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4:5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師專業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大學教師的專業發展包括三方面的內容:(1)具有相應的在大學教學實際教學能力。這是專業化最基本的能力。(2)具有教學設計的獨創性,能有效地組織大學課堂教學。+-(3)能在大學教學實踐中不斷地反思、總結和開展教育教學科學研究。大學教師職業專業化既是一種認識,更是一個奮斗過程,既是一種職業資格的認定,更是一個終身學習、不斷更新的自覺追求。
二、大學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本途徑
(一)樹立大學教師專業化的新理念,關注大學教師教育信念、專業精神的培養。大學教師專業化首先要轉變教育思想,要讓教師及整個社會認識到大學教師是種專門的職業,應該具備專業的知識。改變社會對教師職業具有一定替代性或是準專業化等模糊看法,要認識到大學教師是個專門職業,大學教師職業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作為教師專業化理論內涵的組成之一,大學教師的教育信念反映的是大學教師對教育、學生以及學習等的基本看法,形成之后,在一段時間內保持相對穩定。教育信念在大學教師專業結構中位于較高層次,它統攝大學教師專業結構的其他方面。因此,應該對大學教師進行信念和信仰教育。要自始至終把教師作為一個富有生命力的人來看待,強調教師自我生命活力的體驗和專業滿足感,增強對教師專業內在的、執著的熱愛之情,這樣才能將情感內化,形成穩定的個人品質和正確的教育信仰。
(二)加強理論研究和實踐的訓練,突出大學教師專業化的特色。教育理論研究和教育實踐訓練在大學教師專業發展中發揮著先導作用。大學教師的知識應該是雙重性的,應是專業知識和教育知識的統一。從事高等教育工作的大學教師要求既有深厚的學科專業知識,又該通曉教育科學知識,了解教育規律,掌握大學教學技能,避免只會專業知識不會教授知識的情況發生。據說在一所高校,校長聘用了北京某名牌大學的博士來任教。這博士在授課過程中,不太注意教學方法,學生給他提了些建議,后來校長找他談話時,他還說:這些學生是什么水平?難道我堂堂一名牌博士還教不了他們?在很多大學,教師都是只顧自己搞科學研究和忽視大學教學能力培養的,加上很多大學在招聘教師時把學歷作為唯一條件,這就導致很多大學老師有很淵博的知識卻沒法傳授給學生。雖也有些教育學知識在現實中卻不會運用的現象時有發生。因此大學教師應該加強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相結合,注重實踐的訓練,加強自己的大學從教能力,實現學科專業水平與教育專業水平的同步提升。
(三)建立大學教師專業標準,實行嚴格的大學教師資格評定制度。大學教師專業化的一個重要方面是要建立嚴格的大學教師教育資格認定制度。一方面,政府和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要盡快制定出臺《大學教師教育機構認定制度》、《大學教師教育水平等級評估制度》、《大學教師業務評定制度》等,并在省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設立專門的大學教師教育資格認定機構來研究和制定大學教師資格標準,負責對高校教師進行資格認定。大學教師資格認定工作要堅持高標準,通過全面考核,成績合格,具備大學教師資格,有教大學的能力,具有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人才能加入到大學隊伍中來。因此,要提高大學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師范院校和各高校本身不僅要重視新教師培養,還要高度重視大學教師的職后培訓。要根據大學教師職業特點和教師專業發展各階段的不同要求,全程規劃和總體設計職前培養、新教師崗前培訓和職后培訓的教育理念、培養目標和規格、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評價體系等各個方面,使其前后連貫,相互溝通,有機銜接,實現大學教師教育的一體化。
(四)培養大學教師的自主學習能力,加強專業自主性。自主學習又稱自律性學習,是相對于他律性而言的。其基本含義是學習者對學習的進程進行有效的控制,充分發揮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的自主性。自主學習是大學教師專業化的基本條件。柏拉圖說過:“凡是自動的才是動的初始。”真正優秀的大學教師都具有自我學習、自我教育意識,能反思、能調整、有靈性、能適應,具有較強的自我更新能力和轉識成智的能力。獨立的自主學習、自我教育意識對大學教師自身的專業發展具有很大的影響,因此要大力提倡培植大學教師成長的自我教育意識,使廣大教師能不斷地主動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不斷自我調整、自我構建,從而獲得持續不斷的專業成長。21世紀的大學教師除了掌握自己學科的內容和必要的教育技能技巧外,還必須有一種"擴展的專業特性"。包括:有對自己教育教學理念與行為的質疑和探討,以作為進一步發展的基礎;有研究自己教學的信念和技能;有在實踐中對理論進行質疑和檢驗的意向;有準備接受其他的教師來觀察他的教學并就此直接或間接地與他進行坦率而真誠的討論。另外大學教師必須樹立科學創新意識,要不斷進行反思,進行自我反省和自我剖析。自我反省是提高大學教師職業道德的有效方法之一。教師在教書育人過程中應該經常對自己的思想和行為進行反省,對不符合規范的行為和思想進行嚴肅的批評和及時的糾正。在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和新舊教育思想觀念的沖突下,及時地進行自我剖析、開展自我批評,是消除各種消極影響和自覺凈化道德品質的有效途徑。
參考文獻
[1]鐘啟泉.教師“專業化”:理念、制度、課題[J].教育研究,2001(12).
[2]王志林,沈琪芳.論教師自我教育意識[J].湖州師范學院學報2003(2)
[3]劉珊慧,周國平.高等院校教師專業化發展的理論與實踐研究[J].江西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2
20世紀80年代以來,教師專業發展成為教育改革的熱點之一。就教師專業發展的組織形式而言,學習共同體不但能夠為教師專業發展提供一個平臺,讓教師以共同體的方式建立一套技術性文化來強化自身的學習,而且能夠使教師通過共同探索、研討和參與合作性的實踐來生成自己的教學知識和實踐智慧,從而實現自身的專業發展。這一點正如托馬斯(ThomasG.)所指出的:“教師專業發展思想的一個重要轉向就是將關注的重心從‘專業個人主義’轉向‘學習共同體’。”
一、學習共同體的內涵及其實體性分析
學習共同體是學習者在共同目標的引領下,在同伴支持和知識共享的基礎上,通過對話、分享、協商、反思等實踐活動,以達到有意義學習為目的,以促進個體發展為旨歸,以追求共同事業為目標的一種特殊的組織形式。就其性質來看,學習共同體是共同體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既具有共同體的一般特點,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它不僅是一種群體組織形式或社會關系,更是學習理念、學習方式和一種組織形式中的人、人與人的關系以及人的活動構成的學習環境的有機統一。
首先,學習共同體是一種體現普遍性與必然性的關系體系。學習共同體是其成員通過共同的價值標準和行為規范而結成的一種普遍聯系的關系體系,它包含但又不僅僅局限于其成員的單個意志。也就是說,作為一般社會主體形式,學習共同體不是單個成員意志的簡單相加,而是實體性的意志,它超越了單個成員個體意志的偶然性和特殊性,體現了一種必然性和普遍性的社會關系。
其次,學習共同體是一種自在自為的共體。“共體”即“共同體”或“公共本質”,泛指與個體相對立的各種范圍、“社團”以及社會的一個概念。學習共同體通過“范式”而成為一種自在自為的共體。學習共同體既包含了學習者個體又超越于學習者個體,是在學習者意識的復雜、多元性中實現了的“絕對精神”,因而是一種自在自為的理性的東西。
最后,學習共同體是差別與秩序相統一的實體。學習共同體不僅是一種必然的、普遍的關系體系和自在自為的共體,而且是一種體現差別與秩序及二者之統一的實體。學習共同體消融了個體的特殊性而達到了有機統一的普遍性和共性,因而使學習者個體獲得了新的質的規定性,個體不再是孤零零的個別的和形式的存在,而成為共同體有機結構中的一員。正是這些差別的學習者個體的統一,形成了學習共同體的有機秩序。
二、學習共同體在教師專業發展中的意義
(一)有利于激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主體性
教師專業發展在本質上是主體在主客體關系中自己主宰和控制自己的本質力量、選擇客體及其發展方向的專業自主發展。教師專業發展作為“人”的發展,就要尊重教師在專業發展中的主體性。傳統的主體性理論認為,每個人都是以一種孤立地的、封閉的單子方式存在著,在主客二分原則的支配下,每一主體都把周圍的其他主體“客體化”,主體與這些“客體”之間構成了一種等級或者并列的關系,他們之間多數時候是彼此疏離的。主體間性理論超越了傳統認識論的主體與客體的“二元”對立,把“理解”作為認識的方法,認為處于交往關系中的人均是主體,沒有客體,主體間交往是一種從“自我”走向“他我”,從單數的“我”走向復數的“我們”的過程。生存是主體間的共存,是平等的、開放的自我主體與對象主體問的交往和對話。學習共同體的建立,意味著教師走出原子化的“自我”,通過與其他教師進行平等的交往與對話,使教師圍繞共同的主題內容,在相同的學習環境中建構一個充滿專業自覺且具有獨特文化氛圍,將公共知識轉化為個體文化的動態結構,引導教師打破思維定勢,審思自身教育實踐,喚醒專業自覺性,激發專業發展欲望,也使教師積極參與共同體學習,能極大激發教師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和自覺性,從而激發教師專業自主發展的責任感、成就感以及教師專業發展的主體性。
(二)有利于挖掘和共享教師群體的資源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體持續不斷的學習過程,是實踐性知識發展、積累的過程。教師學習有其個人的、實踐的、默會的知識,這些與學習共同體協商、異質、脫域、互嵌的內在特征相吻合。學習共同體作為一種高通透性、高互動性的組織實體,可以為教師參與社會性的學習提供機會,使他們能夠在互動的伙伴關系中意識到自己是在一個共同體中進行學習,而且感受到共同體對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就實際情境來看,教師之間在知識結構、智慧水平、思維方式、認知風格、教學內容處理、教學方法選擇、教學整體設計等方面存在明顯差異,這種差異本身就是一種寶貴的群體資源。教師在共同體中建構知識和意義的過程中,共同體可以促進知識和理解的獲得,促進知識的分享。這樣,集體知識的增加和個體知識的增加就相互影響,相互促進,實現知識和經驗的互補、思維和智慧的碰撞,從而產生新的思想,使原有觀念更加科學和完善,有利于學習目標的達成和專業智慧的提升。(三)有利于提高教師的實踐智慧
作為一種學習方式,學習共同體可以提高教師解決真實問題的能力,增進教師之間的信息交流,增進教師之間的協作,提高群體努力的滿意度,使個體從共同體成員的互動中獲益并且培養自己與他人的有效協作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一方面,教師通過分享各自的見解與信息,達到對學習內容的深層理解,并與同伴開展包括協商、呈現自己的知識、相互依賴、承擔責任等多方面的合作性活動。另一方面,共同體通過互動將個人難題轉化為公共難題,借助集體智慧解決個人困境,從而構成了一種加速個人智慧學習和實踐創新的良性循環。正如邁克·富蘭(MichaelFullan)在其著作《變革的力量:透視教育改革》中這樣說道:“當教師在學校里坐在一起研究學生學習情況的時候,當他們把學生的學業狀況和如何教學聯系起來的時候,當他們從同事和其他外部優秀經驗中獲得認識、進一步改進自己教學實踐的時候,他們實際上就是處在一個絕對必要的知識創新過程中”,教師這種知識的創新過程其實就是有效學習的過程。
(四)有利于培養教師的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
長期以來,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的工作方式一直處于孤立、封閉的狀態。而學習共同體的建立,不但會形成一種教師之間互惠互利、優勢互補的多贏格局,共同體成員通過積極參與,能夠迅速提高自己的專業知識和能力,改善自己的教師實踐,而且有利于營造寬松的環境和開放的氛圍,加強不同學科之間教師的交流溝通,共享經驗與成功,從而體現中華傳統文化的“和而不同”的學習品質;鼓勵不同教學思想的碰撞、不同教學風格的百花齊放,克服教師間封閉對立的現象,增強教師間的合作意識,從而有力推動不同學科間教研活動的協同效果,有利于形成一種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團隊精神。一個優化的學習共同體形成一種共同奮斗的團隊意識,就能凝聚教師的集體智慧,激發教師的整體潛能,從而使教育工作煥發出強大的生命活力。因此,教師專業化的意義并不只限于發揮個人專業知識和教學技能,更要求專業個體在群體協作下,通過“團隊關注”,提升個體發展潛能,以期共同走向成功的彼岸。
三、學習共同體視角下教師專業發展的路徑
從教師專業發展組織形式看,當前亟需解決的問題是把過于行政式的、注重教學規范的組織轉化為以教師專業發展為宗旨的有效組織。在學習共同體中推動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教育改革的新方向。
(一)構建良好的教師學習共同體
近年來,我國教育界人士開始關注學習共同體。一般是在教師和學生之間建立學習共同體,以促進學生的學習,而在教師專業發展方面,建立的學習共同體比較少。所謂“教師學習共同體”就是教師基于共同的目標以及對所屬團體的歸屬感而組織起來的學習團體,在此團體中,教師打破孤立傾向,通過平等對話和討論,分享專業意見以及各種學習資源,以探究的精神來共同完成一定使命,最終實現教師專業發展的組織形式。教師學習共同體絕不是簡單地把許多教師組合起來為一個任務或者目標而工作或者學習,而是共享和協作的組織。良好的教師學習共同體應具有共同的學習目標、相互學習和交流、相互信任、共享資源及優秀的教學經驗、共同解決難題、個體有所進步并能促進共同體發展等特質。當然,在構建教師學習共同體時要注意共同體成員的優化組合、整體搭配,如教師的性別、性格、年齡、知識結構、教齡、教學經驗、教學水平和教學風格等,使他們在各方面達到優勢互補,發揮團隊和個人的最大潛力。
(二)形塑合作性的學校文化,引領教師形成共同愿景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應把學校文化建設放在重要地位。學校文化指學校主體在整個學校生活中所形成的具有獨特凝聚力的學校面貌、制度規范和學校精神氣氛等,其核心是學校在長期辦學中所形成的共同價值觀念。學校文化影響著發生在學校的每一件事,影響著教師群體的專業發展。教師學習共同體是一種生態取向的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它從較為宏觀的視角關注教師的文化、社群、合作和背景等因素。因此,要較好地實施這種專業發展模式,就需要構建一種合作性的學校文化。當然,合作性學校文化的重建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價值觀相互沖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學校成員會形成共同愿景。共同愿景是教師學習共同體形成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它是教師共同體中每個成員真心向往并愿意為之奮斗的目標,體現著大家的使命感與價值觀,是成員個人愿景的匯聚與聚焦,它又是對學校共同愿景的分解與承擔。當然,教師共同愿景應建立在共同體成員追求個人愿景的基礎上,因為只有追求個人愿景的人才會真正關心共同體的共同愿景。
(三)建立健全教師共同體學習機制,保證教師專業發展順利進行
從17世紀80年代到19世紀70年代,教師職業由無須專業訓練的“自由”的“職業”轉變為必須經過一定培訓的職業。“師范教育代表一個使教學專業真正成為專業的正式過程”。繼法國之后,德國法克蘭于1695年在哈雷創辦教員養成所。以此為標志,教師僅憑個體經驗的隨意教育行為開始“解凍”,教師教育開始了艱難而又曲折的專業化旅途。在傳統社會里,教師是一個相當自由的職業,沒有培訓和考核的要求,只要有知識和興趣,任何人都可以開館設學,教學是一種純粹的個人行為,成為一種謀生的手段。這種局面在教師教育機構成立以后逐步得到改變,尤其是在第一次工業革命以后,西方發達國家紛紛實行義務教育,以此作為應對工業革命在勞動者素質方面新要求的策略。教育第一次成為公共事務,政府對教師教育的干預也提到了議事日程上。于是一些國家通過立法或行政手段,創立培養教師的正規機構,規定教師任職資格,規范教育走向正規化、制度化。客觀而論,這一時期教師教育遠非包容專業化的全部內涵,更多的是一種職業訓練,只能是教師專業化的初始階段。
(二)專業化提升階段
從19世紀80年代到20世紀70年代,這個時期側重于追求教師的學歷層次、知識結構、教學技能以及權力、地位、利益、工作條件等方面的改善,借助于強化具有標識功能諸因素的作用,進而達到提升專業地位的目的。在這一百年里,人們經歷了兩次工業革命和兩次世界大戰。工業革命對勞動者素質提出更高的要求,世界大戰警示人們要提高綜合國力。面對當時社會的急切需求,世界各國選擇了延長義務教育年限的策略。這就意味著受教育者數量增加和層次提高,對教師的數量和質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國政府通過采用延長教師教育的年限,提高教師培養規格,實行教師培養渠道多元化等措施,來化解這種矛盾。教師教育迎來了自己的春天,得到高速度的發展。社會對教師質量的要求取代了對教師數量和規模的需求,對教師素質的關注達到空前程度。另外,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形成了政治、軍事對壘的兩大陣營。對立的兩極都企圖以絕對的優勢壓倒對方,他們不約而同地把希望的目光投向教育。從60年代開始,掀起了全球性的教育改革浪潮。這場教育改革運動的倡導者和設計者,期望通過某種局部的變革,達到受教育者知識量的增加、知識結構的改變和能力的提高等目的。教師教育與這種改革相對應,仍停留在知識量的積累、知識結構的調整、教學技巧的掌握與運用等方面。眾所周知,改革遇到了阻力,并沒有收到預期的效果。人們困惑、迷茫,而后反思、探索,這就醞釀和激發了80年代教育改革的新探索,教師教育改革也隨之而發生。
(三)專業內涵發展階段
進入20世紀80年代以后,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國際經濟競爭激烈,各國普遍重視人才培養,從80年代開始,延續至今,世界范圍內掀起了新一輪教育改革浪潮。人們也逐漸意識到師資質量是教育改革成敗的關鍵。于是在教育改革浪潮的推動下,教師專業化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教師個體專業化水平成為教師專業化運動的重心。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師資人才高學歷化,教師資格制度化。教師機構分別培養各級教師,學歷程度無差異,只是所學課程不同,以提高教師的專業化水平。教師資格標準是對教師專業素質的全面要求。
第二,教師培養培訓一體化,教師在職繼續教育受到格外重視。當今世界各國一方面延長中小學教師職前教育專業學習年限,另一方面大力推廣教師在職進修工作。教師成長向培養培訓一體化方向發展。
第三,在終身化背景中,以專業化為方向,重視教師素質提高。隨著終身教育理念的滲透,人們普遍認為教師教育應通盤考慮教師的專業發展,打破職前和職后相互獨立的局面,實施一體化教育,使教師終生都能受到連貫的、一致的教育。強調教師應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主動吸取新知識,不斷提高自身專業素養。顯然,教師專業化二十年的實踐,實際上是教師教育新理念和新制度建立的發展過程;是教師個體專業水平不斷提高,逐步成長為一名專業人員的發展過程;是教師從專業地位到專業角色協同轉變的發展過程;是教師職業成為專業,教師作為專業人員得到社會承認的發展過程。
四、國際教育界的教師專業化探索
學校教育的成功取決于三個要件:“硬件、軟件、人件”。所謂“人件”就是教師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化程度。這是教育改革的重大主題之一,也是教師教育研究的核心課題。
(一)從歷史發展看,教師教育體現了從“專業化”走向“反專業化”再到“專業化”的趨勢。可以說,教育學的科學化與師資培育的“專業化”是18世紀啟蒙運動與19世紀科學發明的產物。赫爾巴特科學教育學的確立和國民學校提升教師專業地位的努力,成為美、法等國師法之典范。教師教育的“專業化”因而轉向“技術化”。傳統的課程受到“小班小校”、“微型課程”等等的沖擊,基礎學科衰落,注重現場經驗。要求教師角色沖破學校與學科的框架,能夠適應學生的需求與能力。教師教育從“技術化”邁向徹底的“反專業化”。面對提升教師素質的社會壓力和“反專業化”的挑戰,世紀之交歐美各國都在尋求教師專業理念與制度的重建。“全美教學與美國未來委員會”相繼發表的兩份報告書—《什么是重要:為美國未來而教》和《做什么最重要:投資于優質教學》就是一個信號。這些報告書勾畫了美國21世紀新型的“卓越教師”的形象,強調“重新設計教師的專業發展”,“重建學校使之成為學生和教師的真正的學習型組織。”①可以說,這些教師教育政策也許意味著在更高的層面上尋求更高程度的專業化。
隨著人類社會進入知識經濟時代,知識日益成為取得成功的核心競爭力。信息爆炸和知識的迅猛增加是知識經濟時代的主要特征,組織所面對的難題不再是怎樣獲取信息,而是如何管理信息、如何從眾多的知識信息中整理出重要的知識并創造性地加以利用的問題。于是,知識管理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知識管理的應用領域也由企業延伸至教育、政府和社區以及社會各個領域的組織與機構。借鑒知識管理在企業中應用的經驗對于提高學習績效、決策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在知識爆炸的信息時代,終身學習已逐漸成為人們的基本需求,以科學、系統、人性化的管理理念指導人們的學習是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
一、知識管理的內涵與基本特征
知識管理是組織對其所擁有的知識資源進行管理的過程,通過如何識別、獲取、開發、分解、儲存、傳遞知識等一系列過程使每個組織成員在最大程度地貢獻出其積累的知識的同時,也能分享他人的知識,為實現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共享提供新途徑。
知識管理的基礎活動是對知識的識別、獲取、開發、分解、使用和存儲。目的是通過知識的更有效利用來提高個人或組織創造價值的能力。知識管理不僅是最新的管理方式,而且代表了理解和探索知識在管理和工作中的作用的新發展,這種理解和探索的方式更加有機、全面,因而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廣闊的發展前景。
二、教師知識管理與教師專業發展
1.教師知識管理
教師知識管理是一個確定、組織、轉化和利用學校內的知識信息資源和教師個人的知識及智慧才能的過程。它立足于教師的個體知識,幫助教師學習理論知識和溝通實踐知識,從而使教師有機會將外顯的理論性知識和內隱的實踐性知識轉化成系統且能傳承與保存的知識,不斷提高教師在知識社會的環境適應、知識創造、知識應用和不斷學習的能力,尋求知識增值的有效方法,建立長期的發展能力,促使學校和教師創造性地利用和獲取知識,具備創造性教學行為的知識基礎,使教學具有創造性。
2.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
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不斷成長、不斷接受新知識、提高專業能力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通過不斷的學習、反思和探究來拓寬其專業內涵、提高專業水平。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前提是教師知識的不斷豐富、教師知識結構的不斷完善以及教師隱性知識的外顯,合理地對教師的知識進行管理,能為教師的學習提供強有力的支持,對教師專業發展起到有效的促進作用。知識管理能為教師提供強大的資源服務體系、教師之間交流溝通的平臺和促進知識創新的實踐團體,在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展示廣闊的應用空間和充滿生機的活力。
教師顯性知識指己經開發制作好的素材、課件、積件、網絡課程補充材料、教案、論文集、教材等形式的結構化知識。教師隱性知識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在特定的教學情境中,通過與學生互動的過程中積累而成,蘊含著教師個性化的教學風格和教學經驗。知識管理認為富有個性化的隱性知識更具有創新性,應充分挖掘和利用教師、學生等群體富有個性化、創造性的隱性知識部分,促成他們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裂變,使其成為共享知識。
從知識管理的發展進程來看,知識管理可分為知識的生成管理、知識的交流管理、知識的積累管理、知識的應用管理等幾個部分,它們互相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管理體系。其中知識的應用是管理的目的,知識的交流是生成知識的手段和途徑。知識只有交流才能發展,只有使用才能增值,只有交流和反復使用才能持續地派生知識,交流越快,使用越廣,效果越好。教師通過與教育專家、同事、學生交流知識,深層次地加深對自身教育知識和技能的理解,了解自身知識結構的缺陷,進而不斷補充知識,完善自身知識結構。交流知識的重要方面是教師的教學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教育學、心理學、教育傳播學和教育技術學的相關知識,與學生進行溝通交流,在學生的反饋中反思教學行為,從而實現教學目標。
三、應用知識管理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策略
1.推行教師博客,促進隱性知識的共享
教師博客是博客在教育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師通過建立自己的博客,收集、整理、分析、綜合、評價相關知識和案例,不斷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和知識儲備。此外,教師可通過書寫博客整理平日教學實踐的日記,記錄教學過程中的發現和個人體會,有利于教師將隱性的教學實踐知識顯性化。同時,在學校中建立教師博客網絡,注重對教學過程的發展性評價,在教師中創建分享知識、經驗和收獲的文化氛圍,為教師之間的交流和學習提供寬松、自由、民主的環境。2.創建學習內容管理系統,加強教師學習的支持
學習內容管理系統以重用學習對象、支持適應性學習、支持協作學習為特點,關注學習者的學習需求、學習風格、學習策略和學習過程,快捷地創建、存儲、、管理學習內容,建立促進知識存取和轉化的高效且富于彈性的學習環境,提供多層次和多維度的測評工具自動分析學習者的學習績效。教師可利用學習內容管理系統個性化地學習和管理各類知識,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不斷形成新知識,建構個人學習資源體系,及時對學習效果進行過程性評價,從而提高學習績效。
3.建立學習實踐團隊,鼓勵教師知識創新
面對日新月異變化的知識,教師需要采用基于信息技術的知識管理來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從有效信息和知識的獲取辨別到知識吸納內化與分享學習,再到知識的應用與創新,這樣一個持續不斷知識管理的循環過程的基礎上,群集一批教師互助學習,形成進行社群學習的實踐團隊,通過對教師專業發展領域主題的共同探討,團隊成員形成共同身份和歸屬感,積極展開各種學習交流的實踐活動。通過團隊成員共同運用知識創新地解決教育實踐中的難點問題,發揮每位成員的優勢,多角度地提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案,在方案的實施過程中,讓教師親身參與、及時應對各種困難,培養教師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四、結束語
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技術和知識工程技術在對教育中的陳述性知識進行管理的基礎上,加強對過程性教育知識及人力資源的管理,促使教育中的隱性知識到顯性知識的轉換,建設一個以“流動生成性”為特征的教育知識庫系統,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良好的環境,對現有人力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為教師提供知識生產、擴散和創新的環境。在知識管理的理念影響下,教師專業發展將更強調知識共享的原則,每一位教師都是知識的識別、獲取、開發、分解、儲存、傳遞者,教師通過知識管理使自身的教學不斷趨向理性化、科學化、專業化。在教師自身的不斷反思和同事之間形成的知識共同體的互動學習中,教師的專業發展將不再是個人的孤軍作戰,而是互相支持、互相鼓勵、共同奮斗的過程。雖然知識管理在教育領域中還不為廣大教師所熟知,但是我們應對知識管理在教師專業發展的應用前景充滿信心,它將成為教師教育和教師培訓的發展方向,值得相關研究者在理論和實踐中進一步探索。
【參考文獻】
[1]周福盛,王嘉毅。論教師個體知識觀及其對教師知識管理的啟示。電化教育研究,2005(11)
[2]劉省權,鐘志賢。面向學生的知識管理應用觀。中國電化教育,2003(12)
[3]張一春,祝智庭。知識管理技術與e—Learning資源庫建設。電化教育研究,2003(5)
教師的專業知識是教書育人的前提。計算機教師的專業知識包括三個方面:一是日常生活、人文素養等基礎文化知識;二是教育理論、教學方法等教育學科知識;三是綜合的計算機學科專業知識。
1.2專業能力發展
教師的專業能力是教書育人的核心。計算機教師的專業能力主要包括教學能力和科研能力兩個方面。其中,教學能力是教師最基本的能力,而科研能力則是教師服務于教學、服務于社會最直接的體現。
1.3專業創造發展
教師的專業創造是教書育人的拓展。計算機教師的專業創造主要包括信息化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和社會化應用項目的開發兩個方面。一方面教師應注重將信息化技術運用到教學中,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質量;另一方面教師應多參與企業項目的開發,探析項目流程,提高實踐能力,將知識轉化為財富。
2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生態分析
2.1內部生態因素分析
計算機青年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經常會遇到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專業能力不扎實和專業創造情意不濃厚等內部生態因素的影響。
(1)專業知識結構不合理
高職院校計算機青年教師大多數為工科畢業,雖具有豐富的專業學科知識,但教育學科知識卻十分缺乏。作為一名教師,不僅要知道應該教什么,還要知道應該怎樣教,努力掌握好教育規律。
(2)專業能力水平不扎實
高職院校計算機青年教師大多數為應屆畢業生或是企業引進人才,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理論、教學技能等專門性培訓。他們的教育理論功底淺薄,教學技能欠缺,課題研究能力不足。
(3)專業創造情意不濃厚
一些計算機青年教師進入高職院校工作后,愛崗敬業精神不強,缺乏創造和奉獻意識。一方面他們不樂于將自己所學專業知識運用到教學、科研、人事等工作的信息化建設中;另一方面他們不屑于參與企業應用項目的開發,未能做到“學以致用,用以促學”。
2.2外部生態因素分析
計算機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同時也受到知識更新快、評審規定嚴、學術資源少等外部生態因素的影響。
(1)知識更新快,招生形勢險。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計算機專業知識和技術更新速度極快,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越來越多的學生對計算機專業的認知存在誤區,使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招生面臨嚴峻的考驗。
(2)評審規定嚴,職稱晉級難。當前高職院校體系下,計算機專業課題研究范圍廣,時間長,要求高、費用貴,職稱評審規定嚴、要求多。這些使得計算機專業教師在職稱晉級上遠比其他專業教師困難,青年教師更是如此。
(3)學術資源少,人脈圈子窄。計算機專業在我國教育領域中,起步較晚,符合高職院校實際情況的免費網絡學術資源寥寥無幾。同時,計算機青年教師處于“以電腦為伴”的環境,這使得他們的人脈圈狹窄,人脈資源匱乏。
3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路徑探索
根據計算機專業青年教師專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從實際情況出發,積極探索“基于終身學習、課題研究、項目實踐、校企合作、網絡協作等五位一體的專業發展共同體”路徑,努力引導青年教師積極主動地進行專業發展。
3.1基于終身學習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古語曰:“活到老學到老”,教師的專業發展要求教師是一個學習者。如今,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使得計算機專業知識呈幾何級數增長。社會發展速度的加快,知識累積和傳播方式的改變,都使得計算機青年教師引領學術前沿變得更加困難。因此青年教師只有不斷學習,終身學習,才能不被社會淘汰,成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但傳統的教師獨自學習方式,往往缺乏計劃、目標、監督等良好的學習氛圍。構建一個領導、專家、教師、學生等全員參與的“終身學習的共同體”協作平臺,共同體成員為共同的目標而持續不斷地共同學習、共同創造,并在學習、溝通、合作、共享、民主的氛圍中,不斷充實和豐富自己,超越自我,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3.2基于課題研究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課題研究是教師專業能力的主要方面之一,其來源于教學,同時又服務于教學,“科研”與“教學”兩者密不可分。但在目前的高職教育體系中,計算機專業課題研究、、職稱評審等要求嚴格,再加上青年教師缺乏經驗,在課題研究上往往寸步難行。依據“共同愿景下的自愿組合”原則,將志同道合的教師和專業研究人員組合為一個有效實體。實體中的人員在研究過程中注重相互交流、相互探討、合作與共享,共同解決研究中遇到的種種問題,分享成功的喜悅,從而避免教師在獨自研究中出現力量單薄、枯燥無味等現象。研究的情意也由消極被動變為積極主動,可大力促進高校課題研究的開展和教師在研究過程中的成長,實現教師積極主動的專業發展。
3.3基于項目實踐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高職院校以“培養應用型技能人才,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為教育目標,教師則是這一目標的實施者。若教師不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那又何談教育學生。高職院校計算機專業更是要求培養的學生能直接適應企業崗位的要求,但當前計算機青年教師理論與實踐相分離,缺乏項目實踐。依據“以問題為出發點,以實踐研究為主打”的原則,將有著共同愿景的教師聚集在一起,構建基于項目實踐的互動、交流、分享、總結的共同體。它強調將學習過程置于有意義的項目情境當中,通過共同體成員的合作解決真實性問題,使教師在項目實踐中獲得相關知識,進而形成一種實踐智慧,掌握解決問題的技能,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真正使教師在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探索。
3.4基于校企合作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以服務為宗旨,以就業為導向”是高等職業教育的辦學方針,校企合作的推行是這一方針實施的重要動力。但是,在傳統的校企合作中,卻出現了企業參與意識冷淡、高職院校參與方式偏頗種種問題,造成校企合作步履維艱。聯合高職院校和企業的共同利益,以合作共贏為基礎,構建相互開放、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校企合作共同體”迫在眉睫。在共同體中,校企雙方共同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共同組織、實施教學計劃和內容。企業師傅與學校教師之間實現雙向的崗位互換與互補,換位思考,換崗工作,共同完成學生的培養任務,使得校企雙方融合融通,充分發揮各自特長,提高學校的辦學效益和效率,同時教師的專業發展能力也得到提升。
3.5基于網絡協作的專業發展共同體
網絡技術的迅猛發展給教師的專業發展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特別是計算機專業教師,更應該充分發揮專業優勢,使網絡優勢資源服務于自己的專業成長。應以網絡為平臺,充分利用網絡通訊工具,如微博、微信、QQ群等,構建共享、論證、協商、創作和反思五位一體的“網絡協作共同體”。在開放的網絡學習環境下,共同體成員之間以平等合作者的身份通過相互的協作、交流、討論、反思、問題解決等多種學習方式,共享彼此的觀點、思想、資源、知識、學習經驗和集體智慧。同時強調以集體協同效應和團體成績作為激勵,注重教師和學生的個性發展以及創新知識的能力培養,達到學習的目的,從而促進共同體中每一個成員的自身發展。
戴煒棟、王雪梅(2011)提出,現代信息化環境賦予了外語教師專業發展新的內涵,包括教師信息與通信素養、網絡元評價能力以及網絡教育敘事研究能力。從宏觀來看,教師信息與通信素養(InformationandCommunicationTechnology,ICT)和媒介素養已經成為了新內涵和高要求。就微觀而言,網絡教育敘事研究能力對高校教師專業發展提出了新挑戰。隨著微博、微信、微課、慕課(MOOC)等網絡新名詞的出現,學習者似乎不用中規中矩地坐在教室就可以聽課,可以獲得知識,于是學習習慣趨于碎片化、泛在化,隨時隨地拿起手機、平板等便攜上網設備,短暫的時間內就能獲得有價值的信息和知識,文秋芳教授稱這種泛在化的學習方式為4A學習(Anyone,Any-time,Anywhere,Anydevice)。在顛覆傳統的學習模式變革之下,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更應該借助網絡,利用敘事研究方法,通過描述和記錄個體教育生活,搜集和講述教育故事,在解構和重構教育敘事材料過程中對個體行為和經驗進行分析和解釋,以超脫故事本身,獲得隱含在故事中的教育規律和價值,最終促進自身專業發展。
(二)可行性和優勢
首先,高校青年外語教師相對年輕,因專業特點經常接受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熏陶,多有出國接受教育或進修的經歷,因此網絡媒介素養較高,網絡媒體使用頻繁,多媒體操作能力強,更易于借用網絡媒介幫助教學和科研,這是他們的自身優勢,也為他們進修網絡敘事研究奠定了基礎。其次,隨著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無線wifi等的快速普及,使得網絡教育敘事較之傳統的教育敘事有其獨特的優勢。傳統的教育敘事研究往往是教師通過紙和筆記錄下有關的校園生活和教育教學事件及其反思,花費時間較長,易受時空限制,局限在個人經驗中難以共享和互評,且隨著量的增多,難以管理和查閱。而高校外語教師承擔的教學工作量已非常繁重,尤其是大學英語教師,普遍反映每周平均課時可達16節,忙碌的工作生活往往會讓他們疲于奔命,很難有時間靜下來專門撰寫教育故事,等到終于抽出空來,留在腦海中的教學問題和沖突細節又尋不到蹤跡,而有了網絡,教師則可以擺脫時空限制,及時記錄(或錄制)現場文本,即時,即時更新,具有強大的云存儲功能,可以時間為軸自動歸檔,便于查閱,更容易交流和分享,相互促進。
(三)提倡基于微視頻的網絡教育敘事研究
目前,網絡教育敘事研究主要通過文字方式進行記錄。張仙、黎加厚(2004)總結了基于網絡博客教育敘事的特點:開放型、共享型、動態型、發展型、展示型。筆者認為,教師研究者們可以借助影音方式來記錄,通過微視頻等方式直接錄制現場“文本”。在高像素手機等便捷設備普及之下,微視頻相比文字記錄而言,更加快捷、直觀、真實且生動地反映當時當地的教學細節、思維變化等過程。學術界對敘事當中的教育故事虛實問題有過很多討論,例如劉良華(2007)認為,敘事研究并不拒絕虛構的敘事,也沒有必要否認虛構的敘事。而鮑道宏(2007)則強調教育敘事研究不宜虛構教育之事。筆者以為,文學敘事適用的虛構手法不能否認教育敘事研究“求真”的態度,所以視頻錄制的方式避免了敘述者在文字符號轉碼過程中偏離了研究對象的第一本意,主觀歪曲也好,客觀誤解也罷,都不同程度地造成一定的“失真”,而視頻錄制則盡最大可能避免這種不必要的“失真”。因此,微視頻應該作為一種更為有效的網絡教育敘事手段被研究者們廣泛使用。好萊塢生化大片里經常有這樣一幕:一位生物學家用視頻錄制自己試驗進程,匯報試驗數據、重大調整、研究突破等,這個過程就是客觀、理性的記錄和分析,以備后續跟蹤研究。只是在網絡教育敘事研究環境中,鏡頭里的敘事者不是生物學家,而是描述教育故事、試圖掌握教育價值和規律的教師科研者,研究對象不是某種新型藥物對大猩猩智力提升的影響,而是通過對教育問題和沖突的描述、分析和解釋,得出對教師教學、科研、學生學習成果的促進效果。視頻錄制的客觀性、真實性、科學性對一門系統且嚴謹的科學研究而言,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四)有助于構建生態化的教學研究網絡環境
教師敘事研究對象可以是教師自己本人,也可以是其他教師,還可以是你的學生。例如某教師對一位年輕教師或者教學經驗豐富老教師教學行為的敘事研究,抑或是對某一種類型學生學習特點的敘事研究,抑或是針對新入職青年教師在科研意識覺醒、科研理論和方法掌握、科研成長和進步質變過程的研究。簡言之,一切與教師教育、教學、科研、專業成長有關的故事、反思、評價都可以作為網絡教育敘事研究的內容。而教師、學生、同行、教與學、教學與科研共同構成了一個多元、復雜的共同體。教師、學生、管理部門可以通過建立網絡教育敘事平臺,試圖構建一個和諧的網絡授課、信息共享、經驗交流、網絡敘事教學反思、師生互評、同行互評與指導的生態網絡環境。包括教學科研信息資源共享平臺、教學科研專業領域創新平臺、教學科研專業成長交流平臺。
(五)局限性
首先,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教育理論儲備不足。高校青年教師立足于高等學校教育環境中,而高等教育學也是一門年輕的學科,不同于普通教育學,研究方法和范式還需要教育學者們的不斷探索,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更要注意彌補高等教育學理論基礎,用于指導教學和科研實踐。其次,高校青年外語教師應系統學習教育敘事研究理論。從發現教學問題、檢索前人教學研究成果、設計研究方案、執行和調整方案、收集分析數據到撰寫敘事研究報告,這是一個教師本人親身參與的完整過程。雖然敘事研究注重個人經驗和參與,但絕不等于日常教學活動的流水賬,需要系統嚴謹的理論指導。苗洪霞、徐瑞(2007)指出,敘事研究的理論基礎是厚重的,研究視野是寬闊的。后現代哲學、現象學、解釋學、文學敘事理論、現代知識論、人類學、社會學、語言學理論為敘事研究提供了強大的理論支撐。近年來,高校教師招聘往往注重高學歷,而忽略了教育教學和科研理論方面的儲備,青年外語教師往往學歷較高,語言專業知識基礎牢固,但是教育教學科研理論不足,需要在整個職業生涯中,主動培養和加強教育敘事研究方面的理論素養和指導。例如補充年代學方法和理論,因為敘事的基本因素就是以時間為線索追蹤豐滿的教育故事,這必然涉及年代學的分析方法和思路。又如學習多種敘事結構,掌握如何對原始故事(現場文本)進行編碼和轉錄,使其再現(retell-ing)。關于敘事結構,可以借鑒目前比較權威的基本敘事結構,一種是Creswell(2002)提出的組織故事元素成為問題解決的敘事結構,將故事所包含的基本要素分解為:背景、人物、活動、問題和解答五個方面;另一種是Clandinin與Connelly(2003)提出的三維空間敘事結構:相互作用、連續性和情境。限于篇幅,筆者不在此贅述。另外,要特別注意教育敘事和教育敘事研究的區別。既是研究,就要體現其科學性。目前教育敘事研究的困境在于,教師(研究者們)由于缺乏敘事研究理論指導,容易將敘事流于形式,變成了單純的記流水賬,這不是敘事研究,僅止于敘事而已。教育敘事研究固然離不開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講述,但是在敘事過程中更應該記錄研究者和研究對象的思維變化過程,并對這些過程做出分析、解釋和評價,企圖找到理論依據,發現教育規律和價值。卜玉華(2003)在縱觀西方教育學領域的敘事研究之后指出,“在敘事研究中,研究者必須以對話者、傾聽者的身份同時與三種聲音(至少)進行交流:敘事者的聲音(包括錄音帶或文本作者的聲音)、理論框架(為解釋提供概念和思考的工具)以及對解釋與閱讀的反思性批判(即對材料所作結論的自我評價與反思)”,筆者以為這是進行教育敘事研究的基本要求。所以教育敘事的本質是教師的反思,沒有反思、沒有總結和評價,即使視頻制作再精彩,教育故事描述得再豐滿,也很難從根本上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教師對課程的理解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核心,它決定了教師對課程意義的傳播。不同教師保有不同的課程視界,面對相同的教材內容截取的課程信息和教學需求就不同。經調查,農村九成以上的科學教師是非科學教育專業背景出身,而且只是兼教科學課程,因此,他們習慣于運用主要任教的語文、數學等課程視界來理解和解釋科學課程世界,科學課程是集物理、化學、生物、地理等課程為一體的綜合性、復雜性的課程,要在教學中體現科學的本質和真諦,運用理解原有學科的程序與方法,必然會限制教師對多元化課程的理解和認識,75.62%的教師表示不能全方位挖掘課程信息,加上科學課程又是副科,教師們大多疲于應付,追求知識數量而忽視質量能力。
2.從教師的教學定位看。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也是教師在教學中身份定位與規范課程的過程。每門課程都有特定的課程教學規范以及要求教師扮演的課程角色,不同教師的現實自我與課程的教學規范之間存在大小不同的差距。科學探究是科學課程教學的核心,科學活動與實驗是科學探究的載體,農村教師生活在相對比較閉塞的地域環境中,長期以來形成的傳統教學觀念不能適應以做中學為中心的課堂形式,其中更為細微的教學原則與要求不能靈活運用,譬如學生的前概念轉變(49.86%,百分比代表不能靈活運用的教師百分比,下同)、課堂問題的提煉(40.53%)、知識內容的最佳呈現方式(53.47%)、科學思維方法的指導(64.23%)、探究過程的把握(60.37%)、學生問題如何轉化為教學課題(67.18%)等,這些教學知識的較多欠缺使得53.84%的教師們產生自棄心理,教師自我的身份感脫離了科學課程的自身功能定位。
3.從發展資源的角度講。
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的相關外在資源是教師實現專業發展的途徑和手段。75.93%的農村教師認為開展課程活動所需的教學設備與實驗用品等非常欠缺,自己動手為學生設計制作實驗用品的潛能又有限,科學課程的教學僅限于傳統的講授式;教育部門對農村教師專業發展所提供的財政支持也非常有限,50.64%真正從事科學課程教學的教師從沒有參加過培訓。參加培訓的教師大都屬于培訓“專業戶”,還有很大一部分教師培訓完卻沒有從事科學課程的教學;從科學課程教學的設計、實施、評價等所依托的外在的信息與現代技術基本限于互聯網的相關信息,教師因教學任務繁重而無暇深入研究,只有四分之一的所屬的區、縣有配備專職的小學科學教研員,但仍需要對基礎培訓與學科教研活動組織的真正落實下番工夫。總之,對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組織以及提供給教師發展的時間和空間需要有效利用和開發才能實質性地影響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
4.從教師專業自主來說。
教學成就感與自我被肯定是教師專業發展的決定性動力。成功的教學使教師個體得到學生、校方及其他教職工的認可后,教師服務他人和支配他人的權利和愿望就不斷提升,教師專業素養的提高和進行專業發展的動機也就不斷增大。反之,就會削弱其發展的積極性,產生挫敗感和無力感。農村科學教師的專業自主現狀受多種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據統計,校方領導受科學課程的副科地位及評價體系的影響進而對科學課程的輕視態度成為教師個體能否實現教師專業自主的最大的影響因子,77.24%的科學教師激發不起提高自身教學水平的能動力,認為在該門學科上下工夫屬于“吃力不討好”,提高支配他人的權利應體現在語文、數學課程上才能真正彰顯自己的教學效能感和職業成就感。而從調查中看出其中49.06%的教師長期習慣于傳統的教學思想、“享受著”簡單、粗糙、低水平重復的教學,只有20.65%的教師因動機來源明顯,希望得到教師專業發展的權利欲與愿望很大。
5.教師群體的歸屬感看。
提高教師的群體歸屬感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動力之一。科學教師群體的歸屬感包括教師與所在學校之間的相互信任與理解、教師與科學學科團體之間的“融為一體”。教師的歸屬感越強,教學責任心就越強,教師專業發展動機就越積極。反之,就會削弱其工作情感,實現教師專業發展要求的難度就會增加。與所在學校之間的關系方面,73.85%的農村教師期待自己的學校應提高自身的辦學地位與工作氛圍,77.04%的教師認為要提高教師參與學校制訂、規劃、實施整個科學課程教師專業發展的計劃,而不是搞學校“話語霸權”;與科學學科團體方面,93.02%的教師認為學校內部基本沒有形成科學學科教學共同體,甚至單槍匹馬的不在少數,其余忙于其他主科的教學任務,所謂的教研活動只流于形式。與外界的溝通、交流、培訓等方面,有54.82%的教師近乎沒有。這樣,教師個體所能體驗到的群體歸屬感比較微弱,教師的工作責任感就會比較低,教育部門及學校所要求的教師專業發展要求就較難以實現。
6.從教師的期望回報講。
教師能夠得到物質和精神上的回報是教師愿意從事其專業發展的最現實和最根本的動機。根據投資學理論,教師所得到的期望回報超出其投資成本的話,教師進行專業發展的動力就會很強。反之,就會瓦解教師對專業發展的積極性。對農村科學教師來說,影響他們進行教師專業發展的熱情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從職稱角度來說,80.03%的教師屬于兼職教師,花太多的時間和精力在科學教師專業發展上將不會給教師帶來正職學科教學上的更專業、更精深的教師素養,得不到自我“事業高升”道路上的收益。第二,從教師教學工作量上來講,一節好的科學課,需要充分準備探究實驗活動材料(材料包括易耗品或者可累積品),這就需要教師課前、課后付出更多的義務勞動來完成,75.82%教學任務本來就繁重的教師認為投入與回報比例失調。第三,從家長、領導等外部支持方面來講,以家長、領導為主的外部力量只注重評價體系,與主科明顯造成評價等級差距,而忽視科學課程本身的教育功能,79.13%的教師感到不公平進而對科學教師的專業發展產生了消極情緒。
二、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保障機制研究
通過以上對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動力的調查與討論,結果不容樂觀,總體上呈現出盲從、倦怠的負能量,科學素養是現代社會先進教育下人才必須具備的品質,小學科學教師承擔著培養具有此科學意識的未來文明人的艱巨重任,農村科學教育又是我國科學教育的軟肋,必須針對性地提出保障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順利進行的機制,才能保障農村科學教育健康、科學成長。
1.教師自我對科學學科認同感的提升。
教師對科學教育理念、科學專業知識、科學教學知識等方面的認同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源性動力,它可以促使教師認清其專業發展的方向。培養教師自我對學科的認同感,需要從激發教師的學科認同意識、認同情感、認同行為三方面入手:
(1)在學科認同意識方面,農村科學教師對科學學科的自我認知意識比較單薄,意識決定行為,教師應對自己的學科角色、學科使命、學科行為等方面進行批判反思、理性分析、創新與超越后才能自明教師個體在教學中的身份,不斷調整、改進、建構自己的教學行為。
(2)在學科認同情感方面,農村科學教師存有信心低迷體驗、強化積極情緒有限等心理反應。教師日常的教學行為(譬如教學目標的達成、科學課程的設計、教學方法與策略的選擇與實施等方面)都需要納入積極的情緒情感來進行深入的思考與批判,才能保障學科認同的形成過程有效、順利。
(3)在學科認同行為方面,教師對科學學科的認同感最終會映射到教學實踐活動中,農村教師的教學現狀表現出消極、應付的行為,教師與教學活動之間是雙向的實踐互動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對學科的認同會影響教師是否會主動地、深層次地開展符合科學課程要求的教學實踐活動,相應的,教師的學科認同感也會在實踐問題中不斷重構、內化,從而有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深化與成長。以上教師的認同意識、情感和行為的科學培養需要營造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氛圍才能真正的落實與提升。
2.利于教師專業發展的環境氛圍的營造。
要使教師能合格地投入科學教育教學的實踐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工作的能動性和創造性,從農村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的現狀來看,除了自身不斷的努力學習發展外,必須綜合考慮問題,通過學校、教育部門、社會、主管部門等為專業發展營造一個適宜的環境,努力借助外部因素轉化為教師專業發展的內驅力。具體表現在:
(1)培訓機制的建立,需要各級各部門的通力合作,利用視頻、講座、辦班等多種形式,為提高科學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而努力;
(2)發展制度的保障,需要主管部門下決心利用法規、政策(如考試制度、證書制度、職稱制度等)約束使得科學教師專業發展穩定、有序地進行;
(3)管理機構的統一,需要從教師的任職、升職、發展、業務等方面入手,嚴格要求各級各類教師管理機構必須有一致的培養和發展標準;
(4)物質待遇的配備,農村大環境總體還比不上城市,需要加大教師們的住房條件、子女教育等方面的特殊關照,農村教師才能無后顧之憂擁有真正的歸屬感;
(5)社會環境的配合,農村開展科學教育有其劣勢也有其優勢,通過循環播放科普影片、張貼宣傳畫等形式向農村人說明科普的重要性,創造農村愛科學的氛圍,尤其家長要支持科學教育工作,只有這樣教師才能獲得更多的教育資源完成教學任務。
3.探討農村教師專業發展基本模式。
進行科學教師專業發展模式必須符合農村地方特色、考慮農村實際情況,成立專門的認證機構(一般由大學研究者和優秀的教研員來承擔)來驗收教師的發展情況并與教師評職稱緊密掛鉤,本著農村教師專業自救、外部機構支持的總體原則設計了以下三種發展模式:
(1)教師自主專業發展模式。農村學校分布廣、地域形式復雜,最現實的發展模式是激發教師個體的意識,實現教師自我教育。具體途徑有:教育管理部門與大學教育機構要錄制一套供農村教師個體發展的視頻光盤,內容包括典型的學科教學知識、學科專業知識、探究實驗活動的開展、農村教師開展講課、說課、評課的現場實況等科學教師教好書必備的知識光盤配套給農村教師學習,學習情況由校長監督、落實。最后,教師要錄制一節結合光盤知識所上的科學課與學習感悟供認證機構檢驗并作為評職稱依據。
自從1955年世界教師專業組織會議率先研討教師專業問題以來,教師專業發展成為了國內外教育界關注的熱點,研究成果大量涌現。從已有的關于教師專業發展的文獻我們不難看出,國內外專家、學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相當廣泛,研究比較深入的有:教師專業發展及其相關概念的辨析、教師專業素質及專業精神、教師專業制度、教師角色的定位與變化、教師專業發展的歷程、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教師專業發展的保障、教師專業發展的范式、教師專業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改進策略、教師專業發展與新課程實施效果的研究等。
近幾年,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專業發展的水平成為了新課標能否順利踐行的決定性因素,由此引發了新一輪研究熱潮。國內專家、學者對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聚焦在下面兩個領域:一是教師實際經歷的專業發展的變化過程,側重研究教師專業發展體現在哪些方面、各個方面發展經歷哪些階段等;二是教師專業發展的促進方式,主要研究在教師專業發展有關理論指導下,給教師提供哪些以及如何提供外在環境和條件,才能更好地幫助教師順利地走過專業發展必須經歷的各個階段。這兩方面的研究是密不可分的,通過對教師成長過程的研究,有利于找出教師成長過程中帶有規律性的東西,總結出完善教師行為的方式和途徑,可以有效地促進教師行為在較短的周期內得到優化;有助于教師對自己的成長過程有所了解,從而有效地規劃自己的專業人生;有利于學校管理者和教育培訓者依據教師成長的規律實施管理和培訓,從而更好地推動教師的專業發展。[1] 相對而言,目前對教師專業發展實際變化過程的研究較為成熟。
1.2教師專業發展變化過程理論研究概述
教師專業發展變化過程理論的研究源于職業生涯發展的理論與實際研究。該理論是一種以探討教師在歷經職前、入職、在職以及離職的整個職業生涯發展過程中所呈現的階段性發展規律為主旨的理論。[1]
國外學者關于教師專業發展變化過程的主要研究成果有:福勒(frances fuller)的“關注階段論”、卡茨(katz)的“教師發展時期論”、伯頓(burden)的“教師發展階段論”、費斯勒(r.fessler)的“教師生涯循環論”、斯德菲(steffy,b.)的“教師生涯階段模式論”、利斯伍德(k.leithwood)的“教師發展階段論”及休伯曼(huberman,m.)的“教師職業生命周期論”等。[2]
國內關于教師專業發展變化過程的研究較少,主要有傅道春在其論著《教師的成長與發展》中概括出一般教師成長為優秀教師所經歷的“積累期、成熟期和創造期”的變化過程,以及鐘祖榮在其論著《現代教師學導論--教師專業發展指導》中將教師專業成長過程概括為“準備期、適應期、發展期、創造期”四個階段。[3]
1.3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方式研究概述
生態心理學認為,教師與其所處的環境是相互嵌套、相互依存的,并組成一個多元嵌套的,層次遞進的,有結構和秩序的,能夠自動調節的生態系統。教師能否走上專業發展之路、能在專業發展的路上走多遠,不僅取決于教師自身尋求發展的心愿,還取決于教師所處的環境,以及教師和環境的交互作用[4]。
目前學術界關于教師專業發展促進方式可以歸結為兩類取向:教師個人發展取向、學校組織發展取向。
持教師個人發展取向的專家、學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應該是教師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和激發責任感,積極開發自身潛能,建構性地確認職業發展目標,選擇職業發展內容、途徑和策略,通過自我監控、評價和反思等方式,自覺主動地調節和引導自己的教育教學方面的動機、認知和行為方式,從而獲得發展。
持學校組織發展取向的專家、學者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制度、環境、文化和教師自主參與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沒有教師的自主參與,教師的專業發展就不可能實現;沒有來自環境的支持,教師的專業發展也只能是水中月霧中花。持該種取向的專家、學者及教育管理者均強調學校組織層面的因素對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深刻而持久,即學校中的教師管理必須從環境的創設、環境與教師的交互、鼓勵教師自主發展方面下功夫,才能更好地實現教師的專業發展。
透過已取得的研究成果,我們不難發現:對有意識地促進和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研究還比較薄弱,特別是對教師自身在專業發展中的作用有所忽視,對教師管理中如何促進教師對自己專業發展負責方面也較少涉及。
2國內教師管理研究綜述
我國教育管理理論和實踐主要借鑒了西方的教育管理理論,其理論和研究主要是以經驗總結為主。在教師管理研究領域,目前國內學者和教師管理者傾向于探討理性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應用、人本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應用及理性管理與人文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融通等方面。
2.1理性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應用
不少學者針對我國教育發展及社會所處的階段,提出我國教師管理有一個從經驗、人治管理到理性和法制管理的轉換過程。因此,科學和理性精神是現階段我國教師管理的取向。因此,這部分學者致力于研究如何將古典管理理論及其效率為本模式以及教育管理科學理論、理性管理模式運用于教師管理,以使教師管理取得最佳的管理效果。
2.2人本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應用
由于“理性管理一般以‘分’為本--見分不見人,重分不重人;以‘章’為本--見章不見人,重章不重人;以‘權’為本--權力至上,以權為政,重權不重人。”[1],國內不少學者和教育管理專家對理性管理進行了批判并提出以人本主義管理理論來進行教師管理。持這種觀點的學者認為教師是一切要素中最根本、最重要的資源,是決定管理成效的最為關鍵的因素;在教育管理中,只有強調以“教師”為本的管理,即確定和尊重教師在管理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尊重教師的個性特點,讓學校的一切活動都為滿足教師的成長和發展而設計和組織,才能使教師積極、主動、創造性地投入工作,全面、自由地獲得發展。
2.3理性管理與人文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的融通
理性管理與人本管理這兩種教師管理范式因其對“教師”定位的不同導致兩者在較長時間內被視為不可協調的矛盾。兩者是否真的無法融通?教師管理能否既重視教師個人的價值、自由,又保證管理的功效?國內學者及學校管理者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目前在這方面研究中取得較大成果的是袁小平先生,其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著作《從對峙到融通--教師管理范式的現代轉向》中。袁小平先生認為學校作為一個組織系統離不開管理,必須以理性管理為基礎,學校工作才能走上規范化的軌道;另一方面,學校管理要融入人文管理,以關懷教師的成長為終極指向,學校管理才不會為管理而管理。在教師管理中,理性管理是基石、基礎,人文管理是升華、是指向。[2]
2.4發展性教師管理
在新課改背景下,理性管理與人文管理的融通勢在必行,這是因為教師管理與新課改理念存在嚴重的沖突,具體表現在:分數管理的盛行與以促進教師發展為管理目標之間的沖突、對教師評價主體單一性與評價主體多元化之間的沖突、以章為本、管重于理的現狀和“以人為本”、“以校為本”的理念之間的沖突。這些沖突的存在勢必阻礙新課改的實施。解決上述沖突的根本途徑就是要改革教師管理的模式。
在新課改背景下,實施發展性教師管理成為學校管理的新模式。發展性教師管理是指用發展的眼光關注教師,采用服務性管理策略來有效地促進教師的主動發展。其特征是“為了教師”、“服務教師”、“發展教師”。由于發展性教師管理能樹立發展性教師觀,因而能為教師創建學習型專業共同體,為教師的發展實施服務性領導,對教師實施有助于教師發展的評價,從而激發教師自身發展的潛能,使教師最終走上專業發展的道路。
2缺乏反思與自我更新能力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大部分體育教師只是一味地聽信課本知識,學會了“教什么”,而從來不追究“怎么教”。久而久之,體育教師就會缺少主動探索知識的能力和意識。而一旦有了這樣的意識,必將影響自身的專業發展。目前,體育教師日常的工作重點放在體育學科的教學內容上,卻往往忽視了對本專業的深人思考和探究。然而,這種教學的思考和探究卻是推動教師專業化發展的基本態度。通常所見的體育教師只是單一地向學生傳授體育方面的課本知識,而缺少對本專業發展的實際需求和教育目標、教學方法等方面的深人思考。當然,針對體育教師之間的交流和互動不足以及對教師自身的教育的缺失等等方面的問題,其對應的目標內容一也被列人新課程改革的指導綱要中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到來,以上這些困擾我國教育領域的難題都將迎刃而解。
3職業倦怠情緒普遍存在
引言
師范院校畢業生進入了教師隊伍,他們接受了系統的教育理論知識和專業知識的學習,成為提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優化教師隊伍整體結構的主體力量,但是同時也帶來了新教師所普遍存在的適應問題。忽然面對陌生的工作環境,新教師由于內部不適應由學生角色向教師角色的變化,不適應就學學校和任職學校環境氛圍和人際關系的改變,出現緊張、焦慮、畏懼甚至一些嚴重的心理問題,體驗到強烈的無助感和挫折感,其外部則受到學生、同事、學校以及學生家長的懷疑,甚至出現了信任危機和心理危機。針對這些存在于新教師入職適應過程中的問題,新教師自身和所任職的學校都應該高度重視,應一起尋求問題出現的原因,商量有效的對策,要努力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使新教師盡快成為一名成熟的教師。
一.新教師遇到了什么困境
困境一:職前準備不足
許多新教師踏入工作崗位后會基本上都覺得課程安排不夠合理,在工作中所遇到的缺乏經驗的問題就是源于職前教育對于實踐能力的欠重視,如果師范學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更加重視安排一些實用性強一點的課程會讓新教師在參加工作后增加自信心。在華東師范大學教授崔允漷和他的同事所做的《全國教師教育狀況調查報告》中指出幾乎所有被調查者都認為,應該加強教育實踐課程,延長教育實踐的時間。“適當延長,可讓師范生多方面了解教師這項工作所涉及的范圍”,“教育實踐在短時間內起不到良好的效果”。許多新教師認為教育實踐應分散進行,并增強教育實踐的反思性。實習期時間的安排在學校看來是應該先學好理論知識再進行時間,殊不知此舉讓師范生在學習理論期間缺乏了應有的重視,過后又努力去彌補,如果早點就讓學生接觸到教學則能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知道學有所用。
困境二:入職輔導缺少,試用期工作壓力太大,缺少反思時間
教學的第一年一般學校稱之為試用期,試用期是新教師專業發展中最為關鍵的時期。新教師所面臨的“試用期”甚至負擔起了比一般教師更多的工作,而且要比平常做的更好,更小心,關于試用期應該是剛進入工作崗位去積累經驗的一個階段,那僅僅是理想化,紙上談兵。學校不舍得浪費資源,無論是新教師還是老教師,工作都安排的非常滿,甚至有很多老師的工作時間不夠用,每天都非常辛苦,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少,能參加學習的機會更少。除了正常的上課外有些新教師還要去支教,指導學生參加各種比賽,排演節目去參加市里的比賽。反思對于新教師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對于新老師來說,平時上課能把重難點講清楚了,學生會說了,一節課就算是完成了,他們的課時排的滿滿的,而且平時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去處理,根本沒時間去反思,上一堂公開課能夠有個反思就已經很不錯了。至于學校的校本研究幾乎輪不到新教師去參加,學校里一定有一批領導去參加,有些老教師都輪不到,何況是剛剛參加工作缺乏經驗的新老師。
困境三:學生、家長不信任
一走上講臺,新教師首先需要面對的就是學生,能否處理好與學生之間的關系,能否進行因材施教,能否管理好課堂的紀律,對于新教師來說都是個難題。而在升學壓力仍然是大多數學校面臨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問題的同時,家長把對子女的希望都放在了老師身上,可想而知,新教師面對的情況就是自身經驗有限還要面臨家長對于自己的不信任。
教師工作的對象是有獨立思想,正在成長中的青少年,他們既是獨立的個體,也有共性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殊性,他們的思想行為不易為教師所控制。新教師由于教學時間短,對每個學生的品行、性格、學習情況等第一手材料掌握得不多,且在學生的管理上缺乏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所以在與學生夠用及對學生的管理上往往感覺到力不從心。
在不少家長的眼里,新教師本身就還是個孩子。他們想用平等的身份和家長們進行交流溝通,從語言的表達到意思的傳遞都不順暢。由于新教師剛走上工作崗位,缺乏教學經驗,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家長更愿意設法讓自己的子女插在老教師的班上,因為在很多家長眼里教師的教齡與經驗、素質成正比。這種對新教師的不信任,也給他們帶來了很多的壓力。
困境四:人際關系難處理
人際關系的壓力是新教師經常要面對的社會化問題,新教師剛從學校畢業不久,由于所處環境的差異及工作經驗的缺乏,與老教師相比,在工作中難以得心應手,不免會出現種種問題,容易引起同事的不信任、不理解等。
從學生到教師的角色轉變帶給新教師的最大困擾就是人際關系了,新教師往往在這方面遭受嚴重的打擊,導致一些人悲觀、冷漠、壓抑,嚴重影響了新教師的身心健康,阻礙了他們的專業發展。在大學的時候同學間往往都差不多,因為都是同一個專業的,大家在各方面比如說興趣、目標都是比較接近的。但是工作后就完全不一樣了,接觸的人群大了很多,面對的是年齡完全參差不齊的群體,專業也不同。雖然有部分新教師在工作前已經盡量做好心理準備了,但是真正遇到事情的時候還是覺得很難適應,所以平時新教師總是要小心翼翼的,在說話之前都要考慮再三,嚴重影響了新教師的心理健康。教師之間缺乏互相幫助的意識,交流僅限于表面,很少涉及專業性的問題。
新教師學校應該為新教師創設一個民主、合作、寬松的校園文化環境,幫助他們解決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實踐證明在寬松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中,新老教師之間互相幫助,合作共事,有助于新教師快速適應。
困境五:輔導教師缺少
輔導是許多國家新教師入職教育的最重要、最基本的,也是運用得最為普遍的策略。簡單地說,輔導就是將新教師和有經驗的教師結對,由有經驗的教師來通過精心設計的活動或日常互動支持和幫助新教師。可以說是新教師入職后適應工作最重要的一關。目前我國學校早已實行輔導教師制度,但是實際的情況卻不盡人意。
新教師跟隨一些熟練教師特別是優秀的專家型教師學習,能夠從熟練教師和專家型教師那里獲得一定的教育教學理論知識,更重要的是為了從他們那里獲得緘默教育教學知識。但是從新教師的敘述中來看目前大部分的輔導教師只是掛個名,沒有進行實際的指導。平時學校里每個老師都有自己的事情,幾乎都很忙。沒有哪個老師很空,會去耐心指導新教師,也很少有老師的知識有多余可以不用去備課就能上課。而且現在人教版的新教材比較難上,有一個比較大的跨度的轉變,有些老教師都已經吃不消,所以他們不愿意上高年級選擇上低年級,因此新教師馬上得接過來,這樣的話能給他們指導的老師就更少了。
二、研究后的反思:新教師擺脫困境,快速成長的途徑
(一)職前教育期的改革
師范生在職前教育期間無論是課程設置、教學方法還是培養模式都存在明顯的缺陷,過分強調理論知識,以授受為主,以課堂為中心,實踐技能的培養沒有得到應有的關注,所培養的教師不能滿足教學實踐的要求。雖然學校為他們安排了專門的見習、實習期。但是,我國師范院校的教育實習狀況不容樂觀,存在時間短,指導少,反饋不及時等諸多問題,特別是在將時間定在畢業學年。
我國急需改革目前的教育實習制度,延長實習時間。參照國外發達國家師范教育的發展狀況,結合我國實際,從長遠看,我國主流的師范教育模式可以采用“2+2+1+1”。即在綜合大學學習兩年的學科知識后,再到師范學校學習兩年的教育專業知識,獲得本科畢業證書和學士學位證書;之后,再脫產一年在師范學校進行教育碩士課程學習;然后,再在中小學校進行為期一年的教學時間和論文創作,經過論文答辯授予教育碩士學位,獲得教師資格證書。通過“2+2+1+1”模式培養出來的教師,已經基本完成了達到勝任水平所需的成長發展過程,可以比較輕松地應對教育教學中的問題。他們無論學術和科研水平,還是教學能力,都將遠遠超過目前四年師范院校畢業后再工作兩年的還處在“新手”階段的教師。[1]
(二)入職教育期的改革
1.外部支持
(1)建立政策保障體系,營造適合新教師發展的環境
政策的保障是教育體系改革的保證。因此,各級教育主管部門要從著眼于學校辦學水平提高和滿足教師專業發展的不同需要,統籌規劃,做好建章立制,加強規范管理,協調指導考核,提供良好服務。王少非教授在《新教師入職教育的必要性和模式構想》文中建議:1.將新教師入職教育納入教師資格和任用制度,使之成為獲取教師資格及進入教學專業的必要條件;2.將教師培訓進修的權力下放到學校一級,將實地活動納入教師繼續教育范疇;3.加強“名師”工程的建設,提高名師的資格條件,將教師培養當作名師資格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相應地,當前已開始實行的教育碩士培養也應更多地考慮輔導名師的培養,在學習內容中增加帶教技能的訓練;4.建立新教師資格申請制度,并賦予中小學的帶教老師以對新教師的資格和任用的更大的發言權;5.大學要在新教師入職教育中發揮更大的作用,應當逐步將新教師入職教育過渡為學歷性的教育,就此而言,這可以成為一些師范專科學校和中等師范學校升格的一條途徑,或許賦予它們以學歷性的新教師入職教育任務,能使它們在教師的培養中發揮更為實際的作用。[2]
(2)改革見習期(試用期)制度
教學的第一年是教師職業生涯中所經歷的最為困難的時期,而且也是教師專業發展中最為關鍵的時期,最需要支持和幫助。但實際情況中這一階段的試用期除了在收入方面與正式老師差別較大外,新教師承擔的工作量絕對不少于一般教師,甚至會承擔比一般教師更多的工作量。應對超負荷的日常工作已經使他們焦頭爛額,更提不上觀摩、學習,所以試用期基本上是徒有虛名。當前盛行的另一種新教師教育模式就是將新教師或師范畢業生集中起來學習。這種學習仍然是以課堂為中心,以理論為主,以授受為主,更多地著眼于教師知識更新和理論提高,而對于作為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教學能力卻沒有給予必要的重視。與師范生的在職教育沒有很大區別,很多新老師反映這樣的培訓過于形式化,他們在其中難以實現自身的教育專業發展,在理論和實踐的溝通上,在師范生角色的轉換上,參與這樣的培訓幾乎沒有任何實質性的意義。
針對以上問題,教育行政部門應當改革和完善見習期制度。要求學校采取有效的措施切實加強對見習期教師的培養力度。在近期看來,可以將見習期分為前后兩段:首先拿出半年時間由見習期教師在任職學校進行教學時間和鍛煉;然后,在下一個半年由教育行政部門將所轄學校的所有見習期教師集中到教師進修學校或師范院校,采用微格教學模式,對教育知識和技能進行強化訓練。這樣對于提高見習期教師培訓的效率有一定提高。學校要保證新教師在見習期能夠擁有充足的時間,讓工作的第一年成為名副其實的見習試用期,不能簡單的將新教師等同于合格教師來使用,不能讓新教師負擔過多的工作,以至于疲于應付備課、上課、改作等日常事務。新教師的工作量不超過學校教師平均工作量的三分之二是比較合理的[4]。
(3)學校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
教師的專業信念和專業發展是隨著教學知識和經驗的積累而逐步確立起來的,不同教師進入專業發展的成熟期、擁有嫻熟的教學技能的時間不同。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一些學校不考慮新教師剛踏上教學崗位的現實,把他們等同于熟練教師,與教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老教師(有些都可稱為專家了)同等評價,有的安排新教師第一年就教畢業班,一旦成績不好或不突出就簡單地認為該教師不行,馬上調整去當職員,或交流到其他學校,使新教師入職之初就遭受迎頭一擊,在強大的工作和精神壓力下原本美好的職業理想甚至就因此而破滅。
要對新教師建立合理的評價體系,要改變原來簡單的評價標準,不要單純以學生的成績作為評價新教師的指標,要運用形成性評價來關注新教師的教育、教學過程,努力形成發展性的教師評價制度,不僅要重視教師的過去、現在,而且要面對教師的未來,尤其應重視教師未來的發展和促進教師自身的不斷成長。
(4)建立并完善輔導教師制度發展教師同伴指導
為新教師配備來自于中小學的有經驗的教師作為輔導教師成為目前新教師入職教育項目中很普遍的環節,目的是為第一年的新教師提供及時有效的支持和幫助。實際上,有經驗教師對新教師的指導并不是直接或明顯地發揮作用,而是以一種長期的潛移默化的形式影響著新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和行為,特別是對于新教師形成熟練的教學技能有著非常重要的引領作用。
因此,輔導教師制度是新教師入職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如何提高輔導關系的質量,首先輔導教師的選擇非常重要,具備扎實的教育教學基本功,豐富的教育教學經驗是必須的,但是具備這兩項條件老師并不一定就適合帶教,可能缺乏支持和幫助新教師的有效的策略。輔導老師的年齡、性別、個性特征等都有可能影響帶教的質量,所以學校應當對輔導教師進行嚴格的選擇,并根據新教師的特點來為他們確定輔導教師。其次,輔導教師與新教師必須有足夠的時間一起工作一起活動。第三,能夠保證帶教雙方有足夠的時間進行交流。
2.發揮新教師個人的主動性:新教師要善于反思,在實踐中構建知識和能力體系
反思,在新教師的專業發展過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所謂反思是指教師應善于總結學習及實踐中取得的成果和出現的問題,不斷調整自己的知識結構和實踐方式,以獲得持續的終身發展,達到成長的質的飛躍[8]。如果一個教師僅僅滿足于獲得經驗而不對經驗進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有20年的教學經驗,也許只是一年工作的20次重復,除非……善于從經驗反思中吸取教益,否則就不可能有什么改進,他永遠只能停留在一個新手型教師的水準”[9]。
一是認真寫好反思日記。在一個課時或一天的工作結束后,新教師要主動地寫下教育教學的心得體會,列出當日教育教學過程中所遇到的或所看到的成功及不成功的教學時間,以及是哪些原因造成的?等等,并與指導老師共同分析。新教師要善于審視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全面、深入的反思。同時要善于保持適度的“警覺”,及時發現、反思問題,及時進行研究,加以改進。如日本要求入職那年的新教師就與自己工作密切相關的領域展開行動研究,并記錄自己的專業發展活動和自我反思,開發自己的檔案袋。[10]
二是積極參與行動研究。新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敏銳地提取教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時展開調查研究。通過多種渠道對學生學習心理特點和認知方式等多方面進行了解和研究,逐步地減少對教育教學工作認知上的偏差。而學生經常如實地提出個中想法和意見,將有利于教師形成對教育教學過程和對學生管理等方面的正確認識,從而有效地修正自己的教育教學行為。
三是多進行觀摩與分析。“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新教師應抓住教研活動的學習良機,或自己創造機會多觀察名師名家的課,最好是能與他們直接進行交流,學習他們的教學思想,感受他們的教育智慧,弄清他們怎樣組織教學和為什么這樣做。新教師互相觀摩彼此的課并評述觀察到的教學實景,注意收集素材,撰寫典型案例,然后與同行們共同分析,討論,提出改進措施,這也是共同提升理論和實踐水平的好辦法。
參考文獻
[1]顧革勇.促進新教師成長發展的幾點策略[J].青島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6(1)
[2]王少非.新教師入職教育的必要性和模式構想[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3(1)
[2]王少非.新教師入職教育構想[J].教育評論.20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