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福工程論文匯總十篇

時間:2023-03-22 17:33:44

序論:好文章的創作是一個不斷探索和完善的過程,我們為您推薦十篇造福工程論文范例,希望它們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閱讀品質,帶來更深刻的閱讀感受。

造福工程論文

篇(1)

荊楚網消息(記者李川 安立)“今年開學,湖北工業大學自考生收費欄里多了一條項目“論文輔導費500元”,雖然錢交了,卻沒有論文輔導費的收據。”10月26日,就讀于湖北工業大學的自考生小華(化名)對于班主任收取論文費不開收據的行為產生質疑,并表示就算要交這筆錢也該給學生一個交代。

小華是湖北工業大學的2005屆電子商務的自考生,今年一開學,班主任就向每位同學收取了500元的論文費,稱是論文輔導費。但是令小華不解的是,班里70個同學繳納了費用卻沒有收據。就連當初班主任代為收取費用時也并沒有詳細的解釋,現不僅是電子子商務班收取了,別個專業也同樣遇到了這種情況。小華說,“上一屆的同專業的師哥師姐也被繳納了論文輔導費,但只有400元,沒想到只過了一年卻漲到了500,這錢交的有點冤。”

對于小華的質疑,記者來到湖北工業大學,學院辦務室的老師告訴記者:“學校從來沒有收取過大四的論文費,自考學院的老師大多是外聘的,如果說是老師的辛苦費也有可能,但是不管什么方式收取都必須要有憑據。班主任是不能向學生隨便收費的。”但對于這件事,校方稱不是很了解。

記者一行又來到湖北工業大學的成教學院,成教學院的負責人聲稱凡是政策不容許收的費用,學校是肯定不能收的,并堅決表示沒有收取學生的論文輔導費這件事。但對學生口中說的班主任收取論文費這一說法,該負責人則表示此事需要調查。

記者從教育部官網得知,學校的收費項目只能由教育部、國家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制定,或由各地省級人民政府制定,其他任何部門或單位都無權自行制定收費項目。如“定向費”、“跨地區建設費”、“專升本費”、“假期住宿費”、“補考費”、“重修費”、“高考錄取通知書郵寄費”、“本科生錄取費”、“學位申請費”、“答辯費”、“論文印制費”、“旁聽費”、“注冊費”、“點招費”、“建校費”以及押金、保證金和各類證、卡工本費等,都屬于亂收費,學生可向當地教育、物價部門舉報。

篇(2)

當前,認真學習和研究同志醫學科技倫理思想,對于促進我國醫學科學技術事業的發展,充分發揮醫學科學技術在促進經濟和社會發展、本論文由整理提供提高人民群眾身體素質中的作用,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指導意義。同志醫學科技倫理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我們認為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一、客觀、公正地評價醫學科學技術的作用,重視醫學科學技術倫理問題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運用于各個領域。在醫療衛生行業,科學技術越來越顯現出重要作用。一些高新技術不斷應用于疾病的診斷、治療和康復之中,為人類的健康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帶來了福音。在新的歷史時期,醫學科學技術更深入、更快速地向前發展,對人類社會和人自身的發展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正如同志于2000年8月21日在第十六屆世界計算機大會開幕式上的講話中所指出:“20世紀,人類取得了輝煌的科技成就。從量子理論、相對論的創立,脫氧核糖核酸雙螺旋結構的發現,信息科學的誕生,到人類基因組序列‘工作框架圖’的繪就,世界科技發生的深刻的革命,社會生產力極大提高。可以預計,21世紀科學技術的進一步發展,特別是信息技術和生命科學的不斷突破,將對世界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產生更加深刻的影響。”[1]220“以分子生物學為核心的生物工程技術醞釀著新的重大突破,為農業、醫藥和人類健康開辟了全新的前景。”[2]同時,我們還應看到,高新醫學技術的運用也帶來了許多倫理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研究,并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新醫學技術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高新醫學技術在醫療工作中本論文由整理提供的重要作用,為人類的健康服務。2000年8月5日,同志在北戴河會見諾貝爾獎獲得者時的講話中強調:“信息科學和生命科學的發展,提出了涉及人自身尊嚴、健康、遺傳以及生態安全和環境保護等倫理問題。”“在21世紀,科技倫理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3]這應引起我們的高度重視。

二、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必須為人類造福歷史經驗證明,科學技術是生產力發展的重要動力,是人類社會進步的重要標志。科學技術的每一次重大突破,都會引起生產力的深刻變革,人類社會的巨大進步。特別是知識經濟時代,科學技術在經濟和社會發展中所起的作用越來越明顯。因此,同志曾多次指出:促進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是科技工作的重要任務,“以知識造福于人民,是科技工作者的光榮責任。”[1]601995年5月26日,他在全國科學技術大會上的講話中指出:“科技工作要始終把經濟建設作為主戰場,把攻克國民經濟發展中迫切本論文由整理提供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作為主要任務。”[4]“要十分重視解決環境保護、資源合理開發利用、減災防災、人口控制、人民健康等社會發展領域的科技問題,為改善生態環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健康水平作出貢獻,促進經濟和社會的持續協調發展。”[1]54防病治病,促進人們的健康是醫學的根本目的。高新醫學技術的運用是實現醫學目的的重要手段,要使高新醫學技術發揮積極作用,必須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操作、運用高新醫學技術的醫務人員必須具備為病人服務的崇高品德。因此,應對醫務人員加強醫學道德教育,提高其思想覺悟和道德水平,真正樹立為病人服務的思想,做到以病人為中心,從而有利于醫務人員從病人的利益出發,克服醫學技術主義至上的觀念,更加注重人文關懷,貫徹和落實生物-社會-心理醫學模式。

因此,在發展、運用醫學科學技術過程中,必須始終強調醫學科學技術為人類服務的思想,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的原則。“比如,基因工程可能導致基因歧視,網絡技術涉及國家安全、企業經營秘密以及個人隱私權的危險,轉基因食品的安全性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基因治療、克隆技術的適用范圍等問題,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關注。有的國家利用高技術成果提高自己的軍事實力,在世界或地區范圍內謀取霸權,干涉他國內政……科學技術本身難以做到這一點。

在21世紀,科技倫理的問題將越來越突出。核心問題是“科學技術進步應服務于全人類,服務于世界和平、發展與進步的崇高事業,而不能危害人類自身。”[5]2000年5月17日,同志在接受美國《科學》雜志主編埃利斯•魯賓斯坦專訪時的談話中又強調:“生物技術,尤其是對基因的研究,必將給人類帶來福音。”“防止基因歧視、保護個人隱私、貫徹知情選擇和實現公正原則,都是我們十分關注的問題。科學自由的原則一定要堅持,但科學的發展要為人類服務,不能危害人類自身。”[1]186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同志再次強調:“人類基因組計劃是人類科學史上的偉大科學工程,它對于人類認識自身,推動生命科學、醫學以及制藥產業等的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經過全球科學界的共同努力,人類基因組序列的‘工作框架圖’已經繪就,這是該計劃實施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人類基因組序列是全人類的共同本論文由整理提供財富,應該用來為全人類造福。”[1]

三、尊重醫學科技工作者的勞動成果,保護知識產權醫學科技工作者是發展醫學科技的主導力量,他們為醫學科學技術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其勞動必須得到社會的承認,其人格必須受到人們的尊重,其成果應受到保護

這也是“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具體體現。在這個問題上,同志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多次要求對那些在科技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和技術人員給予精神上和物質上的鼓勵。1991年10月8日,他在農業科學家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對一些科學家給予充分肯定。“實踐證明,摩爾根對遺傳學的貢獻是不能否定的。”[1]2910月16日,在授予錢學森同志“國家杰出科學家”榮譽稱號儀式上的講話中,對錢學森在科學研究領域作出的杰出貢獻表示熱烈祝賀,并借此機會向為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作出巨大貢獻的廣大科技工作者,表示親切慰問和衷心感謝本論文由整理提供。1996年12月9日,在全國衛生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對建國以來在醫學科技和衛生服務方面作出突出貢獻的代表人物給予高度贊揚。2000年6月28日,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中,對為人類基因組序列作出貢獻的科學家給予高度評價。超級秘書網

做好知識產權保護是尊重科技工作者勞動成果的重要舉措,也是科技倫理的一項內容。“技術轉讓和保護知識產權,已成為當今國際經濟技術合作關系中的重要問題……科學技術,總是要同世界各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才能取得更快更大的進步。”[1]55“建立和完善高尚的科學倫理,尊重并合理保護知識產權,對科學技術的研究和利用實行符合各國人民共同利益的政策引導,是21世紀人們應該注重解決的一個重大問題。”

[1]217加強國際合作是促進科技進步的重要途徑之一。近年來,我國在環境保護、生物工程、基因技術、信息科學等領域加強了國際合作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取得了巨大成就。在與國外科學技術的交流中,同志多次強調要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倫理原則。由于各國基礎、自然環境、人口特征、文化教育狀況等的不同,科技發展的程度差距很大,各有特點,各有優勢,各國應互相學習,共同發展,共同進步。所以,在科技交往過程中,“我們應當充分尊重他人的知識產權,同時又要善于保護自己的知識產權。在相互尊重、平等互利的原則基礎上開展國際合作。

至于遺傳資源問題,中國在1998年6月了《人類遺傳資源管理暫行辦法》,其出發點是在該原則下促進國際合作和交流。中國政府鼓勵中國科學家與國外同行在這一領域進行合作,所限制的只是少數個人和公司以科研名義采集標本從事商業活動。”

[1]186-1872000年10月11日,同志國際工程科技大會上的講話中又重申,在堅持相互尊重、平等互利原則下,搞好科技領域國際合作問題。指出全球氣候變化、大氣和水體污染、土地荒漠化、生物多樣性的保護、因特網上虛假有害信息的防范等問題,都需要通過加強工程科技的國際合作來促進解決。我國將堅定不移地實施可持續發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展戰略,加強與世界各國的合作,更好地保護中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生存環境,使我們的子孫后代擁有一個更為美好的發展空間[1]227-228。

四、誠信、求實創新、拼搏奉獻、團結協作,是醫學科學技術發展的內在要求,也是醫學科學研究中必須遵循的道德規范誠信,是科學研究中必須遵循的一個基本道德規范,是科技發展進步的內在保證。誠信,在科技領域,也就是要具備科學精神。而“科學精神的精髓是實事求是。科技工作者應該率先垂范,堅持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加強科學道德建設,克服急于事功的浮躁心態,反對一切弄虛作假行為,努力成為先進文化的實踐者。”

[6]同樣,一個人要想在科學研究中取得一定的成績,必須“要堅持黨的基本路線,大力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求實新精神、拼搏奉獻精神、團結協作精神。這四種精神,是我國數代科技工作者崇高品質的結晶,也是科技事業繁榮的重要保證,要作為科技界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發揚光大。”

具體來講,“求實是科本論文由整理提供學之本,創新是科技發展的生命力所在。科學研究來不得半點虛假,必須以求實的態度,尊重客觀規律,探索真理,開拓創新……團結協作是社會化生產條件下科學技術研究活動的內在要求。在科學技術工作中,既要倡導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又要提倡相互尊重,團結合作,取長補短,發揮集體優勢,協同公關。”[1]60-61只有這樣,才能徹底消除科技行業中可能出現的弄虛作等不正之風,科技才能取得更大進步。

參考文獻:

[1].論科學技術[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01.

[2].文選(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36.

篇(3)

 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后,需對其研究結果立即加以總結,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闡明其發現及 發明。否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明與發現逐漸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復前人所 做的工作,發生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貯存這些科研信息 ,使它成為以后新的發明、發現的基礎(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學技術事業的延續 和發展,不斷的豐富人類科技寶庫。人類文明的延續與發展,正是憑借著這種連續性不斷地 積累、創造、再積累、再創造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學術論文是貯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 而寫作論文則是總結科學發現的重要手段。

2傳播科研結果

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明,都是社會 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 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科學技術沒有國 界),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 的。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 的英國《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 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 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

從事臨床及醫療工作一線的其他人員,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出較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 教訓。而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十分寶貴的。將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并以論文形式發表 交流,就能發揮巨大的指導與借鑒作用,造福于人民。

4啟迪學術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各種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通過論文 的形式不斷地探索與交流,并相互啟迪,形成新的學術思想,以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篇(4)

1、貯存科研信息

在科學研究完成之后,需對其研究結果立即加以總結,并以論文或報告的形式闡明其發現及發明。否則,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其發明與發現逐漸消失,致使后人可能再次重復前人所做的工作,發生不必要的人力與物力的浪費。因此,學術論文的寫作就是貯存這些科研信息,使它成為以后新的發明、發現的基礎(即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以利于科學技術事業的延續和發展,不斷的豐富人類科技寶庫。人類文明的延續與發展,正是憑借著這種連續性不斷地積累、創造、再積累、再創造的過程中實現的。因此學術論文是貯存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 而寫作論文則是總結科學發現的重要手段。

2、傳播科研結果

早在19世紀,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就曾指出,對于科研工作,必須"開始它,完成它,發 表它"(to begin,to end,to publish)。因為,任何一項科學技術的研究與發明,都是社會成員的個體勞動或局部承擔的科研活動的結晶。對于全人類來說,很有必要將少數人的成果變成全人類的共同財富,這就需要相互交流、相互利用(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科學技術沒有國界),才能使科學技術不斷地發展進步。而相互交流的方式之一就是利用科技論文付諸實施 的。

這種傳播方式可以不受時間與地域的限制,也可以傳播到后代。如1997年2月27日出版的英國《自然》雜志,首次報道了利用克隆技術(無性繁殖)培育出的一只綿羊,它無疑是基因工程研究領域的一大突破,在世界引起了強烈的震動。因此學術論文也是傳播科研信息的重要載體。而且按照公認慣例,科學成果的首創權,必須以學術論文的形式刊登在學術期刊 上,方能得到承認,而新聞媒體傳播,是得不到正式承認的。

3、交流實踐經驗

從事臨床及醫療工作一線的其他人員,通過不斷地實踐,積累出較多的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 教訓。而這些經驗與教訓是十分寶貴的。將它們進行科學的分析和總結,并以論文形式發表 交流,就能發揮巨大的指導與借鑒作用,造福于人民。

4、啟迪學術思想

在大量的科研成果和實踐經驗基礎上,形成并發展起各種學術思想,這些學術思想通過論文 的形式不斷地探索與交流,并相互啟迪,形成新的學術思想,以促進科學事業的發展。

5、提高研究水平

篇(5)

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主任張國寶,中國科協書記處書記張勤,中國國家環保部核安全總工程師、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劉華,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系統二司司長王敏正,國家能源局核電司副司長陳飛,哈爾濱市副市長張顯友,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劉志剛等出會并致辭,中國核學會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致開幕辭并發表由中國核學會評選出的“中國十大核科技進展(2011.6.30-2013.6.30)”。

篇(6)

火災作為人類生存和發展歷程中所面對的一種典型災害,一方面是由人類的社會活動與經濟活動產生的非自然界固有因素所引起的,另一方面其自身又具有復雜的自然屬性。因此,要實現災害防治經濟性和有效性的統一,就必須對包括火災科學的自然屬性和社會屬性的諸方面復雜性問題進行研究和探索。而作為一門學科,火災科學因科學問題集中、創新余地巨大,已成為一個與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國家安全以及科技進步密切相關的有長期生命力的研究領域。

經過對火災科學多年的學習和研究,孫金華教授已對其有了深刻的認識。在火災動力學,火災風險評估與保險、未來能源利用中的火災安全等方面取得了創新性研究成果――構建了化學物質熱自燃危險性預測的均溫、非均溫理論模型,發展了熱自燃臨界參數的數值分析方法建立了云霧火焰陣面前區未燃微粒子運動的數學物理模型,并從理論原理和實驗上揭示了可燃性粉塵云爆炸下限比相應可燃性氣體爆炸下限低的本質規律,與合作者一起創建了基于火災雙重性規律和統計理論相耦合的火災風險評估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創建了建筑火災直接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概率預測模型。

自2002年回國后,緊密圍繞我國火災安全的重大需求以及世界火災科學的前沿研究,孫金華立足于火災科學基礎與應用基礎問題,與他的同事攜手,共同構建了在國際上具有創新特色的火災風險評估理論體系和技術方法,實現了火災風險的動態和量化評估,撰寫了我國第一部《火災風險評估方法學》的學術專著,為我國亟待解決的建筑性能化防火設計方法提供了科學依據和技術支撐,該研究成果已經在國家奧林匹克體育場館等許多國家重大工程和公益項目中得到成功應用,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并獲得2006年度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在這一工作的基礎上,他又率先在我國開展了消防與保險互動機制中的基礎科學問題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建立了建筑火災財產損失和人員傷亡概率預測方法編制了建筑火災直接財產損失預測軟件,構建基于火災動力學和統計理論耦合的火災財險費率厘定模型和火災第三者公眾責任險費率厘定模型。在scI高影響區期刊Risk Ana/ysis等國際著名期刊發表了多篇具有重要學術價值的論文,并被國際同行評價認為“非常有科學價值”,撰寫的學術專著《火災風險與保險》被收入到當代杰出青年科學文庫。

針對我國危險化學品火災爆炸事故頻繁發生,事故后果非常嚴重的情況,孫金華教授以化學物質熱自燃誘發火災爆炸為研究突破口,創建了危險化學品熱自燃危險性預測的理論和數值分析方法,解決了國際基于小藥量分析測試來預測化學物品熱自燃危險性不準確的世界性難題,并揭示了無機酸對硝酸銨等危險化學品分解的催化作用機理,他的成果分別發表在SCI高影響區期刊Jouma/ofPowerSource、Jouma/of Hazardous Mater/a/s等國際學術期刊上,并受到了國際學者的好評和廣泛關注,為此他被邀請與國際學者一起合作撰寫并出版了英文著作New Research on Hazardous Mater/a/s。

在“造福”中升華人生

盡管身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以及工業火災研究室主任,孫金華教授并不是從最初就把研究方向鎖定在火災安全科學領域的。

他的轉折始于1995年。那一年,他獲得日本文部省獎學金,遠涉日本,于東京大學進行深造。他的導師就是世界火災科學界頂級學者,時任國際火災安全學會主席的平野敏右教授。細論起來,平野敏右教授仿佛是火災科學界的“普羅米修斯”,將國際火災科學領域的先進知識傳播到中國,并一直致力于推動我國火災安全事業的發展,先后被授予中華人民共和國友誼獎和國際科技合作獎。追隨平野教授,孫金華開始正式接觸火災,并深入研究了火災動力學規律及防治技術。1999年4月~2002年3月,他先后以“重點研究支援研究員”和“外國人特別研究員”的身份分別受聘于日本學術振興會以及日本科學技術廳,在日本國立消防研究所從事燃燒學、安全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名師出高徒,到本世紀初,在國際火災科學領域,看上去入門不深的他已經嶄露頭角,甚至引起了我國火災科學之父范維澄院士的注意。

2002年4月,在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的支持下,他毅然回國,成為該領域的第一個特聘教授。在范維澄院士主持的火災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他獲得了一個非常優越的工作環境和研究平臺。

篇(7)

此后除了在一次學術會議上受邀宣讀論文,再沒有什么人過問此事,加之工作忙,周名揚就將論文扔到一旁,“那時也沒有什么專利意識,也不知到哪里去尋求支持。”

周名揚為了發明的空氣造水機(專利號:ZL200920003903.X),常常宵衣旰食,費盡了千辛萬苦。他向我介紹空氣造水機時侃侃而談。他說空氣造水機,是為解決淡化水匱乏的問題而發明。它主要包括:引風單元,用于將空氣引入至低溫凝水單元;低溫凝水單元,由制冷模塊和凝水媒質模塊組成。其中,所述的制冷模塊用于至少將凝水媒質模塊表秒的溫度降至凝結溫度(即露點溫度)以下。采用上述結構“熱”空氣中的水蒸氣在遇到“低溫”的凝水媒質模塊時就會在凝水媒質表面上發生凝結,從而產生凝結水(純人工自然水)。

空氣造水機,設備整個具有結構簡單,制造使用方便,用途面廣泛,不會帶來新的生態環境問題等優點。凝結出的人工自然水,如果再經過凈化和消毒,則可直接作為飲用水。

篇(8)

中圖分類號:TV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于自身的生活居住環境和房屋質量的要求也隨之而不斷的提升,特別是近年以來,隨著人口壓力的不斷加劇,高層住宅建筑工程呈現出了快速發展的態勢,其中混凝土建筑工程建筑發展尤為顯著。但是由于混凝土建筑材料在施工過程中容易受到多種因素的影響,對其施工技術控制和質量監管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成為了目前房建工程質量問題產生的一個主要集中點,不僅干擾了建筑工程施工的順利展開,更為日后的交付使用埋下了安全隱患。因此,提高房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質量的控制工作已刻不容緩。

1.干縮裂縫

1.1裂縫特征

混凝土干縮裂縫特征具有表面性,縫隙較寬較細,多在0.05~0.2mm 之間,其走向縱橫交錯,沒有規律性。較薄的梁、板類構件(或桁架桿件),多會沿著短方向分布; 整體性結構,多發生在結構變截面處;平面裂縫多會延續伸長到變截面的部位或塊體邊緣,大體積混凝土在平面部位較為多見。但側面也常出現:預制構件多產生在箍筋位置。

1.2原因分析

干縮裂縫產生的原因是:(1)混凝土成型后,養護不良,受到風吹日曬,表面水分蒸發快,體積收縮大;而內部濕度變化很小,收縮也不,因而表面收縮變形受到內部混凝土的約束,出現拉應力,引起混凝土表面開裂;或者構件水分蒸發,產生的體積收縮受到地基或墊層的約束,而出現干縮裂縫;(2)混凝土構件長期露天堆放,表面濕度經常發生劇烈變化;(3)采用含泥量多的粉砂配制混凝土;(4)混凝土受過度振搗,表面形成水泥含量較多的砂漿層;(5)后張法預應力構件露天生產后長期不張拉等。

1.3預防措施

(1)混凝土水泥用量、水灰比和砂率不能過大。嚴格控制砂石含泥量,避免使用過量粉砂,振搗要密實,并應對板面進行二次抹壓,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強度,減少收縮量。

(2)加強混凝土早期養護,并適當延長養護時間:長期堆放的預制構件宜覆蓋,避免曝曬,并定期適當灑水,保持濕潤。

(3)澆筑混凝土前,將基層和模板澆水濕透。

(4)混凝土澆筑后,應及早進行灑水養護;大面積混凝土宜澆完一段,養護一段。

1.4 處理方法

此類裂縫對結構強度影響不大,但會使鋼筋銹蝕,且有損美觀.故一般可在表面抹一層薄砂漿進行處理。對于預制構件,也可在裂縫表面涂抹環保養膠泥或粘貼環氧玻璃布進行封閉處理。

2.混凝土構件制作、脫模、運輸過程中的裂縫

2.1裂縫特征

構件制作、脫模、運輸、堆放、吊裝過程中,由于各種原因而產生縱向、橫向斜向、豎向、水平的、表面的、深進的或貫穿的各種裂縫無一定規律性;其裂縫的深度、部位和走向都會隨著產生的原因而異;裂縫的大小、長短、深淺不一。

2.2 原因分析

(1)木板大量吸水發生膨脹時,通長將柱、梁、角拉裂。

(2)構件翻轉脫模時,因受振動過大,或地面砂子攤鋪不平,使混凝土開裂;構件在成型或拆模時受到劇烈振動也會引起沿鋼筋的縱向或橫向裂縫。

(3)后張預應力構件或多孔板成孔時。如抽芯過早,混凝土塌陷而出現裂縫;抽芯過晚,芯管與混凝土粘結,也易被拉裂。

(4)構件起吊時,由于模板隔離劑失效;混凝土與模板粘住,起吊模板時構件受力不均或受扭,而出現縱向、橫向或斜向裂縫。

(5)構件運輸、堆放時,支承構件的枕木不在同一垂直線上。或懸挑過長。運輸時構件受到劇烈的顛簸、沖擊,吊裝時的吊點選擇不當、吊裝彎矩過大;或桁架等側向剛度較差的構件側向未采取臨時加固措施,都可能使構件發生裂縫。

2.3防治措施

(1)木模應澆水濕透。

(2)翻轉脫模應在平整、堅實的鋪砂地面上進行,翻轉、脫模應平穩。防止劇烈沖擊和振動。

(3)預留構件孔洞的鋼管要平直,預埋前應除銹刷油,混凝土澆筑后,要定時(15min 左右)定向轉動鋼管抽管時間以手指壓混凝土表面不顯印痕為宜,抽管時應平穩緩慢。

(4)混凝土構件胎模應選用有效的隔離劑,起模時先用千斤頂均勻松動,再平穩起吊。

(5)混凝土構件堆放,應按其受力特點設置塾塊。重疊堆放時,墊塊應在一條垂直線上。同時,板、柱構件應作好標志,避免反放。

(6)運輸中構件之間應設墊木并互相綁牢,防止晃動、碰撞。

(7)屋架、柱等大型構件吊裝,應按規定設置吊點,對于屋架等側向剛度差的構件。吊裝時應橫向加固,并設牽引索,防止吊裝過程中晃動、碰撞。

2.4 防治方法

縱向裂縫對承載力的影響遠比橫向裂縫小,一般可采取水泥漿或環氧膠泥進行修補。當縫較寬時,應先沿縫鑿成八字形凹槽,再用水泥砂漿或環氧膠泥嵌補構件邊角縱向裂縫處的松散混凝土應剔除,然后用水泥砂漿或細石混凝土修補。由于運輸、堆放、吊裝等原因引起的表面較細的橫向裂縫,可先將裂縫處清洗干凈,待干燥后用環氧膠泥進行表面涂刷或粘貼環氧玻璃布封閉。

3.混凝土蜂窩、麻面、孔洞

3.1產生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脫模劑涂抹不均勻或品種不當,混凝土澆筑前未用水濕潤;

(2)對澆筑有一定高度的混凝土下料不當,造成混凝土離析;

(3)混凝土澆筑后振搗質量差或漏振;

(4)模板拼縫不嚴,或是混凝土澆筑時模板變形導致漏漿。

3.2防治措施

(1)模板表面應平整,無粘附物,脫模劑涂抹要均勻,澆筑前應用清水濕潤,并不留積水;

(2)混凝土澆筑高度不宜大于2 米,必要時采取串筒、溜槽進行下料;

(3)合理掌握振搗時間和振搗間距,振搗均勻,不過振、漏振;

(4)模板拼裝應該絲嚴縫合,并加固牢固。

4.露筋

4.1產生原因

(1)混凝土振搗時墊塊移位,或墊塊太少及厚度不夠;

(2)構件斷面小,鋼筋過密,石子級配不好;

(3)振搗棒撞擊鋼筋,使鋼筋發生位移,造成露筋。

4.2防治措施

(1)混凝土澆筑前墊足墊塊,保證厚度,固定到位;

(2)控制石子粒徑在5~25mm 之間,澆筑柱時接口處需用砂漿做引漿;

(3)適當放大坍落度,便于振搗;振搗棒盡量避開鋼筋,無法避免處振搗后應使鋼筋復位。

5.結束語

對混凝土質量通病的預防及防治,需要在調查的基礎上對其分析原因,方能達到“對癥下藥,藥到病除,保證施工質量,造福人類”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張育東;現場施工與零星混凝土澆筑質量存在的問題[A];土木建筑學術文庫(第10 卷)[C];2008 年

篇(9)

論文摘要:隨著社會的進步,人們對生活環境的要求也在提高,水利工程建設歷史上給人以"傻、大、黑、粗"的形象也隨著科學的進步正在向生態水利、生態工程上發展,且很多地區已經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人們認識到水利工程對于河流生態系統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態直線化,河道橫斷面幾何規則化,河床材料的硬質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連續化,包括筑壩導致順水流方向的河流非連續化,筑堤引起側向的水流聯通性的破壞。從保護生態環境的高度,充分認識這種負面作用,積極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對于受損河流生態系統予以必要的補償,維護水域生態系統的功能,是流域生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1堤防工程生態技術必要性

隨著科學進步,人們認識到水利工程對于河流生態系統可能造成不同程度的負面影響。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一是自然河流的人工渠道化,包括平面布置上的河流形態直線化,河道橫斷面幾何規則化,河床材料的硬質化。二是自然河流的非連續化,包括筑壩導致順水流方向的河流非連續化,筑堤引起側向的水流聯通性的破壞。從保護生態環境的高度,充分認識這種負面作用,積極采取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對于受損河流生態系統予以必要的補償,維護水域生態系統的功能,是流域生態建設的重要任務之一。

近年來,各地在進行防洪工程建設和河流整治工程中,已經采取了一些新技術和新材料加強河流的生態建設。比如生態型護坡技術,堤防綠化措施等。但是這些技術經驗還缺乏系統的總結,也迫切需要有關技術規范和技術導則的指導,使之更具科學性和規范化。

2生態化建設的建議

2.1有關防洪工程規劃的原則。工程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分析方面應加強,權衡滿足人的需求的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之間的關系,即進行工程項目經濟技術及生態環境效益評估,改變現行的單一經濟技術評估指標體系。以往的治河工程著眼于河流本身,往往忽略了河流湖泊與岸上生態系統的有機聯系,忽視了河流周圍的生物群落的存在,也常常忽視了整治后原有生物群落的恢復。因此,在進行防洪工程的規劃時,應明確河流與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處于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中。建議按照“河流生態廊道”的范圍,進行統一規劃、設計和建設。在平時的設計當中除說明需進行常規的水文、地質的測量勘察外,還要補充加強相關范圍的生態系統調查的要求,重點是生物群落(動物、植物)的歷史與現狀調查,對特定的生物群落與水體的相互依存的關系有明確的認識。

2.2堤線布置及堤型選擇河流形態的多樣化是生物物種多樣化的前提之一,河流形態的規則化、均一化,會在不同程度上對生物多樣性造成影響。因此,針對有關條款,建議補充或強調以下要點:在堤線布置原則中,補充說明應盡可能保留江河湖泊的自然形態,保留或恢復其蜿蜒性或分汊散亂狀態,即保留或恢復濕地、河灣、急流和淺灘。在確定堤防間距時,遵循宜寬則寬的原則,要處理好行洪和生態保護要求與土地開發利用之間的矛盾,河槽和河漫灘不僅要能滿足設計洪水行洪要求,還要保持一定的淺灘寬度和植被空間,為生物的生長發育提供棲息地,發揮河流的自凈化功能。堤型的選擇原則除滿足工程滲透穩定和滑動穩定等安全條件外,還應結合生態保護或恢復技術要求,盡量采用當地材料和緩坡,為植被生長創造條件,保持河流的側向聯通性。

2.3河流斷面設計。自然河流的縱、橫斷面也顯示出多樣性的變化,淺灘與深潭相間。因此設計規范中應提出河道盡量要做到河床的非平坦化,采用非規則斷面。避免因規則斷面而導致流場的均一化,增加與生物的親和力,并有助于與自然風景相協調。與上述設計相對應,需要推廣使用一些與非規則斷面有關的水力學計算方法和配套的實用工具或計算機軟件包。

2.4岸坡防護。在河流整治工程中,對生態系統沖擊最大的因素是水陸交錯帶的岸坡防護結構。水陸交錯帶是水域中植物繁茂發育地,為動物的覓食、棲息、產卵、避難所,也是陸生、水生動植物的生活遷移區,至關重要。因此,岸坡防護工程的設計應從強調人與自然和諧的生態建設要求出發,采用與周圍自然景觀協調的結構形式,在滿足工程安全的前提下,確保生態和景觀的護岸形式多種多樣。在典型的岸坡防護結構中,可盡量使用具有良好反濾和墊層結構的堆石,多孔混凝土構件和自然材質制成的柔性結構,盡可能避免使用硬質不透水材料,如混凝土、漿砌塊石等,為植物生長,及魚類、兩棲類動物和昆蟲的棲息與繁殖創造條件。

2.5景觀建設。城市水域整治的景觀建設中,可以強調注意保留江河湖泊天然的美學價值,避免將水流置于過多的亭臺樓閣等混凝土與砌石形成的人工環境之中。水利工程設施要造成一種人與自然親近的環境,現代的城市景觀設計,應更多注重生物棲息地建設。水利工程還應為公眾廣泛參與和對兒童進行水環境保護教育創造良好條件。如水生態公園等。

2.6工程施工。在工程施工中,建議強調施工期對生物棲息地進行保護和恢復,避開動植物發育期進行施工。對特殊區域的物種,在施工期要采取其它輔助保護措施,如它處養育等。取料場開挖后應進行適當處理,以滿足美觀和環境方面的要求,要求合理設置排水、平整地形和改善有利于植被生長的條件。料場區應進行植被恢復,與周圍景觀相一致。

篇(10)

中圖分類號:F407.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

一.引言。

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息息相關。技術因素除了人員的技術素質外,還包括裝備、信息、檢驗和檢測技術等。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體現了施工生產活動的全過程。技術進步的作用,最終體現在產品質量上。為了工程質量,應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適用性。在施工的全過程,要建立符合技術要求的工藝流程、質量標準、操作規程、建立嚴格的考核制度,不斷地改進和提高施工技術和工藝水平,確保工程質量。

二.電氣工程的施工安全。

建筑安裝工程施工中,常常會出現這樣那樣的質量問題,如何預防開裂和滲漏等常見問題,進行質量控制是建筑安裝施工中的一個關鍵環節。在實際工作中,一方面要從提高技術的角度減少質量問題的出現,另一方面還要從管理的角度盡可能避免事故的發生,現結合工作經驗,闡述一下如何加強建筑安裝工程的質量控制。在工程項目開工前,電氣安裝技術人員應首先熟悉電氣施工圖紙,并會同土建施工技術人員共同查對土建施工圖與電氣施工圖, 列出哪些部分有交叉施工,根據土建施工進度計劃,對有關基礎型鋼預埋、支吊架預埋和線路保護管里等,排出配合交叉施工計劃,確定準確配合時間,以防遺漏和發生差錯。并存配合施工之前,將各種預埋件制作好,并做好必要的防腐處理,充分做好施工前技術與材料準備工作,在電氣工程操作中,操作順序的顛倒或缺失,都可導致人員傷亡、設備損毀、大面積停電等嚴重的事故,造成的不良后果甚至嚴重影響社會穩定;因此電氣施工中的每個環節都要有規范的安全條例,并對電力系統的每位工作人員提出嚴格遵章守紀的要求,電氣安全是關系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的頭等大事,因此探討電氣安全問題意義重大。

在施工中,硬性做事、理性做人、以人為本、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沒有“特殊人”、“特殊事”對違章、違規行為要認真分析,堅持從嚴管理、從嚴要求、從嚴考核。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機會,舉一反三,使大家深深懂得“安全生產得之于嚴、失之于寬”的道理。安全是由人實現的,要抓安全、就要抓人心、因此,日常工作要隨時掌握員工的思想動態,經常找“釘子戶”談心,以耐心、愛心教育他們,使他們深深領會到、安全就是為自己,為自己就是為家庭、企業,為企業就是為社會,把每個職工都融入到“班組”這個大家庭中來,感受到班組的溫暖、來激發職工的士氣,使人人都爭當安全標兵,雖然電的用途很廣,可以為人類很好地服務,但若不了解電的基本性質和基本知識,那么在用電的過程中就可能使設備損壞甚至人身傷亡事故。因此,在享受電給人類帶來光明、帶來方便的同時,必須十分重視安全用電問題,只有了解了電的性質、才能駕馭電能、造福于人類。

三.電器工程質量安全管理措施。

面向科學技術進步,在工藝流程中和生產設備上設置安全防護裝置,增加系統的安全可靠性,即使人的不安全行為發生,也會由于安全裝置的發揮作用而避免傷亡事故的發生。減弱原則當危險和有害因素無法根除時,應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人們可以接受的水平。距離防護的原則生產中的危險因素對人體的傷害往往與距離遠近有關,依照距離危害因素越遠,事故的傷害越小的道理,采取安全距離防護顯然是有效的。

建筑施工中的電氣操作是高危險、事故多發行業,因此必須做好施工時的安全保障措施。有統計資料顯示,電力施工中的各種事故,絕大多數不是由于施工者的技能水平低造成的,而是由于其沒有安全意識所造成的,這表明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是保障電力生產安全的關鍵。因此可見,對電氣操作人員進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現在無論是管理部門的監督管理還是建筑企業的內部管理,都存在著很多問題,這些問題嚴重阻礙了建筑電氣安全工作的發展,必須加以改善、強化電氣技術措施及要點,在使用電壓高于36V的手電鉆時,要戴絕緣手套,穿絕緣鞋并檢查其是否有損壞;在施工中拆除的電線要及時進行處理,用絕緣帶包扎帶電的線頭;高空作業前要檢查安全帶的牢固程度,檢查扶梯有無防滑措施;登高作業時,不能隨意往下扔東西,要使用工具袋進行傳遞,電器嚴禁帶電移動,把帶金屬外殼的電氣設備移到新的地點后,要首先安好接地線,并對設備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確認設備無問題后,再開始正常的使用;如果在露天潮濕場所或在金屬構架上操作時,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手持電動工具的負荷線必須采用耐氣候型的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并不得有接頭;檢查手持型電動工具有無損壞,在使用前要進行空載的檢測,檢測沒問題后才可以使用,絕緣保護材料、設備進場應進行絕緣檢查。

四.質量控制措施。

工程質量的形成受到所有參加工程項目施工的管理技術干部、操作人員、服務人員的共同作用,他們是形成工程質量的主要因素。

施工質量控制與技術因素息息相關。技術因素除了人員的技術素質外,還包括裝備、信息、檢驗和檢測技術等。國家建設部《技術政策》中指出:“要樹立建筑產品觀念,各個環節要重視建筑最終產品的質量和功能的改進,通過技術進步,實現產品和施工工藝的更新換代。”科技是第一生產力,體現了施工生產活動的全過程。技術進步的作用,最終體現在產品質量上。為了工程質量,應重視新技術、新工藝的先進性、適用性。

實施工程項目管理需要綜合考慮多方面的管理要素,不同的項目具有不同的管理重點,企業應始終貫徹項目經理責任制是項目管理基礎的原則。

1.加強事前控制。

(1). 培訓、優選施工人員,奠定質量控制基礎。

(2). 嚴格控制建材、建筑構配件和設備質量,打好工程建設物質基礎。

(3). 推行科技進步,全面質量管理,提高質量控制水平。

2.加強事中控制。

(1). 項目經理部要落實質量責任制。

(2). 注意防治電氣安裝工程質量通病。

3.加強事后控制。

(1). 嚴格按照質量驗收標準對已完工程進行驗收。

(2). 對工程不合格品的處理

對于電氣安裝工程中存在的不合格品,應及時進行返工處理,以確保工程質量。 建筑電氣安裝工程質量的好壞是直接影響建筑工程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在施工前一定要制訂切實可行的預防措施,把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這就對電氣安裝工程的設計和施工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把電氣安裝工程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好電氣安裝工程的質量管理工作,確保電氣安裝工程質量,保障廣大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六.結束語。

“管理也是生產力”,管理因素在質量控制中舉足輕重。電氣安裝工程項目應建立嚴密的質量保證體系和質量責任制,明確各自責任。施工過程的各個環節要嚴格控制,各分部、分項工程均要全面實施到位管理。在實施全過程管理中要根據施工隊伍自身情況和工程的特點及質量通病,確定質量目標和攻關內容。再結合質量目標和攻關內容編寫施工組織設計,制定具體的質量保證計劃和攻關措施,明確實施內容、方法和效果。在實施質量計劃和攻關措施中加強質量檢查,其結果要定量分析,得出結論。“經驗”加總結并轉化成今后保證質量的“標準”和“制度”,形成新的質保措施;“問題”則要作為以后質量管理的預控目標。

參考文獻:

[1]金枝葉Jin Zhiye 工程電氣管理以及質量控制分析

[期刊論文] 《價值工程》 ISTIC -2010年12期

[2]邢云青 建筑電氣工程中的質量控制分析 [期刊論文] 《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 -2012年13期

上一篇: 壽險責任論文 下一篇: 汽車安全氣囊論文
相關精選
相關期刊
久久久噜噜噜久久中文,精品五月精品婷婷,久久精品国产自清天天线,久久国产一区视频
午夜精品少妇免费视频 | 亚洲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AV最新在线网址尤物 | 亚洲欧美日韩v在线观看不卡 | 日本亚洲中文字幕精品 | 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