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與人發展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3 15:03:13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教育與人發展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教育與人發展論文

篇(1)

教育可理解為一種價值觀引導下的活動,圍繞這種價值觀展開的教學活動才更有意義,固然,活動的內容和方式極為重要,但這背后以怎樣的精神來推動才是核心。

一、人文精神――我國傳統文化的根

中國是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偉大民族,先秦時期形成的內涵深厚的人文精神是中國古代人文精神形成的標志,它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時代的社會主流文化的主題精神,人文精神的內涵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的,它的演變經歷了一個漫長的過程。縱觀中國傳統文化,早在西周時期就已有人文精神的存在,周人在對夏商以來統治技巧總結的基礎上,將目光由“天”轉向“人”。到春秋戰國時代,管子率先提出“修舊法,順民心”。至孔子時對人有了進一步的認識,他所講的“仁者愛人”是對人的價值的肯定。孟子的“民貴君輕”思想更是為后世“以德治國”的正統思想奠定了基礎。

就中國傳統文化而言,先秦時期的思想較多保函了人文精神的精髓,其具體表現在“以人為貴”、“以人為本”和“仁者愛人”的思想之中,分別從不同程度上肯定了人的價值。到了漢代,“德治”、“仁政”的思想更被用作為政治方針,成為規范人們言行的社會法則。唐代更是注重文人的素質和修養,豐富了封建的正統思想。總體上,人文精神對當時的社會發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并始終是朝著進步的方向發展著。

二、道德至上――我國傳統人文精神的特質

中國人文精神的崛起源于對神的崇拜逐步削弱及對天命的懷疑。那么,在神鬼受到懷疑之后,究竟由什么來指導人事,決定國家的命運呢?這就是“德”。

德作為一個政治范疇和道德范疇出現在周代,周人在分析其取勝的原因時,認為是周王用德,所以得到“天”的任命。周人因此提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而后統治者為了維護其自身的統治,將道德問題與政治問題聯系在一起,從而使德的權限進一步擴大化。除政治領域外,道德在文學和經濟領域也具有相當高的力量和權威。

文學方面,隋唐的古文運動明確打出了“文以載道”的旗號,將道德與文學的關系界定為目的與手段的關系。在道德與經濟的關系上,認為道德高于經濟。基于此,中國傳統文化對人的認識基本上局限于人自身道德的完善,強調人存在的價值在于對自身道德本質的修養和踐行。后林語堂指出,中國的人文主義有三個要素:其一是對于人生目的與真義有公正的認識;其二是強調個人的行為要以此目的為指歸;其三是認為達到這一目的的方法,在于明理。至此,人文精神與道德至上的結合,就產生了道德的理想主義。無論對社會,還是對個人,道德都是一種“絕對命令”,具有最高的價值,這正是傳統文化的特征所在。

三、人文教育與語文教學

對比傳統人文精神更強調人的集體利益,當前的人文精神有更廣泛的內涵。在人文教育日益引起重視的今天,人文精神的培養已進入課堂,語文課程作為最具有人文性質的科目就顯得尤為重要。“這種人文教育是將人類優秀的文化成果,將人文科學通過知識傳授、環境熏陶,使之內化為人格、氣質、修養,成為人的相對穩定的內在品格。”①人文教育的根本任務,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要讓學生學會做人。人文教育的過程,即是讓學生學習和內化為一個人所應該具備的人文素質的過程。

(一)強調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以人為本的理念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根本標志。學生語文能力的形成和語文素養的獲得是他人無法替代的,所以語文課程以學生的主體存在為出發點,尊重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肯定學生自身的價值是貫徹以人為本理念的核心。

學生是學習語文的主體,語文教學是為了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教師只有在課堂中尊重學生、理解學生,給學生以自由的思維空間,才能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動性,這需要教師付出更多的努力。首先要做的就是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其次,要善于了解不同年齡段學生的心理特點以及學生的興趣、愛好等。同時,教師要與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以拉近與學生的距離,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平衡語文知識與學生價值觀之間的關系

知識是科學理性的基礎,沒有知識就無法準確地認識事物并對客觀事物進行正確的判斷與推理。語文知識是語文能力形成的基礎,在語文教學中,教師傳授語文新知識,其目的是有效提升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以幫助學生形成基本的語文能力,從而更好的指導語文實踐。與此同時,教師還要注重培養學生獨立使用常用工具書搜集和獲取知識和信息的能力,使其能夠利用所占有的資料對文學作品加以分析,從而領會作品的思想內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因此,在語文教學中,學生人文精神的獲得需要謀求語文知識和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之間關系的平衡,實現二者的有機統一,不能顧此失彼。

(三)通過語文學習實現自我,完善個性發展

德國心理學家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絕非單純的文化傳遞,教育之謂教育,正在它是一個人格心靈的‘喚醒’,這是教育的核心所在。”教師通過語文教學,不僅是直觀的向學生傳授語文知識,還要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喚醒學生的生命感和價值感,達到自我實現的目的,從而使其個性能夠得到健康發展,這是語文課程人文性的最高體現。

不僅如此,語文人文教育還應該致力于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以及批判和反思的能力,使學生建立對自然和社會的理性認識,形成健全的人格。

總而言之,縱觀我國人文精神的發展歷程,從其產生及發展的過程中來看,都體現出了鮮明的特征,就是關注人的生命和價值。可以說它是我們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日益豐富的今天,人文精神又被賦予了更新的更高的內涵,這既是我國傳統文化精髓的傳承,也是新時期教育改革和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量。

參考文獻:

[1]朱漢民.人文教育的審思[M].湖北教育出版社,1995

篇(2)

教育理想作為一種指向未來的觀念,是指人們對未來教育狀態的完美設想,它通常表現為教育目的和教育行為的應然狀態,并和教育的實然狀態相區分。

盡管客觀現實對教育理想的產生和實現有著一定的制約,但教育主體對理想的教育形態的追求卻是從沒中止過的。所提出的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的各種素質和能力的充分發展以及個人能力和社會全體成員能力的統一發展,其最終目的在于解放全人類,使社會上每個人都能得到全面,充分、統一的發展…。人的全面發展既是教育組織對受教育者的價值期望,也是受教育者自我的價值追求,因而是教育目的的應然狀態。而且,教育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過程,實際上也就是教育理想的實現過程。因此,教育理想與人的全面發展是內在關聯、不可分割的兩個概念

一、實現教育理想的兩個基本條件:教育平等與社會平等

作為人們的理想追求,教育平等與社會平等也是實現教育理想的兩個基本條件

教育平等是實現教育理想的內在條件。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必須遵循的規律,教育也不例外。教育的內部關系規律揭示的是教育的本質屬性,是以受教育者為主體來認識教育功能、教育過程、教育管理的相互關系。托爾斯頓·胡森(Husen·T)把教育平等分為教育起點的平等、教育過程的平等和教育結果的平等。教育起點的平等體現為受教育者的基本權利,教育過程的平等是指受教育者與教育者以及其他教育影響因素(教材、教法等)在教育活動中所享受的平等,而教育結果的平等則是受教育者作為教育中的主體的最終體現。綜合教育平等這三方面的內涵,教育平等就是指受教育者作為主體在教育內部關系規律中的平等權利的實現。教育理想的實現,不能不以教育平等這一內在條件作為前提。

社會平等是實現教育理想的外在條件。教育作為一種社會性活動,必須適應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的發展,處理好與科學技術、社會制度、文化傳統以及人口、資源、民族、地理、生態環境等方面的關系,并對這些方面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這涉及教育外部關系規律。應當說,社會平等體現為在同一社會中任何人都具有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但由于階級和經濟能力不平衡的存在,人要享受平等的社會權利只是一種理想追求。當教育理想適應社會關系發展規律時,它就會相應得到實現;可一旦教育理想與社會關系發展規律不相適應時,不平等的社會關系就會成為教育理想實現的障礙。可以說,教育理想的方向性和可行性掌握在占社會統治地位的階級所能實現的社會平等程度上。

教育理想是一個歷史范疇的概念,隨著主體認識的改變與社會背景的變化,人們對教育理想的設想也會發生轉變。但無論這種主觀期望發生怎么樣的變化,教育理想的實現都不能超出其內部關系規律和外部關系規律。教育理想主要體現在教育目的上,人的全面發展作為教育目的的應然形態,與教育平等、社會平等有著重要的聯系。

二、教育平等與人的全面發展

人的全面發展是指“人以一種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說,作為一個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質。”人的全面發展,不僅是全面的,而且是自由的,因此被稱為“每個人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或“自由的全面發展”;人的全面發展,也如馬克思所明確指出的,是指“社會全體成員”中的“每一個單個人”的發展。然而,沒有教育平等,就不可能實現個體的整個身心的全面而自由的發展。在馬克思看來,真正的人的發展只能是全社會的每個人的發展,而不應是一部分人得到發展,另一部分人卻得不到發展。要實現人的全面發展目標,教育就要通過智育、德育、美育和體育來促使個體整體素質的發展,而教育平等則是確保教育目標實現的關鍵所在。這是因為:人即目的,教育的最終目標是促進個體全面、自由的發展,而只有尊重每一個體的基本人權與自由的發展,做到教育起點、教育過程和教育結果的平等,才能促進教育目標的達成。

教育起點的平等,是指教育組織為全社會的各個人提供公平的受教育機會。教育應遵循教育內部關系規律和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進行,以促進受教育者身心自由、和諧、全面、充分地發展。各個受教育者之間存在著差異,接受教育的起點也應有不同。教育起點的平等是實現個人全面發展的起點,個體如果享受不到受教育權利的平等,連最基本的發展機會都不存在,那么其全面的發展則無從談起。

真正的教育平等不僅僅是教育起點的平等,而且是教育過程中的平等。教育過程的平等是個人實現全面發展的過程中所應享受的受教育的平等,是指每個受教育者在受教育過程中都享受到的平等且適合個人特點的教育。馬克思關于全面發展思想的本質并不在“全面”二字,而是表現在個性發展、自由發展以及自由個性(即獨立個性)的發展。在每一個受教育者學習動機、興趣愛好、“未特定化”都不同的情況下,卻采用相同的教學規則、教學方式及教材等進行教育,是無法培養個體真、善、美統一和諧的理想個性的。在我國教育傳統中,孔子的“因材施教”思想,《學記》中提出的“豫時遜摩”的教育原則,都閃爍著“教育要尊重人的個性”之光。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對不同特點的學生是否具有平等的理念,與能否實現教育過程的平等有最直接的關系。教師面對在智力、個性、相貌等方面各不相同的學生,都應給予尊重。“人格的尊嚴對任何人來說都是均等的,不管地位、才智、經濟的差別多大,人本身作為應該被尊重的主體,而具有絕對的價值,尊重是對人格的承認,也是人格實現的基本條件”。根據教育平等的差異性對待原則,教育應使全社會中處于最不利地位的人得到最大的利益,為有所差異的個體人的發展提供合理的、有所不同的機會。另外,應重視對從教人員平等意識的培養,要求他們在教育過程中注意對家庭背景、智力水平、教養程度不同的學生給予平等的對待;尤其是對于天賦較低的、個性素質不好的學生,應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幫助,以創造一個有利于他們受教育的環境,使他們在接受教育過程中體驗到機會的平等,從而得到全面的發展。

只有在教育的起點和過程實現平等,教育結果平等才會實現。個體在諸如稟賦、能力等生理心理條件方面以及生活環境、機遇等社會條件方面不可避免地存在著種種差異,這也就導致個體在以后各自發展的結果產生差異。對于眾多不一樣的個體,卻用統一的結果來規范,這對于受教育者來說是不公平的。教育結果平等的具體體現,主要是對受教育者評價的標準是否符合客觀性和科學性,能否引導每一個體選擇適合自己的發展結果,獲得自由的發展。

三、社會平等與人的全面發展

馬克思有一個大家都熟悉的著名論斷:人“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的存在無不是一個歷史范疇,受到他所在的特定的社會關系中的地位的制約,是自然存在、社會存在和精神存在的統一人的發展也現實地體現在具體的社會關系中,是人在自身社會實踐基礎上的自然素質、社會素質和精神素質的發展,是人在各種素質綜合作用基礎上的個性發展。實現人的全面發展,離不開社會環境。從締結社會的意義上說,每個個體人的基本貢獻均是不可缺少的,是平等的。也正是由于得益于每個個體人的“前提性貢獻”,人類社會才具有自身特有的種屬尊嚴,個體人也才因之具有相應的作為人的尊嚴。

因此,作為社會中的人,都應是平等的。

對于教育來說,社會平等是指:不論人在種族、民族、膚色、性別、語言、宗教、政治、社會出身、家庭背景等存在任何差別,都不能限制、取消或減弱教育中的平等對待。它體現在:①某個體或某團體進入各級各類教育的機會的平等;②不使某個體或某團體限于接受低標準的教育;③不為某些人及團體的利益,堅持分流教育制度;④不使某些人及團體處于與人的尊嚴不相容的境地。體現社會平等的教育,才“是提高社會生產的一種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方法”?

社會平等是保障教育平等的外在條件、導致教育不平等問題的加劇,很大程度是源于社會的制度性和體制,如精英教育政策、重點學校制度、擇校高價生規則、教育特權和教育腐敗等等政府的教育公平政策是調節教育活動.解決教育不平等問題的根本。提高教育政策的平等程度,不僅是政府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教育活動本身的內在要求。政府作為教育資源配置的主體,應充分發揮其應有的職能,通過完善政策、健全制度、規范管理、加強監督,確保教育活動公平運行,使社會各階層的受教育群體和個體所享受的教育利益相對平等。

社會平等也是人的發展最為基本的外在條件,人的全面發展依賴于社會平等的發展:《聯合國人權宣言》第26款宣稱:“不論禮會階層,不論經濟條件,也不論父母的居住地,一切兒童都有受教育的權利”最早主張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的是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他奉行“有教無類”的原則,廣收門徒。在西方教育史上,亞里士多德則最早提出通過法律保障公民接受教育的權利一夸美紐斯也在《大教學淪》中明確指出:“不僅有錢有勢的人的子女應該進學校,而且一切城鎮鄉村的男女兒童,不分富貴貧賤,同樣都應該進學校。”社會平等足一個相對存在的范疇,社會平等的程度越高,人的全面發展的可能性就越大一沒有社會平等這一外在條件,人沒有自由發展的空間,人的身心就不能獲得健全的發展,自然也不能做到與社會和諧發展了。

四、教育理想與人的全面發展的應然互動

篇(3)

二、上海市人口控制與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分析

上海從1993年起,撫順和沈陽從1999年起都已發生人口自然負增長,其他30多個大城市也將緊接著相繼發生類似情況,因而相應的協同不但具有緊迫性和長期性,而且更有局部性和全國整體性。因此,有關政策的研究可在上海先行試點,而后逐步推廣。

1.學齡人口數的峰谷交替對教育資源配置的重大影響

上海市人口年齡結構的峰谷交替,必然導致學齡人口數的峰谷波動。1982年前后,出生人口數出現了一個小高峰,每年出生人口數一般在15~20萬人,但近幾年出生人口數急劇減少,1995~1999年平均每年出生人口數只有6.61萬人[5,8],形成低谷,對教育沖擊極大。這樣,1~3歲入托的人數和4~5歲入園的人數也就相應出現峰谷交替,因而原先適應15~20萬幼托人數的教育資源嚴重多余。目前上海市的小學生源急劇減少,約為10萬人左右,如圖5所示[4]。而原有教育資源卻能適應15~20萬人的生源,從而也導致了嚴重的多余。但按照上海人口規模目標的要求,15~20年之后的生源又將逐步回復到15~20萬人的等級,因此,對多余的教育資源又不該任意擱置與浪費,應予更加合理的調整和配置。

附圖

圖5上海市2000~2020年小學生源人數與可容納量預測

上海市高中教育的調整也是一個關鍵的問題,其初中畢業生人數1998年已達最高峰值21萬人,從1999年開始有一個小幅回落,2001年又將回復到較高水平,如圖6所示[4]。

附圖

圖6上海市1996~2020年初中畢業生與高中招生能力預測

上海高等教育也面臨著挑戰。由于80年代初上海人口生育的小高峰,大學學齡人口數的高峰期也將來到。而從上海市1993~1999年人口負增長的情況看,到2011~2017年,大學學齡人口數將急劇減少[8],如不采取有效措施,相應的教育資源也將難以得到優化的配置。

2.外來勞動人口增長對人口整體素質提高提出的新要求

外來人口的穩步增長是影響上海人口總量的一個重要因素。1993年至1998年5年間,全市常住人口由1403萬增加到1464萬人,其中增加量的80%為外來人口。每年在滬務工的外來流動人口約有200萬人,90%以上是中青年,其中60%~70%的人處在相對穩定的工作和生活環境之中,已成為上海事實上的居民。外來人口子女就讀的義務教育階段平均每年級人數約達1.5萬人,在一些外來人口聚居的區域,會給教育資源的布局帶來較大的壓力[4]。

三、北京等各大城市人口控制與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分析

由于人口年齡結構上的相似性,北京等各大城市也會相繼出現上海市目前所面臨的教育資源配置的類似問題。撫順和沈陽1999年已經進入人口負增長階段,北京、大連、天津、長春和吉林5個大城市也將在7年之后緊接著步入負增長,形勢也相當嚴峻;其他如哈爾濱、南京以及鄭州等20多個大城市也將相繼出現類似情況。同時,各大城市的資源配置又互有關聯,并非完全孤立,運作得好,可以在地區上時間上互補協同,發揮更大效益;反之,相互之間會形成沖突和沖擊。因此,我們應從全國整體上高度重視教育資源的最優配置。

四、我國大城市教育資源配置的對策建議

1.建立“中國人口與教育資源信息管理系統”

盡快建立大城市的“人口與教育資源信息管理系統”,跟蹤人口控制的現狀,及時掌握學齡人口數峰谷波動的情況,探索各地生源峰谷互補的可行性,發掘教育資源優化配置的可能性,強化體制機制改革與開放的力度,提煉或制訂相應的指導性政策和法規。

2.利用各種途徑擴大和調劑生源

學齡人口數峰谷交替現象所導致的生源多余或缺乏已成為困擾各類學校生存和發展的普遍性難題。隨著我國加入WTO,國外的教育資源也可能會進入一些大城市,爭奪部分生源,導致生源結構發生變化,將對教育事業形成新的機遇和挑戰。各大城市可以利用人口年齡結構在時間上的相位差,充分發揮各地生源在峰谷上的互補效應,可以跨省市擴大和調劑生源。各類學校應相應地完善軟件設施,強化內部管理,充分提高原有教育資源的效率和效益。

3.加大師資隊伍培訓和調整的力度

各類學校應利用生源在不同城市不同時期的峰谷現象,有序地加大師資隊伍培訓、調整和提高的力度;同時,各級政府和教育部門有責任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各類學校應針對老中青三代教師采取不同的方法,以確保教育隊伍的全面可持續發展。

4.強化教育資源的多元化運作——部分教育資源作為非營利性產業進行特殊運作

深化體制改革,強化教育資源多元化的運作方式,可有公辦、民辦、引進外資協辦及混合辦等多種方式,各種方式中的全部或部分教育資源都可作為非營業性產業進行特殊運作。

民辦學校,在特殊運作時,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認清民辦學校的意義。要糾正“私立學校即貴族學校”和“私立學校即私有學校”等片面觀點;(2)民辦學校要同時按照市場經濟規律和教育發展規律進行運作,成為相對獨立的實體單位;(3)抓緊政府立法,大力加強民辦教育的法制建設;(4)政府應為民辦學校提供適當的支持、資助和監督[9,10]。

對于公辦、協辦和混合辦等學校,情況更復雜,既有義務教育和非義務教育部分,又有教育資源的富裕部分,如何按照非營利性產業的方式特殊運作,相關政策應進行專項的研究。各大城市應把教育資源的配置提到重要的戰略高度,使民辦、公辦、協辦和混合辦等學校互相補充,協調發展,合理運作,使其在提高全民素質方面做出巨大的貢獻。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個五年計劃綱要》別強調:“教育是提高全民素質、培養人才的基礎,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適度超前發展,走改革創新之路。”經過較為深入的分析研究,顯然,上海市在各大城市中很有超前性,由此引發的教育資源配置的研究與試點極具緊迫性。同時,各大城市的教育資源互有關聯,并非孤立,存在著全國的協同效應。因此,對我國大城市人口控制和教育資源配置進行協同研究,對加快整個國民經濟建設步伐、提高我國的國際競爭力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人口與教育自從人類社會產生之日起,就有著不可分割的內在聯系。當前,人口和教育已成為世界上兩大社會問題。

我國的人口控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但是,伴隨著人口總量的嚴格控制,人口年齡結構卻發生了峰谷交替的劇烈波動,嚴重影響了我國教育資源的配置與效益。從我國人口發展的這種態勢來看,大城市平均領先于全國約25年[1,2],且其教育資源又集中了全國的大部分,因此,對大城市的人口控制同教育資源配置的協同研究就應及早提上議事日程。過去對此問題重視不夠,缺乏系統研究[3],使人口控制和教育資源的配置不協調。因此,在強調科教興國和可持續發展兩大戰略的今天,解決人口與教育的協同問題應予以高度重視。

【參考文獻】

[1]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鑒—2000[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0.

[2]蔣正華.全國和分地區人口預測[Z].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1998.

[3]王浣塵.人口系統工程[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1995.

[4]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上海人口與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研究(內部資料)[C].2000.

[5]劉永良.上海人口負增長與計劃生育[Z].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

[6]國家統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計司.中國人口統計年鑒[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

[7]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中國城市統計年鑒[Z].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9.

篇(4)

一、制約成人高等教育發展的因素

(一)法律法規不健全,資金投入過少

成人教育相關法律法規缺失,對學校辦學資格的審批、評定,教學質量的考核、評估,學歷的發放缺少有效制約和監督,成人教育的諸多工作缺少相應法律依據。成人高等教育幾乎是高校自己的辦學行為,主要依靠高校自身的辦學理念進行自我約束。缺少了法律法規的外在剛性約束,各學校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都有不同程度的違規行為。對辦學過程中的亂設教學點,亂辦學,亂發文憑等現象難以有效監控和治理,使得唯利是圖的學校有機可乘,肆無忌憚。由于缺乏統一的審批、監督、管理機制,各院系舉辦成人教育具有隨意性和盲目性。成人教育辦學魚龍混雜,破壞了成人教育辦學環境,敗壞了成人教育的聲譽,降低了人們對成人教育的信賴和期待,降低了成人教育學歷的含金量。

(二)片面追求經濟效益,忽視教學質量

市場經濟條件下,急功近利和浮躁的風氣也影響到成人教育。許多學校沒有把成人教育作為基本任務,僅僅是把它看作增加收益的途徑,彌補辦學經費的不足。片面重視經濟效益、招生規模,忽視教育質量,對成人教育投入的人力、財力、物力明顯不足。自2002年以來,由于成人教育學歷吸引力減弱,普通高校擴招等原因,成人教育傳統生源質量下降,生源數量急劇減少。各校為搶奪生源,保持辦學效益,花樣百出,違規行為時有出現。招生時做虛假廣告,不實承諾,降低分數線,教學管理中放松要求,考試中睜一眼閉一眼,已有的規章制度形同虛設。實行寬進寬出的辦法,以幫助學生較容易獲取學歷來吸引生源,助長了混文憑的風氣,同時降低了學校的聲譽,以致影響以后的招生,形成惡性循環。

(三)市場化程度不高

市場經濟快速發展的今天,成人教育應該面向市場,根據市場需要和社會需要,有針對性地開設相關專業和各種培訓,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和應用能力,提高他們工作的適應性。可是我國成人教育仍以學歷教育為主,偏重書本知識,注重理論性、學術性,適應社會需要的各種崗位技能培訓、項目培訓、專項技能培訓等形式的非學歷教育所占的比重較小。在目前學歷補償階段已經完成,學歷需求日益飽和的情況下,成人教育的學歷教育反倒局限了生源,招生面狹窄,降低了對其他人的吸引力。學校不是根據社會需要和學生的需要開設專業,而是根據久不變更的教學計劃設置課程,學校開設什么學生學什么,脫離實際需要辦教育。成人教育缺少應用性、社會性、技能性,面向市場的辦學體制還沒有形成,成人教育的辦學機制已經不能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成人教育的發展。

(四)“普教化”傾向嚴重,缺少成人教育特色

我國的成人教育存在著嚴重的“普教化”傾向,課程設置基本上與普通高校一致,教學計劃,教學大綱,教材幾乎完全照搬普通教育,只不過在內容上有所刪減而已。考試也是照搬普通高等教育的考核方式,以記憶學習為主,短期內學習后學生只能倉促應付考試,而對教學內容根本無法理解和消化。有的學校盲目開設新專業,有什么生源就開設什么專業,已有的優勢專業因此受到削弱,新設專業競爭優勢不強,專業開設隨意性比較大。從教學計劃到課程設置和考核,都忽視了成人學習的特點和實際需要,使成人教育失去了自身的特點和優勢,喪失對成人對象的吸引力。

(五)教師隊伍建設欠缺

首先,兼職教師將普通高校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照搬到成人教育中。教學缺少對成人教育的特點和規律的理解和把握,因此教學效果不佳。其次,大多數兼職教師已經承擔了本部的教學任務,教學負擔很重,沒有時問也沒有精力根據成人教育的特點來備教材和備學生。第三,由于成人教育激勵機制不足,兼職教師的職稱評定和工資調整等與成人教育無關,兼職教師任課積極性不高,只是為了完成教學任務或增加一定經濟收人。由于對成人教育的認識有一定程度的偏差,部分兼職教師存在著責任心不強,教學應付草率,無視紀律,上課隨意性大的情況,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目前,成人教育缺少合理的教學質量評價機制,對教師的教學行為很難有效監控并缺少制約的手段。從另一個方面也間接縱容了部分兼職教師的不當行為。

二、實現成人高等教育可持續發展的對策

(一)制定相關成人教育法律法規,適當增加成人教育投入

要使成人教育健康發展,必須有法可依。制定相關法律法規,剛性規范約束成人高等教育行為。在此基礎上制定嚴格的規章制度,審核學校的辦學資質,監督辦學過程,加強宏觀調控,從宏觀上指導、檢查成人教育。對那些辦學資質不足,教學質量低下,社會聲譽不佳的學校限期整頓或取消辦學資格,促使教學資源向有條件的學校流動,提升成人教育的辦學質量和聲譽,優化成人教育環境,避免成人教育由于不良學校的干擾惡性競爭,走向誤區。

政府應該適當增加對成人教育的資金投入,切實支持和鼓勵成人教育的發展。目前,各高校由予校園規模的擴大,校舍的更新,教學樓的翻建等投入巨大,基本上是負債運行,自顧不暇,無力兼顧成人教育,甚至還希望通過成人教育來彌補經費的不足。成人教育基本上是在極艱難的情況下,維持運轉。因此,要想根本改變成人教育目前的處境,從以贏利為目的轉向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方向,就必然要進行資金投入。成人教育有了必要的資金支持,不必擔心生存問題,才會優先考慮教學質量。政府也可以通過控制資金流向,對成人教育進行有效的制約。不能“既讓馬兒跑,又不給馬兒吃草”,任其自流。歐美很多國家成人教育發達,和國家的大力扶持是分不開的。在目前階段,依靠各繼續教育學院和培訓學院自身的力量來發展成人教育,面臨的困難實在太多。

(二)確立教學質量生命線的觀念

辦好成人教育,既是社會發展的需要,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多年來,各高校盲目追求短期規模效益,忽視長期教學質量,影響了成人教育的辦學聲譽。隨著競爭形式的不斷嚴峻,人們在重新審視成人教育發展時進一步認識到質量優勢在競爭中所占的主動地位和“以質量求生存”的深刻意義。各高校應該轉變觀念,摒棄浮躁思想,把成人教育真正納入學校整體工作中,為成人教育的發展解決好人員、場所、經費等問題,為成人教育創造良好的辦學條件,使得成人教育可以安下心來扎扎實實地把教學質量搞上去。

(三)以市場為導向,發揮成人教育優勢

成人教育實現可持續發展,要改變以提高學歷為基礎的辦學目標,堅持市場性原則,以市場為導向設置專業,拓寬辦學渠道,擴大辦學空間,滿足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這是成人教育的活力和生命力所在。擴大學校和企業、和社會的聯系,積極向企業、社會、社區、農村尋求合作單位和教育項目。高校可以與企業合作,為無法為員工提供崗位培訓的企業提供業務培訓,技能培訓,公關禮儀培訓,溝通技巧培訓等,既保證,了生源,又獲得了利益。還可以將成人教育面向需要提高種植、經營技能的農民,促進新農村新農民的建設,面向需要技術培訓的下崗工人以及眾多需要提高自身素質以應付轉崗、再就業等競爭壓力的在崗人員。

(四)改革課程設置,增強應用性和實踐性

篇(5)

認為,人是自然存在物,又是社會存在物,是有意識的“類存在物”。馬克思在批判資產階級人性論的過程中提出,人的本質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人除了生命本質外,還有社會本質。人的發展是人的本質力量的發展,具體而言,包括人的各種潛能獲得不斷展現,人的本質力量得到不斷完善,人的勞動能力得到不斷發揮,人的社會關系不斷趨向和諧完美,人的個性不斷彰顯等。人的發展與社會發展具有辯證統一性,是一個漫長的歷史過程,因為不同的社會歷史背景而呈現不同的階段。當前,人類已步入經濟全球化時代,新的時代使社會生產、社會交往等都具有不同特點,也對人的生存與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機遇和嚴峻的挑戰。

人的發展離不開一定的社會關系,人總是在一定的社會關系中生存和發展著,“社會關系實際上決定著一個人能夠發展到什么程度”。而一切社會關系不外是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人的關系,是人在交往中所形成的所有關系的概括。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對“交往”(Verkehr)有較全面的概括。就一般意義而言,交往是指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作為社會主體的人或人群共同體之間互相溝通、相互作用、彼此了解的最基本的方式和過程,是人們之間實現了的社會互動。

馬克思把交往與生產緊密地聯系起來。在揭示人的發展與社會生產和社會交往的關系時,馬克思指出:“個人怎樣表現自己的生活,他們自己就是怎樣。因此,他們是什么樣的,這同他們的生產是一致的——既和他們生產什么一致,又和他們怎樣生產一致。因而,個人是什么樣的,這取決于他們進行生產的物質條件。”“這種生產第一次是隨著人口的增長而開始的。而生產本身又是以個人彼此之間的交往為前提的。這種交往的形式又是由生產決定的。”。因此,一個人若能積極參與社會生活多種領域和世界范圍的交往,就會同無數其他個人甚至同整個世界進行普遍的交往,使個人擺脫地域的和民族的狹隘性,在社會交往中形成豐富而全面的社會關系,實現自身的發展。

交往的方式和水平體現了人的發展的程度。在一定的歷史條件下,交往手段和方式的變革必然推動人的發展進程。人們的交往形式同人們的生產、生活狀態和他們的存在與發展狀況相適應。當社會歷史條件發生改變,原有的交往形式必然或遲或早地得以改變,從而形成了有一定特征的交往形式的序列,“起初是自主活動的條件,后來卻變成了它的桎梏,它們在整個歷史發展過程中構成一個有聯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聯系就在于:已成為桎梏的舊交往形式被適應于比較發達的生產力,因而也適應于進步的個人自主活動方式的新交往形式所代替;新的交往形式又會成為桎梏,然后又為別的交往形式所代替。由于這些條件在歷史發展的每一階段都是與同一時期的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的,所以它們的歷史同時也是發展著的、由每一個新的一代承受下來的生產力的歷史,從而也是個人本身力量發展的歷史。”馬克思認為,由于生產和交往形式的矛盾運動,決定了人的發展的過程性、上升性。人類的交往發展經歷了三個歷史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以人的依賴關系為基礎的交往。“雖然個人之間的關系表現為較明顯的人的關系,但他們只是作為某種[社會]規定性的個人而互相交往,如封建主和臣仆、地主和農奴等等,或作為種姓成員等等,或屬于某個等級等等。”這種交往“表現為人的限制即個人受他人限制的規定性”。第二個階段是以物的依賴性為基礎的交往。商品經濟的發展使社會交往充滿了物化、異化情形,人們之間的社會關系以商品貨幣關系表現出來。市場經濟又使社會交往日益普遍,伴隨著普遍的物質交換,人們的需求和社會關系得以豐富,為實現人類真正的普遍交往創造了條件。然而,商品經濟時代又是產生“孤立個人的觀點的時代”。第三個階段是真正的自覺的普遍的自由的交往,是人類理想的交往形式。馬克思認為,生產力的發展、交往的普遍性“是個人全面發展的可能性”,是人的個性解放和人的全面發展的必要條件。總之,社會交往有一個歷史演進過程,也反映了人的發展有一個歷史過程。

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馬克思、恩格斯將歷史劃分為民族的、地方性的歷史和世界性的歷史,而且認為歷史向世界歷史轉變的根本原因是生產力的發展及由此所導致的普遍交往的發展,“各個相互影響的活動范圍在這個發展進程中越是擴大,各民族的原始封閉狀態由于日益完善的生產方式、交往以及因交往而自然形成的不同民族之間的分工消滅得越是徹底,歷史也就越是成為世界歷史”。而“只有隨著生產力的這種普遍發展,人們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來;最后,地域性的個人為世界歷史性的、經驗上普遍的個人所代替”。馬克思、恩格斯雖然沒有明確提出經濟全球化的概念,但他們總是站在全球的高度來思考社會生產、社會交往和人的發展。

社會交往是一個歷史的范疇,不同的社會歷史條件決定了社會交往具有不同的特點和水平。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隨著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和信息技術的全球化,社會交往包括交往主體、交往內容、交往手段等方面較之以前都有很大不同。

經濟全球化使社會交往主體多元化。有社會主體、民族國家主體、集團主體、個人主體;有經濟組織、政治組織、文化組織;有政府組織與非政府組織。交往除了個人之間、組織之間、民族之間、國家之間的交往,還有個人與組織、個人與國家、個人與民族、組織與組織、民族與國家、國際組織與民族或國家、國際組織之間的交往,等等。總之,經濟全球化使社會交往主體更加復雜化。同時,經濟全球化使社會交往的內容涉及到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經濟全球化由經濟交往拓展至政治交往、文化交往,還有思想觀念、價值觀念、意識形態的交流與碰撞。

而且,人類將計算機網絡技術運用于人們的生產和生活等各個方面,使人類的交往手段發生了根本性變革,進而使得人們的交往范圍、交往方式、交往水平都發生了重大變革,為全球性社會交往提供了實質性的基礎,從而把人類的交往實踐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時代。

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人們的交往范圍擴大了。長期以來,時空一直是限制人們交往的主要障礙。信息社會消除了具體的時空等天然的物質屏障,將不同時段、不同行業、不同民族國家的人們帶到電子空間里進行交往,人類交往獲得了前所未有的廣闊空間。尼葛洛龐帝說:“在廣大浩瀚的宇宙中,數字化生存能使每個人變得更容易接近,讓弱小孤寂者也能發出他們的心聲。”而且,人們的交往方式進步了。以前,人們受時空限制只能進行直接交往,而且只能是近地空間的即時交往。信息化時代,人們可以憑借高科技特別是網絡技術,克服種種限制,一個人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而“隨心所欲”地進行交往,真正實現了全方位的交往。

總之,經濟全球化打破了天然的時間地域的限制,客觀上造成了羅蘭·羅伯遜所說的“世界的壓縮”、安東尼·吉登斯所說的“時空壓縮”、馬歇爾·麥克盧漢所說的“地球村”、保羅·維里利歐所說的“地理終結”等結果。由此,不同群體間的相互依賴和交往的深度和廣度不斷增強,人們即時地進行著政治、經濟、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全方位的交往,人也就從封閉走向了開放。

然而,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社會交往也存在一些問題,如: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在經濟交往中具有不平等性。目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仍然控制著強大的資本和交往的主動權,憑借著強大的經濟實力和發達的高科技,一直占據世界經濟的中心位置,而廣大發展中國家在與發達國家的交往中往往處于邊緣和次邊緣的地位,無法擺脫貧困處境。而且,經濟全球化也加劇了世界政治單極化與政治多極化的沖突。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發達國家,想借助于經濟全球化,進一步實現其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的政治野心。同時,經濟全球化在促進不同文化之間的交流、對話與融合的同時,也引起了不同文化傳統之間的矛盾、對立和沖突。西方發達國家采取多種途徑和手段,推行文化霸權主義。

再如,網絡交往有其負面效應。由于網絡空間是一個人化而虛擬的空間,不存在時空限制和現實利益沖突,因此,在現實生活中倍感壓力的人們就會把大量的時間、精力和情感投入網絡虛擬交往中,這是不利于人的社會關系的正常發展的。因為,“作為人,我們需要可接觸的存在來建立完整的聯系,我們需要看到彼此的臉和手勢,聞到彼此的呼吸”。“但是,簡單的連線不會彌合任何東西,我們可以架設我們想要的任何橋梁,但如果我們不穿越它們并四處摸索,這樣建立起來的聯系將沒有任何意義。”

經濟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對人的發展的意義是雙重的。

首先,經濟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沖破了狹隘的民族地域的局限,使人從地域性的存在轉變為全球性的真正普遍的存在,大大加速了人的“世界歷史性存在”的進程。“世界歷史性個人”是馬克思關于人的全面發展的理想目標。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的普遍交往促進了人的社會關系的不斷豐富和全面發展。經濟全球化是以市場經濟的全球化為經濟基礎的。在前市場經濟階段,人類生存于彼此隔絕的狹隘空間,人的普遍社會聯系并沒有真正建立起來,人的社會關系也沒有真正豐富起來,人的發展受到狹隘人群共同體的局限。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社會分工和交換的擴大,人的活動的普遍性、獨立自主性才日益明顯地表現出來,人在其現實性上才具有了世界性普遍聯系的類特性。同時,普遍交往是經濟全球化的基本前提和重要特征,也是人的有效發展的基本前提和重要途徑。因為交往體現的是人與社會、群體與群體、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關系,通過不同形式和層次的交往,人們就可獲得不同的社會關系。而且,不同的交往在人的發展過程中的作用也是不同的。馬克思認為,一個人的“特性怎樣發展為多方面的或是地方性的,它們超越地方的局限性還是仍然受地方局限性的拘束……決定于世界交往的發展,決定于他和他所生活的地區在這種交往中所處的地位”。只有開展普遍交往,人才會擁有全面發展的可能性。

經濟全球化使各民族之間的交流日益頻繁,民族文化的交流與碰撞普遍存在,人們逐漸擺脫了民族文化的局限,在世界性的普遍交往中接觸、了解甚至吸收各民族文化,使人具有多元文化背景。人是文化的動物,世界文化的交流與借鑒,不斷豐富著人們的精神生活,為人的發展創造了條件。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民族的精神產品成了公共的財產”。而且,“現在人們越來越多地塑造自身,用不同的經歷來拼湊他們的身份特征,他們依賴的不僅是自己本民族的,而且包括他們從大千世界獲得的知識、體驗及對他們有用的信條”。

其次,經濟全球化所形成的普遍交往在積極推進人的不斷發展的同時,也必然帶來許多負面的影響,給人類帶來一系列的生存發展困境。拉茲洛認為:“我們慢慢地接受了發生在我們周圍的那些引人注目的不公正,而這些不公正不可避免地威脅著我們的生活質量。”因為,經濟全球化在帶來普遍的全面的經濟聯系的同時,造成了具有異己性的物化社會關系的全球擴散,這種異己的物化關系是支配人、控制人、統治人的強大力量,導致拜金主義、物質主義、享樂主義的泛濫,造成人的發展的片面性。在當今世界,貨幣拜物主義盛行。在資本主義社會,貨幣成為人與人之間關系的唯一紐帶,成為生產的唯一目標,成為物質財富的唯一代表。

經濟全球化時代也是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和普及將人們帶進了一個全新的數字化世界,其負面結果則是人生活在一個“網絡虛擬社會”中,人們只是借助于抽象的數字、符號建立起各種社會聯系,從而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與這個現實世界的真實聯系,導致人的抽象化。而且,信息的變動性,人際交往的間接性也將使人們在心理上體驗到新事物的強烈易逝性和瞬間性,歷史感隨之淡漠或消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疏離化,情感逐步淡漠。

而且,經濟全球化所帶來的普遍的經濟聯系并沒有使所有的人有均等的受益機會,貧富懸殊使得每一個人發展的機會和條件處在不平等的起點上,生活在發達國家的人的發展空間與機會明顯要大于發展中國家的民眾,而有些人因此而成為“邊緣人”,即使在今天,在某些經濟落后的民族國家,在一些經濟落后的地區,一些人尚未從饑餓和貧困中擺脫出來,其基本的生存問題都得不到解決,他們的發展問題就可想而知了。

第三,經濟全球化使個體、群體與類之間的關系復雜化。經濟全球化使個體自主意識大大增強,也使整個人類的科技實力、生產能力、交往能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有根本性的提升,而且使個體與類具有強相關性。在當代的全球化階段,個體與類直接相關,加強了個人與整個世界的互動關系。個體已經開始跨越群體的中介,直接地和整個世界的人們直接發生著關系。特別是在網絡世界里,個體的能力、個體的主體性得到前所未有的張揚,個體對類的影響力增強、局部事件對社會整體的影響力增強。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個體與類之間的復雜關系中包含著不利于人類發展的問題。由于個體的行為使類遭受的危害加大,并且難以預知。而且,在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中,個人發展的不確定性、偶然性增強了,人們的命運得極其不穩定,似乎有瞬息萬變之感,復雜多變的社會關系往往使人很容易迷失自己。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切固定的僵化的關系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素被尊崇的觀念和見解都被消除了,一切新形成的關系等不到固定下來就陳舊了。一切等級的和固定的東西都煙消云散了,一切神圣的東西都被褻瀆了。人們終于不得不用冷靜的眼光來看他們的生活地位、他們的相互關系。”

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交往存在著許多問題,為了順利推進經濟全球化,使歷史順利地向世界歷史發展;為了人類的共同發展,消除群體發展的不平衡性以及個人發展的畸形局面,人們必須采取措施,提高社會交往的水平。

第一,提高人們的社會交往品質和能力。

社會交往品質是人的品質表現之一,是人們對于社會交往內涵、實質、地位、作用等方面認識和實踐程度的根本所在。交往品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人們的交往思維和交往實踐水平的高低。為了提高人們的社會交往水平,開展積極的自覺的交往活動,抑制消極的自發的交往,必須提高人們的社會交往品質。

人是具有社會屬性的高級動物,人的生存與發展只有在社會交往中才有可能,而且,正如馬克思所說:“一個人的發展取決于和他直接或間接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發展。”因此,人們應充分認識到社會交往的重要性。經濟全球化時代是一個開放的時代,由于市場經濟的全球化和高新技術的運用,世界變成了地球村,人們之間的交往方便而快捷,社會的普遍交往已成為一種趨勢,任何個人、組織和民族國家都無法也不應該阻擋它,因此,應主動地參與到普遍交往中來,在普遍交往中為人的全面發展提供機遇。同時,要有正確的交往理念,如:在各民族、國家、集團之間的交往中要培育人類社會共同發展意識。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社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都存在著矛盾和沖突。如何消除這些矛盾和沖突,使人類朝著共同發展的目標前進,是全人類面臨的重大課題。經濟全球化是當代世界發展不可阻擋的趨勢,任何國家要想生存和發展都無法拒絕經濟全球化。而且,在經濟全球化時代,各民族、國家、集團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共同利益日益增加,人們的活動具有了極強的相關性,人類真正形成了一個利益共同體。霸權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都不利于全人類的和平共處,不利于全人類共同利益的實現,更不利于本國的發展。由此可見,正確的交往態度、交往意識、交往理念都能體現人們較高的交往品質,都能促進人的發展。

第二,創新社會交往規則。

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社會規范。適應全球性社會交往的需要,原有的規范和準則體系已經不可能發揮正常的功效了,必須實現變革創新。因此,經濟全球化過程中的規則創新,無論是對各個國家而言,還是對人類社會整體來說,都是需要引起注意和重視的問題。規則是人類實踐活動的產物,也是一定實踐活動得以開展的重要條件。在經濟全球化進程中,人類交往實踐活動有了質的飛躍,這就需要有新的規則來調控。

當前,由于不公平的經濟規則,經濟全球化帶來了世界經濟的不平衡,使世界各國在經濟交往中矛盾和沖突加劇。因此,同志指出:“國際社會應樹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協作為核心的新安全觀,努力營造長期穩定、安全可靠的國際和平環境。各國應加強經濟技術的交流與合作,逐步改變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秩序,使經濟全球化達到共贏共存的目的。”目前國際社會出現的種種矛盾和沖突,不僅影響著全球交往的順利開展,而且也表明全球交往規則存在著很大漏洞。當然,全球性的規則創新已經開始了。如多種多樣的國際公約不斷產生,紛繁復雜的國際規則不斷制定,各集團之間的條約不斷增加,各國內部的制度改革不斷進行,等等。國際規則無非是國家間游戲的規則,從某種意義上說,游戲規則是在互動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因此,它與游戲參加者所處的歷史條件有密切關系。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化,國際規則的調整勢在必行,不僅包括全球經濟、政治、文化領域的規則,也包括信息世界的規則。如:信息化時代的人們生活在一個價值取向多元化的信息環境中,如果各地區、各民族都只遵循自己特有的習慣和規范,網絡信息社會就無法正常運行。因此,人們必須構建彼此都能理解并遵循的規范,才能形成合理有效的信息社會,也才能真正對人的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篇(6)

2.成人教育的健康協調可持續發展需要教育主管部門、高校和社會辦學機構的共同努力

2.1教育主管部門要切實履行監管責任,把好成人高等教育的“總開關”教育是公益性事業,需要政府的組織、大力扶持和監管。由于成人教育的特殊性,許多高等學校過分追求成人高等教育的經濟效益,追求辦學規模,急功近利。在專業設置上,一些高等學校不突出各自的特色專業、特色課程及人才特色的優勢,什么專業好招生就開辦什么專業。這種不顧院校自身實際情況,盲目擴大招生范圍和規模的行為也是當前成人高等教育辦學聲譽和教學質量不高的一大因素。政府的教育主管部門作為普通高校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活動的主要管理、領導和組織者,在成人教育的監管上應積極作為,針對當前成人高等教育的辦學現狀,加大對成人高等學歷教育校外教學點專項治理和清理整頓,規范辦學行為;其次要積極探索在成人教育招生方面進行改革,結合高校實力與特點、地域等特點,在招生規模及辦學層次上進行改革試點,源頭上把好關;要加強成人教育校外教學站點的收費監管,研究適合成人高等教育學費的統一收費和返還標準及程序,剎住教學站點競相降價導致的教學管理亂象;還要積極引導高校結合成人教育新形勢,在成人高等教育專業設置、教育管理、教學方法等方面依據自身特色和成教學生特點進行科學規劃和改革,積極適應新常態。

2.2高等院校要落實辦學主體責任,做好成人高等教育新常態下的發展與轉型成人高等教育三十多年的發展雖然取得了較大的成功,完成了學歷補償的歷史任務,但也出現了當前成人高等教育辦學質量和聲譽的質疑。如何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學質量和聲譽,是全體成人高等教育工作者面臨的挑戰。高校的任務就是教書育人、科學研究與服務社會,成人高等教育亦是如此。成人高等院校要積極研究新常態下成人高等教育如何提高辦學質量和聲譽,如何結合國家教育發展新形勢促進成人教育的新發展。首先,高校應深入推進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推動成人教育的信息化。由于成人高等教育學生的知識水平、學習時間、學習能力等的差異,傳統的集中學方式給教學帶來極大的不便,加劇了學生的工學矛盾。目前,隨著社會經濟和信息化技術的發展,“以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是國家關于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成為推進教育事業改革與發展的戰略選擇,是促進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質量、優化教育資源配置、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有效途徑。普通高等教育、自學考試及專業人才培訓平臺的優秀課件為成人高等教育的網絡教學提供了較多的資源和平臺。成人高等學校應積極聯合起來,按照學科優勢和特點,群策群力,共同推進成人教育網絡化的進程,同時,在面授教學、實驗、實訓、課程設計、畢業設計等各個教學環節更加貼近生產一線,促進學生以學習提高工作能力、以工作改進學習效果。最終提高成人高等教育的便宜性和吸引力。其次,高等院校要認真研究學習國家關于教育發展的基本方針政策,推動成人高等教育的轉型發展。黨的十六大明確提出“要加強職業教育和培訓,發展繼續教育,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十提出了“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推動高等教育內涵式發展,積極發展繼續教育,完善終身教育體系”。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又提出,“加快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培養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推進繼續教育改革發展。試行普通高校、高職院校、成人高校之間學分轉換,拓寬終身學習通道”。這就給成人教育與職業教育結合發展提供了理論和政策指導。成人教育2.0多年發展的辦學經驗與學科積淀,對于職業教育這個年輕的學科發展具有天然的促進能力和吸引力,同時職業教育也給成人教育提供了廣大的發展空間。因此,成人教育和職業教育的結合,既有利于突破成人教育發展的瓶頸,也是大力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必然要求,是高等教育大眾化、構建終身教育體系和建設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也是高等學校必須承擔的社會責任和義務。

篇(7)

在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又有了新的標準。最近,看了《皮亞杰教育論著》這本書,對自己的啟發很大。尤其是這本著作中所提出的認知發展論觀點,使我的思想品德課堂教學模式轉變得到了很好的啟發。

一、學習理論

皮亞杰在認識論基礎上提出了與以往不同的學習觀。他認為以往對學校的認識是不全面的。“經典的看法是,學習是建立在刺激反應的圖式上的,我認為這一圖式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完全地解釋認知學習。”他認為學習不是先有刺激后又反應,而是先有反應后又刺激,刺激與反應之間是雙向而不是單向的聯系。學習的主體是主動地,強調主體的自身活動。

皮亞杰提倡活動學習和活動教學。他所說的活動主要是指主體的操作活動,它不僅包括主體的外部實物操作,還包括在頭腦中進行的具有可逆性、不變性和內化了的思維動作。皮亞杰認為人類認知起源于活動,從個體的發展來說,認知的最初發生也是從動作開始的,活動使兒童的認知得以發展,他把活動看作是主客體相互作用的連接點。從這一觀點出發,皮亞杰認為活動教學主要表現為學生之間的相互協作,通過共同活動使智力得到發展。另外,皮亞杰還重視游戲活動在認知和智力發展中的作用,不僅把游戲看做是“對有機體身體的發展有益的一種準備練習。”還把它作為一種使“同化與順應之間日益不斷地綜合以達到完全適應”的工具。

皮亞杰還認為,在學習過程中,學生應該是主動積極的,而不是消極被動的學習。他提出主動自發的學習,“在求知過程中,主體是主動的,”“強迫是最糟糕的教學方法,”“要求兒童愿意做他所做的事情;他們應該主動,并不要求他們應該被動。”同時還強調興趣、需要在學習中的作用,認為學習是“借助于個人的需要與興趣為基礎的自發活動。”認為興趣是同化作用的動力因素。

二、啟示

(1)重新考慮注入式教學法在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作用。雖然注入式教學法在傳授系統的學科知識方面有一定的作用,但它不是“一種道德的教育方法”,注入式教學,即教學者為達到一個固定的目的而采用的一種強制性的控制手段而不管兒童是否愿意或有能力接受,致使學生的學習處于被動狀態。按照皮亞杰的認知建構理論,個體在接受新的刺激物時,往往將其與已有的圖式結構進行比較,如果已有的認知結構相關度越高,那么學生接受新刺激物的可能性就越高,反之,則越低。因此,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已有的認知水平,否則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狀態,被動的去學習,被動的接受知識,將嚴重阻礙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正如皮亞杰所說“強迫是最糟糕的教學方法。”

(2)重視游戲活動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的作用。有時候覺得活動在課堂教學中只是一種浪費時間的教學方法,它不僅不能有效地將知識傳授給學生,而且還容易使學生養成散漫,無組織,無紀律的不良習慣,使課堂處于無組織狀態。其實不然,正如皮亞杰指出,“游戲是對有機體的發展有益的一種準備練習,”“從感知運動的練習與符號這兩種主要的形式看來,游戲乃是把現實同化于活動本身,活動是有其必然的持續性而且按照自我的需要改變著現實……”通過游戲活動能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那些對學生來說枯燥冗雜的學習中,同時還能使學生積極主動的去學習,這對學生認知能力的發展是有重大作用的。

(3)關注學生的內心世界。皮亞杰將兒童的心理發展分為四個不同的階段,這四個階段是連續性和有次序性的,并且每個階段都有他自己的階段性特點,每個學生的心理發展都不可避免的經歷這幾個階段。因此,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更要關注學生內心世界的發展變化,同時關注學生從前運算階段到形式運算階段之間的邏輯概念和邏輯思維能力的發展,教育過程同樣也應該遵循這樣一個從低級到高級,由簡到繁的次序,針對不同的智力發展階段而施以相應的教育。正如小學的品德教育應該注重學生的行為和學習習慣的養成,進入中學階段,課程標準更多地是要求對學生價值觀的引導。

(4)注重學生的自主性。在傳統課堂中,教師總是忙于傳授新知識,這種近乎“灌輸”的教學方法忽略了學生在課堂中的自主性。皮亞杰在他的理論中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認為個體的圖式結構是在主客體相互作用中通過自己的活動,使認知結構得到改變。因此,學生應當積極主動學習,以構建自己的認知結構,教師只能起到指導和幫助的作用,在保證學生的積極主動性的同時給予及時的指導,那種“灌輸式”的學習不能完全反映學生的真實學習情況。因此,在當前新課改的潮流下,教師更應該學好新課改理論核心,改變傳統性教學,將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這樣不僅能讓學生在真正自由、自主的環境當中學習,還能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創造性,同時教師做好指導者的角色,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指導和幫助,這也是對教師提出的較高要求。

參考文獻:

[1]盧F譯,皮亞杰教育論著[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

[2]皮亞杰著,傅統譯。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M]。文化教育出版社,1981.11.

[3]梅祖培等譯,世界著名教育思想家(第三卷)[M]。中國對外翻譯公司,1995.

篇(8)

關鍵詞:人本管理飯店發展滿足價值努力

一、職業教育必須逐步脫離呆板的技能培訓模式。采取以職業素質為導向的發展模式,真正肩負起培養適用性人才任務的職業教育重任。

職業教育人本管理是現代飯店管理的發展趨勢。

在歷史上,人本管理思想的發展大致經歷了x理論、社會人理論、y理論、z理論、復雜人理論以及職工持股等若干個演變過程。x理論認為人是懶惰的、自私的,人只是為了經濟上獲得利益才去工作。社會人理論認為人際交往等社會需要是人行為的主要動機,工人生產效率的高低主要取決于社會需要的滿足度。

Y理論認為人愿意工作并可以從工作中得到滿足,實現自己的價值。相適應的管理方式就是努力創造一個使人的才能得以發揮的環境,激勵職工使其擔負責任和做出成績,滿足自我實現的需要。Z理論旨在建立長期雇傭制,鼓勵職工參與管理,注重對職工的全面培訓,使員工忠誠于企業。人本管理的最終目的是要在企業內部創造一種員工自我管理、自主發展的新型的人事環境,充分發揮人的潛能。人本管理思想體現在幾方面:人既是管理的主體,又是管理的客體;人本管理的核心思想是促使人的全面發展與成長;組織不僅要關心其成員的物質需要,更要關心其自我價值的實現。

目前我國酒店業普遍存在的問題有:人才流失造成服務質量和產品質量的下降;員工隊伍不穩定,士氣低落,人心渙散;人員更換頻繁,管理及培訓費用增大等,要解決酒店業這些問題,盡快地與世界同行業接軌,在管理中運用人本管理模式是必然的選擇。從企業管理的趨勢可以看出,人本管理思想中“人”的重要性空前凸顯,讓顧客和員工滿意成為現代飯店經營管理必須直面的關鍵因素,現代飯店人本策略———CS(CustomerSatisfaction,顧客滿意)策略和ES(EmployeeSatisfaction,員工滿意)策略正是人本管理思想從顧客與員工關系的角度考慮,在飯店管理中的具體應用。

CS策略:企業以顧客為中心,提出“顧客就是上帝”,在考慮顧客需求的基礎上結合本身的特點決定經營方針,并以恰當的表達和溝通與顧客達成良好的認同,使顧客滿意,是一種以顧客利益為本位的行為指向。ES策略:從“只有滿意的員工,才能產生滿意的顧客”的角度出發,企業以員工為中心,注重感情投資,根據人本觀念來理順飯店、顧客與員工三者間的關系,其管理核心定位在如何讓員工滿意使員工產生最佳工作狀態,并最終達到真正意義上的顧客滿意。飯店職業教育中應強化人本管理思想職業教育在發展初期是“適應崗位、工種需求”的教育。隨著勞動力市場的變化和產業結構調整逐漸過渡到“能力本位”的教育。

所謂“能力”,按英國國家職業資格委員會(NCVQ)的界定,即指“完成一系列與作業相關的活動的能力,以及在這種職業中支持這種行為所需要的技能、知識與理解力。”飯店職業教育的基本功能是培養適應飯店業發展的合格從業者。由于市場經濟中的效益意識的影響,許多用人單位對人才效益的發揮有急功近利的心理,即希望上崗者能立竿見影地發揮作用。為了迎合市場的這種需求,有些學校的職業教育過分強調職業技能的培養,忽視傳統的人文教育為人的全面發展所起的基礎性作用;片面強調適應社會需求,安排課程多以“有用”為標準,如將“飯店管理”簡單地細化為前廳、餐飲、客房、工程、康樂等課程;任意削減人文類課程,忽略人文課程的師資隊伍建設,忽視人文課程教師的培養和引進;降低人文課程教師的勞動報酬等。飯店業是一個什么樣的行業?被譽為“美國飯店大王”的斯達特拉早就說過:“飯店業就是憑借飯店出售服務的行業”。客人來住飯店,如果只購買食品和飲料,那么,這與選擇食品店無異。

客人來飯店買不到“服務”,飯店就不成其為飯店了。飯店員工如果只會用基本的技能向客人提供食宿,客人仍然沒有真正消費飯店。可見,服務不同于簡單的技能,而服務精神背后恰恰是對人性的透徹了解。較高的文化修養和善于交際的能力則是把握服務精髓的重要手段。人本管理思想指導下的飯店職業教育本文的第一部分已談到能力本位論是針對“崗位、工種”需求而提出,在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后,“知識經濟”概念的提出和人才觀的更新,促使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逐步轉向“人格本位”。

二、“人格本位”中的“人”,是教育領域中不可忽略的命題。

心理學上,個體的人格可分為三個范疇: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三個部分中最基礎、最本質和心理動力的資源。本我的唯一動機是釋放欲望,滿足需要;自我是生活的產物,與個體生活環境密切相關;超我則是追求“完美人格”的一種努力,其標準或參照是社會接受不接受,而不是個人得失如何。從人格本位出發來理解人本管理是順應了歷史的發展。21世紀的工業社會在向知識社會過渡,未來的地球村要求每一個村民更加充分健康地發展自己的個性,運用智慧迎接挑戰。此時的職業教育向人格本位的轉向,體現了時代的要求。

(一)職業教育應注重飯店從業人員基本素質的培養職業道德與敬業精神飯店員工的職業道德是飯店員工在飯店服務過程中,應遵循的行為規范和行為準則。敬業精神則體現在具有愛崗敬業的酒店意識,即以飯店的發展作為個人發展的前提,主動積極、盡職盡責的工作態度。熱愛本職工作,勤于本職工作,視賓客為親人。

服務意識所謂飯店服務意識即飯店員工只要進入工作狀態,就能自然地產生一種強烈的為客人提供優質服務的欲望,以滿足客人需要作為自己的快樂。客人想到的,服務員早已想到,客人沒想到的,服務員也應想到。飯店員工的禮儀禮貌素養飯店員工儀表端正、衣冠整潔,不僅體現了對工作的熱愛、對客人的熱情,還能增強客人對飯店的信任感。儀態優雅,既體現了一個人的學識、修養,讓人產生敬重之情,又體現了飯店的形象。飯店服務人員的禮貌服務具體表現在微笑服務和敬語的使用兩方面。優質服務不是簡單的技能操作,而是嫻熟的技術操作與獨具特色的個的結合。個又依賴于服務員的靈活性、應變能力。應變能力是員工知識儲備、經驗積累的結果,是滿足不同客人需要,在服務中化險為夷的保證。

(二)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相結合提高飯店從業人員的人文素養為學生營造職業素質養成的環境與氛圍旅游學校的學生有著不同的教育與成長背景,但是,從進入旅游學校學習的第一天起,他們就是未來的旅游從業人員。學校應成為他們養成良好職業素質的搖籃,有責任采取教育手段改變他們的不良習慣。職業素質不是一朝一夕養成的,需要長時期的培養。旅游學校應為學生營造出文明、衛生、優美、高雅的具有旅游專業特色的學習、生活環境,培養學生熱愛旅游事業、熱愛學校、熱愛服務工作的高尚情操,使學生在學校就如同置身于一個溫暖和睦的大家庭。

加強傳統文化教育與專業技能的培訓傳統文化教育主要是通過傳統文化中的積極向上的價值觀念、推崇優良的道德規范和符合時代特征的倫理道德觀念教育,促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傳統文化中的許多優秀人文精神有利于增強學生的人文素養。僅就倫理道德素質而言,儒家的“剛健觀”可以培養學生在事業上積極進取,不斷開拓新的領域;儒家的“義利觀”,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情操,使學生在生活中能正確處理道德與金錢的關系,在工作中自覺抵制物質誘惑和精神污染……飯店是我國改革開放的前沿窗口,在吸收國外先進經驗的同時也會帶入某些消極的物質消費觀念腐蝕員工的思想。如一些員工片面追求金錢,貪圖物質享受,責任感不強,這些對旅游學校的學生也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學校教育應通過傳統文化教育與專業技能并重發展的培養模式為學生建立良好的職業道德打好基礎。

人本管理是整個現代管理思想發展的主要趨勢,同時也是飯店管理理念發展的重要趨勢。

飯店職業教育作為向飯店業輸送生力軍的重要渠道必將發揮日益重要的作用。在人本管理突出人的作用的思想引導下,職業教育必將逐步脫離呆板技能培訓的軌道,采取以職業素質為導向的發展模式,真正肩負起為企業培養適用性人才的職業教育重任。

參考文獻:

[1]孫耀君.管理思想發展史[M].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1999.[2]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M].北京:九州圖書出版社,2003.[3]吳中祥,等.飯店人力資源管理[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1.

[4]鄧志偉.21世紀世界職業教育的方向———兼對能力本位的職教體系的質疑[J].外國教育資料,1998,(1):1-7.

[5]祁明德,等.論人本管理思想發展及其內容[J].西北民族學院學報,2002,(2):86-89.

[6]鄭向敏,等.論現代飯店經營管理中的“人本”策略[J].桂林旅專學報,1998,(4):14-18.

[7]吳正平,等.現代飯店人際關系學[M].廣州:廣東旅游出版社,1996.

[8]王華.淺談飯店管理專業學生職業素質的養成教育[J].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學報,1999,(1):73-75.

篇(9)

一、人文精神是技工教育的靈魂

所謂的人文教育,是指對受教育者進行的旨在促進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個人與社會價值實現的教育,其實質是人性教育,其核心是涵養人文精神,它使人理解并重視人生的意義,并給社會多一份人文關懷。

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知識和認識的堆積。”從這個意義上說,教育的重要本質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而非僅僅是知識的教育和專業的教育。大教育家也說:“教育者,養成人格之事業也。使僅僅為灌注知識,練習技能之作用,而不貫之以理想,則是機械之教育,非所以施于人類也。”先生用這樣的話語強調了教育者應該具備人文教育理念。由此來看,對于人,第一是精神,是態度,是素質;第二才是技術,知識和能力。

教育是立國之本,樹人是教育之本;通過立德以樹人,則是技工院校教育的基本目的與任務。提倡“開放、多元、積極的主體性的閱讀熏陶”與“個性化的人文實踐活動”,強調教育的人文性,以提高學生的基本能力和“核心從業素質”,開拓精神自由空間和道德修養范疇,促進學生個體生命的健全發展。

二、技工院校人文教育現狀與存在原因

隨著我國經濟快速發展,社會對高素質勞動者和技能型人才的迫切要求,特別是國務院《關于大力推進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的決定》 的出臺,技工教育迎來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時機。但受市場力量的驅策,我們應該清醒地看到,技工院校目前面臨著一系列不能忽視的新問題。解決就業問題的根本出路在于提高勞動者素質,建立健全面向全體勞動者的職業技能培訓制度,加快培養一大批高技能專門人才和高素質勞動者,實現由數量就業向素質就業的轉變。

近年來,教育界受實用主義思潮的影響,出現了消弱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傾向。學校在對學生的教育上,產生了急功近利的心理,認為職業學校的任務就是培養中級工、高級工,他們就業后面對的是機器,只要掌握技術能操作機器就行,因而只重視專業知識學習和實踐技能的訓練,忽視文化修養方面的教育。就學生而言,在技工學校,學生普遍缺乏人文知識。對文史哲尤其是德育課的學習反應很冷淡,學生熱衷于電子電工會計證的考級等。在他們看來拿到某個等級的證書就意味著自己具備了相應的能力,而掌握人文知識與提高能力無關。最終帶來的是學生文化素養較貧乏,社會適應能力較低等負面效應。

我們現在都在談教育,可在實際的教育工作中,我們的教育很大程度上是沿著功利性的導向前行的。對于現在蓬勃發展的職業教育,我們看到了它取得的實績,但是我們也不能忽視它存在的弊端。我曾經做過一個問卷調查,你上學的目的是什么?學生的回答大多是為了賺更多的錢享受生活。很少有人說,我是為了將來服務于這個社會的。學生的眼中僅有金錢和享樂,這是否給我們了一個很大的警示。我們培養的學生僅是金錢的崇拜者,卻喪失了社會的責任感。如果他們將來走向社會,對社會又有什么大的作用呢?我們天天在談教育,但教育的實質是什么呢?也許我們已經偏離了教育的航道。

當代社會無論經濟如何飛速發展,如何培養打造各層次的人才方陣,道德、理想、人格品質等等這些內蘊的人文素質永遠是教育的大前提。正如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說:“用專業知識教育人是不夠的。通過專業教育,他可以成為一種有用的機器,但是不能成為一個和諧發展的人。”要使學生對價值有所理解并產生強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就人文知識來說,它可以內化為做人處事的能力,可以積淀為內在的文化素養。學生如果沒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和做人處事的能力是很難在社會上站住腳的。

三、技工院校加強人文教育之探究

在《少年中國說》里,梁啟超先生告誡所有的中華子孫,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少年的強不僅是體魄智力的強大,更是人格的強大。素質教育相對于科學教育而言就是人文教育,其核心是培育人文素質。教育的根本是育人,育人的本質是培養人格健全的人。技工院校教育必須重視培養學生的人文素養。那么如何在技工院校加強學生的人文教育呢?經過多年的教學工作實踐,筆者認為要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是需要一個系統的綜合的過程。

1.人文精神與專業教育相融合。在專業教育中滲透人文精神教育,讓學生在課堂上逐漸培育人文精神,然后再借助于課堂外的隱性教育實現學生掌握更多的人文知識、提高自身的人文素質,才是切合技工院校實際的人文教育之路。

篇(10)

1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中的成人教育

1.1成人教育能夠實現國民教育體系的完整

“形成比較完善的現代國民教育體系”是教育發展目標的一個定位。我國目前的國民教育體系層級結構為:學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學校教育制度和多樣化的進修培訓與成人教育等。國家考試制度、證書制度、學位制度從不同側面支撐著國民教育體系。我國教育體系的基本架構比較完整,但不夠完善。主要表現為較高層級的教育欠發達,后續教育體系比較薄弱,對繼續教育、社區教育等重視不夠。目前我國繼續教育主要是以成人教育形式來進行。成人教育的主要載體是各級各類成人院校、培訓機構、遠距離教育、社會文化生活教育和農村掃盲及技術培訓所進行的各種教育。成人教育是以年齡劃分的一種教育類型,實質上它涵蓋了掃盲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社會教育等各方面的內容。成人教育在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從來就占有一席之地。按大系統分類,可分為普通教育與成人教育。從管理體制的視角來看,我國的教育體系是由普通基礎教育、職業技術教育、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構成。從終身教育的視角來看,成人教育是學校后教育—繼續教育的總稱。因此,成人教育是我國國民教育體系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完善的教育體系中,一定需要完整的成人教育。

1.2成人教育可以實現人們享受教育的權利

“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基本普及高中階段教育,消除文盲”是一個定量目標。這個目標既把握了我國當前的國情,也適應了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需要。我國基礎教育的現狀是:基本普及義務教育,基本掃除青壯年文盲。但是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僅為8年,盲率為6.7%。截止到2000年,我國15歲以上人口文盲仍有8507萬人,高中階段的毛入學率不及50%,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僅14%,這一組數字清楚地表明掃盲任務仍然艱巨而繁重。8507萬人的后續教育包括小學、初中、高中以至于高等教育,大部分需要以成人教育的形式來完成。在未來的20年中,按教育規劃,九年義務教育地區人口由85%提高到95%,高中階段入學率達到85%,高等教育入學率接近50%,則文盲、半文盲比例可下降到3%以下,人均受教育年限接近11年。這是一個接近中等收入國家的平均水平。這個發展速度與經濟增長翻兩番同步,也是將人口負擔轉化成人力資源的必然過程。保障目標的實現,提供良好的教育機會,需要有較豐富的教育資源,成人教育資源不但必須保持,而且應該發展。

1.3成人教育是學習型社會的實現途徑

“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是一個現代教育理念,并已逐步成為主導教育思想,也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標志。成人教育與終身教育有天然的聯系,前者最能彰顯后者的特征和原則,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思想的最先接受和傳播的類型與通道。成人是接受終身教育的主體,接受教育時間最長、活動空間最廣,獲得的知識比重達90%~95%。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要從整體上提高全體國民的基本素質,只靠傳統的、正規的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必須有全社會的配合,通過多種形式的成人教育、繼續教育來提升其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的內趨力。青少年時期接受的正規學校教育是有限的和階段性的,終身學習的無限需求只能通過多樣性的成人教育來完成。教育將從一種強制的、功利性的灌輸,轉變成貫穿人們生命過程的自覺意識,成為自下而上的狀態和準則。必須著手將社會發展模式和運行機制轉變到適應學習型社會的狀態。接受成人教育是“形成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一個必然過程。

1.4成人教育能夠促進人的全面發展

“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明顯提高”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教育的主要目標。同志指出:“推進人的全面發展,同推進經濟、文化的發展和改善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是互為前提的”。“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正是基于人的發展與時展共進這一客觀規律所制定。人的全面發展就是從人的知識到能力,從品質到心理的全面健康,就是人在體力、智力、情緒、倫理等方面的多種要素結合起來,成為具有全面素質的人。全面發展的人不僅僅是具備高學歷、高技術、擁有實用和贏利知識的人,還應該是目標高遠的人,是追求和諧發展、珍愛生命、意志堅定的人,是有理想、信仰追求、崇高文明的人。人類要追求生命質量與自我完善,還要通過以成人教育為表征的繼續教育來承擔起這一義務,因為成人可以通過回歸教育認識世俗價值觀的缺陷,醫治思想深層的精神癥結。由于成人教育形式的多樣性:遠距離、“虛擬化”、有針對性的短訓、有選擇性的“教育超市”,使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成為可能。只有用“大教育”的觀念,整合社會的學習資源、文化資源、知識資源,拓展教育空間,才能從更大的社會范圍推進人的全面發展。

2我國現階段成人教育的現狀

(1)我國人口眾多,物質水平落后,經濟發展離現代化水平還有一定差距,勞動力市場整體水平落后,就業難題多,職位崗位相對缺乏,這就要求人才市場在選拔人才的時候界定一個最低的進入門檻,通常是用文憑加以限制。但是在另一方面,我國教育體系還不是很完善,教育水平不高,高等文憑的獲得有一定限制,人們便寄希望于成人教育文憑,這種重量不重質的“工具理性”取向損害了成人教育的初衷,也必然降低其整體水平。

(2)我國正處于經濟體制改革的關鍵時期,由于經濟結構的調整所造成的下崗失業問題困擾著很多人,要想讓他們面對新的就業環境就要進行對新知識、新技術的培訓。

(3)隨著我國加入WTO,經濟的不斷發展,新的工作種類、工作機會隨之相對增多,但是另一方面,現有勞動力單憑以前的技術很難應對來自國內外的雙重競爭壓力,即便技術上占有絕對優勢,由于外語、國際法或國際貿易上的知識缺乏,也大大降低了競爭力。

3成人教育的創新

3.1樹立新的教育與學習觀念

傳統教育與學習的觀念是,一次性學校教育能夠滿足人一生正規學習的需要。這顯然不適應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要求。要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學習不再劃分為學習階段和工作階段。學習是無圍墻的,不局限于學校學習。學習應包括在職學習、社會學習等,學習形式是多樣的,不僅包括正規學習、系統學習,還包括非正規學習。大量學習是在生活中、交往中、工作中發生的,學習的內容不僅包括知識、技能,還包括態度、方法、行為、習慣等。接受教育不僅是擇業的需要,更是人的素質的提高、全面發展的需要。繼承是學習,創新也是學習。學校教育要重視培養人的終身學習態度、方法和習慣,為人的終身學習奠定良好基礎。

3.2建立現代成人教育制度

成人教育的發展與促進,除了輿論宣傳與倡導外,更重要的是用立法和制度保證。我國教育法規和條例在逐步完善,但是還缺少專門的“成人教育”或“終身教育”法令法規。在教育發達的國家,例如法國于1972年通過了《終身教育法》、美國于1976年通過了《終身學習法》、日本于1990年通過了《終身學習振興法》等。這些法規的出臺,都發源于成人教育,從某種意義上說,成人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主體與核心。同時我們還可以在各種組織的內部制定治學促學規章制度和獎勵辦法,鼓勵成人的學習積極性和各種教育資源對成人學習培訓機構的投入。建立回歸教育制度,讓所有的畢業生或者成人學習者,只要條件允許,他們在其生涯的任何時候都可以回到原校或到別的任何學校接受再教育,建立帶薪學習制度。

3.3劃分成人教育的結構層次

成人教育由于其接受者的年齡、文化層次、專業不同,也呈現出不平衡的狀態,所以發展成人教育也應該按照客觀實際情況來決定。多種形式辦學,擴大自由度,不僅可以提高教育水平,還可以吸引更多的人參加到其中來。現階段主要可以分成三個不同的層次來進行:一是以高等院校為依托,成立成人教育學院,這種學位授予制的成人教育是較高水平的。另外,也可以通過在開放性大學里舉辦講座、培訓班的形式傳授知識;二是以企事業組織為單位對本單位內部職工進行長、短期的專業知識培訓,這種形式范圍小,但具有很強的時效性、針對性;三是社區內部培訓,即針對本社區特定人員的培訓,比如說,在就業形勢不好的情況下,社區可以利用單位優勢對下崗人員進行再就業培訓,這也屬于大的成人教育范疇之內。

在我國當前情況下,筆者認為第二種情況是最適合、最可行的,因為我國現階段經濟欠發達,勞動力的專業技術水平還不高,在企事業單位內部進行培訓,可以彌補這個缺陷,比其他兩個途徑更能發揮作用。

3.4構建成人教育網絡

將各種企事業單位和社會團體都辦成學習型組織,共同參與成人教育。讓所有的社會成員都有適宜的學習機會與環境。拆除成人教育機構與其他教育形式之間的藩籬。組建成人教育聯合體,共享廣播電視、函授、自學考試以及圖書館、博物館等教育資源,充分利用遠程教育手段加快成教發展。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的閑暇時間增長,可自由支配的時間增多,老齡人口增多,家庭生活時間增多,社區活動的對象和時空成倍放大,但是,我國的社區成人教育尚在起步階段,因此社區成人教育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目前還應該特別關注農村成人教育的發展,農村成人教育還停留在掃盲的初級階段,發展方向不明確,缺乏經費,機構不健全,隊伍不穩定。沒有農村的成人教育,就沒有農民的全面發展,也就沒有全面小康社會。所以我們應該特別地關注農村成人教育的建設與發展。

參考文獻

上一篇: 工業安全論文 下一篇: 農學專業畢業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偷拍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深田咏美 |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亚洲国产日韩欧美在线看片 | 日韩在线一级还看 | 亚洲中文字幕精品级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