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4 15:06:2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氣象科技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氣象科技服務管理法規尚不健全雖然《中華人民共和國氣象法》中明確規定氣象臺站在確保公益性氣象配套的氣象無償服務前提下,可以開展氣象有償服務,但對于氣象科技服務工作的管理法規還幾乎為一片空白,還未對氣象有償服務管理及商業性氣象服務管理等進行單項法規制定,導致氣象科技服務出現一些行為不規范或監督管理不力等問題出現,阻礙著氣象科技服務的健康、順利發展。氣象科技服務投入相對不足氣象科技服務的開展,為氣象部門作出的經濟貢獻呈逐年增長,但同時,要求氣象部門對氣象科技服務產業的投入也逐年增大,技術裝備設備、業務體系建設、人員隊伍技能提高、組織管理等方面已遠遠不能適應氣象科技服務自身發展需要,使很多氣象服務業務的開展過程受到嚴重瓶頸制約,不利于氣象科技服務工作遵循社會發展規律的健康成長。氣象科技服務效益和科技含量不高近些年,循化縣氣象科技服務取得了一定效益,但從整體效益來看,還存在著很大的效益空間未開發,一些氣象科技成果尚未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應用于各行業,而且氣象科技服務產品科技含量低,創新能力差,不能切實依據用戶需求開發出一些有針對性、專業性的氣象科技服務產品,一些以公益氣象服務產品替代商用服務產品的氣象科技服務缺乏發展后勁,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存在一定差距。
一、引言
近年來,氣候災害事件的頻繁發生,需要世界各國及時了解和共享最新的氣象信息,攜手應對氣象災害。然而在科技翻譯研究中,國內外學者多從功能理論、目的論等角度展開研究,很少運用關聯理論探討氣象科技論文翻譯。趙彥春曾指出:“關聯理論不是翻譯理論,但可以有效地解釋翻譯活動,指導翻譯活動,奠定翻譯本體論和方法論的基礎”(趙彥春,1999:276)。
二、讓中國氣象科技“走出去”
在引進西方先進的氣象科技時,我們也要讓中國的氣象科技“走出去”。氣象科技論文作為學術研究與信息傳播的載體,在科技合作交流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對氣象論文英譯的需求日益突出。
氣象科技論文是科技文獻的一種,用以“陳述地球大氣圈、氣象科技領域所發生或出現的事情,描述其特點、規律、過程等,能有效記錄大氣科學和氣象科技界的動態”(壽邵文,姚永紅,2008:178),具有專業性、客觀性、科學性和準確性等特點。本文的研究案例――《邊界層參數化方案對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特征影響的比較》是典型的氣象科技論文,具有代表性。
在漢語中,由動詞構成的動核結構是句子在語義平面上的結構。一個動核結構體現著一個事件或一個命題。因為氣象科技漢語描述的主體是從事研究、分析和觀測的研究者或設備,而客體往往是客觀的事物、自然現象、觀測的過程或實驗結果,所以在客觀描述氣象研究內容時,氣象科技漢語注重功能和意義,多用主動句,大量使用含動核結構的簡單句或分句描述邏輯事理。
三、關聯理論與翻譯
在Relevance:Communication and Cognition(1986/1995)中,Dan Sperber和Deirdre Wilson提出了有關交際與認知的關聯理論,在中西認知語用學領域都產生了較大影響。他們認為,“交際是一個涉及信息意圖和交際意圖的明示――推理過程”(Sperber and Wilson,2001:50)。1999年,Ernst-August Gutt率先將關聯理論運用于翻譯研究中。Gutt在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提出,“翻譯是一種言語交際行為,是與大腦機制密切聯系的推理過程”(Gutt,2004:107)。為了實現原語作者與譯語讀者之間的最佳交際,譯者在處理作者要傳遞的信息意圖時,要作出最佳語境假設,以尋求信息的關聯,然后再根據關聯度進行推理,取得最大語境效果,使作者的信息意圖與讀者的心理期待達到最佳關聯。氣象科技論文屬于信息文本,以傳播氣象科技信息為主。本質上講,氣象科技翻譯可視為作者與讀者之間的交際活動,譯者不僅要將原語作者的信息意圖推理出來,還要將此信息意圖展現給譯語讀者。
四、關聯理論指導下的氣象英譯
氣象科技論文英譯的主要目的是全面而準確地傳達原文中所包含的信息。在關聯理論指導下,為了滿足讀者的心理期待,譯者要準確分析原語邏輯關系,合理調整語序和劃分意群,靈活采用順譯法、倒譯法、合譯法及轉譯法等翻譯策略。下面從關聯理論角度,列舉幾個典型案例來研究氣象科技論文中句子的英譯。
(一)順譯法
氣象科技漢語中的句子較為簡單,句子間邏輯關系比較獨立。作者與讀者的認知語境雖有差別,但也存在共性。依據關聯理論,為了再現原語語境,可以采用順譯法,即按照漢語原句的語序進行翻譯。句與句之間的簡單對應必然不會對讀者的推理過程產生阻礙。但有一點不同,為了準確描述客觀規律,英語句子偏長,結構復雜,常常采用各種從句。
案例1:原文:YSU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是MRF方案的改進版本,次網格尺度擾動通量(w′c′)與平均量(C:u,v,θ,q)的關系為
(二)倒譯法
關聯理論認為,翻譯不能單純地根據字面意思進行翻譯,而是要準確推測原文的深層次語義,把握原文所要傳遞的信息意圖及最佳關聯。在描述一些氣象定義或實驗過程時,氣象科技漢語通常先敘述方法后呈現結果,而英語則先結果后方法。所以,為了準確傳遞作者的信息意圖,給讀者提供最大的語境效果,常采用倒譯法,根據譯文讀者的語境表達習慣,將內容忠實、規范地表達出來。
案例2:原文:本文采用①高分辨率中尺度WRF模式,通過改變邊界層參數化方案進行多組試驗②,評估③該模式對美國北部森林地區邊界層結構的模擬能力,同時比較④五種不同邊界層參數化方案模擬得出的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
譯文:To assess③ the performance of simulating structural characteristics of boundary layers at the forest areas in the northern Unites States and compare④ the thermal and dynamic structures of boundary layers simulated by the five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s, a high resolution mesoscale WRF model was employed① in this paper to carry out② multiple experiment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layer parameterization configurations.
分析:原文描述的是一個氣象實驗過程,采用動核結構,分句較多,如果順著翻譯,譯文將生硬難懂。根據關聯理論,可以采用倒譯法。將“結果”譯成“目的”并置前,將中文動核結構譯成非謂語動詞結構,即“to assess...and compare”、“to carry out”,把主動漢語分句整合為含有一個主謂結構的被動英語長句,描述“方法”。這樣句子結構嚴謹,符合英語表達習慣,實現了原文與譯文的最佳關聯,準確清晰地將作者的信息意圖傳遞給讀者。
(三)合譯法及轉譯法
在關聯理論框架下,翻譯不僅要把握原語語義,還要考慮譯入語的邏輯表達習慣,實現話語語境的最佳關聯。比如,氣象科技文獻在解釋研究原理時,往往采用表示邏輯連詞“因為……所以”、“于是”等。但英語中,有些動詞(如cause)或動詞短語(如result in,lead to)本身已含因果關系。此外,漢語習慣采用不同詞語(多為形容詞)表達同一個意思,若逐一翻譯,則顯得重復嗦。在描述氣象現象時,論文大量使用動核結構,含有多個主謂結構,這跟英語的形合句型完全相反。這時,為了更清晰地表達原文邏輯,實現更大的交際效果,通常采用合譯法和轉移法,將重復的表達簡單化,并靈活轉換詞性,多使用名詞化結構。
案例3:原文:這主要是因為③太陽輻射不斷增強①,地表熱量也不斷增加②,于是③由浮力產生的湍流動能不斷增加④,邊界層內強的湍流混合能發展到更高的高度⑤。
譯文:This is mainly because the increased solar① radiation and surface heat flux result in② the continual increase③ of the turbulent kinetic energy generated by buoyancy and strong turbulent mixing energy in the boundary layer.
分析:原文中①、②、③、④和⑤表達的是同一個意思。依據關聯理論,采用合譯法和轉譯法,將①”和②合并“the increased”,動詞轉換為形容詞,使信息明確。③中的連詞翻譯為動詞詞組“result in”,準確地體現了邏輯關系。同時④和⑤合譯為“the continual increase of”的名詞結構。這兩種譯法的巧妙結合實現了最佳關聯,為讀者提供了最大語境效果。
四、結語
和傳統的翻譯理論相比,關聯理論框架下的翻譯觀突破語義層面,更側重翻譯活動的認知與交際屬性,將作者的信息意圖與讀者的心理期待聯系起來,以實現最佳關聯為目的。這對以傳遞信息為目的的氣象科技論文翻譯具有較強的解釋力。依據關聯理論,為了準確傳遞氣象科技論文的信息意圖,譯者應以最佳關聯原則為翻譯準則,使譯語讀者在推理過程中付出最小的信息處理努力,實現理想的交際效果。
參考文獻
[1] 黃文妍,范新勇,等人.邊界層參數化方案對邊界層熱力和動力結構特征影響的比較[J].北京:地球物理學報,2014(5):1400-1414.
[2] Gutt,E.A. Translation and Relevance: Cognition and Context [M].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4:107-199.
[3]江蘇省職業學校語文教材編寫組.語文(基礎模塊 上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1.
[4]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EB/OL].(2005-11-09)[2013-08-23]http:///politics/2005-11/09/content_3755770.htm.
[5]蔣慶斌,徐國慶.基于工作任務的職業教育項目課程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教科版,2005(22).
[6]韋芳.中職語文課程與專業課程整合初探[J].廣西輕工業,2010(10).
[7]潘新和.新課程語文教學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8][9]上海市教育委員會.上海市中等職業學校文化基礎學科課程標準[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10]鄭逸農.語文教材應該有語文精神[J].中國教師,2003(4).
On the Value Orientation of Specialized Chinese and its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DAI Lin-dong
因為企業形象設計所涵蓋的內容極其廣泛,即使在EI、SI、AI還沒有提出之前,MI、BI的概念對于視覺傳達專業的學生乃至教師來說,都不容易理解與接受,因此本校教師也同其他設計類學校的專業教師一樣,主要講授企業形象設計中視覺識別系統(VI)。在講授時也主要從基礎要素的標志、字體、色彩、輔助圖形、組合規范,應用要素的名片、信封、信紙、辦公用品、服裝、交通工具等方面,條文式地告訴學生VI包括什么,每一部分的基本數據和基本要求,最終每位學生能夠完成一套程式化的VI手冊即可。
2.命題設計不夠實際
由于與社會實踐的聯系不夠緊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難免會脫離社會實際,以教師自擬題目或者學生假想題目為主,最終考評重點僅以VI手冊的完整度和規范性作為依據。
3.獨立完整的制作方式
為了能夠在考核時更加真實地給每位學生打出成績,在以往的教學項目實施時,都是個人單獨完成。學生也沒有認為工作量龐大,因為VI的基本模板、參考資料、網絡數據應有盡有,套用即可。因此,一些學生在畢業后難以適應設計行業的真實現狀,感到力不從心、非常困惑。這是因為其不理解企業的文化理念、管理方式及期望在社會上樹立的形象目標,不知道消費市場大眾的真實需求,不懂得與其他部門合作。
二、課程改革的效果
通過畢業學生在相關行業就業后反饋的信息,我們對企業形象設計課程的教授方式進行了一定的整改實驗。
1.情景分析化教學。
將企業形象設計中包括的各個方面進行逐一分解,用相對簡單的話語,向設計專業的學生講述什么是理念、行為和管理。相對于視覺識別的直觀性,企業的理念、行為等顯得比較隱晦、深刻。在第一輪的教學過程中,單純地用概念解釋名詞所獲得的效果不甚理想。如,在解釋什么是理念識別的時候,教師僅僅告知學生:理念識別是指企業在長期的經營實踐活動中形成的與其他企業不同的存在價值、經營方式,以及生產經營的戰略、宗旨、精神等。雖然看上去概念解釋得很清楚,但因為設計專業學生的管理學、市場學知識薄弱,很難充分理解,在講授時教師也難以用非常準確的管理學術語加以描述,以致教師講得無底氣,學生也好似聽天書。經過一輪的摸索和整理,再講此部分內容時,我們結合學生都非常熟悉的麥當勞、IBM等具體企業的事例進行相關分析。麥當勞的企業理念是“質量、服務、清潔、價值”,以及“小到洗手有程序,大到管理有手冊”的標準化行為工作標準,再配合學生腦海中呈現的巨大的黃色“M”標識和麥當勞大叔的親切形象,學生能夠更加準確、真實、有效地理解企業形象設計各個部分的具體含義。如此,教學課件中理論知識闡述減少,經典企業案例的講析增多,顯得圖文并茂、生動活潑,并且與實際生活相結合,從而很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
2.以項目為基礎的任務教學。
企業形象設計是一門與實際密切結合的課程,故而不能脫離實際生活,假想命題不足以讓學生引起重視,調動其積極參與的興趣。因此在課程改革過程中引入實際項目就顯得極其重要。實際項目主要包括:一些設計大賽中的企業真實命題;各大網站上的招投標項目;與實際生活中的一些需要導入全新企業形象的真實單位交流,獲得許可后進行的項目命題。實際項目可以強化視覺傳達專業學生對企業理念、行為等方面的全方位理解,做出真實有效的調研分析,從而進行草圖創意和方案定稿。一系列流程都注重其階段的完整性和整體的統一性。一個項目下來,不僅全面考核了學生的能力,更讓學生真實地了解到企業形象的社會性作用,掌握全面的設計流程,為今后踏上工作崗位進行了預演。
3.團隊協作精神的訓練。
實際項目的工作相較于之前單一的VI手冊制作,其調研分析和設計制作是一個龐大、繁雜的工作系統,一位學生的力量往往顯得力不從心。在一些學校的改革方案中,會選擇多個專業學生的跨界組合,讓團隊更專業、更龐大。但考慮到本校的實際情況,不同學院、不同專業的學生在課程中進行合作的難度較大,故而在企業形象設計課程項目訓練中,我們要求本班學生2~3人為一組,進行團隊合作。團隊的劃分隨著課程的開始在初期就進行,小組成員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從企業調研分析到視覺形象的設計確定,都能有效地協同合作。一輪改革下來,我們發現這種方法雖然能夠將項目完成得較為充分,但在考核成績的評定上難以做到真實客觀,難免有些學生在小組中渾水摸魚。因此,在第二輪教學改革中,我們分階段地讓小組進行任務成果的匯報,每一次匯報都要求讓小組中負責該環節部分的學生進行演說,從而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分工考核,也較好地促進了每一位小組成員充分發揮自己的能力,同時,考核成績的評定也更加真實客觀。團隊合作能讓每一位學生更好地認識和發掘自身的能力,同時也能認識和肯定成員的水平,一定程度上增進了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了個體融入集體的能力和溝通、表達的能力;從另一個側面來說,對于此階段學生的心理成長及其為人處世方面也進行了一定的鍛煉。
中圖分類號:G122;D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854X(2013)10-0126-04
文化與文明是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兩種社會現象,文明是文化中積極的、優秀的成果,因而也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作為兩種既有聯系又有區別的社會現象,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是辯證統一的,兩者相互滲透,相互促進,共同推動著人類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科技文化是生態文明的基礎,生態文明導引科技文化的發展方向,科技文化發展必須以生態文明為依歸,生態文明建設必須以科技文化的廣泛弘揚為首務。
一、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一個不容回避的時代課題
黨的十報告明確指出:“建設生態文明,是關系人民福祉、關乎民族未來的長遠大計。面對資源約束趨緊、環境污染嚴重、生態系統退化的嚴峻形勢,必須樹立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各方面和全過程,努力建設美麗中國,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生態文明的崛起是一場涉及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的世界性革命,中國作為一個敢于承擔國際責任的大國,帶著改革開放的成果和自信,高舉生態文明建設的旗幟,非常明確地將建設生態文明規定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一項重要目標。這是對當代全球性生態環境問題的積極回應,是對我國社會發展道路的規范,也是對科學發展觀的一次提升,表明我國對社會主義文明和人類文明的認識達到了一個新的水平。
眾所周知,在人類文明的歷史演進中,文化與文明的關系實質上是一種創造與被創造的關系,文明是文化創造的結果,沒有先進的文化就創造不出高級的文明。顯而易見,生態文明的崛起是建立在深刻的文化反思基礎之上的,生態文明階段必然要求有與之相應的文化形態。從科學技術與文化形態的關系來看,人類的文化發展大致經歷了三個階段,即神話的信仰階段、哲學反思的形而上學階段和經驗科學的實證階段。在第一階段,以神學為主,哲學屬于神學,文化表現為一種神話形式;在第二階段,以哲學為主,科學屬于哲學。文化以一種哲學形式出現;在第三階段,以科學技術為主,科學技術成為文化的主導形式,其他文化都以科學技術為范型。科技文化是人類文化的一種高級形式,也是當代社會文化的主導形式。科技文化作為一種在科學技術實踐活動中積淀而成的獨具特色的文化形態,是生態文明的必然選擇,也是生態文明崛起的前提條件。
生態文明作為人類文明的一種形態,它以尊重和維護生態環境為主旨,以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為著眼點。生態文明的發展客觀上要求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與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相適應,呼喚科技文化在全社會的廣泛弘揚。當今世界,面對日益嚴重的生態環境問題和不斷加劇的生態危機,國內外都有“科學技術原罪論”的思潮。將當代生態環境的破壞歸因于科學技術的應用。這當然是一種不全面的見解。因為,生態危機實際上是一種文化的危機,是不合理的文化觀念指導下的惡果。誠然,科技文化是隨著近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起來的,盡管科學技術的巨大作用日益彰顯,但不斷增長的科技力量所擔負的巨大責任也越來越突出。有學者指出:“科技的發展已經使風險成為內在于現代科技中的構成要素。科學并不能因此而成為意識形態和一切價值的標準。科學并不能獨自完成真理,科技文化也不具有無限的‘合理性’。”因此,從生態文明的視角研究科技文化,在理論和實踐的結合上解決科技文化適應生態文明要求的問題,就顯得尤為重要和迫切。
那么。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兩者之間能否協調發展、如何協調發展?這無疑成為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亟待回答的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從理論上厘清這個問題,在實踐中解決這個問題,對于當代中國的生態文明建設、和諧社會構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都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二、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可能性、實質及運行原則
(一)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可能性
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之所以可能,首先是因為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具有共同的本質規定。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都是人類對自身探索自然、進行社會實踐和社會創造的意識和行為的歸納和描述。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相互聯系、彼此制約,共同統一在人類的實踐活動中,并推動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進步。
作為一種比工業文明更先進、更高級的文明形態,生態文明的生成和發展依賴于科學技術的進步,依賴于科技文化的廣泛弘揚。眾所周知,科學技術既是經濟發展的重要源泉,也是保護生態環境、走出生態危機的重要手段。正如有學者所說:“在保護環境與發展經濟兩者之間面臨一種兩難境地,而走出這種兩難境地的途徑,科技進步或許是最富有希望帶來根本性轉機的一條道路。”因此,為了避免科學技術在工業文明中產生的種種問題,消除科學技術發展和應用的負效應,人類必須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發展科學技術,按照生態學原理的要求進行科學技術的研究、管理和應用。
在生態文明建設這個系統工程中,科技文化的力量全面滲透到生態文明建設的各個環節。支撐著生態文明的生成和發展。可以這樣說,沒有較高水平的科技文化的支撐,生態文明的目標就不可能實現。為此,我們必須認真反思科學技術發展的歷史,切實解決科學技術的價值定位問題,正確規定科學技術在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中所扮演的角色。其實,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使得人類交往實踐日趨復雜,也使得科學技術活動后果的影響愈益深遠。這種情況迫使人們不得不放棄盲目的科學技術樂觀主義,深刻反思傳統的科學技術文化觀念,勇敢地擔當起作為科學技術活動主體的歷史責任,切實加強科學技術的人文關懷。
就其本質而言。科技文化實際上反映了人類對科學技術本身的認識、運用及其在這一過程中創造的物質的、精神的、行為的以及社會的文明生活。作為科學技術之精神本性的理論表現或理論形態,科技文化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最主要的標志之一。筆者曾經撰文認為:“無論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或資產階級啟蒙運動中興起的科學理性和科學思想,還是后來發生的三次大的科學技術革命浪潮。科學理性和科學技術都成為近代西方社會發展的重要的文化上的根源。它使近代以來的人類社會歷史發生了亙古未有的變化。”今天,科技文化不僅自身在蓬勃發展,而且正日益廣泛地滲透到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深刻而廣泛地影響和改變著人類文明的發展進程。在這樣一種大背景下,要建設生態文明。沒有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廣泛弘揚是不可想象的。
(二)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實質
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是辯證統一的,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實質上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科技文化是生態文明的基礎,滲透于生態文明的各個環節,支撐著生態文明的發展;生態文明規范和制衡科學技術的應用,導引著科技文化的發展方向,促使科技文化更好地為生態文明建設服務。這種辯證統一正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基本前提。
首先,生態文明建設以科技文化為支撐。生態文明的提出旨在破解人類面臨的生態環境問題,即如何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之間的關系,以實現經濟、社會和自然環境的可持續發展。而人與自然的關系是科技文化發展的中軸,科技文化始終是人類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關系的重要工具,科技文化的使命就是要達成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和協調發展。因此,在全社會廣泛弘揚科技文化就成為生態文明建設的首要任務。
其次,科技文化發展以生態文明為依歸。生態文明作為一種建立在科學發展觀基礎上的社會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客觀上要求科技文化發展以生態文明為依歸,把實現生態文明的目標作為自己最基本的價值追求,著力于合理化的制度設計與安排,努力建構具有鮮明時代特色的科技文化,以促進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只有在這個前提下,科技文化的發展和弘揚才能具有明確的方向,因而才能充分彰顯其現實意義和時代價值。
最后,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有著一個共同的主題——可持續發展。科技文化建設要堅持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也要堅持可持續發展,可持續發展既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共同主題,也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共同的價值追求。從這個意義上說,把可持續發展理念引入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機制中,對于促進科技文化發展、推動生態文明建設不僅具有理論意義,更具有實踐價值。
(三)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運行原則
第一,堅持以人為本。人類生活的世界是由自然、社會和人三個部分構成的,堅持以人為本從根本上說就是要尋求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關系的總體性和諧發展。這正是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共同的價值取向。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尊重人類整體利益,將科技文化和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成果惠及全體人民,著力于提升全人類的科技文化素質,建構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之間的和諧關系,促進人類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第二,彰顯中國特色。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必須從中國的國情出發,彰顯科技文化的本土化特色和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努力走向社會主義生態文明新時代。在當代中國,生態文明建設是在社會主義條件下進行的,彰顯生態文明的社會主義性質至少體現在兩個維度上:一是生態文明建設的積極成果必須由全體人民共享:二是生態文明建設不允許在地區之間、城鄉之間轉嫁環境污染和生態災難。
第三,促進雙向互動。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都是人類實踐活動的成果,又共同擔負著推動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使命,因而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協調發展必然體現為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必須以促進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的雙向互動來推動其協調發展。一方面,生態文明建設要以弘揚科技文化為首要任務,以科技文化的發展支撐生態文明建設。另一方面,科技文化發展要以生態文明目標的實現為價值追求,以建設生態文明引領科技文化的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適應生態文明建設的要求,科技文化必須與時俱進。今天,伴隨著科學技術成為一種社會活動,科學技術的威力日益強大,科學技術發展所帶來的物質成果已經滲透到人類生活的各個方面,科技文化也無可置疑地占據了社會文化中的強勢地位,成為現代文明的基本要素和社會文化的主導形式。但是,作為現代文化和文明基礎的科技文化是否天然合理,即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問題逐漸成為一個突出的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思考。于是,建構科技文化自身的“合理性”,實現科技文化的生態化轉向,也就成為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走向。
三、生態科技文化:科技文化與生態文明協調發展的必然走向
所謂生態科技文化,一般有兩種理解。即生態科技的文化和生態的科技文化。本文所理解的生態科技文化,是指基于生態科學技術發展,適應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生態文明為依歸的科技文化。
所謂生態科學技術,或生態科技,“是相對傳統科技而言的,它是一種建立在現代生物學基礎上的,關注人與環境的和諧發展,以及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之間和諧共處,代表了一種全新的科學技術以及全新的科技思維方式和發展方式”。自從人類走進文明時代以來,科學技術就逐漸進入了飛速發展時期。飛速發展的科學技術既為人類帶來了巨大福祉,也造成了嚴重的生態危機。為了人類自身的發展,為了人類文明的持續進步,人們開始進行反思,于是關注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科技應運而生。如今,生態科技成為科學技術發展的主流,這種變化首先基于人類思想觀念上的重大變化。有學者分析說:“對于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人們曾經錯誤地把它當成了一座能夠為人類服務的、取之不盡的天然寶庫,人類利用先進的高新技術不斷加大對大自然的索取,隨著家園不斷地被自己破壞,人類已經感到生存危機的徹骨之痛后,人們逐漸認識到:當人類砍倒天然林中第一棵大樹的時候,文明就宣告開始了;當人類砍倒最后一棵大樹的時候,文明便宣告結束了。”這種認識上、思想觀念上的變化,體現的正是科技文化的變化——從傳統科技文化走向生態科技文化。
生態科技文化立足于系統整體觀的科技文化思想、倡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科技思維方式、主張保護自然和環境的科技價值觀念、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成果評價標準,代表了未來科技文化發展的方向。生態文明社會的實現,要求人們用生態價值觀來評價科學技術的發明、創造和應用。隨著生態文明建設的持續推進,從科學技術可以改變一切的傳統科技文化轉向主張利用科學技術保護自然、保護環境的生態科技文化,將成為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
首先,生態科技文化是當代中國科技文化成長與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邏輯展開。認識和把握生態科技文化,必須把生態文明與科技文化結合起來思考,加強從生態文明的視角研究科技文化和從科技文化的視角研究生態文明的理論自覺。這是因為,生態問題本質上是文化問題,生態危機實際上是文化危機。今天,面對工業文明對科學技術的濫用及其所帶來的生態環境問題,人們必須擯棄傳統的文化觀念,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加強科技文化建設,引領科學技術朝著有利于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方向發展。建設生態科技文化與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在科學發展、和諧發展戰略目標的統領下是辯證統一的。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科技文化是第一文化,只有把發展綠色科學技術、建設生態科技文化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支撐,才能贏得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動權,才能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偉大目標。從這個意義上可以說,生態科技文化是當代中國科技文化成長的明智選擇,也是當代中國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歷史必然。
其次,生態文明社會的實現離不開生態科技文化。文明是文化的核心和精髓,生態文明一定是建立在生態科技文化基礎之上的文明形態。科學技術在不斷演化,生成于科學技術活動的科技文化也在不斷演化。從一定意義上說,生態科技文化的興起和發展,源于現代化進程中生態危機的加劇和科學技術的生態化轉向。按照生態文明的要求,科學技術必須生態化。而科學技術生態化必將催生科技文化的生態化,生態文明社會的實現必然離不開生態科技文化。生態科技文化作為人與自然關系的一種新的文化價值取向,必將有力促進人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生態化轉向,推動人類文明從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的過渡,從而實現人類文明的持續發展。
最后,建設生態科技文化是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的必然要求。在對自然規律的認識、了解和適應上,科學發展觀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與生態科技文化的根本宗旨是一致的。科學發展觀既是衡量科學技術發展合理性的重要尺度,也為我們在新時代認識和發展科學技術提供了新的視角。因而為科技文化的生態化轉向指明了方向。實現科學技術生態化,建立綠色科學技術體系,改造并發展傳統產業,走出一條用生態科技產業發展經濟之路,是生態科技文化的價值蘊涵,更是科學發展觀的要義所在。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促進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就要了解各種生態系統在自然界的分布及其發生發展的規律,研究生態系統對人類干預所能承載的閾值,因而就要充分發揮科學技術和科技文化的支撐作用。這種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起支撐作用的科學技術,一定是立足于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生態科學技術;這種對落實科學發展觀起支撐作用的科技文化,也一定是立足于生態科學技術發展的生態科技文化。
注釋:
①[德]卡西爾:《符號·神話·文化》,李小兵譯,東方出版社1988年版,第170頁。
②蔣學杰、劉輝:《科技文化的“合理性”及其界限——兼論科學創新中的計劃主義》,《黑龍江史志》2009年第22期。
③張坤民:《可持續發展論》,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231頁。
④呂乃基等:《科技文化與中國現代化》,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29頁。
課堂理論性灌輸和實踐教育教學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主要形式,其中實踐教育教成為關鍵的教學環節。在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中,部分高校可能過于重視課堂理論教學環節,卻沒有充分認識到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環節的重要性,不利于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因此,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中,必須積極解決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確保較高的教育教學效率。
1.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分析
1.1教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普遍存在教育教學形式比較單一的問題,教學中大多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大多沿襲“滿堂灌”現象,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環節較為薄弱。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方式強調理論需要灌輸,加強課堂理論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增強學生對理論教育的理解程度。但部分老師授課形式較為單一傳統,教材教學中缺乏創新的案例,忽視了理論課的開放,從而降低教學效果。部分高校教師只注重教育信息從師到生的單向流動,導致學生對理論產生反感心理,不利于教育教學效率的提高。
1.2 教學實踐無章可循
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仍局限于課堂教學,由于實踐環節無章可循,導致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明普遍存在以下現象:沒有擬定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大綱,缺乏晚上的教育體系;教學要求及教學標準不明確等。另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管理工作具有明顯的局限性,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學時劃分為“課內”、“課外”,從而減少了實踐教育教學總時數。
1.3 操作難度高
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具有宏觀、廣泛等特征,不利于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的順利組織。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難度高,體現在以下幾方面:難以選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課堂;難以實施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組織;實踐教育教學效果評估較為困難等。
2.加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對策
2.1 合理設計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方法
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中,首先根據課程內容的性質與特征,落實各項實踐教育教學目標,明確設計教學方法和途徑的分類。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課程內容包括:基本原理課程、中國化課程、日常思想品德及法律行為規范課程等類型。各類型課程相輔相成,各具特色,側重點各不相同。比如,在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教學中,可組織學生進行調查社會專題,了解社區到社會的經濟社會發展歷史,加深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解,使其形成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在法律與思想品德類課程教學中,可根據實際的理論教學進度,結合學生實際生活與校園環境,積極開展以下社會實踐教學活動,比如:“青年志愿者活動”、“大學生思想道德調查”等,通過在社會實踐活動中使學生形成規范的思想道德行為,增強社會實踐教育環節的可操作。
2.2 實現教學資源配置的最優化
為了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的時效性,其關鍵在于全面整合學校、社會、教學資源等,提高校內外教育力量和教學資源的利用率。在實際的教學中,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拓展到實際的社會生活中,統籌結合學校與社會教育資源,比如:“三下鄉”活動、社團活動、結合考察和實習實訓等。同時,制定統一的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方案,整合相應的教學資源,形成強大的合力。比如,在每年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活動中,融合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課程,由教學主管院系與相關的部門根據課程的主要內容,從而制定暑期社會實踐的主題,落實可行性的考核評估辦法,并共同組織實踐活動,在社會實踐中加深對教育理論的理解。
2.3 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綜合素質
作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教師必須不斷提高自身實踐能力與綜合素質,正確指導學生的實踐活動,確保較高效率的理論教學。在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堅持實事求是的基本原則,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從而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措施。在具體的實踐教學中,做到尊重學生個體的差異,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的積極性。同時,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的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水平,注重因材施教,開展分層次教學,有機結合教材、教學與社會教育資源,積極開展參觀和社會實踐活動,認真學習先進社會實踐教育教學方法,實踐教育教學環節中正確指導學生開展高效的實踐活動。
2.4 指導大學生投身于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
作為大學生應該具備文明禮貌意識、助人為樂意識、愛護公物意識、保護環境意識、遵紀守法意識、民族憂患意識、社會責任意識、歷史使命意識等。比如,通過利用校園宣傳欄、櫥窗、宣傳碑、板報等環境進行宣傳詮釋國內外名人、名言、名句等,從而對學生的為人處事原則及其行為產生積極的影響。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取得成效的關鍵在于提高廣大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因此,在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活動指導中,應該指導大學生體驗機關、企業、農村、社區等環境生活,積極參與社會調查、生產勞動、志愿服務、公益活動、科技發明等活動,在各實踐活動中了解我國具體國情,發揚愛國主義精神。
2.5 推動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建設
改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必須從源頭抓起,高校黨政領導必須落實《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原則,設立實踐性教育教學專項基金,為制度、人力、經費、交通等條件的實施提供充分的保障,促進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順利展開。同時,應充分利用當地的人文資源,充分發揮歷史文化遺址、革命紀念館、烈士陵園等“紅色”教育資源,進行建設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在各項社會實踐活動鍛煉中進行磨煉學生奮斗意志,使其形成振興中華的責任感。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大多存在形式單一、無章可循、操作難度高等問題,通過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綜合素質,實施合理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資源利用率,積極推動社會實踐教育教學基地建設進程,提高學生參與實踐教學活動的積極性,有利于全面提高大學生思想道德素質,樹立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可持續發展戰略目標。(作者單位:牡丹江師范學院)
參考文獻:
[1]毛廷貴.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育教學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 廣西教育,2010,30(18):41-42.
[2]張麗,賀彥鳳,王桂枝. 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教育與職業,2012,30(11):160-161.
馬爾庫塞用形式主義美學理論批判美學,批判 藝術 是社會意識形態的觀點,這是不足取的。但我們也應該看到,馬爾庫塞所強調的藝術的主體性、藝術自律及審美形式等問題,確實是長時期內美學所忽視的。在
童慶炳在寫于1983年的《文學與審美》一文中提出了一個今天看來習以為常而在當時起到開風氣之先作用的見解:“只有在文學理論的各個問題上深深引進‘審美’的觀念,我們的文學理論才可能打開新的局面”。1984年,童慶炳在自編教材《文學概論》(紅旗出版杜)中明確提出了“文學是社會生活的審美反映”及“審美是文學的特質”的新見解。童慶炳在1992年主編的《文學理論教程》中則吸收了 現代 西方語言美學的新成就,提出了一個沿用至今的觀點—“文學是顯現在話語蘊藉中的審美意識形態”。
中圖分類號:F25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6-4117(2012)02-0225-01
“農家樂”最早源于歐美發達國家的鄉村游。我國真正意義的鄉村旅游始于20世紀80年代,是在特殊的旅游扶貧政策指導下應運而生的產物,當前仍處于初期階段。以至于至今學術界對其定義未達成一致。筆者認為,農家樂是指以“農家庭院”為基本接待單位,利用自身的區位優勢、風土民俗和生產條件及自家庭院及周邊自然景觀,吸引城市游客,開展觀光、休閑、娛樂、餐飲、購物為一體的旅游觀光經營活動。
一、基礎分析
為了系統分析三圣花鄉農家樂,根據張根年的旅游空間相互作用模型和該區的實際狀況,將從旅游目的地斷面(供給分析)、旅游通道(區位分析)和客源地斷面(需求分析)三方面作如下分析。
(一) 供給分析 。三圣花鄉的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風光秀麗,農家風情濃郁,如今三圣花鄉已經打造成了包括“花鄉農居”、“幸福梅林”、“江家菜地”、“東籬菊園”、“荷塘月色”的“五朵金花”景區。
(二) 區位分析。三圣花鄉距主要客源市場成都市中心約7公里,依托成都市,具有良好的基礎設施,交通、通訊通達,市民出游交通非常便捷。
(三) 市場需求分析。1、經濟因素 三圣花鄉最大的客源市場――成都,是我國中西部特大的中心城市。據顯示,在2009年,剛經歷過“5.12地震”的成都市人均GDP竟高達35215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659元,城鎮居民具有較高的消費能力,即使是中低收入階層,也有余錢用于旅游消費。此外,成都的私家車數量一直高居全國前三并仍飛速增漲,這為城市近郊游提供了穩定的客源市場。2、社會因素 首先,隨著成都及周邊縣市城鎮化水平的提高,城市發展的負面影響不斷加劇。市民生活的高競爭、高節奏、高污染狀態,促使他們迫切期望擺脫這種“現代文明病”,尋求清新舒適的休閑旅游空間。 其次,我國豐富的法定帶薪假期保障了人們的休閑時間。3、文化因素 成都因其休閑的地域文化,歷來被譽為“休閑之都――一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僅在2009年,成都就先后被評為“中國自駕車旅游品牌十大目的地”、“中國十佳會議旅游目的地”、“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等多項榮譽稱號。4、政治因素 多年來,成都市各級政府都非常重視三圣花鄉的旅游發展,在其政策支持、資金保障、人員培訓和經營管理等方面都給與積極的指導和監管作用。
二、存在的問題
本文通過運用旅游空間相互作用模型發現,當前三圣花鄉農家樂仍存在以下問題:(一)規劃布局不合理。 目前的三圣花鄉區內,雖然農家樂的數量眾多,但規劃大都缺乏科學的論證,不但造成了組織線路的難度較大、資源的共生性差,經營者單兵作戰,各自為陣,資源與整體環境不相協調等現象,而且給景區整體的經營管理帶來了諸多難題。(二)基礎設施不健全。三圣花鄉在環境整治和安全保障方面的工作還不夠完善。如,景區內沒有統一的垃圾處理設施,造成環境污染;一些地段滅火設備、消防水源和消防車道等設施缺乏。 (三)管理體系不健全。當前,在衛生、安保、消防、價格和服務等方面都存在諸多問題。如一些娛樂場所、餐廳等未經過公安消防機構審核批準擅自營業。(四)營銷體系不健全。理念方面,經營者對農家樂今后的發展方向不明確,缺乏對旅游市場預測的意識。面對“旺季過旺,淡季過淡” 的季節性現象時,不但不能有效應對,反而出現互相壓價的不正當競爭現象;產品定位方面,當前還停留在純粹的觀光游上,對本土文化的挖掘還較粗淺,不能較好的反映農家樂的獨特賣點;實際營銷方面 ,各農家樂沒有統一營銷的品牌意識,造成了部分客源市場流失、景區秩序混亂的現象。(五)從業人員素質低。如今景區內,從業人員大都是 “自學”從業,邊干邊學,教育水平普遍偏低,這從根本上制約了三圣花鄉農家樂的可持續發展。
三、可持續發展建議
針對目前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應著重從以下幾方面做出努力:(一)統一規劃,科學布局 。要將三圣花鄉農家樂做成“大旅游”,則必須有“大旅游”的發展觀和戰略觀,因此,政府和有關規劃部門應對農家樂的發張做好長遠戰略規劃,統一規劃,科學布局,將三圣花鄉農家樂的旅游資源進行最優配置,逐步推進,全面科學發展。(二)堅持科學發展的政策指導。堅持科學發展觀,建立科學合理的開發管理制度,統一規范管理,政府給與必要的資金扶持和政策鼓勵。同時,積極創辦農家樂行業協會,進行相關研究、監管和交流。從而通過政府和民間協會,齊抓共管,為農家樂的長遠發展創造條件。(三)重視文化和差異化。首先,三圣花鄉農家樂的開發與發展,應以農家文化為核心,將“花”文化、農耕民俗文化、地域風情等眾多細文化做活做深,打造別具一格的鄉村農家樂。其次,基于當前競爭激烈的旅游市場,應保持本色,突出特色,走一條“特色化、品質化、情感化”的旅游發展道路,給游客處處出新、時時愉悅的享受。(四)塑造品質,深化營銷。深挖文化同時,注重項目打造、產品創新、服務、環境和危機管理等各環節的品質塑造,建立完善的旅游管理體系。同時,深化品牌營銷,充分利用現有的資源和榮譽,樹立品牌形象,擴大客源市場,展示獨特的農家風情。(五)加強人力資源管理。一要加強對農家樂旅游從業人員專業知識、相關法規和職業技能的培訓、強化服務規范,提高服務品質;二要加強從業人員對本土特色的培訓,使從業人員各個風采斐然。(六)發展綠色產業,打造循環經濟。通過發展旅游業,帶動本地的農業、手工業、文化、自然等各產業發展,走一條產業聯動,循環經濟,保護生態的道路。如走綠色蔬果種植路線等。
作者單位:四川大學旅游學院
作者簡介:徐金梅,女,四川大學旅游學院,旅游管理碩士,研究方向:旅游規劃與資源開發。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6)44-0209-02
小組合作教學是指在班級授課過程中,將學生分成結構合理、能力相當、人數大致相同的學習小組進行課堂教學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實際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活動中,小組合作教學方式并沒有取得預期的教學效果,仍存在許多的問題,為此必須采取相應的對策予以解決。
一、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小組合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合作學習小組組建不合理。合理組建合作學習小組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教學中有效開展小組合作教學的前提。但是目前由學生自由組合的方式組建合作學習小組存在著明顯的不合理之處。學生們往往選擇和自己關系比較好的、經常一起玩的同學組成一組,這樣組建的合作小組成員具有相同的性格和共同的興趣愛好,且組員間成績高低、能力大小差別不大,這就違背了合作學習小組組建的“組內異質”的原則,導致小組內部成員在合作學習時無法通過不同觀點的碰撞產生火花,也難以做到成員間優化組合、優勢互補,這樣最終使得小組合作學習效果不明顯,課堂效率不高。
2.小組合作教學的內容選擇不當。小組合作教學是課堂教學的一種模式,但并非思想政治理論課所有的教學內容都適合小組合作。目前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片面追求形式化,為合作而合作,無論教學內容是否適合,動不動就讓學生合作。對于某些答案直白、學生容易理解的思想政治理論知識點,本應適合讓學生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教師也盲目采取小組合作教學的方式,合作教學就顯得多余、牽強,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
3.小組成員合作參與度不均衡。思想政治理論課小組合作教學的開展本是想給每個學生提供參與的機會,活躍整個課堂氣氛,但在實際的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積極參與課堂討論和發言的總是一些固定的小組成員。這些小組成員一般是班里學習成績優秀的學生,他們在小組合作教學中總是充當權威者的角色,每次遇到發言機會,總是一個人獨攬。而其他小組成員由于學習成績較差,其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比成績優秀的學生遜色,再加上這些小組成員缺乏主動性,懶得思考或回避發言,因此在小組合作中自然而然地成了聽眾。這樣的合作教學不能夠保證所有學生都充分參與到學習中來,沒有給每位學生充分的交流學習機會,導致合作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達不到讓每位學生共同進步的目標,更使合作教學失去了開展的意義。
4.教師對小組合作教學缺乏有效的指導。在現實的思想政治理論課課堂中,相當一部分教師變成了旁觀者和看客,整個過程都是學生在交流討論,缺乏教師的有效指導。即使有教師的指導,也只是局限于個別討論比較熱烈的小組。這樣就會導致得不到教師有效指導的小組逐漸對合作教學失去興趣,表面上看似課堂氣氛熱鬧,而實際上大部分合作小組學生都在討論與課堂教學無關的事情或干脆就自己看書不參與討論。
5.合作教學評價不全面,缺少有效的評價方法。教學評價是小組合作教學中不可缺少的一環,直接關系著合作教學的完整性和再發展。但在實際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部分教師評價的科學性、全面性存在問題,不科學的評價方法抑制學生參與小組合作學習的積極性,也無法讓學生領會小組合作學習的真正目的。
二、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實施小組合作教學的對策
科學地分組是進行合作教學的首要條件,為此我們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合作學習小組人數規模要適當。高效合理的合作小組人數一般應控制在4~6人左右。如果合作小組人數太少,不僅會使合作小組內成員相互之間得到的啟發較少,不能集思廣益,而且會導致班級中合作小組數目太多,在合作討論結束后,每組發表看法時占用太多的課堂教學時間,同時,對每小組進行評價也較困難。如果合作學習小組人數過多,會導致部分小組成員失去參與機會,使其處于邊緣位置,限制其能力的發揮,不利于學生個體的發展,同時也不利于合作小組成員內部的整體交流和團結協作局面的形成。
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構建合作學習小組。合作教學所倡導和強調的是“異質”分組。所謂“異質”分組,就是指在構建合作學習小組時,教師把學習成績、性格、能力、性別、興趣愛好、家庭背景等方面不同的學生分在一個合作小組內;所謂“組間同質”是指所構建的班級合作小組之間的總體水平是一樣的,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這樣就能通過公平競爭來促進小組間合作學習的實施。
2.選擇適當的合作教學內容。教師必須在合作教學前選擇適當的合作教學內容,使小組合作教學發揮最佳作用。結合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和學生的實際,適合采取小組合作教學的教學內容應該包含以下幾個方面:(1)出現爭辯的教學內容。通過小組合教學的形式,讓學生圍繞出現爭辯的理論問題,開展小組內或小組間充分討論探究。(2)答案多元化的教學內容。對于答案不唯一、多元化的開放性問題,可以讓學生先進行獨立思考,再進行小組合作交流,使學生在合作交流中開闊視野,改善學習效果。
總之,采取小組合作教學內容必須要有可操作性,是適合多人之間共同努力來完成的,不能太簡單或者太難,否則對學生將會失去吸引力,達不到合作教學的目的。
3.落實責任,做到小組成員人人參與。個人責任的落實是思想政治課堂小組合作教學能否取得成效的關鍵,因此,小組合作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人人動手,人人動腦,人人動口”。也就是教師要給每個小組成員分配任務,明確責任,比如教師可以將小組成員安排為組長、資料收集員、記錄員、報告員等職務并明確各自的職責,只有把責任落實到人,讓每個小組成員有事做,讓每個小組成員在做事,才能形成小組成員人人參與的局面。這樣也可以避免在合作教學過程中,有些組員包辦小組全部工作和學習任務,或者有些組員置身組外,拒絕參與的現象。
4.教師要做小組合作學習的指導者。在小組合作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隨時關注每小組成員的合作情況,并對其進行及時的指導和幫助。例如在學生們合作學習時,教師不應該只是作為一個旁觀者,而是要走到學生中間去或參與到學生的合作討論中,傾聽學生的觀點。不過教師在參與學生合作討論時要做到兩點:第一,不宜在某一組停留的時間太長,否則不利于該小組成員自由放松地發表自己觀點,會造成一種緊張和約束感。第二,教師在參與小組合作討論時還應該顧及到班里所有的合作學習小組,否則會使沒有教師參與的學習小組產生一種不受重視的感覺,漸而失去對合作學習的興趣。
5.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評價體系的科學與否影響著小組合作學習的效果。因此,思想政治教師在組織小組合作教學過程中,必須建立科學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體系,注意把多種評價方法結合起來,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客觀公正的評價。
(1)要注重把對小組集體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建立一種合理的激發每個小組成員最大潛能的小組合作學習評價機制。教師要把對合作小組集體的評價與對小組成員個人的評價結合起來,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學生積極參與合作學習,有效地完成學習目標。
(2)要注重把學習過程評價與學習結果評價結合起來。在對小組合作學習進行評價時,教師不但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而且更要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教師在評價時,要改變以往只注重單純的學習結果評價,要特別注重對學生的參與程度、理解程度、學習態度、情感體驗等學習過程進行評價,只有把學習結果和學習過程評價結合起來,才能保證評價的全面而準確。
(3)要注重教師評價和學生自我評價、小組成員相互評價、小組間互評結合起來。健全的小組學習評價機制應該使學生與教師都能參與其中。教師的評價對學生的學習上進心和積極性有著重要意義,在評價時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小組成員內部互評的評價、小組之間的互評以及學生自我評價結合起來。
成人教育體系中新興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雖然沒有范例可參照,但也不是空中樓閣,憑空而建。其基礎首先是需求,其次是基于需求的教學實踐和探索。就我國氣象部門而言,氣象人員外語能力的培訓需求也是隨著氣象科技的發展而逐漸擴大,且通過教學實踐與積累,逐步將培訓內容從單一的基礎英語擴展到了與氣象專業知識相結合的氣象科技英語。表1給出了氣象部門2002年以來的英語培訓情況。從中可以看出,針對氣象業務、科研和管理人員的大多數英語培訓班都開設了氣象英語課。其中,在2008年開辦的“實用氣象英語遠程培訓班”上,針對氣象業務和相關人員的實際需要,主講教師以“天氣、氣候與大氣環流(Weather,ClimateandGeneralCirculation),云和降水(CloudsandPrecipitation);霧(Fog);溫度與濕度(TemperatureandHumidity);熱帶氣旋(TropicalCyclone);季風(Monsoon);中國的天氣和氣候(ClimateandWeatherinChina);英文天氣預報EnglishWeatherForecast);天氣警報(WeatherWarnings)及如何撰寫英文科技論文和摘要(HowtoWriteEnglishScientificPaperandAbstract)”為主要授課內容,實踐了將英語和氣象專業內容相結合的氣象科技英語教學,使學員在學習氣象知識的同時,學習了氣象科技英語的語言特色,了解了基礎英語和氣象專業英語的區別。非常有意義的是,部分氣象預報員在參加這期培訓之后立即把所學的天氣預報、警報的英文表達用到了2008年的奧運氣象服務之中。此外,在近三年由北京外國語大學承辦的中國氣象局高級英語強化班上,“氣象科技英語閱讀及科技論文寫作指導”課程有針對性地提升了學員的英文專業文獻閱讀能力和氣象英文科技論文的寫作能力,很受學員歡迎。這些教學實踐充分反映了氣象科技英語對于氣象業務和科研人員的重要性,也為氣象干部學院氣象科技英語學科建設和發展積累了經驗并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需求調查
需求是發展的原動力。成人繼續教育的學科發展,完全不同于高校的學科發展和建設。高校的新型學科是根據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而創建的,其目的是為經濟發展提供相應的專業人才。但是成人教育的學科發展是根據成人在職業發展過程中對于新技術、新知識的培訓需求而產生的。因此,培訓需求調查是成人教育新興學科建設的重要基石。氣象干部學院在氣象科技英語學科建設的進程中進行了相應的培訓需求調查活動。雖然氣象干部學院的英語/氣象科技英語培訓已有十多年的歷史,而且目前已經明確了氣象科技英語學科的發展方向,但是,為了給該學科的建設提供更為充分的依據,氣象干部學院于2012、2013年先后在3個省氣象局的8個培訓班做了氣象英語培訓需求問卷調查。根據問卷結果的整理和分析,可以清楚地看出氣象部門學員的三大特點:年輕化、高學歷、專業化,且大多數考過了大學英語4-6級(見圖1)。他們在日常工作中使用英語最多的方面是“閱讀英文專業資料和寫論文英文摘要”(見圖2)。他們希望通過培訓,在日常口語交流、氣象英文資料閱讀、氣象英文論文及摘要寫作及英語聽力方面有所提高。在被調查的352人當中,236人(67%)認為“氣象科技英語培訓”的教學重點應該放在提高專業英語的綜合應用能力上,包括氣象英語閱讀、論文寫作和口語交流能力等(見圖3)。根據以上調查結果,氣象人員對于氣象科技英語培訓的需求可概括為:氣象科技英語閱讀、口語交流、氣象英文論文寫作和專業文獻翻譯,重點在于提高學員的氣象科技英語綜合英語能力。該結果為氣象干部學院氣象科技英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進一步提供了可靠的依據。圖1氣象部門培訓學員概況圖2氣象科技人員英語的使用情況圖3英語培訓需求
二、新興學科建設的實現策略
學科建設是一種組織行為,是成人繼續教育培訓機構的一項長期任務,這種行為隨著我國繼續教育事業的發展而存在,是培訓機構提高培訓質量的重要保證。不同于高校學生,成人參加繼續教育培訓的目的性很強。因此,成人教育學科建設要根據成人的培訓需求,遵循成人教育培訓的規律,結合成人的學習特點進行教學研究,堅持理論與實踐的創新,突破單一的思維傾向。要確立有特色的學科方向,體現成人培訓過程中的行業特色和需求。新興學科氣象科技英語的創立,就體現了這一點。建設和發展新興學科可以從學科定位入手,通過教學研究、課程建設、教材編寫、學科梯隊建設和學科管理等手段,逐步發展。
(一)學科定位
成人教育新興學科的建設,要針對受訓對象的實際需求準確定位,并隨之圍繞定位進行一系列的科研和教學活動。比如。氣象科技英語學科的定位就是針對氣象部門高層次的業務、科研和管理人員的需求,重點放在氣象科技英語的實際應用方面,包括氣象科技文獻閱讀、翻譯、論文寫作和口語交流的課程建設和教學研究,提高培訓學員在國際氣象交流活動中的英語應用能力。
(二)科學研究
科研活動是學科建設的先導。只有通過科研,教師才能不斷更新知識,把握研究領域最前沿的成果和發展動態,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和授課質量,從而提升教學效果。要做好科研,必須首先獲得科研項目。新興學科建設很難獲得高級別的科研項目,但是培訓機構或院系可以給予一定的科研經費和資助,鼓勵科研向縱深發展。氣象干部學院非常重視學科體系建設,從2013年起,對于在建的12個學科均給予了一定的科研經費支持,氣象科技英語學科建設也在其中。這是氣象干部學院落實國家和中央的兩個《綱要》精神的具體舉措,體系了中國氣象局各級領導對于氣象科技業務人員的繼續教育的重視。
(三)課程建設
學科建設的根本點就是要落實到人才的培養上,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必然要落實到課程建設上來。課程建設是學科建設的關鍵環節,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途徑。就成人教育培訓中的培訓策劃和課程設置,要緊緊圍繞培訓學員工作中的實際需要,以“實用”為基點。在氣象科技英語學科建設的過程中,氣象干部學院開發了符合成人學習特點且貼近氣象人員實際需求的氣象科技英語應用性班型,開設了針對性、實用性較強的培訓課程。在綜合性班型“氣象科技英語培訓班”上開設了“氣象科技英語閱讀、視聽、口語及科技論文寫作”課程;在“氣象英語翻譯與寫作訓練班”上開設了“翻譯理論與實踐、氣象英語閱讀、科技論文寫作”等課程;在“氣象國際交流口語班”上開設了“氣象科技英語閱讀、聽說、國際會議介紹”等課程;在“英文氣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班”上開設了“氣象科技英語閱讀、中英文科技論文寫作、科技論文英文摘要的寫作及氣象英文科技期刊介紹”等課程。同時,將加大培訓力度,分層次、分群體、輪訓式地舉辦氣象英語類培訓班,打造品牌班型,支撐氣象科技英語學科的建設和發展。
(四)教材建設
培訓教材是教學環節中的重要一環,是學科建設的必要組成部分,可是成人教育培訓中的最大問題是缺乏教材。“巧媳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發展和建設成人教育新興學科,培訓主管部門就必須加大力度和資金投入支持教師編寫教材,編寫符合成人教育規律、培訓內容和目的的教材。比如,在氣象科技英語學科的建設過程中,氣象干部學院對于學科的教材編寫給予了很大支持。目前,《實用氣象英語教程》、《氣象英語口語教程》、《氣象英語聽力教程》、《預報員口語》已經出版并用于教學,《氣象科技英語論文寫作指南》的編寫工作正在進行中,此外還計劃將編寫《氣象科技英語視聽教材》、《氣象國際會議交流英語》、《氣象服務英語口語》等教材。
(五)學科梯隊建設
不論是高校還是成人教育培訓機構,發展學科、提高教學質量都需要有高水平的師資。學科建設關鍵靠教師。因此,在學科建設梯隊里,學術造詣深、教學經驗豐富、治學嚴謹的學科帶頭人很重要,同時還需要有樂于鉆研業務、開拓進取的中青年骨干教師。學科帶頭人要有本學科堅實的理論基礎和實踐經驗,較寬的相關學科知識面,很強的研究能力,要有開闊的視野,善于把握住學科的前沿問題,善于團結和帶領學科梯隊共同奮斗。因此,在成人教育新興學科的建設過程中,要著力培養學科帶頭人,提高他們的學術水平和綜合素質,同時為中青年教師提供進修和學習機會,改善學術和教學梯隊結構,使教師的學術和教學水平均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