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7-20 23:11:26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學質量評估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學質量評價即對教學行為和結果的判斷與評定,是教學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高校教育中,由于學生的學習和教學管理更具靈活性,因而教學質量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不僅有利于調動教師教學的積極性,同時還能讓教師更加全面、客觀地認識到自身的教學情況,從而有針對性地進行優化改進,讓學生能夠在更加科學合理的教學氛圍中學習知識、增長技能。同時,教師教學質量的評價也能夠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促進師生之間的溝通交流,促使教師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更加順利。
一、倡導多元化評價主體
在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中,教師的教學成果評價一般是由教育工作管理者進行的。在這種評價主體較為單一的情況下,難免會出現評價過程或結果不合理的現象。因此,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評價方式進行創新,需要倡導多元化的評價主體,讓更多的人參與到這項活動中來,這樣才能匯集各方面的意見,使得評價結果更加全面、客觀。例如,在學校教學工作告一段落后,首先,管理者可以對每位教師的出勤率、授課內容等進行統計和分析,然后再對教師做出綜合性評價;其次,學校也不能忽視學生對于教學質量的意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同教師一樣是教學活動的直接參與者,因而會對教學工作有著更加直觀、全面的感受。因此,學校也應當讓學生參與到教學質量評價中來,可以采用問卷調查、隨機采訪或邀請訪談的方式,既要重視學生的觀點,也考慮學生的個體感受,促使教學評價向更加客觀的方向發展。除此之外,學校也可邀請教育專家、其他學校的教師對教學質量進行評價,這樣的方式不僅能讓教師吸收更多專業性的意見,同時也給予了教師與同行交流的機會,有利于促進教育工作的整體進步。
二、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
在很多學校的教學評價中,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是兩種較為常見的評價方法,但是,大多數學校通常只會采用其中一種方式。定性評價即對教師的教學情況進行簡單的描述,以此來反應教師教學質量的高低,這樣的方法簡單易行,但評價結果可能會不夠準確;定量評價即通過數據來精確地反映教師的教學情況,但其過程較為復雜,而教學活動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其中有的指標可量化而有的指標不可量化,因此,單單采用其中一種方法就容易造成評價結果出現偏差。此時,學校在評價時需要將定性評價與定量評價相結合,這樣才能使教學評價工作既具有較強的可操作性,同時又能對教師的教學工作作出盡量全面的評價。例如,有的教師在某一學期的授課量較少,其主要工作是學術方面的研究,此時就適合采用定性評價的方式對其教學質量進行評價;倘若有的教師某一學期的授課量較大,那么就可采用定量評價的方式,將其授課的數量以及其他相關情況整理成具體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從多個方面對教師的教學質量進行全面、客觀、有效的評價。
三、積極引導教師進行自我評價
高校青年教師具有很強的求知欲和上進心,而教學質量評價能夠讓教師更加客觀地認識自己,從而在專業能力、教學工作等多個方面對自身進行優化改進,促使自己不斷進步。教學評價作為一種管理手段,要想得到教師的廣泛支持與參與,就應當讓教師相信教學評價能夠促進他們的發展,滿足教師實現自我價值的需求。因此,教學評價工作也應當讓教師自己參與其中,鼓勵、引導高校教師進行自我評價,一方面有助于促使教學評價機制的完善,另一面也能幫助教師更加全面地認識自己,進而有針對性地改進教學方法。例如,學校可以在評價前先讓教師進行自我評估,再在此基礎上,結合其他評價主體的評價對教師進行綜合評估。這樣的評價方式不僅可以使評價工作更加科學,同時也能讓教師有機會將自評與他評相結合,有助于教師更加清晰地認識自己。除此之外,學校在完成教學評價工作之后,應該給予教師更多學習與發展的平臺,讓其才華和潛能有機會展現、釋放,這樣才能使教學評價工作發揮最大的效用,教學評價工作才能更有意義。綜上所述,教學工作評價涉及到校園管理的多個方面,是一項長期的、復雜的工程,在這項工作的改革創新中,需要教育工作者投入更多的熱情,積極聽取多方意見,以科學的方式、
合理的決策推動教學評價工作向著更加完善的方向發展,讓教師也能夠更加科學的教學、工作,促進個人的成長和學生的不斷發展,為高校未來的長遠發展提供更多動力。
參考文獻: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4810(2014)14-0099-01
近年來,我國在經濟與文化等各個方面都已經得到了較大的發展與進步,加之當前我國的城市化進程正在不斷地向前推進。在當前這樣的大形勢與大背景之下,我國廣大民眾已經對家庭中孩子的教育問題有了較之前來說,更加嚴格的要求與需求。與此同時,我國也已經逐漸加大了對當前教育事業的投入與發展,特別是對當前我國眾多的大學校園中的資金投入與管理強化。在眾多學科的教育和學習過程中,公共英語作為大學校園中多數學生們需要主修的一門課程,已經在教學質量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要求和需求,主要原因就在于英語在當前國際上的應用程度較高,而有效提高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質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而效促進我國在經濟與文化各方面的不斷發展與進步。
一 當前大學公共英語教學質量方面存在的不足
1.尚未細化的英語教學目標
在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中,仍然簡單地認為與英語相關的寫的能力遠遠重于說的能力。這樣一來,導致我國在英語教育方面存在一個不正確的發展目標。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質量,就應當改變過去那種較為陳舊的教學理念,逐漸地轉向新型的發展方向。
2.當前公共英語的教學文獻過于側重講義
當前在公共英語教學方面,有很多可供英語教師們選擇的教材與教學參考材料,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導致了教師們將更多的精力集中在了教材以及教學文獻上。而目前我國眾多的英語教育講義的質量一般,并不能真實地反映出他們在教學過程中所展示出來的能力,這樣一來,就會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綜合質量。
二 有效提高大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措施與對策
首先,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們終身學習理念的強化和加強。在當前大學教學的眾多學科中,英語作為一門多數學生都要學習的學科,也因為其公共性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英語教師在相關教學方面的任務量。這樣,就需要相關的英語教學工作者們不斷地加強自身對英語這一學科的整體評估行為,從而更加及時地了解學生們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足與問題,更好地實現對學生們的指導和教育。
其次,教育領導部門還應當不斷地加強高校英語教學的投入,制定與之相適應的發展政策,在整個過程中,不斷地強化對公共英語教學評估體系的建設與發展。與此同時,應當逐漸改變一些用人單位對大學畢業生英語成績的檢測方式。一改過去陳舊的、根據四六級成績而定論英語成績高低的情況,更好地建立起一個正確的考核英語成績的目標。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和之前比較而言,我國在經濟、文化事業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教育事業已經得到了更高水平的發展與進步。在我國當前的教育事業中,大學的公共英語教育已經成為目前比較重要的一個發展學科。之所以將大學公共英語的教學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和層次,主要原因就在于,當前的世界發展形勢已經趨向全球化,在這樣的情況下,要想更好地與其他國家進行交流與合作,必然需要對對方國家的語言有所熟悉和掌握。為了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當前大學公共英語教學的質量,就要求眾多高校中英語教育者不斷地加強自身對大學公共英語教學事業現狀的分析與研究,并且能夠在同一時間內保持與學生們的聯系與教育,這樣一來,可以有效地加強在大學公共英語方面所取得的教學成果。
0引言
教育部提出應當高校以提升教學質量為教師工作的重點。過去一段時間筆者觀摩了所在城市某個同類型高校開展的提升教學質量的系列活動,其目的是提高教師的授課質量和學生的聽課積極性。觀摩的活動主要是評課賽課等。
1教學質量評估的部分因素探討
在賽課活動中,筆者發現了學校的評審專家,在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時,評分的以下指標權重過高:(1)聲音有激情;(2)ppt;同時以下指標權重過低:(1)邏輯性。對此,筆者有一些意見想與各位教育工作者探討。
1.1指標一:聲音有激情
a、在賽課的課程中,可以看出,評審專家將聲音有激情等同于了聲音慷慨激昂。在筆者看來,聲音有激情,不等于聲音慷慨激昂。聲音慷慨激昂的要求,適用于需要鼓舞士氣的課堂,例如給保險銷售人員、房地產中介的培訓,因為可以提供情緒上的激勵和工作的動力。大學課程需要的是學生對知識點進行思考。筆者認為,講課的聲音,娓娓而談,才是最合適的。音調娓娓而談,才能夠引導學生進入思考的狀態。b、在賽課的課程中,還可以看出,評審專家將聲音有激情,同語速過快混淆起來。授課聲音語速過快會降低教學質量[1-2]和降低學生的記憶效果[3]。同時,評審專家們對講課的話語連綿不斷的教師,給予了更高的評分。授課時說話應當有間隔,不能是一直連續的。課堂講述中注意停頓,讓學生擁有思考的時間[4],應當是顯而易見的要求。大學的大部分課程難,枯燥。如果教師源源不斷地給學生輸入信息(通過語言),學生連整理吸收的間隔都沒有,怎么可能理解上課教師講授的內容呢?
1.2指標二:ppt
ppt的應用,應當堅持少而精的原則,如文獻[5]中描述。形式應當為目的服務。講解部分的所有組織形式,都是為了讓學生盡可能聽懂。不管是ppt制作的調色,動畫等的要求,不應當過度。只要在講解過程中,學生能很容易地聽懂,就認為符合要求了。
1.3指標三:邏輯性
重視教師講課的邏輯性和條理性。大學的課程大部分難并且枯燥。大學生的知識儲備,并不會高于行業從業人員。因為課程數量遠高于中學課程,學生也不太可能實現所有科目的課前預習。大學生,如果不是自學能力很強,在課堂上經常會遇到疑難的內容。因此,上課學生的聽懂,可以認為完全依賴于教師的講解。如果教師都沒有講清楚,學生怎么可能聽得清楚?賽課比賽中,從最后評比分數看,該指標并沒有得到足夠大的權重。邏輯性指標延伸下去,就是易懂性。筆者認為,對授課質量的評價應當以學生是否容易聽懂為最主要依據。剩下的依據中,最主要依據為激發課堂興趣[6]。
高等院校的人才培養是在教師引導下進行一系列教學活動來完成的,其中教師的教學質量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質量,因此必須加強教學質量的管理和監控,其中心環節是搞好教學質量的評估工作。但目前我國高校的教學質量評估中存在許多不盡如人意之處。
1評估目的不明確,導致評估工作的局限性
教學質量評估的日是為r提高教學質量,但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卻往往會出現許多偏差,而導致評估的失敗.第一,目前的評估往往只對課堂教學進行評估,而缺少對教學整體過程的評估,只重視對理論課的評估,而忽視對實踐技能課的評估,有頭評估的科學性其形式為以評“一堂課”為主,目往往重視講課技巧的運用而忽視實際的教學效果川結果造成評估者為評估而評估,被評者為求好的評估結果,往往改變平時的做法,重視一些華而不實的形式和技巧,造成評優課與日常教學“兩張皮”的現象。更有弄虛作假的行為,為了顯示課堂教學的“成果”,課前要求學生付出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做準備,課堂成了一種演爾二些公開課、參加評比的課往往如此izi第二,評枯中大多只針對該門課程的課論課,把這門課程與其它課程割裂開來單獨進行評估,而對它與有關課程內容的重復、相關課程之間內容的脫節都不涉及,造成教學評估的局限性第三,只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進行評估,而缺乏對其綜合素質的評估。
對此首先要明確評估的指導思想,注重教學效果而不是往重講課技巧,將短期評估與長期評估結合起來,將評估貫穿到教學的整個活動中去,而不僅僅是只憑一堂課或幾堂課就過早地下結論。以美、英、德等國為代表的發達國家在教學質量評估中,一是強調評估教師實施創新教育的能力,重點考查教師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二是重視對教師全面素質的評估,對教師從背景、學歷,知識、技能、反饋、交流及自學等多方面考核,并根據評估結果對教師進行針對性培訓。他們建立了一種全面反映教師教學質量的評估辦法,即教學業績文件夾式的評估辦法(TeacherPortfolioAssessment)。評估內容包括教師個人背景簡歷、筆試(包括全國教師考試、州教師執照考試等)、教師對教育理念與目標理解,在改進教學方面所做的工作與成績、課堂教學、教學文書、教學研究成果等,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因此除了對教師進行教學評估外,還應結合教學效果的評估及對教師個人素質的評估,這可以彌補一部分因評估指標設置不科學帶來的問題,對教師教學質量作出較客觀的評估。
2教學一線教師缺乏參與熱情,影響評估的全面性
教學質量評估工作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師教學質量,因此廣大教師在整個評估過程中處于最重要的地位。但目前對于教學評估工作,組織者、評估者都懷著極大的熱情,而教師卻處于被動狀態,采取消極甚至抵觸態度,使得教學評估有些流于形式。其原因一方面是教師普遍重科研輕教學,不重視教學研究,甚至對評估工作存在片面認識,認為那是教務部門的事,而評估是針對自己的,個別教師產生一定抵觸情緒這導致只有教學管理人員及少數教師參與評估工作其制定的指標難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從而影響評估指標體系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評估的效果。同時由于教師對評估的不認同,也影響評枯工作對教學質量的促進為此應提高廣大教師的參與熱情,首先應加強教育,使全體教師,端正思想,認識評估工作的重要性;其次要有相應政策,提高教學在晉升、考評中的份量,提高教師從事教學研究的熱情,并積極主動參與評估工作,從而使評估體系科學全面,促進評估工作同時評估者也應從被評估者的角度出發換位思考,分析他們的處境和角色地位,站在被評者的立場對評估所涉及的各個方面作盡可能詳細的描述,從而提高評估的有效性,達到提高教學質量的目的。
3各評估參與者存在的問題.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與說服力
目前評估主要有以下幾種方法,即學生評估1領導(專家)評估、同行評議、教師自評等幾種方法但各校對各評估主體評分所占的比例則千差萬別:有的重視領導評估而忽視其他方法,甚至沒有教師自評;有的過分強調學生評枯的作用。但各評估參與者均存在影響評枯結果的不利因素,影響了評估結果的準確性與說服力。
3.1影響學生評估結果的因素及對策
學生在參與評估活動中往往存在一些影響結果有效性的問題。一是態度不嚴肅,不認真對待評估活動有的學生在拿到評估表后,隨便劃一下,或是給所有教師同樣的分數。盡管在統計結果時采取了一些矯正措施,但還是會影響評估數據的準確性和客觀性二是各種心理因素的影響,如心理定勢,暈輪效應、評估者個性心理特征、消極應付心理、防衛心理等對評估結果有可能有一定影響如感情因素評估者與被評者之間如果存在某種良好的感情關系或不融洽關系,就會自覺不自覺地給予評估客體高于或低于實際水平的評估三是受其自身學識、經驗和判斷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導致評分波動性大,例如同一教師在同一專業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的評估結果差異較大因此如果將學生的評估結論作為評估的最主要依據有失公允此外學生對要求嚴格的教師打分時相對比較苛刻,過分強調以學生的結論作為評估的主要依據,會在一定程度上顛倒師生關系,導致個別教師遷就學生而降低了教學質量。四是評估的具體操作中也存在一定的誤差,學生負責人是否認真,學生填寫是否準確,評估的樣本量等都會影響結果的準確性因此,一方面要更科學地設計評估表,易于學生的理解和填寫,另一方面要加強指導和宣傳,使學生認識評估工作的重要性,認真填寫評估表,同時選擇合適的樣本量。
3,2教師的心理因素對評估的影響及其調控
教學質量評估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因此,評估工作需要教師理解并積極參與評估,教師的心理因素對評估工作的各個環節都有不容忽視的影彭。一是影響評估指標體系的制定。在制定指標體系過程中往往需要征求教師的意見,教師的心理因素對此會產生積極或消極的影響。二是影響評估信息的質量。首先是在自評中因產生疑懼心理而過低或過高地評估自己,或是被審心理產生抵觸情緒而對自評馬虎草率,從而影響評估結果的可靠性。其次是在評估過程中產生迎合心理,對評估者表現出不正常的積極主動,并且不真實地提供有關信息,以其獲得評估者好感;或是因產生應付心理而干擾評估工作,使其草草收場而不能發現問題這不但影響了評估信息的正確獲得,還影響評估者與被評估者之間的人際關系。
3.4影響評枯對教學的促進作用。
有的對評估過分敏感,斤斤計較分數,成績好的沾沾自喜,成績不好就怨天尤人,而大多數則認為評估結果只對個別先進和后進有影響,對自己并沒有多大意義,從而使評估對教學質量的促進失去意義因此教師的心理因素對評
估的影響不可低估,必須在整個評估過程中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加以調控。首先是要提高教師對評估的認識講清評估的目的和積極作用,使教師認識到評估是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而不是要借評估來整人。同時應公開評估指標和方法,避免因對評估的茫然而出現被審心理。其次是控制評估過程中的負效應,評估者也要端正態度,避免被評估者產生抵觸心理。再次對評估結果要靈活反饋避免評估成績高的產生驕傲情緒,成績低的產生受挫感,引起心理沖突。從而使所有被評估者都能總結成績,改進缺點提高教學質量。
對課程教學質量的評估,特別對主干課教學質量的評估,是學校辦學水平評估和專業辦學水平或培養質量評估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出學校辦學水平的高低,專業水平或專業人才水平質量的高低。一門課程的教學質量包括教師的教學質量和學生的學習質量。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因而教師方面應該作為課程教學質量評估工作的重點。現根據本人參加機械學院力學教研室力學教學評估工作的體會,就如何搞好理論力學課的“自檢”工作,談幾點體會和做法。
一、明確課程設置的目的
科學性和思想性相結合是一個重要的教學原則。正確認識一門課程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直接影響著理論力學基礎課的性質。理論力學是物理學的一部分,在化工機械專業的課程體系中,與數學、物理有較緊密的聯系,并鞏固與進一步熟悉已學的數理知識,為學習后續課創造有利的條件。就其在專業教學計劃中的地位、作用及密切結合工程技術問題的應用范圍來看,它又是一門技術基礎課。其任務是使學生在學習物理之后,進一步掌握與熟悉力學中有關基本概念與基本知識,以及物體機械運動的基本規律及其研究方法,并能初步學會運用這些規律解決生產實踐中的問題。為進一步學習與研究相關的科學技術打下堅實的基礎,為畢業后解決高尖端的力學問題準備條件。同時,也為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并為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莫定基礎。
二、學習教學大綱,研究教材,搞好教學工作
教學大綱是整個教學過程中的指導性文件,是教師組織教學的依據。教師按照大綱制定切實可行的課程教學計劃,從而使教學過程規范化、條理化,這將有利于貫徹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的原則,培養學生嚴謹的學風,盡而提高教學質量。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在總結多年來的教學經驗的基礎上,制定化工機械類專業課程內容,確定教學的深廣度及科學的學時分配,設置合理的課外學時比、課外作業、測驗、實驗課等,注意采用多樣的教學方式,進一步規范了課程教學。這樣,依據教學大綱組織并安排教學,有利于提高理論力學教學起點,合理銜接與其它相關課程的聯系,以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從1990年起,我開始使用新編教材,先后采用過西安交通大學主編的《理論力學》,哈爾濱工業大學主編的《理論力學》等教材。在教學工作中,我對選用過的教材和目前國內外出版的教材進行了詳細的分析比較,認真汲取這些教材的優缺點,并結合我們專業實際要求,制定教學內容,充分發揮這些教材在提高教學質量中的作用。同時,依據培養目標,對少學時教材的內容進行取舍,對理論力學與其它課程教材內容的分工和銜接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在教材設置上,化工機械,機械制造類專業的學生要求要有一定的機械設計能力。因此,對理論力學的教學要求應既在于教學的深度,又在于廣度,不宜過分縮小知識面。在這方面知識面寬一些適應性就強一些。要全面考慮課程的系統性和科學性,以及專業的針對性,加強學生的基本概念,解題能力的培養。為了拓寬知識面,增強適應性,教學中,我給學生提供必要的自學條件,通過答疑,學生作習題,進行學習小結等方式,學生進一步理解了教材,掌握了教材。對勇于探究,肯鉆研,程度較好的學生,我通過推薦,補充教材等手段,鼓勵他們深人掌握一些相關內容,充分挖掘了學生的學習潛力。比如,關于科氏加速度產生原因的分析,牽連運動為平面運動點的速度和加速度合成問題,對任意一點的動量矩定理的討論及應用等問題,我都鼓勵學生深入探討,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總之,我體會到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有利于因材施教,也有利于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我平時對學生作業,考試中常發生的錯誤,答疑時提出的問題等都比較重視。從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求規律,總結出學生學習過程中必經的一些臺階。這樣,在不斷的總結中,逐步完善課程教學。
三、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學質量
幾年來,我圍繞理論力學課程改革的方向與教學內容的研究,在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能力等幾個方面開展了教學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主動性方面,重點談兩個問題:
(一)提高教學起點
教學起點低,又沒有講出“臺階”,會使學生感到枯燥無味,從而放松對自己的要求,也就談不上主動性、積極性的發揮。
提高起點首先要解決如何與物理課更好銜接的問題。比如,點的運動學基本內容在物理課中已經講過。理論力學除了重點講自然法外,其余內容作適當的復習以后就直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基本理論的理解。首先在點的合成運動,剛體平面運動講完以后,通過范例分析,指出點的絕對運動分析法和相對運動分析法的關系。相對運動分析法中,復合運動法與平面運動分析法的關系。平面運動中,基點法與速度瞬心法的關系,在整個動力學計算中,都要涉及點的運動分析。此時,再反復強調什么時候需要采用建立運動方程,什么時候可以用運動合成法,或者速度瞬心法。這樣把點的運動學問題貫穿在整個運動分析法與動力分析之中。即節省了學時,又解決了起點低的問題,又使基本內容掌握得更熟練、更鞏固。
(二)分層次組織教學
內部評價指的是以學校自身為主體而開展的評價行為,學校根據預先設定的人才培養目標,對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的實用性、合適度進行評價。而外部評價指的是由政府、社會評估機構和用人單位對學校進行干預的評價行為,其評價的內容主要針對學校的辦學目標、自我定位、人才培養質量以及辦學特色等等。雖然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分為內部評價與外部評價兩個部分,但不可否認的是兩者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其教學質量目標是根據社會的實際需求制定的,旨在為社會培養優秀的人才。但是,從實際評價工作而言,兩者之間仍然存在些許不同之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評價的主體不同外部評價的實際發動者和組織者是政府部門或者企業,評價機構作為主體參與進來,但是實際參與評價的則是聘請的評價專家。而內部評價是以學校法人為評價主體,教師、學生和員工作為參與主體。
1.2評價的對象不同外部評價指的是對學校的整體評價,而內部評價則是把學生、教師教學水平以及各部門管理者的管理行為作為評價的對象。
1.3評價的內容不同外部評價的評價內容主要是從宏觀的角度針對學校辦學的目標定位、人才培養質量以及辦學特色等;內部評價則是從微觀的角度評價對象的行為和結果所產生的質量是否符合目標質量。
1.4評價的方式不同外部評價選用的評價方式是讓專家進駐學校檢查質量以及其他的抽查方式;內部評價則是選用學校組織管理者、教師、學生把檢查和評價落實到教學過程各個環節的方式。
1.5評價的目的不同外部評價針對學校的辦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進行檢查,旨在督促學校教學水平的提高;而內部評價針對的是學校內部的行為與素質,旨在通過教學質量評價提高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
2.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現存問題分析
2.1現有教學質量評價標準與實踐課程相矛盾深受傳統教育觀念的制約,部分教師沿用陳舊、單一的教學模式,取代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部分,把學生當做被動接受知識的工具,在課堂中照本宣科,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灌輸式教育,課堂氣氛沉悶,久而久之學生不僅喪失了學習興趣,課堂教學質量也得不到提高。基于這種理念之上,教師自身的教學水平以及專業素質直接決定了課堂質量以及教學效果,因此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更加傾向于教學材料的齊全與否,學生出勤率的高低等。會計專業的實習教學以學生作為主體,利用對仿真實驗環境的模仿與創造,讓學生參與進來,并加以指導,通過實習教學活動來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以及團隊協作能力。實習教學能有效地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更符合教育體制由傳統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變的趨勢。但是實習教學自身的特點,與實習教學的基本理念相悖,如果使用同樣的課程評價標準,無法涵蓋實習教學的某些評價要素。傳統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過分注重教師的表現以及對課程材料與成果的齊全性的考察,而忽略了學生真正實際能力的提高以及職業素質的培養。這種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沒有充分重視學生在教學活動中的主體地位,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實習教學目標的實現。
2.2會計專業實踐環節的多樣性與教學質量評價標準的矛盾完整的會計專業實習教學包括課內理論知識傳授、課程實訓、校內仿真實習、校外實習和畢業實習等不同內容,并且不同環節的教學環境和教學目標都不盡相同。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應該根據課程內容選定學習資料,通過教師的講解來強化學生對于特定專業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課程實訓則是通過系統的訓練,幫助學生掌握一般會計主體在某一領域的實務操作程序和方法;在實習教學中,不僅要重視學生實際操作技能的培養,還要通過創設情境,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職業道德意識。校外實習是一種實地的學習方式,它通過讓學生親身觀察和體會實際的工作環境,來增加學生對實際工作環境及崗位規范的了解和熟悉度,體驗會計工作的綜合性和復雜性,讓學生的會計實踐能力與職業意識都得到大幅度的提高,掌握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實習單位的選擇及實習內容與最終的實習效果密切相關,然而,傳統而統一的教學質量評價體系與會計專業實踐環節的多樣性存在一定的矛盾性,不利于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評價效果。
2.3會計實習教學應用現有課程評價體系的評價主體問題學生作為實習教學的評價主體,在現有教學質量評價標準之下,會計知識還有所欠缺,對教師授課水平的高低無法作出有效鑒別與判斷。而作為真正的受教者,學生對于教師的授課水平有著更加直觀的感受,因此以學生為評價主體是十分有必要的。但是,目前存在著部分學生在做出評價時感性至上,無法給予客觀評價的現象。為了增強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的客觀性,應該在增加硬性和客觀評價指標比重的基礎上,聘請會計專家對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作出有效評判。
3.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思路
3.1建立有效的教學質量評價機構健全的組織機構是保障教學質量評價體系正常、有序運行的有效手段。學校可以通過成立學院教學質量監控與評價委員會等機構,制定學校教學評價的總目標。學校由領導帶頭,層層落實至下屬的各部門當中,對相關政策、制度進行制定,并且協調各部門在評價體系中的工作關系,對評價方案以及評價結果進行審核。此外,負責實施教學評價體系的相關職能部門應該在各目的崗位上恪盡職守、盡心盡力,積極做好對教學質量評價工作的指導以及復查等工作。作為教學的主體和基層單位,學校各系對于本系教學質量的檢查與評價工作應該依賴于系部教學評價工作小組的建立而完成。
3.2加強對評價過程管理和控制的力度要保證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的客觀和公正,學校就應該對直接從事教學質量評價的人員有高標準的要求,要求他們時刻秉承著對學校、教師、學生認真負責的態度。同時,評價的過程也要以公正、公開為前提,且必須伴有相關的監督機制。在評價過程中,學校應該建立教學管理信息化系統,目的在于完善評價程序,對學生等評價主體的評價過程進行嚴格把控,旨在提高評價的可信度。
3.3建立有效的教學評價反饋機制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的構建目的在于改善實習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因此,學校教學質量評價機構需要依照各自的職責,建立起相應的反饋渠道,將采集到的信息經過分析之后及時向各有關部門與個人反饋。有關部門在得到反饋信息之后,要經過認真分析與深入研究,有針對性地提出調整內容和修改措施。只有通過這種方式,才能夠有力推動各教學單位不斷總結、不斷提升自我教學能力。
3.4深入了解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環節具體情況想要建立一套具有實用性的會計專業實習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就要通過聽取廣大一線教師對于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環節工作的建議來全面了解會計專業畢業實習環節的具體情況。例如采用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畢業實習的形式、實習單位的具體情況、實習環境、實習內容等進行深入了解。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高校教學規模的擴大和對教學工作的日趨重視,提高教學質量是加強教學管理水平的重要組成部分。建立教學質量評估體系,對教學質量進行定量化分析和評估,是促進教師改進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的主要手段。教學質量評估涉及的要素眾多,其評估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管理工作,具有動態性、開放性、擴展性等特點,同時教學質量評估過程包括信息采集、數據處理和數據管理等過程,建立相應的信息支持系統是非常必要的。目前已有許多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應用于教學質量評估中,在教學質量評估中發揮了重要作用。①②③④總體而言,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是高等教育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必須根據教學管理需求,體現教學質量評估的特點,注重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教學質量評估的全過程提供有力支持。
1 教學質量評估過程
教學質量評估的過程一般包括確定評估目標、分析評估因素、構建評估指標體系、指標權重分析、指標量化分析、綜合評估、結果分析和采集指標數據等。
(1)確定評估目標。根據高校教學質量管理的總體目標與任務,綜合分析考慮影響教學質量的主要因素,確定教學質量評估的目標、范圍和要求。(2)分析評估要素。根據評估目標,對影響教學質量的因素進行分析、歸納和總結,提煉出若干因素及這些因素間的關聯關系和關聯程度。這些因素將作為構建評估指標體系的主要依據。(3)構建評估指標體系。以關鍵或主要因素為基準,遵循有關原則,構建合適的評估指標體系。指標體系一般具有逐層分解的樹形結構。(4)指標權重分析。分析比較指標的重要程度,設定指標的權重值。(5)指標量化分析。建立指標的量化模型,對指標值進行量化。(6)綜合評估。對指標值進行聚合量化,得出評估對象的總體評估值。(7)結果評估。對評估值進行分析,找出教師教學的薄弱環節,并制定相應的對策和建議。(8)采集評估數據。采集評估數據可與以上過程并行展開,根據評估指標體系的要求,為評估工作采集必要的數據。具體可采用多種手段,例如采用調查打分表、試卷分析表和網絡教學平臺輔助記錄信息等。
2 教學質量評估系統需求
為了提高教學質量評估的效率,必須將編輯評估方案、建立指標體系、量化評估指標等功能有機地集成在一起,形成一體化的評估環境。評估系統應向用戶提供靈活、方便的分析、設計和評估手段,支持教學質量評估的全過程,能夠對評估中涉及到的數據進行統一管理。此外,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應當具有通用性、靈活性、可擴展性和易操作性等特點,其應滿足的功能需求如下:
(1)能夠輔助建立評估指標體系。根據教學質量評估的要求,提供圖形化的編輯界面,對評估指標體系進行編輯。(2)建立符合大眾化操作習慣的應用程序界面。讓用戶比較容易地理解所呈現的界面主題,滿足主次性原則、易操作性原則、一致性原則和容錯性原則。(3)能夠支持教學質量評估數據的采集。系統能夠從其他教學支持信息系統中采集相關數據。(4)提供教學質量評估的輔助算法,這些算法包括指標量化、權重計算和綜合評估等。(5)可對評估方案進行編輯,對關聯評估指標進行選取以便實現對評估方案的編輯(包括添加、編輯和刪除等操作)。(6)評估結果的多樣化顯示,將評估結果以文字、報表或圖形的形式提供給用戶。(7)支持評估數據管理,對評估中涉及的各類數據進行有效管理。(8)支持不同評估方案對比和分析。
3 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的設計
根據教學質量評估需求,采用Visual C++開發了相應的教學質量評估系統,其系統結構、使用流程和使用界面如下。
3.1 系統結構
系統結構分為四個層次,人機交互層、業務邏輯層、數據存儲層和數據庫層,如圖3所示。
人機交互層主要提供可視化的圖形編輯環境,使得評估人員能夠方便地實現評估工作。
業務邏輯層主要實現系統內部的各個功能模塊之間的接口、實現依賴關系以及相應的數據相關性的檢查等。它接收到人機交互層傳來的命令并對它進行處理,分別調用指標體系編輯、指標體系一致性驗證、指標量化和權重分析、綜合計算等模塊進行相應的處理,并將結果存放在數據庫中。
數據存儲層主要實現評估方案管理、評估數據管理和評估數據采集等功能。
數據庫層利用缺省的數據庫管理系統實現數據的管理。
3.2 使用流程
依托工具的主要功能模塊,系統的使用流程為:第一步,根據評估目標與任務,建立評估指標體系,指標體系是一個層次化樹結構;第二步,選定評估框架,根據用戶需要,選擇AHP方法,模糊綜合評估,灰色聚類評估方法、云模型等評估方法;第三步,對指標進行權重分析,系統提供了兩兩對比法、倍數環比法和排序編碼等權重分析方法;第四步,對指標進行量化分析,根據指標的不同類型,例如成本型指標、效益型指標等建立指標的量化模型,同時可通過采集數據對指標進行量化;第五步,根據選定的評估框架,采用相應的算法,對教學質量評估進行綜合分析,形成評估報告,如圖2所示。⑤⑥
3.3 系統界面
教學質量評估系統采用多文檔多視窗的風格,支持多種評估方法,具有良好的擴展性和靈活性,已在教學質量評估中得到應用,其界面如圖3所示。
4 結束語
教學質量評估系統是科學有效地進行教學質量評估的重要支持手段,能輔助教學管理人員監控教學質量,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可與其他信息技術,如數據挖掘技術、海量信息處理技術和數據展現技術相結合,進一步改善教學質量評估效果,促進教學水平的提高。
注釋
① 李旭軍,何鯤.基于模糊綜合評價的高校教學質量評估系統[J].廊坊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11(5):86-88.
② 劉付民,張治斌.基于 教學質量評估系統設計與實現[J]. 微計算機信息,2010.26(3):212-214.
③ 胡章平.基于模糊綜合評判的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的設計與實現[D].重慶:重慶大學學位論文,2006.
一、指標和數據
本文以某校公共基礎課高等數學(2009~2010年第一學期)的測評數據為例進行分析,其測評體系共有13項指標:教態與儀表x1;執教紀律性x2;對學生的要求與關愛x3;內容更新與學科發展動態x4;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培養x5;教材選擇x6;內容組織與重、難點把握x7;表達的條理性與清晰性x8;教學的啟發性與互動性x9;多媒體應用的規范性與合理性x10;教案準備x11;課堂管理x12;學習指導與作業批改x13 。隨機抽取20位教師,指標數據(見表1)。
二、因子分析過程與結果
教師教學質量評估指標體系是建立在評估指標的可比性和可操作的原則上,因而指標很多,而且各指標之間通常又有很強的相關性,很難直接判斷出教師教學質量的優劣。因子分析法是從研究相關矩陣或協方差矩陣內部的依賴關系出發,把一些錯綜復雜的變量歸結為少數幾個不相關的綜合變量(因子),以再現因子與原始變量之間的內在關系的多變量統計分析方法。由于原始數據量綱一致,故數據不必進行標準化處理。首先計算出原始數據的相關系數矩陣R,再求出R的特征值和方差貢獻率,在SAS軟件中調用FACTOR過程得出結果。第一個因子的方差貢獻率已達到92.85%,為了充分挖掘信息,提取前三個因子作為公因子,使累積方差貢獻率達到96.84%得出相應因子載荷矩陣。
從因子載荷矩陣可以看出:(1)第一公因子F1在每個變量上載荷都很高,可以將F1理解為教學質量綜合因子,反映了教學質量的綜合水平。尤其在x12課堂管理、x5對學生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x8表達的條理性與清晰性和 x9教學的啟發性與互動性上系數更大,這幾個方面最能代表教師教學質量的綜合水平,每位教師要想提高自己的教學質量,應著重在這幾方面下工夫。(2)第二公因子F2在x2執教紀律性、x6教材選擇上載荷較高,將F2理解為教學水平因子。說明教師在教學水平方面應該注重因材施教,選擇適合學生特點的教材,有過硬的執教能力,能夠控制課堂。(3)第三公因子F3在x1教態與儀表和x13學習指導與作業批改上載荷較高,將F3理解為教學態度因子。教師的教態,對學生的熱愛和責任心始終是決定教師教學質量好壞的一個關鍵因素。
利用回歸法計算出F1、F2和F3各公因子得分,在SAS軟件中調用FACTOR過程的SCORE選項得出結果。將三個公因子的貢獻率作為權重求加權均值,得到各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綜合得分并排名,計算公式為:F =0.9285×F1+0.0227×F2+0.0172×F3(結果見上表4)。根據因子得分情況,各教師可以了解自己具體方面的教學情況和整體教學水平,能夠有針對性地改進自己的教學。有的教師綜合得分很高,但某因子方面相對不足;有的教師綜合得分比較靠后,但某方面較突出。從表4中看到,教師綜合得分F排名的結果與該校采取的各指標平均值求和作為教師綜合得分的排名結果有很大不同,傳統的計算方法只是把各指標的平均值直接求和作為教師的綜合得分,各指標之間不獨立,信息存在較大的交叉和冗余,影響評估結果的準確性;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分析數據,權重系數是通過數據分析計算得到的各公因子貢獻率,避免了以往人為主觀確定權重的缺點,且各公因子之間相互獨立,剔除了信息的交叉和冗余,評估結果更具客觀性和合理性。
本文用因子分析法將評估體系的13項指標綜合為3個不相關的公因子指標,既簡化了評估體系,又克服了信息間的重疊,并計算出各公因子得分和綜合評估得分,通過因子得分,教師可以了解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用因子分析法分析教學質量評估問題,方法科學客觀,評估結果合理可靠,對教師教學質量的提高和管理部門研究決策教師教學質量評估問題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1 方法簡介
長期以來,教育質量問題一直被視為學校教育的生命線,而課堂教學質量又是直接影響學校教育質量的關鍵。為此,學校的教學職能部門采取了一系列方法對教師的課堂教學工作進行督導和評判。其中使用問卷調查評估教學質量就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此法不但應用廣泛,而且問卷范圍越大其結果也就越客觀,這也給最終的統計帶來了大量的后續工作。因此,我們用模糊數學中綜合評判的方法,對教師的課堂教學這一多因素,多變量的行為過程及其效果進行綜合評價,以判別教師的課堂教學質量隸屬的等級水平并進行比較和鑒別。根據綜合評判中的最大隸屬原則[1]哪個等級上分量值大,則教學質量就屬于該等級。
2 確定指標和樣本
現將評估教學質量的多項指標及每項指標的四個評定等級繪制成表1。表1 各項指標的評價等級
評價指標 評價等級優良可差教學態度(教案、儀表、教書育人等)x11x12x13x14教學內容(教學目地、課容量、準確度、詳略等)x21x22x23x24教學方法(板書、語言、應變力、啟發式、手
段等)x31x32x33x34教學效果(知識與技能掌握、師生互動、課堂
氣氛等)x41x42x43x44
其中xij為學生對考核課程各項評價指標進行等級評定的百分數,滿足4j=1xij=1, i=1,2,3,4。則(xij)為四階評價矩陣。例如,對大連醫科大學衛校2008級126人進行數學課的問卷調查,其中有120人對教學態度這一指標的評價等級為優,則x11=120 /126≈0.95 。
3 綜合評判
綜合評判是模糊數學中應用非常廣泛的一種方法,它對評價多因素產品質量問題有較好的效果。首先需確定評價指標集合u,等級集合v,及評價指標的權重,然后根據綜合評判中的最大隸屬原則判別其歸屬。
3.1 確定u、v、r 取定評價指標集u={教學態度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評價等級集v={ 優、良、可、差 };根據表1寫出某一課堂教學的評價矩陣為:
r=0.250.250.250.25
0.000.120.620.26
0.120.130.750.00
0.000.380.500.12
3.2 確定評價指標的權重
我們根據各評價指標對授課質量的影響所占比重,分別確定權重如下:教學態度 0.15、教學內容0.30、教學方法0.40、教學效果0.15。得到權重向量 =(0.15,0.30,0.40,0.15)。
3.3 綜合評判
根據綜合評判中的最大隸屬原則,計算r得一向量,若哪個分量值最大,則把結果判為該分量所對應的等級上。
r為模糊矩陣的乘積運算。兩個元素相乘時用"∧"表示,按最小運算原則兩個元素取小的一個;兩個元素相加時用"∨"表示,按最大運算原則兩個元素取大的一個。
如(0.15∧0.25 )∨(0.25 ∧ 0.12) ∨(0.20∧ 0.13) ∨(0.40∧ 0.38)=0.15∨ 0.12 ∨0.13∨0.38=0.38。
由以上運算法則得到下面結果:
r=(0.15,0.30,0.40,0.15)
0.250.250.250.25
0.000.120.620.26
0.120.130.750.00
0.000.380.500.12=(0.15,0.15,0.40,0.26)
歸一化得 =10.96×(0.15,0.15,0.40,0.26)=(0.16,
收稿日期:20091118
作者簡介:張鳳林,男,安徽省安慶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研究方向:食品檢驗。
0.16,0.42,0.26)
這就是持權重的綜合評判結果。認為該門課堂教學優的為16%,良的為16%,可的為42%,較差為26%,根據最大隸屬原則其綜合評判結果為可。
4 討論
本研究對反映課堂教學質量的諸多因素教學態度 、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效果分別取權重0.15、0.30、0.40、0.15,這是因為教學內容及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質量評價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據教育部的規定,公共英語課為所有高職院校的公共必修課,課時和學分均占據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較大比重。通過對教師課堂教學的評估,可以規范教學過程,促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的改革和科研在教學中的滲透,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一、評估內容
1.教學態度。主要包括:教學思想和態度;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的主動性、積極性以及教書育人等內容。具體為:教學嚴肅,認真負責,按時上下課,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注重教書育人;教學嚴肅,認真負責,按時上下課,嚴格要求自己和學生,注重教書育人;考核嚴格、規范,評分嚴肅客觀,能及時輔導、答疑,能及時收交并認真批閱作業。
2.教學內容。主要包括: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講清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按時完成教學進度,不斷充實和更新教學內容;能注意本學科與學生的師范技能的聯系。具體為:教學內容系統完整,重點、難點突出;準備充分,內容熟練,不出差錯;符合教學大綱要求,教材運用恰當,概念準確清楚;教學內容充實、正確,能理論聯系實際,吸收學科發展新成果,反映學科發展趨勢。
3.教學方法。主要包括:講授方法上的啟發式、因材施教;運用科學的教學手段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具體為:講授重點、難點突出、條理清楚、方法得當;板書設計好、字跡工整、語言清晰、運用普通話或英語組織教學;教學過程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重視學生的能力培養和先進教學手段的運用。
4.教學效果。主要包括:對學生打好基礎和培養獨立工作能力的分析、考查和評價。具體為:豐富了知識,開闊了視野,感到滿意;通過教學能使學生掌握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并能理解和解決一些交際問題。
二、評估指標的量化辦法
1.根據教學過程的主要因素、教學改革和發展的方向,按照評估內容的四個方面分解為十一項評估指標進行評估。
2.評估指標的量化辦法:各項均采用優、良、中、差四級判斷等級。對全系教師采用學生評分、聽課組對課堂效果評分、作業收交及批閱情況評分、系評估小組評分二級評估辦法。評分采用百分制。
3.評分的項目及計算公式。
(1)學生評分=[去掉一個最高分和一個最低分后剩余學生評分之和÷(參加評分的學生人數-2)]×0.5
(2)課堂效果評分=(聽課教師評分之和÷參加評分的教師人數)×0.4
(3)評估小組評分=(評估小組評分之和÷成員人數)×0.1
(4)總得分=學生評分+課堂效果評分+評估小組評分
4.評估結果先按職稱分類,然后分別在各職稱中將總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分別按比例確定優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個等級的人選。
5.評估結果占同級職稱總人數的比例:
高級職稱:優秀≤40%,良好≤40%,合格或不合格≥20%。
中級職稱:優秀≤30%,良好≤40%,合格或不合格≥30%。
初級職稱:優秀≤30%,良好≤30%,合格或不合格≥40%。
6.為了配合學校搞好教學質量評估工作,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最終結果還必須與各學院教學督導組的評估結果保持一致。
7.教師因公(包括外出進修、培訓、學習等)離崗或請假兩個月以上者,其教學評定為合格。
三、教師教學質量評估的組織和實施
1.各學院應當設立教學質量評估小組,由院領導、各教研室主任以及中級職稱、初級職稱教師代表等成員組成,具體負責全系課堂教學質量評估工作。
2.評估結果記入教師的業務檔案,作為教師專業技術職稱年終考核、評優選模、職稱晉升的重要依據之一。
3.評估結果將按職稱分類,每年年底上報學校教學質量評估委員會。
4.評估小組可結合各學院每學期的工作重點設定的評估標準和等級,一般設定為優秀、良好、合格、不合格4個等級,具體如下:
優秀: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擔任的教學工作;能堅持業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能積極完成系上分配的其他教學任務;能積極配合班主任、教研室、系辦公室承擔相關的輔導、培訓、及學生的管理等任務;能就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深入地探討、研究,成果顯著,實踐效果良好。
良好: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擔任的教學工作;能堅持業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能積極完成系上分配的其他教學任務;能積極配合班主任、教研室、系辦公室承擔相關的輔導、培訓、及學生的管理等任務。
合格:能保質保量地完成所擔任的教學工作;能堅持業務進修,不斷提高教學管理水平;能積極完成系上分配的其他教學任務。
不合格:不能按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效果不明顯;學生對教學工作不滿意。
青年教師是各高職院校教學工作的主體,也是需要重點提高業務水平的對象,同時,青年教師中,非師范類或者是無教學經驗的教師較多,教學手段和教學經驗的缺乏是青年教師的最大不足,加大對年輕教師的培養,規范課堂教學內容和行為,也是有效提高課堂教育質量的重點。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