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象與生活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4 15:06: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氣象與生活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氣象與生活論文

篇(1)

1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的誕生與興起

現代意義的網絡萌芽于20世紀60年代,完善成熟于20世紀90年代。網絡的誕生是人類繼語言產生、文字發明、印刷術出現和無線電技術應用以后出現的人類信息傳播史上的第五次革命。它的意義在于為人類各種信息傳播提供最便捷、最迅速、最巨量的通道。這條信息傳播通道的誕生問世,為人類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科學等各領域的進步發展產生了非同凡響的作用與效益。

我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有著悠久的歷史淵源,氣象站進入校園也有90多年的歷史。但在20世紀90年代前,我國校園所使用運轉的都是地面氣象人工觀測站。到了20世紀90年代中期,一種自動觀測無線傳輸的地面氣象自動觀測儀器進入氣象部門臺站使用,并建立了業務性自動觀測網。此后,我國便有學校將這種儀器引入校園,開展氣象科普教育和氣象科技活動,并組成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和氣象科技活動網絡。

1.1 GLOBE計劃在我國

1994年,當網絡剛剛興起的時候,該年4月22日,在全球范圍內發起了一個旨在“有益于環境的全球性觀測與學習計劃”(簡稱GLOBE計劃),該計劃的核心是參與學校通過一套專用的觀測設備,將當地所觀測到的氣溫、溫度、大氣壓、降水等氣象要素,直接通過Internet網絡,把數據發送到處理中心,為志愿者們對全球氣候的研究提供具體的數據。1996年4月22日,北京師范大學附屬實驗中學等四所學校率先加入該計劃,到2000年4月,我國已經有56所學校成為GLOBE計劃成員單位。GLOBE計劃,給我國校園氣象網絡科普吹來了一股清新的空氣。

1.2 臺北市校園氣象臺

飽受臺風暴雨等氣象災害侵襲的臺灣地區,受到GLOBE計劃的啟發,為了在中小學生中普及氣象科學知識,從小培養學生防災減災意識,探究掌握大氣變化規律,在臺北市教育局的統一籌劃下,于2003年12月在臺北市教育局所轄的60所中小學內統一安裝了地面氣象自動觀測儀器,并組成“臺北市校園氣象臺”。2006年7月,桃園市也有21所學校建立了校園自動氣象站,并與臺北市共同連接成“臺灣校園氣象網”。這些密集的自動站,組成嚴密的天氣監測網絡,記錄著臺北市長期的氣候變化,提供學校本位及在地性探索,并開展系列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和氣象科技活動,這是我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誕生之始。

1.3 香港聯校氣象網

2004年,我國香港地區的學校,由新界翁佑中學牽頭,組織了30多所中小學建立了校園氣象自動站。到了2007年,在香港天文臺和香港理工大學應用物理系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又發起創立了“社區天氣資訊網絡”的香港Co-WIN天氣網,參加成員有100多個。這是繼“臺灣校園氣象臺”后的第二張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

1.4 中小學校園氣象站

2005年10月,浙江省溫州市第十四中學任詠夏老師為探索校園氣象科普教育,前往香港天文臺和新界翁佑中學訪問學習,回來后籌備建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并于2006年6月創建了“中小學校園氣象站”網站。2010年,“中小學校園氣象站”網遷址到浙江省岱山縣秀山小學,由該校的網絡管理員兼校園氣象科普教育輔導員邱良川老師負責硬件的管理和信息維護。網站運轉數年,每年都有數萬點擊率。這是我國第一個也是唯一由個人出資建立的一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

1.5 北京氣象科普網

2007年年初,由北京市氣象局牽頭,在北京市海淀區8所中小學安裝了校園氣象自動站,后來逐漸擴展到十幾所學校,并依照臺灣、香港的模式把這些自動站的數據統一傳輸到“北京氣象科普網”上,這是我國內地形成的第一個校園氣象網。

1.6 岱山校園氣象信息網

2007年年底,浙江省岱山縣秀山小學紅領巾氣象站增添了一套氣象自動站。自動站可以收集十多個氣象要素,這些數據通過“校園氣象信息網”同步傳送到網上,為全校師生及其他氣象愛好者研究氣象提供了準確翔實的氣象數據。

1.7 無錫校園氣象網

2009年,江蘇省無錫市教育局電化教育館在創建“感知生長”和“感知中國”傳感網絡的同時,為了便于探究植物生長與氣象條件的關系,在全市20多所中小學安裝了氣象自動站,并把各校的氣象數據集中發送到“果實網”上供大家分享。

1.8 校園氣象網

2011年7月,中國氣象局公共服務中心為推進全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的進一步發展,為全國中小學的氣象科普教育提供平臺創設窗口,創辦了“校園氣象網”。這是我國第一個由國家政府部門設立的全國性的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

1.9 中小學校園氣象網

2012年5月,浙江省氣象學會為推動全省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的迅速發展,以邱良川老師管理的“中小學校園氣象站”為基礎,改名為“中小學校園氣象網”,作為于該月成立的“浙江省氣象學會校園氣象協會”的公網。這是我國首家省級單位政府部門設立的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

2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的分類與作用

我國迅速發展起來的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就功能而言,大致可以分為觀測、科普等各種不同類型,在校園氣象科普教育中能夠發揮各種不同的作用。

2.1 校園氣象觀測網

校園氣象觀測網是由數臺自動氣象觀測儀器與上位計算機鏈接而成的網絡。該網主要由具備自動氣象儀器的學校,把自動氣象站得到的氣象要素,通過計算機的處理,并運用軟件把數據通過記錄、輸送、存儲、統計、整理等功能,實時地在網站上顯示,它可以為課堂教學、科學探究、科技活動以及學習研究提供歷史或實時測量數據。它的作用就是為成員單位存儲和整理教學與科技活動所需要的歷史氣象要素數據和實時觀測資料,如“臺灣校園氣象臺”和香港“社區天氣資訊網絡”等,都具有這種功能作用。

2.2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是一個獨立的校園氣象科普教育載體與平臺。其不具備觀測、記錄氣象要素的功能,但可將氣象科普教育內容,展示在無限的空間,任意地方的任何一臺計算機都可以翻開它的書頁,瀏覽它的內容資料。它不但有常見的文字資料,還有圖片、視頻等多種媒體信息。它的作用就是為從事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的單位提供最新信息和深度探究的結果,交流各學校在校園氣象科普領域所開展的經驗與方法,如“校園氣象網”“中小學校園氣象網”等。

2.3 校園氣象科普欄目

校園氣象科普欄目是某學校或教育機構開辟在自己單位網頁上的一個窗口。內記載本校或本單位氣象科普教育的總體態勢,目的是宣傳、彰顯本單位的發展狀況和成績,同時可以展示交流學校的教育成果和學生的科技作品,如浙江省岱山縣秀山小學的校園氣象信息網。

3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的發展思路

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網絡在校園氣象科普教育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首先,相對于傳統的平面媒體來說,網絡科普的一大特點是它的時效性。它沒有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可以把即時發生的事件通過網絡的,迅速傳遞到世界各地。特別是關系到人們生活與生命財產的氣象災害性事件,人們可以通過網絡氣象信息站,隨時了解當地乃至世界各地的天氣情況,便于及時地安排工作與生活。在災害性天氣即將發生時,可以迅速作出應對措施。

目前我國的這種自動氣象站分布還不平衡,人們對解讀天氣網站中氣象信息的能力還有所局限,這就需要我們在這方面有所投入,加大氣象科學技術普及的力度和速度。

其次,網絡科普的另一個特點是傳播的廣泛性。據官方不完全統計,到2012年年底,我國現有網民5.64億,其數量可以與電視觀眾相媲美,而網絡信息涵蓋量卻是電視節目無法比擬的。特別是青少年人群的上網比例又遠遠高于普通的人群,而校園氣象的科普又集中在青少年這一人群中。綜上所述,我國現階段的校園氣象網絡還遠未達到普及。大力發展校園氣象科普宣傳的網站,讓廣大在校的青少年學生更多地了解氣象知識,宣傳和推廣氣象知識,還有待于有關部門進一步去開拓發展。

其三,網絡科普有別于其他科普手段的最明顯特點是互動參與。而這一特點也正好符合了當代廣大青少年不愿意被動接受外來的信息、勇于個性張揚、積極表現的生理特征。通過網絡的反饋和雙邊互動,能夠及時地了解和掌握氣象科普的成績與效果。但目前具有互動功能的,能夠舉辦參與性的知識競賽、征文比賽、網絡調查類的網站很少。如果能夠增加一部分參與性、互動性強的網站,無疑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4 結束語

縱觀我國校園氣象站,其有著悠久的歷史。網絡氣象站與時俱進,跟上了歷史的潮流,在宣傳和普及校園氣象知識方面邁出了可喜的一步。但目前所做的還僅僅是開始,發展的步子還不平衡,普及的面也還很不夠,形式也不夠豐富。這也給以后的工作留下了一個發展的空間,有待于我們去進一步努力填補。

參考文獻

[1]任詠夏.淺談校園氣象科普平臺的構建[C]//中國科普理論與實踐探索:公民科學素質建設論壇暨第十八屆全國科普理論研討會論文集.2011.

篇(2)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3-1650 (2013)05-0138-01

近些年來,黑龍江省全面開展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研究工作,集成了小麥高產攻關技術的規程,將各項技術環節都落實到位,實現了小麥高產逐年提升,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是一項具有很強技術性的工作,必須要對其采取配套的標準化先進栽培的技術,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改進以及提升優質小麥品質以及產量,使得優質小麥能夠實現高產,最終取得更好經濟的效益。下面,筆者就淺談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

一、優質小麥高產栽培實施的關鍵技術

1.優選品種,是保證小麥優質高產的重要因素

為實現小麥優質高產,選擇豐產性強、品質優良、采用“三圃田”方法提取的墾九10號原種,以及克豐12、龍幅麥19等作為主栽品種。

2.適期適量適墑播種,保證小麥高產

科學確定小麥的播期,是高產的關鍵,通過近幾年的試驗表明,適時早播,能夠獲得高產。

3.精細整地,秋深施肥,為小麥生長創造良好的苗床

茬口豆茬為好,重耙兩遍,輕耙一遍,地塊要達到“平、深、細、透、碎、實”的達播要求,達到上虛下實,地塊平整,表土無大塊,耕層無暗坷垃,真正做到精細耕作,能夠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

4.堅持配方施肥,分期施肥,大力推廣氮肥后移和增施鉀肥技術

采用基肥、種肥、噴肥相結合的辦法,能合理分配肥料用量,確保后期需肥量,延長葉片功能期,促進結實率和抗病率,結合測土配方施肥和高產目標產量,設計畝施純肥22斤,N:P:K=1:1:0.4,磷鉀肥2/3基肥、1/3種肥,氮肥4/5基肥、1/5種肥,結合化學除草在三葉期、五葉期每公頃噴施尿素5公斤,在抽穗前結合防病每公頃噴施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3公斤。

5.推廣密植栽培模式,為小麥優質、高產提供良好的生長空間

提高小麥產量,增加密度是關鍵性措施之一。為此,我們近幾年設計畝保苗株數由過去的50萬株提高到55萬株,并且在提高勻度上下功夫,主要采用450條播機縮壟增行,由原來的15公分行距調整到最小11公分,在增加密度的基礎上使小麥群體與個體發育更合理,使小麥產量得到提高。

6.加強田間管理,為小麥優質、高產提供必要保證

針對高產地塊高密度、高肥量的實際,控高是高產必不可少的一項技術,我們的思路是在三葉期結合化學除草噴施一遍矮壯素,公頃配方為:苯磺隆0.1公斤+2,4 D異辛酯0.5公斤+壯豐安0.45公斤+尿素5公斤。抽穗前如果株高高于45公分結合防赤霉病噴施第二遍矮壯素,公頃配方為:麥壯靈0.4公斤+多菌靈1.5公斤+尿素5公斤+磷酸二氫鉀3公斤。

7.適時收獲,保證質量

因小麥收獲期正值雨季,要保質保量將小麥收獲,根據氣象條件,對小麥完熟期進行以割則割,以聯則聯,保證小麥收獲及時,顆粒歸倉。

二、結語

本文中,筆者主要從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的播前準備、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選用優良的品種以及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要精細播種這三個方面對優質小麥高產栽培技術進行了分析和探討。

參考文獻

[1] 余衛東;陳懷亮;;河南省優質小麥精細化農業氣候區劃研究[A];第26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農業氣象防災減災與糧食安全分會場論文集[C];2009年.

[2] 霍治邦;;影響西瓜F_1代種子數量的遺傳因素初探[A];紀念全國西瓜甜瓜科研與生產協作50周年暨第12次全國西瓜甜瓜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3] 陳靜;抗病、優質小麥—簇毛麥—黑麥三屬雜種種質材料的選育及其分子細胞遺傳學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01年.

篇(3)

1、對外開放氣象科普教育基地

年初,*氣象科普館建成并對外開放。在今年世界氣象日、全省科技活動月、全國科普日等重大活動期間,市氣象科普教育地全面對外開放。平日看似神秘的大氣探測基地和氣象臺,成了廣大市民和青少年學生們探索大氣科學奧秘的樂園。科普展廳內擺放的災害性天氣預警信號、人工增雨、防雷知識、12121氣象咨詢電話內容等宣傳資料,投影廳播放的有關天氣、氣候知識的科普宣傳片,以及山頂上的新一代多普勒天氣雷達、新一代高空探測系統——L波段二次測風雷達、DZZ1—2型自動氣象站等多種現代氣象探測儀器,讓參觀的人們陶醉在氣象知識的海洋里。*年上半共接受青少年和市民群眾1800多人次前來參觀學習。實用又有針對性的科普宣傳受到了廣大市民和學生的熱烈歡迎和廣泛好評。

2、利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氣象科普知識

我們積極與當地主要新聞單位聯系,邀請市電視臺、市電臺、*日報社等多家媒體,采用新聞、專題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氣象科普知識,宣傳氣象科技服務內容,宣傳氣象現代化建設的顯著成就,宣傳氣象工作在社會進步、經濟發展、促進可持續發展發揮的重要作用,為促進*氣象事業又好又快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6月20日,我們配合市科協,以“了解雷電知識增強防雷意識”為題,在*日報出版了一期《科普之窗》,從雷電是什么、防雷知識、雷雨大風預警信號、安裝防雷裝置應找哪個部門等方面全面介紹了雷電防御知識,讓氣象知識和氣象服務惠及千家萬戶,收到了良好的宣傳教育效果。

3、積極開展科技進步活動月活動

根據省氣象局、省氣象學會和市科協關于“科技進步活動月”的總體部署,市氣象學會全方位開展科普宣傳活動。在“科技進步活動月”期間,*大氣探測基地和市氣象臺向社會開放,并配合市科技局和市科協開展科技咨詢、科技展覽等一系列宣傳活動。我們訂購了中國局和省局制作的《氣象與生活》《防雷避險手冊》等宣傳小冊子800多本,氣象預警宣傳單、氣象災害防護指引宣傳單等3000多份以及小禮品一批,于5月22日和6月12日,在市人民廣場和平岡鎮沙頭垅小學和市第十小學開展的宣傳活動中派發,大力宣傳氣象和氣候變化、氣象災害防御等科學知識,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組織開展世界氣象日紀念活動

1、舉辦專題知識講座

今年世界氣象日的主題是“極地氣象:認識全球影響”。結合世界氣象日主題,圍繞全球氣候變化對人類社會發展的影響,3月16日,我們聯合*市委組織部、市委宣傳部,邀請我省著名的氣象專家吳兌先生為《漠江講壇》作專題講座。來自全市各界的數百名領導干部、科技工作者在*市行政服務中心第一會議室聆聽了吳兌先生的專題講座——氣候變化對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的影響。吳兌先生在報告中緊密結合我省和*的實際情況,利用大量的電子圖表和數據,圖文并茂、深入淺出地闡述了氣候變化對自然生態系統和國民經濟產生的諸多影響,并有針對性地提出了應對氣候變化的技術和措施。陳芝岳副市長在主持講座時指出,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減輕氣象災害給社會造成的影響,不僅僅是氣象部門的工作,也是全社會的責任。他要求各級領導和廣大社會公眾要一如既往地關心氣象、理解氣象、支持氣象,進一步提高*氣象防災減災能力,使氣象工作在保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構建人天和諧中發揮更大作用。

2、召開學術研討會和座談會

3月23日,我們邀請市科協、雙捷水文站、閘坡海洋站、*鹽場氣象站、*合山機場氣象站等單位領導和氣象、水文科技工作者,在市氣象局召開紀念世界氣象日氣象學術研討會和學會工作座談會。《增溫背景下兩陽地區降水和地表干濕年際變化初步分析》等八篇技術論文在會上交流。市氣象局局長阮世林、市科協副主席蔡慶等領導為紀念3.23世界氣象日活動作重要講話。

篇(4)

其實,在面對紛繁復雜的科學世界時,學生作為科學課程學習的主體,會產生無比激情和盎然興趣。教師應尊重學生的意愿,以開放的觀念和心態,為他們營造一個寬松、和諧、民主、融洽的學習環境,引領他們到校園、家庭、社會、大自然中去學科學用科學。科學課程的開放性,表現在時間、空間、過程、內容、資源、結論等多方面,教師不能局限于教材,必須利用與開發多種多樣的課程資源。

一、拓展教材資源

課程標準提出“用教材教”的理念,能在更大程度上把知識的教學融合在培養能力、態度的過程中。教師設計教學目標時,要有“用教材教”的意識,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把科學探究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的目標有機地與科學知識目標結合在一起。

一是時間上的拓展。課堂上的時間畢竟有限,教師應引領學生課后進行研究,讓他們自己去設計、制作,通過向課外拓展,讓學生有更多動手、動腦的機會。

二是空間上的拓展。學生在課堂上受到空間的限制,許多活動不能很好地展開,這就要讓學生走出課堂,到生活和大自然中去進行更多的研究活動。

三是內容上的拓展。教師要根據學生的特長、教材的內容,安排他們開展小制作、小實驗、小發明或者寫小論文等活動。這樣不僅鞏固了科學知識和技能,也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案例一:《探究種子發芽的條件》活動方案

“種子發芽實驗”主要是探究綠豆種子發芽需要的條件。教材主要環節:通過猜想提出問題——設計對比實驗——進行實驗——整理數據得出結論——種植綠豆芽。顯然,依靠課堂40分鐘是不可能完成此探究活動的,而且種子發芽的過程是階段性的,變量的控制要求很嚴格,實驗的數據必須準確。為此,我們設計了專題性的探究活動《探究種子發芽的條件》。

1.分析學情

學生對植物生長的條件有所了解,但對種子發芽的知識了解不多,對發芽條件的認識更是模糊。通過課前了解發現,學生通常認為陽光、溫度、土壤、水、空氣等都是不可或缺的,認為光照越好,綠豆越容易發芽,芽長得越長,以為種子發的芽就是植物的莖、葉,不清楚根的形成與芽的關系。五年級學生已經具有做簡單對比實驗的基礎,了解對比實驗的基本要求。

2.預期目標

全程經歷綠豆發芽過程,即通過土壤栽培,探究綠豆從下種、發芽、長葉、開花到結果的全過程。同時,在這一過程中,學習提出問題,合理進行猜想,根據問題猜想,找到實驗條件,選擇控制變量,設計實驗,制定實驗計劃,按照計劃實施實驗,記錄實驗數據,整理和分析實驗數據,得出科學結論,認識到對比實驗中控制變量的重要意義。

通過有計劃、有步驟地開展實驗探究,整理分析數據,進行社會實踐調查,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激發他們科學研究的興趣,增強社會責任感,并真實地感受到科學、技術與社會之間的關系。

3.實驗人員

實驗學生40人,輔導教師1人,市場被調查者1~2人,專家1人。

4.方案詳情

(1)活動內容。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水,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溫度,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陽光。

難點: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探究。

重點: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探究。

創新點: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陽光的實驗探究。

(2)可利用的各類科技教育資源除學生家庭外,還包括菜市場、農業大學等。

(3)活動過程。

活動一:種子發芽實驗

如下種子發芽條件的實驗,每個實驗兩組同做。

①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水;②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溫度;③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空氣;④綠豆種子發芽是否需要陽光;⑤種子發芽是否需要土。

教師要善于抓住實驗中出現的意外現象引導學生做延伸研究,如觀察時從培養皿的底部可以看到根的狀態(如圖1所示),教師要指導學生抓住機會,觀察根的結構,認知根能吸收水分和養分的作用,了解根的向地性,為根的研究做好知識儲備。

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實驗材料深入探究,如選取對比實驗時,同一個裝置中的綠豆芽分開培養,一個放在陽光下,一個罩盒放在暗處,進行綠豆芽生長是否需要陽光的對比實驗。又如,選取另一個裝置中的豆苗,分開培養,做豆苗的向光性實驗。

活動二:觀察豆苗的生長過程

經歷黃豆和綠豆種子在土壤中種下、發芽、成長(長葉、長高)、開花、結果的過程,按時做好科學觀察記錄,探究分析植物生長過程、發芽率、向光性等。

豆苗的生長過程需一個半月的時間,可以讓學生經歷種植過程,體驗成功的樂趣,鍛煉堅強的意志,習得科學方法。

活動三:調查訪問

教師帶領同學們到菜市場調查賣豆芽的商家,請教科學專家,上網查閱資料,并寫出科學小論文。

二、挖掘環境資源

環境有著春風化雨、潛移默化的育人功能,創設獨特濃郁的科學氛圍是現代教育的一個理念。學生是學校的主人,把校園營造成一座科技育人的樂園,讓他們置身其中,每天能感受到濃濃的科技氣息,從小就受到科技文化環境潛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科學素養和創新能力一定會得到提升的。

案例二:動態星空

“四季星空”的觀察是教學的一個難點,以往采用的方法多是利用投影、活動星圖,但投影出示的是豎直的平面,活動星圖可視性很小,無法實現指導時共同觀察,存在空間方位上的差異,教師利用這兩種手段難以有效指導。

我設計了4米見方的活動星圖置于屋頂天花板上(如圖2所示),通過技術手段(電路驅動、led發光管、地面遙控等)調控,實現了觀察、交流、指導同步進行。鮮活的動態模擬增加了學生的興趣,還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夜間觀星的熱情。有了校內動態星空做引領、校外活動星圖做幫手,教師再引領家長帶領學生夜間觀星畫圖,學習效果非常好,很容易地化解了“星空教學”的難點。

案例三:安裝科技櫥窗

學生小制作能將知識與探究緊密結合,是學以致用的具體體現,不僅豐富了學習資源,還能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可小制作參與者畢竟是少數,如何以點帶面成為一種輻射呢?

我們將三樓走廊設計成科技長廊,在樓道墻壁上安裝多個活動櫥窗,設計了可動手操作的實驗裝置,如串聯并聯電路、音調的高低、哈哈鏡等(如圖3所示),還留出了幾個空閑的櫥窗,作為學生制作展示平臺,小桿秤、水鐘、擺、小開關等學生作品成了大家爭相參觀的內容。作品時有更新,激勵了大家創作的欲望。櫥窗使學生動手動腦趨于主動,觀察思考漸成習慣。

案例四:奇異的彩虹

通過小學科學這門課程的學習,能夠使小學生保持與生俱來的好奇心,發展學習科學的潛力,為他們成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新一代打下良好的基礎。留心身邊科學,讓探究成為一種習慣尤為重要。

201 1年10月14日下午4點多,學生急匆匆地叫我到操場去看奇異的彩虹。只見在天空的右上方出現了一抹“彩虹”,可是沒有下雨呀,更奇的是弧度和彩虹相反,我趕緊用手機拍下了照片(如圖4所示)。面對學生嘰嘰喳喳的追問,我留下了查閱資料的作業,并請他們明天交流。

第二天,我們專門上了一節匯報課,先是學生反饋,我用提前做好的課件相機補充。有學生查得這種現象是環天頂弧,它是一種由太陽光折射形成的天文奇觀。陽光以一定的角度照射在距離地面約為6096米至7620米處,日光與云層中的細小冰晶扁平面相接觸時,光線在每個晶體內發生彎曲,并折射出七色光譜。因為冰晶呈扁平狀是六角形,它們反轉了光線,形成一種倒掛曲線。我通過課件圖像引導學生把它和彩虹進行比較,更加清楚了兩種自然現象。

有的同學還查到了雙道彩虹,知道了比較明顯的那一道彩虹稱之為虹,而外面那一道暗一點的彩虹稱為霓,在水滴內經過一次反射的光線,便形成人們常見的彩虹(主虹)。若光線在水滴內進行了兩次反射,便會產生第二道彩虹(霓)。

有沒有三道彩虹呢?學生提出疑問。我上網查閱資料呈現給學生,看著他們高漲的熱情我也很興奮。順著網頁的提示,我們發現了更多的趣聞,并把知識做了梳理(如圖5所示)。

學生的探究由身邊的科學現象展開,獲得了相關知識,圓滿地解釋了神秘的自然現象,增長了探究的興趣和能力。

三、創設實踐平臺

當前,學校開展科學教學面臨師資、場地、器材、經費等困難,充分利用社區科技教育資源優勢,依靠社會力量服務教學,是一種有效的途徑和方法。科研機構、科技館、氣象局、水利局等單位,是中小學生獲取科學知識、培養各種能力的重要陣地。科學教師要善于帶領學生走出去參觀、訪問,爭取器材設備或資金的贊助。

案例五:參觀氣象臺,開闊視野

3.23是世界氣象日。每年氣象開放日我們都帶領部分學生到氣象局參觀。學生在氣象臺天氣預報室,近距離了解天氣預報的制作過程,感受衛星云圖、天氣雷達、數值預報等高科技的魅力。在《天氣預報》演播室,學生觀看科普片《小小氣象站》,并在攝像機前過了一把主持癮,再現了主持人播報天氣的真實情景。氣象局工作人員的耐心講解和專家的互動答疑,使學生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更激發了他們的科學志趣。

氣象局還贈送了《小學生防雷手冊》《氣象諺語手冊》《氣象知識手冊》以及氣象科普光盤等,為服務學生探究天氣搭建了知識平臺。經學校與氣象局協商,對方同意援建學校小氣象站的需求。

四、開發校本課程

科學教學應當是開放的,培養學生的科學素質僅僅依靠課堂教學是不夠的。為了提高活動的高效性,我們將課堂教學與課外活動緊密結合起來,開發了校本課程《親歷科學》,促進活動的有效實施。

《親歷科學》有明確的目標:深化科技特色文化,提升學校科技文化品味,充分體現科技示范學校的辦學特色,創建創新型校園;引領學生親身經歷和體驗過程,促進學生親近自然,珍愛生命,積極參與資源和環境保護,關心科技的發展,培養學生探究能力和創新精神。《親歷科學》系列教材包括《仰望星空》《小小氣象站》《種植管理》《趣味實驗》四冊。具體安排如下表:

校本課程成為推動學生成長的平臺,激勵學生創新發展(圖6為學生觀測“獵戶座和北斗七星”的記錄)。

篇(5)

 

黃壁莊水庫位于海河流域子牙河水系滹沱河干流上,是一座以防洪為主,兼有灌溉、發電、工業和城市生活、環境供水為一體的大(1)型控制性水利樞紐工程,總庫容12.1億m3。免費論文,洪水資源化。

1黃壁莊水庫調度存在的主要問題

1.1 水庫預測預報能力不足

自20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受人類活動的影響,流域下墊面情況發生重大改變,給水文預報帶來很大難度。免費論文,洪水資源化。目前水庫常用的常規預報和河北雨洪兩種預報模型在實際應用中,預報的精度仍不夠高。洪水遇見期短,水庫防汛決策支持手段落后,基本沒有實現實時制定和比選洪水調度方案的目標,仍停留在基于事先制定的洪水調度方案開展洪水調度的階段。

1.2水庫洪水資源利用低,防洪興利矛盾突出

水庫承擔的防洪任務越來越重,興利要求也越來越高,防洪與興利的矛盾非常突出。目前水庫汛期調度采用分期汛限水位,但主汛期調度仍采用汛限水位“靜態控制法”,嚴格按照設計的汛限水位進行控制,不考慮實時降雨預報和洪水預報成果,只要水庫超過汛限水位,洪水過后必須降到汛限水位,許多地區多數年份僅在主汛期來一次洪水,往往庫水位降至汛限水位后,再無洪水可蓄,造成水資源的極大浪費。免費論文,洪水資源化。免費論文,洪水資源化。

1.3 崗黃水庫調度方式嚴重影響了下游的生態環境

20世紀60年代以后,滹沱河下游逐漸成為一條泄洪河道,流域生態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一是河道常年斷流。滹沱河河道常年干涸,河灘裸露,植被稀少,生態環境脆弱。二是石家莊市地下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三是流域內大量洼淀、濕地逐漸消失。調蓄流域洪水的主要場所從平原洼淀轉移到了山區,由于洼淀干涸多年,大都被開辟為農田。

1.4 水庫水污染形勢嚴峻, 威脅供水安全

水庫水質保持在Ⅱ類和Ⅲ類水質,水庫水質明顯改善,達到了國家地表水飲用水標準。但是由于上游沿河兩岸分布著許多技術含量低、能耗高、污染重的鄉鎮企業,這些小企業產生的污水大多未經處理直接排入水體,對水環境的破壞尤為嚴重。庫區農民在征地線以下種地,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高水位時淹沒耕地,水體富營養化程度偏高,造成夏季水庫藻類大量繁殖,水體透明度降低,水質、色度等指標超出國家地表水飲用標準。

2 加強水庫科學調度管理的基本思路

目前黃壁莊水庫調度現狀還滿足不了新時期對水利的需求,還存在一些問題影響著水庫綜合效益的充分發揮。根據治水新理念,水庫科學調度管理要實現以下四個目標:一是不斷提高水庫預測預報水平,實現防汛調度指揮科學化,確保流域防洪安全。二是水庫防洪調度要承擔適度風險,實現洪水資源化。免費論文,洪水資源化。三是把生態調度納入水庫調度統一考慮,建立防洪、興利與生態協調統一的水庫綜合調度運用方式,不斷改善下游生態環境,確保流域生態安全。四改善庫區水生態環境,確保水庫供水安全。

3 水庫實現科學調度的對策與措施

3.1加強預報預測能力建設,實現防汛調度科學化

解決水庫預報預測能力不足的途徑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加強水文遙測站網的建設,還需增加一倍才能滿足預報的需要。二是加快遙測、遙感等新技術的應用,以獲取更多更精確的水文氣象信息和森林植被、土地利用、水庫塘堰等下墊面信息。三是研制高精度水文預報模型。人類活動對流域下墊面的影響很大,用過去的觀測資料率定的集總式模型參數,顯然難以正確模擬當前的水文過程了。可以借鑒模擬在降水空間分布不均和下墊面及土壤含水量存在空間差異條件下的水文過程。四提高降水預報的精度,提高水文預報預見期,建議在崗黃流域采用新一代雷達測雨技術提高中小尺度天氣系統的監視能力。此外還要不斷完善防汛決策支持系統,建立洪水調度方案實時制定和比較分析系統,改善防洪調度分析手段,建成先進實用、高效可靠的防汛決策指揮系統,實現防汛調度指揮科學化。

3.2開展汛限水位動態控制研究工作,探索水庫洪水風險管理模式,實現洪水資源化

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課題在2006年正式立項研究,2008年初提交初步研究成果。應根據研究成果編制水庫調度規程,進一步明確水庫汛限水位動態控制的時間與條件,使其具有可操作性,在實際應用中發揮作用。并從中不斷總結經驗,提高水庫洪水風險管理水平,實現對雨洪資源的現代化管理,大大提高水庫蓄水能力和雨洪利用率,使水庫更好地為下游經濟發展服務。

3.3 結合下游河道的綜合整治,適時開展水庫生態調度,逐步修復下游生態環境

黃壁莊水庫應結合滹沱河的綜合整治工程在近期重點解決城市河道斷流問題,在流域生態系統的恢復、水體水質改善、濕地保護、城市環境美化等方面發揮作用。在南水北調通水后水庫要考慮進行維持下游河道生態流量的調度,改變幾十年來下游河道斷流的局面,恢復河流基本生命。

水庫可充分利用雨洪資源和水庫棄水,向下游河道、濕地進行生態補水。在適宜地進行地下水回灌,有效遏制地下水位持續下降趨勢,不斷涵養地下水源,明顯改善石家莊市地下水生態環境。

3.4加大水資源保護和水污染防治力度,改善水質,確保水庫供水安全

篇(6)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一、引言

近年來,我國的英語培訓產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無論從學習人數,還是從培訓水平、質量、測試等方面來講,已經成為一大產業。市場調查報告顯示,中國目前有近3億人的龐大外語消費群體,培訓機構總數逾5萬家,主要由四種力量組成:一是各大高校延伸出來的培訓機構;二是外資教育機構(如英孚教育等);三是國內知名民營培訓機構(如新東方等);四是一般民營培訓機構。

氣象行業的英語培訓面向全國氣象部門的干部、業務人員和科技人員,有別干以上任何一種機構的培訓,是一種特殊的行業繼續教育,對于中國氣象事業科學發展和人才建設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2011年9月中國氣象局培訓中心更名為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標志著氣象培訓事業進入了新的發展時期。學院在2011-2020年的培訓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將“氣象科技英語”作為一門學科體系來建設。

為“建立和發展氣象科技英語學科體系”,中國氣象局氣象干部培訓學院設計了《氣象英語培訓需求調查問卷》,旨在通過一定規模的調查獲取相應層級的培訓需求和信息,經過對問卷答案的匯總及數據整理分析,基本反應出氣象部門對英語的培訓需求。

二、培訓需求調查概況

(一)調查問卷及調查對象

1999年以來,氣象干部培訓學院成功舉辦了17期高級英語培訓班,初步形成格局,為氣象行業外派人員提供了穩定的人選資源,取得了明顯的成績。但是,現有英語培訓還遠不能滿足需求,如何在新時期不斷改革創新,贏得發展契機,將英語學習與氣象科技結合起來,已成為英語培訓可持續發展的焦點問題。

《氣象英語培訓需求調查問卷》(紙質檔)主要針對氣象干部培訓學院在讀學員進行調查,該問卷包括“基本情況”和“培訓內容”兩個部分。2012年10月下旬,在氣象干部培訓學院6個在讀培訓班范圍內,進行了重點問卷調查。并在此基礎上,對(廣東)省局市縣級的氣象干部進行了一次試點問卷調查訪談。

(二)問卷結構與內容

第一部分為個人基本信息,主要希望獲取被調查者的自然狀況(年齡、性別、職位、崗位)和受教育狀況(所學專業、最后學歷)。

第二部分是針對有關氣象科技英語培訓為調點,內容涉及調查對象目前的英語水平、培訓需求比例、英語使用情況、能力提升偏向、氣象科技英語教學的重點、培訓時間長短和時段問題,以及對外語培訓的建議和期望等方面。

(三)問卷的發放與回收

在學院就讀的6個班級分發問卷227份,一共回收有效答卷205份,回收率為90.3%。問卷做了班別區分,旨在多方位、多渠道地獲取相應層級的信息。

三、培訓需求調查統計結果及分析

(一)調查對象基本信息統計

問卷第一部分“基本信息”設置了6個問題,都有填寫。根據問卷反映出以下信息:

年齡結構:被調查者以年輕人占絕大多數,30歲以下的學員占68%,31-40歲的學員占20%,41-50歲的學員占11%,50歲以上的學員占1%。總體呈現中青年為主的態勢。

性別比例:男性多于女性,男性占59%,女性占41%。

文化程度:學歷普遍較高,大專以下只有1人,博士占9%,本科/碩士占91%。

現在職稱:初級職稱最多,占62%,中級職稱和中級以上職稱各占19%。

工作崗位:業務崗位占59%,管理崗位占26%,科研崗位占15%。

所學專業(最高學歷):大氣科學專業占47%,氣候專業占44%,應用氣象專業占9%。

(二)英語培訓項目調查統計

培訓內容部分設置了8個問題,前7個問題為客觀題(可多選),最后1個問題為主觀題,對培訓提出建議和期望。回收答卷反映的結果如下:

1.目前英語水平

大學英語六級占50%,大學英語四級占40%,低于四級占8%,高于六級占2%。另有獲得雅思英語成績5.5分以上的學員有5人,托福成績80分以上的學員有3人,GRE成績1100分以上的學員有1人。

2.是否參加過培訓

近70%的學員填寫近5年內未參加過任何英語強化班。只有30%的學員填寫參加過,主要是出國英語培訓,雅思英語培訓,以及高級英語強化培訓。

3.英語使用情況

日常工作中氣象科技人員使用英語的主要方面為:閱讀國外專業資料占42%,寫論文摘要占35%,參加國際會議或外事活動占14%,翻譯專業資料占9%。

4.希望提高方面

最希望英語有所提高的方面依次為:日常口語交流和氣象資料閱讀各占29%,氣象英文論文和摘要寫作占23%,能聽懂全英文授課的專業課占19%。

5.教學重點

在對英語培訓的教學重點認同上,多數傾向于綜合能力的培養,占53%,聽說能力培養占20%,閱讀能力培養占15%,寫作能力培養占12%。

6.培訓時間長度

對于培訓時間長短的選擇意見不一:認為3個月較為合適的學員約占30%,1個月左右占26%,2個月占22%,3個月以上占22%。

7.最佳培訓時段

關于培訓班在一年中的哪個時段舉辦較為合適,依次為:9-11月份占44%,3-5月份占32%,6-8月份占13%,12—2月份占11%。

8.建議和期望

問卷最后一題填寫各種建議和期望的為數不少。比如,對以往培訓效果的看法,對培訓內容、形式、規模等的意見,以及個人職業發展意愿。這些內容對于了解氣象人的成長過程,以及今后如何辦好英語培訓班很有啟發,值得進一步研究和探討。

(三)對氣象行業培訓教學的啟示

首先,從調查統計可以清楚看出,氣象干部學員呈現三大特點:年輕化(40歲以下占88%)、高學歷(本科占48%,碩士和博士占52%)、專業化(預報員占59%)。培訓策劃應該充分考慮這一普遍特點,以適應新時期培訓對象的新特點。

其次,約有一半人認為英語培訓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英語綜合能力的提高上,兼顧口語、閱讀和寫作。這一數據印證了以往研究得出的預計,對今后在教學重點把握上有了明確的定位。課程可以根據需求進行規劃,最需要的先安排,依次展開(如表2所示)。為使教學具有針對性,建議聘請相關外教或業內知名人士開設氣象行業英語相關課程。

再次,關于培訓時間的長短,應根據培訓內容和需要決定,一般認同3個月左右。異地脫產學習對于成年人來說,時間太長對工作和家庭不利,時間太短則對學習不利。關于培訓時段的安排,統籌考慮在不影響汛期等工作的前提下,安排在9-11月份或3-5月份最好。在培訓頻率上,建議掌握在每年1次為宜,盡量照顧到不同學員工作與生活的實際情況。

最后,對6個不同班別的調查數據進行分析顯示,職業生涯的不同時期,對培訓的需求不盡相同,不同人群對英語各要素培訓的需求也不盡相同,這對培訓實施確實是一個挑戰。比如,研究生班因為申請學位需要,所以希望開設同等學力人員申請碩士英語考試培訓課程;干部班和北外班學員職稱高,因參加國際會議或外事需要,更多期望提高口語交流能力。在對廣東省局第二期市縣級預報員輪訓班做的一次追加問卷調查訪談中發現,由于處于最基層,以往英語培訓名額很難得到(100%未參加過)。數據顯示,他們對英語的基本需求表現在讀寫,英語聽說很少有用武之地,因為國際會議和外事機會為零,他們更多希望通過網絡平臺解決終身學習的需求。

因此,分層次級別(初、中、高級),分單項技能(聽、說、讀、寫、譯),或者分目的(實用、考試、素質)進行英語培訓是今后發展趨勢。

四、氣象科技英語培訓策劃

(一)當前亟待改善事項

英語培訓工作只有在參訓對象積極配合下,及時反饋信息,才能夠適時做出修正,以滿足大多數學員的合理要求。當前培訓亟待改善事項如下:

第一,往年學院舉辦的英語強化培訓未形成統一的培訓體系,存在一些認識模糊現象。氣象行業的英語培訓已漸成規模,應該形成“高級英語強化培訓系列”。在該系列之下,根據需求舉辦諸如“雅思英語”

(考試類)、“氣象科技英語”(實用類),以及其他適應氣象人職業發展的培訓班,更好地服務于氣象事業的人才建設和科學發展。

第二,氣象科技英語培訓班的策劃,在2012年雖然已經開始啟動,但學科體系還未建立起來,培訓內容缺乏嚴格意義上的教學針對性和實效性。由于缺乏基礎的培訓調查和分析,不能制定出切實的培訓計劃,氣象科技英語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尚未形成。

第三,氣象科技英語作為一門學科體系還沒有引起足夠重視,對支撐環境建設投入尚顯不足。專職師資隊伍能力仍顯薄弱,現有教師授課技巧和知識結構需要升級;有關培訓教材的編寫和出版出現滯后現象,培訓系列教材匱乏;入學考試和結業考核制度有待加強,招收英語學員無相關制度和流程支持,培訓考核評估機制還不健全。

(二)今后工作開展方向

第一,把氣象科技英語培訓工作列入部門戰略層面考慮,提高對此項工作重要性的認同度。在實際工作中完成學科建設任務,實現英語培訓事業可持續發展。

第二,“教師、教材和培訓規劃”是制約氣象科技英語學科體系建設的瓶頸,其中,師資問題為重中之重。對現有英語教員進行培訓,增強師資隊伍,搭建儲備培訓教師梯隊。內容涉及氣象專業領域,建議聘請外教或業內知名教授開設相關課程,不斷積累教學經驗和素材。

第三,加強氣象科技英語培訓教材建設,根據培訓需求,組織編寫一套實用的氣象科技英語聽、說、讀、寫、譯等方面的配套教材,爭取出版相應活頁教材。在培訓方法上,首選實戰專家以案例分析為主,優秀骨干教師加強基礎訓練。

第四,針對不同層級人員開展形式多樣、注重效果的培訓模式,使英語培訓工作走向深入、走向持久,為氣象事業科學發展服務。要深入、系統地制定培訓規劃和培訓效果評估。

篇(7)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論文編號】1009―8097(2009)06―00035―05

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是一個基于手持技術[1]的先進的便攜式氣象數據采集系統,主要應用于天氣預測和微氣候監測。它能便攜、定量、實時、準確地測量氣象數據[2],通過無線技術把數據發送到多媒體電腦,并可利用網絡技術進行數據共享與協作學習。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已被廣泛地應用于我國臺灣地區的校園里作教學與探究式學習之用。本文將介紹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臺灣地區的應用研究進展,包括校園氣象臺、校園氣象網的概況以及開展的相關教學與探究式學習活動。

一 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校園氣象臺的應用

臺灣地區的校園氣象臺構建的主體是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校園里的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是采用美國Davis Instrument公司的Vantage Pro Plus整合套件機型,包含了數字化氣象站的主機和無線接收器。數字化氣象站的主機,是一個全自動化的氣象數據測量記錄儀,利用太陽能供電,白天不需使用額外電源。在陽光下,太陽給氣象站提供能量并為氣象站的內置電池充電;夜晚或陰天由電池繼續供電。因此氣象站可在24小時內無間斷地工作。氣象站能測量并記錄溫度、濕度、氣壓、降雨量、日/月/年的雨量圖、每日最高及最低溫度、風速、風向等氣象數據,還能計算出風寒指數(Wind Chill)、露點(Dew Point)、體感溫度等專業氣象參數。氣象站以無線電的方式將測量到的數據傳送到接收的計算機。氣象接收器能以數字、圖表方式實時顯示氣象數據。教師和學生便可在氣象站信號覆蓋的范圍內通過氣象接收器了解當前的校園氣象狀況。氣象數據接收器加裝EZWeather軟件套件和數據記錄器后,即可與計算機連接。師生們便能在計算機上查閱實時的氣象信息和歷史記錄[3]。

在臺灣地區,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已被廣泛應用于中小學的氣象學習[3][4][5],具體內容如表1所示:

臺灣地區臺北市內的小學校園氣象臺通過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無線技術與計算機的連接,將收集到的數據呈現在校園氣象臺網站上,學生及老師隨時都可以上網站查詢現有的數據,實時地了解當時的風速、風向、氣溫、雨量等的氣象信息。圖1 為松山國小校園氣象臺網站,是數字化校園氣象臺網站的典型例子,其他設有數字化氣象站的學校也擁有各自的、具有相同功能的校園氣象臺網站。

國際氣象組織(WMO)規定,50-100km內需設置一個氣象觀測站。校園氣象臺的大規模建立(見圖2),使臺北市在5km以內便擁有一個氣象觀測站,突破了無法解析50km以內的結構變化的局限。臺北市成為全世界氣象臺最密的城市。

隨后,桃園縣縣內也廣泛建設校園氣象臺,成為繼臺北市后第二個氣象觀測站密布的地區(見圖3)。其他縣市也逐漸開始擁有自己的校園氣象站,使校園氣象臺在臺灣地區遍地開花(見圖4)。

二 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校園氣象網的應用

臺北市于2003年12月,在市內的60所小學內建立各自的校園氣象臺。這60個校園氣象臺一方面可以自成一獨立的氣象觀測站,在各自的校園氣象臺網頁上顯示校內的天氣變化狀況;另一方面,各個校園氣象臺還會將每天收集到的數據發送至臺北市校園氣象網,實現數據共享。校園氣象網的組織結構如圖5所示。

圖5 校園氣象網的組織結構示意圖[3]

通過這個集中型的氣象網,師生們能同時獲得60所學校所收集到實時的氣象數據和歷史的氣象資料,為中小學氣象科學的教學與探究式學習提供了豐富的資源。臺北市校園氣象網不但服務于學校師生,而且廣泛運用于市民的日常生活。目前,臺北市校園氣象網已成為全球領先的“微觀氣象測候網”(見圖6)。

2006年,桃園縣政府教育局亦開始建設桃園縣校園氣象臺網站,進行相關推廣工作。目前,桃園縣已建成由縣內20多小學聯網的桃園縣校園氣象臺網站(見圖7)。為了各地的校園氣象臺,以便共享更全面的氣象信息,全區域性的校園氣象網相應地建立起來。臺灣地區統一的校園氣象網(見圖8)匯集了臺北市、桃園縣及其他縣市的校園氣象臺的實時氣象信息,為探究式教學與學習提供了一個功能強大的數字化信息平臺。

三 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科學課程教學與探究式學習活動中的應用

探究式學習(inquiry-based learning)就是主動追尋開放問題的解答,進行真正的科學實踐,使學習者有動機追求新知,整合與應用知識[10][11]。臺北市的由60所中小學校園氣象臺構建而成的數字化學習平臺,給中小學創設了更便捷的探究式學習情境。同時,校園氣象網中的海量數據,也使得參與科學探究活動的師生們獲得除學術文章以外的豐富數據資料。

來自不同學校的十多位自然科學教師組成了“臺北市探究式學習種子教師團隊”,并由中央大學三位分屬大氣科學、認知與教育,以及網絡學習科技專長的三位教授指導。2003年至今,已共同進行了“應用‘校園氣象臺’進行探究學習教學實驗與科展活動”、“以氣象領域為例之自然科學探究式教學”、“應用校園氣象臺提升國中小學生探究能力”三大教學計劃,目的在于通過創新的教學設計,讓學生體驗探究式學習的技巧,讓探究式學習真正落實到學校教育中。在他們團隊的努力下,臺北市的中小學師生已逐漸開始運用校園氣象臺網站的數據庫,進行相關的探究式教學與學習活動、科學競賽以及研究工作 [10]。

2004年,臺北市舉辦了“校園氣象臺”創新教學活動設計大賽。參與教學設計的學科并不局限于地理、氣象等自然科學,有些教師甚至把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應用在數學、語文、生活科(美勞、音樂)等科目上。教學設計的內容有的是一節課,有的是一系列的教學活動。大賽的成果展現在網站上,作品包括教學設計方案、教學演示文稿(幻燈片)、教學視頻等[7][9]。此類教學活動設計比賽既能讓老師展現出自己的教學才能,又能使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更好地服務于教學活動。

2005年,在臺北市教育局的資助與指導下,“探究式學習種子教師團隊”舉辦了名為“EZ氣象Let’s go!氣象體驗營”的氣象親子體驗營,活動的內容充分體現了“科學探究”的精神。60對親子體驗了基于“便攜式計算機”、“數字化數據采集器EcoLog*”和“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全新數字化學習模式[10]。整個過程中,無論是探究的設計還是方案的實施,都是由家長和孩子合作完成的。此類活動不但大大增進了親子間的感情,而且培養了學生濃厚的科學探究的興趣。

2006年,陳斐卿、江火明將探究式學習的歷程分為六大基本步驟,包括“各提觀點”、“匯成假設”、“形成策略”、“揀選變數”、“轉化數據”、“驗證假設”等[10][11],其學習模式如圖9所示。這一探究式學習模式隨后被引入到運用“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及“校園氣象臺”進行的探究式學習活動中。

2006年,“臺北市探究式學習種子教師團隊”舉辦了“中小學學生自然科學探究式學習網絡競賽”[10][12]。參賽的中小學生運用網絡作為溝通交流的工具,借助強大的數字化信息平臺――“臺北市校園氣象網”,通過相互協作,學習如何觀察、分析天氣現象,實地研究氣象問題,從而提升了學生的探究能力;同時透過“同儕互評”活動,培養了他們的評價能力。活動的成效得到了專家組和廣大師生的好評。

2007年,種子教師團隊再接再厲地舉辦了第二屆的“中小學學生自然科學探究式學習網絡競賽”[12],參賽隊伍數目大幅增加,而且比賽完成率也有所上升;探究的課題與生活更接近,數字化校園氣象網的使用率也大大提高。

承接上兩屆得到的良好成效,2008年繼續舉辦了第三屆“中小學學生自然科學探究式學習網絡競賽”[7]。

四 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臺灣地區的應用研究的啟示

通過以上對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我國臺灣地區應用狀況的綜述,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

(1)從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普及的范圍上看,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已大范圍地普及于臺灣地區各中小學校園,并建立起龐大的、完善的“校園氣象網”;而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大陸地區只是在小范圍內進行推廣,未能形成系統的校園氣象網絡。筆者建議我國內地可在發達地區中小學率先推廣數字化氣象站,并建立起“校園氣象網”。

(2)從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應用成效上看,近年來,臺灣地區把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校園氣象臺與校園氣象網運用到氣象科學探究式教學與學習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效。學生乃至全民的科學探究意識與科學素養得到了很大提高。可見,數字化微型氣象站在科學教育中起著積極的促進作用。筆者認為,內地亦可借鑒臺灣地區的經驗,結合內地科學教育的特點,開展相應的氣象科學探究式活動,讓數字化微型氣象站更好地推進國內科學教育的發展。

(3)從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教學研究上看,我國內地對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研究還處于初始階段,對于如何利用它提高學生的科學探究的興趣、活躍科學課堂氣氛、開發探究式教學設計,以及輔助公眾科學教育等研究層面尚未涉及。而這些內容都是日后進行相關研究和教育實踐時值得深入考慮的重要問題。

(4)從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應用前景上看,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引入,使學校在“低資金投入”的前提下擁有最先進的“數字化氣象學習平臺”,也使中小學現有信息化程度大大提升。學生運用數字化微型氣象站進行探究活動,便可更充分地利用學校現有的氣象環境資源進行科學學習;氣象站的聯網,能最大限度地整合該地區各個學校現有的信息資源,使教學資源得到更好的優化配置。數字化微型氣象站的推廣,將有力地推動信息技術與科學課程的整合,促進探究式學習在科學教學中的發展,必將成為中小學校園數字化學習平臺[13]發展的新趨勢!

注:* EcoLog,手持技術儀器的一種,內置5種傳感器,可測量氣溫、亮度、音量、濕度和氣壓;還可外接各種傳感器,適用于自然科學中的各類實驗。

參考文獻

[1] 錢揚義,鄧峰.數字化化學探究實驗室的建設與學生探究能力的培養[J].中國電化教育,2006,(11):49-52.

[2] 錢揚義.手持技術在研究性學習中的應用及其心理學基礎[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6:176-198.

[3]Weather station[EB/OL].

[4] 王緒溢. 數位化科學學習與教學[EB/OL].

[5] 江啟昱.信息科技在國小自然與生活學習領域教學之應用――以“探索校園氣象信息”為例[EB/OL].

[6] 松山國小校園氣象臺[EB/OL].

[7] 臺北市校園數位氣象網[EB/OL].

[8] 桃園縣校園氣象網[EB/OL].

[9] 全國校園氣象網[EB/OL].

[10] 董松喬.人人能當氣象權威!――“校園氣象站”于“探究式學習”之應用[EB/OL].

[11] 江火明,陳斐卿.應用校園氣象臺進行探究學習教學[EB/OL].

[12] 陳錦雪. 探究式學習網路競賽初探――以氣象為主題[EB/OL].

[13] 錢揚義,羅一帆,肖常磊等.自主開發教育信息技術平臺,強化高師生化學教師教育能力培養的實踐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08,(12):89-92.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Application of Digital Micro Weather Station in Taiwan, China

――the trend of new e-learning platform for primary school & middle school

PENG HaoQIAN Yang-yi

篇(8)

俗話說:“打鐵還需本身硬。”要想地理教學貼近生活實際,我們就必須多關注日常社會生活,多看、多聽、多記、多交流、多請教……這樣才能不斷地拓寬知識視野,充實知識容量,舉起事例才能信手拈來。所以,我們要始終如一地堅持看書、學習,要成為閱覽室、圖書館的常客,要經常購買一些有教學價值的書籍;同時對網絡上一些精美圖片、簡短視頻短片、相關素材要細致地保存下來;業余時間到一些街頭鬧市、田間地頭、周邊鄉村進行察看,把一些好的鄉土素材記錄下來。如果條件允許,地理教師更應該在寒暑假周游祖國的大江南北,一覽各地的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此外,教師還要博覽群書,加強一些地理生活常識探究,例如:什么時候“進伏”“進九”?“伏天”的長短是怎樣計算的?什么時候“閏月”?“月食”和“日食”的形成原理是怎樣的?等等。

二、教學內容緊貼學生的生活實際

縱觀儲多課堂,“照本宣科,舉陳腐案例”的現象比比皆是,而貼進學生生活的教學案例少得可憐。要培養現代公民必備的地理素養,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就必須轉變教法,轉變思想認識,不能“書云亦云”,不能書上舉什么例,出什么題,教師就講什么內容,沒有內容的變化、遷移、延伸。所以,教學設計中的內容要緊貼學生熟悉的現實生活,這樣才能極大地刺激學生的神經器官,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自動地迸發出來,主動地參與到問題的思考討論中。例如:當地怎樣安裝太陽能最科學,當地的氣候特征及成因,當地的地形特征,當地有哪些農作物,當地的人口流動情況,當地的環境問題和自然災害有哪些,怎樣預防災害,等等。這些問題的討論,使課堂氛圍熱鬧非凡,讓學生在寬松愉悅的環境中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三、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欣賞生活實景

盡管一些教師“講功”超群,字字珠璣,但就地理教學而言,一堂課如果“一講到底”,課堂氣氛就非常沉悶。而一幅圖片、一段視頻、一段錄像,往往能給學生帶來心靈上的更大震撼;它無須多余的說明,卻能更加簡單明了地讓學生明白其中的許多道理。一方面,隨著高考試題中“景觀圖”的頻頻出現,另一方面,隨著各學校電子黑板等硬件設施的加強,我們地理教師更應充分借助優越的教學條件,把各地的風情地貌、植被景觀、農作物種類、城市標志、工程建設、環境問題等生活實景一一展現到學生面前,以提高感性認識。例如:在講到“坎兒井”如何利用地下水時,筆者剪切了紀錄片《美麗中國》有關“坎兒井”的一小段視頻,學生看后,對如何利用地下水的原理一下就了解了。

四、關注國內外重大生活時事,靈活安排教學內容

關注國內外熱點問題,關注國際政治、經濟動向,隨時了解世界最新動向,是現代公民的必備素質要求。縱觀近幾年的高考題,試題內容常常聯系重大時事,考查學生對生活熱點知識的探究程度。所以,當遇到一些重大的時事時,教學內容也應與時俱進,調整教學計劃。因為此時學生最為關注,聽課也更聚精會神,主動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更高。因此,教師應通過網絡廣泛地搜集相關材料,并結合課本知識引導學生分析這些重大時事的地理背景知識(如位置、自然環境特征、人口資源分布、工農業狀況等區域地理知識),事件發生的原因(自然原因、社會經濟原因),解決措施等。使課本知識充分地與熱點生活緊密相連。

五、加強社會生活實踐能力培養

地理課是一門與生產實踐和生活實踐相結合的學科,它是課堂教學的延續和補充。我們除了在教室里“談地說理”,還要在適當的時間安排學生參加實踐活動,這樣才能擴大地理知識視野。把課堂中獲得的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聯系起來,以加深知識理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地理學習能力和生存能力。所以,我們在搞好安全保障的同時,應就當地的條件每學期至少組織1—2次課外實踐活動。例如:當地鄉土地理研究,調查當地工礦業、農牧業、交通、環境等內容;到氣象站、工廠、水庫、環保局、居民小區參觀和調查;識別不同云象,探究一些物候變化;地震防范演習……

篇(9)

適應水問題研究發展的需要,并與工程水文學相配合,深化水文研究的理論與實踐,地理水文學更可拓寬水文地理學的研究方向,發展內涵,有利于學科研究發揮自己的特色;促進水文研究與地理科學其它分支科學的橫向結合,如氣候學、地貌學、土壤地理學等,尤其是與人文經濟地理學的結合,形成新的邊緣學科領域和產生新的學科生長點;通過水與資源、社會、經濟、生態與環境的廣泛聯系,有利于綜合性研究優勢的發揮,改變水文地理研究的傳統方法與手段,增加計算技術、遙感遙測與信息系統方法的應用,提高研究工作的水平。

地理水文學的提出是一種發展,而不是對水文地理學的否定。兩者既屬于地理科學也屬于水文科學。為了簡化敘述,它們的關系可以用圖1來表示:

圖1地理水文學與水文地理學示意

Fig.Relationshipbetweengeographicalhydrologyandhydrogeography

顯然,地理水文學與水文地理學均是地理科學(G)與水文科學(H)的公共部分,即集合G與H的交,有共同的元素為X,則:

G∩B={X/X∈G,X∈H}

只是水文地理學靠近地理學,而地理水文學靠近水文學。從我國地理部門的水文研究來看,針對區域和流域的單純水文地理研究已相對減少,而水文水資源本身的研究相對發展。地理水文學在研究領域、深度層次、實際應用等方面均領先于水文地理學。

2回顧與研究現狀

從30年代后期到80年代中期的研究回顧,見參考文獻[1-3。結合當前,簡要概括如下:我國地理學中現代水文學研究始于30年代末,從吳尚時先生的譯著“江河之水文”為起始。50年代初,謝家澤、郭敬輝、施成熙、羅開富等為推動我國水文研究作出巨大貢獻,50年代中期以后,以河流水文為主的水文研究迅速發展,包括邊遠地區河流水文調查與全國水文區劃的研究。60年以后,從河流水文(包括河口水文)逐漸擴大到其它陸地水體,包括冰川、湖泊與沼澤水文及水文過程(如泥石流、洪水與森林水文影響等)的研究。同時,水文實驗,包括定位半定位試驗相繼發展。7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來,水資源問題與環境水文研究得以迅速發展。80年代中期以后,“人與水”和涉及全球變化的水文研究開始興起,方興未艾。

至于研究現狀的歸納,擇其主要方面分述如下:

2.1水循環與水平衡

作為水文基本理論的水循環與水平衡研究,正在宏觀與微觀尺度上不斷擴展與深化。在宏觀上面向全球。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強調的界面過程研究,正力圖把描述全球物理氣候系統的總循環模型(GCMS)與全球水循環模型相耦合。這一研究將提供量化與描述全球水文過程與未來變化的可能,其中包含自然變化與人類活動的影響。IGBP計劃特別注重植被變化的作用,以便把人與生物圈(MAB)計劃的研究緊密聯系起來,這是目前國際上正在開展的一項巨系統研究。在我國結合IHP-IV計劃(大氣、陸地和水系統間的界面過程,氣候變化和水文系統的關系,濕潤熱帶、干旱半干旱區水文研究與水資源管理戰略等)已有初步研究,目前正加強我國地理水文學與地學及生物學各分支學科的跨學科研究。

水循環研究除在國內已發展的各類流域水文模型外,正深入到單元尺度的細微觀測與計算模擬,尤其是田間水分運動與交換過程的實驗與計算研究。相對于宏觀尺度的研究,我國在這方面已有一定的工作基礎,如土壤-植物-大氣連續系統的研究,發展了多種水體之間多種形式耦合系統的探討;結合中國科學院生態臺站網絡的建立,開展不同地理帶的水循環過程的實驗,致力于揭示界面過程中水分、熱量交換規律,例如,地下/土壤水、植物根系吸收、植物冠層輻射平衡、溫度、總氣孔阻力、邊界層阻力、土面蒸發、土壤熱通量等等。水循環或水量平衡研究,既是發展水資源確切評價方法的基礎,也是農田節水調控、農業合理用水的依據,具有重要的意義和廣闊的應用前景[7]。水循環的微觀與宏觀的結合表征水文科學理論的逐步完善化和系統化。

2.2區域水文與水資源

2.2.1區域水文近年來的主要進展表現在:

①定量分析技術手段有所加強,如應用模糊數學進行區域水文類型的研究,已有黃河流域的水文區劃工作;應用有序量最優分割法,進行河川徑流變化的研究;利用遙感技術進行地區水文條件的判讀,包括對多時相衛星遙感圖像分析區域水文動態等。

②區域水平衡研究進一步深入,如: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進行的全國水量平衡與華北水量平衡的研究;長江流域辦公室與黃河水利委員會提出的長江流域水平衡三要素分布和黃河流域水文要素時空分布及水平衡分析;各省區的水平衡研究,全國已有一半的省市提出研究報告[5]。在這些研究水平衡的工作中,多采用六要素的平衡計算方法。

③全國水文區劃已完成初稿,這項工作開始于1984年,成果即將發表。

④特殊區域的水文研究也取得許多成果。如喀斯特地區、干旱區與半干旱地區、山區、平原地區、高寒地區與小島的水文研究均有相當的研究成果發表。

2.2.2水資源從70年代后期開始,我國的水資源問題一直對水文研究起著導向的作用,而且經久不衰。有人甚至認為一門新的學科——水資源水文學正在興起。這說明水文與水資源不可分割的關系。作者認為水資源的研究可以作為水文學延伸與拓廣。但水資源學并不與水文學等同。水資源學與社會、經濟有更直接的密切關系。1986年在南寧召開的第4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以來,水資源的研討非常熱烈:

①針對水資源的涵義,楊戊與劉昌明等分別提出了水資源的定義[8,9]。

②在區域水資源的研究方面,提出了對農業生產至關重要的土壤水的資源評價與利用[10-12]及農業節水的途徑。這方面的研究與原蘇聯學者李沃維奇曾經展望的“水文學的土壤趨勢”相呼應。

③在區域水資源研究方面發表了大量的論著,特別是對邊遠地區(如新疆、等地區)的水資源提出了比較系統的研究成果[13]。

④結合城市水文研究的開展,南京大學與華東師范大學對城市水資源做了一系列的工作,水資源規劃與管理的研究比較突出。

⑤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水資源重大戰略性工程,對緩解我國地方水危機有重大作用。由于引水線橫跨江、淮、河、海4大流域,水資源的配置與聯合利用是亟待研究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應用水文地理的系統分析取得了進展[14]。

2.3冰川、湖沼水文

全國第一次水資源評價中的冰川與湖泊水量均由地理部門完成[15]。中科院冰川凍土研究所計算分析得出全國冰川間積為58651km2,冰川儲量為51322×108m3,冰川融水年徑流量為563×108m3。這部分水量構成了我國西部地區水源的重要成分;中科院地理與湖泊研究所估算了全國湖泊總面積為71787km2,年貯水量為7088×108m3。中國科學院長春地理研究所估算出我國沼澤的面積約為10×104km2。

冰川與湖沼水文的研究,在我國主要集中在地理研究單位。在學術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在施雅風先生的倡導下,我國冰川的研究,取得迅速的發展。除水文調查外,冰川水的研究已深入到冰川的水量平衡與融水徑流形成過程的機制方面,并提出了我國冰川水文學的研究專著[16]。

我國湖泊水文研究,在西北與東南地區都取得了重大進展。中國科學院新疆地理研究所,提出了亞洲中部湖泊的近期變化[17]的研究成果,為中亞湖泊水資源利用提供了科學依據。中國科學院南京地理與湖泊研究所毛銳,在太湖蒸發的長期研究基礎上,針對1991年太湖水災時期湖水位日變化分析得出排淺阻礙論據,對于世界銀行為治災投入資金的決策起了很大作用,顯示了研究論文的價值。此外,1992年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在南四湖蒸發的系統研究成果也通過了科學鑒定,發展了水面蒸發的計算模型[18]。

沼澤水的研究以東北三江平原的沼澤水文研究為代表,已獲得了多年的科學積累[19]。

2.4水文過程與環境水文

水文過程在自然地理過程與環境變化的研究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與應用價值。在水文過程的驅動下,導致地貌演化,流水造成侵蝕、搬運與沉積,起著地形的塑造作用;攜帶地表層化學元素的遷移、沉淀,對化學地理景觀起著重要作用;對于地球表面的主要熱量(太陽能)進行調節與傳輸,影響到氣候的形成與變化;蒸發過程包含著生物界的一個基本生理過程——蒸騰作用,涉及到植物生長發育。在這個過程中,水與二氧化碳一起是構成植物碳水化合物的主要物質;另一方面,水文地理或環境條件又對水文過程發生影響,成為環境變化研究的命題。水文過程的研究近年來非常活躍。

2.4.1水文過程模型結合各地水文計算的需要,對產流與匯流發展了不同的模型。中山大學、南京大學、貴陽師大與成都科技大學等單位分別研制了巖溶地區水文模型[20,21]。結合流域地貌水系結構,中科院地理研究所等單位發展了地貌單位線方法,用于徑流過程的計算。考慮土地利用對水文過程的影響,劉昌明、于靜潔提出了森林攔蓄降雨極限量模型①,用于森林攔蓄降雨的計算問題。

①北京林業大學,國際森林水文模型班講義,81-87,1990。

2.4.2水量轉化近期,在我國平原地區,開展了“三水”(降雨、地表水與地下水)轉化的研究,考慮到土壤水,稱為“四水轉化”,再進一步聯系到植物水分,稱為“五水轉化”,這是研究工作的一種循回漸進,從簡單到復雜的過程。這方面的研究由于采用了系統的觀點和演繹方法[22],使水量轉化過程的理論得到了進一步的發展。這些進展表現出對水文過程研究的全面概括和預見性,揭示出界面水文研究的前景,同時,也豐富了自然地理過程的理論。

2.4.3環境水文主要探討環境變化(包括自然與人為變化)造成水量與水質過程的變化,這一研究是以水文過程的理論為基礎,計算分析各種水文要素對環境條件改變的響應。在研究方法上,目前主要采用鑒定評價法、模擬法以及外推法等[23]。近幾年,國內環境水文的研究大多結合各地的環境保護規劃與實施進行,如華北地區的水環境與上海市的水環境[24]。在一些薄弱的領域,如:地下水的污染,也開展了研究[25]。1990年國際地理聯合會(IGU)在北京舉行區域大會后,IGU執委會批準在中國建立了區域水文對氣候變化和全球變暖響應的二級學術研究組織并推選劉昌明為主席,使環境水文的研究由較小尺度的研究轉向更加宏觀的大尺度環境水文研究。1992與1993年分別在美國華盛頓與中國拉薩舉行了國際會議,研討了全球變暖對水文與水資源的影響和高寒地區水文水資源對氣候與全球變暖的響應[26]。這些學術活動推動了我國大環境水文的研究。

2.5實驗水文

水文學理論的深入發展必須借助于實驗研究。目前,水文的定位觀測遍及我國的主要陸地水體,包括冰川、湖泊、沼澤與小河流的降雨徑流、土壤水與地下水。比較著名的臺站可以山東禹城水循環與水平衡試驗站、太湖試驗站、東北三江平原沼澤試驗站與西北天山冰川試驗站為代表,這些實驗站納入了中國科學院生態系統網絡,覆蓋了我國主要的生態類型區,為我國地理水文的理論與應用研究提供了最有力的支撐。實驗的內容不僅包含了所有的水文要素的試驗觀測,而且結合了能量與溶質等不同地理地帶的生態與環境條件的研究。在實驗技術與手段方面,除了引進國外的先進儀器(如普遍配置土壤水分中子儀,太陽輻射儀等)外,根據實驗與模擬的需要還自行研制了室內與野外實驗裝置[27]。配合對土壤-植物-大氣系統(SPAC)的觀測,設計了多種儀器的綜合裝置,發展了新的研究課題。

2.6應用性研究

結合國家與地方的任務,適應市場經濟與生產需要,在國土整治、區域發展、城鄉規劃、工礦交通建設、大型水利工程生態與環境保護等許多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缺水的華北與西北地區的工作如節水農業[29]等。有些研究突出地理學的特色,如在華北平原進行的古河道調查[30],為區域的水量調蓄工作,提供了重要參考。

3、21世紀地理水文研究若干問題

展望未來,地理水文的研究,將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密切結合社會各方面對水日益增長的需求,適應市場經濟的發展,考慮國際學術的發展趨勢,面臨著嚴竣的挑戰和眾多的機遇,研究工作任重而道遠。下面提出的若干方面僅供商榷。

3.1水資源仍為研究主題

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長,今后應以地理水文與工程水文相結合,為水資源評價、開發、利用、管理和保護提供水資源水文的科學依據,深入水文規律的研究,創造新的水文分析方法。由于供水量的不斷增長引起廢棄水的增加,水質的研究和地下水及一些新水源利用,將會更加迅速地發展,不斷擴大規模或尺度的人類活動對水資源的影響,包括三峽大壩與南水北調等超大型水資源工程的影響,將為地理水文研究提出新課題。

3.2全球變化與地理水文

埃里克·巴倫提出的通用循環模式(GENESIS)進一步發展了全球增暖的認識。對全球變暖引起的水文水資源變化的研究,是我們責無旁貸的任務。中國是世界大國,幅員遼闊,大約跨4°-53°N之間,水資源對氣候變化的響應是非常復雜的。主要特點是:

①因緯度帶而異;

②水文水資源量的響應屬非線性(見圖2);

③水文的變異,包括極值,有隨溫度升高而俱增的特點。這些特點會影響到水資源開發利用的規劃與管理。因此,必須開展全國不同地理區或緯度帶的水文水資源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研究,并為水資源未來情景作出預測。

圖2年徑流(R)對氣溫(T)與降水(P)的響應

Fig2AnnualRunoffResponsetoAnnualTemperatureandPrecipitation

3.3全球能量與水循環實驗(GEWEX)

GEWEX是一個跨世紀的國際研究計劃,它屬于世界氣象計劃(WCP)的內容,橫向與水文學的研究相結合。研究計劃在1990年制定,1995年以前屬準備階段。我國早在50-60年代已由黃秉維先生提出了與其基本相同的課題,即“熱水平衡”的研究。因此,在我國開展這一工作已具備了一定的基礎。特別是目前正在建立的中國科學院生態臺站網絡,將為開展GEWEX的研究和國際間的合作提供良好的條件。由于GEWEX的研究需要解決大小尺度空間系統的耦合問題,今后的研究從我國的實驗觀測臺站來看,存在著小尺度能量與水分運動的計算,如何在尺度上延伸或升級(Upscale),當然,全球大尺度的模型,也需要考慮尺度的降級(Downscale)。隨著GEWEX研究向21世紀的邁進,水文與氣候學在大尺度上的結合,將會產生出嶄新的成果,發展新的前沿。

3.4水文循環的生物圈方面(BAHC)

在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IGBP)中,BAHC是核心計劃之一。這與1966年澳大利亞著名土壤-水文學家菲利浦提出了土壤-植物-大氣連續系統的研究一脈相承。1992年已在法國召開了國際學術討論會,歐洲與北美及澳洲均在開展研究,加拿大國家氣候中心立項作為專題項目。

BAHC作為IGBP的核心研究項目,將密切配合國際地圈、生物圈計劃的研究,旨在通過植被對水循環實現調控。在我國地球與生命科學的一些研究單位也正從實驗的途徑開始工作。由于水循環控制關系到水資源調蓄利用,這項研究不僅具有重要的應用前景,而且結合IGBP計劃將促進一門新的水文學科——宏觀生態水文學的發展。

3.5過度或交錯帶(Ecotones)的水文問題

Ecotones原意為群落交錯帶。隨著環境變化的深入研究,提出了生物多樣性的問題,Ecotones是環境水文問題研究的延伸。根據人與生物圈(MAB)的活動計劃,1993年7月,在法國里昂召開國際地下水與地表水交錯帶的國際學術研討會,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議題:

①地下水與地表水界面的作用。

②地下水與地表水界面的障礙:原因與評價方法。

③地下水與地表水界面的管理與恢復。在我國Ecotones尚屬一個新的研究領域,目前國內水文地理與化學地理工作者正在著手開展Ecotones的研究,除了地表水與地下水交錯帶外,河湖與陸地過渡帶Ecotones也開始研究,預計未來其它交錯帶的研究也會逐漸發展,這一研究作為水文學與環境學的交叉研究課題需于重視。

3.6雨水資源化

雨水資源化顧名思義是雨水利用的問題,80年代以來熱衷于這一研究的各國學者已舉行了六屆大會和多次區域性會議,1992年10月在日本東京都召開了國際雨水資源化區域會議。1993年8月初在肯尼亞內羅畢召開了第六屆會議,說明雨水利用問題深受各國學術界的重視。

1989年8月初在菲律賓召開的第四屆國際大會上,醞釀成立了“國際雨水收集系統協會”(IRCSA)并推選了美國夏威夷大學水文學家,美籍華人霍雨時為該協會的第一任主席,該協會的成立進一步推動著雨水利用的研究。

雨水利用的研究應用前景廣闊,其內容也甚為廣泛,特別是對我國廣大農村農戶的供水、對缺乏河川的漁島、遠離地表水源的山村等有很重要的意義,拓寬的雨水利用還包括雨云的研究(和人工增雨),屋頂雨水的收集技術以及水質保存的方法、雨洪的調蓄等等。對于我國缺水的北方與南方石灰巖山區。地表水缺乏的地區,雨水利用的研究可望緩解局部地區的缺水問題。在我國降雨分配不均的情況下,這一研究的意義不言而喻。1985年6月將由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與組織在我國召開第七屆IRCSA大會,可望推動我國的雨水資源化研究。

參考文獻

1郭敬輝,劉昌明.水文學的地理研究方向與發展趨勢.地理學報,1984,39(2):296-212.

2劉昌明.水文地理學與水文學的地理研究.人民黃河.1984(2).

3謝家澤,劉昌明,楊戍等.筆談:2000年的地理水文學.地理學報,1985,40(1):70-76.

4劉昌明,楊戍,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三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86.

5楊戍,劉昌明,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

6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7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筆談:90年代水文研究的若干方面,水科學進展,1990,1(1).

8楊戍,丁巖等.論水資源涵義.見:楊戍,劉昌明,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1-4.

9劉昌明,劉蘇峽.關于水資源涵義的商榷.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7.

10由懋正,袁小良.土壤水資源評述.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9-23.

11李寶慶.土壤水資源及其評價方法的探討.見:楊戍,劉昌明,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167-170

12劉昌明.土壤水資源評價.見:水量轉換實驗與計算分析,北京:科學出版社,1987.

13湯奇成,周成虎.中國干旱地區水資源主要特點及其開發利用.見:楊戍,劉昌明,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124-127.

14劉昌明,杜偉.系統分析在東線引江水量平衡中的應用.地理研究,1985,4(4).

15水利部.中國水資源評價.北京: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

16楊針良.中國冰川水文,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

17楊川德,邵新媛編著.亞洲中部湖泊近期變化.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

18洪嘉璉.水面蒸發的計算.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99-202.

19陳剛起,劉興士.我國三江平原沼澤的水文氣候效應.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106-111.

20鄭億華,沈桑燦.巖溶水文模型.見:楊戍,劉昌明,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151-157.

21林三益,黃慶巖.黔南安順地區巖溶水運動與徑流形成規律的初探.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83-89.

22劉昌明.自然地理界面過程與水文界面分析.見:中國科學院地理所編.自然地理綜合研究——黃秉維學術思想探討.北京:氣象出版社,1993.

23張春巖.環境水文問題.見:楊戍,劉昌明,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四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文集.北京:測繪出版社,1989.181-185.

24楊凱,黃錫荃.上海嘉定縣水資源水環境及對策的初步研究.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230-244.

25劉慶書等.大邊地下水污染小區段差異分析.見:沈燦燊主編.中國地理學會水文專業委員會第五次全國水文學術會議論文集.北京:科學出版社,1992.269-273.

26牟海省.“氣候變化與全球變暖對山地、寒地和其它地區水文水資源的影響”1993年拉薩國際學術討論會圓滿結束.地理學報,1994,49(1).

27WuRai,LiuChangming.ThreeInstrumentsinRainfall-runoffSimulationlaboratory.HydrologicalProcesses,1988(2).

篇(10)

關鍵詞城市氣象災害;防御對策;浙江樂清

城市建設是人類對自然環境干預最強烈、引起自然環境變化最大的行為,它意味著建筑物林立、街道縱橫以及局地氣候的產生。據聯合國世界氣象組織統計,大城市自然災害事件中約有90%是氣象災害或氣象衍生災害。由于城市人口集中、財產密集,災害所帶來的經濟損失也相對較大[1,2]。

20世紀90年代中后期,尤其是浙江省第十次黨代會作出加快城市化建設的戰略決策后,樂清市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并保持高速發展態勢。1998年城市化進程為45.5%,2008年已達56%,且每年保持約1%的增長,這也意味著城市人口和財產大量增加,城市規模不斷擴大,城市氣象災害帶來的威脅也更大。隨著全球氣候變暖,暴雨、大霧、大風、高溫、干旱等各種氣象災害對樂清市的影響也日益加劇,災害造成的人員傷亡與財產損失也日趨嚴重。

1樂清市主要城市氣象災害

1.1暴雨

城市暴雨導致的災害是重要的氣象災害,暴雨對城市安全的威脅主要來自于城市排水系統的失效,導致洪水沖毀道路、輸電線路等設施,使城市的運輸、供水供電等中斷。據統計,1934~2005年72年間,樂成區域日最大雨量的前10位有7次發生在1980年以后,占70%。2004年,受“云娜”、“海棠”、“麥莎”臺風影響,樂清在不到1年的時間里陸續發生3次嚴重的洪澇災害,市區和虹橋、柳市、北白象、大荊等幾大集鎮都曾1次或幾次被淹沒,人民群眾生命財產遭受重大損失,生活、生產秩序受到嚴重破壞,全市經濟損失總計高達數十億元。2005年7~8月“海棠”、“麥莎”臺風連續2次引發特大洪水之后,群眾反映十分強烈。

1.2大霧

樂清市境內歷年平均大霧日數為19.6d,其逐月分布及其出現幾率見表1。由表1可知,自9月開始霧日逐漸增多,至翌年春季及春末夏初達到峰值;自6月起逐月減少,至8月為全年最低值。一天之中,霧的出現幾率以夜間至早晨最高,且濃度也最大,以午后出現的幾率最少。

大霧特別是持續2d以上的霧害,會引起輸電線路短路、跳閘、掉閘等故障,造成大面積斷電,對交通和供電系統造成嚴重影響。2006年3月29日,受大霧影響,高速公路樂清雁蕩至湖霧路段連續發生5起交通事故,10輛汽車先后相互追尾、刮擦,造成2人受傷。2007年5月9日受大霧影響,樂清段近300m的路段上雙向共發生6起交通事故,14輛過往車輛相繼追尾,造成5人受傷,其中2人傷勢較重。

1.3高溫

樂清站年平均氣溫上升趨勢明顯,尤其是20世紀90年代以后,這與全球氣候變暖趨勢是一致的。由圖1可知,年平均氣溫總體呈上升趨勢,年平均氣溫距平上升率為0.32℃/10年。其中60~80年代負距平明顯,為相對偏冷期;90年代開始,正距平顯著增加,為相對偏暖期。樂清站各旬日最高氣溫≥30℃的日數,1971~1980年為573d,1981~1990年為613d,1991~2000年為637d,增幅明顯。高溫不僅威脅到城市居民的身體健康,還造成城市供水、供電緊張,并加劇城市光化學污染,嚴重影響城市居民的生產、生活。

1.4大風

據風洞試驗,高層建筑物的周圍也會出現大風區,即高樓前的渦游流區和繞大樓兩側的角流區。這些地方風速都要比平地風速高30%左右。如果高樓底層有風道(通樓后),則該風道口處附近的風速可比平地風速高2倍左右。也就是說,當環境風速為6m/s時,風道附近就可達到18m/s,也就是8級大風。城市風災會造成廣告牌倒塌、簡易房倒塌、輸變電路刮斷、信號燈和交通指示牌翻倒等,導致行人壓傷、死亡,大面積停電斷水、交通受阻等事故。據統計,樂清站1975~2000年26年間,風速≥10m/s的總日數達到205次,≥12m/s的次數達到72次。隨著樂清高樓大廈的增多,城市風災威脅也越來越大。

1.5雷暴

樂清市年平均雷暴日為51.3d,屬高雷區,全年均有可能出現雷暴,雷暴次數自2月開始逐月增加,8月達到最高,為9.1次,9月開始逐月減少。樂清市10年雷暴總次數20世紀70年代為441次,80年代為398次,90年代為366次,總體呈下降趨勢。但城市中因雷擊引起的財產損失(以計算機、儀器設備和電力線路等為主),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呈上升趨勢,損失動輒數十萬元,甚至上百萬元,防雷工作任重道遠。

2城市氣象災害防御對策

由于城市氣象災害種類多,應該根據當地情況,對災害情況進行認真研究、細致分析,有針對性地制定防御措施。

2.1加強科技研究,提高科技貢獻率

氣象科學是防御氣象災害的“尖兵”,在防災、減災中起著先導作用,許多城市氣象服務的產出與投入效益之比為20∶1,有的達到40∶1。加強科學研究,應圍繞防災減災和氣候變化應對,組織精干力量對樂清市暴雨、大風、雷電等災害性天氣發生的物理量場特征進行總結,提煉災害性天氣發生的關鍵物理量特征指標,對上級氣象部門的短時臨近預報系統進行本地化。加快未布點鄉鎮的自動站建設工作,積極開展鄉鎮天氣預報業務服務,對重大災害性天氣、關鍵性天氣,不僅要力求報出落時落點、量級范圍,還要延長預報時效。

2.2加強預測、預警能力建設,提升城市氣象服務能力

根據樂清市防雷工作起步不久的特點,加快建立雷電監測系統和防雷減災應急體系建設,對易遭雷擊的單位,應嚴格做好防雷裝置設計圖紙審核、施工監督和竣工驗收工作,防雷不合格的建(構)筑物不得投入使用。加強油庫、加油站、化危品倉庫等易燃易爆化學物品經營儲存場所的年檢[3]。

繼續加大對氣象事業的投入,積極推進水文、國土等相關部門的資源共享,加快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系統建設,提高氣象災害預警、和氣象防災知識普及能力,充分發揮部門協同防御氣象災害的能力,提高城市氣象服務的敏感性、針對性和主動性。根據氣象災害輕重程度的預測結果,及時完成影像、圖標警示信號的制作,迅速氣象災害信息。在城市中心或人流密集區設立電子顯示屏,爭取最大的信息覆蓋面,為防災減災爭取時間。充分利用電視臺、廣播站、因特網、咨詢電話、手機短信等多種渠道及時氣象預警信息。通過人機交互實現災害性天氣的最終識別和預警,建立基于gis的省-市-縣災害性天氣臨近預警聯防系統。

2.3完善預案編制,提高社會防災綜合能力

應高度重視近年來樂清市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強度增大、頻次增多的客觀事實,提高城市防汛排水系統的防御標準,加強城區排水管網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城鎮一級的各種預案,全面考慮可能發生的氣象及衍生災害,并納入預案,使得救災人員和物資第一時間投入應急處置,并有效發揮作用。加強氣象災害評估和區劃工作,有重點地合理配置好城市氣象災害應急防御隊伍和物資。建立部門合作機制,提高城區氣象災害管理和防御能力[4]。

預防和減輕城市氣象災害、維護社會安全穩定需要一個強大的公共防災、救災體系,體系建設應以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體現以人為本為原則。在救援方面,加強低保戶等社會弱勢群體的保險和賠償力度;加強小區、校園等社會基本單元或重點單位的氣象防災演習;加強市民自救互救的共同防御城市氣象災害能力。

2.4改善城市生態氣候,重視氣候資源保護

改善城市生態氣候是防御城市氣象災害的重要組成部分,任何程度的空氣污染都與大氣中的空氣流動、溫度、降水等氣象條件有關。日照在城市總體布局中也有重要作用,城市居住區規劃要考慮日照的年、季、日變化規律。城市綠化對凈化大氣、改善市區生態氣候有重要作用,可起到降溫、增濕、降低風速和減少噪音的作用。

建設生態城市不僅可以有效地減少城市氣象災害,還可以確保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氣象局應抽調精干力量,研究建立城市氣候模型,將氣候與城市建設規劃相結合,使城市和建筑物與城市氣候相適應,作出最優化的建筑設計,創造出適宜居住的城市生態環境。另外,應該根據經濟的發展和氣象觀測數據及氣候變化研究,綜合分析城市規劃、設計等與氣候資源之間的關系,修正有關規劃設計體系和規范,以進一步提高工程設計的安全性、可靠性、舒適性和經濟效益。繼續推進環保模范城市和生態城市建設,編制高起點、高水平、高質量的城市建設規劃,以指導城市建設與生態保護,全面提升城市的可持續發展能力[5,6]。

3結語

城市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復合系統,城市氣象災害防御涉及社會各方面,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各種基礎設施與建筑物的安全是防御城市氣象災害的基礎,廣大市民防災減災意識的提高是防御城市氣象災害的重要保證。氣象局應當充分利用世界氣象日、全國科普日等活動開展大范圍的宣傳工作,利用宣傳掛圖、播放影音資料、氣象科普小冊子等形象生動的形式,讓廣大市民充分認識氣象災害的危害性,努力提高市民接收和應用氣象信息的能力和水平。

4參考文獻

[1] 章國材.防御和減輕氣象災害——2006年世界氣象日主題[j].氣象,2006,32(3):3-5.

[2] 韓淑云.氣象預警塔預警防范氣象災害[j].城市與減災,2008(2):48.

[3] 董旭光,王棟成.濟南城市氣象災害特征分析及防災減災對策[c].中國氣象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2005.

上一篇: 藏醫學論文 下一篇: 公路工程質量管理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h在线播放在线观看h | 一本久中文视频播放 | 亚洲美女天堂电影 | 中文字制服丝袜在线播放 | 亚洲日韩性爱在线精品视频 | 一本久久A精品一合区久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