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3:5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小學校長德育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只有對課程特點有準確的把握,才會相機確定恰當的教法與教學設計。為此,就要首先對課程特點進行精心研究。
一市場營銷學課程的特點
1)基礎性與應用性并存
市場營銷學應用性比較強,強調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提升。因此,市場營銷學的內容組織與安排必須要突出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既要注重講授理論知識,又要注意將傳授的基本理論與企業實際狀況相結合。
2)先進性和創新性并存
營銷領域的前沿理論和最新理念層出不窮,如營銷發展的新趨勢,綠色營銷,網絡營銷等,作為教師要將一些前沿的理論適當引入課堂,這就需要在教學改革中不斷創新。創新不僅僅體現在對教學內容的改革還體現在教學方法的改革,從而不斷提高市場營銷的教學效果。
二現代教學手段應用在市場營銷教學中應遵循的原則
“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學生是我們的服務對象,研究學生,遵循規律是恰到好處的運用靈活的教法,并進而讓市場營銷課程煥發迷人的魅力的關鍵。在教學內容、教學形式的設計上要適實的考慮到大多數學生能夠適應和接受的教學內容和程度。要通過對教材的精心分析,讓學生了解所學教材的特點、目的以及如何結合教材特點更好的使用教材。同時,還應讓學生知道,市場變幻莫測,除了每門專業課都有不同版本、風格、內容、時間、系統性、質量的教材之外,相關參考資料也很多,在信息爆炸的今天,給學生指出主要參考資料可幫助、引導學生進行高效率的課外學習。
課堂教學與課外指引相結合的原則。教師在課堂上介紹主要學習內容,交給學生一個以圍繞核心為主要學習內容的大框架,讓學生明確各章節之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對整個課程體系進行整體把握,使學生能把握住課程中的本源性的東西。激發學生學習動機,引導學生在課外大量的課外閱讀和討論,擴展知識面,加深理解。預習、復習,案例的研究。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為了給學生提供更好的實踐平臺,加深他們對理論知識的理解,在教學過程中應堅持“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堅持“以激發學生的個體內在潛能”為教育目標。
三現代教學手段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必要性
為了培養面向21世紀的創新型人才,必須采用現代教學模式打破傳統教室的時空限制,由原來的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教學方式,發展到多媒體教學、實驗室教學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和多種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良好的自主學習環境。主要體現在,突出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從以學生掌握知識為中心轉向以培養學生能力為中心,在教學中運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加強案例教學、引入模擬教學、小組學習等方法,豐富了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的組織形式。重視規范的案例教學和實踐教學,對營銷專業的學生,特別注重對他們的市場營銷管理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增強了感性認識和學習的主動性,鍛煉了收集和組織材料、與人溝通和合作以及策劃和商業寫作等多方面的能力,激發和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協作、探究的創新素質,鍛煉了一定的營銷技能。
四現代教學手段在市場營銷教學中的表現形式
(一)多媒體教學
這是一種通過多媒體教學軟件演示和解說理論知識的實踐性教學形式。這種方式一般與日常課堂教學活動結合運用,可以幫助學生對所學(或即將學)的知識建立感性認識,并為進一步的學習打下基礎。這種方式可根據教學需要安排在課堂教學之前、之中或之后。它有利于增加課堂教學容量,壓縮課堂教學時間,增強學生學習興趣,大大提高教學內容的直觀性和可理解性,提高教學效果。例如,在講授“廣告策略”這一知識點時,可以適當地通過教學軟件向學生播放幾則廣告,通過教師的評析,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廣告設計的原則”。
(二)模擬教學
模擬教學是溝通理論與實踐的橋梁,是教學適應社會化要求的先導,它強調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例如,在學習“顧客接近”時,可在教學中由學生自愿組成3—5人的模擬小組,在設定的情景下,模擬買賣雙方完成交易過程。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加深學生對“如何確定和分析準顧客”的理解。教師也逐步由知識傳授者和教學監督者變為學習指導者和執調者,同時對于學生互相學習,取長補短、活躍學習氣氛大有裨益。
(三)案例教學
這是一種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圍繞某教學案例,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與方法對其進行分析、推理,提出解決方案,并在師生之間、同學之間進行探討、交流的實踐性教學形式。案例教學的關鍵在于案例設計,要求案例來自實踐,同時又要經過加工提煉。案例應盡可能多地包含各方面的信息資料,包括直接和間接、確定和不確定的資料,且答案應是多元的。案例教學能改變學生被動、消極地接受知識的狀況,通過讓學生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獨立思考、綜合分析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的能力。如在講授“市場定位”的知識時,先提出背景材料,由學生作為營銷主管針對背景材料提出自己的想法,最后由主講教師進行總結。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案例教學可分為兩種類型:一是“從例到理”,即引導學生運用案例,經過自主合作,群體思維撞擊,尋找知識形成規律,發現基本概念去解決實際問題,二是“從理到例”,即給出基本概念,啟發學生運用基本概念,發散思維,以例釋理,以例證理,從而獲得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實訓教學
這是一種利用課余時間或假期開展多種形式的專題調查、并撰寫專題報告的實踐性教學形式。調查報告一般由學生以小組的形式獨立完成,教師主要做好組織、動員和事后的交流、檢查,評價工作。如在講授“市場營銷調研”的知識時,可要求學生自由組合成5—8人的小組,按照設定的專題展開調查活動,并寫成調查報告上交。這種實訓課程的開設,可以為學生構建一個平臺,讓學生發現自己的潛力,挖掘自己的潛能。
五市場營銷教學中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應注意的問題
(一)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時內容華而不實
以多媒體教學為例,許多老師在制作課件時,會使用許多動畫及聲音效果還會截取一些影片設置彩色文字等等。這樣一節課下來,學生只顧覺得好奇了,而忘記了上課的內容,結果造成本末倒置、喧賓奪主,學生對于本節課的知識內容幾乎沒有什么印象,教學效果無從談起。
(二)不注重專業教師的培訓
“要想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現代教學手段對教師提出新的要求。在現實教學中,常常是多媒體教學的老師不能熟練掌握計算機相關軟件,實訓教學的老師根本不了解社會的實際情況,案例教學時老師選擇案例時缺乏針對性和理論聯系不緊密,模擬教學的模擬場景完全脫離實際情況,專業教師素質較低就無法保證現代教學手段按計劃、按步驟開展各項教學活動。
2.中職院校的市場營銷專業的教學方法
2.1增強學生實驗及培訓建設,健全學生實習管理
提高學生實習與培訓的基本條件,前面提升學生的市場營銷整體能力及專業素養,這是提升中職院校學生動手能力的最有用的方法之一。簡單地說就是,積極地籌建商務模擬培訓基地,安裝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及多媒體教學設備,盡力滿足學生開展真實的商務洽談的要求,創設逼真的洽談環境、工作環境以及營銷環境,積極開展模擬教學、實例分析教學以及座談式教學等等。創建市場營銷培訓基地、安裝市場營銷教學設備及教學軟件,主要的目的是從硬件上滿足學生的實踐要求。創建校園內的營銷實習超市,盡一切努力滿足實習的要求,為其提供所有的應用工具,所有的超市員工都是學生來任職,并實行定期換崗的制度。全面提升學生的實習水平的另一個有用方法就是健全學生的實習管理。按照教育及培訓目的的要求,把實習可以分成三個步驟。第一步就是認知的實習,歷時第一個學期的大約一個周的時間,主要的任務是將學生領入一些市場營銷公司或者是超市,使學生了解公司營銷活動的主要步驟,提升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第二步就是實踐實習,歷時大約一個月的時間,使學生自己擔任一些具體的工作,承擔一定量的的銷售任務,將知識和實踐相結合,借助理論來引導實踐,根據實踐的情況證明理論的真實性。第三步,主要設在第三學年,歷時一年的時間,學生脫離學校,真正的踏入公司,變成公司的員工。經過這幾個步驟的實習,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幫助學生畢業后可以更加快速的投身公司,防止出現知識和社會脫節的狀況。
2.2提高老師的教學及實踐能力
為了改變專業老師的動手能力差的問題,應該采取下面的措施:⑴直接聘任公司的業務精英或者是專家來給學生上課,將實用性的理論與實踐經驗交給學生;⑵讓專業的老師分批到工廠實習,提高專業能力及教學的質量。
2.3突破傳統的教學方法,實行互動式的教學方式
根據市場營銷專業的特點,可以使用案例分析教學法、情景再現法以及角色扮演法等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使用這種教學模式,借助老師建立的情境,可以增強學生學習的熱情,使學生主動地深入學
二、項目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調研》實踐教學中的教學思路
根據市場調研的實際工作流程來設計教學內容,以現實營銷調研活動為主線,把書本的教學轉變為實際操作的任務訓練,按照“明確調研主題—編制調研計劃—調研組織與管理—調研總結評價”的步驟設計教學過程。具體分為八個任務:①確定營銷調研主題。②編制營銷調研計劃。③選擇營銷調研方法。④設計營銷調研問卷。⑤抽取營銷調研樣本。⑥實施營銷調研。⑦整理分析營銷調研資料。⑧提交營銷調研報告。按照這八個任務模塊,整個課程設計成一個具體營銷調研活動實踐課,課程的宏觀組織按照營銷調研活動的主線展開。第一步,學生分組。學生幾個人為一組,確定營銷調研主題,明確具體的實踐項目。第二步,營銷調研活動的組織和實施。根據教學進程,教師給學生明確項目任務,從撰寫營銷調研計劃書,到營銷調研活動方法的選擇、營銷調研問卷設計、抽取營銷調研樣本,到實施營銷調研計劃,到最后整理調研資料、總結營銷調研活動和提交營銷調研報告。第三步,任務完成后,教師進行總結評價。教師要從態度、能力、績效等方面,對學生完成的任務進行評價,同時組織學生互評,加深對課程內容的理解,拓寬思路,提升技能。通過“以崗位需求設計教學項目,以工作流程設計教學環節,以真實任務為教學載體”教學思路,可以讓《市場營銷調研》教學更加貼近實際,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和主動性。
三、項目教學法在《市場營銷調研》實踐教學中的任務設計
(1)任務一:確定營銷調研主題。
通過教師提供背景資料,由同學分組明確調研主題,列出確定營銷調研主題步驟的提綱。通過該任務使學生能夠掌握營銷調研的含義、種類和程序,掌握確定營銷調研主題的步驟和方法。
(2)任務二:編制營銷調研計劃。
學生明確了各組營銷主題后,要求學生分組編制一份營銷調研計劃書。通過該任務,使學生能夠掌握營銷調研計劃書的格式,理解編制營銷調研計劃書的要求和原則。掌握營銷調研計劃書的評價方法。
(3)任務三:選擇營銷調研方法。
根據學生編制的調研計劃,指導學生選擇使用恰當的營銷方法并實施。通過該任務的實施,使學生理解各種不同調研方法的特點、形式和應用,并能夠根據不同調研對象和影響因素選擇合適的調研方法,并能對各種營銷調研方法進行評價。
(4)任務四:設計營銷調研問卷。
根據學生編制的調研計劃,指導學生獨立設計一份符合調研項目主題的調研問卷。通過該任務的實施,使學生了解問卷的類型和一般結構,掌握問卷設計的基本原則和程序,重點掌握營銷調研問卷的設計技巧。
(5)任務五:抽取營銷調研樣本。
根據學生編制的調研計劃,指導學生選取適當的方法抽取調研樣本。通過該任務的實施,使學生掌握抽樣調查的特點。重點掌握各種抽樣方法的操作技術及特點應用。
(6)任務六:實施市場營銷調研。
根據學生編制的調研計劃,指導學生對訪問人員的培訓,收集調研數據。通過該任務的實施,使學生能夠組建好調研團隊,對調研人員進行培訓,并能對調研工作進行初步的評估。
(7)任務七:整理分析營銷調研資料。
根據學生收集回收的調研資料,對調研資料進行整理和分析。通過該任務的實施,使學生能夠對調研問卷進行回收、審核、校訂,對調研資料進行編碼、錄入和處理缺失值。能夠利用Excel繪制各種統計圖表。
(8)任務八:提交營銷調研報告。
學生總結整個調研活動,撰寫營銷調研報告。通過該任務的實施,使學生能夠掌握調研報告的結構和內容,理解調研報告的撰寫原則和方法。
一、學校生活的日常性及其人格孕育作用
1.日常性:兒童天性的
赫勒及我國學者衣俊卿都認為非日常生活是自為的類本質對象化活動,而日常生活是自在的類本質對象化活動,但“自為”也可能“為”錯了方向,也可能妨礙了人性的實現。比如,制度雖然是人的創造物,但被創造出來的制度有時有了自己的生命和邏輯,可以屏蔽、遮蓋甚至扭曲人性。科學世界是人的創造性得以展開的領地,是人的創造性開辟的天地,但在這一領地里人及其本性容易被遺忘。而一般情況下的日常生活是人本性的自然,是人的原始而本真的生命和情感的展開,是人在“鋼筋混凝土森林”式的現代物質與制度環境中得以喘息、靜思的家。
學校生活日常性首先是兒童天性的表現。年齡較小的兒童其生活本身就具有日常性,他們還不適應制度化的生活。踏入學校以后,在不得不過的制度生活中,他們的天性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壓抑和阻隔,但兒童時刻都在尋找時機釋放自己的天性,在這種制度生活上涂上兒童的、日常的色彩。從另一角度看,兒童不可避免地要將學校之外的日常生活帶入學校生活之中,在學校生活中表現出日常生活的慣性。正是因為在日常性的生活中,人的本性得以,使人與人得以真實相會,避免了諸多遮蔽、掩蓋和面具。
在學校生活中,兒童本性的顯露使得學校生活有了日常的色彩,這一過程具有非常重要的德育意義。首先,就像動物在一定范圍內留下自己的氣味使之成為“自己的”的一樣,兒童在相對剛性的學校制度生活中留下一些日常的色彩和氣息,使學校生活有了一些“屬己”的成分,進而獲得一點安全感和文化的適應感。其次,在日常性的學校中顯露的本性互相作用、互相影響。各種品性的兒童無遮蔽的相互作用,通過暗示和接受暗示、非反思等機制,道德教育與道德學習悄然發生。第三,在日常性的學校生活中,兒童將自己的“本質”對象化、外在化,但這一過程不會是單向的,對象化的同時也有“內在化”,外在的環境和人必然會與外在化的“本質”互動,進而豐富、發展這一“本質”。
2.與道德時刻照面
制度生活中,制度是人與道德之間的一堵墻,使得人與道德“隔墻相望”,不能直接照面。鮑曼深刻地指出,在制度生活中,“行為者不是面對另外一個人,而是面對一個‘言明的要求’;真正的聯系發生在行為者和規則之間,而另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或目的僅僅是權利和義務的棋盤上活動的棋子”。[1]也就是說,在制度生活中,人在一定程度上并不與其他人發生直接聯系,而是與制度發生直接聯系,通過制度再與他人發生間接的聯系。在這種情況下,人及道德就在一定程度上被屏蔽了。與此不同,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制度這堵墻基本上是不存在的,人與人之間直接相聯系,人與道德也是時刻照面的。與制度生活中制度和理性作為人與人之間的主導調節因素不同,日常生活中道德和情感則是主導的、直接的調節因素。[2]在具有日常性的學校生活中,兒童將他人當作是與自己一樣的人,這就必然導致對他人的“感通”與尊重,而這正是道德發揮作用的方式。當然,這種與道德的時刻照面,或者說對他人的“感通”與尊重,有時并不一定是刻意為之的,可能以自動化的、習慣化的不假思索的方式表現出來,這恰是道德與人融為一體的一個階段。
在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的生活中,人與人由陌生變得熟悉而有相互依戀的感情,變成了一個“熟人社會”。如果說陌生人之間的倫理是一種理性倫理,比如公正、公平、禮貌等,那么“熟人社會”內部成員之間的倫理則具有顯著的情感性。學校生活中,學生之間通過日常的和制度性的交往,已經變成了熟人,人際關系在一定程度也是情感關系。一個兒童對另外一些與自己共同生活的兒童的關心、牽掛、體貼對自己是一種真實的道德情感體驗和自我教育方式,對對方也是一種真實的道德情感體驗和道德教育過程。
3.日常性與教育的無痕性
正是因為學校生活的日常性在一定程度上是兒童天性的自然顯露,并以道德作為調節彼此之間關系的主導因素,所以學校生活所具有的日常性對師生人格的孕育具有無痕性。這種無痕性有兩層含義:一是不是有意為之的,二是接受影響也是不知不覺的。大家在一起生活,雖然不可避免地會對別人產生這樣或那樣的影響,但生活的目的在于生活本身,而不是為了教育別人。另一方面,每一個人都在這種生活中,不知不覺地接受著各種影響和教育,雖然這種接受里有主體非自覺的選擇和過濾。
無痕性與低逆反心理、低抗拒和有效性相聯系。日常性所附帶的教育性是“無意為之”的,是按理所當然的生活要求所獲得的效果,這對受教育的一方不構成額外的精神和心理負擔,受教育者也是在不知不覺中吸收教育滋養的,不會產生逆反心理和抗拒行為。這是一種無意識的影響,與有意識的影響相比有自己的特點和優勢。有意識的影響或者說有目的、有組織、有計劃的教育活動,受教育者是能夠清楚意識到其目的和動機的,自主的受教育者在有些情況下也會產生有目的、有計劃的“逆反與抗拒”。沒有逆反和抗拒,影響的施加和接受又都是無意間完成的,而且這一過程是長期的,所以這種教育的有效性是可靠的。我們可以說通過這種過程所形成的品質是“德性之知”,是深入人之“骨髓”的人之“第二天性”。當然,必須承認,我們在這一過程中所受到的影響和教育并不都是正面的、積極的,是多種成分混合在一起的,使人的整體人格呈現出一種多種成分共存的張力結構。
二、學校日常生活道德教育功能發揮的障礙
作為日常性的學校生活和學校日常交往在教育研究和實踐領域作為一個“軟”區,很少得到關注,到目前為止我們還不清楚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其作用,但學校的教育實踐卻知道如何削弱、損害其作用。
制度無限膨脹,試圖把觸角伸到每一個角落。如前所述,無論是從應然還是實然的角度,制度都是有邊界的,這一點是再“霸王”的制度也無法突破的極限。但在學校實際生活中,制度已經無所不用其極,已經極大地壓縮了日常性的生活空間。比如,課間是學生自由支配的時間,但學校制度已經不滿足于在課間時間的隱形存在,而是將課間時間據為己有。可憐的課間十分鐘被學校做眼保健操的規定給吞噬了大半。不是被學生戲稱為“眼保氣”的眼保健操本身招人討厭,而是其占用了本應該屬于學生自己的自由活動時間。在這段時間里學生本可以自己由著性子游戲玩耍。成年人出于兒童健康的考慮所制定的做眼保健操的制度,在學生心里還不如廁所里的臭氣受歡迎![3]不知道有什么方法能夠證實在課間做眼保健操比兒童自己玩耍放松更能使兒童的眼睛健康得到保證。
我們到小學去調研,常遇到小學生眼睛都不看你卻把手舉過頭頂行隊禮,嘴里還嘟囔一句:“老師好!”還沒等你回一句“你好!”他已經跑遠了。這是制度化的規定對兒童日常行為的過度干預。“見到老師要行隊禮”這項干預學生日常行為的要求有時讓學生無所適從。比如,一些小學生對在廁所遇到老師要不要行隊禮感到矛盾和困惑。[4
三、如何最大限度的發揮學校日常生活的道德教育作用
1.有所不為
學校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自覺的活動,強調在各個方面的主動作為,這正是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之所在。但學校教育這種作用的發揮好像已經過了頭,就像我們計劃經濟條件下的政府部門,什么事情都要管,什么方面都要操心,結果是該管的沒管好,不該管的則管得更亂。學校日常生活或具有日常性活動道德教育的發揮,在很大程度上應是學校主動的教育活動不應該管的事情,應該是學校自覺的教育活動“所不為”的方面。
學校教育“所不為”的方面很多,包括:
(1)個人交往。個體兒童在學校中會自然交往,與一些兒童比較親密,與另一些兒童相對疏遠,這都是正常的現象,學校教育最好不要橫加干涉,搞什么“傳幫帶”、“結對子”一類的“搭配”活動。作為教育者的教師,在個人交往中也有自己的自然的、不自覺的選擇,何況兒童?
(2)自由支配時間。現今的學校教育將兒童的時間切割成不同的塊分給不同的學科,再加上各種補習活動,屬于兒童自己的時間越來越少。就是本該屬于兒童自由支配的課間和家庭時間,也被學校教育過多侵占了。這種侵占導致了兒童生活的“空殼化”,導致兒童生活中日常性的流失,導致兒童與日常性相關的個性發展的障礙與缺失。
(3)日常生活的范式。兒童的日常生活有自己的自然范式和倫理行為模式,學校教育對此應該持尊重的態度,不能用自己所倡導的生活范式和行為模式來規訓、宰制兒童的日常生活。
(4)兒童游戲與語言方式。兒童有自己發明創造的游戲和語言方式,成年人不能以自己喜歡與否作為標準來進行取舍與改造。只要不出現危機和傷害,學校教育可以采取順其自然的態度。
2.有所為
“有所不為”并不意味著對兒童的日常生活和交往視而不見,學校教育應該對兒童的這種生活方式有所了解,并從中發現問題,為教育干涉提供依據和時機。兒童在日常生活和交往中將自己的真實感受和自然行為方式表露出來,這是學校教育了解真實的兒童的機會。但學校對日常生活中的兒童的了解不能采取監視等制度化的方式,應該走日常的路子,即在與兒童一起過日常的生活中加以了解。
對兒童日常性的生活總體上應順其自然,但也并不排斥適度干預。但干預應該用在問題和危機出現的時候。比如,兒童在日常交往中受大眾傳媒和成人世界的影響,可能會給同伴取各種各樣的外號,這種外號對一些兒童的傷害有時可能超出我們的想象,這時候,干預是必不可少的。當然干預并不一定都是直接干預,也包括對制度化的學校生活的反思。比如兒童語言交往中出現了“祝你生日倒霉,祝你蛋糕發霉,祝你缺胳膊少腿,祝你越吃越肥”、“祝你出門被車撞死,洗臉被水淹死,吃面條被噎死,喝水被嗆死,看笑話笑死”這種情緒傾向時,教育者就應該反思,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兒童的這種看似是玩笑,但卻流露出潛意識中的冷漠與不正常心態。
3.對日常形式的借用
日常生活和具有日常品性的生活在道德教育方面有其獨特的作用,其不露痕跡性和效果的扎根性是任何有意為之的活動所不具備的。學校教育可以吸取這些特點,通過借用日常生活的形式來實施自己有目的的教育。學校教育的很多活動可以采取兒童所喜歡的兒童方式來進行,借助兒童天性樂意為之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方式來影響兒童,使其在不知不覺中接受教育和影響。有時,一個游戲比一籮筐的語言教導和苦口婆心的規勸更有效。比如,對學校的歸屬感教育,一個校徽或學校吉祥物設計游戲,可以比得上校長和班主任的多次的長篇大論。游戲是兒童自己的方式,學校教育的很多任務,如果能用游戲的方式來處理,使兒童沒有疏離感和抗拒感,教育效果就會好得多。
注:
[1]齊格蒙·鮑曼著,郁建興等譯:《生活在碎片之中——論后現代道德》,學林出版社2002年版,第56頁
文化,是天地萬物(包括人)的信息的產生融合滲透(的過程),是以精神文明為導向的融合、滲透,是精神文明的保障和導向。文化是一個非常廣泛的概念,給它下一個嚴格和精確的定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不少哲學家、社會學家、人類學家、歷史學家和語言學家一直努力試圖從各自學科的角度來界定文化的概念,然而迄今為止仍沒有獲得一個公認的、令人滿意的定義。籠統地說,文化是一種社會現象,是人們長期創造形成的產物,同時又是一種歷史現象,是社會歷史的積淀物。確切地說,文化是凝結在物質之中又游離于物質之外的,能夠被傳承的國家或民族的歷史、地理、風土人情、傳統習俗、生活方式、文學藝術、行為規范、思S方式、價值觀念等,是人類之間進行交流的普遍認可的一種能夠傳承的意識形態。
班級管理中,探索本身就具有教育的價值。因為探索帶給人的是開放的心態、學習的需要、超越的意向和成長的渴望。學習共同體擁有共同的愿景,而班級管理的共同愿景就是促進學生健康的成長。這種共同的愿景能夠創造出眾人一心的良好勢態,能產生巨大的凝聚力和能量。因此,教師在班級管理中要積極倡導創造開放民主的文化,努力營造家長學習分享的氛圍。筆者為家長推薦了維尼老師的《順應心理,孩子更合作》一書,并倡導家長在班級QQ群里分享讀書心得。下面是節選的三位家長的讀書感悟。
家長一:“我和孩子之間的距離在一點點縮小,雖然還有差距,但我知道有差距是正常的,畢竟我們不能完全讀懂他們的世界,但至少她肯為我敞開心扉,給了我了解她的機會,總比關上心門好得多。和孩子一起成長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雖然在生活和學習中,孩子還有很多困難,但人生不就是一件事接著一件事嗎?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孩子一天天長大,我們也會收獲更多。在這本書的指引下,我會更加關注孩子的言行和心理,和孩子一起成長。”
家長二:“放過自己,放過孩子,我不焦慮他就不焦慮,我不倔強他就不倔強;同理,我陽光,他也就會陽光。我改變了,孩子也在慢慢改變,這個過程可能沒那么迅速,但只要方向對了,什么事情都別慌,慢慢來,一定會有辦法的。”
一、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生活本身是豐富多采的,是作文的源泉。文章是客觀生活的反映,這種反映是以人的心理為中介的,對小學生來說,則主要是內心世界的種種心理表象。表象在小學生作文中起著巨大的作用。小學作文教學應著力促進兒童的自覺表象活動的發展,使他們能逐步獲得盡可能穩定、鮮明而深刻的印象。兒童記憶庫中表象的穩定度、鮮明度越高,就越利于加工,思維就越活躍,就越具有創造性,也就越有可能寫出內容真實、形象具體的好文章。因此筆者首先要做的是,教學生學會去"愛"。愛山,愛水,愛名勝古跡;愛父母,愛老師,愛周圍的人;愛植物,愛動物,愛小物件;愛看書,愛收集,愛手工制作;還有愛種植,愛采摘,愛參觀訪問等等……正是由于這些愛,孩子們的情感更豐富了,頭腦中儲存的東西更多了,他們會隨筆寫下這樣的精彩段落:
"摘高處的葡萄時,我踮起腳尖伸直胳膊左手輕輕地捏住葡萄的莖,右手用剪刀"咔嚓"一剪,又一串葡萄落入了我的袋中。我忍不住拿起一個葡萄珠,剝去皮,放到嘴里,啊!真是汁多味甜,甜在嘴里,甜在心里。"
"一片綠油油的花生地,花生的葉子很茂盛,花生好像在和我捉迷藏,一個個都藏到了地底下。我雙手握住花生的莖葉,身子微微向后傾斜,稍稍用力一拔,一個個帶著泥土芳香、嫩黃色的花生便歡快地蹦了出來。像一群淘氣、頑皮的孩子,顧不上身上沾著的點點泥土,爭先恐后地跑到我的眼前,向我述說著地下迷宮中的趣事。"
"珍妮娃娃最吸引我的地方除了美麗的外表,就是它的四肢可以轉動。它有許多種不同式樣的服裝,我可以任意搭配。它那頭美麗的長發可以隨意編出不同的小辮。珍妮娃娃不僅培養了我的審美能力,還使我變得更加有愛心了。"
"我坐在船頭,涼爽的海風迎面吹來,感到全身非常舒服。望著浩翰的大海和廣闊無際的天空,它們在遠處好像連在了一起,分不清哪是天,哪是海。翻滾的浪花像是在歡迎我們的到來。這就是我向往已久的大海,真美啊!"
……
可見,生活正是廣闊的海洋,教育學生,只有熱愛生活,才能積極地投入生活的懷抱,才能從中獲取知識,增長才干。
二、調動學生觀察思考的積極性
波利亞說過:"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是由自己去發現的。因為這種發現,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內在規律、性質和聯系。"在這一前提下,指導學生留心觀察,認真體驗,引導他們積極運用學過的各種觀察方法,如有順序、展開聯想、抓住特點、注意發展變化、重點部分寫具體等等。讓學生在生活中增長見聞,豐富感受,練習表達。教師要充分相信孩子,不要做任何內容的限制,放手讓他們去觀察自己喜歡的東西。其結果是,孩子們的表現非常棒!請看:
"去年暑假,爸爸從樹上捉來了兩只蟬,放在家里的沙窗上,炎熱的夏季使得紗窗上的蟬"知-了,知-了"地叫個不停。
這叫聲吸引了我,于是我伸手拿過蟬,發現它們的嘴象根針,又細又長。咦?別的動物和鳥類都是張開嘴巴鳴叫的可是它這針一樣的嘴好像根本就張不開,可還叫得那么響亮,這是為什么呢?噢!這針一樣的嘴大概是它們的"豎笛"吧,聲音一定是它們吹出來的。我拿來剪刀,把這"豎笛"齊根剪下,心想:這回你們該安靜下來了。可是過了一會兒蟬又大聲叫了起來。頓時一個大大的問號浮現在我的腦海中,蟬到底是靠什么發出叫聲來的呢?于是我帶著十分的好奇心去探索其中的奧秘。咦?怎么好象只有一只蟬在叫,另一只蟬好像總在睡大覺,從未叫過一聲。我側耳傾聽,果真只有一只蟬在叫,這是為什么呢?到底它是從哪發出的聲音呢?一連串的問號出現在我的腦海里。我又去仔細觀察它們,它們的背面完全相同,我又跑到屋外沙窗的另一面去看,發現會叫的那只蟬腹部有兩個小圓片,另一只不叫的蟬沒有小圓片。而且蟬叫的時候那兩個小圓片還不停地顫動,這兩個小圓片啟發了我,莫非它是用腹部的兩個小圓片來發聲的?為了證明我的猜想,我請教了不會說話的老師--書。原來蟬肚皮上的兩個小圓片叫音蓋,音蓋內側有一層透明的薄膜,這層膜叫瓣膜,其時是瓣膜發出的聲音,人們用擴音器來擴大自己的聲音,音蓋就相當于蟬的擴音器一樣來回收縮擴大聲音,就會發出"知-了,知-了"的叫聲,會叫的是雄蟬,雌蟬的肚皮上沒有音蓋和瓣膜,所以雌蟬不會叫。
哈哈,我終于發現了蟬鳴叫的秘密。"
"
一天放學路上,我看見幾只螞蟻正圍在一個死去的蟬的四周,我很好奇,便蹲下身仔細觀察。
只見一只螞蟻在指揮其他蟻搬蟬的尸體,我想那么小的幾只小螞蟻能把這么一個龐然大物搬走嗎?我疑惑不解。忽然,我想起我的一本書中介紹螞蟻是個大力士。雖然,它的身長只有幾毫米左右,但是卻能舉起比自己身體重50倍的重物,更令人驚奇的是:這位大力士竟然沒有骨頭,只有一層堅硬的外殼保護層。但是,它有強勁的大鱷,可用來切割和粉碎樹木、木塊、泥土、種子,乃至動物的肌肉和骨骼┄
┄用來舉起比自己身體重50倍重物的"手"也正是它們的大顎。想到這兒,我便一直蹲在那里,看看它們是不是能舉起那個龐然大物。過了一會兒,螞蟻們終于開始行動了。只見那個螞蟻頭仍然在指揮著其他幾只螞蟻,忽然,那個螞蟻頭仿佛向其他螞蟻喊:"1、2、3……"其他的螞蟻就用它們那強勁有力的大顎咬住蟬的四周把它舉了起來。它們剛走幾步,忽然刮來一陣風,把蟬的尸體吹到了地上,但是它們不氣餒,又繼續地搬了起來。這時看到一個螞蟻爬回洞里,不一會兒,那只螞蟻又帶著另外幾只螞蟻幫助一起搬蟬的尸體。最后,它們終于把蟬的尸體拖回到洞穴邊。:"哦,螞蟻的力氣真大!"我高興地喊了起來。……
"
三、 引導學生寫真話,表達真情實感
"文章合為時而作","文以載道",是我國語文教學歷來堅持的傳統。小學作文訓練雖然只是最初步的應用語言表達見聞感受的訓練,但它畢竟是小學生表達自己生活認識的活動,應當把語言文字的表達訓練與語言文字應用的目的性教育結合起來。在寫作指導的設計中,首先應該使學生樹立"為用而學"的意識,使作文訓練成為學生生活的一部分,真正為生活服務。同時,要教育學生明白,作文不是文字游戲,而是把自己的真實生活感受、思想情感傳達給別人。因此首先要有表達的欲望、表達的需要,然后才有作文,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有所為而作"。只有讓學生把作文當作自己參與生活和發展自我的工具,真正解決"為什么寫"的問題,小學生的作文才能形成持久穩定的內部動力。
四、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
作文教學心理研究表明,在指導學生觀察時,要引導他們想象,這樣會使意境更加廣闊,認識和感受更加豐富。為了使學生認識想象對深化觀察、豐富作文內容的作用,筆者一方面注意選擇一些觀察與想象緊密結合的文章介紹給學生,另一方面特別注意發掘學生中的閃光點。
"我們走進蘭花鳳梨及食蟲植物室,一株茂盛的紅寶石蝴蝶蘭映入了我的眼簾。一朵朵紅寶石一般的花朵嵌在綠色的枝葉上,它們好像在沖我們招手,向我們表示歡迎。一棵棵豬籠草也不甘示弱,它搖動著巨大的花朵,似乎在自我介紹:"我叫豬籠草,是食蟲類植物,我會散發出一股誘人的香氣來吸引蟲子,蟲子只要爬進我的大桶里,我的桶就會合上蓋子,然后流出一種液體可以把蟲子溶化、吸收。你可千萬別小看我喲!我是你們人類消滅害蟲的好幫手呢。"
還有"十一世紀的城市"、"二十年后的我"、"奧運會在北京召開"……
讓靜止的畫面活起來,讓將來的景象浮現于我們的眼前。啟發想象可以使學生的眼界更開闊,思想更活躍,作文內容更豐富,更富有兒童的情趣。
當今社會經濟飛速發展,市場競爭激烈,就業壓力繁重,使得眾多在校大學生有著“畢業即失業”的困惑。 縱觀全球的就業形勢,其實就業難,只是個偽命題。
一.教學過程中對“營銷”一詞的片面理解。
到底什么是市場營銷?市場營銷(marketing)又稱為市場學、市場行銷或行銷學,簡稱“營銷”。市場營銷學,它是研究經濟社會的整個交易過程,是交易的所屬范疇都是營銷學所研究的,這里所說的是“市場營銷學”而非“市場營銷”。“營銷學”研究完了整個的交易過程,那么應用這個研究成果為自己或企業牟利就是“市場營銷”了。整個交易過程是很復雜的,這也衍生出來營銷中的研發、市場調研、策略、細分等問題,所有這個過程是一個整體,要做好營銷必須要把涉及的所有環節都做好,這樣才是完整、完美的“營銷”。
二、營銷專業中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一)實踐中存在的問題。
1、社會對大學生實踐重視程度不夠。
大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過程中,定會進入相關企業作市場調查,而隨著企業的不斷深化改革,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使得企業必然以追求效益為重。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勢必影響了企業的正常生產和管理,特別是在實踐過程中可能會給企業帶來安全隱患,這就導致企業很難接受學生的社會實踐,從而影響了大學生社會實踐的正常開展。
2、實踐教學基地、設備等不夠齊全。
教學基地建設是高校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大重要條件,高校擁有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可以在保證教學質量上提高實踐效率,有利于進行針對性的學習與實踐,并可以合理突出應用到現實工作中。
3、實踐中缺乏科學性。
首先,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時,嚴重脫離社會需要,缺乏專業指導,具體的實踐內容得不到及時解決。學生自身又不擅長發現問題、捕捉信息,理論與實踐的結合上提取不出其關鍵部分,從而又導致相關問題和信息得不到及時反饋。
其次,學生在社會實踐結束后做出的相關成績,得出的一些相關調查成果,寫出的社會實踐報告,無法得到及時準確的評價。許多的院校只是給予學生現時性的評價,對此學生們無法獲取滿意的成績,從而極大地降低了學生的社會實踐積極性。
4、大學生對實踐的認識不足。
社會實踐原本就是大學生必須完成學業任務的一部分,而作為市場營銷專業的學生,更是需要加強對市場的了解,獲取有效信息為畢業后的工作鋪平道路。然而,大學生在進行社會實踐時,尤其是學營銷專業的學生,在做市場調查時,根本不知道自己要調查的內容是什么,外界的誘惑早讓其忘乎所以。本就是心浮氣躁,缺乏吃苦耐勞精神,把搞市場調研看成湊熱鬧,把社會實踐當旅游,把走市場當成逛街購物。走馬觀花,淺嘗輒止,為了應付實踐成果的檢查,隨便到網上抄幾篇、湊幾句,應付了事,結果一無所獲,最終害的是自己。
(三),提高大學生實踐質量的相關對策。
通過對上述問題的了解與分析,可以看出,為使大學生社會實踐得到順利進行,并對營銷專業學生的實踐給予正確指引,以期收到預期效果,必須加強指導,進行規范操作。
1、社會給予關注,加強校企合作,建立穩定實踐基地。
(1),大學生參加社會實踐,能夠提高其綜合素質,成為社會上更具有競爭力的人才,最終獲益者是需要人才資源的社會和企事業單位。因此我們的社會和各種企事業單位不要鼠目寸光,對于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應給予重視和大力支持。大學生的社會實踐對于企事業單位也具有一定的宣傳作用,因此希望有關的政府部門能出臺相關政策,同時學校也應積極、主動地為大學生的社會實踐提供方便。
(2),建立穩定的社會實踐基地是大學生進行社會實踐的基本保證,可以增強實踐環節的針對性,解決課堂上教學的疑難點,突出重點,以適應社會環境對專業人才的需要。高校加強與企業之間建立戰略聯盟,可以為企業輸送人才,做到資源共享、利益共享、共同發展。
2、強化大學生實踐意識與方法。
通過了理論考試并不能說明一切,所以只有學與用結合,發揮學習的最大效用。我們應針對就業制度的改革,適應市場對實踐性人才的需求,引導學生認清當前就業形勢。學營銷專業的學生的社會實踐更是必要,在體驗營銷實踐活動過程中,理解營銷理論,使理論與實踐正確結合,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向實踐性人才發展,教育大學生必須明確知識、能力、素質的關系及其重要性。只有通過自身的實踐才能檢驗自己所學的理論成果,只有這樣才能提高自己的實踐能力。“
3、加強對大學生社會實踐的科學指導與評價。
首先,大學生社會實踐活動應在事前確定好主題與基地、預算活動經費、編制活動計劃、實施活動方案、評估總結、評寫實踐成果報告、進行統一的規劃和部署,這樣的社會實踐才會更規范,更有意義和價值。
其次,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實踐成果給予規范的考評,做到獎懲分明和實事求是原則。在進行評價之前,還應結合實踐活動前的準備工作情況及活動成果一并評價,也可以到實踐點抽樣調查,做到嚴格公正。
最后,學校還應努力營造有利于大學生社會實踐的良好氛圍,力求社會給予大力支持和配合。學校也應呼吁社會給予大學生的社會實踐一定的實際性支持和幫助。建立好科學的運作機制,給予一定的物質支持,精神鼓勵和正確的輿論導向,并與學校密切配合,避免弄虛作假現象,以多種方式共同鼓勵學生投身于社會實踐,提高其綜合素質,以求更好地服務于社會。
四、結束語。
經濟在發展,社會在進步。營銷活動是社會生產發展的紐帶,它具有極大的自主性、創造性、藝術性和實踐性,作為營銷專業學生,要想將來在社會洪流中流出自己的一條河,必須端正自己的學習心態和學習方法。此外,我們的教師也應該調整自己的教育教學方法,以求適應學生的實用性學習需求。最后,更需要社會、國家、高校給予教育教學改革大力支持。最終通過多方努力共同培養出社會所需的專業型營銷人才。
參考文獻:
——課改研究重點突出。今年高考成績優異,一本上線3600多人,較去年上升5.9個百分點。重點比率約為15.16%,比上年提升5.3%,名列全省前列。
——中職教研卓有成效。省賽獲103塊獎牌,國賽獲19塊獎牌,繼續居于全省前列。高職(單考單招)考試,上線2730人,上線率高出比全省平均水平21.4個百分點;本科上線275人,比去年增加139.1%,占全省本科人數的27.2%。
——科研指導扎實有力。編寫教材30本,專著4本,個人著作7本;省級以上刊物72篇(其中國家核心刊物上發表22篇);評為國家級和省級科研成果二等獎各1項,結題的省級以上課題23項,正在研究的國家級課題1項。
第一部分 2014年工作總結
過去的一年,學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財政緊縮、外包業務受限、迎評任務劇增等困難,但在大家齊心協力的奮斗下,我們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穩增長、創思路、求發展,全年工作圓滿完成。
在“三位一體”培訓結構日趨完善、提升空間困難的情況下,我們深處著力,把培訓課程作為發展的重中之策,加大課程開發力度,促進教師教育穩定發展。
1.加強教師培訓創新。以“課程多元化”的培養方式為載體,重點推進“名師工程”,選送和培養26位名師申報省報特級教師,其中17位名師被評為省特級教師。在結業的班級中,以“高端理論研修”為切入點,全力提升市級學科教學帶頭人專業素養,293位學科帶頭人順利結業。踐行“異地蹲點教學”的培訓模式,高中9門學科969位教師完成專業發展90學時培訓。進一步深化青年教師專業提升的“問題化三階段式”和新教師的“主題課例式研訓”,引領26位高中語文青年教師開展跟蹤培訓,161位新教師順利結業。
2.推進干訓工作研究。以“構建教育管理個人知識”為目標,依托理論學習、實踐蹲點等途徑,65位名校長課程領導力顯著提升。采用“聚焦問題、現場教學”的培訓模式,209位校長圓滿完成“教育信息化”、“科研寫作”和“教育管理”等主題的“十二五”校長骨干校(園)長培訓任務。“三階段兩基地參與式”在新任職資格校長班培訓反響良好。依托教育管理研究分會年會,成功舉辦“中小學校長論壇”,265校長參加,并交流管理經驗。
3.加強德育研訓建設。認真指導學校開展德育實踐研究,推行“隱性知識顯性化”研訓模式,11所“__市中小學德育基地學校”和10個“市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在中小學德育專業化建設上取得明顯實效。組織開展“高一起始年段班集體建設策略”和“高中生生命教育”主題教研活動90人。精心策劃德育學術研究評比活動,有53篇論文入選全省德育論文評比,13篇獲一等獎,占全省一等獎總數的20%。切實加強學校德育骨干教師培訓,115位德育骨干教師圓滿完成19個專題講座、3次參與式培訓、6次實踐蹲點培訓任務。啟動家庭教育 “送百場,惠萬家”農村科學家教巡回輔導服務60人次,有效促進了社會大德育網絡體系建設。
4. 繼續教育規模穩定。圓滿完成教育部下達指標,在校注冊學員達到1000多名,其中,新招學員80名,畢業113名。碩士研究生班、全日制大專班的合作辦學前期工作準備就緒,進一步強化了穩規模、求發展的學歷教育發展思路。迎評、機測等工作基本到位,順利通過省普測示范中心抽測工作,有效指導全市普通話測試5200人。
面對新舊高考政策實施的嚴峻形勢,我們保持清醒,明確守住穩發展,關注重點領域,集中精力抓考試研究,完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建設,以增強基礎教育發展的科學性。
1.深化調研工作內涵。以市本級高中為主,落實新課程教學和“高三后階段復習有效性”教學調研,為全市高三教學提出了建設性意見。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加強對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特色辦學進一步落實。順利完成精品課程交流平臺建設,以“一校一方案”為根本要求,加快推進選修課程建設,編制出版《生涯發展與管理》等選修課程4冊。認真落實《指南》,深入開展基層幼兒園專題調研,進一步強化園本培訓工作,啟動早教指導中心工作,學齡前兒童教育研究全面到位,幼教教研受到全社會高度關注。以“隨班就讀”為重點,深入推進特殊教育教研,積極推進普特融合活動,全面啟動特殊教育學習教材研制,
文化課教育和康復技能的“雙師”型教師培訓得到有效開展。2.加強學科教學指導。重點抓好高三復習的研討與指導,強化各級各學科地市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有效推進地市聯合高考研討活動。加強學科基地指導,16個普通高中學科基地已經轉型到學科教學研究和指導上,選修課程開發和學科選修教材編寫進展順利,學科建設樣本、校本研修先導、課改實踐先行團隊等方面示范輻射作用得到充分發揮,正式啟動高中各學段的選課走班制度。重視學科課程建設,規范精品選修課程評比,6個項目入圍全省微課程開發評比。出臺《學科教學指導意見和建議》,編著15門學科課程整合培訓教材135冊,校本課程開發取得實效。成功舉辦第十六屆“南湖之春”教育教學改革展示活動,深化“基于學生學習與成長的教育改革”主題,與會人員達到4000人。
3.推進監測體系建設。深入研究各科期末測試卷、學考評估卷、模擬測試卷和中考測試卷的命題工作,有效支持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為中考、高考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完善高中教學質量評價分析系統,有效跟蹤和評析高中教學質量。依托網上閱卷系統,進一步加強高三模擬測試成績分析,注重大樣本采集的有效性,數據分析的時效性明顯提高,為調整高三教學策略提供強有力依據。關注新高考改革,高考一本率創歷年新高,列全省第4位。繼續規范教研系統“三項評比”,有序推進大市“雙高教學能手”評選活動,“輕負高質”課堂典型發揮實效。努力探索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以“基于學習與成長力培育的評價”改革項目為抓手,全力推進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我市教育質量增量評價和綠色評價體系進一步完善。認真研究初中升學綜合評價,全面推進中考改革,所命題的4門科目被評為全省中考優秀試卷。初高中空中智慧在線課堂全面啟動,基礎教育信息化建設取得突破性進展,為推進均衡教育奠定了基礎。
樹立大職業教育觀,發揮優勢,重視能力培養,運用競賽機制,在調整中穩增長,為中職教育長遠發展筑基鋪路。
1.鞏固和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以360學時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為抓手,圓滿完成12個專業577名教師90學時專業發展培訓和6個項目2356人的職業學校教師指令性培訓任務。精心組織31個專業328位教師開展教學設計與說課大賽,獲得3個一等獎、5個二等獎、6個三等獎的省級表彰,成績在全省列第三。取得8個全國中等職業學校“創新杯”教師信息化教學設計和說課大賽參賽資格,成績居于全省前列,有效促進了中職教師信息化教學專業素養的提升。
2.推進和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大技能大賽項目集訓指導力度,省賽共獲19金、41銀、43銅好成績,金牌數列全省第二;取得20個國賽項目參賽資格,共獲3金、15銀、3銅,總成績繼續位居全省前列。繼續重視高職考試指導工作,今年2730人上線,上線率達95.6%,高出全省平均上線率21.4個百分點,上本科線275人,比去年增加160人,占全省本科招生人數的27.2%,比去年提高2.2個百分點,4人為專業高考狀元。重視浙江省第六屆中等職業學校學生創新創業大賽組織工作,我市共獲得一等獎2件、二等獎3件、三等獎12件,并推進多所學校成為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創新實驗室和浙江省中等職業教育創業實驗室。
3.落實和深化職教教研工作。組織6個專家組,對全市16所省等級以上職業學校開展了2013年度“師資隊伍建設管理”和“教科研管理與信息化管理”教學管理專項評估,形成10萬字的《__市中等職業學校教學管理評估報告》,為我市各級教育行政管理部門和職業學校,在加強和改進職業學校教學管理方面提供了有效的依據。建立考核量化標準,聯合市教育局對首批、第二批和第三批共15個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創新基地進行了年度績效考核,對新申報的第四批中等職業教育專業創新基地進行了實地核查和評審,全力推進專業創新基地建設。成功舉辦全市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與管理專題培訓班,為推進職業學校信息化建設工程開好頭、起好步。加強學生德育實踐活動指導,“文明風采”活動有序開展。在2014年度浙江省中等職業學校“文明風采”競賽活動中,我市選送的119件作品有84件獲獎,其中一等獎9件、二等獎32件、三等獎43件,獲獎率70.1%,高出全省平均獲獎水平10.1個百分點。
在研教矛盾突出的情況下,竭盡全力,始終把科研興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管理,注重轉型,強化指導,推動教育科研發展。
1.優化課題管理。已經形成開題“一題一例一策略”、結題“一課一法一報告”的課題管理模式,課題指導的針對性進一步加強。多角度多層次抓實抓好課題評審申報工作,省教科規劃課題中立項50個,省廳教研課題立項42個,市教育科研規劃課題立項270個,市教改專項課題立項59個,年度重點調查研究課題立項56個。有重點有計劃改進跟進課題管理指導工作,完成40項教育技術立項課題負責人培訓,9場教育教學規劃微型課題中期研討活動,500項課題結題培訓。多元化常態化分步分層推廣優秀成果,教科研基地示范輻射作用得到發揮,桐鄉六中“五點同步”教改成果得到推廣,市實驗小學語文、綜合實踐活動優秀課題成果得以轉化。
2.加強科研指導。組織開展__市第六輪教育科研基地的中期檢查與調研指導工作,以“教育科研創新與管理機制建設”為主題,通過聽、查、問、看等形式,聽取調研學校教科研工作情況匯報,查閱教科研課題、成果等資料,開展問卷調查,開展教師座談,聽取學校對目前教育科研的困惑與我市教育科研工作中的意見和建議,并對調研學校主導性課題、骨干教師課題等進行實地指導,全力打造我市教育科研工作高地和重要科研孵化平臺。以教育科研骨干教師為重點,完成市教育科研骨干教師高級研修班、市中小學教師論文寫作輔導班2個培訓項目,優秀科研力量進一步加強。以農村學校和相對薄弱學校為重點,積極開展教育科研下鄉活動,攜手基層學校開展教育科研工作。組織開展__市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教育技術專項課題研究成果評審工作,共評出現代教育技術實驗學校優秀科研成果一等獎7篇、二等
獎23篇、三等獎34篇,有效提升了提教師教育信息化科研水平和實踐能力。認真開展“我與課程”科研論文專題評選活動,評出一等獎32篇,二等獎83篇,三等獎169篇。以“我們的評價”為主題,征集教育評選論文322篇,150篇獲獎,推進了教育敘事研究。以市屬科研管理為重點,成功舉辦市屬學校教科室主任論壇、微型課題中期研討、科研片組等活動,市屬學校教育科研質量有所提升。以“兩刊一編”為平臺,引領展示全市教育科研發展,為學院科研深度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3.注重心理研究。繼續推進心理健康教育組織建設,加強全市10所省一級心理輔導站管理,1所成為全省心理特色培育學校。加強心理健康教育專兼職教師專業發展,有效開展教育教學展示、論文評比、專業知識說課比賽、心理咨詢個案的同伴督導、高考備考心理輔導專題教研、高中心理選修課程研發等研訓活動,完成心理教師心理健康教育專題教育暨C級證書培訓6場1600人,C證面試通過率達90%。積極參與組織心理健康與家庭教育的社會公益活動,為青少年學生提供心理咨詢,收到廣泛好評。
面對學院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我們有序有力,堅持以人為本,依法依規,扎實推進“五型機關”建設,著實提高服務管理水平。
1.加強黨建工作。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的“六項禁止”精神,開展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堅決反對“”,嚴格執行“約法三章”,“三公”經費明顯下降。加大黨風廉政建設力度,細化責任分解,加強正向輿論引導,“清廉務實為民”蔚然成風。認真落實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黨委班子及成員認真對照277條征集意見建議,深入查擺問題、談心交心,形成23條班子整改意見和11條班子成員整改意見,目前整改率達到99%,學院黨委的凝心聚力作用成效顯著。全體黨員的實踐學習更加深入,重溫“六個一”活動,到社區認領“微心愿”43個反饋良好率100%,深入農村學校開展攜手行動,讓黨員更貼近群眾,贏得了一線教師的良好評價,有4名黨員受到市屬“七一”表彰。
2.推進文明創建。組織力量,全院人員共同參與,按照市級文明單位責任分解表落實工作,形成評審材料10卷66冊,在市文明辦的細心指導下,已被擬定為市級文明單位,公布于__日報。充分發揮工會領導作用,認真落實教代會審議制度,審議修訂《學院評聘方案》,科學制定學院人才隊伍建設方案,有效地保障全體教職工的合法權益。切實加強退休教師和老黨員管理,落實兩項待遇,充分發揮退休人員老有所為、關心下一代工作的積極作用,并依托實驗學校,圓滿得完成了早教園和空中課堂建設,使學院的退教工作取得創新性發展。有序推進社區結對、綜合治理,經常性開展社區聯誼共建活動10次,充分發揮學院教育志愿服務隊的作用,幫助格林社區在業余黨課、科普講座、文藝表演等方面推進社區精神文明建設。加強了校園綠化保養,樹立標識標牌,烘托文明創建氛圍,并高度重視安全管理,定期檢查,及時修理,為全市研訓工作創設了一個和諧文明的校園環境。
3.強化服務管理。起草學院公文規范性文件,收文發文1500件,檔案歸檔1600件120卷,未發生差錯問題,為有效推進學院上情下達奠定基礎。按照學院發展規劃,認真制訂學院專業技術職務評聘工作實施辦法,完成崗位聘期考核,進一步規范人事管理,較好地完成2人人動工作。出臺學院車輛管理和使用辦法,堅持用車預約登記制度,公務用車更加科學,累計出車369次。安排各類培訓293班次,用餐14000人次,累計收支突破千萬元,總務后勤保障更加到位,浪費現象明顯改善。
繼續深化以“為民務實清廉”為主題的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按照從嚴治黨的要求,加強黨委班子建設,以黨風帶院風,進一步提升服務管理水平。
1.落實整改措施,防止“”抬頭。對在今年教育活動中查找的問題,按照整改方案,逐步得到落實,并將整改結果進行公示,自覺接受職工和服務單位的監督。
2.加強黨建工作。開展有計劃的理論學習,認真落實“”制度。進一步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全面貫徹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的“六項禁止”精神,細化責任分解,加強正向輿論引導,“清廉務實為民”蔚然成風。建立黨員進社區等考核機制,開展攜手行動,讓黨員更貼近群眾,更接地氣。
3.推進文明創建。加強市級文明單位責任分解落實,有效助推學院各項工作開展。認真落實教代會審議制度,保障全體教職工的合法權益。開展社區結對、綜合治理有序推進。進一步完善決策制度,加強管理,推進各項工作更加規范地運行。建立包括培訓、教研、科研等在內的工作考核機制,提高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在“三位一體”培訓結構日趨完善的情況下,把教師培訓課程作為工作的重中之策,加大課程開發力度,促進教師教育穩定發展。
1.加強教師培訓創新。重點推進“名師工程”,以“高端理論研修”為切入點,全力提升市級名師和學科教學帶頭人專業素養。繼續實行“異地蹲點教學”的培訓模式,開展高中教師專業發展90學時培訓。進一步深化青年教師專業提升的“問題化三階段式”和新教師的“主題課例式研訓”,促進青年教師快速成長。
2.推進干訓工作研究。以“構建教育管理個人知識”為目標,依托理論學習、實踐蹲點等途徑,提升名校長課程領導力。圓滿完成“教育信息化”、“科研寫作”和“教育管理”等主題的“十二五”校長骨干校(園)長培訓任務。
3.加強德育研訓建設。認真指導學校開展德育實踐研究,完善11所“__市中小學德育基地學校”和10個“市級中小學班主任工作室”考核辦法。研究學科教學中的德育工作。
面對新舊高考政策實施的嚴峻形勢,集中精力抓考試研究,完善教學質量監測體系建設,推進素質教育,以增強基礎教育發展的科學性。
1.深化調研工作內涵。落實高中新課程教學和選課走班教學調研,為全市高中教學提出指導性意見。加強對學校課程開發與管理指導,引導學校特色辦學。認真落實《3—6歲教育指南》,進一步強化園本培訓工作,啟動早教指導中心工作,學齡前兒童教育研究全面到位。以“隨班就讀”為重點,深入推進特殊教育教研,積極推進普特融合活動。積極研究和推進中考改革,改進高中招錄辦法。
2.加強學科教學指導。強化各學段各學科地市交流與合作的機制,有效推進教學研討活動。加強學科基地指導,有效推進選修課程學科建設樣本、校本研修先導、課改實踐先行團隊等方面示范輻射作用的發揮。舉辦第十七屆“南湖之春”教育教學改革展示活動。開設空中課堂,增強學生學習的選擇性。
3.推進監測體系建設。深入研究各科期末測試卷、學考評估卷、模擬測試卷和中考測試卷的命題工作,有效支持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為中考、高考奠定堅實基礎。進一步完善高中教學質量評價分析系統,有效跟蹤和
分析高中教學質量。注重大樣本采集的有效性,為調整高中教學策略提供強有力依據。認真貫徹落實省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區域性學科“統測”工作要求,努力探索中小學教育質量評價制度,以“基于學習與成長力培育的評價”改革項目為抓手,全力推進國家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改革實驗。樹立大職業教育觀,發揮優勢,重視能力培養,運用競賽機制,為中職教育長遠發展筑基鋪路。
1.鞏固和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以360學時教師專業發展培訓為抓手,圓滿完成十二五教師90學時專業發展培訓任務和專業技能指令性培訓任務。
2.推進和加快技能型人才培養。加大技能大賽項目集訓指導力度,繼續辦好中職學生技能節。進一步完善實訓基地建設和學分制管理。加快創業創新基地建設,促進校企的緊密合作。
3.落實和深化階段性教研工作。以“師資隊伍建設管理”、“教科研管理與信息化管理”為重點,進一步完善中職教學管理評估體系,建立考核量化標準,實現中職辦學水平和教育質量的再提高。
始終把科研興教作為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優化管理,注重轉型,強化指導,推動教育科研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