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師考試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3 15:05:01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師考試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師考試論文

篇(1)

二、解決開放教育考試問題的方法

(一)加強考試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法制觀念的教育

考試管理工作是一個全面系統的過程,在整個考試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員素質的提高與考試管理工作的質量密不可分。首先應從強化管理人員教育入手。在人類社會眾多的考評中,考試被認為是相對最公平、公正的,這就要求考務管理人員具良好的職業道德和品德素質。作為每次考試工作的組織者和執法者,考試管理人員必須做到執法公正,必須制止考試中一切不良作弊行為,以保證考試成績的真實性和公平性,保證電大教育的聲譽。考試管理工作的各個環節不允許出現任何差錯,要避免出現報考、訂卷的遺漏,避免因試卷保管不嚴而失密或丟失等。考試的每個環節一旦出現錯誤,后果往往難以挽回,因而要求考務管理人員具有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而廣大監考教師作為每場考試的具體實施者,他們的職業道德更為重要,只有在良好職業道德的引領下,監考教師才能在考場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職責,不懈怠,不會因為擔心與學生起沖突而明哲保身,對考試違紀現象睜一眼閉一眼。

(二)提高考試工作人員綜合素質,適應開放教育考試新趨勢

開放教育考試工作由領導負責,考務人員具體組織安排考試,監考人員實施每場考試具體過程。考務人員是指負責考試報名、組織安排學生考試的教師。為提高綜合素質,應依據工作重點的不同,對這兩類人員采用不同的培訓辦法。如考務人員在熟悉教務系統的同時應側重其對教學計劃的熟悉、課程性質的分類、考試方式的準確分類等方面加強業務培訓和實踐,負責機考的考務人員還必須對報名系統、考試系統的操作流程與要求做到全面了解,能妥善、及時地解決機考中的突況。而對于廣大監考教師,也要分兩類不同的情況有針對性地培訓:一是紙質考試考場的監考工作,要強調的是監考工作的流程步驟、考生信息的核對和查證、試卷分發的時間點、門類的核對、人數的清點、缺考統計、試卷的安全回收等項目;二是針對采用計算機進行機考的課程,除常規的考生信息核查外,還要求監考教師必須善于處理計算機及考試系統的一般故障,以解決機考中出現的死機、系統錯誤、電腦故障等現象,保證考生正常完成考試。

(三)根據成人學生特點,改革考試方式和題型

有研究表明,15歲以前是一生中記憶力最好的階段,15~25歲是想象力最豐富的階段,25歲以后是思維力最佳的階段。參加開放教育學習的對象都是成人,已過了記憶的黃金年齡。對湖州電大2013秋和2014春的1631名學生入學年齡的統計顯示:小于25周歲的650人,25~30周歲的473人,31~40周歲的400人,大于40周歲的108人,處于記憶力較好年齡的僅占39.8%。成人學生的年齡決定了他們記憶力日漸下降,而且他們還需要面對社會、工作、家庭等各種壓力,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必然無法用大量的時間記憶所學知識,但他們有著較好的理解運用能力,又有一定的社會閱歷及實際工作經驗,為適應成人學生的這些特點,開放教育不僅在開設課程上要與時俱進,偏重實用型,更應在考試方式和考試題型方面進行有效改革,適應學生需求。

1.增加開卷考試數量。開卷考試形式是最適合成人考試的一種,增加開卷考試的比例,增加主觀題量的比例,可以減少學生作弊現象,提高學生綜合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

2.升級半開卷考試形式。半開卷考試形式經過幾年的實踐得到多數學生的支持,但相對來說這種方式能提供的信息量還是不夠的,如果能從一張A4紙變成幾張,對學生來說整理半開卷紙的過程蘊含了更多復習知識的意義。

3.適當采取研討論文形式作為課程評估手段,所有的學習都是為了更好地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如何加強學與用的結合,是值得思考的問題,結合課程特色、加強對學生創新精神的培養,設計一些有創造性和挑戰性的題目,允許和鼓勵學生提出自己的獨立見解,用調研報告及論文形式作為考試形式。

4.加大機考和網絡考試形式的力度。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搭建更完善的遠距離教育平臺已成為成人教育的熱點,教育手段實現網絡化的同時對于適宜網絡考試的課程,應建立完善的試題庫管理系統和考試系統,全面實現考試的無紙化和網絡化。

(四)建設一支結構合理、高素質的監考教師隊伍

近年來,電大的考試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從傳統單一的書面考試,根據不同課程的特點陸續推出了無紙化考試、基于網絡考試;為適應成人教育自學能力強、記憶力相對較差的特點,推出開卷、半開卷、100%形考等多種形式;對于實踐性較強的課程,采取實踐報告、小論文等多種開放的形式。隨著電大招生規模的日益擴大,學生人數增加明顯,就湖州電大來說,近年來,在校生人數達4500余人,每學期各種考試考次達三萬余人次,每次考試工作人員多達130余人。隨著考試方式的多樣化、考生對象的多元化和個性化,成人教育考試管理工作也呈現出了時代的特點,學員年齡相差較大,從事工作行業復雜,思想社會化、復雜化,要處理工學矛盾,等等,勢必影響到電大開放教育在教學、考試方面的管理。其中監考工作也面臨著層出不窮的新問題、新事物。組建一支穩定性好、責任心強、業務素質全面的監考教師隊伍,很有必要。在監考教師隊伍的建設上,建議采用老、中、青相結合的原則,隊伍年齡結構宜保持在2∶5∶3的比例,男女比例保持在1∶1,以便在監考安排時做到一男一女、一老一少的搭配,更好地實施監考過程中的各項工作。湖州電大近年來對監考教師的遴選就努力遵循這一原則,除了對教師基本素質的要求外,還結合學校實際對參加期末監考的教師作了如下規定:具備本科以上學歷,在本校工作時間一年以上;有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有較好的親和力和處事能力;身體健康,能保證期末考試期間4~5天的監考工作時間等。對湖州電大2013年秋100名和2014年春94名參加期末考試工作的監考教師年齡統計分析顯示:30歲以下分別是19和24人、30~40歲的有53和44人、40歲以上的有28和26人;年齡比例2013年秋約為2∶5∶3,2014春為2.5∶4.7∶2.8。其中,男女比例分別是49∶51和49∶45,基本能實現考場人員配置合理化。由于我校與高職院合署共建,師資隊伍充裕,學歷層次也較高,參加考試工作的人員中僅3人是專科學歷,且年齡在50歲以上。其中79人均參加了二次監考,穩定率在84%。此舉較好地消除了人員頻繁變動對電大監考工作帶來的隱患;對于新加入人員在安排上采取以老帶新的模式,更好地避免了監考過程可能發生的問題。

篇(2)

論文關鍵詞 新建地方院校 法學教育 目標定位 課程設置 教學方法

梧州學院地處廣西梧州,于2006年2月經教育部批準,在原廣西大學梧州分校的基礎上建立,是一所新建的地方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學院的法律系同年成立并于9月開始招生,在短短幾年時間里,該系發展迅速,社會影響力不斷擴大,但同時在教育目標定位、課程體系設置、教學方法、師資隊伍等方面還有一些亟待改進的問題。梧州學院法學本科教育的現狀在眾多的新建地方院校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因此,以梧州學院為例來分析,希望能探尋新建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改革的方式方法。

一、教育目標應合理定位

法學教育的目標是整個法學教育發展的核心,是法學課程設置、教學方法改革和師資隊伍建設的前提。法學教育目標能否準確定位,將直接影響到新建地方院校法學本科教育的質量,進而影響到學生的就業,是一個極其重大的問題。

關于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和性質定位,有多種不同的觀點,主要包括精英教育說、通識教育說、職業教育說等等。這些不同觀點都有其合理性,因為國家和社會對法律人才的需求是多樣化的,從而導致法學教育的培養目標也是多元的。各級各類院校應該根據自身的情況,采取不同的教育模式,制定不同的培養目標。傳統的法律專業院校以及實力強大的綜合性大學應將教學目標定位為研究型人才、精英人才的培養。新建地方高校的法學院系在制定教學計劃時,不能簡單照搬政法院校和重點大學法學院系的現成方案,而應該充分結合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考慮院校自身的各種主客觀條件(學生狀況、師資力量、本校的其他學科資源等等),將教育目標定位于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基礎型、復合型和應用型法律人才,辦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以滿足社會多樣化的人才需求。

隨著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建立及中國東盟博覽會永久性會址落戶廣西首府南寧,中國與東盟各國的經濟合作向縱深發展,對法律服務人才需求量遞增的同時,也對其綜合素質要求提高。作為服務于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的法律人才,需要符合以下基本條件:既要熟知國內的法律法規,又要熟練掌握東盟一國甚至多國的法律知識;既要有良好的溝通、談判能力,又要有解決經濟糾紛的能力;還應熟練掌握一門甚至多門東盟國家的官方語言。梧州學院法管系可以利用本校與東盟國家相關高校聯合辦學的條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在開設國內法律基礎課程的同時也開設東盟法律課程、東盟國家語言課程。在實踐中探索法律人才培養的本土化與國際化的關系,發揮與東盟國家相毗鄰的地區優勢,突出為地方經濟服務的法學專業辦學特色,培養服務于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基層應用型法律人才。

二、課程設置應該科學與合理

法學學科的課程內容和課程次序的設置應具有較高的綜合性與較強的科學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學好基礎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從而實現新建地方院校制定的人才培養目標。

(一)課程內容的設置

教育部規定了16門法學核心課程作為法學專業學生的必修課,但并不是法學教學課程的全部,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學專業還可以結合本校優勢、人才培養定位及培養特色來設置其他的課程。

首先,強調的是16門法學核心課程的設置,這是開辦法學專業的課程設置方面的最低要求。這些課程包括基礎理論課和專業基礎課,能使學生掌握法學基礎理論及了解國家的幾大部門法,同時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價值觀和職業道德教育。

其次,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學教育目標是要培養面向基層的應用型法律人才,因此應該注意開設實踐性、技術性強的法律運用課程,鍛煉學生動手能力與法學理論的應用能力,如法律文書寫作、律師訴訟技巧、庭審藝術學、公司企業法律實務、非訟處理、談判技巧、公共關系學等課程。

再次,課程內容的教學應當適當的與國家統一司法考試結合。當前,在我國要從事法律職業工作,必須通過國家統一司法考試。在法學畢業生就業率低下的大背景下,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學專業想要謀求發展,就必須積極探索一些與司法考試良性對接的方式方法,盡其所能幫助學生通過司法考試。民法、刑法、訴訟法等在司法考試中占有較大分值的科目,適當增加授課課時,加強對重要知識點的記憶和理解。對于第四卷所考核的主觀題部分,采用案例題、材料分析題進行針對性訓練,有效提高學生的法律思維能力和文書撰寫能力。

最后,新建地方院校的法學專業應根據地方特色,開設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特色選修課。這樣,能使學生掌握與地方經濟和社會生活密切相關的有關法律、法規以及司法解釋,為以后服務于地方奠定堅實的法學基礎。

(二)課程次序的設置

課程次序的設置應注重課程體系的循序性,即按照基礎理論課程、專業基礎課程和專業技能課程等循序漸進的方式。

具體而言,第一學年的課程全部設置為公共必修課、基礎理論課和專業基礎課,如法制史、法理學、憲法學等等。第二、三學年開設法學專業方向課及選修課,并按照先實體后程序、先國內后國際、先綜合后具體、先主干后支脈的原則,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對法學學科有一個清晰的認識和把握,有助于學生法學理念的形成和法律思維的培養。第四學年則主要開設培養職業技能的課程和服務于地方經濟的特色選修課,以培養學生法學理論的運用能力和實際工作能力,滿足地方特色經濟的法律服務需求。

梧州學院法律系的課程設置,原來存在著較多的不合理與不科學的地方。如盲目的照搬其他學校的教學計劃,開設了一些在實踐中用得很少的部門法課程選修課,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效果都達不到預期目標。另外,也出現有將實體法置于程序法之后,將國內法置于國際法之后等等課程次序安排混亂的問題。近年來,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通過對經驗的總結和對教訓的吸取,教學計劃中的課程設置逐漸科學合理。筆者建議多開設一些能形成的專業特色的課程,以及利用學院與越南、泰國等多個國家進行合作辦學的條件,開設越南語、泰國語、東盟國家法律制度等選修課程。三、引入互動教學模式,確立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

(一)互動教學模式

傳統教學模式,以老師如何教為關注重點,是一種由教師到學生的單向交流模式;互動教學模式,則強調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多邊互動,學生可以積極主動的參與教學過程。在課堂上,由學生針對問題提出解決辦法,然后再通過歸納和總結找出較好的方案,使課堂教學活動的內容與學生建立密切聯系,并使學生本人的經驗得到肯定和充實。這種教學模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參與度,增強教學效果,更好的實現教學目標。

(二)理論與實踐結合的教學方法

本文導航 1、首頁2、理論教學方法

1.理論教學方法

在日常教學活動中,學生的法學理論知識教學不能忽視,只有基礎打好了,才能更好的在實踐中進行運用。理論知識的學習,不僅局限于課本,也不僅局限于課堂的45分鐘,教師可以推薦、引導學生閱讀法學經典名著,然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小組討論和自主分析。實踐教學方法

由于法律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這就要求法學教育必須采用實踐性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法、診所式教學、模擬法庭等。

第一,進行案例教學時,應注意案例的典型性、時效性,由教師在課堂上組織、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去發現和理解案例中的法律觀點和法律規范。

第二,設立模擬法庭等教學場所,進行案件審理的模擬訓練。模擬法庭應在教師的指導下有計劃地開展,學生通過扮演法官、檢察官、律師、原告、被告等各種訴訟角色,可以模擬參與訴訟活動的整個過程,增強學生運用法律知識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法庭辯論能力。

第三、引入診所式教學方法。診所教學能夠讓學生在參與辦理案件的過程中,接觸司法機關和當事人,體會和掌握辦案的具體操作步驟。在法律適用的真實環境中進行技能學習,可以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第四、實踐教學方法的運用,需要相關的配套設施,如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模擬法庭的場景布置、組建相關實驗室等等,這就需要更多的資金支持,這樣才能保證實踐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

四、重視師資隊伍建設

新建地方院校要實現法學教育的目標,提高法律人才培養的質量,必須要重視師資隊伍的建設。

(一)要把好教師引進關

首先,引進教師的數量要適中。要開設教育部規定的16門核心課程及一些選修課程,一般來說需要20名左右的專業教師,以一名教師擔任一至兩門課的教學任務為宜。其次,提高引進教師的質量。一方面,要引進具有碩士學位甚至博士學位的名牌大學的優秀畢業生,提高法學教師的學歷學位結構,盡量避免近親繁殖現象。另一方面,學歷學位不應成為師資選擇的唯一標準,要更多引進理論和實踐水平兼備的復合型人才,甚至要敢于引進法律實務嫻熟而理論功底不很突出的人才,如資深法官、檢察官、律師等,可以允許兼職形式。

(二)加強教師的繼續教育和培訓

在職教師應注意更新自己的知識結構,拓展法學知識的視野,了解最新前沿理論和立法趨勢,學習最先進的教學方法。例如到著名高校攻讀更高層次的學歷學位或者是一段時間的進修、訪學或者是參加各種相關的學術研討會、教學研討會等等。

篇(3)

二、“小學數學教學論”課程中整體教學的實踐

1.選擇典型的數學課題

在小學生數學整體教學中,選擇教學的數學課題是尤為重要的,在課題選擇上要選擇典型的,淺顯易懂的題目,且題目要符合老師課堂上所要講解的數學知識,要從小學數學理論、核心概念等多方面出發,老師在課堂中可以設計一些典型的數學題,既要向小學生傳達數學概念,又要培養小學生善于思考的能力,比如說老師在小學數學長方形面積計算教學中可以設計如下的數學題,“假如有兩個長方形玩具,其周長相等,將這兩個玩具命名為A與B,若A的長寬之比為3∶2,B的長寬之比為5∶3,那么A,B的面積可以為多少(答案不唯一)”,之所以選擇這一數學題,是因為其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小學生不用過多擔心說錯答案,其次還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發小學生的思考,從而培養小學生多面思考的能力.

2.選擇有趣的課程材料

小學生數學教學的課程材料可以分為成績評定標準、數學學習內容與目標、研究性數學知識框架及相關資料,對于課程材料的要求以這三方面內容為依據點,從中選擇較為有趣的課程材料,增強小學數學課堂的趣味性,為小學生創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老師在整體教學中要把握知識結構的整體性,實現數學各種知識的融會貫通,根據小學生的不同特點及性格特征有效地開展整體教學,實現整體教學的目的,為小學生提供全面化的數學知識導向,指引學生在學習中不斷總結經驗,發現新的知識點,這樣引領式的教學模式,能夠培養小學生自身形成獨立的學習觀念,使他們能夠將數學知識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鏈,為以后更深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

3.評定小組學習成績

在整體教學中設立各小組進行分組學習有利于小學生之間的學習交流與探討,對各小組的學習成績進行評定,能夠促使小學生更加認真地學習數學知識,老師可以通過兩方面對小學生的整體表現進行評價,一是評價各小組討論數學知識的整體表現,將其評定總分設置為50分,主要從數學理論知識的運用、學習內容的準確分析、課程材料的全面理解、與老師的配合表現及其他小組提出問題后的回答積極性等五個方面進行分析評價,每項評定分都為10分.二是評價老師教學設計的成果,評定分也設置為50分,主要從創意課程材料的選擇、教學過程中是否按照教學目標來實施、教學中對重點知識的把握與講述、教學方法對小學生所產生的影響、數學知識的整體性把握等五個方面進行評價,每項同上也為10分,對老師及小學生進行客觀的評價,分析他們在小學生數學課堂中的表現,可以清晰地了解老師進行整體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清楚小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掌握狀況,從而就可以有針對性地開展整體教學,不斷完善課堂教學中的每個環節,實現整體教學的目的,培養小學生學習的整體意識.

4.注重交流與合作

篇(4)

二、快速思考

認真審題,就是為了全面、快速、準確地思考,要做到眼看“、”嘴讀“、”手畫“、”腦思“。”眼看“是獲取信息的最直接的方法,要全面、細心:”嘴讀“可以小聲讀或默讀,是強化知識、接受信息的手段:”手畫“是對題目中出現的物理情景、物理模型可以畫一些必要的運動草圖、物體受力圖、物理變化的過程等等,這是解題中很重要的一環,也是解題中的突破口:”腦思''''“就是充分挖掘大腦中所有儲存的知識信息,準確、全面、快速思考,分析出解題的思路和方法。

三、準確運算

有了思路和方法,根據物理定律和物理原理,對已知、未知條件列出方程和關系式。在解答的過程中往往牽涉到數學上的一此運算,一般情況下運算要求不太高,運算過程并不是太復雜,因此,在求解運算過程中,不要花費太多的時間。另外“快”中要注意運算的準確性。在運算過程中,有些同學喜歡“跳步”、“漏步”認為這樣節約時間,這恰恰是答案容易出錯的原因之一。對于標準化考試,特別是選擇題、填空題這種只要求最后答案而不要過程的試題,往往會因此導致前功盡棄,錯了還不知原因。運算中要又快又準完成解答。

四、巧破難點

篇(5)

第二、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雖已有所側重,但與素質教育的智能培養目標尚有很大的距離。這也是向素質教育轉軌的重要內容。筆者認為,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并進行思辯性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系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系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

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地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相比之下,中國史的思想教育要好于世界史部分。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與應試教育有直接的關系,歷史教師應引以為戒,在今后的教學

活動中予以重視和進一步地落實。

2.從教學方法看還比較單一、陳舊,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得不夠突出

很多教師,尤其是偏遠地區的教師在教法的使用上仍是傳統的單一型,即以講解法與講述法結合為主,學生的調動很不夠,突出的是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們提倡的教學指導思想是啟發式教學。據統計,目前教法已有14類72種之多。教師應當根據不同的教材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尤其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的體現,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去學,而不是被動地接受。并且要教會學生分析歷史人物、事件的立場、觀點,引導學生去掌握良好的學習方法,從而使學生更好地去掌握知識、運用知識和駕馭知識。

3.從教師的教學基本功底來看,還有待于進一步強化

關于教師的教學基本功,這里從三點來談一下個人想法:

第一,關于歷史教師的知識結構問題。

&n

bsp;作為一名中學歷史教師,首先應具備扎實的專業基礎和完善的知識結構,這直接影響到教學的深度和廣度。這個知識結構應當包括三方面:一是要有貫通古今的通史知識結構;二是要有熟悉中外的全球史知識結構;三是要具有超出史學范圍的多學科的知識結構。

第二、關于歷史教師的語言問題。

歷史教學以其學科的特點,對教師的語言也有相應的要求:一是既要生動、具體,又要準確、無誤;二是既要通俗易懂,又要有時代性;三是既要有文采,又不失質樸風格;四是既要邏輯嚴謹,又要有節奏感。但要達到上述要求,教師必須重視教學語言的培養和訓練。

第三、關于歷史教師的板書、板畫問題。

篇(6)

在教育部部署的"校校通"工程的推動下,教育信息化的工作已在全國各地中小學普及并逐步深入。學校要實現教育信息化,擺在我們面前的問題還有許多。但最關鍵的問題還是教師是否掌握了信息技術。我們學校為解決這一問題,已經堅持多年的教師計算機培訓活動,每位老師都參加了校、市各級的計算機的各種培訓和考核,投入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當然也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得到的思考的要更多些。老師的確很忙,他們很難找到成片時間來較系統的;有一部分老師,他們也花了不少時間和精力,但還未進入角色,收效不大。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在下一階段提出了:信息技術培訓工作應該充分運用信息技術,老師對信息技術的學習應融入信息技術的應用中。實現這一目的的最好形式就是在網上開展教師信息技術的繼續教育。這就是本文要探討的問題。

一、建設培訓網站,為教師提供信息技術繼續教育的新模式

以往,老師的培訓要找專門的時間,集中在同一地點進行。這對于老師繁忙的工作來說是相當困難的,大多都只能選擇雙休日或其他假期進行,了老師們的休息和整個學校教師的培訓進程。我們首先想到的是建設一個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網站,讓信息技術為信息培訓服務。,廈門教委信息中心建設的廈門教育寬帶網已經覆蓋島內外幾十所中小學,并開始建設了教育數據中心。廈門中小學的校園網絡的建設也已基本完成,這為建設培訓網站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條件。在市教委人事處和教育學院電腦中心的支持和指導下,我們開始規劃和建設"廈門市中小學計算機繼續教育網站"同時,開展了在網上進行教師信息技術教育模式的研究(該項目已列入"全國教育規劃重點研究課題")。

在網站規劃中,主要考慮了以下幾個問題:

(1)通過網站瀏覽,教師可了解,掌握信息技術應該學那些內容?包含教育部對中小學教師進行全員培訓的要求以及本地區對教師的具體要求等。

(2)組織教學節目源,請有經驗的老師在網上利用課堂上課(以下將重點討論)。

(3)在網站上交流各校培訓所使用的教材、講義、以及教學音像資料。

(4)在網站上開設老師的研討空間,分門別類的組織各種論題。

(5)展示老師的各種應用事例,如教學幻燈片或其他小課件等。

(6)讓老師發表教育技術在各學科應用的小論文。

(7)應用小常識等。

培訓網站應該是盡力為教師服務的,無論是想系統的學習或是有什么疑難雜癥,都可以通過網站來得到解決。讓網站加入繼續教育的服務行列,為繼續教育提供了新的模式。老師通過網站參加培訓,有以下益處:

(1)不受時間(不含直播)和地點的限制,這一點不言而喻。

(2)因人而異,因材施教,實現個性化的學習。

(3)可以反復學習,不懂的章節可以重來。

(4)可以參加討論(漢字錄入必須過關),實現交互學習。

(5)可以有選擇的學習,學習針對性強,效率高。

(6)實用性強,直接針對老師的實際應用組織教學和討論。

在網站培訓和學習最主要的問題是交互性問題。當然,在網站是可以交互的,但交互畢竟沒有面對面的真實和有感情。如何來解決這一問題呢?

二、在寬帶網上使培訓更具親臨感和更強的交互功能

先了解一下寬帶網絡。網絡是傳遞信息的通道,對于在相同時間內傳遞的信息量越大,就稱該通道越寬。寬帶網絡就是可以在瞬間內傳遞大量的信息的裝備。如果我們只是傳遞文字,就不必要寬帶網。但如果傳遞的同時有圖形、聲音和影像等多媒體信息,那么寬帶網將起決定性的作用了。正在建設的廈門教育城域網絡為千兆寬帶網絡,是一個傳輸速度極快的網絡,它可以容納上百人直接上網來傳遞多媒體材料。

由于有了寬帶網絡的支持,我們的培訓網站在主講培訓內容中將大量采用視頻數據流的形式。這是因為視頻流制作上較容易,其表現形式也容易讓學習者接受。有關視頻流的產生,將在下面介紹。我們先來討論在寬帶網的培訓的三種模式,當然,它們還需應用軟件的支持:

(1)現場直接播放教學節目。先在網上公布教學節目單,定時播放。在網上的任何一個用戶在權限許可的條件下都可以收看(參加)。這種形式一般用在典型的示范課程或即時的現場教學等。它的特點是:由于網上采用廣播的形式,在整個局域網中它只需一個數據流,因而不會占用太大的帶寬即可播放質量較好的畫面,參加人數也沒有限制。依靠軟件的功能,可以實現文字的交互。即聽課著用文字的方式進行提問,講課的老師可隨時獲得,并在老師認為必要的時候給予回答,這種回答可能是他課程內容的一部分。這種交互的形式對聽者仍有親臨的感覺,效果較好。這種培訓的缺點就是必須定時,除非你錄制,否則不能重播。

(2)預制好的教學節目,分門別類的存放在中心服務器,以網頁的形式讓學習者點播收看。這樣的節目不宜過長,每個節目只須解決一個知識點,一般在3-5分鐘,學習者點播收看可隨時隨地(當然需要有聯網的電腦,下同)。并且不需要成片的時間,這對于忙碌者特別適宜。如果一個節目沒看清楚,那么可以重新再來一遍。已經懂得的節目不必點播或者只是預覽一下。這種形式能不能交互呢?由于是隨時隨地進行,老師不可能隨時等候,兩種(可并存)可以解決:一是在網頁上提供教師答疑交互版塊,老師每天在網上查詢一次,并作答。但如果學生數巨大,這種方法可能是杯水車薪。另一種方法是建立學員討論組,利用學習者這一群體進行交互,讓學習者通過討論來解決自己的疑難問題,老師也可參加點評。

(3)智能型的教學節目,這種形式在制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在網上節目源并不是一條順序的數據流,而是根據學習者在交互時提交的情況提供不同路徑的節目選段。整個節目源是由計算機編程將許多節目片段按知識的層次結構組合而成。這種節目源的難度在于事先已預置了學習者可能提出的問題,并為解答這些問題都作好了節目片段。當然,假設這樣的節目源可以滿足學習者的需求,這就無須老師在網上守侯,同時也實現了隨時隨地的學習的目的。

比較以上三種模式,它們都有自己的特點,但第二種模式是初建網時最適宜采用的模式。由于制作較為容易,大量制作節目片段,可迅速豐富網站的內容。同時也為制作智能型教學節目源建立了堅實的基礎。

三、如何制作適合寬帶網上的培訓節目源

培訓網站的主要是培訓節目源的制作。由于所有的培訓內容(文字、圖片、聲音、影像)都可以數字化,因此,培訓網站的建立關鍵就在于如何收集(采集)和組織這些數字化的培訓資料,并在網頁上展示出來。,存儲空間的成本已經十分低廉,在網站上大量存儲多媒體信息已成為可能。這里,側重討論由視頻構成數據流的信息源的制作。視頻數據流作為培訓的信息源的特點是:表現形式豐富、多變,容易吸引者。在設備和軟件完備的前提下,制作相對容易。以下討論幾種視頻數據流的制作形式:

(1)直接對老師的上課現場進行錄制。此法較為傳統,市面上各種教學VCD光盤幾乎都采用次錄制的,因而容易收集。在培訓網站上不宜直接采用,這只是課堂的搬家。

(2)對與信息技術內容的培訓,它有一個特點:即大部分的內容都是在機的屏幕中表現的。選用一種抓屏軟件,錄制來自屏幕演示的培訓內容,它仍是一種視頻數據流的形式。目前,常用的抓像軟件有HyperCam、Screenrecorder等。筆者采用的是:CamtasiaRecorder(先入為主)。該軟件已經為制作這類的教學資料的設計了許多十分實用的功能。如:抓屏的范圍可以是整屏、窗口、自定或可變化的;錄制時可將你對著麥克風的話音同步錄制,也可后期加入;屏幕演播過程鼠標的表現可以用各種動畫色塊突出表現或更換鼠標指針的圖案;提供了編輯功能等等。如果演講老師能學會這種錄制形式,只要找一個僻靜的地方,一臺電腦和一只麥克風,自己一個人就能完成全部的操作。

通常,把它們轉換成視頻流的形式(如realplay、),特別適合在網上點播。在網上如何組織視頻節目源是一個值得的。我們的做法是,把一個較大的知識體系分為許多知識點,每一個知識點錄制成一個視頻小片段,每一個小片段的長度控制在3至5分鐘。每一個小片段被組織到網頁上,可以用帶超鏈接的小標題表示,甚至可以帶上一小段文字說明,讓學習者決定是否點擊它。

四、如何讓培訓網站充分發揮其特有的功能

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網站其目的是培訓老師掌握信息技術,并將其于教學中。那么,如何來實現將自己的學習溶入信息技術的應用中?設想,利用培訓網站的上載功能,給老師有機會來展示自己的學習成果,如自己制作的POWERPOINT的作品或個人網頁等;對于那些還不能上手的學習者,我們可以設計在網上置放某一作品的半成品,并告訴最終要完成的目標和一些提示或幫助。這樣可以降低其制作的難度而達到學習者直接參與的目的。網上可以提針對學習內容配套練習和測試題目,可以直接在網上測試自己的學習效果。由于計算機是智能的,如果你的學習過程在網上都有記錄(根據IP或登入帳號),通過網上編程,可以對學習者的學習進行跟蹤和評估,并能給出下一步學習的指導意見。

教師信息技術的培訓網站應該成為教師進行網上教學的示范。我們建成的寬帶也必將運用于教師的教學活動中,老師如何設計網上的教學活動?如何通過網絡與學生在新的環境和空間下進行交互和溝通?本培訓網站的本身將成為一個事例。老師參加信息技術培訓時,老師為該網站的學生(學員),體會在網上如何學習(接受)知識。同時,網站提供老師的實踐空間(主頁空間和上載機制)。這時,老師是網站上自主網頁的主人,通過該主頁和他所教的學生進行交互學習,從而學到了在網上從事教學的本領。這就是該網站最主要的目的!

篇(7)

2各維度指標的構建

2.1教學工作量

教學工作量是指一段時間內教師參加各項教學活動所實際達成的工作指標數。其中標準課時數是指一個學時的中文理論課程按1個標準課時計算,其余教學工作量均按此進行標準化處理。

2.2教學工作質量

教學工作質量指的是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時的產出,具體包括對學生的產出,是否能使學生快速、準確的掌握所學知識,同時感到所學內容生動有趣;對自身的產出,通過參加教學活動,能否使自己的教學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從而達到不斷改進教學水平的目的。工作質量的判定主要根據相關人員的評分乘以相應的權重系數獲得。

2.3教學貢獻

教學貢獻指的是教師在教學建設、教學課題、教學論文及教學獲獎等方面所產生的杰出成果,并由此對學院的學科發展所帶來的不同程度效益。

3績效考核體系的應用

3.1評價結果與教師年度考核和評優評先掛鉤

設定最低績效值,未達標的教師將由醫院教學管理部門進行約談、周會通報批評、取消授課資格等相應處理。對每科室教學排名靠前的教師,在年終時進行教學表彰,形成“比、學、趕、幫”的良好教學風氣。

3.2評價結果與教師崗位聘任及職稱晉升掛鉤

績效考核連續三年有優異表現的,可以優先考慮晉升其教學職稱。如果連續兩年教學分數沒有達到最低標準值的,將暫停當年教學系列職稱晉升評比資格。實行“師德一票否決”和“教學一票否決”制。凡年內拒絕接受教學任務、發生教學差錯事故、出現嚴重師德教風問題或在教學質量檢查考核中不及格者,在崗位聘任中實行一票否決制。

3.3評價結果與教師績效工資掛鉤

將考評結果納入年度醫院核心人力資源考核體系,所占權重為總體考核分數的10%。將考核結果與教師績效工資進行掛鉤,每年的績效考核結果將計入教師檔案。同時教學管理部門將定期向人事部門進行通報,考核結論作為教師每年崗位津貼、業績津貼和獎金發放的重要依據。

4績效考核時需注意的問題

4.1考評分值和系數的設置

本考評體系僅限于借鑒已有的考評系統及相關文獻資料,其系數和權重的設計不可能完全適合本單位的具體情況。因此,需要通過德爾菲法或頭腦風暴法來盡可能多的收集專家意見,將賦值精確化,權重科學化,項目全面化。另外,將計算考核系統應用到實際工作中時,應根據實際情況調整權重值,達到不斷改進和完善考核體系的目的。

4.2日常工作量與教學研究、獲獎的權重分配

由計算公式可知,本考核體系只設計了具體工作情況的權重,但是并沒有針對日常工作總量與科研獲獎情況再設計總比例系數。

篇(8)

教師發展學校之所以為大家所接受,正是由于首師大教科院,中小學以各自的優勢,以學校豐富的教育、教學實踐,作為教師的發展場所,面對改革的客觀形勢,重新審視教育,重新理解教育,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再實踐中發展能力,促進教師發展,進而促進學生發展。

從2001年5月至今,我們與首師大教科院的指導教師在建設教師發展學校的道路上共同走過了風風雨雨的10個月,在這段日子的探索與實踐中,我們形成了三點共識,一條思路。三點共識即教師發展學校的工作,要溶于教育教學實踐,提供實踐與交流的機會,這種研究是和諧的、同步的;要善于在實踐的基礎上注重總結,提供理性的思考,促使教師在研究狀態下工作;要激發教師對以往工作進行冷思考,從思考中感悟升華。一條思路即“根植實踐,勤于思考;點面結合,逐步推進”。

一、在反思中感悟,在感悟中升華

為了使我們的工作更加有的放失,首師大的指導教師們首先在校內做了多個層面的調查。他們向校長了解學校的辦學思想,隊伍建設情況;他們在與中層干部的交談中明了學校各部門工作的具體特點;他們更是廣泛地與廣大教師進行交流,在反復進行的平等的對話中,理解了中學教師工作具體特點。豐富的聲像資料使他們有機會看到東鐵營一中這所老校所走過的辦學歷程…..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把握學校教育教學的發展脈絡,對教師的研究能力和教學現狀有初步了解,為發展學校的啟動奠定基礎,而交流、對話,是相通相溶的過程,就教師發展達成共識,把發展學校起步階段的著力點放在行動研究上,對過去時進行冷思考,在思考中滲透新的理念,重新認識教育,認識自我。

多年來,教師以職業的責任感,付出辛勤的勞動,有許多改革的嘗試,教師有著渴求成功的迫切愿望,面對現狀也有困惑,焦慮和煩惱。我們注重引導教師有意識的回顧自己的實踐,以典型的個案剖析自我。老師們首批完成了40余篇個案分析,這些個案雖篇幅不長,既沒有轟轟烈烈的大事,也沒有任何豪言壯語,都是從日常教育教學活動中,經過認真思考提煉出來的,但在老師們平實的語言中,卻能分明地感覺到他們認識上的變化。

一位班主任老師講述了這樣一個小小的案例:那是初三臨近畢業的時候,所有老師和班主任工作要集中到升學考試的復習和填報志愿的緊張而繁雜的工作中,那一天,我抱著一摞學生做的很不理想的練習題,走進教室,拿起粉筆,想急于開始試題的講評,入映眼簾的是黑板上一道長長的裂紋,“這是怎么回事?上午還好好的!”立刻有幾名同學的目光投向了我們的搗蛋鬼“律XX,我們似乎明白了,把他叫起來,一痛訓斥,什么不珍惜集體榮譽,不愛護公物,永遠改不了!等等話語象開了閘門的水從我的胸中奔涌出來,仿佛教學的壓力、學生學習進步的緩慢,班內間或出現的問題,所有的一切都在我痛斥這名學生的時刻得到了渲瀉。這名搗蛋鬼沒有說什么,只是看著我,目不轉睛。畢業前的日子是短暫的,孩子們都畢業了升學了,然而這個班內很不起眼的一個女生在畢業后的第一個新年,給我寄了份賀卡,賀卡上寫到道:老師感謝您三年中和我們共同走過了那些美好的日子……我想告訴您,那次黑板上的裂紋是我和同學扔傳鉛筆盒時打出來的。看到這,我真的很難過,律XX的充滿怨恨的目光重現在我的面前,黑板上的裂紋成為了學生和他的老師之間永遠的裂痕。

大量的個案,展示教育的片斷,生動、真實、形象或成功或失敗,它不是自然狀態的展示,而是理性的再認識,從中分析得失利弊。使大家意識到,面對新世紀對人才的要求,以固有的評價標準判別,不合時宜,會抑制學生的發展;面對著發展中動態的學生,用原有的教育方式,已遠不適應,必須更新觀念。這種認識,不是駕空的,而是植根于對鮮活個案的剖析上,萌生改革的愿望,逐步實現在繼承中發展,在發展中創新。

在個案反思的基礎上,做進一步嘗試。上學期,我們破例做了一次全校統一要求的期中練習,它的意義不是一次考試,老師關注的焦點也不是分數,而是以這次練習為線索,順藤摸瓜,去分析自己前一段的教學過程。這也可以說是反思,但已不是停留在某一事件上,而是對一個持續過程的反思。“教學”是教師每天所從事的勞動,它對于老師們已顯得那么平常,在這種日復一日的活動中,他們往往疏于思考,而我們恰恰要打破這種近乎沉寂的平靜,讓“思維”這潭水活起來。

我們明白教師發展學校不是在原有的學校上再單獨建立一所新的學校,而是功能性建設。學校不僅是培養學生.促使學生發展的地方,也是培養教師、促使教師發展的地方,在以教師發展促進學生發展的理念下,賦予學校推進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功能。我們的教師發展學校工作是在學校整體發展目標下.在教師們的實際工作中去促進教師們的發展。教師發展學校建設決不是一時一事的臨時行為,它應該是持久的,符合時展需要的,因此,我們并不去追求它短暫的輝煌,而是讓他真正的植根于我們的教育教學這塊沃土,精心呵護,促它成長,使它具有持久的旺盛的生命力。

二、在實踐中研究,在研究中實踐

1、營造氛圍,引導教師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育工作

教師進行研究是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需要,教育對象是多樣的,教育內容是豐富的,所以教育是復雜科學,具有高度創造性,教師不能用一種方法教育所有學生,也不能用一種模式傳授所有內容,必須針對不同學生不同教育內容,采用不同方法和模式。因此教師工作本身的確具有研究性。教師只有在教育教學中不斷探索未知,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體現其研究特點,才能形成教師發展的內驅動、原動力,才能有成功的教育教學效果。

努力引導教師以研究的態度從事教育工作,也是突出教師主體意識的需要,通過研究,有利于改變幾十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改革由校外專家提出意見制定方案,控制實驗過程。單純享受改革成果,而學校教師只是方案的實施者,實驗的執行者的狀況,使教師真正由單純改革方案的“消費者”“執行者”轉變成鮮活的教育理論的“生產者”“創造者”。這樣才能使教師在根本意義上,在教師專業發展上站立起來,才能真正自強、自立、自尊、自為,同時也為學校教學改革注入活力。

為了營造研究的氛圍,我們一方面通過各種講座報告等方式,使全體教師增強發展自身專業素質的意識,樹立教師應不斷通過研究自己教育工作,提高自身的工作質量和水平的觀念,另一方面,通過討論交流對話等途徑設法營造“工作中進行研究”的氣氛。以此激發教師的冷思考,在反思經驗與教訓中提高自身素質。

教科研工作,一直是我校較為薄弱的工作環節,為了使教師的工作,具有科學性,借助首師大教科院的智力和科研資源加強了科研工作。組織教師申報一系列課題,其中“教師發展學校的理論與實踐研究——東鐵營一中校本教師繼續教育的探索”作為豐臺區重點課題被立項。初一實驗班成為“運用Z+Z智能平臺,實現多媒體與數學教學整合”這一教育部國家級課題成員,目前我校每個教研組每位班級主任都確定了自己的校內研究課題。

2001年7月,我們組織召開了“東鐵營一中首屆教育研討會”以往的研討會都是分別以“德育研討會”“教學研討會”的形式出現,而現在我們打破了這一模式,統一到“教育”這樣一個命題上,去探索教育的真正含義和成功之路。我們深深感到對學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和文化知識的傳授是無法割裂的,因此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學生健康成長,學生真正的成才,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所以通過充分準備,學校領導和首師大指導教師一起從100余篇的論文中精選了8篇優秀論文,這8篇論文分別從不同角度闡述了在教育教學的實踐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認識,提煉、升華的過程。

2、在開掘中不斷發現教師發展的生長點

學校大力倡導和鼓勵教師積極參與教改實踐,創造條件讓老師去學習新的教育思想,教學方法。在校內以教改研究課的形式,以教研組研討的形式,以階段性總結的形式不斷開掘,及時發現典型,宣傳典型,以此帶動其他教師。

我們從重新認識師生關系開始,改進課堂教學。傳統的師生關系是知識上的授受關系,教師是知識的占有者,學生是知識的索取者,這樣就忽視了教師與學生在人格上的平等關系,忽視了學生是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這樣一個現實,從某種意義上說,教師對學生應該是嚴格與關愛相結合,應該是朋友式的幫助關系。

從事高中生物教學的齊硯平老師,在不斷地學習和探索中找到了改進自己教學的生長點,得以發展,效果十分顯著,齊硯平在她的體會中談到:以前,我對學生的能力多持懷疑態度,對于許多知識是掰開揉碎地講,嚼了又嚼,再給學生。知識點一一講清,注意的問題一一說清,復習的內容一一列清,學生等著吃現成飯。這樣就很容易出現老師講的頭頭是道,而學生未經大腦的思考,測驗時不知所云的情況。如果把學生學知識比做過河,老師總是習慣背著,抱著學生走。認為讓學生試著下水自己淌一淌,還不如老師背過去省事。但是,久而久之,學生的潛能得不到發揮,學習能力得不到訓練,在對這一問題的不斷認識中,齊老師改變了以往的做法。嘗試讓學生自己下來,親自淌河前行。由“抱”到“放”,需要老師在各方面的轉變,她深鉆教材,并根據學生情況,認真設計教案,首先搞清河中那些地方水淺,平坦,可讓學生大膽自己過;哪些地方水流湍急,老師要扶一把或學生互幫一下。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水平設疑置難,激發學生積極思維。課堂上努力實現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媒體間多向互動的立體教學模式,努力營建寬松和諧、自由公平的課堂氣氛,最大程度地關注人本身的發展,滲透人文精神,使學生對知識的學習不是簡單地,被動地接受間接經驗,而是按照知識形成過程在探索中總結出來。在教法的選擇、教學媒體的采用,學習指導等教學環節的設計上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挖掘學生的內在潛力。給學生創造參與的條件,展示才能的空間,努力給學生思考的機會,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學校在適當的時候舉辦了以“做學習的主人”為題的高二生物課學習的展覽,在師生中引起很大反響,許多教師在自己的課堂上結合自己學科的特點也紛紛嘗試,引導學生思維動起來,主體性地參與進來。現在高二年級的學習園地,學生自制的定期更換的涉及到生物、數學、語文、英語、政治、歷史等各學科的知識網絡圖,學習資料集錦,是老師們在課堂教學中思考、調整、探索、提高的最好明證。

再比如初二班主任陳文娟,在認真思考新形勢下的師生關系,如何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體這一問題之后,終于樹立起信心和勇氣,向“抓兩頭,促中間”的教育模式提出自己的看法。她認為在學生思想教育上長期以來,已形成“抓兩頭,促中間”的框框,極易導致事實上的“忙兩頭、丟中間”的最終局面。這部分中等生大多缺乏主見,缺乏學習、活動的熱情,沒有與人競爭的勇氣和興趣。這部分“中等生”長期缺乏教師應有的關心、幫助和培養,在集體生活中也缺乏唱“主角”的機會,自以為處在冷漠的關系中,加上對自身認識的不夠,形成了精神欲求不足的心理特征。

我們感到特別難能可貴的是陳老師開始認真研究它的教育對象了,并力爭去科學地做出分析。她的觀點也許還不成熟,需要進一步完善。但是要培養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學生,教師要首先具備這樣的精神和能力,陳文娟老師敢于向傳統挑戰,在自己的教育園地中,把那些易被忽視的為數不少的學生群體,發現出來,突出出來,為她們克服意志、能力、性格方面的消極的心理特征,去搭設舞臺,提供機會。在“找優點”的活動中幫助他們尋找自信,正確認識自我,進而以各種類型的競賽幫助他們創造出各自的成功記錄,利用周記培養學生自我教育的能力。一段時間的實踐之后,陳文娟老師頗有感慨,她說:“中等生的世界是五彩斑斕的,他們有憧憬、有夢想,老師要做有心人,給予他們熱情的關注,努力理解他們的思想,提供他們鍛煉的機會,他們就會樹立起信心,積極健康的發展。”

我們分明看到陳文娟老師一系列的理性研究和實踐探索中掌握并運用了相應的教育教學和心理學知識,收到很好的教育效果,我們將這一點在學校教育工作中不斷拓寬,用這一典型來影響和帶動更多的老師,老師們能夠從中體會到“學習”的必要性“研究”的必要性,要想使學生健康成長,教師必須能動地發展自身。

3、以點帶面共同發展

初一計算機實驗班是從初一年級選取的一個自然班,同時又是教師發展的一個“點”這個班學生人手一機,師生以計算機為學具,增加課堂學習內容的容量,調整課堂學習的節奏,尤其注重在教師的指導下,讓學生、自主獲取知識。我們制定專項的研究方案,對學科教師提出具體要求,明確階段性目標。我們的研究根植于學校實踐,同時又決不將自己封閉于校門之內。我們組織教師與首師大從事計算機教學研究的林培英教授一起切磋,向北京181中學等部分在計算機教學與研究方面做出實質性嘗試的學校請教,共同研討如何在這一領域加快實踐的步伐。把學生家長請進課堂,聽師生互動研究課和家長、學生共同去分析這種新的教學嘗試的成功點與不足,在此基礎上不斷調整與改進。借助首師大信息中心的技術力量,利用參與科研課題的機會,送教師參加信息技術的運用的培訓,與育才中學、阜成路中學等其他區縣的教師定期交流。

在實驗班教師實踐的基礎上,我們加快了教育技術的掌握進程,促進教師專業發展,聘請首師大教師多次親臨學校現場,進行了系列的計算機應用及課件制作的講座,有效地指導教師掌握現代教育技術。在此基礎上搞了教學課件展示會,近30件課件入選,在全體教師會上演示,學校總結了階段性工作成果。借助“校校通”網絡工程,學校在資金困難的情況下,仍然拿出40余萬,為教師辦公室、高中教室配備計算機及投影機、實物展臺等現代備課,授課設備,為教師進一步掌握并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優化教學過程創造條件,同時也對教師的備課,改進教學活動提出更高要求,值得欣慰的是在前段工作的基礎上,教師們欣然地接受了這一系列變化,特別是青年教師們興奮地進入如何有效使用計算機提高學生課堂學習效率,怎樣將計算機與學科教學進行整合的研究之中。

篇(9)

反思教學目標的生成和確立具體體現在:是否符合新課程目標的要求;是否按照學習者特征和學生需求分析確定教學目標;是否表述明確具體;學生是否達到了教學目標的要求;學生在學習中關注的問題能否作為教學目標;能否讓學生參與制定教學目標,如何制定。具體體現在:關注學生的情緒變化;使每一個教學層次都伴有信息反饋的手段和矯正措施;保證師生信息交流的暢通無阻,善于捕捉學生學習的“興奮點”和思維的“受阻點”,及時引導點撥;及時評價學生的學習效果,使學生正確的學習行為得以肯定,錯誤的行為得以糾正,在反饋——矯正的過程中不斷的接近目標,以至達成目標。

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化、擴展青年教師必須謹慎選擇恰當的教學方式,明確教學方式選擇的依據,根據具體的教學情景對其作出合理分析與再認知,依據教學目的、特定的教學內容、學生的具體狀況、教師的風格和教學方式本身的合理依存條件,選用及組合不同的教學方式,最大效度地呈現教學內容。例如,語言學科多選擇講讀、對話、問答等教學方式,強調學生的情感體驗。科學類學科多采用探究式、實驗法、小組合作等教學方式,強調學生參與研究,運用比較、分析、歸納、概括等對問題進行猜想,制訂計劃,然后做實驗進行驗證、解釋,提高問題解決能力。

教學評價是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對教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質量做出客觀衡量和價值判斷的過程,教學評價反思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評價的全方位考量,既是對整個教學過程的反思,也是對評價本身的反思。教學活動由課前活動、課堂活動、課后活動三個環節構成,而反思則貫穿于各個環節之中,形成基于“教學問題”的預設性反思、基于“教學對話”的實踐性反思、基于“教學事件”的總結性反思等策略。

篇(10)

2高職院校籃球單元教學考試內容和方式

2.1研究對象與方法研究對象:河南林業職業學院、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洛陽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針灸推拿職業學院學生2000人,其中男生1300人,女生700人。研究方法:文獻資料法:查閱國內外有關文獻資料,了解該課題研究現狀,為本研究提供理論依據;問卷調查法。在各高職院校中進行關于籃球課考試內容和方式、能否自選考試內容及對籃球單元考試方式改革建議的問卷調查,共計2000份。對河南林業職業學院、洛陽職業技術學院、洛陽科技職業技術學院、河南針灸推拿職業學院等學校共計37名體育教師進行關于籃球課考試內容和形式、籃球單元考試方式改革建議的問卷調查。

2.2結果與分析籃球課考試內容和形式有:定點投籃或1分鐘計時投籃;半場或全場運球上籃;籃球教學比賽;可以選擇籃球技術考試的內容沒有。考試的方式為完成規定動作的數量和質量。對改革籃球單元考試方式的改革建議有:90%的同學認為考試方式應靈活多變;考項可以選擇個人擅長的技術內容(如投籃、運球、傳接球等技術中的一項)。2013年《河南省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工作十項規定》嚴格執行學生達到體育基本標準的相關規定,體育課是學生畢業考試科目,體育課不及格不予頒發畢業證。《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成績達到良好及以上者,方可參加三好學生及其他先進榮譽稱號、獎學金評選;《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試達不到50分按肄業處理。因上述規定,獲得良好以上的成績是學生的普遍愿望。89%的教師認為籃球單元考試的內容主要是考核學生對籃球技術掌握的情況。考試方式的改革要有利于調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要結合職業教育的特點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社會適應性為目的。

2.3現狀現行的高職院校籃球教學考試多以規定性技術動作考試為主,重視結果評價,忽視了個性差異和特點,考核的內容、形式不合理,不能真實反映出對學生的評價。如考試內容有定點、定時投籃,個人半場或全場運球上籃,教學比賽等方式。考試形式是規定動作完成的質量和數量。考試內容及形式已不能很好地適應時代的需要,弊端已經突顯出來。這種考試方式有三個弊端:一是對學生籃球運動能力、鍛煉習慣的培養不利,集體運動應考慮到個體的差異,以人為本,發揮特長;二是對提高學生積極性、創新性的教育不利;三是對培養學生團結協作的精神、積極向上、奮勇爭先的優秀品質不利,也容易造成考什么練什么,運動水平低的同學由于采取“針對性練習”策略而得高分的局面。因此,高職院校籃球單元考試方式的改革應以建立提高學生積極性,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學生團隊精神和社會適應能力,養成自覺鍛煉身體,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為目的的考試體系。

3考試方式改革的建議

3.1考試的內容及分值(按百分制)平時考核(60分),主要是學生的出勤,課堂表現,學習態度,團結協作精神,創新精神,集體主義精神,奮勇爭先,拼搏向上的優良品質等。單項技術的考試(可選擇項目)運球技術、傳接球技術、投籃技術、搶籃板球技術等自選項目分值一樣,制定統一標準(20分)。組合技術的考試,兩人配合的半場或全場運球上籃(10分)。團隊合作技術,半場或全場的教學比賽(10分)。平時考核要重視過程,嚴格考勤,重參與,重視學生行為習慣的培養,重視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養成,堅持“健康第一”指導思想,使所有的學生通過籃球教學養成良好的籃球健身習慣,提高身體健康水平。期末考試重結果,重學生特長的發揮,個性的張揚,重團結協作,重優秀品質的培養,通過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每一個學生都有一個滿意的成績。

3.2考試方式的改革應遵從以下原則

3.2.1應該采取規定動作和自選動作相結合的原則。

3.2.2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相結合的原則。

上一篇: 會計學習畢業論文 下一篇: 教師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一级国产交换配乱婬视频 | 亚洲日韩国产欧美一本大道 | 婷婷免费在线视频 | 中国人手机在线观看 | 性做久久久久久久久 |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