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安全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4 15:06:1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生態安全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生態安全論文

篇(1)

1.法律與政策不夠健全,缺乏有力的激勵機制

目前,我國缺乏全國發展生態農業的綱領性的文件,全國性生態農業建設法規條例還未制定,僅依靠《全國生態農業建設技術規范》等指導性文件進行生態農業建設,政策激勵機制不健全,傳統生態農業建設無法取得獨立的財政扶持,資金渠道有限,建設項目難以全面展開,長期處于初級階段。而以糧食安全為發展主題的生態農業則更是缺乏規范、政策與相應的激勵機制。近年來,國家為保護農民種糧積極性,實施了糧食收購最低保護價收購政策,又實施了良種補貼、農資綜合補貼、訂單獎勵、農機購置和作業補貼等扶持政策,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種糧農民的收益,但是,隨著土地承包價格上漲、生產成本提高等因素,種糧效益仍然很低。如以杭州市蕭山區普通的糧食承包大戶為例,如承包100畝大田,種植一季春糧和一季晚稻,一年的凈收入一般只有4萬元左右,收入不但低于其他產業,也低于農業中其他如花卉苗木、養殖等行業。同時,對于糧食生產實行生態農業的生產方式,由于政府沒有額外有效的政策激勵機制和保障措施,經濟效益難以保障,因此農戶對生態農業與糧食的協調發展的積極性普遍不高。

2.理論技術體系不夠完善,缺乏農業技術人才

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糧食安全協調起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嚴密的理論支撐與深入的研究、實踐。要將農、林、牧、副、漁業各大類、以及個小類綜合起來,需要包括農學、林學、畜牧學、水產養殖、生態學、資源科學、環境科學、加工技術以及社會科學在內的多種學科的支持。而且我國領域廣闊,地理環境各不相同,不能簡單的將一個地方、區域的經驗搬到另一個地方的經驗。同時,我國農業勞動人口科技素質偏低,農村科技人員嚴重缺乏。如杭州市蕭山區江東生態循環農業示范區,核心區面積2萬畝,有農業企業32家,這些企業普遍反映科技人才難以留住,主要原因是農業工作辛苦、報酬低,企業偏小職業發展空間小,位置偏僻、生活艱苦等。因此,要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有機結合的效益發揮出來,難度很大,需要不斷的摸索、實踐與創新。

3.農業經營規模小,市場化水平不高

農村實行,農村耕地平均分配到農民身上。耕地分配到戶后,在保證了農民平均分得了一份土地的同時,也影響了土地的規模經營與經營效益。雖然經過一定程度土地流轉,但流轉畢竟數量偏少,農戶經營規模依然偏小,如經濟較發達的杭州市蕭山區,到2009年已流轉的占總耕地面積的48.2%,其中50畝以上的大戶數只為1.1%。與此同時,我國農業市場化水平還不高,表現為市場主體發育程度低,農產品市場體系不完善,信息化建設滯后等問題。因此,農業生產整體很難達到規模經濟,市場化、商品化、產業化水平不高,制約著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規范化、規模化與社會化發展,難以體現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協調發展的經濟、社會與生態效益。

4.農業公共服務能力有待提升,技術推廣力度有待加強

經過多年來的努力,農業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但與現代農業的發展要求、與廣大農民的服務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主要表現為一是經費投入不足,如基層工作經費保障機制還沒有建立起來,開展試驗示范、檢驗檢測、技術培訓、進村入戶的日常工作費用在很多地方還沒有落實;條件建設投入不足,設施設備缺乏,服務手段落后。二是運行機制不規范,如一些地方管理體制不順,鄉鎮農技人員在編不在崗,主要精力從事鄉鎮其他工作,業務工作難以開展;一些地方責任機制不健全,沒有把公益性職能細化到每個崗位和人員,很多工作沒有落到實處,農技人員的積極性沒有充分調動。三是人員素質亟待提高,基層農技人員隊伍老化,專業人員進不來,新生力量補充慢,部分地方已出現人才斷檔;現有人員培訓跟不上,知識更新不及時,業務能力與生產需求有較大差距。因此,農業生產新技術、新品種、新模式推廣力度不夠,在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發展中的技術培訓、指導力度也欠缺,已很大地影響了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的協調、可持續發展。

二、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思路與措施

在環境污染日益嚴重,食品安全問題頻發以及糧食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的現實壓力下,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迎來了新的機遇。今后一個時期,既是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變的時期,也是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由各自發展向協調發展轉變。為此,我國要緊緊抓住這個有利時機,健全法律與相關政策,完善理論與技術體系,培育農業生產主體,推廣應用農業技術,提升公共服務能力,促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和“四化”同步發展。

1.健全法律、相關政策與激勵機制

我國在糧食生產上的法律、法規與激勵政策相對比較健全,但在生態農業發展上還相當欠缺。為此,我國要參考國際上發展生態農業成功的做法,借鑒確保糧食安全的一些有效經驗,在深入的客觀分析和農民意愿研究基礎上,完善推進生態農業以及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法規體系,建立相應的約束機制,規范農業生產者、管理者的行為。要將現代高效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的有機結合,與一般的農業相比,具有更強的正外部性,承擔著更大的機會成本,彌補的辦法就是實施扶持政策,建立激勵機制,通過有力的政策扶持、項目推動和保障措施,提升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的經濟效益。

2.完善相關理論與技術體系

要持續快速地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需要有科學的理論與技術體系相支撐。為此,需要從學科上加強對生態農業以及與糧食生產相結合的理論的重視,加強跨學科和跨領域的探討和研究,發揮各門相關學科和理論的優勢,促進生態農業這一系統工程的綜合發展。基于我國各地的氣候特點、地理環境、自然條件等方面均存在較大的差異,在研究相關理論與技術體系時,不能照搬國外,更不能閉門造車,要與各地的實際相結合,要加強產學研三者的結合,要關注實施中所面對的具體問題,加強理論的問題意識和實踐意識。要通過科技發展促進經濟進步,通過經濟效益的提升推動理論的發展;以實踐為指向推動理論的完善,以理論為指導推動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實踐的深化。

3.積極培養農業科技人才和實用人才

要發展現代農業,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人才是關鍵。要注重提高農業人員、勞動者的文化知識水平,加強專業素質和科技素質。一方面要發揮農村現有培訓機構、基地作用,推動高校和科研院所到農村一線開展培訓和技術推廣,通過系統性和針對性農民素質培訓、農村實用人才培訓和技能培訓等,提升農業生產、管理人才專業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政府和農業企業要出臺政策、改善環境,讓專業人才愿意到農業企業去就業、創業,使專業人才在農業企業中有較大的鍛煉空間和發展平臺。此外,要充分發揮各級農村實用人才的示范和傳幫帶作用,使農業生產人員整體素質得到提升,并涌現出一批有理論、有知識和實踐能力的專業人才,為推廣、應用農業科技、促進農業企業更好發展提供有力的技術、人才支撐。

4.積極推廣應用農業新技術和節水技術

要加強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集成技術的科技攻關,推廣應用優良品種,創新農作制度;推廣節約型農業技術,如測土配方施肥、病蟲害綠色防治等技術;施用有機肥和生物農藥,減少化肥農藥用量;推廣雨污分流、干濕分離和設施化處理等先進適用的污染防治技術;推廣太陽能、風能、地熱能和生物質能等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減少煤電消耗,促進節能減排。同時,要提升農業水利設施水平,完善田間排灌體系,推廣應用微灌、噴灌、低壓管道輸水等節水技術,推進農業用水循環利用。

5.切實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要嚴格執行

保護基本農田、標準農田以及林地、濕地、水域、海島、灘涂等各項規定。加強耕地地力培肥,深入實施標準農田質量提升工程,強化新墾造耕地和圍墾土地的改良和培育。規范農業生產過程,科學評估農業生產及投入品對土壤、水、大氣環境的影響,加強耕地質量定位監測點建設和動態管理,開展耕地質量狀況監測和評價,建立完善耕地質量監測網絡體系和耕地質量長效管理機制。要強化農業執法監管。嚴格管制亂用、濫用農業投入品,加強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保護農業生態環境。

6.提升農業市場化、產業化水平

要推進生態農業與糧食安全協調發展,發展農業經營主體、促進土地流轉、完善市場體系尤其重要。一是要以工業的理念經營農業,創新農業經營機制,堅持市場化運作、企業化管理、社會化服務的原則,發展壯大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農業大戶,積極培育適應現代農業的經營主體。二是要按照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強土地流轉的財政扶持力度,落實有針對性的激勵與優惠政策;健全市場化運作的土地使用流轉機制,改善土地流轉的環境,完善農村社會保障體系,促進農業自愿向生態農業、糧食生產集中,提高生態農業及糧食生產規模化、集約化水平。三是要加強市場體系建設,促進農業生產要素、農產品流通,特別要發展規范綠色市場,促進生態農產品批發、流通,通過綠色產品市場來提升生態農業與糧食生產相結合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篇(2)

每一種語言都反映了人類對周圍獨特生態環境的經驗,負載著一種特質文化,這造就了語言的多樣性。正因為多樣性的存在,人類才能生活在如此豐富多彩的世界里。如今,由于語言的不安全,這種多樣性正受到威脅,語言文化和自然生態安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語言多樣性受損

每種語言都在以獨有的方式認識和解釋世界,但在全球化的趨勢中,隨著合作的深化和不公平競爭的加劇,強勢語言群體向所在地域的政治、經濟和文化滲透,使人文生態環境惡化,對語言多樣性構成威脅。

從世界語言發展史來看,語言的數量在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2009年2月21日(國際母語日)前夕推出的世界瀕危語言圖譜的電子版,呈現了世界上 2500 多種瀕危語言的信息。據統計,全世界每年約有 80 種語言消失,數千種正處在消亡邊緣。新版圖譜將全球瀕危語言按照危險程度的不同分為不安全到滅絕 5個類別。其數據表明:在目前存世的 6000 多種語言中,607 種不安全,632 種危險,502 種非常危險,538 種情況危急,200 多種語言已在最近三代人的期間內滅絕(不再存在講這種語言的人)。圖譜還顯示,印度、美國、巴西、印度尼西亞和墨西哥這些語言非常多樣的國家,同時也是瀕危語言最多的國家[1]。亞馬遜河流域的探險使人們新發現了那里的許多語言,但是當地原住民在占優勢地位的西方文化和語言的包圍和蠶食下,他們使用的這些語言又很快走向消亡。《中國的語言》一書中收集了129種語言,大多數已經瀕危或正在走向瀕危。其中已經瀕危的21種,邁入瀕危的64種,臨近瀕危的24種。滿語、赫哲語、蘇龍語、仙島語等使用人數都不足百人,都屬于“瀕危語言”。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表示,截至2013年,每兩周就有一種語言消失,超過很多動物的滅絕速度。

二、語言、文化與自然生態安全遭遇威脅

1988年在巴西貝倫舉行的第一屆國際人種學大會上,與會者們首次提出了語言多樣性和生物多樣性是一種“解不開的結”。每一種語言都透露出獨特的文化和生態信息,是促進人類可持續發展的因素之一。因為人類將對周圍環境的了解匯入了自己特有的語言,而這些信息包含他們管理和使用資源的方式。

如傣族對自然資源的可持續利用方式――貝葉文化和佛寺文化對植物多樣性的保護及可持續利用具有積極作用[2];彝族的圖騰文化對云南紫溪山的森林生態系統、生物物種、遺傳資源的保護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3];還有侗族的糯禾文化、民族醫藥、傳統生活方式等對生物多樣性,特別是對糯稻遺傳多樣性有保護作用[4]。據一份來自國際跨學科研究小組對南美洲部落考察的結論顯示:一些居民知道如何組合多種植物,讓它們一起生長,而習慣與單一作物打交道的現代農藝家在這方面幾乎一無所知。卡亞波人能分辨出250種不同類型的痢疾,每一類型各有一種治療方法。關于某些草藥的知識只保存在某些特定民族的傳統文化里,只有懂這個民族的語言,才能知道這些草藥的名字。除非語言學家或其他有興趣的人在事情發生之前對這些草藥的知識進行了記錄,否則,一旦一種語言或文化消失了,人類關于這些草藥的名字和藥效的知識就隨之消失了,可能失去對未來的一個選擇。如今,對抗瘧疾最有力的兩種藥物金雞納霜和青蒿素,就是古老的語言文化送給現代人的最好禮物。

英國語言學家戴維?克里斯特爾博士認為“文化語種消亡與物種滅絕一樣可怕”[5]。人類未來的生存與發展需要多種智慧和多種文明的經驗來支持,正是這些不同的生存智慧使人類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失去一種語言,就意味著失去人類好幾個世紀對于這個世界的思考成果,從而削弱人類適應自然環境的能力。

如今,語言趨同所導致的文化趨同直接湮滅了很多豐富的生態智慧及技能,使人類社會對地球生命體系的理解漸趨單一,進而引發生態安全隱患。在人類過去200年的歷史中,單一的工業化使人們對資源無休止地開發利用,人、自然和文化之間的關系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植被面積銳減,動植物品種下降,水資源受到污染。生物多樣性和文化多樣性緊密相連,生物多樣性受到損害,語言文化多樣性也很難幸免,因為語言文化賴以生存發展的環境已遭破壞。人類對自然的盲目開發破壞了少數民族的生存環境,使其民族語言文化遭受同化、破壞乃至消失;強勢文化的擴張反過來導致某些物種不為人知甚至消亡:環境惡化同語言文化消失惡性循環,生態系統遭到破壞,無疑是對人類的社會結構、人類文化寶庫及人類知識總和無法挽回的損失,而使人類安全受威脅。

1994 年, 聯合國發展計劃署發表了主題為“人類安全的新領域”的《人類發展報告》, 首次提出了“人類安全”的概念。所謂人類安全,就是指整個人類免于受威脅的狀態,尤指生態環境問題造成的對人類整體的威脅[6]。其核心是關注人的生存與發展。人類安全超越了目前的政治或地域的差異,把整個人類作為安全的主體。地球生命體系的無比復雜性,要求人類社會以多元的資源利用方式和途徑,獲得食物和能源。但是隨著語言的瀕危、滅絕使語言文化生態平衡被打破,人們文化、生活漸趨一致,地球的負擔越來越重。美國人類學博士吉姆? 麥里曼明確指出:“隨著許多人和他們的語言的消失,很多人類經驗也隨之消失……簡單地說,當我們失去生物多樣性的同時,我們也犧牲了我們的后人在未來的適應能力。在破壞其他各類的同時,我們也實際上宣告了我們自己的死亡。”[7]從這種意義上說,文化生態安全問題就是人類生存安全問題。

三、對策

語言文化生態安全問題是比較隱形的,但又在不斷擴展、延伸。應盡快采取對策,做好“見于未萌,禁于未發”的工作。

(一)激發對語言的保護意識。

2015年“國際母語保護日”的主題是:進一步推廣語言保護意識。公眾應了解到語言的危機即文化的危機,文化的問題攸關民族乃至人類的存亡,是關系到每個人的事,人人都有責任來維護,它呼喚著每個人的良知與責任心。保衛語言在更深的意義上,其實是在保衛語言背后的文化,這種保衛源自對整個人類文化的自覺尊重和愛惜。

新聞媒體、文化藝術及教育等領域,應在這方面起到表率作用,引導人們珍惜民族語言文化遺產,繼承民族的人文傳統。當然,在全球化時代,應融入國際社會,而不是回避、遠離國際社會。英語、法語等世界通用工作語言是現代人應具備的一種素質和能力,它為接受新的觀念、新的文化、新的技術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是汲取人類一切文明成果的需要。要注重培養高端的專業外語人才,任何傾向一端的做法都是無益的,也是不現實的。

(二)尊重文化多樣性,提倡“和為貴”。

1993年美國“霸權主義”代表亨廷頓曾說:“維護世界的安全則需要接受全球的多元文化樣。”[8]維護民族平等和多樣性,承認文化和語言的多樣性,這些都是全球化時代和網絡時代和平與和諧的基本要素。每一個共同體或國家在經濟資源、生態環境和領土安全上必須以其他共同體或國家的安全為自己存在的前提。中國講究“禮之用,和為貴”,“夫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和而不同”是中國古代提出的一個哲學理念。要在不同文化傳統的基礎上通過溝通和對話,,達到“和”,達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同”的文化交往的理想狀態。

捍衛文化的多樣性與尊重人的尊嚴是密不可分的,每個人都有權利用自己選擇的語言,特別是自己的母語表達思想。構建和諧的語言生活,應成為每個國家和每個公民的理念,共同推動世界進步和發展。

(三)提供堅實的制度保障。

為了維護自然界的生物多樣性,人類制定了很多法律和規定,如野生動物保護法、植物保護法等,這是保持良好的自然生態環境所做的必要工作。應對語言生態危機,改善語言多樣性的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亦應如此。瀕危語言資料的搶救和保存是一個龐大的系統性工程,不僅需要專家學者和有關機構的學術支持和人力參與,而且需要政府部門的政策支持、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

政府應在保護和支持多民族語言方面起主導作用。不僅要在教學和使用上盡量創造有利條件,在資助研究課題方面也要給予“傾斜”,組織民族語言專家深入調查各地瀕危語言,記錄、描寫、錄制、保存瀕危語言的文字、聲像資料,盡量延緩它們的流失。在大數據時代,政府應著力培養大量的語言數據技術人才,建設語言電子超結構數據庫,加大語言數據技術研發的力度和速度[9]。

全球化和人類生活信息化為各國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使人類社會顯出更脆弱的一面。人們在追隨經濟浪潮的行程中無暇看清語言多樣性受損會帶來多么嚴重的民族文化問題,甚至是生態安全、人類生存發展問題。

隨著信息時代的發展,語言作為醫學、生態、經濟等資源的價值會體現得越來越明顯。語言的保護絕不僅僅是語言學的問題,還需要從政治、經濟、文化、科學等各方面來考慮,在保護民族語言文化、提高國民生活水平、維護世界和平發展間尋找平衡點,找到更合適的解決辦法。

參考文獻:

[1]http:///zh. [DB/OL].

[2]許再富,劉宏茂.西雙版納傣族貝葉文化與植物多樣性保護[J].生物多樣性,1995,(3):174-179.

[3]龍春林,張方玉,裴盛基,陳三陽.云南紫溪山彝族傳統文化對生物多樣性的影響[J].生物多樣性,1999,7(3):245-249.

[4] 王艷杰,薛達元 . 論侗族傳統知識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作用.貴州社會科學 ,2015,(2):95-99

[5]Crystal D. English as a Global Language. Second Edition[J]. Business English, 2003, 35(4):605-606.

[6]余瀟楓.非傳統安全與公共危機治理[M].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37.

篇(3)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林業綠色供應鏈的共生理論與模式研究”(編號:70873059);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基于生態-產業共生關系的林業生態安全測度研究”(編號:71173107);教育部高等學校博士點基金博導類課題“生態與產業共生視角的林業生態安全測度理論與方法研究”(編號:20113204110005);江蘇高校哲學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南京林業大學生態經濟研究中心)重大項目“江蘇省生態文明建設的評價研究”(編號:2010JDXM018)。

摘要從產業-生態復合系統的視角研究人類文明演進與生態安全變化的一般規律。現有相關研究在工業文明向生態文明演進的“質變”邊界、 如何克服人與自然“二元分立”理論的局限性、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的相互作用關系等方面尚有缺陷。為解決這些問題,根據人類文明史和共生理論,將產業系統與生態系統共生關系的已知類型拓展成完整的模式譜系。由此揭示出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演化的本質屬性:共生屬性。為進一步論證這一論斷,由共生關系譜系分別推演出人類文明的產業屬性、科學屬性和生態安全屬性等。研究表明,人類文明的演進包含以下幾個階段:本色文明(即原始文明、采獵文明、天然生物文明),黃色文明(即農業文明、人工生物文明),黑色文明(即傳統工業文明、天然化學文明),青色文明(即新工業文明,包含人工化學文明、天然和人工物理文明),綠色文明(即生態文明、后工業文明,包含防病式和健康式綠色產業文明,或天然和人工超生物文明)。其中,生態文明是從產業偏利共生向產業與生態互利共生演進的模式,它使生態安全達到穩定的健康狀態,是一種比新工業文明更高級的文明形態。最后,將以上成果在產業-生態二維共生空間中進行集成,構建出完整的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的橢圓演化模型。該模型深化和發展了環境庫茲涅茨理論,為我國乃至世界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理論依據。

關鍵詞人類文明;生態文明;生態安全;共生理論;產業-生態復合系統

中圖分類號F20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2-2104(2013)07-0001-08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3.07.001

在人類幾千年的文明發展史中,人們并沒有對自然資源的有限性、環境的制約性和生態的脆弱性給予足夠的重視。文明的不斷進步極大地刺激和鼓舞了人類改造自然、進軍自然和征服自然的信心,加速了科技進步、社會發展和經濟繁榮的步伐,但同時也付出了環境污染加重、資源消耗加速、生態平衡破壞等慘重的代價。隨之而來的是大自然的“報復行動”:自然災害頻發、自然資源耗竭、生物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銳減、荒漠化加劇、臭氧層破壞、全球氣候變暖、新疫病爆發等等。隨著人口、資源、環境與人類發展的矛盾逐漸突出,人們不得不開始考慮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問題。從20世紀80年代提出的可持續發展理論,到21世紀初提出的低碳經濟理論,都標志著人類已經對自身的發展歷程進行深刻的反思,并意識到生態安全的威脅,為此提出了全新的綠色發展理念、綠色發展模式和綠色行動綱領。當今中國也十分尊崇綠色哲學和綠色文化,提出了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協調發展與可持續發展等觀點,并正在積極開展生態文明建設。鑒于以上背景,近年來關于人類文明演進的研究都與生態環境及生態安全的變化聯系在一起。目前已形成了對人類文明發展階段劃分的共識,即人類社會經歷了原始文明、農業文明和工業文明等階段,并正在向生態文明階段演進。但是,關于人類文明各個階段,尤其是生態文明階段的本質屬性,以及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的演化規律,尚未形成比較成熟的認識。本文依據共生理論,將自然科學和經濟管理理論相結合,從系統哲學的高度探討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的共生空間演化理論。

1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演化的本質屬性:共生屬性1.1現有研究的分析

關于人類文明與生態安全演化的研究,目前所存在的問題及其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篇(4)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來,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中的生物安全問題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1]外來入侵生物對生態環境、生物多樣性、農林業生產、對外貿易及人類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響,這些外來入侵生物潛在的危險嚴重威脅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環境安全。[2]另外,轉基因生物的安全性問題也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廣泛關注。[3]因此,根據目前我國社會經濟的發展和人才市場的需求,生物安全專業人才的培養十分迫切。為了滿足社會需求和學科發展的需要,福建農林大學于2004年申報了生物安全專業,并獲得教育部的批準,率先在全國設立生物安全本科專業。從2005年開始,植物保護學院設立生物安全系加強生物安全新專業建設,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屆4年制生物安全專業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屆畢業生已順利畢業并獲得理學學士學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來,按照人才分類培養目標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根據不同培養階段安排相應的實踐教學內容,依托國家重點學科(植物病理學)和福建省重點學科(昆蟲學),以“農業部重點實驗室”、“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應用生態研究所”和“益蟲研究所”為依托平臺,以專業實驗室和校外實驗基地建設為重點,進行了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并取得一定成效。現將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情況總結如下:

一、實踐教學目標

根據社會發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專業辦學的實際,結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福建省閩臺地域優勢,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既要獨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規律[4]。福建農林大學研究和探索,確定生物安全專業的培養目標:培養具備高尚的健全人格、寬厚的業務基礎、扎實的基本理論和實驗技能、敏捷的創新思維、厚重的社會責任、廣闊的國際視野和潛在的領導能力,畢業后能在學術上繼續深造或進入社會并開展終身學習的復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礎、寬口徑、強實踐、重素質”的人才培養目要求,結合“研究型”學院建設的實際,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在生物安全專業學生培養過程中實行分流培養,并根據培養類型制定相應的實踐教學目標:“研究型”人才培養:強化專業基礎培訓和科研素質培養,通過提供良好科研平臺,爭取使這部分學生能夠推免考試直接攻讀碩士研究生,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續人才。“應用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檢測技能、外來入侵生物的檢疫處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評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長,爭取獲得國家或行業相關技能認證,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專業工作打好基礎。“復合型”人才培養:重點培養學生的實踐能經驗和綜合素質,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優勢,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條件,在人文素質、學科文化和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調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工作打好基礎。

二、實踐教學體系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通過整合和優化專業課程實驗和加大實驗教學的學分比例,設立創新性、綜合性和探究性實驗,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的實踐教學體系,依據培養階段和實驗性質的不同培養鍛煉相應的實踐技能。

1.基礎培養階段的基本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學期進行,主要是進行基本實驗技能訓練。基礎培養階段,以通識教育為重點學習基礎知識和技能,結合開設網絡教學、自學課程、討論課程、培養和強化學生的自學能力;增設《學科文化》課程,組織師生交流、讀書報告(人文底蘊和表達能力的培養),學術沙龍(學生定期參與校、院的各類學術報告活動),通過總結、提煉、挖掘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深厚的學科文化引導學生鞏固專業思想。這部分實踐教學多為專業必修基礎課的實驗教學內容,包括《大學信息技術基礎》上機實習(24學時)、《文獻檢索》上機實習(14學時)、《大學物理III》實驗(15學時)、《植物學》實驗(15學時)、《動物學》(12學時)、《微生物學》實驗(30學時)、《學科文化》討論教學(15學時)等。

2.專業培養階段的專業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二下學期至大三下學期進行,主要主要是進行專業實踐技能培訓。將專業基礎課提前到二年級進行,將專業課的實驗課獨立開課,并提前到二年級下學期和三年級上學期執行,在三年級下學期即開展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通過系統化培訓全面掌握專業實踐技能。這部分實踐教學內容主要為綜合性、創新性和探究性實驗教學內容。綜合性實驗課程主要包括《基礎化學實驗》(80學時)、《生化實驗》(45學時)、《分子生物學實驗》(15學時)、《農業昆蟲學實驗》(36學時)、《普通植物病理學實驗》(36學時)、《植物檢疫學實驗》(45學時)、《生物安全檢測技術》(45學時)等。同時,為開展科研素質和科研文化的培養,學校、學院設立科技創新項目,鼓勵學生申報國家、省、校級各類創新項目,學生雙向選擇導師,自主選擇申報創新性實驗項目開展創新性實驗,要求學生在實驗設計、研討的基礎上,撰寫創新性實驗項目結題報告。由指導老師組成的評估專家進行評分,合格者計入學分。

3.綜合培養階段的綜合實踐技能培訓。該部分實踐主要在大三下學期至大四下學期進行,主要是進行綜合實踐技能培訓,重點是培養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強化畢業實習和畢業論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開展形式多樣的綜合畢業實習。在大四開設《科研實踐》(3周2學時)、《綜合實踐》(3周2學時)、《工作實習》(4周3學時)等綜合性實踐教學。本階段強化實踐教學,實行寬口徑專業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養。對于“研究型”,進入導師實驗室,參加導師主持的科研項目,持各類創新項目,開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創新項目的基礎上,提前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學術論文、參加相關學術活動,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準備。對于“應用型”,進入校實驗中心、動檢局、檢測中心和相關企業,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診斷和鑒定、生物安全檢測,服務社會,鼓勵取得相關技能認證證書,開展專業技能綜合訓練并完成畢業論文,提前做好報考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招聘準備;對于“復合型”,通過科研院所、企業、基層單位聯系,指導學生開展野外科學考察、社會實踐、社會調研工作,調研生產中的實際問題,鼓勵將實際問題帶回學校進一步探討,從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實踐中完成畢業論文。

綜合以上安排,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實踐教學環節進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內實踐教學平臺建設。經過幾年的新專業建設,生物安全專業已建成“生物安全專業綜合實驗中心”,先后投資150多萬元,對4間實驗室進行改造,建成符合現代教學的多媒體實驗室,添置了一批現代化教學儀器設備,諸如人工氣候箱、超低溫冰箱、基因擴增儀、酶標儀、電泳圖象分析系統等高精教學設備。依托農業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國家和省級重點學科,應用生態研究所,益蟲引進與利用研究所等,為該專業的人才培養提供了良好的實踐教學平臺。目前已在校內建成了生物安全綜合性實踐基地并且安排專職指導教師負責指導,主要包括農產品安全(殘留)檢測、轉基因生物檢測、病原微生物檢測、檢疫性有物預防與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經過幾年的新專業建設,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與省內外生物安全專業相關單位聯合建設了一批校外校外實踐教學基地(表3)。在省內的實踐基地主要包括指導教師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和出入境檢驗檢疫機構,福建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福建省農業廳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和全省各市農業局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等。在省外的實踐基地主要與從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開展合作,如與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浙江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云南省農業科學植物保護研究所、上海市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等多家單位建立了聯合培養實踐教學基地。

表3 福建農林大學植物保護學院生物安全專業校外實踐基地

3.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①采取多樣化的實驗教學考核方法。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考核采取多樣化考核方法,分別按照實驗報告、考察報告、專業論文、畢業論文等的質量和水平,參考實驗過程中的表現來分三類綜合評定:對于研究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關規律、機理,具體技術的應用效果和技術集成等為主,重點評價其研究內容和實驗方法的創新水平;對于應用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關的檢測、檢疫等為主應用性研究,重點評價其以其設備使用和實驗技能水平。對于實踐性實驗與論文(報告),主要以解決生產中的實際問題的調查報告、考察報告為主,重點評價其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水平。②采取雙導師制的實踐教學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專業的實踐教學過程中,通過與合作單位開展合作研究,采用雙導師制,促使學生的畢業實習與崗位工作相結合,頂崗實習,學生的實習、論文工作與崗位銜接,在場地與時間上實行彈性處理;強化學生的實踐和崗位適應能力,為學生畢業后從事相關工作奠定基礎。

經過四年來的實踐,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學生專業思想穩定,學習積極性高,自覺學習文化知識,主動鍛煉實踐能力,積極塑造高尚品質,努力提高綜合素質等已在學生中蔚然成風,綜合素質培養效果明顯,畢業論文質量提高顯著[4]。在后續的培養中,生物安全專業實驗教學繼續按照人才分流培養目標要求,通過多樣化的實踐教學支撐體系,加強實踐技能培訓。對于“研究型”培養對象,創造條件讓學生主持或參加大學生科技創新實驗計劃項目,鼓勵同學在畢業前公開發表學術論文,鼓勵應屆本科畢業生推薦或考取國內外碩士研究生;對于“應用型”培養對象,指導學生獲得相關技能認證(檢疫員、檢驗員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專業特長,讓畢業生能比較順利地獲得能夠發揮其技能優勢和專業特長的工作崗位;對于“復合型”培養對象,充分發揮學生個性和優勢,通過提供多樣化的實踐條件,在人文素質、學科文化和綜合素養方面具有生物安全專業特色,使畢業生具有繼續發展的潛能和優勢,為今后從事生物安全相關領域工作打好基礎。今后,我們根據社會經濟與生物安全科技發展的需要,結合福建農林大學的學科優勢和福建省閩臺地域優勢,進一步加強對外聯系與合作,進一步加強實踐教學的組織管理與考核,不斷完善實踐教學體系,使其在生物安全專業人才培養中發揮更大作用。

參考文獻:

[1]萬方浩,郭建英,張峰.中國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來物種進入與生態環境變化[J].中國農業資源與區劃,2004,25(1):11-14.

[3]陸群峰,肖顯靜.中國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選擇[J].南京林業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9(2):68-78.

篇(5)

關于水文生態(學)的科學界定與學科內涵

在馮國章教授的論文中,對水文生態作了這樣的界定:“所謂水文生態,實際上就是水文生態系統,它是由水文系統和生態系統復合而成的,集水文循環與生態進化及其共同的自然環境、人工環境于一體的,具有耗散結構和遠離平衡態的、開放的、動態的、非線性的復雜巨系統”[2]。具體的水文系統是指由一定的地理空間內的各種水體及其形成、運移和賦存環境(自然的、人工的或復合的)所構成的地理、地質、生物(包括人類)等環境功能系統整體,是一個開放的復雜巨系統,同時又是一個動態的非線性系統。生態系統的定義是人們比較熟知的,它是生物群落及其生存環境共同組成的動態平衡系統;具體的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間和地質系統內,生物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能量傳輸和信息交換而相互作用,相互依存所形成的生態學功能單元。由于水是生命之源,是萬事萬物之本,是生態環境的基本要素,因此,生態要素中包括著水,水文系統必然影響生態系統,生態系統的變化———如退耕還林、修造梯田,也必然影響水文系統,2個系統相互影響,具有明顯的關聯性和協同性,應當是一個統一的水文生態功能整體,如圖1所示。因此,隨著自然的和人類認識的發展以及生產實踐的需要,把水文系統和生態系統作為一個整體———水文生態系統而加以看待和研究是科學發展的必然,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論意義和實用價值!在水文系統和生態系統都很脆弱敏感的干旱半干旱地區尤其如此。正因為這樣,我們把教育部和國務院外國專家局下達的項目“干旱半干旱地區水文生態與水安全學科創新引智基地建設”,看作一項時代的需求加以對待,通過向世界引智,向全國合作加以實現[3]。從圖1可以看出,水文生態系統有大有小,人們也可以把地球看成一個大的水文生態系統,一條大江大河也會構成水文生態系統,而在其內的小江小河和中、小河流域也可以構成相應的水文生態系統。因此,水文生態系統是具有層次性的。水文生態系統的組成因子可以概括為“水-土-光-熱-氣-植-動(物)和人類”。再具體一些可列成圖2。

水文生態系統的實例舉示

水文生態系統可能是天然形成的,也可能是人工的,也可能是人工參與雕琢的。水文生態系統滿目皆是,這里舉示幾個最具代表性的水文生態系統———灌區、梯田和綠洲。

1灌區水文生態系統如圖3所示,所謂灌區水文系統是人為地修筑引、輸、配水渠(管)道系統,將河水或井水引至田間,澆灌農田的灌溉工程。依靠灌溉工程保證作物、林果茁壯成長所需水分,配合光、熱、氣、土壤資源和生物資源的組合,形成具有良好農業生產條件的新的生態系統———灌區水文生態系統。

2梯田水文生態系統梯田是在易于產生水土流失的坡地上,分段沿等高線建造的階梯式農田。梯田是治理坡耕地,保持水土、蓄雨納滲的重要工程措施,梯田的最大作用是蓄積降水截流納滲,結合土壤改良和窯窖等工程措施,消除徑流,從而形成能夠保持水土、有利農耕的水文生態系統,圖4顯示了這種系統及其功能。

篇(6)

2:吉林省森工集團信息化發展前景與規劃.

3: 吉林省林業設計院網絡中心網絡改造與發展規劃.

4: 吉林省林業系統生態信息高速公路構建課題.

二、論文撰寫與設計研究的目的:

吉林省的林業分布十分廣泛,以長白山系為主要脈絡的山地廣泛分布各種森林資源,而作為林業及林業環境的發展,林業生態信息則是一個更為龐大的系統,快捷,準確,合理,系統的采集,處理,分析,存儲這些信息是擺在我們面前的十分現實的問題.在信息交流的這個世界中,信息好比貨物,我們需要將這些貨物(信息)進行合理的處理,其中以硬件為主的計算機網絡系統是這些貨物(信息)交流的"公路"和"處理廠",我做這個題目,就是要為它畫出一條"公路"和若干"處理方法"的藍圖.

由于森工集團這樣的特定企業,其一,它是一個統一管理的企業,具有集團化的特點,網絡的構建具有統一性.其二,它又在地理上是一個分散的企業,網絡點也具有分散性.然而,分散中還具有集中的特點,它的網絡系統的設計就應該是板塊化的.從信息的角度來講,信息的種類多,各種信息的采集傳輸處理角度也不盡相同,我們在設計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硬件的地域布局,也要考慮軟件平臺的配合.

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更新觀念,大步向前.我相信,在導師的精心指導下,經過我的努力,我將為它們創造出一條平坦,寬闊的"高速公路".

1,論文(設計)研究的對象:

擬訂以吉林省林業系統為地理模型,以林業網絡綜合服務為基本需求,以網絡拓撲結構為設計方向,以軟件整合為應用方法,開發設計一套完整的基于集散集團企業的企業網絡系統.

2,論文(設計)研究預期達到目標:

通過設計,論文的撰寫,預期達到網絡設計全面化,軟件整合合理化,網絡性能最優化,資金應用最低化,工程周期最短化的目標.

3,論文(設計)研究的內容:

一),主要問題:

設計解決網絡地域規范與現有網絡資源的利用和開發.

設計解決集中單位的網絡統一部署.

設計解決多類型網絡的接口部署.

設計解決分散網絡用戶的接入問題.

設計解決遠程瘦用戶網絡分散點的性能價格合理化問題.

設計解決具有針對性的輸入設備的自動化信息采集問題.

合理部署網絡服務中心的網絡平衡.

優化網絡服務系統,營造合理的網絡平臺.

網絡安全問題.

10,基本應用軟件整合問題.

[nextpage]

二),論文(設計)包含的部分:

1,地理模型與網絡模型的整合.

2,企業內部集中部門網絡設計.

3,企業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總體分散.

4,企業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遠程結點.

5,企業內部分散單元網絡設計——移動結點.

6,企業網絡窗口(企業外信息交流)設計.

7,企業網絡中心,服務平臺的設計.

8,企業網絡基本應用軟件結構設計.

9,企業網絡特定終端接點設計.

10,企業網絡整合設計.

5,論文(設計)的實驗方法及理由:

由于設計的過程并不是工程的施工過程,在設計過程中詳盡的去現場建設肯定有很大的難度,也不是十分可行的,那么我們在設計的階段就應該進行仿真試驗和科學計算.第一步,通過小型網絡測試軟件平臺,第二步,構建多個小型網絡搭建全局網絡模擬環境,第三步,構建干擾源利用小型網絡集總仿真測試.

6,論文(設計)實施安排表:

1.論文(設計)階段第一周次:相關理論的學習研究,閱讀參考文獻資料,制訂課題研究的實施方案,準備試驗用網絡硬件和軟件形成試驗程序表及試驗細則.

2.論文(設計)階段第二周次:開始第一輪實驗,進行小型網絡構建試驗,模擬網絡服務中心,模擬區域板塊,模擬遠程及移動網絡.

3.論文(設計)階段第三周次:進行接口模擬試驗,測試軟件應用平臺,完善課題研究方案.

4.論文(設計)階段第四周次:完成第一輪實驗,提交中期成果(實驗報告1).

5.論文(設計)階段第五周次:進行第二輪實驗,模擬環境(干擾仿真)實驗,提交實驗報告2.

6.論文(設計)階段第六周次:完成結題報告,形成論文.

三,論文(設計)實施工具及參考資料:

小型網絡環境,模擬干擾環境,軟件平臺.

吳企淵《計算機網絡》.

鄭紀蛟《計算機網絡》.

陳濟彪 丹青 等 《計算機局域網與企業網》.

christian huitema 《因特網路由技術》.

[美]othmar kyas 《網絡安全技術——風險分析,策略與防火墻》.

其他相關設備,軟件的說明書.

1、論文(設計)的創新點:

努力實現網絡資源的全面應用,擺脫將單純的網絡硬件設計為企業網絡設計的模式,大膽實踐將軟件部署與硬件設計階段相整合的網絡設計方法.

題目可行性說明及預期成果:

篇(7)

開 題 報 告

學 號: xxxx

姓 名: xxxxx

類 別: 在 職

導 師: xxxxx

選題類型:

選題方向: 政府治理與領導

擬定題目:

入學時間: 20xx年7月

開題時間: 20xxx年11月

專業學位教育學院制表

年 月 日

填 表 說 明

一、本表封面“類別”一欄,填寫“在職”。

二、本表封面“選題類型”一欄,分別填寫“專題研究論文”、“調研報告”或者“案例研究”。

三、本表封面“選題方向”一欄,分別填寫“政府治理與領導”、“公共人力資源開發與管理”、“交通行政管理”、“海事管理”。

四、開題報告中由學生填寫的內容部分必須用計算機輸入和打印。輸入一律用宋體小四號字1.5倍行距。

五、開題報告格式可在大連海事大學專業學位教育學院網站下載,網址:zyxw.dlmu.edu.cn。

六、開題報告一律用a4紙打印,于左側裝訂成冊。各欄空格不夠時,請自行加頁。

七、開題報告一式兩份,通過后由學生、專業學位教育學院各存檔一份。

學位論文選題 伊春市林權制度改革研究(以此論文為例)

開題報告內容(以下八項分別在題目下填寫,總字數不少于3000字)

一、選題形式和選題的目的與意義

(一)選題形式

專題研究論文/調研報告/案例研究(三者選其一)

(二)選題目的

本文將在大量閱讀文獻的基礎之上,選取伊春地區國有林權改革為研究對象,運用產權經濟學的相關理論,通過對大量的數據分析,對于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研究:

1.對職工在改革前后收入結構,生活水平,固定資產等方面的變化,以量化的方法對改革的有效性進行客觀的評價。

2.認真的分析林權改革對林業生產的影響,包括林木砍伐,造林情況,及土地狀況的變化是否合理,并為以后的深入改革提供方向。

3.對政府的政策實施進行分析,并對改革的目標,內容,范圍,方式,任務等進行重新回顧,對政策的制定提出演進行科學性的要求。

4.在森林資源領域真正建立起“歸屬清晰,權責明確,保護嚴格,流轉順暢”的現代產權制度;實現生態的和諧,經濟的發展,社會的進步,國家、企業、職工的互贏互利。

(三)選題的意義

1.理論意義

本文研究的理論意義如下:

(1)在我國國有林業這個特定的領域,研究現代產權理論體系的新發展以及林業產權改革的新途徑和新方法,從而豐富現代產權理論。

(2)嘗試性地探索在林業產權制度改革的框架下實現林業的生態安全、經濟發展和林區職工致富有效結合的新模式,從而豐富和發展林業產權理論、生態經濟學和可持續發展理論。

(3)積極探索國有林業資源如何實現保值與增值、改革與發展,從而豐富國有資產改革理論。

(4)嘗試從林權制度改革的層面推動國有林區作為資源型地區實現經濟的轉型和轉軌,從而豐富資源型城市經濟轉型理論。

篇(8)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城市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對城市的水利工程建設提出了新要求和內容,除滿足防洪安全的要求外,還要提出改善和美化環境的要求。使城市環境得到保護、保持生態平衡、市民生活更趨舒適。城市水利工程建設應該主動適應這種需求,逐步實現從傳統工程水利向資源水利、生態水利的轉變,注重水利工程的景觀和美學要求,要用新理念進行規劃設計。

1.水利工程景觀設計的發展與需求

20世紀90年代,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進步和發展,在城市現代化建設中對于改善水域環境的要求不斷提高。以改善水域環境和生態系統為主要目標的“城市環境水利工程”建設,成為水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按照現代城市的功能,對流經市區的河流歸納起來有兩類要求:①對河中水流的要求是:水質清潔、生物多樣性、生機盎然和優美的水面景觀。②對濱河帶的要求是:能反映本地獨特歷史、文化、風俗的濱河景觀;能提供一充滿鮮花、有人工景點、公園化的休閑、娛樂、體育活動空間;能營造一充滿文化、藝術、科學氣氛,具有現代氣息、人水關系協調、引人勝、便于人水親近的濱河帶。

人們提出這些要求是社會進步的體現,也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必然。水利建設者應當適應這種趨勢,滿足社會的要求。論文參考。在水利工程的規劃、設計、施工等方面進行調整和完善,注入更多的人文、藝術、科學和現代氣息,注重工程的環境效益和美學效益。從這個角度來說,現代水利可以稱之為“大水利”,即“通過流域的綜合整治與管理,使水系的資源功能、環境功能、生態功能都得到完全地發揮,使全流域的安全性、舒適性(包括對生物而言的舒適性)都不斷改善,并支持流域實現可持續發展。”

水利工程,改造山河、興利除害、綜合開發、合理利用、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水資源,使之更好的服從人們的意志,更好地為人類造福,這不僅改變了自然界中天然水流的形態,也改變了周圍的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國內外的大量實踐都表明,許多水利工程不僅發揮了它們正常的工程效益,而且也越來越顯示它們的環境效益,成為一種新穎的,十分引人注目的旅游資源,在發展旅游業方面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開發水利工程旅游,已經成為水資源利用的一個重要方面。論文參考。在生態經濟環境水利階段,人們普遍關注環境與生態問題,普遍重視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在這樣的前提下,強調水利工程建筑物的環境功能和美學價值,己成為國際、國內在水利工程設計方面的新趨勢。

2.水利工程景觀設計的原則

2.1技術與美學相結合的原則

水利工程建筑物和樞紐布局不能單純追求美學效果,它首先要實現工程的基本功能,并滿足技術優化的要求.即使是城市環境美化水利工程,其基本要求是保證工程的安全、穩定、技術可行和經濟合理等。因此,水利工程的美學設計必須首先滿足工程的技術、經濟要求,并在此基礎上對景觀構成元素進行美學調整。技術美是水利工程的美學基礎。

2.2生態環境 (改善)保護原則

從生態學角度來說,河流是生態環境中能量轉換和生物活動的廊道,為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在河道上修建水利工程,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會破壞河流生態環境、打破生態系統的平衡;另一方面,水利工程能改善河流的水質,提高河流的自凈能力。盡管河流生態系統有自我恢復的能力,恢復期與河流生態生命力有關,但不能百分百的恢復,有些河流的生態甚至完全不能恢復。因此,水利工程建設應注意對周邊環境以及流域的生態進行保護,不應以生態的破壞、環境的退化為代價。注重環境和生態的保護是水利工程景觀 (美學)設計應遵循的原則之一。

2.3強調個性和創新的原則

水利工程常常因其獨特性和大空間的跨越帶來景觀特質和震撼的效果,給人留下深刻的映象,具有地標的意義。要發揮水利工程景觀特點,必須在設計中注重水工建筑物的個性發揮,注重建筑物的布局和色彩方面的創新。同時,也要注重與周圍環境(如:城市建筑)的和諧,綜合考慮工程所在地區的地域性、文化性、整體性等方面的因素。論文參考。

3.水利工程景觀規劃策略

3.1沿河綠地

濱水環境的總體構思應盡可能擴大沿河綠地,形成較為連續性綠化帶,用綠色來勾畫古城的輪廓,延續城市文脈。同時,以良好的綠色空間,優化環境景觀質量,體現現代化城市的新形象。

3.2閘壩結合,擴展沿河水面。

規劃河道可修建彩色橡膠壩,泵房外觀可按風景區房屋標準設計,橡膠壩的主要功能是增加蓄水面積,以形成水面,形成人工湖美景。水邊設置親水步道、平臺、橋梁、濱水建筑物等,供游人欣賞水面景色。

通過新建濕地連通閘向人工濕地定期供水,以增加水面及綠地面積,改善和美化生態環境、給市民和游人提供良好的視覺效果。同時可為生態化污水凈化技術的引進提供良好的試驗場所。

3.3生態護堤

可規劃采取自然土質岸坡、自然緩坡、植樹、植草等生態工程護堤,既防止水土流失,又為水生植物的生長、水生動物的繁育、兩棲動物的棲息繁衍活動創造條件。對于河岸邊坡較陡的地方,采用木樁、木框加毛塊石等工程措施,這種護工程既能穩定河床,又能改善生態和美化環境,避免了混凝土工程帶來的負面作用。在應用草皮、木樁護坡時也可以運用土工編織物,袋內灌泥土、粗沙及草籽的混合物,既抗沖刷,又能長出綠草。有利于堤防保護和生態環境的改善。

3.4綠化樹種及花草

沿河綠化樹種,以合歡、國槐、銀杏、楊樹、柳樹等喬木為骨干樹種,以桂花、雪松、紫薇、黃楊球、桃樹等灌木和牡丹、月季、三葉草、金邊書帶草、馬尼拉草坪等花草為主要植被,形成多種類、多層次生態群落。

【參考文獻】

[1]王蜀南,王鳴周.環境水利學[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1996

[2]朱黨生,王超,程曉冰.水資源保護規劃理論及技術M].北京: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1

篇(9)

[3]李芳.國內RDA理論研究現狀分析與對策[J].圖書館雜志,2014,(10):20-26.

[4]熊健敏.我國RDA研究現狀綜述[J].圖書情報工作,2013,(21):138-143.

[5]胡小菁.RDA的國際化設計與本地化實施[J].大學圖書館學報,2013,(1):42-46.

篇(10)

從客觀的角度看,“生態性創業型大學”目標的進一步實現需要一個長期的、系統的、較大規模的平臺。因此,浙江農林大學基于生態化校園,努力構建生態學教學、科研2個平臺。學校校園內有針葉林、竹林、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等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帶,擁有具有代表性的各種植物群落類型和多種生境類型。學校依托東湖校區豐富的資源,建成了有2000多種植物的植物園。生態學學科充分利用現有的校園條件建立了實習實訓基地和生態定位觀測點,重點建設了生態學本科專業和生態學碩士點的生態學教學平臺;同時,建設了以國際生態研究中心和校內科研創新平臺為重點的生態學科研平臺。把校園建成生態學教學、科研、科普基地,既安全又經濟,還便于長期的定位觀測和資料積累。生態學教學、科研平臺建成以后,師生可以結合受控實驗研究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地區有代表性的植物種的生態適應性和生態功能,研究各種森林群落的特征與生態功能,研究各種生境與生態因子間的關系,研究各種植物和景觀類型的生態功能等;同時,可以把相關的科學研究成果轉化成課程教學知識傳授給學生,使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從而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教學與科研的互相促進。此外,通過生態學教學平臺的建設,可以積極爭取教學資源,包括師資力量、實驗用房用地、實驗儀器、校內塑料大棚、野外觀測站等;通過生態學科研平臺的建設,可以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提供研究項目、研究經費、研究設備和研究場所等。浙江農林大學在建設實驗室、實習實訓基地和生態定位站的基礎上,建成了擁有一流設備和領先技術的集生態學開放性實踐教學、科學研究和科普教育為一體的生態化校園綜合基地,以適應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和文化傳承的需求。

基于本科生的創新能力培養,開展“3期式”重點指導

導師為每個學生安排任務,指定論文研讀期刊,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獨立查找文獻,完成文獻綜述與開題報告。中期,重點進行實驗設計、儀器操作方法以及數據檢查和處理技術的指導。這一階段讓學生在參與科研工作的過程中,掌握收集、分析和處理數據的方法。后期,重點進行科技論文寫作知識與技巧的指導。這一階段除了要在原始數據處理、作圖制表、論文寫作、多媒體制作等環節加強學生的論文寫作能力之外,還在數據分析與討論環節指導學生凝練創新點,以提升本科生研究成果的應用價值。

上一篇: 本科護士畢業論文 下一篇: 動物醫學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亚洲欧美综合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一本区免费高清视频 | 色综合色综合久久综合频道88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人成在线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公司 | 一本久久a久久精品综合麻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