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5 10:26:3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化學生命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葉瀾教授在《讓課堂煥發生命活力――論中小學教學改革》中指出:“課堂教學應看作師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經歷,是他們生命的有意義的構成。”她所闡述的有意義的生命經歷不僅僅是對學生,更是對教師而言,有意義的教學對處于學校教育系統中的任何人都具有重大意義。然而,在我們今天的教學中,語文課成了最沒意思的學科代名詞,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這是由多方面的因素造成的。教師上課從學期始至學期末基本上是同一模式、同一套路:老師上課缺乏激情,課堂缺乏生氣與活力;教學內容單一,重復已知知識的學習,忽視思維與理性的訓練……總結一下不難發現如今的語文教學中教師眼中沒有學生,忽視學生的需要,忽視語文課上沉悶、壓抑的氛圍,不積極創造自己有意義的生命經歷。課堂教學的改變需要教師與學生共同施力。其中教師的改變是基礎,只有教師的教育理念改變了,學生的受教育觀念才能轉變。語文課堂只有有意思、有意義,具有生命活力,學生才能樂于聽課,教師才能更加精心打磨自己的教學。這是良性循環,而教師的有意義的教學始終是這一鏈條中的起點與終點。正如日本教育學者佐藤學所說的“課堂改變,學校才能改變”,往前一步討論,課堂怎樣才能改變呢?答案就在于教師,教師是課堂教學的設計者、組織者、管理者,教師的觀念影響著課堂教學的實施,同時課堂教學以學生為主體,學生是課堂的直接參與者與體驗者,因此我們可以推論教師改變了,學生才能轉變,課堂才能改變,最后學校才能改變。
二、建構生命整體性范疇的意識
那么,教師改變有多難?應該怎么改變?我們結合生命的高度來看看語文教學該如何改變。生命是一個整體性范疇,正如姜贊東在《尼采生命觀論析》中分析尼采的生命觀:“精神與肉體、意識與本能、理性與感性等二元要素,在生命中是不可分割的統一體。”生命是豐富的,甚至是復雜的。因此,教師不能用靜態的、停滯的觀點看待學生,而應該用發展的觀點看待每一個個體,學生本就不是一個靜止的物體,他們的生理、心理都經歷著發展與變化,他們是有血有肉、有生命靈動的個體,教師要抓住其中生理性要素與精神性要素的“體用不二”的關系,不H要了解學生的本能需要,并以此為基礎設計有吸引力的語文教學,符合學生需要的要求,這就要求教師下功夫研究學情,如了解不同階段的學生心理情況,針對具體文章收集學生的困難之處等,這種對癥下藥的課堂學生更樂于接受。同時也要關注學生的精神性需要,精神性需要是以生理性需要為基礎的。現階段,我們更加弘揚人的個性,強調全面發展,而不再是像機器一樣生產出無數的復制品。因此,教師要抓住這一點,在教學中滲透精神價值教育,適當設計教學活動,給予學生引導,為其精神世界的發展提供正確的方向。
三、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一、生命視角對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
文化是人類生活、學習的真實反映和歷史和積累沉淀,是人們的一種需要和要求。理想是人們生活的精神生活體現,它是人類精神的承受框架體現。任何的一種文化都要具備一種獨特的思想和理論、獨立的生存方式和方法。
生命視角與教育相關聯,所賦予的便是更重的責任。作為一名小學教師,他是學生與教育的重要溝通橋梁,學生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來學習知識,教師可謂是他們的第二個母親。來自不同家庭的孩子對教師的信任和依賴感是無人可以替代的,他們對生命的理解還不明確,對生活的認知還很膚淺,對未來的憧憬還剛剛構建起來。透過生命的視角可以讓他們更深刻的去認識自己、看清世界,樹立起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通過生命視角來實現教育進步,對于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意義十分的重大。
二、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內容
小學班級文化的建設對教室進行靜態與動態的相通布置,彰顯出小學學生的青春生命活力。通過加強各項特色活動的舉辦,讓學生在參加特色活動過程中釋放出生命的本意,對生命有更深刻的理解與體悟。
1、生命視角是平衡與美麗的環境殿堂
生命視角重視的是平衡、美麗和純凈,它不僅體現了對生命、對生活的重視,同時也體現了對文化的一種延伸。一名合格的小學教師在對班級管理過程中應當堅守課堂、堅守講臺、堅持自己的教育風格,為小學生們營造出一個屬于他們的美麗的、純凈的學習環境,讓課堂成為他們心靈流動的樂意,更加讓教師的教學方式成為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智慧與知識的成果,讓營造出的教學環境成為供學生學習的殿堂。
2、生命視角是詩性與靈性的相融合
生命視角推崇的是一種詩性與靈性的美麗的相融合。小學教師應當以其豐富的專業知識和文化底蘊作為其教學中詩性的支撐,以其高超的教育智慧為其教學中的靈性支撐,詩性與靈性兩方面往往都來自于對教育孜孜不倦的探索、拼搏與思索所取得的。
3、生命視角是激情與生命力的體現
生命視野洋溢著充沛的激情與生命力,它是一個充滿生機的完整體。激情與生命力才是生命視角下所真正要體現的東西,將它融入到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當中,不但是對學生教育的一種加強,同時也是對教師進行教學的一種提升。
4、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
小學班級文化具有一種較為隱性的教學力量,訂立教學目標,明確教學方向,引導和教育學生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與此同時,它還體現了一個班級所特有的班級風貌和精神,而且這個班級所具有的獨特風貌和精神,將會自覺或不自覺地通過某種形式對學生的行為、意識以及思考模式造成一定的影響,并會培養出具有獨特內在素養和外在表現的優秀學生。
5、生命視角所賦予教育的意義
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主要是指小學班級的全體成員,營造和創新具有特色的班級文化環境、文化制度和文化關系等,通過文化氣氛的影響力,對班級內部所有學生進行文化方面的熏陶和培育等一系列的影響活動。它是在小學班級成員處于多種文化相互作用、發展的過程中形成中,并營造出一種相對穩定的有利于班級文化發展的一個文化過程。引導學生明確認識到應當熱愛生命、熱愛生活,以生命的視角為出發點,讓自己的心靈永遠那么純凈而美麗,這些才是一名教師在生命視角下對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詮釋。
三、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加強生命視角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是現代教育非常重要的任務之一,同時,它也是完善我國當代學校文化建設的一個不可忽視的重要部分。研究、分析小學班級文化建設,把日常的學校教育工作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教育理念高度,以生命的視角為出發點,對班級進行特色文化建設,彰顯出學校及班級所具備的特有的教育風氣和生命
張力,發掘當代小學生的個人特性、培養現代小學生的自身能力、拓展學校小學生對生命本然的理解和知識,描繪出小學生對生命感知的色彩,班級文化的建設還為學生營建了一個綠色的、充滿生機的家園環境,讓學生的生活更具生命力和朝氣。
總而言之,在生命的關懷下,在生命的視角中,讓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彰顯年輕生命力,張揚現代學生個性。在學校建設的特色生命活動中,體現出生命的本質;在學校組織的課外活動中體會生命的色彩,生活的本源,構建綠色家園;在小學班級管理中融入生命力,讓學生懂得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感謝生命,讓生命的視角充溢到整個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之中,體現出小學班級文化建設具有的指導和調控的雙層意義,不斷的探索和學習生命視角在小學班級文化建設中的應用。
參考文獻:
[1]鐘家勝.談談班級文化建設[j].教育科學,2007年.
生命倫理學誕生以后,倫理學思想與理論走向變得十分復雜,康德主義、海德格爾主義、尼采主義都不能成為生命倫理學的“主義’;功利論、實用主義、境遇論等也都不能成為生命倫理學的根基理論。歷史性的譯語行動演變為生命倫理學思想的漢語的歷史解釋學,漢語人文醫學在沒有清整和規范語言之前就焦急地承擔了生命倫理學學科的構建工作,因此使得這門學科不僅在語介表意上顯得混亂不堪,而且本當統一的概念也認知各異,使其會議、教學、著述語境譜調千差萬別聲東而言西、值此而言他。加之這門學科的研究者修道與素養的局限,使得漢語生命倫理學真的顯得“幼稚”。在我們連“無聊”都沒有資格的評價面前,我們大多數是采取一貫的麻木或鴕鳥的處世哲學,雖然不必為“羊頭狗肉之說”[1]失去君子的風度,但還是應該認真思忖:我們的20年成敗在哪里?
生命倫理學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倫理生命學”,它應是這樣一門學科:對人的生命狀態進行道德追問;對生命的終極問題進行倫理研究;對生命科學技術進行倫理裁判與反省;對生命、特別是人的生命的本質、價值與意義的道德哲學解讀。生命倫理學的核心不在于對某一種或幾種道德理論的應用,而是研究和創制適應于生命本體或生命科學技術發展的道德哲學理論;它不僅限于解釋與論證生命行為和生命科學技術行為的合道德性,而且必須幫助人們努力認識生命的所有問題或難題。生命現象、生命技術、醫藥衛生等的倫理問題僅僅是它十分表淺的研究內容之一,對靈性生命和精神生命的哲學化注釋,是其重要的使命。應用倫理學原則與規則去解釋具體生命科學實踐問題或醫學問題,必須建立在對所有道德哲學學派和學說的研究基礎之上,這就決定了它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應用倫理學,假如應用倫理學存在的話。生命倫理學是一個為復合生存目的和人的或其他生命存在的思辨體系與實證策略系統,它是后現代文化的一部分和后哲學時期人類對生命悟省的標志,它尤其注意對生命的終極關懷,它有獨特的學術品格與研究方法,它在特殊的語境下運用特殊的語言符號、賴于特殊的邏輯秩序構建人文學、社會科學與生命科學的內在關系。由于它對靈性生命的先驗自覺以及與宗教神學的血緣聯系,它離不開神學特別是基督教神學的營養與喂育。
我們在難以確定的場景中,最易于發生差錯。“我們在行為中的差錯與在基于德性的東西中的差錯相同。在追求德性的問題上,我們的差錯出在自然的途徑方面。因為差錯既在不及中,又在過度中,而且,我們是由于快樂和痛苦而被移往其中的每一方面的。因為由于快樂,我們犯下惡行,由于痛苦,我們又放棄了善行。”[2]我們為使某種倫理學或倫理學理論成為我們對某一問題的解釋系統,就不遺余力地對這種理論加以粉飾,并拼命營造與其他理論隔離的屏障,憑借自己的偏愛只給具體當事人以單一的原則與規范,不顧及與其他理論的分歧與對立,使指導成為明顯的誤導;我們的批評意見也依據我們信仰的理論而不是客觀的影響現實。迄今為止,我們幾乎沒有任何圓滿解釋任一高新生命科學技術的倫理根由,是我們這些研究者自己制造了生命倫理學特有的兩難;給與克隆人技術、同性戀問題、安樂死以無休止的爭論。 生命倫理學這一原創性的學科,不僅理論架構粗糙,尚沒有共同的學科語匯與學科語言,很多概念不被學界認同,究竟什么是生命倫理學的核心內容,尚未得到統一的認識,學科內甚至也無法進行真正的對話。而且,少數幾個人掌握著話語權力或譯名權,與官僚倫理媾和,控制著政策和學術表達機會的分配。漢語生命倫理學亟需要整頓學風。很多人這些年十分熱衷于表面上轟轟烈烈的會議,喜歡用西方人的經費編排和導演假戲,沒有針對中國現實的研究主題,行動計劃和研究要由別人指手畫腳,我們卻俯首稱臣;學問也基本是信息文獻的編譯、簡單的案例分析和不具代表性的社會調查。沒有精神和民族骨氣的生命倫理學已經成為一種西方片面文化的傳播或轉播。缺乏理論的深入研究,沒有針對國情和現實的內容,屈從于西方的霸權,嚴重脫離中國生命倫理的本真,不顧“醫療公正”這個壓倒一切的倫理,而糾纏在“基因組計劃”、“胚胎干細胞”、“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等無休止的、近乎無聊的討論中,并誤導大哲學、大文化界乃至政界也一起置我們數億人的基本醫療保健而不顧,陷入價值有限或起碼相當長的時間內還并不緊迫和重要的甚至不會有結果的課題的爭論中。枯竭或干澀的營養,培育和勉強維持了一個幼小的生命,沒有哲學之水的澆灌和文化的沃土,生命倫理學將萎縮。我們或是拾撿前人的理論或判斷方法,或是等待大倫理學理論的突破,或吸噬“應用倫理學”的殘羹,結果我們的論述和分析一片混亂。我們沒有有力的證言批評醫學中的心理利己主義,也沒有勇氣確立不傷害并有利于人類的仁愛情操,我們的事實判斷與價值判斷常常分離,只顧事實陳述而不承擔道德陳述,我們的很多結論只是一些偽結論或假命題的毫無意義的注釋。我們的“是”與“應當”一貫存在“承擔裂隙”[3],這個事實的陳述與評價性陳述之間永遠是一個巨大的邏輯上的裂隙。盡管我們花費巨大去替代社會學家的調查使命,考量世俗社會對生命倫理事件的評價,我們非但沒能演繹出“應當”的陳述,反而連“是”的陳述都開始被質疑。脫離了文化研究,放棄了哲學家的身份,那些“安樂死”、“知情同意”、“病人權利”和庸俗的“人造美女”的調查以及艾滋病的案例討論怎么會使人信服?我們做了許多哲學家不應該做的工作,哲學上的邏輯是:“應當”陳述不能由“是”陳述演繹而來,調查之后沒有獨立的充分的理論論證這不是道德哲學的方法。“在倫理學證明中,任何人試圖從純事實前提(所謂‘是’陳述)推演出純評價性結論(所謂‘應當’陳述),他都應該向我們解釋清楚這個推演是如何能夠實現的。”[4]我們恰好往往缺少這種“解釋”。我們沒有自由爭鳴的風氣,很少有認真的深入的批評,沒有形成學派的良好土壤,寄生于西方語言霸主的思維習慣永遠是用西風壓倒東風,在重大主題的討論和條規的制訂中不允許有任何不同的聲音。中國生命倫理學的學術知識生產,已深深地和各種社會權力、利益體制相互交纏。我們學術體制的內部組織、學科發展、學術行動和開拓的規劃,都受制于社會權力和利益的關系,加之學科門類的頑固偏見,使得漢語生命倫理學始終處于政治倫理、制度倫理或政策邊緣,始終處于醫學、哲學與社會科學專門化的邊緣。生命倫理學至今沒有建立完整而融貫的理論傳統和科學的方法學訓練機制,并由少數人操控學術體制使之成為學術偏見的生產地,以服務自己的利益,建立虛假的權威。生命倫理學不是制度工具,而是一種社會建設和發展的航標,是民主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學者必須把全部的自我投入到學術研究中,它之所以又稱之為倫理生命學就是因為它需要研究者做出生命的奉獻,而不是以此為謀一己之利的手段。由于缺乏潛心鉆研的學者,我們又沒有建立起跨科際的規訓制度,我們沒有生產出完整的學科知識,沒有嚴密的體系;學科語匯、研究對象、方法、理論、認識論上的預設和生命倫理精神與意識形態都無法實現統一。由于學風浮躁和匆忙,沒有在生命科學與道德哲學的領域邊緣開放真實的創造空間,我們的研究沒有基本的密度。破碎的、雜亂無章的孤立的選題式研究帶來了許多惡果,使生命倫理學始終是一種應時的、即興的、跟風的、俗化的、表淺的學問,我們給不出使人信任的、虔誠的、有力度的結論,使這門為人的學科最沒有人性,以致研究者和學習者遺失最寶貴的精神與靈魂。
注 釋:
[1]參閱范瑞平《中美生命倫理學——幼稚與無聊》,原載《中外醫學哲學》第四卷第一期,2002年5月,第1—8頁。范文稱:“當今的中國生命倫理學還談不上因老到而無聊,準確的描述大概只能是幼稚。”云云。我認為這份雜志從創刊以來,也加入了“這種幼稚與無聊”,采用發表過的論文,引用毫無意義的、老生常談的“安樂死調查的文章”,機會主義的無觀點的對話,文不對題的對中華經典文獻的釋解,對漢語生命倫理學的貢獻終于沒有達到其預期目的,唯有這篇導言還令人振奮。
早期哲學家意指的“自然”(Physis)特指事物運動變化的“本性”(Nature)、“本原”(Arche)、“太初”。這種最初存在的東西在事物運動變化過程中始終起作用,它們賦予事物質料,是最原始的“基質”,并內涵引導形成事物運動和存在的秩序的“原則”。這一“自然”存在與中醫和氣功等傳統文化的“氣”或“元氣”概念是一致。近代以前,這種存在之物只能存在于哲學家的主觀思維和意識對象之中,與物理科學的實證實驗對象無緣,但是現在前沿的量子物理學已為這種以前只能靠思辯或“神秘”體驗去把握的存在對象提供了客觀實證的物質基礎———量子真空零點能全信息場。從一元論宇宙發生論和科學認識的客觀信息性上,只能將這一本體的客觀存在稱為“信息場”、“本體信息”,它是未顯現的宇宙“隱信息”、“所有信息”(全信息),中華傳統文化稱其為“道”、“無”。它通過生成“氣”來化生宇宙萬物世界。〖信息生命科學〗的“信息”即是立足于這一“量子真空零點總信息場”(“道場”)的宇宙本體信息而言。
2堯信息生命科學對氣功堯中醫和武術基礎的野氣冶理論解讀
(1)信息生命系統中與先天“炁”和后天“氣”生成世界萬物的暗物質暗能量宇宙本體隱信息源———“道•氣”場,布達佩斯俱樂部的歐文•拉茲洛將其比喻為“微漪之溏”,顯性世界只是本體宇宙“池溏”背景上的微漪。這一混沌的生成本體,老子給了其恰當的描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25章)。著名量子物理和科學思想家戴維•玻姆創造了隱含序(Implicateorder)的概念,與顯現序(Explicateorder)相對,表達了這一宇宙本體的特征;(2)氣功修煉和醫學實踐中對生命“先天元氣”的提取和運用;(3)元氣的本體信息多維復合一體性的物理奧秘———縱波磁旋構成的撓場;(4)傳統文化中的天(地)、道(德)、無極(太極)、性(命)都與這一本體信息場相應。3堯結論和建議在道(氣)一元的基礎上,運用信息生命科學整合中醫、氣功和武術等,是傳統文化創新的科技之路。
參考文獻
[1]趙敦華.西方哲學簡史[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1月,第一版.
[2]戴維•玻姆著,洪定國等譯.整體性與隱纏序[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4.12.
環境問題是國際社會中的一個重點問題,對人們生存與發展有著較為重要的影響。高校作為教育的主要平臺,要提高對大學生的生態文明教育,要倡導大學生養成良好的思想道德意識;為構建和諧的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奠定基礎。因此,要提高對當代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工作的重視。
一、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高校對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缺乏重視。在我國教學理念中,一直缺乏對生態教育的重視,對于經濟的發展較為重視,對于生態環境以及人與自然的關系沒有起到足夠的認識。在高校的課程中并沒有對培養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進修明確規定,因此造成了大學生缺乏環境保護意識,對于環境保護觀念較為淡薄。
(二)高校課程設置缺乏合理性。現階段,在高校課程管理來說,對于生態環境類型的公共課程設置較少;對于環境保護、技術、治理等相關知識雖然較為專業,但是并沒有在思想道德上對學生進行系統的教育;對于相關內容知識一筆帶過,沒有起到足夠的重視。課程設置的不合理造成了大學生對環境狀況、保護意識的缺乏,不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環境保護意識。
(三)學校沒有為學生提供生態道德教育的相關平臺。高校對于生態道德教育的重視不夠,學生對于生態保護的知識大多數是通過網絡、電視以及書籍獲取,學校并沒有設置系統的環境保護交流平臺,生態環境道德教育在高校的教育理念中涉及甚少。所以通過有效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對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
二、大學生環境道德教育的途徑
(一)提高學校的重視,協調部門之間的職能。在高校的課程設置過程中,要適當的添加一些關于生態文明的以及環境道德教育理念;要提高對生態環境保護的重視認知;提高學生的環境道德意識;同時要協調學校各部門大力開展生態環境道德教育活動;通過組織學生社團等課題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態意識;可以定期開展生態社團實踐活動;提高學生對我國自然環境保護現狀的認識;提高學生對自然的了解,在自然環境中體驗到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重要意義。
(二)將大學思想政治理論課與生態文明有效的融合起來。在傳統的思政教育課程中,對于生態環境保護的內容相對較少,涉及面也不全;這與現階段的實際需求有所出入,無法有效的滿足學生的實際需求。因此要根據現階段的環境保護思想以及思想素質理論教育的狀況,對思想政治教學進行科學的編寫,提高對生態文明的重視,為學生生態文明教育的開展奠定基礎。
(三)重環境意識教育,全面提高大學生環境道德素質能力教育。環境意識是環境保護工作的關鍵與核心。環境意識的本質就是人與自然環境的和諧共處。大學生作為生態環境的保護者與建設者,其素質能力以及道德養成對其將來的生態環境保護意識有著重要的影響,同時對于我國社會環境保護以及生態文明建設有著重要的意義。高校要通過有效的方法提高大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培養學生對自然的熱愛,使其充分的認識到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的重要性;要大力倡導在生活中在小事做起,善待自然、尊重自然。
(四)開展各種生態道德教育實踐活動。
合理的環境道德教育可以使學生在理論上對環境知識進行了解;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培養學生對自然的敬畏、保護意識。例如在教學過程中,盡量使用數字化、網絡化的多媒體教學;通過直觀的感受提高學生對大自然的認識。同時教師也可以利用手機、微信以及微博等渠道開始平臺,向學生普及各種環境保護知識;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滲透教育。校園可以利用校報對學生進行各種環保知識的普及;定期邀請知名專家學者在校園開設知識講座;提高學生對基本環境知識的理解;通過實踐與教學融合的教學模式;可以在課余時間帶領學生到校園附近進行環境考察;通過調查報告的形式對存在的各種生態文明行為進行了解;這種教學模式可以使學生在根本上提高自身的環境保護認識,了解生態危機給人們的社會經濟帶來的影響,進而通過自己的努力真正的做到尊重自然、熱愛自然。
(五)生態教育評價的方法。在生態文明道德教育的過程中,要對學生進行科學合理的評價。要設置合理的標準對道德工作以及效果做出科學合理的評價,要將生態道德教育的表現與學生的德育成績融合起來,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制定合理的考核制度,要全面的科學的反應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例如,在進行學生個人素質總結的時候,要對學生的生態道德素質能力進行綜合考量,對其存的問題要進行及時的指出;根據具體狀況開展不同的教育。這樣才可以有效的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發展。
結束語:
在生態文明建設的過程中,大學生生態道德養成的重要性顯得尤為重要。因此要對現階段大學生生態道德教育進修系統的分析,對其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挖掘,在實踐中通過有效的方法與策略進行解決。提高大學生的生態道德教育是一項終身的、長期的教育工作,要在實際狀況出發,對學生的素質能力進行綜合分析,探究有效的方法提高其生態道德素質的方法,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根本上保障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有效開展。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 維度 醫學生生命觀 教育
生產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們對生命健康的要求越來越高,醫學生將要承擔為人類生命健康服務的工作,如何加強醫學生生命觀教育,提高醫務工作者的素質是當前醫學教育所面臨的重要課題。所謂生命觀是人們對生命的看法和基本觀點,對醫學生進行生命觀教育就是教會醫學生接受和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和珍惜生命的價值,使醫學生樹立為醫學事業奉獻終生的崇高理想。中國傳統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家園,醫學生從小在家庭、學校和社會中接受了大量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在品德的養成上和學業的精進上,不自覺的接受著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因此,在中國傳統文化維度下解讀醫學生生命觀教育,對醫學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利用中國傳統文化“貴生”的思想。教育醫學生樹立敬畏生命,珍惜自我生命的意識
1.1醫務工作者拯救生命的事業是建立在對生命敬畏的基礎上,醫學生生命觀教育的基礎是樹立敬畏生命的意識。什么是生命?生命“是以人類為核心的一切生命存在物的綜合” “是在一定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的全部生活實踐對自我、他人和社會所產生的意義的自覺認識”。中國傳統文化認為生命的本源是“生”,“天地之大德日生”,“夫乾,其靜也專,其動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靜也翕,其動也辟,是以廣生焉”<周易·系辭下傳》,因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道德經》四十二章)才形成了豐富多彩的生命世界,人是萬物之靈“惟天地萬物父母,惟人萬物之靈。”(《尚書·泰誓》)。人的生命具有神圣性和尊貴性“天覆地載,萬物悉備,莫貴于人”(《黃帝內經》),“人者,乃中和凡物之長也,而尊且貴”《太平經》。由于生命的尊貴和神圣,對待生命就有一種本然的敬畏。敬畏生命是建立在“戒忌”的基礎上,當代法國哲學家保羅·里克爾在《惡的象征》中指出:“經由害怕而不是經由愛,人類才進入倫理世界。馬克斯·韋伯也指出:“以此,即出現了一種倫理制度,而禁忌則為其最終保護。’只有戒忌才會從內心對生命產生敬重,由敬產生畏,形成對生命的崇敬畏懼和終極關懷。醫學生將要成為使命得以生的天使而履行拯救生命的責任,只有把生命看做是神圣的,才能對生命懷有一種敬畏之情,只有把生命看做令人敬畏的神,才能在以后的工作者中做到不論遇到什么樣的病人,從內心自覺形成一種拯救生命的神圣感和使命感,從而善待生命,尊重生命和救治生命。
1.2珍惜自我生命是醫學生未來從事拯救生命事業的基礎和前提。首先,生命的存在是一切思維和社會活動的基礎,生命在人的價值體系中有著最高的地位,沒有生命一切就無從談起。生命的最大特點是他的不可逆性“呼吸一過,萬古無輪回之時;形神一離,千年無再生之我”(呂坤<語》),“人居天地之間,人人得一生,不得重生……故凡人一死,不得復生”《太平經》,對生命的渴求是人的本能,生命是最寶貴“名與身孰輕!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若“舍身棄生以殉物豈不悲哉。”(《莊子·讓王》)。況且,個體的生命承載著家庭和社會的希望,珍惜自我的生命,才能對得起養育自己的父母,熱愛自己的生命才希望自己的人生精彩,才會熱愛自己未來所從事的事業,才能回報社會承擔起拯救生命的責任。作為醫學生將來要經常面對死亡和重生,對生命和死亡的感受必然會影響作為拯救生命的醫務工作者對待自己生命的態度,醫學生生命觀教育要捎除醫學生對生命的淡漠,學會珍惜自我之生命的存在。
其次,醫學生將來要承擔的是高強度、高風險的工作,在學校接受教育期間醫學生就要學會珍惜自己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使自己擁有一個強健的體魄和健康的心理以應對未來艱苦的工作。最后,做為醫學生將來工作的對象是病人,病人心理脆弱、無助、處于死亡恐懼中,外界任何一點觸動都可能激起其生的希望或者受到死的威脅。醫務工作者對待自我生命的態度以及心理的健康程度直接影響病人對待生命的態度,醫務工作者珍惜自我生命的情感必然能激發病人珍愛生命的欲望,所以,培養醫學生珍惜自我的生命就是對病人生命的極大負責,也體現了醫學拯救生命的終極意義。
2培養醫學生崇尚“仁愛”的思想,學會善待生命
2.1培養醫學生仁愛的思想情懷,善待珍重病人的生命
仁愛思想是貫穿于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內容,也是中華民族精神的基因,仁的本義是“心中想著人的身體”,孔子講“仁者,愛人”,“唯仁人,為能愛人”《大學》。我國古代著名醫者扁鵲指出“人之所依者,形也;亂于和氣者,病也;理于煩毒者,藥也;濟命扶危者,醫也”(《要方·食治》),“醫乃仁術”,醫家應為“仁人之士”。從中可以看出中國文化推崇的仁愛思想與醫學的最高宗旨仁愛救人,赤誠濟世是相通的。
仁愛的思想對于醫學生生命觀教育具有重要的作用,醫學生未來工作的對象是病人,病人的身心處于痛苦甚至危機之中,既不能以自己的形象給醫務人員以美的感受,也不能以提供某種利益來喚起醫務人員的情感,作為“仁人之士”的醫者,能做到“仁者,無不愛也”(《孟子.盡心》下)就是大仁。病人把對自身生命與健康的希望都寄托在醫務工作者身上,如果醫務工作者無視病人的祈求和痛苦,那就是最大的不仁。因此,醫學教育中培養醫學生大仁大愛的思想情感,“溫良者,仁之本也;敬慎者,仁之地也;寬裕者,仁之作也·分散者,仁之施也。”《儒行》,要用誠善的感情給予病人無限的關愛,把患者看做自己的親人,把自己對親人一樣的愛給予病人,做到“老吾老及人之老,幼吾幼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以一顆仁愛之“大慈側隱之心”(孫思邈《大醫精誠》)善待病人。醫學生有了珍惜和善待病人生命的意識,充分認識到“醫乃生死所寄,治病人者首先應該愛人,不僅愛護、救治病人,還必須通過治病,將仁愛之心播散到普天下的黎民百姓”…,將來在醫療工作中,才能對患者一視同仁,普同一等,極端負責,才能真正做“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濟眾,惠澤斯深”(龔廷賢《醫家十要》)。
醫學生物化學是研究生命化學的科學,它在分子水平探討生命的本質,即研究生物體的分子結構與功能、物質代謝與調節及其在生命活動中的作用…。在醫學院校中,醫學生物化學是一門主要的醫學基礎課,與生理學、微生物學、病理學、藥理學等后續醫學基礎課程的關系十分密切,也是這些課程的前導知識源泉。如果醫學生物化學知識不足,學生不能形成良好的知識結構,則學生的專業知識學習則更不會順利,久而久之,學生會失去學習興趣。
1醫學生物化學教學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普遍存在著許多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1課時不足
課時不足似乎是國內許多大專院校課程存在的普遍現象。一些院校醫學生物化學教學周課時甚至僅為3小節,但隨著新知識的不斷增加,各學科的教學課時普遍不足。所以,從增加生物化學教學課時數的角度解決問題是不可取的。那么,只有提高教學效果,為學生課后復習和自學提供條件才是一個積極的措施。
1.2對傳統教學模式的反思
目前醫學生物化學課程的教學和教改,幾乎都是在基于客觀主義和行為主義理論下的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因為傳統教學模式“以教師為中心”,以滿堂灌輸的方式傳授書本知識,忽視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忽視了學生能力和情操的培養,只把學生看做是外部環境刺激的被動反應者和知識的灌輸對象,所以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學習生物化學知識的特點是:①學得不完整,知識點空泛,知識面脆弱;②惰性學習,無法在需要知識之時運用;③學法不靈活,無法在新的或類似的情境中遷移應用知識。
因此,改變醫學生物化學傳統教學模式,探索新的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積極性,使其掌握知識、提高能力、提高醫學生物化學課程學習成績,是當前醫學生物化學教學中一個十分有意義的課題。
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與建構主義教學模式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是當今歐美國家非常流行的一種教學理論,該理論認為:認識是在認知主體(學習者)與客觀環境(社會文化情境和自然環境)的相互作用中形成的,認識的發展是通過對認知結構不斷進行意義建構中獲得的。因此,學習者要真正獲得知識,主要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和情境下,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源,通過與其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協商、交流、合作和學習者本人進行意義建構方式獲得的。與該理論相適應的教學模式為:“以學生為中心,在整個教學過程中由教師起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和促進者的作用,利用情境、協作、會話等學習環境要素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和首創精神,最終達到使學生有效地實現對當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的目的”,即建構主義教學模式。在這種模式中,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者;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指導者、意義建構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傳授者、灌輸者;教材所提供的知識不再是教師傳授的內容,而是學生主動建構意義的對象;媒體也不再是幫助教師傳授知識的手段、方法,而是用來創設情境、進行協作學習和會話交流,即作為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式探索的認知工具。
3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醫學生物化學教學模式設計
3.1組織合作學習小組
以班為單位,以自愿為原則,5或6個學生為一個合作學習小組。對小組進行培訓,讓學生了解合作學習的學習方式,了解合作學習對他們學習的意義,相信開展合作學習對他們的學習有幫助,激發合作學習興趣,形成合作學習動力。并且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基本技能,如討論技能、學習安排方法、討論的記錄、合作學習成果的匯報等。同時培養學生會說、會聽、多思等基本合作學習技能。
3.2制訂并對學生公開生物化學課的考核方案
生物化學課程的考核評價包括理論考試(50%)、實驗考核(25%)、對學生的評價(25%)等3項。理論考試包括卷面理論考試即期末考試的卷面成績和問題小論文;實驗考核包括實驗報告、實驗操作技能和實驗態度;對學生的評價,包括小組對個人的評價、學生本人的自我評價、班級對學生個人的評價以及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評價。評價的內容: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興趣、學習能力等自主學習能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程度、協作精神、學習表現、學習態度及在協作學習中的貢獻。考核方案對全體學生公開,這就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情境,能激發學生的動機、主動和創新精神,并能加深應試者對基本理論和概念的理解;問題小論文沒有統一答案,使考生充分發揮創造力,運用發散性思維來解決問題。
3.3教學目標分析和情境創設
教師對生物化學課程及各章節進行教學目標分析,以確定當前所學知識的“主題”,創設與主題相關的、盡可能真實的情境。如“糖代謝”這一章內容的主題是:糖的消化吸收及其在體內的代謝與機體對其的調節。我們就設下了這樣一個問題情境:病房里1個糖尿病人,他頻率很高地吃東西、喝水及上廁所,但他仍然長得很瘦,1個小孩從他身邊走過時,就告訴媽媽說“叔叔都不吃他的蘋果,爛了好可惜!”那么請問糖尿病的病因如何?糖尿病人為什么會多飲、多食、多尿而致消瘦?如何治療?小孩為什么會有此疑問?
3.4設計信息資源
教師確定學習某主題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教會學生應從何處獲取,如何去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如對于諸如“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及水溶性的維生素C、B族維生素在哪些食物里含有?含量如何?什么方式是更好的食用方法?它們在醫學和美容上有什么作用?”這樣的問題情境,我們就告訴學生可以到食堂、菜市場去看有哪些食物,可以到網上和圖書館去查它們的含量、食用方法及相應的作用,去藥店看一下維生素的說明書和去超市看一下適于孕婦及幼兒食用的奶粉的說明書,都可知道各種維生素的作用、用量及一些其他有用的信息,如果條件允許的話還可到醫院去看看醫生針對不同患者特別是對小孩和老人的門診情況等。
3.5自主學習
小組成員聚集在一起討論解決問題的方案,學生要選一個人做記錄員,負責記錄擬解決的過程,包括問題中的事實信息、學生們的想法和假設以及所確定的學習要點和解決計劃,并分配任務下去收集信息。學生在“討論一提出方案一收集信息”的過程中,充分發揮他們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及獨立性,學會應用各種學習工具及資源,開拓他們的學習視野,進而提高他們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如果由于課時不足,自主學習可在課后完成。課后完成同樣也有利于發揮他們的自覺性。
3.6協作學習
小組成員再次集合,溝通討論他們所學的東西,根據他們所學習的知識生成新的解決問題的假設。在分享他們的學習成果時,很重要的一點是學生們評價自己的信息以及他人的信息,看信息是怎樣得來的,來源是否可靠等,這是促進自主學習的重要途徑。溝通討論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主體參與意識,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培養創造能力,同時通過協作學習,提高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培養了他們的團結精神。由于課時不足,協作學習在課后完成。課后完成有利于發揮他們的自覺性。
3.7課堂匯報并提交小論文
各小組利用各種不同形式來報告自己小組的結論及得出結論的過程,如數學分析、圖表、口頭報告、多媒體演示等,并以小論文的形式交給老師。通過活動匯報,培養學生的膽量和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通過小論文的撰寫,培養他們的寫作能力。
3.8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講解章節知識
在學生課后的自主學習、協作學習、課堂上的活動匯報及撰寫小論文之后,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構建,學生的興趣和學習動機也已經充分激發,這個時候我們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來講解章節知識,學生就能很好地理解、掌握進而構建所學的新知識。
3.9效果評價和問題后的反思
公示各小組和個人在這一章節學習的評價結果,根據評價結果,學生們有意地反思問題解決的過程。要考慮這個問題與以前所遇到的問題的共同點與不同點,幫助他們概括和理解新知識的應用情景。評價結果的公布,也為學生創設了一個有利于意義建構的情境,能激發他們的動機和主動性。
總之,實施和建構這樣的教學環境和效果,必須做到的是:第一步,教師在課程學習前先把合作學習小組組建好;第二步,在每一章節的學習中,教師預先確定好章節知識的主題和創設好情境及確定好所需的信息資源,課堂上教師先把包含主題的問題情境展示給學生,且告訴他們所需要的信息資源,教學生應從何處獲取,如何去獲取以及如何有效地利用這些資源;第三步,課后學生針對問題情境進行自主和協作學習;第四步,也就是下一次課,小組匯報和提交所撰寫的小論文,教師結合學生的匯報來講解章節知識。最終,章節的內容完成后,及時完成并公示在這一章節學習中對各小組和個人的評價結果。
如在藥學06—2班,“膽紅素代謝”這一章節的學習是這樣進行的:首先,在醫學生物化學課程學習前任課教師已把合作學習小組組建好,即藥學06—2班有60人,每6人組,共組建lO個小組;接著,任課教師再確定好“膽紅素”這一章節的主題為“膽紅素的來源、運輸、轉化、排泄”,并確定相應的問題情境:一位5O歲的建筑工人,在一小時前大量吐血,急診入院,主訴其早上在建筑工地搬運水泥袋時,突然嘔血,心悸昏眩,無力。患者有十多年的酗酒史,皮膚和鞏膜有黃染。曾因食欲不振、乏力、肝區疼痛去醫院就診,被診斷為酒精性肝硬化。實驗室檢查結果為:尿標本呈深茶色,尿膽紅素++,尿膽原++++。那么請問:患者膽紅素代謝出現了哪些異常?黃疸有那些類型?而患者出現的黃疸癥狀屬什么類型呢?患者的血液、尿液和大便中,膽紅素及其代謝產物可能會出現什么變化?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19-0191-02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醫科院校學生普遍認為較難理解和掌握的一門學科,其原因主要是該課程“抽象、枯燥”,較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另一方面,該學科發展迅速,知識更新較快,特別是生物化學發展到分子生物學時期后,該學科的理論與技術日新月異,因此,教師在授課中很難讓學生理解和吸收該學科的最新進展。再者,分子生物學是一門實驗性學科,其相關知識均是建立在相應實驗技術之上,然而目前國內的普通省屬院校很少能在本科生中開展PCR、Western blot、細胞培養、基因克隆及載體構建等分子生物學相關實驗,因此該部分內容的講授對學生來說就是“紙上談兵”。由此看來,理論與實踐環節的嚴重脫離是造成學生學習該課程“抽象、枯燥”的直接原因。那么如何在該課程的教學實踐中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
“開展大學生創新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性人才”是高等教育改革與持續發展的一個重要主題。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是指以學生學習興趣為導向,以創新性科技課題為載體,以學生自主學習和教師指導相結合的方式,以解決實際困難和社會問題為切入點的科研實踐活動[1]。為堅持“教學以學生為本”的原則,秉承三峽大學“求索”的校訓,以培養“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創新型醫學人才為中心,三峽大學設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鼓勵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本教研室以此為契機,以“腫瘤微環境與免疫治療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為平臺,以教師承擔的科研項目為引導,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中讓學生參與到科研活動中,通過該活動,既提高了學生學習《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積極性,同時也使教師的教學水平得以提高。
一、實施方法
(一)查閱文獻、提出問題
我們選擇三峽大學醫學院大學二年級學生為活動參與者,讓學生自己組成研究小組(3~5人/組),以教師承擔的科研課題為引導,讓學生在課余時間參與到研究工作中。在該活動的初始階段,老師根據研究課題設定關鍵詞,指導學生查閱文獻并撰寫閱讀小結,使學生對研究的課題有一定的了解。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自己盡可能發現并提出問題、設定研究目標并制定相應的研究計劃,經老師與學生充分商討、修改后確定其可行性。
(二)以課題的實施為契機,培養學生的科技創新能力
在課題實施的過程中,我們對學生既強調團隊成員的分工,又明確成員之間的合作、溝通與協調,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優勢,形成團隊的合力。在老師和研究生的帶領及指導下,學生在課余時間開展實驗研究,整理分析實驗結果,并在每周的labmeeting上交流討論。教師在總結實驗結果的過程中,帶領學生認真分析每一個實驗數據,對“有疑問”的實驗結果,督促學生重復實驗,從而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作風。學生結合所學理論知識,通過對實驗結果的分析與討論,極大地增強了對《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三)撰寫論文及結題報告
我校“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研究周期為一年,完成后需要以論文或研究報告的形式提交結題材料。在此過程中,學生先寫出論文的初稿,老師對學生的論文初稿進行修改,由此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和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使學生掌握論文撰寫的格式、要求,從而熟悉科學研究的各個環節,為學生今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奠定基礎。
二、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的價值思考
(一)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所取得的成果
大學生科技創新實踐使學生的科研素養和創新能力得到提高,調動了學生參與課外科學研究的積極性,許多學生為了參與科學研究而放棄了寒暑假。通過該活動,學生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基礎醫學與臨床》等雜志發表了6篇研究論文,并成功申請了三峽大學“大學生科技創新重點項目”的資助。通過該活動,學生親身經歷了科學研究的過程,體會到了運用知識進行科技創新活動的艱辛,也體驗了辛勤耕耘后獲得收獲的喜悅。
(二)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學生的影響
通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彌補了傳統的“老師講、學生聽、再考試”按部就班的《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模式中實驗教學環節的不足,克服了學生在學習該課程中產生的“枯燥、抽象”感。通過該活動,學生在鞏固和深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理論知識的基礎上,提高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開闊了學生的科研思維,培養了學生的科研意識,增強了學生的嚴謹求實和團隊合作精神[2]。通過該活動,學生將《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學習和科學研究緊密結合起來,對該課程的學習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學期的期末考試中,參加科技創新活動的學生理論考試成績及實驗操作技能均顯著高于其他未參加該活動的學生,這充分說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不僅對學生的課程學習有幫助,也對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三)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對教師的影響
教師通過參與這一活動,不僅使自己承擔的科研項目得以完成,同時也拉進了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教師對學生的知識結構、學習中的困惑與需求均有了解,從而能在教學過程中調整自己的教學方法,做到因材施教。結合科研成果,教師能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不斷改善教學框架,形成囊括最新知識框架的教學體系,從而把科研與教學有機結合起來,以科研促進教學,進一步提高了授課水平。因此,該活動對教師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彰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的特色
依據生命科學重大基礎理論――中心法則,從DNA到RNA再到蛋白質,從基因組學到轉錄組學再到蛋白質組學,“分子生物學”占據了核心內容。在《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教學實踐中開展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能更好地把握住生命科學中的這一核心內容,使學生緊密聯系醫學實踐,為他們能夠跟蹤世界生命科學的前沿,開闊視野,從而占領生命科學的制高點打下良好基礎。
三、對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存在問題的思考
我們在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過程中,發現了一些存在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科技創新活動真正的發展。這些問題主要包括:(1)學生參與的愿望很強烈,但很難做到“堅持到底”。(2)學生的創新能力有待加強。盡管學生參與的熱情很高,但在具體的實踐環節中,例如選題、申請書撰寫、實驗方案的設計及實施、論文的撰寫等環節都存在比較強的依賴心理,即依賴于指導老師,缺乏主動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3)學生自主科技創新的課題數量不多,創新思路有待拓寬。很多學生都是依賴于老師指定的課題或直接參與老師的科研課題中。(4)對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缺乏必要的保障和激勵機制。目前學生的科技創新活動只是一種形式,由于缺乏相關的規章制度,學生迫于學習的壓力,為應付各種考試而不得不終止或放棄科技創新活動。因此,我們呼吁學校應引進“學生考核是一種全面、綜合、動態的評價過程”這一理念,引進“將課堂外開展的科技創新活動(根據總結報告或情況)另外核算、認定學分”這一新型考核體系。(5)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宣傳力度不夠,學生參與的學術交流活動較少,應組織學生經常參加各種類型的學術交流活動,使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了解學科前沿動態,激發學生科技創新的興趣和動力。
總之,為使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高質量開展,我們認為在學校層面應建立相應機構,完善保障和激勵機制;在教師層面應引導和調動教師參與的積極性;在學生層面增強學生參與科技創新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促進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又快又好的發展。
社會競爭日益激烈,社會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但就化學方面來說,美國杜邦公司研發中心人員在回顧化學工業50年的發展歷程之后,對化學教育提出了看法。他們指出,化學公司對化學工作者和技術人員的素質要求是具備如下能力:創造性地處理復雜與不熟悉的問題;口頭語書面進行交流;進行團隊工作;評判自己的知識,并在整個生涯中學習自己需要了解的知識。十分值得我們在化學教育中借鑒。
生物無機化學課程的性質和內涵
生物無機化學為化學類專業學生的專業方向必修課。國際生物無機化學在過去的十余年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和發展。美國主要高校生物無機化學工作者在化學學科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各國政府及基金組織連續在其研究中投入了相當大的資金,并有許多相關的研究計劃出臺,譬如,美國科學院在科技政策報告中指出:生命過程中的化學是當前化學學科發展的優先領域之一。我國生物無機化學是在20世紀80年代開始發生發展的,當時落后于國際約10年。但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十幾年連續支持下,在全體從事生物無機化學研究者的努力下躍升了三個臺階,從生物小分子配體上升到生物大分子;又從研究分離出的生物大分子到研究生物體系;近年來又開始了對細胞層次的無機化學研究。我國的生物無機化學研究始終結合實際問題進行基礎研究,在應用生物無機化學上具有一定特色,而且水平逐年提高,一些研究工作已達到和國際同行等同的水平。雖然我國生物無機化學的總體水平與國際水平還有一定差距,但在國際上已經能夠占一席之地。
生物無機化學課程教學構思
生物無機化學課程會給學生帶來什么?是想獲得一張文憑的不得已選擇?是想擴展知識領域以更好地適應工作需求?是為了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無論學生理想的“主產物”是什么,“副產物”是什么,真誠希望通過這門課程“烹調”出的“食品”不僅蘊涵豐富“營養”而且“美味”,希望學生能從“美味”的“口感”中感受到愉悅;從“咀嚼”的“回味”中留下余香;從“營養”的“消化”中獲得力量。
期望借助生物無機化學課程營造的空間不僅是傳授專業的課堂,更是交流思想的場所。人類的智慧比由他創造的知識更具魅力,它以其看不見的形態揭示了自然界中蘊涵的無形“天機”。我們贊嘆自然界“天機”的絕妙,更驚嘆揭示“天機”的人類智慧。作為接受教育的我們,不僅是人類智慧結晶的傳承者,每個個體更應該是人類智慧的延續者,即我們每個人更應該成為創造者。不僅首先要成為知識的學習者,更應該在知識的學習中提升自身的思辨能力。因為不僅對知識理解的深刻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問題的思辨程度,而且創造能力的強弱更取決于思辨能力。知識就像釀造美酒需要的營養,而思辨就像釀造美酒需要的酒曲;創造源于思辨就像醇香出自釀造;睿智的思辨靠艱苦的磨煉就像優良的酒曲靠嚴格的馴化;有知識不等于有創造力就像有營養不等于有醇香;酒曲的馴化并非一蹴而就,思辨的培養絕非一揮而成;思辨的培養需要知識就像酒曲的馴化需要營養。酒曲在營養反復調制中的不斷進化中得以馴化,思辨在知識不斷積累中的持續更新得以提升。因此,本課程特別注意師生思想交流,讓學生從這門課程的學習中不僅有知識的積累,更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現代生物無機化學是化學領域日新月異發展最快的一門科學,要求化學類專業學生能夠盡早跟蹤它的發展趨勢。我們每一個人都將終生面臨知識不斷更新的挑戰。所以,重要的是學生要知曉“怎樣學”。學習任何一門學科都有指導思想問題,只學內容而不能體會其精神,就不能用所學的東西去指導實踐。學化學的人進入生物領域時,就必須體會幾個指導思想:要體會由沒有生命的化學向有生命參與的化學 轉變,要體會由一種簡單的、無活性的配合物向復雜的、有活性的配合物這一飛躍,要體會由一般化學處理的封閉或部分封閉的、背景單一的反應體系到開放的、有特殊背景的生物反應體系的過渡等。先登山頂,方能感知一覽眾山小!每一單元伊始首先介紹單元知識的學習方法指南以及前后單元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然后重點講授。將教學內容分解為必講內容、自學內容和備查內容,突出必講內容,引導學生消化自學內容,掌握利用各種渠道查閱收集整理化學資料的能力。
興趣是大學生探究成功的重要保證,它能使大學生堅持長時間學習、研究,能激發大學生積極參與研究的欲望,教材的意圖是讓學生動手“實踐”,由扶到放,到綜合運用,使學生通過活動理解知識、得出結論,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分析力等各種能力。教學中,把教材當成經典,教材有什么就講什么,教材怎么編排教學就怎么講的做法是不符合科學的教學理念的,教師只有在充分理解教材基本思路的基礎上,加入自己的改造和創新,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靈活安排教學內容,從學生的興趣和生活邏輯出發,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為學生創設實踐環境,從而引起學生期望的行為反應和期望的情感體驗。教學的引導不應局限于語言上的引導,更應體現在活動設計上的引導。
教學目的是由扶到放、到自主探索,根據學生從不同角度提出的各種問題,指導學生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展開探究活動,從活動中發現規律、掌握知識,以體現出學生所掌握的知識是實踐出來的,而不完全是聽來的。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7-0079(2014)33-0063-02
“高等電化學”課程是上海電力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學位專業課,電化學研究方向是環化學院碩士點的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包含腐蝕電化學、材料電化學、化學電源、燃料電池等,每年研究生入學選擇的研究方向中,與電化學有關的人數達到80%之多,這就要求研究生在第一年的基礎學習中具備扎實的電化學基本知識,掌握電化學儀器的基本操作,才能在接下來的科研實驗中游刃有余,做出成績。但是上海電力學院統招進來的研究生電化學水平參差不齊,有材料專業、化工專業或環境專業,大部分學生在本科階段并沒有接觸到電化學的相關知識,成為后續科研實驗的一大阻礙。
因此開設“高等電化學”課程,使電化學專業方向的研究生可以系統學習電化學基本知識,掌握電化學儀器的基本操作,對研究生的培養起到良好的推動作用。
上海電力學院的“高等電化學”(3學分)課程設置是由原有的“應用電化學”(2學分)和“電化學研究方法”(3學分)兩門課程合并而來,學分數雖然只有原先總學時數的60%,但要求不能降低,因此需要對該課程的教學體系、教學內容、教學方式等方面進行改革,方能適用實際需要。
一、課程教學團隊優化合理
該課程的師資隊伍原先只有2名教師(1名教授和1名副教授),經過建設,該課程組師資隊伍已初現規模,已有6名教師,其中2名教授、3名副教授和1名講師,梯隊結構合理,形成了一支很好的教學團隊。同時該教學團隊分工合理,課程負責人現為該一級學科碩士點負責人、中國化學會電化學專業委員會委員、上海市學位委員會第四屆學科評議組成員,長期主講電化學類課程,具有很深的學術造詣和教學水平。另一名教授是新引進的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在化學電源研究方面具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其他三名副教授均從事本科生的電化學課程教學工作,在電化學內容上非常熟悉,另一名講師主要是對電化學企業生產非常熟悉,對學生的綜合訓練指導幫助很大。
各位任課老師進行深入全面講解,使課堂效果得到大大提高。該課程實際教學過程的主講一般由3名教師完成,另3名教師參與整個課程體系的設置討論、教學內容組織和實踐環節的指導等工作。教學隊伍中3 位主講教師的分工分別是:1位教師負責電化學基本原理知識的講解,包括電化學基礎與理論等;1位教師負責電化學研究方法部分的講解包括交流阻抗、循環伏安法等;另1位教師負責電化學加工與應用等,包括無機電解工業和有機電合成等等課程內容。另外,課外綜合訓練部分由6名老師共同指導并統一組織實施。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建立了老教師的“傳、幫、帶”機制,同時也將理論教學與實踐訓練有機結合,課程教學團隊定期交流探討,形成了很好的協作機制。
二、教學內容不斷更新
由于“高等電化學”課程內容豐富,既涉及電化學基礎理論知識,又涉及電化學研究方法,還包括電化學的應用,特別是隨著電化學技術及電化學理論體系的不斷完善和深化,電化學的應用范圍已廣泛滲透到能源科學、材料科學 、環境科學、生命科學、信息科學和納米科學等諸多領域。結合上海電力學院的專業定位和辦學特色,應用化學碩士點專業主要圍繞能源、環境及材料領域中的化學問題開展相關研究,培養學生具有扎實的應用化學理論基礎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因此,在該課程內容設置上除了保留相應的電化學基礎理論和電化學研究研究方法外,在電化學應用部分重點突出能源、電力、環保相關的知識內容,即材料電化學、腐蝕電化學、環境電化學、電化學能源體系的設計和應用等,這些知識點的拓展也與學生今后從事畢業論文工作乃至今后的就業密切相關,受到學生的歡迎。例如,圍繞電力材料防腐蝕的介紹,不僅包括腐蝕電化學機理、測試方法及防腐蝕技術等,而且著重介紹在電力企業現有的技術應用;隨著新能源技術的發展,海上風電的發展十分迅速,其材料防腐蝕要求也很高,課程講解時可結合電化學知識提出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圍繞當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對電池要求很高,在課程講解時專門圍繞新能源汽車中各類電池的發展技術及材料技術進行系統分析,讓學生了解燃料電池汽車、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等不同電力驅動的差別等。還有圍繞當前智能電網中的關鍵技術之一即電力儲能,這也是發展分布式能源及普及新能源的關鍵技術之一,而電力儲能技術中涉及到包括鉛酸電池、鋰離子電池、鈉硫電池和液硫電池等的選擇和應用,這些內容均涉及到電化學中各類化學電源的技術及最新發展,這些內容的拓展對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有極大的幫助。
三、實踐訓練環節得到強化
在傳統的課程實驗設置過程中一般都是利用課內時間進行一些簡單的實驗教學與實驗操作,很少進行系統性、綜合性的訓練,往往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也受到了限制。由于該課程的教學時數十分緊張,實驗與實踐環節在課內安排很少,需要充分利用課外時間進行實踐環節的訓練。課程教師一般在課程結束前一個多月對學生布置一個綜合性訓練的研究課題,包括課題的確立、文獻調研、實驗方案制訂、實驗操作、數據分析和論文撰寫等各個環節。由學生利用導師實驗室資源或學院的學科基地獨立完成。事實上學院也擁有國家電力公司熱力設備腐蝕與防護重點實驗室、上海高校電力腐蝕控制與應用電化學重點實驗室、上海熱交換系統節能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電力能源轉換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上海防腐蝕新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高水平學科基地,這些研究基地有非常先進的電化學儀器設備及相應的分析測試設備,包括光電化學測試系統、電化學工作站、電池測試系統、原子力顯微鏡、鹽霧箱、動態模擬試驗裝置、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儀等。這些儀器設備均對學生開放,通過綜合訓練有利于他們全面了解該課程體系所涉及到的儀器設備及實際應用,同時通過實踐也能大大提升他們對電化學理論的理解及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也使學生初步熟悉了進行科研環節的各個步驟,真正使學生近距離接觸并使用了這些學科平臺基地的先進的一起設備,使學生的視野得到了開闊,通過動手實驗也培養了綜合實踐動手能力。
四、教學改革初見成效
通過該課程教學的改革實踐不僅大大提升了學生對該課程的興趣,而且促進了學生對電化學專業知識的掌握。學生在電化學相關的領域中參加科創比賽和學術交流中屢屢獲獎。僅2013年就有10名同學獲獎,占學生數的20%,其中3名同學獲得上海市高校科創杯比賽二等獎和三等獎,1名同學獲上海市陳嘉庚青少年發明比賽三等獎,1名同學獲中國電化學會議優秀墻報論文獎,1名同學獲全國電廠化學會議優秀論文獎,3名同學獲全國腐蝕大會優秀論文獎。學生在電化學領域的學術論文質量有大幅度提升,近兩年學生作為第一作者在國際電化學頂級期刊SCI一區期刊 (Electrochim Acta 和Journal of Power Source)發表了6篇論文,在SCI三區期刊( Solid State ionics和 Journal of Alloys & Compounds)上發表了2篇論文,充分反映了本課程建設的成效。從近幾年該專業學生獲得學校優秀碩士論文的論文題目來看,90%都與電化學密切相關,學生畢業就業崗位中需要的專業知識與電化學具有關聯度的也占60%以上,這充分說明了該課程對學生的發展具有重要作用。
五、結束語
“高等電化學”課程作為上海電力學院應用化學專業碩士研究生的一門學位專業課,對該專業學生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雖然本團隊圍繞師資隊伍建設、教學內容更新和實踐環節提升等方面進行一些改革與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初步成效,但為了更好地適應社會對高素質人才培養的需求,還有許多工作要做,包括對課程體系全面合理的梳理、教材的合理選擇與更新、實驗技術的進一步發展與完善等等,真正為培養不僅大大提升了學生對本課程的興趣,而且也為學生進行后續課程學習以及畢業論文的撰寫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江莉,衛國英,葛洪良.《應用電化學》課程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1,31(59).
[2]黃佳木.依托學科基地創建實驗平臺 培養材料專業創新人才[J].實驗技術與管理,2008,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