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術期護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5 10:26: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圍術期護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圍術期護理論文

篇(1)

統計學方法:本研究采用SPSS17.0進行數據統計,計量資料比較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用χ2檢驗,設檢驗標準P<0.05時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二、結果

圍術期情況:觀察組術后首次排氣時間、腹部傷口愈合耗時及住院時間均明顯少于對照組(P<0.01),見表1。護理滿意情況:觀察組滿意43例、較滿意14例、不滿意4例,護理滿意度93.44%(57/61);對照組滿意30例、較滿意16例、不滿意11例,護理滿意度80.70%(46/57)。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χ2=4.3180;P<0.05)。

三、討論

篇(2)

1.1.1心理護理:結腸癌患者在入院時心理上較為焦慮,抑郁,不良情緒為主,進行結腸癌手術前,患者往往沒進行過其他手術,心理上較為焦慮、恐懼。醫護人員在對患者進行護理前,要詳細了解患者的病情,做到心中有數,能夠良好的應對患者的提問,為患者排憂解難。術前除了對患者的臨床資料要詳細了解以外,還要詳細了解患者的其他相關資料,如患者的情緒狀況、知識水平等,以預判如何與患者溝通交流。重點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及社會支持系統,在工作之余及時與患者家屬密切交流,獲取關于患者的更詳盡真實的資料。術前盡量寬慰患者,全面介紹手術過程、手術的安全性及麻醉技術的先進性,可與同病室的患者互相交流手術成功的經驗,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勇氣和信心。在術后要及時在患者恢復清醒時出現在患者身邊,為患者提供強有力的支撐,幫助患者度過手術后最危險最困難的階段。

1.1.2疼痛護理:患者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疼痛,可在病區播放舒緩的音樂,以放松心情,提高對疼痛的耐受力。

1.1.3術后并發癥的預防與護理:患者術后需要留置胃管和導尿管,會降低患者的舒適度。在術后患者腹脹消失后即可拔出胃管,逐漸恢復患者的術后活動,減少因留置導管而導致的泌尿系統、消化系統及留置導管相關的并發癥的發生率。一旦發生并發癥,應及時治療,以免延誤病情使其加重。密切觀察患者的臨床表現,觀察有無炎癥、感染等的發生。

1.1.4患者護理:患者進行手術后的數日,由于麻醉作用及術后傷口需要恢復及留置導管等問題,需要臥床靜養。避免患者長時間采取同一臥位,以免壓迫同一部位發生褥瘡。患者在傷口允許的情況下,可用仰臥位、左側臥位及右側臥位相交替,以免軀體長時間保持同一姿勢。1.2.5環境控制:保持病區的溫度在18~25℃,溫度盡量不要過高或過低;濕度在40%~60%;病區的走廊等公共空間的照明要充足,病房的光線應柔和不刺眼。病房通風設施應定期清潔,每日通自然風兩次,達到徹底換氣。護理人員操作輕柔、說話聲音輕,要確保患者的治療環境安全、潔凈、舒適。

1.2效用評價標準

①于住院之前、住院中期、出院前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患者的心理健康狀況。SCL-90量表的主要量化因子有軀體化、抑郁、焦慮、恐懼、敵對,采用五級評分體系,打分范圍在0~4分。如果評分超過3分則視為存在精神障礙。②住院期間統計患者的并發癥情況,主要有腸瘺、呼吸道感染、切口疼痛、切口感染、泌尿系統感染等。③調查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問卷為我院結合本科室護理實際情況所制作。主要調查的方面為患者及家屬對護理工作者的語言、行為、知識水平、工作態度、責任心等,每個方面均從多角度設置10個問題。每個問題設置三分評分等級:不滿意、部分滿意、滿意。總滿意度=(滿意+部分滿意)/總例數×100%。

1.3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2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對兩組患者的相關數據進行卡方統計,以P<0.05說明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83例觀察組患者,圍手術期出現1例死亡,病死率為1.20%;對照組出現2例死亡,病死率為2.41%。35例觀察組患者出現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為42.17%;對照組39例出現并發癥,發生率為46.99%;經治療和精心護理后均治愈。采用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價患者護理后的心理健康狀況,患者心理健康度無顯著性差異。于出院前1d對患者進行護理滿意度問卷調查,觀察組患者的滿意度為100%,對照組為93.5%。接受舒適護理的結腸癌圍術期觀察組患者在病死率、滿意度、并發癥發生率方面與對照組相比差異顯著。

篇(3)

1.1注重健康宣教、實施整體護理,建立護理病歷,與病人共同制定相應的護理措施。向病人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帶病人去看經搭橋后的病人情況。

1.2增加營養根據身高體重計算每日所需熱量,制定營養食譜,以利術后恢復。應控制肥胖病人熱量攝入,控制體重,以減輕心肌耗氧量。

1.3控制心率、血壓術前最佳心率在60次/分左右,血壓130/85mmHg以下。

1.4旁路供材的保護大隱靜脈將用做旁路材料,術前避免損傷和炎性反應,禁忌下肢靜脈注射。

1.5做好術前準備

1.5.1皮膚備皮范圍前胸至雙側腋后線,上起頜下,下至雙足,剃凈汗毛避免損傷皮膚。術前晚沐浴、更衣、更換床單元。紫外線房間消毒1小時。

1.5.2腸道術前一日中午開始以番瀉葉泡水服清潔腸道、防止術后腹脹及減少術后內源性感染的機會。

1.5.3呼吸道

1.5.3.1保持室內空氣清新,預防、控制呼吸道感染。術前氧氣吸入,每日3次,每次lh,改善心肌缺氧狀態。訓練病人掌握腹式呼吸、深呼吸和有效咳嗽的方法,鼓勵病人吹氣球、練習憋氣達45秒以上,鍛煉肺功能。

1.5.3.2禁煙至少1個月,保持口腔衛生。術前請口腔科潔牙。每天四次刷牙,五次漱口(3%雙氧水及1/5000呋喃西林液)。

1.5.4訓練病人床上排便。

1.5.5做好心理護理,穩定病人情緒,保證病人充分休息。在執行護理過程中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減少患者的恐懼,以便更好配合。

2術后護理

2.1循環系統的監測

2.1.1體溫呼吸機輔助呼吸時每小時測量肛溫一次。肛溫超過38℃即用冰袋控制體溫。

2.1.2血壓術后30-60分鐘測一次。平均動脈壓應保持在70-80mmHg。如果血壓過低影響腦、腎血流量和移植血管的通暢。血壓過高可引起出血、吻合口破裂[2]。

2.1.3中心靜脈壓保持在8-12cmH2O,防止低容量性低心排。密切觀察外周循環及術側下肢血液供應情況。

2.1.4密切觀察心率、心律的變化。持續心電監測。發現影響血壓的嚴重心律失常迅速通知醫師處理。

2.1.5為確保冠狀動脈灌注,防止冠狀動脈痙攣,術后早期使用硝酸甘油,血壓平穩后逐漸減量至停用。

2.2呼吸系統護理

2.2.1注意觀察患者有無煩躁或表情淡漠等腦缺氧征象。保持血氧飽和度97%以上。根據血氣分析結果動態調整呼吸機參數。

2.2.2吸痰時要注意觀察痰液的色、質、量,每次吸痰時間不宜超過15秒,注意無菌操作。每次吸痰前后膨肺,向氣管插管內打入霧化水2-3ml。防止粘膜干燥、充血、分泌物粘稠結痂。

2.2.3制定肺部鍛煉計劃,每2h翻身、拍背一次。每小時鼓勵病人有效咳嗽、做深呼吸各10次。咳嗽時壓住胸部傷口,以減輕病人疼痛。

2.3引流管的護理胸管長度適宜,確保引流通暢,防止血塊堵塞;并觀察引流液的性質、量,如引流液每小時大于100ml,持續達3h,色鮮紅,可能有活動性出血,應及時報告醫生。

2.4泌尿系統觀察尿量及尿色,每小時應大于30ml。當尿量減少至每小時20ml持續2h以上,應用利尿劑無效,應警惕急性腎衰的發生;若尿色為血紅蛋白尿者,應用堿性藥物堿化尿液并利尿,防止酸性血紅蛋白阻塞腎小管。每日2次用碘伏擦洗會陰。

2.5有效止痛切口疼痛影響呼吸的深度和幅度,不利于肺擴張,影響患者休息,增加體力消耗。術后適當給予止痛劑,以減少患者痛苦,有利康復。

2.6抗凝治療術后口服腸溶阿斯匹林或華法林防止血栓形成,維持旁路血管通暢。術后第2天開始,堅持終生治療。注意觀察各器官有無出血,并指導病人掌握觀察的方法。

2.7基礎護理鼓勵病人自己刷牙、漱口、飲水、正常進食、翻身、活動雙下肢。護士一般不幫助病人完成各項生活護理,只是督促、鼓勵、指導病人自己完成,促使病人早日康復。

2.8飲食護理術后給予高蛋白、高維生素、高纖維素飲食。保持大便通暢。教育患者不可用力排便。指導患者堅持低鹽、低糖、低脂飲食,戒煙酒。

2.9術后康復護理制定個體詳細的訓練計劃:輪流抬高、活動下肢,促進靜脈回流,預防深靜脈栓塞。鼓勵患者早期活動。一般術后第一天可床上坐位,術后第二天即可坐于床邊活動下肢。第三天可下床活動,活動時維持心率在60-90次/分,血氧飽和度為96~99%。坐位時要抬高取血管肢體。活動要注意循序漸進。

篇(4)

1.1病例資料本組33例,男29例,女4例,年齡16~47歲,平均33.8歲,開放性損傷16例,閉合性損傷17例。致傷原因:交通傷25例,墜落傷4例,絞軋傷2例,火器傷1例,刀砍傷1例。致傷部位:肱動脈損傷2例,尺橈動脈損傷3例,股動脈損傷3例,股深動脈損傷3例,腘動脈損傷14例,脛前、后動脈損傷8例。動脈損傷類型:動脈完全斷裂5例,不完全斷裂20例,動脈血栓形成7例,假性動脈瘤1例。本組病例均合并骨折,合并創傷失血性休克7例,伴行靜脈損傷15例,神經損傷6例,其他臟器損傷5例。

1.2治療方法血管吻合4例,血管修補20例,切開取栓子7例,結扎1例,靜脈移植1例。根據骨折類型,分別用鋼板、交鎖髓內針、外固定器固定。

1.3結果手術成功修復32例,小腿中段截肢1例,小腿骨筋膜室綜合征2例,切開減壓治愈。股動脈吻合口血栓1例,切除血栓部位后靜脈移植再吻合成功。無死亡病例。

2術前護理

2.1迅速止血,控制損傷部位的血管出血四肢血管因管徑不同,損傷后發生出血的程度和休克的比例也不同。大血管如股動脈、國動脈損傷后出血迅速,休克發生率高。對活動性出血部位,用無菌敷料加壓包扎止血,力量的大小能達到止血目的,而不影響肢體血循環為宜,壓力均勻,避免對局部血管神經的繼發性損傷。也可用止血帶法,盡量靠近傷口,以能阻斷動脈出血為宜。兩種方法聯合應用,則止血效果更佳。切忌用止血鉗盲目鉗夾血管,以免損傷鄰近的血管神經,給手術修復帶來困難。對骨折的肢體予簡單有效的外固定,防止骨折分離移位,進一步損傷血管和神經,加重局部出血和疼痛。

2.2迅速補充血容量,積極抗休克本組患者均有不同程序的血容量不足,盡快恢復有效的循環血容量是救治成功的基礎。接診后立即建立兩條以上的靜脈通道,通常使用16~18號留置靜脈針,其有操作簡單、迅速、管徑粗、補液速度快等優點。對穿刺困難者,果斷行頭靜脈或大隱靜脈切開插管,禁止在損傷肢體遠端建立靜脈通道,在緊急情況下,在配血的同時,10min內快速輸入7.5%的氯化鈉液200~400ml,多能迅速提高血漿滲透壓,擴充血容量,一般均能使血壓回升。隨后可輸入平衡液2000ml,此時如配血完成,即可輸入適量全血,保證重要臟器的血液灌注,從而保存患者的生命。

2.3加強傷肢觀察,警惕血管損傷的可能四肢動脈損傷的局部臨床表現有硬指標和軟指標兩大類征象[1]。前者臨床表現典型,包括肢體受傷部位趾(指)端脈搏減弱或消失;傷動性出血;快速增大的血腫或搏動性血腫;肢體遠端有缺血征象;捫及震顫或聞及雜音。后者表現不典型,包括小而穩定的非搏動性血腫;與血管解剖有關的神經損傷;不能解釋的低血壓;受傷當時曾有活動性出血;接近大的血管部位的穿透性損傷。由骨折導致的血管損傷,尤其是閉合性損傷主要動脈完全斷裂者較少,多為不全斷裂或血栓形成,有時臨床表現不典型,因此常重視骨折表現,而忽視了血管損傷的癥狀。我們將上述硬指標和軟指標的觀察作為常規觀察指標,24h內連續密切觀察,一旦發現問題,及時報告醫生。必要時行多普勒超聲檢查。

2.4積極進行術前準備一般認為,四肢主要血管損傷在6~8h內得到修復比較安全,因此接診后應在抗休克的同時快速做好術前準備。在靜脈穿刺成功后立即抽取血標本進行交叉配血,以便能及時輸血,同時急查血常規、生化、腎功。對休克患者行留置導尿,觀察并記錄尿量及尿的性質。及時做抗生素及TAT、奴夫卡因皮試。根據結果,盡快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預防術后感染的發生。

3術后護理

3.1監測生命體征,重視全身情況的觀察和處理術后早期常規監測體溫、脈搏、呼吸、血壓。對傷情重者進行CVP、24h出入量、尿量監測,若CVP<5cmH2O,尿量<30ml/h,則提示有效循環血容量不足,應快速補液;若CVP<15~20cmH2O,提示血容量過多或心排出量下降,應減慢輸液速度,酌情予強心、利尿治療。還要每天監測血生化、腎功能的動態變化,早期發現腎功能不全,早期處理。直到患者一般情況穩定。

3.2防止血管痙攣和血栓形成及骨筋膜室綜合征等并發癥術后室內應保持溫暖、安靜,室溫維持在22℃~25℃,溫度過低時可用烤燈局部照射。室內禁止吸煙,防止尼古丁引起血管痙攣。疼痛患者及時給予止痛鎮靜藥物。術后1周內每小時觀察1次患肢血循情況,注意與健側對比。若患肢出現皮膚蒼白或淺灰色,皮溫下降,毛細血管充盈時間延長,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多為動脈栓塞;若出現肢體腫脹,皮膚顏色變為紫紅色或暗紅色,毛細血管充盈時間縮短,多為靜脈栓塞。應立即報告醫生,進行血管探查手術。本組1例術后發現股動脈血栓形成,及時手術獲得成功。還要密切注意患肢是否出現嚴重腫脹、感覺運動是否出現異常,特別是牽拉痛明顯時,應警惕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本組2例術后小腿出現骨筋膜室綜合征,及時發現切開減壓。

3.3保持肢體適當,正確指導功能鍛煉本組患者均同時進行骨折固定和血管手術,制動和功能鍛煉是一對矛盾。術后抬高傷肢,使之略高于心臟并維持在功能位,過高動脈供血不足,過低靜脈回流不暢。在2周內,傷肢嚴格制動,絕對臥床休息,因此時手術的血管張力高,脆性大,吻合口易發生痙攣或栓塞。此期間可進行遠端肢體的被動伸屈活動,有利于血液回流和防止靜脈血栓形成,2周后方可進行主動功能鍛煉。

篇(5)

顱內動脈瘤是顱內動脈的囊性膨出,好發于顱內動脈分叉和主干的分支處,破裂后可產生劇烈的頭痛以及不同程度的意識障礙和神經功能障礙[1]。顱內動脈瘤破裂出血是蛛網膜下腔出血(SAH)的主要原因,常導致病人殘疾或死亡。因此,顱內動脈瘤圍手術期的護理,對于提高治療效果,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我科2004年1月~2008年1月對45例動脈瘤患者行動脈瘤夾閉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將護理體會報告如下。

1臨床資料

1.1一般資料2004年1月~2008年1月,我科收治顱內動脈瘤患者45例,其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38~72歲,平均51.3歲。部位:前交通動脈瘤20例,后交通動脈瘤17例,大腦中動脈瘤4例,基底動脈瘤3例,頸內動脈瘤1例,全部病例術前均經高能數字減影全腦血管造影術(DSA)確診。

1.2手術方式45例患者均采用翼點入路,應用顯微外科技術行動脈瘤夾閉術,其中單純動脈瘤夾閉41例,血腫清除+動脈瘤夾閉術4例。

1.3結果45例患者,治愈39例,好轉4例,合并肺部感染,家屬放棄治療自動出院1例,動脈瘤再次破裂出血死亡1例。

2護理

由于動脈瘤首次破裂出血后7天~3周內易發生再出血,行手術治療前,動脈瘤處于無保護狀態,如護理不當,即便是輕癥患者也非常容易出現突然惡化的可能,所以,做好各項護理,對患者的預后至關重要[2]。

2.1健康教育顱內動脈瘤患者的健康教育貫穿于疾病治療的全過程,顱內動脈瘤多病情危急,患者及家屬對突發重病難以承受,會產生各種負性心理。護士應熱情主動與患者溝通,根據患者不同的知識層次和心理承受能力,反復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說明保持情緒穩定和臥床休息的必要性,術前準備的內容,簡要介紹手術過程,康復訓練指導和預后,使患者和家屬樹立治療信心,配合檢查和手術的順利進行。

2.2加強基礎護理絕對臥床休息,抬高床頭30°,根據病情合理安排床位,盡量住小房間,保持病室安靜,限制陪護、探視,醫療護理操作盡量集中;控制血壓,血壓升高是出血的危險因素,降低血壓可使動脈瘤內壓力降到破裂的臨界水平以下,是預防和控制動脈瘤再次出血的重要措施之一,遵醫囑口服或靜脈微量泵注入降壓藥,將血壓控制在穩定階段,一般降低基礎血壓原有水平10%~20%,高血壓者降低30%左右,防止顱內壓驟然升高,誘發動脈瘤破裂出血[3]:保持大便通暢,多吃蔬菜、水果;預防感冒,避免用力咳嗽。

2.3嚴密監護病情及時發現再出血體征動態觀察患者意識、生命體征,瞳孔及肢體活動,注意有無頭痛、嘔吐、血壓升高等顱內壓增高癥狀,及時發現出血及再出血的體征。對于病情好轉后又突然加重,出現劇烈的頭痛、昏迷、腦膜刺激征等再出血表現,及時處理。本組1例中年患者在保守治療期間,出現意識喪失,血壓升高,護士及時發現后,遵醫囑給予降壓脫水治療,查CT確診為動脈瘤再次破裂,急診行手術夾閉,患者康復。

2.4DSA護理造影術前應向患者及家屬說明造影的目的及注意事項,以及可能出現的反應,常規做好實驗室檢查,做心電圖,拍胸片,術前一天做碘過敏試驗,會備皮,術前6~8h禁食水,術中協助醫生安置患者,密切觀察病情變化,做好急救準備,術后穿刺部位加壓包扎,沙袋壓迫4~6h,24h絕對臥床休息,觀察穿刺點有無出血,患肢制動8h,觀察患肢足背動脈搏動、皮膚溫度,囑患者多飲水,加速造影劑的排泄。

2.5腦血管痙攣的預防和護理腦血管痙攣是動脈瘤患者后期致死、致殘的主要原因[4]。腦血管痙攣的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和其他神經功能障礙。部分患者可出現神經系統病理體征。應嚴密觀察患者意識、瞳孔的動態變化及雙側肢體的肌張力和活動情況。頭痛、意識障礙、腦膜刺激征進行性加重,持續高熱均提示為腦血管痙攣的先兆,應根據醫囑持續低流量吸氧,合理使用抗血管痙攣藥,我科常規在診斷為SAH后,均應用尼莫通注射液50ml(含10mg)微量泵勻速持續靜脈輸入7~10天,速率為2ml/h,即0.4mg/h,注意避光,觀察血壓、心率變化,保證用藥安全。

2.6術后護理患者術后返回病房取平臥位,24h專人監護,盡量減少搬動,嚴密觀察瞳孔、意識、生命體征變化,采用多參數心電監護儀進行24h心電監護,記錄24h出入量,保持靜脈通暢,保持呼吸道通暢,注意口腔和皮膚護理,防止泌尿系感染,保持引流管通暢固定,觀察引流液的顏色、性質和量及傷口滲血情況,防止并發癥的發生。

2.7出院指導鼓勵病人進行康復訓練,保持樂觀情緒和心態平靜;堅持服用抗高血壓、抗癲癇、抗痙攣等藥物,不可擅自停藥、改藥,以免病情波動;指導其進低鹽、低脂、清淡富有纖維素飲食,保持大便通暢;若再次出現癥狀,及時復診,每3~6個月復查1次。

3討論

顱內動脈瘤是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是自發性蛛網膜下腔出血的主要病因之一,動脈瘤夾閉術是目前較積極的治療方法,做好圍手術期的護理保證患者順利度過圍手術期,是手術成功的關鍵,認真做好患者健康教育、基礎護理、DSA的護理,嚴密觀察病情變化,做好腦血管痙攣的預防和護理,臨床效果滿意,提高了動脈瘤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

1李冬娜.顱內動脈瘤圍手術期的觀察與護理.第一軍醫大學學報,2001,4:268-269.

篇(6)

 

乳腺癌是一種以多中心發生為特點的全身性疾病,也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乳房疾病。多發生于40—60歲絕經期前后的婦女,其發病率占全身惡性腫瘤的7%--10%。近年來,乳腺癌發病呈逐年上升趨勢,嚴重威脅著婦女的身心健康,早期行手術治療并配合化療效果較好。我院自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共收治此類患者70例。按患者的需求實施個體化護理,能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療效良好,現將體會報告如下:

臨床資料

一、一般資料

本組患者70例,年齡36---70歲,行單純乳房切除術20例,占28.6%;行乳腺癌根治切除術30例,占42.8%;行乳腺癌改良根治切除術20例,占28.6%。患一側乳腺癌的62例,占88.6%;患兩側乳腺癌的8例,占11.4%

二、方法

術前針對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進行心理護理,提供相關信息,介紹手術方式及術前常規準備,術后加強病情觀察及護理,預防并發癥,加強功能鍛煉,做好出院指導。

三、結果

70例患者均痊愈出院,無護理并發癥發生。

護理

一、術前護理

1、心理護理

乳腺癌患者及家屬均有不同程度的顧慮,擔心手術治療的效果及預后,擔心手術后外表改變影響生活質量。因此護理論文,護士應多關心、體貼患者,耐心傾聽患者的訴說,了解患者心理,從語言、態度、行為上關心、疏導患者,告知患者手術前后注意事項,并征得患者家屬尤其是其丈夫的支持和理解,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讓患者有充分的思想準備,以良好的心態接受手術。對心理素質好,了解自己病情的患者,向其介紹乳腺癌相關知識包括治愈率、手術成功率和正常的生活方面信息,這對治療乳腺癌患者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術前準備

(1)術前做心、肝、肺、腎重要臟器功能檢查,各種血象、血型、血常規、尿常規、生化全套和術前四項等相關檢查,及時了解患者身體情況,為手術提供相關信息。

(2)手術野皮膚準備。備皮的范圍:上至鎖骨上部,下至臍水平,兩側至腋后線,同側上臂上部1/3和腋窩部,若手術中需要植皮的,應同時做好供皮區的準備。由于、乳暈部皮膚不甚平滑,更要注意清潔,并避免割傷皮膚,同時要防止切口感染,術前12小時常規禁食,術前留置尿管,防止全麻術后出現尿失禁或尿滯留。

二、術后護理

1、

患者術后返回病房,護士應根據麻醉方式取合適的臥位,若為硬膜外麻醉,應去枕平臥4—6小時;若為全麻,患者應去枕平臥,頭偏向一側,防止唾液和嘔吐物誤吸入呼吸道,保護呼吸道通暢。根治術后患者血壓平穩后改為半臥位,改良根治擴大背闊肌肌皮瓣乳房再造術患者平臥6小時后改半臥位,以利呼吸和切口引流。

2、飲食指導

由于手術創面大,對機體的創傷和消耗也大,故應進食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飲食,

3、病情觀察

嚴密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特別是患者是否有呼吸困難、胸悶、切口疼痛、發熱等。術后24小時應持續給氧,在應用止血藥物的同時,注意觀察血壓及脈搏變化,密切觀察傷口和引流液的量、色,以便早期發現出血傾向。根據患者全身情況和出入量及時調整液體輸入量,以保持體液平衡,內環境穩定,發現異常及時報告醫生并協同處理。

4、傷口止痛與引流護理

為使胸部體療進行和患者有良好的休息,術后通過肌肉注射或硬膜外使用止痛泵。為防止根治術后創腔積液,皮瓣壞死感染,常在腋窩下和胸骨緣放置引流管,其目的是吸出創面積液護理論文,避免皮瓣或所植皮壞死。因此,引流管應妥善固定,避免過度牽拉,防止變壓、扭曲、堵塞和滑脫,更不能隨意拔出。應擠壓引流管1次/小時,確保引流通暢,特別是注意引流液的量、色站。一般術后1—2天引流量較多,以后逐漸減少,至創腔基本無滲液,創面皮膚緊貼時即可拔管。

5、患肢觀察與護理

根治術后腋窩外用紗布繃帶或胸帶等繃帶加壓,包扎,松緊適度,以消滅死腔,使皮瓣或所植皮于胸腔緊貼,利于傷口愈合。一般術后第4天打開傷口,肘腋窩基本上與胸腔緊貼。應密切觀察傷口及患肢血運情況,若皮膚呈紫紺色,伴皮溫低,脈搏不清,患者局部腫脹麻木,提示腋部血管受壓,包扎過緊,應及時報告醫生,調整繃帶松緊度。或者發現皮膚顏色異常,滲液,組織下有波動感等情況,及時報告醫生處理。

三、并發癥護理

1、預防氣胸、胸部感染

注意做擴大根治術患者的呼吸情況,如有無胸悶、呼吸困難,如出現上述癥狀,應立即檢查胸部,包括肺部聽診和胸部X線檢查,以判斷有無因手術損傷胸膜而引起的氣胸。若并發氣胸,及時通知醫生處理,在充分止痛的情況下,鼓勵患者深呼吸,有效咳嗽、排痰、更換,以及時給予霧化吸入,協助患者排痰,預防肺炎、肺不張。

2、患肢上肢水腫

是根治術后較常見并發癥,主要原因是切除腋窩淋巴結后,來自上肢的淋巴結回流受阻或大靜脈被結扎,其水液靜脈栓塞、感染、放療、積液、局部復發等因素,均可使回流障礙加重。術后協助患者抬高上肢15—30CM。出現上肢水腫,應用彈力繃帶包扎,繼續抬高患肢。局部感染,應及時使用抗生素,患肢不宜行靜脈穿刺、肌肉注射、抽血、測量血壓,避免牽拉、受壓,保護患肢免受傷害。

四、康復護理

功能鍛煉。對根治術后患者患側上肢功能恢復起著重要作用。術后1—3天,進行患肢、肘、腕、手指及頸部運動;術后3—5天護理論文,進行肩部運動,先進行聳肩,然后行肩部環形運動,一般每次2小時,一天兩次。功能鍛煉應循序漸進,避免患肢搬動、提拉重物。

改善體形。增加信心,注意休息,堅持鍛煉,如散步、打太極拳,避免疲勞,堅持循序漸進的運動,告知患者及家屬眼定期復查。第1—5年,每半年來院復查,5年后,每年隨診復查,直至終身。如遇下列情況及時復查:(1)患側胸壁出現腫塊,腋窩鎖骨上窩淋巴結腫大;(2)對策乳房腫塊,腋窩鎖骨上窩淋巴結腫大;(3)出現咳嗽、胸痛、肝臟腫大、消瘦、乏力、食欲下降等,復查時做全面體格檢查。對于有生育要求的婦女,術后5年內應避免妊娠。教會患者自我檢查乳房的方法,以便及時發現是否有乳腺癌復發或轉移的表現。多吃蔬菜,忌食高脂食物,如肥肉、動物內臟等。

小結

通過對70例乳腺癌患者圍手術期的整體護理,使患者增加對疾病的認識,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保證手術治療的成功,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

參考文獻:李佩文,鄒麗琰,乳腺癌綜合治療學,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1999,5:160-283

篇(7)

選擇2013年6月~2014年2月我院泌尿外科收治的前列腺增生患者104例,患者術前均診斷為前列腺增生,并接受了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transurethrueresectionofprostate,TURP)。患者年齡64~76歲,平均(69±3.7)歲。患者均為單純前列腺增生,無長期心血管疾病史,無運動障礙及其他生理系統疾病合并癥。全部患者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52例。兩組患者年齡、BMI指數、前列腺體積、殘余尿量等方面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方法

對實驗組患者采取圍手術期手術室護理,內容包括:①術前護理。術前1d下午由手術室護士進行訪視,發放術前訪視卡,使患者了解術前自身準備內容,術中配合方法及術后注意事項。同時,手術室護士術前閱讀病歷,與患者交談,了解患者的病情、健康狀況、過敏史、術前準備情況及身體狀況,以便充分做好準備,使術前準備及術中配合具有針對性和預見性。②術中護理。手術當日進行早會,訪視護士匯報病歷,并列出護理問題及相應的護理措施,準備膀胱鏡、電切鏡等常規器械,并提前溫水加熱沖洗液。術前與患者做好交流,適當消除患者緊張焦慮情緒,在手術過程中不談論無關的話題及患者的病情,避免影響患者的自尊心或加重其疑心。在手術結束前認真清點紗布和器械,保管好手術切除標本等。③術后護理。護理人員在術后2~3d內,到病房了解患者的生命體征、持續沖洗液顏色及進食情況等,交代術后注意事項,收集術中護理帶來的后續效果信息,對圍手術期護理進行客觀評估。而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的護理干預。觀察和記錄兩組患者在入院時、進手術室后的心率、血壓變化,術后出血等并發癥以及術后住院時間。

1.3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6.0統計軟件對所有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兩組患者入院時與進手術室后心率、血壓,以及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和住院時間比較。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術前、術中心率及血壓變化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對照組患者術中心率及血壓相對升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術后并發癥發生率實驗組為11.54%,與對照組21.15%相比更低,一定程度上縮短了術后住院時間,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加重,越來越多的男性患者因排尿困難加重而接受TURP術,該手術本身技術成熟,應用普遍。由于此類患者一般年齡較大,為促進患者術后恢復,給予一些正確有效的護理措施十分必要。首先,盡管TURP術為經尿道的微創手術,但是手術失敗所帶來的真性尿失禁等嚴重并發癥難免會引起男性患者的心理恐慌和焦慮,造成患者術前心理不同程度失衡,并產生一系列身心變化,造成巨大心理壓力。同時,經歷手術對患者來說是一種心理應激,且術后長達數日的膀胱沖洗及留置導尿,對患者來說耐受程度不一。患者術后拔除導尿管,多數伴有尿頻、尿急等下尿路刺激癥狀,亦或下降,必要時需口服藥物治療。此時,術前、術后針對性的適當心理疏導以及護理指導尤為重要,若只給予常規護理,忽略了患者本身的感受,這些生理上的創傷與心理上的恐懼都可直接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患者與對照組患者入院時心率、血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而經圍術期護理干預后,實驗組患者入手術室后的心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患者并發癥發生率低,住院時間縮短,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通過手術室護理干預,即術前訪視、術中護理及術后隨訪,使患者減輕術前焦慮、恐懼的心理,縮短護患之間的距離,初步掌握一些圍手術期的自護方法,從而降低其心理、生理的應激反應,使其順利度過圍手術期。另外,可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手術室整體護理標準,使手術室護理有其獨特的模式和規范,從而不斷豐富手術室護士的理論知識,提高手術室護士的自身素質和溝通交流能力,逐步提高手術室護理質量,更好地服務于患者。

篇(8)

1.1掌握各年齡段兒童心理特點,采取對癥護理

1.1.1新生兒與嬰兒期(0歲~1歲)此期患兒害怕陌生人與環境,有喜憎之分,當陌生人接觸時表現出驚恐、啼哭。此期護士應指導和鼓勵父母參與圍手術期護理,生動與患兒以語言,動作聯系情感,增加患兒及家長安全感,信任感,消除恐懼和陌生。

1.1.2幼兒期(1歲~3歲)此期患兒自我控制能力不斷增強,智力方面能表示同意和不同意,心理活動開始萌芽,自理能力差,擔心與父母分離。此期除指導和鼓勵父母參與護理外,護士應善于用簡單鼓勵的語言與患兒溝通,禁止使用限制,強迫其服從等形式來進行護理措施的實施,盡量取得患兒配合[1]。

1.1.3學齡前期(4歲~6歲)此期是患兒動作語言逐漸完善階段,智力發育的發展階段,想象力逐步增強,某些時候有攻擊性,尤其面對手術時想法固執,“自我保護意識”增強。此期護理應充分運用圖片、模具、書籍及手術康復期兒童對比等形式直接向患兒講手術經過,告知他們手術的必要性,用英雄人物形象鼓舞他們的意志,不可用欺騙手段傷害自我保護意識,以得到患兒信賴。

1.1.4學齡期(7歲~14歲)此期患兒視覺范圍擴大,接受能力強,能清楚地理解事物的來龍去脈,愛提問題,注重實際,身心發育較快,出現怕羞心理。此期護理應注重患兒的自我意識,盡可能讓患兒提出各種問題,護士作出相應的解答,使他們積極配合手術。1.2術前用物準備工作小兒外科手術室應同時備有不同尺寸,不同規格和不同長度的器械,司械護士在共同訪視時掌握小兒身體年齡的前提下,選擇合適規格的手術器械,選用與患兒身體相適應的支持固定裝置和手術敷料,以防鋪巾處器械工作人員身體擠壓造成患兒的意外損傷,最近發明的抗菌防濕敷料均能明顯減少傷口的感染率。

2術中護理

2.1麻醉誘導期護理當患兒條件符合父母陪護下誘導麻醉,術前充分向父母講明麻醉誘導過程及小兒可能的反應,術后巡回護士及患兒父母共同帶領患兒進入手術室,這種由巡回護士,麻醉醫師,患兒父母共同參與的誘導方式可減輕患兒的心理創傷,有利于今后心理發育,患兒易于合作,術畢麻醉恢復也較為迅速。2.2手術中配合及護理

2.2.1手術配合巡回護士應協助麻醉醫師對呼吸道進行管理,協助手術醫師安置患兒。建立靜脈通道時,由于小兒血管細小,應預先在穿刺部位加溫,司械護士集中精力,嚴肅認真,力求做到穩、準、快。

2.2.2體溫及代謝護理嬰幼兒易出現低體溫,年長兒則以術中高熱多見[2]。必須保證一個最適宜的手術環境:一般室溫24℃~26℃,濕度要求50%~60%,應備用可調電熱毯,輻射加熱器等應急設備,司器護士應與手術醫師密切配合,盡量縮短手術暴露時間。

2.2.3體液電解質護理年齡愈小,體液總量相對愈多,尤其早產兒,對鈉、氯的排泄能力低,小兒無論脫水或水潴留,將會對身體產生嚴重危害。巡回護士必須精確計算,記錄液體出入量,小兒即使小量的失血也十分關鍵,因而要求備好口徑精確的吸引瓶,測量管。估算時,各種敷料,手術上的失血應計算在內,而沖洗液應從總估計量中扣除,并依據各種監測指標協助麻醉醫師及時準確地補充液體。

3術后護理

3.1一般護理小兒全麻后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密切觀察面色、口唇、切口敷料等情況,同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清醒后適當約束肢體活動,防止哭鬧,合理、科學固定各科導管[3]。

3.2常見并發癥護理小兒全麻后低氧血癥多發生于術后幾分鐘,應著重加強SpO2監測,及時給予面罩吸氧。拔管后小兒易出現喉攣,應先置于適當,頭后仰,給予持續正壓吸氧。抽搐是極危險的并發癥,發生時應使其側臥,頭偏向一側,迅速備好吸氧器,放置牙墊,吸氧同時備齊搶救藥品。

3.3術后隨訪由術前訪視過的同1名護士對合適的病例進行有選擇、有針對性的隨訪,以收集有關手術操作、麻醉、手術,術中護理帶來的后續效果的資料,從而對圍手術期間護理工作做出客觀評估,積累實踐經驗。

【參考文獻】

篇(9)

嗜鉻細胞瘤主要根據臨床表現、生化定性檢查及影像定位檢查明確診斷。手術切除腫瘤是唯一有效的措施。為此,提高圍手術期的治療與護理技術對提高手術成功率,減少并發癥和死亡率極為重要。我科于2003年1月~2005年12月共施行嗜鉻細胞瘤手術8例,均治愈出院。現將體會介紹如下。

1臨床資料

8例嗜鉻細胞瘤患者,男4例,女4例,年齡13~61歲,病程2~5年,均具有高血壓、頭痛、心悸、出汗等癥狀,8例患者B超、CT等影像學檢查全部陽性,6例術前經α-受體阻滯劑準備,8例均經手術治愈,并經病理學確診。

2護理[1]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護理患者兒茶酚胺大量分泌,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患者出現心悸、胸悶、頭痛、多汗等癥狀,使患者的情緒一直處于高度緊張狀態,有的表現為排尿后血壓急劇上升,有的輕微刺激即血壓升高。同時手術危險性大,術前準備時間長,加重了患者的心理負擔,故護士必須在言行舉止上讓患者滿意,為患者創造一個安靜、整潔、舒適的住院環境,耐心細致地解答患者提出的各種疑問,做好疾病知識健康教育,使患者對疾病有充分了解和明白手術的重要性,消除恐懼心理,樹立戰勝疾病信心,使心理達到最佳狀態,積極配合治療順利接受手術。

2.1.2降壓擴容由于瘤體分泌大量的兒茶酚胺,血管處于收縮狀態,使血壓升高而血容量不足,因此,術前的降壓擴容是治療的重點。常用降壓藥物為α-受體阻滯劑、苯芐胺,其優點是作用維持24~48h,控制血壓效果好,口服用藥方便,根據病情逐漸加重,隨時調整,但可誘發心律失常。所以,在用藥期間應嚴密觀察血壓、心率改變,服藥后要有人在旁邊照顧,不要隨意下床活動,以免發生直立性低血壓,護士要多巡視患者。擴容是術前準備的一項十分重要的措施,術前3天,每天輸全血200ml,低分子右旋糖酐500ml,平衡液1000ml及5%的葡萄糖液500ml,同時攝入飲食不限鹽,以利于血容量恢復。

2.2術后護理

2.2.1生命體征監測腫瘤切除后患者的血壓很不穩定,患者回房后取半臥位,設單人病房,24h專人護理,盡量減少搬動,常規吸氧,采用多功能心電監護儀進行24h心電監護,監測血壓、心率,保證靜脈通暢,記錄24h出入量,注意口腔、皮膚護理。

2.2.2低血容量休克的護理嗜鉻細胞瘤切除后,血循環中兒茶酚胺急劇下降,使長期處于收縮狀態的血管開放,術前雖然進行了擴容治療,但術后仍有一部分患者出現循環血量不足。本組有2例患者術后出現血壓不同程度的下降,少尿,均經輸血、輸液及對癥處理后得到糾正,因此,必須做到:(1)保持2條靜脈管道通暢,一條用微量泵調整藥液達到控制血壓的目的,另一條用來補充血容量,監測循環功能。(2)嚴格監測中心靜脈壓(CVP),根據CVP來調整輸液的速度和量。(3)準確記錄24h尿量,為醫師提供補液量作參考。(4)注意水電解質紊亂,按醫囑檢測各項生化指標。

2.2.3保持尿管通暢每2h擠壓導尿管1次,更換時勿過度牽拉或打折,觀察尿量顏色及性質,并做好記錄,每天尿道口用0.033%碘伏抹洗2次,防止尿路感染。

2.2.4預防呼吸道感染手術一般采用氣管插管全麻,術后呼吸道分泌物較多,為使痰液便于咳出,常規予氧氣霧化吸入,生理鹽水10ml加慶大霉素8萬u,α-糜蛋白酶4000u,達到消炎、止咳、祛痰效果。鼓勵患者咳嗽,并協助翻身拍背,進行有效排痰,同時使用有效抗生素,預防感染。

3小結

手術摘除嗜鉻細胞瘤雖然危險性大,但只要充分地做好對圍手術期的治療,觀察與護理,就能提高手術成功率,降低死亡率[2]。為此,術前充分準備是確保手術成功的重要因素,治療和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關鍵。

篇(10)

36例腦垂體瘤患者中男性17例,平均年齡(39.4±12.5)歲,女性19例,平均年齡(35.3±14.8)歲,患者均為成年人,發病時間15天至2年不等。就診病例中,9例出現頭痛,18例出現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14例出現閉經溢乳或不育,9例出現陽萎不育,3例出現面容改變或肢端肥大,1例甲亢。患者術前均實施了腦垂體MRI檢查和內分泌激素檢查,證實為腦垂體瘤。手術方法均為單側鼻孔蝶竇方式切除手術。術后對腦垂體瘤病理分析確診為腦垂體瘤。

1.2臨床表現

就診病例中,9例出現頭痛,18例出現視力下降或視野缺損,14例出現閉經溢乳或不育,9例出現陽萎不育,3例出現面容改變或肢端肥大,1例甲亢。

2圍手術期護理方法

2.1術前護理

2.1.1心理疏導

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腦垂體瘤切除手術前,要及時向患者和家屬進行腦垂體瘤疾病及切除手術的宣教工作,宣教工作主要包括腦垂體瘤病癥的介紹,切除手術的具體方式方法、手術風險以及術后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和后遺癥。同時還是及時了解患者的心理狀況,通常來說,腦垂體瘤患者病程長,各種臨床表現,如視力下降、內分泌失調等,都容易引起患者的不良情緒,與患者與家屬及時溝通想法,當患者出現一些不良情緒時,如煩躁、害怕等,護理人員一定要進行及時的心理輔導,疏解不良情緒。

2.1.2術前準備

要求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和生理狀態,一定要預防感冒,感冒會使鼻腔充血,并且會有大量分泌物,會直接影響手術操作,以及術后的切口愈后。在進行腦垂體瘤切除手術前要進行術前適應訓練,手術前三天開始訓練患者盡量完全用嘴呼吸,而不使用鼻腔,這是因為腫瘤切除手術后需要用凡士林紗條填塞鼻腔,以防手術切口感染。腦垂體瘤切除術中最常見的后遺癥是術后初期病人無法控制排泄,因此在手術前要指導患者練習在床上仰臥排便,以適應可能出現的后遺癥。適應術后用口呼吸。術前1d剪雙側鼻毛和備血等。囑患者術前12h禁食水,保證充足睡眠。在進行手術時,一定要保持鼻腔清潔干燥,無充血發炎的癥狀,這一點是保證手術順利的前決條件。同樣在手術前三天,用氯霉素擦拭患者鼻腔,或直接服用抗生素。手術開始前,先剪去兩側鼻毛,以免在手術中損傷鼻腔,造成傷口,引起感染,然后還要用醫用酒精擦拭鼻前庭。要求患者注意飲食營養,多補充高蛋白高能且易消化的食物,在手術前12小時不要吃東西和飲水,保證充分的睡眠。

3術后護理

3.1常規護理

手術后兩周內,患者宜采取仰面平臥的,并抬高頭部20°左右,若患者術后出現腦脊液鼻漏的情況,要求保持平躺,不使用枕頭。保持患者呼吸通暢,手術后,患者仍然使用口插氧氣管進行呼吸,注意調節氧氣流量,氧氣流量在3.5L最佳,告知患者及患者不能隨意取出氧氣管,并及時處理患者口腔鼻腔中分泌物,保持氧氣管的清潔。密切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血壓、呼吸、脈搏等。觀察鼻腔情況,切勿用鼻呼吸,定期用無菌棉簽蘸醫用消毒液擦拭鼻腔,保持鼻腔干凈,采用流食進食,多食用高營養,富含纖維物質的果蔬,多喝水,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并注意排便。要求患者戒除不良飲食習慣,比如抽煙喝酒等,要求患者及其家屬一旦出現任何不適反應,要及時告知護理人員和醫生。

3.2尿崩癥

一般每小時尿量超過300ml?每日總尿量在4000ml以上,尿比重在1.005以下,應診為尿崩癥。護理人員要記錄每小時尿量及24小時總尿量,如果患者確診為尿崩癥,可以根據醫生意見,應用垂體后葉素注射,并及時補充營養液。

3.3視力惡化

視力術后惡化,往往首先表現為視力下降,多為術后出血,壓迫視神經、視交叉等情況。注意患者視力變化,當患者視力出現明顯降低時,要及時報告醫生,由醫生給予診斷。特別是注意觀察瞳孔的對光反射是否恢復。

3.4腦脊液鼻漏

當鼻腔出現明顯滲出物時,要密切觀察滲出物的性狀特征,如果滲出物為無色水狀時,可能是腦脊液鼻漏,要及時告知醫生,將滲出物送檢。如果對滲出物進行尿糖測驗的結果呈陽性,那么滲出物很可能是腦脊液。如果確診為腦脊液時,盡量絕對臥床,避免一切劇烈活動,特別是會增加顱壓的動作,可通過引流治療腦脊液鼻漏。

3.5電解質紊亂

上一篇: 大學生就業難問題論文 下一篇: 企業人事檔案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午夜免费久久久久 | 日韩欧洲亚洲美三区中文幕 | 五月定向久久可爱视频 | 亚洲综合婷婷网 | 嫩草研究所久久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