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3 15:03:22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農耕技術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引言]: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城市化和逆城市化進程的不斷加快,農村逐漸在經濟轉型的道路上邁出了更大的步伐,人們對于農村和農業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和知識,農業觀光園也就隨之誕生了。
1、楊凌創新園景觀節點及現狀分析
楊凌區位于八百里秦川關中平原的腹地,寶雞與西安的中心位置。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是我國唯一的國家級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是經國家批準的向亞太經合組織開放的十大科技工業園區之一, 也是國家重點支持的五大高新區之一,號稱中國農業的“硅谷”,因此楊凌農業園是中國觀光農業發展的縮影,是了解中國乃至亞洲觀光農業的鑰匙。創新園是楊凌觀光農業園之一,也是較為具有代表性的園區。
現在創新園是楊凌各類觀光農業園的集中體現,其中包含了農業科技展示,休閑住宿、農業采摘和農產品養培育研發等因素內容。創新園包括不同功能區,主要為四大區,觀光溫室、后勤服務區、創意藝術集裝箱酒店和大棚采摘區。其中觀光溫室依據不同的功能,分成八個不同的場館。依次為:夢幻花卉館、工廠化育苗館、夢幻花卉館、無土栽培館、盆景館、南方果樹館、現代農業創意館,西部特色展示館、超級菜園。
2、楊凌農業園景觀優劣分析
2.1觀光農業園景觀設計的弊端
每地區因多種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都有其獨一無二地方自然風貌。但是創新園內的創建缺忽視甚至破壞了這“獨一無二”,這個問題是觀光農業發展的普遍病癥。除溫室景觀外,園區缺少景觀必備的園林建筑、小品景觀和基礎設施,如供游人休憩用的桌、椅、凳等設施在園區很少存在,即使存在,在園區內的擺放也過于集中,設備大多都達不到使用的要求,質量低劣,處于閑置狀態道路方面,園區道路的設置沒有主次道路之分,特別是在溫室景觀中,園區并沒有利用道路的大小、材質等因素去引到游人,從而導致瀏覽線路混亂。
2.2園區景觀設計的優勢
創新園的溫室每一間溫室都是一片不同的“天地”,根據功能和主題的不同,景觀設計也相對具有其特色。每一處溫室都能全方位的滿足人對自然的體驗、對自然的渴望。而且館內每一處景觀都是利用不同植物的不同特性所組合搭建,植物配置上既考慮到了植物的觀賞性,還考慮了生態學特征,切通過立體種植,平面種植和人造景觀種植等方式加以地方的民俗、民風和農耕文化和歷史典故等元素元素通過并置,沖突,融合等方式增加了管內觀光內涵并給游人造成都市景觀所不可能擁有的視覺感受。
3、觀光農業園景觀改造建議
3.1人文景觀的改造
文化是園林中最具有吸引力的一部分,在園林景觀中它是無影無形的存在,但是我們可以在景色中感受到它的存在,文化是一個地方的銘牌,是這片地區在時間長河中的積淀,沒有文化的園林則是毫無特色,失去地域靈魂的園區。只有充分的發掘和研究關中地域的民俗和人文歷史的傳統,經濟發展的情況,滿足當地自然景觀,真正做到因地制宜的基礎條件下保留園區內的應該存在的農業特色,在園區主要景觀和景觀節點的設計上繼承當地的農耕傳統文化,在結合現在造園技術的前提下再現傳統民俗,農業園的發展才會長久。
3.2自然景觀改造
觀光農業園自然景觀改造應當遵守因地制宜和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園區的景觀空間的設計上一定要遵守楊凌當地的自然生態、地理環境。保留、還原楊凌的平原地貌特色和植物景觀特色。在植物的選擇上應選擇當地常見、且有地方特點的景觀樹種或者農作物,把農作物的觀賞價值通過組團等園林種植常用的手法表現出來。
3.3完善全區基礎設施的建設
基礎設施完善程度的高低,是園區景觀設計細節的體現,細節的完整與否又決定著這一園區旅游觀光品質,以及人性化程度。增加基礎設施在園區內的布局是當前園區建設或改造的首要任務。另一方面,作為一個具有農業特色的觀光園區,設施在滿足功能性的同時,在基礎設施的完善上可以在基礎設施的設計上更加本土化,包括外形設計的本土化和材料使用上的本土化,可以使用鄉土的自然材料,如鄉土植物、當地出產的石頭、木材等,既滿足了因地制宜的原則,又不需要二次加工而直接用于園林基礎設施營造。
[參考文獻]:
[1] 張天柱?現代農業觀光溫室景觀設計與案例分析 [M] 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3年
[2] 劉鳳妮?重慶農業觀光園區景觀設計的現狀研究 [D] 西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4年
[3] 尚麗娟?森林度假酒店環境景觀設計分析―以龍泉森林度假酒店環境景觀設計為例 [D] 山西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3年
[4] 杜潔?觀光農業園景觀設計―以北戴河集發農業觀光園中民俗作坊園為例 [J]安徽農業科學?2010年
[5] 杜潔 耿美云?淺析856農場現代農業園景觀設計 [J] 黑龍江生態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年 第26卷 第2期
[6] 段淵古 趙菲?農耕文化主題公園設計理論與方法―以楊凌后稷教稼園設計為例 [J] 安徽農業科學?2008年
中圖分類號:G0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2-2589(2012)13-0176-02
一、傳統節日的前現代屬性
傳統節日本質上是一種前現代的文化實踐樣式和人生存在方式。對于前現代屬性,可理解為基于現代工業文明產生之前的農耕社會技術形態,以及自給自足生產方式并在此基礎上形成的文化觀念形態的物化形式。
中國傳統社會是一個在農耕文明中誕生的社會,關于天地日月星辰的自然崇拜、關于農業生產諸方面的原始信仰以及古人特有的祖先崇拜觀念,和慎終追遠意識等,都是節日產生的思想文化基礎,而這些思想觀念都是“萬物有靈論”的具體表現,顯然萬物有靈的觀念是和現代社會的科學精神背道而馳的,而巫術思維和宗教思維與現性思維之間更是■格難入[1]。
前現代屬性的表現為“萬物有靈”的原始信仰及由此派生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傳統節俗活動大都是自然崇拜、原始信仰和宗教觀念的反映或者遺留。古人認為萬物都有神靈主宰,神靈又有善惡之分,善神造福于人,所以敬祀之,而惡神降災于人,故驅禳之,因此驅邪避惡節俗活動廣泛地存在于上巳、端午、重陽、冬至、臘八和春節等主要傳統節日之中。敬善神和驅惡神的觀念各自儀式化為祭祀類和巫術類節日,組成中古以前的傳統節日的主體。
二、敬善神驅惡神觀念探源及其在儒教主導的農耕社會中的實際效用
(一)敬天源于畏天。古人眼中的“天”統馭著諸多神靈,可以說古人對于“天”不得不敬,源于農耕社會原始落后的生產力狀況,對自然規律的無知決定了人在無限大的意義上受制于天,當生產實踐的物質技術手段不足以作用于自然獲取生存資料,并消除災難時,只能在“意念”中實現讓圖騰庇護自己的目的[2]。
畏天的心理儀式化為巫術。作為傳統節日主體的祭祀禳除類的節日,究其濫觴所在,大多擺脫不了同巫術的糾葛。春節中許多避邪求吉的習俗,如早期的掛桃符、貼門神、燃爆竹、除塵、送窮以及春節前夕進行的儺舞等,都具有巫術的性質,它們最初都是為了驅鬼和避邪。古人以為通過自己的種種行為和儀式表演,就可以禳邪除惡、得祥納吉,尤其是在這個新舊交替的特殊時間段里,更應該采取實際的行動來幫助“正”戰勝“邪”。巫術是對不可知力量進行積極的預知與控制。巫術活動中的人是作為主體發揮主導作用,通過一定的儀式和器物,迫使未知力量或事物按照人的主觀愿望運動,以達到人的目的。在這里,人的貌似主動的祭祀求祈、禳災驅邪活動,卻是基于對自然的技術無力這樣一個前提。隨著人類自身能力的增強,人們的信仰也開始由圖騰崇拜向祖先崇拜轉化。這種轉化使偶像與凡人之間因親緣紐帶的連接而平添了些人情俗世味道,但祖先沒有取天而代之,而是成為其下層分支,是天的意志的中介者,因此神靈高高在上、人屈尊膜拜的主宰—被主宰格局是得到強化而不是消解。這種文化信仰格局在“家國同構”的封建社會中的鑲嵌,則是以倫理文化認同強化封建等級制度的政治認同,成就了其自我固化系統。當然,由于傳統節日在傳承過程中的變異性,中古以后傳統節日的“娛神”作用有所淡化,同時“娛人”的世俗色彩漸趨濃郁。
(二)對于神靈的膜拜成就了其至上地位,甚至對于惡神的忌憚足以封殺人的憐惜生命的善之本性。下文以傳統節日中一度影響重大的寒食、社日和端午的某些習俗作為例證。
其一,“神”大過“官”。以起源于遠古的火崇拜以及由此而來的“改火”習俗的寒食節為例。寒食習俗流行地區的民眾相信,神靈介子推是被火燒死(“焚骸”)的,他當然“不樂舉火”,那么如果熱食(意味著舉火),就是違禁,就會受到神性懲罰,而這個神性懲罰就是造成普遍災害、危害群體安全的“雹雪之災”。對于雹災的恐懼,對于違犯寒食禁制必將帶來雹災的信仰,就成為迫使人們自覺遵循和維護禁制的強大力量,即使“老小不堪,歲多死者”,也在所不惜。史料記載自東漢到北朝這一時期,寒食節曾被官方不時禁斷,魏武帝曹操《明罰令》云:“令書到,民不得寒食。若有犯者,家長半歲刑,主吏百日刑,令長奪傣一月?!盵3]但由于對寒食習俗自覺維護的民間力量在官民雙方的博弈中居主導地位,以至于官方也不得不作出讓步,對這一節俗活動進行有限的承認。某種民俗事象一旦形成,就具有很強的規范性,在不斷的重復中,俗民會形成自覺維護習俗慣制的力量,這種力量就是我們所說的民間力量[4]。政治上弱勢的民間力量在寒食節俗存廢的官民博弈中勝出,實質是由于畏神勝過畏官,神靈左右民之生殺興亡的信仰所致。
其二,“神”大過“禮”。在農耕社會,春社是起源于上古社會土地神祭祀的大節。社日宴飲狂歡以后,青年男女大多轉向社屋附近的樹林等地進行幽會野合,先秦古籍所謂的“桑間濮上”就是社日野合之地?!爸俅褐拢顣信?,于是時也,奔者不禁,若無故而不用令者,罰之。”這一習俗具有遠古巫術的背景:根據模擬巫術原理,某一自然過程可以通過人的模擬行為加速其進程,春季種子入土、云行雨施、植物生長的過程也可為通過男女媾和的方式來加速它的進程,所以此種背景下的男女交合沒有絲毫宣的成分,而是出于祈求農業豐產、子孫昌盛的目的[1]。野合私奔這些常日看來離經叛道的行為,由于披上“模擬自然”的合法外衣,竟也能成為傳統節日的一道另類景觀,足見神靈信仰的超乎常規。
其三,“神”大過“生命”。南宋以前有“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風俗。舊時民間認為陰歷五月是惡月,五月五日又稱“五毒日”,是不吉祥的。這一天生下的孩子,或有“五毒”轉生、投胎之嫌,故而民間這一天中常有棄嬰、溺嬰之舉。據《史記·孟嘗君列傳》所云,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原因是,“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這一習俗的影響一度達于上層社會,如《世說新語》、《孝子列傳》、《宋書》、《唐書》等典籍中都有五月五日生子不舉的記載”。
(三)對天地萬物神靈的崇拜帶來行為上效法。人法天地自然,形成人的節律化生存方式。農耕社會的生產實踐模式與自然運行是耦合的。天地時氣的交會和季節物候的轉變直接影響農事活動耕收忙閑,在以農為本的古代社會,農事活動與自然界的節律化運行的天然耦合,實際上賦予人法自然、天人感應、順天而動的哲學理念客觀基礎:正是自然運行的周期性和節律化決定了人改造自然的實踐活動、社會的政教活動乃至個體人的生命體驗的節律性。
根據大略的統計,中國較重要的傳統節日大約有20個,其中來自日月時令交會的,或與之有關系的有16個。如端午節的起源是與夏至前后的時令背景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七夕節則起源于立秋時節季節轉換的自然事實,春節的自然基礎是立春之時冬去春來的自然現實?!抖Y記·月令》就是一套依照自然宇宙的時間規律來經緯人事活動,安排農業經濟、文化生活的典章制度。它所展現的是一個天、人、社會的模擬結構,又是相感應的萬有秩序系統,而以天人合一為其運作的基礎[5]。自然存在的節律決定了生活存在的節律,生活存在的節律顯現為節日,進而成為節日感的重要來源。
三、前現代傳統節日的現代轉型
近代,隨著農業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型,農耕社會“天人合一”的存在節律被快節奏的單向度的存在代替,理性祛魅了神性,鬼神信仰解體。今天的人們早已失去了對天地的敬畏,科技的進步更證明了鬼神和靈魂的子虛烏有,當祭祀的指向性消失時,中國傳統節日的對象也消失了,承載著傳統節日內容的形式與風俗,也就失去了魅力。
近代社會轉型過程中西學東漸,深重的民族危機和緊迫的政治救亡使命,使先進分子急于割斷與傳統的臍帶,出現了文化傳承的斷層。馮驥才指出,目前我們最大的問題是,傳統文化的文脈已斷,這才是最可怕的。改革開放以來新一輪現代化,商品化市場化,尤其在城市生活中消費主義盛行,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發生了改變,對傳統文化的認同感不再強烈,曾歷經千年而不衰的文化積淀逐步流失,儀式感日漸淡化,節日正演變為簡單的假日,或是商家吸金的噱頭。
盡管在中韓端午申遺之爭和節假制度變革內在經濟社會需求的刺激下,2007年末我國節假制度改革顯示出鮮明的人文價值取向,將傳統節日四季各摘取春清明、夏端午、秋仲秋、冬除夕作為國家法定假日,解決了傳統節日“有節無假”的窘境,但“洋盛土衰”難以快速改變。天津市社科院教授郝麥收指出,洋盛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土衰。全球化催化了人類價值趨同,而節日是保持人們的文化認同感的最后一塊陣地。在全球化時代背景下,洋節的流行是多元文化相互融合與交流的體現,必須尊重其代表的文化,但同時也要讓我國的傳統文化在繼承中創新,只有不斷挖掘傳統文化的新內涵,尋找新載體,讓更多的人了解節日的文化淵源,才能把傳統節日的文化精髓傳承下去。
參考文獻:
[1]楊江濤:中國傳統節日的美學研究[D].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博士論文,2008.
[2]苑莉,顧軍.傳統節日遺產保護的價值和原則[J].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3.13.015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以下簡稱《綱要》)中強調以“育人為本,德育為先,能力為重,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發展戰略主題的重要內容。當前,如何全面貫徹落實《綱要》中強調的戰略主題,解決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的重大問題,已成為高職教育亟需解決的問題。
近年來,南通農業職業技術學院堅持育人為本、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結合學院“劉瑞龍研究”特色校園文化品牌和借鑒香港理工大學黃德輝先生“協助學生裝備人生”的育人理念,逐步探索出了以裝備人生為主線的“魅力育人四部曲”的育人模式。
1 “魅力育人四部曲”的內涵
“魅力育人四部曲”有著豐富的內涵,即:第一,裝備學生頭腦:在育人過程中,充分發揮“兩課”教育的主陣地作用,將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有效結合,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第二,裝備學生雙肩:注重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職業道德意識,使學生勇于承擔、敢于承擔、能夠承擔,自覺肩負起歷史使命,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第三,裝備學生雙手:按照高職教育“高端技能型專門人才”的培養目標,加強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積極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第四,裝備學生心靈:以“人格教育”為統領,以心理健康教育為重點,重視培養學生的情感能力和意志品格,使學生了解人生并能以健康心態對待人生。“魅力育人四部曲”四者緊密相連,貫穿于高職育人的全過程。
2 “魅力育人四部曲”模式的構建和實施
2.1 以思想政治教育為核心,裝備學生頭腦
大學階段是人生發展的重要時期,在這一時期,思想政治教育要結合青年身心發展的特點,增強實用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在內容上既要堅持傳統的世界觀、人生觀及道德教育觀,又要賦予其時代、社會化的內涵。[1]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是學生工作的主旋律,是裝備學生頭腦、構建“魅力育人四部曲”的關鍵環節。
2.1.1 以“兩課”教學為主渠道,實施理論武裝工程
高職院校的“兩課”教學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渠道?!皟烧n”是高職學生的必修課,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重要途徑。學院在“兩課”教學中,以學生的所思所想、所需所盼為切入點,實現“四個結合”:即把理論武裝與實踐育人相結合;把知識傳授與思想教育相結合;把系統教學與專題教育相結合;把教師講授與學生自我教育相結合,充分體現了當代最新成果的要求。
2.1.2 以“思政研究會”為平臺,提升教育者的理論素養
學院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將其擺在學院發展的首要位置。學院每年都定期舉行“思想政治工作”研討會,每年都在班主任、輔導員以及思政教師中開展學生管理論文征集活動,從中評選出優秀論文參加學生管理工作論文交流會。通過這一平臺,有力地促進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理論水平,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者裝備學生頭腦的理論素養。
2.1.3 充分發揮黨團組織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全程育人中,學院堅持黨建帶團建,把加強團的建設作為學院黨建工作的重要任務。各個系部都把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擺在了突出位置,不斷加強對優秀團員的培養工作,在學生黨員的發展中,堅持標準,保證質量,嚴格發展程序。通過黨校培訓不斷提升入黨積極分子的政治素養,充分發揮學生黨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骨干帶頭作用和先鋒模范作用。
2.2 以傳承教育為引領,裝備學生雙肩
同志在慶祝清華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質量,必須大力推進文化傳承創新。高等教育是優秀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和思想文化創新的重要源泉”。[2]長期以來,學院黨委高度重視學院在先進文化傳承和引領方面的重要作用,形成了以劉瑞龍思想研究為載體的特色校園文化育人氛圍。
2.2.1 傳承劉瑞龍革命精神,培養學生歷史使命感
近年來,學院不斷挖掘劉瑞龍同志的思想內涵和人格精神,打造瑞龍校園文化品牌,先后設立了劉瑞龍藏書室、劉瑞龍紀念館以及劉瑞龍文化廣場等場所,使全體師生和外界人士一進校園就能充分感受到傳承教育的濃厚氛圍。通過瑞龍講壇、劉瑞龍大學生思想研習社等載體,開展瑞龍革命精神講座、讀瑞龍藏書、詩歌朗誦等活動,引導大學生從劉瑞龍同志身上汲取成長進步的精神食糧,自覺承擔起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歷史使命。
2.2.2 傳承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增強學生社會責任感
后來,我們放下心中的疑團,開端上彀查詢更細致的科技下鄉知識。經過了解,曉得許多高校在歷年的"回鄉大學生農業科技下鄉活動"中都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全省乃至全國各地的大部門農村都在下鄉大學生的宣傳與資助下使得農業失掉了一定的生長,進步了農業收入,避免了不必要的病蟲害要挾,收獲倍增。
根據村村民反應,村里農業經濟單一,反季候蔬菜種類少,有的蒔植方法不迷信,導致許多辛辛苦苦種出來的蔬菜不得不以賤價賣出,乃至倒在渣滓堆里。我們運用學校的資料以及自己從網上所掌握的知識跟農民們細致地講解了豆角,黃瓜,苦瓜等蔬菜的迷信蒔植方論文法與病蟲害防治措施。在我們講解的過程中,農民們也加入了自己的討論以他們豐富的農業經驗駁回我們的一些錯誤觀點。如許一來,我們自己也從農民身上學會了很多。
Abstract: in this paper, starting from the living environment in Yinchuan plain evolution, discusses the evolution characteristics in the specific historical geographical pattern of the Yinchuan plain living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production of farming and nomadic way of evolution in the Yinchuan plain living environment in the paper, the development of Western China, the special development of the Yinchuan plain to the conclusion.
Keywords: living environment; nomadic farming; ecological environment;
中圖分類號:TU98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2095-2104(2013)
引言
人居環境是一個內涵豐富的概念, 涵蓋了自然環境、社會環境、技術工程環境三大系統。人類住區與人居環境的含義不同, 人類住區是指從鄉村聚落至城市連綿帶等不同層次、不同范圍的人類生活和工作、聚集和分散的眾多場所, 是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技術工程環境的復合, 是直接的具體的人居環境, 是人居環境的核心。對人居環境的研究, 應從其所涵蓋的自然環境系統、社會環境系統、技術工程環境系統及眾多的子系統進行多維的、全方位的研究,研究的焦點是人類住區。[[1] 段漢明. 人居環境發展的動態特征——以新疆為例[J].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0):428-432][1]
圖1:人居環境學的研究模型
2. 銀川平原人居環境演化的歷史過程
銀川平原地區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北部,自古以來已黃河水系為根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綠洲城鎮群帶。本論文中所論述的銀川城鎮群包括著5 市(銀川、石嘴山、靈武、吳忠、青銅峽) ,4 縣(惠農、平羅、賀蘭、永寧) ,其中靈武市座落在銀川平原邊緣。面積19765.7km2,人口3006648人,城鎮化率為53.06%。[[2] 2007年寧夏統計年鑒
[3] 寧夏國土資源[M].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2]
從地貌上來講,銀川平原東西兩邊較高,分別為靈鹽臺地和賀蘭山山脈,內夾平原,及為銀川平原地區。從銀川平原人口分布上來看,銀川平原地區的大部分人口也相對集中于廣大的平原地區,從一定程度說明,銀川平原地區的人居環境以中部地區最為優越。
2.1 先秦時期-----原始的平原特色
先秦時期,銀川平原尚處于荒蠻狀態,這一時期,銀川平原活躍著一些草原游牧民族。這一時期,銀川平原仍然保持著較為原始的風貌特色。
2.2秦漢時期-----農墾文明的進駐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滅六國,北擊匈奴,攻取河套地區,對銀川平原進行了大量的移民。這一時期,銀川平原得到初步開發,這一時期居民散狀分布于黃河及惠農河地區。[[4]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M],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4]
兩漢時期,由于國力的強盛,加之北擊匈奴的節節勝利,政府加大對銀川平原的開發力度,使得昔日的人少地繞的銀川平原呈現出“邊城晏閉”、“人民熾盛”、“牛馬布野”的繁榮景象。 [[5]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第六十四][5] 這一時期的居民較集中的分布于銀川平原南部,黃河水系較發達的適合農墾的地區。[[6] 譚其驥.中國歷史地圖集[M].北京:地圖出版社,1982 ][6][[7] 魯人勇、吳忠禮、徐莊等,寧夏歷史地理考[M].寧夏人民出版社][7]
2.3 魏晉南北朝時期-----游牧與農耕的交替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近四百年,銀川平原再次成為北方游牧民族頻繁交替和相互融合的基地,這一時期,鮮卑、匈奴、羌等民族紛紛進入銀川平原地區。當時一部分游牧部落,也從單純游牧演變而為兼營田牧。如前秦時期的匈奴鐵弗部曾向前秦帝苻堅“求田內地,春來秋去。”[[8] 魏書·鐵弗劉虎傳][8]
公元5世紀初,匈奴后裔赫連勃勃建立大夏國,在寧夏境內設置飲漢城(后改建為懷遠郡,今銀川東郊)、薄骨律城。 “薄骨律鎮在河渚上,赫連果城也,桑果余林,仍列州上?!盵[9] 水經注][9]
魏晉南北朝前期,可以說是一個游牧文化對農耕文化一個沖擊的過程,這一時期,生態環境得到進一步的恢復,人居環境相對得到改善。
而北魏以后,長期生存于銀川平原地區的游牧民族開始進一步農耕化,對于生態環境的破壞進一步加劇,北部的靈州地區的生態環境進一步惡化。這一時期,居民仍然集中分布于銀川平原南部,北部分布有所減少。[6][7]
2. 4 隋唐時期-----北耕南牧
銀川平原發展到隋唐時代,已經成為重要的農業區。政府在銀川平原興修水利,發展農田灌溉。靈州地區,在唐代的屯田已經初具規模。[[10] 舊唐書.卷39.婁師德傳][10]
這一時期,除銀川平原南部因唐代政府對內遷少數民族實行安撫政策所設立的羈縻州仍保留著游牧形態以外,廣大中部與北部地區幾乎被農耕文明所覆蓋,形成了“北農南牧”的人居環境的格局。[[11] 薛正昌:黃河文明的綠洲-------寧夏歷史文化地理[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 ][11]
2.5 西夏時期------北牧南耕
西夏時期,銀川平原成為西夏統治的核心地區,隨著唐代羈縻州的逐漸消失,廣大的南部與中部地區成為西夏農墾的腹地。這個主要原因是,原先這個片區主要為宋王朝統治,其本身就是農耕地區,西夏攻取這塊片區之后,適應當地生產習慣,同時也令士兵進駐開墾。[[12] 脫脫:宋史[M].卷357,(北京)中華書局校本,1977年版][12]
而廣大的北部地區,則變成西夏的內部游牧腹地做為畜牧業的主要產業區。[[13] (俄)克恰諾夫:圣立義海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13]
由此銀川平原地區的人居環境格局形成了有趣變化,形成了“北牧南耕”的人居環境格局。
2.6 元時期------農耕逐漸取代游牧
公元1205年到1227年的23年間,蒙夏之間接連爆發了6次戰爭。23年的戰爭使得銀川平原的城鎮群遭到極大破壞。中興府等城一下成了空城。史載“蒙古盡克夏誠意,其民穿鑿土石以避鋒鏑,免者百無一二,白骨蔽野?!盵[14] 嘉靖寧夏新志][14]
元代的統治者忽必烈受中原漢文化思想的影響,保護農業產業,禁止占農田為牧地。實習招募無業農民開墾的政策。銀川平原的北部地區至此完全成為農耕區。農耕逐漸取代了游牧的生產方式。[11]
2.7 明清時期------人居環境惡化與穩定。
明清時期,銀川平原的人居環境狀況到了絕境。
明代人看來,銀川平原屬于邊地。明朝政府在銀川平原地區設立寧夏鎮駐重兵防守,憑借賀蘭山的自然屏障作為防守。同時當地官吏由于后期的自我腐化,大量修建改建府邸,賀蘭山的森林資源受到掠奪性的開發。根據《嘉靖寧夏新志·鐵柱泉碑》記載,黃河以東靈武,明代中期生態尚好,是一片廣袤的草原,“日飲數萬騎弗之涸”,水量較大而到明代后期由于不合理的開發,已經成為一片荒漠之地。人居環境進一步惡化。
清代,西北多有戰事,銀川平原的河東地區的人居環境得到恢復,相對良好。形成了現在的銀川平原人居環境的格局。
3. 銀川平原人居環境的特點
銀川平原人居環境具有自己鮮明的特點,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3. 1 生態環境具有很強的脆弱性
銀川平原周邊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系統結構簡單、資源和環境容量有限,
自我調節能力差、對外界干擾的承受力差,具有較強的不穩定性。加上人類不合理活動的影響,銀川平原生態環境是比較脆弱的,一經破壞,修復難度非常大。
人居環境具有較強的依賴性
銀川平原處于干旱區包圍之中,屬于干旱區地域分異的產物,其形成所必須的水源、土狀物質都與相鄰山地的供給有密切依存關系,河流則是山地物質向綠洲輸送的主要渠道[[15] 申元村,汪久文,伍光和. 中國綠洲及其可持續發展建設[J ]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2 , (1) :1 - 7.][15]??梢?銀川人居環境是綠洲—山地—荒漠系統共同作用的產物,它對山地系統和平原荒漠系統有著較強的依賴性。
3.3人居環境承載力非常有限
銀川平原承載力包括資源與環境的供容能力(生態承載力) 、經濟活動能力(生產承載力) 和社會發展能力(生活承載力)[[16] 張傳國. 干旱區綠洲系統生態—生產—生活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J ] . 干旱區研究,2001 ,18 (3) :7 - 12.][16],其中生態承載力直接約束限制著生產和生活承載力。由于資源與環境的特殊性,銀川平原生態承載力十分有限,若要擴展其生產和生活承載力(特別是容納更多的人口) ,首先要擴大生態承載力的彈性范圍。從這里可以看出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對于銀川平原人居環境的重要性。
人居環境是動態發展的有機體
銀川平原有向綠洲化和荒漠化兩個方向演變的可能性。銀川平原是在荒漠包圍下的綠洲,而綠洲先天具有易變性特點,有向荒漠發展的天然趨勢[[17] 賈寶全,慈龍駿,高志海,等. 綠洲荒漠化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探討[J ] . 干旱區研究,2001 ,18 (2) :19 - 24.][17],人類的不合理行為加速了這種趨勢。但是,綠洲在形成與擴張過程中,隨著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增強,生態系統生產量增大,有向良性化方向發展的趨勢[[18] 何彤慧,米文寶,李隴堂. 論綠洲區域開發與生態建設[J ] . 水土保持研究,2002 ,9 (3) :161 - 163.][18],科學合理的人工化過程是這種變化趨勢的主要動因。
3.5 綠洲生態環境問題具有特殊性
銀川平原生態環境問題具有不可根除性、不斷發展性和整體性、全面性、復雜性的特征。它與干旱區的開發同時產生、同時發展,呈現孿生關系;存在的范圍較廣,涉及各個領域;對人類行為具有反饋作用,影響人類的生產、生活和思維方式。[[19] 劉普幸,趙雪雁. 綠洲生態環境建設與可持續發展[M] .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3. 7 - 47.][19]因此,綠洲生態環境問題的思考方式和研究方式比較特殊。
3.6 人居環境的社會經濟結構具有向內積聚、向外開放的雙向態勢特征
這一方面是受了銀川平原在空間地域上完整性、封閉性、相對獨立性的影響,另一方面是由于社會經濟體制開放協作,特別是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影響。
3.7 人居環境具有鮮明的地域文化特征
銀川平原是多民族聚居區域,民族構成多,少數民族人口比重大,這里多民族文化特色突出、文化的宗教特色突出、文化交匯特色突出,[15]人居環境的各個方面都滲透著濃郁的民族地域文化特色。
4. 銀川平原人居環境的反思與教訓
從上面的論述中我們可以看出:由于千百年來農業與游牧兩種經營方式頻繁更迭,人為的過度開發,銀川平原的人居環境不斷惡化,但已經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原有的人居環境。1944年,李長博在他的《淮域形式與中國歷史》中曾經談到:“離地坎,離人無史,人類活動于地面之上,演出了可歌可泣的歷史。我們固然不是機械唯物主義者,說一切歷史都受地理環境的支配,但是要徹底明了人類歷史的因果,不能不對人類與其活動的空間在歷史的關系上有深切的認識?!盵[20] 李長博:淮域形勢與中國歷史[J].求是月刊(創刊號),1944.][20]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追溯銀川平原人居環境的變遷,旨在人們了解、認識和研究銀川平原。目前正在實施的西部大開發戰略,就是要改善和恢復歷史以來的生態面貌,這是中國歷史上史無前例的。
參考文獻
[1] 段漢明. 人居環境發展的動態特征——以新疆為例[J]. 西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0):428-432
[2] 2007年寧夏統計年鑒
[3] 寧夏國土資源[M].寧夏人民出版社.1987
[4]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M],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
[5] 漢書卷九十四·匈奴傳第六十四
[6] 譚其驥.中國歷史地圖集[M].北京:地圖出版社,1982
[7] 魯人勇、吳忠禮、徐莊等,寧夏歷史地理考[M].寧夏人民出版社
[8] 魏書·鐵弗劉虎傳
[9] 水經注
[10] 舊唐書.卷39.婁師德傳
[11] 薛正昌:黃河文明的綠洲-------寧夏歷史文化地理[M].寧夏人民出版社.2006.
[12] 脫脫:宋史[M].卷357,(北京)中華書局校本,1977年版
[13] (俄)克恰諾夫:圣立義海研究,(銀川)寧夏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
[14] 嘉靖寧夏新志
[15] 申元村,汪久文,伍光和. 中國綠洲及其可持續發展建設[J ] . 干旱區資源與環境,2002 , (1) :1 - 7.
[16] 張傳國. 干旱區綠洲系統生態—生產—生活承載力評價指標體系構建思路[J ] . 干旱區研究,2001 ,18 (3) :7 - 12.
[17] 賈寶全,慈龍駿,高志海,等. 綠洲荒漠化及其評價指標體系的初步探討[J ] . 干旱區研究,2001 ,18 (2) :19 - 24.
中圖分類號:S61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室內風格的演化發展離不開以經濟為支撐的物質基礎。傳統中國的農耕經濟早在先秦時代就已出現,并且在以后的二千多年間一直保守不前。這種早熟且停滯的經濟模式以及在此基礎上形成的農耕文化使得傳統中國的室內空間形式在19世紀中葉以前一直變化不大,整體風格基本上就是一個獨立封閉的體系,隨著時遷境移而最終固定繼承了下來。
另一方面,對室內設計西式古典風格的研究,在學術界有著廣義和狹義之分。一般認為,廣義的西式古典風格是指第二次工業革命以前西歐建筑的室內風格,這些室內設計以立面形式為主要的設計出發點;而狹義的西式古典風格則是指古希臘和古羅馬時期,以柱式設計為主要出發點的建筑室內風格。若無特殊情況,文中提到的西式古典風格,均為廣義的概念,在不影響理解的前提下,不再贅述。
論文將站在室內設計的角度從空間構造、材料裝修、家具裝飾和文化思想四個方面來比較這兩種風格的差異。
空間與構造
中式傳統風格是磚木結構體系,以木材為主,在長期的建筑實踐中逐漸形成了木柱、斗拱、梁枋、椽桁等獨具東方魅力的卯榫木框架結構??臻g多封閉內向,曲折蜿蜒,含蓄雅致;屋內講究借景入室,常在房屋四周設有廊道,強調內外空間的過渡與融合,圍合而成的院落天井和廊檐下的半室內空間更是人們日常休閑、溝通交流的好場所。
西式古典風格則是混凝土石磚結構體系,以石料為主,經過不斷的演化和發展,形成了柱式、穹頂、拱券、飛扶壁等富有特色的建筑結構,室內空間常以高大壯闊示人,尺度恢弘大氣,攝人心魂,比例和諧恰當,講求形式美感??傊?,在空間感的總體印象上,西式古典以單體室內空間的體量見長,中式傳統則以整體建筑群落的空間交融和數量取勝。
界面材料與裝修
中式傳統風格的室內地面主要是以磚墁地面做法為主,常用方磚細墁地面,磚面平整光潔,尺寸整齊統一,磚縫間隙很小,用油灰勾填,皇家做法則更為講究,使用金磚墁地。在墻體方面,中式傳統風格的內墻體多是一種圍護結構,不做承重之用,材料常見有土、石和磚,外觀形象豐富,特別是磚墻,有很多花式砌法。另外,根據墻置的不同,墻飾面做法也有區別,主要可分為:抹灰、粉刷,清水墻飾面,彩畫飾面和鑲嵌磚雕圖案。中式傳統風格的天花常用木料做平棋方格結構,彩畫飾面,等級高的皇家建筑室內天花則裝修有藻井結構,使空間更顯高闊和華麗。
相較而言,西式古典風格在室內界面材料的選擇上擁有更多的選擇,裝修工藝也更加豐富,石材、瓷磚、陶磚、木料、金屬都是各界面經常使用的裝修材料,在古羅馬時期的卡拉卡拉大浴場,其室內地面遺址至今還能清楚地看到使用馬賽克拼貼的巨型圖案。西式古典風格的墻面裝修一般分為三段:墻裙、鑲板和壁龕或者側窗,由于要承擔重量,墻體尺寸一般較厚,基層使用火山灰制作的混凝土技術砌體,面層除了前面提到的常見材料做法外,木質墻裙搭配油漆或壁紙的裝修做法也比較普遍。在頂面裝修上,西式古典風格的頂面造型形式各異,平頂、穹頂,簡拱頂、十字拱頂、坡頂等的經典應用多得不勝枚舉。此外,除了直接體現結構美的造型頂面,使用精美絕倫的石膏造型和線條制作的吊頂造型也經常被使用。
家具與裝飾
中式傳統家具的代表當屬明清時期的家具,從席地而坐的矮榻一直發展到垂足而坐的椅凳,明清家具真正進入了傳統家具制作的成熟期,特別是明代時期的家具,更是達到了中式家具造型藝術的巔峰,在世界上形成了獨樹一幟的風格和樣式。和同時期的西式家具相比,明清家具更顯簡潔雅致,穩重大方,強調家具本身的結構之美,盡管也有錯彩鏤金,雕繢滿眼的華貴做法,但總體的視覺意象還是繼承發揚了崇尚自然,克制含蓄的中國文人式的審美趣味。
與中式傳統家具千百年來的一脈相承不同,西方古典家具更具有時代性,受各自時期建筑風格的影響,不同時期的西方古典家具往往風格迥異,比如哥特時期的家具就和洛可可時期的家具就很不一樣,前者強調家具垂直的線條感以表達向上升騰的宗教意義,后者則喜歡用柔美的曲線和漩渦來體現貴族的優雅情調。其實,縱觀中西傳統家具式樣,基本都是由各自的建筑形式演變而來的,這是造成中西傳統家具形式大相徑庭的一個重要原因。
裝飾方面,作為表述各自風格的視覺符號,中西方傳統風格的裝飾元素都非常豐富,中式裝飾有木雕、磚雕、石雕、陶瓷、漆器、字畫等,還有鎏金、彩畫等技術工藝對室內的結構細節進行雕梁畫棟的修飾;西式裝飾也不弱于人,掛毯、雕塑、壁畫、壁紙、石膏、油漆、鏡子、玻璃、從建筑細部借鑒而來的線腳造型,可用的裝飾元素也是應有盡有,還有專為裝飾而設的壁龕壁爐和拱門拱窗。在裝飾紋樣的題材上,二者也不盡相同,主要有幾何紋、動植物、人物造像、神話傳說、宗教故事等,但由于自然環境和文化背景不同,中西方的傳統紋樣在樣式還是有天壤之別的。相對來講,中式的裝飾元素往往得“意”而忘形,強調裝飾物背后的寓意,西式的裝飾元素則更偏重寫實一些,喜歡制造視感的真實性和對美好現實的描摹再現。
設計思想和文化心理,
作為一個曾經農耕文明高度發達的國家,傳統中國的農耕文化及其哲學思想一直在努力調和人與自然的共生關系,認為人在自然世界里生存就應當尊重自然秩序,遵循自然法則,這其實是一種教人在面對世間萬事萬物之時如何抉擇的生存智慧,凡為“我”所用之物、與“我”相關之事皆應順從自然規律,這種以順天應命為前提形成的認識論和自然觀用最具中國特色風水和五行思想來解釋世界,制定人的行為依據。中式傳統風格的室內設計觀和審美意象就深受這種文化觀念的影響,在講求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同時又融入儒家的禮制、佛家的教義和道家的出世思想,其文化心理整個就體現一個“合”(和)字,強調合乎禮教之制,合乎人倫之法,合乎自然之規。具體從室內空間布局、結構樣式和用色配飾上就可窺見一斑。
與傳統中國的農耕文化不同,西方傳統文化是在狩獵和捕魚的經濟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種狩獵文化強調只有與自然抗爭才能生存,它的自然觀主張人與自然是一種對立的、管理與被管理,征服與被征服的關系,與其同源的室內設計思想也希望通過堅固、實用和美觀的設計來抵抗自然對室內環境的影響,其審美思想也是以幾何美學和數學邏輯為主的理性主義,強調人為控制一切細節,從空間結構到裝飾紋樣都十分講求比例和諧,整齊有序,喜歡超脫自然,駕馭自然的人工之美。
比較發現,中式傳統風格更喜歡渾然天成,清水芙蓉,善于營造親近自然、悠得自在、寄情山水隱于市的空間意境,體現了人對自然環境的尊重和選擇;而西式古典風格則傾向于“人為而治”, 整體透露出一股莊重典雅、肅穆理性、氣勢雄偉的空間格調。
結論
不管是中式傳統風格還是西式古典風格,其實都是人們對自身所處的室內環境的認識和構建,只是它們存在的歷史條件和社會環境不同。如今,作為當下室內設計風格的重要組成部分,二者極大地豐富了人類室內文明的內涵和形式,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趨勢下,中西方的室內傳統風格必將更加頻繁地被比較,被提及;各自領域的室內設計師將會從這些比較、借鑒中學會相互啟發,相互欣賞,從而開拓彼此的視野;而中西方室內的經典也必將在新的歷史時期、新的文化背景下各自得以延續,和先進的工藝、材料嫁接在一起,激發創造出更強的生命力,開出更新的花朵,結出更重的果實。
參考文獻:
[1] 王其鈞.中國建筑圖解詞典[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
追溯人類文明,我們可以發現,會展的產生與發展歷程,是伴隨著人類物質文化交流的不斷加深而產生發展的。封建社會的農耕文明很大程度上制約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在重農抑商的國家政策的約束下,以商品交換的會展活動形式發展非常緩慢。但是,任何先進的文明形式都會逐漸占據其應有的歷史地位,正如原始社會早期簡單的物物交換,逐漸被社會大分工產生的集市所取代一樣,這種傳統形式的會展形式,促進了商品數量的豐富和貨幣經濟的產生發展。
一、原始社會的社會分工引發的會展萌芽
原始社會的諸多因素,如資源分布的不均勻、人口或是部落的差異、生產技術的低下都導致交換的必然產生,人們需要獲取自身無法得到的生活物資,開始尋找可行性的方法。論文參考網。于是,部落的邊界上,簡單的物物交換的弊端制約了交換的進一步發展,因為這種邊界上的臨時的、非固定的交換給部落與部落之間的交換帶來了很多麻煩,于是集市應運而生了。
盡管早期的集市相當于現在我們見到的小地攤,而且商品種類十分有限,但是這種簡單集市的出現,已經證明了農業和手工業的分道揚鑣。當人們學會了青銅器的鑄造時,青銅工具(主要是農具、狩獵工具和手工業中的簡單工具)被大量生產并搬到集市上進行交換,會展的雛形產生了,因為有的青銅器并不是用來交換的,而是作為純粹的陳列品擺放出來給人們看,這相當于我們現在會展上的高新技術產品的展覽或是試用階段,并不用來進行訂單的簽訂和生意的成交。
二、集市的形成和發展促進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和貨幣的出現
集市,作為展會的早期雛形,最早出現于兩千多年前,但是正是我國奴隸社會的高度發達時期,后來流行的廟會和墟場也是這種交換形式的不同形態。論文參考網。直到現在,我國的許多農村還流行著趕集的傳統,即使商品經濟高度發達,集市仍然有著其獨特的魅力和生存空間。
古代的城池中,集市一般被稱為“市”,而農村則稱之為“草市”。南宋陸游的詩句“草市寒沽酒”,蘇軾的詩句“春江圍草市”形象地描繪了作為交換市場的“市”的繁榮景象。值得一提的是,市的發展促進了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同時又因為貨幣的產生和發展,將自身的地位提到一個更加醒目的位置。宋朝的時候,政府逐漸放寬了對民間市的控制,市的規模越來越大,最后在城市的繁華地段形成了商業區,商業區中從事零售和批發的店鋪也逐漸有了固定的場所,但是流動的攤販仍然大量存在,使得市的概念進一步豐滿。
說到“市”不得不說道集,商周時期就出現的“集”,在唐朝后期得到了快速的發展。相對于市,集的主要構成人群是農民和手工業者,他們不是純粹意義的商人,他們既是商品的生產者,又是商品的流通者,從這種意義上來說,集更接近于現代意義上的會展。
再說廟會。廟會與集和市的區別在于它是定期舉行的,城鄉都有,流行于唐朝,盛行于明清的廟會有著深厚的民間文化基礎。這種形式的商品集會因宗教而生,當初宗教的節日吸引了販賣香火和供品的商販來到廟會場所,后來這種形式的集會被擴大化,逐漸形成百貨云集的大市場。廟會的商品種類更加豐富,規模更大,它以宗教和寺廟為依托,也促進了宗教文化的發展,因為廟會產生的年代是宗教盛行的時期,它將城鄉的許多民眾吸引過來,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也促進了商品的流通,具有重要的經濟意義和歷史價值。
相對于“集”、“市”、“廟會”,后來人們組織的展覽活動也曾經出現在我國歷史上。比如說:隋煬帝曾舉辦西域各國的“萬國博覽會”,唐代陜郡太守韋堅廣集各地特產供皇帝觀看,元代人們紀念黃道婆而匯集其生前用過的各種紡織器械,這有點像我們現在的博物館。
三、近代中國開放眼界參加世界博覽會所收獲的成就
2010年是我國驕傲的一年,上海世博會讓世界再一次聚焦中國。然而在最后一個封建王朝——清朝的末期,人們對世界博覽會的渴望則是被動的,外國列強的堅船利炮轟開了我們的國門,國人被迫睜開眼睛看世界,為了抵御外敵的入侵,必須“師夷長技以制夷”,這都是因為我國技不如人,必須向西方學習,而世博會成為學習世界先進科學技術的最好窗口。從1840年到1926年,我們國家分別以清政府和北洋政府的身份參加過多次世博會,中國的瓷器、絲綢、茶葉在世界博覽會上多次奪魁,而銅器、漆器、銀器等也非常受歡迎。1878年和1900年,清政府代表著中國參加了兩次巴黎世博會,將萬里長城、孔廟、北京城等中國著名的建筑展現給了世界。1915年,這是巴拿馬萬國博覽會,我國共獲得1218個獎項,特別是國酒茅臺和張裕酒廠的可雅白蘭地為中國贏得了廣泛的贊譽,世界開始慢慢注意中國這個神秘古老的國度。
四、會展活動作為一種文化所體現的歷史價值
2005年7月10日,在鄭州舉辦的首屆“中國國際會展文化節”中第一次提出了“會展文化”這一概念。人們開始深入思考會展這個命題,并對其進行了深刻的討論,縱觀我國早期會展的發展歷史,我們一直將其置于經濟的范疇內進行思考,新的概念賦予了會展活動新的生命力和內涵。
我國早期的會展活動,不斷受到政治和經濟文化的各種變遷帶來的深刻影響,逐漸形成了自身獨特的文化意義,它是一種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結合體。我們今天常說的世界博覽會,它已經不僅僅是一個貿易盛會,不僅僅是商品的集合展覽地,而是一種復雜的經濟文化現象,深深地滲透到人類社會的各個層面。
總結我國早期會展活動的歷史價值我們可以歸納為幾點:
早期的會展活動是具有物質實體的事物,它構成了創造文化的基礎。直到今天,我們仍然通過會展來認知人們改造和利用自然界的程度,它深刻的反映了每一個時代的生產力水平,并給文化的傳承賦予了可延續的物質實體,引導人們的精神生產活動。
人們通過早期的會展活動,逐漸形成具有民風民俗的各種會展文化形式。無論是集市還是廟會,它們無一不深刻揭示著經濟與人文精神之間的相輔相成的關系,人們在早期會展活動這樣的平臺上展示民風民俗,并彰顯鮮明的民族和地域特色,這給現代會展文化的多樣性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早期會展還深刻影響了人們構建各種規范和制度的方法和準則。論文參考網。無論是大型的廟會還是近代的展會,每一個會展都需要結成各種各樣的社會關系,每一個進入到會展體系中的個體,都必須遵循相同的行為準則和規章制度,同時,每一個會展中都凝結著合作和互惠互贏的精神財富。
結論
會展活動本身就是一種制度、一種文化。它涵蓋著物質、精神和制度等多種文化內容,并影響著人們在經濟活動中的行為準則、競爭意識,良好的會展文化環境,是會展活動生命力延伸的條件,在當今我國倡導和諧社會的大背景下,早期會展活動將被挖掘出更深刻的歷史價值。
參考文獻:
[1]陳澤炎.會展文化概念辨析[J].中國會展,2005
[2]趙春霞.會展概論[M].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7
在清代移墾時期,臺灣的族群關系大部分時間內極不和諧。對客家族群而言,不僅存在因械斗導致的閩客關系緊張,而且也存在客番沖突。客家人每每受到勢力強大的福佬人排擠以后,被迫進一步靠近番人的地域,在客番雜居的混合聚落本來就有沖突,帶著冒險精神進入后山地區開墾的客家人更是與番人沖突不斷。因此,客番之間的互動必然經過一個較長的從沖突到融合的過程。
“番害”與侵墾――客家人與高山番的關系
漢人與番人之間的矛盾與沖突產生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漢人不斷地侵蝕番人的土地。詹素娟在其碩士論文《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系之研究》中指出①:“番業漢佃”原為清廷理想中的番、漢土地關系,但來臺漢移民抓住番民憨厚樸質的性格,百般用技,巧取豪奪。如以少數廉價品,騙取偌大的土地;或利用番人不識字,擅改契約,巧奪土地,致使土地糾紛不斷發生。另外官府與通事、社商的勾結對番人的壓迫與愚弄也是重要的原因。在漢人逐漸在經濟、文化、人力、技術上取得絕對優勢下,臺灣的原住民立即成為欲振乏力的“弱勢族群”。為了抗拒漢人侵墾與官府壓迫,番人奮起自衛。
客家人大規模入臺是比漳、泉人要遲的,所以他們開墾的地方多為近山之地,而這些地方又多為尚未開發的生番所盤踞。生番為了保護他們賴以生存的狩獵之地,加上有獵取人頭以祭祀的習俗,所以時常出草殺人。而對于近山的客家來說,就經常成為被襲擊的對象。乾隆曾在上諭中指出:“內山系生番巢穴,向聞遇有內地民人到彼,即行殺害”。②閩浙總督英桂在奏折里說:“由枋寮經桐腳南行,可至風港,沿途山深菁密,僅闕一線,以通行人,兼有兇番潛伏。”③客家人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籌資募丁,編組鄉勇,修建木柵,設立隘寮,嚴加防范。
由于客家人與生番之間長期處于對立的關系,總體而言,生番的漢化程度不高。直到十九世紀中葉清政府實行“開山撫番”以后,生番才真正開始漢化,漢人與生番的關系才逐步走向和諧。因此客家與生番的關系大體經過了:沖突――涵化――同化的過程。
融合與漢化――客家人與平埔番的關系
早期的客家人與平埔族人的關系,從土地的契約來說,一般是佃戶與業主的關系,雙方合作較多。但隨著移墾的擴展,這種租佃關系有所改變。一些經濟狀況較好的客家人在累積一些資金后開始投入墾拓活動,并向原平埔族業主購買耕地。這些原本是平埔族業主的佃戶的客家人,也不乏有因參與墾拓而致富者。如嘉慶六年(1801)十月承買竹塹社白“番”魯于改耕田,而后捐給義民廟為香燈祭業的林先坤,因聚集族人從事墾辟活動,家境、族勢漸盛。④在移墾后期,竹塹地區的客家移民越來越多,人口的優勢和文化的優勢以及逐漸取得的經濟優勢,使得處于相對弱勢的平埔族人不得不漸漸為客家人所涵化。平埔族人不僅在農耕方面放棄了舊有的耕作方式,而且在文化、生活、習俗等諸多方面也日趨“客家化”。竹塹社七姓祭祀祖先,除仿照漢人祭祀公業之方法辦理外,亦祭拜神明土地公、清明祭祖、中元普渡,以及撥谷獎助族內子弟入義塾,參加科舉考試,為族親育才。⑤還有更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平埔族人愈來愈普遍使用客家語,而原來的母語則“多成為死語了”。⑥施添福也指出:“客籍移民之所以能夠立足于保留區和隘墾區,并進而將這兩個地區塑造成純客的移墾社會,實得力于跟熟番保持良好的族群關系,而能獲得他們的接納和協助?!雹咭虼?,可以說客家人與平埔番的關系大體經過了合作――涵化――同化的過程。
客番互動對臺灣客番族群心理層面的影響
整個移墾時期,在客家人與熟番雜處的地方,客家與熟番之間存在著合作與競爭的關系,而與生番之間則基本上是“侵墾”與“報復”的敵對關系,在這場生存競爭中,兩者的矛盾一直處于尖銳對峙的狀態。
客家人生存環境的險惡,使得其族群不得不加強團結和自衛的能力,甚至連他們的聚落也進一步加強防御功能。劉興盛曾指出:“由于客籍墾民是恃著鄉團武力的保護下,憑借優勢的生產技術入墾原住民的地域,族群的矛盾沖突是相當尖銳的。彌濃莊民依著彌濃河環種植多重刺竹林圍繞整個村落,再東西南北四向開設柵門,辟巡更到‘大更路’聯絡周圍,出入均由柵門,夜晚閉柵巡更監視。乾隆二十年,為抵擋來自東邊的原住民下山奪回原生活領域,在東柵門興建城門樓,累石迭磚樓高三丈五,占地十五方丈,城樓上有垛墻屋閣?!雹噙@些客莊以高大堅實的城門樓抵擋激烈的攻擊,儼然成了一個個封建堡壘,確??图胰嗽趶妱莸母@腥撕拓夂返脑∶竦膴A縫里能夠頑強的生存下來。所以我們說臺灣客家人“團結、強悍、械斗”的民風不僅與其族群習俗的承繼有關、與福佬人長期械斗有關,也自然與其靠近內山,頻頻遭受“番害”有一定的關系。
不過客家人與熟番雜處卻有助于增強客家族群的包容性。由于客家大多居住在丘陵、山地,所以也容易出現客番雜處的現象,《恒春縣志》就有記載:“民居曰莊,番居曰社。有所謂客莊;客人者,皆粵人也。莊如西門外之保力、統埔、四重溪、內埔等及城內之客人街是。又有客番雜居者,如東門外之射麻里、文率、響林、八瑤、太古公、萬里得、八姑角、牡丹灣、羅佛山等,南門外之大板埒、潭仔、墾丁等莊是。其閩籍者,則不系以客,亦不與番同處云?!雹徇@說明南部地區的客家人與番人(熟番)雜處的現象比較普遍。
移墾初期,官方記載往往對于客家人持較負面的看法?!案髑f傭丁,山客十居七八,靡有室家;漳、泉人稱之曰‘客仔’,客稱莊主,曰頭家。頭家始藉其力以墾草地,招而來之;漸乃引類呼朋,連千累百,饑來飽去,行兇竊盜,頭家不得過而問矣?!雹庥捎谶@些客家游民無家世,往往無牽無掛,缺乏社會責任感,造成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乃是男女比例的嚴重失調。
盡管清政府不許漢番結婚,但這執行起來還是很難。單身漢人自然不顧禁令將婚配對象轉移到番女身上來,如嘉慶末年,粵人黃祈安孤身來臺,到竹塹的近山番界斗換坪,“與番貿易,頗獲利,遂從番俗,改名斗乃,娶番女為婦,生二子?!币蚍缤翉V且腴,不久,“邀其鄉人張大滿、張細滿等人入山,約為兄弟;亦各娶番女,與番往來,遂墾南莊之地。”{11}像這樣娶番妻的客家人并不在少數。另外還有霸占番人妻女的,《臺海使槎錄》記載:“或納番女為妻妾,以至番民老而無妻,各社戶口日就衰微。”{12}漢番之間的通婚加速了土著居民特別是平埔族漢化程度的進一步提高。介入熟番與生番之間的“化番”也在與漢人和熟番的不斷交流往來中,一步一步地向熟番轉化,他們開始改變原先以“捕魚獵獸而食”及“不知耕作”的游牧生活逐漸轉向農耕生活。從光緒元年(1875年)起,清政府推行“開山撫番”政策,漢人與生番之間的種族藩籬被進一步打破,原有的部落結構解體,社會習俗、價值取向、文化內涵等等都在急劇變遷中,開始進入向漢化轉變的階段。而與番人長期交往的過程中,客家人也多多少少會受到“番化”。如上面史料所說的,他們“娶番女”、“從番俗”,有的甚至還改番名等等,這也是“番化”的具體體現。而且客番通婚也多多少少有助于家庭穩定、社會穩定,減少社會流動性和不安定因素,從而也能減少一些對客家“剽悍、好斗”的負面觀感。(作者為貴州財經學院學院副教授;本文系2008年度貴州財經學院引進人才科研項目研究成果)
注釋
①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系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范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86年。
②《清高宗純皇帝實錄》卷1273,乾隆五十二年正月。
③見《月折檔》,同治八年七月初二日,閩浙總督英桂奏折。轉引莊吉發:《篳路藍縷:從檔案資料看清代臺灣粵籍客民的拓墾過程與小區發展》,第8頁,該文是2002年10月臺灣中央大學客家文化學術研討會的發言稿。
④莊英章,周靈芝:“唐山到臺灣:一個客家宗族移民的研究”,《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與科學研究所,1984年。
⑤王世慶,李季樺:《竹塹七社公祭祀公業與采田福地》,平埔族群研究學術研討會宣讀論文,1994年4月,第15頁。
⑥詹素娟:《清代臺灣平埔族與漢人關系研究》,臺灣師大歷史所碩士論文,1986年,第6頁。
⑦施添福:“清代臺灣竹塹地區的土牛溝和區域發展:一個歷史地理學的研究”,《清代臺灣的地域社會:竹塹地區的歷史地理研究》,第105頁。
⑧劉興盛:《客家建筑欣賞》,屏東縣立文化中心,1996年,第331頁。
⑨《恒春縣志》(南投)臺灣省文獻委員會,1993年6月,第9頁。
以色列是個干旱缺水的中東小國。位于地中海東岸,人口近600萬,絕大多數是猶太人農業人口占4%左右。以色列自然生態條件很差,屬于典型干旱和半干旱地區。國土50%以上被丘陵和沙漠所覆蓋森林覆蓋率僅為5.7%,人均每年可用水資源300立方米,不到全球平均量的33%約為我國的12.5%,面對如此的自然環境,以色列自1948年建國以來僅用50多年時間就建成了現代農業,解決了自身糧食需要,并有大量的蔬菜,水果,鮮花出口,被譽為[歐洲的菜藍子]創造了令人驚嘆的農業奇跡。
以色列是如何在干旱缺水的惡劣條件下實現了農業奇跡的呢?
一摸清國情家底,樹立農業以治水為本的國策
以色列屬干旱半干旱的氣候類型,降水稀少,水資源匱乏。北部地區年降水量為700-800毫米,中部為400-600毫米,南部僅為25-40毫米。全國每年可資利用的水資源僅為20億立方米為了解決中南部地區農業生產缺水的問題,以色列從1953年開始,利用世界銀行的貸款,動工修建[國家輸水工程]即把北部海拔208米的加利利湖的淡水向南一直輸送到內格夫沙漠地區該工程歷時14年農業論文,投資17億美元于1967年完工這個[北水南調]的巨大工程為平衡用水發展農業奠定了初步基礎。在輸水管理方面由國家專門成立了MEKOROT國家輸水公司來管理。該公司除了管理輸水工程外還從事打井找水,淡化海水,,治理污水等有關工作論文提綱格式。
二以法治水管水
以色列議會于1955年制定了[水法]對全國有限的水資源進行合理開發和有效管理,為經濟發展提供保障。以色列[水法,規定全國境內所有水資源為國家所有,必須專門用于國家經濟建設需要和居民生活需求并設立水利委員會為全國水資源專門管理機構,負責水政策,發展規劃,用水計劃和供水份額。以及水土保護,防止污染,廢水凈化,海水淡化等有關水資源開發和管理的具體工作。委員會內設有一個理事會,成員中的1/3位政府指派,2/3為各行業的水用戶代表,每年水利委員會要把75%的用水份額分配給農業經營著,用于農業灌溉,然后由委員會的理事會根據農業生產中各種農作物,如蔬菜,水果,花卉的不同用水量,制定不同的用水分額
三利用高科技手段,發展節水農業
長期以來水資源問題始終是制約以色列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20世紀60年代以來隨著工業的發展和科學的進步,以色列在積極挖掘水資源的同時,也不斷開發出新的節水灌溉技術與方法,并及時推廣到農業生產中去,力爭以少量的水生產出更多的農產品主要采取了以下農業節水技術;
1加大使用循環水力度。把工業與城市生產生活產生的廢水,集中進行凈化處理后二次使用,于農業生產灌溉。對海水談化后的生活廢水也同樣如此如位于特拉維夫附近的沙夫丹污水凈化廠最初由國家水公司于1987年投資建設的,主要用于處理特拉維夫市排出的工業和生活的污水,現已發展成為全國最大的污水處理中心,處理方式也由當初的大面積水池集水日曬分解污水中的化合物,發展到現在的的新型現代化處理凈化方法,不僅大大減少污水處理裝置的占的面積,,而且處理能力和生產效率也大為提高。1996年,采用現代化處理技術后,該場的處理設備和裝置每天24小時運營,收集和處理各大城市產生的各種污水。日處理污水34萬立方米生產過濾后的清水再注入地下宮農業灌溉時抽取用水。原來工廠是有國家水公司投資興建,工廠只生產而不經營,現在規模擴大后工廠出資購買了股份產權農業論文,所以能夠自主經營銷售凈化水,為鼓勵農業經營者多使用二次凈化水,凈化水價格低廉現在以色列每年把2.3億立方米的凈化水用于農業生產,占農業用水總量12億立方米的19%2010年農業用水的1/3使用的是凈化污水這不僅節約了水資源同時也避免了各種廢水的大量排入對有限的土地地資源和環境造成的污染與侵蝕因而大大有利于土地和生態環境的保護
2,不斷增建節水設施,以最大限度地收集和儲存在雨季的天然降水資源,在農耕時用于生產。
3灌溉時,農民不必守在田間,可以同時從事其他的施肥,剪枝,收割等工作。
4可減少農藥的用量,從而節約了資金和勞力的投入,最終降低了耕種的生產成本。
滴灌技術的發明及其發展,是以色列最近幾十年農業生產技術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更是以色列對世界農業節水灌溉技術方法最大貢獻。現在以色列全國灌溉土地都是用了這種壓力灌溉技術和方法,是單位面積土地的耗水量下降了50%,而水的使用效率大大提高,農業用水量大量減少以色列的耕地面積為34.7萬hm2灌溉面積為18.7萬hm2灌溉率為52%單位灌溉量390m3用水量很低。同時以色列80%的灌溉土地都在滴灌時使用水肥灌溉法,即將灌溉與施肥同時進行,一次完成,以色列每年都推出新的滴灌及設備,現在從滴灌技術中又派生出埋藏式灌溉,噴灑式灌溉,散布式灌溉方式,以色列在農業灌溉領域具有良好的經驗,以此為基礎還開發出了一系列新的灌溉技術并使這些技術成功的走入國際市場。如位于南部內格夫地區的哈采里姆的‘基布茲’農場內的netafim滴灌技術公司有員工1400名,現已發展成為以色列和國際上著名的滴灌設備的大型企業,除了在以色列本土設有4家設備工廠外還在,美國,法國,澳洲,中國,南非,,巴西,印度等20多個國家設立了辦事處事處,擁有顧員4100多人,產品銷售服務遍及7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滴灌用滴頭300多億只,年銷售額超過2億美元,占全球灌溉設備市場總銷售額70%現在以色列的滴灌設備生產者NE,FIN公司和污水過濾裝置生產者ARKAL公司每年都要推出多種新產品,所生產的灌溉設備80%用于出口農業論文,1995年以色列農用物資出口額為12.18億美元其中灌溉設備出口額為2.23億美元占總出口額的18.4%,僅次于化肥(出口額5.56億美元)居第二位,以色列正是依靠這一整套節水制度和措施,建成了發達的農業,在沙漠中建起了片片綠州使以色列躋身于發達國家之列。
我國人多地少。耕地的后備資源不足,要想解決本世紀中葉16億人口的吃飯問題,只有轉向提高糧食單位面積產量,而灌溉則是提高單產的重要途徑,因為灌溉農田糧食產量要比非灌溉農田的產量高1-3倍論文提綱格式。例如我國灌溉面積占耕地面積的一半左右,但生產了70%的農產品,可是我國是水資源相對貧乏的國家,人均水資源占有量只有2220立方米,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5%,每公頃耕地平均占水量28320立方米為世界平均數的80%
和以色列相似,我國水資源在時間和空間上分布不均,81%的水資源集中在長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長江以北地區人口和耕地分別占我國的45.3%和64.1%,而水資源僅占全國的19%,農業的季節性區域性干旱缺水問題十分突出。,地表水地下水的嚴重污染也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狀況。目前全國農田的灌溉供水不足,使灌區每年缺水300多億立方米20世紀90年代以來,農業年均受旱擴大到2667萬公頃,比50年代增加了1.5倍以上,我國每年因干旱缺水少產糧食1000億千克,水資源短缺已威脅了生態環境和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節水有重大意義。目前,農業用水量占總用水量的73%,約為6000多億立方米,為全國第一用水大戶,但我國農業用水中浪費很大。
我國目前灌溉還存在以下問題;許多灌區只修了干,支渠道骨干工程。田間灌排工程不配套,土地不平整,灌溉技術落后,噴,微灌面積不足全國有效面積的5%,打水漫灌水利用效率很低,城市生活,工業生產污水排放無序,許多地方水資源受到污染,管理落后,法規不健全,缺乏鼓勵農業合理農業論文,高效用水機制和調控手段,農民經濟實力差,節水投入少例如1997年我國有效灌溉面積為5123.9萬公頃占耕地面積54%這個比例與以色列相當,但節水灌溉面積只有150萬公頃占灌溉面積30%而且標準比較低這與以色列有較大差距。全國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為40%還不到以色列的50%也就是說每年經過水利工程引灌得4000億立方米的水在輸水,配水和田間灌水過程中有60%的水浪費了。
例如我國80%以上的輸水渠道沒有防滲處理,從渠首到田間的引水有一半再輸水過程中損失了,僅此一項每年損失高達1735億元,難怪有‘先節水后調水’的呼聲了。我國每方水的糧食生產能力只有0.87千克遠低于以色列的2.32千克的水平,我國許多灌區的灌溉定額為10000-15000立方米/每公頃,高出農作物實際需要的2-5倍我國東部每公頃灌溉用水9000立米,西北地區為13500立米,個別地區高達22500-30000立米而以色列僅為每公頃用水5500立米,可見我國很多地區出現的水資源短缺現象不是資源型缺水而是工程型和管理型缺水,所以只要采取行之有效技術措施,農業灌溉節水的潛力是很大的。
雙廟鄉位于括蒼山下,距仙居縣城約20km,區域面積5921.5hm2,林業用地面積4836.3hm2,林業用地占81.67%,是典型的山區鄉。雙廟溪自南往北注入朱溪港后匯入永安溪。鄉域溪流將雙廟鄉劃成東、西二大塊,東邊的高山峻嶺,西邊是丘陵山地。近幾年來在雙廟溪沿岸進行大規模的土地平整工作,原本的灘地松林(含楊柳、楓楊)和卵石灘被改造成農田、農地,因其卵石層上所加的山地土壤厚度不足20cm,土壤質地極差又難以耕種,即使種植一些旱地作物收獲甚低。因此一部分平整后的土地開始種植桃樹、葡萄等經濟作物,其效益較佳,增加了當地農民的收入。鑒于平整的土地面積較大,也不可能全部栽植桃樹等。本文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對雙廟溪灘地退耕還林設計作一概述,并就相關問題進行探討。
1、實地概況
1.1水熱條件
仙居縣地處浙江東南沿海山區,屬亞熱帶南緣海洋性季風氣候區,溫暖濕潤,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水熱同步,光溫互補。多年平均氣溫17.2℃,年均無霜期246天左右,年均降水量1444mm,年均相對濕度79%,年蒸發量1190mm,年均日照時數1786h,年平均風速1.5m/s。4-6月的梅雨季和7-9月的臺汛期,這二個時期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1%,時有山洪暴發,給雙廟溪沿岸帶來危害。
1.2溪流水系及土壤
雙廟溪水系均由括蒼山山坑水匯聚而成,括蒼山西坡山體陡峭,臺汛期的洪水來勢兇猛,產流時間極短,匯流迅速,流量較大,暴漲暴落,暴雨停止后數小時溪水回落。因此雙廟溪流域的大徑卵石較多,泥砂質物質較少,其沿岸灘地、耕地的耕作層下多為大卵石,小徑卵石較少,耕作層土體淺薄,多不足15cm。經平整后的農耕地耕作層土壤為丘陵山地的紅壤土,保水保肥能力差,肥力水平低,酸性強缺P少K。
1.3雙廟溪沿岸森林植被
自下支村至下各鎮交界處的雙廟溪沿岸有條帶狀分布的河柳、楓楊混交林。下支村至上的溪河沿岸均無灘林分布,全由亂石拋積的防洪大堤,溪流森林景觀極差。
1.4拋荒灘地較多
雙廟溪沿岸土地平整后,農村青壯年勞動力向中小城鎮轉移務工、經商。平整后的土地其土壤肥力水平較低,保水保肥能力弱,種植農作物的經營效益低,故而出現較大面積的撂荒。
2、造林設計
2.1造林樹種選擇
鑒于雙廟溪沿岸灘地土壤條件及立地環境,其濕地森林要達到景觀林、用材林、防洪林的經營目的。選擇適生性強、耐干燥瘠薄、生長快、抗逆性好、窄冠形、材質優、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樹種,如濕地松、池杉、柏木、水杉、楓香、泡桐、樟樹、榿木等樹種[1-3]。形成常綠樹與落葉樹混交、闊葉樹與針葉樹混交,達到集景觀林、用材林和防洪林于一體的多功能森林。提高生物緩沖帶功能和較高的生態價值、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
2.2卵石灘、土地平整后土壤條件差地段
卵石灘和土地平整后土壤條件很差地段,選用濕地松、柏木進行造林。造林配置:2×3m或2×2.5m,初植密度:1650株/hm2、1950株/hm2。苗木規格:濕地松苗高20cm以上,地徑粗0.3cm以上的容器苗或裸根苗;柏木苗高25cm以上,地徑粗0.3cm以上。造林穴規格:40×40×20cm,撿除穴石塊、草根。裸根苗造林加客土栽植,裸根苗造林在2月底前完成,容器苗造林在2月下旬至3月上旬完成。晴天造林裸根苗采用磷肥拌泥漿蘸根,做到苗正、根舒、適當敲實,壅土至幼樹根際部。造林后3年內,每年在9月初塊狀刈草撫育1次,3年后即可成林。
3.2土壤條件較好的撂荒地、農耕地
土壤條件好的地塊,可選擇池杉、水杉、濕地松、柏木、楓香、木荷[4]、樟樹、榿木、泡桐等樹種,選用樹種5種以上,達到灘地喬木樹種多樣,增強抗逆性。造林配置:2×2.5m,初植密度:1950株/hm2。按造林樹種5個為例,即每個樹種苗木比例為20%,闊葉樹比重達40~60%以上。苗木規格:一級苗以上。常綠闊葉樹在栽植時摘除90%以上的葉片,每個小枝條留1~2片葉子即可,但不能截干截頂。配苗法散生混交造林,把每個樹種的苗木按比例分發給栽植人員進行隨意定植,但又可適當調整,在土壤瘠薄處選用耐干旱、瘠薄樹種。避免機械混交的不足,每個樹種在林地分布較均勻,達到高效空間配置和穩定林分結構[5]。針葉樹和闊葉樹混交造林,逐漸改善林地肥力水平,使之達到動態平衡并得到提高。造林穴規格、常綠闊葉樹苗木葉片摘除、栽植技術、造林后撫育等同上。
3.3低洼易積水地段
低洼易積水地段,選用池杉、水杉、落羽杉、榿木、楓香等樹種。造林時可排的積水盡量排除。栽植配置:2×3m,初植密度:1650株/hm2。苗木120cm以上,地徑粗1.0cm以上,根系發達,無病蟲害無嚴重機械損傷。造林穴規格、栽植時間同上。苗木不能截頂截干,在臺汛期只要幼樹的頂端高出水面就能保持經常的生命活動。栽植時壅土至幼樹根際部呈“饅頭狀”,有石塊的地方用較大石塊壓在根際部,增強穩固性以利幼樹成活[6]。
4、幼中林間伐撫育設計
當林分郁閉度達到0.8以上時,自然稀疏開始出現應及時進行撫育間伐,伐除林分中細弱木、病蟲木、風倒木、劣等木,伐除過密處部分中等木。保留優勢木群落,只在其外圍適當伐除部分中等木,給保留木提供較適的生長空間,提高林分質量和材積生長量。間伐強度(按立木株數計算)控制在20-25%左右,間伐后郁閉度控制在0.6左右。林冠的第一層面不能有較大的破損,做到留大砍少,保優去劣,適當照顧各樹種的比重,不能把混交林變成純林。同時做好保留木的修枝工作,闊葉樹修枝高度占全樹高1/2,針葉樹修枝高度占全樹高1/3。當林分再次出現自然稀疏時按上法進行間伐撫育,促成大徑材的育成。
5、討論
(1)雙廟溪沿岸疏林地、荒灘經平整后加客土(紅壤土)形成的農耕地,土層淺薄,保水保肥能力差。耕作層以下多為大徑卵石(溪巖),退耕還林設計選擇適生性強、耐干燥瘠淺、生長快、抗逆性強、窄冠型、材質優、用途廣、經濟價值高的用材樹種。使造林樹種的生物學特性與當地立地環境條件達到和諧統一,提高造林成效。
(2)撂荒農耕地和正在耕作的農地退耕還林,造林設計推廣應用多樹種混交造林,即針葉樹與闊葉樹混交、常綠樹與落葉樹混交,采用鄉土樹種為主。設計應用配苗法散生混交造林,使每個樹種在林地分布較均勻,避免機械混交的不足,構建高效空間配置和穩定林分結構。根據實地情況混交造林闊葉樹比重達40~60%,形成針闊混交林,逐漸平衡土壤肥力水平,使林分具有較大的生長量和蓄積量。
(3)幼中林郁閉度達0.8以上及時進行間伐撫育,伐除細弱木、風倒木、病蟲木,給保留木提供較適的生長空間。保留林分中優良林木個體,提高林分質量和生長量。合理的間伐撫育是育成大徑材的前提,也是提高灘林經濟價值、生態價值和社會效益的重要舉措。
(4)雙廟溪沿岸灘地退耕還林設計集用材林、景觀林、防洪林于一體。根據立地條件采用了楓香、樟樹、池杉、水杉等景觀樹種,樹種的多樣性實現春夏濃郁蒼翠,秋色鮮明的森林景觀,使之成為括蒼山下的綠色明珠。
主
參考文獻:
1、林業部造林綠化和森林經營司編,全國造林技術規程[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1996.
2、周家駿,高林主編,優良闊葉樹種造林技術[m].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7.
3、段曉梅,周慶宏,云南濕地園林樹木資源調查與分析[j].林業科技開發.2009.23(4)178-80.
4、柯志軍,吳道圣,林遠峰,灘地木荷造林[j].林業實用技術.2005年第1期: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