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06:5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企業科技創新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員工中缺乏科技人才的培養和后續培訓近年來,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和推進,企業之間也包括煤礦企業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企業競爭中尤其是科技因素即科技人才之間的競爭已經成為所有企業競爭的重點問題,因此,即使已經成為煤礦行業的佼佼者,城郊煤礦還是必須要重視對科技人才進行培養的問題,這是十分必要而且緊迫的。
3.不重視對科技資料的管理,管理方法存在不合理之處科技資料是企業得以繼續發展的重要科學技術資源,其承載著企業引進和研發的科技成果,在煤礦企業進行實際生產的過程中有著不可替代的影響和作用。然而,當前對于煤礦科技資料的重視程度還遠遠不夠,科技資料的管理工作較缺乏,管理方法也存在不合理之處。人員的調整、調動使得之前的原始資料不能很好的保留和完善的保存。
二、科技創新管在煤礦生產中的具體應用方法
1.建立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長遠計劃和規劃對于每一個煤礦企業來說,只有建立起以科技創新為基礎的長遠計劃和規劃,才能更好地將科技應用于煤礦礦井的生產,促進煤礦生產的發展和進步。因此,煤礦企業應該根據自身的生產技藝、設備水平和實際生產狀況,制定出煤礦礦井的長期計劃和規劃,并與之相對應地制訂短期的安排,才能促進煤礦的科技發展。只有制定出以科技創新管理為基礎的長遠規劃,才能使企業得以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市場競爭力,躋身為一流的煤礦企業。
2.建立員工激勵的機制,成立專門資金科技創新管理需要激勵機制的作用,因此,煤礦還應該建立專門用于獎勵科技創新的資金,并制定完善的獎勵制度,對企業中有價值的優秀的科技創新進行獎勵。在獎勵制度中,不僅要對具有專業性的專門技術人員進行科技創新的獎勵,還應該要鼓勵整個企業的工作人員開展創新活動。這樣,就能使企業中營造出科技創新的氣氛,提升煤礦礦井的生產中的科技含量。從而能夠改善公司的煤礦生產,促進公司經濟效益的提高。
3.引進先進設備、新技術和新工藝對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進行引進之后,能夠極大地促進煤礦生產力水平的提高,同時,也能有效地提高礦井在工作過程中的安全系數,促進礦井生產的發展。
4.培養專業人才,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煤礦企業還應適時地開展適應現代化科技創新管理的培訓課程,引進現代煤礦產業的先進技術和科技創新管理方法,建立起多元化的科技創新培訓體系,不斷地提高公司員工的科學技術水平,培養專業性的技術人才。公司在不斷完善的人才培養體系中要重視提高員工的整體素質,尤其是礦井生產中的一線人員,只有不斷地提高一線人員的素質,提升他們的科技水平,才能在礦井生產的過程中及時發現存在的問題并將其排除。
5.規范科技資料管理,建立科學管理體系煤礦應提高對科技資料管理的重視程度,提高員工對科技資料進行管理的意識,將科技資料的歸檔工作納入到企業的各項工作計劃當中。同時要建立起科技資料的科學管理體系,改變以往傳統的科技資料的管理方式,加快科技資料管理的信息化進程,促進科技資料更有效地為具體生產服務。
2.拜耳公司。德國企業界普遍的知識產權管理戰略思想是,利用專利權壟斷技術市場,使其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處于競爭優勢,以保持和提高企業的國際市場中占有的份額。拜耳集團的知識產權負責人堅持認為,企業要戰略性地培育以研發為導向的創新文化,同時,通過有效的知識產權保護促進企業的科技創新。將知識產權部門作為獨立實體從法務部分離出來,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幾乎是史無前例的做法,而拜耳早在兩年前就已實現了該模式創新。2012年4月,拜耳在德國成立了獨立的知識產權公司--拜耳知識產權有限責任公司,并分別在3個城市設立了分公司,涵蓋了拜耳所有知識產權業務。目前已擁有195名員工,其中僅負責專利的律師就有95人,而對比拜耳集團在全球的數據--超過380名負責知識產權工作的員工及包含在內的180名負責專利和商標律師,這家獨立的知識產權公司幾乎集中了拜耳全球近一半的知識產權人力資源。公司負責人認為:“知識產權集中化管理,更有利于我們保持集團知識產權戰略的一致性,而不是過分顧及某個子業務集團的利益。”員工進人企業時,都必須接受知識產權方面的培訓,包括知識產權法律法規,文件管理及保密規定,知識產權申請、維權程序和途徑等。員工經過教育培訓,逐步形成了自覺遵守法律制度和保護企業知識產權的強烈意識。
3.IBM公司。美國企業普遍有這種共識,即確定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目標就是對技術創新成果實施產權保護,將豐富的技術創新潛力轉化成為知識產權資源優勢和市場競爭優勢。IBM每年花費在研究開發的經費不下數十億美元,其對于知識產權的歸屬及管理是實行中央集中管理制,由總公司來集中管理此類事務。總公司及其子公司開發部門的員工所完成的發明、著作及其他成果的IPR均歸屬于總公司所有,然后再由總公司負責處理有關授權事項。知識產權律師常常與研究開發部門的經理人員、技術人員等密切合作,一方面向其灌輸IPR的觀念,一方面從中發掘優良的發明。自1950年至今,IBM每月自行出版技術公報,在技術公報中公開未申請的發明專利就有8000件以上。這一方面說明其申請專利采取有選擇慎重的態度,另一方面說明其巧施文獻公開的戰略,以阻止他人申請該專利。
二、對國內企業的啟示
2008年6月10日,國務院出臺了《國家知識產權戰略綱要》,意味著作為市場主體的企業需要把知識產權逐漸上升到企業高度,繼而融入企業的經營管理,2009年3月,出臺國家知識產權戰略任務分工和實施計劃。2010年3月,連續四年頒布國家知識產權戰略推進計劃,2012年11月,黨的十報告中再次強調:“實施知識產權戰略,加強知識產權保護。”通過上述研究,我們清楚的了解了知識產權是國際競爭的通用規則,國內企業應該把知識產權管理和科技創新作為現代企業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此,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加以改進:
1.加強科技研發資金投入,努力提高研發密度。一個企業科技創新能力的提高是與其科技投入緊密相關的,特別是高科技領域的創新,尤其需要充足的資金支持。為了適應技術的快速發展,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企業必須通過科研資源的合理投入來提高企業的創新績效。國內企業,尤其是中小型企業要加強拓寬投融資渠道,盡量以多種方式爭取政府或其他金融機構的資金支持,并合理投資在新產品、新技術上的研究開發上,進而獲得更大知識產權收益。
2.增強全員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從戰略高度加強企業知識產權建設。獲得自主知識產權只是企業技術創新的第一步,而在這之前,企業應該從自身的經營發展階段、企業的長短期目標以及資源情況出發,及時制定切實可行而又具有前瞻性的知識產權發展戰略,并根據實施的具體情況適時調整和修正,為企業提高科技實力和核心競爭力保駕護航,進而使每個員工樹立起“知識產權作為一種無形資產權同有形財產一樣神圣不可侵犯”的觀念,切實提高企業全員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因此,企業要從多層次地為員工提供知識產權知識及政策法規的學習培訓機會,開展講座會議和工藝技術研討等活動,全方位提升企業員工尤其是工程研發技術人員對知識產權相關知識的學習掌握程度,著力營造有利于創新的文化和環境。
3.建立完善的知識產權體系,加強知識產權管理。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于企業來說,制度就是規矩,是規范和約束知識產權管理的重要標準和依據。企業應強化知識產權管理的意識,建立健全企業的《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知識產權發展戰略》等內部管理制度,對知識產權管理中所涉及到的目標、內容、職責和執行等方面進行具體的規定,為企業自身的知識產權管理實踐提供全面指導,提高知識產權管理的準確性和有效性,提示企業在知識產權創造方面的自信心。進而,逐步形成貫穿生產經營各環節的知識產權管理體系,尤其是固化研發項目立項前、中期、后期以及技術引進項目的專利審批管控流程,切實做到風險的有效管控,創新成果及時形成自主知識產權,避免出現專利侵權等糾紛,甚至專利無形資產的流失等。
4.設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機構,建立有效的激勵機制。鼓勵企業吸收、引進專業的知識產權人才,利用專業人才的專業技能將知識產權管理進行具體的執行和操作,引導知識產權管理部門與其他部門協調運轉,發揮更大的作用。在研究開發的過程中,建立起全過程的信息服務體系,通過專業人才對研發、技改過程中相關的創新技術、專利信息或商業信息等進行跟蹤和分析,特別是全方位地準確提供競爭對手的專利技術的專利性報告等,及時對企業開展的各類項目提出知識產權方面的合理建議。實踐告訴我們,激勵是進一步激發人的創造性和革新精神的需要。企業應對員工在參與知識產權活動中收獲的專利或其他自主知識產權給予及時的獎勵和表彰,以鼓勵員工持續進行創新,進而為企業創造更多的無形財產財富。
二、三階段DEA模型
三階段DEA模型是由Fried等(2002)提出的一種能夠剔除環境因素以便能更好地評估DMU(決策單元)效率的方法,即去除外部環境與隨機誤差對效率的影響。其構建和運用包括三個階段:第一階段,DEA方法具有CCR和BCC兩個重要模型。本文主要借助CCR模型(傳統的DEA模型)從投入的角度來核算DMU的有效性。該模型是在假設規模收益不變的技術條件下進行評價,將規模效率和技術效率合并為一個整體效率基于投入的CCR模型。第二階段,第二階段的分析目的是運用SFA模型分析第一階段所得的投入差額值,從而使第三階段以調整后的投入值和原產出值重新估計效率值。第三階段,再次運用CCR模型對調整后的投入數據與原始產出數據進行效率評估,得到的結果就是剔除了環境因素后的效率值。
三、實證分析結果及解釋
(一)第一階段傳統DEA實證結果
利用Deap2.1軟件,對相關數據做分析,選擇投入導向型CCR模型,得到各個決策單元的效率情況。結果顯示:決策單元天津、吉林、上海、浙江、安徽、海南、重慶、四川、貴州、均達到了相對有效狀態,處于技術效率的前沿面,即投入產出均達到了最優狀態。而其余決策單元均為相對無效狀態,即投入產出比例失衡,造成一定的資源浪費。
(二)第二階段SFA回歸結果
第二階段主要運用Frontier4.1軟件來計算,運用SFA模型來調整投入變量,從而在第三階段更加真實、準確地測算出各決策單元的效率。因為三階段DEA的調整只針對那些非效率有效的DMU(松弛變量不為0)進行分析,而根據第一階段的結果,非效率有效決策單元的投入指標的松弛變量結果為:所有的投入指標的松弛變量均存在不為0的情況,因此都需要進行相應的調整。用選取的環境變量分別對五個投入指標中非效率有效的DMU的投入差額值逐步分析,即以各決策單元的投入差額值作為因變量,以兩個環境變量作為自變量,使用Frontier4.1計算五個回歸方程的結果。在五個投入指標SFA回歸中,對R&D人員數量、人力資本水平、R&D支出的回歸,gamma值近似等于1,說明SFA結果有意義。而對人均資本的回歸中,gamma值接近于0,說明SFA結果意義不大。1.R&D人員數量。各地區R&D經費外部支出系數為正數(0.002),說明該環境變量對R&D人員數量的差額值具有正向影響,即各地區R&D經費外部支出的提高會促進R&D人員數量的過度冗余,使效率下降;而規模以上企業R&D外部經費支出的系數為負數(-0.001),說明R&D人員數量的差額值具有負向影響,也就是說,規模以上企業R&D外部經費支出的增長,會抑制R&D人員數量的過度冗余,從而利用效率有效。2.人力資本水平。各地區R&D經費外部支出的系數為正數(0.010),說明該環境變量對人力資本水平的差額值具有正向影響,即各地區R&D經費外部支出的提高會促進人力資本水平的過度冗余,使效率下降;而規模以上企業R&D外部經費支出的系數為負數(-0.009),說明對人力資本水平的差額值具有負向影響,也就是說,規模以上企業R&D外部經費支出,會抑制人力資本水平的過度冗余,從而利用效率有效。3.人均資本存量。各地區R&D經費外部支出的系數為負數(-0.016),說明對人均資本存量的差額值具有負向影響,也就是說,各地區R&D經費外部支出的增長,會抑制人均資本存量的過度冗余,從而利用效率有效;而規模以上企業R&D外部經費支出的系數為正數(0.072),說明該環境變量對人均資本存量的差額值具有正向影響,即規模以上企業R&D外部經費支出的提高會促進人均資本存量的過度冗余,使效率下降。4.R&D支出。兩個環境變量的系數均為正數,說明這兩個環境變量對R&D支出的差額值均具有正向影響,即環境變量的提高會促進R&D支出的過度冗余,使效率下降。5.技術管理水平。兩個環境變量的系數均為正數,且均在5%的顯著水平上顯著。說明這兩個環境變量對技術管理水平的差額值均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即環境變量的提高會促進技術管理水平的過度冗余,使效率下降。綜上所述,在投入差額回歸方程中,相關系數為正的環境變量,對投入差額值有促進作用,屬于不利的環境變量;相關系數為負的環境變量,表示對投入差額值有抑制作用,屬于有利的環境變量。通過SFA回歸,調整投入值后,可以使各決策單元處于相同的外部環境與隨機誤差水平,再進行效率分析,從而使結果更加真實、準確。
1.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有待于完善
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是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是與農業知識創新體系、農業技術創新及其相關的機構和組織構成的網絡系統,主要包括農業企業、農業科研機構和大學。目前,農業科研機構與大學具有較強的農業技術開發能力,但是由于受內部傳統考核管理制度等因素的影響,其開發出來的技術往往難以形成有效的技術供給;而農業企業有很強的技術需求,但技術開發能力比較弱。
2.農業科技企業創新意識不強
目前,我國農業科技企業大多數處于創業成長期,技術積累和經濟實力較弱,加之一些企業家的短期行為和技術外部性特點等因素的影響,農業科技企業普遍存在著技術創新意識不強的問題。
3.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風險管理力度不夠
技術創新是現代農業經濟增長的主要源泉,也是提高企業競爭力,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途徑。而技術創新是一項高風險活動,技術創新風險按階段劃分,可以分為決策階段風險、技術開發階段風險、生產階段風險和市場階段風險。面對這些風險,農業科技企業在技術研發組織體系及技術隊伍建設等方面未能給予足夠的重視,加之,政府對農業科技企業扶持不足,使農業科技企業難以應對技術創新風險。
4.農業科技企業創新能力不足
在西方發達國家,技術創新的主體是企業,而不是政府研究開發機構,因為前者的經費投入和經費使用均占絕對優勢。然而,在我國,企業沒有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一方面,從技術開發能力看,我國科技力量的2/3以上在企業之外,企業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另一方面,大中型企業設立專門技術開發機構的比例偏低,并且,其中還有相當一部分開發機構要么資金不落實,要么缺乏高水平的技術人才,要么沒有明確的技術開發方向,要么基礎條件薄弱,無法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在我國,技術創新的主體不是企業,而是企業外的科研院所和高等學校。
5.農業技術創新缺乏激勵
目前,我國企業技術創新水平不高,大多數企業的產品缺乏科技含量和競爭力。造成這種狀況除長期的計劃經濟的影響以外,缺乏有效的技術創新激勵機制是一個重要原因。同時,技術創新的外部效應,技術創新周期和高風險等也在相當程度上影響著企業技術創新的主動性和積極性。農業企業也面臨著同樣的處境,其結果是企業輕視技術的自主創新,競相引入成熟技術,雖擴大了生產能力,卻未形成技術創新能力[①]。
6.現有的農業科技人才培養模式不適應企業技術創新發展的要求
創新人才是創新活動的主體。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科技人才的培養存在著重理論輕實踐,重研究輕開發的弊端,造成了其研發實踐能力較差,難以滿足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需求。
二、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機制的優化
根據我國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實際,農業科技企業技術創新體系的有效運作必須有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及配套政策的支持。
1.完善農業知識產權制度
①在法律普及方面。加強農業知識產權人才培養和宣傳教育,建立一支適應國家農業創新體系建設需要的農業知識產權隊伍,增強全社會的農業知識產權意識。目前,農業知識產權審查、審判人才、律師人才奇缺,特別是農業知識產權法律人才和管理人才的供需矛盾將是困擾我國建設法治國家的一大難題。因此,應大力發展農業知識產權教育事業,大力培養農業知識產權專門人才,提高靈活運用農業知識產權戰略、策略的能力,促進農業科技工作更好開展、各學科更好發展。這是我國解決農業知識創新與農業知識產權保護協同發展的基礎和關鍵。同時要在全社會開展農業知識產權法律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重點結合典型案例宣傳我國現行的一系列農業知識產權保護的有關法律法規。
②在司法方面。加強農業知識產權的司法隊伍建設。根據農業知識產權案件的專業性、技術性特點,要盡快培養一批專業法官,設立專門審判機構和專業法官集中審理農業知識產權案件。另外,還應采取多種形式對案件所涉及的專業技術問題進行鑒定,其途徑包括聘請農業技術專家擔任陪審員、委托專家組進行技術鑒定和走訪有關農業技術專家等。
2.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
不同的市場結構對技術創新的影響是不同的,促進技術創新的理想的市場結構是介于完全競爭和完全壟斷之間的“中間程度競爭”的市場結構。目前我國農業技術市場化程度較低,不利于農業技術創新。如我國的種子行業是國有種子公司壟斷的市場結構,種子法律法規對農業科研單位、農業科技企業經營種子做出很多限制。因此,應建立合理的市場結構,以激勵農業科技企業進行農業技術創新。
3.建立由政府引導,以企業和社會力量為基礎的技術創新投資機制
長期以來,我國政府是農業科技的重要投資者,而在我國目前財力有限,不可能大幅度地增加農業技術創新的投入的情況下,應建立政府、企業、社會力量共同投資的多渠道、多途徑的投入機制。由于農業技術創新存在的不確定性和風險性,要盡快設立農業科技創新融資擔保基金,資金主要來自政府撥款、社會捐贈和定向募集等,啟動資金應以政府為主。同時,支持和引導高新技術項目從資本市場融資,推動農業高新技術的發展[②]。
4.建立和完善我國農業技術風險投資機制
①要加大政府的政策扶持力度
首先,要制定和實施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的扶持政策,在稅收方面給予減稅或免稅。其次,建立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保障體系。為鼓勵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應對投資者在投資中的經濟風險予以保險,為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創造良好的創業環境。再次,要規范資本市場,發展和完善支撐條件。
②發展農業風險投資公司,建立多層次的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體系通過制定優惠政策,建立社會、個人、企業多方參與,并同國際接軌的我國農業技術創新風險投資運作模式,引導民間的大量游資投向農業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籌資渠道的多樣性。
5.加大農業共性技術開發的政府扶持力度
共性技術是指在很多領域內已經或未來可能被廣泛應用,其研發成果可共享并對整個產業(而非個別產品或企業)或多個產業及其企業產生深度影響的一類技術。[51]共性技術尤其是農業共性技術有很強的共用性、外部性、基礎性和關聯性。開發農業共性技術往往投資大,外部性強,所以,一般農業科技企業不愿意進行農業共性技術開發。因此,需要政府通過項目引導,協調組織大學、農業科研院所及有關農業科技企業進行農業共性技術開發,項目應重點支持能夠對農業經濟發展起重大作用,并顯著提高農業產業技術水平的技術領域。
6.消除條塊分割的科技管理體制,促進產學研一體化
要通過整合大學和科研機構的科技力量,加強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優化技術創新人才的資源配置。大力支持和鼓勵應用開發型科研院所進入企業或改制為企業,促進企業進行科技創新和科技成果轉化;其次,企業可以采用多種形式與大學和科研機構進行廣泛的技術創新項目合作;再次,加快創業中心、大學科技園區的建設和發展,重視科研中試基地、成果孵化基地的建設。此外,要改革農業高等教育體制,調整優化教學培養結構和方式,面向市場,加強培養農業科技創新所需的復合型人才。
目前很多企業檔案部門在管理上還處在對檔案實體的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的初級階段,還沒有進入對科技檔案進行數字信息化管理的高級階段,因此多年來企業科技檔案管理停滯不前,關鍵在于沒有認識到科技檔案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緊迫性。在現代數字信息化時代,科技檔案的類別、內容、載體、信息等將不斷增加,在當前社會,科技檔案的數字信息化管理模式必將取代傳統的科技檔案實體管理模式。
1.2服務手段滯后
企業檔案部門很難采購先進的計算機網絡數碼設備,只能對科技檔案案卷、專題目錄進行簡單編輯整理,不能運用現代化計算機網絡通信技術進行科技成果轉讓和信息交流,因而對科技檔案信息資源的開發利用較低。
1.3服務方式被動
以往企業檔案部門通常懷著按部就班的心態,坐等上門,被動的等待有人將檔案資料送來,因此其服務內容比較單一,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所服務的范圍,服務方式也顯得較為單一,同時,與外界缺乏溝通與交流,所服務的對象僅僅局限于在企業內部借閱和復制。
1.4專職人員稀缺
很多企業在發展壯大到一定程度時,為了節省成本,不得不在企業內部采取全面深化改革措施。裁員成為企業改革中通常的做法,而其中一些非必要部門譬如檔案部門往往首當其沖,各大企業裁員大軍中,專職檔案工作人員最先被大量裁員精簡,因此企業檔案管理人員通常情況下由本單位的辦公室文案人員或者后勤人員進行兼職,由于其本身工作就很繁瑣,加之沒有接受過檔案管理方面的專業訓練,在面對科技檔案的具體工作時,常常顯得力不從心,只能對日常文件資料進行簡單的收集整理工作,很難應對科技檔案信息的精細化工作。
2企業科技檔案管理創新
2.1創新思想觀念
檔案部門在一家企業中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思想觀念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一家企業對未來市場的判斷與決策,因此檔案部門一定要具備高瞻遠矚的創新型思維,與時俱進,轉變觀念,要有組織有規劃的有條不紊地進行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企業要將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經費也納入年度財務預算的范圍,適當增加經費投入,配置高性能電腦、同時激光打印機、掃描儀、刻錄機、多角高倍數碼像機、數據庫服務器、大型數據庫、檔案管理軟件、網絡安全設備等設施設備也是必不可少的,以此來解決好科技檔案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等根本性問題。
2.2創新組織機構
創新檔案組織機構建設,要從企業抓起,首先要建立專門的檔案室,并配齊經驗豐富的檔案工作人員,根據實際情況完善既有的檔案規章制度,真正切實重點抓好科技檔案管理工作。同時要積極大力引進檔案信息化管理相關專業技術人才,以擴充檔案人員隊伍建設;其次檔案人員要注重專業知識的積累,企業要對檔案人員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方面培訓,使其能熟練掌握計算機方面的基本知識,不斷提升自己的電腦網絡操作技能,提高檔案人員的知識水平和業務水平,從而使科技檔案管理手段向技術型,創新型轉變。
2.3創新管理模式
在管理體制上,企業科技檔案工作要實行“統一領導、分級管理”的模式。建立層次分明,高效,緊湊的管理模式,企業檔案部門對本單位履行宏觀領導和管理職能,對所屬單位負責監督、檢查和建設性指導,從而避免科技檔案因為有單獨部門或個人的疏忽或者責任心的缺少,導致重要檔案的丟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確保科技檔案完整、準確和齊全,是創新性管理模式的基本目標。在管理機制上,要把管理模式的創新,放在一個重要位置,形成一個理念,同時營造要時刻追求理念創新,管理創新的環境,自上而下,實行總經理負責、總工程師分管、檔案部門和技術部門齊抓共管的機制,形成多級梯度分層管理,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真正抓好落實好管理創新這個理念。企業要對科技檔案信息化建設工作大力支持,大膽革新管理方式。要應用現代化網絡信息技術,整合科技檔案信息資源,實行規范化、標準化、科學化的科技檔案管理方式,從而提供高質量服務。逐步實現轉變為檔案實體的數字化、現代化信息管理的科學高效的檔案管理方式。
2.4創新管理方法
建立現代化數字網絡信息化的科技檔案管理中心。一是要選擇合適的企業檔案管理軟件,其體系結構、系統功能、適用網絡結構、后臺數據庫、與辦公自動化系統數據接口、以及科技檔案管理模塊都要符合檔案信息化建設的要求。二要做好科技檔案案卷級、文件級目錄數據庫的錄入、查詢和維護工作,通過查找目錄、原文傳輸及掃描等方式,實現科技檔案案卷、文件目錄檢索和全文查詢,逐步建成母子(分)公司等兩級科技檔案數字化、網絡化信息管理平臺,形成電子文件、電子檔案管理和利用中心。
2.5創新服務方式
民營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的分類及關系
技術創新模式是企業在正確地分析自身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基礎上所做出的企業技術創新總體目標部署,是為實現創新目標而做出的策劃和根本對策。從民營企業與外部經濟環境關系出發,可將技術創新模式分為自主創新模式、模仿創新模式與合作創新模式。
從技術知識的獲取方式來看,以上三種創新模式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內部化模式,即通過自身的研發活動獲取所需的技術知識;另一類是外部化戰略,即通過技術學習活動來獲得對自己有用的技術知識。這兩類創新戰略是密切聯系、相互結合的。一方面,單純的封閉式研發的效率較低,另一方面,技術學習又總是伴隨著相應的內部研發活動,因為這樣有利于企業對學來的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創新,而且競爭優勢終將會體現在企業自身的技術創新能力上。顯然,自主創新模式是典型的內部化模式,而合作創新和模仿創新則屬于外部化模式。模仿創新是一個“引進—吸收—創新”的漸進過程,技術引進是基礎。在技術引進的不同方式中,技術合作是一種典型的企業間學習型合作創新方式。如果從更廣泛的角度去考慮,技術貿易和學術交流也可以看作是合作創新的特定形式。因此,模仿創新與合作創新不是彼此獨立的兩個概念,它們之間有相互重疊的部分,模仿創新與合作創新是密切聯系、相互促進的。
創新模式的選擇是一個復雜的問題,企業自身的創新資源、技術創新能力、技術市場環境都會影響企業的創新模式的選擇。從我國民營企業目前的研究開發資金、技術能力以及創新體制的制約情況來看,合作創新將是我國民營科技企業迅速壯大自身創新能力,提高創新績效的必由之路。
民營企業技術創新的資源約束
技術創新需要大量的研發資金投入,需要企業具備充分的技術創新能力,同時也需要一個完善的創新體制。這些需要構成了企業技術創新的資源約束,而我國民營科技企業在這幾個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問題。根據一份對浙江各地的民營科技型企業進行的問卷調查,我們可以看出,對民營科技企業可言,缺乏創新資金、創新風險過大是阻礙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經濟約束;缺乏人才和研發支出比例小是企業自身的能力約束;而企業產權不清和知識產權保護不力是制度上的因素(見表1)。
民營科技企業合作創新的必要性
在我國民營科技企業普遍缺乏研發資金和技術能力,科研體系與產業體系脫節的現狀下,除了一些經濟和技術實力較強的企業外,大部分企業還不具備從事自主創新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明智的選擇應該是腳踏實地,一方面通過改革和結構調整促進創新資源的優化配置,盡快充實企業的技術力量;另一方面選擇適當的創新戰略,在低水平上起步,在不斷創新的過程中逐步提高自己的技術能力。為提高民營高科技企業的技術創新能力,克服資源約束,開展各種形式的合作創新,將是一條有效的途徑。
合作創新打破了企業自身的界限,促進我國民營科技企業有限的技術、資金、人才要素在更大范圍流動,各種資源能夠得到更優化的配置。隨著研發的不斷深入、復雜化程度加劇以及研發難度加大,研發結果的不確定性日益加劇;與此同時,研發成本也呈現不斷上升的趨勢。研發不確定性的提高和研發成本不斷加大所帶來的風險對于大部分民營科技企業而言是難以獨立承受的,而合作創新可降低和分擔民營高科技企業在研發中的風險和成本。
各企業間可獲取互補資源。隨著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不斷的復雜化,跨部門的特征也日益明顯,各個技術學科和領域之間的相互補充日益重要。民營高科技企業可能在某一領域具有其專業優勢,但很難依靠自身的資源來實現所有的創新目標。合作創新能夠將更多符合需要的研發資源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這些互補性的資源之間還能夠產生協同效應,創造出別的資源,而后者既具有稀缺性又具有難以模仿性,能夠幫助聯盟的成員在市場上更好的獲得并保持競爭優勢。
合作創新可加快市場進入速度。有些民營高科技企業可能在研究產品本身上具有優勢,而一旦涉及到自行對產品生產設備與工藝的設計與開發或者互補產品的設計,就不再領先了。大多數高科技產品具有時間性,如果錯過了最佳上市時間,這種產品很有可能被市場所淘汰。因此,如果能適當選擇合作伙伴,例如技術較強但推廣能力較弱的企業與推廣能力較強的企業合作創新,能夠有效地縮短從研發到市場整個過程所占用的時間。
民營科技企業開展合作創新的模式
合作創新機制的總體模式
民營科技企業合作創新機制的總體模式如圖1所示。在該模式中,同一產業鏈上企業間的合作創新機制和橫向合作創新機制是民營科技企業爭取企業外部創新資源,提高自身技術創新能力和創新效益的重要途徑。
合作創新模式的內容
同一產業鏈上企業間的合作創新機制同一產業上企業間的合作創新,既可以是前向合作,也可以是后向合作,還可以是雙向合作。前向合作是民營科技企業與產業鏈上游企業間的合作,后向合作是民營科技企業與產業鏈下游企業間的合作,雙向合作是民營科技企業與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間的合作。合作創新的形式取決于民營科技企業在產業鏈上的位置、與上下游企業
間的關聯性及技術創新的需要等。這種合作關系可以發生在不同層次上,有不同的緊密強度。只要能有利于技術創新,并能實現利益共享,任何合作形式都是可取的。具體合作方式應不拘一格,主要有:合作伙伴間定期或不定期的知識、技術、信息交流;構建松散的、動態的、開放的虛擬創新組織,利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有效溝通;技術援助,包括互派技術人員直接幫助合作伙伴解決技術難題,相互提供相關信息和試驗條件,向合作伙伴提出產品改進的建議等。同一產業鏈上的企業,特別是相鄰的上下游企業在市場上存在依存關系,在技術、信息的供求方面有互補性,以市場需求為導向、以產業鏈為紐帶、以合作利益為核心的合作創新,是民營科技企業技術創新的重要途徑。
競爭者間的競合企業在競爭中合作,在合作中競爭,已經成為世界經濟發展歷程中一個必然趨勢。如美國的18家電腦廠商和半導體制造商共同實施一項稱之為MCC的計劃,他們聯合起來研究包括新峁埂⑷砑腿斯ぶ悄艿牡諼宕縋裕芯砍曬篩髦靼斕ノ蛔ɡ褂?年。這種合作是強強合作,他們各有所長,可以集結各種資源和各方優勢,節約研究成本,縮短創新周期。
與學校、科研機構的橫向合作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尚不完善,民營科技企業總體實力還比較脆弱的情況下,僅靠企業自身的力量,往往難以完全解決技術創新所需要的資源和生產要素。此時,社會支撐力除了政府以法律、法規、政策等方式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持外,還要求學校、科研院所等其他社會組織在技術服務、成果信息、風險投資、文化氛圍等方面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支撐。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雖然主要從事基礎研究和應用研究,但他們能為企業技術創新提供理論支撐。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具有人才優勢、知識優勢、成果優勢和良好的實驗條件,與民營科技企業合作創新能夠實現優勢互補。他們之間合作的方式可以靈活多樣,可以是項目式、合辦研發機構、委托開發、技術入股投資、以契約的形式結成永久性的合作伙伴,也可以是僅僅停留在技術咨詢、信息服務層面上的合作。
參考文獻:
1.李紀珍,研究開發合作的原因與組織,科研管理,2000
2.陳鐵軍,吳添祖.浙江民營科技型企業創新動力和創新障礙分析.軟科學,2002
二、我國企業管理的現狀
1.難以掌控企業投資風險
我國企業在當前的管理方式主要是縱向管理方式,企業管理方式隨著不斷完善的經濟體制,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要求,當前狀態下的市場經濟體制已經不適合企業繼續沿用縱向管理方式了。企業在縱向管理模式中想要正常的運行,一般情況下不是通過自己投資就是合作控股。無形中就使企業的成本與投入都增加了,更有甚者會導致資金緊缺并難以控制,其原因就在于縱向管理方式致使企業在對銷售過程和相關原料的控制過程中,分散了關注生產產品的注意力,使得在某種程度上,產品正在逐漸失去市場競爭的優勢與競爭力。
2.延長產品生產周期
企業在進行管理的過程中,產品市場競爭下產品的生產周期占據著重要位置。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環境,企業需要通過縮短生產周期并提高勞動效率來保持核心的競爭力,使產品在市場上的份額得以進一步地提升。企業對原材料與半成品已經采用了傳統的管理方式,因此分散了生產產品的精力,進而就使生產產品所需要的周期延長了,疏忽了企業關鍵性的任務,企業會因隱患的發生而導致經營不善。
三、科技進步與創新對現代企業管理的影響
1.提升市場競爭力
現今時代,全球經濟化的步伐逐漸提升,企業之間的社會競爭也不斷增強,使得現代企業面對市場競爭,形成日益嚴峻的形式。此種形式下,現在企業需要做的一項重要工作就是接受與學習科技創新,這樣才能屹立于社會不斷變動的浪潮中。企業需要尋找新的突破點。對新的科學技術進行不斷的探索,爭取將第一生產力放在科技的進步與創新上,提供企業的發展以牢靠的支撐。在產品市場中利用科技創新手段占據優勢地位,進而使市場占有率得以提升、增加利潤、提高價值。
2.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
企業可是通過科技的創新與進步實現綠色經濟發展。對于現代企業來說,國家提倡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應當實現綠色經濟,對社會環境起到保護作用[2]。近幾年來,我國霧霾天氣增多,經常有沙塵暴發生,水污染也越來越嚴重,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企業想要更好的發展,就必須要順應時代的發展形勢。企業能夠通過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對造成的環境傷害加以彌補,比如處理污水與過濾煙塵等。不僅使大自然的優化得到了促進,還使企業的形象得到了提升,促進了企業綠色經濟發展以及可持續性發展。3.提升企業經濟實力企業在其經濟活動中想要提升經濟效益,最為直接的方法就是使企業的勞動生產效率得到提升。科技的不斷發展與進步,涌現出了一些新的科技知識,促進提高了整個社會的經濟生產力;另外,它還促進了生產者與管理者認識新知識的程度,進而更加方便了新技術對合適產業的進入與生效。在企業生產產品過程中對科學技術的創新和進步加以運用,就能很好的縮短生產勞動時間,并且提高產品質量。在生產設備應用科技技術的同時,可以在一定程序上使產品質量得到保障,并且有效控制殘品率。對于現代企業管理來說,科技的進步與創新具有完善作用,提高整個企業的生產勞動效率。
四、科技進步與創新在現代企業中的應用
科技進步與創新中信息技術在現代企業中應用較為成功的兩個方面就是電子商務與遠程辦公[3]。在電子商務的發展下,使新的經濟發展體催生了出來,比如網店等。通常在消費者與企業之間進行聯系時會應用電子商務,而對企業進行內部管理時,會用到遠程辦公。企業在發展時應當以社會發展的形式為客觀規律,對那些能夠滿足消費者與順應社會發展潮流的技術手段要及時的采用。
1.電子商務
電子商務屬于一種信息時代的產物,它是在科學技術發展中產生的一種全新的經濟發展手段,“網上購物”這種人們熟悉的購物方式,就是一種電子商務表現形式。從通信的角度考慮企業中應用的電子商務,就是將企業的產品、信息與服務通過電腦、電話以及其他媒介傳遞給消費者的過程;從企業流程的層面來理解,就是使商業交易通過網絡技術自動完成的過程;從服務的層面來看,它是加快傳遞企業對消費者服務速度的一種工具。例如,阿里巴巴就屬于電子商務中的成功案例,還有很多網絡交易平臺,使消費者足不出戶就能購買來自世界各地的產品。
2.遠程辦公
另一種信息時展出的產物就是遠程辦公,它在企業管理中開創了一種全新的模式。這種辦公模式能夠使人們在家里或者在旅途中就能實現辦公,不僅使辦公空間得以節省,更是在一定程度使員工的工作壓力得以減輕,令家庭氛圍得到了有效的調節,進而利于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遠程辦公還能實現跨國際公司直接管理國外子公司,便于及時傳達并貫徹總公司的決策。
紹興市自來水公司主要承擔紹興市區的供水任務,供水區域360平方公里,供水用戶24余萬戶,管網總長1700多公里。公司的管網漏損率、水費回收率、管網水質及壓力綜合合格率等主要指標均處于行業先進水平,其中管網漏損率一直5%左右,水費回收率99%以上。
隨著社會進步和經濟的發展,人民群眾對供水企業的服務要求越來越高,供水企業在保證優質、足量自來水供應的同時,提供配套的優質服務成為一個新的課題。
1、現狀介紹
目前,公司已建成完善的供水管網GIS、SCADA、營業等多套生產信息系統,但與電信、金融等行業相比,供水行業客戶服務的信息化工作普遍起步較晚,客戶服務的手段較少、效率較低,我公司也存在同樣問題。
經調查分析,公司在客戶服務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公司按照區域劃分下設5個分公司,服務點分散,用戶不能跨區辦理業務,服務反應速度慢,辦事效率較低;二是服務技術體系不統一畢業論文格式,相關部門提供的服務信息和處理結果不一致甚至相互抵觸;三是服務方式單一,難以滿足部分用戶群的特殊需求;四是供水安全的信息化監控水平較低,原有調度、GIS和營業等系統存在不穩定和局部功能不完善。
2、信息技術的創新應用
針對客戶服務方面存在的問題,在加強管理的同時,通過信息技術手段是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的關鍵。結合公司現狀及用戶的需求,經多次分析研究,提出了應用信息技術,創新服務模式,以個性化、差異化的服務最大限度地滿足客戶的各種服務需求,提高客戶服務質量為原則,通過完善現有信息系統、開發客戶服務系統、發展個性化自助服務方式等措施為抓手,實現對用戶售前、售中、售后的全方位服務。
2.1強化現有信息系統的基礎支撐功能
進一步完善現有GIS地理信息系統、管網調度、營業系統的功能,提高穩定性,強化提升客戶服務水平的信息技術基礎支撐。
①完善管網GIS系統。
為深入地掌握供水設施狀況,我們改進了管網GIS系統可視化方案,通過系統實現管網輸入編輯、地形圖庫管理、管網維護、管線設計、事故處理等功能,使圖形管理與數據管理融為一體,提高了管網管理的工作效率。進一步深化GIS系統在工程設計、供水調度、管網維護、檢漏搶修、管網普查等工作中的運用,結合自主開發的管網普查派工軟件系統,逐步普查校正系統中的供水管網管徑、管材、位置、埋設年限、埋深等管網的屬性數據。
截止09年底,已完成公司供水區域內全部明顯點普查,普查用戶達14萬余戶,閥門7000余只、設置管標4157只,并對區域內消火栓進行了地毯式普查,徹底摸清了市區消火栓數量與完好狀況,GIS系統信息的準確性大大提高,為客戶服務的快速反應提供了有力的數據支撐。
②改造管網調度系統。
在提高調度系統的穩定性、分析能力,方便調度人員使用習慣的基礎上,結合公司發展,重點加大在線監測點建設力度,優化監測點的布置,改善管網運行水量、水質監測效果。共建設壓力監測點54個、流量點31個、水質點24個,實現了對供水區域范圍內水質、水壓、水量的全面監控。同時,改進數據傳輸通道,增強監測點數據傳輸的穩定性,關鍵站點采用光纖與GPRS數據傳輸互備模式,并對監測點進行防雷改造。
③集成營業系統的數據結構。
公司按照區域劃分下設5個分公司,各分公司均有各自的供水營業廳畢業論文格式,按照屬地管理、就近一致的原則,由各分公司承擔所管轄區域內的用戶服務職能,用戶的數據信息、檔案資料都有分公司獨立管理,用戶辦理業務只能到相應的分公司營業廳辦理。
結合存在問題,提出了對用戶業務辦理實行“一站式”服務的方案,即對營業系統進行技改,將各分公司的數據集成到公司的應用服務器中,使每個營業廳的工作人員用一個工號就能跨區域辦理各個分公司的業務。經過自主技改升級,對5個分公司接水報裝、水費繳納、供水業務變更受理、合同簽訂等服務項目實現了“一站式”服務。
2.2開發客戶服務系統
為提高客戶服務統計分析和快速反應能力,實現“一口對外”服務,借鑒行業先進經驗,開發建設客戶服務呼叫系統。系統集多媒體呼叫接入、信息交互、計算機網絡等多項技術于一體,并與公司營業、OA、GIS、SCADA等系統緊密結合,通過固話、移動電話或網絡方式,受理各類投訴咨詢、故障報修并迅速做出反應。系統建成后,各分公司、部門的投訴咨詢、故障報修等業務受理電話全部集中到客服中心統一受理。
系統通過工作流方式對報修、投訴業務處理形成一整套的閉環服務流程,對各類業務的流程電子化,相關的業務資料跟隨流程自動流轉。系統對工單流轉、投訴問題調查、部門責任落實等方面,業務完成率和及時率的執行時間自動進行績效考核。同時通過企業內部騰訊通即時信息提醒和短信提醒功能,按時限要求,實現工單到達和超期預警的二級提醒體系,用技術手段督促相關職能部門為用戶解決問題。
2.3發展個性化自助服務
①開發語音、短信功能。
針對在紹興全市行風評議中,部分市民對一些公用事業單位在用戶門上或信箱張貼各類通知單的意見反響較大,認為既不美觀,也涉及到個人的隱私問題,希望改進告知方式。
比較分析其他行業一般是通過郵寄信件和電話催繳兩種方式的基礎上,郵寄信件、電話催繳數量大,人工費用較高,通過小技改、自主開發了自動電話語音和短信功能催繳功能。
②實現多種繳費方式。
公司的水費回收率一直很高,近幾年均在99%以上,但仍有部分用戶存在繳費難的情況,主要為部分農村用戶和長期出差的用戶。部分農村用戶因周邊納入一戶通系統的銀行網點少,長期出差用戶則沒時間到營業網點繳費。
為改善該部分用戶的服務,同時也進一步提高水費回收率,公司積極應對,一是尋求與農村有較多營業網點、網點布置合理的信用聯社、超市進行合作,開發實時聯網收費系統,大大方便了農村用戶繳費畢業論文格式,受到農村用戶的廣泛好評。同時選擇了靈活、單筆交易費用低的第三方支付平臺進行合作網上繳費功能,解決了不方便去營業廳繳費用戶的實際困難。
③個性化、網絡化服務逐步增強。
客戶服務工作做的好不好還在于用戶能否方便快捷的辦理各項業務。公司在創建現代化營業所過程中,積極投入便民服務項目的探索,結合實際業務需求推出了網上報裝、報裝進度查詢、網上抄表、網上大表數據查詢、網上投訴咨詢、POS機繳費等便民業務,網上服務為用戶足不出戶就完成了業務的辦理,極大地方便了有網絡偏好的年輕用戶群。
3、結語
運用信息技術手段創新供水企業客戶服務,極大的方便了用戶辦理有關業務,有效促進了客戶服務工作的發展和提升。2007-2010年,我公司在紹興全市131個市級部門重點崗位評議中,排名由2007年的26位,上升到2008年的第10位、2009年的第10位,2010年更是實現歷史性突破,位列第5名,連續三年保持社會服務類第一名,被授予紹興市“群眾滿意機關科室”榮譽稱號。同時,其他地區的供水公司慕名來考察取經,行風服務技術水平贏得了同行的高度認可,為我公司實現“省內領先、國內一流”的目標奠定了堅定基礎。
陳聽學(1972.12―),本科,紹興市自來水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兼副總工程師,一直從事信息技術管理工作。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37-0090-02
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不僅是高校人才培養質量的需求,也是培養創新人才的重要手段,更符合當代大學生成長的需求與渴望。國務院2015年5月下發了《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2015〕36號),全面部署和深化高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工作。教育部也提出各高校要以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統領學校改革發展的各項工作的要求。
一、大學生創新活動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全國各個高校正在積極開展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已取得了很多的積極進展,但也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主要表現在:創新教育理念相對落后,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不完善,創新激勵機制不健全,教師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意識和能力有所欠缺。大學生渴望提升,但創新意識不足,堅持做下去的較少。
二、激發和提升高校大學生創新活動能力的措施
本文作者結合多年指導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的經驗,從學校、學院、指導老師和學生個人四個層面提出以下一些措施,以激發和提升當代高校大學生的創新活動能力,以饗同行。
(一)高等學校樹立先進的創新創業理念,進行教育改革
高等學校不僅是教書育人,同時也是開展大學生創新活動和培養創新精神的平臺和載體。我們認為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工作:
1.加強大學生科技創新的組織領導和宣傳引導。成立校院兩級的創新創業教育專家指導委員會,并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研究、指導、評審和咨詢等,并由教務處實踐科或校團委負責日常的工作。召開大學生創新活動的總結表彰大會,樹立先進典型,對有突出成績的學生進行重點宣傳報道,舉辦優秀大學生創新成果的展覽和展示會。在綜合素質測評、評優評獎、研究生推薦免試等方面給予適當的傾斜,讓科技創新成為引領校園學生活動的新風尚。
2.與時俱進,及時修訂和調整人才培養方案,平時也要作一些及時的小調整。明確創新創業教育目標,加強和完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建設,從大一開始設立創新創業的啟蒙教育。開設一些創新創業的選修課,壓縮理論課的課時,增加科技創新的實踐實驗課程,努力實現創新創業與專業教育的有機融合。培養過程中向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轉變,切實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新創業能力。
3.通過舉辦各種創新創業大賽、知識講座和創新論壇等方式,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各種科技競賽,拓寬學生的創新視野,提升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創業能力,不斷豐富學生的創新創業知識和體驗,使學生更有成就感。
4.設置合理的創新創業學分,建立創新創業學分積累與轉換制度,可將學生開展創新實驗、和獲得專利等情況可折算為學分,將學生參與課題研究、項目實驗等活動認定為課堂學習,對參加科技競賽并獲獎的同學給予一定的物質和精神的雙重獎勵。
(二)二級學院搭好創新平臺,創造創新活動的外部條件
二級學院(系)是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的直接管理和指導者。因此在學院的日常教學和管理過程中,應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特點的科技創新途徑,拓展科技創新內容,著力培養大學生科技創新的興趣,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二級學院開放本單位的各類教學基地、實驗室以及重點學科等科研平臺,同時鼓勵老師對大學生開放自己的專業研究室,為大學生進行科技創新研究提供穩定的場所。在對大學生進行一定的實驗培訓、熟悉實驗室的運行和管理制度后,對學生開放使用。
2.積極申報各類大學生創新項目和爭取資金支持,形成以國家、省、學校和學院的大學生創新項目等為主體組成項目申報體系。學院需要組織學生并指定老師協助進行項目申報。同時以學院教師的科研項目為依托,鼓勵老師為學生開出合適的科創項目。利用校友和企業資助基金等形式多方籌措資金,確保科技創新順利開展。
3.加大各類科技創新項目的檢查和考評力度。建立項目自查、教師檢查和學院抽查檢查機制,加強檢查問題的整改反饋及落實工作,保證創新項目的持續性與穩定性。同時嚴格項目結題、驗收和答辯程序,對項目采用現場匯報、成果展示和專家提問形式,使學生能夠得到全方位的鍛煉,真正完成科研創新的培養。
4.學院還應積極利用校園網絡、學院網站、微博、微信、宣傳展板和科技創新專欄等對本院學生進行全方位的宣傳。發揮輔導員與大學生接觸多,了解每一個學生的具體情況的優勢,有針對性的動員相關的學生進行相應的大創工作。邀請校內外在科創活動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大學生及優秀指導老師現場答疑,為堅定學生們的信心、樹立榜樣。
5.在日常的教學和管理中,學院應做好一、二年級的課堂引導、三年級的科研訓練、四年級科研活動三者的關系。鼓勵不同學科,不同專業,不同年級以及男女性別的學生進行組合,形成穩定合理的科研團隊,增強團隊成員的互補性、責任意識和協作精神,明確團隊負責人的主要責任。
6.學院對指導學生科研獲獎的教師,在年終績效考評、職稱評定、教學獎勵申報等方面優先考慮,以此提高指導教師的積極性,為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和幫助。
(三)加強優秀指導教師隊伍建設
明確全體教師創新創業教育責任,引導各專業教師積極開展創新創業教育方面的理論和案例研究,指導教師也必須不斷加強創新創業教育教學能力建設,培養創新創業教育意識和能力培訓。同時加大對指導教師的大創能力培訓和提高工作,特別是年輕老師的能力培訓,舉辦教師和學生參與的創新論壇,交流經驗,提高水平。
指導教師應該富有創新精神,不斷發現新的知識和事物,在大創的教學和指導過程中充滿熱情,樂于奉獻和吃苦耐勞,能將課堂的教學知識和課外的實踐活動有機結合起來。指導老師也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專業和職業素養。
(四)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熱情
目前高校大學生進行科創項目開始時激情高漲,對科技創新參與熱情較高,而在實施過程中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反而不高,很難堅持到最后。因此:
1.以學生興趣為導向,科技創新項目選題應從學生中來,將學生日常的關注點作為研究的主要內容,實施過程中突出學生主體地位,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自擬自己的大創的題目,使其通過文獻檢索等途徑了解自己興趣點的發展動態,使得讓學生積極參與、體驗科學研究的全過程,不斷增加學生的參與感和成就感,以及科技創新給自己帶來的幸福感和榮譽感。激發了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和創新意識,提高了開展研究的積極性。
2.保證學生科技創新的時間,科技創新只是課程知識的外的一小部分,學生普遍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科技活動。在大學四年中,由于一年級學生對大學生活有一個適應的轉變過程,要參與科技活動顯得力不從心。大學四年級學生,面臨升學和就業等問題;而大二、三年級學生接觸的專業知識只是最基本的專業知識,由于專業知識相對不足與缺乏,知識面狹窄,因而學生中的專業研究成果很難有高水平的。大學的畢業論文一般都安排在大學四年級進行,這樣可將大四的畢業論文與大學生創新項目結合起來。將科技創新、課外活動和畢業論文等結合在一起的,從大二下或大三上學期開始,進行大學生創新的同學提前進入實驗室進行科研與科技創新活動,縮短畢業論文的前期準備工作,為開展具體實驗工作提供更多的時間,大四的時候專業課程較少時,專心認真的進行科技創新和畢業論文。
3.對各類不同級別的創新競賽為學生設立一套規范有效的獎勵機制。將參加科技創新活動與升學、就業和平時的學習成績的評定相掛鉤,將學生課程成績加分與減免、綜合測評、獎學金評定等采用不同的加權加分形式。這樣能讓他們切實感受到科技創新給自己帶來的學習效益和美好前程,使他們產生不斷追求卓越的精神動力。
三、總結和展望
大學生是當代最具創新的群體之一,時代呼喚創新人才,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可以培養具有創新能力的專業人才。高校需要更新教育教學觀念,以學生為本,激發大學生的創新激情,創新創業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融入人才培養全過程,以提升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創新精神、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為核心,以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為重點,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星宇.“挑戰杯”競賽對大學生科創能力的培養[J].價值工程,2014,(12):252-253.
[2]蔣海明,趙宏宇.大學生參與科研與科技創新活動的必要性及作用探討[J].2014,42(21):201-203.
[3]王新忠.大學生創新能力培養現狀與對策[J].基礎教育,2015,(5):288-289.
[4]于蓬勃,成桂蘭.大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現狀與對策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15(1):309-310.
[5]鄭少雄.大學生科技創新體系的構建研究[J].學理論,2015,(7):141-142.
[6]孔全存,陳碩,王雪瑩,劉桂禮.大學生科技創新項目中人員梯隊組建模式的探索實驗技術與管理[J].2014,31(5):24-27.
中關村創新創業季2016由科學技術部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中心、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海淀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中關村科技園區海淀園管理委員會、北京海淀置業集團有限公司、中關村創業大街聯合承辦,于10月12日正式開幕。
作為著力打造的雙創品牌盛會,本屆創新創業季以“創?新能力”為主題,聚焦創新能力提升,共舉辦全球創新峰會2016、極客挑戰賽72小時、K12少年創客馬拉松、Demo the World全球創新路演、共享經濟論壇、人工智能論壇、中關村全球創新論壇等29場活動,涵蓋峰會研討、論壇沙龍、路演競賽等多種形式,累計吸引來自以色列、美國、德國、芬蘭、瑞典、瑞士等19個國家和地區的716家機構、5925個創業項目、超過50000人參與其中,277個項目進行路演,達成188個合作與投資意向,總計數百項活動成果;此外,超過 80萬人次在互聯網上關注了本屆創業季系列活動的線上直播。可以說,中關村創新創業季2016全方位展示了以海淀為核心的當前創新創業領域的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新產業,在吸引全球高端創新創業資源集聚,引領國際創新創業趨勢、推動北京加快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方面做出突出貢獻,凸顯了創業季作為創新創業領域“風向標&嘉年華”的活動定位。
菁英亮相,全場見證榮耀時刻
閉幕式上,首先進行的是本屆創業季相關賽事活動的集中頒獎環節,眾多優勝團隊集體亮相,享受榮耀時刻。
K12少年創客馬拉松共吸引北京市17支中小學創客團隊參加,最終,來自海淀實驗小學的“速度激情”與西城科技館的“169師”分別摘得小學組和中學組桂冠。該活動秉承去功利化的核心理念,讓小創客們更為純粹地在比賽中提升實踐能力、感受科技創新魅力,真正讓創客教育深入青少年群體。
極客挑戰賽72小時,以大企業創新需求與前沿創新創業項目對接為突出特征,全球海選70支創新創業團隊,最終10支佼佼者進入決賽。Lumin.AI憑借其敏銳的商業嗅覺和卓越的技術創新優勢,脫穎而出,勇奪第一,幻視互動、云賬戶分列二三位。同時,TASI、海油信科天津分公司、知行指南針分別獲得最具科技含量獎、最具投資價值獎和優秀獎。
Demo the World全球創新路演關注人工智能領域,在全球7個國家招募到9支優秀創新創業團隊進行同臺PK。來自美國的創業項目5D Robotics獲得DEMO THE WORLD 2016 Best Team Award;英國項目Medical Realities榮獲DEMO THE WORLD 2016 Excellent Team 。Demo the World為全球創新創業者搭建了一個展示、交流的舞臺,也成為這些優秀項目進入中國的窗口。
與此同時,閉幕式還邀請參與本次活動的媒體,以現場公開投票的方式從9個候選產品中評選出他們心中的冠軍產品,最終,Medical Realities獲得了最受媒體關注產品。
千帆競發,榜樣力量引領雙創潮流
為了進一步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邁向縱深,尋追具有創新引領性的創業企業與全國創新高地,關注創新科技對中國經濟的潛在影響,本屆創業季特別“創新先鋒2016”榜單和“2016中國創業創新指數”。
創新先鋒2016 榜單基于參選企業提供的信息,從知識產權、核心論文、企業認定和人才認定等四個方面進行了綜合評估。最終,艾吉泰康、曠視科技、諾亦騰等二十家企業上榜。
2016中國創業創新指數由中關村創新創業季組委會聯合36kr,在產出、投入、生態三個板塊設置10個考察指數,最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的創業創新指數排名全國前四。
放眼未來,中關村并購母基金打造重要資本推進器
在閉幕式現場,又一重頭戲為“中關村并購母基金啟動會暨簽約儀式”。孟景偉主持此環節,在各級領導與現場觀眾的見證下,舉行有限合伙簽約儀式以及基金管理公司和戰略出資方、金融機構、托管銀行簽約儀式,各方將在產業資源對接、資金渠道對接等多方面與并購母基金開展戰略協同,共同促進資金和資源向科技產業、實體經濟流動,聚集一批全國領先且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高科技企業,為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核心區提供資本動力。
據悉,中關村并購母基金是北京中關村大河資本投資管理中心(有限合伙)與海淀區產業并購引導基金、北京市海淀區國有資產投資經營有限公司、清華控股有限公司、中關村發展集團等聯合發起設立的市場化產業并購母基金。基金計劃募集3期,共計300億元,通過和參與母基金的中關村領先科技企業聯合設立子基金的方式,在未來3-5年,將支持中關村領先企業開展1500億-2000億元人民幣的并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