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0:26:4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工業生產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提升能力有限。礦井設計生產能力1200t,而現在需要達到1500t,所以,除主井外副井也需要提升部分礦石。礦山生產規律是礦石量增加的同時,掘進廢石量也相應增加。為緩解礦井提升壓力可以采取廢石不出坑的辦法解決。但是,礦山幾乎每一個中段都有空區,然而,每一個空區又不能進行充填,因為,礦體尚未回采完畢。
(3)留下大量空區有待處理。礦山經過20多a大規模開采,至2009年累計采出礦石量約510萬t,自上而下16個中段形成各式各樣采空區體積近200萬m3。除2001年發生一次空區大面積冒落而塌通地表之外,目前未見明顯地壓顯現現象。按資料[5]介紹,如果這些空區不及時處理,將要發生地壓現象:小的產生巖塊冒落,大者可能導致巖層移動。采空區如果連成一片并長時間存在,那么,發生巖層移動的現象不可避免,這是中金集團遼寧二道溝金礦近年發生的事(早期開采走向與傾向長度數百米陡傾斜1#含金石英脈礦體,主要采用淺眼留礦空場法于2006年8月地表塌陷成一個直徑25m、深度17m以上的大坑)[6]。該礦2009年末在100m中段也發生一次空區礦巖冒落百余噸的現象,但未造成安全事故。
(4)作業中段多。礦山過去主要集中在地表以上的平硐開采,現在老系統(162~25m中段)主要為殘采,提供的礦量有限;出礦主要集中在-80、-105、-130m等幾個中段。但是,一個礦山上下十數個中段同時作業者不多。
(5)規劃性欠妥。礦山生產應具有較長遠的規劃性,尤其是在地質資源比較充裕的情況下更是如此。一般來說,礦山生產,掘進先行。但是,該礦在這方面存在問題多多,施工能力富余而施工地點不足;導致目前礦山生產非常被動。上述這些,除了客觀條件之外,主要還是主觀因素:即礦山生產管理工作極需加強。
2礦業公司近期實施計劃
2.1強化地測工作
正如上述,該礦雖然是一個具有20多a生產歷史的黃金老礦山,但是,由于各種原因而礦山地質測量管理工作未能達到規范化:主要表現在三級礦量沒有完整而真實的數據、采礦損失貧化沒有具體指標、未能及時并按規范進行生產勘探、采場測量驗收未能符合技術標準等。
2.1.1地質工作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該礦于2010年3—4月請來一位黃金系統著名地質專家做具體技術指導,以改變過去那種非規范的不良作風,逐步做到礦山地質工作標準化、規范化、制度化。為此,這位老先生曾多次專門指導,從地質作圖編錄基礎工作入手。
(1)介紹黃金礦山三級礦量的重要性及其計算標準、計算步驟、計算方法、技術要求等,也就是從計劃經濟年代一直沿用下來的地質塊段法(礦體分礦塊、礦房、礦柱包括頂底柱、邊柱和間柱)的計算標準而分中段分礦體單獨計算,綜合匯總,以摸清整個礦山的家底,做到心中有數。這是地質方面的首要任務或首要工作。
(2)過去多年一直沿習單獨由地質技術人員做中段開拓系統設計,由于多種原因而厚大礦體未能做到脈外開拓,導致目前很多中段運輸通風排水巷道布置于礦體中,不利于現在殘礦規劃回收,不是主要運輸巷道需要改道就是留下永遠不能回收的礦石損失。為此,首先在-155m新開拓中段主要運輸巷道發現穿過礦體處要馬上改變為下盤脈外,其距離不小于10m;其次,上部中段需要一個一個中段分輕重緩急地逐個落實;最后,中段開拓設計應該由地質與采礦工程技術人員共同完成。
(3)該礦由于發展太快很多礦體來不及探礦就開始采礦,未能做到探清礦體之后而規劃設計,導致損失很大。所以,按照該礦地質勘探網度做好生產勘探工作,一定先探后采,探清再采,并要大力提倡使用坑內鉆機控制礦體(包括中段水平和傾斜空間位置),減少廢石運輸提升,并且這項工作需要馬上落實。
(4)采礦損失貧化計算與匯總由那個部門與那些人員負責,需要落實并要認真執行,這項工作要在該礦采礦方法試驗采場做出榜樣。
(5)為了加快探礦進度,也為了減少掘進工程量,大力提倡采用地質鉆機代替坑探:就是說在-155m中段必須保證EW2個主要運輸巷道每天都安排掘進工作,開拓工程以主干巷道為主,探礦巷道為輔:其他穿脈探礦工程不一定需要把其探清,可以每1條(50m)勘探線施工10~15m之后,以后由鉆機先探,不論50m還是100m長度,如果發現有礦體再進行坑探;如果上部中段有礦體的勘探線可以加密至25m施工1個小穿;上部中段那些回頭探礦工程也是如法炮制。該礦生產探礦主要使用100或200m坑內鉆機;如果不敷使用,可以再購買,并且,需要保證鉆機的完好率;同時,應該成立專門的勘探隊伍,增加鉆機數量,擴大鉆探隊伍,培養操作能手,增強技術力量,或需要配置專門的設計、施工、編錄、驗收、管理工程技術人員。
2.2.2測量技術
測量技術當前的主要工作如下:
(1)逐步規范采場驗收工作。必須做到采場分層回采分層驗收,使用經緯儀、手持激光測距儀或鋼尺、皮尺把采場所有特征點、拐點、邊界點測量準確,并測量分層回采高度,做出分層平面圖,計算分層回采礦石量,而且,由于在采場驗收期間有地質技術人員作圖編錄,采樣化驗,可以計算出分層采礦損失貧化;在整個采場回采完畢之前,每一個月只能預報采場采出礦石量,當整個采場回采完畢驗收后,才能一次計算整個采場回采礦石量并把過去預報數字填平補齊。這樣,也可以把整個采場之采礦損失貧化數字提供準確;并且,以后要逐步規范這樣的采礦驗收制度,采場采礦量準確數字以測量驗收為主,記車數為輔。
(2)提供老采區(殘礦體)完整測量資料。根據地質技術人員提供的殘礦資源情況,當前需要規劃一下所有殘礦回收總體安排:其原則方法:①先大后小、先易后難;②自上而下、先遠后近;③先示范而后推廣。據此,測量人員按照礦山總體規劃要求而提供某一個中段某一個礦塊大量的1/200圖紙資料,包括平面圖、縱剖面圖、橫剖面圖以供采礦設計之用;這項工作可能需要地測技術人員通力合作,或需要集中人員突擊完成。
(3)提供各種合格圖件。這里包括1/2000的礦山開拓平面圖,由地質技術人員把每一個礦體及其勘探線標注清楚,供每一年做下一年度采掘工程設計,為做好年度計劃服務;1/500單個礦體平面圖與相應的剖面圖,為礦體做規劃設計之用;1/200礦體平剖面圖,做礦體施工設計用。在這里,測量技術人員只能提供圖件,包括完整而準確的井巷、采場之輪廓線、高程點,地質技術人員需要在其上添加礦體內容。
2.2搞好殘礦回采
殘礦回采是該礦一項比較長期的技術工作,由于歷年來礦山快速發展導致目前上下10余個中段都沒有1個達到關閉之標準,必須實事求是地面對并應采取一些技術措施加以減少,逐步做到以正常回采為主,殘礦回收為輔。該礦從162m中段至25m中段是建礦初期形成的老采礦系統,其開采時間最長,現在還進行殘礦回收。老系統的空區狀況調查(不完全統計)結果可以看出:中小型殘礦多,大型殘礦少。此外,新系統也有許多殘礦等待回收[7]。
2.2.1殘礦回采原則
殘礦回采是礦山生產的一項特殊工作,相對正常采礦而言,其制約因素多,挑戰性強,安全壓力大,在選擇回采區域及選定回采方案時,應遵循以下原則:
(1)安全第一。殘礦回采堪稱虎口拔牙。確保安全是殘礦回收工作應遵循的首要原則,在地測資料收集、現場勘查、確定方案和具體施工時,必須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生產方針。
(2)效益優先。回采殘礦根本目的在于充分回收資源,提高經濟效益,延長礦山服務年限。因此,應準確提供礦體品位資料,根據當前保本開采品位來圈定可采礦段邊界,盡可能多地采出有用礦石。
(3)統籌規劃。每個礦塊的殘礦回采要一次性規劃,合理確定回采順序,使各殘采點、正常回采礦段在時間和空間上相互兼顧,相互銜接,防止顧此失彼,留下安全隱患,盡量不給鄰近殘采或下中段正常開采留下不安全因素。
(4)先易后難。在兼顧大局的情況下,宜先易后難,并優先回收價值高的殘礦,有利于增強信心、增加效益并積累各方面的經驗,為順利回收其他資源打下良好基礎[3]。
2.2.2殘礦回采方法
江西金山金礦總體工程地質條件良好,水文地質條件簡單,從多年已回采完畢的礦房情況來看,除近地表采空區有部分產生塌陷外,其他采空區穩定性良好,未見大面積垮塌現象。特別是俗稱硅質巖類型礦體的采空區,其部分礦房跨度達17m而其頂板至今穩固,并每個中段都有幾個面積超過2000m2的空區。由此可見,對金山金礦礦房跨度,應突破以前8~9m的陳規,空區面積也不能郁于數百平方米,采用巖體力學及彈性理論等進行再認識。具體的規劃步驟如下:首先,在短期內由生產礦長召開一次地測采工程技術人員聯席會議,討論與落實需要近期(1~2a)回收之殘礦體,并做好整體規劃,根據上述原則按照先大后小、先易后難、自上而下安排每一個中段每一個礦塊提供地測資料具體時間、殘礦回收規劃設計時間、施工圖設計時間,并用會議紀要形式記錄在案,逐步檢查落實;其次,由一個高級職稱采礦技術人員先做該礦塊整體規劃設計,然后,再由有關人員深入討論、反復研究,確定礦房礦柱劃分標準、回采先后順序、采礦方法、底部結構、鑿巖爆破器材、礦石運搬機械、通風方案等,在這里既要考慮使用淺眼落礦,又要考慮中深孔落礦,并應主要利用中深孔落礦技術,減少安全隱患;方案中既有利用掘進廢石干式充填系統也要有分級尾砂充填系統,或考慮采用自然崩落法充填空區,或考慮留永久礦柱支撐空區,或采用崩落與鋼筋混凝土聯合封閉空區等等。總之,該項設計要有采空區處理技術。采空區的處理原則是:統一性、及時性與合理性[8];其處理方法是撐、充、崩、封四大類取其一[9];這些問題討論通過確定之后,最后,由最初設計者完成施工圖設計:一般來說,大力提倡電耙溜井出礦,最好使用電耙裝車臺出礦,少用或不用裝巖機出礦。施工圖經有關人員審查確認簽字并實施。如果每年做5~6個或更多并有許多小的殘礦回收設計,再過一兩年就會改變整個礦山生產被動局面。
3礦業公司中長期規劃意見
3.1關于關閉作業中段設想
根據《巖金礦山地質和測量工作條例》,關閉作業中段的原則與要求如下:
(1)老系統區段地質資料收集基本齊備,礦床地質構造、礦體分布及其地質條件已探明,中段資源已查清。(2)臨時關閉區段礦體已探清,兩翼及下盤也進行了相應的探礦工作。
(3)按礦山現有采礦技術水平,該區段可供利用的礦產資源已采盡出光。
(4)礦柱、殘礦已按設計要求補采并出盡,損失礦石的數量、質量、損失性質及原因、分布等均已查明,并證明確實無法回采。
(5)需永久保留的地質、測量、采礦技術資料已整理,存檔備案[10]。
3.1.1關閉作業中段目的意義
關閉作業中段目的意義非常明確:它就是壓縮作業中段,回收有關材料、設備,減少能源消耗,消除隱患,做到安全生產。在關閉作業中段這個問題上,需要有一個在大型正規黃金礦山工作多年、實踐經驗豐富、德高望重的地質高級技術人員做技術顧問。
3.1.2關閉作業中段幾點設想
上述已經對于這個問題做了某些闡述,由于礦山發展了,技術力量充裕了,社會與時代進步了,現在關閉作業中段沒有什么技術問題。在這里特別需要說明的是:①要有明確的奮斗目標,即要求在2~3a關閉老系統5個中段,3~5a關閉約10個中段;②要成立一個專門領導小組,由生產礦長牽頭,其成員包括地質、測量、采礦、安全、管理等部門工程技術人員,制定明確計劃,落實具體時間,完成必要工作量或工程量;③自上而下,不管難易,全力以赴,必須辦到;④關閉中段與殘礦回采相結合,關閉作業中段與礦山生產相結合;⑤采取一些特殊政策措施,如增加成本、提高單價、獎勵政策等;⑥是否考慮利用單獨選礦系統處理這些低品位礦石。
3.2加強礦體賦存規律研究
礦體賦存規律研究是礦山地質技術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日常生產必須面對的一個現實問題。一個負責任的技術人員只有做好這份起碼工作才能完成礦體生產勘探與應完成內業資料整理,提交可以進行采礦設計的地質資料,包括合格的圖紙和說明書。
3.2.1生產勘探與地質勘探的關系
礦體生產勘探必須按照規范、規程標準進行,過去沒有那么做,亡羊補牢現在為時也不晚。它所布置的坑道工程應與采礦采切工程相結合,為生產所利用;如果25m×25m的勘探網度還未能控制礦體形態,那么,必須再進一步加密至12.5m×12.5m。正如上述,大量生產勘探工程主要還是采用地質鉆機進行。就是說,以后的探礦工程以機探為主,巷探為輔。必須長期堅持這一原則,這一點絕對不能含糊。地質勘探是礦山地質工作又一個組成部分,它是在地質隊提交儲量之外,也是在礦山生產范圍之內的找礦工作。要做好這項工作,首先要加強礦體賦存規律研究,采用以礦找礦的方法:或在礦體走向延長的邊部,或在礦體傾斜延伸方向兩端,或在無礦天窗部位,或在構造帶變化處,或在斷層導致礦體錯失并通過研究預測而在不同中段找到錯失礦體,尤其是需要認真研究該礦富礦囊的賦存規律等。據資料11介紹,Ⅱ2帶是產于Ⅰ帶之上,厚80~150m,在與Ⅰ帶過渡部位糜棱巖R、P裂隙及千糜巖片理間常有含金石英脈分布,亦應為找礦方向之一。如果發現富礦囊,不論大小,對該礦生產將起到非常良好的作用。我們將出臺政策鼓勵地質技術人員,發揮聰明才智,增加地質儲量,找到黃金,給以獎勵;數量巨大,實行重獎。
3.2.2加強礦體賦存規律研究
金山金礦床嚴格受剪切帶控制。金礦體賦存在剪切帶應變中心部位超糜棱巖-糜棱巖-金礦化帶中,礦體與礦化圍巖為同一地質體,礦與非礦靠樣品圈定。礦體形態以似層狀為主,透鏡狀次之,產狀與主剪切面平行,舒緩波狀延展。礦床范圍內共圈出礦體10個:其中V1、V2、V7、V8、V9、V10產于金山-朱林韌性剪切帶應變中心超糜棱巖-糜棱巖-金礦化蝕變帶(Ⅰ帶);V3、V4、V5、V6產于陽山韌性剪切帶應變中心帶中。V1是礦床主礦體,分布于337~328線,走向控制長1910m、傾向控制延伸1480m(180~-200m),總體走向NW~SE,傾向NE,平均傾角29°,礦體最大厚度26.87m,平均厚度4.16m,品位變化大,單樣最高可達千克/噸,一般(1~10)×10-6。礦體在剪切帶陡坡處較薄,而在陡坡兩端膨大而成為厚礦段,厚、薄礦段呈弧形條帶以100~150m間距相間出現。其中富礦段的空間定位受更次一級構造的控制等[12]。
3.3做好空區充填準備
采空區處理也是今后一項重要工作:①可以及時處理空區,減少地質災害發生,做到安全生產;②可以極大地增加尾礦庫的庫容,有利于礦山生產發展;③可以減少環境保護壓力,減少增地面積,即可以實現中金集團的承諾:決不在任何地方以犧牲生態環境為代價而從事黃金生產[13]。
3.3.1采空區基本情況
歷年來該礦主要采用淺眼落礦不規則房柱法回采,自1987—2009年累計采出礦石量約510萬t,形成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采空區約200萬m3,分布于+162~-80m各個中段。
3.3.2分級尾砂充填工藝
正如上述,采空區處理方法有4大類工藝,采取何種工藝最合理、最簡單、最經濟、又能夠解決問題就應該分類型確定。鑒于該礦目前生產狀態和基礎條件,使用選礦分級尾砂充填空區是一箭雙雕。尾砂充填優點是充填料用管道輸送的效率高,能力大,充填機動靈活,尤其是空區嗣后充填不影響礦山正常生產。缺點:①需要建立尾砂分級和充填輸送系統;②充填工藝技術管理要求嚴格;③增加井下排水量;④水泵房需要建設排泥設施。分級尾砂充填空區的步驟如下:完善尾砂充填系統,管路按要求安裝到位,建立尾砂充填車間,采空區安裝泄水裝置即采空區有關巷道構筑泄水隔離墻,采空區分級尾砂充填[14]。
4結語
二、完善安全生產制度
化工企業的發展,意味著企業業務擴展,企業人員隊伍擴大,化工企業應建立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提高員工安全防范意識,明確員工安全生產職責。化工企業員工要正確認識安全生產管理工作,將安全生產管理放在化工企業的第一位,真正將安全生產管理落實在化工企業日常工作。確保化工企業在工作中,營造安全生產工作氛圍,在國家法律法規基礎上,制定完善的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在企業中建立安全生產管理體系,明確各級工作人員權責利,加強對安全生產管理的考核獎懲,在工作中做到逐級管理,定期考核各級安全生產管理工作,結合各級工作制定相應的安全生產目標責任書,在各級管理中實施責任追究制,真正做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三、加強生產設備維護
化工企業的工作環境和工藝流程使得生產設備受到腐蝕損壞,非常容易引起化工企業安全生產事故。尤其在化學氣體環境下,化工企業的生產設備在復雜的工藝流程中,極易導致安全生產事故。在長期的生產運行狀態下,化工企業生產設備的安全裝置以及生產設備的零部件遭受腐蝕磨損,并且老化的生產設備也會發生不確定性失效故障。所以,化工企業要加強對生產設備的維護管理,針對不同的生產設備配置相應的維護方案,確保生產設備的有效運行。不同的化工企業生產設備制定不同的檢修方案、檢修周期,技術人員及時檢查記錄生產設備狀況,確保化工企業生產設備安全生產工作,促進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另外,技術人員要加強對生產設備的運行狀況進行監測,定期對生產設備巡視檢修,發現問題及時維護,最快速度響應生產設備安全問題,降低安全生產事故發生頻率。
生產實習教學可加深學生對污染控制、治理設備工藝原理的理解,鞏固所學理論知識,增強他們對環保專業的興趣和信心,培養他們建立工程意識。筆者認為目前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教學普遍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一)專業課教學與生產實習教學時間和內容安排不合理
我校環境工程專業生產實習的時間安排在第7學期初,學時為2 周。而專業課教學大部分集中在這個學期,實習期間,有的專業課教學計劃還沒完成,甚至有的課程還沒開始授課,許多基本的理論知識還沒有講授,學生對環保治理設施工藝原理還不了解,使得生產實習這個教學環節的效率不能達到最佳狀態,達不到理論聯系實際的目的。雖然實習指導教師在實習動員時會對一些基本的概念提前進行講解,但這樣做效率低,好多知識學生似懂非懂。最佳的生產實習時間應該安排在專業課學習計劃結束后,此時學生對環境工程專業理論知識有了完整的認識和理解,并且學生渴望通過實際工藝設備實習來鞏固和豐富自己所學的知識。
1清單評價分析
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的清單評價分析,主要是根據對產品清單的分析來確定產品的功能單元以及系統邊界等,并結合產品的生命周期來建立各個階段的流程圖,從而實現對環境污染程度的量化評價,如廢氣、廢物、廢水等對環境產生的污染程度等,再根據評價結果來對綠色產品生產進行改進。清單評價分析主要從以下兩方面進行:
(1)要對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所有數據進行標準化處理,通過對各項數據的量化評價來實現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流程的改進;
(2)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建立生命周期清單,定期對清單表格進行分析,并對表格上的各項數據進行綜合評價,分析綠色產品對生態環境的污染程度以及主要產生的污染因素等,再不斷對其進行改進。
2影響評價分析
影響評價是基于生命周期評價的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價體系的重要組成之一,主要通過對綠色產品產生的環境影響、生態系統影響、人身健康影響等方面的評價,來確定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存在的不足。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的影響評價分析主要從以下三個步驟進行:
(1)要對影響進行合理分類,以生命周期作為基礎,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析,如NO2、SO2、固體廢棄物等方面的排放對環境的影響。通過對環境的影響進行分類來了解綠色產品生產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對環境的影響因素,并對其進行改進;
(2)對以上得出的影響因素進行量化分析,最終確定表內的各個干擾因素對環境產生的影響狀況;
(3)通過比較評估的方式來對不同環境產生的影響進行相互比較,同時要注重對環境產生潛在影響的因素評價,這樣才能確保評價的有效性。
3對評價的改善分析
通過以上對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價的分析得知,綠色產品在設計生產的過程中,對生態環境以及人身健康帶來一定的危害,在經過對危害因素進行量化之后,可以對影響因素進行定位,更有利于綠色產品設計的改進。以生命周期評價的綠色產品工業設計評價體系,主要是根據對生態診斷結果來改進產品的結構以及材料,避免或降低綠色產品對生態環境以及人身健康帶來的危害,為人們的健康以及生態環境的發展打下夯實的基礎。
2安全生產對水利施工企業的影響
人類的基本需求就是安全,安全是人們獲得健康的最主要的保障,而生產活動的開展都需要依據生命來延續和開展。沒有了生命那么就會沒有生存可言,沒有了生命,生活將不復存在。安全事故是造成企業出現嚴重經濟損失的主要因素之一,同時安全事故的出現不僅會對企業經濟發展造成影響,而且還會使得企業相關生產人員的生命財產安全受到極大的威脅,從而會對企業的信譽度以及企業的聲譽造成嚴重的沖擊,最終可能會使得企業出現倒閉的現象。因此,可以說明,安全生產在企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是企業開展各項工作的重點。
3如何搞好水利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管理
水利施工企業要想能夠有效的保障生產的安全,就需要對水利施工企業的生產實施標準化的管理,依據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對安全生產管理活動進行合理的管理和控制,從而對施工現場進行全面的管理,降低安全隱患出現的幾率,保障生產的安全進行。建立健全的安全生產責任制,制定出合理的安全管理制度,按照相關的管理流程對水利施工企業生產中的安全隱含進行有效的排除,針對生產中可能出現的安全隱患,進行相關預防機制的建立,從而使得相關的生產行為更加的規范和合理,從而保障各生產環節的質量和安全,以滿足水利施工企業生產的需求,保障工作人員、生產設備以及生產環境在最佳的狀態,并且要不斷的對水利施工企業制定的生產規范進行有效的改進,對企業的安全生產意識進行提升,以實現水利施工企業的安全生產。具體的做法包括以下幾方面:
3.1狠抓制度建設
在水利施工企業中,安全生產制度是企業安全管理制度中的一個基本項目,是水利施工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管理的重點環節。要想能夠使得企業可以做到安全生產,就需要建立有效的制度,通過制度對安全生產進行把關,而應該建立的制度主要包括安全生產責任制、安全檢查及隱患排查制度等。而在這些制度中,安全生產責任制是其中的重點,就相關的實踐分析可以了解到,安全狀況受到安全生產責任制的影響,安全生產責任制得到有效的實施,就可以對安全狀況進行有效的控制,如果安全生產責任制無法得到有效的實施,則安全狀況就會相應的變差。要想使得安全生產責任制能夠得到有效的實施,就需要對安全生產責任制進行徹底的落實,對各個部門的職權進行有效的劃分和制定,明確各個部門的職責和義務,每個部門都需要簽署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書,每個部門的各類人員也需要簽訂安全生產管理責任書,切實將安全生產責任落實到實處。
(一)跨國公司戰略的改變與產業的全球化
20世紀60年代,產業內部的競爭日趨激烈,使得跨國公司根據主要的地緣或者國家市場建立競爭優勢的經營戰略難以應對,于是,在全球范圍內配置生產要素資源和建立生產體系便成為獲得、保持與加強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這樣,跨國公司開始了由面向東道國市場的單一的獨立戰略和簡單一體化戰略向復合一體化戰略的轉變。
在復合一體化戰略下,跨國公司體系內的職能分工逐步集中化和專業化,母公司和子公司之間按照各自競爭優勢分置于價值鏈的不同位置上,形成了母公司和子公司以及子公司相互之間的垂直或水平分工。跨國公司通過內部分工體系將位于不同國家的子公司的經濟活動進行分工和有機結合,使分布于不同國家和區域的生產過程之間建立了高度依存的關系,一個以價值增值鏈為紐帶的國際一體化生產體系便建立起來。在跨國公司組織的國際一體化生產體系中,各國生產能力均被納入其中,根據它們的產業競爭優勢位居全球化產品價值鏈的一個或數個環節。于是,各國由各不相同但相對完整的產業組成的傳統的產業結構狀況逐步改變成為由不同產業的不同環節組成的群體結構,這些結構的共同特點是能夠充分體現和發揮該國的比較優勢,具備勞動力比較優勢的國家集中發展各產業中勞動密集的生產環節,擁有技術優勢的國家則集中發展各產業中技術密集的生產環節,它們共同組成國際生產的全部。產業的全球化態勢由此形成。
(二)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的新格局
產業全球化發展使國際分工和國際貿易格局發生了巨大改變。
首先,就國際分工而言,產業內部分工代替產業間分工成為國際分工的主導。
在新的分工格局下,特定行業最具有競爭力的國家占據具有壟斷地位的戰略環節,提供著價值鏈上最多的價值增加量;特定行業中競爭力強的若干少數國家占據寡頭優勢環節,提供價值鏈上相對較多的價值增加量;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國家占據不完全競爭環節,提供一定的價值量;而在價值鏈中不具國際競爭力的國家,只能占據價值鏈中完全競爭環節,在價值鏈生產中提供很小的價值增加量。
因此,從產業的國際競爭角度看,國際產業分工的內部化使得一國的競爭優勢不再體現于最終產品和某個特定產業上,而是體現在該國在全球化產業的價值鏈中所占據的環節上。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其全球化產業的成長過程,事實上就成為不斷培育和積累競爭優勢,由非戰略環節一步步向戰略環節挺進的過程。
其次,在新的國際分工格局影響下,國際貿易格局也發生了顯著變化,產業內貿易代替產業間貿易迅速增長,成為國際貿易增長的主體,加工貿易成為國際產業分工和交換的必要形式。
隨著產業內貿易的發展,進口中間產品加工復出口,或者海外加工直接轉口,成為各國企業生產和對外貿易中普遍采用的形式。傳統意義上完全由一國生產的純粹“本國產品”的一般貿易出口會越來越少,中間產品的貿易規模會越來越大,現代廣義的加工貿易成為產業全球化發展的本質要求和主要實現形式,成為現代產業分工和國際交換的重要載體。
因此,加工貿易在新的分工格局下較之一般貿易更具普遍性,區分加工貿易和一般貿易在許多情況下將變得沒有實質意義。而對于發展中國家來說,加工貿易既是發展中國家融入跨國公司的全球營銷網絡、促進出口和提升出口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是它們利用外資帶動國內產業參與國際分工、推動產業升級的重要手段。
(三)加工貿易與發展中國家的產業升級
在產業全球化背景下,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的概念也發生了變化。產業結構調整與升級不再僅僅是簡單地由勞動密集型產業向資本密集、技術密集型產業的升級轉換,而且還包含由同一產業內部的勞動密集型環節向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環節的升級轉換。
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產業中由勞動密集型環節向資金、技術密集型環節的升級轉換,表現在生產和出口上,將呈現出如下階梯狀演進:最終產品的加工、組裝生產和出口——零部件的分包生產和出口——中間產品的生產和出口——國外品牌產品的生產和出口(OEM和ODM)——自創品牌的生產和出口。在最初的組裝生產階段,發展中國家利用天賦的勞動力比較優勢,與跨國公司的技術、資金和營銷優勢相結合,參與國際分工,獲取貿易利益;隨著資金、技術優勢的逐步積累和關聯產業的形成與發展,發展中國家在全球化產業鏈條中由零部件的生產和出口漸次向中間產品、整件產品的生產和出口階梯提升。在達到最后階梯之前,發展中國家的對外貿易基本都屬于加工貿易形態。在發展中國家上述階梯狀遞進過程中,跨國公司的一攬子直接投資發揮著重要作用。作為國際產業轉移的主要路徑,跨國公司的直接投資不僅為發展中國家帶入了產業成長所必須而發展中國家又十分缺乏的資金和技術,而且提供了直接進入國際市場的渠道,同時,子公司和合資企業的存在與發展產生了不同程度的示范效應、溢出效應和關聯效應,使得發展中國家的勞動力比較優勢迅速轉化為國際競爭優勢,發展中國家可以由此逐步積累資金優勢,提高技術水平,發展關聯產業,從而較為迅速和有效地建立和發展現代產業。因而,跨國公司直接投資帶動的加工貿易的發展,是發展中國家融入全球化產業的生產體系,逐步由低附加值的產業鏈條向高附加值的產業鏈條演進的重要而且便捷的途徑。
(四)高新技術產業的全球
化與加工貿易
高科技產業不僅具有遠大的市場發展前景,而且對其他傳統技術產業的更新改造具有積極影響,是決定民族經濟未來發展前景的關鍵因素。由于統計口徑的差異和資料來源的限制,我們目前對全球高新技術產業中的跨國投資狀況難以作直接的統計和評估。但根據對聯合國有關資料的統計分析,與傳統產業相比,高新技術產業具有更為鮮明的全球化發展特征,跨國公司在全球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更為廣泛,擴張速度也更為迅速(潘悅:《高新技術產業中跨國投資的趨勢與影響》,國際貿易問題,2001年第5期)。
高新技術產業的全球化發展使得加工貿易成為各國參與高新技術產業國際分工的重要方式。對于發展中國家而言,若能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則對于其擺脫國際分工和國際經濟利益分配中長期被動不利的局面,具有突出的戰略意義。因此,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的加工貿易,融入高新技術產業跨國公司的國際一體化生產體系,是發展中國家實現產業跳躍式發展的捷徑。20世紀90年代以來,亞洲“四小龍”正是承接了發達國家高新技術產業的外包加工和其它配套業務,順利地實現了產業的升級換代。
高新技術產業在全球的激烈競爭和擴張加速了這些產業中的相關鏈條向發展中國家的轉移。繼亞洲“四小龍”之后,一些高新技術產業在20世紀90年代后期又出現了向東南亞國家轉移的態勢。高新技術產業的加速轉移為各國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產業結構調整升級創造了條件,同時,也無形中加劇了發展中國家之間承接發達國家產業轉移的競爭。高新技術產業加工貿易的發展既充滿機遇,又面臨激烈競爭,需要充分的重視和鼓勵。
二、我國加工貿易產業升級的分析
(一)加工貿易產業分布的結構優化
加工貿易的發展在我國呈現明顯的階段性,在每一階段里,投資主體的不同產生投資產業的分布差異,我國加工貿易也在諸生產要素的積累中不斷提升著產業構成的水平。改革開放之初,加工貿易以來料加工為主,投資主體是與港、臺、澳比鄰的東南沿海地區的鄉鎮企業,主營港澳地區轉移而來的服裝、玩具等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加工生產,工藝簡單,加工費低廉,經香港的轉口貿易占據了其中相當大的比例;80年代后期至90年代初,加工貿易以進料加工為主,亞洲“四小龍”成為加工貿易的投資主體,他們向我國轉移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加工貿易是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直接動力,服裝、紡織、皮革制品等傳統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量的擴張和質的提高;90年代初期開始,加工貿易進入外商投資發展的新階段,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外商直接投資成為我國加工貿易發展的主要動力,電子、電氣設備、辦公用品、通訊、計算機及生物制藥等高科技產業的中間產品的生產及制成品的組裝在東南沿海較發達地區穩步拓展,中國出口產品結構逐步優化,加工貿易由此呈現出勞動密集型行業與資本技術密集型行業并重的態勢。90年代后期,加工貿易中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品達到了40%。
產品的出口競爭力是產業國際競爭力的直接表現,出口產品結構是產業結構的外在反映,因而,我國加工貿易產品結構的變化能夠概括地反映我國加工貿易在上述發展中出現的產業升級和轉換狀況。表1展示了90年代以來我國加工貿易主要出口產品總額的增長狀況,表2則展示了加工貿易各類產品在加工貿易出口總額中比重的變化。
表1加工貿易主要出口產品增長狀況(百萬美元)
資料來源:海關統計。
根據表1的數據,1992年至2000年,機電、車船設備、化工、紙制品、木制品、塑膠制品和儀器儀表的加工貿易出口都獲得了2倍以上的增長,其中機電產品增長近6倍。90年代后期與前期相比,機電、車船設備的增長速度加速提升,而皮革和鞋帽的增長速度則顯著下降,表明機電產品為代表的資本燉技術密集型產品加工貿易的增長處于加速狀態,而皮革等勞動密集型產品加工貿易的增長處于明顯減速狀態,加工貿易產品結構的動態優化趨勢十分明朗。
表2加工貿易主要出口產品的結構變化(%)
資料來源:海關統計。
表3中國加工貿易強勢產業(%)
資料來源:表2。
表2顯示的加工貿易產品結構變化更能夠反映出加工貿易的產業升級狀況。根據表2提供的數據,1992年,占加工貿易出口前五位的產品分別是紡織、機電、鞋帽、雜項制品和皮革,其中,紡織和機電產品是出口的支柱產品;1995年,機電和紡織產品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比重也出現了同樣的轉換,儀器儀表替代皮革進入前五位;2000年,產品位次沒有變化,但機電產品的比重已攀升至43.22%,紡織產品的比重降至14.85%,其他產品的比重則在10%以下。加工貿易以機電產品為主的局面已經形成,若將機電、車船設備、儀器儀表和化工歸為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則這部分產品在出口中的比重由1992年的31.54%增長到2000年的54.37%,資本、技術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已超過了勞動密集型產品的出口。將加工貿易出口前五位產品排序狀況列表,得表3。
(二)加工貿易產業內部的階梯遞升
在產業全球化發展的大背景下,由于產業間分工和貿易越來越被產業內分工和貿易所替代,國家燉地區之間按照比較優勢分居同一產品生產的不同環節,因此,出口產品的產業類別逐漸不能十分準確地反映各經濟體在產業鏈條中位置的變化,加工貿易產品的增值率便成為能夠準確提供加工貿易產業升級狀態的判斷指標。
表4加工貿易附加值的變化
資料來源:海關統計。
表4顯示了90年代以來中國加工貿易的總體增值率狀況。由表中數據可以看到,我國加工貿易增值率在90年代中期開始迅速增長,到90年代后期已達到50%上下,這與80年代中后期15%左右的增值率形成鮮明對比,說明我國加工貿易已經走出僅僅收取廉價加工費的階段,加工貿易的產業鏈條在加長,我國產業在全球化產業鏈條中的位置在提升。
進一
步的考察還可以通過產品性質的一系列指標,來測度加工貿易在全球化產業鏈條中位置的變化,進而確認其在全球化產業內的升級換代狀況。根據課題組對全國611家加工貿易企業問卷調研結果的分析,約有35%的有效樣本企業已進入中間產品的生產階段,20%的有效樣本企業在零部件的生產階段,56%的有效樣本企業在成品組裝階段(見表5)(由于多數問卷問題可以復選,因此,除表中列明外,各項選擇占樣本百分比的和大于100%)。加工貿易產品的上述階梯分布狀態,說明我國加工貿易企業并非全部從事各產業的簡單組裝工序,相反,已有1燉3強的企業進入了中間產品的生產階段,我國加工貿易已擺脫了簡單組裝加工基地的地位。
由于先進機器設備的發明和使用,大量零部件和中間產品的生產既可以采用技術密集型生產方式,也可以將技術物化,采用使用大量機器設備、雇用簡單勞動力的方式,因此,僅以階梯分布還難以準確顯現加工貿易的要素含量,進而判斷其在全球產業鏈條中的位置。表3.7顯示了課題組調研結果,樣本企業中,67%的企業從事的是勞動密集型生產,8%的企業從事的是資本密集型生產,17%的企業從事的是技術密集型生產。資本和技術密集型企業的和為25%,表明我國四分之一的加工貿易為非勞動密集型的生產加工。
歸結起來,我國加工貿易生產和出口的基本狀況是,54%的出口產品是資本燉技術密集型產品,實現了50%左右的增值率,35%的企業從事中間產品生產,25%的企業生產屬資本燉技術密集型。這些數據充分表明,盡管與發達國家和新興工業體存在著較大差距,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我國加工貿易確實實現了產業升級,并且,這一升級進程是十分顯著的。
表5加工貿易企業出口產品的階梯遞升
資料來源:根據企業調查問卷計算。
表6加工貿易的要素密集度
資料來源:根據企業調查問卷計算。
三、加工貿易對我國產業結構升級的影響
按照跨國公司投資戰略的市場導向進行劃分,進入中國的外商直接投資可以分為兩類:實施淺度一體化戰略的企業(面向中國市場)和實施深度一體化戰略的企業(面向國際市場)。后者便是加工貿易的主體。因此,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產業結構升級換代的積極影響中相當大的比重是通過加工貿易投資實現的。
外商投資帶動的加工貿易發展對我國勞動密集型產業技術密集度的提高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的發展都發揮了重要的積極影響。改革開放前期,我國輕重工業的發展長期失衡,與整體國民經濟不相適應。改革開放以后,加工貿易在紡織、電子、輕工機械和家電等行業的投資,一方面從總體上改善了輕、重工業結構的失衡局面,另一方面也迅速提高了這些部門的生產和技術水平,并使這些部門迅速獲得了國際競爭力。9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以跨國公司為主的外商直接投資在化工、機電等資金燉技術密集型產業和計算機、生物醫藥等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我國加工貿易出口結構不斷優化,高新技術產品出口迅猛增長,高新技術產業的增加值也呈加速增長狀態。表7顯示了80年代以來按照附加值計算和衡量的制造業內部產出結構的變化。從表中可以看到,20年來制造業內部結構發生了很大的變動。其中,加工貿易集中的電子及通信設備制造業、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電氣機械及器材制造業、醫藥制造業和服裝及其他纖維制品制造業等在制造業中的比重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升,高科技產業增長速度尤為明顯。
分階段的分析可以進一步看出,不同產業在80年代和90年代的變化有所差異,產業結構在90年代的變動狀況比80年代更為劇烈。在升幅較大的產業群體中,服裝業的提升主要發生在90年代上半期,交通運輸設備制造業和電子通信設備制造業90年代提升速度加快,電子產業在90年代后半期的增幅尤其明顯,說明技術和資金密集型產業在國民經濟中地位與作用的顯著提高主要發生在90年代。上述產業在制造業中比重依次提升的順序,與加工貿易發展的階段性特征相吻合。
表7制造業產出結構的變化(MVA)(1980~1999,%)
資料來源:根據《中國工業經濟統計年鑒》(1993)和《中國統計年鑒》(1997,1999)相關數據整理計算。
依據制造業各行業的附加值產出狀況和它們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可以得到不同時期的強勢產業組合(見表8),將表8制造業強勢產業與表3加工貿易強勢行業及表1加工貿易增長狀況作對照,可以看到,強勢產業中的全球化產業都是加工貿易增長最快的行業,其中,強勢產業中排名提升最快的電子和運輸設備的加工貿易增速尤為明顯。電氣機械產業在強勢產業中位居后位,但機電產品的加工貿易發展格外突出,如果機電產業加工貿易的產業關聯作用得到發揮,則該行業加工貿易的發展對亟待升級的產業結構將產生有益的推動作用。
綜合考察表明,加工貿易發展和我國產業結構變化在總體趨勢和動態階段性變化上都表現出了較為明顯的一致性,結合外商投資推動的加工貿易在資金、技術和市場等諸要素的形成和積累中所產生的促進作用(課題組:邁向市場經濟的前沿——加工貿易對我國國民經濟總體作用評價,國際貿易,2000年第9期),我們可以充分肯定外商投資和加工貿易發展對中國產業升級的積極影響。
表8制造業強勢產業的變化(1980~1999,%)
資料來源:表7。
四、加工貿易在高新技術產業發展中的作用
加工貿易發展對我國產業升級的積極影響在高新技術產業成長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經過改革開放10多年的發展,中國具備了較強的加工生產能力。到90年代中后期,與其他發展中國家相比,中國在產業基儲科技和人力方面的相對優勢吸引著跨國公司的高新技術產業投資。跨國公司將高新技術產業中的相對勞動密集型和資本密集型及非關鍵的技術密集型環節置于中國沿海經濟發達地區和人力資源密集區,這些子公司大都采取加工貿易方式運營。同時,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的亞洲“四小龍”也將中國作為其高新技術產業
轉移的主要目的地,將其在跨國公司高新技術產業鏈條中的部分勞動力較為密集的環節逐步移入中國。
外商直接投資在高新技術產業的飛速發展中起了巨大的作用。90年代中期以來,中國高新技術產業實現了高速增長。1993~1998年,高新技術產業總產值年均增長24.4%,高于全部制造業11.0%的平均水平,同期,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年均遞增19.9%,同樣顯著高于全部制造業的7.1%的平均水平。其中,外商直接投資占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的一半以上,占申請專利數的2燉3,占出口值的3燉4。這個趨勢隨著我國外資引進的不斷增長而加速發展,加工貿易在此發展中的作用尤為明顯。
表9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構成(億美元)
資料來源:科技部。
工序成本控制與傳統的成本管理方法有所不同,主要的區別是,傳統控制指標的量化及下達方式是自上而下,即從廠部到車間、班組,但要下到個人就比較困難。因為指標的理論性、專業性較強,與操作者及相關的行為活動聯系不緊密,致使控制工作落不到實處。而工序成本控制首先考慮的是操作者的行為活動與成本運動的關系,通過自下而上的運動程序達到控制整個產品成本的目的。其次工序成本控制實現了從事后被動記錄成本發生向事前主動控制的轉變,從而引發了一場成本管理上的變革。
工序成本控制目前在機械行業得到了普遍的重視,因為:
1、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需要
在計劃經濟時期,企業為國民經濟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國家也是百般呵護企業。那段時期,資本的積累和投入都由國家管理,企業考慮的只是千方百計完成國家下達的計劃任務,企業發展、職工收入都是由國家統一考慮。進入市場經濟后,許多經濟活動都是按市場經濟規律進行,各類資源的配置都是以市場為主體,政府干預在逐漸減弱,特別是加入WT0后,在WTO全部協議中,就有90%以上的協議是約束政府的,即今后企業靠政府的扶植來發展、生存已經很艱難難。企業只有靠自己,要生存發展必須遵循市場規律,企業資本積累源于盈利能力,發展靠的是效益最大化的支持。從企業角度看,在價格一定的條件下,要提高效益就必須降低費用支出,控制成本、降低成本。現在許多企業都在積極地探索控制成本的有效手段,大家都非常清楚,誰能控制好成本,誰就掌握了企業發展的主動權,因此,企業要生存和發展就必須控制成本。
2、產品市場競爭的需要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產品的競爭會越來越激烈,競爭的焦點也主要集中在價格上。從行業角度分析,同類產品各企業設計模式不同,工藝方法各異,都會反映出各自的成本不一樣,也就產生了各企業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異,同樣價格的產品有的企業盈利,有的企業就不一定能盈利。這就要找出差異存在的原因,問題主要還是在成本水平上,所以要提高產品市場競爭力,必須控制產品成本。
3、員工收入提高的需要
企業訂單增加了,工人的任務量加大了,如果職工的個人收入與工作量的增加不成比例時,將會直接影響工人的工作熱情。工人的干勁調動不起來,訂單完不成,企業又如何發展。增加職工個人收入與增加企業經濟效益一樣重要,企業的各界領導必須把這一指標作為任期的主要任務來完成。黨的十七大提出要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把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為全黨工作重點,企業在這方面更應有所作為。
從企業生產的角度講,增加收入的資金來源有兩個:一是增加產品收入,提高產品價格,但在長期買方市場條件下,提高價格不符合市場規律,只能是不斷地改進產品結構,開發新一代產品,增加產品的科技含量以滿足用戶;二是降低產品成本,這是企業能做也是應該做的工作,降低成本首先要正確地引導職工自覺主動地控制成本,要使每個職工都能認識到,做好成本控制是增加個人收入的最有效途徑。
二、工序成本控制的整體思路
1、在總結過去工作上發展
早在20世紀80年代后期,在機械行業的部分企業內就開始了目標成本管理工作,十多年來在成本的管理上雖然沒有大的突破,但也積累了一些經驗。比較深刻的感受是,過去的目標成本管理工作過多地注重指標的控制手段和方法,而未能將責任落到實處,致使目標成本管理工作仍然停留在理論上。分析總結過去得出這樣一個結論:過去開展的成本控制,重點做了管事方面的工作,強調的是指標如何下達,而忽視了責任者的責任落實。針對這樣情況,找出一種在既管事的同時又注重規范人的行為活動的成本控制方法。整體工作思路是總結過去工作中的正反兩方面經驗,分析研究存在的問題,針對問題找出解決辦法。基于這樣一種思想,歸納出一種從工序過程中人的行為活動開始就控制成本的管理方法,方法中吸收了過去工作中一些好的做法,融入了一些現代管理會計中責任理論思想,增強了方法的操作性,較適合當前企業成本管理的發展。
2、管理創新是企業發展的動力
工序成本控制方法,筆者所在行業的兄弟廠家都處在方法的探索過程中,沒有成型的方法和理論介紹,完全是一種新方法的探索。管理上觀念的創新,能激發各級管理人員的創造欲望,推動事物不斷發展。在成本控制上,改變過去的思維方式,從強調對事對指標轉向主要對人的行為的管理,改變過去的傳統管理方法。傳統管理方法在一定歷史時期有較積極的作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企業內部的生產關系產生了很多不適應,不創新不改革,就不能適應企業生產力的發展。因此,管理創新就是企業內部生產關系的改革,是企業不斷發展的動力。工序成本從管理的角度看也是企業內部生產關系的一次調整,出發點是如果我是操作者應該怎樣控制成本的換位思考方法,在實際操作上更注重它的現實性和可操作性。通過這些創新意識在成本管理中的融合,也能最大限度地調動各級管理人員和操作者的管理熱情,從而更有利于推動企業管理水平的提升。
三、工序成本控制
產品加工過程中要經過很多工序,每道工序發生費用的累加構成了產品生產成本,首先要研究分析工序成本的發生過程。構成工序成本的要素主要有:設備開動所發生的各類費用;包括消耗動力,自身磨損后的補償價值,承擔的維護費,操作人員的工費以及設備開動所需要的時間。分析各項費用和設備的自然狀況,決定了各項費用的發生量,這些費用是相對固定的。而設備開動的時間是變量,控制時間則是降低成本的關鍵,從單道工序開始到多道工序以致擴展到整個產品的加工流程。
制定一個成本業務控制流程,以控制生產加工過程中成本費用。成本控制業務流程的設計思想,是將生產過程中的物流、資金流、信息流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提高運營效率,降低經營成本,使各項經營活動都能發揮出最大的管理效能。
開展對企業生產狀況的調查,了解當前的運行情況,分析事物生產運動過程,信息傳遞方向路線,資金流動形式,找出最佳的結合方式。根據企業的具體情況,找出一個較適合的控制方法。
經過筆者對生產過程中收集到的資料的分析研究,整理歸納出一套成本控制工作的業務流程。一般的加工企業,體現著資金運動的實物在生產過程中主要有五種形態:(1)自制鍛件毛坯,主要是中小零部件;(2)外購鑄鍛件毛坯,主要是專業重機廠生產的大型部套件;(3)型材毛坯,主要是各種槽鋼、角鋼,棒型材等;(4)調質件,主要是一些機械加工件;(5)在制半成品,主要是一些單道工序完成部套加工的零部件。
(一)責任成本的計算
責任成本的概念:指某一責任中心或責任者的可控成本,特點是責任者有能力控制其形成,以致影響和調整其數額。
責任成本與產品成本的區別:責任成本與產品成本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成本概念,產品成本是以產品為對象歸集的產品生產耗費,歸集的原則是誰受益誰承擔。責任成本是以責任中心為對象歸集的生產或經營管理費用,歸集的原則是誰負責誰承擔,全部責任中心的責任成本總和與全部產品的生產成本總和是相等的。
企業責任成本的核算體系分為二級組織體系:廠級和車間級。廠級由廠計劃部門負責,主要職責是制定各單位責任成本指標,評價考核完成情況,歸集整理產品成本,建立產品部套責任成本明細賬。車間級由車間控制組負責,主要職責是計算部套及工序零件的責任成本,對照標準責任成本檢查評價操作者完成的實際責任成本,建立基礎資料賬目,向上級報送相應的報表。
(二)責任成本的計算方法
按計算責任成本發生的時間不同,可分標準責任成本和實際責任成本。標準責任成本是按照行業或部門規定的標準參數而計算出的責任成本;實際責任成本是指操作者在生產過程中真實的統計結果,計算公式有所區別,標準工序責任成本和實際責任成本的計算公式:
標準工序責任成本(元)=工序定額工時(小時)×工藝規定所需設備的標準小時費用(元/小時)
實際工序責任成本(元)=工序實動工時(小時)×滿足工藝標準要求的設備的標準小時費用(元/小時)
標準責任成本是操作者認知工件工序成本的標準,只有知道了工序應該發生多少成本為正常值后,才能有目標地去控制它的發生,標準只對被考核者產生作用,是控制、考核、評價、獎懲的依據。
實際工序責任成本是操作者完成一系列工序活動后的客觀實際反映,是真實的產品成本,一臺產品的生產成本就是由若干道工序成本構成,是描述產品成本發生過程的真實指標。他的過程體現出可以控制的特性,利用這一特性是進行產品成本控制的關鍵。
四、設備小時費用率計算
工序成本控制的一項主要內容,就是衡量每道工序發生的費用,必須要建立明確的計算標準。按一般情況分析,構成工序加工成本內容的主要元素有兩項:一是工序發生的勞動量,即完成工序加工內容所需勞動時間;二是工序完成過程中所耗費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如輔助材料、能源動力、折舊費用等。勞動量是通過工藝定額工時體現的,生產資料的轉移價值主要是由設備的小時費用率來反映,工藝定額的制定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較強的工作,在這里不做詳細介紹,主要分析一下設備小時費用率的內容。
設備小時費用率構成分析,主要有四方面內容:
1、設備運轉做功時所消耗的電能;
2、設備使用中隨時間推移產生磨損需由產品補償價值;
3、操作人員的工資費用;
4、應承擔的一般消耗,主要是制造費用分攤內容。
設備小時費用率實際上就是該設備上述四項費用的計算之和,要實現上述的計算就要明確幾項前期準備工作。一是對設備進行科學合理地分類。因為各種設備結構復雜程度、操作難易程度、技術含量等有較大差異,體現出所消耗的價值也不一樣,所以按照一定指標體系把設備劃分為三類以確定不同的費用系數,劃分類別的指標主要依據有,設備原值、型號規格、操作方式、機械電器復雜程度等。分類取費的方法比較符合實際運行。二是合理確立工人工資,不同類別的設備對操作者有不同的技能要求,工人工資按生產工人平均工資以設備的不同類別加以區分。三是制訂設備折舊額的轉移方法,設備折舊分二類,一類是在正常折舊年限的折舊。另一類是超期服役設備的折舊。兩種分類的折舊額有較大區別,通過對設備的分類和不同的費用標準,比較真實地反映了實際運行中的有形資產價值轉移情況。四是制造費用中一些不能直接歸屬于某一責任體的分攤費用,分攤的標準仍然以不同類別分攤不同的額度的費用。
設備小時費用率是一個動態的指標,它不能固定在某一時點上,所以在制訂小時費用率時,就規定要定期和不定期地予以修正,以保證其能適應市場經濟、價值規律理論的要求。
五、在實施工序成本控制中應注意的幾項工作
工序成本控制體現的是廣泛性和全員性的特點,在實施過程中要積極發動群眾,能否實現全員參與是成功的關鍵,重點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組織好業務培訓。開展好培訓工作,做好層層培訓,使這項工作成為人人皆知的一種普及活動,同時要組建好專職隊伍,明確崗位職責。
2、處理好兩個層面的利益關系。通過工序成本控制,企業整體效益得到提高,職工的個人收益也應增加,如果職工在這個活動中沒有得到任何報酬,這項工作就很難開展好。因此,必須有一套激勵辦法,以保證工作能順利實施,達到一種雙贏的效果。
3、定額工時的全面整頓。工序成本控制工作是以產品定額工時為基礎,工時定額的準確與否,關系到成本發生的真實性和操作者收益的合理性。在整頓工時過程中,保證職工的收益不受影響,并隨著工時調整的日趨科學合理,職工的收益應逐步有所提高,也使產品定額工時的管理進入一種良性的循環過程。
二、產品選材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材料是構成物質產品的基礎,選材是工業產品設計的重要內容。選材,不僅關系到產品的物理性能、視覺感觀、觸覺感受,還直接關系到產品材料的獲取及其加工工藝,從而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從構成產品的材料來看,可大致分為天然材料和人工材料。目前,在工業產品的用材中,天然材料主要是木材、皮革和稀有石材。天然材料在色澤、質地與安全性方面具有顯著優勢。由于天然材料直接取材于自然環境之中,“來于塵土,歸于塵土”,因此并不存在對環境的污染問題,其對生態環境的影響更多地體現在,當某一天然材料的數量與質量發生變化時,對整體生態平衡所產生的負面效應,如樹木被大量砍伐,會造成水土流失、荒漠化、生物鏈條斷裂等惡果。另一方面,由于材料的稀缺性能夠有效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商家對其趨之若鶩,因而,某些優質的天然材料就此消失于人們的視野,從生態多樣性的角度來看,這種損失將比前者具有更大的破壞性。如果說,對天然材料的過度攫取其危害是顯著的,那么人工材料,尤其是不可降解的人工材料的泛濫,對生態環境的損害則是觸目驚心的。人工材料建立在化學工業的基礎上,人工材料之所以誕生,即是為了彌補天然材料在化學性質、物理性能、原料獲取及加工成本等方面的劣勢,然而,也正因如此造就了人造材料與自然環境的對立。人工材料泛濫所帶來的環境損害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1.其獲取需要消耗大量不可再生資源并產生廢氣和廢水;2.難于或不能被自然降解,所形成的固體廢棄物會對土壤、水體、生物造成直接或潛在威脅;3.回收利用的成本高昂,焚燒所產生的大量有毒物質加劇環境污染。對于產品設計中的選材要十分慎重,既要考慮成本因素,更要時刻以生態利益和環境安全為準繩,著眼于材料科學的進步,依照不同產品的性質和用途,選擇最為適宜的材料,做到物盡其用;同時,應盡量減少構成產品的材料種類,降低其回收、利用的難度,將其對生態環境的損害降至最低。
三、生產制造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設計,確立工業產品的各項效果和技術指標,并通過選擇和制定相應的生產工藝將其實現。具體來看,工業產品設計需要對產品的外觀尺寸、造型、結構、材料、色彩、表面肌理等進行定義,生產和制造則是依照以上各方面的設計內容而展開的。眾所周知,簡化生產工藝能有效提升效率、壓縮成本、降低能耗、減少污染物排放,進而減輕環境壓力。一方面需要借助技術創新,如設備的創新,多軸聯動機床、激光雕刻機、大型3D打印機的面世,使得以往復雜的工序得以簡化并能夠獲得更高的加工精度;再如材料的創新,記憶合金、納米陶瓷、石墨烯等新材料相繼出現,除具備優異的物理性能之外更能夠簡化產品結構和制造工序;但無論是新設備、新材料還是新工藝,都需要長期的研發和巨量的資金投入。另一方面,需要借助工業產品設計的優化,相較于技術創新,通過設計手段簡化生產工藝將更加直接和高效。如在“綠色設計”理念指導下開展的簡約設計(Minimalismdesign)、可調節設計、模塊化設計、工藝簡單化設計等,都能夠極大地降低產品復雜程度,提升模具利用率并簡化裝配工序;此外,采用簡潔的造型、單純的材質、簡單的結構,利用料本色、材料本身質地、暗線裝飾等具體的設計手法也能夠有效地簡化生產工藝。誠然,復雜的生產工藝,某種程度上反映出對產品的“精雕細琢”“精益求精”,然而,以此為標榜并刻意為之,反映在設計上,即是復雜的造型和結構,繁復的裝飾和材質的堆砌,雖能夠造就一時的感官刺激,然而從長遠來看卻是難以持續的,從資源節約的角度來看也是不可取的。研究生產制造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有利于工業產品設計向著“結構最簡單、材料最儉省、造型最簡練、表面最純凈”的方向發展,從而簡化生產工藝,將生產制造階段對生態環境的負面影響減至最低。
四、運輸與銷售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運輸與銷售是產品轉化為商品中最重要的環節,因此,不論是商家還是設計從業者,都對其高度重視。從設計角度來看,要保證運輸與儲存的便利、高效,以及促進銷售,重點在于產品的包裝,可以說,運輸與銷售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其主要來源是產品的包裝形式。首先來看運輸階段。從規模上來看,產品的運輸無外乎兩種,一是大批量的運輸,如從工廠將產品運送至銷售地,二是小批量或單品的運輸,如從銷售地運送至客戶手中。無論是哪種形式,在運輸過程中,對包裝的核心要求是保證產品安全,即是保證產品免于因震動、撞擊、擠壓、受潮等因素的影響而使產品損壞或失效。為了保證產品安全,就必須采用更堅固的材料、更大的緩沖空間、更好的密封效果等,隨之產品包裝的質量更重、體積更大、耗材更多,但這會帶來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包裝本身物料的浪費;二是運輸效率的降低,而這也是運輸階段對生態環境產生影響的部分。產品包裝除保障產品安全之外,另一個重要使命便是增強展示效果,展示效果對產品的銷售有著巨大影響。因此就不難理解,為什么產品在包裝上煞費苦心。產品包裝設計,為了增強展示效果,促進產品銷售本無可厚非,在此要批判的是“過度包裝”。所謂“過度”,即是包裝已經超出了合理的范疇,如運用高檔材質、復雜工藝、夸張的體量等,甚至在部分行業,包裝的成本已經高過產品本身!其目的,無非是通過“過度”來追求更大的附加價值。如果說,過度包裝的首要問題是對資源的浪費,那么更大的負面效應是對社會生態的破壞,因為這種包裝形式營造奢侈消費,助長奢靡之風。研究產品的運輸與銷售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有利于產品包裝向著輕量化、小型化、集約化、便于利用、易于再生的方向發展,這既是還原產品包裝的本真,亦是對生態環境的責任。
五、使用與維護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工業產品設計將定義產品的使用和維護方式,是使產品具備物質功能和使用價值的關鍵。產品的使用和維護,施動者是人,受動者是生態環境,連接兩者的介質是產品,因此產品需要滿足兩方面的要求,一是人的需求,二是環境的制約。滿足人的需求,主要體現在產品的安全性和易用性(Usability)。產品的安全是基礎,要求在產品的整個生命周期內確保用戶的使用安全;易用是更高的要求,即是方便人們更好地去使用,要做到這一點,需要具備以下要素:可學習性、可記憶性、減少誤操作、具備效率、令人滿意。這既是工業產品設計所追求的“以人為本”,亦體現出目前產品設計的不足,而這種不足將會導致人在使用與維護產品時遇到諸多不便,甚至是危險,以至于對人身財產及生態環境產生不利影響。要適應環境的制約,需要從兩個方面加以分析:一是產品的質量,二是產品的能耗。在這里,產品質量是指能否長期、穩定、高效地工作;而產品能耗是指在滿足功能需求的前提下,盡可能節能環保。要滿足上述要求,首先,需要通過設計為產品設定適當的功能范圍,功能范圍過窄,會使得產品功能單一,適應性不足;功能范圍過大,會造成功能浪費、結構復雜、維護困難。其次,需要通過設計使產品具備優良的工作性能,主要體現在產品的技術應用,材料運用、結構和工藝設計上。再次,需要通過設計使產品具備科學的使用功能,主要體現在高度協調的人機關系。研究產品的使用與維護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將有利于提升產品的安全性、易用性,實現產品使用和維護的綠色高效。
六、廢棄物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產品喪失物質功能和使用價值后成為廢棄物,此階段對生態環境的破壞效應最為明顯。現代設計強調貫穿于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尤其是“可持續設計”(SustainableDesign)的理念,提出設計應當使產品具備“從搖籃到搖籃”(CradletoCradle)的可持續性,即是希望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環境的損害。但要使產品具備這一屬性,需要擺脫兩方面的困境:一是材料的限制,二是觀念的束縛。工業產品的用材絕大部分是人工材料,尤其是高分子材料,這類材料的共同特征是制造容易、回收困難,因而其成為固體廢棄物污染的主要來源。盡管所謂“綠色材料”的概念在上世紀80年代就已經提出,但現實是這種材料并未成為目前工業產品的主要用材,這里既有技術的因素、經濟的因素,也有人們觀念的因素。相對于突破材料的限制,觀念的轉變顯得更加困難。首先,人們對于產品的態度普遍是“喜新厭舊”。產品生命周期的完結和產品代差的出現,是造成這一觀念的客觀因素,然而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產品推陳出新的頻率越來高、間隔越來越短,刺激著人們的視聽、調動著人們的消費欲望,因此,許多產品被提前“終結生命”。其次,人作為視覺動物,總是被精美、華麗的事物所吸引,這一方面是由于上述事物擁有更奪目的特征,而更主要的因素是人們對物質的迷戀和財富的炫耀,反之,質樸、簡單的事物很難成為市場的主流,實際上,這是植根于封建時代、發展于工業時代的審美觀念和價值取向在當今的投射。再次,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生活質量的提高,人們缺乏主動延續產品生命和參與廢棄物再利用的動機,人們已經習慣于購買和拋棄,而非維護和再造,因為前者意味著喜悅和簡單,而后者意味著乏味和挑戰。研究產品廢棄物階段對生態環境的影響,即是對可持續這一命題的思考。可持續不僅僅局限于產品的可持續,還包括經濟、社會、環境和文化的可持續,是一個宏大的命題。以設計引導和滿足消費需求,并維持需求的持續滿足,是達成可持續目標的重要手段,也是減少工業產品全生命周期對生態環境負面影響的有效途徑。
共生的概念首先由德國真菌學家德貝里(AntondeBary)在1879年提出的。德貝里將共生定義為不同種屬生活在一起。共生概念后經范明特(Feminism)、布克納(Photo—toxic)等人研究得到發展完善。共生營銷(又稱合作營銷),是兩個或更多獨立的商業組織,通過共同分擔營銷費用,協同進行營銷傳播、產品開發、品牌開發、品牌建設、產品促銷和分銷等方面的活動,以期達到共享營銷資源,鞏固營銷網絡目標、增強市場競爭力的一種營銷理念和方式(袁純清,1998)。
產業集群營銷管理就是產業集群為了實現其整體經營目標,適應集群外環境,將產業集群作為一個整體推向市場,以產業集群的整體形象參與市場競爭的過程。產業集群營銷管理是產業集群成長的重要因素。從跨學科角度對產業集群營銷戰略及其組織實施進行探索,對產業集群的升級和演化具有實用價值。本文在對紹興四大產業集群實證調研的基礎上,試圖從共生營銷的角度來探討集群的可持續發展問題。
二、紹興四大產業集群營銷狀況的調查與分析
紹興地處長三角南岸,是我國經濟30強城市之一。紹興的產業集群在浙江省乃至全國都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許多集群產品在全國甚至全球市場都有相當高的市場占有率。筆者選取了四大既有特色又有一定關聯性的產業群——紹興諸暨的大唐襪業、嵊州的領帶業、紹興縣的紡織業和上虞的傘業集群進行了實地調查研究。
(一)調查的構想與實施。本文希望從共生營銷的角度探討產業集群的持續發展問題及如何向更高層次演進。那么,紹興四大產業集群營銷的現狀到底如何呢?產業集群內的中小企業是否有進行共生營銷的意愿呢?為了了解紹興四大產業集群的營銷現狀,分析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困惑,為集群區域的中小企業進行共生營銷提供切實有效的決策依據,筆者開展了一次問卷調查,并對部分樣本企業進行了深度訪談,調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企業基本情況、企業營銷現狀和企業開展合作營銷的意向等。
本次調查從2006年4月開始,2007年1月結束,整個調查過程分為三個階段:(1)典型企業的訪談階段。從2006年4月開始,筆者選取了上虞傘業集群中的若干典型企業代表,初步了解傘業集群的運行現狀以及存在的主要問題,重點了解營銷過程中的一些困惑;(2)問卷設計與預調查階段。根據前期訪談的基本情況,設計出初步的調查問卷,并組織了預調查;(3)問卷調查階段。自2006年10月初開始對紹興四大產業集群企業進行較大范圍的問卷調查,共發放500份調查問卷,每個集群平均發放125份,共回收452份,有效問卷356份,回收率和有效率分別為90.4%和71.2%,符合社會調查技術方法的規范要求。
(二)集群內企業營銷狀況分析。整體而言,面對飛速發展的市場經濟,消費者需求的日趨多樣化,企業與企業之間的競爭日益激烈,企業要想抓住機遇,迎接挑戰,必須樹立現代化的營銷觀念。紹興四大集群內的企業也開始從對營銷的忽視逐漸走向了重視。但從調查結果來看,占集群絕大多數的中小企業在實際的營銷操作中還存在許多的問題。
1,營銷組織開始建立,但多數企業設立時間短、效率低。市場營銷是通過一定的組織機構來進行的。有效地制定和實施市場營銷戰略,必須以完善的市場營銷組織為基礎。市場營銷組織就是為了實現企業的市場營銷目標,對企業的全部市場營銷活動從整體上進行平衡協調的有機結合體。在接受調查的樣本企業中,只有13.5%的企業銷售部門的成立時間超過5年,22.1%的企業銷售部門正在建立。調查表明,大部分企業(77.9%)有自己專職的銷售部門,但設置的時間短,64.4%的企業銷售部門的設置時間都在5年以下。在座談和深度訪談中還發現,銷售部門在企業中往往流于形式,小企業中銷售部門與生產部門往往功能重疊,形式上是節約了成本,實際上卻大大阻礙了銷售工作的正常開展。
2,營銷隊伍初步建成,但人數少、素質低、管理難。對集群內企業專職銷售人員的構成看,情況很不樂觀。28.7%的企業專職銷售人員在3人以下,54.8%的企業專職銷售人員在5人以下,只有24.4%的企業專職銷售人員在10人以上。這還僅僅是在量上的劣勢。在深度訪談過程中,筆者還發現了以下幾方面的問題:
首先是銷售人員的素養。在紹興四大集群中的企業,銷售人員學歷偏低,缺乏與推銷活動有關的各種專業理論和知識。雖然近些年來也引進了許多大中專學生,但由于工作的環境和氛圍、工資待遇等因素,導致集群內的中小企業無法留住專業營銷人才,企業普遍感到現有銷售人員的素養有待提高。其次,集群內企業對銷售人員的激勵方式比較單一。一般都是根據推銷人員完成銷售任務的情況給予相應的經濟待遇,而對銷售人員的精神激勵和有效監督比較欠缺。再次,集群內銷售人員跳槽現象較嚴重。增加了企業對銷售人員的管理難度。許多企業的老總對銷售人員的忠誠度有所懷疑,不愿給銷售人員培訓,惟恐為他人作嫁衣。
3,市場調研逐漸受重視,但大多數企業投入低。一般來說,一個企業不可能為整體市場需求全部提供最佳的服務,而應當在市場調查的基礎上,對市場需求測定和預測,把整個市場進行細分,劃分成一個個市場部分(或亞市場),在此基礎上進行產品定位。這被調查的樣本企業中,除少數規模較大的企業曾作過較為規范的市場調查外,占了近1/3的中小企業沒有做市場調查的意識。其中26.7%的企業從未開展過同類產品的市場調查,21.6%的企業幾年開展一次市場調查。有些企業偶爾做了也是不規范和不全面,很多企業都認為做市場調查費用大,在現在低價競爭激烈的情況下,會增加企業的成本,從而在市場中缺乏競爭地位。
4,促銷措施單一,價格競爭仍是集群內企業競爭的主要手段。集群內35.1%的企業采取的促銷方式是降價,32%的企業采取的促銷方式是廣告宣傳。降價和廣告宣傳是集群內企業首選也是主要的兩種方式,占據了67.1%的份額。廣告宣傳的費用較高,單個企業往往覺得力不從心。而集群內企業可以很好地利用現有資源與優勢進行一系列公共關系的促銷活動的,卻只占了6.5%。
5,集群內企業營銷困難較多,持續發展維艱。19.1%的企業認為在營銷過程中最大的困難是新產品的開發,17.4%的企業認為是同行競爭激烈,其余象品牌建設、價格與成本控制、市場調研等都存在程度不一的困難。
(三)調查發現的問題。通過對紹興四大產業集群營銷現狀實地調查和分析,我們發現紹興四大產業集群內企業在營銷過程中存在以下一些問題:
首先,研發投入不足,新產品開發困難。9.1%的企業認為營銷工作中存在的最大困難是新產品的開發。
其次,市場調研不足,目標市場趨同,定位不明確。由于缺乏相應的資金、人才等因素,集群內企業沒有很好地展開市場調研,缺少第一手資料,直接導致企業的目標市場趨同。32.7%的企業針對的是低檔市場,25.8%的企業針對的是中低檔市場,產品的同質化導致市場競爭更加激烈。
第三,品牌意識不足,創牌能力不強。四大產業集群現在都面臨一個產業拐點,即必須從量的擴張轉向品質的提升,而要實現品質的提升,最好的出路就是打造品牌。一些有實力的企業已經把品牌意識付諸于行動,并取得一定的成績。然而,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卻因為自身的實力限制,從風險和成本角度出發,即使有品牌意識,單靠自身的力量也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從實際的調查中可以看出,只有4%的企業認為品牌無所謂,企業生產仍然以“貼牌”為主。
第四,分銷渠道單一,營銷網絡建設滯后。四大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分銷渠道一般是通過批發市場、自由市場,現在隨著電子商務的盛行,許多企業也開始借助網絡銷售。由于企業自身規模小、資金有限、實力薄弱,其他種類的分銷渠道(如超市、百貨商場、網絡銷售、直營專賣店、連鎖經營等)不敢問津。
三、產業集群的共生營銷策略
面對眾多實力更強的對手以及更為復雜的國際貿易環境,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單靠自身的力量是無法改變自己在營銷過程中的不和現狀和困難處境的。只有集群內的中小企業加強合作,把具有優勢互補關系的企業聯合起來,實施共生營銷策略,共同開發新產品,共同促銷和共享資源等,從而解決中小企業在營銷過程中碰到的問題,最終實現集群的持續發展與升級。
1,集群企業開展共生營銷的可能性。首先,空間的集聚性,使集群企業開展共生營銷成為可能。其次,良好的人脈網絡,使集群企業開展共生營銷成為可能。集群內的中小企業雖然同業競爭非常激烈,但他們大多基于特定社會關系而建立起來。這種特定社會關系由同宗、同姓、同鄉、同學等連接而成,其人際交往注重血緣、親緣和地緣等,所以,集群內有一種“信任”與“承諾”的空氣,給集群內企業采取共生營銷策略提供了良好的空間。第三,對龍頭企業的信任,也使集群企業開展共生營銷成為可能。在對樣本企業調查的過程中,有超過80%的企業認為在產業集群內開展營銷合作有一定的可能性。在問卷題“如果集群內有企業牽頭開展合作營銷,你是否會參加?”統計中,發現明確表明不參加的企業只占了6.7%,50%的企業明確表明會參加,42.7%的企業猶豫不定,看情況參加。從調查結果看,群內企業對在企業之間進行營銷合作表達了強烈的意愿。
2,集群內企業開展共生營銷的對策。根據筆者對紹興四太產業集群營銷現狀的調查以及集群企業在營銷過程中碰到的一系列問題,我們認為集群企業采取共生營銷的對策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共同開發新產品,提升集群企業利潤空間。新產品的開發對一個企業乃至一個集群的發展是至關重要的。近年來紹興四大產業集群的中小企業在能源緊缺、原材料漲價的嚴峻形勢下,都感受到了生存空間被壓縮的窘迫,所以,開發技術含量高和附加值高的新產品是企業當前實現贏利的切入點。但是,由于新產品開發費用的日益高漲和單獨開發新產品存在的難以克服的技術障礙,單靠幾個企業單打獨斗難以完成整個產業群產業結構升級的任務。所以,聯合有合作意向的企業,共同提供人力、物力、財力進行研制開發新產品的活動,一方面可以利用共同資源進行技術交流,減少人力資源的閑置,節省研究開發費用,分散風險;另一方面可以提高產品的附加值。
(2)共同進行市場調研,錯位生產。市場調研由于工作量太大,專業性太強,費用太高,往往令中小企業望而卻步。由于缺少必要的市場調研,很多中小業主在產品生產上都采取了跟隨策略,導致集群內產品所針對的細分市場過于集中,產品之間有很強的替代性,競爭十分激烈。
當前,紹興四大集群內有一定規模和實力的企業已經開始重視市場調查,而且能根據調研結果錯位生產,形成自己的特色。但是,集群內的眾多中小企業基于自身條件的限制,都只能齊頭并進開發低端產品。所以,集群內中小企業聯合起來可以非常有效地解決工作量太大、專業性太強等市場調研中的困難,共同調研的項目包括消費者需求變化狀態、行業發展狀態、集群外對手情況等。同時,通過合作調研形成產品差異化,使企業競爭從以價格競爭為主轉到在價格基礎上的非價格競爭為主的市場競爭上來。
(3)實施品牌戰略,提升集群檔次。在國際市場競爭中,品牌戰略已成為跨國公司和大企業贏得競爭優勢的成功之道。紹興四大集群內的企業經過多年的快速發展,企業的品牌意識在日益增強,許多企業開始重視品牌管理。集群內的中小企業也已經認識到品牌的重要性。但是,品牌的建立成本很高,集群內眾多中小企業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如果通過兩個或更多的企業組成聯盟,共同使用一個品牌,則可以以降低成本的方式迅速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以此提高企業知名度和競爭力。
(4)合力構筑和共享營銷渠道,拓寬集群企業的銷售通道。單個企業,尤其是中小企業要憑自身力量在全球范圍內建立完善的分銷體系是不經濟也是不可能的。因此,集群內中小企業共建和共享分銷渠道,對集群內企業營銷業績的提升顯然是非常有利的。在目前的形勢下,產業集群共建分銷渠道采取的方式主要有:同心協力保持并進一步提高集群內專業市場的聲譽,并進一步擴大專業市場的交易規模和輻射半徑;集群內中小企業共同開展電子商務,通過成本低但信息量豐富的網絡信息,把集群的產業優勢和特點向國內外推廣,加強產業集群的整體形象;集群內中小企業聯合起來開設專賣店,以此來共同分擔成本和風險,并借此開拓新的營銷渠道,以適應新的競爭環境的需要。
經過相關部門調查顯示,現在很多化工企業出現這樣一種現象:企業相關的安全文件都已經制定完善,工廠生產的各個工序也有安全常識提醒和注意事項,但是責任人卻不明確,使得這些文件的制定似乎成了擺設,沒有管理者去進行監督和管理,即使出現問題,也找不到相關責任人。有一些化工企業稍微做得好一點的,會有相關部門的領導兼責安全的管理,但是也只是停留在表面工作上,在員工會議上進行宣傳一下,很少有企業會深入分析安全的問題,也沒有制定細節性的到位的制度措施。有一些企業會將社會上報道出來的其他企業的安全事故拿出來提醒員工注意安全,但仍然是流于形式,沒有真正深入管理者的人心,企業內部的安全問題責任不明,沒有落實到位。
1.2不重視安全培訓,培訓效果不佳
由于化工企業的產品特殊性,安全培訓是企業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是其實際操作效果卻讓人大跌眼鏡。第一是培訓力度還有待大大提升,基本上絕大部分的化工企業對于安全培訓的實施是走走場面,拍拍照,流于形式,員工想去參加培訓就參加,不想去就不去,正規的考核根本沒有落實下去,其效果是很不盡人意的。第二是職工的安全意識差,即使是參加了培訓,由于不上心仍然無法很好地掌握安全技能的要領。第三是培訓質量差,化工企業由于對安全的不重視,也不會去聘請專業的安全講師對員工進行培訓,通常他們隨便在公司內部找一個相關管理者進行培訓,其培訓質量是不容樂觀的,這些現象都體現了化工企業忽視了安全宣傳教育的重要性。
2創新化工企業安全生產管理
2.1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意識
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一定要有高瞻遠矚的戰略思想,堅持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核心價值觀,堅持科學發展觀,做科學發展的領先者,要在確保員工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的同時促進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積極響應“安全第一”的生產標語和生產原則。從里到外、從源到尾抓好安全工作,無論是在設備的引進過程中把好關,還是在生產的過程中加強監督,都需要引起領導的足夠重視,這種安全意識不僅要深入員工的心理,更有深入到領導者的心里。
2.2明確化工企業安全生產責任
化工企業的科學健康發展,必須做到將安全生產的責任落實到位。首先,相關安全生產的規范制度必須完善。企業必須把每個工序的安全操作規范名列出來,另外,相關的處罰條例一一審核列明,從而使員工在工作的過程中可以實時提醒自己,嚴格按照技術要求進行操作,增強安全隱患意識,提高安全操作技能。其次,每個工序必須有一個安全負責人,每天監督和管理安全事宜。對于責任人導致安全事故的必須嚴懲不貸。
2.3認真落實化工企業安全培訓工作
對化工企業人員進行安全宣傳教育的過程中,主要是在在培訓內容上,尤其是對化工企業的生產特點、作業環境、危險操作、設備狀況、消防設施等情況和典型事故案例進行剖析和深度講解,讓員工能夠深入了解企業安全情況。在培訓過程中,采取案例分析,理論學習和實際操作三方面進行培訓,從思想和實際行動上增強員工的安全意識和安全操作技能。培訓是一個長期的學習過程,工作之余多學習多分析,多向老員工老師傅進行請教,切實將自己的安全、企業的安全和社會的安全結合起來,高瞻遠矚,為化工企業的長遠未來作打算,在企業內部營造一個注重安全生產的良好氛圍。培訓后必須進行考核,考核不能通過的需要重新進行培訓,直至員工都能通過考核,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