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3: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語文學科教學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沒有“圍場”的課堂
讓我們看看周益民老師教學的《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片段。
師:想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有綠樹、翠竹、碧草、青山,它們都是綠色的。
生:不對,大自然里也有紅花、彩霞呀,并不完全是綠色的。
師:說得有道理!那么詩人為什么偏要說它是綠色的呢?想想,綠色是不是有著某種——
生:我明白了,綠色是生命的顏色,象征著活力。
師:好啊,正是人們常說的“生命之樹常青”。
生:確實,在沙漠里,只要看到了綠洲,就等于獲得了生命的希望。
生:因為綠色充滿活力,像一個少年,朝氣蓬勃,熱力四射。
生:王安石“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綠”的運用被歷代稱頌呢!
生:綠色還是環保的同義語,現在人們要吃綠色食品,要住綠色住宅。
師:是的,有人甚至把充滿溫馨的課堂叫做綠色——(生:課堂)總不會說是到了植物研究室吧。(生笑)
生:我就不同意,難道其他顏色就不能代表大自然的色彩了?
師:好啊,那你說說看,你認為大自然是什么顏色的?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紅色的,紅楓、紅花、紅云,萬紫千紅。紅色代表著喜氣洋洋,象征著紅紅火火。
師:紅色的大自然,好!蘊藏著熱烈,昭示著興旺,傳遞著幸福。古詩中對“紅”的吟詠也很多,像——
生:霜葉紅于二月花。
生:人面桃花相映紅。
生:日出江花紅勝火。
生:映日荷花別樣紅。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白色的。白色象征著圣潔、高雅,雪花就是那美的精靈。
師:不錯,民間有諺語:瑞雪兆豐年。
生:我覺得大自然是彩色的,人們不是常說“綠樹紅花”“五顏六色”“五彩繽紛”“橙黃橘綠”嗎?你們想,如果只是一種顏色那多單調啊!
師:大家說得可真好。不過我也發現了一個有意思的現象,同一個大自然,怎么各人的體會就不一樣呢?
生:肯定不是紅綠色盲唄。(笑聲)
生:是因為每個人的喜好不一樣吧。
生:我想,是每個人對大自然體會的角度不同。
師:精辟!你的發言讓我想起了坡的名句——橫看成嶺側成峰。剛才我們的討論是否就是現實的自然和心中的自然的關系?(生點頭)那么,現在,讓我們一起走進詩人的內心,來體會他心中綠色的大自然吧。
以上流程樸素得不能再樸素——“描述、初讀、感受、交流、讀誦”。周老師卻如一位底蘊深厚、諳熟規律的“指揮家”,啟發引領、聯想推演,用神奇的指揮棒經營自己的“樂隊”——啟程,抒情,轉合,激蕩。沒有現代化輔助手段,完全是蘇格拉底式的對話,正視學生的關注點,不是居高臨下的告訴學生“這是什么、那是什么”,但其蘊涵的外延和內涵卻很廣,我們已經不能從“重點是否突出,難點是否突破,方法是否先進”的技術層面審視。周教師沒有把知識技能看成凝固不變的東西,而是合理承認其不確定性,通過它進行批判性、創造性思維并由此建構出新的意義。這樣的教學過程就真正成為學生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過程,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探究本位”、“學生中心”的課程理念。于是,學生才探究出了一個五彩繽紛的大自然,“唱出”了自己心中的色彩,獲得了心靈的遠航與飛揚。
由此,我想到了“牧羊人”。如果牧羊人圈定一塊草地放羊,羊是不會膘肥體壯的。所以牧羊地是沒有圍場的——翠滴、鮮花點綴、藍天白云映襯,好一塊活力盎然的生態之地。周教師的課堂就是這沒有圍場的廣袤的生態之地——教師挈領一句:“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綠色的?”學生就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得出不同的認識:“大自然有綠樹、翠竹、碧草、青山”,所以大自然是綠色的;觀照自己的主觀感受:“因為綠色象征生命,象征活力”,所以大自然是綠色的;整理加工自己的語文積累:“認為大自然是紅色的”、“白色的”,或索性走入自己內心“認為大自然是彩色的”。
這樣的課堂才是生命的綠色課堂,才是原生態的可持續發展的課堂——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原來知識的意義被重新建構:“同一個大自然,各人的體會卻可以不一樣”,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學生學會了用自己的眼光去觀察自然,用別人的態度來反觀自己,用自己的情感去理解別人,用作者的詩情來體悟人生;也就是這么一個過程,學生的閱讀心境一下子與文本的語境打通、連接甚而同化。對話的平臺已經建起,對話的語流必將暢通無阻。正因為跟學生的個體生命體驗相關,就避免了被動的強加,從而形成對話和個體感悟,實現了內在主動性驅動下的學習活動。這種不設“圍場”的課堂其實就是追求一種不確定性、生成性,彌漫其中的思想和生命的氣息將使課堂充滿不可預料的魅力,使課堂成為一個思維激蕩和靈感勃發的“場”。
可惜,關于小學語文教學,大多仍然陷在“圍場”內的探索上——教程怎樣設計,課件怎樣制作,多媒體怎樣應用,學生怎樣調動……語文課已經被打扮得花枝招展。似乎現代化的教學就是按動鼠標和敲擊鍵盤,似乎教師的作用只剩下了組織和引導——這實在是一種偏頗。不是嗎,技術的先進并不代表理念的先進。從很大程度上講,就人文教育而言,推動其前進的不是技術而是思想;不是那些精于弄巧、疏于深思的“工匠”,而是底蘊厚實的教師。
家常味的課堂
讓我們再看看周益民老師教學的《去打開大自然綠色的課本》另一片段。
師:同學們讀讀課文,想想,詩人為什么說大自然是課本呢?
生:因為大自然里充滿著知識,充滿了科學的奧妙。牛頓就是從蘋果落地受到啟發,發現了萬有引力。
師:哦,那就是說大自然是一本奇妙的科學課本了!啊,謝謝你,你打開了我的思路,我的腦中突然冒出了一個很有意思的話題,咱們不妨來討論討論:大自然是本什么課本呢?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本語文課本,當你看到樹木的時候,就會想起“木”字。我們倚靠在大樹旁,不就是“休”字嗎?
生:我認為大自然是音樂課本。小燕子是音符。《燕子》中寫道:停著的燕子成了音符,譜出一支春天的歌。
生:我也認為是音樂課本。小蝌蚪才是音符呢,小河嘩啦啦地往前跑,像在唱著一首古老的歌謠。空中,小鳥在賽歌,那是民族唱法,“自在嬌鶯恰恰啼”嘛;林間,野獸在狂吼,那都是搖滾。(生大笑)
生:我認為是美術課本。它色彩鮮明,線條多樣,層次豐富。山川田野,鳥獸蟲魚,都是畫上的景觀。
師:好美呀,我又想起了一句詩:云是天空的畫。
生:我不說課本了,我認為大自然是一本童話書,一本用絢麗色彩描繪成的童話書。一年四季,都在講述著不同的故事。春天的童話是嫩嫩的,夏天的童話是碧綠的,秋天的童話是金色的,冬天的童話是雪白的。
師:好浪漫的想象啊!
師:同學們,大自然真是神奇而又美妙,打開它,你就會感受到它的魅力。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它還會是數學課本、體育課本,甚至舞蹈課本等等。就像我們心中各有一種大自然的色彩一樣,我們只要用心閱讀,也同樣會擁有一本屬于自己的大自然課本。
聽著聽著,突然有一種錯覺:老師不是站在臺上,甚至也不是在學生中間隨意走動,而是和孩子們圍坐一圈,閑閑地敘,淡淡地笑——漫談,朗讀,解句,拓展——于恬淡從容的氛圍里,教學流程如一幅綠意濃濃的畫卷,在談話間次第展開。這節平常課是和孩子一起制作的家常菜,是真實樸素,平常普通的味道,然而卻是一天也不能離開的真正有營養的米飯,而不是鈣片、維生素之類的“補藥”。這樣的課堂就像每天的生活那樣自然,教師是在為學生上課,而不是給聽課的人表演。
科學是一種動態、不斷進步和持續變化的過程,而并非是一成不變的,即科學是一種動態過程,而不僅僅是一種產品.有了這些科學史內容,學生就容易理解教科書中所呈現出的科學不是靜態的,而是隨著社會發展不斷變化的,現在所學習的科學知識只是科學發展歷程中的特定階段的成果,在將來還有可能發生變化和得到進一步發展.因此,科學史的主要作用是為學生展示一種關于科學本質的完全不同的觀點,而不僅僅是讓學生通過學習當前的科學理論、進行實驗操作和分析實驗數據來理解科學的本質.例如,學生在學習“光合作用”時,如果沒有相關科學史的介紹,學生所獲得的知識只是該領域當前的研究成果,至于這些成果是如何獲得的,以及還有哪些有待進一步研究的問題,學生很難獲取這方面的信息,這將導致學生對“光合作用”的認識只是停留在靜態的層面,無法認識到科學的發展過程,進而限制其思維發展.經由科學史的學習,如果學生將來從事相關領域的研究,他們的研究視野在某種程度上會得到拓寬,而這反過來又會影響該學科的發展.因此,從這一點上講,科學史對學生理解科學的動態和發展性本質,以及科學的長遠發展都將是有益的.
2.科學史與科學研究方法
科學的發展過程總是依賴于研究方法的不斷更新,根據其發展的不同階段所依賴的技術及其相應的成果,可以將其視作是基于實證研究的發展過程.在科學教育中,學生不僅應該學習已知的科學知識,還應該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這種探究過程既包括科學家曾經實施的實驗或教師設計的類似實驗,也包括教師引導學生對科學史資料的分析.不管采用何種形式的探究,其根本宗旨是訓練學生的探究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前的科學課程雖然強調科學過程技能的訓練,學生可能有機會體驗實驗設計過程并學習實驗操作能力,但是對于這些科學過程技能在科學知識的構建過程中扮演何種角色并未進行深入思考.因此,這種課程只是以脫離情境的方式教給學生科學過程技能,未能向他們提供認識和探討科學本質的機會.而強調依托特定情境的教學正說明了科學史在這方面所特有的教育價值.通過展示科學史中不同研究方法的研究成果,可以使學生感受到科學方法對于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同時,學生還可以比較各種不同的研究方法,理解各自的優點及其局限性,從而為其科學思維的發展搭建平臺.例如,在教授高中生物學中“DNA是主要遺傳物質”時,教師可以先向學生展示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實驗,通過問題引導學生充分理解該實驗的設計原理和目的,然后得出初步結論“R型和S型肺炎雙球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基于這一結論,再進一步引導學生思考“這種轉化因子是什么呢?”教師可以直接呈現格里菲斯的實驗設計和赫爾希的噬菌體侵染實驗,通過討論和引導,確定遺傳物質主要是DNA.在這一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分析相關的科學史材料,使他們逐漸理解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這對他們更加深刻地理解科學的本質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學中,教師還可以根據科學史設計特定的教學活動,并非將科學史內容像講述歷史故事那樣直接呈現給學生.例如,在上面的教學內容中,教師引導學生分析完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后,進一步思考“這種轉化因子是什么呢?”接下來,教師不要急于展示格里菲斯和赫爾希的實驗設計,而是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嘗試設計實驗回答這一問題,教師為他們提供必要的教學支持,例如,通過問題串引導逐步思考解決方案.通過這種基于科學史特定設計的教學活動,既可以使學生理解科學研究的設計原則,還可以訓練他們設計實驗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科學史與科學事業
科學的發展過程是不同時代諸多科學家、社會學家等多個研究群體共同努力的過程,是一項人類事業.科學史正是反映這一科學本質的重要教學媒介之一.科學史材料一方面可以呈現眾多科學家在同一研究領域的不同研究成果,例如,在細胞膜結構模型的研究過程中,至少涉及歐文頓(E.Overton)、戈特(E.Gorter)和格倫德爾(F.Grendel)、弗雷(L.D.Frye)和埃迪登(H.Edidin)、桑格(S.J.Singer)和尼克森(G.Nicolson)等科學家的重要研究貢獻.這可以使學生意識到當前的科學成果是現代科學家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的修正和完善,這將影響他們對科學的認識.作為社會中的個體,任何科學家都需要與同行及其研究成果有直接或間接的交流,只有在這種交互作用下,才有可能取得新的科學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科學史還能使學生意識到某些科學家對于新發現的抵制,這也是科學社會學家和科學史學家所研究的重要主題.此外,將科學史恰當地整合到科學課程中還能展示在科學發展過程中所經歷的困境和曾經受到的批評.科學研究、科學家的研究動機等相關內容,不僅可以用來解釋科學的本質和優勢,同時還應呈現其不足之處.這也是科學得以持續不斷發展的原動力所在.因此,對于科學是一項人類事業這一觀點的理解,將有助于學生更加充分地理解科學的本質,這是科學史無可替代的教育價值.
二、科學史能促進學生的概念轉變和知識建構
人們每時每刻都在通過觀察構建和重構他們對于自然界的看法,即意義建構.學生的學習也是一種類似和持續的意義建構過程.通常認為這種心理過程從本質上講與專業人員構建新知識的認知過程是相似的.知識的建構過程是人類形成共同意義的復雜過程.如果能夠很好地理解一個人是如何獲取和組織知識的,那么就能夠理解該學科領域的學者所構建的知識結構.在科學教育領域,許多研究者開始嘗試運用各種教學材料或教學策略來幫助學生認識科學知識的建構過程.例如,皮亞杰(Piaget)提出的臨床訪談研究法(clinicalinterview)、凱利(Kelly)的方格分析法(repertorygrid)和諾瓦克(Novak)的概念圖法等.后來,人們又提出運用科學史教學的方法來幫助學生構建知識.
1.科學史有利于學生基于真實情境建構知識
當前的科學教育強調科學是“辯護知識”的過程,并且驗證已知的內容,而對于科學知識是如何產生的則關注不夠.科學知識的本質包含了兩個方面,“辯護知識”是其中之一,強調我們已經知道了哪些知識;另外一個方面是“發現知識”的過程,主要突出已知的知識是如何知道的.在科學課程中融入科學史內容,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過程中不同事件之間的相互聯系,而學生往往容易忽視或意識不到這一點.例如,在化學課程中,在講到阿爾弗雷德•維爾納(AlfredWerner)的配位理論(co-ordinationtheory)時可以為學生提供如下科學史材料:19世紀上半葉,確定分子重量的唯一方法是測量蒸汽密度.直到后來法國化學家Raoult和荷蘭化學家Van’sHoff對溶液依數性的研究,人們才發現沒有一種可靠的方法可以用來測定非揮發性化合物的分子質量.因此,人們通過分析揮發性物質Fe2Cl6認為CoCl3含有Co2Cl6組分,瑞典化學家Blomstrand從而推測鈷氨絡合物是二聚體.直到1890年丹麥化學家S.M.Jorgensen和1892年美國化學家J.Petersen通過冰點和測量金屬氨合物(Blomstrand最初將其分子式二等分)溶液的電導率,推演出單體分子量.既然根據配位數6提出的八面體構型是Werner理論的基本假定,那么如果沒有Jorgensen對Blomstrand分子式的二等分(例如,將Co2Cl6•12NH3二分為Co2Cl6•6NH3),也就不會產生配位理論了.通過閱讀和分析這些材料,學生可以認識到配位理論的提出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不同時代的眾多科學家不斷地修改和完善.融入科學史的科學課程能以更加真實的情境呈現科學的重要發現,學生不再將科學視作偉人創造的完全獨立的事件,而是能夠將這些事件有機地聯系在一起,從科學發展的邏輯視角認識科學發展過程,有利于其理解科學知識的構建,并將其整合到自己的認知框架中.此外,在科學課程中引入科學史不僅是介紹科學家個人或他們的研究成果,而更重要的是展示科學知識的不斷積累過程.這種真實的知識產生背景對于學生構建科學知識是一種有效的情境支持.
2.科學史有助于揭示學生的前科學概念,并促進概念轉變
科學知識可以分為果性知識(ready-madescienceknowledge)和過程知識(science-in-the-makingknowledge).其中,果性知識是指科學事實或對客觀現實的陳述,是無可爭議的,也與產生這種知識的特定情境無關.而過程知識則是具有爭議性和不穩定性的知識.學生學習過程知識的過程是一個主動構建的過程,需要提供具有吸引力的情境,以使他們有機會參與小組討論和實驗活動,進行口頭和書面交流,解決問題,并進行持續的個人反思.學生在學習科學的過程中,他們的某些觀點與前范式時期科學家的觀點(pre-paradigmaticthinking)有可能是相似的.而學生持有的某些前科學概念或錯誤概念與歷史發展過程中某個時期的認識是類似的,這就使得科學史成為預測學生在構建概念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難的一個有用的工具.例如,在光合作用的研究歷程中,科學家曾一度認為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物質來源于土壤中的營養物質,這種觀點在現在看來是錯誤的.而低年級學生在接受正式教學之前也存在類似的觀點,這就是學生所持有的前科學概念.如果教師能夠充分理解科學概念是如何演變和發展的,那么他們就能夠預測學生在學習這些概念時可能遇到的困難,這可以幫助教師在備課時將這些因素考慮在內,設計有效的教學活動和創建有效的學習環境,以促進學生的學習.在這種情況下,這種困難不能視為學生學習真正的障礙,而應將其轉化為有意義學習的有效工具.科學史可以提供恰當的素材,以展示科學知識的修正與完善、排斥與重述,及其相對性并依賴于當時的社會等研究背景.與自我評判個人所持有的前科學概念相比,學生更容易先評判科學發展史上的科學知識或模型.這也為學生繼續意識到自己認知結構中存在的前科學概念,進而創造認知沖突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例如,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讓學生說出自己對“構成植物體的主要物質來自于哪里?”這一問題的觀點,暴露其前科學概念.然后,再通過討論和分析科學史材料,讓他們分析歷史上科學家所持有的觀點,通過討論,逐漸理解自己原有認識是不科學的,而且還與科學家認識事物的過程是相似的,從而幫助其建立科學概念,實現概念轉變.同時,還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這種錯誤認識具有普遍性,通過材料分析,可以形成科學概念.由此看來,學生概念的發展過程與科學史中科學概念的演變過程是平行的,科學史教學可以幫助學生轉變觀念和構建科學概念.
三、科學史能改進學生對科學的學習興趣和態度
科學史材料涉及科學發展和有關科學家的“故事”,能夠引起學生的興趣,為學生建構知識和思考問題提供了線索.同時,學生還能從中體會到科學與個人健康和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進一步認識到科學作為學校教育課程的重要意義.科學史不僅可以將抽象的科學知識通過案例的形式予以具體化,并呈現給學生;同時,融入科學史素材的教科書能以敘事的方式引導學生思考,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從而創造有意義的學習情境,建立起所學內容與其前科學概念之間的聯系,這將最終有利于學生構建科學知識和概念的意義,即形成科學知識.此外,這還能幫助學生形成對待科學的積極態度,并進一步激發他們的科學學習,在以科學史為背景所進行的科學家角色扮演活動中這一優勢更加突出.例如,生物進化是一個抽象的生物學概念,可以通過科學史材料將其具體化.在生物進化理論的發展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不同科學家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學說,按照時間順序可以分為三個主要階段:神創論、拉馬克“用進廢退”“獲得性狀遺傳”和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通過展示不同觀點提出的背景和不同觀點互相“博弈”的過程,可以使學生認識到科學發展的過程會受到社會因素、文化因素、意識形態、科學證據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在這種科學史材料的輔助下,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受到背景材料的刺激,同時,他們還能夠逐漸形成對科學發展的正確認識,即形成良好的科學態度.澄清和展示科學史的影響可將科學帶到生活中去,使學生建立起二者之間的聯系,這在傳統的去情境化教學中是無法實現的.這種教學方法可以幫助學生學會欣賞科學是植根于特定價值觀的過程,例如,客觀性、好奇心、對真理的追求、誠實、謙遜和為人類福祉獻身等.此外,學生還能意識到科學知識并非像教科書上所呈現的那樣客觀,而是人類共同努力的成果,既有成功,也充滿了失敗和挫折.那么,在教學中教師不僅要考慮學生的前科學概念,而且還應考慮學生的情感因素,例如,恐懼、焦慮、希望和期望等.
四、科學史能拓寬學生視野,促進科學與人文的交流
科學的發展同時還受到不同哲學、審美、宗教和政治觀點,以及社會實踐活動等因素的影響.從這一點上講,科學史又被看做是一種社會和文化現象,因此,科學史學家應該在當時的空間和文化背景中研究科學的發展過程.薩頓認為在舊人文主義者同科學家之間只有一座橋梁,那就是科學史.科學史教育的目的之一在于盡可能填補二者之間的鴻溝.因為即使在科學課程中,堅實的文學藝術基礎和強調歷史觀點也將會迫使具有更多科學頭腦的人更細致地考慮人生中非科學的方面.另一方面,由熟悉科學史的人解釋科學方法將會使比較有文學頭腦的人認識到現代文明精神.也可以說,“向人文科學工作者說明科學發現的內在意義不僅是外在用途,向科學家說明人文科學的深刻人性,從而使他們緊密團結起來.”通過科學史內容的學習,可以幫助學生全方位地認識科學家,科學家不再是天才,而是和他們一樣,都是既有優點也有缺點的普通人.由此,學生在學習中會發現有創造性的科學家與有創意的藝術家具有許多共同之處.因此,通過科學史使科學與人文之間建立關聯,對于學生理解科學與人文之間的關系是至關重要的.此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會發現直覺和邏輯都是解決問題的合理方法,而且也會發現科學家的性格多種多樣,從而使得他們能夠對自己的創造力有更好的認識.學生通過科學史可以了解到沒有任何一個國家可以壟斷科學發現,這使他們能夠充分地認識到科學無國界的特征.因此,從這一點上可以看出,科學史可以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搭建溝通的橋梁.例如,化學家凱庫勒研究苯分子式時,從夢境中得到啟發,提出了苯環的結構.這種類似于藝術中的想象力和人文因素促成了他的重要研究成果.他曾經說:“……我夢到有一條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快速旋轉,仿佛是被一陣靈感驚醒,就是在這個晚上,我形成了苯環結構這一假說.”當然,他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結構學說并不能完全歸功于夢境,這是以其科學知識為基礎的,因此并不是偶然的.凱庫勒在大學里學習的是建筑專業,后來因為聽了化學家李比希的化學課才轉而學習化學.他的建筑學修養、化學專業基礎和想象力共同促成了苯環結構理論的誕生.因此,科學史在拓寬學生視野,促進科學與人文交流方面有其獨特的價值,能使學生用多個角度(人文的視角)認識科學的發展,以全方位地理解科學.
二、通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課堂效率的高低和多種因素有關,其中,學生的參與程度是影響語文課堂效率的非常重要的因素之一。新課程改革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性,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離開學生參與的教學過程是殘缺的教學,是沒有活力的機械教學。因此,在語文教學中,教師應想盡一切辦法來引導學生參與教學活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首先,教師應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培養學生參與教學的意識。廣大語文教師應樹立新的教學思想,改變傳統的以教師的教為主的授課方式,在制定教學目標時,就應該明確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也能夠明了自己的定位。這樣,教師和學生在此問題上達成共識,才能在課堂上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其次,教師要重視課堂教學的組織策略。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關注學生的實際需要,從學生的具體情況出發去組織教學。教師只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組織課堂教學,才能使學生積極參與教學,教學效果才會更好。反之,如果教師在教學中不重視學生的發展和學生的接受心理,而盲目地教學,必然會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最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熱情。盧梭曾經說過:“教育的藝術是使學生喜歡你所教的東西。”所以,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注重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采取多種措施和手段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在課堂上愿意去學、主動去學,能夠積極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真正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情境,營造和諧融洽、民主平等的教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筆者在教授UnforgettableFilms一課時,利用多媒體課件先放一段相關的視頻,在學生看完視頻之后,找一位學生把剛才的視頻用自己的話表達出來,緊接著再讓學生用英語把自己喜歡的Films講述出來。這樣做一方面可以鍛煉學生的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讓學生學會標準的語音語調;另一方面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啟迪學生的智慧,活躍課堂氣氛,為提高英語課堂教學效率奠定良好的基礎。
2.講究授課藝術,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堂教學成功與否,其標準之一是看教師的授課藝術,包括組織教學藝術和講授語言藝術。教師擁有較高水平的授課藝術,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例如,我們制作課件時,尤其是在導入部分,可以用一些時下比較流行的學生看到會引起共鳴的資源,激發學生的求知欲,使他們產生強大的學習動力,從而使他們頑強拼搏,努力學習英語。
二、精彩的導入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導入是一個最基本的課堂教學環節;雖然不用占太多的時間,但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有很大的作用。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運用良好的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在短時間內使學生集中注意力,讓學生全身心投入到對新課題的學習中。
課堂教學是科學教學的渠道,教師應該為學生提供創造性思維的機會。例如,在課堂教學中讓學生針對某一個問題進行討論,師生共同探討。既可體現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原則,又可以讓學生始終在一種積極的情緒之中,主動、活潑地參與教學內容。讓學生體會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體驗到創造性學習的樂趣。課外為學生提供良好的環境,讓學生在課內產生的一些問題,能夠在課外解決,如實驗室在課外活動時為學生開放,或組織一些課外發明小組等。
2.讓學生跳起來摘桃子
正確的教學方法不應讓學生不伸手即可摘到桃子,而應讓他們只有跳起來才能摘到桃子,讓學生的身心發展從現有水平提高到最高階段,讓他們的潛能發揮出來例如,在講“滑輪”一課時,在講完定、動滑輪的優、缺點后,讓學生組裝一個既省力又能使工作方便的輪滑,從而讓學生的創造“火種”燃燒起來,激發了學習的興趣。
二、改革教學方法,激發創新精神
1.質疑問題的精神
自然科學包羅萬象,豐富多彩,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探索自然的奧秘,發展他們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善于發現問題、敢于提出問題的能力。逐步形成“生疑”的能力,發展學生的探索性思維。如,在講“電磁鐵”時,學習電磁鐵性質,有的學生匯報實驗結果時說自己制作的電磁鐵能吸起四個大頭針,有的能吸七個……這是為什么?教師這時引導他們比較各組的電磁鐵構造有何不同,實驗的方法有什么不同,有的同學說可能和電池的數量有關,有的說可能和線圈匝數有關,然后教師要求學生自己設計實驗驗證,從而也把內容引申到電磁鐵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通過自己動腦提出問題,證明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確,激發學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相對其它學科而言,教育學的興起時間比較晚,近幾年國內的教育學才發展得比較迅速,出現了一個專業教材不斷誕生的,隨之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第一、很多教育學專業教材的內容都相差不大,沒有自己的觀點,缺乏創新性;第二、與教育學專業的分支學科相匹配的教材出現內容大同小異的現象,如教育學和教育哲學這兩門課程中很多內容都是重疊的。有些內容的重疊是因為知識的相關性,是必要的,但這就要求各學科之間要進行良好的教學溝通,杜絕課程內容的相互重疊。
(二)功利性取向對課堂教學的影響
由于當今社會就業難的問題,所以很多學生從一進入大學就在擔憂畢業后的工作問題,因此,很多學生還沒有開始真正接觸教育學的專業知識,就已經在擔憂畢業后是否能成為教師,除了當教師還有沒有其他的就業機會等一系列問題。而且很多人就在思考,如果畢業后不能成為教師,那現在學的專業知識以后就排不上任何用場。學生這種功利性的心態會為其日后的學習造成非常不好的影響。學生在入學之初便為畢業后的就業問題而擔憂,這是我國現階段的國情所致,本無可厚非,但如果學生處理不好這種情緒,功利心太過嚴重,則會處于迷茫無助的狀態,更嚴重的則會喪失學習的激情和熱情,這必然會給課堂教學帶來負面影響。如果教師也有同樣的疑惑,將自己的本職工作單純地看作是安身立命的手段,那么基于教師和學生的雙重功利性,課堂教學必然不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成果。
(三)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有待提高
良好的課堂教學效果離不開優秀的專業教師,教師是課堂教學改革的關鍵。目前,各高校教育學專業的教師都有比較高的學歷,研究生學歷的教師占很大的比重。但受到當前社會風氣的影響,很多教師把學歷水平的進一步提高、科研項目的進展等一系列與個人經濟利益密切相關的問題放到了第一位,致使其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課堂教學中,影響了課堂教學的成果。
二、針對課堂教學改革的意見
(一)重新設置課堂教學內容
從社會需求而言,教育學專業需要培養具備高新知識體系的優秀人才,從教育學專業的培養目標而言,其培養出的人才應該是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寬廣的專業面的全能型人才。學校對于專業課程的調整應該緊緊圍繞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來進行,要脫離傳統課程所遺留的影響,勇于突破傳統課程的束縛,敢于創新。在依據本校實際教學情況的基礎上,對傳統課程進行適當地修訂,選擇有助于夯實學生專業基礎,拓寬學生知識面的典型課程。學校設置課程時,不能簡單地只考慮學科安排這一角度,還要結合課程目標、內容、體系等因素。學校科學的課程設置是教育學專業課堂教學能夠取得良好效果的前提。
(二)精煉學科內容,增加有效課堂時間
學校應該舍棄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本校的課程資源,把握整個教學體系,精煉每個分支學科的教學內容,從眾多的教學內容中為學生選取精辟的教學課程,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為了防止各個分支學科教學內容的相互重復,學校除了要對課程進行精煉外,還應該組織教育學專業的相關教師進行課前的集體備課,共同研究各自的課堂內容,確定各自課程的教學重點,這不僅能有效避免各學科之間的重復,增加有效的課堂時間,還能保證學生所學內容的系統性及關聯性。除此之外,教育學專業應該增加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對實踐教學的重視程度,這不僅能提高教師的課堂教學效率及教學質量,更重要的是,能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讓學生主動投入到專業課程的學習中。
(三)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
由于教育學專業的特殊性,其對教師具有較高的要求,教師的綜合素質會對學生產生深厚的影響。因此,學校應該向專業教師提出更高的要求,培養具有較高人文素養的優秀教師,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利用生物科學史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徑
科學方法往往寓于具體科學知識的認識過程中,只有把認識過程合理地展現出來,學生才能領會科學方法是如何提出的,從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解決問題,從而掌握科學方法.而在當前中學生物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只是把生物史作為一種知識,附加在生物知識教學內容上,而忽略了生物史的科學探究過程,疏于從思想與方法的歷史角度去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的教育.因此,在應用生物學史開展科學方法教育的課堂教學組織過程中,我們應從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入手,把握好“科學史”與“科學方法”這兩條主要線索,組織“探究性學習”,讓學生在“體驗生物科學史”的過程中,實現對“科學方法”的教育.下面結合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教學過程談談滲透科學方法教育的基本途徑.
1.利用生物科學史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科學探究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上課伊始階段,教師將生物科學史上引發科學家對某一問題研究的生物學現象作為問題情境呈現給學生,一方面能可以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創設學習情境,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切身感受什么是科學發現,怎樣提出問題,并在他們腦海中留下深刻印象.教師可以采用幻燈片、講故事、文字展示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再現生物學現象,然后啟發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在學習“植物生長素的發現”時,教師先展示同學們熟悉的日常生活中植物向光性的圖片,再播放達爾文觀察植物向光性的動畫引發學生思考,提出問題“植物向光性的原因是什么?”“單側光和尖端在植物的向光性現象中都起了什么樣的作用呢?”問題情境的創設使學生很自然地邁出了科學探究的第一步.
2.沿著科學史的發展軌跡,體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假說、演繹推理法
在生物科學史中,一般都展示科學家在研究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和解決的方法,生物學史的學習過程就等于學生沿著科學家的發現思路作了一次思維的探究.針對上面所提的問題,教師引導學生對達爾文的幾組實驗進行比較分析提出自己關于向光性原因的假設或猜想,并請他們用自己的方式進行表達.然后教師再引入科學史中達爾文的假說,讓學生結合當時的達爾文所處的歷史背景討論思考為什么達爾文會有這種假設,再思考自己所做的假設是否合理,這樣可以使學生在心理上和情感上更接近科學研究,并能體會達爾文得出結論所采用的具體科學方法———假說法.假說的結論是否正確呢?我們如何來驗證?自然地引出詹森和拜爾的實驗,從不同角度驗證達爾文的假說.然后師生一起分析詹森、拜爾的實驗思路、結論:尖端產生的刺激可以透過瓊脂片傳到下部,彎曲的原因是尖端產生的刺激在下部分布不均勻.提出假說:尖端產生的刺激可能是一種化學物質.該假說是否正確呢?科學家繼續探索的步伐前進到了溫特的實驗:讓接觸過尖端的瓊脂塊放在切掉尖端的胚芽鞘上結果胚芽鞘生長或彎曲生長了,從而驗證了假說的正確性.生長素的發現,是眾多科學家利用多種科學方法共同合作的結晶,通過該過程的學習既讓學生理解了實驗設計原則與方法,又在這一過程中,體驗了科學家的探索精神,在現有手段的基礎上對于事物本質不斷探索的精神,使學生體會科學家在做出猜想和假設時所用的具體科學方法,從而實現滲透具體科學方法教育的目的.
3.模擬科學史中的實驗探究過程,學會科學研究的方法———實驗法
“人的現實存在是有血有肉有認知意志和情感,活生生的存在,這是人文精神的出發點,也是促進人類幸福、人性美好、社會和諧的基礎,更是人文精神哲學探討的終極目的和歸宿”,這表明人文精神是人作為群居動物必須具備的一種自然屬性,延伸可理解為人文教育的目的就是把生物人培養為會生活的社會人。“愛同類”在動物界能夠達成共識,這說明愛不僅僅是美德,更是一種群居的技能,正如儒家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季羨林認為人文精神和道德有密切關系,人生來要學會處理三種關系:天人關系、人人關系和自我關系。總之,人文精神是人類生存必須具備的精神基礎。如果探究人文精神的起源和發展,普羅泰戈拉和笛卡爾的言論震耳發聵,“人是萬物的尺度”“我思,故我在”等都強調自由和理性是人的基本屬性。它倡導重視人類文化的積累,尊重人自身的價值,它追求真善美,重視人的自由和全面發展,它強調通過人的主觀能動性推動社會的進步。“人文精神的本質在于對自由的追求,體現了對人是目的和人的全面發展的終極關懷……從而努力做到自立、自主、自強”。
1.2關于人文教育的認識。
基于中國教育的實際情況,人文教育的理念與人文精神不盡一致,國情和時代賦予語文課程中的人文教育有特殊的內涵。“高中語文課程的人文性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它側重于培養學生的健康人格,涉及情感態度、思想修養、心理品質等各方面,這正是新世界對語文教育的要求。”一般說來,中學語文課程中的人文屬性應當包括以下幾點:首先,掌握語言并學會準確表達和正確交流。這里體現出工具性也是人文性的學科特點,這是因為人是唯一掌握語言這種工具的動物,語言與科學不同,它本身不屬于工具,而是人的屬性。卡西爾說人是一種符號動物,人之所以為人的根本特征就在于人能夠利用符號來表證世界,創造文化。其次,關于人生的理解,培養生活的情趣和積極的人生態度。任何人生都需要理由,羅素的理由是“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以及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泰勒斯說:“別人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這是一位哲人對科學的投入。人存在的理由或基于使命,或基于信仰,或基于興趣和對理想的執著,或基于生活本身付諸的享受,缺失理念支撐的生命是極其脆弱的。由此看來,培養積極的人生態度的需要基于對生活的體驗,老師應當通過自己的閱歷和教學資源對學生予以生活的啟蒙。再次,對健全人格發展的追求。哈佛大學的第一教育目標就是成為一個好人。視人格發展為教育的最高目的或終極目的,應當直接針對現代人的片面發展和人格殘缺的現狀。這里的人格主要指的是品德修養、為人態度以及溫和理性的行為方式。
二、課堂教學與人文教育的銜接
語文課程依據國家的教育方針和課程自身的性質確定其目的、功能和任務。對語文課程及其性質的認識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師對教材分析的取向、教學方法的選擇、教學原則的使用以及最終的教學質量。課堂教學過程與課程人文性的有效銜接表現在兩個方面:授課方式的人本性與學習內容的人文性。
2.1對于語文課程人文性的認識。
語文老師多從具體課文內容所具有的思想情感來說明。語文課程的人文性主要指課文內容具有人文性,通過學習課文讓孩子具有一定的人文精神。課文的內容很優美,這些文章給我們很多很好的影響和享受,在教學過程中,在深入挖掘課文內容的時候覺得課文內容特別豐富,有挖掘不完的深度,不要說學生,就是自己也深受啟發,人文性是指課文內容所承載的歷史文化道德、民族價值觀念等;現代社會所需要的現代價值觀道德理念;學生發展所需要的精神食糧和精神支柱。
2.2倡導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教學模式。
近年來各種注重學習過程,有效達成三維目標的新型課堂教學模式日漸成熟,如趙亞夫教授所言:“教育服務人生”,教學過程也是服務人生的體現。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文本資源并對其進行開發,將文本中所反映的生活場景、生活形式、生活感想等用各種形式在課內外再現出來,用自己的理解去感受作者為我們描述的生活百態,體悟風格各異的人文盛宴。我們可以對文本進行改編重組、虛擬假設,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
人文教育課上關于科學問題的討論體現在對“知識”相關問題的討論中—不僅僅是認識論的“認知”問題,而且還包括知識的倫理、知識的觀念、知識與社會文化的關系、知識者的社會地位與政治處境等與“人的知識”有關的問題。知識是一個比科學更為廣泛的話題,公元前四世紀柏拉圖區別可確定的“知識”與會出錯的“看法”,《圣經•創世記》里對人類偷食“智慧之果”提出教喻,文藝復興時期出現以經驗歸納為基本方法的科學和“知識就是力量”的信念,后來科學給世界帶來空前物質文明也造成巨大禍害(如赫胥黎《美麗新世界》所說的寓言故事),二十世紀電腦和二十一世紀“谷歌”時代的“圖像”和“技術代替大腦”型知識,這些都是人文教育課上不斷出現和持續延伸的討論話題。“知識”廣泛的問題意識與“科學”之間有著自然的聯系。“科學”(science)一詞的拉丁詞源scientia就是“知識”的意思。科學是一種可以理性解釋的,并具有可靠運用性的知識。今天,人們所特別稱為“科學”的,不僅是指這樣的知識(往往是關于物質世界的知識),而且更是指對這種知識的特別追求方式(以經驗求證為本的“科學方法”),乃至這種方法所特別體現的真理價值(所謂“科學精神”)。對“科學精神”的人文表述往往與人們常常特別強調的“實事求是”不同。例如,十八世紀英國古典政治經濟學家亞當•斯密(AdamSmith)說:“科學是激情和迷信的高效解毒劑。”十九世紀英國生物學家托馬斯•赫胥黎(ThomasHuxley)把科學看成是普通人都能運用的思維方式,他說:“科學只不過是最佳的常識,在觀察時嚴格準確,在思考中嚴守邏輯。”愛因斯坦則反對把科學思維神秘化,他說:“全部的科學不140過是日常思維的提煉。”這樣的表述閃爍著思考者自己獨特體會的光彩,更能為人文課增添思想樂趣。人文教育課上學生們以冷靜、理性、常識的方式談論關于知識的問題,不斷有機會將科學與其他知識形式或內容相聯系。在人文教育中,這叫作知識的“周邊擴展”(contextualization),也是大學教育對學生“知識信息融會貫通”(contextualizedinformation)的基本要求。例如,柏拉圖的《美諾篇》里,蘇格拉底在討論與“知識”有關的問題時,用了幾何學的例子。最早的古希臘科學家出現在公元前六世紀的米利都,他們第一次拒絕使用傳統神話或宗教解釋來言說周遭世界的現象,而代之以理性解釋,也就是他們所謂的“理論”。他們對幾何學和政治學抱有同樣的熱忱。幾何學(本意是“丈量土地”)既是一門理論學科,也是一門實用科學。幾何學與政治的關系是,因為土地是當時最寶貴的財產,要建立新的城邦,就需要仔細丈量土地,將其平均分割并分配給殖民者。人文課上學生們討論歐幾里德的《幾何要素》,關心的遠不只是它的數學知識,而是它的人文價值。例如,希臘幾何學是一個典型的語言概念邏輯系統,與古埃及以圖像為本的幾何學不同。它從一個最基本的關于“點”的定義(點只有位置而不占有空間)出發,延伸出線段、角、圓等等,終于構成了一個結構復雜的完整概念世界。最完美的點只能存在于人類的想象之中,任何畫出來的、人類眼睛能看到的點,都不可能是真正的點,因為它必定不只是一個位置,而是占據了一點點空間。
同樣道理,我們能看到的直線必然不是真正的直線,我們能看到的圓必然不是真正的圓。真正的歐氏幾何是一個只能用文字來表述、一個只有靠想象才能進入的世界。這個幾何世界和文學世界、歷史世界、倫理世界等在性質上并沒有什么兩樣。歐氏幾何于是引發了一系列至今仍使許多領域中的思想家著迷的問題,如語言和理念的關系(是語言反映現實,還是語言構成現實),理想和141現實的關系(典型的柏拉圖問題,“理念”和“現實”,哪個更真?)人的邏輯能力問題(康德把邏輯和時空感確定為人的規定性,維特根斯坦把“倫理”和“邏輯”定為世界存在的條件),“第一原則”問題(任何偉大的思想體系都可以歸到像“點”的定義那樣簡單的基本理念嗎?)等等。這些問題可以對學生有很多關于“知識”問題的思想啟發,往往會引起熱烈的討論。例如,有的學生會問,如果完美的“點”只能存在于我們的想象之中,如果我們能夠想象永遠不可能用眼睛看見的事物,那么我們神奇的想象能力是從哪里來的?他們還會爭論,想象是不是人的一種知識能力(愛因斯坦說,“人類真正的智識表現為想象,而非知識”)?想象是人的天性還是神的恩賜?這種爭論本身比它可能得到的任何答案都來得有趣且有教育意義。無論答案是什么,人的想象、人的理性、人的自由意志和尊嚴都會在新的凝視下顯得神奇和神圣。對人的自由思想和想象的控制也會更顯現出它的殘酷和違法人性。又例如,正如任何可見的點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中的點來得完美,是不是任何一個社會里的“好人”和任何一種現實中的“善事”,都不如只能存在于理念之中的“好”和“善”?社會的德性倫理建設能否通過“向某某好人學習”來實現?還是無可避免地必須訴諸某種理想的“好”和“善”?這樣的好和善是否具有普世性?其知識和觀念又是怎么形成的?像這樣的討論會把學生的關注點從哲學認識論的一些問題引向倫理和意義的問題,而不只是局限在幾何知識的特定內容。其實,前蘇格拉底時期哲學家關心物質世界的構成,蘇格拉底把這種關心轉化為倫理以及人類在相互關系和社會組織中所起的作用問題,這個轉變至今對人類充分認識科學的利與害,以及科學與統治權力的關系,仍然具有現實意義。這也是學生們在希臘思想課上閱讀《幾何要素》的人文教育意義所在。
科學和“人的普遍問題”
人文教育課上討論科學的目的與討論其他文本(文學、歷史、宗教、政治、哲學等等)的目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培養學生對“人的普遍問題”進行思考和提問的能力,其中包括知識與權力的關系問題(這也是法國杰出的“思想系統的歷史學家”米歇爾•福柯最關心的問題)。在閱讀伽利略的《星際信使》時,知識與權力的關系問題相當突出。這個歷史時期的人文閱讀討論沒有選牛頓,而是選了伽利略,是經過考量的。這不是因為伽利略在科學貢獻上比牛頓更偉大,而是因為他在兩個方面更符合人文教育課的教育目的—他讓我們看到科學背后的人類心靈,也讓我們看到,由于無法擺脫來自政治(當時是宗教政治)權力的限制,真實的知識體現的是人的一種怎樣的被壓抑的知識信念,它也同樣映照出一種自由與屈從同在的科學家人格,至今仍然如此。人文教育顧名思義是“人的自由教育”,自由的人格是這個課程培養學生的一個主要目標,然而,自由是有條件的,無視這一點,便不能真正懂得自由。伽利略的《星際信使》讓我們看到了人的豐富性和多樣性,看到科學家在與權力體制(天主教會)發生災難性沖突時,人格特征會變得模糊。盡管如此,他仍然可以是一個可親近的人。
而且,一個有公共意識的科學家,他不只是從事科學研究,還需要為傳播他所珍視的科學發現而運用解說者的豐富才能。伽利略受當時的教會迫害,這是學生們都知道的。但是,通過閱讀《星際信使》,他們看到的不是一個簡單化了的“知識殉道者”,而是一個為了自身安全,很會討好權力,與之妥協,也很善于為自己謀取有名有利學術職位的“聰明人”。這種討好和妥協是因為他不得不應付權力對知識的武斷審查。然而,雖然這是不得已的自我防衛策略,但卻還是一種為追求真實和真理付出的道德和人性代價。不僅如此,伽利略還是一個政治投機分子,他將《星際信使》獻給143佛羅倫薩的統治者美第奇家族,并將木星的四顆衛星以美第奇家族之名來命名,伽利略因此如愿以償獲得這位歐洲最具權勢的統治者的贊助。伽利略因此成為一個“不自由的知識人”的象征性人物,讓我們看到了強制性權力控制下的知識人和知識的普遍處境。他不僅是一位科學家,而且更是一位具有文藝復興時期特征的人物—復雜、多面、矛盾,有著與我們一樣的平凡人性。這與我們在科學教育中常常碰到的那種臉譜化的“科學家”(“愛國”加“專研”)是完全不同的。例如,“”結束后不久,數學家陳景潤成為“科學的春天”里的知識人格典型,他除了演算數學題之外,幾乎什么都不會,什么都不關心。相比之下,伽利略則向我們展現了他作為社會和政治中人的全面投入和由此顯現的鮮明個性。
科學不尋找絕對真理
十七世紀,科學觀念發生了根本的變化,對之產生過巨大影響的不僅是笛卡兒,而且還有培根,培根甚至還更有代表性一些。人文課上之所以選笛卡兒而非培根,一個重要原因是,笛卡兒讓我們更為典型地看到理性與信仰(宗教的或意識形態的)在科學家那里可能發生的自相矛盾。一面秉持以懷疑來確定真實知識的原則,一面卻屈從于某種不容置疑的“信仰”,這樣的分裂人格在科學家和知識分子身上表現得特別明顯,而造成這種分裂的往往不是科學家真的有什么“信仰”,而是因為他們對某些事情有所“害怕”。學生們在人文教育課上閱讀笛卡兒的《談談知識》,不難從字里行間讀出他因為伽利略于一六三三年被教會迫害而感到的害怕,他是一個“嚇怕了”的科學家,統治權力對知識者的殺雞儆猴手段在他身上是發生作用的。笛卡兒堅持理性的懷疑,他知道,這種懷疑精神可能摧毀人們認為是天經地義的政治和道德價值觀,作為妥協,144他倡導建立一種“臨時的道德原則”,直到理性能找到并維持新的原則為止。比起他的同時代人培根來,笛卡兒對待宗教和上帝的問題要小心謹慎得多。這是因為他害怕像伽利略那樣受到教會譴責,他于一六三三年被迫放棄對哥白尼學說的信念(相當于公開檢查和承認思想錯誤),也放棄了發表與伽利略見解相似的《世界》(TheWorld,一六三三年完成)一書的念頭。在閱讀笛卡兒時,學生們討論得更多的是現代科學方法的形成以及我們應該如何理解所謂的“理論”—科學的以及其他被稱為或自稱為是“科學”的那種理論。人文課上的大學生對現代科學觀念在文藝復興和十七世紀發生的根本范式轉變很有興趣,但他們對這之前的亞里士多德舊科學范式卻往往了解甚少,因此需要向他們介紹亞里士多德對“心智”(mind)、“知識”(knowledge)和“科學”(science)的觀點。這些觀點也都與知識討論的其他問題有所關聯。在亞里士多德那里,“心智”(也就是“在頭腦里發生的”)只限于“推理”和“理解”。人的感官、想象、意志等等是指向心智之外的,因此不是純粹的“智力”,它們只是人與外部世界之間的聯系而已。
2設計課堂教學
在課程教學中介紹物理化學原理的同時,采取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結合生活中常見的或有趣的實際現象,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使原本晦澀難懂的內容變得生動、易于理解。例如,在講化學熱力學的知識時,先問為什么人穿上冰刀溜冰鞋滑冰會非常順暢?在講到表面化學的知識時,先問為什么衣物上的油污只用水是洗不干凈的,必須用肥皂、洗衣粉等表面活性劑?為什么雨后荷葉、小草上水珠都呈球形?為什么毛細玻璃管中的水呈現凹液面,汞則呈現凸液面?還有讓學生用化學動力學的理論來說明為什么天氣熱的時候,牛奶、食物更容易變質?能否應用滲透壓的知識來解決海水的淡化問題等等。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利用所學的知識對問題做出合理的解釋,才能讓學生真正的體會到物理化學理論學習的重要性和實用性,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興趣。
3改革教學模式
美國教育家杜威指出:教育不是一種“告訴”和“被告訴”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和建設的過程。改革以前“填鴨式”、“灌輸式”的教學方法,盡量采用“研究式、啟發式、討論式”教學模式。教學方法的先進與否,將直接影響創新人才的培養成果。因此,在課堂上一方面教師講課要堅持少而精、博而通的原則,另一方面也要適當的開展討論啟發式教學,提出一些拓寬思路的研究型問題,增加課堂上師生的互動,增強雙向交流。改變教師“一言堂”的傳統教學模式,利于學生注意力的集中,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有效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4實施創新教育
同志曾將講過:“一個沒有創新精神的民族是永遠不會前進的民族”。換而言之,沒有創新精神的教育也將是永遠不會成功的教育。教育教學的本質就是開發人的潛能,塑造具有健全人格的人。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把學生的發展放在首位,教學中應介紹些和教學相關的科學前沿的內容,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不斷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新能力。例如,在電化學部分講授化學電源時,除了介紹早期使用的鋅錳電池、可充電的鉛酸電池和鎳氫電池外,可以結合現代社會面臨的節能和環保的要求,向學生講解一些綠色環保新電池的知識。如20世紀60年代以來就被用作空間站及宇宙飛船空間電源的燃料電池,利用太陽光中的能量進行光電轉化的太陽能電池等。在化學動力學部分,光化學反應雖然內容較少,但是光化學與環境科學、生命科學、材料科學及信息科學等緊密相關。因此,可結合科學前沿介紹一些光催化技術在環境污水處理中的應用,開闊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參與科學研究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