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5:39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婦產醫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關鍵詞:七年制;婦產科學;實習課程
婦產科學是臨床二級學科,是各級醫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為醫學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婦產科學歷來是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影像醫學、醫學檢驗、高等護理等專業的必修課程和主干課程。近年來七年制臨床醫學教學做為新興的教學模式已成為臨床醫學教學新的增長點和發展趨勢。
婦產科教學作為重要的臨床主干課程,由理論課和實習課組成,其中實習課是其重要的組成部分,目前理論科多媒體教學已經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課堂效果。然而,作為婦產科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婦產科實習課仍沿襲傳統的方法。其次,婦產科教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我們在實習課中已安排了臨床的部分,但由于婦產科的特點往往不能按計劃完成,尤其是給男同學的學習帶來困難。為了培養醫學精英的7年制學生及臨床急需的高層次人才,提高理論和臨床實踐的緊密結合,我們對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婦產科教學中的實習課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調整七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婦產科教學總教學時數中實習課的比例
增加婦產科教學中小班實習課的比例,傳統的本科教學中實習課往往常被忽視,部分院校盲目擴大招生規模,有的高等醫學院校甚至取消實習課,其嚴重影響了理論的提高及其與臨床實踐的結合,我校自近3年來對臨床醫學7年制學生的婦產科教學中將小班實習課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學占理論課1/5-1/4的實習課提高到現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學方法,改進及引進教學模型
改變傳統的“板書+掛圖”的教學方式,編制7年制臨床醫學婦產科學實綱及規范化流程,通過改善教具、多媒體課件、三維動畫等多種形式,使大班課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機制等一直難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內容應用多媒體,動態顯示骨盆的結構,并同時展示軟組織、血管淋巴及神經組織,通俗易懂學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婦產科是高風險科室。目前,醫療糾紛已經成為困擾醫院正常運行的較嚴重問題。在臨床教學中,隨時開展安全教育,強化醫療風險意識,有利于學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護的概念。鑒于醫療發展的新形式,我們將沿襲了幾十年在產房中進行的實習課———分娩機制的內容進行改革,引進國外先進的模擬病人計算機系統即計算機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統(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專為模擬分娩全過程及母嬰急救訓練而設計的計算機交互式教學模擬系統。應用婦產科和急救醫學專家共同研發的配套教學軟件,與計算機相連,可模擬操作分娩的臨床經過及分娩中可能發生的各種臨床狀況,并且可通過交互式教學模擬系統記錄,對學生進行各種產科實際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評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學體系。很好的解決產房現場觀摩時間和條件限制的困難。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我們使用電化教學手段演示從待產到分娩及產后處理,只需10余分鐘,配以動畫示意圖,使這一內容形象、生動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學效率
3構建婦產科常見疾病典型病歷及病歷討論庫
為加強理論聯系實際,考慮到婦產科病人的特殊性,在盡量多接觸病人的情況下,對常見的婦產科疾病準備2~3份典型病歷,由學生為主體討論該疾病的發生、發展、診斷和治療,教師有目的地總結及對學生診療思維能力的培養。過去由于病房內病種的限制,常常使學生喪失對一些重點病種的臨床見習機會,利用多媒體課件可以將校內、校外甚至國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隨時再現。此方法的采用對七年制臨床醫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
綜上所述,我們在緊密結合理論課教學,通過增加實習課課時、更新教具、多媒體課件、多功能臨床實驗室、小班化典型的病歷討論及引進國外先進的模擬病人計算機系統等系列改革措施,無疑會使臨床7年制的臨床醫學的學生增加對婦產科理論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為達到7年制臨床醫學婦產科學臨床技能的要求,為培養高層次的人材打下堅實的基礎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我院2011年3月~2012年5月食管癌術后發生呃逆患者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齡32~76歲,平均58.7歲。隨機分成兩組,每組各30例。
1.2 治療方法:治療組采用細棒按壓耳中穴治療,施以“耳穴按壓法”,可以迅速止痛,緩解癥狀,稍待穩定,再去醫院治療。“耳穴按壓法”可以這樣進行:取一根火柴,或是牙簽,或是細干樹枝之類的東西,用其末端,在耳郭的耳輪角當中,觸探最敏感的痛點,即是耳中穴。然后,持細棍稍加用力按壓此穴,大約1 min即可出現止痛的療效,2~3 min可以完全中止心絞痛。醫學論文,護理學論文,臨床醫學論文,藥學論文,泌尿論文,婦產科論文他人操作要比自行操作效果更好些。臨床觀察采用耳中穴按壓以緩解心絞痛,療效極為顯著。細棒按壓耳中穴時,有刺痛、酸痛、脹痛、灼燒痛以及麻木等感覺,這是正常的反應。治療的步驟,可以先壓左側耳中穴,如果按壓效果不明顯,改用右側耳中穴按壓。并進行護理配合對照組采用利他林20 mg肌內注射[2]。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選擇住院治療的原發性高血壓患者200例,所有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100例。觀察組男69例,女31例,年齡55~81歲,平均68歲。小學文化22例,初中29例,高中有18例,大專及以上31例。原發性高血壓分級情況:1級35例,醫學論文,護理學論文,臨床醫學論文,藥學論文,泌尿論文,婦產科論文2級47例,3級18例。對照組男55例,女45例,年齡55~82歲,平均71歲。小學文化23例,初中31例,高中22例,大專及以上有24例。1級原發性高血壓36例,2級30例,3級34例。兩組患者年齡、性別、文化程度和原發性高血壓分級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治療與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護理基礎上開展的護理干預。
具體方法:①心理的干預:對于初發原發性高血壓的患者,由于缺乏對疾病的認識,對治療效果和預后恢復存在擔心。需要加強對患者心理上的干預,醫學論文,護理學論文,臨床醫學論文,藥學論文,泌尿論文,婦產科論文在入院后需要與患者進行交流和溝通,掌握患者心理的狀態,讓患者對原發性高血壓危害性和治療的控制效果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認知度,確保患者對治療積極配合,增強信心戰勝疾病,以減輕精神壓力,讓患者擁有良好心情并保持心理的平衡;
目前由于在輔助生殖技術中行多個胚胎的移植以及移植后單卵雙胎的發生,導致多胎妊娠發生率較高。多胎妊娠容易發生流產、早產、宮內發育遲緩及孕產婦并發癥增加,嚴重威脅母嬰安全,隨著胎數的增加,圍產兒病死率及發病率也明顯增加[1]。為提高存活兒的成熟與質量,降低孕婦妊娠合并征及并發癥的發生率,行早期選擇性減胎術非常必要的。我院生殖中心2009年1月~2009年12月對18例多胎妊娠在孕早期行經陰道減胎術,術前后采取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臨床效果,現總結如下。
1 臨床資料
1.1 一般資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18例多胎妊娠者。年齡26~36歲,均為不孕癥患者,原發不孕4例,繼發不孕14例,不孕年限3~10年,平均6.3年,均為在本中心經超促排卵行IVF—ET術后妊娠者。本組病例中有14例宮內見3個孕囊,4例宮內見2個孕囊,所見孕囊均見胚芽和原始心管搏動。在孕后7~8周時擇期手術。
1.2 減胎方法
B超掃描確定待減胚胎,B超引導下將17G穿刺取卵針刺入胚胎胎心搏動處,以20ml注射器回抽,吸取胎心醫學論文,也可用絞殺法毀壞胎心,至胎心停搏。
1.3 結果
18例多胎妊娠者經陰道減胎術,手術過程順利,均一次操作成功,手術時間l0—20min。術后1周再次B超掃描確認14例為雙胎,4例為單胎,全部存活,被穿刺的胚胎胎心完全消失。均無母體凝血障礙現象及流產發生。18例病人中,12例足月剖宮產分娩,早產6例。共娩出32個活嬰,男嬰20個,女嬰12個。32個新生兒健康狀況良好,體查無畸形。
2 護理
2.1 心理護理
不孕癥患者經輔助生殖技術獲得妊娠是十分可喜的,但維持多胎妊娠危害甚大,醫務人員必須向孕婦及家屬說明,多胎妊娠可能發生各種并發癥,胎數愈多,并發癥的種類與程度均增加小論文。本組18例病人多年不孕,心理壓力較重,患者得知多胎妊娠,既高興已懷孕,又要承受減胎的痛苦,擔心減胎是否對胎兒有影響及引起流產。針對患者矛盾的心情,采取與之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真誠與其交談,向患者及其家屬解釋多胎妊娠的危險性、不良結局和減胎術可能出現的產科并發癥,并簡單介紹減胎的過程,從而消除焦慮、恐懼心理,主動配合手術治療。
2.2 術前及術中護理
術前檢查記錄病人的生命體征,做好各項化驗檢查。外陰皮膚準備,術前陰道準備及適當預防性應用抗生素和子宮平滑肌松弛劑。為使減胎術順利進行,醫生護士需配合默契,在手術開始之前首先將B超探頭及穿刺架消毒好并放在固定位置,穿刺針及藥物準備齊全,為醫生順利手術做好充分準備。術中監視孕囊及胎心的變化,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及疼痛情況,及時給與適當的安慰。注意回抽液的性狀及顏色,有異常及時通知醫生。
2.3 術后護理
術后患者留手術室觀察半小時,觀察有無腹痛及陰道出血,無特殊情況可送回病房臥床休息。護士主動關心體貼病人,告知患者手術成功,以減輕其心理壓力。絕對臥床休息3d醫學論文,密切觀察有無腹痛及陰道流血,注意出血量、血的顏色、有無血塊和組織排出,排出前有無腹痛加劇。間斷吸氧,提高母體血氧飽和度,預防和糾正胎兒宮內缺氧,有利于存活兒的發育。定期檢查血常規和凝血功能,所有患者均無羊膜炎、羊水栓塞及嚴重感染并發癥的發生。預防性使用抗生素,保持外陰清潔,使用無菌墊巾。并注意體溫的變化,發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及時處理。給予高蛋白富含維生素的飲食,同時保持大便通暢。
2.4 出院指導
囑注意加強營養,合理調配膳食,適當休息,避免重體力勞動,1個月內禁止盆浴,妊娠前3個月禁止性生活,定期B超監測了解胎兒生長發育情況,加強產前檢查的管理。
3 體會
通過對18例選擇性減胎術病人的圍手術期護理,我們體會到減胎術的成功與穿刺定位準確、技術嫻熟密切相關,但護理工作對穩定患者情緒,防止流產、感染等并發癥,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婦產科是一門綜合性比較強的臨床學科知識,也是醫學院校中學生必修的一門課程內容,此科學內容存在比較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在傳統教學中,通常使用常規臨床帶教教學形式,雖然也起到了一定成果,不過無法令人真正滿意,并且此種常規帶教形式存在很多問題,不能從根本上提升學生學習興趣,帶教師生之間互動不到位等。現在醫學院教學方式發生了變化,學生從被動接受知識形式轉變為主動形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引領的互動教學模式。現在將TBL和CP結合教學法使用在婦產科教學中,針對患者疾病類型進行檢查、診斷治療以及護理
等,使得患者得以早日康復,基于此,我院嘗試在婦產科臨床實習帶教中使用CP結合TBL教學,并選取近年來我院實習的90例學生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開展相關臨床研究,現具體報道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從2018年8月-2019年7月我院實習的90例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根據隨機方案分成對照組(n=45),與觀察組(n=45)。所有研究對象都是專業許而生,其中觀察組男性15例,女性30例,年齡19-24歲,平均(18.24±0.45)歲。對照組男性25例,女性20例,年齡20-23歲,平均(21.24±0.04)歲。學生來自的大專和本科學院,對兩組學生的基線資料以及文化程度等各方面進行對比,沒有統計學差異,可比較(p>0.05)。
1.2方法
對照組學生采用常規傳統臨床帶教方式,專業教師針對婦產科理論知識講解后,引導學生進行查房實習工作,主要過程是,專業教師針對婦產科內容進行講述,然后分配學生和患者進行溝通,掌握病史后進行婦產科檢查工作,為孕婦書寫病例、產程等。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依據實習具體情況提出問題,教師進行解決,最后以試卷測試形式針對學生實習情況進行檢測。觀察組采用CP結合TBL教學形式,包含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小組劃分,結合實際情況以每組3-5人不同成績進行混搭【1】。第二,做好實習準備,教師為學生提供CP文本,簡單接受后提出簡單問題,實習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其中,對病情掌握后以自學形式查找資料,解決問題。第三,注重理論和實踐結合,基于教師引導下,做好治療干預工作,將理論和實踐結合起來,引導學生觀察分娩過程,判斷宮縮等。第四,個人發言時間,小組學生逐個提問進行解決。第五,總結點撥提升效果,依據學生學習過程進行判斷,做好重點講解工作,做好知識拓展,引導學生解決問題【2】。
1.3觀察指標
課程接受,組織學生進行考試,分為理論和實踐兩個方向,以百分制形式進行,理論為60分,而實踐則為40分,以調查問卷形式,收集學生學習興趣以及實踐能力等,針對結果進行對比。
1.4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20.0軟件對實習學生進行成績考核,做好統計分析工作,成績差異性對比可以采用t值檢驗檢驗水準α=0.05,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3】。
2結果
實習結束后對學生的理論和實踐進行考核,針對考核結果進行對比,觀察組最終得分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學生學習興趣優于對照組,理論實踐能力高于對照組,系團結協作能力也高于對對照組,并且獨立查閱資料能力和創新意識也高于對照組(p<0.05),具體情況如下表所示:
3討論
婦產科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內容,此科學是結合了內外和兒科學科知識內容,需要學生具備深厚理論基礎知識和實踐能力,還要具備熟練臨床操作能力,以及和其他醫師合作能力,同時還要具備良好溝通能力。TBL教學結合CP教學形式和常規傳統教學模式對比,可以顯著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使得學生更加自主學習,同時可以提升學生合作能力和溝通意識,進而使得學生綜合素養得以提升【4】。TBL和CP教學形式在婦產科臨床帶教中使用,以小組形式進行教學,在整個過程中,會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意識,進而使得學生綜合素養得以提升。研究結果顯示,TBL結合CP教形式可以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升學生各方面能力,促進實習學生發展。
婦產科學畢業論文范文模板(二):淺談留學生婦產科學教學心得論文
摘要:留學生教育現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評價一所高校開放程度的標準之一。但由于留學生在語言、文化及學習經歷等方面存在差異,導致留學生在課堂的學習和知識的理解上面臨不同的困難。為了提高留學生婦產科學的教學質量,該文闡述了在婦產科學教學實踐過程中的心得與體會。
關鍵詞:婦產科學留學生教學
中圖分類號:R-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91(2019)10(c)-0246-02
當今留學生高等教育現已進入高速發展時期,其教學工作已成為國內各高校一項新的任務和挑戰。同時,也充分體現了一所高校的國際化程度,是高校走向國際化的重要方面,也更是體現當代中國正不斷由生產經濟和工業經濟向知識經濟的重大轉變。婦產科學作為臨床學科中的重要組成部分,該學科旨在研究女性特有的生理、病理變化及生育調控,是集專業性、技術性以及操作性為一體的學科,所以課堂上教師應培養學生正確的臨床思維方法,充分發掘留學生的潛能,并令其逐步掌握各種常見婦產科疾病的診療方法。在多年留學生婦產科學教學過程中,筆者有以下幾方面心得體會。
1留學生的具體實際情況
筆者學校臨床醫學5年制臨床本科專業留學生,生源主要來自巴基斯坦、印度、尼泊爾等東南亞國家。這些學生有一定的英語口語基礎,大部分學生英語口語相對流利,但部分學生英語口語帶有較濃重的地方口音,并且漢語水平程度也參差不齊,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語言交流是教師面臨的問題之一。并且學生來自不同國家,其國家的文化、信仰及教育背景也不同,所以對專業課知識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困難[1]。留學生課堂學習習慣與中國學生課堂學習習慣也有較大區別,留學生課堂學習氣氛較為活躍,學生主動性強,與教師之間互動良好。但同時,課堂紀律相對比較難把控,因為上課過程中學生可能會打斷老師的講課隨時提問,所以課堂上教師需積極引導學生,爭取讓學生在活躍的氣氛中有所收獲。
2教學方法的實施
2.1理論課教學
因為考慮留學生未來畢業后雖然可能回國工作,但在中國留學實習階段,面臨的患者大多為中國患者,所以盡量讓學生適應中國的醫療環境,在課堂上采取中英雙語式教學。課堂首先先用傳統多媒體課件展示全英文理論課程內容,但摒棄傳統課件中冗長、繁瑣的文字描述,課件中采用形象的圖片、多彩的動畫以及部分原版英語聲音影像,形象生動地為學生展示該堂課的教學目的,通過生動的講解帶動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
課堂采用啟發式及點撥式教學,在理論知識講授完畢后,以“角色扮演”和“情景虛設”的方式對所學疾病總結,通過案例讓留學生融入角色,并參與到情境模擬中,使其更切身感受到課堂的精髓所在,教師同時予以指導,培養留學生的臨床思維,使學生熟悉和掌握相關知識點。教師事先選擇一中國名學生,其作為“患者”經過課前簡單的培訓,以便于課堂上能輕松應對留學生的發問,并且盡量向標準化病人(SP)靠攏。然后,讓學生分別對其進行病史采集、口訴體格檢查項目及應實施的輔助檢查名稱。為了使學生更好地適應臨床實習環境,要求學生需用中文依次詢問病史,無法用中文準確表達者,教師在旁邊進行解釋說明,并鼓勵課堂上其他同學用中文進行補充提問。若學生提出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項目有誤,教師在其旁詢問選擇該項體格檢查及輔助檢查的目的,進行解釋說明錯誤所在,并回放課件中的相關知識點讓學生深刻意識到錯誤的原因;若學生提出檢查項目正確,教師應積極地對其進行下一步的引導,并以多媒體的方式展示該“患者”的檢查結果,引導其針對性地探索該疾病,做出正確的診斷及同時回答出鑒別診斷名稱。在這一模式中,有的學生可能因性格原因不愿意參與其中,或者對此表現得漠不關心,為了達到教學目的,應爭取讓每一個學生都積極參與進來。并且授課教師在補充和解答問題過程中對于重點中英文詞匯做反復提醒、強調,進而加深學生對該堂課程的印象。
2.2實踐課教學
因婦產科學其本身的特殊性,在臨床實習過程中很可能涉及患者個人隱私問題,且基于目前中國醫患關系緊張,實踐課對于教師也是一個巨大的考驗。實踐課前教師事先準備典型病例,要求學生應在課前溫習相關理論課知識,鼓勵并提倡學生收集理論課堂上有所困惑的知識點。雖然理論課上有“角色扮演”和“情景虛設”環節,但牽涉到與真實患者溝通和相處的方式方法,也是醫學生所必備的技能之一,在問診過程中能讓留學生深刻體會到醫患溝通的重要性,旨在提高學生的醫患溝通技能。病例對象選擇能配合的典型病例為主,教師采用學生與患者“零距離”接觸模式,事先與患者充分溝通,在取得其同意和理解后,帶留學生走進病房。
然后采取將學生自由分組模式,一般分為4~5個學習小組為宜,每組選擇一個學生作為代表向患者詢問病史,同樣使用中文式提問,再由組內其他成員補充提問。留學生代表可對患者進行簡單查體,模擬式提問輔助檢查結果,然后由教師在旁邊給予輔助檢查結果的回答。教學實踐過程中組內同學可以隨時討論,盡可能完善病史采集。詢問結束后再進行組間的補充回答,探討在問診及查體時的疏忽遺漏之處,然后進行彌補和糾正,并對該病例的體征、初步診斷、診斷依據及鑒別診斷進行分析,提出診療方案。最后環節再由帶教老師對各組討論結果進行補充及點評,并結合具體病例解答實踐課前學生收集的有困惑和爭議的問題。因留學生相比中國學生性格更加活潑、自信,且思維活躍,這種“分組式”的病例實踐課,最大程度上采用了合作式、互助式的教學模式,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所以學生的反響普遍良好,同時采用這種教學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融入課堂,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以及教師與同學之間的完美互動及配合,增加了師生及生生之間的交流。并且讓學生通過與患者的切實接觸,了解中國醫療現狀,適應中國國情,讓他們在案例學習過程中更深切地感受到“團隊式”醫療,增加團隊合作精神。
1 大力宣傳醫院各臨床科室醫療技術水平
利用醫院的宣傳欄、圖片資料、電視臺、社會服務大力宣傳各科各專業的醫療技術水平,使周邊的市民、人民群眾了解醫院、認識醫院,各專業開展貫徹“以人為本”的管理思想,全院醫護人員齊心協力,努力工作,各專業開展具代表性的診斷治療項目,擴大在本地區的影響,達到以技術取勝、以實力取勝的目的。
2 規范化制度化管理科室
貫徹職業醫師法,建立三級醫師查房制度、手術審批制度、分組查房制度、業務學習制度、疑難危重病例討論制度。會診及請會診制度,部分科室建立住院總制度。合理用藥,原則統一各專業主要病癥的治療方案(高、中、低檔)。全科藥品比例控制<50%,鼓勵臨床科室開展科研、新技術、新項目及撰寫醫學論文。重視醫院感染管理和輸血管理,加強護理管理,嚴格三查七對,提高護理水平。急、危、重癥病人,復合傷病人,大手術后病人常規進入監護室搶救,病情穩定后轉入普通病房。
3 科主任在科室管理中的作用
2001年9月26日傍晚,一個藍色的氣球拖著一根細細的紅線在空中游蕩,最后飄到了貴州赫章縣城城郊的一座平房小院里,朱啟玲正在清洗衣服,她身邊五歲的兒子樊曉無意中發現了空中那只鮮艷的氣球。忽然,氣球隨風飄向了院外,興奮的樊曉一陣風似地跑出去,然而悲劇發生了,孩子在門外小馬路上被一輛飛奔而來的小貨車撞飛了……
從這天起,失去孩子的朱啟玲開始失魂落魄。幾個月過去了,她總是吃不下飯,睡不好覺。這時,有人對她的丈夫龍說:“等她再懷了孩子,情緒就會好了。”2002年春天她再次懷孕了,由于體質、精神狀態的原因,卻很快流產了。后來又有一次流產……從此,朱啟玲更是萬念俱灰。當遠在昆明的表姐知道這個情況后,便托人在昆明為她和丈夫找到了份差事,希望她換個環境,有個工作,多與外界接觸,慢慢的好起來。
2003年9月,夫妻倆離開了貴州,來到昆明。工作中頻繁的社會交往和陡然變快的生活節奏慢慢地撫平著她記憶的傷痕。她開始變得樂觀起來。2004年6月,朱啟玲又懷孕了,一個多月后的一天,她突感腹痛,同時下身莫名出血,丈夫趕緊將她送到醫院。醫生說:“有流產的跡象。”醫生給她做了積極的保胎治療。不久,不良的癥狀終于消失。
怪胎之謎:千難萬險的艱辛孕育何其苦痛
懷孕三個月后,朱啟玲的腹部脹痛,飲食困難,繼而尿頻。焦急的丈夫馬上將她送到附近的一家婦產診所,醫生查驗后認為是尿路感染,在進行了半個多月的治療后,癥狀仍沒有改觀,朱啟玲不愿意再繼續治療。隨即,朱啟玲另外一個癥狀又產生了。一天,朱啟玲隱隱約約地感到有種難以言狀的胎動。它沒有正常胎動的那種平和、安祥,反而伴隨著一種莫名的劇痛讓她無比難受。幾乎每一天,朱啟玲都要遭受這種折磨。
終于有一天,丈夫將疼痛難忍的她送往昆明市的一家大醫院檢查。醫生在反復檢查后說:“從B超等結果看,里面有好多不正常的跡象,我們懷疑這個胎兒是個怪胎。”醫生的話深深地刺痛了朱啟玲,她哭著對丈夫說:“這絕不可能是真的,我們再去其他醫院看一看吧。”當天,他們又來到了昆明市婦幼兒童保健醫院。醫生反復檢查后說:“這個胎兒胎位有些不正,同時發育上比正常的胎兒要稍小,從胎音等方面的檢查結果看,并不是個怪胎,放心吧。”醫生的話讓朱啟玲懸著的心落了下來。
隨著小腹的漸漸隆起,朱啟玲腹部的疼痛更加明顯。同時她還發現,漸大的胎兒已經嚴重地影響到了她的進食和消化。每一天,她只能吃很少的一點飯,而且常常還帶有消化不良的癥狀。2004年12月,當她再次來到醫院的時候,醫院的初步診斷再次讓她的心懸了起來,醫生說:“這次B超的結果顯示胎兒有畸形的可能。”這樣,朱啟玲懷著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了另外一家醫院。而這家醫院的檢查結果為:“胎兒發育正常,前置胎盤,羊水過多。”
在持續擔憂的低落情緒中,一個更可怕的信息如晴天霹靂一樣降臨到了朱啟玲頭上。2005年1月,當朱啟玲再到醫院檢查的時候,B超的結果顯示已經讓醫生作出這樣的判斷:胎兒正常,孕婦患有宮頸癌!當朱啟玲得知這個消息后,一下子癱坐在地上,淚水肆意橫流。這時,她想到過去一串不同的診斷,讓她抱著誤診的僥幸心理,又來到另外一家大醫院,結果醫生同樣判斷:“跡象表明,你很可能患有宮頸癌。”兩份同樣的診斷在朱啟玲看來已經無懈可擊,她想:即使自己的生命不會有多長,但一定要將孩子生下來。
2005年2月25日,歷盡艱辛的朱啟玲來到了昆明市一家大醫院,準備做剖腹產手術。然而當他們將前幾次的診斷結果都出示給醫生后,醫生說:“你的情況很復雜,趕緊去其他醫院吧……”同樣,另外兩家醫院先后拒絕收留她。
生死相交:母愛圓夢創造腹腔育子的醫學奇跡
此時,丈夫感到萬分無助,反而朱啟玲卻平靜下來,她說:“無論如何,孩子一定要健康地生出來,即使我死了也無悔了。”她想了想又說:“這樣吧,我們再換一家醫院,不再出示任何懷孕期間的體檢情況,這樣人家也許才會收下我。”
2005年3月2日,朱啟玲夫妻來到了昆明市經開人民醫院婦產科。朱啟玲告訴醫生:“我們是外地的打工人員,這兩天產期到了,希望能早點給我剖腹產。”當醫生向她索要以前的檢查報告時,她解釋道:“因為每次檢查的結果,不論是胎音還是胎位都是正常的,所以也就沒有保留……”在這種情況下,經開人民醫院婦產科為她做了相關的B超檢查,結果發現除胎音稍慢、羊水過多外,沒有發現其他異常……很快,朱啟玲住進了這家醫院。
由于朱啟玲的腹痛明顯,而且距預產期已經只差兩天,她又懇求醫生盡早剖腹產。在這種情況下,醫院決定于當天下午2點進行剖腹產。當手術刀切開腹壁之后,醫生意外地發現了孕婦的腹膜層與常人不同,因為呈現出與眾不同的深藍色,醫生認為孕婦有腹水的癥狀。而當她切開這個腹膜層時,羊水立即噴溢而出,突如其來的情況,醫生以為這一刀已經同時切開了孕婦的子宮壁。醫生用吸水器將里面的羊水吸盡,里面的嬰兒已經展現在眼前。醫生將嬰兒取出,剪斷臍帶,一個重為2200克的健康男嬰展現在了這位母親的眼前。
孩子出生后,醫生在清理胎盤膜時,朱啟玲的腹腔內出現大面積滲血,其失血速度格外驚人。這時,朱啟玲只看了一眼孩子,便昏迷過去。醫院趕緊組織全力搶救,由院長親自指揮。一袋袋o型血從市血液中心立即調運過來。在失血創面,止血鉗已經無濟于事,醫生們決定用大量的紗布在腹內壓迫止血,經過兩個多小時的搶救,止血終于成功。
由于腹內充填了大量的紗布,無法繼續清理里面的胎盤膜,醫生決定將刀口向上延展,從上面介入人工手術器械做清理工作。到這時,才驚奇地發現朱啟玲腹腔下面的子宮居然完整無損。醫生終于明白,原來這個胎兒竟一直生長在子宮之外的腹腔里!
一個生長在腹腔里的嬰兒竟能長滿足月,這在醫學史上簡直是個奇跡,在世界上也是罕見的。正常來講,由于進入女性腹腔里的受精卵在發育成胎兒后,它只能依靠腹腔膜和輸卵管末梢提供的微量血液緩慢生長。而由于供血不足,也由于腹腔內的空間擁擠,使得這種胎兒很快就會死亡流產,或成為畸形胎兒后再流產。而能在腹腔內成為正常健康的足月胎兒,僅為千萬分之一!
醫生們以不可思議的心情繼續小心翼翼地清理朱啟玲腹腔內的胎盤膜。不久,更讓他們目瞪口呆的是:這生命力頑強的胎兒是通過腹腔膜、輸卵管的末梢吸收血液,而且他的胎盤早已與回腸、膀胱等器官發生了大面積粘連,而這些大面積的器官粘連中,無不融合著大量的支撐胎兒發育的血管。
河北張××:我今年25歲,胡須和腋毛都很少,也短小。到醫院檢查,酮正常,泌乳素和雌激素高,請問這是我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嗎?我到底得了什么病,下一步該怎么辦?
性博士:人的胡須和腋毛多少,除了與雄性激素少有一定關系外,還與個體體質有關,所以不一定是身體出現了什么嚴重的毛病。
至于短小的問題,希望你對此有所了解。因易受溫度及精神緊張的影響,常態下有較大差距。對大多數黃種人來說,只要后能達到7厘米以上就屬正常,如果硬度正常,有一定的性生活技巧,一般都不會影響性生活質量,因此不必過分介意。
另外,泌乳素高和雌激素的增高,多是內分泌功能紊亂造成的,其他如接觸過多的某類化學物質、精神高度緊張、運動缺乏、亂用化妝品,以及一些疾病等,也可引起。就你的情況而言,還需要做進一步的檢查,看是否真有問題。
陰道滴蟲患者什么時候做人流好
西安彭××:昨天我陪老婆去醫院檢查,老婆患有陰道滴蟲病。大夫知道她剛剛懷孕,還讓她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內用)。我們現在暫時不想要孩子,這種情況可以服用甲硝唑嗎?我老婆什么時候做人流最好?要做人流是不是必須先把陰道滴蟲治好才可以?
性博士:陰道滴蟲病的治療比較容易,使用甲硝唑陰道泡騰片(陰道內用)及口服甲硝唑,一般1~2周就可解決問題。現在你們已決定暫時不要孩子了,自然無需考慮甲硝唑對胎兒有什么副作用。
做人流最好選擇在陰道滴蟲病治好之后進行,但以懷孕時間前49天內做較好,對身體影響稍小。你妻子具體如何進行人工流產,可直接請教當地婦產科醫生。
頭黏膜蒼白怎么辦
湖北劉××:我今年27歲,近一年來頭黏膜蒼白,每次剛插入陰道就,甚至不插入也,事后腰脹、怕冷、手腳發涼、神疲,有時夜間還耳鳴。先后服過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效果都不佳,請問,我該怎么辦?
性博士:正常的(頭)顏色是暗紅色或嫩紅色,較接近人口唇的顏色。如果出現“蒼白”,主要有3種可能:(1)受寒,即陰寒癥;(2)白斑癥(一種皮膚病);(3)感染了某種病菌,引起黏膜病變。
從所述情況看,你可能屬于第一種情況。你出現腰脹等癥狀,一方面因體質虛弱,氣血不足,虛寒內生;另一方面則是缺乏運動或過度勞累,引起氣血運動不暢所致。你服用金匱腎氣丸、六味地黃丸等藥無效,原因主要金匱腎氣丸以溫補腎氣為主,六味地黃丸則以滋補腎氣為主,兩種藥均無明顯的“祛寒”之效,故服之效果不明顯。
那么,你的情況該如何解決呢?方案可有:多運動,以提高心臟功能,增加血流速度;如果平時過度勞累者,則希望能做到勞逸結合。用藥方面,可服用湯劑:柴胡、白芍、枳殼、炙甘草各10克,遠志、石菖蒲各12克,白蒺藜、鎖陽、炙黃芪各20克,桂枝、枸杞子、當歸各15克,大棗10枚,生姜4片,水煎服。每日1劑,分早晚溫服,一般服用3周就會有明顯效果。
怎樣增加雄激素
重慶安××:雄激素是什么?一般吃些什么才能增加雄激素?酮治療又是什么?
性博士:雄激素就是酮。一般通過正常飲食,就可以使體內維持正常的雄激素,不必特意服用什么藥物。具體到食物方面,多食肉類、魚蝦類食物,可增加合成雄性激素的化學成分;而這些化學成分必須通過人體的正常代謝,及增加運動量等方式來促進合成。因此,想增加體內的雄性激素水平,除需要一個健康的身體外,還需要日常良好的生活習慣和方式,加強運動。而對于身體有異常者來說,增加雄性激素的方法則相對復雜一些,需要結合臨床實際進行治療。
酮治療,就是通過口服或肌肉注射酮,來達到糾正酮缺乏的目的。由于酮治療存在一定的副作用,并會影響正常本身的分泌功能,還可能引起其他疾病,如痤瘡、多毛癥等,因此,這種治療方法不可輕易采用。特別是對于尚未發育完全、且有正常的男性來說,最好不要選用此種治療方法。
專家簡介:
猶如細胞學里的干細胞,依需要和可能分化為各種功能細胞。醫科學校畢業的醫生要經過各科的專業培訓,才能成為一位心臟內科醫生、泌尿外科醫生、耳鼻喉科醫生,同樣也需要經過專業的培訓,才能成為一個全科醫生。可見全科醫生并不是“什么病都會看”的通科醫生。兩者的差別在于:全科醫生有其特定的專業技能。我以為這個“特定的專業技能”應包括兩大類:一是應以盡可能簡單的方法,盡可能地解決疾病的診療問題。醫生可以進入病人家庭中實施醫療服務。所以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是將全科醫學稱之為“家庭醫學”。家庭醫學的醫生即家庭醫生。他們固然可以在醫院里、甚至在醫學中心工作,但更多的是到病人家庭中服務。病人家中有CT機嗎?病人家中有手術室嗎?自然沒有。這就要求家庭醫生們有特定的能力,化繁為簡,用最簡單的方法來解決問題。當然也有簡易的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
那么家庭醫生會主動轉診給適合的專科醫生。另一個特定的專業技能叫做“可親性的醫療照顧”。簡易的方法自然比復雜的可親,但更重要的是醫生與病人之間感情上的可親。醫生理解他所服務的對象是人,一個生了病的或是并未生病的人,而且是一個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是一個生活在一定社會環境中、有其特定社會背景的人。而絕不只是一個患病的器官或是一臺待修理的機器。而病人或其家庭則是將醫生看成是他們的朋友。由于家庭醫學有這樣鮮明的特點,所以家庭醫學確實是一個特定的醫學“專科”。政府和民眾對全科醫學的不同理解全科醫學在我國起步較晚,但全科醫學的方法、全科醫生的技能適于第一線的醫療衛生服務。我國幅員廣大、人口眾多,要解決十幾億人口的基本醫療衛生服務問題,非發展全科醫學莫屬。我國的醫療衛生改革要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難題,關鍵也在于發展全科醫學。
中圖分類號 R473.7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4)33-0079-02
院內感染指患者、醫護人員在醫院內獲得感染并出現臨床相關癥狀。新生兒的器官功能尚未發育完善,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感染,誘發醫院感染[1]。因此,新生兒是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依據新生兒感染出現癥狀的時間,新生兒院內感染可分為遲發性感染(出生3 d后的感染,感染源多與環境因素及護理人員因素有關)及早發性感染(出生后3 d內出現感染,感染源多來自母體)[2]。由于護理人員與新生兒接觸的機會較多,因此醫護人員的行為、醫院的環境都與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密切相關。醫院感染的發生嚴重影響著新生兒的生命安全,只有嚴格規范護理人員的護理行為,才能有效降低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為了探討新生兒醫院感染情況及護理方法,并有效降低新生兒院內感染的發生率,筆者所在醫院對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的住院新生兒進行了回顧性調查分析,詳情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10月-2013年10月筆者所在醫院住院新生兒380例,其中,男201例,女179例。其中住院7 d以內的新生兒189例,住院時間超過7 d的新生兒191例。
1.2 診斷標準
依據《醫院感染診斷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2001年3月頒布)進行診斷。
1.3 方法
回顧性分析新生兒感染情況,并對兩組醫院感染率進行比較。
1.4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 17.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字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醫院感染率
共調查380例NICU住院新生兒,發生感染的有269例,其中醫院感染11例,醫院感染率為4.09%(11/269),男7例,女4例。
2.2 醫院感染好發部位及構成比
醫院感染最常發生于呼吸道,其次為皮膚軟組織、胃腸道,見表1。
2.3 醫院感染與住院時間的關系
調查發現住院7 d以內的189例患兒中,發生醫院感染4例,醫院感染率3.28%(4/122);住院時間超過7 d的191例患兒中,發生醫院感染7例,醫院感染率4.76%(7/147),兩者醫院感染率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3 討論
3.1 新生兒醫院感染的護理行為危險因素分析
3.1.1 自身感染 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是醫院感染的易感人群。新生兒皮膚角質層較薄易被擦傷,因此皮膚黏膜的屏障功能較差[3];新生兒免疫功能發育不全,血清中的抗體成分較少、白細胞吞噬能力較低,因此殺菌及滅活病毒的作用較差,尤其是侵襲性操作例如插管的患兒,其呼吸道黏膜功能降低且消化道、呼吸道黏膜易損傷。因此感染機會也顯著高于無侵襲性操作的患兒。
3.1.2 環境因素 病房環境:病房通風換氣不足會造成空氣污濁、病原微生物增加;病房內床位、人員密集,也會給清潔、消毒工作帶來困難;每天家屬來回走動以及醫護人員查房治療和各種檢查,都會帶動氣流,導致許多致病微生物附著在飛塵中,造成空氣污染[4];醫療器械物品裝置未能做到每天清潔消毒也會增加患兒感染的幾率;醫療廢物管理不規范例如患兒的嘔吐物、排泄物未及時清理也會增加環境污染。
3.1.3 醫護人員因素 醫務人員在診療過程中是否執行相關操作規程及無菌操作原則,是導致新生兒醫院感染的主要人為因素[5];若醫務人員在日常工作中,只注重穿工作衣、戴口罩、戴工作帽,忽視了手的清潔和傳播問題,就極易造成交叉感染;醫務人員自身如患有感染性疾病如腸炎、上呼吸道感染時,其本身也會對患兒構成醫院感染的潛在威脅。
3.2 新生兒醫院感染的護理對策
3.2.1 規范醫療護理行為 醫護人員在進入新生兒病房前,須更換拖鞋、戴口罩、帽子,洗手;若醫護人員患有胃腸道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傳染性疾病時,應暫離崗,康復后再返回原崗位[6];執行探視制度,嚴禁非新生兒病房醫護工作人員入內,同時僅限1位家屬陪同,限制探視的次數及人數;醫護人員在接觸患兒前、后,進行操作前、后都須用消毒洗手液洗手,用高壓滅菌毛巾擦手。
3.2.2 加強環境管理,減少交叉感染 新生兒病房應確保空氣新鮮,相對濕度控制在50%~70%,室溫控制在25 ℃~28 ℃,每天晨、中、晚各開窗通風1次,每次30 min;新生兒都睡在獨立暖箱內,減少交叉感染的發生;新生兒用品、器械須進行消毒管理;每天常規更換新生兒床單、被罩、嬰兒服等,清洗曬干后高壓滅菌待用;加強新生兒病房醫療廢物的管理,醫用垃圾和生活垃圾分開進行處理,每天上、下午各清理1次。
3.2.3 加強基礎護理,預防醫院感染 醫護人員須每天為新生兒沐浴1次,沐浴時需要觀察新生兒耳后、腹股溝、頸周、腋下等皮膚皺折處有無破損膿點紅疹等[7]。沐浴時,注意洗凈新生兒眼部,若發現有分泌物時,須及時報告醫師,遵醫囑用藥處理。新生兒每次排便后須進行臀部護理。
3.2.4 做好醫院感染監測,確保消毒效果 清潔消毒是有效控制醫院感染的關鍵措施,每月定期對室內空氣、物體表面、工作人員的手等進行微生物監測,若發現使用中的無菌物品、消毒液消毒滅菌不合格,則重新進行消毒處理;室內醫護人員須每年進行1次健康體檢。
綜上所述,新生兒自身因素、環境因素和醫護人員元素都會 導致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只有嚴重控制每一個環境,才能有效降低新生兒醫院感染的發生率[8]。筆者研究也證實,新生兒住院天數增加會顯著增加新生兒的醫院感染發生率(P<0.05)。因此應加強護理人員的感染控制意識。
參考文獻
[1]王文琴.新生兒醫院感染與護理行為危險因素分析[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3,6(4):168.
[2]李華,王瑞云,楊俊美.強化婦產科醫務人員醫院感染預防控制意識降低母嬰感染[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6):1536-1538.
[3]李秀珍,[DyLw. Net專業提供寫作醫學論文的服務,歡迎光臨Www. DYlw.NEt]陶小明,刁秀蓮.婦產科病房護理風險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全科護理,2011,9(19):1755-1756.
[4]羅惠玲,鄭海霞,黃燕芳,等.早產兒醫院感染相關危險因素分析與護理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2011,8(11):727.
[5]陳勇.控制ICU院內感染的護理對策[J].當代護士(中旬刊),2011,19(5):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