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10-21 21:11:08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整改目標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按照縣氣象局的要求,村村必須開通氣象專用喇叭。根據調查統計,目前,我鎮20個行政村(居)村村均有喇叭,而且開通到每一個村民小組,但與氣象部門下達的安裝氣象喇叭要求不相符。若對現有喇叭進行整改,經測算,每村需整改經費7萬元左右,目前我們正在落實相關經費,確保到年底完成目標任務。
2、新型職業農民培訓新增比例任務4.2%,目前為1.98%
在前階段上級部門統計數據時,我鎮正在開展新型職業農民培訓工作,因此,統計的數據不準,據我們統計,目前已完成3.9%,占目標數的92%。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力度,聯合有關部門繼續加強對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工作,計劃在本月底前進行一至二次培訓,確保完成或超額完成縣下達的目標任務。
3、新增家庭農場經營比重任務為15%,目前為1.7%
我鎮對家庭農場建設工作十分重視,鎮抽調專門人員負責落實此項工作,截止10月10日已完成農場土地流轉4858.5畝,占年目標任務的11%(其中高莊村流轉面積886畝,居委會流轉面積180畝,水連村流轉面積1148畝,紅旗流轉面積1168畝,合心村流轉面積1269畝,壽延村流轉682畝),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加大工作的力度,認真抓好此項工作,確保在11月底前完成新增家庭農場的經營比重任務。
4、高效農業保費收繳未完成序時進度
高效農業保費目標占總保費的48%,目前已完成25%。下一步,我們將加大力度,加強對高效農業保費的收取工作,將任務落實分解到各村,確保在12月底前完成任務。
5、生豬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任務65%,目前為零。
由于上級數據統計有誤,加之我鎮相關部門上報不及時,導致目標為零。而實際情況是:目前,鎮(園區)共存欄生豬達23000頭,其中,大中型生豬圈存量達到16000頭。預計2015年第四季度生豬大中型規模養殖比重將再提升10%以上。確保在2015年12月底前完成目標任務。
6、設施漁業面積200畝,目前為零
我鎮接到交辦單后,積極與縣林業水產站取得聯系,近期,縣林業水產站人員將派員來我鎮實地核實丈量面積定位確認,確保完成縣下達的指標任務。
7、無鄉鎮工業集中區新竣工投資超億元項目
20__年,信貸監控部的防控工作目標是:“認清一個形勢、堅持兩個結合,抓住三個重點,做好四項工作,建立五項制度”,力爭信貸監控及業務管理條線全年不發生任何案件。
“認清一個形勢”就是要立足長遠,認清案件防控工作面臨的嚴峻形勢;“堅持兩個結合”就是要堅持治標與治本、外部監管與內部防范相結合,標本兼治;“抓住三個重點”就是要抓住重點機構、重點業務、重點人員三個重點;“做好四項工作”就是要做好宣傳、督促、檢查、問責四項工作;“建立五項制度”就是要貫徹銀監會案件防控工作的一票否決制度、統計通報制度、差異化監管制度、量化考核制度和綜合防控制度。
二、20__年案件防控工作的整改方案
(一)再造信貸監控流程,成立專門的信貸監控部門
為適應案件防控工作的嚴峻形勢,積極應對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更好地發揮法人金融機構的優勢,為流程銀行建設打好基礎,特成立專門的信貸監控部,將原信貸管理部的貸后管理、監測分析、系統管理職能與風險管理部的五級分類、風險信息管理等職能并入信貸監控部,負責對信貸資產進行全面監控,嚴防信貸業務的政策、制度和操作風險。
(二)繼續清理規章制度,加大信貸監控工作力度
今年,要按照總行文件精神,結合信貸監控的工作實際,繼續對涉及信貸監控的規章制度進行清理和修改,把案件專項治理工作寓于信貸監控的每一個環節之中,以加大信貸監控環節防范操作風險的工作力度。
(三)加強業務培訓,不斷提高監控人員業務素質
近年來,我行的業務規模迅速增加,但人員素質提高不夠,識別風險的能力和技術與管理要求存在明顯差距,所以,急需改善現有信貸監控人員的知識結構,使他們具備專業水準,具有基本的貸款分類、會計原理、信貸管理、法律等知識,具有及時發現風險和應對風險的能力,引導信貸人員關注影響貸款償還的最本質因素。具體措施如下:一是通過以會代訓、案例分析、舉辦專家講座施工企業工程師的工作總結
發表者:佚名來源:原創首發發表日期:20__-3-16推薦度:162
自1994年8月參加工作以來,我先后參加了京九線霸州火車站、石家莊塞力商城工程、新菏復線一期六標段橋涵工程和山西省電力高層住宅等工程的施工,在這些工程的施工中,歷任技術員、助工、技術主管等職。并按照公司領導的安排,參加了我公司及集團公司大量標書的編制審核工作,所有這些工作內容和經歷,使我的技術水平和業務能力不斷提高,逐漸成為公司的業務骨干。下面就我在施工技術、施工質量、施工安全及編標等方面所取得的成績進行詳細總結。
一、立足本職,鉆研技術。
作為一名技術人員,在每一個工程的施工中,除了將日常的本職工作按章有序的完成外,更將大部分的時間扎根現場,跟蹤解決施工中的各項技術難題,在新菏復線一期六標段的橋涵施工中,我和現場人員一道研究制作了幾套圓管涵管節制作定型模具,使用該模具生產出來的圓管涵管節,圓順光滑,尺寸準確,而且施工操作簡單易控制。在我們生產出第一批管節后,局指揮部就確定本標段的全部管涵管節由我們工點統一加工制作,其它標段如一局、十一局等單位也紛紛前來參觀學習。在中小橋及矩涵施工中,我通過模板體系、混凝土澆注等方面的施工監察控制,研究探索出一套中小橋涵清水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我撰寫的《中小橋遂清水砼的施工方法》發表在我局《科技通訊》20__年第三期。
1999年10月,我處一舉中標山西省電力公司2#高層住宅工程,該工程高度逾百米,建筑面積26000m2,處有關領導非常重視該工程的施工,將其列為重點工程來抓,組建了精干高效的項目班子,我擔任本工程的技術主管,全面負責本項目的施工現場管理及質量監督檢查等工作。在該工程的施工中,采用了許多“四新”技術內容,很多施工工藝和材料我們都沒有接觸過,為了掌握這些技術和工藝,我主動積極地到其它同類工地參觀學習,和老工程師請教,并針
對本工程特點制定相應的施工方案。如該工程地下水位較高,所以對防水的質量要求較高,設計采用了砼自防水和三元一丙外卷材防水的“雙控”防水體系。在施工中我們對于砼自防水和卷材防水分別制定了相應的技術措施,并特別注意控制細部的處理,如防水砼的施工縫留置處理,以及卷材防水中樁頭位置、陰陽角部位的處理等,都制定了詳盡的施工技術措施,我跟蹤了施工中的全過程,并配合監理、業主代表進行了質量驗收,他們對我們的施工質量非常滿意,我也將這些施工記錄和技術總結撰寫了《地下防水工程細部施工技術》并發表于《山西建筑》20__年第二期。二、質量攻關,成績突出。
電力高層住宅工程為高層建筑剪力墻工程,剪力墻的模板施工技術在本工程的施工中非常重要,我們采用了大鋼模板作為本工程的模板體系,但大模板施工中,會出現一些質量通病,如丁子墻位置漲摸、洞口、陰陽角不方正、層間接縫錯臺等,為克服這些質量通病,我針對這些通病產生的原因,在模板體系和混凝土澆注方案等方面進行調整和改進,尤其通過改進大模板的節點設計,克服了這些質量通病,使我們澆注的混凝土尺寸精確,外美內實,并且由于調整后模板支拆更加方便,施工進度加快,最快時,達到每三天半一層的施工進度。根據這些施工經驗,我總結撰寫了題為《改進大模板的節點設計,克服質量通病》的論文,發表于《山西建筑》20__年第三期。
在該工程的施工中,我們還在項目經理及總工的總體部署下,成立了TQC質量管理小組,進行課題攻關,由我參加發表的《運用QC方法,優化高層建筑的垂直度控制》榮獲集團公司20__年質量管理小組評比一等獎,山西省質量管理小組評比二等獎。
三、注重安全,精于管理。
我的施工經歷從加層改造,既有線施工到高層建筑。這些工程對安全的要求都非常高,在這些工程的施工中我學習掌握了許多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1999年通過安全員培訓。由我從事現場管理和安全管理的工程在安全文明施工方面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成績,山西省電力局2#住宅樓榮獲山西省安全文明優良工地。在這些安全文明工地的創建中,我積累和掌握了豐富的安全文明工地創建經驗,我總結撰寫的《淺談安全文明標準化工地的創建工作》發表于《山西建筑業》20__年第八期上。該文獲山西省建筑業協會20__年度優秀論文。
四、編標工作,成績斐然。
1999年,我處連續中標省郵電、濱河小區、電力局三大高層建筑。在這些工程的編標中,我作為編標主力參加了這些工程的編標工作,我也因此受到了經營開發部及處有關領導的注意和重視。20__年我被調入經營開發部工作。近年來我參加了我公司和集團公司的大量的編標工作,如洛湛通道、西合鐵路、渝懷鐵路、南京地鐵車輛段、天津地鐵、天津輕軌等工程的編標工作。我學習掌握了各種現代化編標的技術和工具,能夠熟練使用CAD制圖、工程管理軟件以及各種預算軟件。在編標工作中我積極開動腦筋,學習掌握報價技巧,曾成功采用“不平衡報價”等策略,作到了經營中標和經濟效益的兼顧,在經營工作中作出了突出的貢獻,20__年被集團公司授予“青年經營創新人才”。
總之,通過近年來的工作,我積累了不少工作經驗。這不僅使我的工作能力、業務水平有了很大地提高,而且使我在愛崗敬業方面有了新的感悟和體會。總結過去,展望未來,相信我在以后的工作中能有新的收獲,新的成績。
等形式,提高全行信貸監控業務人員的風險意識,建立健康的信貸文化理念;二是舉辦培訓班、召開視頻會和崗位互動等多種方式,提高全行信貸業務人員的風險識別能力,并建立量化的風險控制機制;三是采取總行與支行業務人員互動的學習方式,加強專業培訓,提高信貸監控及業務條線人員的業務拓展和風險控制能力。
(四)印制貸后管理手冊,規范授信后管理行為
為了解決貸后管理不到位,基礎管理仍顯薄弱等問題,我部要印制《文秘部落貸后管理手冊》,作為信貸監控人員的操作手冊,全面規范貸后管理的制度、流程和標準,不斷提高我行的授信后管理水平。
(五)現場和非現場檢查相結合,加強貸后跟蹤管理
為了防范操作風險,我部貸后管理中心在加強非現場檢查的同時,要加大現場檢查的力度,并針對貸后管理工作的薄弱環節和存量授信業務出現的風險苗頭,加大年內到期授信業務、大授信業務、房地產授信業務以及個人類信貸業務的貸后檢查力度,實施跟蹤管理,嚴控授信后的各種操作風險。
目標價格政策是在市場形成農產品價格的基礎上,釋放價格信號引導市場預期,通過差價補貼保護生產者利益的一項農業支持政策。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一是在全國范圍內取消棉花、大豆臨時收儲政策。政府不干預市場價格,價格由市場決定,生產者按市場價格出售棉花、大豆。二是對新疆棉花、東北和內蒙古大豆實行目標價格補貼。種植前公布棉花、大豆目標價格。當市場價格低于目標價格時,國家根據目標價格與市場價格的差價對試點地區生產者給予補貼;當市場價格高于目標價格時,不發放補貼。三是完善補貼方式,目標價格補貼額與種植面積、產量或銷售量掛鉤。
目標價格是如何確定的
試點階段采取生產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確定目標價格水平。之所以采用這一方法,是要立足當前農業生產實際,統籌兼顧保護農民利益和更多發揮市場作用。一是可以更好地保護農民利益。生產成本加基本收益的方法,可以較好地適應現階段我國農產品生產成本剛性上升的實際情況。無論市場價格和生產成本如何變動,都可以保障農民種植不虧本、有收益,防止生產大幅滑坡。二是有利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市場活動天然有風險。農民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在通過市場獲得收益的同時,必然也要承擔市場波動的風險。在大多數行業,市場風險都是由市場主體全部承擔的,考慮到農業生產的特殊性,國家應該對少數重要農產品生產給予適當保護,但也不能由國家承擔全部市場風險。因此,目標價格只保證農民獲得基本收益而不是全部收益,當市場價格下跌時,農民也要承擔部分收益下降風險。這也是為了真正發揮市場機制作用,引導農民合理調整種植結構,提高農業生產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
為什么要開展目標價格改革試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推進農產品市場化改革,陸續放開了大部分農產品價格,2004年全面放開了糧食市場和價格。放開農產品價格后,為保護農民利益,穩定農業生產,2004年以來,國家對主產區稻谷、小麥實行最低收購價政策,2007年以來,先后對主產區玉米、大豆、油菜籽、棉花、食糖等實行臨時收儲政策。當主產區市場價格低于最低收購價格或臨時收儲價格時,由國家指定企業直接入市收購,引導市場價格回升。
最低收購價和臨時收儲政策實施以來,國內糧食價格穩步上升,棉花、油料、食糖價格總體高位運行,有效地調動了農民種植積極性,保持了主要農產品生產基本穩定,糧食產量實現“十連增”,農民收入實現平穩較快增長,為穩定物價總水平、保持國民經濟持續較快發展起到了重要支撐作用。
2.今年長絨棉的補貼標準是多少?
國家未對長絨棉設定新的目標價格水平,根據《實施方案》的有關規定,長絨棉的面積部分補貼標準與陸地棉的面積部分補貼標準一致,交售量部分補貼標準將是陸地棉的交售量部分補貼標準的1.3倍。
3.農業生產經營單位為什么還未領到191元/667平方米的補貼?
已經發放的191元/667平方米的補貼是國家預撥的補貼資金,主要用于緩解植棉基本農戶的資金壓力,具體標準是根據國家預撥補貼資金總額和植棉基本農戶的種植面積核算出的。兌付面積部分補貼時,植棉基本農戶將領取到剩余的全部面積部分補貼,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將一次性領取到全部的面積部分補貼。最終,植棉基本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領取到的單位面積補貼是同樣的。
4.異地交售籽棉的植棉戶是否享受交售量補貼?
棉花目標價格改革試點的一個核心原則就是“由市場決定價格”,只有允許異地交售,市場競爭才會促使市場定價機制真正發揮作用。在《實施方案》中已明確規定,異地交售的基本農戶和農業生產經營單位到其棉花種植所在地的村委會、縣(市)農業部門登記交售信息。因此,異地交售籽棉的植棉戶應享受交售量補貼。
5.領取籽棉交售補貼前需要辦理哪些手續?
【關鍵詞】政府財務;財務報告;改進
一、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涵蓋的內容
我國政府財務報表包括資產負債表、政府營運表、現金流量表和預算執行情況表。資產負債表主要反映報告主體資產、負債及其構成與差額情況;政府營運表主要反映報告主體在某個特定財政年度實際發生的財政收入、財政支出及其構成與差額情況;現金流量表主要反映報告主體在某個特定財政年度的現金流入、現金流出及其差額與構成情況;預算執行情況表主要反映納入年度預算的財政收支實際數與預算數的對比情況。此外,根據我國財政管理的特殊要求,還可附加一些特殊報表,如資本性支出表、承諾與或有事項表。通過這些報表,比較完整地反映政府財務狀況、財務活動情況和績效。
二、我國政府財務報告的透明度問題
我國的財政體制運行機制缺乏有效監督,政府財政制度不透明,財務報告體系不能如實反映財政資金的運營狀況。從根本上改變我國當前的財政管理困境,加強財政監督是首需解決的問題,而加強財政監督的關鍵,就是要財政信息公開,增強財政管理的透明度,建立行之有效的政府財務管理報告制度。
近年來,財政透明度受到各政府和有關國際組織的普遍關注。在我國,提高財政透明度也已經成為建立公平有效的公共財政的重要議題。部門預算改革、國庫集中收付和政府采購制度改革等,都是促進財政管理規范化的重要制度安排,也是提高財政透明度的動力。因此,以提高財政透明度為目標重構我國政府財務報告體系,已成為當前財政與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重大問題。
三、我國如何改進政府財務報告
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披露內容存在的一系列問題,不能全面、完整系統地反映政府的財務狀況,運營業績及受托責任的履行情況。借鑒西方國家成熟的經驗,結合國情,我國政府財務報告的披露內容可從以下幾方面改進。
(一)全面、系統地披露政府的債務
我國政府的債務目前主要包括我國政府向外國政府及國際金融機構借入的債務,國債的未來還本付息負擔,國有商業銀行的不良資產壞賬,社會保障支出缺口,政府擔保的各種借款等。從國際經驗來看,一些市場經濟國家能夠在政府財務報告中全面、系統地披露政府所有的債務信息。我國政府財務報告也應改進對政府債務信息的披露,對于符合權責發生制基礎下負債的確認條件和計量標準的政府債務,財政總預算會計應按權責發生制的要求進行會計確認、計量,并在資產負債表中有關項目予以披露;對于不符合具體的負債確認條件和計量標準,無法量化的政府隱性債務,應在政府財務報告附注中披露相關信息,以全面、系統地披露政府所有的債務信息。
(二)增加現金流量表
目前,我國學術界正在進行預算會計改革有關問題的探討,在政府財務報告中是否增加現金流量表意見不一。筆者認為,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應增加現金流量表,原因主要有二:第一,在推行國庫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國庫現金的流入、流出數量及余額大大增加,為了加強對國庫現金的監督管理,政府財務報告必須全面、真實地披露國庫現金流入、流出信息及政府對國庫現金余額的運營信息。第二,隨著我國政府履行的受托責任越來越廣泛,內、外部信息使用者對于政府財務報告信息的需求量越來越大,政府財政年度的現金流量情況是他們進行分析評價和作出各種決策必不可少的信息,特別是今后我國預算會計的核算基礎由收付實現制度變為權責發生制后,這方面的信息更為重要。
(三)在政府財務報告中增加審計報告
政府財務報告必須接受客觀、公正的審計,只有在此基礎上對政府財務報告進行分析才具有現實意義。從理論上講,政府行政當局編制政府財務報告、社會公眾、立法機構等使用政府財務報告,由于使用政府財務報告的立場與提供政府財務報告的立場不一致,政府行政當局提供的政府財務報告內容的真實性和可靠性就會受到使用者的懷慮,這就要求政府審計機關或其他社會審計機構以其公正、中立的身份通過對政府財務報告進行審計,提供客觀、公正的鑒證報告,使政府財務報告取信于使用者,以解除其受托責任。
四、為何將反映政府受托責任作為政府財務報告總體目標
政府的公共受托責任是政府財務報告的基礎。政府財務報告的目標是向使用者提供全面的財務信息,以幫助其評價政府的受托責任和作出相關的決策。可從兩方面理解,一是政府對外財務報告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傳遞財務信息和非財務信息的形式,直接向社會公眾報告政府履行受托責任的情況;二是政府對內財務報告雖然不直接面向外部的信息使用者,但其目的是為了內部管理者的財務管理和預算控制,最終目的也是利用現用的財務信息更好地履行受托責任。
因此,政府受托責任的廣泛性決定了政府財務報告模式不是單一的,而是綜合的;但又不能是一個無所不包的大雜燴,而是有選擇、有側重的。政府財務報告的基礎是受托責任,因此政府財務報告的確立應當以使用者對信息的需求為導向。這必然要求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應當從預算管理服務為主轉變為為公眾提供反映公共受托責任履行情況的信息為主。
參考文獻:
[1]李定清.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模式的構建.重慶工商大學應用技術學院[J].會計之友,2008(26)
[2]陸偉堅.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改進的必要性.2010920
[3]李云強,李聞一.論我國政府財務報告披露內容的改進.20080609
[4]李建發.政府財務報告研究.廈門大學出版社,2006
(一)產生問題的制度性根源是部門行政管理制度
我國在1986年確定了現行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而現行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仍然對計劃經濟時代的部分行政管理制度進行了沿用,向各個職能部門進行行政權力的分配是部門行政管理的基本做法,而決策與執行的高度統一是部門職權的非常顯著的一個特點,這樣就導致了自我封閉式部門管理的形成。其具體的表現為:首先,在交通管理的相互配合以及職責分工方面,公安部和交通部兩者并沒有得到法律層面的界定,兩者沒有對交通運輸生產力的發展起到很好的協同作用。其次,在縱向上我國的部門行政管理制度從全國范圍來說實行條塊分割,中央指的是“條”,地方指的是“塊”,這樣就導致地方政府雖然明白現行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然而卻沒有能力及時解決。地方職能部門或者地方的基層政府通過對部門行政賦予的權利的利用人為的隔開統一的公路,尤其是在高速公路管理中弊端非常嚴重。
(二)產生問題的直接根源是交通管理主體定位上存在的偏差
交通行政管理體制能夠實現運轉協調以及高效廉潔,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交通管理主體的定位。作為一個廣義的概念,交通管理不僅包括交通安全保障管理工作,同時還包括了道路的建設、設計和規劃等各個方面工作的管理,也包括運輸市場的調控、交通運輸的組織、車輛的配置和投放、從事道路交通管理人員的組織以及各種專業技術人員的組織等。立足于世界范圍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發現,現在幾乎所有國家都是將交通部門作為道路交通管理的主體,然而目前交通管理主體定位在我國仍然存在著較大的爭議。面對當前新的形勢,必須要對我國交通安全管理體制進行重新考慮,也就是說必須要市交通部門取代公安部門作為道路交通統一管理的主體,同時要對在道路交通執法方面公安部門的主體地位進行強化,只有這樣才能夠有效地統一道路交通安全管理主體和道路交通運輸管理主體,并且使道路交通安全的措施從交通管理涉及到的各項要素以及各環節得到全面的落實,最終實現采用全過程管理的方式開展交通安全管理工作。
(三)產生問題的深層次根源是部門權力利益化
導致現在我國的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問題非常重要的一個深層次的原因就是部門利益化的傾向,比如在一些有利可圖的領域往往出現各個部門沖突加劇以及矛盾激化的現象,而在沒有實際利益機制的交叉的管理領域就存在著嚴重的互相推諉的情況。部門權力利益化使得公安、交通等部門在道路交通管理中執行和決策的合一傾向不斷加強,其最終的結果就是使得部門之間出現了越來越難以協調的問題,并且對部門之間沖突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推進作用。總之,阻礙我國改革與創新交通行政管理體制的深層次的根源就是部門權力利益化,由于改革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必然會對一些部門的權力和利益產生影響,因此如果不能夠使部門權力利益化傾向得到根本上的改變,就不可能完成對我國交通行政管理體制進行深化改革的目標。
二、我國交通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趨勢分析
(一)在事權層面的改革趨勢
現在我國的車船通行需求以及交通建設需求變得越來越多,而且也不斷地出現了各種交通問題。因此我們必須要充分的認識到,要想有效地解決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問題,絕不可以只是利用對個人行為的限制和糾正解決,必須要調整事權關系,從而能夠開展全方位的綜合整治。面對我國交通發展的新形勢,必須要對政府部門、公共企業、公共服務事業單位、政府事業單位的職能進行合理的劃分,并且對政府機構的改革進行進一步的深化;將一些具有較強服務性技術性和政策執行的職能向著政府服務事業法人進行進一步的轉化;要采用立法規范的方式對事業單位的一些行政管理職能進行規范,剝離事業單位的一些經營性職能,對其進行改制。而在這個過程中需要對專業企業以及政府服務事業法人的設立進行強化,并且最終能夠將可以實現責任管理不斷加強以及運營方式更加靈活的相關制度形成,這樣就能夠使獨立機構以及授權機構都具備較高的管理自,采用這種方式還可以使政府部門中存在的效率低以及各種的問題得到有效的解決。
(二)以大交通或者大部門的方向為根據調整機構的趨勢
交通行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就是由分散走向集中,所以必須要將縱向的、統一的交通管理機構建立起來,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管理協調以及統籌的能力得以提升,并且可以做到統一規劃、統一政策以及統一法規,從而能夠對交通的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現在交通行政管理并非是傳統的單一領域專業化管理,其發展方向就是綜合化管理。在世界上大部分的國家都是由相關專業局或者交通部門統一管理水路、民航、鐵路以及公路等各種運輸方式,因此我國要想改革交通行政管理體制,就必須要積極的橫向整合城市交通管理機構、管道局、民航總局以及鐵道部等政府職能部門的事項,從而能夠有效地理順交通體制內部的各種關系。
(三)在權力運行方面采取監督、執行和決策相互制衡和協調的趨勢
要想保證交通行政管理體制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首先必須要在權力運行方面對交通運行管理體制進行調整,也就是要采取監督、執行和決策相互制衡和協調的方式,從而將適合交通發展需求的體制框架構建起來。交通主管部門在具體的權力運行中需要朝著社會大量的轉移相應的職能和下放權力,并且配合以內部行政運行機制的改革。比如負責起草交通法規的是交通部門,同時其還負責對執行交通法規的情況進行監督和檢查,然而卻并不參與對這些法規和政策的具體執行活動;由公安部門負責具體的路面執法,其屬于執法者,而在制定相關交通法律法規的工作中并不參與進來。
文章編號:1004-4914(2016)05-093-02
從國外政府對進行會計改革的重視程度來看,可以說完善公共財政最為關鍵的地方就在于會計改革;我國十一個五年規劃中表明,必須加快步伐大力推動政府會計的改革,這有助于健全公共財政體系。所以,我們要想使得政府會計改革這一目的圓滿實現,那么我們必須以公共財政視角作為立足點和著眼點,以此來加強政府會計改革的審視。因此,本文首先立足于當前市場經濟條件,結合我國實際情況,指出了公共財政中存在的重要問題;然后在此基礎上,準確定位我國政府會計目標,對我國政府會計目標與改革進行了未來展望,從四個方面提出了相關意見建議,以期對我國政府會計改革有所裨益。
一、我國現行政府會計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目標模糊不清
在現行預算會計制度中,預算會計目標并沒有明確的說法。雖然在一般原則中提到了會計信息應當符合國家宏觀經濟管理的要求,適應預算管理和有關方面了解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狀況及收支結果的需要,但卻沒有說明政府財務報告目標遵循的決策有用觀和受托責任觀等。毫無疑問的是,這種規定體現了政府具有管理者和組織者的特點,但卻缺乏服務性。目前我國正在通過轉變政府職能、建設公共財政體系等改革措施努力構建一個法治、透明、高效、績效的服務型政府,所以更加需要政府會計目標必須要明確地表達出政府的受托責任以及為政府財務報告使用者提供信息服務,以助于決策的高效化。政府會計能夠完整地反應政府所托責任,主要通過核算政府預算執行情況,比對預算與實際偏差情況,以及類似政府隱形負債總量和構成原因、公共服務承包費等財務活動信息;政府會計所提供的信息具有雙向性,除了面向政府內部,還應該提供給所有與政府息息相關的信息使用者。
(二)會計主體不完善
目前,我國的預算會計主體是逐級預算單位。財政部門從一級政府的角度制作政府會計報表,因此政府會計主體是一級政府,而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的主體便是事業單位和各級行政單位。其運行模式未能將政府的預算與其具體使用情況聯系直接結合在一起,導致財務資源的失控,從而使政府預算逐漸喪失控制權。各個部門面對財政資金的統一下撥,越來越表現出輕效益而爭資金的態度,對財務資源的有效利用十分不利。慶幸的是,我國當前政府職能的轉變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建立公共財政體制和打造有限政府的理念已經漸趨成熟,依法治國方略和依法理財觀念也已經深人人心。在這些新形勢、新轉變下,我國現行的政府預算會計的主體理論面臨著巨大的挑戰。與此同時,新的政府會計主體理論的構建迫在眉睫。因此,在選取我國政府會計主體概念時,必須從有利于實現評價財務受托責任的報告目標和加強政府財務資源管理、規范政府財務行為的雙重角度出發,加以借鑒當代西方國家政府會計基金會計主體模式的有益經驗,在構建政府會計主體理論時也應當引進基金會計主體。對“政府主體”及“基金主體”的界定和劃分務必要具有科學性和合理性。“政府主體”的規范、科學定義有利于完善公共財政體制,更有利于加快我國政府職能轉變;“基金主體”類型的合理劃分有助于督促政府專款專用,節約社會監督成本,強化政府節約對政府的社會監督成本。
(三)會計基礎的不適應性
由于收付現制的會計核算程序比較簡單,可以如實反映預算撥款和預算支出的進度結果,所以我國政府會計的預算會計采用收付現制。但是,采用收付實現制基礎存在明顯的不適用。
1.對政府的影響。收付實現制是現金制,也就是說只能采用現金收支行為,也就是說只有現金收支行為才能記錄為收入和費用。因為此項原因,造成對于非現金交易的事項就無法記錄,這樣就會影響政府的資產和負債的記錄情況,導致無法準確知曉政府的財政和績效狀況,從而給各部門的財政政策的下達造成阻礙。
2.對員工的影響。因為收付實現制是現金制,只有現金的實際收支行為才能記錄為收入和費用。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有些支出已經發生,只是款項還沒到位,這種情況在收付實現制當中就不能叫做當期支出,只有款項到位了,才叫做當期支出。如果各單位采用收付實現制就很容易造成不完整的成本核算,這也就導致各部門的成本耗費和績效水平不能被真實完全地反映出來,從而導致無法準確進行員工的績效管理。
3.對信息分析的影響。現今大多數費用收支都用的是虛擬貨幣,使用現金制有許多不方便,政府會計信息上的現金流量較少,如果在某一時間段,集中使用現金收入支出,但這些收入支出本應屬于不同時期的項目,就會導致前期和后期會計信息的無法分析與比較,不利于績效與經濟分析。
(四)政府財務報告不完善
由于我國政府財務報告制度中有許多不完善,造成我國至今沒有一份完整系統集中全面的政府財務報告。政府報告內容的三個問題:
內容分散――財政總預算會計、行政單位會計、事業單位會計組成我國政府財務會計的主體。三種會計自成體系,各有一套會計報表,但沒有一套是完整集中系統的反映政府財務全貌的。
內容缺失――過于簡單。現在實行的財務報告只能反映政府會計的一個側面,就是預算的收支情況,而缺失了一些資產產權、債權、債務的情況,收支情況無法與預算項目協調配合。
體系不健全――這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會計財務報告體系不健全,而造成不健全的原因是體系的太過單一,許多重要的事項附表沒有規定。這就要求國家進一步改善政府會計財務報告體系。
二、政府會計目標與改革的預想
目標與改革的預想分別有以下五個方面的規劃:
(一)政府會計管理體制的創新
在國外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有許多可以借鑒的有效方法,比如美國在財管監督上實行首席財務官制度,法國對資金進行有效支配的財務控制官制度。我國可以在借鑒外國的同時摸索一條符合我國國情的制度來保證公共財政的有效施行和實現公共財政的法制化。實際上,諸多新型會計管理體制,比如會計集中核算以及會計委派等等已經在我國某些地方政府開始實踐。
(二)政府會計體系的系統化構建
政府會計體系的建立對我國的公共財政以及依法治國國策的實施都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政府會計體系促進了預算法制化,同時,預算法制化又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財政法治化,這樣的逐級促進使國家需要著手進行政府會計改革,其中重要的部分就是:改革國庫的集中支付制度,為了促進政府預算的完成,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系統。“預算會計”這一系統的主要工作就是:時時地追蹤撥款、承諾、核實、支付各個環節的工作,做到真正意義的智能化、快捷化。這樣的系統嚴密地監視了政府部門和單位對預算資金的擠占、截留、挪用情況,逐步完成對公共資金安全的保護工作。并且,政府財務會計必須同政府預算相分離,這樣,就能成為一個獨立的部門。在一定程度上,對于監督政府的財務使用情況也更加有效。從而,進一步拓寬了政府財務會計的權利范圍,從微觀方面促進財政績效的提高。最后,與我國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發展現狀、公共管理發展趨勢以及已經建立的績效評價、審計、預算等等的管理模式相結合,探索出符合我國國情的高效政府成本會計體系。
(三)逐步建立健全政府財務報告制度
財務報告政策內容包括對內財務報告和對外財務報告,他們的適用對象不同。對內財務報告對推進公共財政的績效有重大影響,通過掌握和分析政府公共服務支出數據有利于促進財政績效的增長。對外財務報告通過公開財務政策,提高信息的透明度,使得納稅人對自己的稅款流向有一個清晰的了解,使財政管理的高級目標制定更容易進行。一個完善的財務報告制度對于公共財政管理發展薄弱的我國而言,具有重要的意義。
由于我國當前政府和預算單位權利比較大,同時也較為自由,這樣就越來越容易產生隨意挪用公共資金的情況,為盡量避免此種情況的發生,更好地促進財政法治化,我國將基金會計模式引入政府會計體系,使其作為會計的獨立主體,從而更好地保證公共資金用于特定項目或目的。
(四)相對于現金制會計,應計制會計可以更好地健全政府會計體系
(一)在國民經濟中農業經濟是基礎,其是弱質性產業的代表,受到來自自然風險以及市場風險兩者的制約。因而,我國為了保證農民的經濟收入,促進農業經濟的發展,就根據國情將農業財政補貼的政策制定了出來。
(二)我國人口基數大,長期穩居在世界第一,因而對糧食生產的需求非常大。早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我國就已經建立了農業補貼政策的基本雛形,并先后經歷了兩個階段,一個是價格干預補貼階段,一個是直接收入補貼階段。最低收購價的制度是在二零零四年出臺的,并在隨后將“四補貼”的制度制定出來了(農機購置補貼、糧食直補、農資綜合補貼以及良種補貼),它們作為核心存在于我國農業補貼的政策當中。
(三)以上政策雖然極大的將農民百姓的糧食種植積極性提高了,促進了國家糧食的安全生產,但是從另一面分析,過高的社會物價、倒掛的糧食價格以及過重的國家財政的包袱等問題都在該政策中被一一暴露出來。因此,對我國糧食補貼的政策進行研究非常重要性。
二、關于我國糧食的補貼政策中目標取向和改革的思路分析
(一)關于我國的糧食補貼的政策目標取向
糧食補貼中的著力導向直接由糧食補貼政策中的目標取向決定,改革發展的方向也直接受到它的影響。但是筆者根據自身的經驗以及相關資料的調查得知,對于糧食補貼政策中目標的談論結果在我國的學術界中并沒有將統一、完整的意見達成。有人認為市場穩定、糧食安全以及農民收入應當是糧食補貼政策關注的目標(可見辛翔飛、張照新等著作);有人認為在糧食補貼政策中糧食生產和質量安全應當是主要目標(可見丁生俊、梁世夫等論述);還有人認為應當多元化定位補貼政策的目標(見于程國強)。政策目標中問題的導向是出現意見不一的主要原因,每個人看到了不同的問題側重點,問題會隨著階段的不同而發生不同的變化,這樣的現象便造成了頻繁調整政策的情況出現,使得長期穩定的特性在政策中受到影響,較大的糧食生產波動就會產生,自然難以穩定糧食的價格。因而,目標取向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
1.對國家糧食安全的保證。外部性在糧食生產中的表現方式保證了糧食安全。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中離不開糧食,其作為國家公共品中的一種,是生活的必需品。同時,我國的基本國情(人多地少)使得脆弱性在糧食生產中得到了凸顯,更加的突出了外部性在糧食生產中的特征表現。因此,為了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有所保障,就需要根據外部性在生產糧食環節中的表現將目標導向在;糧食補貼政策中制定出來。
2.城鄉差距縮小。自然風險較高,較低的生產效率是糧食生產的特點之一,因而,弱質性的糧食生產就在較低收益中表現了出來,技術投入、勞動力以及農業資本等的不足都是由其造成的,這就需要將糧食種植的效益提高,保證有充足的勞動力和資本投入在糧食生產當中,以便農民保持高度的種糧熱情得到保證。
3.穩定糧價。市場風險存在于糧食生產當中,如:較長的種植周期、難以調整的生產規模等,使得過大的價格波動存在于糧食市場當中,市場價格的穩定難以保證。因而,應在將穩定市場價格以及價格波動的風險在市場中降低這兩部分作為目標取向。
(二)關于改革思路分析
糧食價格影響著糧食安全,糧食安全則決定著人們的生命健康。
1.糧食目標價格的過渡期調整。在一般情況下,糧食的目標價格為近幾年(三年)來國內糧食最低收購價總和的平均值,其所具有的補償功能能夠彌補弱質性和自然風險對糧食生產造成的傷害。并且,政府需要科學合理的制定出收購量,不宜多,也不能夠少,保證國家口糧的安全,剩余的糧食應當直接在市場上交易,由供需雙方的關系來決定交易的最終價格。
2.糧食目標的價格應當由市場機制所決定。當市場交易的價格在過渡期就得到實現以后,政府在制定糧食目標價格時就需要以某一周期內糧食市場交易中的價格均值作為依據,從本質上分析,形成于市場中的長期均衡的價格與目標價格相等同。
3.糧食目標的價格制定的優點。能夠有效的將糧食生產因為受到政策調整的價格波動的頻率降低。從政策出來到現在為止,持續增產的情況出現在糧食生產當中,政府部門首先需要做的是農民收益得到保證的前提下穩定糧食市場的價格,并將糧食市場的交易制度制定出來,將直接補貼的標準提高,保證市場中糧食價格的正常,提高種植戶的積極性。
將信號傳遞的功能在市場中發揮出來,需要在對市場信息(如:糧食產量、糧食價格、生產成本以及市場需求)真實反映的情況下才能夠制定出合理的糧食目標價格,促進糧食生產的持續化發展。
企業對市場和某些區域主觀上過于看好,會導致區域月度銷售目標過高和脫離市場實際。如果區域業務人員此時沒有“討價還價”,而且“欣然領命”地進行策略制定和工作行動,那么這樣的目標是不可能完成的。因為,這種目標從一開始就是業務人員心中的“水中花”,月底時則成為大家都看得到摸不著的“鏡中月”。
如果一線人員只是提出目標難以達成的一些理由,而并不能系統改變上級管理人員認識的情況下,這種“討價還價”的結果只不過是企業過度加大對市場的政策投入,并導致市場的“拔苗助長”。一頓吃了兩頓飯,必然是這頓吃的撐,下頓沒的吃。一個市場如此折騰,“市場胃病”現象將不可避免。
例如:河南某大型食品企業今年三月份制定的銷售目標是3億元,該公司外聘總裁要求“務必達成”,并推出了一套確保目標完成的“營銷策略”和“激勵辦法”。結果是當月完成銷售額3.25億元,公司一萬多名員工的薪資比往常多發了400多萬元的獎金。公司上下皆大歡喜。然而,4月份該公司的銷售額僅為1.75億元,5月份的銷售額也不足2億元,企業內部唏噓聲一片。
出于對市場持續健康的運作需要,區域業務人員必須學會在遇到不切實際的銷售目標時,與上級進行合理的“討價還價”,目的不在于降低銷售目標,而是制定出既有挑戰性又有可達成性的銷售目標,以及讓目標可實現的策略和計劃,推進市場的長遠發展。
先勝算,而后領命
孫子兵法云:“夫未戰而廟算勝者,得算多也。”區域業務人員要打有把握之仗,就要先勝算,而后領命。勝算首先取決于目標的合理性。只有目標是合理的,策略才可能是正確的,行動的效果才會最大化。
找到“勝算”,就找到了“討價還價”的精髓。對于你“勝算”后的目標,如果上司和企業不能更勝一籌,就一定會采納你的意見。
勝算一:自己有把握的目標
操作一個區域的業務人員,對自己每月能完成的銷售目標會有一個工作本能上的感性判斷,而且這種判斷往往與實際結果會八九不低七。但是,受上司要求、薪資制度等工作環境方面的影響,業務人員在與上級商談目標時,提出的往往不是自己內心對市場真實的判斷結果。反過來,又影響上司對市場形成合理的判斷和預測。
要想長期贏得上司的青睞、信任和支持,取得并非一月兩月的銷售業績,業務人員需要拋開一時的私心雜念,根據市場實際情況,以及自己的能力和計劃采取的策略和行動,主動準確地提出自己有把握的銷售目標。自己有把握,且實事求是實話實說,才能讓上司心里有底眼中有數。
業務人員可以向上司提出三個自己有把握的目標:一是“信心目標”,也就是自己有把握完成的目標;二是“底線目標”,也就是即使市場出現一些問題,自己也能確保完成的銷量底線是什么;三是“希望目標”,也就是如果本月自己在那幾個環節做的較為理想,自己相對有把握完成的最高目標是多少。
勝算二:著眼三個月的發展需要
目標的制定既不能閉門造車孤芳自賞,也不能只看眼前不看長遠,為目標而目標。制定目標達成目標,都是為了企業能夠在市場競爭中最終勝出,實現企業的生存價值和長遠發展。
因此,區域人員在目標的制定時,至少要著眼三個月的發展需要,能夠跳出目標看競爭,既要看競爭的現狀,還要看競爭的態勢。透過競爭,確定自己要取得勝利現在必須做的是什么,明白現在做的工作對未來的貢獻是什么。有些工作是這月并不會對銷量有太大的貢獻,但是兩個月后、三個月后卻成為銷量的主要來源和保障。
找到比月度銷售目標達成還重要的工作內容是什么,本身就比實現一個月的銷售目標更重要。
勝算三:把握市場機會點
月度銷售目標分解時,只提問題的業務人員,一定解決不了問題,而且公司不會因他提的問題而降低銷售目標。不提問題的業務人員,并不代表他的市場沒有問題,而因為他是解決問題的高手。
任何企業的任何市場都不可能沒有營銷問題,而就問題談問題一定解決不了問題。營銷問題的解決,一定是從“機會點”上去突破。
月度目標到底能完成多少?業務人員不要眼光盯住有哪些問題將影響銷售目標的達成,而是要敏銳地發現達成銷售目標的機會是什么。只有開動大腦,將市場上所有的機會點逐一分析,把握每一個可以提高銷量的機會點,才可能充分挖掘出市場的潛力。
把每一個機會點都挖掘出來而產生的銷售量,是你能夠完成的最高銷售目標,也是可行的銷售目標。
不在月度銷售目標分解時給上司提問題,并不代表要掩飾問題,也不代表企業和上司不重視問題。當你把所有的機會點都分析完以后,再向公司有理有據的提出一些問題,以及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和建議,會讓你提出的目標更有說服力和可信度。
勝算四:準確的策略和計劃
目標代表方向。方向對了,還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路徑、具體的方法和行程計劃。
正如一個人要從鄭州去北京,他的目標是北京,方向就是從鄭州向北走,可選的路徑是航空、高速公路、鐵路、普通公路等,具體的方法有多種比如乘坐直航飛機、高速豪華大巴、自己開車、特快、直快、普快、軟臥、硬座、普通客車、貨車等等,具體的行程計劃就是什么時間走,什么時間要抵達什么地方。
你找到了自己認為是合理的目標,如果你策略和計劃有明顯的缺陷和不足,一方面會導致你不能完成這個合理的目標,另一方面會讓你的上司造成一種錯覺,就是把你策略中不足的一面提高后,你的銷售目標也應隨之提高。正如去北京,你選擇的是乘坐直快列車和軟臥,而上司認為你應該走高速公路乘坐豪華大巴。
你能否提出準確的策略和計劃,取決于你源于市場一線的實戰能力和你的營銷理論功底。
勝算五:尋找新的增長空間
業務人員往往是充滿激情喜歡挑戰的人,而不是知足常樂型的人。完成上述四個方面的“勝算”,你已經完成了對自己所轄市場銷售目標的一個深度分析。但是,你不要對自己的所思所想輕易認可。
你還要站在上司的角度來審視自己的目標、策略和計劃,尋找是否有新的可行的增長空間。
上司一般會從公司期望、市場數量、市場質量、產品結構、推廣費用、人員力量等角度給你提問題。諸如:
1、公司對你的區域本月希望完成的銷售目標是多少萬元,與你有把握的銷售目標存在著多大的一個差距,對于這個差距你怎么看?你有沒有什么辦法可以完成這個差額量?
2、你的哪幾個市場還是空白,你需要本月把這幾個市場啟動起來,你的銷量需要增加多少。
3、你的哪幾個市場是薄弱市場,本月要重點把其中三個市場提升到什么樣的質量水準的市場,你的銷量需要增加多少。
4、你的哪幾個市場這個月必須從市場銷量第二的位置進入第一名,為此,你要從產品結構、網絡構建、廣告宣傳等方面加大力度,你的銷量要增加多少。
一、我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目標選擇
(一)規范有序,其核心是依法行政
行政管理體制,既是政府公共行政權力配置的模式,也是政府公共行政權力配置的過程。無論是相對靜態的模式還是相對動態的過程,政府都是通過其行為作用于社會,因此,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必須對政府行為全過程進行規范。政府行為規范包括制定行為規范的依據要規范、執行規范的行為要規范、監督規范的司法要規范三個方面。
1.制定規范的依據要規范
制定規范的依據的規范,既是行政管理體制完善的前提,也是行為規范的前提。它要求做到制定規范的主體要合法,規范的內容對象要合法,規范的程序要合法,規范的結果要合法。規范的主體合法,是指明確規范哪些政府(部門)或哪級政府(部門)有權制定規范,除此之外無權制定規范,否則就是違法。規范的內容對象要合法,是指有權制定規范的政府和部門,制定規范的內容和對象是否合法,是不是真正為了公共利益。規范程序要合法,是指在制定規范時,是否按照既定的規則如提出提案、聽證論證、集體表決等進行制定,如果是個別人動議而少數人決定的,那么在程序上就不合法。上述三個方面是規范制定的結果合法的前提,但這些前提并不一定導致結果合法。因為有人可能利用前面合法的前提,產生符合自己意愿但不符合公共目的的不合法的結果。現行做法是只要是政府部門,不管哪一級,不管有沒有對外權,都在制定法規或規范性文件,而且存在想制定什么規范就制定什么規范、在制定程序上由個別人或少數人決定的不合法現象。這顯然是不合理不合法的,一定要改革。我國已經出臺了《行政許可法》,要進一步加大執法力度。
2.執行規范的行為要規范
規范合法是執行合法的前提,有了合法依據,還要強調必須按照合法依據執法。其次,執法主體要合法。一般來說,合法的法律依據中規定了執法的主體,因此,只有這一主體才是合法的執法主體。顯然,沒有該項事務執法權的主體,即使這個主體擁有法律地位和權力也不能成為該項事務的執法主體。其三,執法程序要合法。執法程序的合法是執法合法的重要保障之一。行政程序法,對執法的程序過程、時效效率等執法環節進行規范,既保障了當事人雙方的利益,又保障了執法的可操作性。其四,執法手段要合法。有合法的目的和意圖,也要用合法的手段去執行,目的和手段要一致。在執法過程中只能用法律規定或允許的方式手段進行執法,超出規定不僅是手段違法而且會導致結果違法。在法治社會,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那種只要達到目的不管使用什么手段包括非法手段的做法,是不允許存在的。
3.監督規范的司法要規范
政府行為缺乏監督,不僅容易導致不規范,而且容易導致違法。因此,加強政府行為的監督是行為規范的必要環節。同時對政府行為的監督也要規范。為此首先建立一套完整的監督體系,包括監督機構體系,監督法律體系,監督程序體系,監督仲裁體系。在這些體系的建設中,一方面,要樹立監督的權威,實行機構和人員的垂直領導;要避免內部循環即自己監督自己;要與司法監督密切配合,實行行政性監督與司法性監督相結合。另一方面,要對監督者進行監督,實行權力相互制約。對監督者進行監督,既要廣泛動員廣大人民群眾積極參與,實行群眾性監督,更要建立對監督者進行監督的權力制約體制,實行法律性監督。把群眾性監督與法律性監督結合起來,才能真正有效地達到監督目的。
(二)運轉協調,其核心是和諧協調
如果說行為規范是強調結構架構、條條框框,那么運轉協調則是強調分工合作,支持配合。要達到運轉協調,必須做到以下三點:
1.健全協調體制
首先,要從法律規范的制定開始,也就是說法律規范本身要協調而不能自相矛盾,否則,從一開始不可能協調。其次,使協調運行有權利體制作保障。協調制度的基礎是政府公共行政職權的統一,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等的統一,不能政出多門。協調制度的前提是政府公共行政政策的一致,同一事務同一政策,同一事務不能有多種不同的政策,導致前提紊亂。協調制度的條件是協調機制健全。黨的十六大提出的決策、執行和監督相協調是建立新型行政協調制度的原則要求。當前我國深圳市等城市實行決策、執行、監督相對適度分離的“行政三分制”試點,是建立這種協調制度的可喜探索。
2.完善協調機制
協調體制為協調機制提供權力的框架結構,而大量的協調過程是由協調機制驅動的。完善協調機制的基本原則是實行政府大綜合體制原則和政府內協調外統一原則。政府大綜合體制,是指政府按照行業大類設置綜合部門,統一行使決策權、執行權。分工越細,包括橫向和縱向分工特別是平行分工,使協調的任務越多,造成協調越困難。政府內協調外統一原則,是指政府內部因為分工造成的協調問題由政府內部自我解決,在此基礎上形成的統一對外服務。如由于分工產生了不同的部門并且在一個部門內部產生不同的處室,但對公民來說都是政府,當公民需要政府提供服務時,公民無論找到那個政府(部門),政府(部門)都應受理,并按照工作分工流程進行服務。政府(部門)不能以不屬于自己的分工范圍而推諉,也不能把政府內部的分工流程所應該經過的過程交由公民自己辦理,使公民辦一件事要跑幾個或幾十個部門,甚至在一個部門內部跑幾個處室。同時,更不應該把政府內部的矛盾直接交給公民,使公民左右為難。為了提高政府內部的協調性,在職位設置上,減少分管副職,增設協辦助理,協辦助理直接對首長負責,提高效率。
3.有效調解仲裁
政府與外部之間、政府內部之間的矛盾是客觀存在的。因此,必須建立矛盾調解仲裁協調機制。這種機制應由三個部分組成,一是司法仲裁系統,它是解決政府與外部、政府內部之間的違法問題。二是行政仲裁系統,它是解決政府與外部、政府內部之間的矛盾糾紛、爭議分歧等問題。三是技術仲裁系統,它是由社會中介組織以第三方面的身份解決政府與外部、政府內部之間的技術性問題。在這三種類型的仲裁中,無論是政府還是老百姓,無論是否存在上下級隸屬關系,發生矛盾分歧的主體都應該是平等的,都有申辯的權力。只有這樣才有可能真正解決矛盾,和諧—致。
(三)公開透明,其核心是公正公平
政府的公開透明包含兩個方面,即政府的公正和透明。政府的公正是政府所追求的目的,而政府的透明則是政府的手段。
1.公正公平是政府追求的目標
作為公共組織政府應以追求公正公平為自己的目標。因此,政府對待社會各個主體包括政府自身都要一視同仁,切實做到非歧視性。在政府追求的公正目標中,包括兩層含義:一是平等,二是公平。平等與公平既有區別又緊密相關,評價的出發點不同,判斷的依據不同,但本質上是一致的。
平等是強調人和自然的基本權利的非歧視性,如人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自然的平衡權和協調權等,這些都應該是平等的。公平是強調人的貢獻和權利的對等性。如人與人是平等的,但人與人因貢獻不一樣,所得到的報酬也就不一樣,這才是公平的。政府既要保障人和自然的平等又要保證人的公平,在平等與公平之間,以平等優先。
相對而言,政府在公平與效率之間,應該堅持“公平優先,兼顧效率”原則。因為市場機制配置資源是最有效率的,因此效率由市場解決是最合適的,市場機制為了追求效率會促進生產要素自由流動和組合。但由于地方保護主義、單位利益主義、主體自主差異等因素的影響,導致社會主體貢獻與權利不對等、不公平,如有的地方為了本地區利益,強行限制人才和資源的外流;有的單位為了本單位利益,即使不使用、閑置人才,也不讓其外流;還有的單位老板單方面過度低壓高級人才的工資、福利、待遇,使人才的貢獻與其權利不對等,最終影響全社會的效率,因此政府必須解決由于市場為了效率而導致的不公平等問題。
2.追求平等公平的有效途徑就是實行政務公開
從理論和實踐上證明,實現平等、公平、公正的有效辦法是公開透明。當前政府公開透明的制度是政務公開制度。政務公開制度包括政務公開的主體(主要指政府,還包括與公共利益事務和群眾利益相關的部門和單位)、客體(相關群眾或對此政務關心的群眾、服務對象和有關單位)、內容(除作為例外需要保密的事項、與群眾利益相關的事項、群眾關心的事項、腐敗問題等)、程序(行使權力的程序和具體操作程序)、方式(報刊雜志、廣播電視、會議文件、宣傳材料、互聯網絡、公示欄、觸摸屏)、制度(主管制度、實施制度、監督制度)、法律(政務公開法、信息公開法、保密法、新聞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等等。在實施政務公開制度過程中,既要有系統的規劃與建設,又要有關鍵突破口。為了保障政務公開的真正實施,必須建立保障公民知情權和參與權的法律制度和操作機制。公民知情權和參與權的法律制度和操作機制,比政務公開制度更為公開透明、更具民主政治意義。
(四)便民高效,其核心是勤政高效
1.勤政廉潔是政府的本質要求
作為公共服務的政府,只有勤政廉潔才能有效地為社會提供優質的公共服務。其一,政府的勤政必須做到職業化、專業化、競爭化、嚴監督。無論是政府機構部門還是政府工作人員,都應該職業化,即按照工作崗位的技術標準、質量要求進行專門服務,服務人員在法律的規定內實行常任制,沒有違法違紀不能被免職,改變當前政府干部隨意被“分流”、“下崗”等無法律保障的現象。同時,政府工作人員實行專業化、專任制,沒有特殊需要不能調崗、轉崗或輪崗,改變當前我國政府工作人員“萬金油”型干部為專家型干部。在政府內部,實行廣泛的競爭,促進部門與部門競爭,優獎劣罰;工作人員與工作人員競爭,優升劣汰。政府整個過程和環節,都必須接受來自政府內部和外部的監督與評議。其二,政府的廉潔必須做到政府部門和個人利益公開化。政府及其工作人員存在自身的利益,這是不能否認的。但政府及其工作人員的利益,是為了正常地或更好地實現公共服務職能而應該支出的或應該獲得的。政府的利益是政府為提供公共服務所需要支出的成本,從這個意義上講,政府的利益就是政府為公共服務所支出的成本。政府工作人員的利益是政府工作人員從事本職工作所應得的工資、福利等報酬,如同一個工人在工廠工作所應得的報酬一樣。因此,政府及其工作人員不應用其公共權力為自己或部門獲得超出本身應得利益之外的利益。做到這點政府就是廉潔的。沒有必要要求政府以及工作人員以低于成本或放棄應得的利益去完成工作任務和職能。為此,政府利益就應該公開透明。
2.高質高效是追求高質量高效率的市場社會對政府的必然要求
高質量與高效率有統一的一面,也存在矛盾的一面。質量高不一定效率高,同樣,效率高并不一定質量高。我們所追求的是高質高效的有機統一。其一,政府的高效率,要求政府工作成本低,服務多;職責明,辦事快;實現電子政務。實現電子政務,不僅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效率,而且對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包括結構扁平式,服務分散式,方式一站式(一個服務窗口),手段技術化,標準一致化,交易便捷化(無時空限制)。其二,政府的高質量,要求政府職權法制化,政策科學化,行為規范化,公民滿意率高。現代社會表明,政府法治化程度越高,表明政府質量越高;政府政策越科學,表明政府水平越高;政府行為越規范,表明政府越文明,由此最終構成群眾對政府滿意。
二、我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創新趨勢
(一)由全能型向有限型改革發展
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過程中,政府萬能主義必須根除。應該樹立正確的政府觀,即有限政府觀。
有限政府是必然的,也是必須的,政府應該放權于社會、放權于市場、放權于民眾。政府的權力限制在社會、市場、民眾解決不了的、不愿意解決的方面,凡是社會、市場和民眾能夠做到的或愿意做到的,政府都不要干預,政府的任務就是提高公共社會利益、公共經濟利益和公共政治利益的水平。
(二)由管制型向服務型改革發展
與全能政府或有限政府相關,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還存在著管制型或服務型的選擇問題。我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的服務型選擇是明確的,但在實踐上,管制思路、管制模式隨處可見。表現之一,某些政府部門已經成為一種衙門,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現象屢見不鮮,把服務的對象當作管制對象,顛倒了主仆關系。表現之二,有權有利就抓住不放,無權無利就推諉,誰也不管。表現之三,社會發展過程一旦出現了新興事物,政府就要設置機構,配備人員,名義上是加強“管理”,實際上多數情況是為了安置有關系的人員包括親朋好友,還有的是為了收費,讓自己或部門福利待遇高些。表現之四,在管理過程中,態度惡劣,行為粗暴,動用武力,損毀財物,這種現象時有所聞。表現之五,通過各種途徑包括思想教育、學習、開會,或宣傳媒體控制等,使社會民眾思想和行為與政府保持一致(至少表面上是一致的)。顯然當前我國一些地方,干群關系緊張,矛盾沖突不斷;社會投資低迷,“三亂”現象普遍等等,都是管制模式的必然表現。
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的服務型與管制型是完全不同的模式。首先,主體關系不同,服務模式確立政府及其公務員是仆人,民眾是主人,管制模式反之。其次,出發點不同,管制模式是有事特別是對自己有利的事就要管,服務模式是對自己無利而對民眾有利且需要服務的就要提供服務。其三,行為方式不同,服務模式是積極主動、熱情友好、高效簡潔、勤政廉政,管制模式是一種官僚主義、高高在上的衙門作風。其四,目的不同,服務模式是充分發揮民眾的各種積極性,政府為其提供必要的服務和支持,管制模式則把民眾的思想和行為控制在自己需要的范圍內,為其所用。因此,當代中國政府公共管理服務型模式是必然選擇。
(三)由人治型向法治型改革發展
一個國家,一個社會,某一個時期,是以人治為基礎還是以法治為基礎,是判斷人治或法治的標準。在法治社會,即使有合理合法的“人治”,也是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之上的“人治”,這種“人治”是法治的具體體現,是人在執行活動中能動性和創造性的表現。我們所要反對的是違反法律規范的“人治”。③由于多種原因,我國政府公共行政管理中“人治”現象比比皆是,已經到了十分嚴重的地步。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為我國是一種集權體制,權力向上級集中、向領導集中,許多事務都是上級按計劃下達的,這樣助長了人治現象的泛濫。另一方面,因為人治比較簡單,可以隨心所欲,而且效率也相對較高,因此要高效地完成上級任務或達到個人的不正當目的,選擇“人治”是必然。在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程中,“人治”必然受到沖擊,取而代之的是法治。即使有一些的“人治”,也是合理合法的極其有限的“人治”,因此法治成為政府公共行政管理體制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