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06: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科學社會主義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2.有效融入的策略
2.1確定明確目標在初中政治課中融入社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教育的目的是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目標和價值觀念,從而提高他們的價值分析能力和選擇能力,從而促進個人的全面發展,使他們成為社會主義的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3]。因此,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要有融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敏銳性和自覺性,認真思考如何將二者有效融合。如在《政治生活》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公民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可以結合有關國際社會的知識加強他們對改革開放重要性的認識。
2.2使用科學的教學方法在有了明確的教學目標之后,科學、恰當的教學方法成了至關重要的影響教學質量的環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豐富又抽象,如何在思想政治課上將它們有效轉化為教學內容,讓學生容易理解是對教師方法選擇的重要考驗。其實政治課上的好多道理都可以結合身邊小事加以理解。因此,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教學法,選取一些發生在學生周圍的,且他們關注的文化或政治現象,作為課堂討論的內容,讓他們自主探究,提煉觀點,同時教師進行針對性指導和評價。如事件中的打砸行為,其中心焦點是愛國主義,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說明該行為的可行性,讓學生在探究討論中得出結論,從而加強對愛國主義的理解。
新聞學的學科地位時常被人質疑,這一問題值得每一位新聞學學者深思。鄭保衛教授扛起保衛新聞學和發展新聞學的大旗,提出要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的目標。應該說這個目標比較明確,回答了中國新聞學的特性問題,有助于明確中國新聞學的個性價值和努力方向。新聞學只有充實了自身的內涵,凸顯了自身特色,才能進一步鞏固作為一個獨立學科的價值和意義。本文就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談一些粗淺看法。
一、理論溯源: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的提出
由于新聞在中國總是與政治聯系在一起,新聞學又與文學、歷史學、社會學、傳播學有著密切的關系,不少人發出“新聞無學論”[1]的質疑,甚至一度有人認為新聞學已“走入黃昏”[2]中國人民大學鄭保衛教授認為,新聞學并未走入黃昏,而是在不斷邁向輝煌,新聞學學科的基礎扎實,其學科獨立性具有現實和理論依據。鄭保衛教授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在經濟發展、文化繁榮、社會進步的大背景下,我國的新聞學的學科發展具備了前所未有的良好環境和條件,豐富多樣的改革實踐、不斷改善的政治環境、逐步開放的學術氛圍,都為新聞學的發展創造了現實基礎。[3]新聞學的學科創新是宏觀創新理念的要求,是新聞事業內在發展的需要,是新聞工作不斷創新的需要,我們應該在創新的基礎上不斷發展新聞學。[4]鄭保衛教授認為,我們應該堅持在找準問題、繼承傳統和學習借鑒的基礎上發展,堅持在理論創新中發展,堅持在科學與人文精神的關照下和在馬克思新聞觀的指導下發展新聞學學科。[5]他提出,我國新聞學研究創新與發展的最終目標,應該當是構建一個能夠體現當代最高水平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以適應新世紀新聞事業和新聞學科發展的需要。[6]鄭保衛教授認為,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要堅持用馬克思新聞觀作指導,并體現兩個特點:一是要堅持社會主義的方向,反映社會主義新聞事業的本質;二是要具有中國特色,適應中國新聞事業發展的需要。[7]
鄭保衛教授的觀念為我們探索新聞學的未來指明了方向。但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應該說是一項艱巨而長遠的任務,如何明確這一理論體系的內涵和功能,解決這一體系的貢獻和普世性、闡釋力等問題,規避理論構建中的倫理風險,都值得我們深思。
二、理論的時代背景:“去西方化”理論與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
發展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內在上與目前學界認同的推進“去西方化”理論研究有一定程度的契合。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新聞學開始大量引介、吸收西方學術理論,以信息、傳播等概念取代原有宣傳的學術話語,希望借西方話語達到學術研究“去政治化”的目的,推動了學術研究的極大解放。經過了20多年的引入,西方理論與中國國情的不相匹配、“水土不服”現象開始引起學界的討論,新聞學開始反思西方理論的局限,并希望在未來研究中能體現中國的傳播實踐與學術理論的平衡點。這種“去西方化”理論研究,雖然任重道遠,但目前學界取得了越來越多的共識,就是應該找一個基于全球化中國的“去西方化”范式。如同李彬、黃衛星所言,當務之急需要在更加深厚的思想層面和更加廣闊的社會層面重申政治及其意味,新聞傳播學研究不僅在于擺脫技術化、“貧血化”的庸俗路線,而且更在于科學解釋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并為其提供一套安身立命的價值依托。[8]在這樣的背景下,新聞學研究的視野被進一步擴大,學術研究的諸多禁忌開始被打破,新聞與政治的關系再次被重新審視,在“再政治化”的過程中學界越來越強調學術研究的公共參與精神。
中國傳播學研究正在經歷著一個學科走上歷史前臺的重大轉折時期,政府或國家的需要發揮著一種引領和重組中國傳播學研究群體的作用。目前,新聞學研究面臨的是一個黃金時期,經濟社會平穩發展并面臨轉型,信息化持續加速新聞需求高漲,媒介技術變革推動公眾公共意識不斷增強。姜飛[9]認為,目前中國新聞傳播學的研究面臨的社會形勢和公共需求,同戰后美國對新聞傳播學的需求十分相似。在這個冠之以“轉型”、“信息”、“風險”、“新媒體”等名稱的社會中,傳播媒介和新聞媒體的作用空前重要,而黨和政府、企業組織、公眾個人等,對新聞傳播的需求也空前高漲。這個時代是難得的理論創新機遇期,新聞學有必要加強“去西方化”研究,而構建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或許可以成為“去西方化”理論的一個恰當選擇。
三、理論合法性: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和文化書寫
學界中的很多人對但凡牽涉以“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的理論常常嗤之以鼻,或敬而遠之。他們認為,理論應該是具有普世性的,能夠接受特殊性或普遍實踐的檢驗,或者理論應該是意識形態中立的,不應有政治傾向。這些人的觀點有一定的道理和科學性,學術不是政治,應該保持相對的獨立性,理論也應該具有強大的闡釋力和適應性。但理論研究作為人的一種思想活動,仍然無法解釋實踐中遇到的全部問題,而且理論也無法回避自身的意識形態。
后現代思潮中,真理已遭到質疑,人文學科遭遇表述危機。人文學科中處于支配地位的觀念正在被重新評估,那些曾經想當然地被當做事實,或者被當作范式的有效性基礎的“確定性因素”,成為有問題的東西。[10]詹姆斯·克利福德、喬治·E.馬庫斯在《寫文化——民族志的詩學與政治學》一書中指出,所有建構的真理都是通過排斥和修辭的強有力的“謊言”而變得可能的,沒有一個“完整的”第一時間知識大全。[11]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不僅僅限于文學界和人類學界,但人類學民族志所作出的反思已經深刻地影響了諸多人文和社會學科。后現代思潮帶來的質疑權威、消解中心、打破權力,給傳統的理論帶來諸多挑戰,這種質疑給所謂的普世理論和客觀真理以巨大打擊,普世理論和絕對中立都是被后現代給解構了的“神話”,他們并不存在。在后現代思潮的挑戰和實驗民族志的啟發下,或許我們應該重新反思理論構建中的基本問題,我們應該放棄那種構建普世理論的追求和完全中立的態度。
但是,如果放棄理論的普世性和中立性,理論的合法性依據又從何而來呢?公共人類學的實踐或許對我們有一定啟示意義。公共人類學的主要聲望來自它對世界范圍的某些問題及事件所作出的直接的和實質性的貢獻,它從過去的研究所積累的傳統中吸取智慧并應用于當代。[12]學術研究應該是作者(學者)利用文本(理論)與讀者(公眾)的一種對話,這種對話面對的是具體的公眾,要解決的是理論的普世性與本土性之間的矛盾。在這一解決過程中,普世性成為解決“本土問題”的前提和語境,而“本土理論”成為特殊人群面對的特殊問題,并證實或證偽普世理論。我們要發展的新聞學理論就是這樣一種理論,新聞學學者借助這一理論體系建立同中國公眾的公共關系。以公共精神為基本原則,這符合學術研究的價值關懷和人文精神。
知識的產生與發展是一個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人類的知識總在一個原點開始旅行,后人會按照沿著前人走過的路繼續走下去。但是當知識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必然會走入歧途,誤入困境。這時知識會推崇復古或是返回原點,重新考問,擺脫困境,以便開始新的旅程。人文學科的表述危機如此,民族志也是如此,當原有的學術傳統難以解決困境中的問題時,我們需要返回原點。在這個原點,永遠高昂著人性,永遠駐扎著對人的生命的追問,對真理的追問。后現代主義返回了這樣的原點,打破了原來樹立的傳統和權威,但在打破這一切的同時,它仍然在建構。后現代民族志同樣打破了民族志積累起來的權威,但同時它也致力于一種新的秩序。
現在,新聞學的理論構建也急需做這么一項工作:返回原點。返回原點,不是完全“返祖”,而是要回到我們傳統理論無法支撐社會發展、西方理論大量涌入中國的時刻,返回那一時代,梳理最近30多年來學習借鑒西方理論的經驗和不足,以公眾聯系的時代變遷為底色,在總結的基礎上創新,描繪新的理論圖景。這種總結的源泉就是30年來的中國模式和生動的社會主義實踐。
四、理論闡釋力:中國模式和生動的社會主義實踐
目前,中國研究成為西方學界的熱門,西方新聞傳播學界對中國問題的研究也成為熱點。很多西方理論無法在中國得到驗證,因此中國研究成為理論驗證的天然“試驗場”。很多西方學者將中國的特性表述為“中國模式”,這一模式一方面表達中國特色,另一方面也表明中國社會主義陣營的意識形態色彩。在西方學者研究中國的同時,中國學者更喜歡生搬硬套西方理論來解釋中國問題,這不得不說是一種“怪圈”。我們所要構建的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就是要解決這種怪現象。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是要在吸收消化西方理論的基礎上,研究中國的特殊問題。這種研究很像民族志研究,民族志學者在走入一個村寨做研究時,他首先要了解村寨所處的鄉情、縣情、省情,乃至國情和整個世界。我們所要構建的新聞學理論體系,并不是要把自我封閉起來,排斥西方和全球化,而是要在西方理論和全球化的基礎上來研究中國的社會主義的特殊問題。這一理論體系可以對西方理論進行發展或修正,它的創立目的是強化普世理論的有效性,并不是要在西方學術界以外再建立一個理論界,學術理論是不分國界的。這一理論是一個完全的開放系統,它最早借鑒了西方理論,并同中國的民主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實踐結合在一起,同當前的現實中國保持了密切關系;它大量吸收了西方傳播學的研究成果,也歡迎西方理論和西方學者的檢驗。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施行,中國的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國際影響逐步提升,構建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體系具備了越來越多的理論和現實可能性。這一理論建立在從殖民時代開始從未有過的全新世界經濟格局基礎上,建立在社會主義的全新嘗試和探索實踐基礎之上,建立在作為發展中國家的大國影響逐步擴大的基礎之上,這些現代歷史上的嶄新經歷和發展歷史將給我們所要構建的新聞學以更強的闡釋力。
我們的態度并不是為了通過中國模式和社會主義實踐的研究建立一種真正的“普世理論”。克利福德在《寫文化》一書中用了“部分的真理”一詞,用來說明民族志的真理,也正是這種“有承諾的、不完全的”真理帶來的“一種有力的不完全感”,才能“成為機智表達的源泉”。[13]或許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理論體系就是要探索這樣一種“部分的真理”,這種部分真理與放之四海而皆準的普世理論或真理不同,但這種真理面對世界背景中的中國公眾時,可以解釋中國的問題,并與世界交流。
我們所要建構的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新聞學理論體系,是與中國國情、社會主義政治密切相關,同時又堅持理論建構的一般原則(普世性與特殊性的統一),堅持服務于公眾和公共事業的一種理論體系。我們應該放下對“中國特色”和“社會主義”的政治成見,深刻地去思考目前我們理論創新的依據和可能。我們應該捕捉歷史難得的機遇,將中國的新聞傳播實踐納入世界范疇之中,發揚公共精神,服務于中國的公共事業,擴展學術的公共空間,發揮學者的公共作用。
注釋:
[1]參見唐遠清:《對新聞無學論的辨析及反思》,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年。
[2]參見郜書鍇:《走入黃昏的中國新聞學——30年中國新聞學的回望與反思》,2009年第3期。
[3]鄭保衛:《試論我國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及學科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4]鄭保衛:《試論我國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及學科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5]鄭保衛:《從“保衛新聞學”到“發展新聞學”——當前我國新聞學學科建設之我見》,《現代傳播》,2007年第1期。
[6]鄭保衛:《試論我國新聞學的學科地位及學科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7]鄭保衛:《從“保衛新聞學”到“發展新聞學”——當前我國新聞學學科建設之我見》,《現代傳播》,2007年第1期。
[8]李彬、黃衛星:《從去政治化到再政治化——讀趙月枝〈傳播與社會:政治經濟與文化分析〉》,《新聞大學》,2012年第1期。
[9]姜飛:《中國傳播的三次浪潮——紀念施拉姆訪華30周年暨后施拉姆時代中國的傳播學研究》,《新聞與傳播研究》,2012年第4期。
[10]喬治·E·馬爾庫斯、米開爾·M·J·費切爾:《作為文化批評的人類學:一個人文學科的實驗時代》,三聯書店,1998年,第23、25頁。
[11]詹姆斯·克利福德:《導言:部分的真理》,見詹姆斯·克利福德、喬治·E·馬庫斯編:《寫文化》,商務印書館,2006年,第35、36頁。
【關鍵詞】社會主義制度/市場經濟體制/市場化
一、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
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相結合的問題是當代世界最為重大的理論和實踐問題。由中央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是當代主流經濟學面臨的一個嶄新問題(Grosfeld,1990)。盡管現代主流經濟學是一門比較成熟的關于市場運行和資源配置的學說,但從總體上來說,現代西方主流經濟學并沒有一套現成的“過渡”理論或“轉軌”理論用來指導經濟體制國家改革的重大實踐。這意味著我國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僅是對現代市場經濟理論的重大創新,而且這個實踐本身就是對理論的重大發展和貢獻。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是社會主義制度與市場經濟體制的結合。那么,什么是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呢?按照馬克思的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就是整個社會的共產(共同占有和共同生產)、整個社會的自由聯合勞動、商品生產和競爭的消除、階級的消滅等等。顯然,這樣的基本制度與市場經濟形式是不能結合的。但是這里所說的社會主義是馬克思科學社會主義理論中的科學社會主義,即共(論文庫)產主義而言的。而當代實踐中的社會主義與馬克思所說的由發達資本主義脫胎的科學社會主義(共(論文庫)產主義)是兩種不同歷史形態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正是基于當代實踐的社會主義而不是科學社會主義最高形態共(論文庫)產主義。就實踐中的社會主義而言,我們的基本定位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社會主義初級階段是對我國現階段社會性質的根本定位。關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黨的十三大報告做了科學的界定: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不是泛指任何國家進入社會主義都會經歷的起始階段,而是特指我國生產力落后、商品經濟不發達條件下建設社會主義必然要經歷的特定階段。確切地說,社會主義的初級階段是“后發展國家社會主義初級階段”[4]。一些學者在討論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與市場經濟的結合問題中,總是把社會主義同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高形態的特征同市場經濟的要求聯系在一起研究,如把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僅僅歸結為公有制和按勞分配,這是不正確的,事實上公有制形式本身不等于社會主義,較低生產力水平意義上的按勞分配實際上必然導致平均分配。這樣來理解社會主義實質上降低了社會主義的標準,模糊了社會主義的本質特征。《中(論文庫)共中央關于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中所說的“社會主義基本制度”是當代實踐中的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是后發展國家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是另一種歷史形態的社會主義的基本制度。這種基本制度本身就包含著私有制在內的多種所有制形式、多元的產權關系、包含著商品生產和市場經濟存在的條件。在現實的社會主義制度下,多元產權主體的存在提供了市場經濟生成與發展的社會環境。
市場經濟體制與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的內在藕合有其客觀依據和歷史必然性。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水平是市場經濟與社會主義得以共同存在的一個前提。從歷史上看,商品經濟的生成確實是同私有制聯系在一起的,但在私有制的奴隸社會和封建社會,商品經濟并沒有演化為以市場為中心在社會范圍的配置資源的市場經濟,這說明市場經濟的存在是以生產力和社會分工發展到一定水平為前提的,而分工越發達,單個私人資本容納社會生產力的能力就越有限。社會分工與社會生產力這一矛盾的解決,一是通過建立生產資料的公有制度,實現生產資料占有、使用的社會化,二是通過生產要素組織方式的變革實現財產占有與運作的社會化來解決的。從社會制度的角度來看,我們選擇了公有制度而西方國家則是通過選擇了股份公司等企業組織形式來解決這一矛盾的。但問題的關鍵是,建立生產資料公有制沒有消除市場經濟在社會主義社會存在的必然性,資本主義國家也沒有因財產一定形式的社會化運作而使其經濟體制演變為計劃經濟體制,因此筆者認為把市場經濟區分為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市場經濟是不科學的。市場作為一種資源配置手段,它直接聯系的或調節的對象是生產要素或財產的組織單位——企業,而不是所有制制度。市場制度所要求的是采取什么樣的生產要素或財產組織形式使企業既能適應財產社會化運作的要求,又能按照市場價格信號組織生產和經營的經濟主體。歷史上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法人產權獨立于所有權,所有權與法人產權分離與制衡機制的創立,曾使資本主義私人所有制突破自身的局限,適應社會化生產要求,在社會范圍內組織生產。社會主義國家完全可以通過對公有制財產組織方式的創新和所有制社會結構的調整,為市場經濟的運行創造條件。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僅與后發展國家社會主義的社會性質的相藕合,也與計劃經濟體制所造成的經濟低效率直接相關。本來意義上的計劃經濟是以社會成員共同占有生產資料為前提的,全部社會生產都要有組織地進行,社會對全部勞動和資源都要有計劃地配置和調節,商品也就隨之自動消失了。從理論上來說,計劃經濟同科學社會主義意義上的共(論文庫)產主義是相同的。從計劃經濟的現實來看,當代社會主義國家實踐中的計劃經濟,共同特點都是排斥商品生產和價值規律,其運行機制是通過國家的統一計劃和行政手段來調節,計劃經濟運行的基礎是政治安排,而政治的本質是支配與強制,即國家對社會經濟實行全面壟斷和政(論文庫)府的超經濟強制,因而是一種“統制經濟”、“命令經濟”,把計劃經濟和市場經濟單純理解為一種配置資源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是不正確的。市場經濟有三個最為基本的特征:私有財產制度、自由經濟制度、市場配置資源。這與計劃經濟的基礎和本質是根本對立的,市場經濟和計劃經濟借以產生和存在的制度基礎是完全不同的,不能奢望在計劃經濟的基礎上改良出市場經濟。事實上無論是理論意義上的計劃經濟還是實踐意義上的“統制經濟”都是同市場經濟相根本對立的。如果不是這樣來理解,那么就意味著不進行徹底的產權制度改革,就可以由計劃經濟轉向市場經濟,這種模煳認識是非常有害的。作為一種經濟制度,真正的計劃經濟只有在市場經濟的歷史任務完成之后才會出現,而“統制經濟”實際上是超越客觀實際、違背客觀經濟規律的制度選擇。
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還有著一種與市場經濟本質要求相適應的世界性背景和意義。市場經濟在本質上是沒有國界或地域限制的,市場經濟的這種屬性必然要求打破國家或地域的限制,從而在世界范圍內進行生產和經營,跨國公司的出現正是市場經濟這種本質屬性的外在表現。因此,世界經濟國際化、一體化的趨勢,無疑使中國經濟隔離于世界市場的“經濟魯賓遜”式的設計最終歸于夢想。世界需要中國,這僅僅是問題的一個側面,如同一枚硬幣有正反面一樣,問題的另一面是:中國也需要世界。然而,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行為主體是具有獨立經濟利益的企業,而不是政(論文庫)府。因此,我國高度集中體制下的傳統的經濟模式中,政(論文庫)府作為一個超級的“經濟托拉斯”來與國外企業發生經濟利益關系和競爭,不僅是不公平的,而且必然導致經濟的X非效率。因此中國建立與世界上市場經濟國家的運行機制和管理體制相接軌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便有了理論上的或概念上的依據。我們把對市場經濟體制的選擇置于國際大背景的坐標之中,就會看到市場經濟體制也是我們在市場經濟的總體氛圍的條件下的現實選擇。基于這樣一種認識,我們可以說,中國加入WTO的實質是同市場經濟制度接軌。
二、市場化及其標準
自1978年以來,改革開放一直是中國社會的主流,特別是黨的十四大明確提出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以后,市場化改革就成為中國社會的共識和價值取向。自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以來,不少學者也對改革的市場化進程和改革的績效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對于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基本判斷,中(論文庫)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十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我國已經進入由初步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到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重要時期。這就提出了一個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即市場化及其判斷標準問題。
筆者認為,對這個問題的研究至少需要研究以下三個方面:一是如何理解市場化;二是市場化有無標準;三是市場化的研究方法問題。
市場化是一個與市場經濟直接相聯系的范疇。國內學者和研究機構對市場化的理解是有一些分歧的。例如,國家計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課題組認為,市場化是指資源配置方式由政(論文庫)府行政配置向市場調節的轉化,具體說,就是“取消或放松國家對商品生產要素供求數量及價格的管制”。而較早系統研究我國市場化進程的學者陳宗勝教授認為,市場化進程是市場機制在一個經濟中對資源配置發揮的作用持續地增大,對市場機制依賴程度的不斷加深和增強的演變過程。市場機制包括供求、競爭、價格、風險、利益機制等,是市場化理論含義的延伸[3]。把市場經濟看做是市場機制對資源配置的作用持續地增大的過程這個定義非常符合新古典經濟學的正統規范,但是忽略了市場經濟中作為市場主體的人的博弈行為和博弈過程,見物不見人。從經濟思想史的角度來看,自從19世紀末新古典主義的創始人馬歇爾等分析供給與需求以來,資源配置問題就成為經濟分析的主流,但新古典經濟學沒有分析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而供給和需求背后恰恰是人作為市場主體的行為,因此現代經濟學把市場過程更多地理解為市場主體的博弈行為和博弈過程。另外把市場化單純理解為市場配置資源的過程會偏離市場化的本質。已如前述,市場經濟的本質特征是:私有財產制度、自由經濟制度、市場配置資源。把市場經濟理解為市場機制調節配置資源的過程,是有一定的理論假設和前提的,那就是在一個完全競爭和市場化已經完成的經濟中,在私有財產和經濟自由已成為既定前提的條件下,市場經濟的主要特征自然就是由市場配置資源了,正是在這種意義上市場經濟才被稱為由市場配置資源的經濟制度或經濟形式。經濟市場化就其本質來說,首先是經濟主體的經濟自由權利的確立、實施和得到有效保障的過程。經濟自由權既包括個人的財產所有權,也包括勞動力的個人所有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市場化的實質就是經濟自由化。市場主體在明確的產權關系和平等互利的條件下,自主從事交易活動,交易雙方不僅能夠從中獲得利,而且還能夠創造合作剩余,這樣就使原來我們認為并不增加社會財富的交易活動具有了生產性,市場的激勵和約束作用也因此凸現出來。
第二個問題,關于市場化有沒有一個絕對的標準問題,專家學者們也是有不同的觀點。多數研究者認為市場化進程有絕對的標準。這種觀點最有代表性的學者陳宗勝教授認為,要判斷和評價體制改革是否達到目標,就必須對測度市場化程度的標準作出界定,盡管這是一個難以統一的復雜問題,但是如果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就不可能作出統一的結論。所以,他認為,應以100%作為完全的市場化的標準,以0%作為完全計劃化的標準。其理由是由于各個市場經濟國家中政(論文庫)府干預經濟的程度是不同的,而且同一個國家對不同領域的干預、在不同時期的干預都不完全一致,所以,如果不是以100%來界定完全的市場化(盡管還沒有一個國家的市場化程度達到100%),而以某一個市場發達國家的市場化程度作為對比的基礎或參照系,那么,不同國家的比較就失去統一的標準,同一個國家的不同領域或不同時期的比較也會發生困難。當然,也有一些學者認為,市場化沒有絕對的標準,只有相對意義[8]。持這種觀點的專家學者認為,計算或測度市場化程度的絕對值不是一個科學的方法,也不能從絕對值的意義上去理解市場化程度。說一個國家的市場化達到一個百分數,會給人一個錯覺,好像世界上存在一個100%市場化的國家,而這樣的國家并不存在;即使是發達市場經濟國家,在市場調控的手段、方式、程度等方面也不完全可比;特別是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市場化的內涵也相應改變,所以,不存在一個靜態不變的市場經濟標準。因此,對市場化進程的絕對評價是無意義的,而只能進行不同地區之間進程快慢的相對比較,即以名次之類的順序尺度進行衡量。
筆者認為,市場化不僅在性質上是可以定性的,市場化的過程在本質上可以看做是經濟自由化的過程,而且在標準上也是可以界定的。也就是說市場化的含義是雙重的,既包含過程,也是指一定的標準,嚴格來說它是指市場經濟發育的一定程度而言的。從過程的角度來看,假設一個國家的市場化水平是從5%向10%過渡,我們就不能認為這個國家或地區是市場化了。這就意味著市場化不能單純是指過程而言的。其次對于標準來說,它是從靜態的角度對市場化的程度的一個限定,即規定了市場化的最低標準,比如說5%就不能說是市場化了。至于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經濟交易越來越突破一個國家和地區的范圍而在全球范圍組織經濟活動的趨勢越來越明顯,以及對不同地區之間的市場化程度只能進行相對比較等觀點,并不能說明市場化本身是不能測定的,而只是說明市場化的測度的研究方法問題。
關于市場化程度的判斷標準,一般認為,市場化程度在15%以下可稱為非市場經濟或墳墓經濟,市場化程度在80%以上可稱為成熟或標準的市場經濟,市場化程度在60%—70%之間可稱為準市場經濟,市場化程度在40%—50%可稱為轉軌中經濟,市場化程度在50%—60%左右可稱之為接近準市場經濟或轉軌中經濟。國內學者對我國目前市場化程度的判斷尚有一些不同的判斷,主要是有高、中、低三種估計,高位估計是65%,中位估計是55%—60%,低位估計是60%[7]。正是基于我國市場化程度已經基本達到或已經接近60%的判斷,中(論文庫)共中央關于制定十五規劃的建議中明確指出:我們已經初步建立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新世紀5—10年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時期。我認為關于我國市場化程度的判斷基本上是比較準確的,國外的研究機構的研究成果也可以說明這一點,據世界遺產基金會與《華爾街日報》利用50多個經濟指標對世界150個國家的經濟自由化程度的評價結果,中國市場化程度大致相當于美國的50%,考慮到可存在的人為的偏差,中國經濟市場化的程度估計至多達到美國的60%—65%,處于這樣的水平,我們可以認為初步建立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但對于十五期間,要在5—10年中建立起完善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卻有相當的難度。從西方市場化程度較高的英國、美國和日本來看,英國大體上用了250年使英國成為標準的市場經濟國家;美國用了100年左右的時間成為典型的市場經濟國家;我國封建制度幾千年,計劃經濟30年,要建立完善的社會主義經濟體制是一場深刻的長期的社會革命,對此,我們還面臨著十分艱巨的任務,如生產要素市場化問題、市民社會的建構問題等等,對此我們應當有科學的判斷和充分的思想準備。
市場化程度的研究和判斷,需要建立科學的指標體系和研究方法。國內學者提出的有代表性的指標體系主要有:江曉薇、宋紅旭[5]提出的測算指標是:(1)企業自主度:包括企業的14項自,即生產經營權、產品勞務定價權、產品銷售權、物資采購權、進口權、投資決策權、稅后利潤分配權、資產處置權、聯營兼并權、勞動用工權、人事管理權、工資資金分配權、內部機構設置權、拒絕攤派權;(2)市場國內開放度:包括農業生產、工業生產、物資流通、商業流通、價格調節、投資管理;(3)市場對外開放度:包括進口依存序、非關稅壁壘,直接投資實際額;(4)宏觀調控度:包括稅收負擔、政(論文庫)府補貼、貿易管理、社會消費、信貸管理;國家計委課題組[6]是從商品市場(包括生產環節和流通環節)的市場化和要素市場(包括勞動力市場和資金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入手進行測算的。商品市場和要素市場的市場化程度實際上就是國家已經放開、主要由市場進行調節量的那一部分占全部市場的比重。顧海兵[7]則是從要素市場化方面進行研究。他提出的測度指標包括:(1)勞動力市場化,包括農村勞動力市場、城鎮勞動力市場、城鄉分割的戶口管理體制及城鎮、城鄉的戶口封閉體制;(2)資金市場化,包括資金市場的主體結構、資金結構、利率結構;(3)生產市場化,包括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產三產業;(4)價格市場化,包括重要的工農業產品價格和公用事業價格、房地產價格、醫療價格。陳宗勝[3]認為,對經濟體制市場化進程的測度,最好按經濟體制自身的構成,即企業、政(論文庫)府、市場三方面展開分析。徐明華[8]則從8個方面進行了測算,這8個方面包括:(1)所有制結構:包括工業總產值中非公有制經濟的比重、非公有制從業人員占全部從業人員的比重等5項具體指標;(2)政(論文庫)府職能轉變和政(論文庫)府效率:包括GDP與政(論文庫)府消費之比、黨政機關和社會團體從業人員占全社會從業人員的比重等6項具體指標;(3)投資的市場化:包括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中非公有經濟投資的比重、基建投資中非國家預算內資金的比重等3項指標;(4)商品市場發育:包括出口總值占工農業總產值的比重、商品銷售額與工農業產值之比等3項指標;(5)要素市場發育:包括合同制職工占全部職工的比重、每萬人職業介紹機構數等5項指標;(6)對外開放:包括外貿依存度和人均實際利用外資2項指標;(7)經濟活動頻度:包括每萬人商業網點數、每萬人工業企業單位數等3項指標;(8)人的觀念:包括每萬人個體戶數、每萬人私營企業投資者數等4項指標。筆者認為,運用不同的指標體系來探索研究市場化的程度判斷本身就是非常有意義的,事實上每個指標體系都不能做到完全真實地反映市場化的程度,重要的也不是運用不同指標體系判斷市場化程度的差異,而是對市場化進程的基本趨勢的把握。就研究方法而言,筆者認為應當結合借鑒美國遺產基金會的研究方法,該基金會的經濟學家首先把經濟自由化定義為“對于政(論文庫)府在生產、分配、消費等方面管束的消除”。他們對經濟自由化指數的測量也是針對政(論文庫)府對于經濟所施加的束縛程度進行考察,因此這種考察的具體對象主要是政(論文庫)府的相關政策。這種考察是對影響經濟自由化的“投入”方而不是“產出”方進行考察;該機構共設置50項變量或指標,采用分值測度的方法進行“打分”和評估。這種方法的實質是考察制度因素對經濟自由化的影響及影響程度。當然影響一個和地區的市場化程度的差異還有人口素質、技術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可以考慮進一步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盛洪.市場化的條件、限度和形式[J].經濟研究,1992,(11)。
[2]張燦,謝思全,董利.中國勞動力市場化進程測度[J].經濟改革與發展,1998,(5)。
[3]陳宗勝,等.中國經濟體制市場化進程研究[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陳文通.如何正確理解以公有制為主體[N].北京日報,2002-04-19。
[5]江曉薇,宋紅旭.中國市場經濟度的探索[J].管理世界,1995,(6)。
[6]國家計委市場與價格研究所課題組.我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判斷[J].宏觀經濟管理,1996,(2)。
[7]顧海兵.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最新估計與預測[J].管理世界,1997,(2)。
[8]徐明華.經濟市場化進程:方法討論與若干地區比較研究[J].中(論文庫)共浙江省委黨校學報,1999,(5)。
1.初試時間:2014年3月15日-16日
2.初試地點:中國政法大學(考生須在考前2天在網上查詢具體考場安排)
3.筆試科目:外國語(不含聽力)和兩門業務課。詳細情況查詢“中國政法大學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專業目錄”。
(1)外語考試內容:
筆試滿分為100分(含詞匯和語法結構、閱讀理解、綜合、翻譯、寫作五部分組成,聽力測試在復試中進行)。
(2)以“同等學力”報考者加試政治理論考試內容為:哲學、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注:我校不舉辦考前輔導班,不提供歷年試卷、不指定參考書目。
(二)中國政法大學2014年考博復試
我校實行差額復試。
1.復試日期:初試結束后一周之內(具體時間另行通知)
2.復試地點:中國政法大學
3.復試內容:
(1)外語聽力、口語水平測試;
(2)專業課和綜合素質面試。
(3)同等學力考生還需加試兩門所報專業碩士學位主干課程。
4.復試時考生須攜帶以下材料:
(1)一寸免冠照片2張
(2)有效身份證件
(3)已蓋章的準考證
(4)碩士學位證書原件(“同等學力”考生需交驗學士學位證書原件),應屆碩士畢業生交驗學生證,國外或港、澳、臺地區獲得學位者需交驗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的認證證書;
(5)碩士階段的成績單
(6)通過網上報名系統打印的“博士研究生報名登記表”、“專家推薦書”、“政治審查表”;
(7)碩士畢業生需提交碩士學位論文全文,以及導師、論文評閱人和論文答辯委員會對論文的評議材料,本人已公開發表的論文、專著等材料;
二、報名時間:我校2016年博士報名時間為2015年12月20日至2015年12月30日。
三、考試:經審查符合條件的考生發給準考證。2016年3月10日-11日報到,3月12日-3月13日考試,3月14日同等學力加試。加試科目包括政治理論(人文社科類: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理工類:自然辯證法)及兩門本專業碩士主干課程(具體考試科目與所在學院聯系)。
四、報名者應于2015年12月30日前(以當地郵戳為準)向研究生招生辦公室提供以下材料:
1、填寫好的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考登記表。登記表中的"單位意見"一欄必須由考生人事檔案所在單位人事部門填寫明確意見,并加蓋人事部門公章;應屆碩士畢業生由所在學校研究生管理部門填寫意見;
2、兩位與所報考學科相關的副高級以上職稱專家的推薦信;
3、碩士學位課程學習成績單;
4、最后學歷、學位證書復印件(應屆碩士畢業生必須在7月初補交)或證明書。參加考試報到時需出示證書原件;
5、政審表;
6、往屆生需提供教育部出具的最后學歷認證報告,應屆碩士生應提供學籍在線驗證報告。
五、考生于2015年12月20日至12月30日登陸河北省2016年攻讀博士學位研究生報名網站(hebeea.edu.cn)輸入個人基本信息。不輸入信息者報名無效。
中圖分類號:A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10-019-03
引言
國家社科基金項目設立于1991年,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項目基金。開設國家社科基金項目以來,極大地促進了我國整體學術水平的提高。目前,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共設有社會學、馬列?科社學、政治學等23個學科類型,基本形成重大項目、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西部項目、后期資助項目、成果文庫等七個立項資助類別。在國家社科基金的大力支持下,馬克思列寧主義和科學社會主義學科(以下簡稱“馬列?科社”)得到了蓬勃發展。本文通過對1994―2015年馬列?科社學科國家基金立項情況進行統計分析,進而了解本學科的研究現狀和發展趨勢。
一、統計數據來源及研究方法
本文使用的全部數據來源于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網站公布的1994―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對馬列?科社學科的立項數據。在數據處理中,本研究基于2008個有效樣本,首先將所有數據匯總,統計到Excel表格,然后對馬列?科社學科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立項時間、立項類型、區域分布、研究機構、科研人員、項目主持人、預期成果等信息進行全面的分析,意在揭示我國馬列?科社學科發展的現狀以及發展趨勢。
二、立項情況統計分析
全國哲學社會科學規劃辦公室公布的國家社科基金立項項目所涉及以下特征,即項目數量、項目類型、項目地域分布、項目主持人、研究機構、科研人員和項目成果類型七個立項情況,本文也將從這些方面進行統計分析。
(一)項目數量統計
經統計,1994―2015年,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對馬列?科社學科共計資助立項2008項,從表1數據可以清晰地看到,1994―2015年馬列?科社學科立項總數基本上保持增長的趨勢,但是在1995、1997、2000、2003年四個年份呈現減少的趨勢,而且個別年份差距較大,1995年僅資助13項,2012年開始大幅增加,增加幅度達到48項。
通過深入地分析數據,說明從1994年到2015年,本學科項目數量上基本保持穩定的增長,表明學者、大眾對馬列?科社學科的學習、研究、分析人數越來越多,也就突出地體現著對馬列?科社學科的研究視角呈現出不同的特色和進行深入地探索。但需要注意的一點是,馬列?科社學科立項數所占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比例總體上呈現下降的趨勢,在1994―1995年、1998―1999年、2004年、2007―2009年、2012年、2014―2015年呈現增長的趨勢,從中分析立項數目在減少的過程中1999年達到最高6.46%,2003年最低達到3.27%,其余年份基本上比較穩定,變化幅度不大。
(二)項目類型分析
馬列?科社學科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包括重點項目、一般項目、青年項目、西部項目、重大項目、后期資助項目、成果文庫七種類型,至今為止,中華學術外譯項目只有2013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蘇聯解體的二十周年祭》這一項目,另外由于一些項目未標明項目類型,所以這兩項未統計在內。
根據表1,我國馬列?科社學科的立項項目主要為一般項目,其次為青年項目、西部項目、重點項目。馬列?科社中一般項目共立項1146項,占本學科立項總數的57.04%,是馬列?科社學科的主體立項項目。青年項目占本學科立項總數的19.86%,從1995年最少的2項增加到2014年最多的48項,增福為46,增速快于立項項目總數的增速,這也客觀的說明國家大力重視和支持青年力量的培養,這也為今后國家社科項目立項提供了更大的發展空間。之后的西部項目設立于2004年,立項數占到項目總數的14.09%,立項數量超過了重點項目的立項數量,表明了這與國家政策有密不可分的關系,我國為了大力扶持和支援西部發展,因此從2003年開始進行西部計劃。另外重點項目和重大項目立項數所占比例相對低,其中重點項目占到項目總數的6.87%,重大項目占到項目總數的0.89%,因為國家對這兩大項目審核要求高、程序多。后期資助項目和成果文庫兩大項目均開設于2010年,所占項目總數的比重分別是0.89%、0.34%,這兩大項目最終的成果形式是專著,對專業性要求較高,因此立項數量較少。從這一統計表中也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我國馬列?科社學科的人才相對缺乏,研究重大項目和重點項目的力量相對薄弱。
(三)立項項目地域分布分析
表2統計的是國家社科基金馬列?科社學科項目立項地區的分布情況,此表借以考察本學科在我國不同地區的發展狀況。表2首先體現的一個重要特征是數據研究的全面性,本表統計的是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的國家社科基金馬列?社科學科的立項數目以及占總項目數的百分比。此外,獲得國家社科基金資助的地區呈現集中性的特征,居首位的是北京,立項數目為326項,占總數的16.24%,從這一數據可以得出,北京在馬列?科社這一學科的研究上處于領先的地位,北京在研究能力和研究水平方面是全國的核心地區,同時,北京的科研院所、高校、軍隊以及中央機關的機構的數量和水平是支持本地區發展的重要力量。此外,湖北、江蘇、河南、湖南、山東、陜西的立項數在80項以上,是項目貢獻的重要地區。然而,項目數較少的幾個地區分別是、海南、青海、寧夏、內蒙古和山西,這六個地區共立項73項,占總項目數的3.64%,不難發現這些地區經濟和教育發展水平較低,因此科研能力相對薄弱。
(四)項目主持人所屬單位系統分析
國家社科基金立項主要隸屬于以下五大系統,分別是高校、黨校、社科院、機關、軍隊體系,通過表3統計可以發現,在馬列?科社學科的研究領域中,我國各省市的高校科研人才云集,高校科研人員是研究的主要力量,研究的專業性和規范性強,是研究重要課題的主力軍;同時,在黨校系統中,馬列?科社學科的立項項目也起著重大的作用,這與馬列?科社學科的學科性質有關,我國大力倡導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思想意識層面弘揚主旋律,奠定主基調;相對來說,術業有專攻,軍隊系統的立項數目較少。
(五)項目數較多的研究機構及科研人員分析
表4統計的是1994―2015年馬列?科社學科立項總數在10項以上,包括10項的研究機構的信息,此表從微觀上可以系統地把握出本學科在國家基金立項上的具體系統的集中性,有助于國家在資金,政策方面給予科研院所集中支持。
首先,從本表列出的數據中,共有36個機構立項數目超過10項,共立項674項,主要是高校、黨校和社科院。立項數目具有明顯的隸屬系統集中性,立項數目最多的是中央黨校,為74項,占到總數的11%,是本學科研究的強力軍,這與國家政策緊密相關,另外,其他黨校共立項188項,占到總數的27.89%;排名第二位的中國社會科學院立項42項,占到總數的6.23%,中國社科院在馬列?科社學科的研究中無論是專業性還是深度性方面一直是佼佼者;從本表中看到我國的大多高校也是項目產出的主要貢獻者,共有26所高等院校立項434項,占到總數的64.39%。同時,本表反映出明顯的地域集中性,這與表2統計的信息相一致,立項研究機構主要集中在北京、湖北兩個省市,表明這兩個地區的研究實力整體較強。
其次,高校立項分布又呈現明顯的階梯性,第一梯隊為:華中師范大學立項34項、中國人民大學立項32項、山東大學立項27項、東北師范大學立項24項、武漢大學立項22項,共立項139項;第二梯隊為:南開大學、福建師范大學、鄭州大學、湖北大學立項18項、復旦大學立項17項,南京師范大學立項16項、蘇州大學、湖南師范大學、中山大學立項15項,共立項150項;第三梯隊為:清華大學、吉林大學共立項14項、北京大學、山東師范大學、湘潭大學、貴州師范大學立項13項、河南師范大學、廣西師范大學立項12項、南京大學立項11項、河海大學、江西師范大學、新疆師范大學立項10項,共立項145項。高校主要體現出明顯的專業性,主要是集中在全國各省份的綜合性大學和師范類大學的學院、政治學院,表明了這些馬列?科社學科專業強校在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立項中占有明顯優勢。
通過對全國31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所有的高校、軍隊、黨校、黨政機關以及其他機構的項目主持人信息進行統計,發現馬列?科社學科研究人員的立項數主要在2項以下,3項的科研人員有15名,4項以上主要集中在7位研究者,這些科研人員是本學科領域的核心領軍人物,對學科建設具有重要的影響力。其中立項數目最多的是華中師范大學科學社會主義研究所的聶運麟共立項5項,其中有兩項為重點項目,客觀上反映了華中師范大學在本學科的研究成果上做出了重大的貢獻。緊隨其后的六位學者平均立項為4項,主要以一般項目居多,不難發現,他們大多研究的時間跨度較大,周期較長,而且研究領域具有很強的專業性。以山東大學的王韻興學者為例,主要研究理論的實際運用,他所研究的四項項目中,有一項青年項目、一項重點項目,因此,也在本學科的研究深度和高度上有著突出的體現。
(六)項目成果預期分析
在項目申報、立項的程序中立項項目的預期成果形式是項目定性的重要影響因素,是選擇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式的起點,在某些方面,預期成果的選擇是項目研究成果成敗的關鍵。國家社科基金項目預期成果形式多樣主要以專著、研究報告、論文集為主,還有譯注、工具書、光盤等形式,但是因具體學科的性質會有一定的形式成果。在馬列?科社學科中,主要以專著、研究報告、研報、論文集單一項的形式立項,共680項,占到總數的97%,以專著+、論文集+等兩種形式立項的共21項,占到總數的3%。
在這些成果中,專著立項占到總數的80.31%,當然這與不同的項目類型的要求有關。同時,馬列?科社學科的專業性質決定著成果的形式,本學科主要研究基礎理論及其在某些領域及角度的理論運用,適合科研人員進行高、深程度的探索。另外,由于本學科的特殊性,沒有譯注、工具書、光盤等成果形式,因此,今后可以在成果形式上進行多樣化創新,不斷推進項目的深入探究。
三、小結
(一)研究現狀概況
本文主要以馬列?科社學科的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成果和形式為研究對象,運用統計學的基本方法,對我國1994―2015年間的馬列?科社學科立項項目進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分析,希望能夠基本上把握本學科發展的脈絡和趨勢。在22年間本學科取得了重大的發展,立項總數為2008項,項目類型多樣主要以一般項目和青年項目為主,青年科研力量已經成為本學科研究的中堅力量,反映出國家對新力量的重視與培養,項目的地域分布以及項目負責人的所屬單位、系統分布呈現集中性,主要集中在經濟發達、科教文事業發展快的省市高校,項目的預期成果形式多樣,有專著、研究報告、譯著等,并且西部地區在國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有較快的發展,新疆、貴州等地的學科建設水平取得了提高。
(二)研究思路大致相似亟待新角度
馬列?科社學科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的項目在研究思路和方法上主要是集中在立項項目的總數、立項類型、立項地域分布、項目主持人所屬單位系統分布、立項研究機構及其研究人員分布、項目主持人和項目預期成果這八個角度進行統計分析,整體的研究思路基本相似。在最終的研究結果中則體現出立項項目存在地域、單位,所屬系統等方面的不均衡現象、集中性現象,進一步推導出本學科研究建設的熱點地區以及薄弱地區,面對不均衡現象提出相應的對策建議,如項目負責人單位集中在發達地區,因而提出要對相對薄弱地區如云南、等地進行政策傾斜,這樣的研究思路是理論的一般延伸,這也會造成對同一立項數據的重復研究,這需要科研人員以及學者進行研究思路的新創造。
(三)加快形成學科研究的集聚效應
馬列?科社學科具有自身發展的特色,理論性、專業性強,因此在統計分析的基礎上不難發現,本學科應發展特色研究領域,加快形成學科研究的聚集效應,帶領整個學科的向前發展。在表2、3、4信息統計的基礎上,可以得出,通過進行不同單位機構、不同地域的聯合,以高等院校、社科院為研究的主陣地,以沿海地區、經濟發達地區為主要的帶頭地區,進行優勢互補,拓寬本學科研究的視角和深度。另外,科研人員可以借助跨學科的理論視野,不斷深化相關理論內涵,整合本學科的領軍人才和資源,在研究視角、研究方法、研究途徑等方面進行突破,為我國國家社科基金人文社科領域提供前瞻指導。
參考文獻:
[1] 徐俊,風笑天.近十年來中國社會學研究進展――基于國家社科基金立項的統計分析[J].北京社會科學,2014(9)
[2] 張永汀.國家社科基金視角下我國政治學科研究狀況分析――基于1993-2012年國家社科基金立項數據的量化分析[J].理論與改革,2013(3)
[3] 黃華偉.基于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的?科學社會主義學科發展狀況[J].科學學研究,2011(10)
[4] 覃正愛,趙亮,余倩.國家社科基金推動馬列?科社學科蓬勃發展[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3.09.11
[5] 鮑振東.落實“兩個鞏固”推進社科工作[N].遼寧日報,2013.11.19
[6] 姜霖.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統計分析――以社會學為例[J].西南名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2)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3)02-0040-01
公民這個詞本身是法律上的一個概念,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1]黨的十報告中要求加強公民意識教育,樹立社會主義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義理念,就需要社會主義公民意識的培養。[2]關于我國大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其培養的研究,成果是較為豐富的,省內外大都從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角度去進行研究。
一、四川省內研究現狀
從中國知網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進行搜索可以發現,目前對于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研究專著是十分缺乏的。省內研究主要是:一是從青少年公民意識培養的角度研究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對此提出了些建議;[3]二是研究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及其存在的問題;三是用一些理論來分析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存在的問題;四是對不同時期的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問題進行研究;五是研究在新時期新環境或者多媒體形勢下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問題研究;六是對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體系的內涵及其大學生公民培養體系構建進行研究;七是對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及研究的必要性、重要性及價值進行研究。這些研究以學術論文或者學位論文居多,專著可以說是鳳毛麟角。雖然說研究是較為全面和豐富,但對于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機制建立的系統研究較為缺乏。另外,就是對于大學生公民意識現狀的調查和分析也是較為匱乏的,需要進行加強研究。在基礎上建立相關培養機制,并能夠科學的加以實踐,這是現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研究的重點。
國內學術界早在上個世紀90年代就開始加強對公民意識的研究,現今研究著重點已經從國外理論介紹和中外比較研究轉向公民意識培養問題,目前研究主要是在:一是陳永森(1997)提出在市場經濟發展環境下一定要不斷的提高公民意識,這是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實際要求;[4]二是劉阿榮(2009)[5]和周旭東(2008)[6]研究公民意識與民主政治發展之間的互動關系;三是鄯愛紅(2004)[7]和康宗基、莊錫福(2011)[8]都在公民意識培育問題研究上做出了具體的建議和探索;四是陳聯俊、李萍(2010)[9]和杜崙(2009)[10]等都從中國傳統文化對培養我國公民意識的作用方面去進行研究和思考。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主要涉及:大學生公民意識培育的角度;大學生公民意識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影響;大學生公民意識培育有效性的思考。研究多為從大的方面進行論述,具體的調查研究和個案分析缺乏,對現階段我國公民意識培養機制體系建立的研究也較為缺乏;特別是對現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培養現狀的分析較為不足,這是也現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研究的基礎。
二、四川省外研究現狀
從中國知網以及中國國家圖書館進行搜索可以發現,省內關于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的研究是較為缺乏的,研究專著處于空白的狀況,而學術論文也僅為5篇。主要涉及到的研究內容是:大學生公民意識培育的角度;大學生公民意識對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的影響;大學生公民意識培育有效性的思考。研究多為從大的方面進行論述,具體的調查研究和個案分析缺乏,對現階段我國公民意識培養機制體系建立的研究也較為缺乏;特別是對現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現狀及培養現狀的分析較為不足,這是也現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研究的基礎。而國內研究則主要是涉及到公民意識培養問題,關于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問題也主要是集中上上述幾個方面,所以需要進一步研究。公民意識培養機制需要加以研究,公民意識培養機制就是公民意識受到內部或者外部因素影響而形成的運轉方式。[12]這些都是我國現階段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需要加強研究的。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60.
[2]宋新海.公民意識的養成及其當代意義[J].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2009(2):149.
[3]何齊宗等.從青少年公民意識培養的角度談大學生公民意識培養問題[J].青少年公民意識教育研究,2011(1).
[4]陳永森.市場經濟與公民意識[J].福建學刊,1997(2).
[5]劉阿榮.公民意識與民主政治的辯證發展:以臺灣為例[J].學術研究,2009(5).
[6]周旭東.論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與公民意識教育[J].全球教育展望,2008(12).
[7]鄯愛紅.我國公民社會的興起與公民意識的培育[J].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研究,2004(6).
[8]康宗基、莊錫福.試論我國社會組織的發展與公民意識的培育[J].科學社會主義,2011(2).
[9]陳聯俊、李萍.公民意識教育中文化傳統的影響[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2010(4).
一、培養目標
1、較好地掌握基本理論,樹立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思想,遵紀守法,具有較強的事業心和責任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學術修養,身心健康;
2、系統掌握本學科堅實的基礎理論和專門知識,具有從事安全技術工程領域的科學研究或獨立擔任專門技術工作的能力;
3、比較熟練地運用一門外國語。
二、學科專業及研究方向簡介
1、本專業隸屬的一級學科為礦業工程。安全技術與工程是針對大型基礎設施的公共安全而發展起來的一門新型交叉學科,該學科以保證大型基礎設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為目標,主要進行監測技術、檢測技術、信息處理技術、控制技術、健康診斷與評價技術等基礎理論及應用技術研究。該專業可招收土木工程、交通工程、機械工程、力學、安全工程、信息技術及材料科學與工程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
2、主要研究方向及其內容:
1)結構健康監測與信息處理技術:主要包括結構健康監測技術、監測與診斷系統、監測信息處理技術、數據挖掘技術、遠程監測技術等研究。
2)結構健康診斷與安全評估:主要包括結構健康診斷理論和技術、結構健康狀態及安全評估技術等研究。
3)既有結構性能評估與控制技術:主要包括既有結構檢測技術、仿真分析技術、承載能力及耐久性評定、壽命評估、結構控制及加固技術等研究。
4)大型施工機械安全技術與工程:主要包括大型施工設備的設計、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施工控制與安全管理等研究。
三、培養方式及學習年限
1、碩士生的培養方式為導師負責制,課程學習和科學研究可以相互交叉。課程學習實行學分制,一般要求在前一年修滿所要求的學分。
2、碩士生培養實行學年制,學制2.5年。碩士生的在校學習年限為2~3.5年(含休學)。
四、課程設置與學分要求
課程設置分學位課和非學位課兩大類,學位課分為公共學位課、基礎理論課、專業學位課,非學位課分為選修課和必修環節。碩士生在校期間,應修最低學分為26學分,其中公共學位課8學分,基礎理論課不少于4學分,專業學位課不少于5學分,選修課不少于5學分,必修環節4學分,最高學分不超過34學分。學分積要求是學位課學分積不少于51,選修課學分積不少于15,總學分積不少于66。
課程的考核采取以下幾種方式:
方式A:平時成績(20%)+閉卷考試(80%)的考核方式;
方式B:閉卷考試(50%)+課程論文(50%)的考核方式;
方式C:平時成績(30%)+課程論文或課程設計(70%)的考核方式;
方式D:考查。
課程
類別課程編號課程名稱學時學分開課學期開課單位考核方式
ⅠⅡⅢ
公共課學位課
100401自然辯證法322√人文分院B
100402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161√人文分院B
101201公共外語64+324√√外語系A
100001專業外語161√B
基 礎 理 論 課111105數值分析483√數理系A
111108應用數理統計322√數理系A
111103隨機過程483√數理系A
111003有限元法基礎483√工程力學系A
專 業 學 位 課121701安全系統工程322√大型結構所B
121702現代結構測試原理322√大型結構所B
121703智能材料與結構322√大型結構所B
120101橋梁結構理論483√土木分院A
120102高等結構動力學42+63√土木分院B
120103高等巖土力學40+83√土木分院B
120105高等混凝土結構學483√土木分院B
120106高等鋼結構理論483√土木分院B
120803數字信號處理322√電氣分院A
130907模式識別與圖像處理322√計信分院C
選 修 課131701結構工程仿真技術322√大型結構所C
131702風險分析322√大型結構所C
131703結構健康監測實驗技術322√大型結構所C
131704現代傳感器技術322√大型結構所C
131705風工程概論322√大型結構所C
131706結構振動與控制322√大型結構所C
130118工程抗震24+82 √ 土木分院C
130109彈性薄壁桿件理論322√土木分院C
130116環境巖土工程與災害防治322√土木分院C
131002結構分析及反分析方法322√工程力學系C
130903嵌入式系統及應用322√計信分院C
131201日語161√外語系C
130401人文社科系列講座161√人文分院C
必 修
環 節140001科研(教學)實踐1√D
140002學科前沿報告與學術活動8次1√√D
141501信息檢索161√圖書館C
補修課程
五、學位論文要求
學位論文工作是研究生培養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對研究生進行科學研究或承擔專門技術工作的全面訓練,是培養研究生創新能力、綜合運用所學知識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的主要環節,也是培養研究生文獻閱讀能力、工程設計能力、實驗能力、數據分析能力和數據處理能力、邏輯推理能力和寫作能力的主要環節。要求做到:
1、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著重選擇對國民經濟具有一定實用價值或理論意義的課題,要充分考慮實驗的各種條件、課題的份量與難易程度;學位論文的選題必須在第三學期期中(10月底前)完成,開題報告統一交培養單位辦公室。
2、學位論文必須在指導教師的指導下由研究生獨立完成,研究工作必須堅持實踐性、實驗性的原則,論文內容應以研究生本人從事的實驗、觀測和調查的材料為主。對所研究的課題要有自己獨立的見解。
3、碩士生論文科研時間一般不少于1年。
4、學位論文實行中期檢查制度,一般應在第四學期(5月底)進行,匯報學位論文工作的進展情況,遇到問題和困難及時向導師尋求幫助和指導,保證論文順利完成。
5、學位論文送審分兩批進行,第一批安排在第五學期期中,論文送審截止日為11月10日;第二批安排在第六學期期中,論文送審截止日為4月10日。
6、論文答辯、學位申請和學位授予參照《石家莊鐵道學院學位授予工作實施細則》執行。
碩士點負責人:
培養單位學位評定分委員會主席:
(分委員會公章)
IE在19世紀末起源于美國,并在歐洲、日本等國家得到迅速應用和發展。到了二戰期間,美國多數大學的工學院都已經相繼成立了正系,并開始招收IE碩士生,到1990年美國已有150所大學的工學院設有IE系,其中92所可以招收碩士生。1992年國家教育部批準西安交通大學和天津大學首批設立IE專業,1993年正式招收IE專業本科生,目前,我國已有150多所高校設立了IE專業。1999年國家教委批準設立IE工程碩士點。
2.工業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的特點
IE最初主要應用在機械制造、電氣工程、材料工程等領域,隨著現代管理發展,IE的應用范圍已擴大到服務行業、公用事業甚至政府部門。工業工程強調“系統觀念”和“工程意識”重視研究對象的“統籌規劃、整體優化和綜合原理”。目前現代工業工程涉及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人因工程、生產及制造系統工程、現代經營工程、工業系統分析方法與技術等。
IE專業碩士研究生都是具有四年以上實踐經驗的企業及事業單位的在職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他們經過了一定的工程技術和工程管理工作的訓練,積累了豐富的實際工作經驗,獨立工作能力較強。但是,由于他們本科畢業已多年,外語水平不高,計算機基礎和應用能力較弱,基礎及專業理論知識相對薄弱和陳舊,但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強。另外工業工程專業碩士研究生大多是作企事業單位的骨干或重要領導者,他們是帶著工程實踐中的實際問題而來的,具有強烈的求知欲。工程碩士學習方式是“進校不離崗”,集中在每周六和周日集中授課,保證了工程碩士在不耽誤本職工作的前提下,學習專業知識。
3.創新工業工程工程碩士人才培養模式
3.1 工業工程專業碩士培養的總體目標
工程碩士的培養應該按照“積極發展、規范管理”的指導思想,認真分析和把握工業工程碩士培養的特點,努力提高工業工程碩士培養質量。工業工程領域碩士學位獲得者應具有堅實的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基礎理論知識,系統的掌握某一門工程專業知識和工業工程的基本理論與方法,懂得現代工程經濟和現代工程管理理論,掌握解決工程技術問題的先進技術和手段,并能綜合應用這些理論和方法,分析、解決生產實際問題。
3.2 創新工業工程人才培養模式
在體現新時期社會發展需求的前提下,我們在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正專業工程碩士創新型人才的培養:注重科學研究能力、工程實踐能力、組織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的全面培養,突出創新能力;重視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協調發展;加強管工結合,因材施教,靈活教學,注意IE領域工程科學技術發展前沿知識的傳授。
(1)優化培養方案,完善課程體系
工業工程碩士是工程領域里的一種專業學位,它側重于工程應用。課程設置強調較寬的學科覆蓋面,因此必須對工程碩士生加強基礎理論和拓寬專業知識,建立起一個合乎工業工程工程碩士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和素質結構的培養方案。管理領域的工業工程課程設置主要包括:①學位課程。科學社會主義理論與實踐、自然辯證法、外語、運籌學、計算機軟件基礎、工程經濟學、戰略管理、工業工程理論與實務、先進制造技術。②選修課。現代生產與管理、人因工程、質量系統工程與管理、新產品開發學、設施規劃與物流分析、價值工程等與工程結合的工程領域或相關的技術課程。學位課學分19分,累計學分33分。
(2)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為教育和教學方式的變革提供了可靠的保證。應用遠程教育和多媒體等手段進行教學,可以憑借其信息量大、交互性強,覆蓋面廣等特點,突破傳統教學的時空限制。這種新的教學手段可以適應工業工程碩士生不能像全日制學生那樣集中時間學習的特點,學生可以在業余時間和工作的空閑時間里進行自修,老師可以通過網絡手段如電子郵件等給學生布置作業和答疑等。
(3)抓好工程碩士學位論文質量關
①論文選題與開題。工程碩士論文研究題目一般直接來源于企事業單位生產經營和管理工作實際,工程背景明確、應用性強。論文有一定的技術難度、先進性,體現作者綜合運用工業工程科學理論、方法和技術手段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論文開題報告由導師審查通過后,由學校組織3-5名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專家小組論證,通過者方可進入論文階段。②論文指導。工程碩士的指導采用雙導師制,有校內具有工程實際經驗的導師與企事業單位內經單位推薦的業務水平高、責任心強、具有高級技術職稱的兼職導師聯合指導,保證工程碩士論文的質量。③論文答辯。論文經過導師審查通過,且工程碩士生完成了培養方案中規定的所有環節并成績合格,才可以申請參加學位論文答辯。工程碩士生學位論文應有3位專家評閱,其中一位為校外專家評閱,另外兩位為校內專家。答辯委員會由5位專家組成,并聘請校外工程領域具有高級職稱專家作為答辯委員會主席。
中職教育階段是青少年長身體、長知識的關鍵時期,是對他們進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質和行為習慣養成教育的最佳時期,也是對他們樹立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形成正確的政治思想態度奠定基礎的重要時期。抓緊這一時期的教育,對他們的一生將產生重要的積極影響。當前中職學生特別是藝術類學校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比較低,思想教育的難度大,見效慢。由于年齡、生理等特點,以及思想認識、社會閱歷等原因,中職學生思想變化大,可塑性強。學校是學生生活的主要基地,學校的各項工作包括各學科、專業教學,必須始終注意對學生進行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如何發揮思想政治課教育主渠道作用呢?我認為可以采用這樣幾條措施。
一、明確“一個中心”、確立“一個原則”
針對當前青少年學生思想狀況,應確立“灌輸”原則,提倡“灌輸”教育。所謂灌輸教育就是指教育者根據國家的教育目的、性質和任務,由外界向受教育者系統地進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的一種教育方式。列寧在《怎么辦》中詳細闡發了“灌輸”原理,認為任何科學的理論都不可能在工人的頭腦中自發產生,科學社會主義的理論和政治意識只能靠從外面灌輸給工人階級。同樣,今天正確的政治方向、社會主義的思想品德也不可能在短期內由中學生自發形成,只能通過“灌輸”。有意識有目的地讓先進的思想、理論、道德規范這股活水引向學生的心田,為學生所掌握、內化,以使政治課具有導向和鑄造的功能。
二、采用兩種方法
教材進行改革后,教師的教學方法必須隨之有所變化,要注意采用有效的方法,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熱情,擺脫學生被消極“灌輸”的狀態,讓學生參與實踐,對自己進行自我教育,從而達到發揮德育功能的作用,在教學實踐中,我是這樣做的:
1.寓教育于情感之中。教師要使學生置身于充滿愛的氣氛和富有情感色彩的情景中,自然而然地受到感染和熏陶。教師不應作過多的抽象地說教,而是根據教育要求設置教育情境,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為政治教師,上課時必須飽含豐富的情感,讓學生在愛的情境中,受到情感上的陶冶。首先,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備情感,要充分挖掘教材中能引起學生興趣、激發學生情感的內容。其次,也是最關鍵的,講課要以情動人,就如演員一樣,進入角色。教師可以充分運用學生身邊的事例來進行教育,使他們感到親切,也可以結合自己的切身體會,以引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當學生與教師的感情產生共鳴時,即就是教育的最好契機。最后,情感的滲透還可以延續到課后,教師應該與學生多交知心朋友,經常與學生交流感情,以掌握學生的思想脈搏,并尋找恰當的機會,結合課文內容,在師生情感交融的情況下對學生進行教育。教師通過與學生積極的情感交流,可以調整和縮短與他們之間的距離,增強學生對教師的信任感,使知識交流借助情感交流達到應有的效果。
2.寓教育于活動之中。思想政治課新教材已涉及到不少當代的社會生活、政治經濟等領域。“寓教育于活動之中”,就是要讓學生有機會參加更多的“活動”,在動態的教程中,接受教育,使學生覺得思想政治課是一種有意義的“活動”,這樣就能更好地發揮德育的主渠道作用。比如,我們根據思想政治課的內容,組織學生到社會上去調查、參觀、訪問,這就是寓教育于活動之中的一種方法。我們曾多次組織學生去看一看上海一年一個樣、三年大變樣的大好形勢,訪一訪建設功臣們的事跡,畫一畫,照一照浦東日新月異的變化。學生們感受很深,回校后,寫小論文,感到有話要講,有文可寫,文章寫得有血有肉,所寫的論文質量提高了,思想教育的效果也達到了。
三、通過三個途徑
1.充分運用主教材作用,這是主要途徑。思想政治課,在學校全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著各科所不能替代的獨特任務,那就是要針對學生的現狀,理論聯系實際,增強思想政治課的教育性,這是發揮德育功能的關鍵。現有的教材經改革以后,較貼近學生的實際,注意了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和道德教育。教師在備課時要充分挖掘教材中思想教育的內容,確定德育目標,并在課堂教學中將它突現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