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3-03-22 17:33:45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量化金融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二、研究領域
長期從事于金融衍生產品設計、定價及軟件化,量化交易策略及高效金融數值算法研究。任中國期貨業協會第一屆、第二屆“全國高校金融期貨與衍生品知識競賽”命題及組卷專家。“人大經濟論壇學者訪談”嘉賓。上海期貨與衍生品研究院專家庫成員。The European Journal of Finance及《管理科學學報》審稿人。現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復雜衍生產品的蒙特卡洛定價方法研究》。
三、研究成果
劉強教授在國際上提出美式期權正則最小二乘蒙特卡洛定價法(canonical least-squares Monte Carlo method)、美式期權正則隱含二叉樹定價法、已知紅利股票期權節點重合二叉樹定價法(對Hull經典教材《期權、期貨及其他衍生品》內容的一個修正)、非線性損益靜態復制的三種最優近似方法及可轉換債券或有贖回權的條件概率近似定價法等。
在國際頂級金融衍生產品學術期刊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上獨立三篇,其國際金融論文已經被引用30次(谷歌學者)。社會科學研究網絡(SSRN)上存放其13篇工作論文,其中多篇論文曾名列“下載前十”目錄。在二十七萬多SSRN作者中其當前總下載排名為7287位。攻讀博士及博士后研究期間,發表七篇化學頂級學術期刊論文,已經被引用619次(谷歌學者)。
四、主要論著
[1] Pricing American options by canonical least-
squares Monte Carlo[M].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2010.
[2] Optimal approximations of nonlinear payoffs in static replication[J].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2010(30).
[3] Liu Qiang and Shuxin Guo:Canonical distribution, implied binomial tree,and the pricing of American options[J].Journal of Futures Markets,2013(33).
[4] Liu Qiang and Shuxin Guo:Variance-constrained canonical least-squares Monte Carlo:An accurate method for pricing American options[J].North Americ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2014(28).
[5] Yuan,Xinyi,Wei Fan and Qiang Liu:China’s securities markets:Challenges,innovations,and the latest developments,in Asia-Pacific Financial Markets:Integra-
tion,Innovation and Challenges(Kim,S.-J. and M. McKenzie eds)[M].International Finance Review (Elsevier book series),2008.
[中圖分類號]D720 [文獻標識碼]A
近幾年來,本科畢業論文質量問題依然不容樂觀,特別是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財經類本科生就業壓力較往年更顯巨大,造成本科畢業論文質量下滑。這不僅與本科生本身對畢業論文寫作應付了事,態度不端有關,更暴露出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短期化、集中化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不足。新形勢下優化完善本科畢業論文指導模式已更顯必要。
一、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指導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指導任務大量化
指導任務量大量化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學生量大。盡管大部分院校對每位教師指導學生數都做出了不超過10人規定,但據筆者了解,由于部分專業本科生招生規模過大,造成教師實際指導學生人數超過20,甚至30人。這對于提高畢業論文的質量無疑形成的巨大的阻礙。二是指導內容多樣。從目前指導畢業論文的內容上來看,指導教師不僅要指導本科生畢業論文的內容,同時還要把控畢業論文的格式以及是否存在學術不端行為。部分本科生由于基礎知識不牢固,研究方法不清楚,更有甚者甚至對計算機文檔基本處理操作不熟練,擠占了本來就緊張的論文指導時間,也增加了畢業論文指導的任務量。
(二)指導時間集中化
指導時間集中化主要表現為畢業論文指導任務在短時期內過于集聚的現象。這一問題也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指導時間安排過于集中。雖然部分專業將畢業論文的寫作安排提前至大四第一學期,但受學生考研、考證及公務員考試影響,畢業論文寫作在實際執行中造成壓延,真正指導時間仍集中于大四第二學期。二是學生畢業論文指導扎堆。學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尋求指導時存在一個突出的現象,要么是一段時間里沒人找指導老師,要么是大家一起都來找指導老師尋求論文指導。而且集中指導的時間特別集中于畢業論文開題前及畢業論文提交前,造成短時間內指導任務急劇加大。
(三)指導形式封閉化
目前,在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大多數教師都能結合實際,通過面談、郵件、QQ、電話等多種途徑進行畢業論文指導。盡管這些方式為學生得到畢業論文指導提供了及時、有效、柔性化的現實途徑,但這些途徑的點對點方式也將論文指導置于封閉環境中,造成論文指導形式的開放性不足。特別是利用郵件、QQ、電話等指導形式,無法讓同期畢業生得到更多的論文寫作借鑒信息,也不利于論文寫作常識性知識的擴散。
(四)指導內容重復化
指導內容重復化表現在兩個層次上,一是同期指導內容重復。在一屆畢業生的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受指導形式封閉化的影響,有關畢業論文寫作的常識性知識常需要多次教導,甚至一個學生畢業論文寫作中指導過的問題又發生在另一個學生身上,造成同一屆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內容的重復化。二是跨期指導內容重復。在不同屆本科生的畢業論文寫作指導過程中存在的重復指導問題更為突出。一屆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時出現的問題,下一屆本科生在進行畢業論文寫作時還是時有發生,幾乎每一屆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都需要多次重復指導。
二、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現存問題的原因分析
(一)現有指導模式忽視寫作主動性引導
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之所以造成指導任務大量化、指導時間集中化,其原因固然有招生、就業、考研等因素影響,但現有指導模式對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長期規劃指導以及非淘汰性競爭壓力的缺失,也使得本科生缺乏畢業論文寫作的積極性與主動性。長期規劃指導的缺失使得本科生難以合理主動安排自己的畢業論文寫作計劃,造成畢業論文寫作進程隨大流或嚴重依賴指導老師的督促。非淘汰性競爭壓力的缺失使得本科生常常產生寫好寫壞一個樣,早寫晚寫一個樣的惰性思維,造成畢業論文寫作坐等最后時刻的集中突擊。
(二)現有指導模式忽視論文寫作通識教育
目前,決大部分財經院校對本科生畢業論文都突出強調論文的創新性,使得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多采取一對一的針對性指導。但這并不意味著畢業論文寫作不存在共同知識,不需要有關論文寫作的通識教育。特別是有關畢業論文的行文方式、邏輯結構、內容展開等方面具有很強的知識共性。但從目前畢業論文指導實際來看,部分院校或部分專業的通識指導每屆只有一次,甚至是完全缺失。這無疑會使得畢業論文指導教師只能在具體指導過程中加強通識指導,增加了畢業論文指導教師的指導內容與指導工作量。
(三)現有指導模式缺乏互動引導
現有指導模式缺乏互動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師生之間缺乏互動。目前,雖然大多數畢業論文指導教師注重與本科生間的信息溝通,但傳統的教師說教指導模式卻使得本科生在與指導教師溝通時產生有“等辦法、靠老師、要答案”的心態,完全依賴于指導教師的明確指示。二是缺乏同輩本科生之間的互動學習。目前,本科生在畢業論文寫作時都把精力集中到自己論文的寫作上,忽視了同學間論文寫作方法及思路的討論,從而沒有機會從其他同學那里汲取論文寫作經驗與教訓。而這不僅從形式上使得畢業論文指導封閉化,而且還會進一步造成指導任務的大量化及指導內容的重復化。
(四)現有指導模式缺乏跨期指導
目前,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工作大都按屆依次展開。因此,本科生畢業論文的指導任務也就主要集中于應屆畢業生的論文寫作上。在這種指導模式下,雖然論文指導與糾正在每一屆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以單循環糾偏的方式運行,并使得論文質量得以改善。但如將這種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置于多期畢業論文指導過程中來看,則或多或少有類似單曲循環播放的意味,加劇了指導任務的大量化以及指導內容的重復化。
三、改進本科生畢業論文指導模式的對策建議
(一)做好畢業論文指導長期規劃
一是需要院校引入畢業論文指導的多學年跨度安排。轉變大四集中展開畢業論文指導的傳統工作模式,聯系專業實際,嘗試將畢業論文指導安排延展至大三,乃至大二階段。結合不同時期專業教育計劃安排,有針對性地采取先基礎后專業的畢業論文指導模式。二是努力實現指導教師的早期指導介入。進一步拓展推動本科生的論文導師制,努力從本科生進人大學階段便開始介入專業基礎教育,積極促進從中學作文寫作向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的轉變。
(二)引入非淘汰性競爭壓力
一是可以轉變畢業論文指導方式。改變原有畢業生與指導教師間一對一的單獨討論,逐步實現課程講解式畢業論文研究進展匯報,同時匯報進行過程中增加畢業論文研究匯報的規范性及嚴肅性。最終實現以畢業論文寫作的過程性監控強化,來保障畢業論文寫作的質量及進度。二是在條件許可的前提下,引入教師團隊指導模式。教師團隊指導形式將進一步增強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的外部環境壓力,而群體指導的方式有進一步有利于正確把握畢業論文寫作的研究導向,提高畢業論文指導的效率。
(三)增加畢業論文寫作通識教育指導
一是可以在本科教育課程中增加論文寫作通識教育課程,重點結合專業學術論文寫作特點,系統講解學術論文寫作過程中所面臨的行文結構、邏輯展開等基礎性知識。二是可以有針對性展開畢業論文寫作專題講座,結合本科生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的突出問題做集中講解。三是可以安排指導教師針對畢業論文寫作過程中所出現的具體的、個性化通識問題做小范圍集中輔導。
(四)轉型開放式指導,帶動同輩學習
為了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我國正在建立新的高等學校分類體系,高校將實行分類管理,越來越多的高校將向應用型學校轉變。而應用型高校教學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就是實踐教學。這些年來,隨著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在高等學校逐步推行,實踐教學的重要性越來越被廣泛認識和重視。
在高校眾多的專業中,經濟類專業由于辦學成本低、社會需求大、適應性強等因素成為我國大學覆蓋面最廣的專業之一。在《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目錄(2012年)》中,經濟學門類下設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和經濟與貿易4個專業類,經濟學、財政學、金融學等17種專業。這些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教學具有與其它專業不同的特點。
一、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特點
(一)落實困難
與工科類教學的實踐活動相比, 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活動落實相對困難,這是因為其實踐活動具有很強的綜合性。工科的實踐大多需要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無論在校內實驗還是校外廠礦企業的實訓,可以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直接接觸其以后的工作內容,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而經濟類專業的實踐很多需要進入經濟管理部門,財政專業的學生能大批在財政局或稅務局實習嗎?金融專業的學生能直接接觸銀行實際業務嗎?經濟類專業的某些實踐活動是難以成批進行的,更因為實習部門出于保密等等原因難以讓學生接觸核心業務。那么該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目標就只能部分實現。
(二)量化衡量難度大
工科類專業主要研究的是科學現象,應用性強,其實踐教學以驗證性實驗方式為主。例如,工科類專業的很多實驗就是按照課本中既定的方案、步驟,來驗證實驗結果與課本結論的一致性。若發現實驗結果與課本中有不同,就可以據此判斷實驗操作錯誤,所以工科類的實踐活動可以直接用量化指標來衡量。
經濟類專業研究的內容是社會現象,鑒于社會活動的復雜性,其實踐教學的方式也多種多樣,有:驗證性(演示性)實驗,如國際貿易中商業發票、提單等的規范填寫;設計性實驗,如在模擬商業銀行中,學生通過設計銀行產品的定價方案掌握定價模式和策略的運用;體驗性實驗,如模擬炒匯炒股貴金屬交易,學生利用虛擬資金作為本金,在模擬的外匯、股票、貴金屬大盤上進行操作,掌握交易的規則,實踐交易策略。經濟專業學科的特殊性導致其實踐教學的結果沒有固定統一的答案,對實踐教學的考核更注重過程,考核方法多是定性考核,缺乏并且不容易進行定量考核,不利于提高實踐教學質量。
(三)畢業論文質量不高
畢業論文是實踐教學的一個重要環節,是對學生大學階段所學理論與實踐知識的一個綜合檢驗。經濟類專業學生往往缺乏進入機構、企業實習的機會,難以獲取第一手的數據資料。畢業論文大多選擇模擬課題研究,即使進行應用課題的研究很多數據資料也是查找文獻,并非親自調查實踐獲得,畢業論文與社會實際嚴重脫節。加上畢業論文大多安排在大學的最后一年進行,與學生的考研、考證和工作實習重疊在一起。在當前就業、升學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學生普遍對畢業論文不重視,抄襲、突擊、敷衍的現象比比皆是。而學校、教師出于學生就業的考慮,不斷放松畢業論文要求,降低論文答辯門檻,更是助長了畢業論文走過場的問題,影響了整個專業實踐教學質量的提高。
二、經濟類專業實踐教學的發展趨勢及建議
(一)自主創業實踐教學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日趨大眾化,學生的就業問題是擺在眾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難題。自2007年起,隨著就業情況的不理想,就有許多大學生選擇參加《全國青年創新商業人才培養工程》來實現就業。近幾年,政府、社會陸續出臺了許多鼓勵大學生自主創業的優惠政策,而且經濟類專業學生在自主創業方面還具有學科優勢,這就使得經濟類專業的實踐教學越來越趨于自主創業。
如何實施自主創業的實踐教學呢?一是開展大學生創業計劃、項目和鼓勵學生參加各類型創業比賽。結合大學生年輕、接受新知識快、有創業精神,但是缺乏社會經驗和商業實踐、容易盲目樂觀等特點,學校應針對具體的創業實踐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和指導。二是鼓勵學生利用假期和課余進行創業實踐。比如鼓勵學生利用課余開網店,在企業打工,在單位實習,學校根據學生的創業實踐情況給予相應的實踐學分。當學生完成學業正式進入社會后,之前的種種實踐已使學生了解和掌握了機構企業運行、市場運作的很多知識,從而使其盡快地適應實際工作。即使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也可以利用之前積累的知識和經驗自主創業。
(二)企業化實踐教學
人才的培養應該是面向市場的,要了解企業的需求,才能有的放矢地進行相關技能的教授,這其間企業的參與不可或缺。大學是知識生產和創造的社會組織,企業是知識應用且市場化的社會組織,兩者的合作有著天然的合理性。高校開展實踐教學的根本目的是讓學生所學知識和技能能為社會所用,也就是滿足社會和企業的人才需要。為實現人才培養與企業需求的無縫對接,高校經濟類專業人才的培養應該以企業需求為導向,勇于改革和創新傳統的教學內容和方法,通過校企互動、產學互動建立緊跟企業需求的經濟類人才動態培養模式,既強化學生參與企業實際工作的能力,畢業論文的撰寫才能言之有物,又能培養出適應能力強、創新型、復合型和高素質的經濟類人才。
一、概述
金融數學,又稱分析金融學、數理金融學、數學金融學,是20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興起的數學與金融學的交叉學科。它的研究對象是金融市場上風險資產的交易,其目的是利用有效的數學工具揭示金融學的本質特征,從而達到對具有潛在風險的各種未定權益的合理定價和選擇規避風險的最優策略。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朔到1900 年,法國數學家巴歇里埃的博士論文“投機的理論”。該文中,巴歇里埃首次使用Brown 運動來描述股票價格的變化,這為后來金融學的發展,特別是為現代期權定價理論奠定了理論基礎。不過他的工作并沒有得到金融數學界的重視。直到1952 年馬科維茨的博士論文《投資組合選擇》提出了均值――方差的模型,建立了證券投資組合理論,從此奠定了金融學的數學理論基礎。在馬科維茨工作的基礎上,1973年布萊克與斯科爾斯得到了著名的期權定價公式,并贏得了1997念得諾貝爾經濟學獎。它對于一個重要的實際問題提供了令人滿意的答案,即為歐式看漲期權尋求公平的價格。后兩次發現推動了數學研究對金融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門新興的交叉學科,金融數學。
金融數學是在兩次華爾街革命的基礎上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數學與金融學相交叉的前沿學科。其核心內容就是研究不確定隨機環境下的投資組合的最優選擇理論和資產的定價理論。套利、最優與均衡是金融數學的基本經濟思想和三大基本概念。在國際上,這門學科已經有50多年的發展歷史,特別是近些年來,在許多專家、學者們的努力下,金融數學中的許多理論得以證明、模擬和完善。金融數學的迅速發展,帶動了現代金融市場中金融產品的快 速創新,使得金融交易的范圍和層次更加豐富和多樣。這門新興的學科同樣與我國金融改革和發展有緊密的聯系,而且其在我國的發展前景不可限量。
二、金融數學的發展
早在1990年,法國數學家巴歇里,在他的博士論文“投機 的理論”中把股票描述為布朗運動。這也是第一次給Brown運動以嚴格的數學描述。這一理論為未來金融數學的發展,特別是現在期權理論的建立奠定了基礎。但這一工作很長時間并沒有引起金融數學界的重視。金融數學這一學科名稱直到20世紀80年代末才出現。它是馬克維姿的證券組合理論(H.Kowitz1990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和斯科爾斯―――默頓的期權定價理論(M.Scholes-R.Merton.1997年獲諾貝爾經濟學獎),這兩次華爾街革命的直接產物。國際稱其為數理金融學。
金融數學源于20世紀初法國數學家巴歇里埃在他的博士論文《投機的原理》中對股票價格用布朗運動的刻畫。雖然1905年愛因斯坦也對此做了研究,但這一新做法當時還是沒能引起更多人的注意,直至1950年,薩寥爾通過統計學家薩維奇終于發現了這一作法的巨大意義,并開始對金融數學做全面的研究,由此金融數學終于迎來了發展的全盛時期,現代金融學由此正式掀開了帷幕。
現代金融數學是在兩次華爾街革命的背景中成長發展起來的。第一次革命的成果體現在靜態投資組合理論的研究上。1952年馬爾科維茲提出了基于均值-方差模型的投資組合問題,該理論把投資的風險和回報做了可量化的刻畫,從而開創了用數理化方法對金融問題進行研究的先河。然而他的模型中要計算各個風險資產價格的協方差問題,這個計算量很大。第二次華爾街革命從靜態決策發展到了動態決策。1970年布雷頓森林協議,浮動匯率取代了固定匯率,許多金融衍生工具比如:期權,期貨都隨即產生,這些金融衍生工具的引入主要是為進行金融風險的管理,而要對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對衍生工具進行科學的定價。巴歇里埃的布朗運動模型促使了一對雙胞胎:連續時間的隨機過程數學與連續時間的期權定價的金融工程學的誕生.數學工具的引入主要是為進行金融風險的管理,而要對風險進行科學有效的管理就需要對衍生工具進行科學的定價。此后不久,默頓用另一種嚴格的數學方法推導了該定價公式,并予以推廣。期權定價公式給金融交易者及銀行家在金融衍生資產品的交易中帶來了空前的便利,期權交易的快速發展很快就成了世界金融市場的主要內容。布萊克,休斯,莫頓的這一理論成為近代金融經濟學的里程碑人物,直到現在也仍然是現代金融理論探索的重要源泉。
三、金融數學的理論方法
金融數學作為一門邊緣學科,應用大量的數學理論和方法研究,解決金融中一些重大理論問題,實際應用問題和一些金融創新的定價問題等,由于金融問題的復雜性,所用到的數學知識,除基礎知識外,大量的運用現代數學理論和方法(有的運用現 有的數學方法也解決不了)。主要有隨機分析,隨 機控制,數學規劃,微分對策,非線性分析,數理統計,泛函分析,鞅理論等,也有人在證券價格分析中引進了新型的非線性分析工具,如分形幾何,混沌學,子波理論,模式識別等,在金融計算方法與仿真技術中也逐漸引入神經網絡方法,人工智能方法,模擬退火法和遺傳算法等。
金融數學是利用近現代數學的優秀成果來度量和刻畫金融、經濟、管理等問題的“高科技”工具,其主要的基本理論表現在三個方面。
20世紀90年代,由于破產結構性增加,信用價差更具競爭性,抵押品價值波動大以及表外衍生信用風險管理的要求,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現代信用度量模型較之傳統的信用度量方法有著極大的優越性。
一、現代信用度量模型的比較
現代信用度量模型主要有以下幾種:KMV模型、CreditMet?鄄rics模型、麥肯錫模型、CSFP信用風險附加法(CreditRisk+)以及死亡率模型(Mortality Rate)。總的說來,現代信用度量模型的共同之處在于利用現代計量分析技術,對違約概率進行量化,力圖給出信用組合的收益分布或者損失分布,實現對信用風險的精確計量,從而確定可以承擔的風險,為貸款合理、精確地定價,為實施貸款決策提供指導,并實現貸款組合分析,合理配置資本。
當然,不同的模型具有各自不同的特點,現從如下幾個方面進行比較:
(一)風險的定義
一般說來,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可以分為兩類:盯住信用等級變化對貸款理論市值影響的盯住市場模型(MTM)以及不考慮信用等級的變化、只考慮違約概率的違約模型(DM)。MTM模型在界定信用風險的范疇時,既考慮了信用等級的變化,也考慮了違約,并由此來計算貸款價值的損失和收益以及貸款的信用風險。而DM模型偏重于預測違約損失,只考慮兩種狀態:違約和不違約,不考慮信用等級的變化。
很明顯,KMV僅著重于違約預測,屬于DM模型。Credit?鄄Metrics是一種多狀態的模型,能夠較為精確地計量信用風險的變化和損失值,屬于MTM模型。麥肯錫模型既可以被看作MTM模型,也可以被看作DM模型。CreditRisk+是DM模型,沒有考慮信用等級與相關性。死亡率模型是DM模型。
(二)風險的影響因素
MTM模型假定企業的資產價值和資產價值的波動性是違約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而DM模型假定的是違約率平均水平及其波動性,即平均違約率是違約風險的主要影響因素。
在KMV法中,公司的資產價值服從正態分布,預期違約率(EDF)隨著新信息被納入股票價格而發生變化。股票價格的變化以及股票價格的波動性成為KMV中預期違約率變化的基礎。在CreditMetrics中,違約概率以及信用等級的變化被模型化為基于歷史數據的信用轉移矩陣,不考慮市場風險,違約率被視為離散變量。在麥肯錫模型中,將宏觀因素納入到模型,違約率考慮了經濟周期的影響,因而,風險的波動受總體經濟環境的影響。在CreditRisk+里,違約率被視為連續變量,并且違約次數服從泊松分布,沒有考慮市場風險,而且違約風險與資本結構無關。在死亡率模型中,風險的測定與判斷只是基于歷史上的各因素對風險的影響情況,沒有考慮宏觀經濟環境對死亡率的影響。
(三)數據依據基礎
不同模型所依據的數據基礎不同。KMV模型以股票市場數據為基礎,包含比較多的市場信息。CreditMetrics采用歷史數據,也就是“向后看”的方法。麥肯錫模型數據在一定程度上運用了歷史值,但它同時又考慮了宏觀的因素,對商業周期也予以考慮,對當期受到的沖擊也很敏感,因此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修正CreditMetrics的偏差。CreditRisk+中數據要求簡單,需要輸入的數據少,基于歷史數據確定某頻段的平均違約率。死亡率模型是簡單的依靠歷史數據預測違約損失,采用的參數比較少,但若要保證測算的精度,需要大規模的包括各等級的債權工具的歷史觀測值樣本。
(四)回收率
損失的分布和VaR值的計算不僅取決于違約的概率,也取決于損失的嚴重程度或給定違約概率下的違約損失(LGD)。KMV法的簡單模型中回收率被看作是常數,該模型新近的發展中允許回收率服從beta分布。CreditMetrics中,當貸款市值服從正態分布時,估計的回收率的標準差可以用于VaR的計算;當貸款市值為實際分布時,可以利用轉移概率矩陣和對應的貸款價值表近似計算不同置信度下的VaR值和回收率。顯然,回收率是可變的。麥肯錫模型是在CreditMetrics的基礎上對轉移概率矩陣進行了調整。如果它是用于計算對經濟周期敏感的VaR值,那么,回收率是可變的;如果它是用于計算周期影響下的違約損失率,那么,回收率為常數。CreditRisk+中可按風險暴露將信貸組合劃分為若干頻段,在每個頻段中信貸組合的回收率可視為常數。死亡率模型為DM模型,回收率采用歷史統計數據的平均值,為常數。
(五)模型的使用條件
各個模型由于理論假設、模型設計和數據基礎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使用條件。KMV模型要求有大量的上市企業,股票市場要發達、有效,股票的交易價格能夠反映企業資產的市場價值情況,還要有相當長時間的股價變動歷史數據和企業信用狀況的歷史數據。該模型不能用于非上市公司。CreditMetrics模型要求有較為完善的內、外部信用評級體系和積累的大量歷史數據,從而能夠建立信用等級轉移概率矩陣。另外,它還要求無風險利率是固定不變的。麥肯錫模型根據低信用等級的企業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較大的理論建立,一般適合對低信用等級的企業貸款的信用風險進行度量。CreditRisk+能對多筆相互獨立的中小債務進行管理,處理能力很強。它不考慮市場風險,不能處理非線性的金融產品。對于死亡率模型,由于要保證測算的精度,需要大規模的包括各等級的債權工具的歷史觀測值樣本。
二、實用性分析
要討論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就不得不提到巴塞爾協議。巴塞爾協議是國際銀行監管中最具影響的國際協議之一。從20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銀行業的運行環境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舊巴塞爾協議的不足逐漸顯露出來。另外,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這些都推動了巴塞爾新資本協議的產生。
新協議由最低資本要求、監督檢查和市場紀律三大支柱組成。第一支柱包含了對信用風險、市場風險及操作風險三大風險組成部分的度量。其中,關于信用風險的度量,新協議提出了兩種基本方法,即標準法和內部評級法。后者又包括初級法和高級法。新協議中,標準法取消了對非DECD國家的歧視,提出對不同交易對象的風險暴露要根據外部信用評級的評定結果來確定風險權重,并進一步細劃了風險權重等級。對于風險管理水平較低一些的銀行,新協議建議其采用標準法來計量風險,采用外部信用評級機構的評級結果來確定各項資產的信用風險,計算資本充足率。當銀行的內部風險管理系統和信息披露達到一系列嚴格的標準后,允許銀行采用內部評級法,使用其自身測算的風險要素計算法定資本要求。其中,初級法僅允許銀行測算與每個借款人相關的違約概率,違約損失和風險暴露由監管部門確定,高級法則允許銀行自行測算上述兩項。
巴塞爾新資本協議要求銀行運用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量化銀行的信用風險,使資本要求的計算更加精確。但是,不同國家的金融發展程度和風險管理水平有區別,因此有必要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對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實用性進行分析。
我國的外部信用評級業從產生到現在只有短短10年多時間,還屬于初步發展階段,外部評級系統處于相對缺乏狀態。中國有國際承認的外部信用評級機構的數目很少,許多國內評級機構評級的對象比較有限、運作也不規范,有的甚至自身還存在“信用”問題。
目前,我國大多數商業銀行現行的內部評級,與新巴塞爾協議的要求相比有著很大的差距,沒有發揮其在揭示和控制信用風險方面的作用。這主要表現在:
1.風險等級的劃分過于簡單。
2.歷史數據積累不足。大量可用的歷史數據的積累是利用現代信用度量模型,對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進行統計分析,從而成為信用風險管理的基礎。我國大多數銀行開展內部評級的時間不長,歷史數據積累不足,而且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時期,歷史數據的可用性不強,建立定量模型困難很大。
3.信用評級方法偏重于定性分析,缺乏精確、科學的計量模型。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的內部信用評級普遍采用“打分法”,即通過選取一定的財務指標和其它定性指標,分別設定每一指標的權重,由專家對每一個指標分別打分,最后匯總確定信用級別。這種方法比較簡單,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但它缺乏對歷史數據的統計分析,得不到違約概率和違約損失的估計值。
4.信用評級標準不統一,評級結果的運用十分有限。目前,我國各商業銀行都有自己的評級體系和標準,相互間資源難以共享。并且,大多數商業銀行沒有認識到內部評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僅將評級結果用于授信管理等少數領域,沒有充分發揮內部評級在信用風險管理方面的作用。
5.股票市場不發達。
三、小結
由上文對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比較分析可以看出,現代信用風險模型的數據依據基礎如果是基于現時的市場信息,那么需要有發達、有效的金融市場,尤其是股票市場;如果是基于歷史的數據資料,那么需要商業銀行自身進行長期、大量的可用歷史數據的積累。
另外,無論是MTM模型還是DM模型,模型中都用到了違約概率,而違約概率的取得又是基于一定的信用評級基礎之上的。因此,使用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前提是:其一,需要有完備的信用評級系統,要存在公平客觀并且標準統一的信用等級,從而可以得出某一貸款的違約概率和貸款之間的違約相關性;其二,同樣也需要有大量、豐富的信貸歷史數據,從而能夠計算各信用等級貸款的違約概率,建立信用等級轉移概率矩陣。
然而,我國由于存在著上述的不足,目前在我國商業銀行中使用現代信用度量模型還是有一定困難的。因此,學習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技術,加強信用風險的管理,是我國商業銀行面臨的巨大挑戰,也是我國銀行業迫切需要面對和解決的。
[參考文獻]
[1]耿華丹.我國銀行業現代信用風險度量模型的研究及其應用.重慶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2]黃憲.銀行管理學.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3]孟盈.內部評級法與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首都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5
[4]喬睿.新的《巴塞爾資本協議》下我國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的量化管理.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5]孫海燕.VaR方法在商業銀行信用風險管理中的應用.東北財經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03
隨著我國金融業的不斷國際化,行業競爭日益加據。為了有效地參與國際競爭,各金融機構對從業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從業人員不僅需要具有豐富的專業知識,更需要具備實踐和創新能力。作為金融人才培養基地的高等院校必須順應這種需求,重視實踐教學環節,加強對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的培養。而畢業實習是整個大學期間教學工作中最系統的一次實踐,是大學生從課堂走向社會的一次預演,是他們參與實際工作、提高業務技能的一個最為關鍵的環節,其效果直接影響到學生素質。本文以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為例,分析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過程中存在的主要問題,探索提高畢業實習質量的有效途徑,以期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生的業務素質。
一、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存在的主要問題
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自1994年招收第一屆本科生以來,一直在探索提高畢業實習效果的實習模式,目前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主要采取校外集中實習、“委托承包”實習、“就業”實習、分散自主實習四種模式。在學校、院領導的高度重視、實習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實習師生的共同努力下,使每一屆的金融本科畢業生的畢業實習得以順利進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還存在著不少問題亟待解決。
1.學生缺乏實習積極性
通過對歷年畢業生訪談記錄看,基本上30%的學生缺乏畢業實習的積極性,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就業形勢影響學生實習的積極性。根據人保部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全國高校畢業生為630萬人,比2009年的611萬多19萬人,就業形勢非常嚴峻。面對如此嚴峻的就業形勢,很多學生都放棄了畢業實習,把時間投入到找工作中去;另一方面,由于受就業難的影響,金融學學生擇業由以前的“專業對口” 演變為多元化,有一部分學生畢業后可能不從事本專業工作。這一部分學生認為既然不從事該專業的工作,就不必去耗費時間實習,這樣勢必影響一部分學生實習的積極性。
(2)對畢業實習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大多數學生對自己本專業的實習能夠認真對待,但仍有一部分同學沒有充分認識到畢業實習的重要性,認為實習環節可有可無,把實習當成是最后一次長假,沒有進行真正的實習,利用弄虛作假的手段來應付教師的檢查,例如,做假的實習鑒定、拼湊實習報告、抄襲實習周記。
2.實習接收單位熱情不高
畢業實習已經成為每一位學生大學生活的一個重要階段,但是現有的大學生實習基地在數量上都很難滿足大學生的需求,更不要說在類型與實習生的專業和就業取向對口了。很多金融機構如銀行不愿意接收大學生實習。其主要原因有:(1)接納實習單位要抽出骨干力量來指導,給單位增加了任務,帶來了麻煩;(2)有的實習可能要影響實習單位的工作效率、工作質量,增加工作的成本;(3)學校對實習單位不可能有很多的支援和幫助,單位和職工只是盡了義務,而無任何實惠可得。據中央電視臺東方時空節目組對106家用人單位的調查,愿意接受大學生實習的占48%,不太愿意的占52%。
雖然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專業在武漢、荊州、洪湖等地有實習基地,但每個基地由于規模的限制一般只能接受8名學生實習,導致許多學生不能在金融機構進行金融技能方面的實習,而轉向其他單位,。一些金融單位雖然接收了畢業生進行實習,但實習的金融單位主要依靠單個教師的個人關系進行聯系和維持,學校沒有進行資金和榮譽的投入,造成實習單位員工指導學生的積極性不高;同時由于金融業務(特別是銀行業務) 對安全性、精準性方面要求很高,所以業務人員不會對實習生進行實際操作的培訓,更不會放手讓實習生獨立去操作一項業務,實習生更多的是承擔一些輔的工作,比如引導客戶填寫表格或單據。這些實習內容與平常所學知識關聯度不強,不能體現金融專業的特色,與學生的心理預期相差甚遠,學生產生失望的情緒,難以達到理想的實習效果。
3.畢業實習管理體制不完善
畢業實習應該是一種對用人單位和實習生都有收益的人力資源制度安排。它不是基于人際關系的經驗性、個體隨機行為,不是學校和企業之間一種簡單的“對口實習”任務,而是涉及政府、學校、用人單位、大學生的一種規范、系統的常規化制度行為。但就目前湖北工業大學金融學學生畢業實習管理體制而言,存在不少問題,不能滿足大學生素質提高和技能培養的需求,影響了畢業實習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1)實習時間選擇不當,實習期間過短
金融學專業畢業實習一般都在大四第二學期開學后的第四周開始,這個時期學生面臨畢業論文撰寫、找工作或研究生考試面試的壓力,雖然有的學生認識到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但沒有心思參加;有的學生選擇參加實習,但在實習期間精力不集中,在實習期間頻繁請假,學生奔波于學校和實習單位之間,既不能提高學生的能力,又給實習單位留下了不良的印象。
一般學校統一畢業實習期間為四周,時間過短。實習單位認為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學生是無法全面、熟練地掌握業務的,認為學生實習僅僅是走走形式,做做樣子,所以不重視學生實習,對學生不會嚴格要求,盡心指導。
(2)缺乏完善的畢業實習考核機制,成績不能體現實際實習情況
雖然在畢業實習管理辦法中對師生在實習期間應履行的職責都做了規定,如要求“學生不得無故不參加實習,凡無故不參加實習的時間超過規定實習時間的三分之一者,不予評定實習成績”,這些規定流于形式、沒有具體的、量化的指標,對學生沒有約束力。目前對畢業實習的考核首要標準是實習鑒定表是否有實習單位的公章和學生所提交的實習報告,對學生形成綜合成績,而對學生的日常實習表現沒有體現在實習成績中,這樣給一些根本沒有參加實習的學生提供了造假的可能。有的學生隨便找個單位蓋上公章、拼湊實習報告,最后形成一種不公平的現象:造假學生比那些踏踏實實實習的學生的成績高。
二、提高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實習質量的措施
畢業實習在高等教學中占有重要位置,是培養應用型人才的重要手段,是促使知識向能力、素質轉化的有效途徑。要提高金融學專業本科畢業實習質量需采取以下措施。
1.做好畢業實習前的準備和動員工作
畢業實習前的準備和動員工作是畢業實習取得成功的重要保障,準備工作主要包括:各教學系應充分向學生介紹實習單位的性質及實習崗位對學生的要求,以便使學生做到心中有數,縮短學生對工作崗位的距離感,降低學生對實習的恐懼感;簽訂協議書,實習前學校要與實習單位簽訂實習協議書,明確實習單位、學校、學生三方的權利和義務;發放實綱、實習計劃和日程安排;對學生進行分組,并選出或指定負責人,負責人要切實負起管理與協調、溝通的責任,定期與不定期地向負責實習的教師匯報實習情況。召開由院(系)主要領導參加的實習動員會,對學生進行動員,向學生宣布實習紀律、要求以及成績的考核標準和辦法,條件允許時,也可請實習單位的領導和有關人員參加動員會,從思想上、組織上和業務上保證實習的順利進行。
2.加強畢業實習基地的建設加大對畢業實習基地經費的投入
由于畢業實習基地一般都是獨立核算的經濟實體,因此學校要加大經費投入,減輕實習單位的負擔,提高實習單位接受學生實習的積極性。目前實習單位的指導人員都是無償提供業務指導,可以由學校設立優秀實習指導獎金,對實習單位出色的指導人員進行獎勵,提高他們指導業務的熱情。
三、重視與畢業實習基地的聯系
目前,學院和畢業實習基地的聯系基本處于平時不聞不問,臨時突擊公關的現狀,每年等到學生實習之前才和實習單位聯絡,這樣學院和實習基地之間缺乏交流,關系很疏遠。學院應和實習基地建立一定的聯系機制,并與實習基地保持經常性的聯系,加強交流合作。如學校可以考慮定期召開實習基地聯誼會,組織實習基地負責人座談,聽取他們對實習基地建設的意見。學校還可以和實習基地進行密切的雙向合作,利用學校擁有的科研、技術優勢為實習單位提供相應服務,為實習單位培訓干部和業務骨干,促進實習基地的發展。學院可以考慮聘請實習單位的專家擔任學校的兼職教授,為學生做學術報告,參加學生論文答辯,不斷鞏固雙方的合作基礎。
3.完善畢業實習管理體制
(1)調整畢業實習時間
以往金融學畢業實習一般都安排在最后一學期開學后第四周進行,時間約1個月。考慮到學生這一階段面臨撰寫畢業論文、就業、研究生面試等問題,學校應考慮適當調整畢業實習時間。學校可以將畢業實習安排在第三學年結束后的暑期進行,原因有三:其一,根據和學生的交流,每年暑假不少學生想找單位實習,但很少有學生如愿,如果學校安排學生在暑假進行集中實習,可以滿足學生的愿望;其二,在實習的過程中,學生會發現在專業知識、動手能力方面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還有一年的時間進行充實和提高,學生在大四學年的學習目的會非常明確,學習的主動性會大大增強;其三,可較好地解決與找工作、畢業論文設計間沖突的問題,保證充足的實習時間和較高的實習效果。
(2)建立健全畢業實習考核機制
目前學生畢業實習考核主要由指導教師和實習單位意見兩部分構成。對集中實習的學生來說有考核的依據,但是缺乏量化的指標,考核的隨意性、主觀性強,在以后的教學過程中應建立畢業實習考核的量化指標,保證考核的客觀性和公平性。對自主實習的學生來說,應加強對過程的考核,要求其提供實習單位的地址、聯系人等情況,隨時對他們的實習情況進行抽查;和實習單位進行座談,了解學生的實習表現;要求學生通過電話或互聯網每天向指導教師匯報實習情況等。
參考文獻:
[1]王海鷹.基于產學研結合的畢業實習模式思考.中國校外教育,2009,(2):7
金融行業的迅速發展對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們不僅需要全面掌握經濟金融知識,還要能夠熟練進行市場運作。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構建扎實的理論知識體系,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實現學生知識、技能與經濟社會的融合是金融學教學擔負的主要任務。現階段,國內高校的教學通常能夠完成理論知識的傳授,卻忽視了對學生研究能力、實踐技能的培養,導致金融學專業的學生走入崗位后,所學知識無處可用,業績不理想,創新意識不強,無法滿足金融行業的人才需求。
(二)學科建設不完善,課程設置不科學
近年來,為適應社會對金融人才的大量需求,開設金融專業的院校紛紛擴大招生規模并進行專業細分,實際上很多細分出來的新專業都是出于包裝需要,在教學內容上與傳統的金融學并沒有顯著差異。然而,專業過度細分反而打破了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的完整性與系統性。簡單的細化與分割,導致學生的知識結構變窄,一些專業基礎理論在很多課程中都有涉及,卻都講的不透。金融學學科內涵與外延的劃定及學科體系的建設成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多數高校金融學專業的課程設置仍偏重宏觀經濟理論、貨幣銀行學、國際金融學等核心課程,對數理分析、計算機技術應用重視不夠,比如像經濟數學、計算機編程、數據庫等能夠輔助學生進階的課程并未廣泛開設;而公司理財、證券投資、財務分析、金融工程、基金管理、資產定價等與時展聯系緊密的課程也未能實現知識與應用的互動。此外,金融學教學對國內外金融發展的動態追蹤仍是一個薄弱環節,教材陳舊、內容良莠不齊的問題依然存在。近年來,金融體系一直在發生著新的變化,新問題的出現為教學和研究提供了豐富的素材。比如,國際上新興資本市場的崛起、金融危機的爆發、跨國并購、資產證券化等問題,以及國內的資本市場發展、匯率改革、人民幣國際化、影子銀行等問題,都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如果在教學中不能跟隨社會發展及時更新教學內容,學生的認知跟不上時代變化,如此的教學效果必然是不達標的。
(三)教學方法單調,對研究能力的培養重視不足
很多高校在教授金融專業課程時,仍以灌輸式教學為主,在這種培養方法下,學生習慣了被動接受,為應對考試而強行記憶,主動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針對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教學中常用的方法是布置課程論文,由學生個人完成或者以小組形式完成。撰寫課程論文確實是鍛煉學生研究能力的有效方法,但實際效果卻參差不齊,難免流于形式。在學生獨立撰寫論文時,如果缺乏指導,且不存在嚴格的外部監督,學生可能會在網絡上直接抄襲他人已有觀點,這不僅起不到促進作用,反而滋長了不誠信的學術之風。而在以小組形式開展學術研究時,往往出現“搭便車”的現象,無法保證每個學生都得到訓練,單純的分工再拼湊也嚴重損害了研究的完整性。在教學改革中,高校也在積極嘗試新型教學模式,如案例教學、課堂討論、實驗模擬等,然而從長期禁錮的思維向發散創新的思維轉變仍需要多年的教學摸索,相應的配套措施也需逐步完善。
(四)教師隊伍素質仍需提高
作為教學的主要參與者與引導者,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提高是教學質量提高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國內金融學博士培養的跟進與海歸博士的引進為高校的教學隊伍補充了一大批高學歷人才,較大幅度地提高了教師整體素質。然而,高校教師隊伍在學術研究、工作經歷、教學經驗等方面還存在著結構性問題,校內導師和校外導師的分工與協調也存在脫節。針對教師個人而言,不合理的職稱評定制度還會對其教學任務與研究任務的分配造成負面影響。
二、學術研究在金融學教學中的作用
在金融學專業教學中強調對學生學術研究能力的培養,不僅有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也有助于提高教師隊伍的教學與科研能力。
(一)學術研究能夠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理解
所學知識,提高學生的多種能力主要表現在:
1.提高學生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掌握和實際運用能力。學術研究活動改變了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方式。使學生成為主角,為他們提供足夠的空間展示自己,可以激發其學習興趣,提高主動性。在研究過程中,學生將理論知識用于分析現實問題,可以加深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大大縮小了教學與實際生活的距離。
2.鍛煉學生思維,提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研究過程中,學生既要留心觀察經濟社會運行,發現問題,又要大量地閱讀與思考,從實例中歸納分析出一般性結論,檢驗已有理論的正確性。通過對金融市場已經發生的或將來可能發生的問題進行分析、討論,可以啟發學生的思路,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通過交流與討論,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溝通能力。國外課堂常采用的小組討論方式,近年來也備受國內老師追捧。教師可以讓學生自由結合成討論小組,根據班級的規模,每組可由4~8人組成。挑選經濟熱點展開討論,針對不同的觀點展開進一步的探討、辯論。學生通過小組討論的方式參與問題的各個環節,教師可以通過適時引導、簡單評論來參與學生的討論與分析。這既可以促進師生之間的合作學習,也有助于學生之間互相啟發、取長補短,同時學生的表達能力與溝通能力也得到提高。
(二)注重學術研究有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與科研水平
在引導學生進行學術研究時,教師需要關注專業領域的前沿發展,收集、更新、整理數據及案例,這就對教師的授課水平提出了高要求。要想講好金融學的課程,與同學形成良好互動,要求教師不僅要有廣博而豐富的專業知識,還要了解相關業務的實際操作,同時還要密切關注國內外金融市場的風云變幻和理論研究前沿。另外,在科研工作中積累的素材也可用于編寫教學案例,實現教學與科研的相互配合、相互促進。可見,提高學術研究在教學內容中的比例,重視學術活動的開展,不僅能使教師積累教學經驗,提高教學質量,而且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素養與研究能力。
三、在金融學教學中推動學術研究的途徑
為了推進金融學專業研究型教學的開展,一方面,要轉變教學觀念,糾正師生“重應試輕學術”的觀念,以現代教育思想為指導,深入開展學術思想的討論與學習;另一方面,要營造良好的教學環境,完善硬件設施的現代化建設,精心設計教學方法,抓住課堂互動、課外實踐和評價反饋幾個主要環節,積極推進研究型教學進程。
(一)試驗研究型課堂教學
與傳統的單向傳授課堂不同,所謂研究型課堂教學,是指以學生為主體,研究理論形成過程為主的教學方式。金融學作為一種社會科學,與現實聯系緊密,很多理論都可以通過觀察總結得出,或者放入現實社會進行驗證。老師可以通過設計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探索理論知識的產生,還原經濟學家們的思維活動,并鼓勵學生質疑反思已有理論,發表獨立見解。研究型的教學課堂有很多種實現方式,比如案例探討,頭腦風暴,問題情境,正反方辯論,小組討論等,每種方法都有其各自的適用條件,可以根據具體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教師們通過掌握新型教育理念,就可以不拘于已有模式,根據課堂內容和學生特點,自主設計教學方案,借助多媒體和信息技術,開展研究型教學試驗,提高教學質量。
(二)完善金融學學術研究方法
在傳統金融學專業教學中,定性分析往往占主導地位,定量分析比重則十分有限。如果沒有精確的數量分析,質的規范性就難以把握;但無視定性分析,單純定量研究也會失去經濟學意義。只有把兩者有機地結合起來,才能得到更準確的結論,更好地揭示資金運作的內在規律。現代金融學的量化特征日益顯現。定量分析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將理論模型化,即利用數學語言來表達某一理論的基本內容;另一種是實證研究定量化,即運用統計數據來驗證理論的適用范圍與正確性。近年來,西方國家的金融領域研究多數都是通過運用數學工具來研究。國內的量化分析仍處在起步階段,可以在借鑒國外成熟模型的基礎上結合我國實際情況進行研發,但同時也要防止過度強調數量分析而忽視了經濟含義。
(三)推動教學手段的信息化進程
家庭金融資產是城鎮居民家庭最重要的一部分資產,也是最有活力的一部分資產。因此,2006年,Campbell首次將家庭金融作為金融學科的一個重點研究領域。近年來,我國的國民經濟快速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規模迅速壯大,在社會總資產中所占比重越來越大,可見,家庭資產在國民經濟的發展中占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分析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影響因素,對于如何引導居民家庭對金融資產進行投資,實現其資產結構的優化至關重要。
一、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原則和特征
居民家庭作為投資者,根據投資者理性原則,居民家庭會在能夠承受的風險的同時追求最大的收益性。因此,居民家庭在選擇金融資產的同時,會和投資組合的各種原則結合起來。
首先,居民家庭金融選擇的最終目標是實現家庭金融資產的增值,因此居民家庭金融選擇的首要原則是家庭資產的收益性。其次,資產的安全性是每個投資者特別是家庭投資者一定會考慮的題,即安全性原則也是家庭投資者首要考慮的原則。最后,每個家庭都有自己承擔的義務和責任,家庭要抵御不確定的現金流,要考慮投資的金融資產要有變現的能力,因此家庭金融資產投資選擇時要結合資產的流動性原則。
近年來金融市場上出現了各種不同的金融產品,像銀行存款、理財產品和股票等傳統金融工具,和信托、期貨等金融衍生工具。多種金融產品為投資者提供了更多的選擇空間,因此居民家庭在選擇金融產品時,呈現出以下特征。第一是資產的多樣性,居民投資時承受的風險收益不同,因此居民家庭對金融產品的需求不同,資產配置的比例會有很大差異。第二,影響因素的多樣性。家庭是經濟社會的組成單元,宏觀經濟形勢的走向、家庭自身風險投資偏好、家庭所處生命周期階段等因素都會影響家庭的投資決策,進而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產品會有較大的差異性。第三,家庭金融選擇呈現出一定的規律性。家庭投資者的目標都是家庭效用的最大化,家庭投資的選擇原則都是資產的安全性、資產的收益性和資產的流動性原則。
二、居民家庭金融資產選擇影響因素
居民家庭金融選擇因素一方面受外在因素的影響,如宏觀經濟的發展影響、社會金融體制的完善程度等,另一方面受自身家庭特征的影響,如家庭收入水平、家庭的人口統計特征、投資者情緒、風險偏好、社會信任度等因素。各種因素交叉影響,造成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的配置不同。國內外學者對家庭金融資產選擇的影響因素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研究。
家庭收入水平:居民家庭的收入水平對居民家庭的投資決策帶來財富效應。因此,家庭金融資產投資的重要因素是家庭人力資本。國內外學者在研究家庭金融時,很早的就引入了工資收入這一重要因素。Merton(l971)在研究家庭投資決策時引入工資收入機制,研究發現理性的投資者對風險資產的配置會隨著工資收入的增加而變動。Cocco,Gomes和Maenhout(2001)將工資引入Merton模型,家庭金融資產具有財富效應,發現工資收入較高的家庭風險資產配置比例較高。國內對家庭收入對居民金融資產的選擇起步較晚,鄒紅和喻開志(2009)通過調查問卷顯示,家庭投資決策受到多種因素影響,家庭收入水平是影響其分配資產的重要因素。
人口統計特征因素:人口統計特征因素包括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家庭的投資具有一定的異質性,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影響居民家庭的金融投資偏好。年齡是家庭進行投資配置的重要因素,居民家庭處于的年齡段不同,面臨的家庭責任和現金流不同。Iwaisako(2003)通過研究發現居民家庭對風險資產的投資隨著年齡的增長有駝峰狀,先增長后下降。這與Yoo(1994),Heaton和Lucas(2000)研究結果一致。男性投資者比女性投資者更偏好,受教育程度也與居民家庭的風險偏好程正相關關系。國內通過調查問卷加入年齡,性別和受教育程度等因素。鄒紅和喻開志(2009),雷小燕和周月剛(2010)等進行統計分析,研究發現居民的投資受這些微觀因素多層次因素的影響。盧家昌(2010)張燕(2013)的研究發現,居民家庭的投資具有生命周期效應,呈倒“U”型特征,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家庭投資的股票基金等風險資產的比重越高。
行為金融因素:隨著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者加入了投資偏好,社會信任度和投資者情緒等因素。現代的資產投資組合理論研究發現,家庭金融資產的投資配置受投資者的風險喜好程度影響。研究者普遍認為投資股票的家庭比沒有股票投資的家庭風險偏好程度高,但風險偏好程度難以量化,家庭投資行為與風險偏好程度的相關關系難以確定。Guiso,Sapienza和Zingales(2004)研究發現居民對金融機構和社會機構的具有較高的信任度,投資股票等風險資產的比重越高。
幾年來對居民家庭金融的研究逐步加深,研究者對影響因素都進行了量化處理,本文主要影響因素進行系統總結,有待下一步用數據進行進一步的實證研究。
參考文獻
[1]邢大偉.居民家庭資產選擇[D].蘭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09.
[2]張燕,徐菱涓.江蘇省城鎮居民家庭金融資產結構影響因素的實證分析[J].時代經貿,2012(10):184-186.
1.提高學生的應用
數學素質以及學習興趣數學建模教學是案例教學,以實際問題為背景,利用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可以很好地將數學理論與金融實際問題緊密結合。如在量化投資中,可以基于智能算法建立套利模型;利用最優化方法研究資產組合模型等。數學建模教學可以避免抽象理論知識的講授,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在金融中的重要應用價值。同時,激發了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發現了數學的無窮魅力,提高對數學的認可度,體會到數學是一種重要工具。數學建模課程中講授了大量的數學建模思想方法,如時間序列分析、最優化方法、微分方程、智能算法等。常言道: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通過數學建模的學習與訓練,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提高學生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培養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
數學建模是一個不斷探索的創造性過程。從不同的角度理解,同一個問題會得到不同的數學模型以及求解方法,沒有統一的標準答案,這為學生留出自由發揮的廣闊空間。在建立數學模型之前,必須查閱大量的資料,獲得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數學建模最終解釋實際問題必須以論文的形式呈現。經過數學建模訓練之后,學生的創新能力有了顯著的提升。例如我校獲得國家二等獎的小組,被選中參與量化投資大賽,最后也獲得了全國二等獎。因此,數學建模教育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文獻查找能力以及論文撰寫水平、培養學生探索、研究能力、創造性地運用綜合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增強學生的綜合
素質數學建模教育除了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的能力之外,還有一個目的就是為參加數學建模競賽做準備。數學建模競賽是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工作,3個人分工明確,但又不可獨立開來。面對復雜的賽題,3個人只有共同思考、互相啟發、各司其職、、攻堅克難才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這種競賽模式培養了學生團隊合作精神以及攻堅克難的毅力,為今后能更好地適應工作中的挑戰奠定基礎。除以上之外,在數學建模過程中還培養了學生想象能力、抽象思維能力、發散思維能力、開拓創新能力、學以致用能力、綜合判斷能力、計算機編程能力等。而這些能力恰恰是21世紀金融人才應該具備的素質。可以說一次參與,終身受益。數學建模為培養應用型創新型復合型金融人才提供了有效手段。
二、地方金融類院校開展數學建模教育措施
1.重視數學基礎知識
在金融中的應用高等數學中,我們可以用泰勒級數去近似一個抽象函數。教師在講授這節內容時,可以將其用于研究債券價格的變化以及波動性。在概率論中,概率分布研究不確定事件發生的可能性。二項分布在金融中最常見的應用是關于債券價格的變化。概率分布可以用于預測資產價格或資產收益率的未來分布。如果在高等數學、線性代數、概率論與數理統計等公共基礎課上適當引入以金融知識為背景的例子,學生將更加深入體會到所學的抽象內容在現代金融的有用武之地,有助于提升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然而,要在數學基礎課堂上將數學知識與金融專業知識相結合又是不容易的。數學基礎課程大多數為公共基礎部承擔,大部分教師沒有金融背景。因此,在招聘數學教師時應該適當考慮有金融背景的數學教師。
2.將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與現代金融相結合
現代數學包含各門學科知識和數學方法。數學建模課堂上,教師講授大量的數學建模思想方法,如優化理論、多元統計分析、預測方法、回歸分析、現代優化算法、綜合評價法等。而數學建模教學采用的是案例教學法,如果能將其與現代金融相結合,有助于提升利用數學知識的能力,同時可以加深理解專業知識。以量化投資中多因子選股模型為例,在選股的時候,人們經常使用的方法是基于基本面或技術面。新興的量化投資也慢慢發展起來,相比傳統方法,量化投資更加客觀、理性。多因子選股模型是采用一系列因子作為選股標準,建立過程主要為候選因子的選取、有效性檢驗、冗余因子剔除、綜合評分模型的建立和模型的評價與改進。這一建模過程為數學建模思想方法與現代金融相結合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3.開設金融建模與編程或數學實驗選修課
大數據時代對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互聯網金融、大數據金融要求金融人才必須具備一定處理數據、分析數據、計算數據的能力。目前,一些金融行業要求求職者必須具備一定編程能力,特別是熟練使用Matlab以及C語言。通過開設金融建模與編程或數學實驗選修課可以培養學生的編程能力以及計算能力,為今后就職奠定基礎,增加就業籌碼。對于一個金融問題,通過問題假設、分析、建立模型,之后,還得借助計算機求解。比如金融分析中的優化問題、回歸分析方法等。事實上,這些方法都有現成的函數可以調用。各種數學軟件都有各自的優勢所在,而對于金融模型,筆者更青睞于使用Matlab軟件。Mtalab的編程語言和規則簡單,較容易入門。在金融領域有以下幾種工具箱:金融數據工具箱、計量經濟學工具箱、金融衍生品工具箱、優化工具箱、統計工具箱。使用這些工具箱可以進行投資組合優化和分析、預測和模擬等。比如我們可以基于Matlab平臺,采用蒙卡洛模擬方法模擬新股申購中簽過程。
4.以競賽或立項為載體,提升建模能力
目前,數學建模活動在我校開展兩年以來,先后組織學生參與全國數學建模競賽、“華東杯”數學建模競賽等,取得了一項國家二等獎以及多項省賽區一等獎。我校數學建模課程為全校公共選修課,學生參與數學建模活動熱情還有待進一步提升。事實上,金融院校的學生學習了統計學、多元統計分析、運籌學、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等。學完這些知識再經過適當培訓完全可以勝任數學建模比賽。為了更好地發揮數學建模對金融人才的積極作用,我們必須通過各種形式宣傳、引導學生了解數學建模比賽,同時學校應該給予更多的政策支持,組織、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建模競賽、統計建模競賽、創新創業訓練項目。以競賽或立項為載體,項目為驅動,利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特別是將數學知識與金融專業知識相融合,為應用型創新型金融人才的培養提供新途徑。
一、引言
金融是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之一。在我國市場經濟體制日趨完善、經濟對外開放程度進一步擴大的同時,金融界將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嚴峻的競爭壓力。從實質上看,金融業的競爭是金融人才的競爭,為了提高我國金融業的核心競爭能力,須加強重視對金融人才的培養。傳統的金融教學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社會發展的需要,我們應積極探討金融學專業教學改革新思路,構建創新培養體系,提高教學質量和效果,提高金融人才綜合素質能力,以滿足高素質金融人才的需求以及適應新形勢下的經濟發展,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金融學專業教學培養體系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金融學專業教育一直在改革與調整,在某些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和進步,但不可否認的是,金融學專業教學培養環節還存在著一些我們無法忽視的問題,具體表現如下:
1、教學內容和方法落后
金融理論與實務的變化可謂日新月異,但國內高校金融專業教學內容合理性還存在一定欠缺,具體體現在:一是課程設置偏重理論,不符合培養應用型人才的目標;二是課程設置的重復性,造成教學資源的浪費;三是重微觀輕宏觀,不利于理解金融業的運作機制;四是重理論輕實踐,金融實驗硬軟件和實踐平臺缺乏。[1]在教學方法上,如果教師教學過程中只是一味的灌輸知識,不能采用靈活多樣、風趣生動的教學方法,則必然會使學生對枯燥的學習產生厭倦,不能達到很好的教學效果。因此,教學必須進行改革與創新,使教學方法多樣化、生動化,提高教學效果。
2、實踐教學環節重視不夠
目前,各大高校金融學專業在教學環節上主要還是課堂理論教學為主,輔以一定程度的實踐教學。但是實踐教學仍然重視不夠:金融學教學專業實踐教師人數有限,一般都是從事課堂理論教學的教師同時進行實踐教學,缺乏從事金融相關工作的實際操作經驗;實驗室及電腦等硬件配套不齊全,質量不高,無法滿足正常實驗教學的需求;校外實踐平臺和基地建設薄弱,無法營造真實的實踐教學環境;實踐教學安排課時少,實際操作不多,不能使學生得到有效地學習和鍛煉;案例教學已經進入課堂教學中但是仍不能深入凸顯其重要地位。
3、科研投入不足
金融學專業論文和科研活動一方面可以檢驗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實踐能力,另一方面也可以衡量教師的教學質量。因此,研究性學習也將在一定程度上推動我國基礎教育的發展。而目前在我國各大院校中普遍存在著科研投入力度不足、科研項目少等問題。一方面,在鼓勵開展各類金融競賽方面缺少有效的保障,如"挑戰杯"競賽、創新基金比賽、戰略模擬大賽等活動,都遭遇著經費支持力度不足,實驗設備的短缺,學術指導力量薄弱等瓶頸,這些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科研活動的進一步開展。另一方面,畢業論文質量存在著假、大、空的問題,追其根源還是指導力度不夠,投入不足。
4、不合理的教學評價機制
隨著教學培養體系的改革與創新,教學評價機制的要求也必然越來越高,而傳統的教學評價機制還存在著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從對學生的評價角度看,目前許多高校都是采用學分制,這樣容易導致學生學習的盲目性,出現學生知識結構的斷裂。一部分學生為更容易獲得學分選課不合理,導致所學知識支離破碎,不成體系,影響培養目標的實現。從對教師的評價角度看,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老師的評價標準從總體來說未能完全脫離"教師中心"、"課堂中心"、"教材中心"的傳統模式范疇。[2]
三、金融學專業"科研+教學+實踐"創新培養體系的構建
針對當前金融學專業教學環節中存在的主要問題,為適應現代社會的發展,必須將金融科研、實踐引進教學中來,實現金融"科研+教學+實踐"三位一體的創新培養體系。
1、合理規劃理論教學,夯實基礎知識
首先,全面梳理金融學專業教學開設的課程,理順課程關系。第一,豐富金融學專業選修課的內容,擴大選修范圍,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興趣以及未來的發展目標選擇相應的課程,進一步地深入學習。第二,增大金融學專業課程的彈性,開設一些新的微觀金融和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內容,從而提高學生在各方面的適應能力,培養出復合型人才。
其次,加強微觀金融必修課程的教學內容。金融學教學應該順應當今金融研究的微觀化趨勢,增加微觀金融必修課程的教學內容,補充實踐需要、具有實際操作意義、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教學內容,如公司理財、家庭理財網絡金融、電子銀行等課程知識。
2、大力發展實踐教學,培養應用型人才
首先,積極進行案例教學,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生動性。一方面,完善金融學案例庫建設,編制更多符合金融學教學要求的高水平案例。所舉案例必須能反映金融學原理的典型特征和一般規律;需適應時展的趨勢,適應金融學的教學改革和當代學生的實際情況。另一方面,在進行案例教學過程中應注重互動式的教學方法。
其次,合理設計實驗教學,提高教學的實用性。學校在進行理論課教學的同時,因開設相應課時的實驗教學,如開設商業銀行綜合業務模擬實驗室、金融衍生品業務模擬實驗室、期貨與證券模擬實驗室等實驗課程,要求學生能借助金融模擬軟件,解決實際問題。
最后,創新基地教學,讓教學"走出去"。在穩步推進校外教學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學校可與各種金融機構加強合作,與銀行、證券、保險公司等相關企業簽署正式協議并掛牌,定期定量安排學生和教師開展實踐學習或交流活動,建立起多層次、立體式的校外實踐教學基地網絡。[3]與此同時,國家要加大對高校實踐教學基地建設的支持力度。
3、加大科研投入力度,提高學術水平
首先,積極開展各類金融競賽,如"挑戰杯"大賽、創新基金項目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讓學生在相關比賽中積累經驗,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學校還可開設金融講壇,可設法邀請校外知名金融學業界人士到學校做報告,加強學術交流,開闊學生的思路。其次,構建產學研平臺。在創新教學實踐基地的過程中,與各大合作企業密切合作,通過建立校企合作平臺,共同開發科研項目,聯合承擔金融企業提供的各類科研課題。最后,改進學生畢業論文質量。注重教師科研課題的參與度,指導老師要對學生畢業論文寫作進行針對性地精心輔導,提高學生學術水平,同時也可以促使教師更多地關注金融界的熱點及前沿問題。同時規范畢業論文和優秀畢業論文的考核與評選工作,建立高效、高水平的科研激勵機制。
4.創新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建立客觀、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
在金融學專業創新培養體系構建當中,不能忽視對金融教學考核方式和評價標準的改革,應該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一套客觀、合理、科學的評價體系。
對學生成績評價來說,在創新考核方面,應首先加大平時成績所占的比重,可通過出勤、課堂表現、課后作業、合作精神等方面的情況來評定平時成績,使成績評定具有合理性。其次,在金融實踐教學方面,應加強對金融實踐教學過程的考核評價。在充分調研分析的基礎上,結合金融校內實習、校外實踐的真實情況評價,保證評定標準的全面性。最后,制定嚴格評分標準,量化考核內容。
對教師教學評價工作來說,應具有規范、導向、促進、反饋等多種作用,這方面的考核內容則主要包括教師教案、課件制作、課堂授課效果以及老師的科研成果,結合同行與學生的意見進行客觀的評定。把教學與育人、教學與科研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比較全面、系統、科學的考核評價體系。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