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新聞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5 10:26:3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電視新聞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電視新聞論文

篇(1)

縱觀多數電視新聞報道過程,我們發現很多的新聞事件被翻滾播出,但是表現形式都是一樣的。但是,現階段的觀眾希望看到更加多樣化的新聞,其不僅僅對于新聞編輯內容提出了要求,還對于新聞編輯的表現形式提出了要求。如果還以單一的傳統電視新聞節目形式為主,忽視新聞傳播規律和觀眾的需求,勢必使得新聞的收視率不斷降低,甚至達到被觀眾所厭惡的程度。據了解,這樣的情況在基層電視臺廣泛的存在,也是不利于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培養。電視新聞編輯的表現形式單一化,會成為阻礙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倡導將創新理念運用到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中去,是改變現階段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現狀的關鍵所在。因此,我們應該正視目前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存在的缺陷,積極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去進行探析。

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齊頭并進,是現階段我國新聞媒介發展的現狀,在相當一段時間內,這樣的態勢將長期存在。對此,電視新聞編輯應該不斷提高自身新聞供應能力,還應該在此過程各種實現信息處理能力的提升,以保證電視新聞信息報道的質量。要想充分發揮電視新聞編輯的效能,首先應該從思想觀念上端正意識。具體來講,應該涉及到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其一,明確信息把關人的定位,積極引導和幫助受眾去理解新聞信息,做好新聞的加工處理,規避單一的新聞報道模式;其二,合理區分新媒體和傳統媒體之間的關系,將電視媒體界定到更高層次的解讀上,以便補充新媒體快餐式的新聞報道方式的弊端,從而達到更加好的新聞報道效應;其三,在明確自身電視新聞編輯地位的同時,高度重視編輯創新能力的培養,積極改變編輯方式,研究受眾的心理,以便實現電視新聞質量的提升。

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以現實經驗為基礎。這就要求電視新聞編輯不斷總結和歸納自身經驗教訓,在現實過程中去樹立正確的新聞編輯意識,找到自身新聞編輯工作存在缺陷,對照現階段市場需求,積極進行改善和調整,以保證自身經驗體系呈現出良性發展的態勢。為此,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積極在電視新聞企業內部建立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交流平臺,鼓勵電視新聞編輯參與進去,為促進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不斷提升;其二,積極結合電視新聞編輯的工作經驗,對于現階段的編輯工作模式進行改善,嘗試以全新的方式去進行革新,以保證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質量的不斷提升。

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能力培養不僅僅需要編輯過程的調整和改善,還需要強化自身素質的全面提升。一般情況下,電視新聞編輯的素質應該涉及到:其一,政治素養的正確性,避免出現與形勢不吻合,與社會主導價值觀出現相互違背的情況;其二,夯實的理論素質,無論是新聞傳播學,市場消費心理學,還是大眾傳媒學,都需要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者有所涉獵,這是保證其新聞報道專業化程度的關鍵所在;其三,新聞信息判斷和處理能力。尤其在現階段信息數量不斷增加,如何在這樣的信息海洋中找到對應的素材,已經成為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重要素質之一。

電視新聞編輯工作其實也涉及到很多技術操作上的問題,如果沒有良好的技術素質,也是難以保證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效能的。因此,在促進電視新聞編輯創新能力培養的過程中,也應該注重利用先進的編輯技術,以實現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效能的提高。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應該積極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其一,依照實際工作的需求,采購相應的專業化編輯軟件,并且組織專業化的編輯培訓,使得新聞編輯工作人員可以迅速的適應新技術去進行工作,以便實現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質量的提升;其二,鼓勵電視新聞編輯人員針對于技術操作經驗進行交流,營造良好的相互學習的氛圍,以實現電視新聞編輯工作質量和效益的提升;其三,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應該不斷利用空余時間去接觸全新的技術,并且將其利用到實際的工作中去,由此實現電視新聞編輯人員技術能力的提升。

除了需要從技術的角度入手,積極做好電視新聞編輯工作之外,還需要從配套設施體系構建的方面入手:其一,將創新能力培養納入到電視新聞企業的文化建設體系,以營造良好的電視新聞編輯工作氛圍;其二,對于在參與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實踐中表現突出的,應該積極給予鼓勵,以此去激發更多的員工參與到實際的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工作中去;其三,積極給予電視新聞編輯創新實踐創造良好的環境,保證電視新聞編輯創新體系的構建。

篇(2)

1.2創新新聞內容和形式

新聞內容是電視新聞的關鍵,因而編輯需在新聞的內容上進行創新。在進行新聞內容方面的創新時,首先,新聞的內容要通俗易懂,要明白新聞的大多數觀眾是普通百姓,這樣便更加利于觀眾理解和吸收電視新聞中的信息。當今社會是快節奏的社會,人們生活的節奏也越來越快,大多數人都喜歡直觀簡潔的新聞內容,不愿花時間多加揣摩,內容復雜難懂的新聞必然不會受到大眾的喜愛。其次,為了確保新聞內容的通俗易懂,編輯應當注重新聞與社會的結合,并對難懂的新聞搭配合適的解說和圖文,新聞解說時盡量使用口語化的表達。最后,編輯要增加新聞內容的含量,但并不意味著要將大大小小的消息全都說一遍,而是要有選擇的進行,給大眾一些貼近社會生活、價值含量大的消息。除此之外,新聞的形式也是至關重要的,電視新聞形式的創新可采用這些手段:

1)融合各種形式的聲音、文字、符號、表情等圖文信息。隨著電子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這些多樣化的表現形式融合在新聞中,不僅可以增強對觀眾的吸引力度,還可以增強電視新聞的技術含量,提升市場競爭力。因而在編輯新聞時,可以融入一些文字制作、動畫、圖片、聲音等元素,創新電視新聞的形式。

2)為觀眾提供更多的參與新聞的機會。我國是民主法制國家,公民有言論自由,這為人們提供了更多的自由發表言論的機會,因而在電視新聞編輯中,要關注群眾的意見,為群眾提供參與新聞的機會,如群眾互動,街頭訪問、電話隨機采訪等其他創新的參與方式,讓群眾參與到新聞中來,在尊重國家法律法規和民治法治的前提下,自由的發表自己的見解。

這里所說的嗅覺,就是對新聞的本能認知,依靠以往的經驗自然而然的判斷消息的新聞價值。作為一名出色的編輯,必須能夠擁有這樣的基本能力,善于區分頭條新聞和普通新聞,有追蹤價值量大的消息的本能。注重獨家新聞的報道,這就要求編輯能夠敏銳的把握新聞的輿論趨勢,善于挖掘人們感興趣的話題,迎合大眾口味,并將其做成新聞,緊跟時代潮流。

電視新聞編輯每天的工作就是對大量搜集到的素材進行刪減、編排等加工工作。一名合格的電視新聞編輯必須要有扎實的寫作功底和充足的新聞價值判斷能力,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社會、國家乃至整個世界,各種信息包羅萬象,這就要求編輯們除了擁有專業的知識和良好的職業素質外,還要有更加廣泛的知識領域、新穎的思維和良好的觀察力。無論是宣傳的藝術、手法、心理,還是軍事、政治都要有一定的認知,這就需要新聞編輯在工作的同時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力求為廣大群眾做出更好的電視新聞。

2典型案例分析

中央電視臺的《新聞聯播》節目在國民的新聞生活中占據了很大的比重,它從1976年開始開播,并一直至今每晚與觀眾相約7點首播,甚至在一些家庭中,每晚半小時的新聞聯播時間是生活中的一部分。該節目以“宣傳黨和政府的聲音,傳播天下大事”的宗旨,在新聞界屹立將近39年,期間也伴隨著許多改革和創新,就從2013年的創新改版來說,內容變得更加貼近社會生活,使其收視率比2012年平均增加了24.32%,改版效果十分明顯。另外,隨著網絡的發展,《新聞聯播》的歷史播放記錄也可在網絡上觀看,還可在網絡觀看直播,雖是電視新聞,卻并不局限于電視,這種跟上時代潮流的轉變,也為其吸引了更多的觀眾。除此之外,其也在進行不斷地更新和完善,進一步擴大其在世界范圍內的影響力。比起騰訊、新浪等網絡媒體新聞和其他新聞雜志來說,有更強的可靠性,更易獲得人們的青睞和信任。由此可見,創新對電視新聞來說是多么的重要,這就更加體現了新聞編輯創新能力的重要作用。

篇(3)

電視新聞的邊緣化指的是電視新聞的主題和內容偏離公共事務,逐漸脫離服務于公共利益這一根本社會功能的趨勢。電視新聞邊緣化主觀目的是吸引受眾,其手段主要是“突破”新聞客觀與真實的邊界。內容上主要表現為追求新聞娛樂化,追求事件故事性、情節性、戲劇性,形式上表現為故意設置沖突、懸念,技術上則表現為主持人形象的娛樂化、播出語言的方言化及畫面的“精致”與“炫目”。

“邊界”之爭近年來成為諸多領域中常見的一種現象,反映在新聞領域首先表現為20世紀60年代美國新新聞主義寫作運動,嘗試將新聞寫作與文學寫作相結合,引發了第一次“新聞邊界”之爭?!靶滦侣劰ぷ髡哌\用景象、音響和人物內心的思考。以各自的風格表現了各種各樣的題材。”“雖然它有各種不同的表現形式,但一般說來,它是利用感知或采訪技藝獲取對某一事件的內部觀點,而不是依靠傳統新聞事業中常用的采集信息和提出老一套問題的標準手法,它還要求利用寫小說的技巧,把重點放在寫作風格和描寫方面。”新新聞主義由于大量借鑒文學手法而遭到新聞界批判,于20世紀70年代銷聲匿跡,而在其存在的10多年間,并沒有被美國新聞界所認可,“盡管新的非虛構性的報告文學出現在各種雜志和書籍中,這場寫作運動沒有擴大到報紙上?!钡滦侣勚髁x卻在文學界引起了轟轟烈烈“非虛構小說運動”,甚至被認為是一個嶄新的文學流派,“新新聞主義不僅僅是一個文體問題,它首先是一個新生的文藝思潮,而且迅速地由思潮發展為擁有眾多作家作品獨立的文學流派了?!毙滦侣勚髁x代表作家湯姆,沃爾夫本人也認為“新新聞主義是美國20世紀以來唯一有重要意義的文學流派”。

顯然,新新聞主義之所以被新聞界“邊緣化”主要是因為其企圖突破新聞的“邊界”——真實與客觀,而代之以文學的真實與客觀。“傳統新聞認為世界就是客觀的外在世界,可以用實在物體來描述。新新聞主義則認為真正的世界并不是外在的物的世界,而是內在世界,在于人的感受和情緒?!?/p>

如果說新新聞主義是借助“文學的真實”從外部挑戰新聞邊界的話,那么,興起于20世紀80年代末期持續了10多年的美國公共新聞運動,可以說是來自新聞界內部的邊界挑戰。

公共新聞還沒有形成明確的概念,但其核心是大眾傳媒的社會角色不再是“冷靜”的旁觀者,而是公共事務的“參與者”、“研究者”、“組織者”、“領導者”等,“其特點是新聞報道與媒介活動相結合,新聞傳播者在報道新聞事實的同時,還以組織者的身份介入到公眾事務中,發起公民討論,組織各種活動,尋求解決問題的對策,使公共問題最終得到解決。”公共新聞運動的邏輯是,既然新聞“客觀性”、“真實性”賴以存在的基石——個人理性已坍塌。那么?!翱陀^”與“真實”的新聞已無法將非理性個體引向對“公共事務”的關注,那么新聞工作者和媒體應擔當起組織、領導公眾討論、參與公共事務的責任——通過集體理性恢復新聞的應有功能。該邏輯存在的問題是:(1)集體理性如果存在,那么它是被媒體“操縱”的,如果媒體具有代表集體理性的“資格”,那么“民意”所形成的政府應被取消,由媒體行使政府職能:(2)如果集體理性不存在,那么公共新聞運動該何去何從?顯然,取消政府管理公共事務的功能在現階段是不可能的,那么公共新聞運動方向也只能是回歸到傳統。

上述分析可以發現,公共新聞運動企圖“突破”傳統新聞“客觀”、“真實”的邊界。如果成功,新聞則要么劃入“政府”領域,要么劃入“科學家”領域等,也就是說,公共新聞運動在突破傳統新聞“客觀”與“真實”邊界的同時,必將侵入其它領域,亦如,新新聞學入侵文學領域一樣,可以說,公共新聞運動的實質是取消“新聞”。

我國電視新聞邊緣化的實質同新新聞主義和公共新聞運動一樣試圖突破新聞“客觀”與“真實”的邊界,這一現象已引起了個別學者的充分關注,特別是在紀錄片領域,因為電視新聞入侵了紀錄片的“客觀”與“真實”,使得“紀錄片”變得面目全非,“因此,紀錄片邊界理論必須得出一種清晰而確定性的語言邊界,在影像、廣義紀錄片和狹義紀錄片之間尋找出它們之間語言的差異點,否則,在紀錄片來說,語言之間的界線含混不清導致了許多紀錄片理論研究及其實踐對話層次上的差異與混亂?!彪娨曅侣勥吘壔粌H模糊了電視新聞與電視紀錄片之間的界限,也使得電視新聞與其它類型電視節目甚至與電視劇的差異變得越來越不清晰。

電視新聞邊緣化不僅在價值導向上使得電視新聞采編出現重大偏差。而且由于電視新聞突破“客觀”與“真實”的邊界。娛樂功能變得十分突出,從而導致了電視新聞節目與文學、電影等藝術的功能區分度降低。

篇(4)

在全媒體時代下,傳統的電視新聞主要是以立體化和全方位的聲像作為主要媒介內容生產和傳播。傳統的電視新聞傳播內容具有較強的廣泛性和自由度,從而能夠較好地實現受眾互動,但是隨著新媒體快速發展起來,寬松的網絡環境吸引了更多的網民,言論發表也更加方便自由。因此,電視新聞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媒體的發展,便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適當地添加與網友互動的內容,以便吸引更多的受眾。同時,在開展電視節目的過程中應該適當對網友的言論進行點評,以便最大限度地激發網友參與的激情。不斷強化電視臺與網絡結合,積極拓寬電視新聞傳播的途徑,切實增強電視新聞的宣傳力度。[2]例如,在經過較長一段時間的發展,央視網實現了由央視網絡版向大型視頻新聞網站轉變的局面。

(2)電視新聞與移動媒體相結合

在當前信息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手機作為重要的通訊和交流工具,能夠實現人與人之間快速溝通聯系。隨著使用手機的人員不斷增多,手機網絡快速發展,電視新聞多媒體化逐漸顯現出來,甚至促使手機成了人們隨時獲取新聞信息的重要途徑。同時,由于手機接收信息成本較低,手機上網人數不斷增加,從而直接推動手機成了電視新聞重要的傳播途徑。[3]因此,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不僅僅是傳統媒體,還應該充分借助新媒體從多角度、多方位進行報道,從而有效實現新聞與移動媒體較好的結合。

(3)電視新聞必須具備較強的社會責任

在全媒體時代下,我國傳統的電視新聞節目應該承擔更大的社會責任。這主要是因為新聞傳播過程中,講究的第一原則便是真實性。除此之外,電視新聞節目在制作過程中還應該充分反應黨的路線和方針,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的需求。同時,電視新聞還應該在輿論快速傳播背景下,堅持正確引導社會輿論;合理地將社會新聞報道和輿論結合起來,充分凸顯傳統電視新聞工作者的職業道德素養,有效實現社會效益和新聞價值雙贏,以便推動電視新聞在新媒體時代下更好的發展。

二、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創新發展策略

(1)積極聯合新媒體,有效提升電視新聞傳播力

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過程中,逐漸改變了傳統電視新聞節目播放時間固定、接收地點限制的局面,同時逐漸擺脫了人們單單依靠電視新聞來獲取信息的途徑,促使人們能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利用互聯網來觀看電視新聞信息。在這樣的背景下,電視新聞傳播應該從實際情況出發,結合人們接受信息的習慣,充分利用新媒體這一優勢的傳媒力量。在2010年1月,我國通過了廣播電視網、互聯網和電信網三網融合發展的方案,這個政策為電視新聞媒介的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新媒體也逐漸開始實現由單向傳播向雙向傳播轉變,較好的改變了以往單一終端服務向多終端服務的現狀,有效提升了電視新聞的傳播力。更重要的是更新了電視新聞信息的傳播理念,創新了新聞信息傳播技術,拓寬了傳播手段,這樣便為電視新聞節目向多元化方向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機會。因此,作為傳統媒介的電視新聞應該不斷加強與新媒體的聯系,緊緊圍繞新媒體的交互性特點,及時反饋受眾對信息的意見,通過這樣最大限度地調動起受眾的參與度,切實提升電視新聞的節目質量。

(2)加強媒體監管,切實保持電視新聞公信度

1)盡量避免出現播出失誤現象

在全媒體時代下,由于拓寬了新聞信息的來源,擴大了受眾溝通交流的空間,這樣便促使電視新聞節目內容更加全面和生動,但這樣的現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信息的安全風險,為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安全和監管工作增加了負擔。尤其是在近幾年電視新聞的發展過程中,常常出現“口誤門”、“哈欠門”、“補妝門”等各類失誤問題。

2)合理規避娛樂化趨勢

在通常情況下,判斷一個新聞節目是否存在過度娛樂的傾向,便需要以最終傳播效果為判斷標準。這主要是因為新聞信息傳播主要是宣傳真實、善良和美好的一面,而娛樂化的新聞信息傳播卻只是以增加收視率和吸引更多的觀眾為主要目標,盲目的滿足受眾感情宣泄的需求。在全媒體時代下,電視新聞節目的信息獲取途徑不斷增多,新聞內容更加多樣化,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信息判斷的標準。再加上當前電視新聞在發展過程中盲目追求收視率,這樣便直接導致電視新聞節目在報道的過程中偏向娛樂化的現象較為嚴重。因此,電視新聞相關管理部門應該不斷鼓勵創新,堅持在新媒體發展過程中進行嚴格監管,合理規避娛樂化趨勢,從而確保電視新聞節目在堅持創新性和思想性的原則下,不斷增強電視新聞節目的藝術性,合理清楚電視新聞節目中的低速化現象。

(3)強化電視新聞互動性,創新電視新聞節目形式

為了激發受眾群眾的參與積極性,加大參與新聞活動的力度。將單一性的電視新聞向互動性過渡便是有效的措施之一。通過性質的過渡,能夠有效地讓受眾的參與權、知情權得到和諧統一。從而徹底將受眾群體從傳統的被動接收模式中掙脫出來。其具體的方法是:首先,通過電視直播、熱線電話、手機短信以及異地切換實時視頻等手段,來對群眾的參與積極性進行有效地提高。其次,對于網絡媒體(如博客和微博)的嫁接而言,要加大合作的力度,從而從根本上實現電視直播與網絡在線的雙向實時互動效果。在電視新聞節目中,新媒體的發展為電視節目增添了活力,這不僅體現在新聞內容的選取上,還充分體現在新聞節目表現形式的獨特上。因此,可以通過網絡BBS論壇、微博評論、短信互動等多種形式來有效增強電視新聞與受眾的溝通與交流,以便合理增強電視新聞與受眾之間的互動。例如,安徽省蕪湖市廣播電視臺的《第一看點》是一檔民生類欄目,從2014年初開始,通過植入“蕪湖第一幫”微信平臺、短信互動等多種形式,同時欄目主持人也在節目中拋出一些與觀眾互動的民生話題,節目的社會關注度明顯提高,收視率也是一路上揚。此外,受眾對于新聞報道的真實程度要求很高,長期以來,傳統媒體在人們心中的權威性很強,在一些突發、緊急的事件發生之后,電視新聞可通過網絡、移動通訊等平臺,以直播、連線等方式為廣大觀眾提供及時、準確的現場信息,融合多元媒體,為受眾帶來高質量的新聞信息。

(4)積極完善深度新聞策劃和報道,提升新聞信息價值

毋庸置疑,新型媒體在時效性上是具備了相對優勢的。但在新聞詳實性的保持上,其終極的砧碼是在于電視新聞之上。因此,作為電視臺應該加強新聞團隊的職業化程度,大力完善深度新聞的策劃與報道,將往日受眾群體的“由知其然”向“知其所以然”方向過渡,從而為電視新聞能在深度性上獨占鰲頭提供有效的保障。新媒體的應用,不但能夠改變人們接受新聞信息的傳統習慣,還能徹底顛覆電視新聞為主的地位。新媒體的應用,代表著用戶為主力軍的時代即將到來。其快速、準確、全面以及博大人文情懷的完美展現,勢必會對人們未來的發展帶來重要的影響。

篇(5)

2培養電視新聞記者在拍攝過程中的剪輯意識

記者是電視新聞拍攝的主要工作者,電視新聞記者的剪輯意識對電視新聞拍攝具有重要影響,因此,為了拍攝出更好的新聞,培養電視新聞記者的剪輯意識顯得非常重要。這要求電視新聞記者應加強編輯知識的學習,不僅要培養電視剪輯意識,也需要培養電視編輯意識,加強電視編輯基礎理論的學習,注重電視新聞素材的選取,使自己具有編輯意識。另外,在實際拍攝過程中,電視新聞記者的敏感性和判斷力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們應充分了解新聞的背景和發展過程,準確判斷新聞事件的主題和拍攝重點,提高自己的新聞敏感性,捕捉有價值的信息。若遇到突發新聞事件,應具有預見能力和快速反應能力。掌握過硬的拍攝技術,不僅要具有剪輯意識,也需要熟練操作攝像機,充分了解攝像機的功能和使用方法,尤其是運動鏡頭的使用,掌握畫面的構圖原理及色彩飽和原理,拍攝出豐富、真實的畫面和有價值、有用的素材,從而為新聞報道提供完整的內容。總的來說,培養電視新聞記者的剪輯意識是促進新聞報道的有效途徑,只有電視新聞記者的剪輯意識得到提高,才能為新聞報道提供豐富、真實的素材。

篇(6)

在各大傳播媒體新聞內容同質化嚴重的背景下,如何創新新聞報道內容,提高新聞報道的吸引力是新聞傳播制勝的關鍵。這就需要在新聞報道策劃中,追求時效性強的深度報道,以敏銳的嗅覺與視角從有限的新聞線索中捕捉可以做大做深的新聞素材,準確定位公眾所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來確立選題。并在新聞編輯過程中析事明理、見解獨到,不跟風,不炒作,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趨,善于對“熱”新聞做出“冷”思考,以獨到的觀點和深度的見解贏得受眾產生廣泛的社會共鳴,從而提高新聞傳播效果。

2.是深入基層,關注民生

在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黨的中心思想下,無論是以網絡為代表的新媒體,還是以電視為代表的傳統媒體,都開始用更多的筆觸和篇幅、更多的關注和同情去發現普通人群的新聞,傳播真正體現民生,民意的新聞。而如何讓傳統電視媒體更具民生新聞傳播優勢呢?這就需要發揮新聞報道的深度策劃作用。首先,在民生新聞選題內容上避免瑣碎化、同質化、表象化,應從廣泛的民生新聞素材中挖掘社會熱點,緊扣能挑動受眾社敏感神經的新聞題材,緊扣時展脈搏來創新新聞內容,從而增加受眾對新聞信息的認同感。其次,運用大范疇、小視角、深層次、談看法等策劃原則,做到宏觀主題,微觀著手;表達觀點,平民立場。從而提高民生新聞報道的感染力,提高報道效果。

3.是關注受眾情感,體現人文關懷

在新聞信息量不斷豐富、新聞傳播終端日益廣泛的今天,新聞報道缺乏人文關懷的現象日趨嚴重。而關注受眾情感,體現人文關懷正是吸引受眾、提高新聞傳播影響力的重要策略。因此,在電視新聞策略中,應以人文關懷為中心選題,關注受眾情感體驗,做出更能激起觀眾情感漣漪和人性化的新聞節目。

二、發揮新媒體技術特色,創新電視新聞傳播模式

新媒體的發展,在對傳統電視媒體造成沖擊的同時,其以電腦、移動電話等為終端,以聲音、文字、動畫圖像等形式的技術特色也為電視新聞的傳播與發展創造了有利的條件。一方面,電視媒體可借助新媒體技術優勢,積極建設網絡平臺,多方位收集新聞線索,實現多元化的新聞素材獲取渠道;另一方面,電視媒體可借助新媒體平臺,通過自己的官網及主流網站進行新聞推介和宣傳,從而優化新聞推介策略。與此同時,電視媒體也可發揮新聞媒體的技術特色。例如,開放性、實時性、交互性等創新新聞傳播模式,更好地滿足受眾需求,提高新聞傳播效果。而在創新新聞傳播模式上,傳統電視媒體一方面,發揮新媒體技術特色,實現傳播主體的多元化。新媒體環境下,每一個終端都可集成一個媒體,網絡已經從單純的連接訪問工具發展為交互平臺。傳統電視媒體正是要借助這一格局,將新聞傳播主體由單一化向多元化轉變,在擴大新聞信息獲取渠道的同時增加新聞傳播平臺,加強臺網聯動,如熱線、節目網站、手機電視、車載移動電視、IPTV、官方微博、論壇等多種媒介終端,實現傳播渠道的多元化和內容產品的多媒體化、多樣化,全面覆蓋新聞受眾的年齡段,擴大收視范圍,營造出大信息流、強輿論場的輿論空間,讓受眾從單純的觀看轉向積極的討論參與,從而擴大新聞傳播的影響力,提高新聞傳播效果。另一方面,發揮新媒體技術特色,實現傳播服務的交互化。服務是體現新聞傳播媒介競爭力的重要指標。電視新聞要提高傳播效果,就應高度重視市場和受眾需求,樹立“大服務”意識,發揮新聞新媒體的交互性技術特色,積極構建個性化、對象化、延伸性的服務體系,實現新聞產品的服務增值。例如,借助新媒體技術構建電視互動頻道或網絡互動平臺,可從滿足受眾服務需求出發,對新聞信息進行跨平臺、多介質的全方位交互整合,受眾將會從電視新聞信息的被動接受轉變為從傳播媒介上對新聞信息的主動選擇。又如,從幫助受眾解決問題出發,通過網絡互動平臺實現受眾交流平臺,促使受眾成為新聞信息的者。同時,在與受眾的交流中,提升受眾信息的深加工能力,根據用戶實際需求提供后續服務、N次服務,進而打造一個以用戶為中心、以交互為手段的一站式綜合新聞傳播服務模式,在提高新聞傳播服務競爭力的同時,提高新聞傳播效果。

三、尊重受眾反饋,創新電視新聞傳播效果反饋機制

受眾作為新聞傳播目的的最終實現者,通過受眾對新聞傳播效果的反饋,其能動作用不僅可以突出受眾對新聞內容需求特點,還能反映受眾在接受新聞報道后的議論或評價,從而促進媒體依據受眾的特點和需求選擇新聞內容及傳播方式,最大限度的滿足受眾需求,提高新聞傳播效果。與此同時,隨著新媒體及傳統媒體對受眾反饋的重視,受眾反饋正逐漸從過去的個人化、被動性、偶然性逐步變為現象化、主動性和經常性,在體現新聞切實關注民情民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新時期,電視作為傳統傳播媒介,應進一步創新新聞傳播效果反饋機制,利用現代化反饋技術平臺。例如,熱線電話、電子郵箱、網絡論壇或等提高反饋方式的便捷性、有效性,能夠促使電視節目及時收到觀眾的反饋信息。同時,加強反饋信息工作制度化建設,建立社情民意信息選題策劃、綜合分析機制,盡快跟進受眾需求優化新聞傳播機制,提高新聞傳播效果。

篇(7)

二、動畫在電視新聞報道的運用新趨勢

從動畫的制作原理出發,人們不難發現其具備高度的可控性,逐格制作、連續播放令其擁有很高的發揮空間③。通過現代電腦動畫制作技術,動畫的制作變得非常高效,但是這些高效并不影響制作者對其每一幀畫面的控制。由于這種可控性,促使了動畫在電視新聞報道中擁有了無可替代的優勢。眾所周知,在采集電視新聞的時候,很多現場畫面是無法獲取的,但是通過動畫卻能完整地呈現所缺少的畫面,而動畫的廣泛利用,有利于更好地反映新聞事實。動畫在電視新聞中的運用,主要起到以下幾點作用:

1.動畫可以預演事件趨勢

在電視新聞中,記者可以實現新聞事件的現場拍攝,卻無法穿越時空局限獲取未來的真實影像,即使新聞事件在下一秒就會發生,也無法獲取。面對這種將來時態的敘事,動畫卻可以輕松完成。動畫可以直接展示即將發生的事件,對未發生的事件進行預演,諸如“神舟九號”即將發射之前,央視就開始對其發射和運行軌跡以及與天宮一號對接進行模擬。這樣一來就讓電視觀眾在屏幕面前獲得了較為直觀的印象。這樣,動畫在新聞中的運用構成的動新聞,能夠演示事件規律,帶來可視化的畫面演示。盡管觀眾可以從電視上明顯分辨出這是動畫制作的畫面,但是觀眾都不會否認其具備的客觀真實性。

2.動畫可以再現沒有拍到的畫面

新聞事件往往具有突發性,人們無法預見大多數新聞事件發生的時間和地點,更無法提前架設攝影器材進行拍攝錄制。在新聞報道采錄的規范里,除去新聞會或者約定采訪之外可以提前架設設備,其他提前營造新聞采訪或者進行擺拍式采錄都是違反新聞倫理規范的。因此,新聞事件發生后,許多關鍵畫面是無法攝取的。要解決畫面素材缺乏的難題,只好采用其他方式彌補,包括字母、畫外音、主持人口述、外景記者出鏡等方式。但是這些方式對于以視覺畫面為特點的電視媒體來說,并不是最好的補充方式。為了讓觀眾獲得更直觀的印象,有的電視臺甚至聘請演員來重新展現事件場景,這種做法無疑是“勞民傷財”之舉。而動畫的出現,則更好地解決了這個問題。用動畫再現新聞場景,既直觀又可以降低成本。

3.動畫能凸顯重點信息與細節信息

新聞事件的實拍畫面具有時空一體性,雖然可真實反映新聞內容,但是在某些特定情況下,無法集中表達空間形態內的情感和理性內容。但是動畫則可以將抽象的內容具象化,將零散的信息集中化,可采用聲音、圖像、文字等多種方式集中展現新聞事實,可以在單位時間內增加新聞傳播的信息量。與此同時,動畫的很多特技效果可以對重要信息進行特殊化處理,有助于凸顯重點信息,展現事件關鍵部分,呈現事件的細節,讓畫面更加生動,讓觀眾獲得更好的感官享受,更簡明且深入地獲取信息,也為觀眾在短時間內全方位地理解信息創造了條件。

三、電視新聞報道中動畫廣泛運用的新思考

1.動畫濫用可能影響新聞客觀真實性

在電視新聞報道的制作過程中,攝影機實拍是維持事件真實性的最好手段和重要保證。而電腦動畫通過電腦設計就可以完成畫面構建。嚴格意義上說,這些畫面由動畫制作者設計,是虛擬世界的映像,是一種虛擬的現實。因此,其動畫有被濫用的可能。伴隨著動畫技術的發展,通過精心設計的動畫影像和現實事件的相似度會越來越高,甚至可能高到無法辨別④?,F在,合成畫面已經被廣泛地采用。比如前面提到BBC制作的《與恐龍同行》的動畫紀錄片,它們幾乎可以將動畫角色與實拍場景(或現實角色與虛構場景)進行完美地混合,這種畫面看過去,幾乎讓觀眾無法分辨虛擬和現實⑤。這樣一來,就可能帶來真實性的危機。毫無疑問,動畫技術可能獲得超越現實鏡頭,讓觀眾獲得最佳感官體驗的同時也難辨虛實,這種動畫畫面,用于虛構的電影和電視劇中固然沒有問題,但是用于電視新聞報道中,卻可能帶來一系列的問題,甚至觸犯相關新聞法律法規,這是動畫在新聞報道運用中必須避免的。

篇(8)

從前,傳統新聞都是以一種較為嚴肅的硬新聞為播報內容,雖然具有了權威性,但是卻給受眾帶去了要開動腦經分析社會問題、政治問題的壓力。這種費力需要思考的信息不會給受眾帶去輕松的感覺,而像“說天下”這種,利用調侃的方式播報新聞節目,能在最恰當的時間以最恰當的方式,呈現給受眾一份輕松的新聞美餐,且它也不具備讓人一看就覺得心生厭煩的冷漠與嚴肅,而是以輕松、幽默為主要特色,并以平民化為視角,把嚴肅的硬新聞變為富有大眾化、口語化、故事化的方式播報出來,“通過電視,娛樂更加社會化,并成為現代人類生存的減壓閥”,它說得輕松,博得俏皮,就像老朋友和你聊家常、講笑話,從而能夠給受眾帶去一種親切、輕松的感覺。這種形式還特意強調了新聞的現場感和描述性,時常還會有一些再現的情節,演繹的成分,更直觀、更具體、更貼近,很容易被受眾理解與接受。從“說天下”的收視率不斷上升,就可以看出受眾對這個節目的喜歡程度。

1.2受眾解決嚴肅新聞的有效手段

要把嚴肅新聞公之大眾,必須考慮大眾的接受水平和接受習慣。用一味的“灌輸”新聞的方式,并不能引出嚴肅新聞的教育目的,新聞即使播出去也不會被受眾所注意。“說天下”則用最適合的方法,激發受眾的興趣,讓受眾對嚴肅新聞產生一種心理上的刺激,從而讓受眾能夠對這種類型的新聞產生需求。如此一來,也就可以將受眾的被動需求新聞轉換成為主動狀態。另外,通過輕松、調侃的方式,將新聞進行娛樂化處理,不僅能夠讓受眾產生興趣,還能夠達到受眾真正吸收新聞信息的這一目的。

1.3有利于縮短新聞媒體和受眾之間的距離

電視新聞的“娛樂化”,在媒體和受眾間架起了一道友好的橋梁,并給受眾提供了一個參與的平臺,讓受眾可以積極的參與到節目當中,對新聞進行評價與討論,從而使受眾產生與媒體的心理接近感。比如:“說天下”在播出的過程當中,電視屏幕下方會滾動播出受眾對該節目的意見與評價,讓受眾在觀看新聞的同時,也能夠參與到其中,真正拉近了彼此的心理距離。綜上可以看出:新聞的“娛樂化”傾向是十分重要的,但它同時也是一把雙刃劍,任何事物都要辯證的看,有利必有弊。因此,新聞的“娛樂化”,也是存在著一定弊端的。

2探究電視新聞“娛樂化”的弊端

對娛樂化的追求與傾向,是當前新聞界最典型的變化與方向之一。有關研究人員就明確指出:過多的做娛樂性新聞等同于一種慢性毒藥,長期受到這種新聞的影響,會導致大眾慢慢遺忘自己生活在怎么樣的世界、怎么樣的社會中,甚至還會讓人蒙蔽雙眼,無法正確面對挑戰,同時也失去了努力進取的意志。所以,我們在享受娛樂化新聞帶給我們的輕松與愉悅之感時,還應當嚴格抵制娛樂化新聞的負面影響,避免被其滌蕩掉我們的社會責任感。其次,媒體用社會責任換取了經濟利益,而公眾則失去了參考的依據,得到了“娛樂”麻木。如此一來,傳媒的公信力以及社會的監測功能等作用,也將會在新聞“娛樂化”的浪潮之下盡被弱化。

篇(9)

電視新聞的實效性和快速傳遞是電視新聞編輯中是至關重要的,只有不斷的加強電視新聞的實效性,才能保證電視觀眾能夠在第一時間獲取新聞的實時狀況。在同一條新聞的報道時,電視新聞編輯應當盡快找到新聞不同的播報點。目前很多電視新聞報道實效性不足,只是對別人已經報道過的新聞進行簡單的復述,并未在新聞中融入自身的見解,使觀眾產生厭倦的情緒。

2.1創新電視新聞節目

要對報道的電視新聞節目進行精心選擇,借助于豐富電視新聞的信息量來滿足觀眾日益提高的精神需求。要通過不斷的對新聞信息量進行擴充來推動電視新聞編輯的創新,并且言簡意賅的電視新聞播報內容,使所報道的新聞通俗易懂,在提升新聞節目的整體質量的同時滿足廣大群眾的心理需求,只有這樣才能使電視新聞編輯的節目類型和頻道數量向多元化發展。由于電視新聞節目具有線性流行的特征,因而做好電視新聞的文字內容、動畫以及聲音等環節的選擇工作是尤為必要的,通過對這些環節有效的整合來保證電視新聞的內容和人們的生活緊密聯系起來,滿足廣大人民群眾不斷增加的精神需求。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刺激下,多樣化的媒體渠道開始出現,廣大人民群眾獲取信息的渠道也越來越多,因而提高電視新聞的信息量至關重要,主要從以下兩個方面進行:首先,在電視新聞內容編輯時,電視新聞編輯應重視刪減和添加的工作,使所報道的新聞能夠反映出新聞素材的主題;其次,要查看和審核將要采訪的素材內容,對這些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和判斷,確定電視新聞節目的主題,刪掉那些與電視新聞主題相關度不大的內容,提升電視新聞的整體質量,最大限度的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需求。

對于電視新聞的編輯,既要具有高度的創新意識還要對新聞有足夠的敏感度。作為一個創造性的勞動,電視新聞編輯工作的本質就是對信息進行選擇、編輯、整合和傳播的思維過程,因而在編輯中要不斷創新和探索,因為只有具有較高的創新能力才能使電視新聞節目受到觀眾的歡迎,繼而大幅度提高電視新聞的整體質量。要緊跟時展的步伐及時的提升創新能力,增強新聞編輯的創新意識,使觀眾對電視節目有持久的關注,以此提高電視新聞節目的收視率。在電視新聞編輯時,要具有足夠的敏感度,要對報送的新聞稿件和素材進行有機整合,找到新聞的主旨所在,特別是確定新聞報道的頭版頭條新聞時更要具有敏感度和創新意識,因為此類新聞代表了當天的輿論主體以及觀眾的興趣集中點,只有對新聞有深入的挖掘才能把新聞的重點和價值予以展現。此外,為了找到更多新聞的亮點,要進一步提升新聞的敏感度,使新聞報道更加貼近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以便于提高電視新聞節目質量、效率。

2.3做好電視新聞的編排工作

在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時應始終堅持創新的觀念,要知道新聞的編排質量對于電視節目的整體質量和電視新聞節目的傳播效果都有突出影響,因此,要全面做好電視新聞節目的編排工作。以頭條新聞為基礎,加強新聞的整合和規劃,全方位確保新聞播放的節奏與速度,并且要做好電視新聞的串聯工作,這些對于電視新聞的編排工作十分重要。在電視新聞編排的過程中,為了充分的體現創新性,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以新聞素材的具體供應情況為基礎來修改和更新電視新聞節目單的時間、順序;其次,對于同一個新聞,可以采用分期傳播的方式;再次,在對新聞的播放效果進行優化時,可以采取有針對性的手段和方法來達到新聞節目多樣化、創新化和連貫化的目的。在對頭條新聞進行編輯的過程中,應以觀眾的心理趨向和現實需求為前提,找到能夠快速吸引觀眾的新聞點,最大限度的激發觀眾的興趣,同時要使選擇的內容突出新聞的重點和主體,從而達到活躍觀眾思維的目的。

2.4提升主持人的專業素質

作為評論層次較高的節目,電視新聞節目對主持人的要求非常之高,節目主持人要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要能夠對多種形式的新聞及時的做出自己的評價,要深刻把握及理解新聞內容,并且迅速的擺脫播放者的角色,在節目中引導觀眾的思維,使電視新聞節目具有較強的特點和個性。與此同時,電視新聞節目的主持人還應當切實具備清晰的思路和較強的邏輯思維能力,以此將電視新聞的主要內容彰顯出來,調動觀眾對電視節目的興趣。還應當注意的是,切勿一味的模仿別人已報道過的新聞,即便是報道也應當在新聞中加入自己的與眾不同的觀點及態度,并且將新聞中所蘊含的主旨、重點加以提煉。

篇(10)

二、常見的成就個性化新聞播音的技巧

(一)投入感情去工作

對于任何一件事,只有自己足夠熱愛,同時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才能將事情做好,新聞播音的個性化同樣需要每一位工作人員的用心以及感情投入。只有將自己的感情投入到播音工作中,才能認真地為每一位觀眾服務,更加注重觀眾的反應,才能對自己的工作有不斷進步的要求。而對于現階段的新聞播音工作,工作人員投入感情后不僅能深入了解稿件的內涵,更是通過自己的聲音,將故事聲情并茂地傳播給了觀眾,讓觀眾愛上新聞播音,進而愛上新聞。

(二)時刻以最佳狀態面對工作

任何工作都需要工作人員能夠有一種比較積極的心態,而播音工作更是如此,良好的播音狀態對于播音節目,尤其是新聞播音節目是至關重要的。播音主持人只有以積極的心態面對觀眾,才能讓觀眾感受到一種活力,不是純粹死板的氛圍,讓觀眾愛上新聞。與此同時,工作人員良好的工作狀態,對于整體工作的準備就會越到位,播音時一些簡單的錯誤就不會出現,同時在整個播音主持過程中,思路清晰,對于整個播音的聲音都會把握得很好。新聞作為對于事件的真實反應,播音主持人適時地增加一些播音技巧,更會讓觀眾朋友對于整個新聞事件易于接受。良好的工作狀態還會讓播音工作人員在播報時聲音洪亮,讓觀眾不自覺會被其所感染。此外,播音員在整體播音過程中,要注意與周邊工作人員以及熒屏前觀眾朋友的互動,讓整個新聞節目更有活力。電視新聞播音與一般的電臺播音還是有很大區別的,這里的播音員要上鏡,所以妝容也很重要,簡單的淡妝,既突出了層次,也給觀眾朋友一種賞心悅目的感覺,增加了新聞節目的可看性。相反,極度夸張的濃妝不僅讓整體新聞節目分散,更是讓觀眾不知道在看些什么,讓觀眾反感,整體節目失真。

上一篇: 化學生命論文 下一篇: 通信科技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在线播放免费人成视频观看 |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视频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日本妇人成熟免费99精品 | 香蕉97超级碰碰碰视频 | 在线观看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