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化進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3 15:04: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城鎮化進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城鎮化進程論文

篇(1)

農村城鎮化是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趨勢,是農村產業結構和資源配置的不斷優化。但在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必須注意農村生態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是事關國計民生和子孫后代的大問題,是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淵源,在開發利用和保護上必須貫徹可持續發展戰略。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鄉鎮企業異軍突起,致使環境污染的趨勢出現由城市向鄉鎮蔓延,再向農村擴展的勢頭,與農業生態環境的污染息息相關。如何科學地處理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保護問題,是正確合理地處理新農村建設與環境保護的關鍵所在。

1農業生態環境的特征

我國的農業主要包括種植業、畜牧業、水產業等,是一種產業環境,直接主體是農業類產業的生存發展。從農業環境保護的角度出發,農業生態環境具有多樣性、廣延性、區域性、復雜性,同時又有半自然、半人為調控的特征。

農業由于分布面積廣,光、熱、水、氣等外界環境因素又是農業生產所必需的條件,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不斷地改變環境的組成和結構,從而影響著環境中物質和能量的循環系統。另一方面,農業生產的自身也不同程度地影響著農業生態環境,農業生產上盲目過量施用的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物質,也會對農業環境造成污染,加上病害、蟲害、氣候等自然災害,使得農業環境問題更加復雜。

2農村環境的狀況

目前,農村環境狀況不容樂觀。隨著農業的發展,農藥、化肥對農產品的污染及農膜產生的“白色污染”大量增多,村鎮居民產生大量的生活污水和垃圾,焚燒秸稈造成大氣污染,規模化養殖及水產養殖造成的污染也愈加嚴重。以山西運城市為例,該市是全省糧、棉、果基地,小麥、棉花、果品等諸多農產品的商品率均占全省的80%以上,農業生態環境質量不容樂觀,土地利用率已達80%以上,耕墾指數為43.7%,超過全省平均水平,化學農藥的大量使用,破壞了生態平衡與生物種群的穩定,化肥農藥施用極不平衡,農藥殘留量增多,農藥中毒人數逐年增加,還造成土壤板結,作物貪青晚熟,淋溶下滲流失,造成水質污染。超標污水的灌溉,大氣降落物的污染,工業固體廢棄物的堆存,污染事故的增多,使土地和作物污染增多。惡劣的環境使農業生產受到了嚴重的威脅和損害,農業環境污染糾紛事件逐年上升。

改革開放給鄉鎮企業帶來了蓬勃的發展,帶動了農村小城鎮的復蘇和興起,但鄉鎮工業廢水化學需氧量、粉塵和固體廢物的排放量占全國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的比重均接近或超過50%。農村工業中從事汞制品、砷制品、鋁制品、聯苯胺等產業,以及噪聲和振動污染的行業,由于技術工藝落后,設備簡陋,管理和各種制度不健全,有毒有害的污染物排放超過國家允許排放標準的幾十倍、幾百倍甚至上千倍,直接危害職工健康。比如運城,近年來隨著工業的發展,經濟結構有了很大變化,已由單一農業大區發展為門類較全,農工并舉的組合區域。環境污染特征是以二氧化硫污染為主,煙塵和二次揚塵為副的大氣污染,以有機物質和氮素為主要污染物質的水質污染,以工業固體廢棄物為主的固體廢物污染,且污染趨勢趨于加重,并由城市向鄉村蔓延擴展的勢頭,從而影響農業生態環境。

3農村城鎮化中的環境問題

3.1城鎮周邊農村及農業污染嚴重

我國農村城鎮化發展中,城鎮周邊農村及農業污染嚴重,特別是以化學肥料替代有機肥料造成的環境問題日益嚴重。目前,我國耕地化肥施用量約每公頃375kg,而發達國家化肥施用水平約每公頃200kg。氮素化肥過量施用,會流失進入水體。研究證明,嬰兒發生亞硝酸鹽中毒或變性紅血素癥以及成人消化道內由于形成亞硝胺而致癌的現象,都與飲用硝酸鹽含量高的河水有密切關系。磷肥含有多種有害物質,過量地施用磷肥,使這些有害物質在土壤中不斷富集,進入“食物鏈”。

3.2工業“三廢”排放的影響

近些年來,農村經濟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企業增加較多。但由于鄉鎮企業的發展具有布局分散、規模小和經營粗放等特征,從而造成工業“三廢”排放居高不下,呈增長趨勢,使得周邊環境污染嚴重。據統計,全國每天排放的污水量超過1億t,其中80%以上未經過任何處理就直接排入水域,使河流、湖泊、水庫遭受污染,許多水庫也開始進入富營養化狀態,城郊水庫的富營養化問題最為嚴重,給城市供水帶來嚴重危害。

3.3城鎮鄉村基礎設施滯后

這方面突出體現在城市氣化率低、熱化率低、綠化率低、煙塵控制區發展水平較低,煙塵和二氧化硫排放總量控制力度、治理資金投入較低。目前,山西農村的能源消耗主要是煤炭,不合理的能源結構。同時由于集中供暖建設滯后,居民取暖、做飯及餐飲業的耗煤多為直接燃燒,低空排放,大量的由煤炭消耗產生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直接影響著環境質量狀況。

3.4農村生態環境脆弱

目前我國農村環保工作面臨的形勢依然嚴峻,農業投入品使用不合理,農業面源污染有增無減。伴隨著養殖業的快速發展,畜禽糞便70%未經處理直接向外排放。農作物秸稈資源浪費現象較為普遍,近30%的秸稈沒有得到資源化利用。農村生活垃圾亂堆亂放和生活污水隨意排放現象突出等。

3.5大量農田被占用和毀壞

如今我國可以開墾的荒地所剩無幾,而現有耕地卻被大量侵占,其中農村工業的占地面積是驚人的。除直接占用耕地外,農村工業還污染和破壞了大量農田。據統計,全國每年因工業廢水而污染的耕地面積達2億多畝,占耕地總面積的15%左右;每年因污染而減少的糧食超過了100億kg,直接經濟損失125億元,其中因為農村工業污染和破壞而引起的達47%以上。

4農村城鎮化中的環境保護對策

4.1持續發展必須兼顧環境目標

生態環境的良好狀態,是農村農業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主要基礎。農村城鎮化能否實現持續發展,最根本的影響因素是自然生態環境的狀況。如果自然生態環境受到破壞,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就失去了基礎,建立在農業健康發展基礎上的農村城鎮化也就不可能實現可持續發展。

4.2強化農村環保法律手段

我國農村環境管理法制化建設已取得可喜進步,頒布實施了一批有關資源與環境保護的法律,但相對城市環境保護和工業污染防治而言,農村城鎮化后的環境保護工作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基礎較為薄弱。從總體上看,尚未建立起適應小城鎮特點和環保工作實際需要的法律法規體系。而且,由于絕大多數小城鎮環境保護機構不健全,監督執法工作不到位,難以將小城鎮環境保護工作任務落到實處。因此,我國農村環境管理的法律手段還必須強化,真正確立法律手段在管理

農村環境中的嚴肅性和權威性。

4.3創新環保思路,科學制定規劃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和中央加強環境保護的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創新思路,科學制定規劃。把新能源技術、農村節能技術、垃圾無害化利用技術、農作物秸稈資源化技術、無害化農產品的生產技術、污水處理利用技術、生態保護等技術有機地結合到一起。

4.3.1創新思路,切實做到管理到位

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的農村,人們在還處于相對貧困的情況下,環境保護意識十分淡薄。面對農村環境保護的現狀,加強宣傳教育。讓廣大農民群眾了解環境保護知識,掌握環境保護方面的政策及法規。結合新農村建設的要求和目標,廣泛宣講農村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各鄉鎮要組建相應的環境保護機構,配備專職環保工作人員,將經費納入財政預算,形成縣、鄉、村三級環保管理網絡,以確保農村環境保護機構和工作人員落實到位。農村環境保護具有分散、面廣、量小的特點,必須加強管理,積極服務于農村環境保護。農民建房選址定點、畜禽圈舍的布局、農藥及化肥的使用等都是新農村建設中環境保護不容忽視的問題,以更好地控制農村新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

4.3.2制訂規劃,切實做到投入到位

治理農村環境污染,需要大量資金投入。因此,農村環境保護必須要有合理的規劃,要有短期、中期和長期規劃。通過這些規劃,有步驟地實施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有計劃地安排資金的投入。在爭取國家投入的基礎上,發動廣大群眾,增強自主意識,加大自身對環境保護方面的投入,加快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步伐。

4.4納入政府目標管理,形成環保工作合力

農村環保是內涵豐富、涉及面廣、任務量大的一項系統工程。應納入地方政府目標管理責任制中,并將目標轉化到經濟社會發展評價范圍和干部政績考核。抓好環境規劃、執法監督,各有關部門要認真履行職責,密切協作配合,形成環保工作的合力,同時要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

4.4.1確立農民主體地位,建立長效機制

農村環境建設的主體是農民,要充分發揮農民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滿足農民的需要、尊重農民的意愿。不搞統一模式、統一標準、不搞“一刀切”。努力探索既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又適應農村特點的長效機制,建立科學合理的服務制度。

4.4.2科技領先,切實做到技術到位

農村環境污染因素復雜,污染源分散不集中,治理難度大,對治理技術的要求較高。因此,必須堅持科技領先的原則,加強農村環境污染治理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以及先進治理技術的推廣和應用。目前運城推廣的農村沼氣利用技術具有很好的環境效果。大力發展沼氣、風能、太陽能、秸稈氣化生物質能等新型清潔能源。

4.4.3協調配合,切實做到參與到位

農村環境保護工作需要環保、農業、林業、水利、畜牧等部門的通力協作和配合,積極參與,才能有更大的整體性的收效。按照農村環境保護規劃,發揮各自的職能和職責,做到力度到位、措施到位,真正承擔起保護環境的重任。

4.5結合鄉村建設實際,開展環保綜合整治

隨著城鄉一體化的發展,農村環境污染由以鄉鎮工業污染為主轉變為鄉鎮工業污染、生活污染、農業污染等污染并重的態勢。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要做到與環保責任狀相結合,與鄉村建設規劃相結合,與綠色創建相結合,與改變種植結構相結合,與提高村民環境意識相結合。依靠廣大人民群眾,動員全社會的力量共同參與。倡導綠色生活、綠色生產,樹立全新的環保理念,在全社會形成保護環境的良好氛圍。

4.5.1與村莊建設規劃相結合

把農村環境污染治理、清潔水源、清潔田源、清潔家園和農村廢棄物資源化、農業生產清潔化、城鄉環保一體化、村莊發展生態化等內容納入規劃之中,并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充分反應地方特色,努力做到人與自然的和諧。

4.5.2與綠色創建相結合

創建環境優美的鄉鎮、生態村、綠色村鎮的根本目的在于發展農村經濟,改善農村生態環境。

4.5.3與改變種植結構相結合

積極發展有機農業,這不僅能解決農村面源污染,提高農民收入和人民健康水平,也是改善農村生態環境,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項根本舉措。

4.5.4與提高村民的環境意識相結合

建設新農村的主力軍是農民本身,要通過廣泛宣傳,讓廣大農民從“要我建”轉變到“我要建”,主動為建設美好家園盡職盡力。使其對新農村建設規劃和經濟發展規劃同時進行。

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必須加大鄉村工業污染防治力度;要以發展生態農業為主線,在經濟、生態、社會效益的結合點上做活文章,發展生態安全農業;解決農藥、化肥過量使用的問題,有效地控制農業面源污染。

5結束語

黨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宏偉目標,通過農村工業化、城鎮化解決農民的出路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重要舉措。隨著我國農村城鎮化進程的加快,我們必須重視農村環境保護問題,否則就會出現農村環境污染規模和影響不斷擴大的局面,這與黨的十六大提出的“生產發展、生活富裕、生態良好”的發展目標是不相吻合的。所以,只要我們重視和積極應對農村城鎮化進程中的環境問題,加大力度對其進行有效的治理,我們是能夠讓廣大農村真正實現“生態良好”的目標的。

參考文獻

1劉耀彬等.城市化與城市生態環境關系研究綜述與評價[J].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2005(3)

2王惠彥等.對沈陽近郊城市化進程中環境問題的探討[J].環境保護科學,2007(03)

3楊文舉、孫海寧.淺析城市化進程中的生態環境問題[J].生態經濟,2002(3)

4任太增、李敏.中國粗放型城市化道路原因探析[J].現代城市研究,2006(3)

5石慶武.生產力布局與環境保護[J].東北師大學報(自然科學版),1981(01)

6蔣國平.資源節約型城鎮化發展道路探析[J].改革與戰略,2006(8)

7喻金富.如何將環境問題消化在我省城市化進程中

篇(2)

眾所周知,農村學校長期以來都推行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但收效甚微,類似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往往淪為“零碎或失效”。首先,進校園的傳統文化內容常常是能夠“技術化、程式化”的農村傳統文化“大拼盤”,最為突出的就是“手工制作、歌舞排練、雙語教學或各類民族文化知識文本閱讀”等。雖不能說這些活動無意義或價值,但將學校傳統文化教育僅定位于此無疑是不周全或不到位的。如此的教育教學只得傳統文化之“形”而遺其“神”,因為傳統文化之“神”必須得在“活”的文化環境中“浸入”學生的“大腦”,化為其思維或行動的自然、自覺,而非單一的記憶或訓練之“獲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濡化”過程。其次,與“拼盤式”的教育內容對應的是農村學校傳統文化教學的“任務化或應景性”,許多情況下農村學校的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是為了執行教育行政部門的要求而開設的,并非是農村學校教育的一種自覺意識和實踐選擇,其結果是農村學校、教師或學生都應付式地來完成傳統文化教育教學活動,將其當成一種“娛樂或消遣”活動,而缺乏精心組織設計或連續性的貫徹實施。總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培養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素質的教育教學活動是“碎片化”的,沒有發揮出應有的“目的性、計劃性、針對性”的優勢。

2.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

毋庸諱言,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經濟增長有了明顯提高,人們物質生活水平改善顯著,但這并不意味著農村社會發展質量“水漲船高”,相反卻存在著眾多社會矛盾問題。其中之一即為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破壞,如農村傳統人生觀或節日禮俗、語言、建筑、服飾、音樂歌舞及傳統民間組織等不斷受到“主流文化”價值的沖擊而“消逝化”。越來越多的農村傳統文化事項在內容或形式上不斷“縮減、異化”以至消失,而這種趨勢往往一方面使農村社會成員以“文化旅游增收”為“旗幟”而對農村傳統文化“大刀闊斧”地“拆卸包裝”令其“面目全非”。另一方面則存在著一種“敵視”的態度,將傳統文化當做阻礙農村經濟增長的“絆腳石”而“踢開”,視物質現代化的生活為唯一價值圭臬。換言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通過直接參與傳統文化活動,以及耳濡目染傳統文化的“熏陶”過程日益降低,他們或者過著“半吊子”的傳統文化生活而遠離其精神,或者不斷被充滿物欲的現代化價值所裹挾。因此,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意味著一種“活”的潛移默化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認同的教育形式不復存在,代之以深受外來植入式“主流文化”價值的同化,且都是以犧牲農村傳統文化及其精神為代價。

3.農村家庭村落生活結構的“割裂化”

如果說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是影響農村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的“染缸”,農村家庭村落生活則是“染料”的制作者或設計者,以農村家庭和村落成人為主體成員組織的各種傳統文化生活為農村中小學生提供觀察、參與、體驗、模仿的對象和時空環境,而傳統文化生活內容、方式對中小學生思維或價值產生作用離不開成人榜樣的教導和指引。然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家庭村落生活結構處于“割裂化”狀態,一方面為了增進家庭的經濟收入,越來越多的農村青壯年外出打工掙錢,而使得農村村落的留守學生“隊伍”日益壯大。他們雙方經受著“骨肉親情分離”的“煎熬”,此外還帶來了承擔農村傳統文化精神培育的基礎單位“家庭文化生活”之斷裂,因為在作為家庭文化生活組織者或核心的青壯年缺位下,許多留守家庭的生產生活被“簡化”。另一方面農村傳統文化公共生活逐漸遠離了村落,被當下一個個家庭為了“蓋房、購車”疲于奔命的生活所“遮蔽或分割”。往昔村落成員互動、互助、互愛的溫情鄉村“集體生活”不復存在,農村社會生活不斷走向了“家庭原子化”的“內斂保守”而無“開放性或交往性”。換言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家庭村落社會人員、生產結構的變化沖擊了傳統文化生活的延續,且沒有得到相應的社會保障加以“維護”,農村中小學生不斷疏遠于寧靜、親和的傳統文化生活而被所謂的“攀比、名利”的現代生活所捆綁。

二、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成因

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陷入困境,表現為孕育其傳統文化價值或精神生長的教育時空環境失序。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這些困境的產生、存在及延續呢?

1.農村學校價值取向的“物質性”

長期以來人們對農村學校教育持有“復制城市教育”的評價,也即認為農村學校教育走的是一條“應試升學”的道路,而這背后無疑與“學歷化”社會不無關系。因為學生只有考取一個好的大學才能找到一份好工作,于是農村學校所有的活動都指向于讓學生獲得一個升學的“好分數”,其主旨不是為了培養完整人的生命質量提升,而是一個客觀的目標“分數”。當然,農村學校價值取向的“物質性”還表現在學習內容和學習方法方面,學習內容主要集中于與升學考試相關的部分學科知識上,為了讓學生獲得“最高的分數”學校往往運用“題海戰術”的強化訓練方法和“封閉式”管理,而與考試分數提升無關的學生“身體健康、情感交流、社會體驗”等內容都被學校“拒之門外”。可以說,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教育價值取向的“物質性”日益強化,因為農村社會成員對“優質教育”需求不斷增強,并堅定持有只有進“好學校”才能找到好工作的價值信念。而在其觀念中所謂“優質教育”就是有多少考入重點的“升學率”,于是農村中小學為了滿足社會成員的“需求”而更加強化學校的“分數門面”。總之,城鎮化進程中農村學校教育教學陷入“目中無人”的狀態,學生完整的生命被降格為“物”,與學生生命相關的“自我生活”和“文化血肉”被“剝奪”和“抽離”,學校和學生都被異化為“干癟”的“數字僵尸”。因此,雖然農村學校存在著“傳統文化進校園”的活動,但往往被置于“墻上”課程表里的“裝飾”,即使間斷性地被學校所開展也是出于一種“任務完成”,而且時常被“升學考試課程”所擠占。

2.農村傳統文化傳承主體的“無力性”

如果說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的消逝化意味著外顯農村傳統文化“事項”及活動的縮減,那么農村傳統文化傳承的“后繼無人”將終致農村傳統文化的“覆滅”。因為文化的靈魂深藏于人的價值思維中,人們“無心”再過一種“傳統文化生活”而對現代化生活“情堅意定”以致“走火入魔”。則農村傳統文化和現代文化在農村社會成員心理形成“冰火兩重天”之態,農村傳統文化及生活將不斷被擠壓而淡出農村社會時空環境。當然,這不是說當下農村傳統文化已“奄奄一息”,更為嚴峻的問題是由于農村社會成員“權力地位”轉換之后,以往作為農村傳統文化主體的老年人雖然“憂心”于農村傳統文化的命運走向,但其社會角色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而變為留守兒童或中小學生的“保姆”,以及其對農村社會和家庭經濟增長“貢獻率”的降低而導致他們“身份地位”的衰退。也即他們不再是過去村落和家庭事務處理的“權威”,他們“無社會權威和經濟實力”去組織并號召后輩“中青年人”過一種有“傳統文化”的生活,這就意味著農村傳統文化活動勢必被強勢的得到“中青年人”認可的“現代物質文化”所取代。而因老一輩人的離世而產生農村社會熟悉或繼承農村傳統文化及精神的社會成員越來越少的狀況,則危及整個農村傳統文化生境的存續問題,包括以人為中心的農村自然社會生態系統的改變,影響重大而深遠。

3.農村社會核心價值的“失序性”

農村社會成員生活中延續的“精神”或“信仰”是農村傳統文化的核心,如人與自然關系中的“崇敬和效法自然”、人與社會(人)關系中的“親仁善鄰和以和為貴”、人與自我關系中的“平和堅毅”等,而這些恰恰與當下中國倡導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相通的,如“誠信、友善、和諧”等。換言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農村傳統文化發展的方向,農村社會成員只有建立起人人認可的基本價值信仰,在處理人與人之間關系時表現出“誠信、敬業、友善”,并自覺踐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價值追求,他們的生活才有了意義目標。可是,城鎮化在不斷將農村社會成員推向“現代化浪潮”的同時也“遮蔽”了人們的“心靈”,農村社會成員被“物欲”所役使而成為“追名逐利”的工具人,把自己變成了實現某一“實體目標”的手段。毋庸置疑,城鎮化進程中農村社會核心價值是“失序”的,發展上表現出“人與物”的倒錯現象,造成農村村落及家庭生活導向“分裂”。許多農村社會成員為了長久以來擺脫貧窮、擁有財富的夢想而爭相離家出走、“骨肉分離”,一旦他們“踏出家門”就會用“三年五載”的時間來“累積或創造”財富,而這種舉動一致被農村村落成員視為有“決心意志”而大加贊揚或模仿。當然不可否認農村社會成員進行如此生活行為選擇是一種現實趨勢使然,但這一現象如果變成一種連鎖反應引致大部分農村社會成員或家庭以長期“隔離親情”的代價來筑就“夢想”,使得農村社會的空巢村落或留守老人兒童數量不斷擴張,那么農村社會成員、家庭雖增長了經濟收入卻因失去文化滋養而“迷失方向”或變得“外強中干”。

三、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應對策略

影響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發展的因素是多維的,且不獨以農村學校教育為“主”,還包括了校外社會教育環境的參與作用。所以,城鎮化進程中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教育困境的消解,須采用系統性思維視野,而不能采取“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治標”方式來圍堵“漏洞”,理應通過“制度和人心”的同步建設進行標本兼治。

1.改革教育管理制度,實施以人為本的農村學校教育實踐觀

農村學校是“村落中的國家”,讓農村中小學生獲得與城市學生相同的知識內容和主流價值乃其理所當然的使命,但它不能以犧牲“農村傳統文化”為代價,否則農村學校教育就成為“文化一元化”的助推力量和“文化多元化”的扼殺搖籃。而要改變這一狀況,讓農村學校教育遵循“教育之道”,應將培養和諧健全的農村中小學生視為使命,為其后續的人生發展奠定良好的“身心品質”,而非把農村學校變為個別學生“學而優則仕”的橋梁而“淹沒”了大部分學生。那么,如何避免這一狀況呢?最為根本的是要改革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注重教育于人發展的內在促進作用,從招生、考核、評價等方面凸顯農村學校教育的“人本化”,確保農村中小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生活能遵從自己的“內心選擇”。讓自己的興趣、愛好、激情在學校中得以積極地培養和保護而非扼殺,并使其從小熏陶的“文化性格”得以延續生長而非被迫異化為割裂的“雙重性格”。因此,以人為本的農村學校教育是一種自由教育,它關注農村中小學生文化認同自覺的培養,讓他們在積極學習主流文化知識和價值的同時,也能堅守自我傳統文化的精神延續。所以,現行的教育管理制度如高考、社會就業、評價學生等應從“應試教育”和“學歷社會”中擺脫出來,讓學校教育變為培養人的自主獨立和身心和諧而非改變人命運的場域。而社會教育則為學生提供一個充滿正氣、公正、寬容的環境來施展個性或才能。

2.凸顯農村文化個性,建構農村學校和文化心理場互補機制

農村傳統文化是什么?它是農村社會成員在與周遭環境互動適應、調節基礎上形成的穩定反應系統,包括外顯的服飾、建筑、生產工具、生活組織、歌舞音樂、節日習俗等,以及人們在這些活動中濡化而成的內隱的價值思維和心理活動。可以說,農村傳統文化在歷史形成過程中因不同地域及自然地理環境的殊異而逐漸建立起了不同的社會生活系統,也即農村文化是“個性化”的,這是其自然和歷史屬性的體現。因此農村傳統文化發展過程中不宜“一刀切地現代化”,需要在城鎮化程中保留住其“文化個性或精神”,這需要依靠兩方面的統一協調。首先,農村學校教育必須要樹立起“弘揚”農村傳統文化的自覺意識,通過系統化的思想教育引導、校本教材的編寫、文化生活的實踐參與等方式培養農村中小學生的鄉土情懷,讓其成為一個有“文化血脈”的生命個體,而非“無根”的“漂浮者”。其次,學校之外的農村傳統文化心理場是重要的“活”的教育資源,它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讓中小學生在開放性、活動性、生活性的傳統文化事項活動中形成價值和心理思維的趨同。因此,為了促進農村中小學生文化個性的生成,農村學校、社會、家庭要在意識上自覺地重視對傳統文化的積極保護,形成有目的、有計劃、有針對的農村學校教育和校外文化心理場的互補機制,發揮它們對農村中小學生傳統文化精神孕育生長的統一作用。

篇(3)

城鎮化是一個農村社會向城市社會轉變的過程,是現代工業化進程中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農村生產和生活方式向城鎮進化、農村文明向城市文明轉型發展的歷史過程。推進城鎮化進程是我國推進現代化的重要戰略選擇,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趨勢,也是中國社會變革的歷史性轉折。黨的以來,我國城鎮化進程不斷加快。據統計,截至2008年末,中國城鎮化率達到45.7%,城鎮人口突破6億。城鎮化所帶來的一切變化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學校教育機構既要滿足日漸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基本教育需求,又要滿足其為得到更高層次的就業崗位和更好地適應城市生活而提出的接受更高層次、更高質量的教育要求。最近,我們在蘇北農村中小學調研中發現:城鎮化對農村基礎教育產生的影響是最為直接、最為具體的,并由此引發了一系列制約農村基礎教育發展的新問題。

一、教育觀念出現偏差,目標產生偏離

60年來,特別是改革開放30年來,我國教育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優質教育資源加速向城市聚集,農村教育問題愈顯突出,尤其表現在教育目標和教育觀念上。

(一)功利化傾向比較突出

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促進人與社會全面發展的基礎工程,但我們在不少農村學校看到、聽到的卻是另外一種景象:教育的宗旨、目標被有意無意地拋開了,升學成了唯一或者說是重要的追求,農村教育成了農民子女進入城市的期盼,升學率成為社會、家長評價學校的標準,自然也成了農村學校的生命線。為使孩子接受高質量的教育,尚有能力的家庭紛紛送孩子到附近的城市學校學習。學校教學為了迎合考試的需要,也有重點地選擇和安排課時,對于升入高一級學校必考的科目教師要重點安排,課時要打足,而對于與升學考試無關的科目則完全是一種應付,對于孩子全面發展需要什么、對于未來農村建設需要什么也很少考慮。所以有很多農民說,學生在學校獲得的知識和形成的能力,對于未來的社會生活和工作實際作用并不大。

(二)城市教育“誘導著”農村學校辦學理念異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歷史形成的城鄉差別還客觀存在,有的還在擴大。教育不僅要為新農村建設輸送人才,而且還要提供科學技術,但是從學校辦學條件到教材內容選擇,現在教育適應的都是城市發展的需要,而很少考慮廣大農村和大多數生活在農村的孩子。城市學校,特別是城市重點學校的“磁場”效應,對農村學生和家長放射出強烈的吸引力,吸引著周邊的農村學生舍近求遠,使一些農村學校因為生源不足而面臨關閉的危險,而不少城市學校生源爆滿以至于超負荷運轉。我們在一所鄉鎮中心初中聽到這樣一個例子:該鎮小學畢業的前50名學生基本上都不在本鎮初中上學。城鎮中那種優越的物質文化生活對整日埋頭在田間的農民及其后代構成了巨大的誘惑,讓孩子成為真正“城鎮人”而不是充當“農民工”已經成為很多農民的強烈愿望,也在孩子幼小的心靈里烙上了離開農村的印記。一些農村學校的教師曾這樣對我們說:我們的工作其實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教育,而是一種應付,很無奈。

(三)新的“讀書無用論”又有所抬頭

不少農村青年面臨“升學無望、就業無門、致富無術”的尷尬境地,這表明農村教育在發展思路、辦學體制、運行機制以及教學內容等方面存在著與農村經濟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狀況。一些在城市打工的農民在實踐中感到:不學習那么多知識,一樣可以在城市找到工作,甚至比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都多。大學生畢業后難以就業的現實,使得他們對于依靠讀書離開農村的目標產生了動搖。家長們擔心花了錢讓孩子讀初中、高中,有了離開的思想,卻又缺乏發展農村經濟的本領,就是到了城市也無法適應;即便讀了一個高職,找個工作,仍然是城市的高級“打工仔”,他們又將和父輩一樣成了第二代、第三代農民工,還不如早點工作,多掙點錢。因此,農村中小學學生輟學率有不斷上升的趨勢,放棄高考的人也很多,使得一些重點大學里出身于農民家庭的學生比例逐年減少。

出現上述問題的原因,一方面是農村學校沒有從根本上認識城鎮化進程中的農村教育目標和任務,農村家長和學生沒有看到現代城鎮文明對人才、尤其是復合型人才的特殊要求,而單純地從急功近利的角度去認識和看待問題。另一方面則要從教育公平這個根本問題上去探究,沒有教育機會的均等,就談不上社會的公平,各級政府應該承擔起發展農村教育的責任。

二、農村教育特色弱化,未來迷茫

教育既有它的共性,又有它的特殊性。教育的目標既強調人的全面發展,又需要彰顯人的個性。盡管城市化的進程在加快,但生活在農村的人口仍然占大多數,“中國有兩億多中小學生,其中80%在農村”“要把普及農村義務教育作為教育發展的重中之重”。怎樣辦好農村教育?把城市的一套搬到農村來,農村教育就可以現代化了嗎?只有從農村的現實和未來出發,把農村教育扎根在農村的土地上,把農村教育改革立足在未來新農村的建設和發展上,才能使農村教育發展充滿活力。

到農村學校中去看一看、聽一聽,我們很容易得出這樣一個結論:農村教育弱化了農村的特色,離農村、農業、農民的實際需要相去甚遠,今天的農村教育沒能夠充分考慮到80%在農村的孩子們的教育實際。一是我們的改革方案沒有認真研究和充分體現農村文化的背景和優勢,農村孩子的成長離開了千百年來農村優秀文化的熏陶。二是沒有很好地開發和利用農村教育資源,翻開中小學教材,看到的是大量城市的例子,滿眼是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擁擠的人群……而農村里那一望無垠的土地、翻滾的麥浪、新鮮的空氣等則很少被提及,反差非常明顯。在開展課程改革、推進素質教育的形勢下,學校需要開展綜合性學習、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活動等,而要提高這些學習活動的質量和效果,則必須從社會實際出發,研究和制訂活動方案。在這方面,農村有城鎮學校無法比擬的優勢,但是不少農村中小學的領導和教師不去研究農村這些得天獨厚的課程資源,只是簡單地模仿城市學校的做法,或者把城市學校的課件拿來依葫蘆畫瓢,讓農村學生失去了學習和活動的積極性。三是沒有很好地組織開展有農村特色的活動。農村孩子對農村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有一種特殊的情結,他們愛養育自己的這塊熱土。如果以此為基點設計和組織相應的活動,自然會極大地調動農村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而有些農村學校的領導和老師為省事,為保持與城市學校的一致性,不考慮農村的特色和農村學生的實際需要,照搬照抄城鎮學校的活動方案,讓農村學生被動地跟著這些他們所不熟悉的一套來做,其活動效果自然達不到預期的要求。四是沒有很好地考慮城鎮化發展的特殊需要。城鎮化是指隨著社會發展,人們的生活、生產方式從農村生活、生產方式向城鎮生活、生產方式轉化的過程。這一過程必然會給農村學生和家庭的生活帶來一系列變化,并反映在學校教育教學的各個方面,如:學生畢業后要進城工作,如何適應于城鎮化的生活需要;學生的未來生活中需要與現代文明相適應的文明禮儀,如何在學校教育中滲透這方面的教育等。一般學校在統一化的教育評價體制作用下,都不考慮這些與教材不太相關的教育內容。

推進城鎮化并不是要消滅農村,而是要更好地發展農村,以城市的發展來帶動和推進農村的發展。因此,農村教育既要為高等學校輸送大批農家子弟,又要為未來的農村建設培養人才,兩者的結合點就是未來農村教育的方向。它既要為一大批走向城市的農家子弟打好基礎,提供他們適應各種社會環境的素養,同時在傳遞現代文明和現代精神時不忘“三農”,要從農村實際出發,多開展一些農村的社會實踐活動,多介紹一些現代農業的科學知識,多組織一些有農村特色的研究性學習,把校本課程的內容緊緊貼近農村實際,讓孩子們看得到、學得活、用得上。但是,以上幾方面向我們表明,農村教育并沒有考慮農村的實際狀況。究其原因,還是受應試教育的影響。為了應付各種統考,農村學校不得不把迎接各種類型考試作為教育教學的目標。上級所組織的視導、督導往往也只是檢查農村中小學對教育行政部門所規定的教育教學任務完成的情況,因此農村學校的領導和教師是不太可能專門研究和探索適應于農村學校優勢的一套教育教學內容和方法。這種做法所造成的直接后果是農村教育缺乏自身特色,使農村學生生在農村、長在農村十多年,卻不了解農村。

三、缺乏理想與平等的教育環境,教育質量難以保證

教育是一項綜合性事業,首先需要政府的支持,同時需要社會、家庭、學校的同心協力;它不僅需要均衡的物質條件,而且需要理想的人文環境。城鎮化的推進使得農村中小學的教育教學環境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它打破了過去那種平靜的教育氛圍,商品經濟的大背景使寧靜的農村校園的育人環境變得不安寧,對學校領導的管理、教師的教學、學生的學習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這種挑戰首先表現在教育資源的不均衡上。隨著城市的擴大與建設,人口越來越集中,同時也積聚了越來越多的優質教育資源,這就使得原本就比較薄弱的農村學校更加脆弱,如骨干教師流失、教學設備不齊、教育經費緊張,使得農村孩子從入學開始就與城市孩子不在一個起跑線上。

其次,生源在學校間的競爭日趨激烈。隨著出生人口的減少和利益的驅動,特別是一些重點學校、民營學校、職業學校,采取各種手段到農村學校去吸引生源。一撥又一撥的招生宣傳不僅帶走了大量的農村學校施教區范圍內的學生,還通過一些與經濟利益掛鉤的做法嚴重破壞了農村學校的風氣。例如:四星級、三星級高中為了爭奪好學生,到鄉鎮初中散發宣傳廣告,甚至開宣傳車到農村學校去招攬學生填報他們學校的志愿;城市初中專門委派人員深入到農村小學六年級的課堂、課間、操場、家庭,與學生和家長直接地面對面接觸,小學還沒畢業就搞得他們無所適從;甚至是一些職業學校、民營學校與一些初中教師訂立地下約定,若送一個學生到他們學校注冊,給教師數百元不等的好處費。政府的招生文件成了一紙空文,施教區的劃分有名無實。這不僅使農村學校的優質生源大量流失,而且使以施教區學生數為基數的招生計劃無法完成,給學校發展帶來困難。

篇(4)

二、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金融服務需求的預測

為了更好地引導地方法人銀行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創新,課題組在梳理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需求后,擬對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服務需求量進行簡單的測算。受限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報告將主要以重慶市為例對新型城鎮化過程中金融需求量進行測算。由于新型城鎮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鎮化,所以這里的金融需求量著重強調的是使現有的準市民在身份地位、思想意識、社會權利及生活方式等各個方面向市民轉換所產生的最低資金需求量。本報告的金融需求測算模型主要依據微觀意義的人口城市化成本結構,并進行一定程度上的修改,然后按照以下邏輯推演該測算模型。首先,新型城鎮化的首要問題是解決農民的市民化問題,其中關鍵的金融需求來自于住房建設和消費領域。其次,準市民即將作為城鎮居民應該享受與正常城鎮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這樣就產生公共服務設施建設需求。最后,城鎮化建設的基礎在于工業化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這兩方面建設的作用在于解決準市民就業問題和拉動經濟發展,所以其產生的金融需求量可以從城市就業投資成本的角度出發予以測算。因此,為準確清晰地測算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需求量,本報告將采用灰色預測模型,從農民市民化、公共服務設施建設、工業化建設和農業現代化建設四個方面著手對重慶市新型城鎮化過程中的金融需求量進行測算。具體的思路是先分別計算2006—2011年上述4個方面的單項數據,匯總后利用灰色預測模型對2012—2020年的數據進行測算。

(一)市民化產生的金融需求量根據前文的分析可知,市民化產生的金融需求量分為住房、就業、養老、醫療和基本生活消費保障等領域,但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和各個領域的需求規模,本報告將只對住房建設和消費領域產生的金融需求進行測算。所謂住房建設產生的金融需求就是說為確保農民在轉換成城市居民后,能夠像城市居民一樣正常居住而付出的最低資金投入成本,居住產生的金融需求是城鎮化過程中農民市民化的主要需求之一。現階段在測算準市民居住成本方面,存在著兩種不同的思路。一部分研究人員認定的準市民居住產生的成本要求比較低,它不是支付城市人均標準面積的房屋價格,而是只需要付出取得城市最低標準住房面積的人均房租成本。另一部分研究人員認定的農民市民化居住成本指的是該城市城鎮住宅投資總額除以年末總人口數。本課題組結合前文對農民市民化的描述、界定,認為解決農民市民化居住問題有自購住房和租房兩種途徑,但由于現階段政府的保障性住房存量不足,所以無論是自購住房和租房都需要新建住房才可滿足其住房需求,因此這里的人均居住成本更接近于城市廉租房、公租房和經濟適用房的平均建設成本,而非房地產商所定的將成本與利潤相加后商品房的平均價格。因此,重慶市農民市民化居住成本測算,可以用城鎮人均住房面積(Q)乘以城鎮單位住房面積造價(P)得到,用公式表示為C住=Q*P。按照以往的經驗數據,重慶市城鎮人均住房面積大約保持30m2/人,同時從重慶市統計信息網查得2006—2011年相關數據并計算得表2:消費產生的金融需求C消是指準市民在成為城鎮正常居民后,為滿足正常的生活水平而需要的最低資金需求量,本報告將借用重慶市城鎮居民人均消費性支出予以表示,并根據重慶市統計信息網查詢相關數據并計算得表3。

(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生的金融需求量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產生的金融需求量指的是為滿足城市物質生產和居民正常生活的需要,尤其是農民市民化轉型后,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建設交通運輸、給排水、通訊、能源、環境清潔保護等設施所需的最低資金投入成本。由于重慶市城市公共服務設施發展滯后,盡管農民已經進入城鎮工作生活,但是與此相對應的城鎮公共服務設施還十分匱乏。鑒于數據收集困難,本文將重慶市年固定資產投資扣除住房投資后的余額視為重慶市農民市民化過程中的公共服務設施投資成本。同時從重慶市統計信息網查得2006—2011年相關數據并計算得表4。

(三)工業化建設產生的金融需求量新型城鎮化的基礎是工業化,工業化的重要目的是解決準市民的就業問題,讓他們更好的融入城鎮生活。所以,對工業化的金融需求測算可以基于工業化的目的———解決準市民的就業問題,換句話說,工業化產生的金融需求可以用解決準市民就業的成本來代替,具體的做法就是先估算城鎮化背景下準市民在工業領域的人均就業成本,進而測算工業化產生的成本(金融需求)。按勞動經濟學觀點,勞動資本量與勞動力的需求量具有正相關關系。所謂勞動資本量是指在既定的生產條件下,單位生產資本所對應的勞動量。勞動資本量可以用來衡量一個生產部門的資本密集程度和勞動密集程度。勞動資本量越大,部門的資本密集程度就越高;反之,則部門勞動密集程度越高。因此勞動平均資本量還可以用來估算一個區域的就業投資成本。由此本文用公式A=E×(C/D)計算區域城鎮化的平均就業成本,其中E為平均勞動資本量,C為平均每戶城鎮家庭就業人口數。D為平均每戶城鎮家庭人口數,設K=C/D,則K為城鎮人口的就業系數。以上公式可簡化為A=E×K。鑒于數據的可獲得性,本報告擬用第二產業的數據代替工業化的相關數據,L代表第二產業從業人數,重慶市第二產業的勞動資本量E可根據公式E=L/H計算,其中L為重慶市第二產業生產總值,H為第二產業從業人數。通過查詢重慶市政府及統計局信息網站,收集整理到2006年至2011年的相關數據并計算得表5。

(四)農業現代化建設產生的金融需求量新型城鎮化進程同樣也伴隨著農業現代化建設,農業現代化的目的之一就是解決準市民的就業問題。所以農業現代化金融需求的測算方法與工業化測算思路一樣,先計算城鎮化過程中準市民在現代農業產業領域的人均就業成本,進而測算農業現代化產生的金融需求(成本)。借鑒公式A=E×(C/D),其中E為平均勞動資本量,C為平均每戶城鎮家庭就業人口數。D為平均每戶城鎮家庭人口數,設K=C/D,則K為城鎮人口的就業系數,以上公式可以簡化為A=E×K。同樣用第一產業的數據代替農業現代化的相關數據,L代表第一產業就業人數總量,重慶市第一產業的勞動資本量E可根據公式E=L/H計算,其中L為重慶市第一產業生產總值,H為第一產業從業人數。通過查詢重慶市政府及統計局信息網站,收集整理到2006年至2011年的相關數據并計算得表6。通過前文的分析計算,求得2006—2011年重慶市城鎮化進程中的各項成本(如表7),包括人均市民化成本、人均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工業化人均就業成本和現代農業化人均就業成本。基于上表,本報告將采用灰色預測模型分別對上述四項成本在2012—2020年的數值進行預測。限于篇幅,本報告僅以人均市民化成本為例,預測過程如下。根據重慶市委市政府的規劃,2012年至2020年,重慶力爭每年新增戶籍城鎮居民90萬人,則2012年至2020年市民化成本和固定資產投資成本分別等于各自平均水平乘以90萬,工業化成本和農業現代化成本分別等于各自人均水平乘以每年新增人口在工業化和農業現代化領域的就業人數(此次按較低口徑計算,分別取20萬人),則重慶市2012—2020年新型城鎮化建設產生的總成本(即金融需求量)為表9所示。如表9所示,依據灰色預測模型及重慶市政府未來9年內的規劃,預測到重慶市未來9年每年的城鎮化建設金融需求分別約為1846億元、1949億元、2061億元、2165億元、2277億元、2389億元、2502億元、2614億元、2726億元。由此可見,本文預測的金融需求量占到重慶市GDP(2013年約為1.3萬億元)的較大比重,因此新型城鎮化建設將會為重慶市金融機構尤其是地方法人銀行帶來巨大的挑戰和機遇。所以,根據預測結果新型城鎮化建設需要大量的資金支持,那么資金籌集的渠道和方式就顯得十分重要。

篇(5)

2.新型城鎮化金融困境的原因分析

2.1缺乏與城鎮化匹配的金融工具創新農村金融排斥使服務于農村城鎮化的金融工具很少,服務僅限于資金借貸,資金量非常有限。同時,農民市民化過程中,就業、居住、消費、理財等更深層次的金融服務,但金融機構并沒有隨需求的變化而做出適時調整,提供多樣化產品和服務。再者信貸之外的基金、信托、保險等金融手段少之又少,融資體系還非常單一,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

2.2監管執行不力導致城鎮化資金濫用現象嚴重城鎮化建設中的財政撥款本應專款專用,確保資金使用高效。但我國大多數城鎮建設資金用款單位缺乏專業的投資意識,將城建資金挪用、濫用,資金多部門投放。監管部門對資金下撥、項目效率、工作檢收等環節比較隨意,注重款項下撥而忽略監管工作。投入散亂,無規劃、無重點、無法集成合力,導致資金使用效率低下。

2.3社會保障體系建設滯后目前,我國城鎮養老保險已經基本實現了社會全面覆蓋,建立起個人、企業、國家共同承擔的統籌模式。但農村現行的醫療、養老保險改革試點僅僅是在有條件的區域進行嘗試,且保障水平僅在養老、醫療和生活保障的最低水平。經濟落后地區仍沒有具體的規劃和安排。要加快新型城鎮化建設,就要求政府加大農村社會保障體系的資金投入,設計出更適合城鎮化居民的醫療、養老、失業等社會保障方式,防止因城鎮化而帶來社會不穩定的問題。

2.4商業銀行在城鎮化中缺乏主動性商業銀行對于城鎮化的支持僅限于地方政府的資金借貸,將其作為單向收益的項目,沒有意識到城鎮化帶來的金融需求變化而主動研究金融衍生產品來滿足城鎮化建設需求。同時,商業銀行追求資產的規模效益而一味將資金更多地貸放給工商企業,工程項目,卻忽略對城鎮化建設的資金供給,影響了銀行對新型城鎮化建設服務力度。

3.解決我國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金融困境的策略建議

3.1加快金融創新,探索多元化的融資途徑在城鎮化建設中,改變僅靠政府財政、銀行貸款融資的模式,把信托、基金、債券等金融工具引進來,或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吸納各種類型的民間資金,或根據需要適當地發行地方政府債券等,多管齊下促進投資主體和融資渠道多元化發展,為城鎮化建設籌集資金。

3.2加強新型城鎮化建設資金的監管力度首先,設置項目資金專用賬戶,做到專款專用,賬項清楚,信息透明,定期審核,堅決杜絕挪用、濫用現金。其次,可通過民主選舉公信人士成立項目監管委員會,對項目建設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進行有效地監督。

3.3完善城鎮化建設中的社會保障體系一方面,要加強城鎮化建設過程中與公共安全、群眾利益相關的保障。如安全生產、責任保險、食品安全、意外事故等領域的保障,使其有法可依,以解決城鎮化過程中的社會糾紛。另一方面,完善居民生活社會保障體系。政府應逐步加大對農村居民社會保障體系的投入力度,并根據城鎮化的進程和發展水平,居民的收入變化調整政府投入保障金的比例。最終使城鄉保險一體化。

篇(6)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hemicalconstituentsofessentialconstituentsextractedbysteamdistillationfromFlammulinavelutipes.MethodsThechemicalconstituentswereseparatedandidentifiedbyGC-MS.Therelativecontentofeachconstituentwasdeterminedbyareanormalization.Results30peakswereseparatedand6constituentswereidentified,whichaccountedfor54.36%ofthetotalcontents.Themainchemicalcomponentsoftheessentialconstituentswerelinolenicacid(32.74%);Palmiticacid(6.41%)andEthylpalmitate(4.96%).ConclusionTheessentialconstituentsofFlammulinavelutipescontainsthelinolenicacidwhichisrich.

Keywords:Flammulinavelutipes;Essentialconstituents;GC-MS

金針菇Flammulinavelutipes,又名樸菰、構菌、冬菇、毛腳金錢菌,為白蘑科Tricholomataceae金錢菌屬Flammulina菌類植物[1],是著名的藥食兩用菌,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金針菇含有8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其中賴氨酸含量占氨基酸總量的6.3%[2]。醫學證明賴氨酸可以增強記憶、開發智力,對幼兒成長十分有益,故金針菇被譽為“增智菇”;金針菇所含的多肽、多糖有顯著的抗癌作用[3]。金針菇干品具有獨特香氣,然而尚未見有關其芳香成分研究的報道,為此作者對其揮發性成分進行了研究。

1器材

1.1儀器島津GCMS-QP-5000型氣質聯用儀。

1.2試劑乙醚、無水Na2SO4(均為AR)。

1.3藥材金針菇樣品由廣東省蠶桑研究所提供,經該所所員劉學銘研究鑒定,為白蘑科菌類植物金針菇Flammulinavelutipes。

2方法

2.1供試品溶液的制備藥材切成約1.5~2cm的段,取約80g,按照《中國藥典》附錄XD揮發油測定法——甲法[4]操作,加蒸餾水800ml,加熱4h,收取揮發油提取器中油層和部分芳香水層,乙醚萃取,萃取液用無水Na2SO4脫水后備用。

2.2GC-MS分析

2.2.1色譜條件GC:DB-1石英毛細管色譜柱(30m×0.25mm),樣口溫度250℃;接口溫度230℃;載氣為氦氣;流速1.3ml·min-1;柱壓80kPa;分流比10∶1;進樣量為1.0μl。升溫程序:初始柱溫60℃,保持1min,以10℃·min-1的速率升到280℃,保持5min。

2.2.2質譜條件EI源(70ev),350V,雙燈絲;質量范圍m/z40~450全程掃描,掃描間歇1.0s。檢測電子倍增器電壓1.4kV。檢索譜庫名稱NIST。

3結果

依法操作,得到揮發性成分的總離子流圖。扣除乙醚溶劑本底后分離得到30個組分,對相對含量較高的組分進行質譜分析,通過計算機檢索并與標準譜圖對照,鑒定出其中的6個組分。以扣除溶劑峰的色譜圖的全部峰面積作為100%,用歸一化法確定了各組分在揮發油中的相對含量。分析結果見表1,總離子流圖見圖1。表1金針菇揮發性成分中的化學成分及相對百分含量(略)

4討論

從GC-MS總離子流圖及GC-MS檢測結果可以看出,金針菇揮發性成分以亞麻酸為主,其相對含量達到32.74%。亞麻酸具有增長智力、延緩衰老、降低血壓和膽固醇、抗菌、抗炎、抗腫瘤等活性[5~7],是降血壓、降血脂藥物和保健品的重要原料之一,應進一步研究,加以利用。

本研究首次從金針菇揮發性成分中鑒定出亞麻酸(32.74%)、軟脂酸(6.41%)、鄰苯二甲酸異丁酯(5.23%)、軟脂酸乙酯(4.96%)、鄰苯二甲酸丁酯(3.07%)、苯乙醛(1.95%)等成分,占其揮發性成分相對含量的54.36%,但還有24個組分尚未能鑒定出其結構,可能是由于金針菇揮發性成分屬首次研究,其中一些成分尚未收入NIST檢索譜庫,有待于今后深入研究。

【參考文獻】

[1]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中華本草》編委會.中華本草,第1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570.

[2]魏華,謝俊杰,吳凌偉,等.金針菇營養保健作用[J].天然產物研究與開發,1997,9(2):92.

[3]黃毅.食用菌栽培[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132,258.

[4]國家藥典委員會.中國藥典,Ⅰ部[S].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57.

篇(7)

城鎮化是指一個國家從傳統的農業國步入現代工業國所必然出現的城鎮發展過程,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和文明進步的必然趨勢,其主要內涵是農村人口轉變為城鎮人口的過程。城鎮是城鎮化的載體,城鎮的數量和規模決定著城鎮人口的容量,也就決定了城鎮化水平的高低。我國農村城鎮化的興起,是在中國特定的城鄉分割制度限制農村人口進入城市的特殊國情條件下推動的。一方面,現有的大、中、小城市在戶籍、就業、土地、社會保障等方面阻礙著農村人口的進城;另一方面,農村經濟發展客觀上存在著對城鎮化迫切要求,這樣,農村地域內的廣大小城鎮就成為了農村人口實現城鎮化的主要選擇。農村城鎮化是中國農民創造出的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也是符合中國國情特點的城鎮化進程。

二、農村城鎮化的基本特點 推進我國農村城鎮化的重大意義

目前在我國城鎮的8000萬流動人口中70--80%的是進城打工的農民,這些進城打工農民基本上是從事第二產業,只要當地條件成熟,他們中的絕大部分會回到本地從事非農生產。鄉鎮企業的快速發展為農村城鎮化提供了產業基礎和資本積累。改革20年來,我國鄉鎮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農業科技進步和農業勞動生產率提高所提供的農業剩余,為農村城鎮化創造了前提。小城鎮建設已具備了現實基礎。根據國家體改委等11個國務院有關部委對全國18個省市1035個建制鎮(包括縣城關鎮)的隨機抽樣調查結果,平均每個小城鎮(建成區)經營總收入達6.5億元,擁有固定資產原值3億多元,固定資產凈值2億多元。農村城鎮化是我國整體城鎮化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組成部分。提高我國城鎮化整體水平,是我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客觀要求。根據國際城鎮化發展慣例,當城鎮化率達到30%以后,城鎮化將進入加速發展的時期。我國1999年的城鎮化率已達到30.9%(2000年在第五次人口普查中,由于調整了城鎮人口的統計口徑,城鎮化水平提高到36%)。因此,進入21世紀后,我國就應步入了城鎮化水平快速提高的時期。在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中,明確提出了實施城鎮化戰略,并把發展小城鎮作為推進我國城鎮化的重要途徑。

三、中國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土地配置存在的主要問題

為了深入了解小城鎮土地配置現狀,于2001年上半年,對全國部分綜合改革試點鎮的土地利用現狀進行了調查,調查分三部分進行,一是結合國務院體改辦對小城鎮發展考核內容進行實地調研,在陜西省的小城鎮綜合改革試點中,分別抽取四個小城鎮進行分析,主要是研究2000年至2003年的城鎮用地規模擴大和人口增加的關系,從中分析人均用地的變化趨勢。二是對2000年小城鎮用地結構進行了信函調查,對30個小城鎮進行了調查,收回有效調查表格15份。三是對鄰近山西、河南近幾年小城鎮發展較快的小城鎮土地利用進行實地調查,通過走訪小城鎮當地政府,市、縣、鎮各級土地管理部門和小城鎮居民,采取實地考察、問卷調查、座談會等形式,對小城鎮用地管理現狀、居民權屬概念、土地隱性市場等內容進行了調查。回收了46戶小城鎮居民的有效問卷,問卷調查設計。

調查結果表明,單一的征用土地配置機制,極大地激發了地方政府“以地生財”的積極性,而忽視了對存量土地的管理,導致了諸多小城鎮用地不合理現象。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用地粗放,土地利用效率低;(2)大量耕地被占;(3)重平面擴張,輕內部挖潛;(4)用地結構不合理,建筑布局凌亂。

篇(8)

(二)目前金融產品難以滿足居民消費的需求變化。新城鎮人口隨著生活習慣的改變,對金融服務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銀行業金融機構關注的是園區基礎設施建設和企業的發展,忽略服務行業。居民日益擴大的消費資金需求,消費金融的信貸產品和服務仍存在較大的局限性。

(三)城鄉金融結構和服務的差距進一步擴大。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銀行業金融機構將有大部分資金流向園區建設。更多的農民從農業生產中解放出來,農業企業的融資意愿讓本已不足的信貸資源顯得尤為短缺。大部分新興農業產業處于剛起步階段,缺少有效抵押物,而農屋、土地所有權等抵押物因制度障礙,難以向銀行抵押,加之農業自然風險多,擔保和保障機制不健全,以及信用體系建設不健全,部分農民誠信意識淡薄,金融服務存在盲區,如金融網點分布不均、結算方式單一、金融工具匱乏等因素制約了農村金融業的發展。

(四)金融支持的制度尚不完善,信貸總量仍有缺口,存在供需矛盾。一些具體實施政策不明晰,缺乏激發城鎮化金融創新活力機制,相關的政策措施不盡完善。目前城鎮化建設融資方式過于偏重傳統的銀行信貸手段,間接融資居主導地位,直接融資比重較低,信貸融資難以滿足農村城鎮化進程中對金融產品的多樣化需求,而且降低了金融資源的配置效率,影響了城鎮化進程的推進。

二、對策建議

(一)擴大資金來源渠道,推動新型城鎮化建設。一是要著力構建各類金融資源,適應不同融資需求的多元化融資渠道。根據城鎮化建設多層次金融需求特點,搭建多渠道融資平臺,實現間接融資為主向直接融資與間接融資并重轉變。積極發展債券市場和資本市場,緩解建設資金不足,減輕財政支出壓力。對符合條件的中小企業,推動其在銀行間市場發行中小企業集合票據和區域集優票據融資,對資信等級較高的城鎮龍頭企業,推動其上市融資。各金融機構也要針對新型城鎮化的需要,量身定制金融信貸產品,發展有助于提升城市配套功能的金融產品,增加環境保護、居民服務、文教、衛生等城鎮化信貸投入。二是要著力構建能夠盤活沉淀生產要素,破解融資難題的金融產品體系。有序開展土地經營權質押融資業務,探索更多土地資本化方式,充分利用城鎮化進程中的土地增值集聚金融資源;積極開展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股權質押貸款、應收賬款質押等金融產品,激活城鎮化建設中的產業鏈、銷售鏈各個環節的閑置資金。

(二)創新信貸產品,推動新型工業化園區建設,夯實新型城鎮化基礎。加大對新興產業、產業轉型升級、城鎮特色業的金融支持力度。根據工業園區實際需求,開辦“土地收儲貸款”等切實可行的、零活多樣的金融信貸產品。加大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就業吸納能力強的中小企業的貸款支持力度,引導銀行金融機構將更多資源投向城鎮化。

(三)提供多樣化金融服務,盡力滿足新增城鎮人口的合理信貸需求。首先努力滿足新增城鎮人口的首套住房剛性需求,并提供利率優惠。加強職業技能培訓,靈活運用小額擔保貸款、農民工創業貸款、扶貧貼息等貸款模式,幫助解決失地農民和其他城鎮轉移人口面臨創業就業的困難,創新滿足農業產業化發展的信貸產品,大力推廣林權抵押貸款、訂單農業貸款等信貸新模式,努力滿足新型城鎮化過程中出現的融資需求。

(四)創新金融服務手段,提高金融服務覆蓋面。要著力構建布局合理,分工明確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金融機構應加大對小城鎮的金融資源配置力度,增加機構網點,支持組建村鎮銀行和融資性擔保公司。將證券、保險、信托與金融服務延伸到新型城鎮,為城鎮經濟主體提供各類融資和保險服務。加強支付環境建設,拓展銀行卡適用范圍,推廣網上支付,電話支付等業務。

篇(9)

[3] 周明勇,肖宏偉.生態民間借貸制度研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4,(1).

[4] 肖宏偉,易丹輝,周明勇.中國工業經濟發展與碳排放脫鉤關系研究[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13,(3).

[5] 《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關于開展城市礦產示范基地建設的通知》,http:///zcfb/zcfbtz/2010tz/t20100527_349482.htm,2014年元月8日訪問.

[6] 周明勇,易丹輝.論地方政府債務風險規制[J].沈陽師范大學學報,2013,(4).

[7] 徐孟洲.耦合經濟法論[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0.

[8] 黃衛平,胡玫.美國次貸危機與世界經濟格局的調整――對美國次貸危機的政治經濟學分析[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10,(5).

[9] 搜狐新聞.湘西集資案:曾成杰擔責最重數十政商人士受處.http:///20130718/n381 982879.shtml,2013年12月8日訪問.

[10] 曾鳴.神木民間借貸調查:所涉官員高至廳局級有人獲利2億.http:///shendu/nfz- m/detail_2013_07/25/27902117_0.shtml,2014年元月2日訪問.

[11] 張成.重慶市城鎮污水處理系統碳排放研究[D].重慶:重慶大學學位論文,2011.

[12] 武俊奎.城市規模、結構與碳排放[D].上海:復旦大學學位論文,2012.

篇(10)

自2007年黨的十七大提出建設中國特色的城鎮化道路以來,截至2015年末,我國城鎮人口已達7116萬人,城鎮化率為56.10%,相較于2007年城鎮化率上升10.23%。城鎮化的進程進入新的發展機遇期,從農民到市民的轉變將帶來巨大的資金需求,作為現代經濟的核心,金融支持對城鎮化進程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同時,城鎮化的推進也會促進金融服務、體系的創新。因此,本文將基于全國分省面板數據研究金融支持對城鎮化的影響,為深入推進城鎮化提供參考,為金融深入發展提供依據。

二、文獻回顧

目前已有大量的學者對金融支持對于城鎮化的影響做出了深入的研究。理論研究部分主要闡述了新型城鎮化的內涵和實現途徑,提出了加大金融支撐保障能力的若干建議(樓文龍等,2013;劉瓊增等,2013);分析了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資金供給難題,指出資金供求不平衡是新型城鎮化順利推進的瓶頸,要著力在城鎮產業支撐、基礎設施建設、農民市民化三個方面實施金融創新(陳銀娥等,2015;劉奐成等,2013);分析了新型城鎮化進程中的投資方向和投資布局,收益性較低、公益性較高的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項目需要政策性金融支持(羅云開等,2015;巴曙松等,2013)。實證研究部分則側重于金融支持對于城鎮化的影響,主要包括運用各種統計和實證方法對金融支持與城鎮化的關系進行檢驗,認為金融支持推動了城鎮化的發展,反過來,城鎮化的發展也推動了金融創新的步伐,二者之間存在互?橐蜆?的關系(賈洪文等,2013;朱顯平等,2015;陳志偉等,2014);通過全國層面的VAR模型、協調度模型研究金融支持與新興城鎮化的協調發展,指出金融信貸規模的擴大、金融效率的提高都有助于城鎮化率水平,但是金融支持水平及規模不足、支持渠道單一、政策制度有制約等,城鎮化對金融發展的促進作用尚待提高,要構筑多層次的金融體系,加強金融創新,拓寬支持新型城鎮化建設的廣度和深度(李清正等,2015;楊慧等,2015);金融對不同地區新型城鎮化的支持效應效應出現顯著不同,金融支持對各地區的政府干預或者國有經濟所占比重的敏感性也存在顯著差異,中國城鎮化水平的整體提高進一步加大了區域差距,需增加城鄉一體化產業融合資金支持,改善金融機構對城鎮化的支持水平(榮晨等,2015;熊湘輝等,2015)。

大多數學者都認為金融對于城鎮化的發展有積極地推動作用,他們在金融支持對城鎮化的影響方面的相關研究是比較豐富的,充分肯定了金融支持在城鎮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對后續的研究具有很強的指導和借鑒意義。雖然如此,仍然在以下幾個方面需要進一步深入探討:(1)在探討金融與城鎮化之間的關系時,使用最新數據構建城鎮化水平的綜合指標體系,更全面、客觀地反映全國以及各地區的城鎮化水平;(2)以往統計后的分析缺乏進一步的深入探討,如人均貸款、人均短期貸款、人均長期貸款等對城鎮化影響的差異。

本論文將以全國分省數據2006~2015年面板數據,來探討以上問題,以期為我國金融如何為新型城鎮化提供支持,提升金融服務水平等方面給出參考建議。

三、數據及指標

本文所采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2006~2015年相關數據均來自于《中國金融年鑒》、《中國統計年鑒》、《中國城市統計年鑒》和wind數據庫,部分數據根據年鑒的數據整理獲得,部分缺失數據均采用插值法獲得。金融支持和城鎮化的考察都是綜合性指標,在參考前人選取指標的基礎上,本文結合吉榮支持城鎮化的特點和科學性、合理性的原則要求,分別選擇以下具有代表性的變量:

(一)城鎮化的變量選擇指標

城鎮化的主要形成起點是人口的流動。因此,本文所探討的城鎮化用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

(二)金融支持的變量選擇指標

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是金融支持城鎮化的主要來源。其中,貸款又分長期貸款和短期貸款。因此,本論文所探討的金融支持用人均貸款、人均短期貸款和人均長期貸款3個指標來衡量。

1.人均貸款(元/人)。用銀行業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

2.人均短期貸款(元/人)。用短期貸款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

3.人均長期貸款(元/人)。用長期貸款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

(三)控制變量的選擇指標

在城鎮化進程中,除了金融支持這個影響因素外,還存在諸多因素影響其建設,主要有:

1.勞動人口占比(%)。在城鎮化建設中,必然會出現房屋建筑、城市改造等大量的基礎設施、公共設施建設工程,必然會出現產業發展的轉型升級,這些都需要大量的人力才能完成。因此,勞動力占比是城鎮化建設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本文用15~64歲人口數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該指標。

2.大專及以上人口占比(%)。城鎮化進程不僅是農村人口向城鎮集中的一個流動,而且是人口素質不斷提升的一個過程。因此,大專及以上人口占比是城鎮化建設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本文用大專及以上教育水平人口數量占6歲以上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該指標。

3.識字率(%)。城鎮化進程是人的現代化的一個進程,因此,識字率(非文盲率)是城鎮化建設中的一個主要影響因素。本文用15歲以上非文盲人口占15歲以上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該指標。

4.城鄉收入比(%)。從城鎮化進程中存在著農民向市民轉化的過程,二者的收入差異顯然影響著城鎮化的水平和速度。因此,本文用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占農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比重來衡量該指標。

5.人均FDI(美元/人)。隨著城鎮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外商直接投資將彌補我國城鎮化的一部分資金缺口,對城鎮化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本文用FDI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衡量該指標。

6.農林牧漁GDP占比。城鎮化的經濟結構可分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其中,第一產業的GDP是衡量經濟結構現代化水平的一個主要指標,是影響城鎮化進程的重要因素。因此,本論文用農林牧漁GDP占總GDP的比重來衡量該指標。

以上變量具體定義見下表一:

表1 指標及變量

四、實證研究

本文使用固定效應模型研究金融支持對城鎮化的影響,構建基本的計

量模型框架如下:

其中,其中i代表全國各分省,t=2005,2008,……,2016。

本文運用2005~2016年面板數據,對回歸方程進行參數估計。預設四個模型,分別以人均貸款、人均短期貸款、人均長期貸款、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為解釋變量,考察其對城鎮化的影響。四個模型均以勞動人口占比,大專及以上人口占比,識字率,城鄉收入比,人均FDI,農林牧漁GDP占比的對數作為控制變量,得到回歸結果如表二。

表2 金融支持對城鎮化的影響

由表2可以看出:

(1)各變量的系數估計值值均較大,都通過了顯著性檢驗。從三大核心解釋變量“人均貸款”、“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來看,三者在固定效應模型估計結果中的系數均顯著為正,說明金融支持對城鎮化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金融支持對于城鎮化的發展有積極的正向推動作用。

(2)在4個模型的系數估計值中,人均貸款的系數估計值為0.065,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的系數估計值差異不大,分別為0.055和0.057。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人均貸款每提高1個百分點,城鎮化將可能增加0.065個百分點,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的提高也都有助于城?化的發展。從模型4可以看出,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雖然都會對城鎮化產生正向影響,但短期貸款所帶來的城鎮化增速明顯低于長期貸款帶來的增速。

(3)控制變量方面,勞動人口占比、城鄉收入比、農林漁牧GDP占比均對城鎮化具有顯著地負向影響,這表明我國整體發展處于勞動力過剩,資本投入不足的階段,勞動力投入過多,勞動力投入布局不合理,而資本不足對城鎮化的發展具有極大的阻礙作用。城鎮化是農民向市民的轉化過程,城鄉收入差距過大,正需要金融的支持促進二、三產業升級轉型。減少農業從業人員數量,提高農業發展的效率和質量,合理布局勞動力投入,對于推進城鎮化的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大專及以上人口占比、識字率、人均FDI都對城鎮化有正面影響,特別是接受高等教育的人數和識字率的增長對城鎮化發展的促進作用十分明顯。

五、結論與建議

本文采用了2006~2015年的面板數據從全國層面和省際角度對金融支持對于城鎮化的影響進行了實證分析,在新型城鎮化推進中,伴隨的是大量人口的吃穿住行、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城市基礎設施的更新換代,是投資與消費的雙向互動,正是金融發揮用武之地的時候。經過分析得出結論:

(1)金融支持對城鎮化具有顯著的正向影響。金融支持中,單獨考察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它們對城鎮化均有顯著正向影響,兩者影響差距不大,但后者要稍大于前者。

(2)如果將短期貸款和長期貸款綜合起來考察,短期貸款對城鎮化的影響明顯小于長期貸款對城鎮化影響。由于城鎮化的投資周期較長,作用效果存在很強的滯后效應,需要長時間的資金支持,短期貸款相對來說不夠穩定,對于城鎮化的推進效果較小。

(3)勞動人口占比、城鄉收入比、農林漁牧GDP占比對城鎮化有負向的影響,勞動密集型產業并不是經濟發展的長久之計,勞動力投入過剩而資本不足是城鎮化發展的阻礙。

基于以上研究結論,本文提出如下針對性政策建議:

上一篇: 電子商務技術論文 下一篇: 體育運動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日本中文一二区高清在线 | 亚洲人成网站免费播放 | 婷婷综合久久中文字幕 | 中文字幕不卡精品视频在线 | 亚洲国产在人线放午夜 | 一级a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