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5:5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文研究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一、重視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的主體地位。
閱讀教學存在多重對話關系,如學生與作者、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教師與作者、學生、教師與編者等。閱讀教學對話的中心是每一個學生個人,學生閱讀的自主性和獨立性在閱讀過程別重要。語文課本首先不是教本,讓學生自己閱讀,自己學會閱讀。這樣,學生才能在閱讀過程中自行發現、自行建構起文本的意義。
根據時代背景、作者介紹、分段分層、段落大意、主題思想、寫作特色的套路分析課文,沒有學生的閱讀,沒有學生將課具體化,課文只能是未完成的作品。因而,作品是作者和讀者共同創造的,學生對課文的接受過程就是閱讀的再創造過程,也是作品得以真正實現的過程。這樣,閱讀的個性化和創造性才能得到發揮。
隨著自主、合作、探究的深入人心,閱讀教學的單一化已經被打破,文章意義解讀從單一向多元化轉變已不可逆轉。人是個體的人,不同家庭經歷、情趣的人,對文本意義的理解和接受是完全不同的。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中,對學生的各種獨特理解,要從積極的方面給予充分的肯定,并從中尋找合理的內核;要提倡學生從不同的角度得出不同的答案,提倡在多元的碰撞中獲得更多。
閱讀應該是探索與創造的過程,是讀者與作品與作者對話的過程。這種對話的過程充滿了發現、質疑、思考和探究,應提倡多角度閱讀,比較閱讀、有創意的閱讀、多元解讀,利用閱讀期待、閱讀反思和批判等環節,發揮聯想與想象,拓展思維空間。
二、重視學生主體性的閱讀,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和體驗。
學生是閱讀的主體,應該還學生以真正的“讀者”地位,讓學生能夠自主閱讀,直接閱讀。
教師對語文篇章的分析和講解,絕不能取代學生主體性的接受。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在正確的文章解讀理論指導下,根據自己的生活體驗、文化背景和知識結構,去理解文本信息的豐富內涵。教師的語文水準無法代替學生的語文素質和能力,教師對特定課文的解讀和理解,展示的僅僅是一個世界,一個十分有限的天地;而一個班級同學對課文的理解,是色彩各異的世界,而且每一年都會得到更新和發展。
既然每個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個性氣質都不一樣,就應鼓勵學生對閱讀內容作出有個性的瓜,如對文本中自己特別喜愛的部分作出反應,確認自己認為特別重要的問題,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應甚至是“突發奇想”,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與作者的意圖進行比較,為文本的內容和表達另作設計等。在文學作品閱讀教學中,不要去刻意追求“標準答案”。學生閱讀的過程應該伴隨著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應讓他們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
三、教師是課堂閱讀活動的組織者、學生閱讀的促進者,也是閱讀的對話者之一。
第一、整體性原則,把握前后語境的關系。這是完成此題的首要原則,要求我們聯系整個語段,抓住語段中關鍵詞語,聯系選項逐項篩選。
例1:為下文括號除選擇最貼切的句子,將序號填入()內
這是一個秋季的薄陰的天氣。();巖面與草叢都從濕潤中透出幾分油油的綠意,而瀑布也似乎分外響了。
A.厚厚的云在我們頂上罩著B.層層的云在我們頂上浮著
C.薄薄的云在我們頂上壓著D.微微的云在我們頂上流著
分析:考慮語境天氣“薄陰”選項A項中的“厚厚的”和B項中的“層層的”都與“薄陰”矛盾,C項中“壓”字又與本句中的“薄薄”相矛盾。所以,本題答案為D項。
例2我獨坐在書齋中,忘記了塵世間一切不愉快的事情,怡然自得。以世界之廣,宇宙之大,此時卻仿佛只有我和我的書友存在。,,
。
①陽光照在玉蘭花的肥大的綠葉子上
②連平常我喜歡聽的鳥鳴聲“光棍好過”,也聽而不聞了
③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
④這都是我平常最喜歡的東西,現在也都視而不見了
A③①②④B①②③④C①③④②D③④①②
分析本題答案選A,前語境說“書齋中”緊接下來的內容說“窗外”,選③,排除BC,剩下AD,。近指代詞“這”應制帶“窗外粼粼碧水,絲絲垂柳,陽光照在玉蘭花的肥大的綠葉子上”的內容,所以④應承③①后面,選A.。
第二、陳述對象一致原則。即選題時要考慮整個語段陳述中心一致、前后主語一致。例如: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題。
被評為部級先進單位的××次特快列車乘務組,除主動熱情服務外,,及時反映各類旅客的不同意見,然后根據這些意見,開展多樣化的服務活動。
A還從每節車廂中推選出一至兩位乘客代表
B還由每節車廂民主推選一至兩位乘客代表
C還讓每節車廂推選出一至二人當乘客代表
D還在每節車廂中推選出一至兩位乘客代表
分析:本段中心陳述對象為“乘務組”,與這一主語相搭配的應是由乘務組完成的動作
所以,應排除B項,AC項中的“推選”也不是乘務組完成的動作,而是乘客的動作,故也應排除。答案為D。
又如:填入下列橫線中的句子與上文銜接最當的一項:
公安干警及時趕赴現場偵察,中午十二時,---------------------------。
A、在家里犯罪嫌疑人被抓獲,全部贓款和贓物也同時起獲
B、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將其抓獲,全部贓款和贓物也同時起獲
C、犯罪嫌疑人在家里被抓獲,并起獲了全部贓款和贓物
D、在犯罪嫌疑人家里將其抓獲,并起獲了全部贓款和贓物
分析:全句主語應為公安干警,所以下面的動作發出者應該是公安干警,被動句A和B項應被
刪除,C項后半句亦為被動句,故應刪除。答案為D。
第三、前后照應原則。當我們遇到某些涉及分句順序選擇的時候,要考慮上下文,重點看語段中上下文的語序,遵照上下文一致的原則。
例如:依次填入下面橫線處的句子,與上下文銜接最當的一項是
整個世界,根本就是水晶造的,這里那里,都是晶晶發亮的河水。有河的地方便有橋---------------------。有河有橋之處,便---------------。子夜過后,人們歸寢時,歌聲笑聲依然不絕如縷,河一潺潺地水聲歌,河以粼粼的波光笑。
①河后是河,橋后是橋
②橋后是橋,河后是河
③有歌聲,有笑聲
④有笑聲,有歌聲
A13B32C14D24
分析:第一處空格,上下文均是先說河后說橋,所以,應該選1。第二處空格,前后都是先說歌聲再說笑聲,因此選4內容才能一致。完成此題必須遵循前后照應的原則,選C項。
第四、結構一致原則。為保證整個語段結構的和諧,在選擇答案時,我們必須上下句結構一致、韻律和諧、整散對應。例如:
A面臨著碧波蕩漾的大海,背靠著高山,高山樹木蒼翠。
B面臨著碧波蕩漾的大海,背靠著樹木蒼翠高山。
C面臨著大海,大海碧波蕩漾;背靠著高山,高山樹木蒼翠。
分析以上幾句,顯然B、C兩項結構整齊A項則整散較為混亂。選擇時要注意。
最后,要做到銜接自然還須注意,“首尾呼應”的原則。又是我們可能會遇到這樣的現象:某一個語段并不只是表述某一個單一的語義,所以每個語義與下一個語義的銜接都要注意自然,這就要求考生注意表述對象的轉換,根據落腳點與后語境的關系判斷。例如:
A他們在工廠里向工人學習排版、印刷、裝訂等技術活。他們過去不但沒有干過這些活,連見也沒見過。
看不到差異,可能會把文言文的“詞形”弄錯。比如,1991年的文言試題中有一句說:“衣服飲食,與東宮相準”。用“現代”的眼光看,“衣服飲食”是兩個詞,可在古代是四個詞:衣,指穿的;服,指器物,指用的;飲,指喝的;食,指吃的。詞形看錯了,對語意的理解自然不可能準確。1995年的試題中有這樣一句:“妻子奈何獨擅其利,以為富貴哉!”“妻子”、“以為”,現在都是一個詞,而在這段話中都是短語:“妻子”就是“妻和子”,“以為”就是“以之為”。“富貴”一詞也需注意,在這里并不是“富和貴”、“又富又貴”的意思,它是一個偏義復詞,意在“富”而不取“貴”,因為“獨擅其利”并不能提高地位,而只能使生活變得闊綽。1989年的試題中有一句是:“從是觀之,地形險阻,奚足以霸王矣!”這里的“足以”、“霸王”,用現代的眼光看自然都是一個詞,可實際上各是兩個詞,“足以”是“足/以之”的省略,“霸王”是動詞,是“稱王稱霸”的意思,看成一個詞還是看成兩個詞,意思相差很遠。還有通假字。缺乏歷史觀念,沒有“通假”意識,就感覺不到,發現不了,自然也就不會去想,去查,包括語文教材的注解上都有這樣的錯誤。比如,“單于召會武官屬,前以降及物故,凡隨武還者九人”(《蘇武》),教材注“前”為“以前”,句解為“以前因投降匈奴和死去的……”這連語法都不通。其實,“前”是“翦”的通假字,是“除去”的意思。這就是以今例古的錯誤。1996年的試題中也出現了通假字:“守大怒,盛威臨永,永不為動,則繆為好言薦之朝。”這里的“繆”就是“謬”的通假字,意為“假意地”。看不出這個通假字,對文意的理解就會“隔一層”;如果以此為測試點,那就更容易失分。
看不到古今差異,也會直接把詞義弄錯,特別是古今同形詞。1991年“三南”的試題中有一句:“諸侯或連數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這里的“或”易誤為“或、然”之“或”,“連”易誤為“連接”之“連”,而“稍”更易誤為“稍稍、稍微”之“稍”。這是讀文言文最易陷入的誤區。除了知識的問題之外,“觀念”起了很大的作用。《辭海》的編者們該是很博學的了,但也難免犯這樣的錯誤。比如“睡”這個詞,《辭海》舉《史記·商君列傳》中“孝公既見衛鞅,語事良久,孝公時時睡,弗聽”一句為例,解釋為“睡覺”。這也是一個以今例古的例子。說“睡覺”,在秦漢時一般用“寢”;“睡”則是“打瞌睡”的意思。
缺乏歷史觀念,對文中有特殊意味的地方就可能視而不見,或者理解錯誤。典型的例子有《鴻門宴》中對坐次的記述。沒有歷史觀念的人可能一帶而過,甚至會怪訝司馬遷太羅唆。但以歷史的眼光看,這些記述決不是多余的,而是具體地表現出項羽的驕橫和政治上的幼稚,也可以看出劉邦的隱忍之功。1992年的文言試題中說陳壽“遭父喪,有疾,使婢丸藥,客往見之,鄉黨以為貶議”,這一句話,如果不從封建倫理道德的角度去看,恐怕就不大好理解。1994年講何子平的孝道,1995年講鄭善果之母的訓子之道,都涉及到古人的觀念問題,都需要一點“歷史的眼光”。
古今詞義有很大差異,忽略這一點就會犯錯誤;但現代漢語畢竟是從古漢語發展而來,不善于利用它們之間的繼承關系也是愚蠢的。古漢語一個單音詞的幾種意義,往往分別包含在由它組成的現代漢語的幾個雙音詞中。如“書——書信、書寫、書籍”,“疏——稀疏、疏遠、疏通、奏疏、注疏”,等等。我們就可以運用這種聯系來推斷文言詞義。比如《桃花源記》中有一句說:“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要解釋其中的“規”字,就可以先聯想含“規”的詞語:規矩、規則、規勸、規劃……然后分別“代入”“規”的位置,“規劃”一詞可以講通,這就是正解。另外,有不少文言詞義保留在成語之中,而成語又是現代漢語詞匯的重要組成部分,這也是一種古今聯系,也可以而且應該利用。如“負”字,它的一些意義可見于下列成語:負(以背載物)荊請罪、負(倚、恃)隅頑抗、忘恩負(背棄、違背)義、素負(享有)盛名、負(虧欠)債累累,等等。用已經掌握的成語與文中的詞語相比照,可以更快地找到解詞的根據。我們試用這種方法來解1995年高考的第12題。這個題共考查4個實詞。“A、若行事不允,或妄chēn@①怒。允:公平。”現代漢語中有“允當、公允、平允”諸詞,都可分別“代入”,可見把“允”講成“公平”是可以的。“B、在官清恪未嘗問私。恪:謹慎而恭敬。”現在常用的有“恪守、恪遵”,都是偏正結構的合成詞,可以提供一點解“恪”的根據;如果知道“恪慎”一詞,那就更好,可以斷定把“恪”解為“謹慎而恭敬”是可以的。“C
、吾亦望汝副其此心。副:符合。”如果想到“名副其實、名不副實”這兩個成語,肯定有助于判斷“副:符合”是正確的。“D、豈汝身致之邪?致:導致。”含有“致”的雙音詞很多,如“精致、景致、引致、招致”等。名詞、形容詞顯然無法“代入”;就動詞看,代入“導致”一詞也是不通的。“導致”是“引起”的意思,而且一般指引起壞的結果。代入“招致”、“致使”等動詞也不通。由此我們可以判斷,“致”在此處的意義,在現代漢語中大概沒有保留下來。實際上“致”在這里應該解做“求得”、“得到”。四個詞有三個可以利用古今詞義的聯系進行思考,說明這種聯系的普遍性。
“歷史觀念”作為一種觀念,它的形成需要以知識為基礎,也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體會、強化。這是復習、應考中不可忽視的一環。
二、掌握系統的知識
1.掌握一定數量的實詞。這主要是指古漢語常用而現代漢語不用(或不單用)和古今都用但有聯系又有差別的實詞。前者如“恪”,后者如“致”。數量以多少為宜?人教社版高中語文教材列出360個,似乎還少了一點,筆者以為不能少于500個。當然,這個詞目的確定是很費斟酌的。可以參考商務印書館的《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和饒杰騰主編、北京師院出版的《中學文言常用詞詞典》。
2.了解文言實詞的特點。這些特點包括單音性——單音詞占大多數,雙音詞主要是聯綿詞、疊音詞、象聲詞、偏義復詞以及外來詞,為數不多;多義性——這和現代漢語的一詞多義原則上是一樣的,但現代漢語用幾個不同的詞來表達的意義,在古漢語中可以用一個詞;近義性——在現代漢語中有些不太區分的概念,古漢語中可能區分得很細,形成一系列近義詞,如關于“看”的動詞有20多個,關于“馬”的名詞也在20個以上;活用性——可以按照習慣臨時改變語法功能,用做其他詞類,名詞可用做副詞、動詞,動詞、形容詞又可用做名詞,又有“使動”、“意動”等特殊的動賓處置關系;通假性——用語音相同、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這在今天看來類似于寫錯別字,但在古人是一種習慣。了解這些特點,認識這些規律,是讀懂文言文的重要條件。
3.了解常用虛詞的用法。人教版高中語文教材有四篇知識短文專講文言虛詞,共列32個,這是應掌握的。虛詞數量相對要少,但用法復雜,一要分清各自的特點和細微區別,二要記住其本意義和主要用法,三要清理虛詞的類別和各自的系統。
4.掌握常見的習慣說法。習慣說法是相對穩定語句格式,掌握這些格式對閱讀文言文是很必要的,如“不亦……乎”,“若(奈、如)……何”,“何……之有”,“唯……是……”,“何(奚)……為”,“以……為……”,“何……之……”,等。還有常用的短語,如:不啻,無慮,得無,而已,爾來,非徒,且夫,是故,是以,何其,有間,無乃,豈特,殊不,庶幾,有以,無庸,自非,等等。這要靠平時積累,也要靠復習時加以系統總結。
教師職業特點的要求是以認識教師的職業特點的三個方面。一是教師的職業勞動具有復雜性和艱巨性。復雜性主要反映在教育工作的全面性,教育工作是一種特殊的精神生產過程,教師還身擔眾多的角色,使教師處于內容廣泛的角色期待之中,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這就要求教師既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又要在認識上、情感上、意志上以及個性品質上都達到較高水平。教師勞動還具艱巨性,教學工作的勞動時間和強度非常大,是“全方位”的,勞動空間有廣延性,勞動報酬具反差性。二是教師勞動的長期和反復性,示范性是要求教師必須嚴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三是教師勞動的創造性與情感性,教學中因材施教要有創造性,增強教育效果要建立真誠融洽的師生情感。
教師自身發展的需要是指生存和發展的問題,教師也是人,難免有某種程度
不適應癥,如果不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就會產生負面影響,對教育事業有害。
認識了教師心理健康的意義,還要了解教師的職業心理特點,有以下兩點:
一、是愛護學生,期望學生成才。
社會期待教師的角色職責是傳道、受業、解惑。教師的成就動機的滿足,精神的充足,情緒的愉悅都系在學生成才身上,愿望與現實反差則焦慮不安,信心受挫。
二、是為人師表,以身作則。
教師的角色職責決定了他的社會形象:有知識,有道德的人。學生也往往視教師為知識的化身,行為典范。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既多且高:多到沒有哪個職業的人需要象教師要履行這么多的社會職責;高到少有哪個行當的人需要象教師要時刻身體力行作學生的表率、作社會的“模范公民”教師的心理壓力十分大。
教師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首先是一個正常人,人非草木,孰能無情,更孰能無惑呢?美國心理學家威樂遜指出“所有對他人高度負責的角色,都要經受相當多的內在沖突各不安全感。”教師職業的特點和心理特點,影響教師的心理健康的內心沖突,主要有四方面:
一、社會期望角色與教師實際角色的矛盾。
社會期望角色具有良好的思想文化專修養,并不斷學習以適應工作需要,而
教師總難跟上不斷發展形勢的要求,培養人才的工作難以達到盡善盡美的程度,教師實際角色與社會期望角色間總會有差距。于是,教師在這方面始終在內心沖突,因為沒有界限使角色扮演者知道他在什么時候才算“完成工作”。這種沖突就是自尊,自信引起的焦慮。
二、是角色勞動艱辛與待遇偏低的矛盾。
雖然現在教師的社會地位和收入已大大提高,教師和其它很行業橫向比較還是有一定差距,付出與收入失調,難免導致一些心理不平衡。
三、主觀高期望與工作實際的矛盾。
教師都希望自己的學生學習時有好成績,好能力,好品德;早成才,成好材。可是教育勞動效果總難盡人意,現實成績與理想要求反差大教師憂慮產生了心理沖突。
四、教師勞動的個體性與協作的矛盾。
教師勞動方式以個體進行為主,又要共同協作才能出育人成果,而教育效果
受多種因素影響的,對教師個體的作用就難以作出精確的衡定和評量,往往會帶走心理上的不平衡,不滿足,并造成一定人際障礙,這可視為由于交往和成就需要方面失落而出現的心理沖突。
除了上述四方面的內心沖突的大量存在,還有一個往往被人忽視的問題,就
是健康。據國內外教師的心理研究,教師要比一般勞動者心理疾病的比例要要偏高,主要表現神經病,人際關系敏感、焦慮、抑郁,軀體化癥狀等方面。教師常年辛勞,普遍缺乏健康的全魄,早生華發,英年早逝的現象常見報端,令人唏噓。
人貴有自知之明,正視問題才能解決問題,更重要的是善于調適,既不為沖突壓倒產生心理疾病,又能保持朝氣蓬勃地前進,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充實提高,自勉。
肯于學習的人內心比較充實。教師工作要求不斷吸取新知。探索新境,在
網絡信息快速發展的今天,教師應積極投身于對現代的信息的探求,吸取有益的知識和先進的觀念來充實自己,自勉。忘懷得失,就會對煩憂人心的庸俗是非形成一種超脫的態度。
二、期望適度,不斷成功。
當目標期望迫切而障礙嚴重時,當目標價值大而未能實現時,就會產生挫
折感,超過個體承受力的挫折,則會使人持續處于應激狀態、高度緊張、不堪重壓,生理心理閾限決口陷入危機之中。目標期望過大是造成挫折的重要原因。教師應從實際情況出發,把目標期望建立在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程度上。還要進行目標分解,設立有階段,各方面的具體目標。經過刻苦努力,步步落實目標,不斷體會到成功的歡樂,自信心增強,角色的適應能力就能相應提高。
三、情緒樂觀,充滿師愛。
學生始終是教師工作的對象和直接動力,教師對學生的愛是人類復雜情感
中高尚情感的結晶。教師最大的滿足是學生的成長,主要的獎賞的慰藉是學生的好評和進步,師愛,既是教育的力量,也是維系教師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四、寬以待人,樂交善處。
心理學家丁瓚提出:“人類的心理適應,最主要的就是對人際關系的適應
人際關系良好,社會交往能力強是心理健康的顯著標志。教師要搞好和同事、學生、
上家長之間的關系,減少人際沖突,首先要嚴律己,寬待人,開朗達,容人之短。其次要樂于合群,積極參加集體活動,當人際挫折出現時,要冷靜分析,釋懷處之。有道是: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于心。
五、健身養生,怡悅身心。
體魄強健是保證精力充沛進行工作的前提,正當娛樂是高劑教師身心最有
效的途徑,積極鍛煉身體能使心境開朗,身心怡悅,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心理障礙也就能迎刃而解。教師要重視身體健康,善于調適心境,有病淺中醫,減少令人扼腕嘆息的遺憾。
全面認識教師心理是自身生存和發展的需要,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的人生觀是有效調適心理沖突的基礎和前提,教師要自覺提高人格修養水平和挫折承受力,樂觀進取,闊步前進。
主要參考文獻
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已經實施幾年了,我校廣大語文教師在自己的教學實踐中也進行了積極的探索,經過努力,語文課改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然而在教改初期,仍然走了不少彎路。如:為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以至于在一段時間里課堂上活動雖然很多,形式也豐富多彩,熱鬧是熱鬧了,可是熱鬧過后留下的卻微乎甚微——各種各樣的活動及其豐富的形式讓學生分散了更多的注意力。此外,為了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我們在課堂上注入了大量的課外相關信息,讓學生自己找出課文中自己最喜歡、最感動的內容,并闡述為何選擇這些內容的原因,不管這些原因是否何成立,似乎都是課堂的“標準答案”,都應該得到老師的贊揚和認可。甚至有時,教師還會被學生的某些與課堂毫不不相關的觀點牽著走,進入了盲目討論的誤區,而語文教學中最基本的字詞標點、句子段落的具體分析,文學創作手法及規律的講解在語文課堂上漸漸隱退了。一段時間后學生在作文中的錯別字、病句數不勝數,他們甚至分不清什么叫表達方式,什么叫寫作手法;不知道文章結構與順序有什么區別,因此學生在語文學習的閱讀、寫作能力的提高上收效甚微。
1語文教改感悟
①“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并非我們的教學目標,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方法和途徑。語文學習中用什么樣的學習形式來實現學生的自主、合作與探究,都取決于教學目標的要求。
②“語文教學應建立在師生平等對話的基礎之上”。這里的“平等”絕不是師生在任何事務上都是絕對平起平坐,更不是說教師與學生具有平等的知識水平。教師在尊重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又是高于學生的,他們要引導學生掌握更廣泛且更有深度的語文知識。如果教師不加鑒別地肯定學生所有的言論,而不對其進行一定的點評和拔高,學生是很難獲得進步的。因此,教師應在堅持學生平等地位的同時在某些方面又要高于學生。
③關注“情感、態度、價值觀”的要求并不是要求我們在每節課的教學過程中都要實現該教學目標,而是憑借語文活動使學生感受到課文內容中豐富的人文內涵,“潤物細無聲”才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最佳教學境界。
④很多教師認為,新課標的最終目標應是“學生在耳、眼、口、手等都動起來”,在學生與學生的互動,教師與學生的互動下,達到大家都動起來的最終目的。其實不然,語文學習中的調動并不等于真正的激活,如果學生在調動的外表下內部的思維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這也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不管課堂上采取哪些調動方式,只有那些能讓學生的思維一直處于活躍狀態,學生的感情一直沉浸其中的方式才能稱之為真正的“動”。相反,如果學生在熱鬧的形式下內部的思考一直處于停滯狀態,這樣的“動”也無益。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的任務是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熱情的同時更要激活學生的思維,啟動學生的情思,這才是真正的“動”。
2課堂教學注意問題
①教材。教材是課堂教學的藍本,“探究”不僅是學生的探究,也包括教師自身對教材的探究和挖掘,如何挖掘好教材的深層內涵是搞好課堂教學的前提,千萬不能課文還未讀懂,就找來課外知識以拓展學生的知識。教師須知知識的遷移不是“見異思遷”,向課外延伸應有“度”的限制,很多時候,將延伸的內容作為課外作業完成,會更有收獲。
②教法。任何一種課堂形式(包括電教媒體的運用)都是為教學目標服務的。教學活動要防止公式化、程式化:如有的課堂討論或呆板單一,或信馬由韁,或在枝節問題上爭論不休;有的一節課則完全用鼠標代替粉筆,用錄音代替教材等,這樣的教學方法沖淡了語文教學的實際任務,難免有“做秀之嫌”。
③師生關系。我們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但更不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只有教師適時介入,進行必要的點撥歸納,對文本作最后的拓展,才能將探究引向深入,也才能進一步激發學生深層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觀點。
3課堂教學避免誤區
①不能讓語文課變成朦朧詩,即閱讀文章不求甚解籠而統之,了解大意即可。
②不能將語文閱讀變成警句摘讀,即讓學生只找出自己認為最精彩、最感人的語句,任意闡述緣由即可。
4課堂教學建議
①把預習、導讀、復習、練習都納入課堂。教師指引,讓每個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去實踐,教師的主導作用則畫龍點睛地突顯在學生思維受阻時給與指導和解決,使整個學習過程能把握重點,易化難點,激發疑點,這樣不僅可以減輕學生的課業負擔,還可以讓師生始終聚焦于教材,同時也節省了大量課內外學習語文的時間,以便組織指導學生進行更多的課外閱讀。
②要把握好課堂討論。在近幾年的語文課堂上,我們常見“你覺得哪里寫得最精彩”,“文章的哪里令你最感動”等問題,這些問題本身提得很好,但我們在設計這些環節時常常忽略了目的性:你想讓學生通過回答這些問題得到什么?是對寫作手法的了解?還是對內在含義的領悟?學生應該從哪個角度,用什么方法和思路去闡明“精彩”、“感動”的緣由呢?漫無目的的提問,隨意的回答,只是在做低效勞動。因此,課堂上提出的每一個問題都要有明確的目的,此外教師面對學生的討論時要注意適時調控。
③朗讀教學中要授之以“漁”。朗讀是品味文章的一個重要手段,好的朗讀是建立在了解文章內容、揣摩文章語言和體會文章情感基礎之上的,這些基礎,只是反復朗讀或空泛地評價朗讀的好壞都是無效勞動。多問幾個“這里應該怎樣讀”,“在什么情況下我們應該用什么語氣語調來讀”,“為什么要這樣讀”等,這樣在教會了學生朗讀的方法的同時也能讓學生品味文章的語言,體會文章的情感,可謂一舉兩得。
以上是我們在語文課改中的點滴感悟,從中不難發現,實行課改并非只是教學方法的轉變,這是一個系統工程,涉及思想、觀念、方法等各方面的內容,它要求教師必須有一個脫胎換骨的轉變,而轉變的唯一途徑就是鉆研新課程標準,并在學習的過程中結合實踐,不斷反思,不斷更新,不斷突破,這樣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語文課改教師。
參考文獻:
[1]王文彥,蔡明.語文課程與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柳菊興.語文課程標準教師讀本[M].上海:華中師范大學出版設,2003.
一份調查表明:農村初中學校語文教師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重視程度不到30%,經常性有計劃開展活動的不到20%,學生真正參與并積極投入過活動的不到15%,新課程所設置的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幾乎成了一種擺設。問其原因,絕大多數師生的回答是:農村沒條件。于是乎,農村學校條件上的弱勢成了教師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一個天然托辭和心理障礙,教師只是從中考應試的角度,抓幾種題型,如對聯、仿寫、說話、圖表解說、材料探究、名著(僅僅是提要)欣賞等,進行大量的講解與練習,以達到中考拿分的目的,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功利性和短視性成了一種常態。而這往往成為一所甚至大多數農村學校推崇的“短平快“學習方式,這無疑是與新課程的目標背道而馳的。其實,農村學校與城市學校相比,雖然有其難于克服的弱勢,如教學設施缺乏,學生見識相對狹窄,經濟文化相對落后,信息獲取與交流相對滯緩等,但農村學校自有其獨特的語文活動優勢,只要教師能去充分挖掘與利用這些優勢資源,創造性地去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就一樣甚至于更有特色的實現新課程設置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目的。
一、充分挖掘利用農村學生優勢資源,針對性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村初中學生,正因其見識相對狹窄,語文活動相對較少,大多數學習時間都用在課本上,因而對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有著天然的愿想與興趣,這種愿想與興趣往往比城市學生來得更強烈。只是我們語文教師沒有好好的組織學生去參與活動,最大程度滿足學生的這種語文心理需求,才使得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逐漸成了學生的“冷飯“,教師的“閑飯”。因此,作為農村中學語文教師,首先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這種強烈的語文心理需求,從教學心理上充分重視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從學生成長與發展的高度去看待它,而不是把它看作可有可無的“閑事”。其次,農村學生長期生活在農村,他們經常與大自然中的各種動植物與自然現象打交道,然而他們又經常無法說出這些動植物與自然現象的名稱與特點,常常處于好奇與懵懂狀態。作為語文教師,就不能無視這種現象,或者干脆把它看作是生物教師的事,而應把生物學習與語文學習很好的結合起來。如在七年級上第三單元“感受大自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適時帶學生到他們熟悉的田間地頭,山丘河岸,去感受并認識自然,并引導他們把這種感受與認識用不同的語言形式表達出來。再如八年級下第二單元“尋覓春天的蹤跡”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農村學生就有著參與的得天獨厚的優勢。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的在家里觀察燕子的活動、花的開放、草的萌發,也可以集體組織學生去校園周邊的山林野地踏春,讓他們在活動中對自己熟悉的東西進行認識、詢問、記錄,然后教他們以自己喜愛的語文形式(如日記、童話、寓言等)表述出來,這不但提高了他們的語文興趣,更重要的是提升了他們對春天的認識,尤其是對自己熟悉的農村的認識。再者,農村初中學生絕大多數都在農忙時參加過農事勞動,他們對農事的過程與心理的感受和認識是城市學生無法比擬的。作為語文教師,不要認為這是農村學生的劣勢,是見識狹窄的一種表現。其實這是一筆豐富的語文資源,完全可以與城市學生的逛超市、旅游、上網相媲美,可以好好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加以利用。如在八年級下第一單元“獻給母親的歌”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就可以結合他們的農事經歷,引導他們描述母親勞作的形象,體會母親勞作的情感,討論實際報答母親的方式等,這也許比從網上搜集一些描寫母愛的文學作品或觀看一部母愛電影來得更直接、更深切。再比如七年級上第五單元“我愛我家”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同樣也可以結合學生的農事或農村家務勞動有針對性開展活動,讓學生說說農家的溫馨與快樂。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有話可說,有事可做,有興趣有感情的投入到活動中來。
二、充分挖掘利用農村學校校本資源,特色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村學校,無論是校舍、設施還是文化信息,都與城市學校無法相比,但卻自其特色語文資源。像我市不少的農村中學,如朱坊中學、龍華中學、赤土中學、橫市中學等,都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辦過農校或掃盲學校,有的學校還保留著或多或少的農場或林場,有著城市學校沒有的農村語文資源。這些語文資源里有很多具有生命力的語言,如農村用語、農事詩、俗言俚語、農諺、《百家姓》、《三字經》、《增廣賢文》等。我們作為農村語文教師,完全可以充分挖掘利用這些資源,特色化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如在八年級上第六單元“怎樣搜集資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就可以帶學生到學校資料室,從以前的農校資料中,去搜集那些還有生命力的語言,去積累現在還能用的詞語,并從語言的變化中去感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再比如,在九年級下第三單元“關注我們的社區”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可以讓學生通過走訪的形式,去調查本村當初這些上農校或掃盲校的爺爺奶奶輩的文化生活和當今農村青壯年的文化情況,尤其調查記錄他們在不同年代的不同習慣用語,如問候語、流行語等。借此讓學生感受歷史的腳步,增強對農村的認同感,豐富自己的語言,提高語言的適應能力。
三、充分挖掘利用農村文化資源,創造性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
農村文化,雖然較之城市文化,有其粗糙、野性和迷信的成分,但往往卻是人類最原生態最本真文化的因子。農村學生長期生活在農村,對此耳濡目染,卻往往缺乏正確的判斷,不能汲取其精華而剔除其糟粕,容易產生自卑或自賤的不良心理。對此,我們作為一位有責任的農村語文教師,應該從語文的角度對農村新文化建設有所作為。至少我們可以借助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幫學生明辨農村文化的優劣,提高他們對農村和農村文化的認識,讓他們學會理性的認識自己所在的農村和在農村的自己。如在七年級上第一單元“這就是我”語文綜合性學生活動中,積極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作為一個農村孩子的優點和特長,如會喂豬,會種菜,會割稻,會做飯,愛勞動等,讓他們從小樹立做人的信心。而在七年級下第一單元“成長的煩惱”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引導學生就自己親情“缺失”(農村有近八成孩子是“留守孩”,雙親在外或單親在外。)的煩惱,討論自己的理解和自己解決的辦法,以書信或手機短信的形式向遠在他鄉打工的親人訴說,以此來提高他們的自立意識,增進親子情感。再比如八年級下第四單元“到民間采風去”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作為農村學生有著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教師可以放手讓學生去廣泛搜集自己所在農村的民俗民風,如傳統節日文化、婚喪嫁娶風俗、飲食舉止習慣、山歌“古文”“道情”(“古文”、“道情”為客家特有娛樂形式,南康市民均為客家人。)等,然后拿到課堂上就其內容與語言形式進行辯論,讓學生在辯論和教師的引導下,正確認識這些民俗民風文化,形成正確的文化審美觀。
總之,只要我們能深刻理解新課標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設置的目的,創造性的用好用活教材(新課程本身就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開放性語文學習載體),充分挖掘農村語文優勢資源,農村學校開展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不但能有所為,而且能有大作為。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年7月第1版。
確立研究專題,是搞好專題研究的重要前提。在確立研究專題時,要注意考慮如下幾點:
(一)要選擇目前教學中大家既感興趣、又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作為研究專題。
大家只有對所確立的研究專題感興趣,才會有研究的熱情,才容易營造出一種研究、爭議的氣氛。例如:在素質教育全面推進、迅速發展的形勢下,再去孤立地研究字怎么識、詞怎么解、某一種類型的課文怎么教,教師研究的積極性就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教師感興趣的問題會很多,也會各式各樣。因此,只有選擇大家共同關注、帶有普遍性的問題作為研究專題,這樣的專題研究,意義、價值才重大。例如:在目前的課堂教學中,教學結構封閉、壓抑,教師“統”得嚴、“牽”得緊,未能還“自主”給學生,如何切實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現象是比較普遍存在的,這有悖于素質教育的要求。因此,在確立研究專題時,就可以抓住這種現象,著力研究如何優化教學過程,真正解放學生的腦和眼、手和口,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這是實施素質教育,發展學生個性潛能,培養學生能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的首要問題。
(二)要抓住目前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又是根本性的問題作為研究專題。
抓住教學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作為研究專題,這樣的專題研究才有針對性,才能更直接、迅速地推動和促進教學,改進現存的教學弊端;抓住教學中存在的根本問題作為研究專題,這樣的專題研究才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怎樣備課”,這是教學工作中永恒的研究課題。無論何時,只有備好課,才能把課上好、上活,才能保證教學的質量和效率,否則,教學效果便無從談起。但是,備課只是教師在某種教育思想、教學理論和教學方法支配下的一種具體行為。因此,在研究“怎樣備課”時,要研究備課的內容,完善備課的框架、格式,但要把研究的重點放在學習素質教育理論,學習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育叢書上,放在轉變教學觀念、研究“教”如何更好地為“學”服務的策略上,放在如何更好地體現“導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即啟發誘導而不強迫牽拉;鼓勵自學而不勉強推動;開啟思維,指點門徑,而不注入灌輸、簡單直接地告訴學生結論,代其通達)的教學精神上。因為,這是提高備保質量的根本性的問題。
(三)確立的研究專題既要有比較廣闊的開展研究的空間,又要難度適當。
如果專題的空間領域太小,沒有多少內容可供探討,就會使專題研究走進零打碎敲的“窄胡同”,這會直接影響專題研究的效果和價值。例如:《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這是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研究的題目。因為,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這既是調動學生積極思考問題、主動學習的重要手段,又是發展學生思維的重要方法。但是如果將它作為全校或全鄉(鎮)教研組集體的研究專題,就顯得小一些。為什么呢?“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質疑能力”,這只是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思考問題,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的一方面舉措。因此,如果將原題換成《如何在閱讀教學中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學習,使其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或《如何在閱讀教學中發展學生思維,培養獨立思考能力》,研究的范圍就拓展多了。因為前者可以在“營造寬松、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優化教學過程,鼓勵學生質疑問難,引入競爭、獎勵機制”這個比較廣闊的領域中去探討。后者可以在“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抓住課文有關內容或他人發言的內容,獨立思考,發表獨到見解,想別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啟發學生抓住課文中的發散點,展開合理、充分的想象”這個比較廣闊的空間中去研究。
如果專題涉及的領域過寬,難度過大,就容易使研究活動無從下手,或出現東一下、西一下,盲目活動的現象,這又會直接影響專題研究的深度和質量。為求難度適當,專題要訂得具體些,也就是要適當限定專題所要研究的領域,明確研究的內容,使專題有一定的指向性和集中性。例如:《加強閱讀指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這個研究專題很有意義,因為“習慣”就是“能力”,只是它研究的空間稍微大一些,因為“閱讀”又分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因此,原題若改為《加強課內閱讀指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或《加強課外閱讀指導,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那么既縮小了研究領域,降低了難度,又具體了。
專題涉及的研究領域范圍既不能太小、太窄,又不能太大、太寬。那么,開展專題研究,到底確立多大的研究專題才合適呢?這要依據教研組主要成員的研究實力和開展專題研究的規模而定。
(四)確立的研究專題既要有新意、反映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又要禁得住教育形勢發展和實踐的檢驗。
研究專題有新意,反映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這樣的專題研究才能與教學改革的進程同步,才能使參與研究的教師及時接納新的教學思想和信息,及時轉變過時的、不科學的教學觀念,進而使教學的質量、學生的素質躍上新的臺階。當然,研究專題如果具有預見性、超前性,使專題研究走在教學改革大潮的前面更好。例如:在大力開展素質教育的形勢下,還在研究“考什么,就教什么”;在大語文觀日趨深入人心的形勢下,研究的著力點還只盯在課本上、課堂上;在強調聽、說、讀、寫并重,全面發展、提高的形勢下,研究內容還僅局限于讀、寫,惟讀、寫重要;在倡導少講多讀、引導自讀自悟、培養自學能力的形勢下,還在研究怎樣講深講透、怎樣進行那些機械重復的訓練……凡此種種,都是不合時宜的。
這里,必須注意的是:要看準了再研究,即確立的研究專題及所要開展的專題研究要禁得住教育形勢發展和實踐的檢驗,永遠不過時、不落后。例如:前幾年我們著力研究在“快樂教學”,眼下“減負”的問題又擺在了我們的面前。實施“快樂教學”是非常正確的,其根本的宗旨就是讓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快樂地學習與發展。因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樂學是學習的最高境界。減輕學生學習負擔,這是具有重大時代意義的。只有減輕了學習負擔,才能促進學生德、智、體得到全面發展,才能使學生有時間、有精力去做想做、樂干的事情,進而發展特長,培養個性。但是,無論如何,對于任何一個學生來說,“學習”總是一種苦差事、一種負擔,總會有一定的壓力。因此,在研究如何實施“快樂教學”或怎樣“減負”的過程中,必須把實施“快樂教學”、“減負”工程與教育學生樹立遠大的志向、崇尚認真刻苦學習有機結合起來。古今中外,任何一個有成就的人,無不是從小胸懷遠大抱負,通過孜孜不倦的“苦學”而成的。也只有胸懷遠大的理想,才會自覺刻苦地學習,才會視“苦學”、“負擔”為“樂事”。如果拋開這一點,片面地研究“快樂教學”和“減負”問題,教學就容易出偏差。
(五)確立的研究專題既要突出學科特點、年級段重點,又要注意和以往的研究專題相聯系。
研究專題突出學科特點、年級段重點,這樣的專題研究才具有實效性,大家才會覺得研究有用處。研究專題注意和以往的研究內容相聯系,這樣既能夠使研究的內容不斷深入,研究的范圍不斷擴展,又容易像“滾雪球”那樣摸索出整套、成系列的研究經驗。例如:1997至199年,我們在小學高年級段開展了《構建大語文教育模式,實施讀寫雙向、立體結合教學》課題研究。這個研究方向是正確的,是和新調整的《小學語文教學大綱》關于閱讀教學改革的精神相吻合的。在具體研究的過程中,我們真切感受到“課堂閱讀教學”是這項課題實驗框架的樞紐──只有提高了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效率,才有可能節省出教學時間用于組織開展課外自主閱讀、寫讀書筆記的活動,才有可能實現“得法于課內,以課內帶課外”的良好愿望,“在讀中學寫、以讀帶寫”的目的才會真正得以實現。為此,繼《構建大語文教育模式,實施讀寫雙向、立體結合教學》課題實驗之后,于1999年9月,我們又確立了《深化改革,實施優化教學,努力提高課堂閱讀教學的質量及效率》這一研究專題,準備在高年級段用兩年時間從以下幾方面(簡稱三個“優化”、五個“加強”)著力進行研究:
1.優化課堂教學結構,構建體現學生“自主學習”的課堂閱讀教學模式。
2.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重視理解、感悟語言文字的過程,重視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的過程。
3.優化教學指導方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
(1)加強讀的指導,加大讀的力度,充分發揮讀的多功能作用。
(2)加強質疑能力的培養,把理解語言與發展思維緊密結合起來。
(3)加強創新意識、創造精神的培養,引導學生抓住課文中的發散點,展開充分、合理的想象,想別人之未想,言他人之未言。
語文綜合性學習旨在全面開發和培育學生的語文素養,為其語文自主學習能力的開發和培育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內涵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以語文學科為依托,注重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之間的整體聯系,它以問題為中心,以活動為主要形式,以綜合性的學習內容和綜合性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綜合性的發展。這種發展的落腳點都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上”。
(一)注重培育學生的信息素養,是聽說讀寫各種要素的綜合
在語文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使用計算機進行編輯、版面設計、制作個人網頁和演示文稿”,而且要激勵學生“借助工具書、圖書館和互聯網查找有關資料……了解用于支撐觀點的關鍵材料。”同時,語文教學內容的綜合性決定了語文綜合性學習必須注重聽說讀寫各種要素的綜合,注重學生聽說讀寫能力的整體發展。教師應引導學生在語文綜合實踐活動中生動活潑地學習語文,使學生的聽說讀寫相互穿插、彼此融合,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整體提高。
(二)倡導研究性學習方式,是語文學科與跨學科內容的綜合
語文的綜合性“絕不是語文與文學、政治學、社會學、倫理學等等的相加式的總和,也絕不是語言文字與語言學、文字學、社會學、詞匯學、修辭學、文章學、寫作學、閱讀學等等的配伍式結合。”語文綜合性學習綜合利用語文、科學、藝術以及腦科學、思維科學、心理學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分析和解決語文學習中的問題和困惑。師生通過一系列言語活動和言語實踐,共同拓寬語文學習和應用的領域,在不同內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滲透和整合中開闊視野,提高語文學習效率。
(三)重視學生言語實踐,是語文課內學習與課外學習內容的綜合
語文綜合性學習重視學生的言語實踐,鼓勵學生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深入調查、走訪專家、實地考察等活動及時內化課堂學習中所學的語文知識及語文技能。通過“參觀考察本地的山水風光、動植物資源、說出見聞和感受,調查方音、方言、諺語、俗語,調查和整理民俗風情、民間傳說,調查考察社會生活中的熱點問題,寫出調查報告,給有關的報刊投稿”,使課內外有機地結合起來。
(四)重視學生個性的健全發展,是語文教學與做人教育的綜合
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學生個性化的閱讀與寫作,注重學生在言語實踐中優化思維品質、提升審美境界和人格品味。在語文綜合性學習中,通過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積累。使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獲得獨特的感受和體驗,以此激發學生的特長和潛能。教師既教書又育人,注重學生情商與智商的開發與培育。注重學生綜合素養的形成。在言語實踐中培育學生的言語能力、創新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
二、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潛在價值
(一)適應學生整合知識技能的內在需要,旨在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能力的實質是概括化、系統化了的語文知識和語文技能。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語文知識與生活知識的統整、陳述性知識與程序性知識的統整、科學智慧與藝術智慧的統整,注重語文學科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系。注重語文學科內在邏輯體系的積極構建以及語文學科與其他學科之間知識的互補和交融。同時。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聽說讀寫之間的內在聯系和融會貫通,不僅重視學生語文知識的準確掌握和語文技能的嫻熟運用。而且“關注學生的語言積累以及語感和思維的發展,幫助學生在閱讀與鑒賞、表達與交流的實踐中,掌握學習語文的方法,增強語文應用能力,培養審美能力、探究能力。”(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潛能,旨在培育學生自主學習語文的能力
語文綜合性學習指導應突出自主、合作、探究之間的內在整合。在三者之中,自主學習是基礎和核心,合作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是自主學習的拓展和延伸,是自主學習的兩翼。自主學習實際上是一種元認知學習,語文綜合性學習強調由學生自行設計主題和組織專題活動。注重學生自主學習潛能的開發,能夠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有利條件和廣闊空間,鼓勵學生對學習目標及學習內容的自主選擇,將學生的需要、動機和興趣置于核心地位,激勵學生進行個性化地閱讀與寫作。
(三)利用一切有益于語文教學的資源,提升學生綜合性解決問題的能力
課程是教師、學生、教材、環境四因素動態交互作用的“生態系統”。語文綜合性學習的綜合性主要在“學習空間上。體現課堂學習與課外學習的有機整合;學習內容上,體現自然、社會、人文領域與語文課程內容的整合。”語文課程內容的豐富性和復雜性決定了語文綜合性學習中問題的廣度與深度,很少有純語文學科的問題,問題的解決必須綜合地運用文章學、文藝學、美學、哲學和教育學、生理學、教育心理學等課程的知識。語文綜合性學習有利于“軟化”學科邊界,調動各方面的積極因素。形成跨學科的、網絡式的、平等對話的、流動鮮活的語文課程體系。
(四)倡導活學活用,旨在培育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肇始于21世紀初的語文課程改革經過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的努力,盡管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應當承認,就目前的課改現狀來看,還有不少教師對新課程理念的理解還停留在字面意義上,缺乏實質性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缺乏有效的教學策略。不少教師在教學中存在教學目標的把握不到位,教學內容安排不合理,教學方法不靈活,習題課的優化設計不足等教學策略問題,導致語文的課改進程不如當初設想的那樣順暢。課改效果低于預期目標,已經成為當前語文課改遇到的突出問題。這就需要語文教師掌握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媒介等方面相關的策略性知識,在教學實踐中真正實施有效教學,這樣才能確實提高教學效果,把課改工作不斷推向深人。
所謂教學策略,就是指教師為實現教學目標或教學意圖而采用的一系列具體的間題解決行為方式。具體地說,按教學活動的進程把教學設計分成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安排、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媒介的選用等階段,每個階段都有一系列的策略。有效教學需要教師掌握有關的策略性知識,以便于自己面對具體的情景作出決策。
1、有效的教學目標設計。課程與教學目標是一定教育價值觀在課程與教學領域的具體化,它是教學的起點,對于教師在開發課程與組織教學的過程中具有重要的教育價值,對課堂教學起到統率和整合的作用。
根據美國課程論專家舒伯特關于典型的課程與教學目標取向的理論,有效的語文教學目標的主體應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位,教學目標的維度應把握教學效益的底線,體現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的有機融合,語文教師應重視過程性目標設計、預設目標和生成目標的有機融合。而一個好的教學目標的表述,應以學生為第一人稱描述教學目標(或師生共同作為主體),而不是教師;教學目標必須是分領域、分層次陳述的;一個好的教學目標表述應體現“行為主體”、“行為動詞”、“行為條件”和“表現程度”這幾個方面。行為動詞應盡可能是可理解的、可觀察的;要有具體的表現程度;必要時,附上產生目標所指向的結果行為的條件;教學目標的出示時機應打破“課前出示目標”的單一化傾向,在教學“情節”和“場景”中相機呈現或“自然流露”。教學目標設計的評價指標清晰具體,針對學生實際狀態,考慮學生發展可能。
2、有效的教學內容設計。教學內容是完成教學任務、實現教學目標的主要載體。語文教師應該與文本進行深人“對話”,充分發掘語文學科的教育價值,針對目標和學生實際情況對選用的教材內容作出適當處理,包括增刪、換序、整合、新編等,優化教學內容。
有效的教學內容是要通過問題來呈現的。因此語文教師要提高問題設計的能力,要能用精、少、實、活的問題激活課堂,用精練的教學內容與教學過程,直指教學目標,達到高效目的。教師在設計有效教學問題時,一是要注意主問題的界定。主問題是指從教學內容整體的角度或學生的整體參與性上引發思考、討論、理解、探究的“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重要問題。二是要注意主問題的特點。主間題一般來說具有“三力”,即吸引學生參與的牽引力,在教學過程方面具有形成一個教學板塊的支撐力,在課堂活動方面具有讓學生共同參與、廣泛交流的凝聚力。三是注意主問題的設計。要依據語文學科的特點以及學生的學習起點來具體設計。在教學內容設計的主要評價指標方面,既要體現教學文本與生活世界的溝通,又要體現教學內容的靈活性,還要體現語文學科教育價值。
3、有效教學的策略。語文教學方法是豐富多樣的,且具有相對性。任何一種教學方法既有優點,也有缺點,不存在絕對好或絕對壞的方法。某種教學方法可能有效地解決某些教學的問題,而對解決另一些問題則無效。某種教學方法可能較為有效達成某種教學目標,但可能不利于其它教學目標的達成。有效的教學策略沒有固定的模式,教學策略也永遠沒有最好,因此教學方法的選擇要因人因文而異。目前國內外比較流行的策略有以下幾種:
(1)自主學習策略。自主學習策略的核心是要發揮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充分體現學生的認知主體作用,其著眼點是如何幫助學生“學”。這類教學策略的具體形式雖然也是多種多樣,但始終有一條紅線貫穿始終,那就是“自主探索、自主發現”。所以這類教學策略也通常被稱之為“自主學習策略”或是“發現式”教學策略。
(2)合作學習策略。合作學習,是目前中外教育界普遍采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學習策略,是培養新型人才的最有效途徑。合作學習是以異質小組為基本形式(按性別、知識基礎、能力—組織能力、活動能力、交往能力、學習能力作有機調配),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促進學習的一種教學方式。小組合作是語文學習中互動合作的主要形式。合作學習的過程與方法,有師師、師生、生生合作等互動方式,合作成員間要明確學習目標,團結協作,群策群力,集思廣益,共同解決學習中的難點、重點、疑點問題,從而使每個學生均有不同程度的進步與收獲。
(3)探究學習教學策略。探究學習教學策略是在教學中創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科學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現問題,試驗、操作、調查、收集、處理信息,以及表達、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新的知識、技能、情感與態度,它能有效培養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探究學習教學策略更趨向于讓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能力。探究性學習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民主、和諧的課堂學習環境,學生的想法即使與標準答案不一致也應得到理解和尊重。因此探究性教學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必須重視學生探究態度、體驗能力與思維能力的培養,講究實施策略。
(4)問題教學策略。問題教學策略就是解決探究性學習的難點、呈現新課堂亮點的策略,即通過將學習內容轉化為一定形式的有價值、科學性的問題,引導組織學生在主動探究中,解決問題,掌握知識,增強問題意識。
(5)情景教學策略。情景教學策略是指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有目的的引人或創設具有一定情緒色彩的,以形象為主體的生動具體的場景,以激發學生一定的態度體驗,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并使學生心理機能得到發展的方法。其核心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對培養學生情感,啟迪思維,發展想象,開發智力等方面確有獨到之處。情境創設按照呈現方式的不同一般可以有“語言描述”、“計算機多媒體(聲音、圖像、視頻)”、“模擬場境”、“現實情境”、“問題提出”等類型。
4、教學媒介選擇的策略。教師在設計教學時,除了考慮教學方法外,還要考慮選用什么樣的教學媒介為教學服務。隨著科學技術和教育研究的發展,講授法已遠遠不再局限于教師的口頭講授。除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之外的大量教學輔助物業已運用于課堂教學之中。在知識驟增的今天,教師不僅要了解教材的組織及其在教學中的作用,而且要了解和掌握科學技術為我們提供各種現代化教學媒介或教學手段的特征與作用,并能將它們結合到自己的教學技巧中,做到教有實效。雖然有多種不同的媒介選擇模式,每種模式所運用的選擇標準又有所不同,但在選擇和運用媒介的過程中卻必須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1)教學目標。在選擇媒介時,教學所要完成的任務和要達到的目標是首先要考慮的。有些媒介可能更容易激起學生對剛學過的陳述性知識的回憶,另一些媒介可能更適合于演示需要學生掌握的動作技能。換句話說,某些媒介比其他媒介更適合于某種學習條件。
(2)學習者的特征。幾乎所有的教學設計專家都同意,學習者的特征是媒介選擇時所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然而,在哪些特征比較重要這一點上,卻沒有一致看法。許多教育工作者相信,學習者的學習風格不同,他們能從與他們的學習風格相配的媒介中獲益最多。但那些學習風格上的差別是什么,它們如何與不同的教學媒介有效地相配,還很不清楚。
1.語文課程的目標觀
民族性與多元化。信息技術革命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教育也逐步走向國際化。同樣,語言生活和語言教育也趨向全球化、網絡化和虛擬化。因此,我們必須在全球化的視野下審視語文教育目標,制定語文教育政策。一方面,民族語言是維系民族共同體的最有力的紐帶,正確理解和運用民族語言及其所體現的民族文化,抵制外來語言和文化的霸權與殖民,是母語教育無可推卸的責任。另一方面,全環化必然導致多元化。因此,就語文教育而言,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正確處理好母語教育與外語教育的關系,正確理解雙語教學的意義以及準確把握其分寸就顯得很有必要。但總的說來,應該加強民族語言和民族傳統文化的學習,使自身有一個參照系,更好地向西方學習。
人文性與技術化。在信息時代,計算機與網絡的操作技術成為語言生活不可分割的一個組成部分,它們比紙和筆的操作更復雜,更具技術色彩。同時,多媒體和超媒體技術豐富了人類思想的表達手段,非文本的可視化媒體將與語言文字緊緊地融為一體。發展技術的主要目的之一是追求高效率,因此,培養學生高效率的技術化語文能力,將成為語文教育的目標之一。另一方面,由于高效率的原則就是要求企業化、標準化和統一化,因此,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又容易導致人文精神的失落。當前,科技與人文的割裂正呼喊著科技與人文整合,這將使人們在追求語文能力技術化的同時,追求語文教育目標的人文性,包括對語言思維、語言道德和語言審美情趣的重視,對文學作品中深厚的文化底蘊及其思想品德教育價值的重新評估。
普及性與藝術化。普及性是指過去僅局限于一小部分人群、具有高不可攀的神圣地位的語文教育目標,在信息技術的支持下成為大眾化的目標。如計算機網絡技術為電子寫作、電子投稿與發表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學生可以不受應試教育和語文教師的約束,人人都可以自由地、隨時隨地地發表自己的思想和看法,從而出現了大眾化的“網絡文學”,曾經神秘的“創作”成為一種普通的、大眾的“寫作”。在文學的發展上,這就是所謂的后現代語言的話語權威發生了變化,公眾話語早已成了明日黃花,個人性話語、私人寫作漸漸盛行。至于藝術化,可以有兩種理解:一是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便利的多媒體表達與文本表達融為一體,語文教育目標帶上了更多的藝術色彩;二是由于鍵盤輸入、掃描輸入、攝像輸入、攝影輸入和語音輸入等輸入方式的不斷豐富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行文章修改與編輯的方便性,傳統的紙筆書寫可能將逐漸讓位,而隱退為一種少數人所專有的、純粹的書法藝術形式。
生活化。信息技術為語文教育目標的生活化提供了條件。多媒體與網絡技術能模擬真實的生活環境,使語文課堂教學更加接近現實社會,使語文教育目標更富有真實的交際價值,做到學中做、做中學,學用一體化。如多媒體的互動技術可以模擬演講、報告、采編等應用語文的真實環境和活動,網絡技術使寫作具有真實的交際目的,這就為語文教育目標生活化的實現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個性化。信息時代文化價值的多元性、信息資源的豐富性、人才需求的多樣性和創造性,使語文課程目標不再整齊劃一,而應該承認語文能力的個體差異,從“一綱多本”發展為“多綱多本”,從“教學大綱”發展為“學綱”,鼓勵學生根據社會的發展、自己的需要和潛力確定語文學習目標的總體要求和不同階段的發展水平,充分利用信息技術進行個性化學習。這樣就有助于實現語文教育目標的個性化,使全體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2.語文能力的變化
電子化的讀寫能力。電子讀寫是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而產生的一種前所未有的語文形態,它與傳統的讀寫一樣,成為信息時代人們必備的基本能力。電子讀寫能力包括多媒體閱讀能力、超文本和超媒體閱讀能力,基于網絡和資源庫的檢索式閱讀能力,鍵盤輸入、語音輸入、掃描輸入等多樣化的輸入能力,多媒體寫作能力,超文本和超媒體寫作能力,網上寫作能力,電子投稿與發表的能力以及電子讀寫一體化的能力。這些能力除了必須具備傳統文本讀寫的基本能力外,還包括一些特殊的知識、技巧與策略。如多媒體的解讀,各種字體、字型、字號和不同文本版式的處理,頁尾、頁腳、腳注和尾注的運用,網絡導航的技能,網上交流工具的熟練使用,網絡禮儀和網上交際規則的把握。此外,電子讀寫對傳統的文本讀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由于電子讀寫的便利性和極強的交互性,電子化的文本資源極大豐富,以及情景化的多媒體與文本的融合,使其所表達的觀點往往比傳統媒體更加多樣、復雜乃至隱晦,這就對批判性的閱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又如在網上閱讀時,由于超文本的功能,讀者的眼光變得更加挑剔,如果文章缺乏吸引力,讀者就可以迅速轉移閱讀目標,點擊其他的欄目;反之,如果讀者發現了優秀的文章,便會通過BBS、E-mail等電子手段在Intemet上迅速傳播,影響范圍極為廣泛。并且讀者還可以利用網上的交互方式,打破與作者的鴻溝,與作者甚至作品中的人物進行對話。這些特點對網上的作品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對作者也施加了更大的壓力。
快速讀寫的能力。質量和速度是衡量語文能力的兩個重要指標。傳統的語文學習注重語言的品味與揣摩,強調對語言的理解與感悟以及對文章主題思想、寫作特色的全面把握,強調字斟句酌的寫作和修改能力,這是語文學科特性的必然。在信息時代,它仍是一個重要的語文教育目標。但不限于此,由于信息時代網上信息的更加自由、開放、隨機,人們所能接觸的信息量劇增。在這些信息中,既有大量有價值的,也包含了許多價值不大甚至有負面影響的垃圾信息。因此,信息的快速捕捉能力、篩選能力和鑒別能力必將進一步得到人們的重視。同時,為了應對全球化浪潮帶給人類的更加頻繁的交往,在信息時代培養快速的寫作能力也顯得很有必要。網絡技術的發展與普及,使寫作成為有真實目的和意義的交流工具,如果能提高網絡寫作的速度,那么其快捷與方便的特點就會使它的交際價值能與日常口語交際相媲美。又由于網絡寫作能整合傳統寫作本身的優點,因此,它在遠程、長篇和深思熟慮的交流方面則將超過日常的口語交際。
實用性和研究性文章的寫作能力。文字處理技術如WORD、WPS使寫作快捷而簡便,網絡技術如E-mail、BBS使寫作具有真實的交際目的。寫作將像口語交際一樣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一個組成部分。利用電子寫作與傳播,人們能夠隨心所欲地表達思想、交流看法,而這有賴于實用性文章寫作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CD-ROM和網上信息資源的豐富性、電子寫作工具的便捷性,使研究性文章的寫作不再局限于大學生、研究生和專家學者,越來越多的中學生甚至小學生也有條件參與到研究性的寫作中來。他們能方便地利用電腦網絡請教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并開展網上協作,能搜集、閱讀大量的信息資源,并進行不斷的重組、加工與再創造。
規范性的口語表達能力。隨著人機對話技術的發展,人與電腦之間的口語交流、人與人之間通過電腦與網絡的口語交流將日益頻繁。無論如何,電腦還不是人腦,人與電腦的對話就要求口語的表達具有適當的規范性,并掌握人機交互的會話策略,使電腦能夠理解。由于當前的人機對話研究主要基于書面語言,因此,在目前的條件下,口語表達的規范也會發生一些改變,出現向書面語靠擾的趨勢,如詞匯省略現象的減少,句子趨向于完整,口語能通過電腦顯示出來,從而具有書面語的視覺特征,能夠被修改、補充與保存。
二、信息技術與語文課程內容
1.語文學習對象的變化
多媒體。傳統語文學習的對象主要是語言文字,而多媒體技術的出現,使圖像、聲音、視頻的運用與文本一樣便利,它們不再局限在少數人專有的藝術創作領域,而是與文本融為一體,成為表達思想的共同方式。從當前的多媒體作品來看,多媒體與文本的融合有三種方式:一是像過去語文課文中的插圖或朗讀時的背景音樂一樣,對文本的理解起輔助作用;二是以多媒體的表達為主,文本起補充、說明性的輔助作用;三是像文本一樣都是表達思想的主體,如果刪除多媒體部分,思想的表達就不完整,文本也得不到順暢的解讀。因此,掌握多媒體作品的特征與格式,理解和靈活運用多種媒體的能力,如圖像解讀、音樂鑒賞、視頻閱讀、文字處理、多媒體創作、E-mail技巧、網上實時交流、電子投稿與發表、電子工具書的使用等,成為語文課程的一項新內容。這些內容與信息科技課程不完全相同,信息科技側重對計算機硬件以及軟件技術的基本操作,屬于基礎性的技術課,語文課程則側重利用信息科技表達思想內容的能力,特別是培養學生利用文本媒體與其他媒體一起完成交際任務的能力。
網絡語言。隨著網上交流的日益頻繁,語言文字在詞匯、句式、語體和語用等方面發生了一些變化,如日益增加的縮略語、大量出現的諧音詞、界限逐漸淡化的各類語體,從而產生了“網絡語言”,包括網上的口語、書面語甚至網上的方言。一些“網語”正從網上滲透到現實生活中,成了語言生活的一部分。一旦“網語”約定俗成,就會引起社會語言的變化,從而引起語文學習對象的改變。
網絡文學。電子寫作的便利和網絡語言的產生,催生了網絡文學的興起。網絡文學是指首次以電子形式在網上發表的文學作品。網絡文學具有通俗性、即時性和互動性的特點,并且篇幅短小,多數在2000字以內,但數量眾多。在內容上,主要表達自我的感受和心情,所以一些較成熟的作品深受年輕讀者的青睞。由于計算機網絡尚未得到全面的普及,也由于傳統的印刷媒體根深蒂固,優秀的網絡文學作品往往仍由傳統媒體出版發行,這樣做雖然失去了網絡文學的一些特點,但進一步擴大了影響。但不管怎樣,經過“優勝劣汰”,網絡文學都將與傳統的文學作品一起,成為語文學習的對象。
主題詞。在當今信息激增的時代,論文的寫作要求概括與提煉主題詞或關鍵詞,以方便電腦的處理;獲取信息的檢索式閱讀和快速閱讀也要求輸入主題詞或關鍵詞,以進行準確的查詢。在傳統的語文教學中,雖然也重視對詞語的理解與運用,但都沒有上升到信息檢索的高度來進行,因此,信息時代的語文教育應該加強對主題詞的教學。
2.語文課程內容選擇范圍的變化
語文學習領域的廣闊性。網絡技術的普及,網上的資源共享與交流,使人類的語言生活和語文的學習領域更加廣闊。語文的外延不僅包括現實的生活領域,還包括網上虛擬生活中的語言活動,語文的外延等于現實生活和網絡虛擬生活的外延之和。語文學習的材料和范例也因此更加多樣并富有動態性,語文課程真正成為跨學科的綜合性課程或“全語文”課程,“大語文”教育也更容易得到實現和推廣。
語文課程內容的多樣性。語文學習領域的廣闊性拓展了學生獲取信息資源的渠道,這必然要求語文課程采取主動、開放的姿態,積極引導學生接觸各種主題、各種風格的語言學習材料。既可以選擇貼近社會發展的社會歷史作品,如時代主題、斗爭、革命、愛國主義、群體意識,又可以選擇講人性,講親情、愛情、友情,講平凡小事,講普通生活與工作的文章;既可以選擇革命文學,也可以選一些改良、保守、通俗的作品,讓學生感受到文化的多元性。但在信息資源極大豐富甚至極度泛濫的背景下,更要注意語言學習范例的選擇,一方面要積極抵制腐朽文化的侵蝕,另一方面也要正確處理好精讀與泛讀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