦山測量、土地復墾等技術;(4)先進的測繪生產組織和技術管理基本能力以及測繪新技術研究和開發的初步能力;(5)國家有關采測繪生產的基本方針、政策和法規;(6)測繪學科的發展動態;(7)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具備前述7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才能畢業。為使學生達到培養目標,可從畢業生具有上述7個方面的要求進行課程設置,如開設畫法幾何及工程制圖、測量學基礎、大地測量學基礎、攝影測量基礎、測繪工程專業英語、現代測繪新技術、測繪法律法規、文獻檢索與科技論文寫作等。以測繪工程專業培養目標為依據進行課程設置,符合專業認證中測繪專業補充標準“專業基礎類、專業類課程”要求。

2.2 以專業認證標準為基礎,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專業認證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強調學生的實踐,針對這要求,需要加強“面向工程實際”的工程技術教育,可設置各類課程設計和實習,訓練學生的動手和實踐能力。因此,除理論課程體系外,還要設置實踐課,如測量學基礎實習、礦山認識實習、攝影測量基礎實習、基礎地形圖測繪生產實習、測繪畢業實習、大地測量課程設計、通風安全學課程設計,另外在有條件的廠礦企業,建設一批產學研基地,為實踐課順利進行提供實景場所。專業認證一個顯著的特色是要求企業或行業專家作為兼職教師參與學生教學,來自現場的教師把行業發展形勢和需求反饋到教學,使學生所學的知識能真正解決現場需要,因此,可設置一些反映行業形勢的課程,如數字化測繪、現代測繪新技術、礦山測量新技術等課程作為選修課,供學生學習。另外,測繪專業屬于工科,除開設一些諸如基本原理概論、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指導等必要的人文社會科學課程外,還需按照工程認證“通用標準”并結合“測繪專業補充標準”設置數學、力學和信息基礎課程,如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數理統計和概率論、大學物理、理論力學、材料力學、彈性力學、電工與電子技術、計算機與信息技術基礎等。

2.3 以畢業生服務行業為特色,進行課程體系設置

篇(7)

測繪工程專業不僅需要主干學科的支持,同時還需要相關學科的支持,學生不僅需要熟練掌握數理知識、外部知識和計算機相關知識,同時還要具有扎實的測繪學理論基礎,對各種測量技術進行運用,對圖形圖像進行科學處理,能夠根據圖形圖像信息來進行各類地圖的編制,熟悉測繪行業的方針、政策及法律法規。

1.2測繪工程的實踐技能

測繪工程實踐技能的提升,需要熟練的掌握基本技能、專業技能和綜合技能。即作為測繪工程專業的學生不僅需要對測繪儀器能夠熟練進行操作,而且還要能夠靈活對各項測繪技術進行應用,而且在實踐中能夠將測繪專業知識進行綜合應用。所以測繪工程實踐技能需要通過日常課程安排來實現,通過不斷的訓練學生的實踐技能才能得到提高。

1.3測繪工程的科研技能

科研能力對測繪學科的理論知識、專業發展、查詢文獻和文獻綜述及撰寫科研資料的能力都具有較高的要求,所以在培養大學生測繪工程科研技能時需要從以上幾個方面入手。

2培養測繪工程專業學生技能的實踐

2.1抓好基礎教學,著力培養理論技能

學生在測繪工程專業學習中,理論技能的掌握主要還需要依賴于理論教學來實現,測繪工程專業都會開設《數字化測圖》、《誤差理論與測量平差基礎》等理論基礎課程來加強對學生專業理論基礎的培養,同時在具體教學中,職業院校需要選擇國內最新的教材,同時還要配備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抓好基礎教學工作,更好的實現對學生理論技能的培養。在實踐測繪專業理論知識教學中,學生作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都會以學生的實際情況為出發點,教師通過形象、生動的講解來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教師在課堂上鼓勵學生敢想、敢問、敢講,允許發展不同的見解和觀點,使學生在課堂上能夠更好的發揮主觀能動性,正確處理課堂上學生銀座的問題,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2.2優化課程體系,著力培養專業技能

測繪工程專業人才閉關需要通過課程教學這個重要的途徑來實現,課程教學也是構建學生知識和能力的支架,所以需要對課程體系進行優化,從而更好的滿足人才培養的基本要求。測繪專業的課程教學需要充分的考慮社會發展過程中對測繪人才的需求,并以此為導向,強化學生的能力培養,注重學生素質、知識和能力綜合素質的提升,提高學生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使用技能,使其能夠在實踐中更好的實現對測繪知識的綜合應用。

2.3強化實踐教學,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

(1)堅持以人為本。

培養學生的實踐意識。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把學生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主體,教學的目的是培養和提高學生的能力。因此,對測繪工程專業的實踐教學內容與環節進行整合與精簡是有必要的。結合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制定好具有操作性強的教學文本。一般來說,實踐教學主要是突出作業方法與基本技能的訓練,創設一定的條件,學生通過利用課程設計或綜合實習,針對測繪工程實際,讓學生親自動手,親身感受,讓學生在做中學,這樣可以開發學生的潛能、潛智,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運用知識的能力與投身于社會實踐的優良品質。為學生能夠順利進入社會,適應社會作準備。

(2)建立好實習基地。

提供良好的服務平臺。培養學生的技能除了要以人為本之外,為了進一步增強培養的成效,還必須為學生提供一定的實習、實驗條件,建立穩定的校內、外實習基地,還要適時改善實習教學條件,及時更新測繪儀器設備。條件有限時,可以和社會實踐工程與企業加強聯系,形成良好的互動,以實現技術和理論的有機結合。

(3)嚴格教學管理。

堅持實習跟蹤服務。學生在校期間,實習的項目有很多,有的在校內實習,有的在校外實習,特別是在校外的實踐教學過程中,要加強監控、檢查和指導。指導教師要跟蹤指導,跟蹤檢查,對學生的出勤率及表現等進行現場考核;當發現學生有不規范操作行為時能夠及時糾正;能隨時隨地的解決出現的各種技術問題。學生通過這樣的潛移默化的訓練,學生也會因習慣而表現出自然,高度地重視規范行為,慢慢達到規范的要求。

(4)加強科研意識的培養,調動學生的科研興趣。

想要全面提高大學生的科研能力。一方面,定時聘請相關的知名專家來現身說法,營造良好的學術氛圍,為學生找科研的靈感;另一方面,積極組織、引導學生申報大學生創新性項目,通過項目來促進科研。項目指導教師要精心指導學生,從擬寫項目的研究提綱、項目的開題、確定研究內容、研究報告和論文寫作等方面全程指導科研。畢業設計(論文)環節,就是培養大學生的科研技能的關健的一環。通過畢業設計,學生懂得了如何查找文獻資料、收集資料、整理資料、撰寫畢業設計等。先從選題入手,選題一定要與專業培養目標相符,盡可能地結合經濟建設、社會發展以及工程生產實際的任務項目進行,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來選取不同內容的題目。這樣有利于學生的鞏固、擴展和深化所學知識。

篇(8)

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發展,急需大量技術性的測繪人才,而目前,很多新型儀器及軟件,都是英文界面,很多測繪專業相關的文獻沒有漢語版本,所以掌握一定的測繪專業英語詞匯和表達方式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信息時代和全球化的必然要求。為使測繪專業畢業生適應崗位要求,很多高校針對該專業在校生開設測繪專業英語課程,旨在幫助測繪專業的學生全面了解測繪專業相關的英語表達,提高學生在測繪專業相關英語材料方面的閱讀能力和詞匯表達能力,為學生學習,理解和使用測繪專業技術提供便捷的途徑。

高職教育作為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社會輸送了大批的技能型一線工作人員,特別是如測量工程這樣的艱苦專業,高職生占的比例更大。相比于其他層次高校學生,高職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雖然高職院校大都開設了測繪專業英語課程,但與應用人才的培養目標還有一定的差距,是專業英語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因此,在新儀器新技術迅猛發展的背景下,為培養出稱職的、能適應崗位需要并與國際接軌的一線高級技能應用性人才,有必要對高職測繪專業英語課程進行改革。

1.高職測繪專業英語教學存在問題

1.1對課程重視程度不夠,課時有限

大多數高職學院將測繪專業英語安排在大三的第一學期,性質為考查課,約為40個課時。這樣的課程設置主要是考慮到學生的大部分基礎性的專業課已經學完,專業性更強的部分如:工程測量、GPS、攝影測量與遙感等專業課同步學習,起到中應對比,加深印象的效果。但是學生對專業英語課的興趣不濃厚,積極性不高,加之測繪專業英語詞匯量大、組句復雜冗長、概念偏難,對于英語基礎偏差的高職學生來說,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

1.2 教材難覓

測繪專業英語是很多院校測繪專業都開設的一門專業方向課,但由于各種原因,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選用的仍是本科教材。本科專業英語教材一般閱讀篇幅過長、詞匯量過大,選用這樣的教材既影響教學效果又與高職高專人才培養模式極不相符。

專業英語教材不同于基礎英語,教材內容要求專業性更強。專業課程教材往往更新較快,采用最新的名詞術語、技術規范,可以選擇的版本數量較多,而測繪專業英語教材可供選擇的數量原本就少,適合高職測繪專業英語教材就更難找到,且內容陳舊,無法反映前沿的新科學新技術,無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1.3教師能力有限

目前,高職測繪專業英語課程教師一般由專業課教師兼任,英語水平良莠不齊,由于沒有受過專業的英語口語和英語教學訓練,并且課程教學往往達不到預期效果。測繪專業英語涉及的“大測繪”領域,而擔任課程教師多為年輕教師,僅對某些領域較為熟悉,實踐能力不強,教學中不免影響到教學質量。

1.4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落后

目前,高職測繪專業英語教學一般沿用基礎的教學模式,多采用詞匯講解、語言分析、閱讀、翻譯、回答問題、寫作等方式。專業英語的教學不同于公共英語[1]]。這樣的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體現專業英語的專門性、實踐性,使學生不能學以致用,沒能發揮專業英語的應有作用。

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方面,教師絕大多數采用講授法,較少使用多媒體、網絡等,課堂氣氛沉悶,缺乏互動,使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受到影響。

2.高職測繪專業英語教學改革的建議

2.1提高高職測繪英語課程重視程度,適當增加課時

大多數高職院校學制為三年,在學習完測繪英語不久后,進行撰寫畢業論文,論文中涉及撰寫翻譯部分、查閱外文資料,有的還需要使用到最新版本的英文界面軟件。如果將畢業論文撰寫與測繪專業課程學習有機結合,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積極性,增強課程教學實用性。此外,專業英語的課時較少,遠遠不能滿足教學質量的要求,如果條件允許,應適當增加課時量。

2.2選用合適教材或自編教材

在高職測繪專業英語教學選用教材方面,選取適應高職生的高職高專類權威最新的教科書,以適應人才培養模式,盡量縮小知識延遲。以我校為例:選用黃河水利出版社的高職高專精品教材ㄍ測繪專業英語》,難易程度比較適合高職學生,并且內容較為貼合測繪技術發展趨勢。如果是條件允許的話,高校也可以組織師資自編教材,選用原版專業文獻或是專業書籍報刊的一些文章匯編起來,緊跟測繪行業發展趨勢,保證原版語言的純正性。

2.3提高教師水平

從事專業英語教學的教師,首先應增加自身測繪理論知識與實踐經驗積累,還需努力提高自己的英語水平,如練習英語口語、學習英語教學技巧、堅持閱讀原版外文資料和撰寫英文論文。如果有條件,可以參加一些學校組織的出國短期或中期的學術交流和深造[2]。高校應把提高專業英語教學教師水平作為一項長期的任務來抓,加大投入,儲備一批勝任該課程教學教師團隊。

2.4改革教學方式與教學方法

在教學內容的選取上注重學生聽、說、讀、寫多方面的學習,主要包括課文學習、專業詞匯學習、構詞法學習、課后閱讀、專業文獻知識、課堂討論等多個環節[3]。教師在課堂上盡量采用雙語教學,以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運用英語思維的能力和理解能力。

改變傳統的講授法授課方式,采用“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互動教學方式,調節課堂氣氛,帶動學生學習主動性。適當采用多媒體教學,在課文同步學習中,演示測量儀器說明書、運行測量軟件等,來加深學生的理解,提高課堂的生動性。

合理布置作業,選取篇幅、難度、詞匯量適中的,與課程學習很好銜接的英文科技文章提供給學生閱讀翻譯,以鞏固課堂所學,延伸課外學習。

3.結語

專業英語已成為高職高專理工科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在當前高職專業英語教學存在重視不夠、課時不足、教材難覓、教學方法手段落后及師資水平有限等問題的背景下,進行專業英語教學改革十分必要。筆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研,并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進行了一些有益的嘗試,證明這些改革措施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高學習效果,為學生以后的自學能力做好鋪墊。

參考文獻:

[1] 王衛紅. 談測繪工程專業英語教學方法[J]. 測繪通報,2002,增刊:80-82.

[2] 余正昊,趙斌臣,姚志強. 測繪工程專業英語課程改革探討[J]. 考試周刊,2007(12):12-13.

[3]晁怡,鄭貴洲,郭際元. 地理信息系統專業英語的教學與改革研究[J]. 測繪通報,2007(4):75-77.

通訊地址及郵編:重慶水利電力職業技術學院(402160)

篇(9)

國土資源局土地勘測工作承擔著縣域新增建設用地報批、土地招拍掛勘測定界和城鎮地籍信息系統維護等涉及國土資源管理的業務工作,我們為提高勘測工作對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服務水平,采取了多項措施,加強對土地勘測工作的管理,確保了土地勘測工作的質量,為提高對社會發展的服務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土地勘測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近幾年的項目來看,乃至國家投資項目,規劃設計均存在深度不夠的問題。項目規劃不符合當地工農業生產習慣,道路等建筑物的布置脫離實際,地形情況不能滿足經濟發展的要求,對項目施工中的實際困難沒有全面考慮。出現這些問題,主要是由于以下幾方面的原因:測圖比例尺不能滿足施工圖設計的要求;在項目勘測設計過程中,沒有進入項目區內及群眾當中開展認真細致的調研工作。沒有摸清楚項目區的實際地形情況,沒有摸清楚項目區內現有基礎設施的利用情況,沒有摸清楚項目區內工農業生產的實際。確定項目的時間較晚,往往在項目需要上報前的一個月或更短的時間內才委托進行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及規劃設計工作,為了不耽誤項目的正常上報,只能在這有限的時間內完成規劃設計工作,自然造成規劃設計報告的質量低劣,深度不夠;得不到政府的配合,經常憑借經驗“閉門造車”。在這些情況下出現勘測質量問題是在所難免的。

2.提高土地勘測質量的措施

2.1 充分認識土地勘測質量的重要性

土地勘測繪工作是推進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社會發展的一項基礎性工作,是監測地理國情、提高決策水平的重要手段。提供土地測繪公共服務是國土資源局測繪工作的重要職能。近年來,很多所轄范圍內基礎測繪中長期規劃、基礎測繪“十二五”規劃已全面實施,測繪科技水平也在不斷的提高,土地測繪服務保障作用也在不斷的增強。針對在土地勘測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如勘測質量不高、勘測任務備案管理制度不落實、勘測誠信體系尚未建立等,應提升對土地勘測質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緊迫性的認識,從基礎勘測工作入手,提高勘測質量。提高認識,加強宣傳,不斷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切實增強全系統人員做好土地勘測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并對進一步做好測繪管理工作,更好地為縣域經濟建設提供測繪保障服務,提出了具體的要求和目標。為增強全民知法、懂法、守法意識,全方位、多渠道宣傳《測繪法》等法律法規,并與其它法律法規宣傳統一安排,統一部署,并形成宣傳合力,不斷增強勘測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通過加強測繪宣傳工作,不僅能夠營造良好的測繪法制環境,取得各級領導和政府部門對土地勘測工作的支持和理解,同時也能夠使各項勘測法律制度真正落實到實處。增強服務意識,提供土地勘測服務水平。土地勘測是一項基礎性工作,勘測工作的重要性往往不被人們認識和理解。因此,一定要增強服務意識,認真謀劃,主動服務,及時為政府宏觀經濟決策、規劃管理、應對突發事件等提供勘測保障服務,使勘測成果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2.2 強化土地勘測質量的監督

加強土地勘測質量監督的檢查工作,強化土地勘測成果匯交,提高勘測服務保障能力。按照《測繪質量監督管理辦法》規定,根據要求,進一步加強測繪產品質量管理,完善測繪項目監理制度。結合盤縣實際,完善年度測繪質量監督檢查流程和評定標準,健全測繪質量監督檢查機制,建立市級測繪質量監督檢查專家庫,開展常態的質量監督檢查。加強土地勘測成果匯交工作,提高土地勘測服務保障能力。加大對土地勘測產品質量的檢查力度和抽查比例,及時發現問題,做到及時解決。

2.3 加強行業自律,建立誠信體系

建立健全可量化的土地勘測誠信體系和評估標準,形成政府監管、社會監督、行業自律“三結合”的有效監管模式。一是結合實際情況,制定測繪行業服務標準和測繪單位誠信評估辦法,量化指標值,明確評估指標。二是簽訂《測繪單位誠信服務承諾書》。三是建立土地勘測誠信信息公開制度,四是開展土地勘測誠信服務調查工作,填寫《測繪單位誠信服務用戶調查表》,并在項目完成后,將其作為勘測成果匯交的要件。

2.4 規范土地勘測項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單位土地勘測管理制度

按照有關條例的要求,規范土地勘測項目備案工作。進一步優化工作流程,明確工作責任,建立工作責任追究制度,建立了測繪成果統一對外提供制度,確立對外提供土地勘測成果資料的嚴肅性、權威性。對外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測繪成果均需統一加蓋測繪資質專用章。完善內部各項規章制度。制定土地勘測管理制度、勘測質量管理制度、勘測技術管理制度、檔案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勘測管理工作制度,為生產優秀土地勘測成果提供制度保障。

2.5 加強土地勘測業務培訓提高勘測成果質量

大力實施人才戰略,著力改善人員結構。改善從事勘測工作人員的知識、年齡結構,提高技術人員業務素質,提升勘測技術服務水平。不斷提高土地勘測隊員業務培訓力度,確保土地勘測成果質量。從學習內容上,認真組織學習《城鎮地籍調查規程》、《土地勘測定界規程》等業務行規;從學習方法上,采取書面學習與野外工作實踐相結合的辦法,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學習形式上,采取老手帶新手,技術熟練的組長帶組員的辦法。通過采取這些措施,使每個勘測隊員的業務工作能力在短時間內得以迅速提高,從而提升土地勘測隊伍的整體素質。創優服務理念,增強服務效能,提高職工政治思想素質。在做好業務工作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思想政治工作,加強職工的政治理論學習,根據工作性質和崗位職責,加強對職工的政治思想教育,進一步增強職工的服務意識,真正讓服務理念和效能意識深入人心。

2.6 健全土地勘測機構機制,構建和諧土地勘測發展環境

加強土地勘測隊伍建設,形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保障有力的基礎勘測隊伍,為全縣公益性勘測和政府應急勘測提供隊伍保障。充實土地勘測管理人員,注重測繪專業技術人才培養和引進,努力構建和諧土地勘測的發展環境。

2.7 認真做好測量標志普查、管理及維護工作

一是全面普查,摸清底數。組織人員通過全面、徹底地普查,全面掌握縣域擁有的永久性測量標志數量以及狀況。二是登記造冊,建立檔案。對完好的測量標志分別建立檔案,利用《測量標志管理系統》軟件,全部實施微機化管理,同時詳細拍攝各測量標志的點位、標志及附近現狀照片,做到底數清楚,現狀明白。三是明確責任,加強保護。對各個水準點、三角點、B級GPS點全部委托測量標志所在地鄉鎮國土資源所(站)保管,將測量標志保護工作落實到所(站)、責任到人,并要求各責任人增強責任意識,定期進行檢查,切實加強保護。

3.結束語

在土地勘測工作中,應做到在思想上高度重視,強化土地勘測質量監督和業務培訓,建立土地勘測誠信體系,規范土地勘測項目管理工作,完善本單位土地勘測管理制度,為提供高質量的土地勘測服務提供保障。

參考文獻:

[1]貴州省區域地理信息項目領導小組編.貴州省地理信息數據集[M].貴州人民出版社,1996.

[2]劉紀遠主編.中國資源環境遙感宏觀調查與動態研究[M].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1996.

[3]陳帥.RTK技術在圖根控制測量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09(13).

[4]薛天云.RTK與常規控制測量的應用比較分析[J].科技資訊,2009(18).

[5]沈雙龍.關于RTK測量在地質工程中應用的思考[J].科技資訊,2009(27).

[6]李鎮良.GPS RTK控制測量優勢分析研究[J].科技資訊,2009(34).

[7]吳少林.山區土地勘測定界GPS技術的應用研究[J].科技創新導報,2010(15).

[8]王志勇,守華英.淺談GPS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J].科技信息,2010(21).

[9]韋春琳.淺談土地勘測定界測量中數據處理的方法[J].南方國土資源,2007(08).

[10]王錦萍.淺談1:10000地形圖3D產品的制作方法與技巧[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二十一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07.

[11]李黎.GPS集成技術在城市形變監測中的應用趨勢[A].全國測繪科技信息網中南分網第二十四次學術信息交流會論文集[C].2010.

[12]羅名海.武漢市地理信息公共服務平臺建設實踐[A].科技支撐 科學發展——2009年促進中部崛起專家論壇暨第五屆湖北科技論壇文集[C].2009.

[13]答星.基于Orthovista的數字正射影像快速成圖的方法研究[A].中國測繪學會2010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0.

[14]李琪.城市規劃執法實時監控可量測系統[A].規劃創新:2010中國城市規劃年會論文集[C].2010.

[15]肖建華,李江衛,嚴小平,王厚之.基于CORS系統的城市三維基準維持與穩定性分析研究[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

[16]王瑞莉,官善友.淺談武漢市地下空間的信息化[A].2009中國城市地下空間開發高峰論壇論文集[C].2009.

[17]官善友,龐設典,龍治國.論武漢市環境工程地質問題[A].中國地質學會工程地質專業委員會2007年學術年會暨“生態環境脆弱區工程地質”學術論壇論文集[C].2007.

[18]鄭先昌,陳鑫海,洪興全.某深基坑噴錨網支護整體滑塌事故分析及搶險加固措施[A].巖土鉆掘技術在資源、環境和工程建設中的應用與發展學術論文集[C].2001.

[19]楊育文,袁建新.土釘墻力學性狀及其邊界元法分析[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

[20]孫國慶,施木俊,雷永紅,唐傳政.三維工程地質模型與可視化研究[A].湖北省土木建筑學會學術論文集(2000-2001年卷)[C].2002.

[21]施展.勘測定界數據一體化管理技術的研究與實現[A].第九屆長三角科技論壇(測繪分論壇)論文集[C].2012.

[22]孫志剛,馬春秋.淺談CORS系統在城鎮地籍調查測繪中的應用[A].第十四屆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

[23]余劍.土地勘測定界系統的設計與實現[A].促進科技經濟結合,服務創新驅動發展——蚌埠市科協2012年度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2.

[24]楚軍,黃三發,王海濛.淺談青榮鐵路土地勘測定界的方法與分類面積計算[A].第四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2.

[25]魏玉明,黨星海,孔令杰,張秀霞.GPS測量技術在地籍測量中的應用[A].第四屆“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論文精選[C].2012.

[26]孫瑋玉,謝飛.豐縣農村地籍調查中地籍要素編輯探討[A].江蘇省測繪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

[27]金玉玲,耿麗艷,趙永蘭.AUTOCAD二次開發在制作地籍影像圖中的應用[A].河南省地質調查與研究通報2007年卷(上冊)[C].2007

[28]李新剛.淺談建設用地勘測定界工作[A].河南地球科學通報2012年卷[C].2012.

[29]紀青,張志進,操瑞紅.第二次土地調查內業建庫的質量控制[A].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

[30]齊志飛,倪堯.城鎮土地調查數據建庫軟件開發技術探討[A].華東六省一市測繪學會第十一次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9.

[31]楊波.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魅力中國,2009(25).

[32]薛夢燁.淺談日常土地測繪工作的質量控制[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09(13).

[33]張菲,金芳芳,黃明宏.影響土地測繪質量的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J].中國新技術新產品,2011(04).

[34]遲進軍.對現代房產測繪中相關內容及質量控制之探析[J].科技信息,2011(13).

[35]高幫勝.淺談房地產測繪的質量管理[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18).

[36]李瀟,張曉玲.關于城鎮地籍調查數據庫建設的質量控制[J].地礦測繪,2010(01).

[37]李廣蘭.信息化的地籍測繪與質量控制[J].科技創新導報.2008(03).

篇(10)

2測繪工程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培養模式

根據人才培養標準,借鑒我國的測繪行業目前正處于升級轉型期,各事業單位、國企、民營企業單位都亟需掌握基礎理論、能從事高新技術工程的人才。從人才培養和企業需求兩方面入手,設計以下培養模式。

2.1“高校+企業+項目”模式

這種模式的核心是與企業聯合培養。以校企共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或聯合實驗室為培養平臺,充分利用校企雙方在人才、技術、設備和環境方面的資源,優勢互補,以企業的生產或科研項目為牽引,通過共同承擔科研項目或共同完成生產項目,為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提供良好的工程環境,營造真實的工程氛圍,同時創造良好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實現合作雙贏。這種培養模式的關鍵是調動企業的積極性,讓企業能夠從專業學位研究生的聯合培養中得到利益,嘗到甜頭,彌補企業在培養專業學位研究生方面的投入,保障專業學位研究生實踐教育與科研生產緊密結合。

2.2“培養+就業”模式

這種模式是以就業為導向,兼顧研究生和企業雙方利益,保證企業能引進需要的專業人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與企業雙方有合作意向后,簽訂就業意向協議。企業投入一定的培養經費,指定專門的工程技術人員作為第二導師,實際參與企業的生產和科研項目,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畢業后必須到企業任職若干年。這樣,如果是在職學員就讀新模式的全日制工程碩士學位更容易得到企業的支持,有利于校企聯合培養基地建設,非在職人員也能較好地解決本人的就業問題,一舉兩得。

3課程體系的設置與建設

按照2009年教育部《關于做好全日制碩士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工作的若干意見》有關課程設置文件精神,以培養測繪工程高層次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遵循實用性、針對性、創新性和綜合性原則,融合“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實施方案和“CDIO”工程教育理念,參照國家“注冊測繪師”任職資格標準,構建全新的課程體系。

3.1課程設置突出職業色彩

全日制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因其生源的特殊背景,所應掌握基礎知識的廣度和專業知識的深度以及研究能力和工作能力等方面特點,導致了其課程體系構建必須遵循以下規律:課程教學從強調學科內容轉變為強調學生的經驗和體驗;課程體系從單一教材轉向強調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因素的整合;關注學生職業背景及工程體驗,在課程教學中加重職業的色彩,強調理論性和職業性的完美統一。

3.2課程體系構建

1)以企業需求和職業能力培養為導向,構建課程體系。由于專業學位碩士教育作為具有顯著職業背景的一種學位教育,其目的是培養具有扎實理論基礎,并適應特定行業或職業實際工作需要的應用型高層次專門人才。所以,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的構建必須從深入行業企業調研入手,認真分析行業背景、企業技術現狀和人才需求,根據國家及行業發展需求確定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人才培養目標;以培養職業所需要的“構想—設計—實現—運行”能力為主線,對照行業企業所需的知識、技術和能力,遵循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進行職業核心能力分析與目標設計;提煉專業核心知識和能力要素,明確理論課程設置、實踐環節安排和學位論文方向等內容,以此構成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2)按模塊化組織教學內容。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體系構建應以職業需求為目標,改變以往以學科知識為基礎設計課程體系的傳統,按照行業企業所需的知識、技術和能力,按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進行學科知識重組。為此,黑龍江工程學院測繪領域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的設置從行業發展需求出發,在遵循學科和知識內在聯系規律的基礎上,以職業能力培養為主線設置課程體系。在組織課程體系時,實現教學內容的模塊化。1)公共必修課模塊:主要包含自然辯證法、外業、知識產權課程。與此同時,設置信息檢索、資源環境與可持續發展、工程建設管理、計算機網絡技術與應用等公共選修課。主要目的是使學生具備一定的政治思想品德、較高的學術基礎、較好的職業素養,重在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科學意識和必要的知識修養。2)基礎理論模塊:主要包括應用數理統計、高等應用測量、現代測量數據處理、軟件工程課程,主要目的是夯實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專業基礎,為專業課學習創造條件。3)專業課模塊:包括專業必修課和選修課。專業課以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為本位進行設計,適當把“注冊測繪師”職業資格認證所要求的知識、能力和職業素養進行歸納、凝練,融合到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部分課程及相關的各種教育教學活動中,形成若干模塊化課程,為學生參加職業資格應試打下基礎,推動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培養與國家職業資格考試內容的銜接,使學生具備一些崗位需要的專項知識和能力;根據學生可能的就業去向,設置現代工程測量技術研究及應用、地理信息工程、遙感信息工程、GNSS技術研究與應用等方向模塊課程供學生選擇。4)學位論文與專業實踐模塊:這一模塊是培養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綜合環節,也是比較重要的一環。它是在理論課程學習的基礎上,經過在企業的綜合實踐,結合自己所參與的實際工程項目進一步鍛煉提高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學術水平和職業綜合能力。

3.3與職業任職資格對接

形成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職業素質指導與訓練研究是新課程體系建設的目標之一。依據國家“注冊測繪師”資格認證標準,以“測繪工程案例”教學及以滿足“注冊測繪師”任職資格為核心設計課程教學體系,補齊測繪工程技術人員通過國家注冊測繪師資格考試困難之短板題,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能順利通過任職資格考試,獲得國家承認的任職資格,同時提高他們的工程技術應用能力和工程項目的管理能力。

3.4將實踐教學環節納入課程體系

目前,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教育的主要手段還是課程教學,它包括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種形式。以往工程實踐能力培養的缺失在課程教學方面較為突出,為避免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課程設置一直存在的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之間不能兼顧的矛盾,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的課程體系構建要以提高學生工程技術應用能力、管理能力、創新能力為核心,繼承測繪工程學院辦學傳統,發揮專業學科優勢,利用合作企業測繪工程項目資源,產學研結合,企業深度參與理論與實踐課程設置、實施及管理,構建測繪專項設計實踐、工程項目設計實踐、工程項目實施實踐、工程項目管理實踐、測繪新技術應用創新實踐等實踐教學體系,以企業為主導,全面參與課程體系的構建及實施。

上一篇: 林業保護論文 下一篇: 科學技術哲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欧美精品国产免费无 | 最新在线午夜不卡视频 | 亚洲欧美国产老妇偷窥 | 久久中文字幕无吗一二区 | 亚洲国产精品久久久天堂 | 一本久道久久综合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