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管理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4 15:07: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植物管理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植物管理論文

篇(1)

植物種類組成是植物群落的最重要最基本特征之一[1],是群落結構形成及植物資源開發利用的基礎。植物種類的重要值是由J.T.Curtis和R.P.McIntosh(1951)在森林群落分析中提出的,其數值大小可作為群落中植物種優勢度的一個度量標志,指出群落中每種植物的相對重要性及植物的最適生境。

亞高山云冷杉林在長白山地區分布廣泛,且隨坡向和海拔高度的改變發生一定程度的類型更替。這其中,既有向紅松針闊混交林過渡而形成的紅松云冷杉林,也有向亞高山岳樺矮曲林過渡而產生的岳樺云冷杉林。陳靈芝等(1963,1964)[2、3]、王戰等(1980)[4]分別對長白山北坡及西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的植物種類組成進行過研究,并取得部分結果。以往研究工作的側重點不在北坡隨海拔高度改變而發生的各類云冷杉林,有關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植物種類組成與重要值及在隨海拔高度改變而發生的不同云冷杉林中變化規律的研究未見有報道。

本文擬針對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中的植物種類組成及重要值的變化規律作一初步研究。

1研究地點及方法

長白山是我國東北部最高山系[3]。其地理位置為北緯41°58''''~42°6'''',東經127°56''''~128°6'''',屬溫帶地區[2]。氣候的特點是,降水量豐實,年平均氣溫低,具有漫長的寒冬和短促的暖夏,冬夏氣溫相差懸殊,并且隨著海拔的升高而使氣候要素出現顯著的差異,與之相聯系的土壤和植被分布都具有明顯的垂直分布現象[2]。長白山山體主要由玄武巖組成[2]。其主要的土壤類型為棕色森林土,地帶性植被是以紅松為主的針—闊混交林。

長白山海拔達2700m,其最高峰2744m[2]。森林植被主要分布于海拔2000m以下[3]。自下而上,隨海拔升高,氣溫降低,形成明顯的森林垂直分布帶。該森林垂直分布帶通常可分為紅松針闊混交林帶、亞高山云冷杉林帶和亞高山岳樺矮曲林帶。工作地區位于長白山北坡海拔1100~1800m的亞高山云冷杉林帶中。

本項目采用典型抽樣法。分別在海拔1290m、1500m、1680m及1820m處設置4塊臨時標準地,各標準地面積為50×100m2,標準地內又分別劃分為

50個10×10m2樣方。在各樣方內,對樹高≥1.3m的活立木、枯立木及倒木全部檢測。所測指標有樹種、胸高直徑、樹高、冠幅、冠長及相對坐標位置(相對標準地邊界的位置)。同時還對各標準地內及周邊地區相應的環境因子作了調查。

灌木層調查:在每個標準地內設置4條樣線,用機械布點方法各設60個樣方,樣方面積為5×5m2。分別記錄每個樣方內的植物種名、高度、冠幅、株數。

草本層調查:與灌木層調查類似,在每個標準地內設置4條樣線,用機械布點方法各設64個樣方,樣方面積為1×2m2。分別記錄每個樣方內的植物種名、高度、株數。

所有外業工作于1990~1995年進行并完成。

內業工作主要依據所收集的調查數據,分別不同海拔高度帶的云冷杉林類型,計算每種植物的密度、頻度、顯著度及重要值。其中喬木層植物種的顯著度用林木基蓋度(即胸高斷面積)表示,灌木層植物種的顯著度用其植物冠層蓋度表示,草本層植物種的顯著度用其高度表示。

計算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顯著度及重要值的公式如下:

第i種植物的相對密度(%)=(第i種植物的密度/所有植物的密度和)×100

第i種植物的相對頻度(%)=(第i種植物的頻度/所有植物的頻度和)×100

第i種植物的相對顯著度(%)=(第i種植物的顯著度/所有植物的顯著度和)×100

重要值(%)=相對密度(%)+相對頻度(%)+相對顯著度(%)

2結果分析

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共有種子植物和蕨類植物109種,分屬43科88屬。其中喬木層植物分屬5科9屬,灌木層植物分屬9科13屬,草本植物分屬33科66屬。其科屬特點及其在隨海拔高度改變而發生的各云冷杉林中的分布特點見表1。

表1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云冷杉林植物種類組成的科屬特點.

Table1Thecharacteristicsoffamilyandgenusofplantspeciesinspruce-firforestsondifferentaltitudezonesofthenorthernslopeofChangbaiMts.

亞層

科名

各科中的植物種類數

海拔1290m

海拔1500m

海拔1680m

海拔1820m

喬木層

松科Pinaceae

6

5

4

4

槭樹科Aceraceae

3

1

1

薔薇科Rosaceae

1

1

1

1

樺木科Betulaceae

4

2

1

1

楊柳科Salicaceae

1

1

小計

5科

15

10

7

6

灌木層

柏科Cupressaceae

1

木蘭科Magnoliaceae

1

薔薇科Rosaceae

1

2

2

2

杜鵑花科Ericaceae

2

1

1

5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3

3

4

4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3

4

4

3

瑞香科Thymelaeaceae

1

1

衛矛科Celastraceae

1

小檗科Berberidaceae

1

小計

9科

13

11

11

15

草本層

百合科Liliaceae

2

5

4

5

堇菜科Violaceae

1

1

1

1

菊科Compositae

1

6

7

8

鹿蹄草科Pyrolaceae

4

4

3

1

莎草科Cyperaceae

2

3

3

2

蘭科Orchidaceae

2

3

2

3

報春花科Primulaceae

1

1

1

1

喬本科Gramineae

1

2

3

3

蹄蓋蕨科Athyriaceae

2

4

3

2

忍冬科Caprifoliaceae

1

1

1

1

虎耳草科Saxifragaceae

1

1

1

1

薔薇科Rosaceae

1

2

1

2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

2

1

3

柳葉菜科Oenetheraceae

1

1

1

酢漿草科Oxalidaceae

1

鱗毛蕨科Dryopteridaceae

2

2

2

敗醬科Valerianaceae

1

1

1

金星蕨科Thelypteridaceae

2

1

1

風仙花科Balsaminaceae

1

傘形科Umbelliferae

1

2

毛莨科Ranunculaceae

4

4

6

茜草科Rubiaceae

1

1

水龍骨科Polypodiaceae

1

1

鐵角蕨科Asplrniaceae

1

山茱荑科Cornaceae

1

石松科Lycopodiaceae

1

1

1

牛兒苗科Geraniaceae

1

1

龍膽科Gentianaceae

1

2

豆科Leguminosae

1

紫草科Boraginaceae

1

玄參科Boraginaceae

1

蕁麻科Urticaceae

1

蓼科Polygonaceae

1

小計

33科

21

53

45

55

合計

43科

49

74

63

76

從表1可以看出,松科、樺木科、忍冬科、杜鵑花科、虎耳草科、薔薇科、毛茛科、鹿蹄草科、菊科、百合科及蹄蓋蕨科的植物種類比較豐富。但這些科屬并不是在各個海拔高度帶的云冷杉林內都有廣泛分布,而是在隨海拔高度改變而變化的不同云冷杉林中的表現各有不同。其中,有些科屬分布較普遍,如松科、忍冬科、虎耳草科;有些科屬分布不均勻,如樺木科在海拔1500m以下的云冷杉林內有4個種,杜鵑花科有5個種分布于海拔1800m以上的云冷杉林,草本植物的菊科、毛茛科、百合科的多數種也主要在海拔1500m以上的各類云冷杉林內出現,很少出現于海拔1290m的紅松云冷杉林里。

長白山北坡隨海拔高度改變而變化的不同云冷杉林中喬木植物種類組成及重要值變化見表2。重要值分析表明,構成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的建群種均是臭冷杉及魚鱗云杉。主要伴生樹種為岳樺、長白落葉松和紅松,它們在不同海拔高度帶亞高山云冷杉林中的表現各有不同,這為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類型的劃分提供了很好的依據,在此基礎上,可將其分為3種類型,即分布于海拔1300m以下的紅松云冷杉林;在海拔1500m附近占優勢的典型云冷杉林;分布于海拔1680m左右,直到海拔1820m的岳樺云冷杉林。這種云冷杉林類型的劃分與以往研究略有不同。一般認為,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主要有紅松云冷杉林和岳樺云冷杉林兩類,并不存在主要伴生樹種不明顯的典型云冷杉林類型。本研究通過對云冷杉林喬木層的植物種類組成及重要值的分析后認為,在長白山北坡不僅存在紅松云冷杉林和岳樺云冷杉林兩類,還存在這種無明顯伴生樹種的云冷杉林類型,盡管在其重要值分析中,岳樺的重要值高居第三位,但其相對密度并不比花楷槭高,這表明岳樺僅僅是以群落演替先鋒樹種地位出現的,標準地外發現有高大的香楊也證明了這點。相反,岳樺在海拔1680m以上的云冷杉林中的相對密度均較高,尤其是在海拔1820m處。

表2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云冷杉林喬木層植物種類組成與重要值

Table2Thecompositionandimportantvalueoftreespeciesinspruce-firforestson

differentaltitudezonesofthenorthernslopeofChangbaiMts.

植物種名

相對密度

相對頻度

A

B

C

D

A

B

C

D

臭松Abiesnephrolepis

61.22

63.83

21.06

40.69

18.12

31.65

29.81

23.56

紅松Pinuskoraiensis

6.33

0.07

0.09

0.10

14.49

0.63

0.62

0.58

魚鱗云杉Piceajezoensis

21.02

27.06

68.50

18.92

17.75

29.75

31.06

22.99

長白赤松Pinussylvestrisvsr.Sylvestriformis

2.04

0.07

-

-

9.42

0.63

-

-

紅皮云杉Piceakoraiensi

1.63

-

-

-

6.88

-

-

-

長白落葉松Larixolgensis

0.82

0.47

0.55

11.60

3.62

3.80

2.48

22.99

花楷槭Acerukurunduense

1.77

4.52

0.83

-

6.88

8.86

4.97

-

花楸Sorbuspohuashansis

1.57

0.27

2.29

0.31

6.52

2.53

9.32

1.72

楓樺Betulacostata

1.29

0.47

-

-

5.44

2.53

-

-

大黃柳Salixraddeana

0.95

0.20

-

-

4.71

1.90

-

-

白樺Betulaplatyphylla

0.34

-

-

-

1.81

-

-

-

青楷槭Acertegmentoskii

0.54

-

-

-

2.17

-

-

-

小楷槭Acertschonoskii

0.20

-

-

-

1.09

-

-

-

岳樺Betulaermanii

0.20

3.06

6.69

28.38

0.73

17.72

21.74

28.16

毛赤楊Alnushirsuta

0.07

-

-

-

0.36

-

-

-

植物種名

相對顯著度

重要值

A

B

C

D

A

B

C

D

臭松Abiesnephrolepis

20.96

34.56

13.56

14.31

100.30

130.03

64.44

78.56

紅松Pinuskoraiensis

31.86

-

0.10

-

52.68

0.70

0.81

0.68

魚鱗云杉Piceajezoensis

13.21

44.18

69.75

10.25

51.99

100.99

169.30

52.16

長白赤松Pinussylvestrisvsr.Sylvestriformis

18.11

0.93

-

-

29.58

1.63

-

-

紅皮云杉Piceakoraiensi

7.07

-

-

-

15.58

-

-

-

長白落葉松Larixolgensis

5.36

5.17

3.56

32.1

9.80

9.44

6.60

66.69

花楷槭Acerukurunduense

0.72

1.64

0.09

-

9.38

15.02

5.88

-

花楸Sorbuspohuashansis

0.49

0.03

0.82

0.03

8.58

2.83

12.43

2.06

楓樺Betulacostata

0.37

0.50

-

-

7.10

3.50

-

-

大黃柳Salixraddeana

0.44

0.04

-

-

6.10

2.14

-

-

白樺Betulaplatyphylla

1.03

-

-

-

3.18

-

-

-

青楷槭Acertegmentoskii

0.21

-

-

-

2.93

-

-

-

小楷槭Acertschonoskii

0.09

-

-

-

1.38

-

-

-

岳樺Betulaermanii

0.08

12.94

12.13

43.31

1.01

33.73

40.55

99.85

毛赤楊Alnushirsuta

0.02

-

-

-

0.45

-

-

-

注:A為海拔1290m;B為海拔1500m;C為海拔1680m;D為海拔1820m,下表同。

重要值作為一種綜合性指標,在衡量某種植物于群落中相對重要性的同時,也指出這種植物分布的最適生境。表2結果顯示,臭松在長白山北坡分布的最適海拔高度帶為1290~1500m;海拔1680m是魚鱗云杉的最適生境;岳樺及長白落葉松在海拔1800m附近的競爭力最強;紅松、長白赤松、紅皮云杉僅在海拔1300m以下占優勢,并成為紅松云冷杉林的主要組成成分。這一結果對今后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造林樹種的選擇將會有幫助。

長白山北坡各海拔帶云冷杉林灌木層的植物種類主要由21種植物組成

(表3)。其中,有7種植物在各海拔帶的云冷杉林中均有分布,是長白山北坡各類云冷杉林內普遍分布的灌木種類。另外14種植物僅局限于個別海拔帶的云冷杉林內,其中部分種類原是其它森林群落中的優勢種,現以從屬種地位出現于云冷杉林與其它森林過渡帶中。如長白瑞香、狗、瘤枝衛矛和黃花忍冬等是紅松針闊混交林中的常見種類,寬葉杜香、高山檜及篤斯越桔等是落葉松林和岳樺林內的優勢種類。在常見的7種灌木植物中,越桔及蘭靛果忍冬在群落交錯帶的云冷杉林中占較大優勢,少刺大葉薔薇重要值最大的群落類型為海拔1500m處的云冷杉林,尖葉茶主要分布于海拔1250~1500m之間的2種云冷杉林中,并隨海拔升高,逐漸過渡到以刺果茶、紫枝忍冬為主的灌木植物組合。

表3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云冷杉林灌木層植物種類組成與重要值

Table3Thecompositionandimportantvalueofshrubandlianaspeciesinspruce-firforestsondifferentaltitudezonesofthenorthernslopeofChangbaiMts.

植物種名

重要值

A

B

C

D

越桔Vacciniumvitis-idaea

94.92

1.71

4.27

105.23

蘭靛果忍冬Loniceracaeruleavar.Edulis

88.92

12.68

9.20

32.78

尖葉茶藨Ribesmaximowiczianum

41.24

35.71

2.74

0.5

少刺大葉薔薇Ribesmaximowiczianum

23.45

68.38

13.99

16.23

長白瑞香Daphnekoreana

13.90

0.43

-

-

瘤枝衛矛Evonymuspauciflorus

11.65

-

-

-

紫枝忍冬Loniceramaximowiczii

10.80

45.72

20.84

5.64

矮茶藨Ribestriste

5.07

14.52

7.80

1.60

狗Berberosamurensis

4.78

-

-

-

興安杜鵑Rhododendrondauricum

2.50

-

-

-

刺果茶藨Riberburejensis

1.18

104.92

203.07

49.75

五味子Schizandrachinensis

0.82

-

-

-

黃花忍冬Lonicerachrysantha

0.76

-

-

-

朝鮮莢迷Viburnumkoreanum

-

8.74

12.50

9.93

東北茶藨Ribesmandshuricum

-

4.51

2.17

-

北懸鉤子Rubusarcticus

-

2.68

4.08

0.49

毛脈黑忍冬Loniceranigravar.Barbinrvis

-

-

19.34

3.68

高山檜Juniperussibirica

-

-

-

21.16

篤斯越桔Vacciniumuliginosum

-

-

-

6.30

牛皮杜鵑Rhododendronaureum

-

-

-

4.42

寬葉杜鵑Lendumpalustrevar.Dilatatum

-

-

-

0.48

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下草本植物種類共計73種(見表4),其中16種廣布于各類型云冷杉林。它們中的大部分是北方泰加林下的常見種類,其重要值基本位于前列,僅在排列次序上依海拔高度的改變而有不同的表現。這也反映出這類典型植物在系統發育過程中與云冷杉林發育的密切關系。當然,由于各海拔帶云冷杉林喬木層的不同郁閉度和較大的立木密度差異所造成的林內小環境的改變,以及植物種的生物學、生態學特性的作用,各云冷杉林類型內草本植物種類的數量也有較大的不同。如在海拔1290m的紅松云冷杉林中,喬木層立木株數為6000株/hm2,活立木占立木總數的49%,郁閉度為0.95以上,其林下草本植物僅有21種;分布于海拔1500m的典型云冷杉林中喬木層立木株數為4816株/hm2,活立木占立木總數的62%,郁閉度為0.92以下,其林下草本植物有45種;而海拔1820m處的岳樺云冷杉林喬木層立木株數僅2320株/hm2,且85%為活立木,郁閉度為0.6左右,其林下草本植物多達55種。表明群落建群種對其內部小環境具有強大的改造作用,進而對林下植物的種類構成和重要值排序產生較大影響。值得注意的是,這次研究還意外地發現了草四照花的分布地點。以往研究僅對其有零星記載,但沒有指出其分布的具體生境條件,本研究指出草四照花主要生長于海拔1500m處以臭松為主的云冷杉林下。

表4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云冷杉林草本層植物種類組成與重要值

Table4Thecompositionandimportantvalueofherbplantsinspruce-firforestsondifferentaltitudezonesofthenorthernslopeofChangbaiMts.

植物種名

重要值

A

B

C

D

林奈草Linnaeaborealis

51.31

3.01

5.49

18.75

單葉舞鶴草Maianthrmumdilatatum

43.16

10.76

19.17

19.92

深山堇菜Violaselkirkii

21.30

14.30

17.93

3.38

一枝黃花Solidagovirga-aurea

20.32

7.46

9.98

7.78

單側花Ramischiasevunda

17.24

6.84

2.81

-

紫鱗苔草Carexangarae

15.42

15.25

14.17

2.78

斑葉蘭Goodyerarepens

14.62

5.57

1.24

5.41

七瓣蓮Trientaliseuropaea

14.53

1.75

1.96

5.03

林地早熟禾Poanemoralis

13.91

2.06

8.87

6.22

二葉舞鶴草Maianthemumbifolium

13.48

3.33

4.56

4.46

腎葉鹿蹄草Pyrolarenifolia

13.21

5.05

3.02

6.27

山冷蕨Cystopterissudetica

13.10

4.81

3.71

5.26

嗩吶草Mitellanuda

11.43

31.02

21.73

10.43

羊胡子苔草Carexcallitrichos

9.10

4.44

1.04

32.19

東方草莓Fragariaorientalis

6.75

3.55

6.16

2.58

莫石竹Moehringialateriflora

5.97

0.93

-

5.37

二葉蘭Listeramsjor

4.80

3.96

2.39

2.64

羽節蕨Gymnocarpiumcontinentalis

3.90

2.71

1.86

1.02

梅笠草Chimaphilajaponica

3.62

0.96

-

-

深山露珠草Circaeacaulescens

1.64

14.06

8.55

-

獨立花Monesesuniflora

1.21

3.92

5.05

-

酢醬草Oxalisacetosella

-

23.32

-

-

小葉樟Deyeuxiaangustifolia

-

9.92

8.94

8.03

腎葉兔兒傘Cacaliakoreanus

-

9.49

12.21

1.81

算盤七Streptopuskoreanus

-

8.55

12.01

11.09

黑水鱗毛蕨Dryopterisamurensis

-

8.09

10.33

3.06

森林假繁縷Krascheninnikowiasylvatica

-

7.47

7.43

9.02

北纈草Valerianacoreana

-

7.32

9.84

7.89

藍果七盤姑Clintoniaudensis

-

6.55

5.80

6.93

粗莖鱗毛蕨Dryopteriscrassirhizoma

-

5.33

5.21

3.40

廣羽金星蕨Thelypterisphegopteris

-

5.03

6.93

2.85

長白鳳毛菊Saussureatenerifolia

-

4.68

3.52

6.22

耳葉兔兒傘Cacaliaauriculata

-

4.30

5.99

0.88

水金鳳Impatiensnoli-tangere

-

4.13

-

-

輪葉百合Liliumdistichum

-

4.08

-

-

香根芹Osmorhizaaristata

-

4.00

-

-

假升麻Aruncussylvester

-

3.97

-

1.76

假冷蕨Pseudocystopterisspinulosa

-

3.94

2.21

-

稗苔草Carexxyphium

-

3.93

13.74

-

高山烏頭Aconitummonanthum

-

3.72

3.76

6.47

三脈豬殃殃Galiumkamtschaticum

-

3.34

11.34

-

類葉升麻Actaeaacuminata

-

2.92

3.88

7.50

瓦韋Lepisorusussurensis

-

2.78

1.70

-

高山漏頭菜Aquilegiajaponica

-

2.35

-

1.31

西伯利亞鐵線蓮Clematissibirica

-

2.33

3.67

5.47

鐵角蕨Aspleniumvarians

-

2.11

-

-

小齒蹄蓋蕨Athyriumspinulosum

-

2.09

-

-

北橐吾Ligulariasibirica

-

1.97

3.34

3.75

單葉千里光Seneciointegrifolius

-

1.86

3.67

1.53

金星蕨Thelypteispalustris

-

1.73

-

-

草四照花Chamaepericlymeneumcanadense

-

1.11

-

-

杉蔓石松Lycopodiumannotinum

-

1.07

6.23

1.16

布袋蘭Calypsobulbosa

-

0.78

-

-

東北龍常草Diarrhenamandshurica

-

-

6.58

17.60

毛蕊老鸛草Geraniumeriostemon

-

-

4.43

2.48

林薊Cirsiumschantarense

-

-

3.59

-

箭葉唐松草Thalictrumsimplex

-

-

2.47

5.24

花錨Haleniacorniculata

-

-

1.50

1.91

長白巖黃耆Hedysarumussuriense

-

-

-

4.81

三角葉風毛菊Saussureamandshurica

-

-

-

4.70

勿忘草Myosotissilvatica

-

-

-

4.28

高山風毛菊Saussureaalpina

-

-

-

3.87

短毛白芷Heracleummoellendorffii

-

-

-

3.29

長白金蓮花Trolliusjaponicus

-

-

-

3.21

南玉帶Asparagusoligoclonos

-

-

-

3.19

高山芹Coelopleurumalpinum

-

-

-

2.51

馬線蒿Pedicularisresupinata

-

-

-

2.51

寬葉蕁麻Urticalaetevirens

-

-

-

2.37

小虎舌蘭Epipogonaphyllum

-

-

-

1.91

未定名

-

-

-

1.75

蓼Polygonumsp

-

-

-

1.71

傘繁縷Stellarialongifolia

-

-

-

1.67

白山龍膽Gentianaalgida

-

-

-

1.36

3結論

(1)組成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的植物共計109種,分屬43科88屬。其中喬木植物15種,灌木層植物21種,草本植物73種。所有109種植物的重要值及其在隨海拔高度改變而變化的不同亞高山云冷杉林的表現規律被展現。

(2)長白山北坡不同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的主要建群種為臭松和魚鱗云杉,它們的重要值在各海拔帶的亞高山云冷杉林中均位于前列。主要伴生樹種為紅松、長白赤松、紅皮云杉、落葉松、岳樺。根據主要伴生樹種在各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中重要值的不同,可將長白山北坡的亞高山云冷杉林劃分為3種類型,即紅松云冷杉林、典型云冷杉林、岳樺云冷杉林。

(3)通過對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中主要樹種的重要值分析,可以找出它們分布和生長的最適海拔高度。臭松主要分布于海拔1250~1500m之間,魚鱗云杉的最適海拔高度為1680m處,岳樺、落葉松則主要生長于海拔1680~1820m的云冷杉林中,而紅松、長白赤松、紅皮云杉主要分布在海拔1300m以下的云冷杉林內。

(4)在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中,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種類的多少及它們重要值排序變化,受喬木層影響較大,當林冠層立木株數多,郁閉度大時,林下植物種類少,反之則植物種類多。林下的灌木在不同海拔帶亞高山云冷杉林內分別有明顯不同的優勢種,草本植物則無,北方泰加林下的草本植物種類仍是長白山北坡亞高山云冷杉林下的主要組成成分。

參考文獻:

1王伯蓀.植物群落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

2陳靈芝,鮑顯誠,李才貴,等.吉林省長白山北坡各垂直帶內主要植物群落的某些結構特征[J].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64,2(2):207~225.

3陳靈芝.長白山西南坡魚鱗云杉林結構的初步研究[J].植物生態學與地植物學叢刊,1963,1(1~2):69~80.

4王戰,徐振邦,李昕,等.長白山北坡主要森林類型及其群落結構特點[A].王戰.森林生態系統研究[C].沈陽:中國科學院長白山森林生態系統定位站,1980,(1):25~42.

篇(2)

1觀賞特性

垂枝植物是枝條下垂向地伸展的植物的統稱,如垂柳(Sal-ixbabylonica),絳柳(Salixmatsudanacv.Pendula),龍爪槐(Sophorajaponicacv.Pendula)等。畢業論文垂枝植物之所以備受人們的青睞,與其獨特的觀賞特性和生態適應性是密不可分的。它們耐旱、耐濕、耐熱、抗病蟲害,能適應各種溫度變化,對土壤肥力也不苛求。同時,垂枝植物也為園林景觀增加了特有的色相、動感和聲音,這些特點有利于建造低成本的園林景觀。

1.1形態和質地

垂枝植物最明顯的觀賞特征是其所有枝條自然下垂,形成傘形或蘑菇狀樹冠來展示其優美的形態。垂枝植物的枝條有不同的質地,有柔軟纖細的垂柳,也有粗獷的垂枝北非雪松,可以給人帶去不同的景觀感受。

1.2動感和聲響

在欣賞其優美形態的同時,我們還可以享受垂枝的動感以及風吹過時所發出的聲響。微風吹過,大量種植在公園、道路邊的垂枝植物,細長的枝條隨風搖曳,就象海里的浪花一樣,還發出沙沙的聲響,象是在說著悄悄話,給人們帶來與大自然的親近之感;當微風吹過,種植在水邊上的垂柳,細長而又柔軟的枝條伸入到水里,隨著清風輕輕搖擺著,讓水面泛起一陣陣漣漪,仿佛一雙巧手撥弄著一池秋水,別有一番風味。垂枝梅枝條自然下垂,花開時朵朵向下,宛若向水面探身弄影,用來裝飾園林水景,無風時,纖秀柔媚的梅花,妥帖地融入溫情一般的水中,可表現出一種如云飄逸的神采,表達著一種恬靜的意境。起風時,碧水盈盈,和風拂拂,姿態更為動人。

1.3色彩

垂枝植物的葉色、花色、果色都很豐富多彩,葉色有終年常綠的迎春,有色彩極其豐富的垂枝榕、花葉垂榕等,還有常年葉片為紅色的細葉雞爪槭,入冬后葉色更為紅艷,為冬季景觀增色不少;垂枝植物一般在春季或夏季開花,花的顏色很豐富,有紅色、白色、粉紅色、黃色、淺藍色等;有些垂枝植物的果實色彩也相當豐富,有紅艷的寧夏枸杞,有粉紅的垂枝桃等。

2垂枝植物在園林中的應用

垂枝植物種類繁多,能在不同的生境下生長,在園林中應用范圍很廣。碩士論文在設計時,通過科學和藝術的結合,充分發揮其自身形體、質地、色彩等自然美,可以創造出生機盎然、優美靚麗的園林景觀。

2.1應用原則

2.1.1選材適當,適地適栽不同的植物對生態環境有不同的要求和適應能力,環境適宜則生長良好,否則便生長不良甚至死亡。生態環境又是由各不相同的溫、光、水、土等條件組成的綜合環境,千差萬別。因此,在栽培應用時,首先要選擇適應當地條件的種類,即選用生態要求與當地條件吻合的種類。從外地引種時,最好先作引種試驗或少量栽培,成功后再大量推廣。

2.1.2自然美與意蘊美應用時,要同時關注科學性與藝術性兩個方面,在滿足植物生態要求,發現植物對環境的生態功能同時,通過植物的自然美與意蘊美來體現植物對環境的美化裝飾作用,也是觀賞植物應用的一個重要特點。垂枝植物種類繁多,姿態各異,通過葉、花、果在形態、色彩、芳香、質感等方面的特點及其整體構成,表現出各種自然美。植物以綠色作為大自然賦予的主基調,同時又以多彩的花、果、葉甚至整個植株發出清香、甜香、濃香、幽香等多種香味,引起人的嗅覺美感。植物除了自然美外,很多傳統的觀賞植物還富有意蘊美,其含義與通常所說的聯想美、含蓄美、意境美等相近,其審美特征在于將植物自然形象與一定的社會文化、傳統理念相聯系,以物寓意、托物言情,使植物形象成為某種社會文化、價值觀的載體,成為歷來文人墨客、丹青妙手垂青的對象。在我國,這方面較為典型的垂枝植物有:垂枝梅、迎春、木香等。由于具有一定的傳統文化載體功能,使這些植物在自然形態美的基礎上又具有了豐富的意蘊美內涵。

2.1.3生態效應應用垂枝植物時,除考慮其生態習性、觀賞特性外,植物對生態環境的改善也是環境綠化的重要目的。垂枝植物同其他植物一樣具有調節環境溫度、濕度、殺菌、減噪、抗污染、平衡空氣中氧氣與二氧化碳等多種生態功能。由于在形態上、生態習性、應用形式上的差異,不同的垂枝植物對環境的生態功能的發揮不盡相同。例如:在市區、工廠等空氣污染較重的區域則應栽種能抗污染和能吸收一定量有毒氣體的種類,降低空氣中的有毒成分,改善空氣質量。保持水土,則應選擇根系發達、枝繁葉茂的樹種。

2.2應用形式

垂枝植物的應用形式與內容要根據環境特點、綠化功能要求,結合植物的生態習性、物候變化、觀賞特點選用適宜的類型和具體種類,也可根據不同類型植物的特點、設計和制作相應的設施,使植物、構筑物、環境之間實現科學與藝術的統一。垂枝植物可與其他植物,包括喬木、灌木、各種花卉搭配,在庭院、公路、公園等地方的綠化中經常被使用,可群植或片植形成大面積的景觀,亦可孤植。不同的綠化場所,垂枝植物有以下常見應用形式與內容:

2.2.1水邊種植部分垂枝植物抗性好,耐水濕,適宜種于水邊。醫學論文水邊種植垂枝植物,使枝條伸向水面,形成柔條拂水、低枝寫鏡的畫面,樹姿與水體相互掩映,虛實相應,深化和豐富了植物景觀的內容,提高了園林審美情趣。可用于水邊種植的垂枝類型樹種有:垂枝梅、垂柳、絳柳等。龍游梅,枝條自然扭曲如游龍,別具風致,因干形奇特,也很適合水濱作點景之用。它那靈動、雋逸、活潑的形與神,在水的襯托下,往往隨意成趣,常有神來之筆,令人浮想聯翩。

2.2.2行道樹大部分垂枝植物姿型優美,性耐修剪,適應性廣,抵抗力強,因此可種植于公路、園路的兩旁,細長柔軟的枝條向下懸垂,偶爾隨風擺動,并不時地撫摸著人們的臉,體現了人與大自然的親近。在浙江嘉興,那里的垂柳樹體高大,經常被做為行道樹使用。可作為行道樹的有:垂枝南洋杉、垂枝樺、垂枝槐等。

2.2.3園景樹垂枝植物的樹形優美,有很多的觀賞特征,可賞花果,觀形色,可在庭院、公園中作為園中布局的中心植物景觀,在栽植上可孤植、配植、群植。以單株形式配植的各類樹木,對單株的觀賞形狀要求高。垂枝植物中常用作園景樹的樹種有垂枝雪松、垂枝槐、垂枝榆、垂枝榕、垂枝櫻花等。

2.2.4垂吊花卉垂吊花卉極其迎合現代人美化和裝飾室內的心理和要求,因為她有與生俱來的藝術格調,富有濃濃的夢幻感和飄逸感,她可以輕而易舉將室內的環境布置得充滿藝術氛圍,煥發自然生機。垂吊花卉一般掛在較高處,以仰視觀賞為主,基本的要求是枝葉繁茂,生長迅速,管理方便,觀賞效果好,能很快成形。因此有些枝葉和花向下生長的種類是良好的吊盆材料。垂枝植物中可用作垂吊花卉的種類有綠之鈴、倒掛金鐘、垂枝石松、綠蘿等。

2.2.5棚架棚架是園林綠化中最常見、結構造型豐富的構筑物之一。生長旺盛、枝葉茂密、開花觀果的攀援植物是花架綠化的基本物質基礎。垂枝植物中可用作棚架植物的有木香等。

2.2.6護坡、堡坎綠化護坡與堡坎綠化是城市立體綠化,特別是地形、地貌復雜多變的山地城市綠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對于堡坎、坡坎、堤岸等地段,可選用垂吊植物中的俯垂型植物植于坡坎頂部邊緣,使其枝蔓向下懸掛,覆蓋坡坎而起護坡美化裝飾和綠化的功能。垂枝植物中可用作該類型的綠化樹種有:迎春,連翹、云南黃素馨等。

2.2.7山石綠化在山石邊種植一些垂枝植物,山石與婆娑的樹姿二者相互呼應,更富自然情趣,如垂枝梅,垂枝雞爪槭等。梅石相配,剛勁簡潔,妙筆生花,石因梅而活,梅因石更絕,對比強烈,收效甚佳。

2.2.8盆景應用一些垂枝植物,經整形修剪,成為灌木狀態,常用作盆景材料,如垂枝金花柳、垂枝龍爪槐等。

2.2.9大量片植或群植英國園林設計師提出過“沒有量就沒有美”,強調大量片植,垂枝植物秀麗的外形,若大量的集中在一塊,將形成一個大面積的景觀。職稱論文垂枝植物中常片植或群植的樹種有垂枝櫻花、垂枝梅花等。

2.2.10其他用途不少品種可用作切花,用作插花材料,加工成為藝術品,可放在室內數年,如垂枝銀花柳;也可用作盆栽,自由移動,放置在不同的空間里,快速形成優美的景觀,如垂枝金花柳等等。

3展望前景

綜上所述,垂枝植物是一類很值得推廣的造景植物材料,它特有的觀賞特性及生態適應性決定了它在園林中的應用,有很好的發展前景。但是應注意到垂枝植物也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垂枝植物的培育難度較大、成本較高,大部分品種應用主要集中在特色景觀營造中,而且,目前還有很多垂枝樹種處在苗木繁育階段,在規格和數量上都還不能達到供應市場的要求。另一方面,并不是所有的垂枝的變異性狀都值得培養。有些樹木例如大葉楊培養出來的品種,完全不具備垂枝樹木特有的觀賞價值,因此對其市場前景的估測并不樂觀。垂枝型樹木的選育有幾點值得注意:一般而言,要求植物的冠形為傘形或扁球形,其開張的樹冠利于達到遮陰的功能;其次就是對枝條姿態、顏色以及葉型的要求,這也是影響垂枝植物觀賞效果的重要因素;最后還要綜合考察該品種的生物學特性,如抗逆性等。

隨著回歸自然意識的深化,人們越來越認識到垂枝植物重要的應用價值。工作總結我國應大力發展垂枝類型植物,同時,建議科研單位加強垂枝植物的育種工作,尤其是在選育觀賞價值高的新品種這方面。垂枝植物的種類繁多,情調各異,應用空間廣闊,加強對它們的開發、研究與推廣作用,將對人們生活增添無限風采。

參考文獻:

[1]熊濟華,唐岱.藤蔓花卉.攀援匍匐垂吊觀賞植物.中國林業出版社,2004,7.

[2]趙錫惟.垂吊花卉.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4,9.

篇(3)

①正確使用水平層流臺與生物安全柜:操作動作輕緩,配藥時將手套衣袖在下風口附近吹1min減少微粒附著;配置藥物割頸時注意玻璃碎片;輸液慎勿加入不同藥物,否則易導致微粒倍增;勿對瓶塞多次穿刺;注意輸液間的pH值。

②注意配藥時藥物間配伍禁忌:注意溶媒pH值與加入電解質對藥物的影響。配藥人員應熟練掌握藥物的理化性質,也應注意藥物結合穩定性,若結合引起慢性化學反應,導致藥效降低,應盡量避免兩者結合使用。

③注意加藥順序:藥物加入順序十分重要,同種藥物可能因配伍先后不同,導致不同化學反應。配伍時應遵循先稀釋后混合,低濃度到高濃度原則。加藥物試劑時,藥物與試劑間成分較復雜,在加藥時注意。

④按藥物溶解標準操作:配藥人員應注意溶媒量的選用,不足時會出現白色渾濁物,不溶解;濃度高時產生沉淀物。特別注意藥物說明書中對藥品配置是否有特殊要求,如果有即嚴格執行。

⑤規范配藥流程與操作方法:規范操作流程,嚴格保證無菌操作環境,注意不同藥物劑量、用法、不良反應及聯合用藥配伍禁忌;對于使用過的藥劑,作下劃線標記,空瓶與輸液瓶放在同一位置,以便作好登記。配置時注意細節,盡可能減少失誤,注射器不混用,以免不同藥劑混合致異常。研究指標:對比記錄兩組醫囑單中配伍禁忌、聯合用藥不當、給藥頻次不當、重復給藥、給藥濃度不當發生例數及比例。統計學方法:應用SPSS17.0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百分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觀察組的配伍禁忌、聯合用藥不當、給藥頻次不當、重復給藥、給藥濃度不當發生比例均顯著低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篇(4)

在許多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常遇到褐變問題。褐變主要發生在外植體,在植物愈傷組織的繼代、懸浮細胞培養以及原生質體的分離與培養中也經常發生。褐變產物不僅使外植體、細胞、培養基等變褐,而且對許多酶有抑制作用,從而影響培養材料的生長與分化,嚴重時甚至導致死亡。本文探討植物組織培養中褐變現象的影響因素、機理及防范措施,對我們進行科學研究或工廠生產,包括植物組織的培養,原生質體、懸浮細胞和植物器官的培養都有著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1褐變原因及危害

褐變是指外植體在培養過程中,自身組織從表面培養基釋放褐色物質,以致培養基逐漸變成褐色,外植體也隨之進一步變褐而死亡的現象。褐變的發生與外植體組織中所含的酚類化合物數量多少及多酚氧化酶活性有直接關系。很多植物,尤其是木本植物都含有較高的酚類化合物,這些酚類化合物在完整的組織和細胞中與多酚氧化酶分隔存在,因而比較穩定。在切割外植體時,切口附近的細胞受到傷害,其分割狀態被打破,酚類化合物外溢。對于外植體本身來講,酚類物質從外植體切口向外溢出是一種自我保護性反應,可誘導植保素或無物理屏障的形成,以防止微生物侵染組織。但酚類很不穩定,在溢出過程中與多酚氧化酶接觸,在多酚氧化酶的催化下,迅速氧化成褐色的醌類物質和水,醌類物質又會在酪氨酸酶等的作用下,與外植體組織中的蛋白質發生聚合,進一步引起其他酶系統失活。從而導致組織代謝活動紊亂,生長停滯,最終衰老死亡。此外,由于組織的老化病變也會使多酚氧化酶激活而引起褐變。

2褐變產生的機理

2.1非酶促褐變

非酶促褐變是由于細胞受脅迫或其他不利條件影響所造成的細胞程序化死亡或自然發生的細胞死亡,即壞死形成的褐變現象,并不涉及酚類物質的產生。徐振彪等[1]將生長正常的愈傷組織轉移到含NaCl的培養基中,組織周圍尤其是接觸培養基部分發生褐變,但培養基中沒有看到擴散的褐化物質。當溫度升高時繼代保存時間過長,也會發生此類現象。但這種褐變若采取適當措施或者愈傷組織適應了脅迫環境就不再發生了[3]。

2.2酶促褐變

目前認為植物組織培養中的褐變主要是由酶促褐變引起的,培養材料變褐主要是由傷口處分泌的酚類化合物引起的[4]。酶促褐變如同一般的酶促反應,其發生必須具備三個條件,即酶、底物和氧。引起褐變的酶有多酚氧化酶(PPO)、過氧化物酶(POD)、苯丙氨酸解氨酶等。從初次培養和繼代培養過程中試管苗的褐變程度和PPO的活性來看,表明PPO活性的高低是引起培養材料褐變的關鍵。引起褐變的酶的底物主要是酚類化合物,按其組成可分成3類:苯基羧酸(包括鄰羥基苯酚、兒茶酚、沒食子酸、莽草酸等),苯丙烷衍生物(包括綠原酸、肉桂酸、香豆酸、咖啡酸、單寧、木質素等),第三類是黃烷衍生物(包括花青素、黃酮、蕓香苷等),但并非所有的酚類物質都是PPO的底物。

在正常發育的植物組織中,底物、氧氣、PPO同時存在并不發生褐變,是因為在正常的組織細胞內由于多酚類物質分布在細胞的液泡內,而PPO則分布在各種質體或細胞質中,這種區域性分布使底物與PPO不能接觸。而當細胞膜的結構發生變化和破壞時,則為酶創造了與PPO接觸的條件,在氧存在的情況下使酚類物質氧化成醌,進行一系列的脫水、聚合反應,最后形成黑褐色物質,從而引起褐變。

3褐變產生的影響因素

影響植物組織培養褐變的因子是復雜的,因植物的種類、基因型、外植體部位及生理狀態等不同,褐變的程度也有所不同。

3.1植物種類及基因型不同的植物和不同的基因型決定了不同的褐化程度。在組織培養中,品種褐化難易可能是與該品種中多酚類物質含量的多少及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差異有關。

3.2外植體部位及生理狀態外植體的部位及生理狀態不同其褐化程度不同,同時,不同時期和不同年齡的外植體在培養中褐變的程度也不同。

3.3培養基成分培養基成分中的無機鹽、蔗糖濃度、激素水平等對褐變的程度的影響尤為重要。另外,其pH值也與褐變程度有較大關系。

3.4培養條件溫度過高或光照過強,均可加速被培養組織的褐變。不利環境條件都能造成細胞的程序化死亡,溫度是誘導程序化死亡的主要因素[1]。

4防止外植體產生褐變的對策

從理論上講,酶促褐變可以通過以下三種方法加以抑制:一是除去引起氧化的物質——氧;二是捕捉或減少聚合反應的中間產物;三是抑制有關的酶。實際操作上,下列措施是被認為行之有效的。

4.1適當外植體的選擇

取材時應注意選擇褐變程度較小的品種和部位作外植體。成年植株比幼苗褐變程度厲害,夏季材料比冬季及早春和秋季材料的褐變要嚴重。冬季的芽不易生長,宜選用早春和秋季的材料作為外植體。王異星[5]用荔枝無菌苗不同組織的誘導試驗表明,莖最容易誘導出愈傷組織,培養2周后長出淺黃色的愈傷組織;葉大部分不能產生愈傷組織或誘導出的愈傷組織中度褐變;而根極大部分不產生愈傷組織,誘導出的愈傷組織全部褐變。

4.2對外植體的處理

通過對較易褐變的外植體材料的預處理能減輕醌類物質的毒害作用。處理方法如下:外植體經流水沖洗后,在2-5℃的低溫下處理12-24小時,再用升汞或70%酒精消毒,然后接種于只含有蔗糖的瓊脂培養基中培養5-7天,使組織中的酚類物質部分滲入培養基中。取出外植體用0.1%漂白粉溶液浸泡10分鐘,再接種到合適的培養基中。若仍有酚類物質滲出,3-5天后再轉移培養基2-3次,當外植體的切口愈合后,酚類物質減少,這樣可使外植體褐變減輕或完全被抑制。何瓊英等[6]用抗壞血酸預處理香蕉吸芽外植體,能減輕外植體褐變,從而提高芽叢誘導率。

4.3適宜的培養基

培養基的成分與褐變程度有關,要考慮所選培養基的狀態和類型。

4.3.1適當的無機鹽濃度張妙霞等[7]在柿樹組織培養防止褐變所進行的試驗中,4種培養基的無機鹽以改良MS(大量元素減半)和1/2MS的效果最好,MS的效果較差,結果證明低濃度的無機鹽可促進外植體的生長與分化,減輕外植體褐變的程度。徐振彪[1]在對玉米幼胚耐NaCl愈傷組織的篩選表明,隨NaCl濃度升高,褐變現象加重。

4.3.2適當和適量的激素王異星[5]在荔枝的組織培養過程中,培養基中添加1mg/LBA+0.5mg/L2,4-D時,愈傷組織較堅硬,增殖緩慢,易產生褐變。培養基中添加1mg/LBA+1mg/L2,4-D時,愈傷組織淺黃疏松,增殖也快。

4.3.3培養基的硬度在一定范圍內,瓊脂用量大,培養基硬度大,褐變率低[8],這可能是培養基的硬度影響了酚類物質的擴散速度的緣故。

4.3.4培養基中水的硬度的影響硬度低的蒸餾水褐變率低,而使用硬度較高的自來水,褐變嚴重,甚至會出現褐變死亡[8]。這可能是配制培養基的水改變了培養基中無機鹽的濃度,間接地影響了植物外植體的褐變。

4.3.5培養基的pH值在水稻體細胞培養中,pH值為4.5-5.0時MS液體培養基可保持愈傷組織處于良好的生長狀態,其表面呈黃白色,而pH值為5.5-6.0時,愈傷組織嚴重褐變[9]。一般來說,酸性環境(pH值為4.5-5.0)不利于褐變過程的發生[10]。

4.3.6培養條件如溫度過高或光照過強,光照會提高PPO的活性,促進多酚類物質的氧化,從而加速被培養的組織褐變。高濃度CO2也會促進褐變,其原因是環境中的CO2向細胞內擴散,細胞內CO32-增多,CO32-與細胞膜上的CO32-結合,使有效CO32-減少,導致內膜系統瓦解,酚類物質與PPO相互接觸,產生褐變[11]。因此,初期培養要在黑暗或弱光下進行。

4.4添加褐變抑制劑和吸附劑

褐變抑制劑主要包括抗氧化劑和PPO抑制劑。在培養基中加入偏二亞硫酸鈉、L-半胱氨酸、抗壞血酸、檸檬酸、二硫蘇糖醇等抗氧化劑都可以與氧化產物醌發生作用,使其重新還原為酚[12]。由于其作用過程均為消耗性的,在實際應用中應注意添加量,其中L-半胱氨酸和抗壞血酸均對外植體無毒副作用,在生產應用中可不受限制。在水稻細胞的培養基中,添加植酸(PA),可防止褐變,PA分子中眾多的羥基產生抗氧化作用,使生色物質的含量下降或PA與PPO分子中的Cu2+結合,從而降低了其活力。陳學森等[13]在對植酸在銀杏組織培養中應用的研究中也證實了植酸具有抑制多酚氧化酶活性的作用。

常用的吸附劑有活性炭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活性炭是一種吸附性較強的無機吸附劑,能吸附培養基中的有害物質,包括瓊脂中的雜質、培養物在培養過程中分泌的酚、醌類物質以及蔗糖在高壓消毒時產生的5-羥甲基糠醛等,從而有利于培養物的生長。粉末狀的活性炭與顆粒狀的活性炭相比吸附性更強,一般在培養基中加入1-4g/L的活性炭。在使用過程中應注意,盡量用最低濃度的活性炭來對抗褐變的產生,因為活性炭的吸附作用是沒有選擇性的,在吸附物質的同時,也會吸附培養基中的其他成分,對外植體的誘導分化會產生一定的負面影響[14]。而聚乙烯吡咯烷酮(PVP)是酚類物質的專一性吸附劑,在生化制備中常用作酚類物質和細胞器的保護劑,可用于防止褐變[15]。

4.5進行細胞篩選和多次轉移

在組織培養過程中,經常進行細胞篩選,可以剔除易褐變的細胞。在外植體接種1-2天后應立即轉移到新鮮培養基中,能減輕酚類物質對培養物的毒害作用,降低抑制作用,使外植體盡快分生,連續轉移5-6次,可基本解決外植體的褐變問題。

參考文獻:

[1]徐振彪等.植物組織培養過程中的褐化現象.國外農學——雜糧作物,1997(1):55~56.

[2]符近.三種不同類型種子休眠萌發及馬占相思種子老化過程的研究.北京農業大學碩士研究生論文,1996.

[3]傅作申,玉米耐NaCl幼胚愈傷組織的篩選及特性分析,長春農牧大學碩士論文,1996.

[4]顏昌敏編著,植物組織培養手冊,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5]王異星.荔枝細胞培養的初步研究.暨南大學學報,1997,18(5):84~85.

[6]何瓊英等.抗壞血酸預處理阻止香蕉吸芽外植體褐變的研究初報.華南農業大學學報,1995,16(3):79~82.

[7]張妙霞.柿樹組織培養防止外植體褐變的研究.河南農業大學學報,1999,33(1):87~91.

[8]金堅敏.水稻幼穗和成熟種子誘導胚狀體時的有關因子探討.植物學通報,1992,9(2):53~54.

[9]金堅敏.水稻幼稿和成熟種子誘導胚狀體時的有關因子探討.植物學通報,1992.

[10]王東霞等,如何對抗植物組織中的組織褐變,中國花卉盆景,2002,12:29~30.

[11]姚洪軍,羅曉芳,田硯亭.植物組織培養外植體褐變的研究進展.北京林業大學學報,1999,21(3):78~83.

[12]蔡金星等.不同品種梨多酚氧化酶特性及其抑制劑的研究.河北農業技術師范學院學報,1999,13(1):55~57.

篇(5)

《荔枝蜜》是現代作家楊朔的散文名作。文中所涉的蜜蜂知識有六處知識性、表達上的錯誤和失妥。限于篇幅,此文無法表述,需另文小議。

二、《萬紫千紅的花》(第三冊二一課)

課文在說明昆蟲對花色的選擇時,舉有一例:"比如蜜蜂就不大喜歡黃色,而喜歡紅色和藍色。"(188頁1~2行)

此例欠科學根據,也與事實相悖。

國內外養蜂家早已通過大量實驗證明:蜜蜂對黃、白、藍幾種光色特別敏感,對于紅光是色盲,不能區別紅黑二色。對此,各種蜂著多有介紹,養蜂者也盡人皆知。

從蜜蜂采集活動看,仲春時節,大江南北盡染黃色,這便是我國最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進入了盛花期。油菜是我國春天的第一個主要蜜粉源作物,只要天氣晴好,蜜蜂就嗡嗡嚶嚶地忙碌于?quot;黃海"之中;養蜂者欣喜地產蜜取(王)漿,稱之"黃金時節"。南方與油菜花幾乎同期開放的還有白、紅、粉紅色的李、杏、桃等果木花,密蜂也會采訪,但并不表現偏愛;稍后開紫紅色花的紫云英同為春季的大宗蜜源作物,盛花期蜜蜂云集花間,那是因為黃色的油菜花泌蜜已近終了,并非蜜蜂"喜歡"而厚此薄彼。北方大面積種植的葵花是花呈全黃色的蜜粉作物,每逢秋季南方成千上萬的蜂場運蜂北上趕采葵花、決非失智之舉。倘若蜜蜂"不大喜歡黃色",那我國幾十萬眾的養蜂大軍,可就斷財路空興嘆,棄蜂業改他行了!蜜蜂對黃色敏感,紅色失盲,在養蜂業中還具有實際意義:將蜂箱前壁(或全箱)漆成黃、白、藍幾色可避免采集蜂、試飛新蜂和婚飛的蜂王錯投他箱;暗室越冬的蜂群作必要檢查時,以紅燈照明,可免蜂群趨光躁動;王漿生產季節若缺花源,須傍黑飼喂糖漿,操作時燈蒙紅布,蜜蜂就不會起飛撲面蜇人、離巢損失。

必須說明的是,在蜜蜂眼里,花朵的紅色與燈光的紅色或許有別,蜂采紅花也許是花的蜜粉香味起了引誘作用,否則蜜蜂采集的紅花就難以思議、無從解釋了。

故《萬紫千紅的花》一文舉此例明顯失妥,須作修改。

三、第三冊第六單元說明文后的作文訓練"說明語言的多樣性和靈活性"中所附資料(233頁),多處說明欠科學、準確、縝密,或伴有知識性錯誤。

1."蜂群通常是由一只蜂王和一二萬只工蜂組成。"

①"通常"在養蜂學中多指蜂群時處繁殖期或生產期。在此期間,一群蜂是由三種形態和職能不同的蜂組成,即一只蜂王、大批工蜂和少數雄蜂共同生活在一個群體里。此句既明言"通常",那就不能疏漏"少數雄蜂"。

②"一二萬只工蜂"欠準確。我國現代飼養的當家蜂種是遍布世界的意大利蜂(俗稱意蜂)。這種蜂的工蜂數為"一二萬?quot;時,若非早春繁殖初期,就一定是秋后繁殖未期,"通常"蜂數多為二至四萬。如果讓"一二萬只"的蜂群生產,養蜂者急功近利,即未精蜂道。只有中華蜜蜂(俗稱中蜂),有工蜂"一二萬只",才與實際相符。然此句未作確指。

2.蜂王"一晝夜可產一萬五千到兩萬粒卵"、"靠工蜂采集花精供養"。

①蜂王是發育完全的雌性蜂,系蜂群成員共同之母,其產卵能力為動物界所罕見,號稱"產卵機器"。即便如此,其日產卵量也只是"一萬五千到兩萬"的十分之一或稍多一點,迄今全世界未見蜂王產卵逾三千的報道。反之,我們不難設想:蜂王"一晝夜可產一萬五千到兩萬粒?quot;,即四五秒鐘產一粒卵,那不是縫紉機操作狀態機針上下運動的節奏,便是影視特技快鏡頭顯示的奇異景象了。此種咄咄怪事出現在權威無上的教科書中,是不諳蜂事者的杜撰,還是排版勘校的失誤?

②蜂王"靠工蜂采集花精供養著"嗎?國內外所有蜂著均無"花精"一說,養蜂人也不知"花精"系指何物。蜜蜂采集的是植物的花粉花蜜,蜜源缺少時,也采集蜜露(植物花外蜜腺的分泌物)或甘露(蚜蟲、葉蟬等排泄的甜質物),還采集某些植物新生枝腋芽處的樹脂類物質,這種物質經蜜蜂加工后稱作蜂膠,不供食用。若詩文中以"花精"代指花粉、花蜜,尚可為作者乏解蜂事用語無狀而不足為怪,但引作教科書中的資料,該是真憑實據的不易之論。否則教師照本宣科,學生受之于心,豈不貽誤后學!其實,正常蜂群中的蜂王終生食用青年工蜂從咽腺(又稱王漿腺、營養腺)里分泌的王漿,從不取食工蜂采集的蜜粉。

3.工蜂"最多活六個月"。

工蜂的壽命多長?繁殖泌蜜期由于勞累,只能活一個月左右,而"秋后出房的,越冬期能活六個月以上"(《養蜂技術指導》起宗禮),北方寒冷地區甚至"可達九個月"(《養蜂學》蘇·舍爾賓納)。

從參考題和所附資料分析,此題意圖除了讓學生了解一些蜜蜂知識,對蜜蜂作準確的說明外,還有教育學生學習蜜蜂勤勞、無私精神的意向。故宜在"工蜂……調節蜂群內的溫度和濕度"后,補上:"在繁殖、釀蜜忙碌的季節里只能活三四十天",并將"最多活六個月"改為"北方的蜂群",越冬期可活六個月左右。

4."開花時節,蜜蜂……有時還趁著月色采花釀蜜。"

在誰見過蜜蜂在明亮的"月色"下"采花"?蜜蜂釀蜜在蜂巢中進行,終日不輟,何須"趁著月色"?文學作品中"白發三千丈"、"燕山雪花大如席"的夸張是神來之筆,在說明性的資料中將蜜蜂理想化到"趁著月色采花釀蜜"的程度怕有失明智。"不論說話或作文,符合事實是最起碼的條件,如果與事實不符,盡管語法和修辭上都沒有毛病,也仍然站不住?quot;(《語法修辭講話》233頁呂叔湘熙)此處非但事實可疑,純系子虛烏有。只有改為"開花時節,蜜蜂白天忙采集,夜晚還要忙釀蜜"才符事實。

5.(第6則)國內外研究蜜蜂傳遞信息的最新資料表明:出巢偵察植物"開花泌蜜"的蜜蜂"告訴"同伴的方法,不僅憑"''''語言''''--蜜蜂的舞蹈",除輔以食物傳遞、觸角感知等方式外,還有迄今仍未破譯的更奇妙的手段(有人謂之電磁感應或生物電感應)。此說毋須納入教科書,但似可寫進《教師教學用書》。

6.不同蜂著述及蜜蜂采花釀蜜活動的數據相差甚大。第7則文字中的某些數據不宜采用確數,擬擇常用數據作下述為好:

"蜜蜂要釀成一公斤蜜,需要一萬只工蜂各采蜜四五次,采集一百萬朵左右的花。……蜜蜂釀一公斤蜜,采集蜂總飛程逾四十五萬公里以上。……"

"蜂房"一詞系"蜂巢"或"蜂箱"之錯。"蜂房"僅指蜜蜂用泌蠟筑造而成的單個眼狀正六角形的"巢房","蜂巢"為蜜蜂之巢所,"蜂房"與"蜂巢"有單個(局部)與整體之別,如同人之居所"房間"與"房屋"一般。

8、9兩則資料源于《荔枝蜜》,另文議述。

四、第四冊第三單元議論文后的作文訓練"一事一議"中的"預備活動"(105頁)。

提示:①見上述三(6)。

篇(6)

醫院采購管理一般容易出現以下幾方面問題:

1.1沒有專門的職能部門對醫院物資采購活動進行全盤控制。

1.2對醫院物資采購工作進行規范和約束的制度不完備。

1.3未經授權即可辦理物資采購業務。

1.4采購員有跨月或跨數月的采購報賬,月結供應商送貨單據有遺漏或跨月入賬情況。

2加強對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

醫院物質采購要遵循以下原則:引入競爭機制;促進公開、公平、公正和有效競爭;選擇講信用、服務優的供應商采購設備、器械、消耗性材料。在這里特別提到選擇講信用、服務優的供應商的問題,說明供應商的選擇和管理在物質采購中具有重要作用。

2.1供應商篩選原則供應商開發和篩選本著貨比三家、價比三家的原則,擇優確定供貨單位。供應商開發和篩選的基本標準應遵循以下四個原則。

(1)供應商交期原則:供應商的交期原則可以從交貨能力。

(2)供應商品質原則:供應商品質原則主要從三個方面考慮:①質量水平;②技術能力;③人力資源。

(3)供應商成本原則:供應商成本原則主要從其價格水平來考慮,包括優惠程度、消化漲價的能力、成本下降空間。

(4)供應商服務原則:供應商服務原則主要指后援服務,包括零星訂貨保證、配套售后服務能力。

2.2供應商篩選程序

(1)對每類物質,由醫院采購部門經市場調研后,先選出幾家候選供應商名單。準確掌握供應商的聯系方式和供應商的有關信息,并進行綜合評估。

(2)醫院應成立一個由采購、質管、技術等部門組成的供應商評選小組。

(3)評選小組初審廠家后,由采購部門實地調查廠家并要有有效的控制程序。

(4)經過各候選廠家或公司逐條打分,并計算出總分排序后決定取舍。

(5)每年對供應商跟蹤評估,不合要求的予以淘汰,從候選隊伍中再行補充合格供應商。根據有關業績的跟蹤記錄,按照季度對供應商的業績表現進行綜合考核。

(6)醫院可對供應商劃定不同信用等級進行管理。

2.3加強對供應商的管理

(1)醫院要有供應商檔案管理和準入制度。重點材料的供應商必須經質檢、物料、財務等部門聯合考核后才能進入。

(2)醫院要減少對個別供應商大戶的過分依賴:每種采購物資必須由2~3家供應商同時供貨,不再增多,也不能減少。這樣既可保持較低的管理成本,又可保證供應的穩定性,并且在出現意外需求或是其中一家供應商停止供貨時,能迅速從其他的供應商處得到補充供應。3加強后勤部門的成本核算

目前,國內大多數醫院已經實行全成本核算,對醫院臨床上各項費用支出與收入、利潤掛鉤,很好的把職工的基本利益與工作效率、工作質量、收入與支出等緊密相連,有效地解決了過去難以解決的痼疾,增強了職工的成本意識,使過去科室浪費的現象得到控制,并能主動派人滅掉“長明燈”、關掉“長流水”。

許多醫院全成本核算系統中,臨床科室能用“收入-成本=利潤”這一核算模式。但后勤部門由于沒有業務收入,更談不上利潤,后勤部門的各項費用支出難以象臨床科室一樣進行管理控制,對各種用品領用一般做法是作為行政支出進行一次性攤銷,并沒有建立量化指標進行衡量。因此,后勤科室可以任意領用各種各樣的日常用品。自然而然使得有的后勤部門長期把公家的物品作為私人物品隨意使用。所以,醫院在對臨床醫療科室進行成本核算的同時,對后勤部門的每一崗位人員都要制定相應的考核量化表,并與后勤部門的成本核算相掛鉤。使醫院的消費投入達到價值提升和財產升值保值作用

4完善其它用品的采購機制

醫院在采購病人的生活用品或醫院辦公用品時,有許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思考和研究。

4.1充分考慮價格因素對衛生和消毒條件要求不太高的病人的日常生活用品,在采購時要充分考慮患者的經濟條件和承受能力。如對病人進行生活護理用的一次性塑料手套,有衛生要求和價格很高的手套,也有衛生要求和價格相對比較低的手套,醫院采購時最好還是以選擇后者為宜。

篇(7)

據有關統計數據顯示,截止2012年全國物業管理從業人員約612萬人,較2008年的250萬人上升145%,較2004年的144萬人上升325%,但是,物業管理師數量僅有43,919人,平均每家企業只有0.6個,占全國612萬從業人員的0.7%,由此可見,物業管理師隊伍數量與需求呈現出了較嚴重的失衡。《發展報告》第四部分有關制約行業發展的主要問題也指出,“行業從業人才隊伍匱乏”這一實際情況。依據《物業管理師制度暫行規定》第二十八條之規定,物業管理項目負責人應當由物業管理師擔任。但實際情況是我們全國在管的70萬個項目中,具備物業管理師資格的項目經理數量還遠遠未達到《暫行規定》的要求。

2.企業規模化發展過快,人才“拔苗助長”趨勢明顯

《發展報告》指出,到2012年底,物業服務企業數量約71,000家,較2008年的58,406家增長23%,較2004年的26,700家增長166%。物業管理面積145.3億平方米,較2008年的125.46億平方米增長16%,較2004年28.8億平方米增長404%。9年時間,企業發展規模呈幾何倍數增長,而物業管理行業薪酬競爭力低,導致物業管理人才無論從數量還是質量上,都無法滿足企業規模高速發展的需要,許多企業因此在用人上采取“拔苗助長”的方式,導致出現從業者能力與崗位能力要求嚴重不匹配的現象。

3.未來物業管理人才將按物業管理業態及專業細分

物業管理已由住宅為主的“一元化”發展模式向寫字樓、商業物業、工業廠房、醫院、學校、寺廟、商業步行街、街道以及各類城市綜合體等“多元化”發展模式轉變。隨著物業管理業態的逐步豐富,行業發展對物業管理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勢必會走更加技術型和精細化的道路,例如:就環境管理而言,住宅清潔只需要一個清潔員及簡單的清潔工具就能完成作業,而醫院物業清潔則涉及有毒有害垃圾處理與職業健康安全防護,高端寫字樓物業則涉及玻璃幕墻維護等專業性很強的技術問題。在經營管理方面,商業物業則涉及更高層次的資產管理和商業運營策劃。因此,未來物業管理人才不只是具備通用能力就可勝任,而是在細分物業管理業態的條件下,根據不同崗位能力勝任模型來匹配具備專業能力的物業管理人才。

二、關于物業管理職業培訓轉型升級的思考

隨著物業管理業態的多元化,物業管理商業模式的轉變以及IT技術的廣泛應用,向現代服務業轉型升級的步伐已初露端倪。與此相適應的,物業管理職業培訓模式也必將面臨轉型升級的要求。為此,我們從不角度提出了六個轉變模式。

1.傳統培訓模式向人才培養模式轉變

傳統培訓模式以老師在臺上講授,學員在臺下聽記的方式進行,培訓機構不太考慮培訓對象的實際需求,企業對學員的培訓效果也沒有太多要求,甚至個別企業和學員僅僅是為了獲取證書而參加培訓。然而在現代企業運營模式下,人才的專業能力,培訓能否帶來行為改變、理念提升和績效優化是企業更加關注的要素,因此,未來的培訓不是為取得證書而培訓,而是要著力培育企業關注且需要的實用型人才。學院為深圳市福永街道社區實施“定制式社區物業管理人才培育”,培訓共由八個單元組成,包括人才選拔、物業管理基礎理論培訓、社區物業管理專題研討、公文寫作與培訓技巧、物業管理項目“沙盤推演”、物業管理項目跟崗實習、在崗遠程督導及綜合考核等,目的是為社區培育未來的物業管理總經理,為實現社區物業管理自治及社區物業管理經營運作常態化的“造血功能”提供人才支撐和理念提升。培訓效果已得到社會各方的高度認可,相信定制式培訓產品將會有更大的市場前景。

2.單純面授培訓向線上線下結合轉變

行業發展初期,從業者大部分對物業管理專業知識掌握不多,很需要通過面對面的講解來獲得專業知識。然而,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企業規模擴大和跨區域經營等因素的影響,面授已不再是獲得專業知識的唯一途徑,同時,面授也存在諸如培訓組織難,培訓成本高等弊端。為此,網絡線上培訓順應而生,網絡培訓有效的解決了空間和時間的矛盾,而且培訓成本低,學員可以隨意自學,重復學習。近幾年,許多學員就通過網絡培訓的形式考取物業管理師資格。網絡在線培訓對一些基礎理論和常規性問題的知識學習很有效。但是,對于實操性較強、觀念更新類以及高端研討類培訓仍然需要面授的方式才能完成。因此,物業管理職業培訓由單一的面授轉向線上線下有機結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應對這一趨勢,學院礪工坊網絡學院應運而生,并已經開展相關線上的培訓服務。

3.理論培訓向技能訓練轉變

早期由于物業管理行業剛剛起步,從業人員對物業管理的內涵和外延了解不深,培訓主要以物業管理基礎理論為主,側重對物業管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相關法律法規知識的講解。隨著行業的發展,基礎理論已全面普及,企業更關注從業者技能的提升,有關設備設施管理、客戶溝通和投訴處理技巧以及經營管理能力的提升顯得尤其重要。而這種能力單靠理論培訓是無法解決的,因此,對從業者專業能力的訓練成為培訓機構重點研討的方向。我們正在全國推廣的項目經理沙盤推演培訓模式就是專注于訓練和培養項目經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深受企業學員認可。據學員成長跟蹤情況顯示,前幾年接受項目經理培訓的學員已有很大一部分走上了重要領導崗位。

4.通用性崗位培訓向專業化培訓轉變

國家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早期在全國推行的持證上崗制度包括管理員、部門經理、企業經理三個層次,分別對應剛剛進入物業管理行業的從業者和企業高層管理者。然而,隨著行業的快速發展,房地產領域的技術升級,通用性崗位培訓已遠不能滿足行業對人才專業技術的要求。傳統的住宅物業管理只有最基本的供配電系統和給排水系統等簡單的設備,而城市綜合體的管理則涉及大量的智能化高科技設備的應用。因此,未來培訓必將根據不同業態、不同專業崗位進行不同的專業能力訓練,以滿足企業真正的用人需求。

5.培訓市場從中低端逐步向中高端轉變

篇(8)

植物標本是與植物相關的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直觀教具,它能幫助學生了解植物形態特征,增強記憶,并可克服課時進度與季節脫節而導致選材的困難,便于學生觀察和學習,增加教學效果。另外,植物標本也是科研工作的重要資源,還是保護植物種質、鑒定植物種屬的重要依據。

1植物標本的干態保色保存

1.1常規保色保存

常規保存的標本也叫臘葉標本。蠟葉標本的傳統制作方法是將采集來的植物標本經整理后,平放在標本夾的吸水紙上,壓制吸水幾天而成。臘葉標本在制作過程中應根據植物的不同特點,進行特殊處理,使其達到最佳效果[1]。王艷秋等對肉質、易掉葉植物和易變黑植物標本的壓制方法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通過把植物材料均勻放在吸水紙上,每天翻一次標本和每天翻二次標本進行觀察研究,發現含水量較低的植物,經8天8次的處理,成品率較高;但對含水量較高、花瓣較大的肉質植物則需要經8天16次的處理,其成品率常低于前者[2]。因而在處理標本時,既要考慮到植物材料的差異,又要考慮到處理時所采用的方法、時間的長短及環境因素等,不同類型采用不同的處理,使標本盡量保持它的本色,以達到最佳效果。

1.2烘干保色保存

用烘箱干燥標本,也有很好的效果,一般溫度在30℃~50℃[3],黃艷花等把夾好的標木夾放入40~50℃的干燥箱中烘干,效果較好[4]。或者用紅外燈烘干壓制,也就是用瓦楞紙板、泡沫板把夾著標本的草紙隔開,用標本夾捆住,放于烘烤架上(金屬材料),紅外燈放于烘烤架下進行烘烤,溫度為40℃左右[5]。用紅外燈烘干壓制不但保持標本的原有色彩,而且還可殺死標本上的一些蟲卵和病菌,值得推廣應用。王蘭州等依據風、熱能夠加速水分蒸發的原理,首次研制出了一種便于攜帶、又能省時省力地對新鮮植物標本進行快速、優質干燥的機電一體化設備,命名為“便捷式植物標本干燥器”,這種設備使植物標本壓制時能夠省時省力、優質而又便于攜帶[6]。

1.3熱熨保色保存

就是將整形后的花、葉放在兩層吸水紙的中間,鋪于平板上,以預熱的熨斗或裝有熱水的搪瓷杯來回熨3~4次,標本驟然失水,色素未破壞。倘標本較厚實,失水不足,可換吸水紙再熨,然后再把熨好的標本整理、固定、上蠟,貼上標簽[7]。對于在一般的干燥條件下花會褪色的植物也可用熱熨保色保存,把采集到的植物先放在標本夾中1~2天,然后在紙的上面用熾熱的烙鐵熨燙,這樣干燥的花,顏色便能保存很好[3]。對于含水量較高易變色、霉變的植物標本,舒孝喜采用電熨斗隔著吸水紙小心熨燙(注意溫度不易過高),使其快速脫水,來保持植物的原有鮮艷的色彩[8]。

1.4硅膠干燥保存

將事先烘干的硅膠顆粒(1~1.5毫米)慢慢倒入盛放標本的盒子或標本瓶中使其充滿標本的每個空隙,直到完全覆蓋為止,然后將標本放入干燥箱中5~6天,硅膠作為干燥劑吸去標本中的水,如有真空干燥器將標本置于其中抽氣并保持低壓二天左右也可完成脫水過程[9]。陳尚義將采集的植物標本放在夾有草紙干燥過的硅膠粉的標本夾中捆緊,放入烘干箱(通電后高溫中)迅速烘干的方法也成功的進行了標本的保存[10]。

1.5微波干燥保存

將按常規方法整理好的標木夾放入微波爐內的轉盤上,將微波爐門關閉,根據植物體含水量,來確定處理功率和時間[11]。劉淑琴將采集到的植物標本在形態和顏色沒有改變之前置于微波爐中,通電幾秒鐘就完成了干燥過程[9]。

2植物標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因干態保存的標本未經過原色的固定,所以保色的時間較短,保色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科技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實驗,發現通過對采集的植物進行化學處理,使原色固定,然后進行浸制保存,可使制作的標本色澤自然、形態逼真,能較長時間保持原色澤不變。

2.1綠色植物標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植物體之所以呈綠色是因為植物體的葉綠體中含有葉綠素,葉綠素是一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其分了結構的中央有一個金屬鎂原了,葉綠素呈現綠色的原因就是由于含有鎂原了的核心結構。葉綠素極容易分解破壞,且易溶解在酒精或福爾馬林等保存液中,所以浸在酒精或福爾馬林等保存液中的標本以及干制的臘葉標本如果不進行保色處理,很容易褪色,當葉綠素與酸發生反應時,鎂就分離出來,此時因葉綠素缺鎂,所以植物就變成褐色,這種沒有鎂的葉綠素一般稱為植物黑素。與此同時如果把另一種金屬銅原了放入黑素分子中,使葉綠素分了中的核心結構恢復原來的有機金屬化合狀態,植物體便獲得了象葉綠素樣的綠色物質,而重變綠。以銅原子為核心的葉綠素分子結構很穩定,不容易分解破壞,且不溶于酒精或福爾馬林中,所以經過如此處理的植物標本在保存液中可以保存綠色。

韓峻等將醋酸銅結晶加入50%冰醋酸溶液中,直加到溶液飽和為止,然后用4倍水稀釋,再加熱至80~85℃,把要做成標本的植物放進燒熱的溶液中,繼續加熱,直到植物由綠變褐,再由褐轉綠時,把植物取出用清水洗凈,保存于5%福爾馬林中,進行綠色標本的保存[12,13]。宋良科等對藥用植物原色標本的制作進行了研究,結果發現將清洗且晾干的材料標本用7%CuS04硫酸銅溶液固定2~4d,取出洗凈,(根據標本的老嫩程度確定,老的時間長些,嫩的短些),再用0.2%亞硫酸溶液保存于標本瓶中,密閉瓶蓋的方法,無論從效果、操作和經濟適用上均較好[14]。劉淑琴將硫酸銅[CuSO4·5H2O]制成飽和溶液按比例將100份飽和溶液跟67份甲醛,333份水混合得到處理液,然后將綠色標本放入處理液中浸泡20天后取出,用清水洗凈后浸入4%甲醛溶液中長期密封保存,其保色效果也很好[9]。

對不適于熱煮或藥液不容易透入的植物,可以改用硫酸銅飽和水溶液700m1、福爾馬林50m1、水250m1的混合液,將植物放入這種液體中浸漬,浸漬時間的長短,要視植物老嫩程度和種類而定,當植物褪成黃色而又重新變成綠色時,即可取出,用清水將藥液洗凈,然后放到5%福爾馬林中保存,標本就制成了[12]。對于葉薄而嫩的植物因其在高溫下易變軟,可將50%乙醇90ml、福爾馬林5ml、甘油2.5ml、冰醋酸2.5ml、氯化銅10g配成混合溶液,將標本浸漬數日,即可保色[15,16]。

2.2紅色植物標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某些器官呈現紅色是由其細胞里的花青素決定的,而花青素具有遇堿性溶液易變蘭、遇酸性溶液變紅的特性。因此,采用合理的酸性溶液來加以處理即可達到使植物保持紅色的目的。

寧小清實驗發現用硼酸45g,95%酒精200ml,40%福爾馬林200ml,加蒸餾水至1000ml,將植株置于其中浸制且保存,這種方法對澳洲合歡花、辣椒果、荔枝果的紅色保存效果較好[17]。韓峻用硼酸粉450g、水2000~4000m1、75~95%酒精2000m1,福爾馬林原液300m1混合起來,取澄清液作為浸制液,直接用來保存標本。如果保存粉紅色的標本時,須將福爾馬林減至微量或不加[12]。劉淑琴等研究發現將硼酸3克,40%的甲醛4毫升與水400毫升混合制成固定液,然后將洗干凈的紅色植物標本放在固定液中浸泡1-3天,如不發生混濁現象即可取出放入由甲醛25毫升、甘油25毫升、水1000毫升制成的保存液或由10%亞硫酸20毫升、硼酸10克、水580毫升制成的保存液中長期密封保存,對較大的果實標本最好用注射器注入少量保存液再長期密封保存效果會更好[9][18]。

2.3黃色或黃綠色植物的浸制保色保存

黃色的花和果實主要是其中含有類胡蘿卜素和核黃素,類胡蘿卜素和核黃素又是由胡蘿卜素和葉黃素組成,胡蘿卜素為橙紅色而葉黃素為黃色。用化學方法保持其結構從而保存其顏色。

取6%亞硫酸500毫升和80~90%酒精500毫升加入400毫升蒸餾水混合得保存液,將采集來的標本直接浸入保存液密封保存效果較好[9]。寧小清用亞硫酸50ml,95%酒精50ml,加蒸餾水至1000ml,將植株置于其中浸制且保存,效果較理想[17]。韓峻用亞硫酸飽和溶液568ml、95%酒精568ml、水4500ml混合起來取澄清液對標本進行了保存[12]。

2.4黑色、紅紫色、紫色標本的浸制保色保存

對黑色、紅紫色、紫色標本的浸制保色保存,一種方法是用福爾馬林450ml,95%酒精540ml、水18100ml混合起來,取澄清液來保存標本。另一種方法是用福爾馬林500ml、飽和氯化鈉溶液1000ml、水8700ml混合液的澄清液,來保存標本[12]。

3植物標本保存的新方法

因干態標本在使用和保存過程中易氧化變色、易腐蝕、被蟲咬,標本的莖、葉容易折斷,花果實等也易脫落,且使用不方便。而浸制的標本由于保存液揮發后減少,需經常添加保存液,保存液揮發的氣味也使室內空氣有難聞的甲醛污染,影響工作人員的健康,也不利于參觀學習。隨著社會的發展和科技人員的研究,目前所使用的新的植物標本保存方法有以下幾種:

3.1塑化法

唐安科把原有的浸制和新鮮的植物標本經過加工處理,即先給綠色植物保色,再用水溶性塑料聚乙二醇(PEG)處理來替換植物內的水,制成了高分子水溶性塑料處理的標本,這種標本不需加入甲醛、乙醇等防腐劑浸泡,就能防霉防蟲,有一定的實用價值[19]。

3.2塑封法

把制成的干態標本或化學保色后的浸制標本制干后,用塑封膜塑封,這種方法保存的標本保色期長、使用方便(可用實物投影儀在課堂上展示)克服了用掛圖的死板,同時彌補了新鮮標本容易損壞及課時進度與季節脫節而導致選材困難等不足,用塑封法還可制作葉形、葉脈及其剪貼標本等,不僅容易保存而且使用方便、效果明顯,且具有一定的藝術性和觀賞價值[11][12][20]。

3.3電子標本保存法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數碼相機的普及,電子標本越來越引起重視,它克服了傳統標本的局限性,比如傳統標本在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時成本高,需要時間長,許多植物種類的標本很難采到,標本使用過程中破損和廢棄嚴重,保存需要很大的標本室空間和專門人員的管理等等,而植物電子標本具有圖片清晰、易拷貝、不占室內空間、易管理等優點,它的電子圖片也可用于多媒體教學,為傳統課程實現電子化和網絡化教學奠定了基礎[21]。

4標本制作中有待注意的問題

雖然絕大多數植物按物理和化學方法都能解決好保色問題,但也有一些植物保色效果不理想,如桂花樹、松科的植物等基本上還沒有找到理想保色方法;葉中含有膠汁的一類植物如橡膠樹、印度榕、桕等,保色后,葉子顏色容易發黑;而女貞、黃檀等植物在保色過程中不僅顏色不綠,而且葉子容易脫落;還有馬齒莧保色后,標本呈現紫紅色等問題均有待進一步研究[16]。另外,電子標本不能完全代替傳統的蠟葉標本和液浸標本,因為在許多方面,實體標本仍具有其獨特的作用,比如植物新的形態變異或新種類、新類型的比較鑒定,從標本中提取樣品,不同產地標本形態的變化,生物多樣性研究等方面,傳統標本的優勢是電子標本所不能替代的[21]。

參考文獻

[1]李文祥.干花制做方法的探討[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1995.(3):207-212.

[2]王艷秋,王春,劉明等.關于植物標本保色的研究[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1997,19(增刊):45-47.

[3]閆潔,崔學明.淺談植物標本的采集與壓制[J].內蒙古林業科技,1998年第3期,40-42.

[4]黃艷花,覃連紅,梁萍等.植物病害標本固綠保綠技術研究[J].安徽農業科學,2007,35(29):9138-9139.

[5]林祁.新型的植物標本烘干壓制法[J].植物雜志,1997,3.

[6]王蘭州,令利軍,王一峰.一種快速、優質壓制植物標本的新設備及使用方法[J].草業科學,2000年(第17卷)第1期:86-88.

[7]姚遠,姜姝姝.論植物標本的采集和制作[J].成才之路,2007年27期:54.

[8]舒孝喜.植物蠟葉標本制法的改進與應用[J].農業科技與信息,2004年01期:9-10.

[9]劉淑琴.原形原色生物標本的制作及保存方法[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0年第10期,22-23.

[10]陳尚義.植物標本保色新方法[J].教學儀器與實驗,2000年第1期,16.

[11]張美萍.植物塑封標本的制作[J].生物學雜志,1999年(第16卷)第5期,31.

[12]韓峻,李玉卿,武煜明等.幾種常用植物教學標本的制作方法[J].云南中醫學院學報,第2006年(第29卷)第2期:31-34.

[13]蘇紹科.植物原色復膜標本的制作[J].實驗教學與儀器,2006年01期:22.

[14]宋良科,易志剛,蔣合眾.藥用植物原色標本的制作研究[J].現代中藥研究與實踐,2005年(第19卷)第4期:47-48.

[15]劉曉霞,張金環.植物標本的采集、制作與保存[J].陜西農業科學,2008年01期:223-224.

[16]黃肇宇,蔣波,覃雪梅.植物標本原色澤的保色技術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2006年(第27卷)第3期:126-128.

[17]寧小清,郭建華.植物綠色固定保色AB液的實驗研究[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05年(第8卷)第1期:3-5.

[18]段顯德.植物標本保色術[J].丹東師專學報,1994年03期:64-66.

篇(9)

(2)主要課程:管理學、物流學、西方經濟學、運籌學、運營管理、物流戰略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管理信息系統、庫存控制與倉儲管理、運輸與配送管理、現代港口物流。

(3)實踐性教學環節:物流專業見習、社會調查、專業實訓、專業實習,就業實習、畢業論文寫作。欽州學院物流管理港口物流方向專業的實踐形式有:專業見習、專業實訓、社會調查、專業實習及就業實習五種方式。

2德國雙元制的實踐案例借鑒

目前德國雙元制教學由原來的“行動導向”范式逐步轉化為“工作過程”范式。“工作過程”范式是指企業里的一個完整的工作程序,也是一個綜合的、無時無刻不在運動且結構相對固定的系統,它的目的在于完成一件工作任務并獲得工作成果。“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范式中不再存在傳統統一的行動特征,工作要求不再可能固定不變,依據掌握單項技術的制作過程也不再是對某一職業的最低要求,只能根據不斷變化的、非標準化的工作活動內容來設計職業教育的教學活動,依據掌握從事該職業的特定典型工作過程來確定,在處于不斷發展中的職業過程來培養學生自我調整、自我提高的能力。要實現工作過程導向的教學范式,要求學校教育與企業之間注重充分的交流并相互配合,與生產中的專業技術人員進行專業的密切交流,要求以真實的企業過程為導向來設計教學,而學習者則要求更多地在工作崗位上進行學習,體現完全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性質。本文以德國馬格德堡大學和西門子公司合作培養員工為例,分析了雙元制高等教育課程教學安排情況。在這個案例中由西門子公司負責招收符合高校入學資格的學員,并與其簽訂培訓合同,公司除承擔培訓費用之外,還提供學員一定生活費用,然后學員在馬格德堡大學接受總學制為4年的本科階段的學習(如表3所示),較普通本科學生多1個學年,畢業后獲得學士學位和相關的職業資格證書。相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雙元制項目學員每年只有4周企業假期,大學寒、暑假期間,學生在企業接受培訓。雙元制教學分為大學學習、企業培訓和實習三部分。大學學習4年的總學周是84周,而企業培訓周數為45周,為大學學周數的53.6%。除了大學要求的實習外還增加了行會要求的實習,大學要求實習周數為37周,行會要求實習的周數為26周,行會要求的周數為大學要求實習周數的70.3%。總的企業培訓時間加上實習時間占4年的總周數的51.9%,超過一半。同時我們也發現雙元制教學的休假時間很少,每個學年只有4周的時間,如果按我國情況,一學年有兩學期,一學期能休假的時間只有2周。

3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應用雙元制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3.1企業實踐時間明顯不足

從欽州學院物流專業實踐教學調查中可知,實踐環節有五個部分,分別是見習、社會調查、專業實訓、專業實習及就業實習。這五個部分的實踐時間大致分配如表4所示: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每個學期有20周,每學年包括兩個學期,大學本科教育共4學年,那么,4個學年總的周數為160周,而用于實踐的周數總共有12周,占4學年總的周數的7.5%,遠遠小于德國雙元制理念教學下馬格德堡大學和西門子公司案例中提到的51.9%。

3.2實踐中缺乏具體內容

實踐基本上以看為主,動手機會較少,流程基本是實時聯系企業,做好帶隊計劃,出去參觀學習。這種模式下沒有明確的目標,主要基于企業在當時情況下所能提供的內容。學生在此之前沒能做任何準備,看到什么就記什么,當時想到什么問題就問什么,這樣就會比較被動,并且效果不好。帶隊出去見習或調查通常時間都是非常有限的,如果沒有詳盡的計劃和目標,企業較難給予相應的配合,很難在很短的時間內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

3.3分散實習所導致的不認真

本專業所實踐的企業是學校通過跟企業簽訂實踐基地協議的方式與企業進行溝通聯系的。當學校方面需要安排學生見習或實習或做調查時,企業就提供一定數量的崗位。而通常情況下這些崗位實習補助很少,吃住也不一定能夠提供,也只能依靠學生自主學習來獲取知識。一般也不提供指導老師,一是條件不允許,二是會影響到企業本來的正常工作,因此,集中實習在目前條件下還不夠現實。但是分散實習,同樣會遇到問題,一是學生自己找不到對應的企業,因此為了應付學校,隨便找個企業蓋章;二是學校推薦的企業不想去,原因是企業提供的待遇不好,有的企業不在當地,吃住問題難解決。而根據互聯網招聘信息調查得到:物流企業招聘的應屆生90%都是物流專員,主要負責收發貨、倉儲管理、采購等工作,要求吃苦耐勞、認真負責。

4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應用雙元制實踐教學建議

4.1增加學生在企業實踐的時間

實踐時間的長短是影響實踐效果的一個關鍵因素,時間過短,容易造成走馬觀花,對企業的了解不夠深入,學生的工作技能得不到提高,實踐效果不明顯,同時也會導致很多學生的敷衍行為;時間過長,理論知識的學習時間就會被壓縮,實踐和理論知識應該是相輔相成的,少了理論知識作為實踐的基礎,實踐只會事倍功半,并且學生在大學本科4年的時間是有限的。但是從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來看,實踐的時間還是相當較少,特別是欽州學院定位于應用型大學本科,更應注重實踐方面的教學。

4.2增加企業培訓

本文在調查中發現,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實踐教學雖然和企業溝通聯系,但是除了第四學年的專業實習和就業實習會深入企業實踐之外,其他實踐環節都沒有涉及到企業內部的培訓。而雙元制實踐教學以企業為主、學校與企業分工協作,以實踐為主、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職業教育模式。企業的培訓對于新進職員熟悉業務,快速進入工作狀態有很大的作用,教學的目標是培養應用型人才,使學生能盡快融入工作環境,因此學校應該加強與企業更深的聯系,增加企業培訓在大學本科的實踐教學中是必不可少的。

4.3加強“雙師型”師資力量

欽州學院物流管理專業的教師大多是從學校畢業直接進入學校進行教學工作的,企業工作經驗幾乎沒有,實踐能力薄弱,沒能深入了解企業崗位能力和企業文化。因此,加強“雙師型”師資隊伍是本專業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關鍵之舉。學校方面,應該科學、合理制定出崗位培養、實踐培養與校內培養等不同層面的培養制度,制定規范的評價制度和激勵制度,加強“雙師型”教師的成長機制;教師方面,應該樹立自主發展意識,主動掌握所授專業及相應行業應用技術的動態,提升專業實踐技能;同時,最大限度發揮實踐經驗和操作技能豐富的兼職教師作用,打造具備實踐教學特色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篇(10)

首先,對于物流管理專業理論教學體系的構建,最重要的是要起到其支撐的效果和作用,對于理論教學體系的構建,必須要更好地處理人才需求的多變性,同時要加強對人才穩定性的培養,這樣才可以更好地滿足人才長期性的需求,同時可以更好地解決在人才培養過程中短期性的問題,這就可以更好地突出在進行人才培養過程中的應用性和針對性,還可以讓學生在可持續發展方面擁有更強的能力,對人才社會科學和技術教育的結合也可以突出一定的特色。可以根據工作的需要以及能力的需求進行知識模塊的組建,這樣就可以形成一個網絡狀的課程體系。另外,可以打破傳統教研室的局限,根據知識模塊組成教研組,召開定期的研討會討論。在模塊之間的過渡和銜接方面可以著重研究,將模塊間的關系處理恰當。最后可以在模塊教學過程中聘請一些特殊行業的兼職教師,開展一些特殊的講座課程。

其次,在對物流管理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過程中,重點是實踐教學,這就需要對學生的職業意識進行培養,還要提升學生自有的素質和能力。比如實踐教學的內容可以根據生產和管理的實際需求設置,在一個共性的基礎之上,針對各個崗位上的技能,借助生產管理的實際操作,安排和組織開展教學活動,這樣可以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工作的標準和流程。另外,在實踐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將工程環境和現場氣氛更好的融合起來,對于硬件方面的建設也需要加強,可以建立相關的物流實驗室,引進全新的技術和設備,促進學生的知識和技能發展。最后就是要加強和社會之間的聯系,最好可以將物流實驗室建成為一個社會知名的物流培養基地,這樣不僅可以吸收更多的經驗,更可以引進更多優秀的技術和資源,對于專業教學的改進有很大的幫助,加強產學合作,更全面地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

2.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完善物流專業課程體系建設

人才培養必須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才能使高職院校培養出的人才能夠真正走向工作崗位,為社會做出貢獻。經過調查可以發現,物流專業人才可以勝任倉儲管理人員、運輸業務管理人員、生產企業物料采購、計劃、庫存控制人員、商貿企業物流配送中心人員等,不同的職業崗位對物流專業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盡相同。從總體上來講,高職物流專業的職業技能可以分為基本技能和專業技能,基本技能包括計算機應用能力、溝通交際能力、英語應用能力;專業技能包括倉儲管理能力、物流機械操作能力、商品認知、包裝和保管能力、單證處理能力、物流運輸組織能力、商務處理能力以及客戶關系管理能力等。高職院校物流專業職業技能以及物流管理技能涉及面較廣,但是高職院校開設的物流專業課程與普通院校開設的物流管理專業基本相同,而且高職院校的教學課時少,這就很容易導致高職院校的學生雖然學了很多東西,但是都沒有深入學習,這一點不利于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因此職業院校課程體系改革需要圍繞職業技能培養展開,適當學習理論知識,注重學生能力培養,鍛煉學生動手操作能力,進行課程重組與優化,構建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高素質融為一體的高職物流專業課程體系。

上一篇: 專業化發展論文 下一篇: 自考金融本科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友情鏈接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精品911在线 | 亚洲视频区一区二区三 | 在线亚洲人成电影 | 亚洲精品97久久宅男 | 亚洲中文字幕久久久久 | 中文字幕亚洲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